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作者简介]左海燕(1977- ),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及校园体育文化。(陕西 渭南 7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校级教改项目“地方师范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33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90-02
一、师范学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21世纪是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正演化为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人才能力的竞争取决于教育质量的竞争,教育质量的优劣主要由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决定。今天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就是明天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在各个科学领域内的生产、发明、研制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比较领先的科学技术成果,从事师范教育的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有关大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问题,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以实现和提升我国在世界的综合实力。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有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作为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促使师范院校在社会发展中处于良性发展态势。
二、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从我国高校教育理念和模式来看,在长期传统教育体制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校教育学生的重要指标,以至于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授课,体育教师主要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授,甚少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绝大部分教师基本上把学生作为“电脑硬盘”进行强制性编码储存等。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创造性想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师范院校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来看,首先,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但不善于充分利用、积极创造条件。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很少了解专业前沿和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基本上不会运用学科知识之间的迁移规律。其次,体育专业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缺乏创意,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很难得出新的理论、新的方法等具有创新性的知识点。最后,体育专业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环境氛围,虽然目前许多高校给大学生创新项目,但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太少,一个创新项目需要相关人员共同钻研、探讨,为了能够有效地表现大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学校和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创新环境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三、影响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1.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指按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过程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是教师素质中起导向作用的部分。传统教育理念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没能很好地掌握书本基本知识,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随着科技信息、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会、企业对人才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师范院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指学校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通过阐述可以发现,学校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专业建设及发展的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未考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内容,导致目前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
3.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结构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需要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合理、有效地组合起来,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单独学习每一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他们很少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课程之间没有联系,在学习和掌握各门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不能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造成知识结构不全面,影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4.创新意识淡漠。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求、获得新体验的需求、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教育环境和适当的体育学习方法。由于体育教学条件、环境、教师、教材等体育教学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不同的教育情境,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产生排斥、厌学、逃课等不良的体育学习态度,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根本谈不上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作为承担与肩负培养祖国未来发展栋梁之材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要充满新意,有创意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淡漠的现状。
四、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当今社会倡导教师应具备“以人为本,创新为重”的教育价值观和科学的学生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将基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开发体育专业学生的创造潜能,多层次、对角度、多方向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探究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有效结合,以实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处在信息时代的每一个人来说,终身学习是适应社会和知识变更的必要手段。为培养和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满足社会与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学生知识结构的创新。为适应新课改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一线教师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知识,要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合理整合,为学生创设教学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社会化和情境化的和谐教学课堂心理氛围,激发及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体育教学技能的创新。新时期要求师范院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技能,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是新课程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实现体育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创设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环境。
4.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化。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体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为学生创新一定的体育教学情境,同时采用“愉快、成功、趣味”等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为教学创设积极有效的创新环境氛围,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双边性的特点强化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效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培养目标,作为从事师范教育的工作者,必须认真全面了解、掌握有关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师范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别郭荣,张征.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2]陈小筑,姜澄宇.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1《哲学生活》必背知识
一、唯物论(第4、5课)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第6课)
1、用“认识论”或“求索真理的历程”或“实践观”分析材料: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①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上面的第(1)(2)两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也具有条件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强调整体的原理内容):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强调部分的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特点的原理)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发展趋势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或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发展状态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
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内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2《文化生活》必背知识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定要按四个方面综合)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注意综合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绝不能少);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点)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课: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⑥推动文化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3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体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如何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①从根本上讲,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初次分配)增加“两个比重”,坚持“两个同步”: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④(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再分配)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3、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
5、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①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学会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6、为什么要加强及怎么样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
(1)为什么: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怎么样: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7、坚持新发展理念:(五个)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8、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摘 要:文章结合西北工业大学的实际和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提出“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 的操作系统课程培养目标,着重论述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精品课程;能力培养
西北工业大学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组建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经过3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几代教师的共同努力,结合本校的实际,我们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改革、锐意进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制订教学目标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陕西省的名牌专业,同时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培养高水平研究与工程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是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要使学生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和相关设计技术,掌握当今主流操作系统的应用模式和管理方法,了解其运行环境和实现细节,对学生在计算思维,算法分析,系统软件分析、设计与实现,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2-3]。
为此,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操作系统的特点,我们制订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操作系统课程培养目标。
2 革新教学理念
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推行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科方法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性思维;根据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利用两个课堂、建立多种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推行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传授操作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介绍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大师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模拟知识发现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感受知识的创新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注重学科方法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在讲授经典知识的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将学科最基本的方法和在实现操作系统软件时通常应该考虑的问题要点、研究思路和方法介绍给学生,加大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强化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理解、设计、实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3) 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设置“体验型、验证型和创新型实验”的实验体系,我们确立了“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精讲多练”的实验教学原则。结合科学研究,教师从科研课题中提炼创新题目,或通过参加高水平的全国课程竞赛,吸引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在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的指导下,学生以分组形式进行创新研究实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利用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确保课堂内授课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外)时间。鼓励并引导学生开发操作系统教学软件,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等课程知识的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研究人员为本科生讲解操作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科学评判学生能力。
调整考试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注重对过程及能力的考核。理论课教学将期末考试成绩权重降为70%;增加实验能力与日常素质考查,权重为30%;同时鼓励、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专题小论文、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考查学生成绩。
3 更新教学内容
3.1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想
根据课程的作用与任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重视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3.2 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结合,同时强化实践环节,设制单独的实践课程。为此,我们设置了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
1) 理论教学:分成13大模块,操作系统概论;进程的描述及控制;线程;进程的调度;进程间通信;死锁及处理;基本的存储管理;虚拟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保护及安全;操作系统实例分析;操作系统新知识选讲。
2) 课内实验:设置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内实验,以体验型实验为主,辅以验证型实验。
3) 课程设计:独立设置了课程设计1门,以验证型实验为主,辅以创新型实验。
3.3 层次化的实践教学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般性地阐述其工作原理,很可能使本来具体生动的内容变得十分抽象、枯燥并难以理解。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是提高操作系统教学质量的关键。操作系统上机实践环节是操作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操作系统课程中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确立了“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精讲多练”的实验教学原则,并依据实验的深度,将实验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 体验型实验:使用操作系统的相关工具或编制简单的程序,观察程序的运行,了解操作系统的各种行为,从而体会操作系统的相关概念。
2) 验证型实验:通过分析有关操作系统的源码,修改相关的程序或实现教科书(参考资料)上的相应算法,验证操作系统中的原理和算法。
3) 创新型实验:结合具体操作系统源码的分析,针对操作系统的某些算法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或提出新的算法并实现。
4 创新教学方法
1) “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链”相结合。
针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学生通过“课程实践链”上多个连续环节的实践,分析及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课程理论教学”上,改变过去教学中“老师台上讲,学生埋头记”的“满堂灌”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2)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我们教学团队老师都是一直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软件科研与开发工作,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或省部级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我们深深懂得教学与科研相长的道理,以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性。所以始终把在科研中取得的成果,如进程实时调度算法、快速文件系统等,不断的融入到教学当中。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3) “中文”与“英文”相结合。
为适应当前教学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了双语教学。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国外权威的经典教材,制作了电子教案。针对学生对全英文电子教案不能完全适应的现实,采用部分内容中英文并举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1年起,我们采取了“特生特教”的方法,通过自主报名、教师优选,从每个班级选取了2~3名英语通过六级的学生组成一个纯英语操作系统教学班。近半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主动性较高、效果良好。
4) “主题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
在做好核心主题和基本知识单元教学的同时,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国际著名IT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展操作系统相关研究的前沿学术讲座,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启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5) “大班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大班授课”侧重核心知识单元的讲解,老师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疑点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小组讨论”。学生根据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上机实践,提出解决方案或思路,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6) “综合考核”与“素质培养”相结合。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采取以测试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的理论考核;以测试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基本技能为主实践考核。同时引入“课程实践链”表现评价体系,依据各环节和其相应权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表现,强调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培养。
5 突出课程特色
1) 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由操作系统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微软精品课程)、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系统级程序设计(引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高级操作系统等组成了课程群。形成了循序渐进地、涵盖原理、技术、设计、编程实践的课程体系。几门课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有机配合共同打造操作系统教学的课程体系。
2) 多层次渐进式实验设置。
形成了体验性、验证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体系,确立了“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精讲多练”的实验教学原则。
3) 广泛的国际合作。
我们积极与微软、SUN、Intel等国际著名IT公司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及时把这些公司最新的操作系统技术融入到教学当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捷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 结语
西北工业大学的操作系统课程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们会加倍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精品意识,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拓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不断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之路,使我校的操作系统课程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参考文献:
[1] 谷建华,周兴社. 西北工业大学“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7):10-12.
[2]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51-155.
[3] 罗宇,邹鹏,吴庆波,等. “操作系统”国家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总结[J]. 计算机教育,2009(7):39-41.
Research on Exquisite Course of Operating System in NWPU
GU Jianhua, ZHOU Xingshe, ZHANG Yu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保障上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总体状况还是不能尽如人意,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创新意识差。高职学生习惯于在教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缺少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创新欲望和创新勇气都很缺乏。二是创新能力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关键有三点:(1)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远远不够。目前,我院倡导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的项目化教学法,既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2)创新型教学队伍不成熟。教师大部分是从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经验不足。尽管一些硕士、博士具备创新实践的经验,但将创新实践内化为教学实践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企业工程背景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却不足。(3)对创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院系各级领导及教师对创新教育还仅停留在理念的理解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中。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许多途径开展工作。而且,课堂教学创新永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但是,这种层面上的教育过程,并不能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创新的技法及创新的规律。triz理论在科技界盛行,为创新教育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系统的方法。
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创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此理论是从250万份专利中仔细研究、寻找规律、总结分析而得出。许多技术问题可以利用其他领域或相似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得到解决,也就是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寻和有法可依的。
triz的经典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有8个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与矛盾矩阵、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物场模型分析、发明问题的76个标准解、ariz创新问题解决算法、科学与技术效应库等等。其中,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揭示了一项技术或某一产品如何遵循规律在历史中发展和演变的,为技术创新指明了努力方向。最终理想解则通过抛弃客观条件,以理想化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保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偏离目标。最终理想解应该是有用功能最大化,有害功能最小化,而不是用传统的折中法去解决问题。40个发明原理则是阿奇舒勒总结专利的精华部分,也是triz理论应用最普遍的部分。发明创造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物理矛盾是指系统中某一参数既要求向正方向运动,又要向反方向发展。如飞机的体积既要大,保证容纳旅客数增加;同时飞机的体积又不希望大,会有成本问题和动力问题等。这就是很简单的物理矛盾。物理矛盾的解决通常采用四大分离原理,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部分分离。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一般是物理、几何和技术性能的参数。技术矛盾就是由系统中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阿奇舒勒将工程参数作了横向—纵向排列,横向表示恶化参数,纵向表示改善参数,纵横交错的方格表示建议使用发明原理的序号。其他的理论,不再作逐一分析和解释。理论体系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细致的理论体系,并成为技术人员解决创新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第二,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这样的思想指导了许多发明创造的诞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triz理论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践
笔者认为,triz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结合点主要在“教”和“学”两个方面。
“教”具有双层含义,既是指“教师”,又是指“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施教者,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深入学习理解triz理论,掌握创新技法;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第一阵地,直接决定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程度。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中怎样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一般以专业课渗透triz理念,选修课和社团课系统学习triz方法论。
“学”同样也有两个意思,既指“学生”又指“学习过程”。学生作为受教者,接受各项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需要发散思维,甚至需要“异想天开”。同时,系统学习triz理论时,更应耐心品味,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包括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主实践”。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既在创新思维上得到训练,又在创新方法上得到提高。
下面以我院的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为例,谈谈具体的实践经验。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客机的广泛使用,国家对航空领域内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作为机务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作为新疆职业大学特色课程之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势在必行。鉴于该课程在我校实施的特殊性,我们提出的教学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三个过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特性、研究方法;掌握飞行原理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应用该原理。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问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
构建现代教学理念 深化教学体系改革
在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培养合格的机务维修工作者为目标,以机务维修考试为指引,从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操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入手,始终把机务维修手册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规范,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建立“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基地实验教学+创新实践”相结合的符合学生职业需求的教学体系,并对实际教学内容做了相应调整。在进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加强和实操过程相融合。课堂理论教学分为“空气动力学基础”和“飞行原理”两部分,而“空气动力学基础”部分又分为“大气物理”和“空气动力学”两部分,在大气物理部分,以大气层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物理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而在空气动力学部分,重点突出流体运动基本参数,以及机翼在气流作用下的各种作用力的形成及变化趋势。在飞行原理部分,针对现有常用飞行器外形特点,介绍了飞机飞行基本理论,及其不同姿态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应视频影像资料,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其中“空气动力学基础”部分课堂讲授30学时,实操过程6学时,创新研究2学时;“飞行原理”部分课堂讲授24学时,实操课学时6学时,并将创新研究融入实操过程之中。最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1)课堂理论教学
该教学过程强调理论概念的清晰化和数学公式推导的严谨性。注重遵守概念清楚明白、推理过程严谨、重点举例讲解为原则,运用基础部分突出概念理解、原理分析、理论推导的方法;应用部分突出理论知识的运用,参数的设计分析和引导学生正确方法论的教学理念。组织主讲教师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教学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授课方法。同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适时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流体力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及试验思路,及对力学研究有突出贡献的力学家们的科研事迹,有效提高同学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对学生日后职业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2)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
该教学过程以动手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将显示和定量分析、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相结合,重视理论分析结果对试验过程的指导作用。根据本过程的基本培养方案要求,我们在该过程计划将试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详细设计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该部分开设的8个学时的实验课程,我们详细讨论了各个分项试验的教学方案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实践的培养
该教学过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一,依托现有实验设备,在讲授试验方法的同时,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国际顶尖的科研进展,以开阔同学的视野,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第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和扩展理论及实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中,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校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立联系,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共同培养合格的机务维修人员。经过几年的教学体系试验,该教学体系效果显著,学生在该科目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主动性学习习惯,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能力,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2.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针对本课程性质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该课程需要数学推导演绎的逻辑推理知识很多,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推导,传统的板书教育更能使学生理解掌握,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需要学生更形象的了解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的基本知识。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虚拟实验、教学视频、影像资料将抽象、复杂的流动现象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内涵。相比较而言,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丰富、直观的特点。例如介绍翼型特点、翼型扰流特性、机翼受力特点分析等知识更适合多媒体教学。
(1)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深度难度的教学内容,我们开展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具体形式与指导方法如下:
1)统一指导和典型示范相结合
对于以传承实验知识为主的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强调基本理论、方法的验证和实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独立完成。对于稍有难度的实验,可先由指导教师理论指导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典型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根据实验指导完成。
2)自主设计和小组协作相结合
对于可以体现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实验,如机翼的空气动力实验等,这类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空气动力学实验设备的系统构成,验证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能熟练掌握气体压力、流量的测量方法,理解机翼在空气动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遇到有不同程度的探索性实验,通过这类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教师指导方法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由主讲教师一人承担负责,讲课内指导和课外兴趣小组紧密结合。在整个过程控制上,计划建立实验预习报告、实操、实验报告和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更系统更全面综合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理论和实验课程挂网,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结语
随着科学门类的交叉,人类知识的迅猛发展,实验课程发展到与理论并重的地位,以验证化学原理为主的旧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已不适宜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需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科学的思考过程: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复习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假设通过实验手段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建立正确的科学思考模式,是进行综合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的前提。了解科学的认知过程和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正确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学问题非常有益。运用已掌握的实验原理和技术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所在。一方面学生能巩固已有的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一方面鼓励他们继续向更高的科学层次进军,即提高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发现并想进一步解决的,也可能是本身即存在的,对社会实际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如开设的肉类及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海产品中碘含量的测定;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复方阿司匹林的分离及成分析;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废旧干电池的综合利用及产品分析等综合设计性实验。既可以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启发学生从自身专业的角度联系现实生活找出自己的研究探索的途径。
二、设立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设计实验的首要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设立的综合设计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要依据科学实验原理,他们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操作程序方法必须与理论知识方法论相一致。
2、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是指学生在实施实验和设计时必须可行,他们所运用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必须是大部分已掌握会运用的,选用的有关仪器、设备和材料必然是可以开放使用,并且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其操作程序。
3、简约性原则。简约性是指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和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学生能独立操作使用的设备和方法,选用价格适宜且易获取的实验材料作为实验的对象。
4、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指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要符合客观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思路,通过综合实验来解决科学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例如测具体实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提取天然色素等。
三、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
学生通过基础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实验原理,掌握了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及基本操作。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学生自己策划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实验,既可以巩固以前所学基本操作、验证实验原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综合实验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确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实验环境对实验设计做相应的调整、修正,设计出一个更为适合和可行的,效果更为理想的实验流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实验的首要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是设计适合的实验方案和程序的首要问题,应特别注意让学生了解所设计的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过程,使学生有的放矢。如在海产品中碘含量的测定实验,干法与湿法对原材料处理的不同,其目的所在,依据所在,其具体方法的可操作性。
2、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已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一个学生的创新实验中,学生自己设计用四氯化碳进行萃取选用容量瓶是否都必须定容,不定容对结果的影响。
3、设计实验的主体。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渗透教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与讨论、实验等教学法,贯彻科学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宗旨。在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阶段同样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
4、设计实验的效果。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操作、观察、逻辑推理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并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从对试验目的的认识,相关文献的查阅,实验方案的确定到仪器试剂的选取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小论文的初步形成与修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的确使学生的设计实验和分析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评价问题
1、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过程应是检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评价,其目的之一是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学生在废旧干电池的综合利用及产品分析实验中,掌握的实验背景材料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是实验能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2、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整理能力。在学生已经取得实验结果后,如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资料采集、整理、分析和归纳,也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
3、检验学生引用相关文献的使用能力。学生在设计性实验及开放性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合适的文献引入,并正确解读文献,作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开放性实验的原理指标之一,也是体现学生吸纳新鲜知识能力的重要方面。
4、评判学生实验结论的产生。正确的合理的实验结论的产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而得出关于某一实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结论,可以反映出学生所学知识的许多方面和融会贯通能力。由此实验结果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理论、实践、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方面进行考察。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加以引导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是我们近年来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实践表明,由于这种实验属设计创新型实验,许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在实验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求他们自行解决。他们可以及时查阅资料、工具书和网络信息等,教师只起到宏观引导的作用。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自我训练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各自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创新意识与能动的启发与培养;并且在此过程中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方法、正确使用一些复杂的精密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逻辑分析能力及作出正确合理结论的能力。并且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逐渐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综合设计性实验这种集知识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培养方式,顺应了高校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蒸发”时,教师可让学生做如下的吹气实验:第一次让学生将手掌张开,放在离口约15cm处,张大嘴慢慢对手掌呵气,学生感觉到手“暖烘烘”的;第二次让学生将手掌张开放在同样的位置,先闭嘴,然后留条小缝,用力向手掌吹气,学生感觉到“冷飕飕”的.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物理实验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和规律大多数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可以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性实验,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想像,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性实验教学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在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手、脑并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设计问题时,应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索性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方法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把方法当成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直接运用记住的方法解答物理问题、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缺乏方法的形成、探索、创新过程,学生常把方法当做知识加以记忆,没有深刻理解方法的内涵,不能正确、灵活运用方法解答物理问题,没有体现方法的迁移价值,没有通过方法探索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方法创新教学,对于学生牢固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在新课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设计实施知识创新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教学大多数是新知识的教学,这些新知识主要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新概念、新规律、新模型.在新知识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来实施知识创新教学.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所学中学物理新知识的特点,综合运用探究教学理论、科学研究方法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地、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地创设以科学探究主线的类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在科学探究教学中,以知识创新教学模式的认知流程为主线,以教师的启发指导、提供信息(知识背景和方法背景材料)为导航,以学生自我探索为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交流,使学生经历类科学探索研究,获取新知识,培养类科学探索创新能力.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各行各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主要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素质:①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有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②应该学会创新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具有超前性。③应该具有创新力,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
这些素质靠什么来培养呢?只能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中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尤为重要,而物理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好“土壤”。物理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假说―实验―理论“是许多重大理论得以产生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假说”的提出,实际上可能预示着一个新理论建立的前奏,这需要有独特的创新思维,还需要有大胆的创新精神。伽利略提出“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打破了统治人们两千多年的“重的物体落得快”的思想;继“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这一理论成立以后,麦克斯韦便根据自然界的对称性大胆的提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理论,并进一步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理论得出的关键,而实验正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的集中体现。“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物理实验中,为了达到探索的目的,需要将观察、思维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它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欲望,但又不是单调的机械操作,因此可以将学生的操作兴趣转化为探索的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兴趣。又由于“实验”本身的特点,它又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理论”的建立需要实验,更需要创新思维。第谷对天体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观察,获得了十分详实的资料,而其学生开普勒利用四年的时间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了关于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这为后人继续研究天体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知识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直接素材,而物理学中的演绎、归纳、综合、推理、模拟等科学方法,更是学生进行创新所必备的能力素质。
下面我就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且物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非常切合实际,能够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物理学史又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热土,所有的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这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
在教学中,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物理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物理学史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教学中应以学生的主体要求为主,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和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在教师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才有可能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性,从而在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特长及创新才能的培养。
另外,教师还要推迟判断,允许学生有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心理学研究发现,向学生预示结果和方法会阻碍创新力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答案和思考下定论,即使有定论的结果也应重新质疑。在设计课堂活动和提问时,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要一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也不要急于判断对错,可以采用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判断,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权,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了。所以教师要落实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鼓励更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动脑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实践去评价成果;让学生反思来探索改进方法,这样使学习活动从传统的被动性转变成能动性,从学生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打下基础。
4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手脑结合,是创新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新教育的目的”,脑和手是必须紧密联系的,其联系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水平,而我们的实验本身就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是促进学生手脑紧密联系的一项有效措施。设计性实验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另外,实验设计应注意联系教学实际,努力从学生及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设计水平,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5反思可能带来创新。
反思常出现在问题解决以后的思维活动中。不满足现状,希望出现更好的结局,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问题的求解过程,站在更高的认识水平上对解决问题的依据、原理、方法、步骤作出反思,或许创新出更独特的、更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案。这里的反思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方法。可见在当今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运用反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
6采用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假说”的提出,实际上可能预示着一个新理论建立的前奏,这需要有独特的创新思维,还需要有大胆的创新精神。伽利略提出“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打破了统治人们两千多年的“重的物体落得快”的思想;继“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这一理论成立以后,麦克斯韦便根据自然界的对称性大胆的提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理论,并进一步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理论得出的关键,而实验正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的集中体现。“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物理实验中,为了达到探索的目的,需要将观察、思维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它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欲望,但又不是单调的机械操作,因此可以将学生的操作兴趣转化为探索的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兴趣。又由于“实验”本身的特点,它又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理论”的建立需要实验,更需要创新思维。第谷对天体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观察,获得了十分详实的资料,而其学生开普勒利用四年的时间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了关于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这为后人继续研究天体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知识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直接素材,而物理学中的演绎、归纳、综合、推理、模拟等科学方法,更是学生进行创新所必备的能力素质。
下面我就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并且物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非常切合实际,能够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物理学史又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热土,所有的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这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条件。
在教学中,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物理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物理学史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教学中应以学生的主体要求为主,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和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在教师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才有可能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性,从而在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特长及创新才能的培养。
另外,教师还要推迟判断,允许学生有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心理学研究发现,向学生预示结果和方法会阻碍创新力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答案和思考下定论,即使有定论的结果也应重新质疑。在设计课堂活动和提问时,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要一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也不要急于判断对错,可以采用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判断,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权,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了。所以教师要落实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鼓励更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动脑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实践去评价成果;让学生反思来探索改进方法,这样使学习活动从传统的被动性转变成能动性,从学生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打下基础。
4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手脑结合,是创新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新教育的目的”,脑和手是必须紧密联系的,其联系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水平,而我们的实验本身就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是促进学生手脑紧密联系的一项有效措施。设计性实验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另外,实验设计应注意联系教学实际,努力从学生及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设计水平,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5反思可能带来创新。
反思常出现在问题解决以后的思维活动中。不满足现状,希望出现更好的结局,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问题的求解过程,站在更高的认识水平上对解决问题的依据、原理、方法、步骤作出反思,或许创新出更独特的、更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案。这里的反思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方法。可见在当今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运用反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
6采用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成为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几年来,我院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进行了一些思考,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些成效。
一、教育创新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前提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教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首先拥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他们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我院积极开展一切为学生的敬业爱岗活动,设立了教学质量奖、教学改革奖和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邀请校外知名人士举办学术讲座和讨论,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重点地分批做好教师业务进修和学历提高,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
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按照拓宽基础口径,淡化专业意识的原则设置基础课。以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多方向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显性教学”(专门的课程)和“隐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使新的知识隐合在相关课程中)拓展基础知识并加强基本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为达到这个目标,结合专业特点,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开放式实验、实践性教学、自学辅助质疑等多种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掌握更多包装工程专业的信息量。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相关学科发展前沿,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增加选修课比重。根据院主辅修制规定,允许学生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又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即在接受较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自由选择课程。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能学有所长。要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转化。学校应与产业联合,建立大学生长久教学实践基地,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三、改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创新,就必须有浓厚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于传递现成知识。注重聚合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培养。在知识经济社会,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把高等教育立足点转移到教会学生学习上来,即从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把过去以“授技”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学生对知识主动追求上来。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可接受原则,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发掘每一个学生智力资源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课程的改革。学校根据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另新增开设了一系列专门课程。无论是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还是科学研究方法论,都会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营造创新教育大环境大学阶段,青年学生成长具有自觉性,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应当把学生当作发展主体。
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构建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并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个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以确立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思想,推进3种方式为突破口进行改革。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转变两种思想是变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变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主的教学。推进3种方式:一是推进体验性学习,积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以参与者的信念和心态学习;二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善于用不同方式组合思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三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教学,如《包装机械概论》课和《机械原理》课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基础美术》课成为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场所;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形式,多渠道引导和带领大家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如: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科技活动月(周),在此期间举办设计作品展览会、论文交流会、开展设计(制作)大赛和科普知识竞赛,鼓励、宣传发动学生参加国家(省、部)级科技竞赛活动,参与和协助教师的科研活动等,籍此来营造科研氛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促进良好的学风,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我系大学生2002年制作的几套“气吹火车”创新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成功的演播,受到广泛好评,这正体现了创新的思想和意识。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我院改变了以往主要以“理论考试”分优劣的激励机制,加大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某些专业课的考试采取笔试与动手操作能力测试相结合,标准化试卷考试与撰写小论文、搞小发明相结合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分析说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狠抓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学院一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使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
(一)乐观自信的态度与个体独立性
富于创新力的人,首先具有高度的灵活程度、自信心、坚持力、自尊感,以坚强的毅力和不 屈的精神去探索,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诱发灵感,达到成功。其次,具有不墨守陈规 、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独立自主、不怕失败等品质。个体独立性指不依赖于他 人而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表现为:认识的独立性,指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独立性和研究的 独立性;实践的独立性,包括学习、知识的应用等方面所需的各种实践动手能力等。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在已有知识、概念基础之上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包 括:一定的逻辑学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相近学科知识、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 的前沿知识。其作用在于知识的准确应用、大容量知识联系、多概念组合递推、逻辑关系建 立、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意识。
(三)责任感与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人才应具有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只具 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其创新成果才具有社会意义。团队合作能力是创新性人才必备的一项 素质。如果没有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使有创新 思维,其创新成果也不容易产生。
(四)具有想象力、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重要的意识 支柱,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 联系,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实践能力和技巧,是实施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二、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主要差异
审视传统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所塑造、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有着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刻 苦学习的精神、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但在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 足:课程体系相对统一,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相对固定;教学中表现为以教为主,教师主动 ,知识由课本和教师传输给学生的单向过程;教学模式为基本原理的阐述加经典例子的阐释 ,得一串串“绝对真理”性的结论让学生“套”;考核注重对知识掌握和“绝对真理”的应 用,轻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考核。这种教育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迷信书本知识和教 师,使受教育者被动地、僵化地接受知识,极大地遏制学生的创造思维、个性发展和创新能 力的发挥。
创新教育是在继承传统教育优点,改革旧的教育模式中课程体系相对统一、教学模式和考核 机制相对固定,注重开发学生思维潜力、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在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 的独立人格以及不同的独特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与方法
(一)注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 以开发他们的潜力、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创新意识引导下,产生创新动机、创新思维,充分 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学生在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上,要求他们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 实践以及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过参与、探索、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其感受在创新活动 中知识本身及逻辑关系内在联系、创新过程和方法,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学习中研究,从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意志和战胜挫折的精神;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 去发现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尽力让学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使学生亲身感受 其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二)高等学校创新教育重在教学计划、方法、内容以及实践环节的改革
第一,优化教学计划,加强课程的整合。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和和实践 课 的比例,基础课打通学科大类,鼓励学生文理交叉,理工交叉选课,学科纵横交错,理论和 实践紧密结合,以拓宽学生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改善学生知 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坚决摒弃“填鸭式”的简单灌输,实行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 和 讨论式教学方式。同时加强外语、案例教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引导学生 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鼓励学生对已有的观点、结论、理论提出怀疑,鼓励学生 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思想观点,营造使学生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信 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逐渐掌握提出新观点的方法。教学中不 但要教会学生接受知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自学能力,明确 学习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培养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
转贴于
第三,教学内容要具有学科前沿的先进性,并增开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创新思维可以通过训 练 获得,创新能力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只有具备各种知识,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信 息,才能在创新中取得新的成就。
第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将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多为学生提供综合性 、 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及其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学尽力减少验证性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尽量淘 汰单纯的专业训练,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多开展学科前沿讲座,真正地而 不是形式地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研究工作, 鼓励学生以团队方式申报项目和跨专业(学科)选题,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开展 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自己选题,自己 组织讨论,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完成设计,鼓励学生走产学研结合道路。达到使学生掌握扎 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教育创新,根本在于教师创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教 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知识 结构、教学方法和个性特征,即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相近学科知识和经验、具有创 新素质、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有独特见解。
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致力于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手段创新的有机结合,积极推 进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中影响和启迪学生,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不 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 互启发、相互激励,在教学中设置“问题”环节,多在“敢问、会问、善问、解答”中下功 夫,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要在很好地传授 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实践教学中的 知识认知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要在适度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训练思维能力,认识学科本质。
(四)改革学生的考核制度
考核学生的本质不是鼓励学生超越别人,而是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改革过分注重对 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轻视甚至远离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在考核结构,将学生平时创新 思维的良好表现计入考核总成绩中;在考试形式上,推行教、考分离,开卷和闭卷考试、口 试、论文、专业设计、实际(实验)操作、综合性研究、项目策划与设计等多种形式;在考 试内容上,考查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用开放性题目,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评鉴方法上,不仅注重答题结果,应注重考核学生解答 问题的思维方式及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对思路新颖、有独到见解、有创新 、有新意的答案给予肯定,并附加奖励分数。通过上述考核方式和激励机制可多角度、全方 位的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专业能力的掌握;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仁法.创新思维教育在高校的全方位渗透[J].高教探索,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