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心理学的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3-11-30 10:17: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心理学的理论

篇(1)

作为一个劳动力大国,我国的劳动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劳动市场相对复杂。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一项不可小视的问题。不断发展中的心理学理论给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分析探讨这两者间的联系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时代不断变迁,“以人为本”成为各行各业非常普及的概念,国与国、企业与企业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竞争优势,人力资源强才能给企业强劲发展带来重要意义,企业强是国家强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资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人力资源。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则是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转变了过去的管理模式,开始使人力资源沿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也有了全新的解释。无论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新概念,其发展之本依然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实现员工的最佳配置,最终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收益。

2心理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人、事等方面的各类技术和概念,帮助企业完成发展目标的管理模式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间,更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稀缺人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当前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更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都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针对的是人,心理学理论探究的对象也是人,这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在有意识地认识如何了解人、使用人。从这一点出发,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方面,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这两者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人是无法取代的,也是无法模仿的。如何管理好人,充分发挥好人的潜力,将他们的价值显示出来,也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理论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此时在应用人力资源时,心理学理论显得无可替代。有效应用心理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管理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理论,不仅能够给使工作开展地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企业生产发展的效率。与此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也为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非常密切。

3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3.1在员工招聘、培训方面的应用

过去的企业招聘中,大多数缺乏科学依据,很多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依靠主观臆断便招聘员工。但应聘者在应聘的过程中无法将所有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表现出来,这就导致公司管理层无法全面、客观地掌握招聘者的能力。这样做难免会使这样的招聘方式,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最终导致失败。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如果加入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司招聘人才的精确度,帮助公司尽早寻找到需要的人才。很多心理学理论中,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出应聘者的真实情况。例如,暗示效应在招聘中的使用,正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心理学测试手段。例如,在企业招聘中有A、B两名招聘者,对应聘人员询问同样的问题,两人的回答可以体现两种不同的暗示内容,比如问题围绕工作强度、福利待遇、薪酬水平、奖励制度等内容进行提问,A可以针对应聘者进行积极的暗示,而B对应聘者进行消极的暗示。此时观察应聘者对相同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能够了解两位应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了解他的自信心、意志力、抗压能力、工作动机等各方面的内容。除了招聘工作以外,面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方面也应当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过去单一的企业员工培训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并且这种传统的培训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如果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可以得到更多员工的认可。这主要应用的是心理学理论中的“首因效应”理论,也就是培训者给员工的第一印象。培训人员应当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和形象面对员工,并且用宽容大度的态度和轻松幽默的授课内容吸引员工,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印象,让更多的员工乐于参加培训,并主动接受培训课程的内容。

3.2在员工考核方面的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家企业要想得到高效的发展,势必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绩效考核对员工及企业发展来说都有两面性,对绩效考核的运用应当把握尺度,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且对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心理学理论中,“顺序效应”理论可以应用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来,可以根据员工的职能和具体的考核内容,设置考核内容是按照“先宽后严”还是“先严后宽”。例如,企业运行一项新的制度,此时应当按照“先宽后严”的顺序,让员工在按照新制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新工作任务,之后再按照工作目标严格考核内容。而对企业的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或对某些领导干部进行提拔过程中,应当按照“先严后宽”的顺序,在考核开始之初要制定较高的门槛,选择管理能力强的候选人进入考核,这样有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3.3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

要想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在人力管理方面还可以通过激励制度的应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动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因此,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好的方式便是激励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企业的管理层应当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了解什么是员工最需要的,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用以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不仅要多听员工的心里话,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通过员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为员工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管理员工时,制定更加详尽而科学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情况,安排适度的工作,让员工力所能及地完成相应的工作,激发他们在企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获取事业上的成就感。对于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员工,还要多给予鼓励和培训,让他们重塑信心。此外,在激励制度中,职务晋升也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选用激励制度还应当适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给员工的激励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可能会引起负面效果,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讲,层次理论及公平理论适用于对员工激励方面。首先可以根据员工的努力情况,改变员工原本不满意的岗位,还应当根据公平的原则平衡岗位之间具体工作内容,不让员工产生心理落差。例如,在企业中,有空缺的职位可以首先在内部公布,让员工公平竞争上岗,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诉求获得相应的职位和报酬。对于企业中级别相同但工作不同的岗位,管理层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岗位的方式,让员工始终保持工作激情和热情,保持着工作的新鲜感,时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

3.4在员工个体心理差异方面的应用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身上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点。即便是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中,不同的员工所表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其中心理特征是最为显著的个体化差异表现。这些心理特征受到自身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活动和能力,并且这些心理特征也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层要充分挖掘员工的优点,将这些内容充分发挥出来,依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例如,在员工中有的性格外向,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安排宣传或公关工作。对于善于表达的员工来说,可以从事组织协调或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性格成熟稳重的员工,可以安排文员等方面的工作。在今后员工的晋升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员工特点,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3.5在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

此外,还应当关注的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出现员工工作状态欠佳,或与公司中的其他同事关系不和睦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管理层应当采用心理学理论中的“近因效应”理论,让员工暂时离开原有的岗位,调换至其他岗位上,暂时离开周围关系紧张的员工,以此来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一段时间后,待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恢复后,再调回原有岗位,让员工以全新的状态改变过去周围人的印象,这样也有助于促进员工间的和谐。综上所述,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价值,很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它可以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帮助管理层解决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还应当灵活运用心理学理论,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待于企业的管理层及从业人员不懈的努力,去完善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罗银实.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8).

[2]王玉珅,田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8).

[3]邹火英.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

篇(2)

人属于群体动物,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人容易受到周边环境以及周边其他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就是周边环境良好,周边人友好就会使得人的心理趋于平静、精神抖擞以及工作质量优秀等,在此研究以及探讨过程中衍生的一门学科就是组织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内容为在不同的组织生活过程中人的思想、观点、精神以及心理会产生的变化。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近年来较为迅速,且发展方向以及范围逐步扩大,在企业管理中较为突出以及作用明显。组织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研究中主要通过对其的研究对象进行情境化的实际考量,以及多层次理论的联合应用研究[1]。

1.组织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会随着周围人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其主要适用的对象就是企业。组织心理学主要遵从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进行研究发展,在企业管理的应用中通过相应的教育、赏罚以及实际示范来改进管理对象的思想深度、观点正确性以及精神状态等,从而使得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从精神以及心理上进行实质的提高和改进,保持工作人员的高度思想觉悟、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以及自动更新自我知识的积极性。组织心理学在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较多需要研究的内容以及需要发展进步的部分,因此,组织心理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管理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对于企业所起的实际作用较为表面,为使得其起到深层实质的作用,就需要对组织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遇到的阻碍进行实际的分析,从而获取改进的具体实际方向[2]。

2.组织心理学研究情境化

组织心理学研究情境化简而言之就是将实际情境中存在的因素,如人员的变动、环境的改动以及工作内容的变化,其对于工作者而言都有直接的影响效果,在组织心理学管理应用过程中,运用该方式进行实际改进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组织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优化,从而使得组织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实际思想方面的作用得以体现以及使得其在工作过程中减少对于个人得失的计较,对于工作态度的端正以及对于工作内容的负责和深究。组织心理学情境化的主要研究方式就是对该企业特点管理对象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对得到的各项信息,如工作的态度、平时工作的具体表现、对同事的态度以及工作的质量和完成度等,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实际的考察和分析研究,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在通过这些信息结合组织心理学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改进策略主要就是通过对这些限定因素进行相应的数据状态改进,在进行相应的具体情境的考虑,最终确定对特点对象进行的教育方式内容以及奖罚条例等,从而使得管理对象即公司员工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使得公司的工作环境风气等和谐,使得公司实现进一步发展进步的目的[3]。

3.组织心理学研究的多层次理论

在个人工作生活中所受到的发展因素极多,其中影响最为巨大且深远的就是其他人的行为、看法、理念以及态度等,这就要求在组织心理学研究过程中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考虑。多层次理论就是不同的因素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范围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都有不同的影响结果,多层次理论的模型提出主要有三种,都是为了能够具体形象的体现多层次理论的具体概念,包括集体数量以及层次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此为多层次的一致性模型;对象相同的不同层次之间得出相对较高层次的结果去推测较低层次的变化结果,此为不同层次之间的调节模型;不同的环境对于人而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结果的影响,此为蛙池模型。多层次理论在组织心理学中的应用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变动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使得在组织心理学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提升一个层次,从而使得组织心理学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实际化,与管理有机的结合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的质量得到质的提升[4]。

组织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较快,在国外的发展作用具体体现更为明显,我国对于其的应用以及发展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以及重视性。组织心理学对于企业的管理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我国企业需要重视这一点,从而使得组织心理学的发展扩大空间,在组织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情境化以及多层次理论。在不断的运用这些理论以及技术进行改进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组织心理学的发展更为快速健康,使得管理的水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李文鑫 单位: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志学.组织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化及多层次理论[J].心理学报,2010,42(1):10-21.

篇(3)

1.身体对认知存在着限制作用

身体限制着认知的特征与范围。有机体的身体结构和活动能力限制了认知的表体性质和内容。因某种特征的存在,使有机体某些形式的认知变得相对容易,也可能使某些形式的认知变得相对困难,甚至变为不可能。以听觉为例,动物的听觉比人类的听觉更为灵敏,是因为它们的听觉系统构造与人类不同。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就明确指出,抽象思维主要是隐喻的。而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Lmage Schema)理论是“对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方式就是认知的方式”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个体的主观世界是被个体的行为和感觉运动能力决定的。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身体是认知的身体。但在这一过程中,身体的结构和感官运动系统都限制着认知的进行。

2.身体对认知的分配调节作用

身体可以作为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一部分,在大脑、骨骼、皮肤等身体各方面与认知系统中发挥着类似于分销商的作用。身体调节着认知,影响着思维、判断、情绪和动机等心智过程。许多心理学实验都证明身体的状态和运动对认知过程有调节作用。在荷兰心理学家Koch等人的Stoop task测验中得出的结论,后退动作诱发了更多的认知努力,因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因此,身体会对心智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力。身体的调节作用使认知、身体、行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成为一个整体,确保了认知与行动之间的和谐。由于身体的调节作用,认知操作的过程与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保证了认知任务的圆满完成。

3.身体使认知产生依赖性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曾经明确指出,身体并非认知的对象,而是认知的主体。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体认”的方式了解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切体会到自我和身体的亲密关系。换言之,认识依赖于身体的各种经验。身体体验的过程构成了认知过程的基本素材。人类特有的身体结构决定了人类独特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如同动物特有的生理构造决定了动物了解世界的认知系统。没有这种特殊的身体构造,就没有人类特有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认知系统的活动思维和方式是依赖身体的活动状态和思维方式而进行的。

二 在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与身体紧密联系

1.心智与身体联系紧密

科学心理学是西方文化思想的产物。在西方文化中,二元论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科学心理学本身就是二元论思想的体现。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视身体仅为心智的一个观念。二元论的基本特征是主张心物、身心、主客的二元对立。心理、意识、主体构成了二元对立的一方,物质、身体、客体构成了对立的另一方。这就构成了理论心理学的基础。身体是物质的,但是身体的物质属性却需要通过心智中的观念实现。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心智驾驭着身体,指挥着身体的运作,但是身体对心智没有实质的影响力。

2.在理论心理学中心智与身体的一体化

身心一体化是指身体在心智中,心智在身体中。身体并非传统上认为的仅是心智发生的“场所”“载体”或“生理机制”。身心一体的原则是心智对身体的影响,而理论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思维、回忆和语言等认知过程在无意识中影响了身体的感觉和运行系统。

3.认知与身体在理论心理学中的关系

身体对认知既有因果作用,即塑造认知,也有构成性作用,是认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身体是认知的主体,是身体去感受、去思维、去行动。因而身体的感知和身体的运动等各种身体经验必然对认知过程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表明,语言、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实际上是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方式。在理论心理学中,认知与身体则是因与果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 结束语  

篇(4)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支持信息技术的学习,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等等,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由于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了一门急需普及的基础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往往会感到入门难,深入学习更难,这无疑是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运用很多心理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的原因

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实践操作类课程的愿望,促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浓厚兴趣。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很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多,这也是学生喜欢信息技术学科的又一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上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是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最大体现。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学基础

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更好地激发和鼓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要想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必须让学生有成就感,即必须激发并维持其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其主要有三方面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因为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罚分明的欲望。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心理学的具体措施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也是任务驱动法的一种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应当有适当的梯度(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密度(指一节课内讲授的分量要适当)和难度。

(2)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真正的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任务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学习效率高,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3)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在开展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而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知道之前的学习过程在哪个环节偏离学习目标,明白接下来该做什么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

(4)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作业效果予以表扬和适当的批评,可以使学生获得被关注的心理满足感。进行正确的表扬和批评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只有对分数持正确的观点,分数才能起积极的激发学习的作用。(2)评价必须客观、公平和及时。若评价不公正会使评价产生相反的结果。(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应更多一些鼓励与表扬,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不足。

2.运用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有实验数据显示,学习与注意力之间,有极具意义的交互关系。当注意力最高时,所显示的学习兴趣也越高,注意力最低时,学习兴趣也最低。中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表现突出。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讲授理论势必会显得单调,如果教师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先给学生留下一些“疑问”和“悬疑”,然后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找到这些“悬念”的答案,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计算机病毒时,学生可能不理解,计算机怎么会“生病”呢?计算机病毒和我们通常所说的病毒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能带着这些疑问,去上网或者查阅相关书籍,弄清楚它们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定要把二者的区别找出来,于是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

3.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需求

在任务的设计上,不但要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而且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各种心理需求。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有关心理辅导的网站,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网站的内容,进行自我心理测试,学习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时,可以在这些网站上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进行交流,这样彼此不见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许多面对面不好交流的问题也能在网上解决。

4.教学过程中注意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待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态度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那些对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已经产生心理饱和的学生,任务驱动的教学可以灵活设计:

(1)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推进的方法

所谓分层推进就是指要让学习上有不同要求、不同基础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努力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不断推进。

(2)开展社团活动或者让学生自己组建兴趣小组

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做的作品。而开展兴趣小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定方向,选择自己的组友,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3)定期举行阶段性校内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市、区信息技术比赛

通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聊天。信息技术课并不像其他课那么紧张,它应该是轻松的,学生可以上网。但上网的目的是浏览网页、新闻或者查资料。对于一些上网实践课,一定要有要求,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上网时间,适当限制他们接触网络的次数和时间。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任务驱动法的设计策略,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将方法和操作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但能够较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彦.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J].山西电教,2007(4).

[2]秦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篇(5)

在心理学中,“动力”一词含有力、能量和活动等意义,可包括所有决定有机体行为的~内在或潜在因素,对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动力”可能会有着不同的涵义,他们所使用的动.力概念不尽相同,对待动力的观念也颇有差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一种动力心理学,他所侧重研究的是潜意识欲或里比多的作用;麦独孤是一位动力心理学家,他的动力概念:主要指本能和本能对行为的策动。勒温的动力概念(或动力观念)可概括为心理紧张系统,他不但注重需求和动力能量的意义,而且强调各种心理动力在一个系统中的交互作用,以及人的内在动力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一)心理紧张系统

心理紧张系统是勒温从概念的水平上对人的行为根源所进行的动力分析,他认为,*只要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一种心理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紧张的释放可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也就构成了决定人的心連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为了证明这一理论设想,勒温指导他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表验.研究,如蔡加尼克的实验,她让被试去做I8至20项简单的工作,但只有其中半数工作让被试完成,另一半则中途阻止不让完成,最后让被试对所做过的工作进行回fc。粮插勒温的理论可以预知:1.一件要完成的工作等于一种准需求,并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心理紧张。2.如果完成了工作,紧张就会消除。3.如工作受阻没有完成,心理紧张将继续存在,并且会影响被试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蔡加尼克实验的结果完全证实了勒温的理论设想,被试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平均为68%,对巳完成的回忆量为43%,这就是心迪学史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1927年蔡加尼克在德国《心理学研究》上发表了她的实验报告,她自己对这项实验'的解释是,“当被试接受一项有待完成的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竖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中途受阻未完成工作的被试之所以在回忆工作时占优势,一定与这些继续存在的准需求有关……所以回忆便可作为鉴定紧张系统存在的一种指标。在蔡力n尼克实验的基础上,也以检验心理紧张系统为目的,勒瘟的另一个学生奥芙散金娜进行了关于“受阻活动的重做趋势”的实验。她在其实验报告的前言中写到:“如果勒温的理论是正确的,意向性活动的潜在动力不是联想而是一种紧张系统,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一种对受阻活动的重做趋势。实验得到了预期的结果,勒温认为这一实验同样证实了“一种目的或一种意向,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产生具有动力意义的紧张系统。勒温说,“这一重做(趋势的)实验表明,只要需求未得到满足,一种与目标相连的力便存在,并引导着朝向目标的活动。

波林注意到,勒温所用的紧张(tension)—词与注意(attention)和意向(intentioiO有:关,并认为“或许这一概念的应用,就是一种动力心理学的真正标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勒温与意动心理学的关系,事实上勒温的老师斯顿夫就是一个意动心理学家,并用意领心理学的观念影响了勒温的思想。正如“意动”和“意向”都需要一定的对象,“紧张”也必然要有它的确定目标。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行为或心理活动的目标也具有一种力,勒:温称之为引拒值(ralence)。正的引拒值具有吸引力,负的引拒值具有排拒力,所以人的-行为不单是由于内在需求和紧张的推动,而且还由于目标本身的吸引(或排拒)。需求的强度增加,与该需求有关的目标的引拒值也会增加,而引拒值的增加,'又会反过来影响到需求的强度。因而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他的心理紧张系统便包/括了这种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了紧张与目标的相互作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与弗洛伊德的里比多说和麦独孤的本能说略作比较。弗洛伊德和麦独孤所追求的都是对行为动力作一种实体性的解释,把动力本质归结为里比多或本能(一种实体),遵循了一种旧物理主义的能量说。在他们那里行为的动力模式带有很大的机械性,人的行为基本上取决于里比多或本能所提供的能量本身,;然而勒温则倾向于对行为动力作一种关系性的解释,把动力本质归结为包括人与环境在内的各种力相互作用的心辱紧张系统。这种从实体概念到关系概念的转变不但是一种动力解释的差异,而且涉及到二种动力观的转变。勒温的动方研究是以新物理学的世界观为背景,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来考察勒温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生活空间或动力场,并借以探讨勒温动力观念中的整体意义。

    (二)紧张系统与生活空间

在勒温看来,“紧张”始终处于—种系统之中,因而要其庄理解“紧张?,-诅就必強理解这种系统的意义,对需求与紧张,紧张与目样,目标的吸引力与排拒力,以及各种力的相互:作用都有所了解。或考说,理解勒温的动力就必须同时理解他的动力场,而这种动力场也被勒温称之为“生活空间”。

生活空间包括在一定时间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勒温说为了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整体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并用B=f(PE)=f(LS)来表示生活空间包括了人与.其环境,行为便发生在这种生活空间中,它旣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也是生活空间的函数。与勒温这一行为公式相联的,是他陈述生活空间时所提出的一个动力原则:“实在的是有影响”,存在于生活空间中的事物或因素都必然对个体当时的行为有着实际的影响。这样勒温所讲的生活空间就既非一般的纯客观环境,也非考夫卡的意识中的行为环境。生诖空间以对人的行为发生实际影响者为存在标准,将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个共同的整体,并表现着整体所具有的格式塔性,即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它部分的变化,都必然与整体有关。场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生活空间中,故勒温及其学生也就把生活空间看作是人的行为动力场。

勒温曾借助于拓扑学来描述生活空间以及生活空间中的动力结构,借助于向量学來分析生活空间中的动力作用以及动力和行为的方向,故勒温的心理学又有“拓扑心理学”和**向量心理学”之称,而拓扑心理学与向量心理学的结合,或动力研究与整体研究的结合,也即在生活空间或动力场中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便形成了勒温的场论,因而场论也就被认为是勒温心理学的象征。笔者把动力与整体看作是勒温场论的基石,把紧张与生活空间看作是勒温心理学的二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旣具有动力性,又具有整体性,勒温动力观念的本质,便是这二者的结合与统一。

在1924至1933年间,勒温曾指导他的学生围绕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较为著名的除了蔡加尼克和奥芙散金娜关于心理紧张与记忆和重做趋势的实验,还有丹波和霍普等关于欲求水准的实验,巴克(R.Barker)关于挫折与倒退的实验和玛勒_(V.Mahler)关于代替满足的卖验等。这些实验不但为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学说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而且检验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观点,为整个实验心理学和动力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或许正是在这种章义上,波林称勒温的动力研究是对弗洛挣德体系的科学改造。事实上,勒温的研究和理论可说是整个动力心理学中的一次革命。他不但推动了动力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把“动机心理学从清规戒律中解放了出来”,而且以心理紧张系统引起了动力心理学研究从实体概念到关系概念的转孪,把新的科学观运用到了心理学的动力研究之中,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低进作用。

二、勒温的动力模式

把勒温的动力概念扩展开来,便表现为一种基本的动力模式,勒温把它称之为#准稳.定平衡过程”。正如勒温的动力概念与实验研究都引起了动力心理学中的革命,他的动方模式也为动力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挺之前,求乐论是动力心理学研究中的主导传统,如联想主义、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他们都以“避苦求乐”为研究人类动机的唯一标准。然而,在人类思想史中还有一种关于人性和动机的基本观念,那就是稳态论传统。稳态论主张有机体内有一种自我保护和自然平衡的倾向,强调人所具有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它强调整体、系统和功能,具有有机论和生态论的特点。勒温首次把这一传统思想系统地引入了动力心理学,并从中阐发了稳态动力论,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稳态(homestasis)这一概念是坎农1929年创用的,1932年他在《躯体的智慧》中对稳态的意义作了具体的阐述,然而稳态所表示的这种有机体自然平衡的思想却由来巳久。希波克拉底和斯宾诺莎就曾对这种思想有过论述,贝纳德在1859年提出了著名的有机体内外环境论,坎农的稳态概念就是从贝纳德的“内环境”中推导出来的。坎农认为,“稳态

这个词不是表示某种固定不变的事物或一种停滞状态,它表示这样一种情况种可变的而又保持相对恒定的情况稳态的失调就会产生有机体的紧张状态,并促使有机体通过适应性行为去获取新的平衡。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便遵循了这种稳态论的动力模式。

勒温在表述他的心理紧张系统时指出,只有当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心理平衡,才会引起内在的'紧张。而由这种紧张所激发的行为不是为了避苦求乐,而是为了获取新的内在平衡。勒温说,“心理过程通常出自趋于平衡的倾向,正如普遍的生物过程,以及物理、经济或其它过程一样。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向一种过程,以及稳定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都可以从这样一种事实中推出》即在某一点上平衡被打破了,于是朝向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便开始”[7]。平衡概念甚能表现稳态的心理学意义,它不是表示静止,而是蕴含着变化,体现为过程。因为一种平衡既是一种活动的目标或结束,也是下一次浩动的准备或开始,目标的设立便已蕴含了动力作用。沃尔曼(B.Wolman)说,“勒温提出有机体倾向于平衡,这是仿效坎农和戈尔茨坦。勒温把稳态M则运用于心理力在一个系统内的活动,但没有提稳态这一概念”u]。勒温把平衡看作是一个动力概念,把紧张系统看作是一种“准稳定平衡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社会变化的三个步骤:“解冻一流动一重冻”。也即打破原有的平衡,趋向新的目标,并在新的水平上重获平衡。勒温的动力理论不但遵循了稳态论的基本模式,而且表现出强调整体结构和系统等有机论的特点。此外,勒温所主张的心理宇宙为一种开放系统也与稳。态论的基本观点一致。贝纳德和坎农都把有机体看作是一种开放的生物系统,在与其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保持着相对的内在平衡。

长期以来,心理学史家们多偏重于动力心理学中的求乐传统,基本上忽视了来自稳态论这一方面的影响。波林在他的《实验心理学史》中论述“动力心理学”的时候,便只讨论了求乐传统与活动心理学的影响,未能注意到稳态论传统和有机论在动力心理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在笔者看来,只有认识到稳态论在动力心理学中的意义,认识到槔态模式与求乐模式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勒温的动力理论以及整个动力心理学。事实上,勒温本人曾明确指出,不能把人的需求局限于自我对获取快乐和奖励的需求,动机的求乐论是片面的,不充分的u]。勒温的动力研究和动力理论所体现的是一种稳态论传统,他的心理紧张系统本质上是一种稳态动力模式。这种动力模式发展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平衡和认知不协调理论,并且对人本主义的动机学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勒温的动力观

“动力”:在许多心理学家那里被用作动机的代名词,如吴伟士,他创用了“动力心理学”,同时提出以动机学(motivology)来代替心理学。波林也曾说,,“动力心理学这一领域就是动机心理学”⑴。然而笔者则认为,“动力”中还有动机之外的意义,在勒温的心理学中(以及在任何其它一种动力心理学理论中),动力不单单是指动机,而且代表了一种观点,一种'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就此而言,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就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我把它概括为整体动力观,对此可作如下讨论。

(一)动力与整你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休观是勒温动力研究的一个自然基础,心理紧张系统发生于生活.

空间之中,而生活空间便是一个心理的格式塔^它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产生与表现的场所,是一种具有整体特性的动力场。勒温以此为背景所阐述的心理紧张系统不但具有动力性,而且具有结构性、关系性和系统性,具有格式塔整体性所具有的一切特点。

勒温曾说J在研究心理能量和心理紧张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记住它们在一定的心理系统中所占的位覃,因而就必须以在这种系统中行之有效的格式塔理论的观点来研究这些问题,勒温以整体性原则来指导动力研究,同时也以动力研究丰富了整体性原则。勒温的动力研究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突出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这样研究者所面对的必然是人的整体性或整体的人,而不再单单是人的感知觉或人的某种个别属性,。这样格式塔的整体原则便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这种动力与整体的结合,构成了勒温心理学.的基础与核心。.勒温说,“动力整体这一概念在动力格式塔的孕含性意义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为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展开了广阔的前景,势必会产生对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昀重要突破”⑴。在这里,勒温的动力理论所展现的已是一种心理观,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或认识论的意义。笔者也在这种意义上提出了勒温的“整体动力观”%它蕴含着整体与动力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此外,这种整体动力观还包含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动办的过程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的解释,包含着一种整合心理学的倾向。

(二)动力与过程

任何运动都必然体现为一种过程,所以动力研究从本质上说也应该为一种过程的研究,从过程中能够进一孝地来理解动力和动力的发展。在勒温的动力理论中,过程始终占弯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却一直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认为理解勒温所论述的过程对.理解勒温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并把过程所蕴含的意义看作是勒温整体动力观的一部分。

勒温曾以“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来标示自己的动力心理学理论。他说,一旦接触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的注意中心也就从客体转向了过程,从状态转向了状态的变化”。

二般来说,勒温在阐述他的心理动力时,总是要涉及这一动力的过程。他认为在任何心理过程中,内在的力与外在的力都会由这一过程本身来改变,动力的意义便体现于过程之.中。.勒温的仓理学以研究“朝向目标的行为”而著称,而朝向目标便包含着一种过稈性,心理紧张系统中便具有这种过程的意义。勒温对社会变化的动力解释也体现在“解冻一流动一重冻”的过程之中》

过程本身蕴含着发展的意义,因而动力的观点也和发展的观点有联系’勒温曾把心”理的动力过程看作是生命的发展过程,以“条件发生”(ccmditkmal-genetk)的概念来注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条件发生”意味着潜能和表面现象背后的动力因素,意味着一种动力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表现出过程中蕴含的另一种意义——时间性,勒温曾提出“心理过程本身是在时间上扩展的整体”,据此他为生活空间确定了一个a现实原则”

(“现在的事件只受现在情境的影响”),并用它作为衡量心理上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个标准。.这种时间观念和心理事件的真实性与个体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发'.展便意味着时间观的扩展和真实水平的提高,因而时间观念或时间维度也是勒温动力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成分。

过程的意义还体现在系统之中,动力与过程在系统中得到统一,组成了一个整体笔-者认为,勒温的心理学理论,尤其是他的动力场论,是系统论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事实上勒温本人就是一位系统论学者,他的心理学研究曾促使了一般系统论的发展。普汶(L._Pervin)指出,“过程(正如一般系统论所尽力阐明的)是动力心理孥的核心”,并认为动.力的过程性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勒温整体动力观所蕴含的过程性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三)动力与整合

把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理解为一种观点,整合是其中所包含的一种积极意义。心理.学中的动力研究既包括动机方面的内容,也包括被波林称之为“人性心理学”的部分。这:种人性心理学范围广泛,其本身便要求一种综合性研究,而这种综合性研究自然地孕育了一种致力于心理学统一的整合倾向。

篇(6)

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不同于心理学的其他学科,其要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变革,经历社区的发展历程,具备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在其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主要重视的是强化自身对于现实中人的行为的理解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去调整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简单来说就是以自身掌握的社区心理学知识去帮助人们走出困境。从这个视角来看,社区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且是社会性公益性于一身的职业价值观。社区心理学界定的基本环境是社会系统,即人们生活的真实背景,在这样的系统中和背景下去理解人们的举动,去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由此,我们可以说其学科关注的对象是人与社会,人处于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由人的集合构成,这是西方国家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2.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综上所述,社区心理学关注的对象是人与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必定要以特定的人群为其研究的终极目标,以达到其研究的目的,即帮助人。一般意义上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如果将社区心理学的援助体系分解成为三个步骤的话,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应该是第一个环节,也就是预防阶段,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而且相关心理学家认为,预防大于治疗。其二,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问题;在社区心理学家眼里,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个人也会因为自身适应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对于环境的不同态度,但是最佳的状态就是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其三,关注生态,希望以调整的方式达到生态上的平衡;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生态上的平衡,人要积极的调整自我,环境也要做出改善,争取都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其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和集体之间的个性化;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一面,其在表现上很可能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在社区心理学中要求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表现。这些人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弱势群体,是我们社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五,提高个人能力;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与环境的融合,人要不断的改善自己,以充分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二、社区心理学的学科功能

由于社会心理学科要求能够进入社会真实环境,以社会化的心理学理论去审视处于社会系统下的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认识,以此展开各项活动。其实践性和公益性很强。由此可以将社区心理学科的功能概括如下。

1.能够有效的预防社区环境中的心理问题倾向由于社区心理学科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也就是说其需要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前期就要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措施,以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开展心理援助的过程中,将最好的心理资源、时间精力集中在第一个环节,的确可以有效的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我们知道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在前期我们以健康、积极、正面的思想去引导人们的生活,使得社区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将有利于规避心理问题的产生,将其抹杀在萌芽状态。

2.能够保证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发展的趋势在社区心理学体系下,人要求实现更大的发展,这需要健康的外在环境,也就是需要社会给予其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条件;社会要想形成健康发展的局面,这就需要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去维护,去创造。两者之间形成合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此社区心理学倡导生态学观点,充分尊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积极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社会积极创造条件,以满足个人。由此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实现共赢的局面。

3.能够合理的处理好社会环境中弱势群体问题由于社区心理学关注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认为其具备权利去表现出个性化。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社区心理学势必会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视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展开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弱势群体将会得以关注,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之后,其必然使得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由此活动带来一些积极的效果,也就是引起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从制度、资金上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4.能够提高社会环境中个人的综合能力社区心理学认为,在社区心理学的体系中,个人的能力会得以更好的提高,因为社会环境的转变,给予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掌握机遇,发展自我技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会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自我的定位,充分的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中国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对于中国来讲,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对于我国的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审视。

1.从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青少年心理理论体系在社区环境中,青少年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社区环境是其认知形成、感情寄托、行为发展的地方。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中国在此环节还处于初阶阶段。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在青少年特点的基础上,以社区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其心理健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在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上。对于社区青少年来说,其年纪都集中在14-25之间,其活动的区域限制在学校、社区、家里,普遍缺乏家长的监管,因此常常处于游离于学校和家庭,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在社区环境方面,学校教育难以管制,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区环境危机四伏,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其一,在社会方面,徐静平等人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对于一定年纪的社区青少年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结果显示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尤其在敌意因子中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情况严重于现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此情况下,提出要以社会支持的观点去审视其问题的产生,希望社会对于其展开系列的救助措施,以避免心理问题不算恶化。其二,在家庭因素方面,郭云霞同样以调查的方式对于社区青少年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家庭关系和家教方式严重影响到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家庭软环境作用的结果。希望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社区青少年,避免其问题的恶化。在于社区青少年犯罪方面,主张展开社区预防和矫正措施。我们知道,社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往往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种环境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渐渐成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保护青少年避免其走入歧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我们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去审视青少年的犯罪现象,其中心理问题往往成为其犯罪的主要原因。依据吉朝珑等人(2005)的文章,其提出社区应该积极发挥其在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上的作用,要在尊重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以各类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问题少年及时纠正行为误区,合理调整其情形,形成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也有相关学者关注于国家权威部门的作用,如徐素娣等人在对于上海某社区服役青少年进行调查来看,一般有着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其犯罪的几率比较大;其在服役过程中,不仅仅要面对外在环境的质疑和唾弃,还要处理自身心理问题。由此,其呼吁社会对于这类群体要予以重视,倡导以心理辅导的方式去化解其内心的困惑,促进其社会矫正的进程。

2.从社区老年人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老年人心理理论体系对于社区老年人心理发展来说,我国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涉及到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支持的力度,集体效能,以及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等。以下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审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其一,社区老年的生活质量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这方面,张卫东(2002)基于Lawton理论框架,以上海地区某社区的老年人为例,对于其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在结构建模的研究方式下,关注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生活环境与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发现,生活质量、生活环境都会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社区生活环境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于生活质量方面,戴静以三组试验为基础,对于老年人的抑郁情况进行了评定试验,得出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其认定焦虑情绪和认知功能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王芳、廖晓春、王庆华等人认为由于抑郁情况的恶化,会使得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其二,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影响着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社会支持方面来讲,王永丽等人主要从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因素中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老年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积极方面的作用,有利于缓解老人的抑郁症状。对此张明园在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理论看待老人的心理问题,认为社会支持不足,会使得老人的心理问题不断恶化。贾晓清等人对于干部门诊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调查,倡导以提高退休干部的社会支持水平,以缓解其抑郁状况。王兴华等人以测量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证明了社会支持与老人抑郁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家庭支持将有利于缓解不健康情绪,使得易感抑郁人群处于健康的状态。其三,社区老年人的集体效能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国内来说,在集体效能与心理健康上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完善。但是依据相关方面的研究发现,集体效能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对此艾娟等人在2005年就以集体效能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出了其预测的结果。可惜的是,对于老年人这样的群体来说,其集体效能与心理健康之间还处于待开发阶段,但是从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来看,以提高老年人集体效能的方式去探索心理问题,想必可能成为全新的解决老年心理问题的方式。其四,心理干预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开展的各项心理干预措施,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其一,家庭探访;其二,康复锻炼;其三,心理知识讲座;其四,心理影视观看;其五,心理咨询,其六,心理护理。对于干预效果来说,钟深秀、于琪等人都以效果的发挥为研究目的,对于其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心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得老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其一方面有利于社区老年人心理障碍的调整,另外一方面还使得老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总而言之,心理干预在社区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五,老人幸福感影响着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幸福感的视角去审视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我国来说,始于上世纪初,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成绩的。对于幸福感来说,我国的老年人主要考虑的有文化水平、职业、人际交往、经济来源、健康状态等等。关维俊等人以唐山市的社区老年人为数据源,调查发现幸福感与健康与否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于文化高的老年人,其知道以何种方式去调节身心,使得其处于健康的水平;对于经济收入好的老年人,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人际关系良好的老年人,其感觉到外界的关怀;李志雄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娱乐活动、生活能力、身体感知对于幸福感有着一定的影响。3.从社区特殊女性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特殊女性心理理论体系这里的特殊女性,主要指的是更年期女性和离婚女性。首先,更年期女性,对于此类社区人群的关注比较晚。李英坤等人以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更年期阶段的女性,其在心理水平上呈现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对于疾病的恐惧,遇到事情焦躁,容易冲动,敌对情绪明显等等。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的学者赵卫青等倡导以社会干预的措施去化解其心理障碍,争取有效的解决其心理问题。其二,对于离婚女性来说,其经历了离异,家庭破碎,其对于旧的生活有着愤恨的心理,对于新的生活有着怀疑的心理,再加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很容易使得其心理出现问题。对此,俞文敏对于离异女性展开了系列的调查,发现离异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常常出现负面的心理状态。其也倡导以社会干预的手段去加以引导,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中国社区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培养要在尊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去探索自身发展的模式,争取做到科学、有效、精准、健康。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注重引进,主要是指对于西方国家先进的社区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归纳,不断夯实我们的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社区心理学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其二,重视本土化,无论是引进经验,还是开展实践,其首要做好的是对于本社区实际情况的了解,由此制定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案,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其三,关注弱势群体,因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体系中,其地位决定了其话语权不多,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以采取合理的措施去解决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其四,强化预防,在社区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预防一直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做好社区的心理预防工作,将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下。其五,注重制度化,对于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要以适度化的体系建设来审视,对于谁来管理,谁来维护,谁来负责的问题,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并将其纳入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制度管理环境,使得社区心理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其六,讲究合力,我们知道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各方面教育工作的缺失,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心理问题,群里群策,以形成合力,为社区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其七,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全社区动员,积极学习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心理问题的形成、预防、治疗都要有清晰的认识,以便指导自我舒缓情绪,缓解心理问题的时候发挥作用。

篇(7)

现在研究心理学在交叉学科的应用的学者提出“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观点。如果只从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分析,会发现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除凯恩斯的理论外,我们也可以从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证其财政理论与心理学的联系。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定义为: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是税收,财政支出的基本手段是政府预算拨款。

虽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运用财政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等)调节供求平衡,但其主要通过收入分配发挥作用,所以,接下来要从收入分配方面来分析。

政治经济学在考虑收入分配方面主要关注效率与公平的抉择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这一矛盾的阐述是: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联系我国国情即为: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惩处。要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要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由以上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理论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心理学上的解释。1.激励效应,允许或鼓励一些人先富起来会通过激励效应让并不富裕的人产生强烈的愿望及动力,有利于带动微观经济主体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有所增长。这种激励效应在很多企业都有应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效应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每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经历过体育跑步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找个跑的相对较快的同学在前面领跑,以激励后面的学生。2.公平效应,控制在心理学上可以认为是对激励应用的控制或规范。我想从跑步的例子入手理解。跑步的时候教师会找个跑得相对较快的同学带跑,但是好的教师还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控制差距,使我们和我们前面一个同学的差距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我们会产生可以追上的认知,才会达到激励的目的;反之,如果差距过大,我们会更加没有力气甚至放弃。这体现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中的“合理”二字,结合中国国情所指定的具体措施上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

财政政策在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中的定义为:对税收和公共支出进行规划,以帮助抑制商业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就业率,避免过高的或剧烈的通货膨胀。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主张政府的公共投资必须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较长时期的规划,并推行赤字运算;他们同意庇古关于税收的观点,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他们认为,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动稳定器功能,二是有意识的调节税率,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中跟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税收问题,也涉及到与心理学的联系。利益原则,即人们认为应当根据他们从政府活动中期望得到的收益的大小来纳税。牺牲原则,即腹水的安排应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公平合理的。这两条原则都注意到税收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减少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有助于尽量减轻这种影响。牺牲原则注重我们可支配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利益原则注重我们对所付出的代价 (税收)得到回报的程度。只有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且我们的所得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在我们愿意接受范围内的相对不公平下的公平),我们才更愿意将我们所得的一部分交给政府,并更希望取得更多的收入,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凯恩斯古典学派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有所异同,尤其表现在微观经济主体――对个人收入分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和宏观经济――对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影响。具体的异同可以从财政政策大体划分的税收、支出和预算三个方面分析,除此之外,这三种理论在财政方面区别联系细究起来甚至可从这三种学派最初对市场及参与者的假设开始分析。

总的来说,由于经济和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经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进行,我们从中得到的效用对生活至关重要,也对我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经济政策,只要影响我们的得到效用,就会引起心理的反应,从而得到心理学上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段海英,邓菊秋.《财政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2]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版

[3]李杨.《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4]朱方明.《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篇(8)

 

一、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使用心理学由开始到现在已较为完备和可靠的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手段,来探究人们的品德、潜能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热潮。它开始于20世纪末的美国,代表人物为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消极心理的改进;提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应限定在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强调对心理问题的解释也应该从它积极的方面入手,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在人内在品质中积极的那一面,积极心理学深深地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者都强调人内在的潜力,相信人内在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动力。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重点应该是从人内在的向上的力量和人的生活出发,倡导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负面的事件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就像人本主义的积极关注一样,这样就有利用发现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人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能量,就可以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提供力量,也可以让人们在最大范围内发现自己的内在的力量,由此而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同样,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心理能量,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内在潜能。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课的目的从主观层面来说,是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过去和展望未来,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同的情景时能够学以致用;从个人层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自己的积极品质和才能,这些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产生深远的持久的影响;群体层面是通过打造良好的课堂和班级风气,让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安全健康的。这群体环境包括了教室课堂氛围、学校环境,也可以延伸至学生的家庭,多方面环境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资源。

 

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向来看,是可以给心理健康课程实践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帮助。

 

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分析

 

(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自己为主体,同时教师教育也是以学生为对象。心理健康课需要取得实际效果,就需要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与人本主义颇有渊源的积极心理学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在这种情境中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而心理健康课程正可以给学生这样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上,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也让学生自己明白内在存在的克服困难能量,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存在的障碍,利用这种积极的潜能来完善自己,而不是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使成长有所滞留。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大胆地释放自我,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样就使心理健康脱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的方式和中心,不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认识到自己的强大资源。但是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还在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着,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使知识的传达率提高了,也可以防止一些突发的意外的事件,但是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都受到影响。所以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念。

 

(二)应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中一方面就是研究个体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获得的感悟与收获,包括人类的快乐、幸福、美好等等,强调人应该对待生活是感恩的,是充满希望与幸福的,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具有这种感悟的人会以“积极”为主要目的,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形成豁达、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

 

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特点是以目的明确、计划详细、可行性强的活动为主,在活动中需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与收获,再从切身的体验中领悟一些道理或精神上的成长。同时,活动场景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在某些生活情景下的行为反应,这样就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进行对比,并可以把这种行为反应应用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这种形式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认真领悟、专心体验和技能的操作训练。

 

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体验不断的积累,能够加深内在的强化,慢慢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这更注重内在感悟,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不应用灌输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某些知识,而应当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通过体验获得的感受会比通过记忆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长久,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课堂授课内容和氛围都是积极的

 

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课堂应强化通过“积极”这条主线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目标也始终围绕着“积极”设定。在当代心理学的范围中,“积极”一词,应该是正向或充满活力的含义。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健康课程也应该是充满活动的,具有正能量。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恐惧的负面的事印象更深刻,而积极心理学更重视传授学生正面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该是正面的案例多一些,虽然一些心理问题的事件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和应对这方面问题,但是负面案例的介绍强化了学生内在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应在情绪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内在良好品质的发展和心理能量的强大。以积极为主旋律,用丰富健康的内容与合理的方式塑造学生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乐观,富有希望的。在活动中的体验也是积极正向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目标与宗旨。

 

(四)课堂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社会活动的外部表现,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影响下,以积极体验为中介,由外而内,转为个体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第三方面也重视学生周围环境的变化。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课程内部,通过课程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内在潜能的发现与发挥,还需着力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包括课堂,学校乃至家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从影响学生开始,带动了学校家庭的全面发展,由点到面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好的环境又给学生以强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走出心理课堂之外,学生也能继续保持在课堂上这样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篇(9)

(一)

首先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考察。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中一般规律的科学。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德育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整个教育思想理论是同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则晚于教育学产生在近代。现代的德育学理论是传统德育思想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成果。无论是传统的德育思想理论,还是近现代的德育学,从来都是重视研究德育客体的心理现象,注意吸收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

就我国而言,由于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德育思想异常丰富,构成了一幅以儒家为主干的各种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长画面。我国古代思想家在对德育问题进行研究时,很早就已不自觉地涉足心理学问题。比如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文字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而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又比如,贯穿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始终的人性论问题实际又是个心理学问题。德育要培养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决什么是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因此早在先秦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人性的构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产生较完备的心性学说,这是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如果说在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还处于彼此交融的状态,二者的相关性还更多地为融合性所遮掩的话,那么到近现代,当德育学和心理学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以后,二者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了。下面仍然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论述。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德育学方面的著作,这里列举几部以说明这个问题。早在1986年全国六所院校教育系编写的《德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对于德育学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础,为德育提供心理依据,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学要吸取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第3页)在1990年上海杨德广著《大学德育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又明确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第2页)该书还专门列出一章,应用心理学理论来论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1993年南京大学张锡生著《高校德育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随着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第100页)该书还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国台湾七十年代由龚宝善编著的《德育原理》(国立编译馆出版)中也谈到了德育理论要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第40页)。

再就外国而言,德育学也一直注意心理问题。比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所著《教育学》中专列了一章论述“心理的训育”,阐述如何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认识、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的培育。当代美国德育学是西方德育学的集大成者,它也继承了西方德育中注意心理因素的传统,当前美国大学德育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又比如,和我国有类似文化传统的日本,其德育学同样注意心理问题,在日本所列的中学16条德目中,有两条是与心理有关的(见崔新录《德育新探》,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二)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我国心理学史上,品德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一直为思想家们所关注。近代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出现之后,更有许多心理学家专门致力于品德发展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与德育学紧密关联。

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英国有麦考莱和瓦金斯,在美国有哈兹霍恩和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30年皮亚杰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对以后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二次大战以后,又有一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专门心理学家,在美国有哈维豪斯特和泰伯,英国有斯温森,这期间比较突出而且对现今仍有影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尔柏格为首的一批心理学者。

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表明,在整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家们从来都是关心德育学问题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辽宁师大韩进之、王宪清1986年编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从而以科学的力量证明了心理学和德育学两门独立科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规律。

(三)

上文从学理上论证了德育学和心理学之相关性,综合地看,二者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是二者共同关心或研究的课题;第二,德育学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既然德育学和心理学在理论上存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相关性,那么我们提出在高校德育中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育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那种认为心理素质培育与德育关系不大的论调显然是没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事实上对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心理学要比德育学深入得多,为什么要将心理素质培育纳入到德育的体系中来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理由:

篇(10)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篇(11)

心理治疗是指依据(某种)心理学的理论,运用(某种)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症结,促进当事人生活适应和人格健全的专业的(professional)人际帮助活动[1]。

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占据着重大的地位,并对当时的心理治疗有着深刻的影响。

1.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S. 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2]。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经典精神分析过程在正式治疗前需经过试验性分析以确定治疗对象是否适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放阶段,其目的在于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随着移情的发展,治疗者要及时进行解释,使病人对他将过去经历和体验投射至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充分认识。第三阶段是解释、修通阶段,这一阶段要使病人能区别医患治疗同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时情感歪曲的医生形象。并帮助病人对移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着力克服治疗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即其症状所隐藏 的潜在的动机有更为清醒的认识。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治疗的企图,彻底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移情。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少则半年,多则2年到4年。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和技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以及引起此行为的外部刺激,刺激-反应被认为是解释行为的普遍公式。它还认定人的头脑只能看作是一个“黑箱”,人们只能观察进入“黑箱”的和从“黑箱”里出来的是什么,至于“黑箱”内部的过程,则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测量的。不可测量的东西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原理,行为的发生都是“强化”的结果[3]。假如以往没有常常受到“强化”,那么,相应的行为就不会出现。病人的症状,即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其过去的生活历程中,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即学习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也就可以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那些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在精神疾病领域里,强迫症的许多行为表现以及疑病症和癔病的许多异常的补偿性症状都是通过想象(即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来获得强化的例子。不良的强化作用往往是各种不良的或异常的行为发生的根源。相反,积极的和良好的强化作用则可以成为改变各种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这样的理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清晰明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行为治疗是基于行为实验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行为治疗的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1、人们的非适应性的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那些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行为治疗常用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技术、自我管理技术、行为契约技术、角色扮演技术、自信心训练技术、厌恶疗法、饱和技术和代币治疗技术。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七个步骤:

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特别注意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这一问题的情境。

2、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

3、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

5、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7、检验阶段。如有问题行为复发,可给以辅处理。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人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并强调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潜在能量决定的。但是,他们也认为,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并认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它们是天赋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进一步认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转贴于 人本主义治疗的方法是由这些具有相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在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开创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该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4]。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对三种流派方法的评价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是:发掘患者或求诊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域,使就诊者对其有所领悟,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

弗洛伊德最初主要采用催眠术与精神疏泄方法来治疗癔症或神经症患者。后来,他认为催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根本解决病人潜意识中的症结,容易复发,以后他就放弃了催眠治疗而使用“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作为他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两种主要技术方法。之后的分析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虽然都改进了弗洛伊德的方法,但都有不够客观的缺陷,受咨询师的影响比较大,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困境。然而精神分析的方法在探究人的潜意识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法往往简单而有效,然而却过于机械,对于过程却缺乏深入研究,不过在日常的治疗实践中,行为治疗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尽管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努力去评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有效性,但他还是过分依赖自己的直觉。与此同时,马斯洛也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去选择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的大部分内容都被看作一种信念、而非科学事实。相应地,一些心理学者和普通人们之所以接受人本主义理论,是因为它和他们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因为被证据说服。

每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笔者认为,心理治疗应该从行为治疗开始,纠正其不良或者不合适的行为,通过行为来改变习惯,态度;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精神分析学派的思辨思想,不断尝试分析,挖掘;而无论何时,都要有一颗人本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咨询师要做的根本目标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