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地区经济一体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6 10:59: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区经济一体化

篇(1)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国际贸易又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解释贸易的理论都是以阐释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认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其相对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其相对具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表明,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要素价格差异是产品价格差异的根源,各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密集地使用本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二是新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该理论仅解释了要素禀赋具有差异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贸易是发生在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着眼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以边际成本递减作为生产分工与集中的理由,其二是用不完全竞争及其市场细分策略来解释这类贸易与国际分工,说明规模收益只要超过运输成本,生产应有集中化的趋势,并且市场规模越大、“学习曲线”效应越明显的行业,成本就会越低,以此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与选址,不再决定于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而是历史因素与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以上理论出发,分析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流向与产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对分工的影响,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效应:第一,市场规模效应。一体化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降低,因而无论从市场范围还是消费者效应来说,都有效地扩大了市场的规模,相似要素可以更密集地使用,按照一国都趋向于出口在本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产品的原理(克鲁格曼、赫尔普曼,1985),一体化区域将具有增加对区外出口的倾向。第二,市场竞争效应。贸易壁垒降低将导致区内市场竞争激化,减少寡头垄断,降低区内市场细分的程度,可以强制地带来经济效率的调整。第三,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效应。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一些厂商能够从事更多的工厂专业化分工,减少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降低服务成本,增强出口与区域内进口替代的能力。以上三方面都将增加一体化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一体化区域内部分国家的竞争优势,引起区内投资格局的调整与区外对区内投资的增加。

从贸易对分工的影响来看,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产品都是由一国国内的企业生产的;二是贸易保护的对象都是一国的产业、产品及其生产的企业;三是要素在地区间不流动。但如果以跨国公司的跨国一体化经营为分析背景,以上三点结论就需要重新推敲,国内有学者将跨国公司内中间产品的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的融合概括为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张二震、马野青,2002),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我们认为,分析贸易投资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以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各国同类要素的异质性为基础,当跨国公司实行跨国一体化经营时,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以及品牌都可以成为投入的要素,地区经济一体化降低了贸易壁垒,有利于要素与中间产品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依据各国的要素差异进行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的选点布局,一国科技型、管理型以及高素质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价值增值环节大的生产投资与研发机构的建立,低素质低技术的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一般加工型生产环节的建立。贸易投资一体化使产品乃至产业失去了国家的界限,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能再说是由中国制造的,但国际分工仍存在,不过分工不以产品、产业为标志,而以国家之间的要素差异为标志,以要素创造的价值增幅为标志。以这种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结果不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是其差距的扩大,如跨国公司专门将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价值增幅大的生产环节放在本国,而把生产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放在中国,或仅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应用中心,中国将专门成为成熟技术的生产加工基地,长期下去中国的知识型管理型人才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造成人才培养的困难与人才的流失,进而掉入要素低水平成长的贸易陷阱。

对一体化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区域内的市场,降低了区域内同类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增加了同类生产要素尤其是知识型管理型人才的聚集,这都将增加区内的区位优势,提高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层次。但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的生产选址将非常重要,使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落址于本国,通过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实现本国有竞争力要素的持续增长,将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新目的。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要有量,而且还要有质。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国际经济学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析总是以一体化对新贸易格局的影响作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创立,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的理论被植入国际贸易的分析,因而投资效应的分析就以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作为基础,贸易投资一体化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行为主要还是以寡占反映战略为主,在方法上仍属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下面我们以这两个阶段为界分而述之。

二、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地区跨集团的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打破地区封锁抑制排他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当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从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要素寻找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后,国际贸易的作用将是长期的基础性的。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出发点是一体化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与福利的影响,理论基础基于比较利益之上的专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部门间或产业间的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市场规模以及规模经济都成为一体化收益的主要来源,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都可以在专业化分工中收益,从与一体化之外的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变中获益。分析一体化对贸易的影响,主要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考虑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障碍降低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以及价格对贸易商行为的影响。由于影响相对价格的行为因素很多,如政策、收入等,因而不联系具体产业与产品是很难下具体结论的,但总体的分析可以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美国经济学家J·瓦伊纳于1950年提出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这两个基本概念,用以反映贸易对一体化的反应,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转移”与“投资创造”,用以反映外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由此奠定了这一领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金德尔伯格认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表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流向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和流量产生影响,形成投资创造效应与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是由贸易转移引起的,一般而言,关税水平越高的国家,一体化后贸易转移效应越大,该国将从成员国进口成本更高的产品,消费者获得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但国家失去部分甚至全部关税收入。如中日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中国可能以从日本进口汽车来代替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但别国厂商自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厂商也不能面对新格局而束手无策,由此形成的区外非成员国对一体化区域内的直接投资和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为投资创造,区外的跨国公司在一体化内部建立“避税工厂”(Tariff-exemptfactory),并向一体化市场供货,以维护其原来以出口方式占领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使市场扩大与需求增加,为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一体化内外的跨国公司互相竞争以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在区域内的直接投资。

投资转移是由贸易创造引起的扩大了的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创造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成员国的数量,数量越大,表明市场越大;平均关税水平的降低程度,平均关税水平越是降低,同盟越可能趋向贸易创造;成员国经济的竞争程度,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贸易创造的产生来源于规模经济与专业分工,为从一体化经济中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收益,需要进行生产的重组,由此引起区域内直接投资布局的调整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产生投资转移。

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根源于一体化的规模效应与市场统一效应,相对于区外国家而言,一体化内部的总收益无疑是提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工业的偏好,其收益更具有长期意义,但对一体化内不同的国家而言,其收益是不对等的,模型分析表明(PeterRobson,1998),一体化区域内产业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是必然的,甚至存在产业全部向一国偏转的可能,因而认真研究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优势及产业分工趋向,制定适当的补偿机制就成为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内容。

三、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由于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建立在地理意义上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起来,因而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金德尔伯格的二分法就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映战略就成为解释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这种方法着眼于一体化从哪些方面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其分析一般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依据,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的组合:第一,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具有某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需增加的额外成本,一般业主的无形资产与规模经济都可能体现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营销技巧、特殊的组织结构以及进入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便利条件等。第二,内部化优势。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与外部市场相比具有减少交易成本的优越性,根据邓宁的分析,国际市场的失效主要有两类,一是结构性失效,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与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影响外部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二是交易性失效,如交易渠道不畅及国际市场经营风险过高都将提高交易的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促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第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来自东道国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自然资源的禀赋、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政策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等,这些因素不是跨国公司特有的,但跨国公司可以不断适应它,利用它。

将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合理清楚地解释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所有权优势决定了“谁”来生产,内部化优势决定了“怎样”生产,区位优势决定了“在哪里”生产。而一体化从规模性、结构性与交易性三个方面增强了区域内国家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势。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的市场,具有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为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国际经营的学习机会与条件,使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MiraWilkins,1991),一体化最为突出的还在于它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市场的范围,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经济的抗震性,能使经济周期的波幅减少,周期拉长,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体化的小国来说,生产的种类可以减少,规模可以加大,生产的某种地理分工变得更自然,一体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尤其有利于那些在大工厂中应用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某些类型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也成为跨国公司对区内投资的重要原因。

将直接投资的增长与企业的战略对策结合的分析认为主要有四种形式的战略投资对策(Yannoponlos,1990):(1)防御性进口替资,也叫“桥头堡投资”或“跳越关税”的投资,是外部企业对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的一种对策,反映了一个企业为维持在一体化经济中的市场份额从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2)进攻性进口替资,亦称出口导向投资,它以一体化对竞争效率、收入水平、增长和创新的影响为依据,投资的动机在于利用地区一体化所造成的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大的势头,是企业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的一种战略投资;(3)重组投资,又叫合理化投资,即生产经营的布局按一体化后更自然的区位优势重新组织所进行的投资,因为贸易壁垒消除以后,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主要依据,生产活动将向成本较低的地区集中;(4)寡占反映投资,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直接投资的效应,最主要在于强调它对工业效率的影响,这可能是比资源配置效应更为重要的一种收益来源,因为从贸易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在完全竞争的框架内展开的,而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强调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框架,分析一体化对厂商竞争行为的影响。鉴于一体化后兼并与收购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因而如何规范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垄断行为,就成为新的更重要的课题。

四、启示与结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参与经济一体化必将有得有失,但一般总是得大于失,这是双赢、多赢的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体化分工的格局趋向,也是利益分配的重要导向,一国要从一体化中获得有益的分工,就要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竞争性要素的持续增长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从以上贸易与产业组织两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依照传统贸易理论,中国是简单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极其丰富的国家,几乎可以说具有无限供给弹性,因而一体化后,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将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向,依照新贸易理论,生产也有向平均成本低的国家集中的趋向。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向别国开放市场也具有诱人的利益,当中国与东盟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日本不无妒忌地宣称,为了享受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零关税,日本企业可能进一步向中国投资,为了同样的理由,日本可能将已或拟向东盟的投资转向中国(冯昭奎,2002),其实,中国与东盟都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是存在的,但制造业的产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只要一体化内的商品比要素多,要素价格就有均等化的趋向(赫尔普曼、克鲁格曼,1985),如果其生产全向一国集中,则比较优势的天平将向另一面倾倒,况且生产同样的商品对要素的组合方式仍有差异,可以起到平衡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作用,东盟即使生产的种类减少了,但贸易壁垒的降低使中国辽阔无边的市场向他们优惠开放,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运转来看,自由贸易的协定尤其有利于小国,因为他们的增长与繁荣有了更多的空间(ShyamalenduSarkar,2001)。对东盟而言,中国是竞争者,也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空间将主要在制造业、电子、通讯等产业内部的分工与贸易,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最初的生产与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实证分析这些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分工布局将对资源的配置起导向作用。

2.处理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关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体化后的市场将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角逐的场所,其第一阶段的投资将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生产合理化布局的反映,第二阶段的投资则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而兼并和收购当地企业便成为其迅速占领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面临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在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中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在规模经济较显著的行业,如汽车、化工、金融、民用飞机等部门,在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如电子通讯、计算机、药品等部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兼并的国际化倾向也明显,因而应鼓励国内企业实现并购,形成产业组织的集中化,以大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而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处于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标准化、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部门,如纺织、服装等,应以鼓励竞争为主,制定较严格的反垄断管制,这种按产业结构的差异制定垄断管制的双重标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都采用的方法。

3.处理好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养与跨国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关系。在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下,中国既要发挥简单劳动力丰富低廉的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也要发挥中国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既要有生产加工中心,也要有技术中心。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保护本国有竞争力的要素在本国有就业机会,有获取高工资的机会,要力争让跨国公司的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具有核心创造力的研发活动在中国展开,如法国在药品生产行业就规定在当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是外国投资进入法国市场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跨国公司,只要能对中国关键的核心生产要素付高额报酬,都应受到鼓励,这是从根本上获取关键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要素与技术的持续供给能力,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具有“独立于一体化经济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85.

[2]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3).

[4]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冯昭奎.10+3: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6]Kindleberger.c.p.EuropeanIntegrationAndTheInternationalCorporation.

ColumbiaJouralOfWorldBusiness,Vol.1.1996.

[7]PeterRobson.TheEconomicsOfInternationalIntegration.Routledge,1998.

[8]MiraWilkins.TheGrowthOfMultinationals.EdwardElgarPublishingCompany.

1991.

[9]Yannopoulos.G."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EuropeanIntegration".Jounal

OfCommonMarketStudies,Vol.28.1990.

篇(2)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概述

(一)基本理论和必要性

1.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内涵

总体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首先,长三角地区汇聚了我国众多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其次,长三角的GDP占到了我国GDP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以近百分之一的土地,养活着接近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其经济实力和生产水平,可见一斑。

2.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上的制造业开始迅速的向我国拓展。特别是我国的长三角区域,是制造业进入最早也是最密集的地区。外商的不断涌入,也促进了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我国面临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企业的市场化路线愈发明显,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起新的协作关系。在此期间,长三角区域的产业模式进一步发生转变,很多民营企业开始集中到上海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原来长三角之间的竞争关系慢慢的转变为合作关系。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现状探究

在整体的发展进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该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地区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深化。

共同建设和共同发展的理念,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双赢,为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就一直处于高速的发展之中,产业升级和转型突飞猛进,造福了这一区域的民众。

1.产业结构趋同,经济效益不高

在长三角的16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主打的产品是电子产品,以汽车为主的有11个城市,石油行业占较大比重的有8个城市。高科技企业几乎遍布了长三角的每个城市。与此同时,长三角区域还存在产业发展上没有进行统一的部署、各种产品或者生产链条重复较为严重的现象,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各个地方之间的有形或者无形竞争变的日益激烈。这样,之前政府已经规划好的路线和方针就需要进行重复的改造。例如,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的争端,使得政府不得不对这个地方进行重复建设,这样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这对于国家的或者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均非常的不利。

长三角的问题不但体现在产业结构趋同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这两个方面,它们只是在建设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上来说,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是政府配套设施安排不完善导致的。随着问题的深化,解决问题的手段自然就会出现,国家也在不断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和规范这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以推动这一地区的发展。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为长三角地区各大经济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条件,经过几年的发展,各个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经济的不断发展,首先需要面对的是金融问题。在对长三角地区进行经济一体化建设时,需要加大金融对长三角地区的支持力度。让合作双方都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需要将得到的资源进行最为合理的配置,只有这样,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才能够稳步发展,并不断地登上新的台阶。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支持一直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在信贷市场上,银行贷出去的款项中,有65%流向长三角地区。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需要的资金需求量就会越来越强大。在资本市场上,近年来,股市瞬间走向了整个长三角地区,12年从境内外证券市场筹资54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40亿元、实物资产103亿元),长三角地区的融资量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开始出现一系列相配套的中介服务机构,将其产品衍射到长三角以外的区域。这样,就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涌向长三角地区进行综合性的投资。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在我们国家设立相关的金融机构,很多比较大机构的总部都设立在上海等中心大城市里,银行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证券机构和各种基金公司提供了一定金融保障,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进行融资提供了一定的路径,融资的选择面就显得更加的广泛。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银行信贷力度不足

银行信贷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小型企业一直都是长三角经济力度发展的支柱,但是由于金融市场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要求很难得到满足。目前,银行的信贷主要流向规模大的企业和城市以及行业。同时,中小型企业所具有的贷款金额零散、数量小、次数多等特点,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收取的利息比较高,并且其进行贷款之后承担的风险比较大,这样,大大的降低了中小企业向银行和各种信贷服务机构贷款的欲望。

2.资本市场融资难

随着中小企业板的开动,在长三角地区,直接融资的比重在逐年的增大,股市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发展。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公司的债券进行融资活动,在社会上能够筹集到的资金显得非常的有限。资本市场中,还存在缺乏多方面、多领域融资的困难,这样不但加大了其市场融资的风险,并且让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进行融资显得更加的难以实现。

3.区域内资金流动受限

由于在行政上区域上受到一定的分割,资源想要进行调配所受到的限制很大,导致金融资本割裂,这样的严重后果就是金融价值无法充分的体现出来,使得上海具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而江浙地区出现了资金不足现象。

4.区域和行业金融发展不平衡

区域之间的经济在不断的改变,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平衡。金融经济开始变得一体化,在金融发展较早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早起就开始发展经济,显得比较成熟,因此,经济发展比较好。由于长三角地区各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行业金融方面,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显得非常的不平衡。

三、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对策

经济一体化进程关系到长三角地区的长远发展,是促进该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经济保障。各个区域之间进行友好的合作,就需要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深化和探索,建立起一个具国际化路线明显的市场机制,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对长三角地区经济进行扶持的时候,需要加大对其金融支持。

(一)促进多方面、多领域的区域协调

1.保持金融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如果想让长三角金融服务机构变得更加的完善,使其能够保持其独立性,那么在进行区域的行政划分时,各个地方均应当做出一定的让步。这样才能够让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能够在经济的大潮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2.提升长三角区域的金融竞争力

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深入,想要根据这一潮流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管理。要想提升长三角区域的金融竞争力,首先需要做到把各个企业之间的发展战略提出来,将企业中的落后成分进行淘汰,选择最新颖的手段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这样,这一地区的金融竞争力就会不断的增强。

(二)依托创新金融,实现跨区域资金合作

1.建立长三角金融共同市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特别是形成占据核心地位的金融市场,这样便可以将得到的资源都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在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中,可以有效的对有实力和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有效的支持。同时,还要注重对新型的经济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产业的效益,在支持一些大型、有前途企业参与更广阔竞争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以往传统做法中资金的浪费和投资的低效。

2.增强金融机构与企业跨区域呼应

一个有效的金融机构要能够对企业的经济需求、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的支持。对长三角金融机构而言,更是要满足一些涉及国际的经济活动。这种更高的要求,使得这种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跨区域呼应成为必然,从而建立有效的跨区域合作,实现资金的区域间流动,以便于适应快速的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的交汇。

(三)实现区域内外的经济需求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汇贸易极其发达,资金的国际流通范围大、数量广,因而,实现有效的外汇管理以及外汇跨区域合作,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国际贸易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进一步建立规范、有效的外汇管理制度,实现经济发展,满足长江三角洲区域对外经济的发展需求。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优势将会更加的明显,同时,在保税区的发展转型期,其拓展优势已成为必然,然而在现存的管理制度中,尤其是对外汇的管理,与长江三角洲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形式不相符合,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如果继续固守原有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那么,势必会对长江三角洲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要对长江三角洲的外汇管理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方法上的摸索,积极主动的与整体区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相吻合,以此,为长江三角洲现在的飞速发展以及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整合现有外汇管理政策

所谓整合外汇管理政策,是指要在适应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将原本不一致的外汇管理进行统一一致的管理,这样,有利于在长江三角洲所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的一致性和配套性,也可以在将来的管理中体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益,促进长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和外汇贸易。

2.保证保税区内企业正常经营购汇

要改变传统的做法,进一步减少限制,促进融资权力的平等,这样一来,有助于企业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获取更多的利益,也有助于银行对于贷款金额的快速回收,从而,实现彼此间的互助双赢。

参考文献:

[1]嵇尚洲.长三角产业同构的效应、发展及演化[J].华东经济管理,2013,12(6):78-80.

[2]苏永乐,陈鹏.城市圈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长三角城市圈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6(3):65-69.

篇(3)

一、延龙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一)延龙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延龙图是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延吉市、龙井市和图们市的简称,延龙图地区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实质主要有四点,一是打破旧的行政区划界线,构筑延龙图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平台;二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整合三个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在体制、机制上形成三个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制;三是运用经济纽带和市场化的方式,形成三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格局;四是通过综合发展和区划调整,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善、规模较大、实力增强、形象优美的吉林省东部中心城市。

(二)可能性分析

(1)理论分析

民族地区经济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各民族群体等经济主体的利益,它们各有其利益目标和利益准则。它们之间在利益方面有时一致,有时则不一致,因而对如何发展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所保持的态度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追求的目标与所采取的策略往往是不完全相同的。国家为求得一定时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必须对全国范围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实行有差异的发展政策,使一部分区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另一部分区域则处于次要地位。二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与其他各个区域由于均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和联系是以平等互利为基本原则的,但在处理区际经济关系时,都是以增大本区域的经济利益为准则的。于是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经济矛盾,只有当他们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时,才可能出现联合、合作等。三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需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同时,又必须注意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所以,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时,要使经济结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等相适应,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区域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别是在带动区域经济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但也有些区域的中心城市以商业、金融、旅游或行政管理等为主要内容。中心城市不只是不同等级区域的经济中心,往往也是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它多与周围地域有着行政隶属关系,其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周围地域。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行政杠杆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与辐射效应,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有力地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实际情况分析

首先从区位上看,三市地缘优势非常突出,经济一体化格局易于形成。三市总面积5073平方公里,总人口80.5万人,分别占全州的12%和36%。历史上曾属于一个县市的辖区,是县市之间最短的距离之一,铁路、高速公路可以形成三市的一小时经济圈,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三市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条件。

其次从经济发展上看,三市经济一体化互补性强和辐射作用大,不仅可以实现共赢,而且易于形成新的增长点,进而带动其他县市快速发展。据统计,三市经济总量占全州的48%。三市区域内,延吉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图们市开发区也在快步发展;延吉卷烟厂、石岘纸业、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都在这些开发区落户,延吉市、图们市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形成。龙井市地域辽阔,不仅适于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弥补其他两市地域窄的弊端,为他们快速发展提供潜在空间。

再次,三市区域内延吉国际空港、京图、图长直达特快,高速公路网络穿越三市,图们、龙井两市的陆路口岸与朝鲜隔江相望。所有这些都为南联北拓,东进西出创造了良好条件,客观上形成了以延吉为中心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的格局,因此,三市经济一体化必将成为延边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全州形成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构建州域中心城市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一体化推动了经济、管理、金融和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使作为主要国际商务中心载体的城市,成为世界经济中区域或全球的接点。一个区域内形成具备从当前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现状看,多数大城市同时又是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譬如,在上海的辐射带动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其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9%的GDP和15%的地方财政收入。目前,吉林省也已建立并逐步发展了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长吉一体化”增长极,围绕着汽车和石化产业发展成为相对集聚的经济核心区。然而,在吉林省东部的城镇组团中,由于地理位置、产业发展方向、经济联系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延边地区的八个县市普遍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相互间经济联系微弱,竞争大于协作。在地处相对孤立的区位位置、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延边,构建州域中心城市,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延吉市成为州域中心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行政区划限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延吉市是州府所在地,是州唯一的中等城市,但由于城市规模小,难以起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一是由于城市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效益,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城市规模不能超过当地土地、水资源等自然力的承载能力。延吉市域面积1350平方公里,但城区坐落在延吉盆地内,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部开阔,中部平坦。现建城区面积32.8平方公里,城区实际居住人口42万,城区人口密度达12805人/平方公里。二是由于受到地形地貌、机场空管、行政区划限制,城市发展空间交叉进行,商务成本居高不下,纳税人的压力和负担加重。三是由于双重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同城并置的州、市两级政府造成了州、市两级财政负责开支的医院、文艺团体、广播电视、人防等庞大的两级行政事业队伍,造成了财力与人力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二)经济实力不强,难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延吉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人流、物流的集散地。但延吉市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经济总量小,运行不高,后劲严重不足。延吉市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8.6%,但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压力大。显然,城镇化指标高于城镇化质量,而且高于城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对策建议

发展区域经济的本质在于统筹区内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既要通过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区内经济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又要加强区际经济合作,形成多方互动、优势互补的局面。为避免三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加强彼此间的协调配合和联动发展。应做到:一是加强协作分工,推进经济的一体化。在延龙图同城规划中,充分考虑图们在延龙图三点一面格局中所具有的鲜明特点,进一步突出“四个中心”对发展区域经济重要地位,充分统筹和利用区域内的各项资源,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集聚相关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促进“四个中心”的建设。二是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规划和实施延龙图中的基础设施。重点要完善三市间的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图们交通资源的比较优势,促进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动,建议提升龙图公路的等级和拟建的图们至延吉小河龙公路的等级,取消现有的公路收费站,并逐步把连接三市间的公路变成城市道路,真正把三市连为一体,打造具有实际意义的半小时经济圈。抓好项目建设,抓紧落实事关三市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关联项目,建议超前谋划三市5-10年的大项目,促进三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们将继续抓好宏润精密仪器920万片镜片项目和兴鞍轧钢等重点项目,尽快使其达产达效,并积极争取碧水电站、第二水源等大项目,年内力争再抓出2至3个超亿元的项目。三是加强统筹管理,推进各项待遇的一体化。建议在金融、电信、广电、房地产、交通运输、教育、户籍等方面实行同城待遇,如电话费的区间收费等,促进三市间各类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延龙图区域规划和区域决策的科学化,避免重复建设和大而全、小而全现象的产生。

延边是三国交界,也是能够带动东北和华北地区进行国际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东北经济合作、繁荣稳定、条件不断成熟等这些因素不断的增强,延边的开发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延边要利用“延龙图三市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5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参考文献:

篇(4)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地区经济的发展按照地区经济的总体目标来实现,重点发挥区域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方针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组织跨出成功的一步。也正因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中取得的成功,使得欧盟组织下的成员国成为无论从经济还是国力上,都称的上是强者。我国自与东盟建立贸易往来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全面推动地区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对区域内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作用于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土地市场的区域性统一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面阐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员国之间的类似人为的限制以及影响经济活动进行的障碍进行消除,使各国的市场能紧密相联,成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和经济全球化相辅相承的存在。经济全球化就是: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将在这个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里相互参与,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资源,让他们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实现发展国家经济的目的。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很多,实行的范围也很广,所以在利益的协调方面是个难题,实现经济全球一体化难度很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之的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在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小,对区域内参与经济合作的组织协调容易,从而使其发展迅速。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既存在对立,也有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内部表现了经济自由增强,这一点让世界经济的自由与开放也得到了体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其发展范围上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才能使区域一体化经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且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与东盟在通过贸易与投资的结合上,形成“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产业模式,全面提升了我国产业合力,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与东盟成员国形成了在贸易结构不同的产业梯次转移体系,这将更好地解决区域内各国间相互间竞争的问题。特别是我国不断发挥国有中资公司资金雄厚以及企业对外联络广泛的优势,强化外资投资和外资承包工程,并且与东盟国家紧密联合起来,推动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实现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除此之外,也要通过不断的引进外资,鼓励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提升产业结构,这对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影响因素――我国城市处于东盟区域核心位置

核心影响因素在影响城市土地价格中,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两个方面。一个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是城市地租形成差异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东亚大国,在东盟的地理区域位置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样的区位条件与区位环境给我国城市土地的价格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我国城市中,有距离市场活动中心较近的地块,由于处在城市的经济中心,对信息的获得有便捷的途径;又或者处在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下的地块,节省了高额的运输成本,对企业的效益有所帮助。在城市规模的大小、经济和资本集中的程度,劳动关系等因素的制约下,以及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使我国城市土地在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在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受到了城市土地区位条件和环境的重要影响。

(二)外部因素――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了我国城市的土地需求

对于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土地区位的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城市土地需求的改变等方面。而我国城市由于受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土地价格的条件与环境,以及土地需求等。如果对城市的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加强周围的综合配套设施或者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都将为土地的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在城市中,房地产对开发投资的地块因情况的不同,对地价的影响也表现的不同,尤其是我国加入东盟经济组织以来,其对住宅地价的影响表现最大,对开发工业的地块影响则很小。

三、结束语

在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土地市场经济是必经之路。城市土地价格在受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还受城市人口状况的影响、政府的调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城市的开放度的影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内部因素,在实现土地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价格的调控具有一定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工业用地市场进行完善,在体现区位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城市在工业用地中的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篇(5)

“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 A. 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概念开始被引入我国。城市化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其中,“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或重要前提;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己成为抑制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梗阻。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正面作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领域中的焦点问题。

城市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某个区域内不同城市制度变迁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区域范围内的城市都出现了发展模式基本融合,都市连绵带凸现的趋势。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城市化必然是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步伐

城市化以其发挥核心城镇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的功能,推进地区产业集群化。而地区产业集群化,即空间集中和产业链集群,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同时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获得基础设施利用经济。这些为后发展地区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直接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最终成为推动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强劲动力。

(二)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参与区域分工合作

从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看,城市发展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孤立中心,到区域乃至全国中心,再到国家大都市区和融入大都市连绵区,形成区域城市集团。也就是说,城市化是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发展出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通过其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地区加入区域城市集团带动的城市化,能够推动地区城市完善地理上的合理布局和职能分工、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最优化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对地区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尽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

城市化过程是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岗位分工细;信息密度高,传播快,为社会成员就业提供的机会多,选择的空间大,实现个人价值的概率高,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好,城市文化娱乐、卫生体育、环保、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动力。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法制和管理体制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根基。城市化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后发展地区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

后发展地区城市化现状模式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随着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原始积累,市场空间特别是土地空间基本开发完备,它们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型升级。这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包括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后发展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靠近北边的清远、东边的惠州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的产业转移和扩散。但依靠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起来的这些后发展地区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现状,属于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后发展地区形成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原因有:

(一)经济方面:工业化水平低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工业化进程诱导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集中,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进程。但是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城市化的互动。一是工业结构中资源性产业占主导。资源性产业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地区工业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能力在低水平上扩张,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且布局分散,发展滞缓,市场开拓力不强,造成当地工业低水平发展。工业低水平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有限,制约了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落后。工业园区定位低,准入门槛低,园区缺乏规划性,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或不到位,管理服务机制较差等,制约了地区规划建设水平。这种三重制约最终导致后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

(二)发展方面:动力不足

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技术和服务高度聚集的空间区域,各种构成要素通过有效配置产生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乘数效应。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区忽视了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力和城市网络的营造,造成地区城市化水平整体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发展缺乏特色。一些地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环境建设,如:文化建设。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通讯发达,现代化设施齐全,但城市整体风貌基本雷同,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发展魅力。二是总体规划不适当。有些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不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么缺乏长远目标、规划陈旧落后,要么贪大求洋、规划盲目超前。结果造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城市功能缺乏互补性。地区城市无论大小,五脏俱全。无法形成功能互补、各显神通的城市网络。这严重制约地区城市化发展。

(三)观念方面:定位缺失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着城市化进程。由于受行政因素的影响,城市基本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薄弱。改革开放后,基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了,但竞争通常超过了合作,各个城市仍然是孤立发展的,经济腹地基本上局限于其行政辖区范围内,诸侯经济特征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东部地区很多城市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其行政辖区。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城市之间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例如,京津之间城际高速列车的开通,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盟的建立,珠江三角洲城际公交网的发展等,都是在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但一些地区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定位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反而限制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清远市: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环珠三角区域内最临近珠三角的一个城市,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1988年建市,2004年以来其城市综合实力也从全省的后几名发展成为广东省工业十强市和全国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但清远市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到2010年,清远市城市化率为47.5%,与全省的66.18%和全国的49.68%差距甚大。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国家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已达到70%。而2010年清远市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根据木桶理论,木桶容量的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因此,未来清远市要保持这种经济增长势头,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就必须把短板补长。

(一) 城市化是清远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1.清远市面临着城市化的难得机遇。清远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和抓手有两个: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再工业化;另一个是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再城市化。因此,清远要牢牢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以城市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推动地区城市化,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

2.城市化将为清远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文明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将为清远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难得的机会。当下,清远的发展仍以外源性经济为主,内源性经济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加快城市化可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据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50万元的投入。到2015年,清远城市化率达52%。按照静态计算,每年将增加14万城镇人口,相当于增加705亿元的城市功能配套投入。以房地产为例,每个城镇人口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每年需增加420万平方米。若按照每平方米2500元造价计算,每年仅新增人口就可拉动房地产产值达105亿元。

3.城市化是“四化”发展战略的载体和原动力。“推进四化进程,建设幸福清远”是清远市政府对“十二五”清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主题和核心,而城市化是“四化”的载体、原动力和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化为工业园区化提供土地和人才支撑。城市化可以减少农村人口,缓解土地供给和发展工业需要用地的矛盾,为发展园区化工业提供土地支撑。城市化也为发展工业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有利于吸引人才到清远定居创业。其次,城市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消费市场。只有减少农民,农村才能打破小农经济的格局,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同时启动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再次,城市化是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的高地。管理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幸福清远的人本理念。只有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远人民提供富裕文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性化。

(二)清远市推进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1.教育的推动。教育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最大的瓶颈和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教育的功能是可以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高级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的人才,也就是可以把农民变成市民。清远市已于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已达到18.33万人(其中高中一年级7.35万人),毛入学率达93.08%。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可以说,单就教育这一项,每年就约有3.2万(按每年级6.11万人的52.5%计算)以上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这些人结婚之后,按照1:1的比例把父母接到城里,每年就可以有6.4万人在城镇居住。为此,必须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争取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36%(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改革以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松农民工进城户数限制。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及子女享有与市民在职业稳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同等待遇。使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2.工业化的推动。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为城市化提供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首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工业是清远市财政税收的最重要来源。其次,就清远市现阶段来说,工业是人才集聚的最重要载体,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的产业。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清远市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再工业化。清远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最便捷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可以借助“双转移”珠三角腾笼换鸟的历史机遇,向珠三角借力、借脑、借势,加快与珠三角的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3.城镇特色化的推动。城镇特色化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镇特色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和专业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城镇体系。特别要建设好中心市区,把市区建成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富有南国特色的湖城和生态之城。二是城镇的产业特色化。每个城镇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三是城镇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保护人类物质和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4.现代服务业的推动。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发达城市,如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达到65%左右。清远市在调整转变产业结构上任务艰巨,同时第三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大有可为。一是这种发展生产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除了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之外,还包括知识经济、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事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现代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上存在着二元结构,必须在政策和制度顶层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当前,必须致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和进程。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等。

5.城市规划的推动。目前,广东省广州、深圳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也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与当地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城市转型严重滞后于产业转型,造成当地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产生发展瓶颈。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衔接,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推动城市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清远市城市规划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倾向,从三个方面实现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衔接,促进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首先,城市规划要加强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广东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清远属于重点发展地区。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启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体制和机制。要通过本地区城市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各县市区发展的定位和功能分工,如清远市下属的8个县市区分别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发展哪些产业,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有序的流动和配置。同时,要定位于做好珠三角后花园的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好生态屏障,保护好青山绿水。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工业园区规划。珠三角企业到清远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增长点。清远已成功地引进珠三角企业进驻清远,并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如深高速、碧桂园、建滔集团、约克空调、万科地产、樵顺地产等。清远2010年GDP达到1112亿元,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今后,清远仍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高科技产业,优化清远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远必须提高本地区工业园区规划水平,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企业生产的舒适场所、员工生活的温馨家园。因此,将工业园区作为另一个现代城市生活新兴区来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地吸引外来企业到当地投资设厂,做大经济堆头的重要措施。

最后,城市规划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是清远融入珠三角的纽带、桥梁和必要条件。目前,已经产生广佛同城化效应,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先实现广清佛同城化。广清佛同城化,将进一步推动三地经济、技术、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基础设施融入珠三角后,清远将成为珠三角点轴线中的北极。走西线,自清远可以直通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澳门。走东线,可以直通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清远市要充分利用广佛同城化的机遇和效应,加快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建设大都市、大城市群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主动对接。

结论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珠三角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外资推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空前成功。随着“中东、拉美、非洲等提供原材料东亚制造美欧消费”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危机形式被瓦解,珠三角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将不得不进行调整。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珠三角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这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而作为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要在新时期下更好的参与到区域、国内甚至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必须利用好毗邻珠三角区位优势,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经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带动自身经济发展。清远作为其中一员,又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除积极转变角色参加区域分工,更要通过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这才是后发展地区赶上时展的步伐,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5)

2.何燕.论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22)

3.黄顺江.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特征.

篇(6)

一、引言

地区专业化水平,又称地区间的工业结构差异程度,是指一个地区专业化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该地区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产业集聚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同区位的限制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同类或者关联企业在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趋同,从而出现了产业地理布局上的集聚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空间集聚必然表现为地区专业化的强烈倾向,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经济空间并不是一张匀质的平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特定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导致专业化生产空间的出现。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产业集中度的关系可用图1说明。

Ppp1.tif,*/6。19*2;%90%90,S(”图1 贸易成本与地区产业集中率变化比较S)

图1中,S表示地区产业集中率,C表示贸易成本。假设两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完全一样,当贸易成本很高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极低,以至于两地区之间没有发生贸易往来,各地区生产与消费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这时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同(S1=S2),地区分工水平也一样。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地区的产业具有初步优势,生产要素报酬率较高,从而会引发生产要素向该地区的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前后向的产业关联的循环累积机制会导致产业在该地区的进一步集聚,而另一地区的工业则逐渐衰弱,从而形成“中心――”的产业结构。当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推进,由于地租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心地区的一部分产业转移出去,落后地区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开始实现经济起飞并最终实现与发达地区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在两个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则有S1=S2,即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等。如果两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不同,两地区将依据资源禀赋差异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从而实现完全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互相以有换无,取长补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时专业化分工水平最高。

二、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分析

我们以克鲁格曼(2000)区域分工指数来衡量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sj,k表示克鲁格曼区域分工指数,j、k表示地区,i表示行业,aji、aki分别表示j、k地区i行业的经济规模。如果j、k两地区具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则sj,k=0,这时地区之间不存在专业化分工;当j、k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时,则sj,k=2,这时地区之间专业化分工水平极高,从而有0≤sj,k≤2。因此,指数值越高,地区间行业差异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高;指数值越低,地区间产业同构性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低。梁琦(2004)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计算了1997年和2001年我国六大区域W(六大区域指的是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W)间的分工差异,然而由于这六大区域面积广袤,我们有必要利用既有的统计资料,作出更进一步的详细研究,研究时段也有必要延长,从而对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作出更为细致与科学的考察。下面利用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资料,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产业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计算了我国1988-2003年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W(考虑到文章篇幅,1988-2003年我国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详表省略,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向本人索取。W)。在此基础上,可得出表1-表4。

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随着省际间距离的增加,其分工指数从整体上讲也相应增加,在我国几大经济区域之间表现更为明显。东、中、西三大地带比较起来,历年中部的平均分工指数最低,这是因为中部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介于东、西部之间。从七大经济区域来考察,华中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最低,这是因为华中地处我国中原地带,与各个区域的距离相对较近,而华南、西北、东北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较高,这是因为,其内部各省位置相对较偏,与其它区域内部各省的距离相对较远。

第二,我国各个地区的分工指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上在逐渐增加。从省际上看,1988-1997年,我国各省的平均分工指数都不同程度地上升,期间只有河北、浙江与海南发生波动,1993-1997年,这三个省份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1999-2003年,除了北京小幅下降外,其它省份均上升。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七大区域划分的角度看,均也出现上升。

第三,我国不同地区内部的分工指数差别较大。华中、华东的内部分工指数跟其它地区比较起来,一直较低,这是因为,其内部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华东地区除了安徽、江西较为落后外,其它省份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业高度集聚,跟西北、西南、华南、东北这些地区内部省份比较起来,华东内部省份之间工业结构彼此差别相对较小。华中三省经济水平在我国处于中间地位,并且彼此资源禀赋极为相似,因此,内部分工指数在七大区域中一直是最低的。西北、华南、东北的内部分工指数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袤,并且,彼此资源禀赋差别较大,由于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工业有所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北内部分工指数。华南内部分工指数较高,主要归因于其内部经济结构差别较大,广东、海南、广西分别处于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极不相似。东北地区内部分工指数较高,既包含地理的因素,也包含经济结构的因素,是二者的综合。

三、我国区域间市场开放度分析

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时,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必然低;而当区域间的贸易成本高时,则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因此,我们可以用区域间贸易成本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程度。一般认为,对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影响主要由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以及区域间市场开放度等因素构成。表、表6W(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表6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W)

及图2、图3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通讯能力大大提高,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也大为改观,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我国交通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这在东部与中、西部都有明显体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

公路里程变化趋势SX)”SX(B图3 1988-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变化趋势SX)

对区域间市场开放度或地方保护主义的精确衡量很困难,甚至基本上不可能,但是一些学者还是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Young(2000)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地区保护主义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壁垒,地区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市场扭曲、地方保护趋于上升。与Young 的观点相同,法国经济学家Poncet(2002)认为,如果将中国省际间的贸易壁垒折算成隐含的关税率来看,1987年和1997年的关说分别达到3%和46%,这一水平已达到当前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水平,并且,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他省产品的21倍。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的省际贸易不是下降而是大大增加了。张军(2001)认为Young 很有可能忽略了“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差别。同时,Naughton(1999)也通过中国各省的贸易输入输出表,揭示了改革以来中国的省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的增长。谢守红(2003)采用1990年和2000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中国大陆各省区的对外开放度(表7),认为1990年以来虽然各省区之间对外开放度存在巨大差异,但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普遍有了明显提高,这也间接表明了我国各省区保护程度在不断降低。从农村劳动力生产要素这一流动状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整体规模在逐年增加,1978-2003年2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显然,这与中央政府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破除地区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有着重要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市场一体化程度在向纵深发展,虽然在一些地方还存在非常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是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在现实中的实施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无法抗拒经济一体化的潮流。

总之,我国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在不断降低,这不仅表现为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也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越来越高,信息交流成本不断降低,行政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来越弱,经济开放度越来越强,从而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迫使各个地区以不同形式、不同优势不断加入到这个进程中来,使我国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分工体系的发展整体,内部各个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提高。

四、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形成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加速推进我国区域间贸易的增长,从而在各地区形成相对优势产业。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状况。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我们不能仅仅看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而且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便具有“飞地式”经济的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作用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更别说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得出了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W(辽宁数据缺省。同样考虑到文章篇幅,作者略去了详表。W),从而得出表8。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表现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出发,内地优势产业的表现还是很明显,从而各地区经济有朝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得到了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加深,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现象在我国当今仍然很普遍,但是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五、简要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由此,我们必然提出的问题是,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落差,我国区域分工链条是否受到阻碍?本文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地区间分工水平、贸易成本以及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弥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通过详尽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虽然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行政垄断、强制交易以及市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总体来说,各省的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同时,我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推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统一市场的基本内容是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从而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内地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较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向内地转移,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中国总体经济严重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则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 2000. 地理和贸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出版社:73.

梁琦. 2004.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世界经济 (12):32-40.

PONCE S.2002. 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文汇 (1).

谢守红.2003. 中国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3):296-303.

张军.2001. 中国的省际贸易壁垒在不断提高吗[R/OL]. 张军经济学网站,2001-11-28.

NAUGON B. 1999. 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R]. Mime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YOUNG A. 2000. 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Quarterly ournal of Economics (11):1091-113.)

W3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sion of Labor,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n China

W4BE Xionglang

W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rade,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篇(7)

【摘要】港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文章以地方政策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长三角港口群之争的现状与原因进行剖析,研究显示:在长三角港口群之争中存在博弈纳税均衡,即作为理性的博弈参与方,无论对手采取何种策略,博弈主体的最优策略选择均是进行港口建设。要探讨建立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实现合作博弈的动力机制,必须从港口群制度设计入手,最终形成港口群联合建设的经济效益实现机制与分享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博弈关系;港口群制度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

1 前言

众所周知,港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通过借助国际市场力量来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窗口。由于港口与贸易、金融、人才、技术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港口一直被看成是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点。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分布最为密集的优质港口群,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经济强省相互交错,区位优势明显,经济辐射力大,有着广阔的经济腹地,吞吐量不仅在国内长期居于首位,在世界港口排名中也名列前茅(图1为长三角港口群示意简图)。然而,由于港口内部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各个地方政府为获取港口利益的最大化,均采取符合自身经济发展格局的港口振兴规划,从而导致长三角港口群建设缺乏明确定位,重复建设严重,港口间无序竞争激烈化,长三角港口群的经济“集聚—扩散”效应受到明显的抑制。因此,研究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探讨长三角港口群的协调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 基于博弈理论的长三角地方政府港口之争

为简化模型分析,文章选取2个博弈主体来建立长三角地方政府港口之争博弈矩阵,通过对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来分析长三角地方政府港口之争的原因。

在进行长三角地方政府港口之争博弈分析前,我们先设定博弈的假设条件。

假设Ⅰ:该博弈模型存在两个博弈参与人,分别为长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A与B;地方政府A和B都追求辖区经济效应最大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其根本的决策目标。

假设Ⅱ:若A和B均采取单一的扩大港口规模的竞争策略,造成港口建设重复化,最终陷入恶性竞争,各得-4单位效益;若A和 B只有一方进行港口建设,那么建设港口的地方政府得18单位效益,而另外一方因为技术、资本、人才等经济资源会被对方建立的港口优势所吸引过去,会造成-8单位效益。

根据假设Ⅰ和假设Ⅱ,我们可以形成长三角地方政府港口之争博弈模型支付矩阵(参见表1)。从博弈支付矩阵中可以看出,由于博弈主体通过建设港口,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最终实现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性发展。即使重复建设港口会形成负的经济效益,但其带来的经济集聚效益仍将吸引地方政府进行港口建设。因此,该博弈存在纳税均衡,均衡策略为(建设港口;建设港口),即对参与方地方政府而言,无论博弈对手是何种策略,其最优策略选择是进行港口建设。事实上,长三角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地方政府建设港口基地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实现经济要素的地区性集聚,最终能有力的拉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探讨长三角地区联合建设港口群的合作机制

毫无疑义,要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科学定位的长三角港口群建设机制,关键是要实现港口建设的两大条件:①港口群联合建设合作收益大于港口群独自建设竞争收益;②港口群联合建设合作成本大于港口群独自建设竞争成本。事实上,这两大条件可以分为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联合建设港口群的经济效益实现机制与分享机制。

3.1 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联合建设港口群的经济效益实现机制

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各地方政府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各区域经济体的关系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事实上长三角港口群中各港口的关系也是如此。长三角港口群中的各个港口应清晰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发展战略,即国家要建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群。在这个宏伟的规划中,各港口的发展目标和原则应该是如何实现发展共赢和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

在此前提下,各港口的建设不应该只顾其吞吐量,要加强各港口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协调化,各取所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浙江的北仑港应利用其自身优势专注于建设大型专业码头;上海的洋山港则借助其区位和航运优势,集中建设成为大型的集装箱码头;江苏的南京港口则用充分利用陆路运输优势发展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码头。通过整合长三角的港口资源,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格局,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争取提升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经济效益。

3.2 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联合建设港口群的经济效益分享机制

诚然,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经济效益实现机制是长三角各地方政府联合建设港口群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缺乏合理的港口群经济效益分享机制,那么港口群的协调建设依然难以实现。其实,分配“港口群经济蛋糕”比做大“港口群经济蛋糕”更复杂、更艰巨、更多变。因此,建立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联合建设港口群的经济效益分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各港口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优化区域内的交通线,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也为港口群的形成奠定基础,如“半小时经济圈”、“五小时经济圈”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图2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圈简图)。第二,港口群功能分配要具有衔接性。以上海洋山港为例,其应着力发展高端航运业,力促国际性航运指数的,并在金融航运领域、国际航运仲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为其他港口在国际仲裁中获取有利的谈判地位。第三,各港口的建设利益要有相关性。这里所说的相关性,主要是促进相关港口企业可尝试相互参股,抑或者兼并及资产重组,最终将相关利益联合在一起,从而避免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张颢瀚.论长三角港口群、区域与交通发展的一体互动[J].南京社会科学,2009(01).

[2]朱道立,吉阿兵.港口价格竟争策略研究.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

[3]张小蒂,邓娟.中国港口效率测度及提升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4]Yuen C. A., Zhang A., Cheung W.. Port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Users´ Perspective, an Analysis of Major Container Ports in China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J].2012,35(01).

[5]俞海宏,王晓萍.基于竟合博弈的长三角港口关系探讨[J].世界海运,2010(09).

[6]王列辉,茅伯科.港口群制度合作模式的比选及对长三角的启示[J].社会科学,2010(06).

[7]Yeo.G.T,Roe M,Dinwoodie.J.Measur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ntainer Ports, Logisticians" Perspectiv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11,45(03).

篇(8)

据了解,三大运营商此次酝酿的新策相当于将京津冀地区的三张本省(市)移动电话网合并成一张,惠及的是归属地为上述地区的移动电话用户,但是通话业务一旦超出上述地区,漫游费和长途费是不减免的,而且新策还不涉及固定电话和移动数据业务。

关于“取消国内漫游费”的讨论由来已久,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7月初召开的新闻会上对此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探索取消漫游费的可行性,而且目前三大运营商部分3G、4G通话资费已基本实现长、市、漫一体化,未来这一比例将会越来越高。

三大运营商低调落实

按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8月1日是取消京津冀手机长途漫游费的执行起始日,虽然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都没有通过官方渠道相关消息,但已有部分运营商实际上取消了京津冀地区的手机长途漫游费。

中国移动10086客服代表表示,中国移动已在京津冀地区实行了上述新策,归属地为上述地区的用户拨打本地区任意手机号码均按市话费收取,但是如果主叫或被叫地区超出京津冀地区则执行原费率。

中国电信10000客服代表表示,中国电信目前还没有正式实施上述政策,具体实施日期等待公司统一部署。

中国联通10010客服代表表示,中国联通目前并没有全面实施上述政策,待有具体政策落实后会第一时间公布,请密切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策还仅限于取消京津冀地区的移动电话长途漫游通话费,固定电话长途费和手机流量漫游费用依然要收取。

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京津冀共有移动电话用户1.17亿户,约占总数的9%。而按照当前执行的通信标准费率来看,部分2G和3G预付费用户国内漫游主叫0.6元/分钟,被叫0.4元/分钟;本地主叫0.15元/分钟-0.25元/分钟不等,被叫基本免费。因此,德瑞咨询首席顾问宋永军推算,此次调整可以给京津冀三地客户带来50亿-60亿元的信息福利,但是仅中国移动一家损失就在25亿-30亿元之间。

“经过多年的资费下降,漫游费已经成为运营商重要的利润来源,此次调整对运营商的影响很大。”宋永军告诉《通信产业报》(网)记者。

取消漫游费需要时间

“取消漫游费”的呼声一直很高,而且由来已久,颇引人关注,而且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三大运营商,都在不同场合表示正在积极推动取消漫游费的工作,但是也有业界人士认为这项工作颇为繁琐,需要时间。

“取消长途漫游费既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也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避免对运营商冲击过大。”宋永军表示,“技术方面主要是运营商业务平台、计费系统、跨省、跨运营商结算的考虑。同时三家运营商均是上市公司,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地影响,这就要求循序渐进式的推进。”

据了解,此次取消京津冀移动电话长途漫游费的政策依据是2014年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进三地“通信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题中之义,而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又是推进三地“通信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实取消漫游费的问题全球皆有之。前不久,欧盟通过最终版电信法,将从2017年6月15日起取消欧盟28个成员国之间的手机漫游费。但是这个法案从最初谈判到最终开始施行,经过了四年多的时间,不可谓不漫长,况且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限制条款。

根据新达成的协议,在所谓“合理使用政策”规定下,运营商可以禁止滥用漫游,比如,禁止居住在某国的人去其他入网费较低的国家注册使用手机。

其实,欧盟从2007年起就不停下调漫游费,迄今已降低了80%-90%。欧洲电信网络运营商协会预计,到2020年,取消漫游费可能导致移动运营商的现金流最多减少70亿欧元(约合474亿元人民币)。可见,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盟,漫游费都是运营商比较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想取消并非易事,需要运营商发掘其他收入来源,以抵消这部分收入损失,而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时间。

地方分公司会合并吗?

篇(9)

中国和东盟都是吸引FDI的热门地区,他们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优势有相似之处,因此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本文将着重分析CAFTA造成的区域内FDI变化情况。

一、FDI在CAFTA投资状况概述

1.自由贸易区外对区内的投资

从FDI对中国和东盟投资情况来看,2000年以后两大经济体的FDI流入量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东盟自走出亚洲金融危机阴影后,FDI总量显著回升,2000年~2004年平均增长率达24.62%,2005年达到381亿美元,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与东盟相比,中国在吸引FDI方面明显更具优势。目前,中国吸收FDI的势头良好,2006年为69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达6209亿美元,并且稳步增长。

2.中国、东盟间的相互投资

东盟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9月,东盟国家在中国投资项目23684项,占外资项目总量的4.76%,实际利用金额348.38亿美元,占总额的6.33%。东盟秘书处估计CAFTA的建立将使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达到每年50亿美元的水平。

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起步较晚,规模也很小,但是发展前景看好。CAFTA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都是吸引中国向东盟投资的因素。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截止2005年底中国在东盟投资累计达10.8亿美元,并且还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CAFTA对FDI产生的效应

1.静态角度的效应

(1)FDI创造效应

区外对区内。一方面,CAFTA成立以后, 根据《框架协议》区内的成员国之间会实现低关税,同时对区域以外的国家采用较高的关税。区外的企业在本区域的贸易因关税税率的差异而丧失优势,只有通过对自由贸易区进行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才能在区内市场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中国―东盟一体化后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区域以外的FDI看到一个如此大的市场必定会涌入本区域;再次,CAFTA成立后,成员国之间非关税贸易壁垒如许可证、海关程序、原产地规则等将实现标准的统一,防止了因区域内成员对外的税率差异而使区外国家“搭便车”的行为。面对非关税壁垒相对增加,外资企业也将增加对区内的投资。

区内对区内。CAFTA成立以后,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区内各国企业投资加大。此外, 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因素会逐渐被自由贸易区协议消除,资本、熟练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得到加强,从而促进了区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投资。预计当CAFTA建立以后,东盟向中国的投资会增加48%,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将会增加55% 。

(2)FDI转移效应

一方面,由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后,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都得到提升,区外市场扩大型和垂直一体化型的FDI都会增加,FDI从世界其他潜在东道国转移过来的, 从而产生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效应。另一方面,一体化后区内的投资布局将发生变化,即一成员吸引FDI的增加导致另一成员吸引FDI的减少,这就产生区内对区内的投资转移。一些东盟成员国担心CAFTA成立后,FDI会流向中国,但是大部分学者(张帆、李皖南等)的实证分析研究证明,虽然双方在吸引FDI上存在竞争关系,而且一体化后FDI一定程度上会转向中国,但总体来说中国与东盟吸引FDI是互补的关系。

2.动态角度的效应

(1)政策预期效应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以制度性的国际公约作为保证,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该协议涉及投资方面的内容,例如通过谈判逐步实现投资机制自由化,给区域内各跨国投资提供便利,并提高投资规章和法规的透明度等,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增加了区外投资者的信心。此外, 1998年东盟各国已经达成一项协议成立东盟投资区,规定了区内的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可以在投资产业领域方面享受比区外投资更为优惠的待遇,如果这项协议可以延伸到CAFTA的话,相信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市场规模效应

市场规模效应是指大的市场可以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享受低成本的投入,高收益的回报,并且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生产。随着CAFTA的建立,区内市场规模将更加庞大。市场的扩大使企业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到自由贸易区来投资。中国市场在人口、市场、经济规模等都超过东盟十国的总量,在吸引FDI方面更有优势,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会使一部分的东盟投资转移到中国,通过在中国设立企业,生产产品来供给整个区域,但正如前文的投资转移分析所述,这并不会给东盟国家带来威胁。

三、结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提高整个区域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从而将促进FDI的流入。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 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的开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 来自区外以及区内国家相互之间的投资都将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 宏 蔡彤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当代亚太,2007(2)

篇(10)

一、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长吉图在近些年来大力倡导植树造林,至今森林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当地区域面积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长吉图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因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地理位置优势。长吉图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该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理位置优越,与俄罗斯以及朝鲜等地国毗邻,这便增强了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巨大活力。(3)良好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实施,当地政府已经建设了大量了基础设施,对方便当地的民众生活以及发展当地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长吉图地区在拥有了基础设施的巨大优势之外,可以引进大量的企业到当地来发展。(4)较好的产业基础。近些年来,长吉图地区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已经将当地的产业结构扩展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工业与农业相互结合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将强了研究机构等方面的建设力度,这对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长吉图地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劣势

(1)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由于长吉图地区处于内陆,这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经济发达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众多的港口,可以与多个地区进行大量的贸易往来,而长吉图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与外界合作的机会与沿海地区相比而言相对要少很多。(2)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长吉图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只是从整体上而言的。如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认真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当地的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一些地区经济则相对比较的落后。因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当中所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三、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

正是因为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众多的机遇,才增强了当地政府部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要想得到充分快速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好坏有着非常大的联系。长吉图地区正是抓住了国家的发展政策,才逐渐的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比如,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政策,对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广阔的国外市场。由于长吉图地区与多个国家毗邻,因此长吉图地区逐渐的加强了与国外的合作力度。随着国外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施,使得长吉图地区与国外的合作更加的密切。总之,长吉图地区要想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必须充分的利用好广阔的国外市场。

四、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有机遇就会有挑战,长吉图地区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除了具有众多的优势之外,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吉图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地传统文化对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提出的挑战;第二,当地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为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所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施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长吉图地区要想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那么就必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正确清楚的认识与了解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参 考 文 献

[1]周瑞娜,南颖,李银河.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SWOT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0(3)

篇(11)

区域经济一体化之所以能促进地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其原因是:

1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消除地区内各国之间的各种壁垒,简化贸易层交程序,加速货物自由流通,并有利于促使资源跨国界的流动,以便进行更加有效的配置。

2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扩大市场规模和空间,使各成员国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发挥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效果,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3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激化地区内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利用新的管理手段和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区域经济一体化能促成各成员国研发与生产的结合,相互贸易与投资的扩大,进而产生各成员国封闭锁国所不能得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