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学生宿舍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为学生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性、自觉性的需要
有近半的中学生,进入中学后开始住校生活。当前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往往娇生惯养,做家务的能力较低,又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自立,所以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普遍较差,住校后在宿舍常乱丢垃圾、乱挂衣物,而且在打扫卫生时经常推诿扯皮,追究责任时,总是相互推脱,谁也不想多干,这使得宿舍臭气熏天,狼藉不堪,这样的宿舍环境对学生的休息生活极为不利,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因此,要改善宿舍环境卫生,提高学生生活的独立性和打扫卫生的自觉性,加强学生对自身的约束,班主任必须加强宿舍管理。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课后生活的需要
宿舍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设施,学生应该把它当作课后学习的阵地。但是,由于当前中学生的宿舍生活比较单一,他们又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个性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生回到宿舍往往不是学习、休息,而是与同学打闹,或用手机上网,更有甚者私自溜出校门到网吧打游戏。试想,晚上下课后,如果在宿舍打打闹闹、上网、玩游戏,就和学习、讨论试题、讨论书本的作用有着天壤之别了。要想让学生课后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实现学生在宿舍自主学习,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宿舍的管理。
二、班主任加强中学生宿舍管理的途径
1.做好动员工作,鼓励人人参与
抓住一切机会,利用班会、课下等时间,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学生做宣传,搞动员,鼓励并要求每个学生,包括走读生和住校生,每天都要做好叠被子、整齐摆放衣物等内务工作,值日生还要完成打扫宿舍、过道等工作。在开班会时,反复强调不注意搞好宿舍环境卫生的危害,可以借着搞好宿舍卫生、加强宿舍纪律、提高宿舍学习氛围这些话题开展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其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加深对以上各方面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自觉维护宿舍环境的意识。
2.制订严格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
制订宿舍管理的相关标准,印发给班内所有同学,让住校生有标准可以借鉴和执行,让走读生方便参考和监督,并将此标准作为对宿舍评分和学生德育成绩考核的依据。将标准、床位表和值日表贴在教室墙壁上和宿舍门口,方便广大师生进行监督,防止值日生相互推诿扯皮。每天晚上检查宿舍人员的到齐状况,每周定期检查宿舍卫生,并在每周班会上通报宿舍各方面的情况。
3.组织评比活动,以奖惩促创先争优
开展多样的评比活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表现优秀的同学和宿舍,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同学和宿舍给予口头批评,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每周组织一次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将班内宿舍选出两个文明宿舍;每个学期组织一次“雅舍”大赛,将卫生环境好、严格遵守纪律、学习氛围浓的宿舍评为“雅舍”,带同学们进行参观、拍照留念;每个月评一次最差宿舍,对宿舍成员给予口头批评,带他们定期参观文明宿舍和“雅舍”,帮助其不断改进。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体会征稿等活动,这样,既可以充实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减少了学生在宿舍的吵闹时间和手机上网时间,杜绝其偷偷外出上网玩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4.以学生为本,进行关爱指导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遇到问题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能苛责学生。班主任要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在宿舍管理过程中要取得学生的配合。这就要求班主任放下架子,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耐心进行说服教育。如果发现有同学内务整理不过关,可以通知有关同学利用课余课间及时整改,只有屡教不改者才能评为“最差宿舍”,对这些同学不能进行严厉批评,而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进行教育指导。
班主任多途径加强宿舍管理,可有效改善学生的宿舍卫生环境,提高宿舍的学习氛围,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勤劳的品质,劳动技能进一步增强,可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先争优的意识,使其在无形中形成力争上
游、敢为人先的上进心。
总之,班主任加强宿舍管理,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住宿生管理是学生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舍务管理关系到住宿数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生活和学习环境,更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与人和谐相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的基地,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为了满足新时期国家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学校的舍务管理工作也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寄宿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技能、
宿舍卫生工作应该说是学校卫生工作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我校具体情况而言,住宿紧张,学生的吃住、洗漱都在宿舍,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劳动习惯的培养,这就为搞好宿舍卫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具体的工作中大家的共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培训、监督工作。每学期开校一两周内,我会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对宿舍新成员进行培训,按“示范——练习——比赛”的进程教会他们铺床单、折被子、扫地、摆放洗漱用具。
2.选用好宿舍长,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选出能力强、有责任心、大家信任的同学担任宿舍长,然后对宿舍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及职责,如及时汇报宿舍成员的身体情况、缺勤情况及安全方面的不良苗头,督促值日生做好卫生、按时就寝等。
3.细化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学生。提倡班主任要与宿舍成员制定具体、明确的宿舍公约,并组织深入学习,让学生牢记公约的每一条内容,做到公约铭记在心、践行在行动。
4.定期开好宿舍会。一周一次宿舍长会,重点听取他们的汇报,及时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两周一次宿舍成员会,讨论解决发现的问题。
5.加强监督工作。宿舍内务管理是一项琐碎而持久的工作,作为宿舍的管理者应抓实抓细。我要求自己定做到三勤(勤跑、勤说、勤查)、四去(早饭后、吃中饭、午休、晚上就寝必须去),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不到位的当场示范指导。监督改正后还要当着宿舍同学的面进行批评教育,分目标、分阶段地限期改正。慢慢地,学生便丢掉了一些不良习惯,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合作、关爱的意识,使学生拥有较好的发展技能
十几性格各异的孩子同吃同住,要想和谐相处,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关爱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宝,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很少关注他人的感受,大都乐于享受现成的,而不大乐于服务于他人,对此我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1.要求各年级的舍务老师努力融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拉家常,向学生渗透宿舍是个大家庭的教育,引领他们在宿舍内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在就寝、吃饭、保持清洁等方面都能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要总图自己的方便。
2.值日生的搭配遵循“强弱结合、新旧搭配”的原则,让他们在完成一天的值日工作的过程中以强带弱、以老带新。这样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就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相互关爱的氛围也浓厚了。
3.宿舍文化布置时,要渗透合作、关爱的理念。如“宿舍是我家,快乐你我他”、“放轻你的脚步,感受家的温馨”、“自立从小事做起,爱心从付出开始”……这些启发性的语言可引领学生投入到集体中,逐渐丢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三、用爱心呵护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和知心朋友
关键词:学生宿舍;自我管理;作用
我院学生宿舍楼委会,是在学生处宿管办直接领导下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助理,以实现教育部6号文中学生宿舍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目标而开展工作的楼委会。宗旨是倡导学生“自律、自立、自强”,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基本任务是学习宣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以及本院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引导和督促广大住校同学共同维护宿舍的安全稳定及正常秩序。多年来,持之以恒,求真务实,为我院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楼委会形成的背景
由于学生宿舍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单纯由宿管工作人员管理宿舍,势必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学生是学生宿舍生活区的主体,同时也是宿舍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对象,要保证宿舍管理和服务的顺利进行,既不能一味地只顾着“学生自我管理”,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学院学生处为了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6号文件的精神,宿管办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楼委会,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宿管办依托楼委会的工作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楼委会的功能及作用
目前,我院学生宿舍工作主要由学生处宿管办统筹、督促和协调,各学生宿舍管理员和系部、辅导员具体实施、执行和负责管理模式,体现了一种延伸管理,提高了分工负责的程度和工作效率。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管理员及相关辅导员没有及时发现时,作为对宿舍工作总负责的学生处宿管办,如何来掌握第一手宿舍学生的动态信息、发现隐患问题,如何形成一种有效的预警机制,这就迫切需要发挥楼委会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宿舍管理的楼委会来自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由于处在广大学生的“内线”,熟悉宿舍内部情况,所以它是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工作的更有效延伸,有利于提高我院学生宿舍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特别是在宿舍安全隐患问题预警,宿舍日常自我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1.快速反馈学生宿舍中出现的不正常信息,热点、难点和隐患问题,信息渠道畅通、直接;
2.维护宿舍的正常的秩序,督导学生在宿舍内的仪表形象和行为举止;
3.定期检查学生宿舍的卫生、防火和用电安全;
4.协助学生处宿管办,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
5.配合晚间值班对所有宿舍进行查房、安全巡逻;
6.协助宿舍管理员按排新生入住,督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7.在敏感时段和特殊、突发事件时期,快速反应,随时待命,按要求上岗执行公务。
多年来,我院的学生宿舍环境和谐,文化氛围浓厚,毕业生文明离校,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学生事件,楼委会的实践成效显著,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楼委会是学生宿舍动态的可靠信息来源
我院的楼委会成员担负着学生信息员职责,是按照“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有较强正义感,学业成绩好,作风正派,积极奉献,有良好组织协调能力”的标准选拔的综合素质优良的、可信任的学生干部。他们来源于学生,分布在各院系的不同年级、班级,居住在学生宿舍各楼层、宿舍,掌握着广大学生最基层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情况,是学生动态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向辅导员及学生处直接反映和汇报工作。
多年来的学生工作实践表明,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特殊的敏感时段,用好学生信息员,保证这一“内线”信息渠道的畅通,正是学生工作部门最快捷发现隐患,最及时处理事务,最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楼委会在宿舍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强学生干部的行为规范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干部毕竟是学生,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学生干部的行为,有效地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把学生干部的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培育一支高效精干、作风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确保楼委会在宿舍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学院为了加强对楼委会组织建设,针对学院学生宿舍管理的现状,特制订了《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生宿舍楼委会管理章程》,有效规范了楼委会干部的行为。
2.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受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这一压力的影响,许多同学在校学习期间,非常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对担任学生干部热情不高,或者投入不够,导致楼委会活力不足、战斗力不强。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特别是楼委会干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他们的工作常常都是在晚上熄灯以后,别的同学都休息了,他们才开始工作,查房、值班巡逻、记录值班情况等。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给予正确引导,肯定他们的成绩,在评选先进、评定奖学金、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就业等个人利益问题上对学生干部适当给予倾斜,让广大学生干部认识到在校学习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尽管比普通的同学要辛苦许多,但却能很好地锻炼自己,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以调动广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力度。既然是楼委会,就应该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学生干部尽管在学生当中号召力强,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不足,因此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他们就能在宿舍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根据学生干部队伍的实际,结合新时期学生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特点制订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干部继续专题培训,通过组织学生干部进行讨论,相互交流,经验总结,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总之,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地组织培训活动,使学生干部能更好地在楼委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4.争取学院各职能部门的支持。楼委会参与管理、组织活动或开展工作时都离不开学院各系、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楼委会也要主动与学院各职能部门加强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楼委会的发展,从而使楼委会在宿舍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作者单位: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晓梅.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1(05)
[2] 张杰,沈良生.高等学校宿舍管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才智.2011(2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当前学生工作复杂多变,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管理模式面临挑战,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功能逐步萎缩,学生宿舍则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宿舍作为班级的单位,充分发挥宿舍长的能动性,把班级学生工作化整为零,这将对高校学生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宿舍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主要活动场所,所体现出的宿舍精神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思想工作做得好坏的一个体现。
一、以班级为基本管理单位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面临挑战
随着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离散性和流动性,班级凝聚感严重削弱。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学生的年级和班级观念逐渐淡化,群体约束力也失去了作用。学分制增加了班级成员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使得班级间界线变得模糊,削弱了班级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发展,班级将会离开校园,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二、学生宿舍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宿舍是学生每天必在场所,每个学生一般每天在宿舍十个小时以上。宿舍早已成为 “第二课堂”。是学生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作为大学生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个宽松的环境下必然会更容易释放自己。宿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组成成员的稳定性使成员之间彼此更加了解,更易沟通和交流。先进的宿舍可以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落后的宿舍文化使宿舍成员相互效仿,形成懒惰、逃学、上网成癖等不良习惯。
三、宿舍舍长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舍长是学生工作中最好的信息联络员
舍长具有桥梁与纽带作用。一方面是老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另一方面,与领导、老师接触的机会多,对上级的要求及学校的安排以及各种情况了解的较多,并且能直接将这些情况传递到学生当中。为此,充分发挥每个舍长的信息联络员作用,可以更早的发现问题,更好的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2.行政管理的助手作用
发挥舍长在行政管理中的助手作用和实现自我管理,既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民主管理在学生中的具体体现。经常与之交流,了解新情况,多听取意见和建议,更好的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另外,舍长可以弥补学校在管理中人员和精力的不足,促进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3.榜样示范作用
舍长应成为同学们效仿的楷模。其作为每个学生宿舍的代表,当中的绝大多数首先保证了自己在学生宿舍遵章守纪,是学生最现实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同时潜移默化,并且同学易于服信。实践表明,舍长是掌握学生动态,化解事故苗头,确保学生工作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4.骨干带头作用
舍长在各项活动中当排头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舍长要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二要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学,其骨干带头作用是搞好任何一项活动的保障。三是在遵章守纪方面,舍长要自觉带头。四是当上级和学校发起某项号召时,其要自觉带头响应,以促进这一号召的实现。
5、自我教育中的组织领导作用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基本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学校组织和开展的教育,另外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舍长既是学校组织和开展的教育活动的有力助手,同时有是实施自我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特别是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其作用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舍长通过的努力,抓好班集体建设,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建设,给学生的自我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同学的自我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四、如何充分发挥宿舍舍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1.正视舍长的重要性
学生工作就是围绕学生开展。而舍长可谓是我们学生工作最基层的干部,也正是由于其最贴近基层,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舍长培训制度
要更好的发挥舍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指导和培训。一在心理上让其确定自己的重要性,摆正心态,重视工作;二对不同阶段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布置新的工作内容,讨论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三通过培训会这个平台,加深师生之间,舍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第四注重加强其心理素质,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承受多重压力和各种突发事件。
3.注重舍长的发展和培养
舍长作为学生工作的最基层干部,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在付出的同时,应让其有所回报。所谓回报就是让其成为学生工作培养的对象,有所提升和发展。这样的激励制度将更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诚和责任意识。
新学期,宿舍管理应该坚持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积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为学生创造安全,愉悦的住宿环境。
二、宿舍管理工作计划:
(一)、宿舍安全相关工作:
1、做好开学初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宿管员于8月29日对宿舍水、电、暖进行第一轮安全隐患的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做好相关排查记录;于8月31日高中部再进行水、电、暖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学生安全住宿。
2、做好开学学生住宿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在宿舍张贴安全宣传相关海报;开学第一周进行住宿生安全教育大会,对于用电、防火、防盗等安全事项进行集中培训教育。
3、加强检查与维修。为杜绝安全隐患,宿舍建立例常巡查制度,于每周一对各宿舍楼进行安全巡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如:对学生宿舍楼的线路、安全通道、消防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及维修,力争在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例常的检查宿舍应不定期对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燃点蜡烛等违纪情况进行逐宿舍的彻底清查,对于违章电器坚决予以没收。
(二)、加强宿舍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1、每周一召开宿管员例会,分享管理中的好经验,好方法,总结一周中的问题和整改办法。
2、集中培训,学习《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宿舍管理条例》,和《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宿管员职责》,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新招聘的宿管员能迅速熟悉业务。
3、利用网络或参观的方法,让宿管员学习其他学校宿舍管理的方法。
4、开展每月一评活动,让学生评选他们心目中的最喜欢宿管,对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喜欢宿管的,要约谈改正,但任然被学生评为不喜欢宿管的,则辞退。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
1、宿舍文化的组成:宿舍风气、宿舍精神面貌,宿舍制度、室内装饰、卫生状况及物品摆放、学生行为与宿舍活动,人际关系等方面组成。
2、宿舍文化的具体要求
(1)宿舍制度:每个宿舍都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本宿舍的值日生安排等制度规定,将制度张贴在宿舍内制度栏中并认真落实。
(2)室内环境布置: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有家的感觉,所以搞一点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教育作用的装饰是可以的,但不能破坏舍内设施,张贴东西不能用胶水,可用透明胶或双面胶。舍风:营造积极向上,相互竞争的学习风气,每个宿舍都要形成自己积极向上的宿舍风气它能够体现全舍成员的共同精神风貌。
(3)人际关系:宿舍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和睦,真诚友爱,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4)卫生状况及物品摆放:
墙壁干净、无脚印、泥点、乱涂乱画现象;地面干净,无痰迹、垃圾、圬水,杂物;门窗玻璃透明,无积尘、污物、乱贴现象。桌椅、橱柜、备品、床铺、鞋子、卫生工具等物品干净,摆放整齐,无损坏、丢失、乱刻乱画现象,室内空气清晰,讲究个人卫生。
3、每周不定期组织班主任检查宿舍,并召开宿舍长会议,通报宿舍检查情况,反馈问题。
(四)加强宿舍值班巡查,除宿管人员按职责巡查外,本学期组织班主任宿舍值班,男女生宿舍各一名,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配合宿管员加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57-03
一、学生宿舍社区化运行对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考验
(一)学生宿舍社区化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共同发展的产物
学生宿舍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校园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严重冲击以前按院系行政班级管理的模式。特别是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校园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开放学校市场,允许社会上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开发校内市场,学生宿舍管理转向社区化运行,学生在消费的同时也树立了教育投资理念,对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导致二者容易产生摩擦。住宿条件的千差万别,出现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乃至不同班级的学生混合居住,学生更多地以个体为活动单位聚集学生宿舍学习和生活的频率更高,使得“班级”原有集中教育管理的阵地不断淡化,学生“班级化”管理向“社区化”管理转变,“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行政化”管理趋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教育职能以分散化、小型化的管理与服务,如个别约谈、小型座谈、接待访谈等,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而信息传递、意见反馈、疑难解答等教育管理活动则主要依赖于电话、校园网、电子信箱、网上办事大厅、QQ群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来解决。
(二)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与传统的宿舍管理相比在功能上有很大的拓展
高职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的互动过程,学生既是教育管理对象,又是学校服务工作对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当寓于服务工作之中,没有良好的服务就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生成才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由班级向学生宿舍转移,创新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上注重“以人为本”。学生宿舍工作涉及岗位专业多,服务质量高,服务的点多面广线长,持续时间长,安全责任重,在规范、监督操作流程的同时,强调服务的过程化,注重整体把控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提升,发现问题,按不同等级和程度,对学生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识别,识别出防火、防盗、防意外等因素若干,按照可控、不可控做出分类,第一时间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实行“人员、电话、网络”全方位24小时值班“零距离”接访,改变“服务信息不对称、解决不及时”的局面,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访、服务回访,及时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营造安全、文明、和谐宿舍氛围,构筑文化、休闲、娱乐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社区。
二、学生宿舍社区化运行对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影响
众所周知,宿舍社区化管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新时代的高职生特点多,变化大,服务学生过程中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一)学生服务工作的旧有体系满足不了学生生活的高需求
1.学生宿舍发展不均衡增加了管理难度。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宿舍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学生宿舍的规模在扩大、条件在改善、管理在规范,服务在提升,整体态势良好。但均难以做到整齐划一,新旧宿舍、不同规格宿舍仍然将长期存在。由于硬件设施和客观环境的不同,宿舍规格的差异而出现多种住宿收费标准,高职院校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应对。即便学校分别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学生通过比较也总是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满意感。
2.行政化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以往高职院校一般实行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管理事务多服务意识少,对学生训导多权益保护少,不从方便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其管理思维基本上属于管、卡、压,强调对学生的严格规范管理,强调管住学生,制服学生,让学生听话,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诉求,使学生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未能摆脱“缺漏补漏”的“消防”式的工作局面,未能真正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去认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停留于解决局部问题、完成单项工作任务、应付工作检查的状态,无法与高素质教育相适应。
(二)服务学生工作的网格化机制不健全
1.难以保证有效的学生管理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中,围绕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保卫人员、后勤保障员队伍发展不均衡,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学生而言不但理论修养不够高,从事学生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也欠缺,基本上处于经验化工作水平,专业化程度低。
2.难以形成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会有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措施,以致出现协调上的困难。表现在: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总是难以达成一致,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的局面;后勤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脱节,服务育人意识不强,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活动单一,未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等等。
三、学生宿舍社区化运行下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对策
(一)理顺关系,网格化管理,推动宿舍社区建设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和人民、有奉献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之目标,必须把学生工作放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学生工作是全方位的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各部门关系,形成合力,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组织协调。在当前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已不仅仅是对“人”或“物”的管理,而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这项工作要求学校教育管理、安全保卫以及后勤管理等部门紧密配合。为统一指导和协调学生宿舍多方面的工作,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之类的领导机构,并根据学生宿舍管理的具体职能成立相应的工作部门,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层次、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培养一支辅导员、保卫人员、后勤保障员专业化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到人,责、权、利一致,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工作计划和任务,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指导、检查、督促、协调各工作部门的运作,各部门则根据既定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具体工作,从而使学生宿舍管理形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作体系。
2.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年级宿舍辅导员制。一是宿舍辅导员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积极探索以学生宿舍为社区平台的“年级管理为主班级管理为辅”的管理系统,强化以学院(专业)为单位的年级管理,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二是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个别存在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经常深入“特殊寝室”找“特殊学生”谈心、沟通,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并做好谈心记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宿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问题预防的重要场所。三是宿舍辅导员要在宿舍设置服务队、信息员,这样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促使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辅导员要指导学生进行宿舍规范管理,弄清楚怎样对宿舍进行检查评分,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宿舍的清洁卫生,做到:“三线”,即:鞋摆放整齐一线、毛巾排列一线、衣物晾晒一线;“一规范”,即:书桌、书架、日用品摆放规范;“一整洁”,即:被子、床单、枕头整齐干净;“五无”,即:无违规电器、无麻将牌桌、无异味、无违纪行为、无不文明礼貌行为。使安全、卫生、纪律、文明礼仪、文化建设,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二)转变职能,多元化管理,推动文明寝室建设
宿舍是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重要场所。抓好“环境育人”的心灵课堂是文明寝室建设的目标,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学生宿舍成为主流。
1.学生工作职能从管理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宿舍社区化的管理,学生是缴费入住的,这就与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学生宿舍管理部门有责任为入住学生提供生活上的服务。一是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热情周到的关爱,做到“耐心、细心、爱心,眼到、嘴到、腿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二是宿舍设置“有事请找我”告示牌以及“温馨教育与提示”公示栏、黑板报、爱心箱、意见薄等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困难和问题,为其排忧解难。三是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宿舍区设立医疗救助服务点和报警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以便及时处理学生宿舍重大伤病和其他突发事件,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宿舍社区化突出学生自治职能。宿舍社区化的学生管理是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宿舍辅导员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教育管理方式。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生存之本,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消除被管理的逆反心理,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角色,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建立一支以宿舍长、楼层长为基础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三自队伍”。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同时,大力实行学生社团组织进宿舍活动,按区域分组建立宿舍安防的学生志愿者组织,加强学生宿舍楼层长、生活部干部、干事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宿舍日检和夜巡、信息反馈、文化活动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学生宿舍的住宿、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等的检查常态化,根除安全隐患,处理好学生在宿舍的各类突发事件,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层层落实,强化责任。
[本文为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2011-2012科研立项课题《宿舍公寓化下高职生思想教育及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浙教后勤【2012】1号)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1C053)]
参考资料:
1.张棋.教育关注:高职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N].北京考试报,2005.07.13
2.王振洪.社区的思维方式: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角度的一种新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3.王海龙.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浅议[J].企业导报,2011(7)
4.黄磊.关于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影响学生学习、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窗口。因此,宿舍服务和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宿舍服务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更是构建和谐文化校园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中学宿舍服务和管理的现状
近两年,我市的农村中学发展很快,但学校重视的着力点停留在完善宿舍硬件设施和应付上级宿舍检查方面,且大部分学校的生活老师服务管理理念落后、积极性不高,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严重欠缺,更谈不上宿舍的文化建设。
这种相对落后、层次较低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了农村中学的德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已成为制约我市农村中学教学质量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二、宿舍服务和管理的理念与工作思路
学校宿舍的服务和管理不仅仅是学校生管部门的事情,更是学校德育部门和后勤部门甚至教务部门的事情,只有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综合服务和管理,形成合力,才能让学生宿舍的服务和管理不脱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和谐的宿舍环境。
三、宿舍服务和管理的具体操作与探索
1.建立立体的宿舍服务和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学校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校长领头,德育副校长直接分管,学校保卫处负责管理,德育处、总务处协同管理,下设住宿生管理办公室,直接负责具体事务。宿舍管理办公室由保卫处人员(生管组长)、生活辅导老师(年段长和班主任)、生管老师和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代表组成,全面负责学生宿舍的服务和管理。
宿舍服务和管理需要较多的后勤保障和德育支持。一方面,生管工作总体属于后勤服务性工作,对学校总务处高度依赖,在宿舍、床柜、水电、监控等生活设施提供方面和财产维修、消毒除害等服务跟踪方面都需要总务部门及时解决,否则生管工作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学生宿舍发生心理冲突、身体冲突等也需要德育部门及时介入,所以没有总务部门的物质保障和德育部门的支持,生管工作将难以开展。
2.建立得力的学生宿管队伍,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宿舍服务和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可成立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简称“校自律会”)。“校自律会”是在校保卫处直接领导下协助生管老师并配合班主任,是与校学生会并行运作的独立学生团体。
对“校自律会”干部的管理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学校可制定《学校宿舍自律委员会章程》,规范竞聘选拔、岗前培训、检查反馈、例会、考核等。
3.建立健全的宿舍服务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人
住宿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宿舍服务和管理的规范,都需要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来保证,通过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让制度内化成学生和老师的日常行为习惯。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规章类:包括《住宿生宿舍管理条例》《宿舍舍长工作职责》《消防安全逃生应急预案》等宿舍制度,这些规章从宏观层面规范了住宿生和老师在宿舍的行为准则。
第二类操作类:包括《宿舍财产损坏登记清单》《学校行政值班人员巡查登记本》《年段长、班主任查房登记本》等操作程序及表格。
第三类评比类:包括《文明宿舍评比细则》《免检宿舍评比细则》《学生宿舍综合量化评比细则》和《优秀自律会干部和舍长评选办法》。
第四类处罚类:包括《宿舍处罚条例》和《住宿生违纪处分条例》。
4.丰富住宿生的宿管文化,力争文化育人
宿舍文化是校风、学风在宿舍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具有无形的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宿舍服务和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一系列学生认同的“温馨、祥和、安全、舒适的家文化”,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农村中学宿舍文化建设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依次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环境文化建设。
第二,制度文化建设。
宿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宿舍活动,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可见宿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既频繁又紧密,大大地增加了宿舍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而且,现阶段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只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足够的学分就可。学生选课以后同一班级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而且每个学期选课不一样,一起上课的同学也总是经常变动。所以原来传统的班级概念也就越来越淡化了。而宿舍却不一样,宿舍里面的成员相对固定,在一起的时间也非常多,交流时间长且深,因此宿舍中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地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且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处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时,同伴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成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者将宿舍关系划分为五种:“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以及“失控分裂型”。在这几种宏观的宿舍关系下,微观的成员关系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立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这些人际关系类型的不同,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显然也有好有贬。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反,宿舍关系不和谐,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从而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期间学习和工作的成败。总的来说,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以下一些影响:
一、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家”的功能
大学生从中学跨入大学,远离了能给予他们情感满足的父母、兄弟、姐妹,宿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家。在宿舍里。他们能够得到一些像在“家”中的那种安宁与温馨;当他们心情烦闷或者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舍友们像兄弟姐妹般的照顾与帮助;而且他们可以在自己宿舍的空间里展现真实的自我,因为宿舍有着像在“家”一样的安全感。
在宿舍里,由于时空上的临近性,成员之间最容易熟悉和接近,也相对更容易建立友谊,所以能够比其他任何人际关系都有一种先天的优势,容易形成一种“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感觉能够起到补偿精神上的空虚、孤独与寂寞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员的归属与情感需要。
2.社会化的作用
很多学生上大学前很少住校,与他人紧密地相处的经验较少。但是在大学宿舍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然而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习惯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相互闻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这些矛盾就需要宿舍成员慢慢学习,慢慢地磨合来解决,这种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是学生迈向社会重要的一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这种冲突与矛盾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掌握社交技巧的绝好机会。
大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他们很少接触社会。然而大学是一个社会与学校的分界点,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学生需要直接走向社会。但是让一个对社会了解甚少的人在大学学习四年后直接进入社会显然有些突然而会产生诸多不适应感。因为在大学中,虽然有人称其为“小社会”,但是相对来说毕竟单纯了许多。一个人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慢慢摸索面向社会的一些规则远远不够,但是宿舍能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和适应的平台,一个宿舍几个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学到各自不同的东西,如果在宿舍里面进行分享,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他们能更快地学会如何融入社会。如何适应社会等。
3.促进心理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由一个依赖父母处事型向独立处事型较变的过程。也就是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一个转型。不管是在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情感生活上来说,都与以前不同,面对的是自己生活尤其是心理上的独立。而在宿舍里,如果人际关系和谐,当他们感到困惑时,宿舍中的和谐气氛会支持着他,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精神支撑去完成自然调适的过程。所以宿舍氛围可以让他们很好的完成这次转型,由原先的对父母、老师的依赖转向独立、成熟,心理功能也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宿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却是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有很多种,例如打扰了别人睡眠、打扰了别人学习、怀疑别人拿了自己东西、被人排挤等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有的大学生不愿回宿舍,有些心情由此抑郁,有些表现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最糟糕的甚至可能走向轻生或者发生恶性的报复事件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存在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单一,多数人上了中学后又没有住校,没有与很多人共居一室交往的经验。而这种非常紧密的接触显然就会由此产生一些冲突。但是,面对这些冲突,许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比如有些学生从小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一直对自己百依百顺,要什么他们都会给什么,提什么要求他们都同意。但是到了大学后住进了集体宿舍就不一样了,在宿舍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一定要迁就谁,相互交往应该是礼让三分,诚以待人。但是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要求别人都要依着你、顺着你,显然不现实,这种自我中心的思想是宿舍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2.自卑与自傲心理
现在的学生进入高校前,存在许多的差异,例如家庭背景,原先的学习成绩,交际组织能力等等,这些差异本可以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从而相互得到促进与提高。但是如果把握不当,这种多文化、多差异的接触碰撞,往往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自卑和自傲心理。
先说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一种事事不如人的情绪体验,例如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到了学校后,宿舍同学都有手机、电脑,穿着都是名牌,进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等,如果心理没有较好地调控,就会产生失衡,从而引起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些还会相应出现虚荣心理,攀比心理或者嫉妒心理等等。"’而那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就可能相应产生自傲心理,当然这种条件较好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有些学生有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条件、相貌等等感到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心态如果没有能调整好,也可能掉进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自大与自傲,甚至形成自恋的人格。而且,这种自卑与自傲的心理很可能进一步会演化成嫉妒和虚荣等更加消极的情感。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消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这里不再赘述。
3.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的缺乏
还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还不懂人际交往技巧a大学生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他们相处的时候更多是凭自己的感觉,遇到冲突矛盾时不能合理解决。例如很多同学感觉到“很想和舍友交流,但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舍友对我有误会,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等等,都反映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所以,当有宿舍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变现状,促进宿舍关系融洽,却不知道从那里着手,最后使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更加恶化。
三、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要发挥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增强宿舍凝聚力,让宿舍人际环境成为学生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_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
大学生对宿舍的观念相对要强于班级的观念,所以要创造良好的宿舍文化。首先要增强宿舍凝聚力,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大赛、各类文娱体育比赛等,既让学生感到生活充实,又能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休憩的空间和交流的中心,学校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让学生对宿舍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实证明: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产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培养学生良好人格与积极情感
前面述及,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个人中心主义和自卑自傲等负面情绪。但是人总是有欲望的,个人中心主义的人容易将通过比较激发出来的“动力”散发到嫉妒、攀比、磨擦上,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个人格心理的教育,正确评价自己,跳出自我的圈子,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心胸开阔、思想成熟的人,从而可以把由于与他人比较产生差距而激发出的“动力”用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上来。要让他们将视野放开阔一些,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志当存高远”,培养一种以优秀者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赶上和超过别人的正常的心理。
3.让学生学会更多人际交往技巧
关键词: 能力素质模型 高校学生社团 社团管理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校教育管理、文化建设、学生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青年学生非学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驱动发展,实质在于人才,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学生社团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将高校学生社团对于青年学生的引导、教育、培养作用发挥好、运用好、把握好,如何实现学生社团高效管理,发挥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凝心聚力的作用,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本文借鉴企业中能力素质模型理念,结合学生社团工作和发展实际情况,对其在学生社团管理、青年学生教育、优秀骨干培养等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
能力素质模型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能力素质”(也称胜任力)理论为基础,以职业素养、能力、知识为要素,以内容、角色、岗位相互关联影响为导向的能力评价和职位胜任匹配机制[1]。
“能力素质”的特征结构包括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景条件:个体特征,即个体所拥有的特质属性,主要由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组成,这五个方面的“能力素质”特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力素质”结构;行为特征,可以看作特定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的具体运用[2],与“能力素质”相关联的行为特征即指在相似情境下实现绩优的关键行为;情境条件是“能力素质”在实际工作和具体环境中表现的背景因素,不同的情境条件对于个体的“能力素质”需求是不同的,由此表明“能力素质”概念并非独立存在,而应在内容、角色、岗位的体系中探讨。
可以说,能力素质模型体现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方向。它的出现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固有的不足,而且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
曾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阶段,担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3],如何能够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环境,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促进青年学生非学术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数量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但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认识模糊。部分学生对于社团工作没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对于加入学生社团存在一定盲目性。不清楚加入社团的本质目的,不了解社团发展的历史背景,更没有思考其在社团中所应承担的角色责任。
2.管理有待规范。部分学生社团尚未形成针对社团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于学生骨干的选拔标准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社团日常管理松散,没有形成内部约束机制,使得组织活力丧失。
3.文化定位缺失。文化认同是一个学生社团的立身之本,如果学生社团不能够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角色定位,便无法形成团体内部的归属感。文化作为连接社团及其成员的重要纽带,一旦缺失则很难形成工作合力和内部凝聚力,同时很难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骨干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学生社团新旧交替频繁,角色转变较快,导致一些学生社团并没有较为完善的骨干培养体系,进而使得一些学生陷入事务性工作中,难以具备全局意识,同时缺乏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思考。此外,部分学生社团没有针对学生干部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干部往往能力不够全面,很难独当一面。
三、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1.健全社团骨干培养体系。高等教育中,第一课堂教育主要是培养专业技能,而非学术能力的提高,往往更依赖于课堂之外的锻炼与培养。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优质平台,青年学生则是社团运转和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能力素质模型很好地将传统粗放式、模糊式的学生骨干培养标准精准化、精细化,在社团内实现学生成长和培养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明确方向,规划发展,成长成才。
2.通过能力素质模型将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干部能力紧密结合。学生社团核心竞争力是决定社团是否具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将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干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既围绕社团核心文化来统筹人才培养,又以骨干核心能力培养为抓手,形成社团发展合力,进而推动社团和学生个人的互动式、互助式、互补式发展。
3.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增强学生干部的自我认识。将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于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培养体系中,能够为青年学生提供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转变等,进而在成长过程中有的放矢,促使在个人意识层面完成从要的被动执行,到我要干、我想干的主观能动。
四、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应用的分析
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有着较广泛的应用,是实现人力资源高效管理的有效工具。对于高校学生社团而言,其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较为简单,较企业相对扁平,因此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更具渗透性和探索性。
从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渗透性角度看,一个学生社团的组织架构在纵向上由干事、部长、会长(主席团)三个层次组成,相较于企业人事职务复杂的层级关系而言更加明晰,易于梳理,因此在学生社团中运用能力素质模型考察、锻炼和培养学生干部更便于实施、管理和把控,能力素质模型的实质内涵更易于得到贯彻和落实。
从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探索性角度看,社团依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横向上形成若干不同职能的平行部门,且分工明确,部门之间并无隶属关系,由社团主席团统筹管理,这是高校学生社团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探索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向高校学生社团应用的切入点。在企业中,能力素质模型更多的应用于个人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社团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因此相较于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更倾向于由“我需要什么样的人”向“我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探索和转变,这既是对能力素质模型的探索,又是对能力评估和培养模式的发展。
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主要可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成员招募。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其根本在于社团的基本组成,其主导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因此“需要什么样的人”和“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高校学生社团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要义。在成员招募过程中,运用能力素质模型既能够规范和量化社团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和标准,对社团吸纳优秀人才起到促进作用,又能够完整而系统地展现社团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向和方式,更易于实现学生与社团之间的相互匹配。
2.工作管理。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中的应用相较于企业而言,其教育、培养和管理的作用大于考核、定性和奖惩的作用,更多的是借助其对于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指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有方向地培养各方面综合能力,自觉提升自己、管理自己,在社团内部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氛围,进而使社团的规范与管理得到有效落实,提升社团整体活力。
3.骨干培养。学生骨干是社团蓬勃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途径,也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学生骨干培养中引入能力素质模型,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骨干各方面的能力素质,而且能够使社团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够在社团中找到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培养出助力社团发展的优秀学生骨干。
五、结语
本文对能力素质模型的基本概念和高校学生团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的实际方向进行了分析。
能力素质模型普遍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强调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与职业的匹配性,结合高校学生社团实际工作情况,将其应用到学生社团管理中,依然能围绕不同社团管理模式和学生干部培养体系起到积极作用,对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提供参考标准,同时有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人和学生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这样一种人才管理、选拔和培养模式,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评价,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面,将这样一种与企业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引入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将更加有助于高等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期待的新时期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5S管理即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例如:革除马虎之心,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遵守规定;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文明礼貌等。
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通过5S管理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设了《质量管理实务》课程,5S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作为任课教师,为了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和素养,使得所学理论能使学生运用到实际中去,故在课程中设置了5S宿舍管理的综合实践项目。
1 实训目的
本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质量改进知识,运用5S这种有效的现场管理工具对学生宿舍进行清洁卫生管理,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做人、做事习惯。
2 实训内容
1)制定宿舍5S检查表。
2)分别进行1S、2S、3S、4S、5S的训练。
3)写出5S活动总结报告,评出5S最佳宿舍。
3 实训细则与要点
1)确定5S 检查表。
2)对学生宿舍分小组进行5S检查。
3)对照检查表进行打分,评出最佳5S宿舍。
4 宿舍评比条款细则
4.1 地面清洁:标准分20分
1)地面清扫,但有少量垃圾扣2分。
2)地面未清扫,脏乱,大量垃圾堆放扣5分。
3)寝宿有烟蒂扣10分。
4)鞋子没有整齐摆放扣2分。
5)门口垃圾堆放扣5分。
6)垃圾没倒扣2分。
7)清洁工具没摆放好扣2分。
4.2 桌椅摆放:标准分20分
1)桌上东西摆放不整齐,扣4分。
2)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扣4分。
3)桌上有烟盒扣10分。
4)椅子堆放大量衣服,每张椅子扣2分。
4.3 床铺整洁:标准分15分
1)被子凌乱未整理,扣5分。
2)被子简铺,未折叠,扣3分。
3)床上乱丢衣物,扣4分。
4)床上乱挂衣物,扣3分。
4.4 卫生间清洁:标准分20分
1)水池台面脏乱,东西摆放不整齐扣4分。
2)卫生间垃圾堆放扣4分。
3)卫生间地面脏,有积水,扣4分。
4)便池脏,墙壁有污垢,扣4分。
5)卫生间有异味,扣4分。
6)占用卫生间逃避检查扣20分。
4.5 阳台整洁:标准分10分
1)阳台堆放杂物,扣3分。
2)阳台地面脏,物品摆放不整齐,扣2分。
3)阳台栏杆灰尘没有擦拭,扣3分。
4)阳台有蜘蛛网,扣2分。
4.6 空气质量:标准分5分
1)寝宿有烟味,扣2分。
2)寝宿内有异味,扣3分。
4.7 其他:标准分10分
1)私自拉网线,扣5分。
2)房内有蜘蛛网,门窗不干净,扣1分。
3)有违章电器,扣4分。
5 满分一百分,考核等级划分
1)评分为85分(含)以上者为优秀寝宿。
2)评分为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寝宿。
3)评分为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寝宿。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高校提出了数字校园的建设构想,并付诸行动,网络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硬件保障。与此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化知识越来越丰富,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为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在这种深刻的背景下,现代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正在悄悄改变着校园的原有面貌,信息化代表着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于2013年1月立项开始建设,3月份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并作好系统开发的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利用半年的时间做好系统开发的具体工作,直到9月已经完成系统的基本功能开发,同时并作好前期测试工作,及时修改系统出现的问题。2013年10月,学校采购服务器并顺利安装调试完毕,同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已经实现了全校辅导员和学生基础数据全部导入系统,建立了全校学生工作管理基础数据库。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通过系统上报大学生医保数据,除个别原因外,基本上已经成功与贵阳市医保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学院和辅导员在系统里可以上传工作计划、总结、学生工作案例等,根据学院和辅导员上传的工作文档,系统自动完成了2013年度全校各学院和辅导员的评价(包括学生评价辅导员、辅导员同行评价、学院领导评价辅导员),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考核机制,实现了辅导员考核公开化、公平化、公正化,使系统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系统的“学生管理”、“学生工作”、“勤工助学”、“奖学金评定”、“辅导员管理”、“常用信息”和“我的文档”模块,集中解决学生反映的学籍信息及学生基本信息资料不全、密码找寻等问题,成功通过系统信息平台大学生征兵宣传资料、补办学生证的通知等信息,优化了学生工作的信息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系统能够紧密契合我校学生工作实际,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通过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学校已经初步实现了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但是,在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建设进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只有正确分析当前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阻碍因素,才能推进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一、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阻碍因素
(一)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的范围和地位认识不到位
虽然,学校已经将学生管理信息化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但师生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人认为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上网就是学生管理信息化,也有人认为学生工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化办公就是学生管理信息化等,其实这些都只是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一方面。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立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实现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管理、执行、反馈等各项功能,力争学生管理部门能够在学生管理信息化条件下做到“找到最想要找的人”。
(二)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贵州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学校已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计算机网络,但就其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而言,都还处在粗放经营的阶段。多数管理人员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操作和表格处理上,对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等仍采用以手工为主的传统信息管理方式,而网络技术、智能技术还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使得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大量基础数据的采集集中在各职能部门,形成信息管理的瓶颈,影响了数据的精度。
(三)学生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规划,形成“信息孤岛”
目前贵州师范大学涉及学生的各个管理部门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宏观规划,尚没有制定明确的学生管理信息化目标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各部门往往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条块分割”造成各管理机构的交流障碍,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统一标准、所完成的管理工作单调、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协同工作等,造成重复建设,整体水平低下。学校没有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将招生工作、教育管理、评奖评优、保险管理、素质拓展、就业指导等学生管理工作流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
二、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充分认识加强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贵州师范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国家建设快速输送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已成为贵州师范大学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是搞好学校学生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是当前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的重点,我们应该抓住当前全球信息化的机遇实现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
在高校内部的管理过程中,管理队伍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制定者、管理制度的执行者、组织协调者和服务者,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实际上,他们是管理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处理加工者和传递者,在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中处于决定性和支配性地位。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明确信息化管理分工,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把管理人员从传统的经验性管理者转变为学习性管理者,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三)明确目标、合理规划、整合资源,加快信息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