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债务危机的化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 卫生债务 化解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予以了高度重视,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各级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并在财政投入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上不断加强,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农村卫生事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同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农村卫生发展契机。但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卫生事业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基层医疗单位经济效益低、自身造血功能差,负债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工资福利待遇低等,影响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持续深入开展,亟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卫生债务是制约当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医疗卫生单位的遗留债务,大部分是非因其自身的经营、服务和管理原因造成的债务。主要有:基本建设债务,设备采购债务,政策性亏损造成的资金缺口等。作为政府办的公益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的遗留债务,大部分应由政府解决和兜底。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有限,一次性化解难度大,应分类分批逐年化解。并积极向上级财政争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卫生投入力度,通过转移支付减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债务化解负担。
一、卫生债务的主要成因
卫生债务形成时间较长,原因比较复杂。从表面上看,卫生债务表现为卫生组织财务状况的入不敷出,而全面的、深层次的审视和剖析卫生债务形成的原因,不难看出,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问题,还有部分单位不顾实际经济状况,超出实际能力,盲目举借办事,造成卫生债务大量增加。
(一)发展卫生基础设施形成的债务。以浙江省某欠发达县为例, 2011年底,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总额为22209万元,比2003年初4897万元增长了16339万元。在16339万元的基础设施投入中,财政专项投入不到5000万元,大部分的基本建设投入由医疗卫生单位自筹,显然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单位,自身结余资金不足支付1亿多的基本建设支出,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以拖欠进药款、拖欠职工工资、向职工借款和向银行贷款等方式不弥补基本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形成了主要的债务。
(二)购置医疗仪器设备形成的债务。由于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欠发达地区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医疗仪器设备上增加投入,以减少病源外流。上例欠发达县2003年至2011年,专用设备添置金额达4730万元,购置资金单位自筹率约为75%,由于政府补助与医院日常医疗收入无法弥补设备投入资金的缺口,迫使医院通过不同程度的负债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三)经营收不抵支形成的债务。2003年以后,由于药品和医疗收费价格下调,县级医院药品定价政策调整,以及职工工资、社会保障金交纳标准提高等原因,医疗卫生单位经营利润大幅减少,经营收不抵支,形成政策性亏损,也导致了一些债务。
此外,为了支付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债务,部分单位为了筹措资金,向职工借资或向银行贷款,借款利息也成为一部分新增的债务负担。
二、卫生债务化解存在的困难
卫生债务是医疗卫生单位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因多种原因、长期形成逐步累积的债务包袱,它是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而又不可不防范的经济现象。目前,欠发过地区卫生债务包袱沉重,量大面宽,构成复杂,化解艰难,化解债务存在的矛盾和困难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受医疗卫生单位自身造血功能的限制和财政补助收入有限的原因,偿债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化债难度大;二是债务构成复杂,协调减债偿债难度大;三是各医疗卫生单位支出普遍面临巨大压力,经济效益低,靠经营所得偿债无望;四是医疗卫生单位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单位流动资金余额不足一月工资额,还债能力低;五是卫生债务中银行贷款、职工借款的债务还本结息压力很大;六是因单位负责人调换引起人走债留、债务关系不清等因素,影响单位还债积极性。
三、化解卫生债务的对策建议
卫生债务包袱如此之重,化解卫生债务要以加大卫生财政投入为主题,以推进医疗卫生单位增收节支为动力,以化旧债防新债并重为目的,采取逐年、逐步化解的办法,通过政府、卫生局、医疗卫生单位的努力达到在发展中求化解,在化解中促发展,使卫生系统卸下债务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农村公共卫生和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坚决制止卫生新债的发生。化解卫生债务既要重视现有债务,又要坚决制止出现新的债务。否则,卫生债务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甚至可能陷入还债又欠债的恶性循环当中。而制止新债的发生。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因此必须合理切分财政蛋糕,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从现实看,关键是要建立控债的机制。一是要加强源头控制,确保卫生机构建设与当地政府财力水平相适应,要量力而行,量财办事,严格按规划、按标准建设。二是要严格支出管理,从制度上规范支出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制止赊欠消费、举债办事。三是建立卫生债务动态报告制度,强化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工作,防范新的债务发生。
(二)增加财政债务化解专项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卫生债务清理化解的组织领导、经济支持和监督管理职责。一是当地政府切实履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债务清理化解职责。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本药物实施前的基本建设债务,由当地政府承担债务化解任务。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国家、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项资金补助标准和补助力度都相对较高,因此当地政府要向上级如实汇报卫生债务化解存在的困难,提高上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三是地方财政分年分批安排卫生债务化解专项资金。由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相对较少,一次化解卫生债务非常困难,可每年安排一定的债务化解和贷款贴息专项资金,逐步减轻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负担。
(三)增收节支,增强卫生债务化解能力。 新医改关于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给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卫生、免费体检资金补助标准的提高,进一步拓宽了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收入渠道。医疗卫生单位在尽力抓好增收同时还要节支,要精打细算,量入而出,严格控制非医疗性支出,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和维修支出,加强医疗仪器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认证。通过增收节支,来挖掘各单位的资金节余潜力,从而达到化解部分债务的目的。
(四)盘活闲置卫生资产,减轻偿债压力。目前卫生系统因整体搬迁、机构撤并等原因存在一定数量的闲置房屋,同时部分医疗机构也有闲置土地、闲置医疗设备等资产。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国资部门的沟通协调,对闲置的房屋、土地等卫生资产进行公开处置,获得的资产处置款专项用于卫生债务的偿还。同时,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对闲置医疗设备在卫生系统内调剂,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购置支出。
(五)强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在稳定机制、加大投入以提高卫生债务化解能力的同时,医疗卫生单位还要解决业务素质低下、冗员过多和经营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等不足,否则再有多大的投入也会被无效消耗。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各医疗卫生单位收入支出管理,并出台对单位、对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制度、以经济考核指标、以奖惩等措施来调动单位负责人、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经济M入新常态,增速放缓,钢铁、煤炭、制造业等行业产能过剩。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但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压力,融资难度在不断增大。2016年10月,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阐明,中国中央政府债务非常健康,占GDP的18%,扩张较快的主要是地方债务问题。我国地方性债务风险慢慢凸显出来,地方政府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而将PPP模式中民间资本的引入公共设施和物品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对化解地方性债务风险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一、PPP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北京4号线的建设,借鉴刚刚地铁投资运营的经验,首次接受社会资本,投资额高达153亿元,是中国内地的社会资金首次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PPP 融资模式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是对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融资模式的简称,主要指政府和企业就某些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益项目等,达成的相互合作意识,能够最大化的实现预期效果。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将风险分摊到不同的投资方,降低公共部门的风险,扩大资金来源,能够有效的帮助地方政府减少债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PPP模式有很多种,主要有管理协议、BOO/BOT/BLT/ BOOT、运营维护协议、非公共机构拥有等模式。相对BT、BOT,PPP模式的核心是项目管理,该模式的运用渗透在整个项目的环节和流程,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为政府注入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参与政府项目的建设,政府在某些项目上慢慢放权,鼓励企业对公共项目进行投资,加大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范围,使得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流通更快,最终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服务和建设作出贡献。
二、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路径选择
1.推进PPP立法进程
任何模式的运行都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理论指导,PPP模式也不例外。因此我国应该加快《PPP管理法》的成文,不然地方政府在引进民间资本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无据可查,对PPP模式的正确运用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提高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应该明确政府和民间投资方的责任,规范PPP模式的流程和规定相关部门的职责,对政府和投资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明确他们的职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明确的混乱现象,确保各参与方在项目的授权、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管理等流程中协议效力;然后构建PPP项目的监管机制,从项目价格到项目的监督最后到项目财务信息的披露等进行监督与管理,保障公共设施的顺利建设;最后加强PPP模式应用的顶层设计在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衔接、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政府担保条件、合同履行的监管、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推行规范化、科学化的 PPP 模式达到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效果。
2.基础设施方面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地方债务的主要来源之一,基础设施的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的效率慢。本文分别从现存已有的基础设施和新建的基础设施两个方面分析PPP模式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对现存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转租或政府授权给民间企业的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还可以通过建TOT形式将基础设置移交给私人部门,实质上是基础设施运营完全市场化运作,进而减少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私人部门在经营过程中获益;对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扩建,地方政府BOT、OTO、TOT等形式与社会资本合作,既政府将改造升级的项目转让给民间资本,由其进行改建升级,之后授予其一定期限的经营权,经营权到期后移交政府,进而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对新建的基础设施,可以采用建设-拥有-经营(BOO),建设-转让-经营(BTO)、建造-拥有-运营-移交(BOOT)、民间主动融资(PFI)等PPP模式,项目选择过程中注意选择效应好、回报能力强的项目,同时对于回报能力弱的项目给予一定的激励和保障。
3.创新发展PPP模式
自全面推行 PPP 模式以来,中央及各部委下发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同时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 PPP 项目30个,设计投资额达到1800亿元,2015 年公布第二批 PPP 项目206项,涉及总投资额 6589 亿元,第三批也于近期公布,共有 1070 个项目申报,申报计划总投资额达到2.2万亿元。当前我国关于PPP的管理和模式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这需要地方政府多多关注,加快对PPP管理法的推进工作,为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提供法律保障和物质基础。不同的公共设施、公共物品等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因此创新PPP模式对化解政府债务危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方面,PPP模式具有分担风险和收益的作用,以此可考虑建立PPP数据管理库,加强对地方性债务风险的管理;在地方政府增量债务方面,PPP模式将政府风险转移给私人部门,减少政府增量债务。同时,要不断对现存的PPP模式不断创新与探索,当前国家已经暂停BT模式,探索并应用新模式成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佳选择,如BOT、BOOT。
三、结语
综上所述,PPP模式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指明道路,为给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奠定资金来源,为推动城镇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来源。PPP模式中各利益参与方分担政府的债务风险,减少政府债务存量和增量,因此PPP模式成为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和重视的热点。但传统的PPP模式不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解决政府债务危机中,要根据不同的政府项目,不断创新、完善PPP模式,加快推进PPP模式的立法工作,使得PPP模式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PPP模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王曙光,魏来.PPP 模式下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政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6(5):50-51.
2012年虽已进入尾声,但欧债危机却远未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和隐性刺激政策的祭出,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问题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关于中国将陷入欧洲式债务漩涡的论调甚嚣尘上。
本文以危机成因、风险程度以及化解对策为切入点,对欧债危机与中国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比较,进而认为――相对欧债危机可能导致的欧元区经济二次探底而言,中国地方债务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不过与希腊等国需要漫长时日且彻底改革才能走出危机相似,中国若要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债务风险,还需要在政府职能转变及税制改革方面进行长期努力。
一、欧债危机与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比较
欧洲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祸起反危机的扩张性操作,根源则在于多年来过高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乏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二战结束后,欧洲大部分国家开始推行高保障与高福利制度,加之新世纪以来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给政府支出带来了沉重压力;与此同时,高保障与高福利制度下产生的高税收与高劳动力成本,促使这些国家的大量产业资本在“冷战”结束后向新兴经济体大规模迁移,导致其自身产业虚空化,进而使得税基萎缩、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长动力缺失;长期过高的支出压力与单薄的财政收入相互作用,导致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不断膨胀,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最终在触及信心临界点,即市场认为政府一贯的借新还旧方式已无法持续时,债务危机便正式爆发了。
纵析中国形成庞大地方债雪球的原因,表面上虽也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所致,但更主要地则应归咎于长期以来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以及财权事权的不对等――多年来,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各级地方政府始终习惯于充当经济活动的主角,地方行政长官长期热衷于举债投资,由此导致地方债务规模居高不下,相关风险不断积聚。
二、欧债危机与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程度比较
2010-2012年,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国因自身无力化解危机,已经先后接受了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达千亿美元的天量救助,但目前的境况仍旧非常糟糕;西班牙、意大利在评级被下调后亦是步履维艰,特别是西班牙,其实已经相当于变相接受了外界援助;此外,尽管于过去数轮的欧盟峰会给出了包括私人投资者对希腊债务减记超过50%、欧洲银行将核心资本金率提高到9%、合并EFSF与ESM在内的三个解决危机的核心“可行”办法,但是,其具体效果如何仍有待市场的检验,若市场并不买账,则由此引发欧元区经济的二次衰退也绝非小概率事件。
至于中国的地方债风险,我们认为只要中国的宏观经济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速度――8%左右,那么爆发全面危机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不过,尽管如此,局部地区还是存在一定的债务违约风险――根据中国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有近20%的市级政府债务率超过了100%(以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测算),且由于相当数量的地方政府曾寄厚望于土地收入,承诺将其作为部分还款来源,而在当前中国房地产调控愈发趋紧,土地收入远不及预期的现实情况下,这些原本就财力薄弱的欠发达基层政府恐难按期按量还款,若再考虑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加息所致的还款负担加重因素,则中国局部地区的确存在债务违约风险。
三、欧债危机与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化解对策比较
截至目前,欧盟峰会开出的如上所述的三个药方其实还是治标不治本,若要使希腊等国彻底走出债务危机阴影,一方面,这些国家必须要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社会保障与高福利制度,尽管这条改革之路异常艰难与痛苦(由此这些国家的国民将从贪婪与懒惰重新回归节制与勤劳);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需要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尽早地确定自己的位置,以便找寻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化解中国地方债风险,从根本上讲则主要应通过理清政府边界、深化分税制改革进而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来实现。所谓理清政府边界,即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变地方政府充当经济活动主角的不正常状况,变“经济建设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使之在举债前弄清楚举债投资是否必须;深化分税制改革则是为确保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与综合财力相挂钩。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是分税制改革的深化对于中国来说,均非朝夕可以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欧债危机与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从成因上看,貌似相同实则存在差异;从风险程度上讲,欧债危机引致整个欧元区出现二次经济探底并不属小概率事件,而中国的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则很难引发国内全面的危机;从解决对策来说,若要治本,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均需进行实质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白宇飞.民族地区地方债务风险及其化解[J].学术交流,2012(6).
一、欧债危机背景介绍
欧洲债务危机是源于欧洲国家由于债务问题导致的信用危机。继美国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后,欧洲各国为提振经济避免衰退纷纷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大举借债。这使得那些原先就债台高筑的欧洲国家雪上加霜,债务负担积重难返,最终导致了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的第一阶段是冰岛危机。2008年10月冰岛三大银行资不抵债,陷入困境,被冰岛政府接管,银行债务上升为债务。紧接着是第二阶段,东欧国家债务危机。2009年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低了乌克兰的评级,从而触发了中东欧国家的债务问题。第三阶段便是希腊债务危机。由希腊债务危机为起点,债务危机愈演愈烈,逐步蔓延至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欧债危机全面爆发。
二、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原因
(一)内部经济发展滞缓是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
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根本上是因为其缺乏内在经济发展的动力。希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旅游业和传统制造业。因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希腊的旅游业受到重创。而传统制造业受到世界科技浪潮的影响,无法像高新技术产业那样获得巨额利润,持续地推动希腊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滞缓使得希腊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偿债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希腊政府的财政支出处于较慢的增长水平,债务危机也是有可能产生的。
(二)2007年的金融危机的希腊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2007年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至世界,欧洲许多国家为了缓冲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纷纷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支出,甚至盲目借钱举债扩大财政赤字。盲目举债导致希腊债务和GDP比例严重失衡。在危机爆发时,希腊债务占GDP比例将近160%,远远超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安全指标。失衡的债务和GDP比例加大了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欧洲发达国家一直以高福利著称,虽然希腊的福利性支出占GDP的比重在欧盟平均水平之下,但也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希腊在经济不景气,国内失业率迅速上升导致的失业保障支出增加,没有足够的国家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福利,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长此以往,一旦情况恶化,危机必然爆发。
(三)欧元区的体制和机制缺陷是希腊债务危机加剧的重要原因
欧元区的国家为了实现统一货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自成立以来,以德国为首,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目标,即将通胀率控制在2%以下,因此,货币政策的弹性较小。而且由于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例如德国经济发展稳健,不需要刺激的经济政策,而欧元区的一些弱小的国家,需要通过扩张性的政策才能支持国内的经济增长,这使得欧央行难以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满足所有成员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当欧元区的国家遇到经济问题时就无法采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只得将目光转向财政政策。例如希腊在2003年到2007年时出现经常项目下的赤字,却不能用货币贬值的方式增加本国出口抑制进口来改善这一状况。又如希腊也不能通过货币的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缓解债务危机。于是,政府只好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加大了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更糟糕的是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相反时,政府更加难以达到所预定的经济目标。由于欧元区没有一个超越的政治实体对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进行债务担保,所以当违约事情发生时,救助便难以到达。
三、欧盟和欧洲央行的应对措施及反思
欧盟在2012年7月份开始将ESM(欧洲稳定机制)作为新项目的主要融资工具,通过对欧元区国家事实金融救助保持稳定。同时,欧盟各成员国还对希腊进行了特殊的救助,如,将希腊的贷款利息降低150个基点。这些措施有望将希腊的债务占GDP的水平在2020年前控制在117%至120.5%的水平之间。
欧洲央行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在公开市场上操作,买进国债和私人债券,扩大货币供应量,缓解债务危机。其次是对希腊政府不考虑其债务评级状况,对其已发行和新发行的债务工具都给予接受。还有是通过长期再融资操作向欧洲银行发放贷款,其中最大一笔贷款由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银行获得。
从欧盟和欧洲央行的解决措施来看,主要侧重点在于解决希腊的偿付危机或是流动性危机。这些措施只能从表面上或是暂时性地解决债务危机,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断债务危机延后发生或再次发生。就希腊本国而言,要解决债务危机,根本上是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并且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增加投资补贴的方式刺激经济,但支出和发债应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将债务规模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其次,政府可以鼓励希腊人们改变消费和储蓄习惯,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这样有利于减少赤字,平衡贸易逆差。再次,适当地减少福利性支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保障,还要维持高福利,那就只能通过不切实际的借债获得,而这样是及其不理性的。最后是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改善出口品行业,增加利润,减少贸易逆差。就欧元区而言,首先应该加强对成员国的监管,严格执行如严格限制债务,严格债务比例的原则,以期减小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对于欧元区面临的由于不可能三角引起的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的问题应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来缓解其矛盾。最后,欧洲央行应从这次危机中汲取教训,建立起危机应对机制,以期能够对危机发出预警并能在危机发生后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同时进行金融体系创新,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当然,引发希腊债务危机的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经济发展滞缓,0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欧元区机制体制问题外,还有很多。而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所陈述的。至于希腊未来的走势,不仅要考虑其宏观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还应关注其政治和文化因素,才能更合理地预测欧债危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极端的逃债
大家知道,民企在经营发展中存在各种不足,以及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在获取银行信贷支持上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但由于民企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占我国企业总数70%以上,对中国CDP贡献已超过60%,容纳了8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9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正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中央政府近十年来十分重视民企发展,出台了若干支持民企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尤其对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更是频频拿出政策“组合拳”,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在民企发展各种中,各类银行费尽心血,支持了大量民企创业和发展,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疲软,加上我国大部分民企产业层次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尤其部分民企盲目投资,资金运转出不灵,普遍陷入了资金紧张困局。
不少民企由于缺乏应付债务危机心里准备和其他应对策略,在资金出现断链困局时,不是积极与银行、其他债权人和政府部门趟开心扉地沟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来化解债务危机,而是在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挤兑面前产生极端恐惧感,陷入“无知”、“无策”、“恐惧”的三种绝望境地。在这种心里支配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极端逃债之路:动辄采取跑路等被动手法应付债务。更有甚者,为逃避债务,采取通过假破产等手段转移资产,造成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落空。民企上述两种逃债手段,不仅无助于债务危机的真正化解,其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不仅激起了债权人的非理性追债行为,而且破坏了社会信用秩序,使银行对民企丧失了信心。
如今民企融资难、融资贵,与民企自身存在不正当的逃债行为有很大关系,在很在程度上导致了银行对民企畏贷、惧贷、厌贷心里,反过来更扎紧了民企融资难的“口袋”。
当然,我们不能把民企融难困局完全归结为民企应付债务的不当行为,也有银行信贷经营策略和方向的问题。但银企关系日趋恶化现状,却又是造成民企融资难的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银行不敢给民企放贷的最大心里障碍。如此,要解开民企融资难、融资贵这个“死结”,还得从重新塑银企关系入手,良好银企关系已成民企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如何重塑银企关系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重塑银企关系已不单纯是银企之间关系修复,还关系到政府在其中发的挥协调引导作用,更关系到社会经济权利组织(人)之间依法维权行为,因而银企关系实质演变成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需要政府、银行、民企之间以及民企与社会其他权利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如何重塑关系
就政府来说,不能“一出了之”。即针对民企走出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出台了若干政策规定,但却缺乏具体认真落实的作风,工作漂浮,流于形式,使扶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尤其在民企遇到资金链困难时,或漠不关心,或麻木不仁,甚至在民企出现跑路时,或无动于衷,或惊惶失措,显得束手无策。
为此,政府应需未雨绸缪,提前搭建跨部门、多方联动的沟通平台,创造“敞开心扉”的环境和机制,先解决如何引导出险企业有路可找、有话愿说的问题,做民企心灵的抚慰者。让民企老板跟政府敞开心扉,敢说真话,把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真实原因摆出来,与政府一起寻找解决资金危机的良方,让政府在资产重组、债权人沟通、确定债务偿还计划等方面创造条件。同时,各级政府可成立了政府化解风险企业专门机构,帮助企业与金融、司法、债权等部门联系,为民企缓释债务危机和压力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就银行来说,不能“一停了之”。即当民企出现经营危机、发生资金困难时,不做市场调研、不区分原因,“一刀切”地采取断然停止贷款、抽贷压贷等手段,使民企融资生态陷入雪上加霜局面。尤其使一些民企在资金出现困难上,不是积极主动与银行协商延期或分期偿还计划,而是采取跑路避债或行假破产真转移资产之实悬空银行债务,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银行的畏贷、惧贷心里,也更助长了对民企的停贷、断贷行为,银行这种行为的不断延续,对整体实体经济发展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为此,银行应站在经济发展的整体高度,主动放弃前嫌,再次加大对民企的情感和信贷资金双投放,通过建立银企对话框架,与民企一起分析经营失误和资金紧张的原因,适时提供帮助民企主动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开发新产品,使民企渡过难关,重新开辟市场竞争空间,重获振兴发展机会。
就企业来说,不能“一躲了之”。即民企在遇到经营不景气、资金运转困难的时候,心里就变得十分脆弱,缺乏社会责任性,不顾社会经营声誉和形象,不顾损害所有债权人合法权益,采取一跑躲债了事或破产了事的恶劣方式。这种逃债行为,使本来在信贷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企会陷入更加弱势地位,使银行本来对民企贷款缺陷存在“身份歧视”和勉强包容心里就会变得更加看不起民企和无法包容,这对将来民企发展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民企要主动增强心里的承压能力,认真分析自己资金紧张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主动调整生产策略,积极与政府、银行沟通,把自己的真实困难都暴露出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说出来,让政府和银行为自己出谋划策,一起寻找走出资金困局的路。唯有如此,才是化解资金危机的明智选择,是解决资金出路的合理合法的途径。
就债权人来说,不能“一逼了之”。即当民企陷入资金债务危机时,不能落井下石,采取各种催贷、逼贷等甚至是暴力追债等手段强迫民企还贷,使民企陷入恐慌、绝望境地,从而采取跑路、自杀等方式来逃避债务。实事上,民企跑路、自杀现象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种债权人非理性的逼债行为存在很大关系。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比如教育质量滑坡、失业、沉重的高等教育成本等。以高等教育成本为例,它不仅给中、下阶层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让高校自身也背上了巨额债务。据统计,到2011年底,高校债务最高评估已近万亿元。本文将对高校土地置换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高校土地置换政策
土地置换即在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土地级差将土地交易并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策略。高校土地置换有两种形式:一是卖掉位于市区价格相对较高的老校区地皮,获取土地级差收益;另一种是将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获取的土地,拿出一部分用于市场化的商品运作。2010年l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可采取土地置换方式解决债务。
二、高校土地置换的原因与发展困境
1、高校土地置换的原因
20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之后,短短几年间高校便累积了巨额债务,形成原因主要划分为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地方政府发展政策、高校发展政策、银行逐利等四大类原因:
(1)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来看,高等教育扩招、本科评估、多校合并等政策带来了教育资源重组的高昂成本,同时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又严重不足。
(2)从地方政府发展来看,地方政府以发展地方性高等教育作为增强地方竞争力的举措,甚至以建设高教园区来拉动经济,带来地方经济的短暂繁荣与发展。
(3)从学校发展来看,高校发展理念出现偏差,追求高校间规模竞争,过度发展基础建设,加之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预警机制,造成高校非理性贷款,造成了巨额债务。
(4)从银行逐利来看,校银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银行的逐利行为,银行往往在与学校没有进行偿还能力约定的情况下,就假定国家财政兜底,形成利益合谋,甚至“求”着高校贷款。
2、高校解决债务危机策略
我国高校解决债务危机的策略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
(1)要求政府扩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相对较低,扩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以扩大政府财政投人化解高校的债务危机同样也具有挑战性。
(2)进行多渠道筹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弊病之一即是教育经费来源的单一性。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渠道融资能力较弱,这主要源于政府管制,短时期难以改变。
(3)加大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了加强银行贷款管理;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高等院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改善高校预算管理能力等方面。但是,这是一种长效机制,短时期内很难获得大量资金,难解燃眉之急。
(4)进行土地置换。土地置换不同于其他策略,由于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表现在其合法性、可持续性和差异性等多个方面,以下对此展开论述。
3、高校土地置换的发展困境
(1)合法性困境。高校土地属性大部分属划拨土地,《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要“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高校显然不可随意出售、交换和赠与其土地,更不能将卖地所得用于偿还债务。但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规章,高校利用土地置换解决债务危机具有国家性政策的合法性。
(2)可持续性困境。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依靠土地转卖与出让来获取高校经费不具备可持续性,不能成为高校经费来源的长效机制。即使土地出让所获取收益能够一次性或基本解决高校债务,也无法成为高校发展的长期经济来源。
(3)差异性困境。土地置换所获取的土地级差收益取决于被置换土地的市场价格。不同地区的高校土地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其可以出让的土地规模也具有差异。因此,在高校土地置换中所获收益真正用于偿还高校债务的资金具有差异。
三、高校土地置换的建议
1、注意事项
(1)现行的土地置换只是模糊性条文,缺乏实施细则。高校土地置换要防止不同权力群体间的利益博弈。公办高校土地属于国有资产,土地收益应全部纳入地方国库,然后再进行返还。以规避高校土地置换决策者之间的逐利行为,防止不同集团的利益瓜分,需要对土地置换进行充分论证。
(2)防止市场对高等教育文化侵蚀。客观而言,中国急速扩张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中国传统式精英式高等教育带了较大冲击。高校以出卖具有文化传统的老校区实现经济收益,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对中国百年高等教育校园文化造成伤害。高校土地置换需要在经济利益与文化保护之间做到平衡,有效维护社会利益。
(3)高校土地置换的范围。高校土地置应进行一定的规模控制,否则会导致土地的过度出让,影响高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地方政府曾经以“赠地”的方式帮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高校为了解决债务危机,把学校土地进行出让将带来教育发展的长远损失。
2、高校解决债务危机应建立长效机制
(1)市场化途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引入市场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高校债务问题是中国大学实现去行政化的好机会。管理部门可以考虑采取将高校的债务进行资产拍卖、对高校进行企业化管理、引入社会资本办学等举措,将高等教育进行市场化运行。
(2)改革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首先,现行的高校制度有着规模扩张的需求动力。一方面,学校的规模与层级决定着领导者的行政级别。另一方面,在按学生数量拨款的财政体系下,学生规模意味着学校获取的财政拨款规模,同时按照经济学的规模效应,规模大可以节约成本,因此无论是985高校,还是高职专科院校均纷纷扩大规模,短时期内规模的扩展意味着发展资本的巨大投人,从而形成巨额债务。其次,现行的高校制度致使资本扩张的直接责任者缺位。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于学校决策者具有行政性特征,承担责任的主体不明。虽然国家赋予高校管理者对高校资产具有一定的权限,但是又缺乏对其的监管机制,决策者往往不会对高校贷款行为充分评估债务后果。决策人本质上不会对资金的使用真正负责,导致了高校资金管理与使用中的低效、腐败、滥用、误用等不良现象。
(3)我国高校属于公立性质,操作者实施高校贷款的假设条件即是政府财政兜底,缺乏法人实体意识的高校管理者不断推高了贷款的非理性。高校解决债务危机需要从根源上对高校管理体制进行革新,理清教育部、财政部、地方性财政等部门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建立校董事会制度等。
(4)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高等学校要从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也要建立科学的贷款资金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保证贷款资金的专款专用。建立与完善高校财务预警机制,降低贷款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邬大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政府的责任.教育研究,2002.
连锁效应
萧条的唯一原因是繁荣。由信用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最终出现崩溃无法避免。从历史经验来看,债务扩张的出现基本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上升周期,由于存在正反馈效应,债务规模有不断扩张的倾向,一旦经济扩张难以为继进而陷入衰退,小部分个人和部门的债务违约,将导致整个经济的债务链条断裂。
在前两次债务问题爆发前期,我国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投资快速上升,经济高速增长。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后,债务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政府开始以处理债务为切入点进行调控、改革。
债务危机是有连锁效应的。就像美国的债务危机引致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一样,国内的债务危机也会沿着企业、银行和政府的链条扩散下去。正如欧文·费雪的通货紧缩理论所说,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导致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的繁荣时期,企业家为追求更多利润,会过度负债,而在经济状况转坏时,企业家为了清偿债务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很多企业债务率攀升,甚至资不抵债或破产。企业的大面积违约又引起了银行的呆坏账的增加,于是银行危机发生了。危机中伴随的对银行部门的救助、财政刺激计划的实施,政府债务在不断地扩张。而银行危机的真正“遗产”是导致政府公共债务激增。
三次危机
中国第一次债务危机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债务处置方式是财政注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投资建设直接推高了GDP,1984年GDP同比增速高达15%以上,随后政府开始调控经济增长。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产成品积压滞销、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企业之间拖欠货款所形成的连锁债务关系加剧,造成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量“三角债”。1990年,国务院专门成立清理“三角债”办公室对“三角债”进行集中清理。
第二次债务危机的主体是企业和银行,债务处置方式为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据统计,1994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5%,约有22.5%企业资不抵债。与此同时,国企改革的巨大成本转嫁至银行体系,国有银行承担了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本,造成国有银行呆坏账明显增多。一方面,企业破产时资产负债率过高,普遍超过百分之百;另一方面,兼并方承接的债务享受停息、免息等政策红利,导致债权清偿率过低。同时,行政分配的核销额度不够,银行为国企改革买单,承担了大部分债务。1997年11月,政府开始深化金融改革和整顿金融秩序,初试市场化方式来解决银行不良问题。
目前中国面对的第三次债务危机,主体是地方政府。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主要任务是防范和化解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抛出4万亿元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并首次发行地方债。短期内经济快速复苏,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增长。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导致的外需减少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加之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政策紧缩,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暴露。
与前两次债务危机不同,本次危机主要表现为地方投资冲动下带来的地方债务快速扩张,最初债务集中在银行体系,随着政府采取收紧银行贷款、银信合作等方式防范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逐步转移到影子银行体系中。
对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处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停银行信贷。在2010年之前,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2010年底,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中,79%是银行贷款,规模为8.5万亿元。2010年6月,国发19号文要求停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清理整顿。地方政府开始寻求以信托和债券为主的市场化资金来源,金融脱媒加速,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
第二阶段,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2012年,债券发行和信托融资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方式。据测算,2012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约1.8万亿元,其中城投债发行净融资1.17万亿元,信托净融资约6300亿元。2012年年底颁布的463号文叫停信政合作,多位高层领导也表态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关注和治理,未来政策调控将集中对影子银行进行治理。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的负面冲击逐步消退,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并没有发生经济衰退、恶性通货膨胀,且政府一直加强防范地方债务过度扩张,控制金融体系风险。因此,地方债务仍在可控范围内。乐观估计,中国大约还有10年的政府债务扩张期,2013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势头将强于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继续扩张的趋势难改。
加大债务消化
古今中外,解决债务危机的办法,短期无非是债务重组、注资或赖账,逐步消化债务,长期几乎无一例外是通过通货膨胀稀释债务。金德尔伯格曾说过金融危机是一个永恒的现象,虽然债务危机不可避免,但人们至少能够从各种危机中获得有益的看法。
未来,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应加大债务消化,缓解债务过度扩张。债务消化方式将遵循存量消化和增量吸收并重的原则,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增量吸收的主要渠道。
新型城镇化是新“四化”的载体,其“新”主要表现在理念上以人为本,实践中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政策出发点,实现手段是通过改革打破旧模式的束缚,实现制度创新。中国现有的城镇化模式有成绩,但也有诸多弊端。比如人和地的矛盾。“人的城镇化”永远赶不上“土地的城镇化”,“造城”运动、“产业空心化”等问题严重,城镇化质量堪忧。
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要想正确处理好现存的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打破原有束缚,实现要素合理配置。
其一,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处理好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矛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的过程,原本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改革,为将农民工纳入属地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财力保障,政府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实现预算民主化。为此,分税制有必要做出重大调整,释放地方活力,减轻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强对地方财政预算的监督和管理。
今年6月,我国爆发了“钱荒”的的金钱危机,可是这让局外人的我们始终想不懂,为什么面对M2值超过百亿,而且还在以两位数增长的今天,会出现这么离奇的现象呢?政府政策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
作为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大国,我国的GDP增速始终保持在7.5%以上,而为什么在40万亿城镇计划刺激的背后,高盛、瑞银却相继调低国内的经济预期,同时谣言传出李总理会成为第一个完不成政府计划的总理呢?这一连串离奇事件的背后,似乎与地方债务有撇不清的关系。
今年6月以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多次发文,公开批评地方政府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13号刊文“只铺摊子不管还,地方债务风险高”。这一切问题都说明了现阶段的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行为,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恶性指向标,而这一切与08年的4万亿计划又颇有渊源。依我个人看来,我认为主要原因集中在政府盲目的刺激计划的遗留问题和地方平台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这无异于风险转嫁。
一、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现状
为保证2008年出台的十大措施和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顺利实施和保增长的目标,各个地方政府分别成立专业融资平台、事业单位来化解资金瓶颈和法律障碍。这也就将地方债务不断的滚雪球,最后成为了今天的现状,我国的地方债务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债务数量庞大;第二,举债主体多。财政部作为地方政府财政的主管部门应该成为举债负担主体,实际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举债并非全部由财政部决定,地方财政对政府债务管理监控不到位,甚至出现缺位现象;第三,偿债能力差,逾期债务多,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只铺摊子不管还,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地方政府举债投资又缺乏必要的投掷收益评估体系,投资项目效益低下,呆账、坏账较多,回收难度大,偿债能力低,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逾期率较大;第四,财政职能不健全,财政职能弱化和财务管理薄弱促使地方政府大量赤字和债务的形成。预算管理的松弛使不少地方政府的预算流于形式,预算执行弹性很大。有些地方政府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多部门管钱、多头批钱、虚增收入、随意支出等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地方财政出现困难。
二、我国地方债务爆发后果
倘使我国的地方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那么未来后果是什么样的呢?第一,银行的不良贷款会持续增加。从审计署公布的2009年的4.4%的坏账率来看,危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也许就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的“钱荒”的真正原因。第二,地方经济停滞,刺激政策前功尽弃。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许多项目难免会半途而废,地方政府融资链条面临断裂,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也可能面临停滞。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新一轮建设高峰期,地方投融资平台仍需扮演重要角色。如果这些平台的贷款能力受到限制,地方投融资平台所蕴含的危局将可能提前显现,并成为真正的危局,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地方卖地冲动更加强烈,宏观调控失效。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卖地和房地产税收,为了偿债,或会迫使房地产调控政策中途走样。此外,为了偿债,政府有可能提高税费。势必“迫使”公共管理更加朝“创收”的方向发展。要么通过提高行政所掌控的“资源”价格进行出售,来增加财政收入弥补巨大的债务亏空,要么谋求与商业利益集团结盟,减轻沉重的债务负担。第四,破坏政府公信力,影响安定团结。如果地方债务风险爆发,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可能会出现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工资拖欠,影响国有企业破产财政兜底、下岗人员生活费和再就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支付问题,严重的将会威胁社会稳定。相比欧洲债务危机,我国地方政府“封闭”的投融资平台难以监控,风险更大。
三、如何化解地方债务危机呢?
中钢集团于2014年9月被传出债务逾期风波,在债务多米诺效应下,风波逐渐演变成危机。两年过去,该方案涉及中钢集团与几十家银行谈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方案中债转股的比例约占金融机构债务的一半,展期的部分债务时限为6年。
600亿元银行债务300亿元债转股,债务危机终化解。对中钢来说,是2014债务危机以来最大利好,以债转股和展期的方式,为中钢的改革调整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债务难题成为去产能的一大阻力。妥善解决债务难题,对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和降杠杆都将起到推动作用。中钢债转股方案的获批,对深陷债务泥淖的渤海钢铁、东北特钢等化解债务危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债转股毕竟是去产能、化解国企债务难题过程中的治标之举,只对于部分有发展前景、易于盘活的企业适用,债转股不应该大范围推广。
与上一轮债转股政策性一刀切不同,这一次债转股思路是市场化、一企一策、政府不兜底。前期在大宗商品的高点盲目扩张,导致企业严重亏损,负债累累。这种情况在央企、国企中非常普遍。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都将是央企债务违约的风险期和高发期。我们不能一刀切全都采用债转股的方式降杠杆为企业脱困,把风险和包袱全部转移到银行机构身上。这样,银行被拖入泥坑,也活得不好。何况,上一轮债转股的企业结果多不大好。
这种担忧,在东北特钢债务风波中,已被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债权人多次强调。在这次中钢债务重组,也有多家银行提及。
不过,案件背后点出了我国当前民间借贷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即法律如何维护民间借贷秩序,保护诚信的债务人?
如果不从这个层面思考回应于某案,则民间借贷与暴力催债的恶疾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从国际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立法与实践经验来看,这个问题必须由个人破产法来应对。
个人破产法
是保护诚信债务人的基本制度
个人破产法是维护民间借贷秩序,保护诚信债务人的基本法律。
一方面,在民间投融资、消费信贷等个人参与市场交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人成为各种交易中的债务人已经成为常态。只要有交易,就有潜在的风险,所以,个人很可能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陷入债务危机。这时候,社会需要有一部法律及时化解个人债务危机,在不损害债权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保护诚信的债务人,从而维护民间借贷秩序,并维护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的债务危机可能转化为个人债务的危机。我国法学教科书告诉我们的一个教条是,公司型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所有人的经营风险。但是,在融资实践中,银行等贷款人在面对还款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时,往往要求企业的所有人,比如股东提供担保。这时候,有限责任对中小企业而言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中小企业陷入债务危机,作为中小企业主的个人也不能幸免。这是个人破产法存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
所以,不论是作为消费者或者借贷者的个人,还是很多中小企业,当陷入债务危机时,都需要个人破产法提供最后的救济,避免个人因为债务危机而在经济和生活上陷入绝望,更不能让陷入债务危机的诚信的个人,因为法律的缺失而陷入民间暴力催债这种更危险的境地。这样,个人破产法不仅保护了诚信的债务人,也让债权债务关系得以在法律的框架下维持基本的秩序,从而维护了社会经济的稳定。
实际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很多有识之士早已看到了这一点。在他们的推动下,个人破产法受到重视,并得以不断地发展完善。比如,在美国,前哈佛大学法学教授,现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女士曾经在20多年里一直致力于推动个人破产法的发展与完善,以便保护美国社会的消费者,特别是中产阶层,使他们免于因为个人债务危机而陷入极端困境甚至无法恢复有尊严的生活机会。
从1981年开始,作为大学教授的沃伦女士就和她的合作者对个人破产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他们走遍美国各州,大量采访律师、法官和曾经申请过破产的个人,用实证材料分析个人破产法的作用。他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美国社会里,中产阶层的地位实际上非常脆弱。他们很容易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陷入债务困境。如果没有有效的个人破产法的保护,作为美国社会根基的中产阶层将变得极不稳定,从而给美国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走出哈佛校园后,沃伦一直没有停止为改善美国消费者和中产阶层的境遇鼓与呼,而这些努力基本上都是围绕个人破产制度的变革进行的。
正是由于有包括沃伦在内的W者、律师、法官、议员等有识之士的支持和推动,美国不仅有全世界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破产法,更有全世界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个人破产法。
法眼
美国破产法如何规范个人债务危机?
根据美国破产法,陷入债务危机的个人可以有多种选择寻求司法保护。债务人可以选择适用第7章直接破产清算;也可以选择适用第13章,制定还款计划,按照还款计划有序还款;还可以选择适用第11章,制定一个业务重整计划,通过实施重整计划偿还债务;甚至对于农民这类特殊的群体,破产法也有第12章专门规范其债务危机。
现在,我们假定一位普通的个人陷入债务危机,看一看这位普通的债务人如何适用美国破产法寻求保护,以及债权人如何利用个人破产法对抗不诚实的债务人,保护自己的利益。
假定某人陷入债务危机,为了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重新开启新的生活,他可以选择申请第7章破产清算。这种选择给他带来的好处是,一方面,破产法不会把他的财产全部清算用来偿还债务,而是给其保留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财产;另一方面,清算完毕,他得到破产法规定的债务豁免,从此摆脱旧债,一身轻松地开启新生。
自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发生以来,欧债危机就在不断扩大及蔓延,并且出现了从小国到大国、自边缘及中心扩展的趋势,西班牙及意大利也正在上演着和希腊一样的故事,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欧盟采取了多种救助措施,其他国家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可欧债危机依然在上演,并且波及范围还在不断扩大,造成欧债危机的实质为财政危机,仅有加强财政改革,才有可能控制欧债危机蔓延。
1. 欧债危机原因
欧债危机所指的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希腊、西班牙等欧盟国家所发生债务危机,欧债危机主要发生在使用欧元的国家,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国家运用了财政及货币双宽松的政策,激发本国经济状况,这种经济刺激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形势恶化,可很多债务国财政的收支情况却在不断恶化,他们主要依靠举债来运作及刺激经济,这使得他们债务负担加重,再加上有些欧盟国家的实体经济衰落,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财政情况雪上加霜,让希腊及使用欧元的一些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希腊及爱尔兰危机爆发后,欧盟与国际基金组织对爱尔兰及希腊给予了救助,并制定了有关金融稳定安排,克市场对欧债危机持有悲观态度,致使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的国债上升,并且相继发生欧债危机,其危机还在不断扩大及蔓延。欧盟发生债务危机原有主要为下列几方面,一是政府及私人部门的长期举债,欧元各国存在着不同程度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这是欧债危机发生主要原因,欧盟国家长时间以来实行低利率的政策,并获得充足及低廉借贷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这虽掩饰了生产率劳动成本高的架构问题,可很多国家长期处于负债的投资状况,这使政府背负了巨额财政债务,在欧盟公约规定中,政府的财政赤字要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3%以内,可金融危机爆发让欧盟中的很多小国陷入了债务危机;二是超高福利政策,欧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层次不齐的,可欧盟一体化不断开展,一些不是很发达的国家,像葡萄牙及希腊等国迫于政治需要及工会组织压力等,在社会福利、工资及失业救助等有关方面向相对发达的法国及德国等发达国家看齐,这种超高福利政策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大财政压力,致使一些国家背负巨额财政债务;三是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及制度不完善,欧盟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处于空心化,经济发展比较脆弱,对于不是很发达的国家,所依赖更多为劳动密集的制造业出口及旅游业,可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使得制造业也在向新型的市场进行转变,原有劳动力优势就不存在了,这样在经济危机之下,紧靠航运业或者旅游业来发展,就显得非常脆弱了,不能抵御金融危机冲击,欧债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还是政治危机,欧盟国家统一运用的是欧元,当国家自身面临金融危机后,没有办法通过货币贬值来减小债务规模及加强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使得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债台高筑,让原本不景气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2. 加强财政改革,解决债务危机措施
2.1目前欧债危机解决思路
对于欧债危机解决思路现在主要有两种,一是欧洲央行运用债券购买及流动管理环节欧盟债务,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央行已购买西班牙及意大利国债达550亿的欧元,可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国债总额高达1450亿的欧元;二是让欧洲救助基金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在向受援国提供紧急的贷款之外,还能够购买的债务,从而向欧元区的永久救助机制来过渡。这两者可以同时发挥作用,进行适当分工及配合,由央行来解决有关银行流动性业务,基金组织通过购买债务来缓解欧债危机,这两者相辅相成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危机。
2.2加强财政改革措施,解决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主要是财政危机,仅实行救助是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危机问题的,应该加强财政改革,像蒙代尔就说过,解决欧债危机主要有三条路子,一是财力充足国家能对资金短缺国家实施援助之手,防止其破产;二是受援国把福利政策调整到和本国财力相当的水平,从而实现预算的平衡,并赢得成员国支持;三是欧洲能够建立统一财政机构,从而弥补欧元使用国管理结构上存在漏洞。现在欧盟正在积极准备建立稳定机制,作为永久性的机构,这个机构为欧盟委员会而不是欧盟国家,此机制能够提供金融防火墙,能保证有关违约国家偿还资金,并限制金融传染,并设立了经常账户的失衡,这是个纠正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衡欧盟各国的经济状况,本人认为欧洲经济危机根本不在援助,而在于财政改革,欧洲问题主要在于具有统一货币,可是没有统一财政管理,当实体经济出了问题之后,谁都无法救援,像希腊及西班牙就是实体经济问题,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结构完善及政策制度改变才是根本。
2.3欧债危机给我国启示
欧债危机主要是财政问题,这让我国的地方债也受到了关注,其来源也主要是财政问题,我国省市区是一级的财政主体,并没有独立发债权,要中央代替地方发债,无独立发债权是不能自主财政平衡的,尽管地方名义上不能发债,可所有地方均在举债,从我国分税制实施之后,事权及财权就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尽管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及中央转移支付的增长比较快,可不能有效满足地方上经济发展及政绩创造需要,很多地方政府有很多钱,但同时存在缺钱问题,我国也存在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地方债务危机,现在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的饥渴是没有办法一直的,这就存在着很大资金偿还问题,一旦债务偿还不上,地方上就会存在债务危机,要想有效解决这种债务危机,就是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从而预防出现欧债危机类似问题。
结束语:
欧债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了,到现在欧债危机还在不断恶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问题,仅依靠援救工作是不够的,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财政问题,具有统一货币可是没有统一财政机构,因此,加强财政改革,才能够有效解决欧洲出现的经济危机,同时我国也存在类似地方举债问题,要解决这种问题,也需要建立统一公共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