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打开电脑稍作搜索,就能搜索到数以百计的展览会信息,各行业展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纵览各个展会的资料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规模号称很大,展商号称很多,但是总感觉缺少内涵,缺少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
一、 从策划定位上来看。
很多展会的选题和基本目标没有创新性,都是围绕几个大的行业,再看参展单位性质居然涵盖几个相关行业,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或者模糊不清的定位,业内人士没法确定展会的方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行业内大型的有代表性的企业不敢来,来了担心影响声誉,毕竟专业展会是个很好的宣传窗口,给人的感觉是专业不是杂牌军,但模糊的展会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的服装品牌宁可只参加大连服装展也不去其他小型展会,宁可花大力气在一个城市开招商会,也不愿意参加当地的展览会;如果业内大型企业不来参展,只有一些小展商,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展会的形象了,而行业内处于发展中的企业参展前就会咨询有哪些大型企业参展,或者在会后就不想再一次参展了,因为没有规模没有档次就得不到专业观众的青睐,那样参展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记得笔者在组织江苏酒类及副食品交易会的时候,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点,江苏省最著名的酒类品牌就是“三沟一河”,即双沟、汤沟、高沟、洋河,这几家企业到会这是最基本的,而国内名酒如茅台、五粮液等具有全国代表性,如果他们不来也会影响展会的档次性,为此,组委会动用了各种资源,保证了这些企业参展,并做了精美的特装,现场表现非常好,这样展会的档次性提高了,其内涵也得到了诠释。所以说策划定位一定要明确,让专业观众知道参展的企业都是什么性质的,才能更好的吸引专业观众的参观。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专业展会里面肯定有行业外的企业参展,而且这些企业都是以展会为生的,什么展会都参加的那种,但是一般的组委会都不会排斥,为什么,因为这些企业不会计较参展费,从而导致展会里面鱼龙混杂,这也是定位模糊的一个方面;君不见,车展上卖按摩器的、服装展上卖车模的、医疗器械展上卖电动车的等等,这都对展会的长远发展不利,但这种情况屡屡发生也表明了中国会展行业的急躁性和短视性,毕竟对一个有长远发展的展会来说,目标定位不是损失几个参展费,而是留住更多的大客户和大量的专业观众。
二、 从广宣创新上看。
大部分展会的广告宣传都很单调,几本专业杂志、展前报刊几个豆腐块、网络作几个链接,至此而已,而且这个模式已经延续很多年。但是,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有延续性的展会其媒体资源一定要以战略合作为基本模式,而不仅仅是几个广告能解决问题的,只是如果有意战略合作需要一个很长时间探索和付出,这显然不符合眼下很多展览公司的办展目的,这也是很多展会一年后就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为现代化的展览会,办展单位和媒体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发几个广告、报道几条新闻那么简单了,必须作为一个长远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媒体资源,形成优势资源互补的局面,毕竟在宣传方面媒体业内人士更有发言权,更了解行业内的操作规则,换句话说只有让媒体人来做媒体事才能达到最佳宣传效果。记得参加一个很熟悉的展览公司的新闻会,会后看到展会负责人对很多媒体记者做着很多的要求,要求怎么发稿、那一天发多少、立意是哪些、技巧如何等等,这样效果怎么会好,难道记者不会去从最好的角度入手、难道记者不会知道什么时候发比较好,这样做恰恰又使记者反感,外行领导内行是件很难受的事。
1.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内涵。就文学编辑行业而言,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可简单理解为包含打破原有文化氛围的“框框”和构建新型文学氛围或模式两方面,这里的“打破”和“构建”即是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行为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评判一个文学编辑是否具有创新意识,须建立在“不自主”体现的基础上,即在文学期刊或稿件编辑过程中创新意识的自发体现,任何故意或是刻意地想在文学作品编辑过程中实现差异化的观念,都不能被称为是创新意识。作为文学编辑的内在属性之一,创新意识本身是抽象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具体来说,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处于编者、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是以语言学、文学、编辑学、心理学和新闻学五大学科为基础,针对文化热点或已有文学观点在文章内容、编辑策划、文化思考及编辑决策方面的创新思维的体现。那么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具体是通过哪些方面实现的呢?
文学编辑创新意识包含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四大方面。首先,文学兴趣是创新意识实现的前提,浓厚的兴趣使得编辑对文学产生极大地发掘和研究的行为趋向,这能大大提高文学领域新奇事物及现象被发现的概率;其次,当一种新奇的文学现象被发现时,创新动机就成为持续这一发掘,不断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动力;再次,创新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文学编辑需具备基本的创新心理素质,即创新意志和创新情感。任何形式的编辑活动最终的理想效果是对读者在情感上有所感化,将作者和编辑的顽强性、自制性传递给读者。因此,编辑情感和意志上的创新也是保证编辑活动圆满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2.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特征体现。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以下加以分别介绍:(1)对文学信息要敏感。我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倡导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学信息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编辑出版行业是新闻行业的一个分支,新闻的及时性在文学编辑领域同样重要,那么编辑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为期刊或其他相关出版物筛选出有效的、敏感的、关注度高的文学信息呢?这要求文学编辑对文学信息要敏感,尤其是最近更新的文学信息,因为读者对于更新的文学内容的关注度要显着高于普通文学;另一方面,对文学信息的敏感性有助于编辑发现新的文学题材,及时最新的文学动态以及更好地把握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2)文学意识的转换。实践证明,编辑的文学意识成不变时是无法实现创新工作的。所以,新时期文学编辑的文学意识要适当地转换,比如在新形势下,编辑自身要开拓文学视野,以文化产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指导,勇于不断打破保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意识,试着在编稿、审稿、版面设计、内容组织形式、栏目策划等方面加入新元素。另外,在文化知识导向方面,文学编辑的意识形态也要由原来“选择型”变为“引导型”。之前的文学编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两项:稿件选择和出版发表。新时期,随着文化产业转型,现代文学编辑需要承担起“文化建构”的重担,即在作者投稿的选题上加以初始化的引导和限制,只有进行主题引导,文学期刊等出版物才不会显得内容散乱。(3)善于批判怀疑。文学编辑通常都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从本质上来说,一个合格的文学编辑需具备作家般的文化内涵。能够发现并提出原有文学观点的弊端或不知之处,并用其他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新观点对原有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是可取的,这也体现了编辑对出版物负责的态度。(4)具有创新思维。即基于文学的发展方向思考出别人没有想到的模式或观念。在读者看来,该模式或观念具备一定的新颖感。文学编辑要具有在原有稿件的基础上,创造出既保留原作者主体观点,在内容或思想层面又有相应的提升的新稿件的能力。
二、新时期文学的创新分析
1.编辑的创新意识对文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创新意识甚至可以作为我国文学事业发展能力的代名词,这种理性的推动力量,是唤醒和激发文学潜在内涵的重要工具。
2.文学作品选题的创新。文学作品关注文化事业的方方面面,作为文学编辑,需及时了解文化发展动态和趋势,对于国内乃至国际上的文学热点和文学新秀要密切注视,在选题上推陈出新。积极新颖的选题利于文学事业的建设,选题上的创新是编辑对新事物、新现象研究激情和研究动力的最初体现,也是作者创作上创新的“指南针”,同时,新颖的选题会为编辑在和读者的互动中赢得主动地位。
3.文学作品内容上的创新。笔者认为,从现代视角下去发现和解读文学,这并不是反对或推翻传统文学精髓的行为。对于传统文化,编辑人员要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具备现代意识和精神的文学解读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宣扬。需注意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编辑,弘扬真善美是文学内容创新的原则,编辑在内容的标新立异方面要确保不陷入创新的误区。
三、如何构建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
1.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拓进取的文学创新含义是不满足于现有的文学成就,勇于寻找新机会和新题材,进而为我国文学事业赢得更好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文学编辑,需不断反思自己的作品,勇于打破原有文学观点的框框,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否定自我,进行自我修正,不断追求新颖、创新,开拓文学的“处女地”。
2.文学编辑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实际上,“发现”本身就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发现并抓住文学的中心思想和闪光点对于编辑进一步的创新性研究是极为有利的。文学编辑“慧眼”的发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善于发现已有的具有创新题材或内容的作品,并将其中优秀的作品筛选出来呈现给读者;二是自己发现文学上的创新之处,撰写文稿表达创新见解,或是对一些在已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有崭新的认识,并借用自己的文学功底进行学术性的评论,要知道,作家不一定要有编辑的素质,但编辑定要具备作家的功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终极性目标。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空间。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班主任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只要确立三种意识、树立三个观念、坚持三种做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三种意识的内涵与作用
(一)位置意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还应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挥主要作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集体工作,善于听取学生的呼声,体会学生的需要,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如《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如果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会感到小燕子任性、不成熟;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会感到小燕子天真无邪、勇于叛逆,而这种性格深受学生喜爱。创新意识正是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萌发的。班主任找准在班级中的位置,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参与意识
在找准位置的基础上,班主任还应确立参与意识,即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只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活动,班主任才能真正体验班级活动的成功与不足,才能全面感觉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和德育工作的盲点;而只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才能在各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营造勇于创新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同时,班主任在参与过程中可科学驾驭各项活动,完善学生各种欠成熟的思路或作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三)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班主任只有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才能永不满足、锐意进取、推陈出新。班主任应有意识地运用竞争机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竞争,进而学会创新。例如我班每周有一个下午,是竞赛时间。学生喜欢竞赛。即使是任何奖品都没有的竞赛,比起来也热火朝天。儿童、少年、青年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这是一种心理优势,也正是教师可以调动发挥的有利因素。
二、三个观念的内涵与作用
(一)现代教育的观念
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激发学生进取欲望,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如对男女生交往过度的种种危害,并把这一现象视为“早恋”。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处理此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鼓励男女生交往,强调相互交往的好处,并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为其创造交往的条件,但应巧妙地限制其单独交往,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相互交往会使对异性神秘感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真挚的友谊,会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二)注重未来发展的观念
班主任应站在时代高度及时向学生传递各种先进信息,使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时代气息,都能体现跨世纪学生的风貌。如果每次活动内容都大致相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如果我们能合理把握各类活动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衔接点、切入点,给传统的德育活动赋予强烈的时代气息,便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传统活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效。
(三)坚持不懈的观念
班主任必须树立坚持不懈的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成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一要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为创新意识的萌发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二要使每项班级活动充满生机,充满新意,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创新的喜悦,感觉创新的魅力;三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既有区别又有一定内在联系,为学生的不断创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三种做法的内涵与作用
(一)班级的活动要以“实话实说”为基点
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使多数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时习惯用一种固定模式作为评价事物的尺度,习惯说套话、空话和假话,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只有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坚持实话实说,他们才会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忆,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有所创造。每次搞完活动后,都应让学生针对这次活动实话实说,谈自己的看法、认识、感受、建议,这样不仅使班主任了解了学生的真情实感,也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创意提供了机会。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性一环。
(二)班级活动要以体现时代特征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如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以往我们通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街道等场所进行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劳动观念。对这些调查了解,许多学生是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的,因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如果我们把义务劳动改为有偿劳动,并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安排,如利用课余或假日组织学生卖报纸、上门推销等有偿劳动,既可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也体验了生活,受到了锻炼,感受了市场经济对人的观念的挑战。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劳动报酬的再分析,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中图分类号】G632.41
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所谓创新意识(Sense of innovation)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对于创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加入一个人仅仅精通了数学上的各个分支,掌握了各种各样复杂的数学定理、公式,那么他还不算是一个数学家,一个好的数学家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创新,要能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家。所以,一个人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到“学贯中西”,其次要具备创新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要的条件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老师的题海战术泯灭了学习的创造性思维。老师首先要意识到过去的那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所造成的伤害,要清楚的意识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教师,要多学习,多充电,善于吸收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的运用于教学。教师自己要有创造精神,要有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要根据现代教育观念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进行教学。总之,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青年要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同志曾指出:“创新就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乐创新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数学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心里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反之,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
(2)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唤起创新欲望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要经常思常考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明、推陈出新,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盘旋。
(3)创设开放性的练习,提高创新能力
课堂练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新教材的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不仅重视数学知识的结构,更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例题,巧妙设计练习题,才能使教材的知识结构不断同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创新是新世纪的主旋律。新时代的社会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的人才,只有创新教育的老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也只有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互学,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
三、结论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创新意识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探讨这种意识的内涵的同时,必须特别重视创新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越来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更多真正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对学校的教育来说,创新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学校创新教育实验也是如火如荼。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创新教育的实践更多的是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这种状况,虽然促进了创新教育的发展,但是,对于创新教育来说,其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则十分有限,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创新教育不只是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的体制问题,建立创新教育体制才能从根本上全面形成创新教育的实践,从而才能最大效率地提高创新教育的效果。因此,建立创新教育体制已迫在眉睫,创新教育体制的建立应当注意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又要从微观上把握,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制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学生的创新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化的创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例,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这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的内涵,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的核心是让学生能独立自主地、主动地学习实践,表现出有别于他人的各种能力。明确了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把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为核心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教师要有意识的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意识;要树立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意识;要树立标新立异的意识。只有在强烈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发挥创新才智。创新意识是一个人不愿墨守成规,渴求标新立异,自觉地要求自己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敢于提问题的学生,首先要表扬,哪怕提的问题很简单,或根本无意义,教师都必须做到:根据情况认真作答;注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对提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因势利导及时展开讨论。在老师创设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创新激情才能得到激发。
三、敢于突破旧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教学是注重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是多样化的教学,是开放型的教学,创新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要强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要淡化分析;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注重教学过程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唯有参与,才能真正加速和深化对语言文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唯有它的参与才能培养创新意识。这就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创设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思维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地认识大千世界。
四、发挥语文学科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发挥语文学科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要求,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比较明显,有些课文的创新思维因素较为隐蔽,这就要求师生努力去挖掘。
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多维的,具有综合性。它包含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两大基本功能,还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的功能,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提高思想品德、陶冶情感和美育的功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去构建语文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79-02
“上班式”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是以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创新性地将行业、企业、岗位元素与英语专业课程相结合,学生通过实训基地训练掌握必备的专业英语知识、上班后的主要工作任务、上班后的岗位技能,为我国的高职教学模式探索出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途径。“上班式”英语教学模式可为学生创造“上班式学习、研究式工作”全新的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用知识做事的工作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内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评价一所高职院校地位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上班式”英语教学模式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丰富“上班式”教学模式内涵,使其更具有广阔的适用发展空间,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能否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事关我国未来社会的兴旺发达,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保持。《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在我国大学生中超过一半。高职院校学生所具有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以及其所面临的社会形势决定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大量的创业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很多安于习成,独立性较差,不愿意冒风险,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领悟和感受能力较差,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兴趣的广度方面,认为自己“兴趣广泛”的学生只有17%;在兴趣的深度方面,6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兴趣的关注程度不够”;在兴趣的稳定性上,47.3%的学生回答“自己的兴趣是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的”;在兴趣的效能上,37%的学生“很少采取具体行动”。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压力又较大,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时候,更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上班式”英语教学模式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运用探究性案例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美国哈佛商学院是全世界案例教学的典范。哈佛案例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努力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经营者的立场上,让学生在公司总裁、零售商、烟草商等各种经营角色的位置上,处理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上班式”教学模式可借鉴案例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案例创新活动,使学生面对全新的案例,开动大脑,运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化解各种纷繁复杂的实践的难题。这种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提出、发现学习可丰富“上班式”教学模式内涵,使创新教育贯穿其始终。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很好载体。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去完成自己设计的问题,才能真正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素质。与实际生活相连的教学过程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同时培养了创造力。
2.“上班式”英语教学中角色互动,培养创新能力。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新”是没法教的。因此,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在“工作式”的教学中互换不同角色,去理解体会不同的工作技能,拓宽不同的知识领域,在综合的基础上去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因材施教,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积极拼搏,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敬业务实的良好品质,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去不断探索更多新的知识领域,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3.完善创新奖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
在“上班式”英语教学模式中可引入创新奖励机制,如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在学生评价标准中的分量,给学有专长的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与发展空间,形成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组织各种创新活动,学校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指派辅导教师提供信息和思路,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学生外出观摩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在创新活动中突出的个人或团体,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颁发奖励证书,举行全校创新表彰大会。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拓宽学生视野。对于部分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允许校内选择专业方向,对在专业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就业时给予特殊的政策。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热爱创新,人人在创新中受益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4.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者,也是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力保障,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造就出创新型的人才。只有充分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做好教师的师德建设和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努力使教育从老师讲授为重点的观念,转变为学习知识前提下以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为重点的观念,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引导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以及人格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其创新思维个性。因此,培养创新型的教师,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创新人才时展的必然要求。树立坚定的创造教育信念: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良好心理的内外部环境:提供培养创新型教师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组织保障等,是培养社会所需创新型教师的有效策略。
5.树立主人翁意识,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
当代美国大学采用的三个“结合”的教育,本质是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正如耶鲁大学斯密特德校长对学生所说的:你们就是大学!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育人理念,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创造性、能动性,建立起一种以创新活动为特征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广泛开展创新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创新教育的浓厚氛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立志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急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水平的高低和创业人数的多少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职教育中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创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发挥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更好的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激励创新的奖励机制。在不断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中,提高自身学习和锻炼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卓梅.高职院校产学研模式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4(2):120
2 庞惠启.青年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市场,2008(22):112~113
【关键词】:新时期 文学编辑 鉴别能力 创新意识 构建
文学编辑是文学作品的选择、加工、传播者,其工作性质是一种带有审美意识的社会实践。由此对审美意识提出的高要求,要求文学编辑提高审美修养,提高虚假的美感鉴别能力,提高自我的审美意识和培养审美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时代性思维,使自己对那些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一)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内涵。作为文学编辑的内在属性之一,创新意识本身是抽象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具体来说,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处于编者、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是以语言学、文学、编辑学、心理学和新闻学五大学科为基础,针对文化热点或已有文学观点在文章内容、编辑策划、文化思考及编辑决策方面的创新思维的体现。就文学编辑行业而言,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可简单理解为包含打破原有文化氛围的“框框”和构建新型文学氛围或模式两方面,这里的“打破”和“构建”即是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行为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评判一个文学编辑是否具有创新意识,须建立在“不自主”体现的基础上,即在文学期刊或稿件编辑过程中创新意识的自发体现,任何故意或是刻意地想在文学作品编辑过程中实现差异化的观念,都不能被称为是创新意识。那么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具体是通过哪些方面实现的呢?文学编辑创新意识包含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四大方面。首先,文学兴趣是创新意识实现的前提,浓厚的兴趣使得编辑对文学产生极大地发掘和研究的行为趋向,这能大大提高文学领域新奇事物及现象被发现的概率;其次,当一种新奇的文学现象被发现时,创新动机就成为持续这一发掘,不断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动力;再次,创新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文学编辑需具备基本的创新心理素质,即创新意志和创新情感。任何形式的编辑活动最终的理想效果是对读者在情感上有所感化,将作者和编辑的顽强性、自制性传递给读者。因此,编辑情感和意志上的创新也是保证编辑活动圆满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文学编辑创新意识的特征体现。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下加以分别介绍:一是对文学信息要敏感。我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倡导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学信息的更新令人目不暇接,编辑出版行业是新闻行业的一个分支,新闻的及时性在文学编辑领域同样重要,那么编辑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为期刊或其他相关出版物筛选出有效的、敏感的、关注度高的文学信息呢?这要求文学编辑对文学信息要敏感,尤其是最近更新的文学信息,因为读者对于更新的文学内容的关注度要显著高于普通文学;另一方面,对文学信息的敏感性有助于编辑发现新的文学题材,及时最新的文学动态以及更好地把握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二是文学意识的转换。实践证明,编辑的文学意识成不变时是无法实现创新工作的。所以,新时期文学编辑的文学意识要适当地转换,比如在新形势下,编辑自身要开拓文学视野,以文化产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指导,勇于不断打破保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意识,试着在编稿、审稿、版面设计、内容组织形式、栏目策划等方面加入新元素。另外,在文化知识导向方面,文学编辑的意识形态也要由原来“选择型”变为“引导型”。之前的文学编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两项:稿件选择和出版发表。新时期,随着文化产业转型,现代文学编辑需要承担起“文化建构”的重担,即在作者投稿的选题上加以初始化的引导和限制,只有进行主题引导,文学期刊等出版物才不会显得内容散乱。三是善于批判怀疑。文学编辑通常都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从本质上来说,一个合格的文学编辑需具备作家般的文化内涵。能够发现并提出原有文学观点的弊端或不知之处,并用其他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新观点对原有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是可取的,这也体现了编辑对出版物负责的态度。四是具有创新思维。即基于文学的发展方向思考出别人没有想到的模式或观念。在读者看来,该模式或观念具备一定的新颖感。文学编辑要具有在原有稿件的基础上,创造出既保留原作者主体观点,在内容或思想层面又有相应的提升的新稿件的能力。
二、新时期文学的创新分析
(一)文学作品选题的创新。文学作品关注文化事业的方方面面,作为文学编辑,需及时了解文化发展动态和趋势,对于国内乃至国际上的文学热点和文学新秀要密切注视,在选题上推陈出新。积极新颖的选题利于文学事业的建设,选题上的创新是编辑对新事物、新现象研究激情和研究动力的最初体现,也是作者创作上创新的“指南针”,同时,新颖的选题会为编辑在和读者的互动中赢得主动地位。
(二)文学作品内容上的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编辑人员要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具备现代意识和精神的文学解读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宣扬。笔者认为,从现代视角下去发现和解读文学,这并不是反对或传统文学精髓的行为。需注意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编辑,弘扬真善美是文学内容创新的原则,编辑在内容的标新立异方面要确保不陷入创新的误区。
(三)编辑的创新意识对文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创新意识甚至可以作为我国文学事业发展能力的代名词,这种理性的推动力量,是唤醒和激发文学潜在内涵的重要工具。
(一)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文学编辑,需不断反思自己的作品,勇于打破原有文学观点的框框,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否定自我,进行自我修正,不断追求新颖、创新,开拓文学的“处女地”。开拓进取的文学创新含义是不满足于现有的文学成就,勇于寻找新机会和新题材,进而为我国文学事业赢得更好的发展。
(二)文学编辑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实际上,“发现”本身就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发现并抓住文学的中心思想和闪光点对于编辑进一步的创新性研究是极为有利的。文学编辑“慧眼”的发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善于发现已有的具有创新题材或内容的作品,并将其中优秀的作品筛选出来呈现给读者;二是自己发现文学上的创新之处,撰写文稿表达创新见解,或是对一些在已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有崭新的认识,并借用自己的文学功底进行学术性的评论,要知道,作家不一定要有编辑的素质,但编辑定要具备作家的功底。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进行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整个初中教学领域当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学生们就要好好学习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程。如果想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那么就必须要对以往非常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新课改的条件之下,然后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进行培养。
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特点来看,需要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方面进行加强。由于在道德与法治课课本当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我们如果把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相互进行作比较的话,从中就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特点是包含了个人感彩与主观色彩。因此说,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课课本当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的影响也是深入的,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沟通,这是由于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理解是具有相同点的,但是,多数情况下,其实是表现为差异性,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程度、生活经验以及体验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上,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所进行交流的问题的深度不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课交流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与交流深度不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比如,教师在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的这一过程当中,其中许多教师在过程当中还是起着主导位置,并没有把学生们当成是交流互动环节的主角,这样学生们就不会有自己的思维,而会随时随刻跟随教师的思维,在活动中没有自己的想法,就会使得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方面的知识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而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学生的实际不是非常符合。当前,大多数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一味的求新求异,以便可以跟上时展的步伐,从而保住自己的地位,可是却往往忽视了对于所教授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举个例子来说,有一部分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中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却不能够很快去适应这种教学手段的变换,这样就造成一些学生在上道德与法治课课的时候总是走神,长期这样下去就会使得学生出现厌学现象,更不用说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了,这样不仅达不到改革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化。大多数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传统形式制度的影响之下,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从而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虽然有些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互动,可是互动的过程确实非常的简单。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应当给学生们进行传输道德与法治课知识以外,最关键的是要对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可是在当前阶段下,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但是他们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总是选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并没有给其他学生发言的机会,即使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机会回答。而他们的交流也仅仅局限于这种学生被动回答的形式,而忽略了与学生进行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交流互动,从而不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情境意识。曾经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于东西产生了极高的兴趣,那么将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任何人在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如果想把事情做好或者是把一件事情学习好,那么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事情产生兴趣,在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前提下才有足够的把握把事情做到最满意。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果想要使得学生们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教师就应当尽最大努力给学生打造充满宽容和理解以及爱的心理环境,使得学生心理的自由与安全有了保障之后,学生才会对知识大胆的进行学习。而且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随时随刻的鼓励学生们,让他们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长期下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二)把网络技术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一般书面上的知识都是比较抽象化的,学生在进行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枯燥无味,然后再加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上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网络技术能够把书面上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来进行非常具体化与形象化动态展示,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概念的直观印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法律常识”这个内容的时候,身为老师的我会提前在网上搜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法律节目,当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再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对法律节目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要应用网络技术和网友之间共同讨论与法律相关的问题等等,这样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说过一句话:“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就需要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题,并且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法律常识”这一章节中,学习法律的益处的时候,教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张红与吴梦是同班同学,下课由于打篮球产生了矛盾,于是吴梦就特别恨张红,一直想找个机会教训张红,于是写了一封恐吓信报复张红,当张红看到信后每天不管做啥事都提心吊胆,过了几天以后,吴梦路过张红家,看见张红正在写作业,就把一块石头从窗户扔进去,于是张红的妈妈马上就报了警。警察经过调查之后不仅让吴梦家长对张红家的玻璃进行了赔偿,而且还对吴梦拘留了三天。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提问:故事情节中吴梦处理矛盾的时候存在哪些问题或者是以后如何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然后学生们会处于思考探索的氛围当中,相互进行讨论,这样会让整个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去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教师只需要去加以引导,那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如此,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去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提升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素养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33-01
一、当前戏曲舞美设计存在的误区
我国戏曲舞美设计紧随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舞美设计的空间想象性显著增强,表现出一种深远的美学意蕴。但是随着舞美设计造型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一些舞美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却忽视了中国戏曲的独特写意性,对戏曲的中国化美学特征表现不足,导致中国戏曲的程式表演艺术与舞台美术设计无法协调配合,甚至造成了二者的对立,严重影响了戏曲舞美的艺术性,对中国戏曲舞美设计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都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想促进中国戏曲舞美设计获得更好的发展,还应该注重对舞美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创新,在兼顾中国戏曲写意性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舞美设计思想,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现代化传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戏曲舞美设计的创新意识探索
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分析,即思想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
(一)戏曲舞美设计的思维意识创新。众所周知,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思维艺术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艺术形态的构建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所谓的思维意识,就是人们在思想活动过程中得出的普遍性认知结果,具有一定的理性属性,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人们的观念。大众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个体的思想不尽相同,因此人们的思维意识也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甚至能够借助思想的力量,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存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群众只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意识,就能够将这种思想意识转化为物质力量,促使思想意识的先导性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
而对于戏曲舞美设计的思维艺术创新来说,舞美设计人员自身的思想创新对整体形式的创新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设计人员从设计思想方面对设计活动实施先导性影响,才能促使舞美设计的创新性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对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必须重视思想层面的创新,以思想的创新丰富设计的内涵,促使舞美设计真正凸显中国戏曲的写意美,达到理想的艺术表现效果。
(二)舞美设计在内容方面的创新。内容创新是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探索的第二个层面,并且这一层面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实体工程特征。内容是相关事物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全面整合体。对于戏曲舞美设计来说,其内容相对丰富,并且作为戏曲和舞台演出的构成部分,具体涉及灯光、布景、化妆、道具以及服装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只有借助丰富的造型艺术手段对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和外在环境进行合理造就,结合戏曲内容对舞台气氛进行渲染,才能增强戏曲舞美的感染力,增强戏曲表演的效果。我国戏曲种类相对较多,舞美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戏曲舞美设计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应该考虑不同剧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布景、服装、化妆、灯光和道具等进行设计创新,促使舞美设计的艺术效果得到强化。在具体内容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不同的创新元素进行有机整合,保证多种要素的创新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为戏曲表演服务。由此可见,对戏曲舞美设计进行合理的创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设计人员高度重视,促使舞美设计的内容创新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舞美设计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对戏曲舞美的艺术进行合理创新,对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来说是能够为设计工作提供相应保证的配套工程。形式和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对戏曲舞美设计的内容进行创新也必然对其形式创新产生特定的影响,所以在对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的探索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形式创新的重视,借助现代高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升舞美设计水平,进而为戏曲表演提供相应的辅助,进一步提升戏曲表演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戏曲舞美设计存在的误区,对舞美设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创新应该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入手,只有通过对三者进行协调,才能促使舞美设计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推动戏曲表演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晶华.浅谈戏曲舞美设计创新意识[J].戏剧之家,2015,(3):147.
[2]于秋月.舞美设计分析探索[J].剧作家,2015,(3):14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1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探究的过程。进行研究性实验,而化学实验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拓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1、自主实验,探求新知
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意识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质。什么是创新意识?它是一种是使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大多数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这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大胆质疑,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了氢气和氧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后,我们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可以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如下的设问:(1)、制取气体的装置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适用于制取哪种气体?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哪种装置?(2)制取气体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可不可以用硫酸代替?(4)用纯碳酸钙代替大理石行不行?(5)若没有大理石该用什么药品代替?经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探究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2、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设计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
二、在实验中加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为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学习,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并主动探索求解,从而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
三、在验证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增强学习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7-03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要旨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核心,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共识。作为农学专业的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所应具有的特征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模式、方法等相关问题,并努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不断提高农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有关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刘宝存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阳浙江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人才中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实施了创新行为且取得了创新成果的人。王亚斌等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造性、创新积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其必须具有创新积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吕钦等综合教育界、学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一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在特定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李俊卿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视野开阔、对问题高度敏锐、思维活跃、认识新颖、实践能力强。郑其绪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好奇心、执着心、反叛性和兼容性。徐恩芹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丰富的创造性、高度的责任感、个性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佟庆伟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5项基本特征: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良好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合作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阎玉科等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创新意识。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健康的人格、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合作精神、开阔的思维能力、执着的追求信念、很强的实践能力。
2.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设置于1951年,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本专业办学定位是: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结合前人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观点与农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扎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特征,其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与过硬的政治素质等三个方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健康的心理包括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极强的事业心与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力与受挫力。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创新型人才走正确道路的保证。只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加上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人才不会成为“危险品”。(2)扎实的创新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基础包括人文素质、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两个方面。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文理兼备的人才,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结合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成功的重要基础。(3)强烈的创新意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基于其对农业生产与科研的兴趣。创新意识亦即创新动机、创新欲望。只有时刻心怀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念头,这是创新型人才创造创新成果的第一步。(4)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发现问题有关,是发现新问题的前提,而创新思维则与分析问题有关,是科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重要保证。(5)很强的创新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
二、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1.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根据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志也多次谈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问题。其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其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农业领域的创新,而农业领域的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其要求农业生产技术必须由经验向科学转变。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创新与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土壤改良与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纵观当前人才市场,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出了一个条件——“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显然,这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得好好想想,为什么用人单位会强调工作经验呢?笔者认为这是用人单位的无奈之举,是应对当前大学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普遍偏低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无奈之举。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应该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要再让学生们无奈,也不要再让用人单位无奈。当前,很多农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训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三、农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
前文已述,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创新型成果的取得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产生了创新“点子”(即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即分析问题),最后应用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出新成果(即解决问题)。因此,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大内涵。
1.创新基础培养。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和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以积累更大的创新潜能。
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加强校园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图书馆与图书资料建设,等等。其次,必须设置完备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以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为适应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本专业实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理论课体系与实践课体系两方面进行改革。关于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应从强化主体课程教学、删减传统老化课程、增加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增设讲座式讨论式前瞻性课程等方面开展改革;关于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完善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实习体系和综合性实习体系。
2.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郝树凤认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创新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利于各种新思想火花的迸发。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新想法、新观点,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应多开设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讲授—讨论—总结”的互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勤思、善问的基本素质。
3.创新思维培养。很多人在谈创新型才培养时,往往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混为一谈,笔者认为,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创新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创新成果。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即应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课程内容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戒刻板、僵化、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的锻炼。
4.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此处所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本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来看,其实践教学环节是比较完善的。其主要特点是:秉承“六边综合实习”传统,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四年不断线,即大学四年都开设有专业实践课程;所谓“六边综合实习”,即边学习、边实习、边科研、边推广、边搞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但是,从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增设专业课程实习环节、强化科研环节、采用一贯制导师制、开设创新实验班、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本文综合前人观点和农学专业实际,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阐述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0):106-107.
[3]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断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9-12.
[4]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08,03:6-8.
[5]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18-320.
[6]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3-24.
[7]李俊卿,胡甲刚.创新型人才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1,(11):9.
[8]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9]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9):9-10.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5-18,37.
[11]阎玉科,庞风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2):87-89.
[1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N].人民日报,2006-01-10.
[13]郝树凤.教育学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5,38.
[14]尹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