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5 11:01:2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W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及形成的观念是最牢固的。他们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些想法不易被后续的教育所改变。即,当学前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不相符时,中小学教育容易失效;当学前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相一致时,中小学教育就极易为学生接受。

在智育方面,由于学科知识,如,数学,都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前教育教给儿童的知识基本都是无误的;即使出错,在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中也能比较容易的得到纠正。相较之下,在德育方面,儿童在学前形成的思想观念是较难改变的。因为思想观念的形成原就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同时,人们对儿童的思想教育,如,拾金不昧,本就是以不断重复进行强化的,因此最终当儿童显现出符合这些思想观念的行为时,就说明这些观念已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当教给学前儿童的思想品质是积极向上时,学校德育只需对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进一步强化以及教给学生如何把这些品质具体化到行为上即可;但是,当学前儿童接受了带有负面色彩的思想教育后,想用后续的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改变可谓是难上加难。

2现今学前儿童教育状况

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状况相比起十年前或者更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总体状况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要已得到很大的满足。因此,人们开始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其中一方面体现在对教育的加大投入上。同时,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等原因,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因此,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更为注重、对孩子成才的期望愈发迫切。同时,大多家长抱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从而对儿童学前的教育有着相当的重视。

2.2智育、美育、体育方面

在具体的学前儿童的教育中,依照以前的教育传统,家长对儿童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智育、体育以及美育上。许多家长对儿童的要求是同时接受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的学习,从而使得儿童得到发展。这是相当不错的教育想法。

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驱使、部分教育机构的鼓动宣传以及应试教育观念和重视智育的想法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因此这使得家长对儿童智育、体育以及美育方面的教育要求变得扭曲以及苛刻。许多儿童每天都要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中度过。如,儿童在进入小学前,要学完某科目的小学课程;儿童掌握某种运动并且获得相关比赛的奖项;儿童要学会弹钢琴并且达到某某级别。这使得许多的儿童在进入正式的受教育阶段以前便有许多的“一技之长”,并且成为了“人造神童”。

2.3德育方面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所接受的主要是以培养个人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在此之中会涉及大量的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同样的,在过去儿童接受德育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幼儿园教师教导、家长教育。在幼儿园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体会人际交往的真挚与生活的美好。在家庭,儿童通过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互动,从而接受家长所教导的一些人生道理、社会公德等并逐渐形成世界观。

然而,目前由于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家长对儿童的教育向智育等方面过度倾斜以及儿童接受全天的课程学习时间不足等原因,从而使得家长忽视儿童的德育教育,儿童失去了玩乐的机会、缺少感受生活的经验而且缺乏道德品质的正常培养,以导致儿童的部分常识有所缺失、个人道德品质、社会公德与世界观等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于停滞。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以及不良的学习观影响着部分家长,进而在与儿童的相处中,家长或多或少的会在言语、行为中透露这些不良观念,从而影响儿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格的形成。

3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从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非常匮乏以及存在着教导不当的问题。因此,可见其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如下:

(1)从学生德育知识的容量看,学生在学前缺乏德育教育,于是学生进入小学时道德观念等方面德育知识不足,从而使学生还没有达到学习原有小学的德育课程内容的层次。因此,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德育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

(2)从学生对德育的态度看,由于在学生进入小学前,以智育为主且一直进行长时间的知识学习而缺乏对德育的培养。因此,容易出现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不想学习德育的想法。

(3)从学生已有观念来看,学生在学前会受家长的部分不良观念影响以及由于过度学习而产生不正确的学习观或对小学生活的消极态度。即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观念,要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学生进行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有难度的。因此,这也会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施。

篇(2)

在幼儿的成长中,道德教育占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中,德居首位。幼儿德育是人一生道德养成的基础一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又决定了幼儿德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德育对于幼儿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优良的行为规范养成就是德育教育的基石,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原始起点,也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家庭是幼儿出生的摇篮,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德育教育及行为规范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依附性,所以父母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否得当就会直接对学前儿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行为规范养成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德育教育要集家庭与学校之力,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促进。

一、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

在儿童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儿童时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高速时期。人在出生之后,就开始受到生活、家庭和教育的影响,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后,会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因是由于儿童成长的心理自然发展,而外因则是儿童所受到的教育和外在生活条件。当儿童的心理发展内外因相适应时,儿童能够更加快速和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具体是指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按照社会道德要求及传统道德要求,通过讲授、实践以及个人榜样作用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他们一天中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他们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从知识点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建立,到道德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的个人导向作用就极为关键。只有幼儿教师自己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道德观,才能形成正向的榜样作用,由此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家庭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有意识的活动也包括无意识的活动。通过这种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在被教育和被影响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在一般意义下的家庭教育中,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等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教育。目前的家庭德育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道德教育的缺失,家长一味的追求应试教育,过度追求智力的开发让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家长言行不一致,导致孩子错误模仿,很多家长一味地给孩子将大道理,却忽视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内外教育环境不一致,很多家长注重给孩子选择非常昂贵的幼儿园和良好的师资教育资本,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良好的内部环境对于孩子的作用。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谐的家庭内部环境

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来说,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内部环境是关键。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健康的父母关系非常重要。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的行为问题产生几率比较多,这种父母情感上的缺失会转嫁到儿童的心理成长中。而这种父母关系不和谐并不是指单亲或离异家庭,而是指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由于双方情感问题而忽视孩子,导致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从而产生不良的行为以吸引父母注意。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及时修正对孩子的态度,即使父母最后分开也要保持对孩子的关系和交流。

(二)构建德育教育外部大环境

家庭教育从小说是儿童个人的小家,但是从广义上来说,社区环境也可以包括在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经常在社会玩耍,社区也就成为了儿童经常活动的地区,因此社区这个外部环境的德育教育也非常关键。小朋友在社区活动中,一方面和同龄人接触,学习如何融入集体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在这种同龄人的活动中学习分享与接纳。现在,很多教育都忽视了社区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尽量避免社区环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在社区中,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在游戏中引导孩子的行为。

三、结语

德育是多年来无数幼儿教育者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话题。德育教育关乎孩子的一生,一个人的成长与童年时受到的德育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德育教育在人一生成长中尤为关键。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于儿童正确的行为养成和正确的道德感形成有促进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感有阻碍作用。因此,家长要本着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态度,重视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内部关系,培养构建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幼儿园也要严格把控幼儿教师的选择。由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对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丁祖萌.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篇(3)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目前国内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

由于当前全省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人才紧缺,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需求旺盛,国家正大力发展教育行业,尤其是学前教育行业,国家在未来几年里对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方面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优势明显.据统计,目前每67 名幼儿才拥有一名幼儿教师,离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61:7 的师生比例相差甚远,学前教育方面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而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更明显;素质教育实施不平衡,教育质量和教育观念有待提高.

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优势与作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选取要一定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手工艺与现代手工艺制作合成的手工制作课程.从收集素材到工艺流程制作,德育的烙印始终渗透在发扬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文化、振兴祖国传统艺术为前提之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有较广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体现在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与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差别,传统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美术注重美术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设置时往往是以素描,色彩为主,到工作单位后,所学的知识结构与儿童自身能力接受和兴趣有很大的距离,而现在教育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注重,这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的德育教学探讨

学前儿童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学前儿童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高职学前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幼儿教师.要使学前儿童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家庭要有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教育环境之外,学前教育的老师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重中之重.手工课是高职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手工课又是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分量,是儿童喜爱的课程之一,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教学在提高和完善人的品德形成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渗透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3.1 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宗旨及遵纪守法教育

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的,如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手工课教学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踏实勤劳的生活态度.通过手工技能教学,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以昂扬的精神与热情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展现美好情感.

3.2 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教育

德育教育要体现时代感,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祖国、忠诚祖国、为祖国奉献,遵纪守法,做一个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有诚信、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职学前教育劳动者.确立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提高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有用之人.

3.3 团队精神和职业良知教育

团结就是力量,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如今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行为也得到解放,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改变.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中小组制作、分组制作是手工课的常见形式之一,如以故事、历史文化为背景的题材内容,以泥塑、纸雕藤编类材料为主的手工作品,体现了个人力量在集体空间充分得到展示,集体智慧使个人的力量得到提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实现自我价值的终身事业.

3.4 感恩教育

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手工课渗透德育中,感恩教育在当代尤为重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思想受经济市场的冲击而变得有些浮躁,而德育基础教育的基点感恩教育成为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感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语: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知遇之恩、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等这些传承千年的道德文化,熏陶和感染人类数千年.感恩是人成长过程中最起码的良知、处世哲学及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解决方法与具体途径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制作方法与创新理念的课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是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4.1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主题内容上渗透德育教学

有意义的课程内容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手工课堂德育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剪纸、折纸、纸塑、树叶拼贴画、布贴、泥塑等课程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每一个手工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学前教育学生在制作手工作品时不仅从主题内容是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对主题内容衍生的事物产生美好的情感而达到陶冶美丽的情操,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4.2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从制作作品成型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手工课是知识与技术、劳动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优秀传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之一,学生通过手工课制作在劳动与技术结合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实现自我转化.

4.3 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利用手工材料的特点和多学科知识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是密不可分的.高职学前教育手工课自身的特点及手工课中形形的材料、特别是对废旧材料的利用等对手工材料的特点认识、造型艺术的审美、环保思想意识等理念拓展与延伸,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手工课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5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实践中几点思考

反思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以它潜移默化的方式、直观的艺术造型,其德育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职业道德功能.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适时的德育渗透教育是一项不容推辞的重要职责.

5.1 反思教学效果,开展德育实践,在全市遴选几家大型幼儿园研究成果应用场所

笔者就本课题研究以池州市内的市直机关幼儿园、贵池区幼儿园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实践活动场所,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中的德育渗透的推进中收到良好效果.

15 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1)班学生在池州市市直机关幼儿园见习期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带领大(1)班小朋友在寻找、收集手工材料的这一活动中,教育引导小朋友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利用手工教学活动以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教学素材,用彩纸、剪贴、涂画背景等塑造一幅迎春的浮雕图,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增强小朋友们的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篇(4)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必须是自觉的主体,具有主体意识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前提。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尽管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在、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可以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原始的道德意识占道德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学前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应该及时让生物学意义的道德种子萌发、生芽,生成社会意义的道德之树。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教育内容,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也就是塑造思想,因此它的对象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实践根据和实践价值。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道德意识是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在道德世界的统一,它的确立与完善只能由主体自身完成,其他都是条件准备。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道德启蒙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主动的、有责任的道德意识。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前者表现为主动,即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会自由、快乐;后者表现为自制,即克制自己做他人否定的事情,体认责任、规则。道德启蒙教育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模仿与学习寻找肯定与否定在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内在统一。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①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道德主体对自我的定义,以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主体。它是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据,独立存在于精神文化维度里,从心理层面构筑个体的道德规定性。在道德实践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人格归纳、整理道德体验的表象材料,形成有序的道德意识。人格潜伏在思想最深处,是隐性的、原始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则是显性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人格以其稳定性主导着道德意识的倾向,养成学前儿童理想人格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格养成首先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结构心理学理论,外在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个人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他人评价,反过来影响个人的人格。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从劳动、接人待物、日常礼节方面培养儿童人格的自觉性。其次,在于生活方式的养成。正如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③箕子认为商纣王有了象牙箸就会想犀玉杯,用牙箸玉杯当然不可能吃普通饭菜,必然追求豹胎美味,吃到豹胎的人当然不可能穿朴素的衣服、住简朴的房屋。为了锦衣珍馐、玉殿高台,必然要搜刮民脂民膏,为祸百姓。“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④再次,在于心理倾向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要求勤于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同时,良好的心理倾向要与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最后,在于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有天然性趋向,表露出一种内在自然力。但是,环境影响、后天矫正,一样会改变先天趋向。尤其要养成学前儿童和谐习性,消除对抗性心理习性。对抗心理成为人格习性,人际关系就会不可逆转地恶化,最终可能会仇视社会。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相对于人格的混沌状态,道德素质则表现出清晰的理性特征。道德素质是道德主体对社会环境的根本承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学前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家庭美德是个人全部道德素质的基础,培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弘扬家庭美德是养成道德素质的关键,对社会安定团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私德”相对,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规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会被社会接纳。儿童的学习就是塑造“社会人”,社会公德的养成显然是学前儿童的必修课。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社会出于稳定与秩序的需要,衍生出行为规范,调整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地体现和延伸着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人对社会规则的客观实践,在个人的现实性上就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行为规范有成文的,以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有不成文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甚至部分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也要求人们遵照执行;还有的只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喜爱或厌恶,没有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仅作为“应该”或“最好”的建议,并不给人以外在的压力或束缚。无论哪一种行为规范,人都不可能先天认知,只能后天养成。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不成文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黄金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学习和创造能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协助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进行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尚不够健全,囿于感性认识。对于他们而言,词语与其说是逻辑概念,不如说是符号,而且是感性的、可经验的符号。启蒙教育不能成人化,抽象的道德和社会理念只会造成儿童思维混乱,灌输只能教会孩子撒谎。经验直观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认知手段,他们直接通过感知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把握世界。儿童是最积极的“实践者”。实践会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同时,学前儿童的认识直接、孤立、静止、片面,反思仅停留于直接的、表面的因果。他们只能接受启蒙式教育,而且必须是直白的正面教育。学前儿童倾向于借助想象力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用简单的认知结构暂时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拟人性是幼儿认识过程最为有趣的特点,他们仿佛信仰万物有灵论,赋予万物思想和灵魂,想象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知觉、有意识,也赋予世界以人性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学前儿童比成年人更加遵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反而造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性。

2.情感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客体一定会引起主体意识的波动和感染,出现情绪、态度等情感过程。学前儿童知觉与感情尚未完全分化,总是以情感的经验直观世界、把握世界,表现出无遮掩的人性。情感过程最能够激荡学前儿童的心灵,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在本体论上应该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学前儿童在认识过程中会用主体意识灌注对象意识,直接地让世界统一于自己,实现与世界的情感交流。针对学前儿童情感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能让他们通过否定恨来反思爱。否则,我们就在不善于反思的儿童心中培育了恨的种子,儿童将来的情感走向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就像马克思感叹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3.意志过程

意志是主体对自由的实现,反映了主体运用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作用,创造新的价值。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被约束。自由是对享有权利的尊重,但不是放纵。自由必须被限制在义务里面,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还是自我约束。自由意志在选择时,遇见了这样的二律背反:我是自由的,自由是无限的,所以我选择;可是选择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不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意志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减少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意志是自我意识,也是自我控制。道德启蒙教育的意志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习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4.审美过程

审美是人把握自然、把握社会尤其把握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超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在这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不再强调客观的认识,而偏重于主观的理解。所以,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理想和超越,从而促使人生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诗意般地栖居”①。学前儿童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使其审美过程倾向于直观的优美,很难理解反思践踏生命的丑陋而获得的崇高。在儿童看来,战士英勇杀敌与恶狼吃羊,都是对生命的践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儿童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视儿童心灵是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灌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手段。教师向儿童传达思想戒律,儿童则像机器一样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整个教育缺乏民生与科学精神,严重制约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自身与其他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生活中孤立出来,学校(幼儿园)独自承担起儿童的教育工作。教师的教育经常与家庭或社会的价值观相左,儿童迷惑于其间的矛盾,无法从中取舍,最终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既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因此,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用合理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指导我们探索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新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有序地引导清理道德体验的无序性,以理性思维整理感性道德经验,以自觉的道德意识替代自发的道德表象。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助孩子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健康地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的自由意志。理性的、抽象的道德理念要让位给经由反省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的自我建构。教育尤其要将个人转型为主体,觉醒其自我的自由和责任。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还原德育的学科本质,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去除物化的非历史的概念,转换到批判、反思、自由等人性的历史的概念。恢复学前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意识,使其自觉体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习社会批判、权利意识和公共参与,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正义,朝着道德觉醒和人性尊严方向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要统合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领悟道德力量和道德真谛。因此,要积极统筹各类主体,分析并批判压制学前儿童的社会结构,让学前儿童生活、生长在真实、统一、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不会因为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分歧而导致儿童思想的迷茫和人格的分裂。

篇(5)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说,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德育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凡事要有一个“度”。力争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健康成长,以致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孩子经常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面对任性的孩子》、《在家里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等等,通过这些讲座,使家长在理念上有新的认识和提高,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德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德育方法,使幼儿的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听完讲座后,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将自己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遇到的问题讲出来请求共同解决;将自己一些比较理想的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向大家推广参考;将一些错误的德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讨论指正,从而使家园及时沟通,形成合力。

三、多种渗透,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内容的确立,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取随意性、临时性的做法,想到什么就进行什么,而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研究幼儿德育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德育。

1、将德育渗透于“同龄”和“混龄”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中不难发现同龄儿童中,通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粗暴打人”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劝解指导,而在“混龄”活动中,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现象,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把中小班的孩子当成弟弟妹妹来护着,和他们共同游戏、玩耍,一般不太会出现矛盾冲突。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的发展,对年长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对年幼儿童来说,能从社会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年长儿童那里学会与人相处的交往技能,从而两者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德育发展的互补。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而采用一些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方法,因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它不同于陈旧的、说教式的“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存在着形式化、简单化和模式化的现象。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给幼儿讲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的道理......

篇(6)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3-0016-04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古已有之,《易经》《尚书》《学记》中都有对惩罚的阐述。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师道尊严被视为教育中至高无上的原则,因而惩罚与教育便密不可分。甚至成为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学生本位、学生主体、民主和谐、生命教育等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和追求。而惩罚这种教育手段则被作为糟粕而遭到许多人的批判。目前教育中对惩罚的滥用与误用更是动摇了人们对于惩罚在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的认识,甚至有人宣称“有惩罚的教育至少是没有品位的教育”“惩罚是教育失败的根源”。然而也有不少学者和教育者认为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是不可以随意去除的。对同样的概念,人们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教育中的惩罚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中的惩罚?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以及应用。

一、教育惩罚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大辞典》对惩罚的解释是:一指惩戒、责罚、处罚坏人;二指施加鞭打或体罚以使之服从、受辱,或以苦行赎罪。在教育中不存在坏人,学生服从、受辱或赎罪也不是教育中的惩罚所要追求的目的,很明显这种解释针对的是社会惩罚。这和教育中的惩罚在前提、目的、运用的方式方法、情感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惩罚的解释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品行进行否定的一种方式,一般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及开除学籍等形式。这一概念是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制度层面惩罚的一种描述性解释,从教育制度的角度指出了惩罚的主体、惩罚的对象、惩罚的依据以及惩罚的形式等。但是,由于学前教育具有独特性,这一定义对学前教育实践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教育大词典》对惩罚的解释是:惩罚就是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是学校德育的辅助方法之一。这种解释已将惩罚纳入到教育情境中,对惩罚的对象、方式方法、目的以及作用或职能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但是教育实践表明,这种对教育惩罚的解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戒责”到底包括什么,体罚包不包括:教育惩罚能不能控制某种行为,为什么有些行为越是控制越是频发;教育惩罚是不是只是德育的辅助方法之一,等等。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惩罚是和负强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对行为者呈现厌恶刺激而降低行为者某种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长期以来,这种解释在处理学习者学习失误、行为问题以及不良行为矫正等方面广泛运用。心理学对惩罚的这一定义是从行为塑造的角度去理解的,对具体的外显行为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但对学前教育实践中的惩罚问题很难进行有效的指导。

新近的研究认为,教育惩罚应该具有教育性。首先。教育惩罚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教育惩罚的依据应该是受教育者的不良行为和违反规范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情绪或教师对儿童的惯性态度。最后,教育惩罚是通过某种使教育者不愉快的方式发挥作用的,但这只是方式和过程,并不是教育惩罚的最终目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惩罚的基本内涵: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或保护其所在集体的利益,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违反原则与规则的行为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这其中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教育惩罚的目的是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是教育惩罚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等;再次是教育惩罚的依据是一定的原则与规则和受教育者的违规行为以及造成后果的程度;最后是教育惩罚是主体对客体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而不是这一行为。判断教育惩罚是否合理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是否有利于儿童快乐的生活,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儿童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当某个儿童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则以集体利益为主。

二、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

从学前儿童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教育惩罚的价值体现在学前儿童的生活、学前儿童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的社会道德发展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生活的价值。生活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学前儿童的教育也不例外。学前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差异很大,有些的确是对成人生活的模仿和形式化运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儿童生活都是对成人生活的模仿或成人生活在学前儿童身上的复演。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参鉴成人世界积极自主建构而成的,儿童在自主探索生活过程中体验着判断的失误和选择的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和代价,生活中的这种自然教育惩罚对儿童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意志品质的发展以及促进儿童对生命和生活的认识有着其他任何教育不能比拟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学前儿童毕竟没有完全成熟的认知能力,他们对错误和失误没有实践性的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在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配置以及在严重后果出现之前提供合理有效的引导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其次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绪情感、语言、技能以及社会性等方面。教育惩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为获得和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所选择的方式、内容以及程度上。儿童有获得关注、接纳、交流、被需要以及探索发现、探索创造的需要,但是认知、与他人交流、社会情感发展等因人而异。如果过多地干涉很可能挫伤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敏感地观察、适度地把握、合理地运用教育惩罚。尽量将对儿童的不利影响和潜在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第三是教育惩罚对学前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价值。学前儿童的社会道德是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和社会化逐渐发展起来的。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认为学前儿童的道德是有阶段分层次的。当儿童处于一个阶段的不同层次时,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内容和特征,这已经在我们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得到证实。但是目前在学前教育中的儿童道德发展层面出现了明显的混乱。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中提倡的道德并不一致,导致不少儿童不知道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应该尊重的。什么是应该学习的。因此,教育惩罚在目前我国学前儿童社会道德发展和重塑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教育惩罚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惩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只有作用于儿童才能实现价值。教育惩罚具有负功能。用不好,对学前儿童的不利影响是难以估量和弥补的。因此对教育惩罚的运用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教育性原则。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让儿童明白自己的言行或表现在某种情境下是错误的,并让其在再次出现这种情景或相似情景时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因此。不能对学前儿童的人格以及本身等非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惩罚。

针对性原则。教育惩罚必须针对学前儿童的违规行为或错误表现,而不是其他方面。比如。一个孩子由于游戏时生气,在游戏完后踩碎了另一个孩子心爱的小玩具狗。这时你不应该惩罚他平时不守纪律、游戏时不守规则等,而是仅仅针对这一踩玩具行为。在惩罚的方法上也应该有针对性。比如,刚才的例子中,你罚这个孩子写10个汉字,很明显是没什么效果的。教育惩罚应该针对违规行为的对象及其相关的儿童。不应该也不能株连无关的儿童,随意地扩大化。比如,刚才的例子中,老师罚全班所有儿童静坐20分钟,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很明显针对性和时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及时性原则。对学前儿童的惩罚必须及时,这符合学前儿童的特点。也容易使学前儿童改过。对学前儿童进行延时性的教育惩罚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上面的例子中,这件事过去几个月后老师才想起来对这个孩子进行惩罚,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适得其反。

一致性原则。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惩罚时应一视同仁和一以贯之。一视同仁指不分三六九等,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违反规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一以贯之是指对某一个孩子的某一种违规行为的惩罚不应前后不一和宽严随意,应该让孩子意识到教育惩罚的这种稳定性和前后的同质性。

适宜性原则。适宜性主要是指对不同的学前儿童不能一刀切。有些儿童的确在某些方面有困难,不能认为违反规则的儿童都应受到同样的惩罚。比如对多动症儿童,不能在不容许动的情况下动了都实施教育惩罚。因此,教育惩罚也应该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前教育中因时、因势而异,以维持和促进教育的正常进行,这也是教育惩罚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学前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

在赏识教育、全纳教育以及快乐学习等教育理念盛行的今天。教育惩罚这种教育手段逐渐被教育者以及教育管理者们淡忘。现在甚至有些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谈“罚”色变。但事实证明,在没有了教育惩罚的日子里。我们的教育效能在逐渐降低。目前,在学前教育中,人们对教育惩罚存在着太多的误解与偏见,在实施过程中误用滥用,缺乏有效监督和监控等。

首先是认识上的不足或误解。很多一线教师、管理者以及研究者一谈到惩罚首先想到的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国家《教育法》明文规定不容许的。因此,他们便冠冕堂皇地宣称惩罚是国家不容许的。“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至少是没有品位的教育”。教育惩罚不同于社会性惩罚,其前提和目的在于“警示和告知”,在于“帮助儿童消解不健康的违规动机”:情感基础是“教育者良好的期待和对儿童深切的关爱。这种热爱和关心,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体验到学校集体的巨大温暖”。惩罚方式和量度“一般控制在受教育者身心和社会角色可接受的范围内。更强调其可接受性和教育性”。由于对这些特征认识不足,造成惩罚时前提不顾及、目的不明确、运用随意化。

其次是实践中难以把握。我国教育立法对惩罚采取的是限底不封顶的方式,就是说什么不能做,而不是什么可以做。也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办法等。这就给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造成无据可依的无奈,教师随心所欲,偏其所好就不可避免了。这时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教学机智等个人因素成了决定教育惩罚实施的前提正确、过程适宜与效能充分的主要保证。如果教师个人的这些素质不高,那么在教育惩罚中就出现缺乏智慧、简单粗暴,有时甚至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侮辱儿童的人格等现象。

再次是监督的缺乏与缺失。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的惩罚没有制度上的监督体系,全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他人的眼睛来进行监督。无规范化的依据可依,无制度化的督导监督,那么教育惩罚难免盲目化、随意化、广泛化。这给各种教育惩罚的误用滥用、随意化提供了一个温床。因此。要想使教育惩罚回归到其本真的意义,制度化的监督督导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

五、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结合目前学前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教育惩罚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遵循。

首先,明确教育惩罚在学前教育领域同样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手段。教育惩罚是一种对学前儿童的违规和失范表现进行教育的机制,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惩罚这一活动,更不等于随意地盲目体罚等违背教育原则和要求的行为。

其次。学前教育中应确定与学前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惩罚的规则与规范。这种规则与规范的确定必须兼顾每个儿童和儿童所在集体其他儿童的共同发展。儿童自己、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必须将这种规则和规范作为判断是否对儿童实施教育惩罚的依据,否则就会误用滥用教育惩罚。这种规则与规范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教育惩罚的前提。确定对幼儿实施教育惩罚的前提条件。并得到幼儿的认同。在实施教育惩罚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确定的实施教育惩罚的前提条件,严防由于教师的个人因素而实施教育惩罚。

第二是教育惩罚的内容。在明确前提的基础上。将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具体化、细化,然后确定哪些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篇(7)

学前儿童的心理水平受到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不如成人理性,故而儿童的美术欣赏内容不仅仅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还包括自然景物、周围环境以及儿童自己的美术作品。他们的美术欣赏心理经历了形成、感受、效应这三个过程。儿童学会欣赏的前提是形成最初的审美态度。就是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欣赏对象的形式结构上面,这是审美态度的具体形式、关键环节。由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弱,他们还不能完全自发地把注意集中在欣赏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面,这时教师就要适时的进行引导,把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欣赏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来,充分感知欣赏对象中的线条、形状、色彩、节奏、韵律、变化、平衡、统一、和谐、等艺术语言。纠正儿童只注意欣赏对象的内容,忽略其形式的一种“求实”的心理,培养儿童的审美注意的自觉性和稳定性。美术欣赏感受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经历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儿童借助自己的视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以及嗅觉、触觉等获得有关美术欣赏对象的事实性资料,然后再将这些资料结合他们个人的经验或根据老师的引导加以理解,通过想象赋予某种意义和情感,进而产生一种审美愉悦。想象使视觉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形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而且能帮助儿童深入的感受艺术作品,对教师的引导产生共鸣。美术欣赏心理经历形成、感受之后就进入效应阶段,结果是审美心理的变化引发儿童对艺术欣赏产生爱好。有指导的进行美术欣赏,间接的提高了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逐渐理解了美,认知美。

篇(8)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41-01

幼儿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呈开放型、多元化走势,各类新闻、公众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现在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德育方面的要求,加上我们社会的发展越益趋向文化,对人德育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际势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幼儿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德育观念变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特点与儿童发展特点,不断地认识学前儿童德育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地完善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内容;不断地探寻学前儿童德育的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质量与效率,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因此,从学前儿童开始进行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品德,完成社会进程,有效介入社会。家长过分你溺爱自己的孩子,表现在动辄就给孩子请病假;除了学习,任何"劳动"都不给孩子做,舍不给孩子"吃苦",如最基本的洗袜子都不要求孩子自己做;评价孩子的标准只有成绩,方式一概都是钱;包庇孩子的错误。当孩子出问题第一次请他们来沟通配合教育时,他出于礼貌会积极配合老师。但他们会强调他的孩子以前是多么的听话,老师是多么的喜欢,成绩是如何的出色。他是真实的告诉老师孩子以前的情况,好让老师了解学生,以便教育呢(不否定家长有真诚反映实情的一面)?还是有言外之意:他的孩子之所以现在出问题是老师没本事?可能家长还会真诚的告诉老师,他为孩子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现在他也很无奈。当第二次在请他来时,他随即就显得不耐烦,更有甚者就会当着老师的面公然包庇孩子,言外还有指责老师的不是。这样一来立即就导致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前功尽弃,毫无效果。有的家长从不与老师联系,这可能就会导致老师也无法与家长联系上。好似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交给了学校,就全是老师的责任。往往老师要为这样的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

幼儿园阶段人生道德观念、行习惯奠基时期步没迈好面德育教育,会陷入被动纠错泥潭健全基本人格品质和健康地体格同等重要家长,教师能够给予孩子宝贵东西,德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古代东方,尤其国德育成教育核心与灵魂新时期德育应该包含素质教育基本内涵即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及认识社会问题能力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健康性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关注。自我关注人注现实社会及自环境和人类未来从而成有独立人格有神圣尊严,有丰富情感更有遏止创造力量。人而针对天真烂漫孩子德育启蒙能枯燥无味,说教也能简单走形式更能严厉制止孩子能样或能样何开展幼儿德育。注重幼儿情感教育,情感认知动力要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幼儿积极情感经验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幼儿德育要特别注重从情感。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网络道德启蒙教育,例次了增强幼儿环境意识劳动意识,我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我环保小卫士活动,请孩子们自己制作环保图,引导幼儿些废旧瓶瓶罐罐消毒处理,做成各式各样装饰品布置教室,让幼儿亲自体验变废宝。勤俭节约及体验劳动快乐家长们告诉我,我孩子现扔东西要找皮箱还时时监督大人呢家里喝过些奶瓶、空盒子我们和孩子起做成手工样既培养了,孩子动手能力也增进了与孩子间感情同时还潜进行了。

德育教育真好由此见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与教师协调、沟通教师与家长协调、沟通因此我们要创造些定期与随机相结合、交流与研究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集体与别相结合沟通和协调工作模式便使幼儿德育工作整体、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73-02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针对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一项对策而来的。[1]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生命教育指教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性活动。

教育的产业化及对金钱的追求是当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教育的功利化,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的权利被忽视。[2]当今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但不幸福感、空虚感弥漫,物质可以令人富有却不能令人幸福,唯有健康积极的教育能够拯救迷茫的心灵。人生是一辈子的“马拉松”,不在于走的多快,而在于走的多远以及沿途的风景。然而世俗的教育、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不得不终日承受“百米冲刺”的压迫,假如没有在幼年接受生命教育的启蒙,一生将会痛苦不堪,难以承受生活的压力,甚至轻视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公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大于死于战争和谋杀的死亡人数。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150万。另外,每年约有1000-2000万人自杀未遂。[3]死亡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思考死亡,也就是思考生命的意义,之所以死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因为死亡为生命加以期限, 人才能倍加珍惜,便显得生命是如此珍贵。

2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分析

学前教育是针对胎儿至入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包括胎儿教育、婴儿(初生至3岁)教育、幼儿(3岁至6岁)教育,推动儿童当下的身心发展,让孩子更加顺利的适应小学教育,为儿童的终身发展进行启蒙教育。[4]学前教育目前被众多的家长所误解,学前教育并不是“让娃娃赢在起跑线”,这是现代人典型过早的“精英教育”,关注的不是孩子童年的健康成长,而是功利成就。“精英”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中的成功人士,他们为社会贡献正能量,完成自身的梦想,受到人们的尊重。在经过传统教育模式的筛选之后,大多数的人显然归于平凡,结果内心失落痛苦,造成了更多生命的过早凋谢。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不是为了一小部分人。盘点时下围绕中国教育的话语,我以为,概括其病症的最流行词汇莫过于“应试教育”,指示其出路的最高拼词的词汇当推于“素质教育”。无论是哪种教育,都要建立在生命教育之上,人要学习健康的人生态度,保障身体健康。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并不是必须成为社会精英,是让每个孩子发挥自身最大潜力,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人生的满足感,塑造生命的伊始。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尊重学前儿童,尊重大自然和社会,帮助孩子与天地万物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孩子更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在尊重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生命,由于学前儿童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就要落实到生活中具体事物之中。教育要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采取更为生动浅显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事中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5]

幼儿生命教育可以涉及认识自我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内容,最重要的是树立健康的生命观。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保障安全、自我防护,也要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到生命的幸福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从而心怀感恩的珍惜爱护一切的生命。健康教育是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计划的学习经验的过程,旨在提高儿童对有关健康科学的认知水平,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与他人,从容的面对生理、心理的疾病或状况,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6]

总之,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最佳时间就是学前阶段。智力教育要在生理基础发育之水平适当的时候开展,由于学前期儿童特殊的人生阶段,尽早令幼儿理解生命的意义,就越能防止悲剧的发生,为其一生奠定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人生的美丽绽放。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3 学前教育期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全世界每年都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我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至10%的速度递增。学前期间的儿童,受到外界的影响作用最大。是自我意识、性格、生存技能、世界观等的最初形成阶段。作为教育者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让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念。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有独立的人格和自身的权利,因此幼儿园要肯定幼儿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幼儿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有其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导孩子走向生命的快乐而不是一味追求功利性成功。针对不同的孩子,教师要研究其发展水平、学习方式、个体经验和能力,尊重他们的选择,使之爱上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主动参与学习。让孩子带着愉快的心情主动求知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生命教育体现在生活的点滴,它是令大人或孩子都感到喜悦的教育。《幼儿园指导纲要》[7]中的指标,明确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园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李阿芳、杨晓萍指出,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现象严重,课程内容太过照搬教材,课程评价形式单一,课程实施忽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主导作用太大。幼儿园关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智力和生活能力,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使其感恩生命的存在意义,促进幼儿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是学前工作者的使命。[8]实施学前生命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人口、政策状况等,结合幼儿、父母的意愿和幼儿园的资源。

生命化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生命的感受。生命化教师不只是要求一般的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求对教育、生命有着独特的体验、感悟、关怀和追求。[9]生命教育启蒙之于老师,使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更为用心地研读孩子,让教育更有意义;充分利用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丰富课程,使孩子不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关注其他的生命,明白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了解到自己在大千世界中是多么渺小,敬畏自然,同时又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那么神奇和独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责任和意义,不断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世界因自己而更加的美丽。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不仅仅让孩子热爱生命,而是让他们从生命起点找到人生的方向,一生保持一颗爱世界、爱自己的童心。

参考文献:

[1]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3).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2.1-2.

[3]中国日报网站[EB/OL]. http:///20040910/n221972012.shtml.2004.09.10

[4]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3-11.

[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366-368.

[6]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学前儿童卫生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198-200.

[7]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11.1.1-2

[8]李阿芳、杨晓萍 试论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379(9).7.

篇(1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239-01

1 陈鹤琴情况简介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他以自己的长子为观察研究的对象,最早在我国提倡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2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2.1陈鹤琴的课程理论

2.1.1“五指活动”

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句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

2.1.2“整个教学法”

陈鹤琴认为,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2.2“活教育”理论

教育的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1)教育观:必须以“自动代替主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

(2)教育目标:实现或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

(3)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

2.3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的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他认为对于儿童,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导他们,让孩子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和良好体魄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要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心理,明白儿童所想所要的。

3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惊声,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3.1“活教育”的实践

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活教育”理论。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认为应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也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

3.2课程理论的实践意义

现在的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现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设置,也是基于陈鹤琴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3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幼儿最优化的发展,这些很多都是源于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学会.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1987.11.

[2]吕静,周谷平.陈鹤琴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1)

家庭德育的不同要求

一、对婴幼儿说“好”或“不好”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难奏效。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开始形成的。

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对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本质的理解;2.从只注意道德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需说明的是,学龄初期儿童虽然形成和发展了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但并不能因此绝对保证他们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因为,这一时期儿童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时有所见。因此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他们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还应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观点、道德原则、道德感情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道德信念,也是这一时期儿童在已有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通过教育,可望使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从而表现出认真完成作业,用心听课,遵守纪律等良好道德行为。

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爱心教育

具体讲,爱心教育包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尊老爱幼等。

对孩子来讲,进行这方面教育,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爱心教育要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先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家乡、居住的街道和村庄,爱名胜古迹、壮丽山河,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如今的孩子,大多独生,得到了太多的关注与爱,可是很多家长却常忽视孩子的爱心教育。不少家长认为: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其实不然,你从不教孩子爱父母,孩子从哪里学会爱你们?

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

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如果人人都很文明礼貌,生活就会很愉快、健康,社会秩序也会更有保障,国家建设就能更顺利进行。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三、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劳动教育要先从自我服务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2.家务劳动,这是要求孩子逐渐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主动去干点家务,培养孩子责任感。3.集体公益劳动,孩子入学后,应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四、良好品格教育

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自尊心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一生对电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做了一本小册子,将“节制”、“诚恳”、“俭朴”、“正直”、“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项占一页,并用红笔画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如果日间犯了某一项过失,就做一个黑点,记录在相应的空格里,一星期换一本小册子,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躬行。因而,富兰克林的美德和他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永载史册,留芳百世。

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老实,不能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