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民族意识的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6 15:29: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族意识的作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族意识的作用

篇(1)

【关键词】新疆民族文化;动画;“工作室”化教学;运用;意义

新疆地域辽阔,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要冲,世居民族有13个。这些民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民族文化元素丰富,还有许多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这些元素都来源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来源于新疆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艺术思想的积累,来源于新疆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意识,被新疆艺术家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其中动漫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动漫艺术具有象征性和多元性,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借用民族文化元素,传达民族文化符号的动漫作品比比皆是。纵观全国,许多地区都制作出了具有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动漫作品,例如泉州的动画片《蔡六》,新疆的动画连续剧《西行总动员之楼兰传奇》等,这些动漫作品将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动漫艺术进行融合,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的全新的动漫角色与故事,是对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三者的高度统一。作为新疆培养动漫人才的高等院校,我们有责任为新疆原创动漫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些设想都可以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得以实现。独具艺术魅力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成为新疆原创动漫作品的主角,这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发展形式在高校动画“工作室”化的教学中有着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是对动画“工作室”化教学的创新和推进,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新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通过对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9~2013 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民汉共计8 个班级)的实践教学分析,大多数学生在新疆民族文化元素方面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他们无法正确认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优势和潜力,所以也不会主动将这些内容运用于自己的动漫作品设计中。动画“工作室”化教学在这方面能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学实践证明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纳入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借鉴动画“工作室”成功案例的模式和经验,培养学生成为职业动漫人良好的素质许多比较成功的动画片都是将民族文化

元素和动漫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再通过各种技术处理,使得这些动画片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享受和巨大的内心冲击力,例如由上海美影厂制作的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大闹天宫》等动画片。由此反观我们新疆高校动漫专业的教学,发现这些成功案例的模式和经验在教学中都可以借鉴。在教学过程中,将动画“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合理地安排到每个学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参照这些成功案例的模式和经验对学生在设计理念、学习情境、岗位设置和学习成果社会化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专业学习,学生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中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培养了学生成为职业动漫人良好的素质。

三、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进行深度推广,是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疆原创动漫作品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新疆本土动漫作品陆续投放市场,作品中大量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带给观众的是感官上的亲切感和独特性,基于这一点,给我们的动画教学带来许多思考和启示。我们有动漫专业的学生,有着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丰富的新疆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设想都可以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得以实现,当然,要想使学生创作出更多独具新疆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作品,我们还要将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进行深度推广,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上。学生进行新疆原创动漫作品设计时,要全程设计脚本角色的造型、性格、服饰、动态、表情以及经历,赋予了这些角色以生命和感情,这些角色也因为学生的用心投入而鲜活起来。随着对角色设计的深入,学生对于作品中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逐渐变得熟悉和亲切,对于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认识逐渐清晰和准确,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深厚感情,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感情和能力是新疆民族文化元素成为动画“工作室”化教学的主体内容的重要基础,为学生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创造了条件。

四、通过校企合作,认识到新疆民族文化

元素是新疆动漫行业良好发展的关键,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强化学生进行新疆原创动画创作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作品的质量“十一五”以来,新疆逐步培育了一批本土动漫企业,如乌鲁木齐新漫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疆映像天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创作出了《江格尔传》《吐鲁番十八怪》等一系列反映新疆风土人情的原创动漫作品。由新疆映像天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与制作的新疆原创动画片《西行总动员之楼兰传奇》也于今年在新疆卫视等频道播出,备受国内外业界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些作品中的新疆民族文化元素使得作品独具艺术魅力。我们与其中的部分公司是校企合作单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新疆动画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和顽强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运用本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我们已经借鉴了这些新疆动漫企业成功案例的方法,学习他们在进行新疆原创动漫作品设计时的先进理念和制作方法,从多角度鼓励学生在新疆民族文化元素上多思考,多做文章。借助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的合理而巧妙地运用,从中寻找新疆传统民族文化与动漫艺术的关系,也就是从新疆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使新疆原创动画作品具有生命力、时代感和民族性,与观众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进而提高作品的质量。

五、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的作品都是完整的动漫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学生的平时作业,也成为学生参加自治区内外动漫大赛的作品。这些新疆原创动漫作品在2013 年和2014 年连续两年参加了由中国工信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以其独具特色的新疆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分别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哈力在优酷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上传多部由他设计的新疆原创二维动画片,为新疆原创动漫的传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学生参加动漫大赛既是对作品的展示,也可以在展示中对自己的作品和能力做一个综合的评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为再次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动画“工作室”化教学使教学团队开始转型,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

篇(2)

 近年来,**不断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少数民族语文师资、翻译力量不断加强,社会市面宣传标语、广告牌匾等蒙汉文字并用率、规范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进步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蒙汉文并用不够规范、并行率不高。一是社会市面用文仍存在蒙汉文字体大小比例失调、翻译不准确、书写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如部分公共服务平台没有蒙文提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公示公开栏没有使用蒙文、路通标记没有蒙文提示等。二是各类文件、政策、法律法规大多为汉文,蒙汉文字并行的文件数量有限,没有达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要求,不便于少数民族群众理解掌握政策法规。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力量薄弱。专职翻译人员数量少,翻译力量薄弱,翻译工作未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部分县市除政府翻译室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外,其他部门未设置翻译机构。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呈缩小趋势。近年来,受蒙语授课学生考录难、就业难、社会语言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蒙语授课学校生源有所减少,加之社会新生网络和媒介的影响,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弱化,使用范围逐步缩小。

      二、对策建议

篇(3)

Abstract: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nationalconsciousnessofminoritynationalitiesisworthpayingcloseattention,whichmakesacrucialimpactonnationalrelationsandnationalcontacts.With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theexternalenvironmentchanged,whichleadstothetrendofdifferentiationandalienationofnationalconsciousness.

Keywords:urbanization,minoritynationalities,nationalconsciousness,alienation,differentiation

一、少数民族的城市化与民族意识研究的城市化视角

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表现,城市化是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必然途径[1]。少数民族的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地区的城市化,二是民族人口的城市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和民族人口卷入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城市多民族化、文化多元化的过程。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各民族群众经济交往活动日益增多,产生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多,城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必然是需要长期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2]。在这种形势下,以城市化的视角来探讨民族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如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民族关系、族际交往、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变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都成为研究焦点。

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3]。在城市化的新形势之下探讨民族意识问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城市化是我国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多民族人口的生产生活纳入到一个共同的有限时空之中。一方面,民族交往、民族融合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人口密集、关系复杂、文化多元的特点又使得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都面临众多的考验和变数。民族意识是民族交往的产物,城市化对民族交往的巨大影响必然在民族意识上得到展现。其次,城市化的实质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城市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还体现在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上。民族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必然对城市化过程中民族交往的现状做出相应的反映。再次,民族意识一旦形成就将对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的建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城市化使得民族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关注这一新形势下民族意识的发展与变化对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民族意识研究的城市化视角,本文拟探讨以下问题:城市化背景下民族意识的发生条件有何改变?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呈现何种局面?城市化背景下民族意识可能出现哪些新的问题与倾向?

二、城市化改变了民族意识发生的外部环境

民族意识是人们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关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的观念。民族意识的产生不是单个民族孤立的存在所能进行的,它是“民族内部条件和民族关系外部条件相结合的产物”[4]。民族意识的走势是同民族及民族关系的趋向相伴随的。也就是说,民族意识不仅来源于民族内部的自我认同,其形成与发展还离不开外部的社会定义[5]。外部环境影响着民族意识的走向,民族意识也不可避免地打上外部环境烙印。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化的进程从多个方面改变了民族意识发生的外部环境,从而必然对民族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特征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民族人口增多,民族成份复杂,文化多元

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城镇少数民族人口达2458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3.09%。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现象日渐突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南京、青岛的少数民族成份均在50个以上,武汉、杭州、济南、广州等城市少数民族成份也在40个以上[6]。而民族人口增长、民族成份复杂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城市空间内文化的多元。复杂而多元的城市生活使得各民族在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模式上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碰撞,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与适应。语言、宗教、饮食、习俗、观念、节日等方面的彼此差异,使得非我族类的思想更加明晰,族群分界和认同意识更加明显。而城市生活中交流合作的因素也使得各民族在若干方面的趋同,也存在导致民族意识的弱化的因素。

(二)民族交往深化,融合深入

城市化使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具有前所未有的一致性与关联性,族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迅速提升。城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不同民族成员得以相互了解、彼此合作,个体感情和民族情谊随着交往深化不断加深,在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建构起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随着民族交往的深入,民族融合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不同民族成员杂居于同一社区之中、对其他民族宗教活动与传统习俗的尊重、参与庆祝其他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语言之间的借用现象以及民族通婚的日益增多都是城市民族融合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三)民族交往中竞争成分增加,民族分层初步显现

城市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竞争性与开放性。不同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既存在合作与交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与分化。相对于前城市化时代而言,民族交往中竞争的领域开始呈现出从经济到政治及文化全方位深化的局面。不同民族不仅在经济生产或商业上展开直接竞争,在政治领域如本民族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和比例等方面也是各族民众广泛关心的问题。

族际竞争不仅体现为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各个民族整体之间的竞争之上。竞争的结果就是民族分层和民族分化的出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个不同民族人口在就业、教育、职业、城市化比率、从业产业、收入等方面都存在分化现象。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族际竞争与民族分层呈现进一步加剧局面。

(四)城市少数民族的散杂居化

居住模式对民族意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民族聚居能够使本民族文化、宗教、语言等得到很好的保存,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但民族聚居使族际交往相对减少,可能导致民族分界意识淡薄,民族意识处于模糊状态。民族杂居则正好与此相反,杂居可能引起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的弱化,也可能因为族际交往和族际区分而增强民族意识。对于具体民族而言,居住模式对民族意识的影响方向由该民族自身文化特性决定。

从目前形势来看,城市少数民族在居住模式上主要呈现出散杂居的趋势。尽管有学者认为城市少数民族“聚族而居,聚族而业”[7],但这种聚居仅发生在部分有独特和生活习俗的民族之中,同时这种聚居也是属于大杂居的模式下的小聚居,并没有改变城市少数民族散杂居的总体面貌。散杂居对民族意识和民族关系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种居住模式既可能因增进彼此了解与合作而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也可能因强化民族差异与民族利益而引起民族纠纷和矛盾。如何通过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来排除这种不确定性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城市化使得民族意识表现形式呈现分化局面

有关城市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城市化、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等因素使得民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少数民族民族意识出现弱化趋势[8]。研究结论上的差异体现了学者们在民族意识表现形式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使得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呈现分化断裂局面。

民族意识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它表现为对本民族存在和发展道德义务和责任感的复杂感情。诸如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民族自豪、民族优越、民族自卑等等心理感情,都是构成民族意识的重要成分[9]。民族成员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群体性意识,又在此基础上通过族际交往而形成群体共同利益感,这就是民族意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民族意识必然包含三个部分内容:文化意识、群体意识、利益意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民族意识的整体框架。因此,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不仅反映民族生存和发展条件以及与他民族交往的环境与条件,也应该反映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特征和特点、历史及传统的认识[10]。前者反映的内容是群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后者反映的内容则是文化意识。

从群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角度来看,城市化使得民族意识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民族意识一般是从民族属性(民族成份的更改恢复、民族认同和分界)、民族交往(民族交往联系中平等地位和权利的强调,对民族侮辱歧视现象的反对等)、民族发展(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自主发展、均等发展机遇和协同发展的要求等)三个方面认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1]。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趋强化,在民族交流合作得到深化的同时,相关民族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地形成。在这种背景之下,民族自我归属意识发生作用,使民族个体趋向于民族整体的内聚;民族认同意识促成民族整体的形成;民族分界意识将相关民族界定为不同利益的集团;民族平等意识唤起同等地位与利益追求;民族自尊意识进一步使其民族的地位与利益追求强烈化;民族自我发展意识提升民族本位意识;民族自主自立发展意识进一步强化民族本位意识;消解民族协同发展意识[12]。在城市化的背景之下,民族差异被彰显与放大,民族竞争得以强化,民族利益感日趋明晰。学者们普遍基于这种现实认定城市化促使民族意识增强。

文化意识也是民族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吴治清认为民族意识具体内容表现为六点,即族籍意识、族源意识、民族语言文字意识、民族地域、环境意识、民族文化意识、民族生存发展意识[13]。其他学者如张学礼、刘宝明等在总结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时均对属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范畴的语言文字、服饰、宗教、传统节日、居住饮食习惯及禁忌等有所强调。无论从当前的实证研究的结论来看,还是从理论分析上来看,作为民族意识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基础的民族文化传统意识在大部分族群中都呈现衰落的趋势。

民族意识的分化不仅体现在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上,而且体现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具有民族、人口较多、具有独立语言文字和独特生活习俗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易于得到保存和强化,并与城市化的过程相互形塑,形成新的民族意识特征与特点。而人口较少、缺乏独立语言文化宗教等传统文化因素作为支撑的民族意识容易在城市化的熔炉中弱化和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出现人口较少民族、长期受周边强势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弱化和消亡,从而导致民族特性的消失。例如杜玉亭认为基诺族民族意识正在快速消亡[14],韦东超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广西百色城市地区壮族居民民族意识弱化趋势明显[15]。

四、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意识的异化

城市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民族意识强度与方向的改变上,也体现在民族意识构成与特点的变化上。

(一)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化

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集中反映[16]。一个人民族意识产生的最原始的基础的无疑是我群之于他群的区别,而此意识的强烈程度则主要相关于、思维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等[17]。英国社会学家史密斯认为:族群是一种文化的集合体,……(族群)并凭借文化方面的一个或几个差别(如宗教、习俗、语言或组织)来相互区别[18]。文化所具备的这种相互区分的功能正是民族认同意识和民族分界意识的来源。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宗教和仪式、共同的节日和风俗、共同的服饰和礼仪都成为建构民族认同的基础,而在这些文化要素上的异同则成为区分“我族”与“非我族类”的重要标准。民族成员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民族认同,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产生民族区分,再在民族区分的基础上产生民族利益感。从这些角度上来说,民族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文化。

而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意识发展趋势来看,作为民族意识形成基础和重要构成部分的民族文化意识呈现逐步弱化的态势。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竞争与融合的大氛围之下,城市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容易出现马太效应,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得到强化,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则可能出现文化加速消亡的局面。二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特质,如语言、文字、宗教、节日和服饰等,都已经很少能得到展现的舞台,也就无法承担起原本承担的民族认同或民族分界功能。在城市生活中,民族认同和民族分界的标准不再是文化,而是作为民族识别结果的民族身份划分。功能的丧失也是导致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的重要因素。

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将会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民族意识对本民族发展的推动力和协调力的丧失,从而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同时,缺乏民族文化基础的民族意识还容易向狭隘和偏激方向发展。

(二)民族意识中情感性与工具性的疏离

民族差别与民族利益是民族意识形成的双重基石,因此民族意识兼具情感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性。一方面,民族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是对民族存在的反映。它是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基于共同文化、共同际遇、共同心理特征的产物,因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排他性。其表现形式为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推动民族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归根到底是民族的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19]。“民族意识本质上是关切、维护自己民族的民族权益或民族利益的”[20]。对自身民族生存、交往、发展的地位、待遇和权利、利益的享有和保护是民族意识工具性的体现。这两部分共同构成民族意识的整体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的多元碰撞,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益考量的增加,个体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逐步分离,以及随着民族意识中文化成分的虚无,民族意识中工具性和实用性的因素和考虑逐步增加。相对于民族意识的情感性作用,如族内交往、情感支持、彼此认同而言,作为民族意识或民族身分背后维系的利益因素却日益为民族成员所重视。民族意识工具化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从作用机制来看,民族意识在发挥动员、组织、协调作用时对民族情感和认同方面的强调在减少,而群体利益因素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发挥更为强大和直接的感召力。即民族情感所起作用下降,利益因素所起作用上升。第二,城市化背景之下个体利益与本民族整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个体民族意识的激起往往需要强烈的外部刺激,同时这种刺激指向了个体利益所在。个体只有意识到自己利益受损的时候才能积极投身入整体民族利益的维护。第三,部分民族成员为个体利益或小群体利益,如在城市拆迁、商业竞争、私人恩怨这些问题上,利用自己的民族身份,通过民族意识动员引发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在城市化进程中利用民族身份谋取利益、利用民族冲突为个人寻求好处的案例都有存在。这样一种借助民族意识的方式来挑拨民族关系、影响民族交往的行为和趋势是值得警惕的。

(三)民族意识的两极分化

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意识的两极分化主要有两重意思:一是就民族意识构成自身而言,民族意识中文化意识因素日渐衰亡,而利益意识因素则日趋强烈。二是就民族意识主体而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日益高涨的情况之下,部分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日渐衰退。本部分主要就第二种意义上的两极分化进行讨论。

多元的文化环境、主流文化的外在迫力、各民族全方位的竞争与融合,面对城市化进程中诸如此类的外部环境,各民族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形势的发展。然而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容易使得民族意识脱离“适度”的区间,呈现向两个极端发展的局面。一方面,部分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甚至出现“把民族意识要凌驾于国家意识之上,把民族群体的利益凌驾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的思想意识。这种狭隘偏激的民族意识的结果就是导致民族自利主义或民族主义的盛行,导致民族冲突、民族矛盾的易发,影响我国和谐民族关系和稳定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与民族意识过度强烈相对应的是民族意识的过度弱化。部分少数民族,尤其是长期与兄弟民族关系良好、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差异不大、自身民族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民族自觉”的少数民族呈现出迅速融入整体社会,民族意识淡化甚至是消亡的局面。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主要标志之一,民族意识的消亡将导致“族将不族”。民族意识的两极分化与我国“多元共存、和谐发展”的民族理念是不相符合的,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研究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鸿雁,陈俊峰.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对策创新[J].社会科学,2004(6).

[2]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4]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J].民族研究,1991(2).

[5]菅志翔.从保安族的群体身份意识变化看族群演变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8).

[6]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上册)[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7]王希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8(3).

[8]王万盈.论我国的民族意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1999(4).

[9]何润.谈民族意识[J].中国民族,1991(1).[10]敏浩.论民族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2).

[11]周传斌.民族意识研究回顾[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1).

[12]熊坤新,严庆.民族问题中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J].广西民族研究,2005(3).

[13]吴治清.关于民族意识若干争论问题之管见[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5).

[14]杜玉亭.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论略[J].民族研究,1997(2).

[15]韦东超.城市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2004(4).

[16]侯尚智.论民族意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8).

[17]韦东超.城市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2004(4).

篇(4)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所谓民族形象,可以概括为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和民族文化心理或民族性格两个方面,前者意指一个民族在向文明迈进中所坚守的价值观念,后者指在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内在本性,是民族性的精神方面的根本规定。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前者以后者为依归,后者通过前者得以表现。而所谓向文明的迈进,无非就是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身的矛盾,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在这些矛盾的处理过程中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便成为主流的文化流向。

一.现代文学中构建民族形象的必要性

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史“民族”维度的强调与扩展,是对文学发展与民族意识的辩证考察,另一方面也是为处在当今“世界”与“民族”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提供发展经验与策略。虽然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了普适理想,然而在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转之后,“民族”依然是无法被替代、也不能被忽视的历史形态与社会存在。

在中国古代语言词汇系统中虽很早就出现了“中华”、“民”、“族”等词语,但却从来没有启用“中华民族”来对自我进行整合与归纳。直到20世纪初,在残酷的民族危机背景下,受西方现代民族理论刺激, “中华民族”方才出现在了汉语词汇系统中,这个词汇一经问世,就很快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严峻化,突破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成为了一个被整个民族群体广泛接受并频繁使用的词语。“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性、如此蓬勃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它所唤起的凝聚力与共同感。其产生的特殊语境与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使得它在建构方式与内涵设定上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也由此获得了勃勃生机。

二. 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

2.1走出传统意识的束缚

在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在区域中心优势地位的支撑与超稳定文化结构的维护下,形成了“中国”式的自我中心意识。这种中心意识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一种稳定感,而在这稳定感之下又滋生出优越与自信。为了强调自我与他者之间明确的界限和高下,用来对自我与他者命名的词汇的感彩相差极大。用来指称自我的“华”,在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最初是指美丽、盛开。与“华”作用相等的“夏’,也含有盛大之意。而用来指称他者的“夷”,或者与具有相同功能的“蛮”、“戎”、“狄”等词语,则大都带着贬义甚至是歧视的色彩。传统的中华民族确立并巩固了自身的中心地位,却也必然本能地排斥他者的影响,阻隔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会很容易转向忽视他者的盲目。

中国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现代文学构建民族形象的发展中必然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现代文学是在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中成长的,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构建绝不可能只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长期持续。在走出传统意识的方式上,可以采取翻译和吸取外来文化的方式、与国外学者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或者从小开始培养学生思想上的创新,以新的教育方式来培育现代文学新的“民族形象”的种子。

2.2人物的塑造与民族形象

在文学范畴内考察,成功的人物“形象”要符合三个层次的要求,作为核心层的人性,作为中介层的群体性,作为表层的个性。作为一个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学人物形象,首先要在普遍人性的角度与读者形成共鸣,其次要以群体性来对普遍人性进行具体化,再次要以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来使人性、群体性的意义得以传达。

对于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的“人物形象”来说,除了具备文学性的追求之外,还要对民族意识,尤其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能动性要求做出回答。民族形象从作为普遍社会命题的那一刻开始,就面临着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两方面的内容。而在迫切的形象焦虑之中,民族意识的要求往往会成为一个高于文学追求的终极目标问题本身的规定性决定了,现代文学中作为民族形象表征的具体人物必须表现出新的要求与规范,其中群体性的意义要凌驾于个性、人性的要求之上。

2.3与民族意识形成呼应

一个形象的形成受到深层的思想意识与话语资源的左右,而这些丰富、复杂的思想与话语之所以能够被传达、被感知,还必须要借助表层的语言形式。形象的深层含义与表层形式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华民族形象”包含着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既指民族意识层面,民族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也指文学层面,受到民族自我意识影响、以文学手段加以概括与呈现的产物,是对民族意识的文学生产。从根本上来讲,民族意识层面的形象要想获得宣传的效果,除了对民族自我主体精神的寻求之外,一个生动、具体、富有生命力的文学形象也同样会发挥非常显著的示范或鼓动作用。同样道理,一个文学手段、文学操作上成功的民族形象总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以特定方式与民族意识形成呼应。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形象建构中,语言形式的变迁与民族意识、民族形象表征的变迁同样重要。因此,民族形象更侧重于民族意识层面的突破与号召,不仅仅是文学层面的形象要向民族意识靠拢、接近,甚至重合,用于建构民族形象的语言形式也要在宣传民族意识的前提下,以普及、广泛、动员为追求,展开不断的大众化、通俗化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篇(6)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自古以来,历史便承担了彰善瘅恶、革故鼎新、察古鉴今、警醒世人的任务。可以说,史学是一部挖不完的道德教育教材,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评骘,使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流芳千古,而使、宵小奸宄之徒遗臭万年。历史教学的道德教育,正是通过饱满的人物刻画、发人深省的事迹描述、振聋发聩的道德评判,使得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陋如一面镜子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我们要发挥历史教学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支撑。

2.历史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祖国”,历史教学可使学生了解祖国辉煌的历程,了解国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文明,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只有对祖国历史深刻了解,才能谈得上爱国之情。其次,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历史上一些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甚至为了国家、民族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爱国之举,无一不是历史大书特书的对象。通过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先贤的奉献精神,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有力的途径。整个一部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史,是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反抗史、探索史。通过历史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对外来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可使学生自然升腾起振兴中华、奋发向上、勤奋读书、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3.历史教学是培养民族意识的重要依据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关系到各民族的融洽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民族意识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平等意识。①民族认同感。所谓民族认同感即每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种民族认同感可以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心理上、文化上的内聚力。②民族平等意识。正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平等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极其重要的一员,所以各民族应该平等相处,相互尊重。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正视民族关系,增强民族意识,做维护民族统一的坚定支持者,做促进民族友好的积极参与者。我们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获得正确民族意识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小牢固树立平等、尊重和团结的民族意识。

篇(8)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06-01

狭义来说,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指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它源于民间,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形成为有着丰富内容与深刻内涵的音乐体系,并成为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动下,民族音乐作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树立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重要形式理应受到关注与重视。中小学作为向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民族音乐引入音乐教育中,促使中小学生对于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促进其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的提升。

一、民族音乐能够深化中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孕育与积淀,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底蕴。但凡历史悠久的民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并以此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撑,激励国人在民族文化的指引下坚强前行。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绵延已久的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并日益成为国家的财富与瑰宝。

在音乐教育中,向中小学生讲解和传授民族音乐的过程实质就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宣扬的过程。以《夕阳箫鼓》为例,它是中国古典民乐的代表作,后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与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同名。乐曲意境深远,乐音悠长,婉约质朴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生动地展现出了月夜春江的迷人美景。

二、民族音乐能够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音乐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而成,其中凝结了众多劳动者的智慧。它与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思想密切相关,是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深刻折射和体现。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在讲解民族音乐作品和教授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实质是让学生体味民族精神,深化民族意识的一个过程。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大力引入民族音乐,透过民族音乐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感悟到坚强勇敢、团结友善以及勤劳致富的民族精神,继而触动学生的民族意识,燃起学生的民族自豪与荣誉之感。

由此可见,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有着一系列积极意义,它促使中小学生在坚韧顽强、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燃起爱国情怀,在青少年时期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

三、民族音乐能够树立中小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我国的民族音乐体系丰富,包含了民歌、戏曲、说唱等众多形式,透过这些民族音乐,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旋律和演唱,还能体会到民族音乐的内在魅力和深厚内涵,从而在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下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染。在审美过程中,民族音乐讲求韵味、风格以及特点,透过浓浓的民族韵味、多样化的民族风格以及迥异的民族特质,民族音乐的美展露无遗。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借助民族音乐的教育形式,可以改变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的过度青睐,抵制一些不良流行音乐对于青少年的腐蚀,将青少年的审美观从流行音乐扩展到民族音乐的范畴内,促使其在对民族音乐的耳濡目染下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正确衡量和分辨美丑,继而构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民族音乐是蕴含着无尽财富的瑰宝,借助这一艺术形式,广大中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将进一步透彻,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民族意识,用民族精神进行自我激励,同时,民族音乐所具有的正确审美导向对于青少年审美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引入民族音乐极其必要。

篇(9)

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民族心理因素

1.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民族族体产生与族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是民族心理的核心内容,是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自尊心、自豪感、凝聚力的集中表现。具体来说,“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等诸方面及个体的民族相属性的认知结果,民族意识是认知结果或者心理经验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再现。这种认知结果指导着各个民族成员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方式”。从民族意识产生的根源看,社会环境的多民族分布、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地缘因素的影响、突发事件的应变等都是民族意识产生的条件。但是,从民族意识心理经验发生的本源看,它主要起因于人们对自身所属民族的认同和对他民族的辨异的认知过程和心理体验结果,即差异性的存在或者差异性对待是民族意识产生的最终源泉。民族作为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避免狭隘民族意识的产生,我们认为必须承认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避免对受众差异性对待是基本前提,即对民族团结对象族体属性和族体地位的认可,持公正平等的教育态度,力求让受众理解民族的共生属性及逻辑结构,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避免民族团结成为针对少数民族或者汉族一方的教育才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坚实基础。正如查尔斯·泰勒所指出的:“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者只是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也会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的影响。”其“对人造成的伤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它能够把人囚禁在虚假的、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2.民族认知方式差异。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本身的价值、情感、人格以及其他外在的社会文化都会对人的认知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从人的心理结构讲,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是建立在一定心理结构———即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具有不同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个体或团体如不同的民族团体,无疑会具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因此,虽然人类群体本身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但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的直接作用下,人们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上又具有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不同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性。所以要使民族成员接受某种事物或理念,就必须分析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我们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也必须分析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手段,使民族团结理念纳入不同民族认知框架内,并成为族际交往过程中交往态度的自觉选择。3.宗教心理。宗教作为一种建立在对某种神性物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可以在信徒心理上形成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这种心理属性是伴随着净化、升腾和自我慰藉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其包含了多重精神功能,它既有抚平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迷茫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因神性物的神圣性、思想的稳定性、目标的崇高性、行动的积极性、心理的认同性和感情的亲近性等特征对信徒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调节,而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使宗教跨越其本身的范畴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每个领域的不同层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为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黏合力,它使许多民族、文化以及群体得以有效的整合,正如戴维·波普诺所指出的:“除家庭之外,没有任何别的设置能像宗教那样,有效地帮助人们解答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也没有一种设置能够像宗教那样成功地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忠诚感和参与感。”因此,我们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宗教心理的差异,在尊重民族与宗教情感的基础上,寻求不同宗教在交往理念上的契合点,在不同群体间构建一种对和谐交往的忠诚感与参与感,从而将宗教资源作为社会资本引入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宗教在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稳定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民族心理学理论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涵化理论与民族团结教育。涵化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加拿大心理学家J.W.Berry认为:“完整的涵化概念应综合概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两类变化的双重过程。该概念应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在文化层面或群体层面上的涵化,即文化接触之群体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变迁;一是在心理层面或个体层面上的涵化,即卷入文化接触之个体在言谈、衣着、饮食等方面的行为、价值观念、态度乃至认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卷入涵化的民族群体的认同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保持本群体传统文化的倾向;二是参与主流社会活动与主流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Berry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者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涵化策略是个体基于对自己群体文化和其他群体文化之喜好而对涵化互动所持的态度倾向,以及在应对日常跨文化实践中反应出的行为方式。Berry区分出了四种不同的涵化策略,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在四种策略中“,‘整合’策略优于‘分离’‘,分离’策略优于‘同化’策略,而‘同化’策略又比‘边缘化’策略好。”文化涵化心理的分析视角与民族团结教育较为相关的是,在心理维度上,民族群体对涵化过程和涵化策略的态度;在行为倾向上,不同民族群体接触时社会行为的改变。我们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就需要引导民族群体健全民族文化涵化意识,而其中Berry提出的整合策略———引导民族群体在重视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尊重与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同时兼顾国家认同———无疑是最优途径。从我国以往的历史经验族际交往的原则出发,中国有一种体现和谐涵化的深厚传统,那就是“和而不同”思想,即在对待文化差异方面,追求一种既尊重多样性,又追求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这意味着保持自己的特色并积极参与到更为宏观的整合当中。正如先生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中期会议上所言:“文化的自我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理念以及达到‘天下大同’的途径,这是中国传统的经验里所一直强调的‘和而不同’思想的反映。”而且,健全的涵化意识,可以有效调节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和谐共生。2.接触理论与民族团结教育。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罗宾·威廉姆斯对美国不同地区的四个城镇的社会接触与民族态度做了调查,调查表明:民族之间的偏见与接触成反比,即个人接触越多,冲突就越少(偏见、歧视、敌意等)。由此推及的相互依存的观点则从历史、现实的资料出发,指出种族间的暴力很少会在相互依存已经变成制度化的地方爆发。相关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接触理论。接触理论认为“对抗的社会群体(文化认同、语言、信念、肤色、国籍等)中的个人之间更多的接触倾向于消弱他们相互所具有的消极刻板印象,并减少其相互反感与不相容,从而通过使人们相互间更愿意平等的交往来改善群体间的关系。简言之,更多的接触意味着更少的民族或文化冲突”。在我国,由于传统社会跨地域和跨阶层的流动与交流相对较少,很多民族间交往与文化互动大多停留在表层,或者是“印象”层面,这就造成不同民族间文化认知与理解的浅薄,甚至存在民族之间的文化偏见和文化定势。在一定情况下,还会造成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和信仰方面的重大差别,和在社交上传递同一种感情或态度时所使用的方式上的差别,都足以造成族际冲突。”因此,我们认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深化民族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推进民族之间的文化认知与文化对话是必由之路。正如格罗斯所指出的:“种族与宗教上的排它与孤立,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创造出更伟大的新文明,相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联系、对话和互相影响才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伟大杠杆。”3.民族发展意识与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在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内,由于民族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异,各民族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心理诉求与心理倾向。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民族共同体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民族生产与生活的积极性源泉。在族际交往中,这种心理诉求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心理能够激发民族群体的进取意识和凝聚民族群体的力量,为本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非科学利益观的主导和非法势力的诱导下,民族的发展意识与发展心理很可能演变为狭隘的利益观和导致整个民族群体被剥夺心理的产生,这对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民族社会的稳定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困难。在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诸因素中,因民族发展差距与发展心理得不到满足而缘起的民族意识高涨和民族矛盾、摩擦增多的民族问题也是影响当代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重要因素。正如许多西方社会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民族矛盾的实质是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些被认为与种族、民族有关的特征,往往更直接地与阶级、区域和其他社会条件有关。”因此,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一定要顺应民族的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使各民族在互惠互利、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和谐共生。

作者:邓凯戴宁宁李存林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篇(10)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之物,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成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在人们的交往联系中,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社会关系。

“城市民族关系是指城市区域内各民族的信息互动关系,其信息的载体是各民族成员、其方式是各种社会活动。”换而言之,城市民族关系也就是发生在城市区域内的民族关系,是一种发生在所有城市民族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

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多民族化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的快速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到来一方面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这种过快的集中,使得各民族之间矛盾冲突不断,因此,正确把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多民族化的现状,对于增进民族团结,调适民族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看,当前我国城市多民族化的现状有如下表现。

(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民族成分大幅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员逐渐摆脱了封闭,以务工、创业、求学、婚嫁等形式来到市场经济活跃的城市。据统计,北京每天100多万流动人口中至少1/10是少数民族人员。首先是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加较快。据统计,1982年北京少数民族人口为32.2万人,到1990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42万人。其次是民族成分大幅增加。1949年北京的少数民族成分有38个,到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55个少数民族均可在北京找到。

(二)城市异族通婚,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现象明显增多。测量民族关系好坏与否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异族的通婚。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在未离开民族地区之前,受民族传统以及宗教教义等的限制,跨民族通婚现象较少。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员的“双向流动”,使得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内通婚遇到困难,所以他们不得不与其他民族人员通婚,其中最主要的是与汉族通婚。据1990年统计,全国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有6756042户,通婚人口29798457人,这分别占全国少数民族户数和人口的42.2%和41.9%。

(三)鲜明的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是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大量少数民族人员进入城市,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带入城市。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相互融合,并逐渐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显现出来,而且民族文化已成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在文化内力和经济利益的双重作用下,很自然地要与各种文化进行碰撞与交流,形成民族文化多元共生的格局。

三、影响城市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

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本民族和所居城市人口中的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其作用绝不可忽视。城市少数民族人员分布的行业多,社会联系广,与本民族地区联系密切。纵观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其主流与我国已建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相一致,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建设自己的城市已成共识。当然在民族之间的交往中,不是没有矛盾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传统在相互碰撞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对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都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具体讲,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指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少数民族青壮年走出闭塞的民族地区,来到城市务工、求学。他们大多都没有城市的常住户口,形成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些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员大都具有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从业范围广等特点。并且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不完善,同时民族人员的风俗习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子女教育、职业培训等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他们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一系列的问题处于城市民族关系中最敏感的位置。

(二)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一个民族成员进入城市,即使居住的时间再长,民族意识的特性仍保持完好。只不过以前这种意识表现呈现出内在性特征,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尤其是民族间客观存在的经济利益的差距拉大,促使民族意识问题日益外在化,并且日趋增强。一方面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强于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即使原来素不相识,只要是同一民族就感到格外亲切,关系也会自然亲近。但另一方面,如果对这种民族意识引导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只强调民族特点、民族利益,而忽视或损伤全局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这极其不利于城市民族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民族意识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使民族关系得以完善和发展,也能使民族关系出现裂痕和倒退。如何正确引导城市民族人员的民族意识和全面指导城市民族人员的民族意识的发展方向,这影响着城市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城市传播功能的增强。现代社会媒介和通讯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为城市民族关系推波助澜。有时某一地区发生了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消息传播的非常快,极易造成大面积的民族纠纷和冲突。还有一些媒体报道中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和风俗习惯;文学作品中污蔑丑化少数民族人员,这些都伤害了他们的民族感情,给城市民族关系笼上了阴影。

四、构建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

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发展经济,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都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还将不断增加,各民族间的互动和联系将更加频繁和密切,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将是多元化的,面临的形势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市

少数民族之间要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针对城市少数民族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途径。

(一)建立联动、有效的协调机制。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民族交往关系。首先,加强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人员流出地政府可以依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当地少数民族人员进行教育与引导;人口流入地的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禁忌等来对少数民族流入人口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以社区为依托来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对流动人口实施社区化管理可以加强他们与城市社区的联系,这样,社区可以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服务,从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少数民族人员能尽早地在语言、生活方式、就业、心理适应等方面与社区及城市协调,从而增强他们在城市的归属感及幸福感。再次,由于原有的政策法规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因此要加强对流动少数民族人员权益的法律保护:建立快捷有效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j建立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法律援助中心等。

篇(11)

对于民族关系史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的教学引导方式一定要科学合理,这是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视角看待各类历史问题以及历史事件的一个基础。在这部分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与态度看待各种民族问题,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不能够让学生产生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观念,只有做好两者间的平衡学生对于很多问题的认知才会更加透彻,这也是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很有必要,但是教师一定要合理的把握那个教学尺度,如果在教师的煽动下学生形成了盲目且过度的民族自豪感,这并不是真正合理的教学引导方式,还会让学生对于很多问题产生错误认知。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这一教学尺度的把握,要让学生清晰客观的理解各种史实,对于我们民族中的一些伟大的历史事件要感到自豪,但是,对于那些值得我们反思与思考的问题也应当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这才是民族关系史教学时教师应当有的基本观念,这也是促进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实现的一个教学基础。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将同一时期的中外民族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同期的西方世界还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共存的阶段,而日本更是处在奴隶社会。通过同一历史时期的对比,使学生们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使他们能感觉到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树立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当然,在历史进程的长河中,我们的民族也并不是总是处于这种辉煌的时期,对于那些黑暗落后的时期也应当让学生有所认知,并且引导学生去积极进行反思,这才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应当有的教学模式。

二、让学生形成民族平等的基本观念

在进行民族关系史的教学时,让学生形成民族平等的基本观念非常重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国家的重要组成,并且都在历史进程中为国家经济或文化的发展贡献过力量。没有哪个民族优于另外的民族,这种观念要让学生摒弃。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根植每一个民族都是平等的,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于民族关系史有正确认知,这也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一种教学引导方式。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初中历史已经讲述了匈奴为我国开发了广阔的西北,白族、彝族则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类似的例证还有很多。可以说,我们国家面积及人口的增加,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进步,而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文字讲述较为枯燥,教师也可以采用讲述历史地图的方法来进行授课,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少数民族对于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贡献,进而推动学生对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念的有效形成。

三、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在民族关系史的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范畴在于让学生意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有很多事件导致了国家的分崩离析,国家统一经常受到考验。不仅如此,民族间的矛盾也会不时发生,这些也给国家统一带来了极大挑战。当下我国之所以能处于相对和平有序的状态,这和各民族间慢慢融合与团结有着巨大关联。因此,在进行民族关系史的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古代的中国各民族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最终都走向了和平共处的状态,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古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课堂授课之间首先教师要摈弃学生存在汉族中心主义的思想,然后再帮助学生理解民族之间战争的性质,要坚持以唯物主义的方式进行辩证、客观、科学的分析,帮助学生能够理性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对于各民族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平等的基本意识,这是民族关系史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这也是推动国家统一的重要源动力。

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客观且合理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对于很多敏感的民族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平等性,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民族都为国家的团结统一贡献过自己的力量。而这些都是形成国家统一稳固的根基,也是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时最为重要的范畴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付欣、易连云. 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层次[J]. 青海民族研究,201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