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国防教育目的的两种取向
关于教育目的,历史上向来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个人本位论,一种是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真正称其为人并且一切能力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提倡尊重人的本性和发展规律。瑞士著名教育家培斯泰洛齐主张初等教育思想,在于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能力的均衡,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 [1]。可见,培斯泰洛齐相信,教育要依照人的本性和天然规律,顺乎人性的自然,使得自身的能力、智慧得到发展。而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掌握社会的规范和知识,进而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著名教育思想家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他说过“绅士需要有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洛克主张教育培养的人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要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2]。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取向是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有所侧重地将两者统一起来的。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国防教育具有双重的属性,既属于教育现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原则;同时也属于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于国防建设。而学生群体比较特殊,处在积累知识、学习技能为进入社会工作打基础的阶段,对其实施的国防教育不能忽视教育对象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现有的智能发展状况,要考虑到教育对象自身的智能发展规律和秉承的天性,使得国防教育活动不仅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同时起到促进其发展的作用。根据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提出学生应侧重自身的智能发展和规律,探讨出因材施教的原委以及对策,进一步得出国防教育要同学生的智能发展相适应。
二、国防教育与智能发展
(一)智能发展的含义及相关问题
智能是主体结构中一种与认知和学习相关的综合性的能力,它主要参与主体的认知和学习活动,是认知活动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主要能力,是包括观察、记忆、分析综合、想象等各种认知加工和操作能力的综合[3]。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智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现代心理学家更倾向于把智能看作是与我们的认知思维等相关的综合能力,我们从这个定义可以直观地看到智能与接受、内化知识的联系。智能发展与我们认知思维等相关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的阶段性。从人一生来看,智能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智能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用因素分析法来对智能进行研究,又会发现,智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智能因素在不同的年龄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所以,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教育要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智能发展的情况。
(二)国防教育对象纵向划分
对国防教育对象分类,最关键的是对教育对象年龄节点的确定,既要照顾到国防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和目的,同时要兼顾到教育对象所处的智力发展水平和阶段,使得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笔者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同时结合了学校阶段性的教学,对国防教育对象进行如下的划分[4]。
第一个阶段:7~11岁(小学阶段)。国防教育从小学开始,这个阶段对应皮亚杰理论的具体运算阶段,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懂得了守恒性,即物体表面发生变化,其本质不会发生变化;并且脱离了自我中心性,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不代表别人的想法;开始具备了反向思维的可能,思维具有了可逆性。虽然该阶段的儿童的心理操作基本属于逻辑性质的,但是依然需要具体形象或者实物的支持,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也特别喜欢动手,但是不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另外这个阶段的儿童以游戏的形式认识世界,他们特别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会跟其他小朋友合作,同时在游戏中学习。
第二个阶段:11~18岁(中学阶段)。该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具体有两个方面表现:第一,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在没有实物和具体形象的情况下,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命题做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第二,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假设-演绎推理是综合全面地考虑现实条件,依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再分析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进行理论层面上的推理思考了,并且是培养儿童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第三个阶段:18~21岁(大学阶段)。随着中学的结束,智力达到基本成熟,思维形式过渡到辩证运算,能够更理智更多面地看待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注重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不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更注重创造性,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也不再觉得晦涩难懂,而是萌生了强烈的求知和好奇心。对于一些实际的问题,开始寻求自己认为合理的解决方式和办法。
可以看到,人类的整个智力发展纵贯整个学生时期,大学生的智力达到成熟稳定。在实施国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应每一个阶段儿童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起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国防教育与智能发展的关系
从教育规律来看,国防教育是一项教育活动,所以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受教育者的智力发展阶段和特征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基本的依据,对公民的智能发展予以重视和考虑,是教育活动有效性和合理性的基本保障。根据受教育者所处的智能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方式等,不仅能够取得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智能的发展。
从国防教育对象的特点来看,全民性的国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为某一个年龄阶段量身定制的教育,其教育对象年龄横跨人的整个一生,而公民的智能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思维、语言以及身体发育等各方面是不同的。我们有必要以此作为教学实施的一个依据。
从施教者的角度来看,教育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进行知识或者技能的传授,这种教育活动绝不是单向的,它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完成。受教育者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思维的发展水平、语言特征等等都是教育者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与公民的智能发展息息相关。
从国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来分析,它不但有助于公民增强国防意识和提高国防能力,同时,它对于培养公民的创新力,激发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具备的优势。国防教育在激发公民创造力方面的作用大小和适宜程度也要符合智能发展的规律。以智能发展阶段特征为依据的国防教育势必在培养公民的创造力、开拓其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智能发展规律下的国防教育教学
(一)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有限,通常是在玩耍中获得生活的经验和知识。所以,不适合设置专业的课堂教学,也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而是通过观赏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参加清明扫墓活动以及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具体活动来达到爱国意识的培养。通过写作文的形式,抒发爱国思想,既能锻炼这个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起到国防教育的目的。这些是小学国防教育经常使用的做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针对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校方可以设计更多的带有国防教育形式的游戏,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成长,能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中学阶段
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性思维要比小学阶段有所发展,但是还不成熟,还要依靠具体的事物形象进行理解。可以一周设定一两次国防教育课,传授的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多媒体讲述,声图并茂,便于学生理解,也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来进行现场演示。国防教育的内容相较于小学阶段,更加具有内容性,可以就某一个主题进行讲解,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也参与到主题的学习中。另外,中学阶段所开设的学习科目增多,在政治、历史、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加入国防教育的内容,与文化科目相结合,这种渗透式和多渠道的国防教育形式,能够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学阶段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问: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和发放有哪些规定?
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
问:个人对社会保险监督权限有哪些规定?
答: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问:对进城务工及被征地农民参保有哪些规定?
答: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2020 年 6 月 9 日—6 月 17 日
二、活动主题:
“奋进新时代 聚力强军梦”
三、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工作
2020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 19 周年,各采取多种形式对《国防教育法》进行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增强国防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激励爱国壮志。
2.组织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①组织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或主题升旗仪式(6月15日,五年级一班负责旗下讲话)。
②各班组织一次国防教育主题班会(6月16日下午班会课进行)。
③开展国防教育手抄报、黑板报主题评比等活动(6月18日前完成)。
④举行专题演讲活动、知识问卷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3---5年级每班选派一名学生参加,6月16日前上交参赛名单,6月18日下午在录播教室举行活动)。
⑤进行一次国防知识问卷调查(6月19日进行)。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二、相应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 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一、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意义
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我国目前开展的国防教育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1)国防理论教育。(2)国防形势教育。(3)国防知识教育。(4)国防法制教育。(5)国防精神教育。(6)国防经济教育。(7)国防体育教育与训练。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他们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知识、意志、技能和体魄。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当前我国安全形势的需要,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的发展。随着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其安全,国际形势、周边环境变化和民族自强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教育,既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竞争向上的团队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品质素质、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新世纪的操戈者,从而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方式思考
综上所述,了解了国防教育的内容、意义,分析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后,我们可以思考探索在国防教育上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本人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一个主体两个结合”——以开展军事训练为主,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发挥国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重要作用,就要把国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中去。如此,以军训为主,通过组织机构健全、体系完善的大学生军政训练,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管理,在学生的内务管理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细致、有序的良好作风,在军事训练中培养学生们团结拼搏、吃苦耐劳、善于竞争、敢于挑战的良好品质。这是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报国热情,全面提高素质,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此外,进一步加强军事理论课学习,不断改革课程设置,更新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国防知识,为指导行动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切实培养大学生战略思维,运用科学理论,统领谋略思想,重视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强化居安思危、法规意识、使命意识、效能意识的观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环节,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认识的标准。要将理论学习和训练实践有机结合,应地制宜、善于创新,提供更多的平台给学生去体会,在体会中获得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转贴于
2.“三化”——国防教育现代化、多元化、信息化
几十年来,我国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然而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深刻影响着国防建设的方向,同样对国防教育提出了完全不同以往传统模式的要求。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起步较晚,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仍被动落后。因此,要多开设远程国防教育授课,使国防教育网络化,将国防理论课程及相关国防知识加入到高校互联网络系,让学生有更多时空去了解全球现代化军事信息和形势。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工具,把声音、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生动直观、形象逼真,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讲课的吸引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还可建立教学模型库和实物展示室,让学生直观了解武器装备的外观、性能。可以学校和部队相结合,以学校为主、部队协助,组织学生到部队、军事院校进行参观和交流,通过军事院校、部队单位的专家帮助,规范和完善国防理论课教学,增加对部队和国防发展成就的了解,树立对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的信心。有条件的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开阔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开设论坛,进行模拟实战练习。只要是符合国防教育规律和育人目标要求、有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和手段,都可以大胆进行探索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68-02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和斗争。所谓国防观念,则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关于国家防卫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和根本看法,它主要包括国防理论知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道德观念、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危机意识等。国防观念不但是国防建设重要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国防观念鲜明地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
牢固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全国人民必备的素质。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政治上可以转化为凝聚力,在经济上能转化为生产力,在军事上能转化为战斗力。总之,全民牢固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潜力,捍卫和发展国家、民族的利益。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无论其政治制度如何,几乎都十分重视国防观念的培育,国防教育成为各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是国防危机意识教育走在前列的国家。日本历朝历代政府反复强调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导致防御困难等不利因素,教育国民生存空间的狭小,以此激发国民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之所以能够免遭纳粹德国的侵略,就是因为瑞士十分重视培养公民的国防观念。瑞士政府一再申明,培养和保持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尚武精神,将使侵略者看到,要征服众志成城、训练有素的瑞士公民,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新加坡的国防法律制度则明确规定18~22周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两年兵役,学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也要服完兵役才能去念大学。
在我国,今天的大学生,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也是祖国明天安全的保卫者,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培育他们的国防素质,一是有助于高校将大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有助于引导他们成为祖国有用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保疆界,护版图。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比较淡薄,虽然他们清楚地知道国防的重要性,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甚至有不少大学生投笔从戎,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今天的大学生出生并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沐浴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阳光,他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战争中的炮火和硝烟,这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国防观念不强、国防意识较弱的现状。目前,各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在大学新生入校后进行军事训练,训练过程中,有不少大学生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畏难和抵触情绪较大,这为高校的国防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高校国防教育要从保卫和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强调加强国防教育是建设国防、巩固国防的战略性举措,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增强国防观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提高大学生保卫国家安全、履行国防义务的思想意识,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可以说,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如何,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是否得到显著的增强,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影响到未来国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以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因此,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是当今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的国防教育必须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阔的视野、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思路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新途径。
一、强化领导,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普遍存在偏差或误解:有的高校认为国防教育只是军队或军事院校的事,对普通高校来说无关紧要,以教学任务重为由,挤占国防教育的教学学时。有的高校把军训当作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只要学生参加了军训,上完军事理论课程,拿到相应的学分,就表示学生已接受国防教育,学校的国防教育就完成了任务,达到了目的。而在国防教育中,高校领导干部有责任组织和指导全民国防教育,更要在普及国防教育和树立全民国防观念上发挥引领带动的关键作用,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国防意识的培养,激发领导干部关心支持国防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国防教育实践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明确高校国防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完善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加大国防教育的监管力度和经费的投入。
二、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完善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则是时代赋予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课题。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侧重于与国防教育内容有关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其中军事理论以课堂讲授的形式灌输给学生,主要包括军事思想、军事技术、中国国防、世界军事、高技术战争等内容;军事技能主要是通过军事训练来掌握,其内容涉及队列、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为了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还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爱国主义融入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中,需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来开展,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三、加强国防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国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辟多种途径和渠道将一些专业与国防教育相关、或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并具备必要的国防知识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引入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校内外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并鼓励他们接受专业的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提升自己。同时,从军事院校聘请国防教育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聘请英雄模范人物、军事院校的专业教员、军队专业干部和民兵等担任学校国防教育的兼职教师。
四、丰富宣传形式,拓宽国防教育阵地
高校国防教育的形式不必拘泥于课堂讲授和军事训练,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采取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把国防教育与各种节日、纪念日、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活动联系起来,运用校内的宣传板报、横幅、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广播电视节目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律法规等内容;定期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和国防形势报告会;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国防知识竞赛、国防教育征文大赛、播放优秀爱国歌曲或国防教育题材影片;在每年的国防日和国防教育周,带领学生走进军营,学习军队严谨的作风和军人崇高的品质;举办学生军训图片展,宣传和表彰军训期间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单位。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一方面极大地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普及了国防知识,增强了忧患意识,强化了国防观念,激发他们为我国国防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拼搏。
再者,高校要不断拓宽国防教育阵地,可以结合所在地的优势教育资源,将当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以及革命历史旧址建成国防教育基地,或是与当地的驻军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到军营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信息化时代高校应占领网络新阵地,建设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国防教育信息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向学生传递国防教育信息。
五、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评价机制,是国防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国防教育能够长期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首先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联系机制,将学校党委、行政职能部门和院系纳入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形成全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国防教育机制;其次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构建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成立指导小组,深入检查和检验国防教育的质量,科学评估国防教育的效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切实有效地推进国防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也是国防教育的基础对象,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国防教育对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国防教育机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二)紧密结合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国防法》《兵投法》《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双拥和优抚安置的政策法规,宣传有关拥军优属的各项优惠服务措施。
二、努力办实事好事,不断增进军民鱼水情
(一)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八一”等节日,广泛开展“送温暖”等拥军优属活动,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二)加大警民共建活动力度。进一步密切与共建单位联系,以各种方式开展文化、体育等警民联谊、互帮互学活动,拓宽共建活动渠道,努力提高双拥共建水平。
2016年将根据区人武部统一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在全面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全面提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党管武装各项制度,深化兵役工作和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努力推进基层武装工作规范化建设、民兵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区委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加大对党管武装、国防教育、兵役法规等的宣传教育力度。高度关注树立全民的国防意识。按照统一部署,利用报刊、网络、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在基干民兵中广泛宣传国防教育、兵役法律法规,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新的《兵役法》和新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己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继续抓好《兵役法》和《__省征兵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兵役登记,兵役执法检查等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强化兵役法规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和重视征兵工作,依法征兵的良好环境。
继续抓好《__省征兵工作条例》的具体落实,巩固成果、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运转机制、努力解决好征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兵员征集主要对象从中等学历青年向大学生毕业生、大学在校生转变。加大走访力度,注重青年本人的现实表现。加强在役义务兵情况统计、在役义务兵及其家属的跟踪教育和服务工作,确保义务兵安心部队建设。
以“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为原则,始终把提高社会生产力、部队战斗力作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协调组织军民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组织驻区部队开展拥政爱民工作。完善军、警、民联防队应急维稳机制,加强值班制度,确保随时“联得上、呼得应、沟得通”。在汛期到来之前,制定应急预备方案,寻找本地区薄弱点,并落实措施,切实发挥民兵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拉得出,打得响,做的好”,为构建和谐大碶做出应有的贡献。
按照《省军区基层人民武装部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内容与标准》的明确要求,继续抓好民兵营连部规范化建设落实,重点做好“四室一库”(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资料室、战备器材库)。按要求统一配备器材和装备,及上墙的软件资料。
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国防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我国的《国防教育法》就明确规定了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以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国防教育,并已取得了切实的成效。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却潜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如果不加以重视,必然会将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的危机
1.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然各所高校都开展了国防教育,但是尚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将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来抓,而是狭义地将军训当成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所有内容,想当然地认为大学生只要进行了军训就是接受了国防教育,高校只要进行了军训,就已经完成了国防教育的任务。而实际上,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应当和其他课程一起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的重大任务,指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与高尚精神情操。因为受到重智轻德等思想的不同程度影响,一部分高校在教育目标要求提高和教育内容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军事训练的时间却在逐渐减少,甚至有少数部分高校将新生军训从一个月减少到了半个月。这种对国防教育的片面理解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国防教育的功能与效果。
2.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国防教育课程的发展不够平衡,还没有形成科学而系统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军事课程的起点是军训,而军训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最为突出的。因此,一谈起军事课程设置,高校师生都将其等同于军训,在客观上造成了重军训、轻理论教学与科研的倾向,还会任意缩减国家所规定的理论教学计划。此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未能没有给出指导性的国防教育教材使用方案,导致重视国防教育的高校在开展军事理论课时,基本上都在使用自己选择的教材,一些高校每年还会对所用教材作出更换,这样一来,不但难以保证军事理论教育的连续性,而且也难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对大学生开展军事理论教育的考核体系。
3.国防教育经费短缺
从目前来看,高校院校的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中,除了少数的国防教育试点院校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拔款之外,其余的非试点院校主要是由本校自筹资金来解决国防教育经费问题的。因此,非试点院校一旦出现经费紧张的情况,其国防教育的质量就会有所下降,有一些学校甚至干脆放弃国防教育。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及国家安全均是极为不利的。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推进策略
1.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校党政领导应当提高对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加强领导,做到真抓实干。高校领导班子应当站在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与战略意义的高度行,全面认识到高校设置国防教育课的重要目的及意义,应当要站在坚持依法办学与依法执教的全局高度上,深刻理解国防教育课是高校教学任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根据《国防法》、《国防教育法》与《高等学校军事教学大纲》的要求所履行的法律义务。要充分认识到对高等院校学生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不但是一门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相应提升,更是对大学生国防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的一次培养,对于巩固国防和造就军队后备力量都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特别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显得更为紧迫。
2.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在国防课程体系建设上,要摆脱当前较为单一的以军训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加强理论教学,逐步扩大课程内容的涵盖面。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和辅修课,培养大学生关心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兴趣,让课程建设与国防教育显得相得益彰,并进一步规范国防教育的内容。一是要丰富国防教育的知识性内容。要将国旗、军旗、国徽、版图、领土、领空、领海、、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与高新技术武器知识、反侵略战争历史知识、军史知识、国防和战争、国防法律法规、国防简史、我国国防政策、我国国防力量、周边国家关系等常识等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教育。二是要学习国防简易技能。将轻武器射击、战场救护、野外生存及军事技能训练等国防技能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三是要在选用教材时应适应国防教育发展的要求来选用最合适教材,最好是能结合学生的特点,编写出最为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案,并在经过试行,条件成熟之后,再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在高校校本教案的基础上编印出统一的高校学生国防教育地方特色教材。
3.加大大学生国防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为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高校应当加大国防教育费用的投入,并做到合理利用,使有限的费用能发挥最大的效能。一方面是由高校设立专门资金,用以保障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经费,并做到逐年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是由高校国防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工作,争取多种经费渠道,想办设法用有限的资源为高校国防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国防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与重视,既要高等学校党政领导统一认识、真抓实干,保障国防教育经费,又要广大教师以强烈的使命感去深入钻研业务,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效性,从而破解国防教育的危机,切实增强国防教育的效果。唯有如此,大学生国防教育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英.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6,(2).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构。
1、组织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我们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的经费和必要的设备等尽可能予以解决。
2、根据普法规划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社区普法宣传教育的具体规划(计划),确定普法内容。
3、进行思想发动,动员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普法学习活动,发动辖区居民自觉地加入学法普法队伍中。
二、以人为本,做好不同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确立以法制宣传为先导,运用各种形式,最广泛地发动和调动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共同参与行政执法的法制宣传思路。
同时,配合社区中心工作,利用举办各种宣传活动的机会,向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今年上半年共出版法制宣传板报3期,张贴《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条文4份、宣传画报2份,悬挂宣传横幅1幅。
在今年3月份的“学雷锋”活动中,我们在街道司法所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向群众散发计生、治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20余份。
3月25日,我社区还参加了街道办事处在天鹅湖小区广场举办的“平安进社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文艺表演、黑板报、由司法局和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士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群众宣传了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我们积极参与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寒假期间组织辖区内中小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通过参加劳动向他们灌输爱国守法、自立自强的思想。社区普法小组向学生们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国防教育法》等一些与自身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向他们做了禁毒宣传。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平时一定洁身自律,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国防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和补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的十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学生国防精神和国防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新形势下,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过程中只有紧跟时展步伐,因事、因时、因势地不断探索新规律,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才能使国防教育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高校国防教育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大学生国防教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自身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第一章的教学内容就是“中国国防”,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现状,树立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同向同行的。高校国防教育中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教育两部分,其中军事技能教育部分需要通过学生组成相应的团队来共同接受教育和评比,这种教育评比方式可以激发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体主义教育是同向同行的。在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过程中要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动员法》等法律法规,这也是大学生法制意识教育的一部分。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国防教育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例如:通过对国防教育中的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能够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大学生国防教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这两门课的协同创新能够使国防教育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
二、高校要创新构建科学的国防教育体系,从而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国防教育更有针对性。国防教育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依据参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印发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规定,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要有36学时的军事理论教学和不少于14天军事技能集中训练,当前大多数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所采用的也是这种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但仅仅依靠这些课堂教学工作是很难保证国防教育的优质性和实效性,也难以使其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高校应创新构建 “五结合”模式的国防教育体系,即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日常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军事训练和日常国防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形成国防教育的四大载体:军事理论必修课、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类选修课、日常国防教育活动。高校构建好国防教育体系后还要有合理的工作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国防教育的各项教学和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三、高校要不断创新国防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让国防教育对学生更具吸引力。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要紧握时代脉搏,具有时代感和丰富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形势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要把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近代耻辱史教育、中华民族光荣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强化忧患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武器装备、器材操作、军事地形学等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和技能。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国防安全教育,使其树立国防观念和保密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使国防教育活起来,推动国防教育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利用QQ、微信、短信等各类信息平台广泛开展国防教育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展国防教育的阵地。在校园网站上开辟国防教育版块和相关论坛,通过网络向学生传播国防教育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要把舆论宣传、思想引А⒒肪充秩尽⒒疃渗透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效果。要善于创新话语体系,积极运用网络语言、群众语言、个性语言、新闻语言开展国防教育宣传,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红色资源,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按照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对学生实施国防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用新观念谋求新发展,这样才会使国防教育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