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创新的辩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在中学,特别是普通高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在不同程度流失,导致产权流失现象严重,侵犯中学生知识产权的案例时有发生。
知识产权流失已成为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局面呢?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高中学校虽然进行了一些普法宣传,但涉及《知识产权法》的内容几乎没有。调查中我们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时,回答知道的占27.6%,不知道的占68.5%,另有2.3%的学生能简单表述自己对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解。
当问及学生“对自己的小发明应采取何种措施”时,有80%的学生选择参加大赛和评奖,争取获保送资格,为学校争光,有5%的学生选择看看是否申请专利保护。由此可见,许多中学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而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往往只顾及升学、荣誉,而没有考虑知识产权。
“重论文、重成果,轻专利、轻知识产权”的状况普遍存在,申请专利保护的敏感度很低,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丧失了专利或者专有知识产权的保密性,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中学生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完善。中学生科技创新中的成果管理包括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报奖、统计、归档等,知识产权管理是由专利、著作权、版权等组成的中学生无形资产的管理。而各学校由于人力、财力等资源的不足,不可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中学生知识产权管理关系处理不当。成果完成后,科技创新的管理部门不能严格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予以保密,导致科技创新中产生的知识产权流失到校外,无论是著作还是专利很快被传播到网络,造成知识产权的严重流失。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现在,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量较大,但被企业购买转化为生产力的却很少。原因是,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中,有90%以上不能使企业取得较大的效益,这也是由中学生知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渗透知识产权意识教育
针对当前中学生普遍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时,要渗入《知识产权法》的教育,主要措施有:
1.立足校园,宣传《知识产权法》。
各班级召开以“《知识产权法》”为主题的班会,学校的法制宣传栏开辟《知识产权法》专栏,各班黑板报出《知识产权法》专刊,在校园网上进行《知识产权法》的宣传,开展全校中学生的《知识产权法》知识竞赛活动,并进行总结。
2.以“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加大宣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旨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而我国“NOC活动”组委会则组织和策划了“NOC知识产权宣传月”活动,并开通了网站。我们以此为契机,向全市中小学生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展示知识产权领域动态信息,展示地方产权局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经验与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市科技节,整合科普与知识产权法的宣传。
每年的11月份第一个星期天是我市的科技节,很多学生会通过科技节这个平台展示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这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法的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产权法对学生的影响
有人认为,中学生的职责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知识产权法》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影响。
其实不然,《知识产权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1.提高文化素养
首先,知识产权是一种文化,它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障公民在科技、文学、艺术等精神领域所创造的劳动成果,使其具有专有性和排他性的一种手段。
其次,《知识产权法》调整了由知识产权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2.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之前,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把学生的成绩看作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尺码,通过对《知识产权法》的学习和宣传,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利用《知识产权法》,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进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利于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最终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知识产权法》对维护专利拥有人的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避免了知识产权的流失,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保障,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技术与设计一》的第一章第五节“知识产权”的教学中,我考虑到“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知识必须要结合我国与世界的实际,只凭教师在课堂上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显枯燥乏味。
备课时,笔者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反复考虑决定:将本节课改为辩论赛,题目为“使用盗版软件的利与弊”,提前两周公布,要求以各班课代表为核心组成辩论赛组委会,组委会负责制定辩论赛程序以及正反方组员……各班学生用一周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做调研查资料,了解知识产权等有关知识,并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现状作对比评价等准备工作。
本次辩论会的辩题是“盗版软件的利与弊”。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盗版现象十分猖獗,除了盗版软件外,还有许许多多侵犯版权的行为,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选了盗版软件这个话题进行辩论。盗版软件有弊,其弊在于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的权利,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公民的道德法制教育,对市场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但盗版行为也有它的利之处,盗版的出现,使设计者更注重反盗版的技术开发,使得科技不断在进步。因此,这个辩题十分有趣。
下面看一段这次辩论精彩的部分。
正方观点:
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而盗版是这一时期的必然产物。
②从价格方面,盗版软件显然占优势,一张正版的价格是盗版的数倍。当你用1000元买一张正版时,我用10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张盗版,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勤俭节约,怎能铺张浪费呢?而且,这是父母的血汗钱啊!
③盗版更广泛的传播知识,提高人的平均素质,加快普及。中国是一个尊重人权的国家,每个人获得知识的权利是平等的。难道就因为正版的价格太高而拒我们于知识的门外?剥夺我们获得知识的权利?
反方观点:
①盗版软件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正版商的利益,这种行为无疑是“杀鸡取卵”的行为,这样下去,正版都没有了,还谈何盗版呢?
②盗版软件的行为是不道德也是不合法的。盗版商侵犯了正版商的知识产权,是违法犯罪行为。盗版也不利于公民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儿童,如果他们从小用惯了盗版,长大就不会使用正版,甚至也参与盗版的行为。
③盗版软件对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市场动荡,打击设计者设计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健康。
……
辩论会由于时间不够充足,没能按计划进行结尾。但是同学们精心的准备,使得辩论会紧扣主题、有条不紊地进行,显现出了班级的风格。
“白春礼指出,现在中国科研条件大幅改善,研发投入2012年超过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已升至世界第二,高水平产出明显增多;……;中国的科技创新已开始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
“白春礼表示,要创造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
梁尺峰(称梁氏)2013、11、13为世界科技出版社与世界人物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经典文集》撰文简介梁氏科学业绩之文——《梁氏两方程和梁氏理论以及梁氏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答》(4000字);2013、11、19为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与世界人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新版《世界名人录》撰文——《梁尺峰科学成就谱写人类文明新篇章》(1600字);2013、11、16就力学和相对论20多年的研究写出总结性论文——《对经典力学和时空理论以及重力理论的思考》(2800字)。2013、11、20晚上,梁氏从收音机上听到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预言:再有10-15年时间,中国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第二天(11月21日)早上,朋友给梁氏看了中国新闻网上述新闻。于是,引发梁氏发表感想。
中国大陆的院士、教授、博士和物理学工作者肯花点宝贵的时间看看梁氏上述三文,并且相信实际实验比相信权威和经典著作更重要(即相信实际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会相信牛顿——梁氏定律和梁氏变换不但有诺贝尔物理学奖水平,而且能改写世界科学史及世界大中学物理教科书。有权、有势、有钱的中国科学家和科学界官员,敢于鼓励创新和支持创新,就应该帮助在核心期刊上转载梁氏上述论文(可加任何按语),因为梁氏两方程一原理与梁氏理论就是空前的创新。中国媒体曾报导水变油和外国人做超光速测试实验等科学新闻,但绝不敢报导梁氏变换和超光速梁氏变换以及梁氏理论,确实有失正义和公平。能为共和国竞争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就在眼前,人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呢?是偏见还是什么原因不相信中国人呢?……
[分类号]G251 B026
1 引言
知识创新空间理论,简称创新空间(CreativeSpace,cs),是日本学者Nakamori和波兰学者Wierzbicki最近共同提出的一个有关知识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性全新理论模型。Wierzbicki和Nakamofi等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状出发,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着重吸收20世纪尤其是后半期的人本主义的哲学知识论思想,并系统汇聚近20年来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领域产生的有关组织知识创新及管理的实践性理论,据此提出了有关知识、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空间理论。创新空间既是一个理论性、综合性的模型,也是一个框架性和发展中的模型。理论性和综合性是说这一模型吸收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框架性表明这是一个建构中、发展中的理论系统,还需要不断补充、细化和完善。建构者自己称这一理论为元模型,同样是说这一模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正处在继续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正在建立创新型国家,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归根结底都是知识的创新,都需要创建新的知识、更新既有知识。
2 创新空间理论的产生背景分析
哲学中的经典知识论虽然以知识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但一般总是以知识的确证、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变革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则很少关注。近20年来,围绕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的研究,在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组织知识创新的理论,其中以日本学者Nonaka等提出的SECI螺旋理论为代表。但是,SE-CI有关隐性知识的概念过于宽泛和模糊,而且知识创新的螺旋过程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与SECI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许多知识创新理论发现了更多的知识转化关系,所以,SECI理论非常需要泛化,需要与其他相类似的多种理论进行整合。
此外,20世纪下半期,现代西方哲学、人文学术以至科学都对人类的直觉认知(包括情感认知)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的认知中直觉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划分过于笼统,不能够很好阐释信息时代知识发展的问题。直觉同理性有区别,但不是非理性,而是一种准理性(a-rational),因此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需要有一个中间的第三层次,即直觉。
总之,创新空间理论是在知识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关知识创新活动的知识理论强劲发展并急需全面整合的背景下产生的。
3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与特点
3.1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
创新空间理论的表达模型是一个3×3的矩阵,分为“认知”和“社会”两个基本维度。认知维度分为情感、直觉和理性三个层次;社会维度分为个体、群组和人类三个层次。两个维度相互组合,形成了模型中的9个节点及16种节点关系(见图1)。节点代表知识类型或认知状态,节点关系代表不同类型知识间的转换或特定的认知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空间的3×3矩阵,可以对比SECI的2×2矩阵(见图2)来加以理解。SECI理论的两个维度将组织知识分为四个类别,即个体隐性知识、群组隐性知识、群组显性知识和个体显性知识,四种知识状态依次经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四个转换过程形成一个整体的螺旋过程。多次这样的螺旋循环上升,正是组织知识创新和累积的过程。
创新空间模型中的理性知识大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显性知识,直觉和情感知识总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隐性知识。但情感中的显性层面,如艺术、文学以及数字化时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影视,属于显性知识,而情感中的本能部分则属于隐性知识。
创新空间模型蕴含多个既有的知识创新模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空间右下角由个体直觉、个体理性、群组理性、群组直觉四要素组成的SECI模型及代表了同一个模型西方版本的OPEC模型(见图3)。OPEC同样包含了相当于创新空间中右下角的四个要素,但所使用的名称不同,特别是它的转换方向与SECI中的转换方向相反。
另一个被包含在3×3矩阵中的模型是左上角由群组直觉、直觉遗产、情感遗产、群组情感四个要素构成的Motycka的ARME螺旋模型(见图4),这一模型解释的是革命性的知识创新过程。以玻尔的量子删论发明过程为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常常源于重大的科学危机,科学家在直觉遗产中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会运用荣格所阐述的集体无意识,“回归”到人类情感遗产中去找寻答案。其找寻结果影响到群组的情感,这种影响过程或称转换过程,被称为“神话化”。人类的神话及其中所蕴含的直觉以十分模糊的形式影响着群组的情感状态,其后,“移情作用”将这些情感知识转换为群组直觉,群组通过类比及隐喻,即“抽象”的过程,将群组直觉转换为人类直觉遗产。
其他知识创新过程还包括创作和出版。创作即个体生产的艺术作品,如歌曲、音乐、绘画、电影、小说等,成为人类的情感遗产;出版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即人类理性遗产转换为个体的理性知识。
Wierzbicki在创新空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EDIS模型(见图5),表达学术机构的常规创新过程。同样使用了创新空间右下角的四个要素,所用名称也相同,但采用了不同的转换名称,而转换方向与OPEC的转换方向相同。常规学术创新以个人的顿悟(enlightenment)为起点,顿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要将由深层直觉或情感驱动产生的模糊的概念或想法表达出来,这正是新知识产生的过程。经过与群组的辩论,进一步得到确证或补充。在辩论的过程中,群组成员对新的概念或想法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辩论及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群组中的个体成员均获得了潜意识的、直觉的结论(这一观点符合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双重加工系统”的研究结论),这个过程称为沉浸(immersion)。当然个体成员最终会有所选择地接受这些隐性知识,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中。
3.2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特点
创新空间理论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直觉概念引入进来。对于直觉在知识创新中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西方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爱因斯坦、海因伯格、玻尔、波普、波兰尼等,这些学者均认为创造能力是非理性的、直觉的、本能的、潜意识的。然而西方哲学中的主流观点不承认创新行为是非理性的结果,认为
科学是由经验、归纳和逻辑发展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哲学的泛自然科学化和泛社会化,对非理性特别是直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些研究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记忆是一个双重加工系统,即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加工系统,直觉思维在潜意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人类理性知识是以语言形式表达和承载的,而人类语言是一种近似的编码方式,包含着多义和歧义,因而只能够近似描述客观实在。人类毕竟是进化而成的高级的生物品种,仍然保留着与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共有的基于本能和感知的直观的(主要是视觉的)、整体的认识和思维,这就是直觉的思维。因此直觉是人类下意识的(包括无意识以及泛意识)、整体的、前言语的想象能力,是处理感觉信号和记忆中直观内容的过程,是人类进化中保留下来的人类言语产生前的思维能力。
那么什么是直觉知识呢?人类的时空观念就属于直觉知识;一个幼童在摆弄积木时就在靠直觉学习空间关系,而这种空间关系的直觉是该幼童未来数学直觉的基础,并因在学校学习数学而得以加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是中观的,对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关系一般来说个人是无法亲知的,但是正是这种中观的感知使人类能够对时空有很强的直觉理解能力。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或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或知识,也属于直觉知识范围。这种直觉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语言的训练、形式逻辑的学习而得到加强。可以说,包括空间、时间、语言、逻辑在内的直觉认知能力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能力。
创新空间理论另一个特点在于将“人类遗产”这一新的范畴作为创新的组成要素。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文化知识遗产对知识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SECI模型没有考虑的部分。人类理性遗产包括人类的所有经验和理性思维成果,或者说最广义的科学知识,即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学术和各类社会科学,相当于波普的“第三世界”中的理性部分。用数字化技术对这类遗产所进行的数字整合,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理解利用这部分遗产的方式,改变了教育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知识创新的过程。人类情感遗产,相当于波普“第三世界”中的情感部分,包括人类的各类艺术遗产,如音乐、绘画、文学,尤其是现代影视艺术,为跨代学习、继承人类情感遗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情感遗产部分是显性知识,但同隐性知识紧密联系,促进着人类的无意识的感知能力,影响着人类的信仰、价值观等情感因素,在知识创新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波兰学者Motycka在论述科学危机或科学范式革命时期科学家的创新行为时,强调了人类情感遗产的作用。总之,情感在创新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的熏陶、文化的氛围会影响人类创新的活动。
创新空间理论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对多种知识创新模型的综合及衍生。创新空间中3×3个节点所表达的要素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或者说构成了这一模型的本体,而各要素之间的转换关系则表达了多种多样的创新过程。由于其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可以将其称为元模型,即由其可以衍生出多个具体情境下的创新模型,如上文提到的EDIS模型。
综上所述,创新空间确实汇聚了多种创新模型的内容,也表明知识创新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多样化的过程。这也说明创新空间一方面为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研究框架,或者说提供了一个创新过程的元模型;另一方面也表明创新空间的潜在应用是广泛的。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难以就全部转换关系给予阐述,但理解了直觉、情感及人类遗产的概念,相信不难对其他转换关系进行理解和分析。
4 创新空间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创新空间理论是近年来有关知识创新过程的最全面、最系统的理论论述,对当前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或参考价值。下面,仅对这一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
・创新空间理论在广泛吸收东、西方哲学思想(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知识论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汇聚集成了近20多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众多知识创新理论。因此,该理论模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经验依据,其集成性和元模型的特点决定了该理论的普遍适用的潜在力量。
・创新空间理论在认知维度和社会维度上都以三分法代替二分法,打破了哲学认识论传统上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简单划分,在创新的社会层次上添加了人类整体这个新的层次,着重阐释人类直觉能力和人类遗产影响这两个新的要素对创新过程的巨大作用,这是该理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具体所在。
・创新空间理论首次区分了企业型组织的知识创新与学术性机构的知识创新。SECI模型适合于企业组织的创新,而创新空间理论提出的EDIS模型则代表了典型的学术创新模式。企业型组织知识创新以群体为主,外化过程――即群体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产生出新的概念或创意,而学术性知识创新是以个人为主,新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个人的顿悟,即个体隐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而群体的作用是确证或扩展。
・创新空间理论以及众多知识创新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这些理论都发现了人类创新过程是循环上升的螺旋形过程,而创新空间作为一个集成的理论模型,更是发现知识创新过程具有多样化、复杂性特征,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创新螺旋模型,而且现实中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多种螺旋过程交互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螺旋循环过程。
作为一个初创的理论,创新空间理论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例如该模型中的人类知识类型及其相互转化的有关概念和术语,即有关模型节点和节点关系的名称过于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理论的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不过,概念和概念关系的不断澄清,正是研究工作尤其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本质过程。创新空间理论目前也正在经历不断丰富、完善的自我改进过程。
5 结语
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国的中学生参加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总能拿到许多金牌,但是,从诺贝尔奖的设立至今已经进行了90多次评选,在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而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和高锟8位美籍华人却在他国的土地上获此殊荣。这是为什么?
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不断反思我国的教育现状,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带着这份忧思,98岁高龄的钱老走了,却给无数的国人、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无尽的酸楚。痛定思痛,杰出人才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创新性,而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因此,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忽略了创新教育,贻误了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实施创新教育,攀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诠释:创新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也就是说,创新不仅包括首次开创(即创造),还包括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更重要的还指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创新力指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结,主要指产生新设想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新性技能。创新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创新力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深化和突破口。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基。
二、更新教育理念,把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性,但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逐渐失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办学思想方面
围绕“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善人生”的目标,坚持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注重人的智慧能源的深层挖掘,让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注重人的创造能源的全面开发,让学校成为生动活泼的乐园;注重人的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让学校成为充满亲情的家园;注重人的个性特点的健康发展,让学校成为文明和谐的花园。
(二)教学活动方面
实现由注入式向发展式转变,由知识中心向生命中心的转变,把知识当成唤醒、激活和解放生命潜能的火种,点燃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要实现由单一化向个性化转变,尊重、保护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做别人不做的事情;由权威型教育向民主型教育转变,师生可以自由地交流、平等地对话,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伴奏者而不是传授者;由文本化向生活化转变,鼓励学生走入生活、走进大自然,突出实践性,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三)教育评价方面
评价体系的重心由认知学习向创新能力倾斜,一要以学习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对于那些能别出心裁解答作业、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平时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和弘扬。二要以提高学习主体适应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着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来的创新意识能够在校外生活中得到发挥、内化和积极的肯定。
(四)学业考评方面
不仅要考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教学参与情况纳入考评体系,考评方式可以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
三、澄清认识误区,化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迷茫点”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科技创新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但目前在认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只是少数天才学生的事
误认为科技创新是人的高级智慧,非一般学生所能拥有。其实,生活中很多发明创造都出自于普通人之手,创新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与倾向,只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力,都可以成为创造者。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尊重、保护并培育了这种潜能,是否激发、促进并满足了这种需要。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应具有全体性,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二)科技创新只是自然科学的事
误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只是自然科学的事。实际上,不仅自然科学需要创新,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样需要创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负效应日益显现的今天,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更应平衡发展。不仅如此,自然科学的创新也离不开社会科学和人文思维方式的支持。在现行的政史地教材中,就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譬如,观点辩论、人物评价等,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没有统一的观点和现成的答案,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创造。这既是一种人文创新训练,同时又支撑了科学创新精神。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应具有全域性,应面向每一门学科。
(三)科技创新只是课外活动的事
误认为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科技创新是课外活动的事,这种思想人为地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科技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课外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实践,日常生活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感和需求。局部性的教育创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具有全面性,应面向每一个环节。
四、完善课程教学,抓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完善课程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
(一)改革课程设置,给学生一个提高融合能力的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都来自不同学科的边缘结合点,是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晶,学科综合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分科太细,人为地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现行课程的学科教学经常出现内容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现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相互规避,人为地形成学科间的真空地带,不利于学科知识的融合。这种教育下的学生很难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对科学发展的正确认识,站不高,看不远,难以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
因此,改革课程设置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如果将目前的中学课程整合为综合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综合文科(包括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艺术课(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健康与体育以及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和创新课等门类,可以充分体现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更好的前提和平台,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提高知识融合能力。
(二)变换思维模式,给学生一个提高求异能力的机会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在比较中找到新的东西。美籍华人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创造性。”可以说,求异实现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
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求异思维往往在团队智慧中更容易激发。对一个成功的“头脑风暴”来说,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通过观点比较、联想反应、相互感染而产生,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交往而成为独立的人。因此,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形成概念、总结法则的关键处,在相似易混的知识点,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容易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讨论中要创造一种友好民主的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看法也允许发表。在教学中要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冲动,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三)创建科技社团,给学生一个提高实践能力的环境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组建科技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营造一个共同创造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历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1. 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让学生走进工厂、农村、部队、家庭,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通过感性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
根据学生实际和特点,分层次、分年龄段建立创新发明、创意绘画、创新方案设计、动漫制作、创意小报设计、模型制作等兴趣小组。安排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的教师担任兴趣小组辅导老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分层次的开展创新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造潜能,调动其参与创新、参与创造的主观能动性。
(四) 塑造高尚品格,给学生一个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
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物理科学素质是指参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物理学概念和物理探究能力,在中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在物理学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走科技创新之路
在任何学科,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通过老师在物理课堂的讲授,使我们具备大量基础知识,之后才能够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接,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拥有广泛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兴趣是推动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只要我们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去探究。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针对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应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一些不同的主题,吸引大家探讨不同主题下的相关内容,之后大家提出的问题又成为下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有力的实现了理论知识内容的扩展和外延。
二、要使自己的思维具有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倡导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氛围里,对知识进行公开的讨论,对培养创新意识极为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是教改的目标,首先要转变思维的方式。
创新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讲授一些固定不变的知识及方法,这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希望,老师首先要转变思维,在教学中要力求摆脱传统的束缚,拓展思路,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我们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保护我们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培养探索品质,发展科技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间的纵向联系,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其形式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既需要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过程,又要靠教师对我们不断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在已形成的?定势思维的基础上,注意拓展思路,触类旁通,比如物理实验中,进行长度、直径的测量项目时,除了按照书上的方法外,还可以鼓励我们自己找到新方法,总之就是要利用开放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我们的创新发散思维能力。
三、培养自己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
科学家们的发现、成就,无不是因为他们多年探索研究的结果,这个过程可能充满艰辛,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才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所以,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锻炼顽强的意志。希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要把物理规律、原理直接告诉我们,而最好是引导我们联系实践中的应用,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总结出原理和规律。比如让我们通过反复拆解、设计安装小电器设备,了解物理相关内容,通过多次的主动探索,我们不但能牢固掌握原理规律,更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方向,从而引导自己摸索总结出规律,这样印象就很深刻,而且分析探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坚强的意志。
四、重视对自己实践实验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有利于学术研究、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医学继续教育的学习氛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研室于2005年1月开始主办每月1期的“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沙龙”,公开进行学术自由辩论。沙龙的主持人主要是本院和其他院校的国内外学术带头人,学术沙龙内容涉及儿科学、妇产科学、内科学、病理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循证医学等多种学科,参加人员主要为本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进修生和研究生。参与者均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纯清事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期学术沙龙的热烈讨论的气氛均深深感染着我,学者们发人深省的发言,时常在我内心中激起了波澜,催促我执笔写下了关于医学学术沙龙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的一些个人观点。
一、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院儿科教研室的“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沙龙”已经主办了40多期,成绩是显著的,但亦发现了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1.新的疾病谱对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的挑战
疾病谱是指某一地区危害人群健康的诸多疾病中,可按其危害程度的顺序排列成疾病谱带。不同的地区,疾病谱不尽相同,具体的疾病谱可指导当地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部署防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迁移、社会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我国“疾病谱的迁移”和“新疾病谱的发生”。既往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如霍乱、鼠疫、天花、回归热、斑疹伤寒、黑热病等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禽流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新的威胁。如1918年西班牙禽流感,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2003年SARS全球流行,几个月内席卷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也在几个月内席卷全球116个国家(截止2009年7月3日),患病人数达89921例。
由于“疾病谱的迁移”、“新疾病谱的发生”和全球“微生物一体化”等原因,医学实践要求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而传统以课程体系为框架的医学继续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三基”,缺乏新的医学实践,不适应疾病谱的快速变化。
2.新技术对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部分传统的理论基础和医疗技术已逐渐被新的科学结论、新技术和新的发现所取代;经验医学已被循证医学所取代。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对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形成了挑战。
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和克隆技术等成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新手段。基因缺陷导致了许多种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经对其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临床,十分引人注目。如2000年,Celn-Bey-Abina等成功对5例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患儿实施了基因治疗。对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的先进知识,有助于降低它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心血管病生物靶向治疗、介人手段在心脏瓣膜病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医生对许多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如基因芯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等技术有助于医生更快、更准确对病原学进行诊断。新的、更有效的药物、疫苗和其他治疗方式也几乎是每天都在被引进临床和应用,如禽流感流行不久,相应的疫苗已经应用于临床。同时,通讯技术的革命,使医学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和快捷。这些现状要求对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以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3.传统的医学教育缺乏学术探讨
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主要强调“三基”,对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少进行公开的学术争论。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中常见的形式是学术讲座,只讲述,不进行学术争论。同时,传统医学教育也缺乏“大科学”观念,很少与社会交流,与其他学科交流,使自己的学科处于封闭的状态,这与目前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医学发展规律相悖。不争不明、不交流就不能发展,所以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无生气,无创新,发展缓慢,成绩平平。
二、学术沙龙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医学对传统医学继续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顺应科技时代,与时俱进,必须对其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医学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平等”、“对话”、“理解”与“宽容”是学术沙龙的灵魂。“以灵活多样的主题、开放的组织形式和自由交流的学习氛围”为主要特征的学术沙龙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培养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独立探索的学术能力、创新思辨的学术品质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他有利于增加讲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讲和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和学科发展,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氛围。
1.学术沙龙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
学术沙龙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不辨不明,不交流就不能发展。由于个人知识范围和认识深度的局限性,医学工作者对自己经验性和创新性的观点主观认为是正确,但是,当把它展现在众人面前,进行辩论时,可能部分观点非常陈旧,可能不符合新的理论,可能不符合循证医学的观点,其观点在学术沙龙上将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因此,我们的自己的成果不能“孤芳自赏”,应该让同行对它进行客观的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无味的。”这无疑是对学术沙龙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的最好诠释。学术沙龙不仅可以调动众人的头脑进行共同思考,发挥讲与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开展有效的争鸣,达到辨明是非,选择最好理论和观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教育氛围,这无论是对个人医学实践,还是对整个学科的发展都有着无可限量的促进作用。
2.学术沙龙有利于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
疾病谱的迁移,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高科技不断渗透,要求医学从业者不断学习先进的实践、理论和医疗技术。每一个学习者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看待问题与选择信息可能完全不相同,信息加工也不相同,获取知识非常有限。医海无涯,学科交叉,即使针对某一个问题,每个人不可能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正确理解。因此,现代医学教育认为医学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从“大科学”角度,共同学习,共谋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还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和发展。
学习共同体,即学习活动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共同完成。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学术沙龙正是这样一种学习共同体,因为智慧的火花只有在心灵撞击中才能绽放灿烂的花朵。在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沙龙中,参与者通过对话和辩论,认清事实,同时,可以吸收不同的观点,完善和提炼适合自己的信息,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主动构建对自己富有意义的新的认知体系,共同进步,适应了现代医学发展和医学继续教育的要求。
3.学术沙龙有利于科技创新
讲授是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注重知识灌输,把接受普遍的、确定性的客观知识作为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传统的继续教育是为了达到与客观世界一致的认识,所有学习结论都具有同一性和同步性。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局限了学习者的知识范围和热情,还严重阻碍了医学科技的创新。
一、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解决学生思想困惑
为使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很好的得到解决,我院开创了师生论台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对同学们的困惑问题,学生组成疑惑团,由学生工作干部、政工干部、校内外专家学者、辅导员组成解惑团,通过面对面的平等辩论交流,产生思想碰撞。通过疑惑问题收集的过程和师生辩论交流的过程来引导学生,用辩论的结果教育学生的一种多对多的解惑模式。在我们的实践中,发现这种模式对学生和老师的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广泛征集思想困惑问题。第二步,选出学生代表组成疑惑团,学生工作部干部、政工干部、校内外专家学者、辅导员等组成解惑团。第三步,教师解惑团与学生疑问团面对面进行讨论,就学生的思想困惑与学生进行平等辩论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以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辩论的结果教育学生,最后经过讨论达成共识。
这种模式开辟了学生思想引领的一种新途径,一是从教育方式上来说,思想碰撞模式解除了师生之间存在的沟通屏障,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中达到思想的解放。二是从教学模式来说,我们开创的模式改变了原来“一对多”的讲授方式,而变成“多对多”的方式,教育者行成智慧合力,用集体的合力在平等辩论中教育引导学生。三是开创了解决学生现实生活问题的新途径。我们开设的论台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非常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并引领学生的思想方向。
这种开设的思想引领的师生论台模式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平台,又能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环境,促进了学生思想工作的务实性与开放性,真正为学生成长服务。
二、开展学生意识教育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目前,面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每况愈下的局面,寓教育于活动也是正确引领学生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比如面对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专题研讨,同样,可以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社会。
“我的团日我做主”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同学真正理解“共”、“青”、“团”三个字的含义,增强自豪感。充分利用“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作为重要契机,开展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祖国工作贡献”等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深入了解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爱国主义信念。
另外,还开展“树身边典型,学身边英雄活动”,以月刊《阶梯》、不定期简报为载体,从身边发现典型,推出我们身边的英雄,号召全系同学向他们学习。我们也要挖掘身边的榜样,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们务实思想和争先创优意识,使学生克服浮躁情绪,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全面提高了个人素质。
此外,通过各团支部团课开展,分阶段、分层级的引导学生的加强共青团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生素质拓展提供平台,选择学校周边社区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学生定期在小区开展活动,如义诊活动、宣讲健康知识活动、配合小区领导做些事务性工作、定期更改小区板报等工作。我还清楚的记得一次我们在社区搞的联欢活动,社区有一个爱好音乐的独身老太太,我们的学生不止一次的去她家和她一起共同排练节目,给她带去了无尽的欢乐,在晚会上她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当晚会结束,她热泪盈眶的拉着我们学生的手,再次叮咛要经常和她联系。此情此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哭了,在这种氛围中,同学们的思想会有很大的触动,他们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觉到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爱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同学们切身的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类似的活动还有系部定期组织的寒暑假三下乡活动,大学生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升了自身修养培育了价值观念,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为走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建立学生社团,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各个社团在团总支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例如:英语社针对广大同学的需要;举办的英语讲座,组织部举办的综合性知识竞赛;聚光爱心协会组织学生做环保的宣传等活动,将爱心传递下去;蓝图社定期召开创业教育的讲座,将刮痧等技术广泛在学生中开展等等。这些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需要,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通过开展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系师生代表在“2010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省级三等奖,这对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鼓励和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与学生思想动态同行,以活动为载体,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并为他们的成长服务。
记得北大团委韩流书记说过:“第一课堂的培养目标和优势在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专业素质,即‘一专’,而第二课堂的培养目标和优势在于帮助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即‘多能’。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恰恰是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新的时期发挥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作用,以活动为载体,把服务学生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昌兵.学位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里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95-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只要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点,便可以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这种为高考而教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彻底摒弃,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我们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辩证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材料、活用教材的能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大使命。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顺应了这一教育改革的潮流,把创新教育提高十分突出的位置,赋予历史教学以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课标视野下,审视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把创新理念贯穿到高中历史教学的始终,是搞好新时期历史教学的关键。
一、创新教育是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什么是创新教育呢?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到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上来,努力培养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优秀人才。《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就是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行动指南。《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同时指出,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对相关的主观性评价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进行大胆质疑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以补充。在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和辨证思维。
二、教育学生认识创新对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通过系统学习普通中学历史必修课,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一种新生产力的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构建,还是一种新的思想理论的提出,一项科技发明创造,都是人民群众特别是杰出创造人才艰苦探索的结果,或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或是深刻总结历史兴亡教训,或是经过不断更新和完善,或是付出沉重的代价才取得的,唯其如此,才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从而使学生自觉形成科学的创新观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育学生掌握创新的一般规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和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创新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无论科技创新,还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都是有规律的创造性活动。以科技创新为例,中学历史(Ⅲ)展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都蕴含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如:社会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对比、推广、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等等。在教学中揭示这些创新的内在规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为从事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习历史上杰出创新人才锐意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创新作为高层次的智力活动,需要人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历史上杰出创新人物不仅以其创新成果传世,而且,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百折不回的创新品质,也值得后人景仰。
五、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偿试、大胆实践培养起来的。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的历史创新教育,要创设适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它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是宽舒的、和谐的,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的导向是探究的、求异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心理是轻松的、愉悦的,其意识和思维也必然是开放、活跃的,学生敢于和能够突破教材和教师的束缚,也敢于和能够用发散思维去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时,可创设条件,让学生开展诸如“长城的修筑利弊谁大?”、“秦始皇的功与过”、“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吗?”、“王安石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辩论会。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在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下,进行讨论、探究,交流观点,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发展主要渠道和核心步骤。
综上所述,历史教材包容着许多创新的素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 历史新课标的施行,又为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中学历史的创新教育是大有可为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变革教法,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实施开放性教育,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去教育、启迪学生,及时捕捉并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果真如此,中学历史教学将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5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社会科学教师也担负着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责任。
1 挖掘本土资源科学有效选题,开展创新活动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如何科学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关键。社会科学分类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城市问题等,其涵盖领域大,有很大的选题空间,因此社科类学科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更要注重课题选择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们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做到:
1.1 利用多元文化资源
泉州是文化历史名城,有着“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宗教博物馆”之美誉,泉州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泉州古民居文化》、《闽南小吃与民俗文化》、《泉州多元宗教文化旅游营销策略》、《掌中木偶的艺术价值及保护传承》等课题,充分挖掘了泉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学生自己能够完成大部分课题研究工作。
1.2 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和校园文化资源
中西快餐给住校生带来了方便,“地沟油”和食品添加剂等又给学生带来了健康隐患,学生以此生活体验确立 《“地沟油”问题探究》、《食品添加剂与健康》等课题,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兴趣。我校把南音教学确定为学校的一项教育特色项目,开发校本南音教材《南音生南国》,让南音走进课堂。我们利用这一独特资源,引导南音爱好者探究《中学生传承南音文化的现状和对策》,便于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1.3 利用侨乡特色经济资源
泉州是著名侨乡,民营企业众多,以劳动密集型居多。泉州外来工近200万人,农民工180万,非公有制企业中农民工占90.1%。来泉外来务工人员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外来工的生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关于泉州近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关于泉州民营企业外来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走进深山中的全国文明村------永春美岭》等课题,实地走访,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依托课堂主渠道,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2.1 培养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的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创新意识往往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个善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会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特别是对平平常常的事物提出千万个问号。我们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要使所提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学科教学的思考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社会热点问题、易混淆知识点、想象性问题等,巧妙设计疑问, 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课堂知识、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平时的所见所闻,各抒己见,相互辩论,从而起到既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又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
2.2 培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理性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科学精神,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要求。许多伟大的成就都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地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突破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3 培养发散型思维与勇于探索真理精神
科学创新人才重要的心理特征,包括内部驱动的动机形式、 面向问题解决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性格、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等因素。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训练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发散式提问。通过让学生掌握这些有效的创新能力训练方法,让他们进行自我训练,从而达到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课堂上教师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是什么”,也就是说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不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他们去探索“多”,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
3 开发课外活动课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21-04
一、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整人才培养结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该计划特别注重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创新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对卓越计划人才的能力要求是比较全面的,主要包括了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开发设计能力以及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等[3]。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课外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的剂和加速剂,在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二、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在卓越机械工程师教育培养中的一些问题
目前针对大学本科生的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既有国家级也有省级、校级乃至院级等各个层次的项目和活动。以我校为例,目前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主要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参与的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立项活动的种类和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并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学科竞赛的种类增加的比较明显。近两年还新增了一些新的竞赛项目(未列入表1),如省级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等项目也吸引了部分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的参加。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班学生能够参与的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越来越多,涉及的专业面和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确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有些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
1.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各类教育协会以及学校各教学单位对学生第二课堂和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种类和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然而学生还有相当的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任务,尤其是卓越计划班的学生有比较高的企业实践要求,在校外企业实习的时间较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所有的项目和活动。不少学生面对种类繁多的各类竞赛项目和科技活动,在项目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焦虑感,不知自己选择哪些项目和活动为宜,很多学生缺乏长远的规划,也不容易形成可持续成长的学生科研团队。
2.目前开展的各类活动中,竞赛型活动偏多,而研究型活动偏少。竞赛型活动往往过分看重竞赛成绩和最终结果,而忽视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技能与知识的培养。由于竞赛型活动大多采用淘汰制,真正能进入到实质性比赛和实物制作阶段的学生数量不多,很多在前期被淘汰的学生失去了继续锻炼的机会。也使得大量的资源向少数具备竞争优势的同学倾斜。
3.在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中功利性思想有上升的势头。一方面,由于受学校奖励政策的影响,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成果彰显度高的竞赛项目,如“挑战杯”比赛等。其次是对保研推优有奖励加分的项目,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也高于其他项目。对于一些基础性和普及性的活动则师生均不够重视,参加的人员数量没有增长甚至呈下降趋势。
三、适应于机械工程卓越培养计划的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的思考
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在整个卓越教育培养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卓越人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工程实践活动之间不是孤立的板块,而是有机的整体。应将其视为在整个卓越教育培养过程中促进工程实践和课堂教学培养功能的重要平台或载体。如图1所示,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平台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构成,该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学生参与平台的“引入”机制、平台的“产出”效果评价模式构成了卓越人才培养中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
1.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平台的建设。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平台的硬件建设主要是依靠场地、设备和资金等的投入,这些资源的缺乏曾一度是制约平台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投入和学校自身的持续发展,平台的硬件建设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以我校为例,目前校级的机械教学实验中心,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以及院级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创新实验室等为卓越计划人才开展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提供了较好的校内实践和实验场地及设备。由于这些中心或实验室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单位,因此也存在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问题。与硬件平台建设相比,软件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更多一些。本科层次卓越人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遵循认知、实践,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或层次[4]。应对现有的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进行梳理、完善和补充,让不同阶段的学生从事与其学业成长阶段相适应的竞赛和活动。同时要适当减少或淡化以排名获奖为核心目的的竞争性项目,而增加以培养学生适应其职业生涯工程技能训练为主的科研实践或技能实训活动。
另外,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平台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将卓越计划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优秀的学生作品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到企业实习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条件,开展以提高学生绘图识图能力、工艺设计能力以及数控加工编程能力等专项技能为主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
2.平台的“引入”机制建设。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积极而广泛的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这一平台建设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要解决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中出现的缺乏普及性、持久性以及趋于功利性的问题,单靠简单的教学计划和行政命令手段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要实现“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关键是要实现学生的“兴趣引入”和“自我管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卓越计划班学生入学开始,就要通过主题报告,实践认知参观,专题讲座和社团活动等各类形式的活动向学生宣传科研创新的理念,介绍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上也可以借鉴采用链条式实践类特色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5],通过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金工实践课程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生产和生活中可以遇见的综合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和成就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中要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体现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生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团队的建立、建设和发展,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和传统,使得新生能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才能将绝大多数卓越计划学生源源不断,持之以恒地吸引到平台中来。
充分利用QQ,微博和微信等学生乐于使用和接受的社交工具与平台,建立有关的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讨论组,专业群,引导性的话题,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吸引学生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辩论,也是吸引和引导学生进入“平台”的有效途径。其次可以将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纳入到卓越计划的班级建设和寝室文化建设中,形成绝大多数同学敢于参与并乐于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良好班风和学风。
3.平台的“产出”效果评价模式构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学生获得优秀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无疑是卓越能力的重要体现。此外学生在人文情怀、综合科学素养、多学科视野、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表现也是其卓越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6]。因此对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平台“产出”效果评价应该是能够全面衡量学生卓越能力的综合性体系。在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平台的建设中,在现有的一些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类型外,还应设置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国际化交流能力的竞赛或科研活动,例如可以引导卓越计划学生参加辩论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组织学生选修国外大学的优秀慕课课程,选派有条件的学生参加跨国访学或交换生计划等。此外在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时,要将学生跨学科组团和团队建设长效机制纳入到教师指导和项目考核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其多学科素养。
应摒弃那种只注重学生竞赛排名或获奖的单一的“产出”效果评价标准。可以将学生是否获得行业技能认证,是否受到实习企业的好评以及毕业生能最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等均作为“产出”效果的评价模式。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模式才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卓越能力,综合反映教育培养效果,也才能为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平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效的反馈通道。
四、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针对目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在卓越机械工程师教育培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的常态化和普及化。我们尝试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内容,设立了一些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全员参与的小型化的竞赛活动。例如,当卓越计划班的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后,我们就组织试点班的学生学习AutoCAD及CAXA软件,当学生们掌握了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后,进行班级内部的计算机绘图比赛。当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结合学生分配的不同岗位,开展相应的工具操作技能竞赛或者设计方案优选竞赛活动。这种类型的比赛或竞赛活动,准备和启动过程相对简单,同时覆盖面宽,能够让学生全员参与,与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密切结合,每个学生均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2.以赛促建,加强班风与学风建设。作为成长中的青年学子,大学生的成长与其周边的环境密不可分,良好的班风学风以及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在卓越计划班的班级建设中,班主任以及学务指导老师积极鼓励学生组建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小组,并参与到具体的指导环节。任课老师也利用各种场合动员学生投入到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中,在卓越计划班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及创新氛围,学生对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参与度极高。以一个30人的卓越计划班为例,在2014年的湖北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由17名学生组成了多个小组参赛,其中四个项目共计12人获得省级一等奖,另有2个项目共计5人获得了省级二等奖。通过吸引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大赛,在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和集体凝聚力,对学生完成其他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打破专业壁垒和障碍,组建学生主导型科研与竞赛社团和协会。在卓越计划学生的培养中,可以借鉴应用导向教学法[7]。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教师则起到引导和协调作用。要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兴趣引导到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中,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社团和协会的作用,将大多数学生吸纳到有关科研与竞赛活动的社团和协会中,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在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协作中自主管理,自主交流和自主成长。利用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的契机,我们引导学生设立了机械创新比赛群,将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都纳入到群中,同时特别鼓励卓越计划班学生参加该群。通过该群,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了一个良好的贤交流平台。此外注重发挥学院专业覆盖面宽,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指导学生设立了地大机器人创客协会,将学院里机械工程、电信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工业设计等不同专业的同学吸纳到该协会,以学生们感兴趣的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竞赛活动,学生们在彼此的协作和竞争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跨专业的知识,拓展了机械、电子与模型制作方面的实用技能,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五、Y束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时间还不长,还有很多探索性的工作要做。我们认为搞好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是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促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一个有效性的保障,其成效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渐次显现。
参考文献:
[1]冯艳,李玉龙.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中国大学教育,2010,(7):4-5.
[2]侯永峰,武美萍等.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2014,(3):1-6.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魏军英,王静,王吉岱.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学,2014,(3):14-15.
[5]孙岩,刁鸣,江凌.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116-118.
[6]李培根.工程师教育培养该何以卓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3-14.
[7]余国江,姜海,徐湘.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德国经验借鉴研究[J].高教探索,2015,(2):66-69.
The Research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bout Subjects Competition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 of Excellent Mechanical Engineers
ZHANG Meng,LI Bo,LIU Qiang,KANG Hong-mei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创新学习,从而将大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更好的转换为显在的创新能力,以下从几个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作为主体的大学生,首先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众所周知,没有良好的基础,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要有必要的深度还应该有一定的广度。这就需要大学生把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等掌握的很清楚,其次,要对学科知识的结构有个合理的优化,这是因为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强。
除此之外,还应该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要掌握与本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的相邻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一般理论知识,必须掌握一般学科中的普遍性常识性的知识,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这样的知识基础才可能满足创新的需要。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新事物的洞察能力、系统分析能力,以及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2.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大学生专业培养方面,应该给大学生们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交流环境。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交流环境是创造力不断发育生长的沃土,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会自由地生长出不同的观点,才会不断地产生出差异性、多样性,生长出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也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大学生们才乐于思考、勤于想象、敢于批判。
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一些创新型实践和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让大学生负责某一方面的科技内容,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机会,这对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样可以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风,培养他们勇于拼搏和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善于综合知识、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合作精神。学校要加强科技交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作科技进展或学科前沿报告,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定期组织科技活动,创造大学生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大学生经常与老师探讨问题、交流学术思想,让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大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积极,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同时锻炼他们的思维、组织和表达能力。
3.转变学生创新思维
在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大学生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大学生,一般说来并不是知识的差距造成的,而往往是在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方面存在差距。
强化创新的意识,就是要求在方方面面都要注意,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只有有意识的进行活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思维方式包括多种要素,如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思维习惯等,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大学生要有适应社会变革与创新的高水平思维。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促进思维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尽量多地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一些科技活动,扩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锻炼自己的思维。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科技活动,对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强化创新意识和促进思维方式转变是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大学生“三助”与社会实践。助研、助教和助管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应积极参与“三助”和社会实践,在助研过程中既能培养基本的科研素养,也能通过科研实践发现新问题、开发新思路;通过助教,可以培养自身的理论组织与表达能力;同时,在助管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要还可以培养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文素质。
5.引导促进学生思想交流
举办大学生论坛,让大学生在辩论中产生问题意识,相互得到启发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研读相关文献后,大都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兴趣,也产生了一些或比较零散或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举办大学生论坛,让大学生就某一专题进行研讨,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也能够使他们在辩论中得到启发。
6.搭建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进行院企合作,搭建平台,创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条件。院企设立联合攻关课题,既能解决国家重点工程和工矿企业的实际问题,又使大学生培养得到项目和经费的保障;学校可以聘请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长期在工程及管理一线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老师,与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大学生实践和科技活动;共建科技和实践基地,院企共同协商制定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使培养的大学生真正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推动院企合作培养大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雪梅;浅谈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09期
[2] 徐岩;华学成;;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陈春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大学生创业杂志;2011年31期
[4]张田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大学生杂志;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