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48-03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知等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是以食品冠名的国内唯一高职院校,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以“诚信+良心”为核心内容的食品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食品文化艺术,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技艺与素质并行,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与体验共举”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创新建设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开展艺术体验等建设措施,构建了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人文理念,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我们学院作为以大食品类专业为主体的工科高职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构建,在努力建设食品类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同时,从学生需求出发,也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1.创新思路,优化结构。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由多种艺术学科交叉、多种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同时也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目的地开设内容广泛、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较强的选修课程。近年来,我们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原有五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开发了覆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类的公共艺术课程120余门。如“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普通话、形体、音乐欣赏、插花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文秘”专业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形体训练、职业装束与化妆、美学概论、书法等课程。各专业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与公共艺术选修课相得益彰,优化了专业课程结构,完善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构建,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更为合理,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合作意识、知识应用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共同支撑起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半壁江山。
2.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学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环节。学院作为以“食品”冠名的全国唯一的高职院校,食品大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60%,食品大类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总数67.9%,食品大类专业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58.6%,形成了食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优势。我们利用学院的“食品”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了食品制作工艺、食品养生与保健、饮食文化、食品艺术、淮安当地食品饮食习俗研究等五个课程群,设置了整套课程建设流程。依靠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学生选择性地学习,使非“食品”专业学生分享食品特色课程,使食品大类专业的学生互享食品特色课程。
二、构建公共艺术课程群,彰显食品特色
通过几年的建设,食品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每年呈递增趋势,由2011年的12门次增至2013年的41门次;全院选课人次平均每学年达2000以上人,占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选课人数的三分之一(见图1)。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一、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的价值取向
音乐和艺术课程的价值就是人与音乐和艺术课程之间特定关系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概念。艺术和音乐都是精神产品,所以艺术课程和音乐课程的价值不同于物质价值,它的实体是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载体。不同的教育哲学和不同的课程观对学科的课程价值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当前,我们更应该以素质教育理论,以新的视角去看待两类课程的价值。
1. 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
(1)人文价值。艺术课程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艺术的角度塑造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注意生命的价值,同时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个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如何欣赏艺术,珍爱生命,而且要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这才是艺术的课程价值所在。
(2)情感价值。综合艺术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特别是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协调发展。综合艺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使情感得到丰富,达到人格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
(3)智能价值。艺术课程通过各类艺术的沟通和联系,全面培养了学生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肢体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2. 音乐课程的价值取向。传统音乐课程以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为其价值取向,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出了音乐课程的新理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首位,强调音乐的学习和音乐自身的价值作用,在音乐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音乐审美体验价值。通过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为音乐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意境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2)文化价值。音乐课程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播与普及音乐文化,继承文化遗产,音乐艺术的普及造就了一个高层次的文化群体,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3)创造性发展价值。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一些特点,是多维的、求异的、求新的和发展的。音乐给人以启发并使人得到灵感和顿悟,音乐教育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教育目标的差异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所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艺术课程目标和音乐新课程目标具有如下共性:
1. 课程目标与课程价值定位及教育理念相统一。
2. 两类课程目标都注重人和人的发展,突出人文精神。
3. 两类课程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艺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具备的综合艺术素质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精神的统领可以引导教师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任务的主要阵地。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分三个层面,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指出了新课程目标的三维整合与构建,体现了音乐课程由知识本位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转变。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是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要将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质量的品位。而“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本来就应该是音乐学习者自我体验、自我展示的过程。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音乐课也不例外。音乐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三者不能孤立无关,也不是简单相加,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三、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内容之比较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可见的载体,也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标。从表面上来看,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涵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综合艺术课程在学习内容上提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为学习领域,但从实际情况看,艺术课程是以人文内容为主体,围绕人文精神来进行的,而音乐课程的内容是以音乐为主体,围绕音乐审美来进行的。
新课程标准把音乐教学内容表述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其中“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表现”和“创造”则是音乐教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表现包括演唱、演奏、识谱、表演等,是教学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创造”则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功效;“音乐相关文化”是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集中体现,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新课程改变了原来音乐教学内容的繁、难、偏、旧等现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情感和文化,易于操作,使音乐学习更容易、更有趣。
四、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教育的展望
在基础教育领域,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改革,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强调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
2. 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人文化。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途径的多种多样,教学方法更贴近于生活,倡导艺术教育以人为本,以艺术(音乐)为本的思想,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艺术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符合改革的趋势,从而决定了其可行性和生命力。艺术课的实质是把握艺术的通感。艺术的各门类是相通的,我们不能把艺术各门类之间的联系完全割断。艺术是生命之源,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清泉甘露,体现不同的人对待生活不同的态度,并决定了每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
艺术课程经过几年的实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学生在艺术课中获得了快乐和轻松,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1. 怎样结合农村实际实施艺术课程?其实在我国农村当今最小的单位学校――村小,一般只有一两个老师,他们要教义务阶段的各门课程,作为这些教师本身要求应该是综合性的教师,所以在那里开展综合艺术课教学是再恰当不过了,但目前在农村并未得到开展。
2. 面对现状,艺术课程的师资如何解决?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各地采取了许多办法培训教师,但就长远而言,各大专院校培养师资迫在眉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3-0090-06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很大地进展,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和新墨西哥州纷纷通过有关立法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90年代中期,媒介素养教育在美国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经克林顿总统签字生效的“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鼓励学校在九个核心学科中制定自己的内容标准,这九个学科是:英语、数学、历史、科学、外语、公民教育、经济学、艺术和地理学。其中艺术学科的课程内容标准包含小学和中学各年级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到2004年为止,有50个州官方承认媒介素养作为课程的一个部分,46个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编入英语语言或艺术课程,30个州将其纳入社会科学、历史、公民学、生态学、健康课程中。
美国明尼苏达州(The State 0fMinnesota)位于美国中西部,该州向来重视公共教育、文化事业,居民受教育水平高于全美平均水平,学校教育质量居全美前列,该州有31%的成年人拥有学士学位以及层次更高的学位。众所周知,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美国各个州政府具有一定的自,可以在充分考虑州情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在明尼苏达州得到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切实有效的开展,该州也通过立法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明尼苏达州根据州情,确立《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的十大标准。
一、《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简介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主要有十部分内容组成:(1)学生在创作媒介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想法。(2)学生应用各种各样的媒介艺术及他们的美学哲学创作媒介作品。(3)学生能够掌握既选媒介的技巧和方法。(4)学生在媒介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能够有效合作。(5)学生掌握媒介艺术类型、技巧及媒介艺术中的美学哲学。(6)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技能研究媒介信息。(7)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及媒介在塑造和扩展人类交流中的作用。(8)学生能够将媒介艺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9)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媒介消费并维持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10)学生能够将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到的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指导工具。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细化为三个阶段实施:K0-4、K5-8、K9-12,其中K9-12标准又有普适标准和高级标准两部分组成。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又各具特色。
1.KO-4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幼儿园到四年级(K0-4),学生能够将媒介文本的涵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个人娱乐需求及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联系,能够辨别媒介文本的涵义与他人的需求和经验之间的关系。学生开始探索将媒介艺术课程的内容作为其他科目的学习资源,并学习如何分析、理解以及评价媒介艺术类型。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的内容及技术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媒介艺术,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应用这些基本技能,而这些技能是学生体验、批判、创造并呈现所有媒介艺术类型所必须的。学生利用他们的想象力、经验及探索精神开发自己的媒介艺术作品并学会运用相应的媒介艺术形成、捕捉、掌握、制造并呈现信息以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及自我评价。
2.K5-8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五年级到八年级(K5-8),学生在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态度、技能、欣赏力和观点的同时逐步形成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的媒介经验,能够学会运用材料、设备及一些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掌握和学习媒介艺术能够给学习者一种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媒介进行交流及媒介艺术与其它艺术有何不同。媒介艺术史通过提供相关信息,如创作者、创作目的、创作背景以及媒介艺术是如何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的、为什么会改变等信息来帮助学生理解媒介艺术。学生利用批判思维对媒介艺术做出明智的判断,学会观察、辨别、比较、对比不同的艺术作品并能够有效表达他们的想法。
3.K9-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简介
高中生(K9-12)需要继续拓展他们与各种媒介艺术的交互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该达到媒介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平均水平以上(高级标准)。重点强调使用一种或多种媒介艺术来反映日益增多的个人成长难题、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合作能力等问题。通过使用、研究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增强使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表达能力。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学生从美学、文化和历史语境理解和评价媒介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将这些能力用于实际生活,因而成为明智的消费者、终身学习者及高素质的公民。
二、《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剖析
通过解读上述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可知标准条目清晰,内涵丰富。K12媒介艺术课程的开展以十大标准为指南,内容层层递进、步步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总目标。
标准一:学生在创作媒介作品的过程中探索、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想法
标准一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体验媒介作品创作过程,形成个人想法,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一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使用媒介进行简单的创作,创作内容注重趣味性,授课内容可以是制作具有故事情节的拼贴画或者制作视频脚本展示某个感兴趣的事件等;K5-8要求学生在创作作品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评价个人作品,能够借助一定的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或者价值观,授课内容可以是创作摄影、录像作品,然后评价自己的作品,摄影角度和画外音则可以很好地展示特定背景下特定人群的价值观。K9-12(普适)强调学生自主性,能够独立发现感兴趣的话题,能够独立创作高质量的作品,授课内容可以是使用不同的媒介创作同一个故事;K9-12(高级)则要求学生能从媒介艺术的起源和价值深层次的理解媒介艺术。
标准二:学生应用各种各样的媒介艺术及他们的美学哲学创作媒介作品
标准二强调的是学生媒介使用能力及美学哲学的运用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2。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二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主要是对媒介艺术基本元素的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作,授课内容可以是讲述时间、空
间、声音、色彩、灯光及动作等常见媒介艺术基本元素的特点及表现手法;K5-8阶段主要强调媒介元素的有效选取和组织方式及作品的处理手法,授课内容可以是声音、灯光及戏剧情节发展所需的设备选取技巧及组织方法,特效的处理手法等;K9-12(普适)阶段重点强调在作品中融入美学哲学及创作具有社会价值的媒介作品,授课内容可以是创作多种风格的媒介作品;K9-12(高级)阶段强调媒介元素与美学哲学的有效融合。
标准三:学生能够掌握既选媒介的技巧和方法
标准三强调媒介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其具体内容如表3。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三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在选取媒介的基础上,在活动中总结常见的媒介技巧和方法,授课内容可以是组织诸如从杂志中寻找并制作单一主题的拼贴照片、使用计算机绘图程序设计作品等活动,然后总结技巧和方法;K5-8阶段注重媒介技巧的使用,授课内容可以是摄影技巧、录像技巧等;K9-12(普适)阶段重点强调使用媒介技巧和方法提升作品的艺术表达力,授课内容可以是讲述不同媒介类型(纪录片、叙事片、实验录像)视频信息的编辑技巧和方法、各种媒介的表现技巧和方法,如录像时采用深褐色镜头可以营造一种沧桑感;K9-12(高级)重点强调使用媒介技巧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授课内容可以是创建一个具有多个监控器和多个视频通道的视频装置进行研究。
标准四:学生在媒介作品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能够有效合作
标准四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其具体内容如表4。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四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表达个人观点并能扮演多种角色;K5-8阶段重点强调小组合作创作作品,初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K9-12(普适)阶段强调学生能够推测作品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K9-12(高级)阶段强调作品隐含审美观的展示,具有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课堂组织形式是小组教学,教学方法主要为活动教学,授课内容可以是组织课堂活动,如制作广播节目等。
标准五:学生掌握媒介艺术类型、技巧及媒介艺术中的美学哲学
标准五注重学生对媒介艺术类型、常用技巧及美学哲学的学习,其具体内容如表5。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五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侧重于识别各种媒介艺术类型及常用技巧;K5-8阶段则侧重于讲授各种媒介艺术类型的基本组成元素及蕴含的美学哲学;K9-12(普适)要求能够区分媒介艺术中的主体和客体,理解媒介美学的目的和作用,并能够利用媒介技术影响他人观点;K9-12(高级)则要求学生能找到各种媒介技术使用技巧和方法上的独特性并深层挖掘媒介作品隐含的价值观。
标准六: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技能研究媒介信息
标准六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6。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六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在区分各种媒介艺术类型差异的前提下,能简单的评价媒介信息意图;K5-8阶段能够从媒介信息本质推断媒介信息,如从语法角度推断媒介信息的涵义,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媒介信息;K9-12(普适)阶段在理解媒介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比较各种媒介作品的差异及影响差异的因素,批判思考媒介信息中隐含的价值观,并能将媒介艺术中的批判技巧应用到媒介创作中;K9-12(高级)阶段能够运用批判思维支撑个人观点,能够了解图像的来源及在作品中的涵义。授课内容始终围绕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评价,从而达到批判思维能力的提升。
标准七: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及媒介在塑造和扩展人类交流中的作用
标准七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的尊重意识,并让学生意识到媒介在人类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其具体内容如表7。通过解读析《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七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一般采用讲授实例的方式描述媒介信息与个人信仰、个人价值观及个人需求产生联系的方式,并分析媒介信息的社会影响力;K5-8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辨别作品的外部特征和主题,并能将作品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从不同语境对比分析媒介作品,评价媒介作品如何影响我们的政治立场;K9-12(高级)要求学生学习媒介艺术史,研究其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标准八:学生能够将媒介艺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标准八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媒介艺术的能力,或者说培养学生运用媒介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使用媒介呈现各种信息。其具体内容如表8。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八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要求简单创作并呈现一个作品,如可以临场录制作品或回放一个先前的录像带;K5-8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评价信息呈现的有效性,在根据需要创作好作品后,能够选择最好的呈现形式展现作品;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形式呈现作品,并能引发受众共鸣;K9-12(高级)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媒介艺术展示丰富多彩的个人想象力,游览展览会,如艺术馆、公共图书馆、网络或电影节。
标准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媒介消费并维持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
标准九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消费能力及媒介环境意识,其具体内容如表9。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九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重在提高学生的媒介消费能力,主要采取话题讨论形式,探讨媒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及媒介生产的方式;K5-8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维持健康媒介环境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消费与社会影响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够与媒介生产者有效沟通,必要时采取某些方式改变其观点;K9-12(普适)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媒介消费行为,将媒介消费行为与社会发展、商业和法律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维持良好的媒介环境;K9-12(高级)则在培养学生媒介消费意识和维持健康媒介环境意识基础之上,创作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
标准十:学生能够将在媒介艺术课程中学到的技能作为终身学习的指导工具
标准十主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具体内容如表10。通过解读《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十具体内容可知,K0-4阶段开展媒介艺术活动,媒介艺术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任务;K5-8阶段在初步了解媒介艺术活动的基础上,能够针对特定的媒介艺术项目确定目标和策略;K9-12(普适)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媒介艺术项目进度,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与媒介艺术相关的各种职业;K9―12(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寻找在媒介艺术职业发展中的机会。
三、《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自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研
究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演变过程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先进理念为特征的起步阶段(1997-2004);以重视研究符合本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为特征的加速阶段(2004―2006);以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共存为特征的强化阶段(2006至今)。在这一发展历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即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课堂教育中。美国明尼苏达州《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内容简洁明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课程实施方式四个方面特点寻找借鉴思路。
1.教学内容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主设十大标准,确立明尼苏达州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目标。通过对十大标准分析可知,《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标准一到标准五主要针对媒介创作开展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标准六、标准七主要针对媒介文本分析开展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信息批判能力;标准八、标准九、标准十主要结合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进行更高能力层次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媒介消费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规定确切的内容,不同的组织、团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各不相同。借鉴《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根据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具体内容可以分两部分展开: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
(1)媒介创作:媒介常识,即各种常见媒介的基本操作及使用技巧(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电子媒介及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创造性使用媒介创作作品,即媒介使用者对媒介内容进行技术处理或者内容增改,它包括个人使用媒介及个人与媒介互动。媒介创作旨在培养学生媒介的基本操作能力及创造性使用媒介创作的能力。媒介创作要与学生个人兴趣、个人发展需要、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相联系。
(2)媒介文本分析:分析各种媒介文本的特点(计算机、摄像机等电子媒介文本特点及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文本特点),比较各种媒介文本之间的不同(照片与文字文本有何不同)。媒介文本分析旨在培养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批判能力,其中媒介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媒介文本分析要与文化和历史背景相结合、要与法律和商业问题相结合。
2.教学理念
在《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中,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采用的是不同的教学理念,媒介创作的教学理念是从媒介使用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媒介直接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媒介文本分析的教学理念则是从学生对媒介传播内容理解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媒介信息批判能力。两种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贯穿于K12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共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这避免了因过于注重“媒介使用能力”的培养,使得通过媒介使用达到媒介信息批判能力教学目标的削弱;这也避免了因过于注重“媒介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使学生缺乏媒介直接体验,从而导致分析语境的缺失。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这一教学理念,将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教学理念相结合,但两者该如何结合,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内容孰为基础内容,即媒介创作和媒介文本分析内容孰为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内容,值得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优势,此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优势为:能够根据学习者需要,选择并使用适当的媒介工具;能够有效分析媒介信息,从而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则体现在“技术”,因此,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以培养学习者媒介工具使用能力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媒介文本分析能力。
3.教学模式
《K12媒介艺术课程标准》采用“分层”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K12学生划分为K0-4、K5―8、K9-12三个层次。针对这三个层次的群体,媒介艺术课程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细化,各个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
K0―4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媒介文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初步体验使用媒介艺术创作简单的小作品。K5―8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媒介创作能力,学生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深层次理解媒介文本涵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K9-12阶段注重学生与各种媒介艺术交互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媒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这一“分层”模式,但要避免其不足,美国明尼苏达州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贯穿于K12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但只是针对K0―4、K5-8、K9―12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整体的标准,并没有根据各个年级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严格的媒介素养标准划分,这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因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应该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开展适当的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分层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构建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提升的教育体系,它能够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4.课程实施方式
K0―4阶段课程的实施方式为“保护”,课程开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教会学生将媒介文本的涵义与个人的生活经验、娱乐需求及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联系,学生能否将媒介艺术课程内容迁移到其他学科,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媒介艺术表达个人想法或创作简单的小作品。
一、正确认识,高度重视
在构建优化之前,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站在客观的角度,全方位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意识到其构建优化的重要性,作为日常一项关键性工作。高职院校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特点、性质等,全方位准确把握各专业学生各方面水平,围绕自身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等,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其形式化,科学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安排专业的艺术类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构建高效课堂,科学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多方面素养。
二、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
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从不同角度入手科学设置一系列公共艺术课程,科学设置教育部门规定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比如,“美术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必要的艺术作品鉴赏技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优势以及所处的地理区域,科学设置艺术任意性选修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艺术史论类、作品赏析类、艺术实践和技能类,其涉及多个方面,比如,音乐、动漫、摄像,要结合其具体内容,明确这方面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引导专业学生参与到公共艺术实践中,为提高他们艺术综合素养埋下伏笔。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融合的重要性,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专业发展目标,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科学安排学期课时,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同时,高职院校要根据共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各阶段教学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各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亲身实践中全方位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将所掌握的公共艺术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将课程知识学“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随时了解社会市场动态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受众、消费者二者审美心理动态变化,围绕他们的审美客观需求,新时期对艺术提出的客观要求,从不同角度入手科学构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其更好地指导开设的一系列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以优化完善,充分展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多样化作用,为提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各专业学生艺术修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四、注重“分阶段、分类别”构建优化
在构建优化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盲目地效仿其他同类型院校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采用的方法,要准确把握自身各方面发展情况,科学设计各专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要注重“分阶段、分类别”构建优化,分阶段科学构建并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可以适当多安排一些公共艺术课程,对其进行合理化的美学教育,为后续专业乃至公共艺术课程知识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对于大二学生来说,他们大都已适应大学生活,已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与经验,可以根据当下市场动态变化,巧设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技能公共艺术课程,便于该阶段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巧妙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对于大三、大四学生来说,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要公共艺术教学、专业课程教学乃至学生职业操作等有机融合,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下相关行业动态发展,更好地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分类别构建优化。对于院校中的理科专业来说,在构建优化过程中,要将重心放在基础艺术修养、审美鉴赏方面,对于文科专业来说,要适当提高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的要求,教学侧重点要区别于理科专业。以“设计类专业”为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延伸、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利于有效拓展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审美视野,利于专业学生更好地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在专业方面有全新的突破。对于其他专业来说,高职院校则需要结合这些专业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专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科学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其更具特色。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公共艺术课程占据核心位置,也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要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分阶段、分类别”构建优化等,科学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01:78-81.
[2]朱成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分析和教学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5,23:120-121.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及其优化
目前,由于《指导方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加之九年义务教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未能实现,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来优化。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性优化
第一,艺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其优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等,主要解决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感受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如开设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简谱视唱)、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等。第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此类课程主要指歌唱、演奏、绘画、各类艺术创作等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是以艺术技能训练为目的,但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必须以此为前提,一个音准极差、五音不全的人能够欣赏美妙的歌声,但不能鉴别出声音的美妙之处,更不能深入地品味其艺术作品的内涵;一个对色彩判断较差的人是无法体验美丽画卷的生动情趣的。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艺术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磨练意志、开拓思维,尤其在群体的艺术排练创作中学会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达到一种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教育功能。第三,基础艺术史论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这类课程是指艺术史、艺术导论、美学和艺术评论等理论性内容,通过艺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艺术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握和领悟艺术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优化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设置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将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即艺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课程可以减少专业技术难度,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第一,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之一就是要实现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综合取消或削弱单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综合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素养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需求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新开设艺术课程之前,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艺术教师的跨域能力”是针对艺术课程改革进程中艺术教师素质结构相对单一、师资培养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的。这一提法不一定完善和精准,但体现了对新时期综合性艺术教师培养方向的美好期望。本文从基本素质要求和特殊素质要求这两方面来谈具备跨域能力的艺术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一、基本素质要求
1.道德品质的要求。教师的道德品质是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基础素质,即师德。艺术教育本身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关注艺术与人文,艺术与情感的紧密结合,更要求艺术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2.知识的要求。一名普通的教师应该达到教育理论知识、所学专业学科知识、普通文化知识三个方面的知识要求。对于一名艺术教师来说,教育理论知识是基础,艺术学科知识是教学的框架,普通文化知识则是使其艺术教育得到充实和提升的重要因素。
3.基本能力的要求。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基本能力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发掘资源的能力等。
二、特殊素质要求
特殊素质要求是针对综合艺术教师这一特指的群体而提出的,由于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对艺术教师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1.具备多门类的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多门类的综合艺术学科需要艺术教师掌握多种艺术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对综合艺术教师跨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跨域教师除了熟知自己的专业学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基本掌握其他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艺术类师范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各中小学输送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需要的艺术课程的教师,这就需要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以满足其职业需求。
一、艺术类师范专业的特征
艺术类师范生主要的就业领域为中小学,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中不能忽略“师范性”特质。
在制订艺术类师范生培养方案中,应该考虑到专业的特殊性,也就是说艺术类师范技能培养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合理的培养方案。艺术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主要指艺术课教学技能,艺术课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艺术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艺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决定艺术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
首先,重视教学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
目前,许多学校采用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微格教学课程能够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及手段,在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课程特点不同,如何把微格教学引入不同学科,已经成为不同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艺术类课程中,有许多技术及艺术表现力,如何把这些教学内容与微格教学手段很好地结合,是教学技能培养的重点内容。马晴在其倡导的美术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中提出“有针对性地将课程设置与具体技能训练结合,以竞赛、社团活动等巩固和检验训练成果”[1]。同时注重“开设文学选修和艺术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全面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利于学生更广泛地把握学习内容”[2]。
其次,重视艺术类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艺术类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专业师资,而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优势是其职业能力的基础,是其存在的根本。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艺术类师范教学技能考核标准,此标准应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又可成为培训的具体要求。教学技能应该包括教学口语技能、教学表现技能及教学应变技能等内容。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不合格表现在“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学应变技能差”及“教学方法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等方面[3]。如果能够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从而提高艺术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第三,培育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教学技能后续提高提供平台。
实践技能是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形成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主要体现形式。固定的实习基地经过长期合作,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实习操作流程。对于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聘请优秀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作为实践技能指导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实践技能指导教师队伍,对于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支队伍可从本专业高校教师中选取培养,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训基地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技能教学课程教师。这样,可以拓宽艺术类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途径。
三、注重创新技能的培养
艺术类师范生在注重教学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同时应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现为具有开阔的视野,面对国际、国内艺术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动向,能够合理吸收,并灵活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安排的教学技能实践中对其进行相应改革,表现在艺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
艺术类师范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给予相应的课程安排及授课教师的合理引导。同时在艺术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师范性”的培养目标,把思想观念从“上舞台”转变为“站讲台”。比如:加强艺术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艺术类专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安排相应的采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在学校学习的技能与实践采风获得的知识相结合,大胆创新,通过表演及同学间的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创新思维方法。真正做到立足于“师范类职业”,强化“专业特长”,从而实现“一专多能”。
四、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类师范生面向我国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应该贯穿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艺术课程是培养合格全面人才的美育及德育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艺术类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培养效果。基础教育中,教师经常需要指导大量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意味着指导教师综合实践能力首先要具有相当水平,才能在基础教育及教学中发挥作用。在高等院校的师范专业技能培训中,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一定比例的师范生综合实践课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给予综合实践课程一定的课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艺术类师范生的职业能力。
艺术类师范生技能职业化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其综合艺术素养,以适应其职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中小学已经开设了综合艺术课程,而综合艺术课程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从事中小学艺术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知识背景成为限制中小学艺术课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我国早期中小学艺术教育只有音乐和美术教育,在新世纪第一次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开设综合艺术课程的设想。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需要有艺术类基础教学的从业者本身具有综合素养,因此,艺术类师范生的技能培养应该重视开展更多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提高基础教育从业者本身素质,使得从业者在以后教学工作中满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晴.高师美术学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设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58-59.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逐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笔者以“高校公共艺术”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434条,其中1999年到2006年期间,高校公共艺术文献共有44篇。2006年教育部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高校掀起一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公共艺术教育。2012年数量达到顶峰,共96篇。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发表的论文的期刊来源,笔者搜集核心期刊和cssci共35篇,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研究
硕士生们分别从概念的组成或意义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孙媛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将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一种以艺术形式展现的综合教育[1]。徐亚娟(2010)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属于“特称判断”的名称[2]。丁倩倩认为可以理解为从公共艺术+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教育是名称的核心词[3]。笔者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以大众性、公开性、平等性、和创新性为特征,以提升其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为目的,普及艺术知识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艺术和科学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王长喜、陈磊(2007)从教育本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三个层面阐明高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4]。陈晓艳(2010)认为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念上已有所契合。此外,如何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设置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建设艺术团体和引导艺术的多元文化体悟等实践环节也须和通识教育达成共识[5]。韩继华(2011)从探讨加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出发,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和运用艺术教育载体三方面关于探索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6]。
三、高校行业类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属于公共性的高等教育范畴。对于不同类型的非艺术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须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开展特色教育。贺春华(2003)建议理工科和综合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构建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和管理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并设置学校的艺术系科,可以遴选甄别出艺术特长生,优化师资队伍和编写艺术教育门类的特色专业教材[7]。陆挺等(2010)通过对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和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依据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即“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8]。李亮等(2012)认为农林院校学生缺乏艺术素养是由他们的成长环境、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自身心理特征、校园环境及先天艺术素养等五方面造成的[9]。
四、公共艺术学科实践的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某一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实践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考。崔中梅等(2010)通过对声乐鉴赏课的实践案例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声乐鉴赏课须加强领导重视程度、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10]。黄武(2012)针对美术欣赏课的实践案例,认为美术欣赏课须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问题,同时也对教材的编写和配套,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要求[11]。张梅(2008)对6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开课情况、公共音乐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生对音乐选修课程的偏好及期望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设置一些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科学、合理的音乐类课程,建立教学与评价制度,并将公共音乐课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的改革构想[12]。
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规范建设内容。刘玲(2007)提出从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设置与加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13]。张振华(2005)以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为例,探索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复旦大学加强了对艺术课程的定性分析和管理,从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三大类,分别是审美鉴赏类、艺术理论类、技能实践类。针对三类课程的特色,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14]。呼宇(2010)通过对甘肃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问卷调查,针对问题,提出拓宽课程领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公共艺术课程咨询指导等对策[15]。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陆沁凝(2013)通过与校公共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与计算机的比较,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专业性、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框架[16]。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编写,要注意处理好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融入体现民族精神和地方风格的教材内容[17]。为了让更多大学生享受优质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频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
学者们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身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管理机构、教学经费不足等宏观问题,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等微观问题。朱英萍(2010)认为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和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精神实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的组织管理与保障不到位、艺术类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等问题[18]。葛春先(2013)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缺乏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经费不足及教学设备缺乏等问题[19]。杨孜孜等(2011)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公共艺术的开展情况进行问卷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存在学生参与度小、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层次不齐等问题[20]。
硕士生群体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艺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造成的。90年代初,国家、社会和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但因其自身内涵不够丰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部分教师因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艺术功底不深,理论匮乏,影响整体教学团队整体质量。学校领导节约教育成本,没有独立设置艺术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不利于艺术教育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缺乏用心的去关注和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造成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不配套,使得学生们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教育的美。
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研究
多数学者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探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学者们从艺术教育的内涵建设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余德华等(2008)建议建立高效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21]。郑继兵等(2005)从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改革的角度,建议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宽艺术课程教学覆盖面;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信息素养[22]。于立军等(2006)以天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探索为例,针对理工科院校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指出工科学校的艺术教育须和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相结合,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开辟建立艺术必选课的试验田和开设艺术实践课[23]。吉钰梅(2012)通过对江苏省5所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调查,提出要深化对艺术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抓好艺术教育的源头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补课力度和优化高校艺术通识类课程设置等对策建议[24]。
八、建议与对策
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大家更清晰的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为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在分析原因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或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单一学科进行分析,较少运用多学科交叉视角进行探究。(2)研究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自身内涵建设研究居多,公共艺术教育关于“人”和“文化”的层面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以欣赏课、鉴赏课为主,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激发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参与度,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锻炼,不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也能对文化传承起一定促进作用。正如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25]”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缺乏关注和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更须提高大学生文化内涵和素养,使其参与艺术教育,关注艺术背后的时代思想。因此,如何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成长规律与时代思想和文化内涵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的有效教育,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居多,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者运用SPSS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缺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此外,在样本的选取上,基本是对某省几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跨省采取样本的较少,若能拓宽样本的范围,数据则更具有代表性,分析问题会更全面、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孙媛,我国理工科太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丁倩倩,前提与基础: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42-845.
[5]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2010(4):70-71.
[6]韩继华,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作用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109.
[7]贺春华,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3(2):106-110.
[8]陆挺,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44-47.
[9]李亮,张琪,郑颖,农林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2(6):94-95,8.
[10]崔中梅,陈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声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3):154-155.
[11]黄武,加强教学研究,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以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为例[J],艺术百家,2012(8):430-432.
[12]张梅,新疆六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8(6):525-528.
[13]刘玲,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建设研讨[J],艺术百家,2007(2):194-195.
[14]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15]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6]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7):188-189.
[17]董红普,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0):104-105.
[18]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4):62-63.
[19]葛春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20]杨孜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03-205.[21]余德华,王淑莲,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1-63.
[22]郑继兵,杨增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33-34.
我校为确保国家课程计划的有效落实,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这一要求的上限执行,在全校各个年段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并建立课程实施管理体系,确保艺术课程在时间上得以落实。同时,学校还努力实现所有音乐、美术教师全员专任,并将艺术教师的学研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落实,打造出以“读书分享”“学进交流”“名师引领”“新秀竞技”“专题研修”五个模块为主的艺术教师“制度化学研”模式,确保艺术课程在教学质量上得以落实。
二、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以“效”为本
1. 评价指标转向多维
评价指标的确立解决的是“评什么”的问题。我们将美术课程的评价指标确立为“学习态度及习惯”“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完成作业”“参加第二课堂”和“获奖情况”这八个一级指标,我们还将音乐课程评价指标确立为“学习态度及习惯”“音乐知识”“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乐器演奏”“参加第二课堂”和“获奖情况”这八个一级指标。同时,我们还根据一级指标细化出若干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并制定相对应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2. 评价形式走向多样
评价形式解决的是“怎么评”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在艺术课程评价形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音乐学科采取音乐欣赏考核、音乐创造考核以及器乐演奏考核三种方式。音乐欣赏考核包括:音乐知识“我最广”,根据出示的内容,说出音符、音名等常见符号;音乐欣赏“我能说”,根据录音说曲名、感受等。音乐创造考核包括即兴节奏短句或旋律并表演。器乐演奏考核,即我是小小“音乐家”,根据不同年段要求,进行现场器乐演奏。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了自我,锻炼了胆量,体验了成功。该评价方式也得到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3. 评价主体指向多元
评价主体解决的是“谁来评”的问题。传统的课程评价的实施主体是教师,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只有让学生自己、同伴以及家长参与课程评价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才能有效避免评价中的主观性、集中性与片面性。例如,我校在实施艺术课程评价的过程中,借助日常评价软件和评价手册等工具,将师评、家长评、自评、同伴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同伴互评,促进了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学生自评,促进了学生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家长评,增强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对孩子的关注程度。
4. 评价时机面向全程
评价时机解决的是“何时评”的问题。艺术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采取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学期总评相结合的方式。日常评价注重评价的生成性、即时性、差异性,以每一节课为载体组织与实施,针对学生每节课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及习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评价指标在课堂上即时评价并作记录。阶段评价根据各艺术课程实际教学进度进行。学期总评,评价指标为各学科指标体系中的全部指标,采取科组命题检测和学校命题抽测相结合。
在实施不同评价的同时,依托相关工具进行记录。如日常评价和阶段评价结果记录于日常评价软件,学期总评结果则记录于评价手册上。评价软件连接学校校园网,教师、家长、学生等评价主体随时可根据账号上网查阅;评价手册采取活页装订,便于分学期、学科拆取及汇总。每本评价手册,既是学生各艺术课程的评价记录,也是一份特殊的成长档案袋。
三、拓宽课程实施途径,以“活”为径
1. 艺术活动课程化
随着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开展校园艺术节是不少学校较为通用的做法。然而,这些艺术节基本按照“先比赛、后展演”的模式进行,存在着“重成果展示、轻教育过程”的弊端。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艺术活动课程化”的新路子,全面开展“大榕树”艺术节活动。为了发挥艺术节的课程功能,学校将艺术节的书法、绘画、工艺、歌唱、舞蹈、器乐、综艺等各个项目分别开发了相关的校本课程,完善制定了相关的课程实施方案,并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开展实施。同时,学校还结合各项校本课程制定相关的比赛或考级制度,与学校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与展演活动形成有效衔接,真正使艺术活动常态化、课程化。
2. 社会资源整合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各地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全面提高各学段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与学习实践能力,特别是关于声乐等艺术类特长的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与此同时社会上对这类艺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声乐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培养一批具备较高声乐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来满足地方教育人才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然而现实却面临着企事业机构招不到合适的声乐人才和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找不到合意的工作这样的人才供需脱节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诸多,主要包括:第一,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大多数高职院校声乐课程的设置主要参照专业音乐学院或本科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是其“压缩饼干”式课程体系,偏重理论的课堂传授而忽略学习实践锻炼;第二,高职院校行政化现象严重、管理机制僵化、激励水平不够,教师整体年轻化、缺乏实际社会实践经历和实践指导能力;第三,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通过普通高考考进本校时其生源所在地区声乐教育整体水平不同造成的差异,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是通过中考先接受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再接受2年高等职业教育的五年制高职生,其与普招高职生在文化素养、技能学习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如若推行工作室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工作室模式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导入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开放性工作过程教学的特点,那么在声乐艺术这类技能应用型课程教学中将具有显著作用,对提高不同层次的声乐艺术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企事业机构岗位需求、解决实际问题,[1]成长为合格的声乐艺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着现实意义。
二、声乐工作室模式的特质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专业教师和行业导师主导,以工作室为教学、科研、生产活动平台,以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动力,以企业运作方式作为组织架构的教学模式。[2]声乐工作室模式则是以声乐项目的导入为核心,教师和学生按照企业运营机制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声乐项目运营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工作室可以分为教学工作室、导师工作室和项目工作室,文章所谓的“声乐工作室”是特指项目工作室的模式,即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出资建设,能够承接校内外业务,同时长期承担项目教学任务的校内设计公司模式。[3]其主要的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化教学
声乐工作室模式,是以工作室为平台、项目导入和运作为主线来完成教师和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项目的引入是声乐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否有效的关键。[4]声乐艺术包括声乐基础教育理论、声乐技能训练、声乐舞台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学习,项目导入可以是这三大类内容的综合导入,也可以是某一单项的具体导入,如与中小学合作导入声乐基础教育的课堂实战项目,与地方琴行等私人培训机构合作导入声乐技能训练和比赛设计指导项目,与各大赛组织方合作导入参赛项目的策划、设计和演出等,通过各项目导入和组织工作,营造真实的专业学习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其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职业素养。
(二)开放式教学
声乐工作室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对内面向校内教师和学生,对外面向社会和企事业机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传统教材,而是来实战项目,通过企事业机构校外导师的早期参与,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合作开发适合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声乐项目式课程体系;教学不再是在学校教室发生的封闭式过程,而是以开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工作室平台和微信等社交平台面向社会,以项目的解决为载体而作的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的评价方式突破传统的以考分来衡量学生声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校内教师、校外导师和学生等多主体作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多维评价。
(三)资源整合化教学
声乐工作室是一个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平台,校内不同专业教师和工作室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在教师资源整合方面,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为声乐工作室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持,艺术设计专业可以为舞台搭建背景、为师生表演设计服饰风格等;各类专业工作室整合方面,如在我校古琴工作室可以为声乐学习提供配乐、对各类传统声乐艺术进行演绎,三山国王文化研究所可以为声乐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等;校外导师或机构导入不同类型的实战项目,校内专业教师围绕项目平台更新课程设置理念,共同设计教学体系,整合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校内校外实习实训资源整合方面,校内各种实训资源围绕声乐实战项目提供各种技术、场所和知识支持,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企事业参观调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趋势,提供相关的顶岗锻炼、带薪实习或就业等机会,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便于建设声乐教学资源案例库。
三、声乐工作室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声
乐艺术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声乐工作室模式强调工学结合,以工作室为核心,通过高职院校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导入的课题项目作资源整合化、开放式的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构建了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多元实训实践平台和就业实习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平台营造真实或仿真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声乐艺术文化修养和职业素质能力。
(一)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
高职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应当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出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声乐艺术人才的目标。集中体现在根据本校生源条件,以声乐工作室为载体,突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导引校外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带项目并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以完成项目所需的人文素养、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技术能力为依据进行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改进,提高学生的独立完成能力和自主学习训练的积极性。[5]高职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标准的制定、课程理论和实践比例的改革、师资队伍和设施设备的保障等。比如声乐工作室可以请竞赛经验丰富的歌者示范演唱,并请工作室计算机专业教师运用MIDI等音乐制作软件将歌者演绎的作品录制下来,通过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对学生作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讨论。
(二)声乐艺术多元实训实践平台的建设
实训实践平台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关键平台。[6]高职声乐艺术实训实践平台的建设以声乐工作室为轴,强调可操作和易应用的项目导入,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两种实训资源,构建由声乐基础实训平台、声乐综合实训平台和开放性实训平台组成的多元实训实践平台。声乐基础实训平台的具体形式如参加工作室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的声乐相关知识讲座、观摩其声乐歌唱表演活动、进行民间采风活动等,加深对声乐艺术学科基础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声乐综合实训平台是利用校内课堂和校外实训基地作工作室项目舞台化排练教学实训,主要形式如工作室根据课程要求开展现场范唱互动教学、微型舞台观摩,通过校外导师在校外实训基地营建真实或仿真的舞台环境作公开课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对接岗位要求的各项专业核心技能技巧和综合应用能力。开放性实训平台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积累性经验,充分运用工作室,跨专业组团自行参加方案设计活动和竞技大赛,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意识,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不仅能够完成前期导入的项目,还有能力自己发掘出合适的项目,具体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如可以参与或申请校内声乐科研项目、举办艺术展演、专场音乐会、各类各级歌手大赛等等。
(三)声乐艺术就业实习平台的建设
高职声乐艺术就业实习平台的建设以工作室为见习营,优化校内各专业资源,联动校外不同类型的实习单位或实践基地群,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真实项目和现实工作机构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适应现实社会的应对能力,建成声乐艺术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平台。就业实习平台的建设包括三大类:职业生涯教育、毕业实习教育和社会服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形式如早期相关实习实训基地的参观学习,培养学生对将来企事业和岗位工作概貌的感性认知;专业学习与职业考证对接,如民族声乐成人考级、教师资格证等,为学生顺利就业添砖加瓦;校外导师围绕项目做工作过程型跟踪学习指导,以促进学生了解企事业机构、体验和认知工作岗位;紧密对接实习实训基地作岗前适应性训练,如对用人单位个性化要求认知、就业观念更正、职业定位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毕业实习教育主要通过订单式校企合作、[7]顶岗锻炼、带薪实习或就业等方式,在毕业实习教育过程中工作室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与学生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作互动学习,并收集各类信息建设毕业实习资源库;以工作室为交流平台,引导毕业生之间的交流,请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做就业经验分享等。为社会提供服务可以从科研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科研类社会服务主要是学生参与工作室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承接的政府项目、产学研科研课题项目,社会实践类社会服务如学生以志愿者身份服务社会、专业教师开展校外兼职、工作室为各类各级赛事提供技术支持等等。总之,声乐工作室模式通过导入真实项目,促使高职声乐艺术实践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校内外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并建设开放性的实践学习环境,特别是着力于声乐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多元实训实践平台和就业实习平台等三大平台的建设,形成了以声乐工作室为内核、相互循环驱动的平台为齿轮围绕项目不断演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声乐艺术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