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教育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一)从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看两者角度的不同
在研究内容方面,劳动社会学将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作为研究内容,更加注重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道德方面的角度,旨在揭示劳动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支社会学。劳动社会又称产业社会,它具有以职业为中心的地位----角色系统,如总经理、经理、车间主任等等;有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价值----文化系统,如公司文化,企业精神等等,它正是一个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要素的社会综合体。而在劳动经济学中,与劳动社会学所研究的这一“社会综合体”所对应的则是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产生物质与财富的世界。
学界对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存在着不同的表达,但总体而言,基本方面都离不开劳动力的供求,离不开劳动力的市场,离不开劳动者的行为,以及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成本、受益和价格、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因此,概括起来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简单来说,劳动经济学也可以表达为是对劳动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没有市场,或者说脱离了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经济学就不复存在。从这点上不难看出,劳动经济学侧重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发展方面。
由此可见,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虽然劳动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劳动领域的诸如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组织、劳动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看待问题和研究问题的侧重点及角度各有不同。
(二)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角度不同的具体体现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说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1.劳动者
劳动者作为劳动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共同的研究对象,由于两个学科研究的视角不同,因此,劳动者在两个学科中的内含有很大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劳动经济学中用“劳动力”来代替“劳动者”更加合适。
(1)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是非同质的,是复杂的社会人,有着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而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被假设为是同质的,在一般的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的分析中,尽量把人简单化,它隐去了劳动力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认为劳动力相互之间没有差别。
(2)“人是理性的,劳动力所表现出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劳动力的基本假设。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总是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理性地作出选择,但在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相对而言就是非理性的,他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有时甚至会感情用事,并且劳动者常常会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的制约。所以说,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比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更加复杂,不过也显得更加真实而全面。
(3)社会学中的互动论认为,要理解社会的运动,只有通过理解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因人际互动而存在。由此可见,劳动社会学中强调劳动者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而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则被假设为个人主义者,不受他人影响,劳动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劳动力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劳动力是相对独立的个体。
2.劳动者行为
在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行为就是与劳动者身份有关的行为。比如:劳动作业,生产管理,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互动等等。由此看见,劳动者的行为是于周围的环境分不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就指出劳动者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也就是说,劳动者行为是劳动者个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劳动者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 ,动机是由劳动者的内在需要唤起的,行为的具体表现要受到行为规范的制约。并且,劳动者通过劳动竞争、劳动冲突、劳动合作等方式产生互动。可见,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行为是与外界分不开的,是复杂的,行为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劳动行为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是能够取得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并且劳动力都是理性的,劳动行为与决策不受他人影响。劳动行为决定于劳动力以尽可能少的智力和体力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报酬,在劳动社会学中考虑的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如职业声望等并不是劳动行为考虑的因素。
二、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角度不同的原因
在看待问题时,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角度,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它们各自遵循的基本假设的不同。
掌握打扫操场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清卫工具,养成注意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课文插图1的投影片
学生:竹丝扫帚、畚箕等劳动工具。
教学重点:
学会扫除操场上的纸屑、果壳,大的砖块等杂物。
教学难点:
掌握打扫操场的正确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干哪些事情?
二、出示课文插图
1、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
2、怎么使不整洁的操场变得整洁,你们有办法吗?
三、揭题:打扫操场
1、操场上有哪些东西清除掉?
2、怎样清除?
3、教师讲解正确的打扫方法?
双语教学是在教学中结合母语外的其他语言或者教材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国际知识的融合,能更真实地“还原”原有知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吴平,2007)。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以劳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劳动者资源配比如何达到资源最优化的一门学科。劳动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都以国外研究为主,因此采用双语教学是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本文拟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与双语教学形式四方面对劳动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即教学结果,是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所设立的教学目的,预期学生在授课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发生的变化。Bloom(1956)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认知目标,但不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定义、识别和区分等具体行为上,而应该让学生通过现实中的现象理解现象背后的原理,寻找、掌握多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规律。比如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规律。[1]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陈琦等,2009)。学者们将教学模式归纳为直接教学、探索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教学、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等。劳动经济学属于一门现象科学,是从现象中探索规律的学科,问题导向的探索学习方式更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学习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刘儒德,2005)。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归纳规律的能力,教师在探索性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提出问题在课堂之初提出授课内容的关键问题,并引导学生关注该问题所辐射的社会现象。在后续课程都围绕如何解读问题、解答问题、提炼答案、上升经济学规律进行讲授。如在讲授劳动力供给章节,提出“是什么决定一个人是否工作以及工作多少时间”的问题,启发性地向学生呈现关联的社会现象,比如,啃老族、富二代、家庭主妇、学生兼职等。问题提出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2.收集数据数据的收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还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证据。教学中数据收集的原则是,以课堂学生样本为主,若学生样本不符合调研对象要求,则再选择课后以小组形式向外收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收集方式,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将数据收集的问卷制作完成,并在课堂上完成预调研与问卷调整。这不仅利于小组间的沟通交流,也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如在“生育决策”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可能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因素进行归纳,列举出来的影响要素不得少于五个,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获取,研读相关书籍理论提炼,也可通过身边切实案例有感而得。每组形成相应的调查问卷后,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预调研,调整问题的提问方式、提问次序等。问卷调整结束后,要求学生组间调查。由于课堂调研学生多是未婚未育,所调研出来的数据是预期行为数据,需要补充现实行为决策数据,故要求学生课后对自己所属家庭的已婚人士进行数据采集,形成最终的所需数据。3.形成解释引导学生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或案例方法,利用收集的数据,对问题进行合理解释。以课堂演讲的方式,每组陈述自己的问题解释,陈述内容包括问题与现象的关联,数据收集的情况,论证科学性与有效性说明等。要求学生以PPT展示的形式对小组形成的结论进行解释,尤其需要锻炼学生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的能力。小组陈述结束后,鼓励其他组同学进行提问,可以是反驳,可以是某一疑点的追问,也可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在提问和回答的时候,要求陈述小组作答的同学不一样,以此保证每位同学的实际参与。在一问一答间,很多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得以体现。4.评价总结教师对小组陈述进行点评,点评包括以下两个内容。一是针对小组陈述内容点评,小组在此次问题探讨中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下次改进之处。对小组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扰要及时解答。比如学生较多疑虑的是,理论上应该是有影响的要素,为何通过实证数据无法得到论证。此时教师需点明,实证结果与数据收集的数量与质量有关,数量太小,或者收集数据之间的离差太小都可能造成结论的不显著。二是针对小组之间结论进行比较点评,授课老师对组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归纳总结,以某一逻辑对所有汇报组的结论进行整合,完成学生作业的点评。5.表达结果教师在表达结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将整合后的学生结论引入课本理论知识,通过问题探索过程,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二是将知识进行延伸,拓展知识运用领域。教师向学生陈述知识的科研前沿进展,尤其需要注意知识约束条件放松后的突破运用。此外,可推荐相应的书籍给学生课外拓展阅读,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巨著为推荐重点。[3]劳动经济学问题导向的探索性学习教学模式设置,以高度指导探索为主。一方面,授课对象多为高年级的本科生,已储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经济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现象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的课程特征也适合高度指导的探索学习,即以学生为主的问题探索,训练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建立事实与已有解释的联系。
三、教学环境
越来越多学者发现,合宜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情景效应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空间、教学组织与教学媒体。1.课堂空间设置一般按照两种原则来划分:一种是领域原则,即学生按照自己喜好选择教室位置,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这种空间划分适合直接教学内容的布局,保障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下,吸纳教师的授课知识。另一种是功能安排空间,即以某种分类标准对学生进行群体划分,通过调整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布置,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设置。在劳动经济学问题探索教学安排中,通常选择功能安排空间方法。以小组形式形成小组空间,利于小组之间进行问题探讨和数据收集。组与组之间分割一定空间,形成较为独立的思考环境。教师在小组之间走动,掌握每组的研究进展,并进行适当的指导调整。[4]2.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是对学生进行分类实施教学计划的设置,一般有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三类。劳动经济学的教学主要以前两种为主。在普适性知识讲授时,以全班教学为主;在探索性问题设置时,以小组教学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分组造成的思维定式以及逻辑定式,需要强调每次分组要具有差异性,且上台陈述小组成果的学生要有差异。3.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目前教学手段多为板书、文字、图片、音频等。板书的特点在于推导性强,能较好引导学生的同位思考,但速度较慢,信息量较单一。电脑多媒体具有信息多元化、信息量大且丰富的特点。如何分配传统板书与电脑多媒体的教学比例,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发现,对于经典劳动经济学知识的传授,适合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并以板书为主,尤其注重推导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应用和理解性的内容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以加深、拓宽学生的思维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往往是板书与多媒体交叉运用,只是以谁为主以谁为辅的分配权衡。比如,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需求章节,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推导需要以板书为主,让学生明白何为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受到什么要素影响。然后用多媒体通过在不同经济62背景下的产业需求变化,相同经济背景下不同产业的需求变化等,形象化地呈现需求弹性的知识。[5]
四、双语教学形式
双语教学形式即教师在教学中对中英教学的比例安排。国内有按照教材和语言选择分为全外型、混合型、半外型和引导性(曲燕等,2014),也有按照语言程度分为侵入型教学、保持型教学与过渡型教学(张惠玲,2006)。劳动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建议,教材选用全英文,授课中英结合。全英文教材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国外劳动经济学的逻辑结构,还能通过教材中大量的案例描述了解国外的劳动经济学发展历程。授课中,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建议选用英文讲授,在问题讨论中使用中文。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与理解,建议在板书以及多媒体运用中,使用全英文。劳动经济学双语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双语教学的速度控制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该门课的授课中要把握双语授课的节奏,遵循先慢后快的节奏。在学期之初,学生对全英文教材、专有术语、专有名词并不熟悉,同样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并不熟悉,建议前期放慢授课节奏,慢慢引导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对专有词汇的解读。中后期,可以提高授课速度,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并承担部分章节内容的讲解。2.考核方式的选择基于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与经济学逻辑解释力,故以平时考核结合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期末考试以中文试卷和中文作答为主。平时考核包括小组汇报成果以及对教师指定文献、书籍阅读后的评述,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为主。
参考文献:
[1]曲燕,王振波,王建军.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现状[J].高等理科教育,2014(2):104-108.
[2]张惠玲.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62-64.
[3]BloomBS,KrathwohlDR.HandbookI:cognitivedo-main[J].NewYork:DavidMcKay,1956.
(二)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企业行。我们选择目前经营情况较好、一般、困难三个不同类型的十家企业,重点调研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在社会保险、劳动用工和劳资关系三方面的情况。思考探索结合劳动保障部门职能,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何在特殊时期维护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组织经办机构干部社区行。我们组织经办机构的干部对市直温泉十个社区全部走访,重点调研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情况和社区辖区内创业促就业、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思考探索如何发挥好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在下访活动中,我们严格把握四个环节。
一是发放一张征求意见书。征求意见书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效能建设、工作作风、政务公开、为民办实事、文明执法六大项二十四小项对市劳动保障部门总体评价,并诚恳征求对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填写两份报表。两份报表分别是就业情况报表和社会保险报表,主要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业和社会保障需求情况。
三是召开六个类型座谈会。我们先后召开企业负责人、离退休职工代表、下岗失业人员代表、企业职工代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座谈会,当面听取各类社会人群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
四是形成四篇调研报告。每篇调查报告包括工作现状、工作措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其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解决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调研报告,作为全市优秀调研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着力制度建设,探索劳动保障工作的新机制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我们计划到年用三年时间,形成以市为中心、辐射全市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当前,我们着重抓好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建设。
一是建立机构。在全市70个乡镇办事处,72个社区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到年,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延伸到908个村、组,做到村建站、组配员,建立从市、县到乡镇、街道、社区、村组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二是明确职能。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能初步明确四条:人力资源的调查登记,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管理,劳动保障业务和劳动者权益的维护。
三是建立队伍。通过购买岗位、以钱养事的形式,解决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问题,建立一支管得了、用得上、相对稳定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人人享受社会保险的原则,我们在建立全市相对统一、大体一致的社会保险框架体系上做了三件事:
一是对新出台的险种统一政策。去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我们严格按照全市六个统一进行规范,即:参保对象、缴费标准、待遇享受、工作流程、微机网络、证卡印制等全市统一。
二是对国家政策统一的险种进一步规范。企业养老保险起步早,基础扎实,政策明确。我们针对形势的发展和参保人员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工作规则和业务经办流程,高效及时地为参保人员服务。
三是对地方出台的社会保险政策进一步整合。去年下半年,市局由分管局长牵头组成工作专班,对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掌握了全市六个县(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差别,然后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整合,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全市基本一致。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技能培训体系。
一是统一城乡一体的技能培训政策。省政府政发[]60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及时研究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办法,按照文件确定的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二是加强城乡一体的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在健全就业培训网络的同时,将职业技能培训业务向乡镇延伸,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
三是规范城乡一体的培训标准。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做到培训机构、培训大纲、教学计划、学时课时、教材讲义、培训内容等六个规范,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平台。我市金保工程去年启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严格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原则运作。目前,市级数据库已建设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市上线运行,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全市上线运行,养老保险升级软件春节后可在全市上线运行。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将劳动保障信息网络覆盖到全市所有村,构建城乡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调查研究和机制的建立,我们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老百姓的意见和要求,当前全市反映比较集中的是三个问题:
一是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至年11月,全市返乡农民工共计9.1万人,占全市外出务工人员18%。按性别结构分:男性6.19万人占68%,女性2.91万人占32%。按年龄结构分:16-24岁占13%,26-35岁占19%,36-45岁占41%,45岁以上占27%。按行业结构分:机电制造和纺织服装4.1万人,占45%,服务和建筑业2.73万人,占30%,其它行业2.27万人,占25%。
二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难问题。按照政发[]42号文件规定,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应不低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从1-10月份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情况看,灵活就业人员续保缴费人数比例不到40%。影响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因素中:外出的占23.1%(含部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的占66.7%,其他10.2%。经济困难是影响灵活就业人员续保缴费的最大因素。
三是医疗保险待遇偏低问题。主要反映在职工医保待遇偏低,综合报销比例全市仅为68%,个人负担过重;居民医保群众受惠面窄,待遇优势不明显;关闭破产国有困难企业缴费难,待遇与其它企业相比较大。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局立足以人为本,采取以下措施:
(一)多途径多渠道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
一是积极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市45家定点培训机构,从去年9月份开展组织定点培训,至年底完成签约167期,共计6850人,市工交技校签约1750人,现已完成790人,至今年5月可全部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集中为返乡农民工组织“春风行动”。全市从去年11月至今年元月,六个县市加市直共组织325家用人单位的27800个用工岗位,安排六场对返乡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现已进行了三场专场招聘会,共有26000多人进场应聘,其中返乡农民工17000多人,共6580人与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春节前另外三场招聘会还有11000多个岗位等待返乡农民工。
三是多渠道安置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在市委市政府协调安排下,实施“三个一批”计划进行安置: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开发和购买县内住宅小区保洁、保绿、保安岗位,安置200名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就业;农业开发吸纳一批。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参加低丘岗地改造工程开发、林浆纸一体化建设项目,实现城里失业、农村就业,目前已有24000名农民工回乡植树造林;重大项目建设吸纳一批。结合杭瑞高速、大广高速公路工程,引导返乡农民工投身修路建设中来,解决3000名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调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
从11月份起,调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由原来不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0%调整为不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到12月底,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续保缴费达到65593人,达到灵活就业人员的91%,仅11、12两个月就递增五十多个百分点,缴纳养老保险费6620万元,占全年征缴目标任务的23.9%。其中,市直12月份一个月征收养老保险费161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1.1%。这一举措被列为市委市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给老百姓带来影响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提高医疗保险待遇
一是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待遇,在原有分段按比例报销的基础上,分别提高两个百分点,减轻职工个人负担。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Z009)08-0118-03
1 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
(1)长期雇佣。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也在许多国家的企业中存在。其中尤以日本的大企业最为著名。即使在劳动力流动性强的美国和英国,雇佣期限也并非想像的那样短。在美国,一般工人在同一企业平均工作8年,有25%的工人在同一企业工作超过20年,在年龄超过30岁的职工中,有40%的职工在同一企业至少工作20年;在英国,在同一企业工作20年以上的职工比美国更普遍。另据OECD的报告,日本企业中的职工,70%在同一企业工作时间超过10年,相应的数字美国37%,英国39%,意大利46%,德国53%,法国58%。(赵增耀,2002)
在采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企业,长期雇佣是企业与员工间达成的一种默契,并形成一种惯例或企业文化,而非以明文规定的契约形式确定下来。这可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特别是特殊人力资本的蓄积,密切员工与企业的关系;鼓励长期行为,包括企业和员工的长期行为,即追求企业的长期目标,对员工进行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委以重任;降低劳动力的转换成本,包括招聘、筛选、雇佣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解雇员工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由于老员工不能与新员工合作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2)内部晋升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按工作支付报酬。内部劳动力市场按照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和重要性大小,形成工作阶梯(Job ladder),等级越高,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越全面,任职者的素质和工作绩效对企业的影响也越大。因此,许多企业采用内部晋升,在高层职位出现空缺时主要从其下层符合条件中择优提升。相对于外部招聘中劳资双方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信息,内部晋升更有信息优势;同时员工获得激励的保证,包括工资和地位的提升、待遇的改善、名誉的提高、以及进一步晋升或外名选择的机会增加等l更为重要的是,晋升需要长期的业绩评价,所提供的激励也是长期的,进而鼓励员工的长期行为,而货币奖励往往根据业绩评价做出,所提供的激励主要是短期的。
(3)报酬后置。在员工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资历较低时),企业对他们的工资实行减额支付,即按低于MRP的量支付,在后期阶段(资历较高时)则实行“超额支付”,即按高于MRP的量支付。(见图1,在to0年之前按低于MRP的量支付报酬,而在过了t0年后在t0――t之间接高于MRP的量支付报酬)对于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雇佣关系的员工来说,这种支付方式促使他们努力工作,以免在获得延迟支付的报酬之前就被解雇;对于企业来说,在不了解哪些求职者较为勤奋以及哪些人不大可能辞职的情况下,这种包含有延迟劳动报酬支付的工资方案看来可以成为一种信号机制,它迫使员工暴露出与他们自己有关但企业在其他情况下却无法了解的那些信息。同时,企业如果在一开始支付较低的工资而到后来支付较高的工资,则可以增强自己对员工的激励。
2 适合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企业类型
企业是否适宜于采用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雇佣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与企业所在的行业部门以及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程度等紧密相关的。
根据刘易斯所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所在的产业部门可以划分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两个劳动力市场内部的劳动力是流动的,但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则是不流动或是有限制的流动。美国经济学家帕雷认为,两个不同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传统部门的低工资水平抑制了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从而为现代部门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创造了条件。在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中,企业提供稳定的就业合同,工作条件好,以熟练和技术性劳动为主,员工有较多的培训机会,工资和福利待遇较高,晋升机会较多等。而传统的劳动力市场部门工资福利水平低,工作条件较差。解雇率高,劳动力流动频繁,升迁的机会少等。若从人力资本形成的一般机制来看,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劳动力、特别是拥有企业特殊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显然比较容易进入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市场,而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劳动者,则较多的滞留在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之中。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长期雇佣的劳动合同。而现代部门的企业之所以对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有连续雇佣的偏好,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文化知识时刻更新的结果。企业的科技创新,导致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手段都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原来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大量减少,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作需要员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结构,大量的新工作、新的操作程序需要劳动力独立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术更新条件下不同人力资本水准的员工,其劳动生产率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现代部门集中的大都是资本和技术更为密集的企业,由于引进了新的技术、新的机械设备,企业生产方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企业蓄积了技术革新条件下发展所需要的特殊人力资本。企业为了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有必要让投资得来的人力资本更长久的发挥作用。这样,企业就有可能与特殊人力资本的拥有者签订一个较长久的雇佣合同,也许是一个终身雇佣合同。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对于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不同的要求。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变化小,进人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也稳定。企业在这个发展阶段上和员工之间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劳动合同。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动较大时。他的价格变化也就较大,随之企业生产量的调整也会很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是长期合同,因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减少,企业不得不降低生产规模时,解雇员工就会比较麻烦,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维持成本就会比较高。相反,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小,生产规模的变化也就小,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维持成本就相对比较低。这也是为什么在政府机关实行长期雇佣的情况比较普遍。政府机构的公务员产品需求变化最小。按照特殊人力资本形成机制。实行长期雇用比较经济。在航空、铁路、电力、石油、煤气等垄断性行业,产品需求变化比较容易预测时,也便于企业事先做出雇佣安排。
企业规模大小也是影响内部劳动力市场安排的一个因素。与小企业相比,大中型企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较高,比较适合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小企业的资本和技术转向都较为灵活,维持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成本较高。同时,还要考虑行业的特点,如就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说,显然前者的企业特殊人力资本蓄积较多,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雇佣合同,以确保熟练操作工人和较高的制造生产率;而后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成本较低,劳动力后备人员充足。一般倾向于从外部劳动力市场填补空缺。
可见,现实中,有些企业适合于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并以此来安排就业制度,而另外一些企业,依托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自由雇佣制度更为经济。然而,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还是现代化程度地的企业,内外部两个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在交叉着起作用的,通过不同程度的内外部劳动力市场调整来获得更为经济的企业雇佣及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3 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制度设计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既有的管理框架下,显得更为灵活和富有弹性。内部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都是有效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场所,然而,无论是从我国近年来就业制度改革的宏观层面来看,还是从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的微观层面来看,都存在着单纯强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而忽视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问题。本文正是力图通过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结合,设计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自由雇佣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长期信任和主动合作关系,并通过这种体制来达到对员工的内在激励,从而提高员工绩效与企业管理效率。
(1)在企业内部引入多种形式的竞争与淘汰机制,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置换,在企业内制度性规范基础上,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员工录用、配置,晋升、退职管理等与职位相关的活动,基本上是按企业生产活动的需要进行的,但具体实施却依稳定的常规、规定或制度方面的要求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投入量转换、工作人员的管理等是在劳动契约的基础上,根据生产活动的变动比较灵活、机动地进行的,在自由雇佣制下,企业可以随时解雇不适应公司发展要求的员工,这是制度本身的内在属性,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调节人员流动量。另一方面,录用、晋升、退职等直接与雇佣关系相联的活动则是受到不明显的长期雇佣习惯制约的。企业可凭借内部建立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内部公开竞聘方式,岗位调动、外派、下岗培训、辞退等灵活的竞争与淘汰机制,推动员工能上能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铲除沉淀层,激活现有人力资源。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的出行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电动车的出现,给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因其方便快捷、安全易学受到了老年消费者的普遍喜爱。但电动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尚短,目前能针对普通成年人的电动车设计还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老年人电动车设计就更为之甚少了。纵观目前老年人电动车的设计,缺少站在中国现有的交通状况角度的考虑,使得设计与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相脱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交通结构特征与出行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老年人电动车的设计要素之中,为老年人电动车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2 国内交通结构特征
中国城市交通结构非常复杂。以大、中型城市为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划分方式有绿化带划分、地线划分和无划分三种。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电动车基本属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设计的安全标准相对较低,设计的目标环境也是与非机动车一同行驶。但由于城市交通系统的不完善性,多会产生老年人电动车与机动车在同一环境下行驶或多种环境切换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国内交通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进行老年人电动车特殊化设计,才能达到“人―产品―环境”的和谐。
中国现有交通特征主要有:第一,交通结构趋向单一化。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非机动车道被汽车占行的情况普遍存在,随之而来的就是拥堵和不安全因素的增多。第二,公共交通不健全,舒适性较低。公交、地铁网线的覆盖不均衡,为到达目的地需要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第三,步行环境堪忧,非机动车道保护措施不够。第四,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不规范。以盲道为例,国内城市大规模的盲道建设对盲人出行并未产生很大帮助。
3 基于中国交通结构的老年人电动车特征及设计要素
3.1 老年人出行心理情感特征
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渴望走出家门,用更多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呈现出由内向外的趋势,思想上不希望与社会脱轨,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已经年过半百需要人照顾,更愿意去追忆年轻人的感受,使得自尊、自立方面得到满足。若想满足此类需求,车内就应该具备一定的设备,使得用户在遇到一些麻烦时自己可以很快解决。同时,由于社会环境使得这代人拥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在购买出行工具时,普遍认为优质的产品不仅仅需要很好的外表,还需要有着经久耐用的质量和名副其实的性价比。
3.2 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
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发展带动了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第一,出行的目的由生存性转向了生活性。第二,出行的距离相对较短且相对稳定,活动范围一般不会超过20公里,主要在居家附近的公园、菜场、超市、医院以及学校等。第三,老年人生活时间自由,可能的情况下会选择错峰出行。第四,老年人出行多随身携带物品,其中包括所需的日常用品和老年人辅助工具,一般体积较小、质量较轻。
3.3 老年人出行方式特征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自行车已不再成为老年人普遍使用的代步工具,只能作为健身的一项选择。由于汽车驾驶的复杂性,对老年人的反应能力要求较高,因而老年人的非步行的短途出行需求转向点对点的移动,省力、操作简单、安全性成为重要指标。同时,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情况,大多数老年人不能长途驾驶,不能直接使用复杂的电子设备等也成为一大特点。
3.4 基于中国交通结构的老年人电动车设计要素
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的特殊化与以上中国交通结构特殊性相结合,提出老年人电动车独特的设计要素:
(1)安全性要素。从材料的选择到功能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其安全性。区别于大众使用的电动车,应增加针对老年人的专属设计,如报警器、远程遥控、安全带等。不只是功能上的安全,在造型上也应给人稳定安全的感觉,最好采用三轮或者四轮的形式,保持车体的平衡性和安全性。同时,在易撞击的部位应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由于对电动车没有专门的道路规划,老年人电动车不仅会与非机动车道在同一环境行驶,有时也会遇到与机动车在同一环境行驶的情况。老年人电动车事故多是由于转弯产生的,应在车体的四周都设置上转弯灯,当车把转弯超过一定角度时,转弯灯自动亮起。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机动车的驾驶规则,将老年人电动车的设计与机动车相借鉴融合,比如有两层以上的刹车系统,并且双脚伸直应可以接触到地面,有后视镜等保护装置,尽量增加机动车与电动车混行时的保护力度。
(2)易用性要素。车体应该设有储物或者载人的地方,且储物的位置不易太高或者太低,方便取放。其中遮雨、挡风的设计很有必要,老年人出行遇到恶劣天气多为出行途中天气的转变,因为在出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雨雪天气,一般就不会出门了或有所准备再出门。所以,遮雨棚的设计很有必要,但是只需要临时性的遮挡。全封闭的结构不仅会影响视线还会造成成本的提高。座椅的高度应该可调节,保证行驶时的舒适性。车上的功能不易太复杂,并且功能明确,尤其是电子装置。锁的位置要适当,即使有多个地方需要锁,也需要在开锁处汇总。为了区别于大众使用的电动车,可增加扶手、踏板、收纳箱等辅助装置,弥补公共交通中无障碍设计不健全的问题。
(3)审美要素。老年人电动车的设计更侧重于功能,但并不表示其造型要傻、大、丑,同时也应满足老年人的审美需求,形态简洁更具亲切感、小巧、轻便。过于浮夸的造型会使老年人觉得缺乏内涵和安全感,老年人电动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老年人生活的伙伴。
4 总结
对中国大中城市的交通结构进行分析,站在中国现有的交通状况角度可以使得设计与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相和谐。同时,结合现代老年人出行的心理和行为,提出老年人电动车的特殊化设计要素,充分体现了老年人代步工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老年人电动车的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对老年人电动车的普及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江评.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历史、问题和对策初探[J].城市交通,2006(03):33-37+4.
[2] 冯乙.面向情感化的老年电动代步车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4(11):122-125.
[3] 商庆辉,肖叶.应开发的几款老年人及行动不便人用代步车[J].摩托车技术,2000(02):23-26.
[4] 杨程.老年人电动代步车设计中的无障碍因素研究[J].艺术教育,2014(12):302-303.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后缴交社会保险基金的请示市人民政府:
根据国家《劳动法》,省政府印发的《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通知》(粤府〔1994〕116号),市人大公布的《广州市社会保险条例》和市政府印发的《广州市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若干规定》(穗府〔1994〕95号),我市各类非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工人,以及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1995年内必须签定劳动合同,实行劳动合同制。行政单位的固定工人也要与机构改革同步实施劳动合同制。为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含团体,下同)固定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后,缴交社会保险基金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后,均应按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制职工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定,以及统一办法、统一费率、统一待遇的原则,到同级社会保险公司和劳动服务公司,办理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女职工生育保险等手续。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简介
1.中小民营企业
《公司法》规定,企业的种类是以企业资金的构成为标准来区分的,大体包括:国家独资、国家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以及个人独资企业等。根据以上对民营企业概念的解释,民营企业涵括了除国家独资、国家控股以外的其他非国有资本的企业。
2.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英文全称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现代化的企业早在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就已经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观念并未出现,据国外史料记载,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3.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主要是通过雇主和雇员两方的努力以实现劳动过程而形成的,具体来说是由雇主与雇员个人及其组织间产生的、争夺双方合理的利益诉求引发的,通常以合作和冲突等形式表现出来,社会中的经济、法律等因素都将对它产生影响。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内员工现状
伴随着当今企业的急速成长,劳动关系管理这个观念日益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合理管理企业的劳动关系是极有必要的。
当前,中小民营企业关于各自责任的建设工作并未到位,就某省中小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实施现状为例,调查分析表明某省民营企业存在着大量伤害了员工权益的违法违规情况。主要表现如下:
1.工作时间长,劳动报酬偏低
某省民营企业员工每周工作6天的占比40.1%,每周工作7天的占比36.3%;每天的工作时长为8至10小时的占比38.8%,工作时长在10至12小时的占比27.1%,工作时长大于12小时的占比9.5%。此外,相关调查显示37.3%的员工因害怕企业会无故克扣工资而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加班。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这种工作超时的情况更为普遍。值得强调的是部分员工在长时间加班的情况下并未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2.工作环境恶劣、社会保障缺乏
由于民营企业资本较小,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投入较少,缺乏必要的员工安全与健康配需。在实地考察中笔者发现,民营企业中存在许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如有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粉尘超标的问题;更有甚者,员工需在简陋的防护措施下暴露在有毒有害气体中工作。
3.员工与企业文化契合度不高
目前绝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均为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员工更是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一方面,民营企业主主要关注点为企业盈利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动较大,难以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
4.人身权利及尊严受侵犯
目前,在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中存在大量劳动者非自愿工作现象,例如:企业私自将员工的身份证或暂住证扣留;要求企业员工缴纳不合理抵押金或保证金;更有甚者,员工的日常生活均需受到企业的控制和监视。这些不合理的做法均侵犯了员工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三、社会责任角度下中小民营企业劳务关系影响因素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认为对劳务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
1.经济情况
从我国当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均认为经济情况与劳务关系(社会保障)呈正相关关系。较好的经济状况下,员工能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尊重。此外,稳定的经济下企业与员工的劳务关系表现的更为稳定,企业更愿意通员工维系长时间、健全的劳务关系,员工社会保障普及率更高。
2.法制环境
劳动合同制度建设是影响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规范的契约关系是市场机制得以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确立必须规范化。任何时候企业的管理者都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在法定范围内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的条款,以及处理具体的劳动关系等活动,尤为重要的是要在此过程中加强业主们的法制观念的教育,熟知各式各样的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条文,同时要以身作则,做到知法守法、不违规操作。
3.工作条件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修养和素质、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对企业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涉及行业往往门槛较低,企业缺乏技术性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员工素质对企业的竞争力往往比大型企业更重要。此外,目前的企业现状下,较低的工作安全保证来降低企业成本是得不偿失的,一方面员工工作时间较长、重复率较高,极易产生生产事故,从而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与赔偿风险,另一方面,较低的工作安全保证使企业缺乏高质量员工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4.工会建设
工会建设往往能正向引导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务关系。首先,工会是有效合理的沟通渠道,通过工会建设可以有效打通员工与企业的沟通;其次,工会可以较好地协调劳资关系,减少企业与员工间的冲突;最后,工会可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增强企业凝聚力。
四、履行好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员工作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将企业的责任与劳动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履行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相对地,企业只有形成积极有效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企业更好地履行对员工的责任,同时也是对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一个有效保障。
1.制定正确的薪酬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报酬在劳动关系问题的处理中地位重要,因此,业主们要将工资标准定下来的时候,要开展一些考察活动,制定出相当合理的工资制度来避免劳资冲突。其次,要对考核职工绩效的体系进行改善,制定一种依据绩效来确定工资的制度;再次,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设立多种形式的奖金,如激励奖、合理建言献策奖、表现奖、重大贡献奖等。
2.有效发挥工会职责
目前,企业与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双方之间的冲突往往难以有效、合理的解决,甚至产生暴力冲突,这不但影响了企业与员工利益,更影响了社会环境。建设工会并发挥其沟通协调能力能有效减少企业与员工间冲突,同时通过构建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更能增强员工凝聚力。
3.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员工对本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所以,形成正向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保证。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文化教育,让企业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才能使员工与企业共进步,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首先,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但能降低员工事故率,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风险,客观上降低了企业成本。其次,保证员工人身权利与人格不被侵犯不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增强了员工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五、结语
本文对于普通劳动关系管理和基于社会责任角度考虑的劳动关系管理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和说明。普通的劳动关系管理包含的内容很多,有关劳动力的使用,劳动监管和协商关系,劳动服务关系等。而在本文中论述的在企业社会责任视野下的劳动关系管理是特指在民营企业这个大环境中,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关系状况,以及在此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劳工雇佣关系等内容。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主要体现在内容方面:普通的劳动关系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更加宽泛;而后者是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发,在特定范围内的具体表述,即专注于劳资关系的处理。所以,本文对于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是将企业社会责任论作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和分析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劳工关系的问题。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劳动关系管理的简单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不论是出发点还是归属点,都是非常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在未来的世界里,只有承担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且拥有良好的劳动关系的企业才是最大的赢家。
参考文献:
[1]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3-53.
[2]徐伟.经济转型期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特点及趋势[J].商业时代,2006,(10):7-8.
[3]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J].中国劳动关系学报,2007,(2):28-35.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你们《关于要求调整浙江省行业统筹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的请示》(浙劳社老〔2002〕44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省原行业统筹企业2002年费率按附表所列标准调整,请严格按照执行。
附表:浙江省原行业统筹企业2002年批复费率表
二二年四月十六日
本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对北京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0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的批复
(2000年2月28日 劳社部函〔2000〕45号)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
你们《关于北京市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单位2000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关问题的请示》(京劳社养文〔1999〕77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0年费率按附表所列标准调整。请严格按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0年批复费率表
单位:%
---------------------------
| |1999年|2000年
序号| 行业及单位名称 | |
| |批复费率 |批复费率
--|------------|-----|-----
|铁道 | |
--|------------|-----|-----
1 |施工 |16 | 16.5
--|------------|-----|-----
2 |运输 |19 | 18.5
--|------------|-----|-----
3 |中铁建 |13 | 15
--|------------|-----|-----
4 |中铁建厂工程局及附属单位|16 | 17.5
--|------------|-----|-----
5 |铁道大厦 |17 | 18
--|------------|-----|-----
6 |其他事业单位 | | 18.5
--|------------|-----|-----
7 |邮电 |19 | 18
--|------------|-----|-----
8 |水利 |19 | 19
--|------------|-----|-----
|电力 | |
--|------------|-----|-----
9 |生产 |18 | 18
--|------------|-----|-----
10|火电施工 |14.5 | 15
--|------------|-----|-----
11|水电施工 |13 | 14.5
--|------------|-----|-----
12|事业单位 |16.5 | 17
--|------------|-----|-----
13| |18 | 18
--|------------|-----|-----
|交通 | |
--|------------|-----|-----
14|公路咨询监理公司 |13 | 14.5
--|------------|-----|-----
15|中外理总公司 |13 | 14.5
--|------------|-----|-----
16|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 |13 | 14.5
--|------------|-----|-----
17|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 |13 | 14.5
--|------------|-----|-----
18|中国海洋工程公司 |13 | 14.5
---------------------------
续表
---------------------------
| |1999年|2000年
序号| 行业及单位名称 | |
| |批复费率 |批复费率
--|------------|-----|-----
19|集团(机关) |13 | 14.5
--|------------|-----|-----
20|招商局集团 |13 | 14.5
--|------------|-----|-----
21|中交水运工程设计咨询中心|15.5 | 17
--|------------|-----|-----
22|水运规划设计院 |15.5 | 17
--|------------|-----|-----
23|公路规划设计院 |15.5 | 17
--|------------|-----|-----
24|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15.5 | 17
--|------------|-----|-----
25|路桥集团 |17 | 18
--|------------|-----|-----
26|北京中交建筑安装工程公司|18.5 | 19
--|------------|-----|-----
27|交通印务公司 |18.5 | 19
--|------------|-----|-----
28|交通出版社 |18.5 | 19
--|------------|-----|-----
29|中远集团 |13 | 14.5
--|------------|-----|-----
|中建 | |
--|------------|-----|-----
30|中建集团 |13 | 14.5
--|------------|-----|-----
31|一局、二局 |15 | 17
--|------------|-----|-----
32|石油 |22 | 20
--|------------|-----|-----
33|民航 |13 | 14.5
--|------------|-----|-----
34|有色 |19 | 19
--|------------|-----|-----
|金融 | |
--|------------|-----|-----
35|工行 |17 | 17.5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1.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2.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公司制企业;公司的经营。
(二)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三)教学方式及手段
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设问法、讲授法、情景设置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三、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生活与消费”,生产什么消费什么,我们每个从每天都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消费,我们消费的这些有形无形的商品都从哪里来的呢?企业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企业?
同学举例:中国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等等
在这些企业中,我们可看到有些是股份有限公司,有些是有限公司,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还有我们所说的公司=企业吗?在以后我们怎样去创建自己的公司呢?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板书)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板书)
一、 公司的类型(板书)
(一)企业(板书)
1.含义(板书);2.类型(板书)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一: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BCE)
A、中国科技大学;B、中国人寿保险公司;C、沃尔玛超市;D、故宫博物院;E、乌蒙山水泥发展有限公司;F、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教师总结: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总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板书)
(1)公司的含义(板书)
(2)公司形式(板书)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二:
企业=公司吗?
教师总结:无论哪种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多媒体展示)
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制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多媒体展示)模拟创业
情景设置一:
10年以后,在坐的每位同学手里有50万元的创业基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你们如何是进行创业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提示:小组成员可自由选择,可自己个人创业,也可相互合作)讨论内容包括:创业的形式,公司名称,经营对象,注册资本,股东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公司的机构,小组各成员在公司所担任的职务等。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各自的优缺点。
(多媒体展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主要区别
(2)公司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多媒体展示)公司的组织机构图
(3)理解法人要注意与自然人的区别。
二、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板书)
(多媒体展示)模拟创业
情景设置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坐的各位董事长,总经理如何经营自己的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我们的公司经营不善,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板书)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板书)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板书)
经营战略是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经营战略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的问题,包括如何进行投资、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如何开发市场等。
举例:海尔从原来的涉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级品牌,首先归功于它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板书)
举例:海尔从亏损147万到今天全球营业额600多亿,81%的年平均增长率。最主要取决于两个字:创新。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板书)
举例:海尔有一个很著名的广告语,叫做“真诚到永远”。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
⑷其他(板书)
3.公司经营不善的后果(板书)
经营的目的是利润,兼并的核心是竞争。兼并、破产与“强强联合”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益。
(1)企业兼并(板书)
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1>2
举例:海尔兼并案例
(2)企业联合(板书)
它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破产(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