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为解决医院现阶段存在的无考核、无激励、职工无干劲的状况,医院领导层决定大力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为此,我院专门成立了由主管院长直接领导、临床科室主任定期参与、专业经济人员直接负责的经济核算办公室,专门负责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
二、绩效考核工作
我院绩效考核涉及到医院各个科室的各个岗位,主要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辅助科室、机关科室。
(一)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指直接从事诊疗服务并能为医院带来直接收入的科室,包括门诊科室、病区科室。主要从医疗服务质量、工作量、病人满意度调查、医药收入比例、成本控制、收益情况、新项目开展、手术台次等8个方面进行。每月1日由经济核算员将上月科室收入和成本统计出来,计算出各科收益情况。
1.收益为正数的科室。绩效工资=科室总收益×(1-(医院管理支出+医院留存基金)÷医院总收益)×科室质量系数×科室工作量系数×科室服务系数+(科室收入增长率-科室成本增长率)×科室基本工资总额+药品比例降低率×科室基本工资总额+开展新项目奖励额。
其中:医院管理支出指为维持医院正常运转所支付的无法分摊到各科室的费用,比如:医院网络使用费、保安服务费、宣传费、公务费、管理人员支出等。医院留存基金是指医院按财务制度规定计提的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及事业基金。
医院总收益指医院当月的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科室质量系数分别由诊断符合率、治愈率、病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组成。工作量系数分别由收治病人数、管床日数和手术台次组成。
服务系数由院工会根据病人满意度调查确定。科室基本工资总额指医院为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发放的工资。新项目奖是根据新项目开展进度从职工奖励基金中列支的数额。
个人绩效工资=本月科室绩效工资×个人质量系数×个人工作量系数×个人服务系数。在个人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中,个人质量系数指个人的诊断符合率、治愈率、病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个人工作量系数指个人的收治病人数、管床日数和手术台次。个人服务系数由院工会根据病人满意度调查确定。
2.收益为负数的科室。本月绩效工资=(科室收入增长率-科室成本增长率)×科室基本工资总额×科室质量系数×工作量系数×服务系数+药品比例降低率×科室基本工资总额+开展新项目奖励额。个人绩效工资=本月科室绩效工资×个人质量系数×个人工作量系数×个人服务系数,公式中各项目内容同收益为正数的科室。
对临床科室的考核,综合考虑了医院现存的各种情况,即考虑医院收益情况,又考虑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成本控制和药品比例,同时又大大激发了职工开展新项目的热情和动力。
(二)医技科室
医技科室主要包括各种检查科室,比如医院影像科、化验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等。
针对医技科室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办法,主要从医疗服务质量、工作量、病人满意度调查、成本控制、收益情况、固定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创益率、设备修复率等8个方面进行。由于我院大部分专业设备都集中在医技科室,对医技科室进行成本考核时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因素。收入=门诊检查收入+病区检查收入×80%。成本=人员经费+设备维护费+办公费+门诊检查业务成本+病区检查业务成本×80%。绩效工资=科室总收益×(1-(医院管理支出+医院留存基金)÷医院总收益)×科室质量系数×科室工作量系数×科室服务系数×设备修复率×固定资产创益率+(科室收入增长率-科室成本增长率)×科室基本工资总额+科室基本工资总额×固定资产利用率。个人绩效工资=本月科室绩效工资×个人质量系数×个人工作量系数×个人服务系数。
其中:医院管理支出、医院留存基金、科室基本工资总额等指标所包含的内容与临床科室相同;科室质量系数由医务部根据医技检查质量确定;科室工作量系数由信息科根据当月检查人次占三年平均检查人次的比例确定;服务系数由院工会根据病人满意度调查和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确定。设备修复率=本月设备维修支出÷设备净值,将该指标作为科室绩效工资考核指标之一,主要为了让医技科室做好设备的日常保管和维护工作。
固定资产利用率=科室收入总额÷科室固定资产总额。将该指标作为科室绩效工资考核指标之一,主要为了促进医技科室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水平。
固定资产创益率=科室收益总额÷科室固定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科室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创益水平,同时也反映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
在个人绩效工资的计算公式中,个人质量系数是指由医务部确定的个人进行医技检查工作的质量系数。个人工作量系数指个人检查人次除以科室检查总人次。个人服务系数是由院工会根据病人满意度调查确定和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确定。
医技科室实施该考核办法以后,无论是收入,还是固定资产利用效果都比以前大大提高,绩效考核使医技科室的概貌焕然一新。
(三)辅助科室
医院辅助科室指为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服务的科室,如:药械科、供应室、后勤服务部。
1.供应室、后勤服务部。由于该部分辅助科室不直接产生收入,但却是医院成本支出的主要科室,为此,我院采取内部服务价格法对辅助科室提供的服务进行考核。首先,经济核算员与物价员针对辅助科室提供的各类服务进行分类、市场调查,根据社会上同类服务的市场价格制定内部服务价格。其次,经济核算员根据辅助科室当月所提供服务的数量与内部服务价格计算当月收入。接着统计辅助科室当月所消耗的成本。最后计算辅助科室绩效工资。
辅助科室绩效工资=(科室收入-科室成本)×科室质量系数×工作量系数×服务系数。
其中:科室质量系数主要由医务部根据辅助科室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确定;工作量系数由信息科根据当月内部服务量占三年平均内部服务量的比例确定;服务系数由院工会根据接受服务的科室满意度调查确定。
个人绩效工资=本月科室绩效工资×个人质量系数×个人工作量系数×个人服务系数。其中:个人质量系数是指由医务部确定的个人提供内部报务的质量系数;个人工作量系数指个人提供人服务量除以科室总的服务量。个人服务系数是由院工会根据接受服务的科室满意度调查确定。
通过内部服务价格法对辅助科室进行绩效考核,解决了以往服务科室对医院的依赖性,使他们认识到通过自己优质的服务,即可为医院创造效益,又可以为本科室争取经济话语权。
2.药械科。医院药械科主要负责医院药品、材料的采购、保管、发出、盘存等工作。对该科室绩效考核重点放在采购、保管、发出、盘存等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以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流动资产的安全完整。在制定药械科绩效考核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药品采购费用考核。药品采购费用指药品从采购业务开始至验收入库前发生的运费、保险费、装卸费等,加强药品采购费用控制能够促使药品集中采购业务的实施,采购员在采购前要深入了解医院各科室药品、卫生材料的本月消耗数,通过药品集中招标的形式进行药品采购工作。因计划不符合实际造成药品、材料的浪费,要与药械科的绩效工资挂购。
(2)药品盈亏考核。库管员每月月未将当月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的盘点表上报经济核算科,核算员根据药品、材料的盘亏原因,属于保管责任的,与药械科的绩效工资挂购。
(3)绩效工资计算。药械科绩效工资=(当月门诊药品收入×15%-(医院管理支出+医院留存基金)×15%)×科室质量系数×科室工作量系数×科室服务系数-采购费用-超计划药品积压金额×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定期利率-(药品盘亏金额-药品盘盈金额)×属于药械科责任的药品盘亏金额÷当月药品盘亏总金额
通过上述方法对药械科存货管理进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院存货管理的计划性、规范性、科学性。
(四)机关管理人员
由于机关管理人员不能直接为医院带来收入,并且在行使管理职能时要消耗一定的成本,因此机关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一直是医院绩效考核的难点,我院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针对机关考核的特殊性,制定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考核办法。该考核办法称为360°考核。
我院实行的360°考核办法是根据机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日志,按百分制考核,先由本科室人员互相打分,然后由合作科室打分,接下来由临床科室打分,最后由院领导打分,院工会和经济考核办公室将根据打分结果进行折算,折算公式为:机关管理人员得分折算系数=(本科室人员打分×20%+合作科室打分×20%+临床科室打分×30%+院领导打分×30%)÷100
机关管理人员绩效工资=(临床科室绩效工资+医技科室绩效工资+辅助科室绩效)÷(临床科室考核人数+医技科室考核人数+辅助科室考核人数)×机关管理人员得分折算系数
我院通过采用360°考核加强了机关工作的管理,解决了医院机关考核工作的难题,完善了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三、绩效考核效果
[关键词]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2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25- 02
0 引 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且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步伐。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由此可见,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1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1 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固定资产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部分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相关人员的考核意识较低,考核标准不具体,进而导致固定资产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特点。其次,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合理性。大多数学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做不到管理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并且经常出现购置混乱、采购盲目、财物不符等现象。然后,资产管理思想落后。资产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无视资产管理制度的存在,特立独行的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当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互相推卸责任。
1.2 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在其他学校中的竞争实力,增强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学校规模,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此外,科学管理学校固定资产,有利于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资产使用率,进而促进学校有序运行。
2 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 制定清查制度
学校要想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学校会计部门就要定期、及时的做好财务工作,会计人员每月底进行账目全面统计和具体统计,认真、谨慎的开展账目核对工作。工作人员对于已经存在的学校固定资产,要相应对其进行标签明示,即以便利贴的方式将固定资产的规格、名称、使用者、编码、购置日期、类别、型号等明确记录,同时,还要具体到人员签名,并附加相关机构公章。如果个别固定资产没有上述便利贴的详细说明,那么其固定资产享受不到报销待遇,只有在相关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才能符合一定的报销标准。
2.2 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要制定明确的资产购置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前,要向学校财务部门请示,财务部门针对采购资产进行预算分析,最后告知明确的综合预算结果,如果部分资产不在综合预算的范之内,那么固定资产在进行购置时,要坚持急用及购原则,禁止发生随意采购、盲目采购等现象。其次,学校要强化固定资产验收制度以及资产保管制度。购买完成后的固定资产,要经过采购人、使用者、管理者以及保管者进行同时验收,资产验收的过程中,四位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且还要彼此间相互监督、共同合作,确保所购固定资产的优质性。最后,学校要细致落实资产报损制度。资产报损处理时,要遵循规范性流程,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忽视任一报损细节,进而提高资产管理的系统性。
2.3 健全监督制度
学校健全固定资产监督制度,即学校有意识的成立资产监督队伍。财务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检查,并公开告知检查结果。与此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奖罚制度,奖罚分明。健全监督制度不仅能够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而且能够在发挥固定资产的基础上,为固定资产制度提供切实保障,进而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效运行。
2.4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即使再完善、再健全,同样需要管理者来实施、执行,因此,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的提出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绩效考核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方面,固定资产不仅要满足上传下达的需要,而且还要与学校的办学宗旨、等级水平以及学校规模等相适应。第二方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与否,资产便利贴核对是否详实、准确,固定资产的保护工作是否到位,资产各项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落实。第三方面,资产清算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报损制度是否有序进行。第四方面,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处理工作是否依据程序开展。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够对资产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健全资产管理系统,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进而扩大学校的招生数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 结 语
综上所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理的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同时,资产管理的过程较复杂、系统,进而学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制定清查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度以及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且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步伐。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由此可见,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1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1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固定资产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部分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相关人员的考核意识较低,考核标准不具体,进而导致固定资产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特点。其次,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合理性。大多数学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做不到管理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并且经常出现购置混乱、采购盲目、财物不符等现象。然后,资产管理思想落后。资产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无视资产管理制度的存在,特立独行的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当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互相推卸责任。
1.2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在其他学校中的竞争实力,增强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学校规模,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此外,科学管理学校固定资产,有利于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资产使用率,进而促进学校有序运行。
2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制定清查制度
学校要想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学校会计部门就要定期、及时的做好财务工作,会计人员每月底进行账目全面统计和具体统计,认真、谨慎的开展账目核对工作。工作人员对于已经存在的学校固定资产,要相应对其进行标签明示,即以便利贴的方式将固定资产的规格、名称、使用者、编码、购置日期、类别、型号等明确记录,同时,还要具体到人员签名,并附加相关机构公章。如果个别固定资产没有上述便利贴的详细说明,那么其固定资产享受不到报销待遇,只有在相关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才能符合一定的报销标准。
2.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要制定明确的资产购置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前,要向学校财务部门请示,财务部门针对采购资产进行预算分析,最后告知明确的综合预算结果,如果部分资产不在综合预算的范围之内,那么固定资产在进行购置时,要坚持急用及购原则,禁止发生随意采购、盲目采购等现象。其次,学校要强化固定资产验收制度以及资产保管制度。购买完成后的固定资产,要经过采购人、使用者、管理者以及保管者进行同时验收,资产验收的过程中,四位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且还要彼此间相互监督、共同合作,确保所购固定资产的优质性。最后,学校要细致落实资产报损制度。资产报损处理时,要遵循规范性流程,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忽视任一报损细节,进而提高资产管理的系统性。
2.3健全监督制度
学校健全固定资产监督制度,即学校有意识的成立资产监督队伍。财务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检查,并公开告知检查结果。与此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奖罚制度,奖罚分明。健全监督制度不仅能够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而且能够在发挥固定资产的基础上,为固定资产制度提供切实保障,进而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效运行。
2.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即使再完善、再健全,同样需要管理者来实施、执行,因此,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的提出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绩效考核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方面,固定资产不仅要满足上传下达的需要,而且还要与学校的办学宗旨、等级水平以及学校规模等相适应。第二方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与否,资产便利贴核对是否详实、准确,固定资产的保护工作是否到位,资产各项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落实。第三方面,资产清算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报损制度是否有序进行。第四方面,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处理工作是否依据程序开展。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够对资产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健全资产管理系统,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进而扩大学校的招生数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理的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同时,资产管理的过程较复杂、系统,进而学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制定清查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度以及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凌子玉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民营医院打破了公办医院独霸天下的局面,在促进良性竞争、提高服务质量、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上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民营医院是“自筹资金,自收自支”的单位,既要救死扶伤、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同时也要逐步实现盈利,增强竞争力,所以民营医院不仅重视会计核算和监督,还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民营医院财务管理是对医院的资金、资产、成本、收入等进行管理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完善民营医院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内控体系等措施保障财务安全;通过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和药品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达到合理配置资源;通过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和创新,保持民营医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逐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率。
一、完善民营医院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内控体系
民营医院资金量大,而且分布在各个领域和环节,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民营医院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各种日常经济行为均有章可依。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发票管理、货币资金管理、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管理等规章制度。
民营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实,是否存在漏洞,需要建立内控体系来反查。首先要设置合理的财务岗位,民营医院主要设置的财务岗位有:预算岗、收入岗、物价岗、日常费用岗、工资核算岗、药品岗、耗材岗、固定资产岗、报表岗、税务岗、资金岗、绩效岗等等。其次要根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原则配置适当数量的财务人员,可实行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最后还要用流程优化的方式细致的梳理财务部各岗位的工作程序,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操作流程、相关凭证制作及注意事项、相关衔接科室或个人、相关附件及样表等等,将日常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表格化,并形成岗位细化手册。对于新进或轮岗的员工,都可以按细化手册快速熟悉新的工作内容,不会因为调换岗位而造成工作疏漏。通过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内控体系,在做好医疗业务的后勤服务、促进业务发展、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做好民营医院的收支分别核算与管理
民营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院的日常收入要全部入账,不能坐支现金。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在收入管理中,各项收费要认真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和医院的物价管理制度,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发票,不得向病人或单位直接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设小金库,当日收入当日结算,做到日清月结。
医院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其他支出等,所有支出须真实合理且审批完整。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对日常财务开支实行逐级签字审批,每一笔经济业务要有经办人、科室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和院领导的逐级签字。尤其重点对耗材进价、差旅费、办公费、运输费等可控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对违反规定或超标准的开支,审批人员应当核减或拒绝审批。财务人员对支付手续及发票等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完整、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收款单位是否妥当等内容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有权退回。出纳必须在签批手续齐全后才能办理付款手续。办公用品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由专人负责,采购人员根据各科室日常用量和库存情况统一购买。因医院药品材料与设备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相当大的比例,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所以采购药品和设备价格,采购人员要货比三家,对于大型的医疗设备应采用竞价招标方式,以此来降低医院支出成本。对重要项目决策和重大支出需经院务会集体研究决定。
三、做好民营医院固定资产和药品等资产的管理
民营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资金占用大,要做到资源合理配置,需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民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医院指定运行保障部、财务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各自职责范围;临床、医技和行政后勤科室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建、验收、变动、处置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制定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可采取一次性清查、或分期分批轮流清查核对的办法;清查工作要做到逐一盘点核对,发现余缺应及时记录,对盘点差异查找原因,报告主管领导审批后按相关规定处理,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保障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避免资产的流失。
加强药品的购销存管理,药品是医院开展正常医疗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资。加强药品采购管理,制定合理的储存额,在保证医疗业务活动正常需要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药品库存资金占用,做好药品进价的审核工作,降低采购成本。加强药品的账务管理,药剂科对药品月末结出余额,与财务保持账账相符;加强药品储存管理,建立完善的盘点制度,对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特殊和贵重药品应每日盘点,月末盘点可采用交叉盘存的方法或指派专员监盘,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出库、调配等,以保证帐实相符。通过节约医疗成本、增加民营医院整体效益。
四、做好民营医院绩效管理
民营医院绩效管理是针对临床、医技和行政后勤人员,通过制定目标和评价标准,组织实施,严格评价,奖罚兑现,最终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系列过程。民营医院通过绩效考核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习惯,极大程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服务意识以及对于成本核算的概念,起到很好的激励和奖惩作用,不断地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在绩效分配中引入成本核算的概念,成本核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是民营医院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结合,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成本核算要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遏制人力、物资材料、设备等的不良消耗。成本核算贯穿于医疗服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医院内的所有科室和人员。所有科室必须做好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保证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真实、完整。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材料、低值易耗品、药品等财产物资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民营医院内部应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做到人人关心成本核算,个个参与成本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调动全院员工控制成本的主观能动性,将节约成本与全院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利用奖惩的办法将民营医院被动成本控制转换为全员的主动成本控制。
要通过绩效管理实现民营医院战略,必须确定绩效管理的关键指标。绩效考核内容组成:临床科室的绩效由各临床科室收支结余(核算收入-药品成本-耗材成本-人力成本-日常费用成本)乘以按内外科不同的技术难度、责任风险等确定的不同分配比例、另加手术费和各项考核单项等组成,主要有医疗质量考核、医疗纠纷与投诉考核、护理质量考核等各项奖罚措施。同时设计门急诊病人、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等,定期调查医院的服务质量。分配原则坚持对临床一线倾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为目标。
通过绩效考核,倡导节约,注重效益,强调优质服务,明确各岗位工作中的不足,督促及时进行整改,达到不断规范员工的行为。绩效考核体现按功取酬、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拉开分配的差距,充分调动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热情。留住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和互补,科室员工之间沟通增加,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提高。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能,稳定现有职工队伍,制定有效的经营计划,开展有效的培训活动,造就激励性团队,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医院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财务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医疗服务意识,在服务的过程中把握经济动态与走向,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与管理。其中绩效核算是财务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要对医疗HIS系统和财务系统里导出的大量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汇总和分析,需要财务人员熟练掌握Excel常用的函数和命令,以简化财务工作中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还需要将加工汇总后的信息反馈到各临床科室,这样的数据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查找工作中的问题所在,有利于他们调整下个月的工作,逐步提升业绩。各临床科室碰到问题也可以主动找财务人员寻求数据上的帮助,这是财务部服务临床科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临床科室历年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当年的变化因素,制定各项考核标准,有利于加强对科室的综合考核,实现考核绩效化、改进循环化,将考核纳入管理体系,实行绩效计划、反馈指导、考核评估、结果应用改进。
绩效面谈。为了体现每个员工的工作状况,实现全员绩效管理,需要通过绩效面谈方式加以完善和补充,完善上下级的有效沟通,用标准和数据说话,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互动,管理监督力度增加,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绩效。通过实践证明绩效管理在民营医院管理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
国务院近期《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文件,文件指出“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民营医院迎来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但民营医院要更好的运营和发展,必须对其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民营医院将逐步会取得社会的认可,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迅.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工作的推进[J].卫生软科学,2011(09).
[2]宗强 李云峰.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后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在审计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忽视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现象,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往往局限于建账(卡)登记管理,或者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效益,导致购买的资产存在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的情况。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人员。一些单位只注重向上级申请资金购置资产,忽视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此外,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上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由于净利润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之间通常存在差异,企业为了节省人力,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时间上直接选择税法规定的最低摊销年限标准,忽视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使用状况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正是造成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已有部分市级财政部门及国资委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办法,但考评指标往往停留在被考评单位是否建立了相关制度或是否将资产购置预算纳入部门预算等较为浅显的层面,未对制度本身的执行情况及资产购置预算的合理性进行深层次分析,这使得考核内容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评价国有资产是否存在闲置、浪费及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更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问责机制,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效率。
(二)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毁损、被盗及报废转让等大型大额固定资产时一般要经历以下5个步骤:(1)单位申报;(2)主管部门审批;(3)财政部门审批;(4);评估备案与核查;(5)公开处置。在审计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在会计账上仍然保留着被盗或已经报废不用的固定资产,有的报废资产甚至挂账3-5年之久。究其原因,相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申报之后迟迟得不到财政部门或国资委的批复,而申请单位在未得到批复的情况下无法对该资产进行处置,更无法对其进行账务处理。由于报废资产无法得到及时处理,长时间的存放不仅造成原本应有的处置收益不断缩水,而且严重占用了申请单位的储存空间。此外,由于报废资产仍在账面反映,申请单位在申购新资产时将会受到影响。
二、对完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提出的建议
(一)简化采购审批流程,加强事中管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的国有资产采购审批手续极其复杂,严重降低了国有资产的采购效率,因此,简化审批流程势在必行。然而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如何保证申购资产的合理性,这需要加强申购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用“事中监督”替代“事前审批”不仅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的采购效率,避免申购单位在等待审批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浪费,还能对所购资产的使用管理起到积极的监督指导作用。财政部门及相关审批部门在资产申购审核过程中应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重点关注申购资产到位后的实际使用情况及经济效益,由申购单位在每个会计年度末自行提交大型、大额资产的使用运行报告,在报告中详细列明该资产目前的折旧、贬值、耗损及收益等情况,由各级财政部门及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根据各单位提交的报告进行针对性抽查,确保国有资产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二)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绩效考核指标
1.考核申购资产的必要性。获取固定资产的途径包括购买、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及自行购建等,而不同方式获取的固定资产在能够达到相同使用目的的前提下所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在对固定资产绩效考核中,首先应当考核单位所购固定资产的必要性。例如当单位所需资产为非经常性使用资产且耗损不大,则应使用经营租赁方式获取,又如当某些国有企业面对良好的投资机会且资金较为短缺时应当选择融资租赁。在对申购资产必要性进行考核时,应将着眼点放在无差别实现目标的前提下是否以最低成本获取该资产的实际使用效益。
2.对于经营性资产及非经营性资产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经营性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产,也可以理解为该部分资产的使用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样的资产包括机器设备、销售场所、运输车辆等。非生产经营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而是为了满足维持办公基本需求或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福利需要的资产,如办公所需的基础办公设备及科研等其他方面使用的房屋、设备等资产。对于经营性资产,考核的重点应为权衡该资产为本单位带来的持续性收益与为该资产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及机会成本之和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机会成本,指的是更换另一资产替代原有资产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或多余损失,而实际成本指的则是为维护该资产正常运行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当该资产所带来的持续性收益大于等于该资产的实际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时,可以认定该资产的绩效管理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反之则应重新考虑该资产存在的必要性。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则应当着重考核该资产是否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且是否及时得到适当养护。以非运输性车辆为例,考核的着眼点应落在该车辆的已使用年限与其实际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上,考核该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及养护是否合理适当。
(三)建立专业化国有资产处置机构,提高国有资产处置效率
目前我国大型大额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时间普遍较长,有些报废资产长年挂账,得不到相应处理,间接引起申请单位经济利益的流失。相对于数量庞大的管理对象———各机关事业单位而言,财政部门有限的监督力量已显薄弱,难以对各部门的资产处置状况进行全面监督,而且财政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建立专业化的国有资产处置机构,引进、培养管理素质高、专业胜任能力强的资产评估及处置人员迫在眉睫。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可简化为以下步骤:(1)由成立的专业处置机构对各单位申报处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初步鉴定、出具鉴定意见及处置方案。(2)鉴定意见及处置方案报经本级财政部门或国资委等相关机构审批。(3)由专业机构统一对外竞标拍卖或进行相应的报废处理。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资产的处置时间,提高处置效率,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被处置资产不被低估、浪费。
一、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基础的缺陷
(一)未计应收学费总额和欠费金额,债权性资产信息不实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被学生欠费现象困扰,欠费现象相当普遍且欠费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转。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记录仅仅反映的是已收学费,而应收学费总额和欠费金额却无法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信息中,只能通过备查簿或学生缴费系统另行查询。由于欠费金额不在财务账上反映,高校收入与支出无法遵循配比原则,不仅影响成本计算,而且容易形成资金管理漏洞,导致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债权性资产信息不真实。
(二)负债信息披露不充分,存在大量隐性债务
在收付实现制下,很多已经发生的实际债务由于未履行支付手续而未能在会计核算和报表中反映,存在大量的隐性债务。如:银行债务中应由本期负担,以后年度偿付的贷款利息;基本建设过程中拖欠或垫支的工程款、材料款和设备款;引资修建学生宿舍应付以后年度的学生住宿费等。一方面高校不自觉地夸大了可支配财务资金,造成虚假的平衡现象,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对高校持续健康运行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同会计期间受托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有可能出现代际的债务转移,导致权责不清,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和考核领导层的受托业绩。
(三)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资产虚高
在收付实现制下,高校购置的固定资产均是在采购时直接作为事业支出,固定资产在受益期内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在资产负债表中均是按固定资产购置时的原始价值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在不断使用、磨损、消耗,但在固定资产报废前,账面价值却一直不变。其他资本性支出也是直接进入当期支出,而不是在受益期内合理分摊。从而造成高校资产虚高,固定资产净值无法反映,净资产严重不实。
(四)不能进行正确的成本和费用核算,不利于提高效率和绩效考核
收付实现制在核算支出时不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也未实行收支配比原则,从而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教育成本耗费和绩效水平,难以满足成本绩效考核的要求。另外,高校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两种不同会计确认基础的同时存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两种业务很难区分,使得费用不能合理分摊,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既不利于高校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很容易使一部分国有资产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转化为经营性业务的利润或个人收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五)未实行收支配比,虚增收支结余
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未能实行收支配比原则,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将九月份的学费收入作为当年事业收入,抵减当年事业支出后计算收支结余,这种方法在两年学生人数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较为适用。高校扩招后,经常出现当年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差距较大,因而按新增学生计算的学费收入抵减与按毕业生计算的支出而得出的收支结余也就不真实,导致收支结余虚增,从而难以正确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和办学效益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财务政策的实施。
二、高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探讨
由上可知,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基础存在较大的缺陷,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会计确认基础主要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变化产生的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高校究竟应当采用哪一种会计确认基础?笔者认为,取决于会计确认基础的目标与高校财务报告目标是否匹配。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目标在于提供主体一定会计期间现金的来源、使用及结存信息。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侧重于反映主体经济资源、经营或服务成本、财务状况与经营绩效信息。在计划办学体制下,报告主要反映预算收支资金运动,财政预算管理侧重于预算收支执行考核,收付实现制较为合适。在当前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下,财政预算管理重点由预算收支考核向绩效考核转变,报告要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和办学绩效,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需求,显然权责发生制更能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笔者认为,按照需求者导向原则,高校会计确认基础目前应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并逐步向权责发生制目标过渡。即高校在会计核算时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根据管理需要对某些特定业务进行“修正”,如对财政拔款、科研拔款、捐赠收入等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既能满足政府财政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又可以消除现行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缺陷。权责发生制的优点在于:
(一)有利于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有助于高校正确计量办学收入成本,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同时又能有效地将预算支出与预算责任联系起来,有利于对高校管理层的经管责任做出客观评价,促进高校支出的“代际公平”,为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高校改革创造条件。
(二)全面准确反映负债信息。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高校显性债务、隐性债务以及或有债务方面的信息,增强高校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可信性和透明度,同时正确反映高校办学的持续能力,为高校规避风险、实施稳健的发展战略、制定长期的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供给侧改革指的是对生产要素配置进行改革,确保能够高效运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而将供给质量不断优化,将有效供给不断扩大,将供给需求应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显著提高,将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就是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有效整合所有资源,将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更好的将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满足,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医疗资源的优化再生与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站在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了提高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几点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一、将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断完善,促使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
通常情况下,医院中各个部门的财务核算和信息交换之间均具有十分紧密的相关性,将财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不仅能够将医院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快,而且能够对各种财务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收集,这对医院市场分析与战略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要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系统,进而将其作为基础,有效分析市场特点,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弱化阶段进行寻找,将医院各种资源的效应充分调动起来,以此来对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行有效推动。医院可以寻求先进的科技公司或者自主研发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来增强财务数据的开放性,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物力与人力资源的消耗,将医院成本尽量降低,促使财务能够将相关财务数据更快的向库存、账款以及成本管理等不同会计管理部门进行传送。总而言之,将医院财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并且将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不仅能够将医院自身的经济行为规范化,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将医疗成本降低,达到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目的。
二、将医院绩效管理精细化,促使医疗卫生的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
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中,精细化管理下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将医院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而且能够将医院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医院财务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能够盲目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要建立起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绩效考核设计团队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体系,而且要求其在对医院实际运营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在设计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能够将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公平性、客观性、政策性与公益性充分体现出来,使其能够与医院发展的总目标相契合。在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不应该是短期的,必须确保其能够与医院发展的长期目标相符合。为了对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精细化进行有效确保,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具体为:(1)多元化发展各项绩效考核指标,构建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2)对权重分配的科学化进行有效确保,再看医院内部实行院科两极制度,合理分配质量与效率,在进行二次分配的过程中,还要对个人分配质量进行高度重视,严格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不仅要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保障,而且要能够最终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3)与目标管理进行有效结合,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到工作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去,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将医务人员对医院管理制度的理解程度增加,而且能够紧密联系起医院目标与个人目标,将集体向心力与凝聚力增强,最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4)对绩效方案的多样性进行有效确保。医院应该将社会发展需求与自身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建立起合理的分配模式与精确的核算体系,将不同科室负责人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对已经制定好的方案采用调研法、访谈法以及咨询法等方式进行合理调整,对医院绩效管理的精细化发展进行有效确保,将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与医疗服务生产效率有效提高。
三、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不断增强,促使成本管理规范化
医院中,固定资产设备是各个科室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对医院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服务态度的有效保障。医院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形式在于对资产进行专业化与标准化的管理。确保成本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条件在于建立起统一规范的规格标准、质量标准与操作流程,并且对建立起来的各项标准进行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与收账款的精细化管理属于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严格、规范的固定资产购置、出库、存放流程,信息化管理各项固定资产,对先进、科学的信息交换系统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及时盘点各项固定资产,最大程度上避免流失与损耗资产。除此之外,要严格核对医院应收的账款,对应收账款的额度进行严格控制,对现金流的正常运行进行有效确保,防止不能够及时收回应收的账款,促使资金链出现断裂的现象。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其规范性进行有效确保,对财务管理的特点进行严格遵循,在成本管理内容中添加财务核算与财务预算,科学化的结合固定资产管理与成本管理。总而言之,对成本管理进行规范化,并且将固定资产管理不断强化,对成本去向进行密切关注,并且进行标准化的实时监控,能够将医院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效提高。
四、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精细化不断增强,促使医疗卫生服务结构不断优化
实际上,医院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指的是通过不断分解与细化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进而对医院的战略目标进行有效保障,确保其能够贯彻落实在医院各个部门与各个环节中。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并且进行跨多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通常情况下,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具体为:(1)精指的是建立精准的目标。不仅预算管理的起点为预算目标,而且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也为预算目标。构建精准的预算目标不仅能够促使医院更好的进行绩效考核与内部控制,而且有利于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确保预算目标的精准性,才能够将财务预算管理的导向性充分发挥出来,优化配置医院各种财务资源。(2)准指的是确保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准时性与准确性。只有根据准确的数据与信息,才能够对事情进行准确的决策和判断。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工作强度较大,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数据量大,数据维度多,所以只有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与全面,才能够有效保障考核预算、管理预算与编制预算的合理性。其次,在医院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具有较为复杂的要求,以往编制的电子表格以及手工表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为了对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质量进行有效确保,必然进行预算信息化管理。(3)细指的是执行的细化与量化。对财务预算进行精细化管理不仅要进行量化,而且要确保其细化。在进行量化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态度的科学,对预算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完成量化之后,才能够明确各级目标,提高每个人的责任心,细化则指的是分解预算目标。只有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的标准化、科学化与规范化,才能够真正精细化管理财务预算,进而将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结构优化,提高供给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不仅与医疗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合,而且能够弥补传统财务管理系统的不足,将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对医疗要素的合理配置进行有效促进。
作者:付文利 单位: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财务科
参考文献:
[1]韩沛沛.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精细化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26-26.
石油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发展壮大,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等特征。而石油企业作为以开采矿藏资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其资产具有地域分布广泛、数量金额巨大、类别繁杂等特点,各油田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覆盖了石油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各个角落。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这样对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升企业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石油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非常的大, 而很多石油企业在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数据分散、统计时间过长、资产发生转移时在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等各种问题。由于管理单据多、盘点工作重、占用人力和物力多等诸多原因,会经常导致固定资产资产流失,造成石油企业成本大幅增加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因此,石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就显的异常的重要,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是财务管理中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财务、采购、使用等多个部门,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而对于石油企业更是如此,石油企业都是以一定区域的油气资源储备为基础创建起来的,其工作场所大都在野外,没有城市作依托,固定资产分布较广,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更多部门的参与,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
(2)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石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类型比较多,包括油气水井设施、油气水集输处理设施、输油气水管线、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储油气设施、石油专用设备、施工机械、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及设施、传导设备、通讯设备等几十种分类,每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净残值等不尽相同,而且固定资产增减方式也比较多样化,包括固定资产的改良、改扩建、调拨、处置等情况,使得会计核算相对复杂,工作量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较高。
(3)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价值都是比较大,同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专用性,任何一个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处理对企业的影响都是比较严重的,需要由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来管理,并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出现问题后将责任追究到底。
二、目前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石油管道公司资产管理现状是实行的一级核算、三级管理的方式,公司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整个股份公司有一个AMIS系统)实行统一的固定资产核算,对固定资产实行公司、分公司、基层站队三级管理。由于所有固定资产资产由各使用单位自己管理,并配备专门的管理员,使每项资产落实到每个具体责任人,所以资产管理工作还是基本到位的,但通过清查工作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
虽然企业目前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同时也设计了良好的资产管理模式,但是管理层并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实际去操作,流于形式,这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比较盲目,对固定资产投资也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二)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石油企业内部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石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资产的实物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而按照内控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对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增加、报废、后续支出、处置、租赁、计提减值准备、评估等一系列工作进行程序化,规范化运作,这些工作很繁琐、很具体,目前这些工作放在财务部门,财务人员不懂设备而且人员很少,很难有效的进行资产管理,从而导致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脱节的现象。而且基层站队资产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并且工作流动性比较大,比较随意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程序化管理,很少学习管理的先进知识,无法满足固定资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造成个别人员对资产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造成更改中报废的资产不知道好好保管、造成资产盘亏。
(三)资产投入与计划不符,导致资产大量闲置
石油企业每年由计划部门下达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这个计划由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在头一年上报,计划一经下达,各分公司就要严格执行,不能超计划投资,即使实际情况有变化,也得按照计划去做,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购买的设备与计划有不符的情况,一些业务管理部门或人员在进行购置时,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也没有参考制定的投资计划,造成盲目投资或购置,导致企业大量的投资未能形成可供有效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少资产处于长期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四)固定资产维护保养不到位,毁损现象严重
公司制定了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但是各分公司或基层站队在生产过程中为片面的追求业绩,从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使设备长期高负荷运作,加快了机器的老化和毁损,产生问题的设备没有得到根本的维修,而只是从表面上解决了设备所出现的问题,因此造成了机器设备寿命的缩短,还未到回收期就已经损毁的情况,对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极为不利。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
2020年)的通知[Z].〔2015〕14号.
[9] 李泓: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8).
[10] 单文卫: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1).
国有资产绩效,是指从国有资产的购买及使用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国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生产经营等相关活动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国有资产的活动并与取得的收益或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重点研究资产购买的合理性以及使用过程的有效性,即国有资产的购置及使用是否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一、我国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采购效率低
在大部分国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大额固定资产的购置都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批流程。以市一级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常见的审批流程见右图。
从上述流程图中不难发现,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申购到最后的验收、登记入账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使得急需使用资产的申购单位陷入长时间的无谓等待,所需资产无法及时到位也间接影响了申购单位的工作效率。此外,复杂繁琐的申购程序并不能直接保证申购资产对于申购单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资产的申购需要经过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业务科室、资产管理科、资产管理主管领导、市政府的层层审批,然而除了主管部门之外,财政部门各科室、主管领导以及市政府难以从资产购置申请报告外的其他途径深入了解申购资产的必要性,也无法对每项申购资产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且财政部门下的各科室及主管领导在审批过程中一般只对申购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单位存量资产质量及预算情况进行考核,未对申购资产到位后对申购单位原有资产的整合或优化作用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资产申购的审批过程往往流于形式,看似严谨的审批过程并不能对资产的申购起到很好的监督指导作用。
(二)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
在审计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忽视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现象,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往往局限于建账(卡)登记管理,或者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效益,导致购买的资产存在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的情况。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人员。一些单位只注重向上级申请资金购置资产,忽视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此外,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上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由于净利润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之间通常存在差异,企业为了节省人力,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时间上直接选择税法规定的最低摊销年限标准,忽视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使用状况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正是造成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虽然已有部分市级财政部门及国资委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办法,但考评指标往往停留在被考评单位是否建立了相关制度或是否将资产购置预算纳入部门预算等较为浅显的层面,未对制度本身的执行情况及资产购置预算的合理性进行深层次分析,这使得考核内容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评价国有资产是否存在闲置、浪费及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更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问责机制,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效率。
(三)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毁损、被盗及报废转让等大型大额固定资产时一般要经历以下5个步骤:(1)单位申报;(2)主管部门审批;(3)财政部门审批;(4);评估备案与核查;(5)公开处置。在审计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在会计账上仍然保留着被盗或已经报废不用的固定资产,有的报废资产甚至挂账3-5年之久。究其原因,相关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申报之后迟迟得不到财政部门或国资委的批复,而申请单位在未得到批复的情况下无法对该资产进行处置,更无法对其进行账务处理。由于报废资产无法得到及时处理,长时间的存放不仅造成原本应有的处置收益不断缩水,而且严重占用了申请单位的储存空间。此外,由于报废资产仍在账面反映,申请单位在申购新资产时将会受到影响。
二、对完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提出的建议
(一)简化采购审批流程,加强事中管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的国有资产采购审批手续极其复杂,严重降低了国有资产的采购效率,因此,简化审批流程势在必行。然而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如何保证申购资产的合理性,这需要加强申购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用“事中监督”替代“事前审批”不仅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的采购效率,避免申购单位在等待审批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浪费,还能对所购资产的使用管理起到积极的监督指导作用。财政部门及相关审批部门在资产申购审核过程中应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重点关注申购资产到位后的实际使用情况及经济效益,由申购单位在每个会计年度末自行提交大型、大额资产的使用运行报告,在报告中详细列明该资产目前的折旧、贬值、耗损及收益等情况,由各级财政部门及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根据各单位提交的报告进行针对性抽查,确保国有资产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二)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绩效考核指标
1.考核申购资产的必要性。获取固定资产的途径包括购买、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及自行购建等,而不同方式获取的固定资产在能够达到相同使用目的的前提下所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在对固定资产绩效考核中,首先应当考核单位所购固定资产的必要性。例如当单位所需资产为非经常性使用资产且耗损不大,则应使用经营租赁方式获取,又如当某些国有企业面对良好的投资机会且资金较为短缺时应当选择融资租赁。在对申购资产必要性进行考核时,应将着眼点放在无差别实现目标的前提下是否以最低成本获取该资产的实际使用效益。
2.对于经营性资产及非经营性资产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经营性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产,也可以理解为该部分资产的使用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样的资产包括机器设备、销售场所、运输车辆等。非生产经营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而是为了满足维持办公基本需求或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福利需要的资产,如办公所需的基础办公设备及科研等其他方面使用的房屋、设备等资产。
对于经营性资产,考核的重点应为权衡该资产为本单位带来的持续性收益与为该资产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及机会成本之和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机会成本,指的是更换另一资产替代原有资产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或多余损失,而实际成本指的则是为维护该资产正常运行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当该资产所带来的持续性收益大于等于该资产的实际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时,可以认定该资产的绩效管理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反之则应重新考虑该资产存在的必要性。
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则应当着重考核该资产是否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且是否及时得到适当养护。以非运输性车辆为例,考核的着眼点应落在该车辆的已使用年限与其实际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上,考核该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及养护是否合理适当。
(三)建立专业化国有资产处置机构,提高国有资产处置效率
作为基层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不仅是基层开展教学服务、医疗科研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反应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经济实力以及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要想让基层医院的经济效益及竞争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就必须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其应有的效能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规模化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基层医院管理者们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基层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管理部门分工模糊,职责不清
目前,很多基层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都是由财务科负责的,并没有设立单独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而针对于各个临床科室而言,其长期以来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都存在着不按时盘点、使用与维修不及时记录、无法掌控使用情况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将直接导致固定资产账目不明、账物不清以及难以责任到人。显然,相关管理系统不健全以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等,即是出现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另外,由于一些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并不能够对资产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严重缺乏管理能力,导致经常出现工作混乱的现象。
(二)固定资产计量方式不健全
现阶段,很多基层医院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上都采用了历史成本法来进行计量,这就使得基层医院不能实现成本与收益的相互配比,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过大,加之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完全偏离了其实际的价值。于此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的老化程度较高,使得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这不仅造成管理部门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问题。
(三)采购固定资产的随意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基层医院在固定资产的采购上明显缺乏有效的管理,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不能根据医院资深的实际成本与收入的情况来进行效益分析,只考虑到了变动性成本,并没有对实际经营中的固定成本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每一所基层医院都想提升自己的公众印象与知名度,所以很多基层医院在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盲目的花巨资引进高科技产品,这虽然搞好了基础建设,但很多高科技产品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就为基层医院的资产带来了极大的浪费。
(四)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不严格
很多基层医院由于没有实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减值准备,这就使得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即没有及时对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财务处理、不该报废的固定资产被进行了报废处理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直接造成资产账面数不实的问题出现,对整个财务指标的分析带来严重影响,使得长期偿债能力、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等财务指标不能够得到正确的反映。另外,由于资产使用部门并没有专人保管财产,使财产流失或被视为废物丢弃,最终导致固定资产亏损。
二、加强基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结构
基层医院应该从经济合理性、效率性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来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考核,将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以及维护等纳入到各个科室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中。同时,建立健全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绩效考核制度对那些违规操作、管理不善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而对于资产管理成绩突出、责任性较强的人员,则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让各科室与人员的管理水平得带不断提高。另外,还应该通过组织培训、专家讲座等手段来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集体培训,从而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完善固定资产计量方式
基层医院应该不断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始终对其进行准确的反应,保证账实相符。相关财务部门应该通过适当折旧方法的采取来对医疗设备进行计提折旧,按照规定的折旧年限与购买的成本进行计提折旧。同时,也应该通过加速折旧法的应用实现对高科技产品的计提折旧,以此来让基层医院的成本与收入始终保持在良好的配比状态。
(三)增强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
在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上,基层医院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严格规范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首先,只有经过授权的部门才能够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工作,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其次,在医疗设备的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必须考虑各种因素,不仅要注重医疗水平与公众印象,坚持资产的效益化原则,同时也要对资产的净增效益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另外,应该严把质量关,所采购的固定资产必须保证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安全性以及收益性等。
(四)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
在固定资产的报废环节,基层医院应该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保证资产存量符合实际价值。对于基层医院的职能部门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而言,应该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以保证账实相符。而在盘点的过程中,对于盘亏、盘盈的固定资产应该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反之对于那些利用率较低或闲置的固定资产,则应该进行相应的内部调拨。另外,所有固定资产的报废必须经过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鉴定之后才能够办理相关手续。定期清理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提交报废申请到上级主管部门,而资产管理部门则应该严格按照批示后的固定资产报废清单来进行相应的处理。显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报废固定资产的存放成本必然将得到有效的减少。
三、结束语
总之,要想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基层医院从领导到各个科室都必须互相监督、互相协调以及互相制约,让固定资产的管理始终都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只有这样,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够得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