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任何一门技术都是由设备、工艺、技能等方面所组成的,比如冶炼技术、木工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是离不开实践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技能,尽量创设动手实践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亲自体验的机会。
本学期,在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灯的过程中,我发现,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学生会熟练地使用锯子锯材料,有些小组虽然有很好的创意,但是却连简单的照明电路都无法实现。当学生最后完成了作品的制作,都非常兴奋,普遍认为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实现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制作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探究的精神,要有实践的勇气。
但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又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活动和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劳动实践和技术活动进行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操作性学习,形成劳动方面的意识、技能及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实践能力。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未来从事某个职业或岗位所必须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其实施方式是较为系统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征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面向所有学生,教学内容较为宽泛,体现一般性和通用性,且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二、体系的科学性
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正是产生解决方法的主要途径,所以说设计是技术的关键。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模块的始终,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条件限制、设计的优化及改进等融会贯通在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中。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不是以知识体系作为课程结构,并不呈现线性的逻辑顺序,而是覆盖了人类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个个技术的设计或制作;各章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存在必然的递进关系,这是通用技术学科与其他理科学科的明显区别。
比如《技术与设计2》(广教版、必修)的四章内容分别为“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和“控制与设计”。
比较下列的2个图例,选自第二章第四节“流程的改进设计”与第四章第二节“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的范例,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联系。
虽然通用技术学科和物理学科的某些研究对象比较相近,但它们研究的角度一般是不同的。比如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时,物理学往往研究外力,把物体当作质点;而技术学则关注物体内部的受力情况,研究物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三、内容的实用性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
在制作广告宣传灯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许多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锯、钻、粘接等。
在讲述“系统与设计”时,可以提出这样的设计任务:为学校运动会设计竞赛日程表。
在学生学习了开环控制后,可以提出这样的小组活动方案:为学校的学生宿舍楼梯口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动照明开关装置。已知的材料有:传感器,照明灯,一套开关电路。设计要求:当人脚踏上楼梯口的垫子时,灯会打开;在短暂的延时之后,灯自动熄灭。通过学生设计和制作的自动照明开关装置,考查学生对开环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运用。
由于技术始终处于迅速变化之中,学生走出校门必然要面对技术的更新换代。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可广泛迁移的思想与方法,有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
四、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的形式取决于教学的内容,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有三种教学形式比较常见:
1. 传统的讲练结合形式,比如讲授机械制图基础中的三视图画法。
2. 分组讨论的形式,比如分组构思广告宣传灯的设计方案。
3. 制作实践的形式,比如制作广告宣传灯就用了5节课,在此期间有些学生还利用了许多课余时间。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能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五、评价的多元性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和对最终作品的评价。
产品的质量始于设计,设计质量不高,即使制造质量再好,也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确定了设计任务后,学生会提出许多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评价项目可以集中考虑重要的和基本的要求,比如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既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使设计方案能够在制作中得到实现。
最终作品是设计和制作过程的结晶,是设计和制作水平的集中体现。比如对广告宣传灯的评价就包括有功能评价、性能评价和综合评价。
功能评价项目:广告宣传、环境照明、道路指示、节日庆典和其他。
性能评价项目:光亮强度、防水防晒、供电方式、散热、功耗、使用寿命等。
综合评价项目:外观、环保、性能价格比、文化内涵、推广应用价值等。
对学生利用磁带盒做的广告宣传灯(如图)作简单的评价。
优点:照明效果好,有节日气氛,供电方式简单,外观漂亮,剪纸体现传统文化等。
不足:广告主题不明显,制作略显粗糙等。
2 语言要精练,提高效率。所谓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客。有的教师唯恐学生理解不了,讲课语言繁琐累赘,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时,教师只需讲清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任何一个扇形都对应者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圆心,顶角是扇形的圆心角,底边是扇形的圆心角所对的弦,两腰是扇形的半径。至于垂径分弦定理及其逆定理,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自己去导出。语言要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语言要生动,但要通俗。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又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尚处于“开放期”,他们纯真、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理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蕴含着丰富知识乳汁的语言。
为适应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数学学科要求也发生变化: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出发,突出基础性,不刻意追求体系的完整性;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特征,体现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满足专业要求,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置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中职数学大纲重新修订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数学更注重的是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要求,着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够用为主”,删除“繁、难、旧、偏”等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并“享受学习”。大纲把数学的周课时相应减少,理论知识要求也相应更少更简单了。如何保证上好一节“有趣”、“有内容”的数学课,而又能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数学课程更贴近他们的专业要求,中职数学教师对此应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实验。笔者在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和评课中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里发觉: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用同一种授课方法,收到效果将极不相同;而当能结合专业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呈现则就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不同专业的特征,对教学过程进行同课异构。
在本校的“幼教”专业讲授《三角函数》一章中《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这节课内容中,依照大纲要求,让学生学会用已知某三角函数值,求另外三角函数值中,布置学生解决书本练习中,α角在第二象限,求cosα和sinα。学生基本都能使用两个公式熟练求解。但教材对应的配套练习中另一道题目,求tanα的值,发觉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求解,在课堂上干瞪眼,期待教师讲解。
习惯上问题2的解决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进行变式,然后“化弦为切”,变为解关于tanα的方程,即可从容解题。然而就是这么一道在普高课程中很简单的求三角函数值的题目,在幼教学生这儿却成了一道难题,学生基本无法想到补充分母的变形。当我在课堂上直接引导学生补充分母“1”,而后“化弦为切”,求出tanα;发觉直接按解题方式方法引导效果不佳,存在下列原因:由于中职学生存在学习文化课兴趣不浓,尝试欲望和动手能力都较弱,解题经验及能力不足;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对数学这么学科存在极大的畏惧,对数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没有概念,数学思维能力差;幼教专业都是女生,女生更倾向于喜欢轻松活泼的学科而非纯理性的思考,学数学中相对男生来说不擅长逻辑推理和数学的抽象思维,她们形象思维更有优势。
由于幼教专业学生当她们毕业后,她们工作对象面对是幼儿,而对幼儿的教育就需要教师不受专业的约束,而且教学中不能扼杀的想象力,让幼儿思绪可以自由发挥。由此笔者认为不妨可以在自己平常的教学中灌输给“现在的幼教学生,将来的幼儿教师”这种思想,不把一节数学课当成单纯的数学理论或习题课去讲授。
结合以上想法,以及大纲只要求对能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不进行难度的扩展。针对以女生为主的班级,由于她们对知识中描述性和形象性的内容更具优势的特征,在解决这道题目之前,笔者尝试先引入和数学无实质关联的内容,目的在引导她们学习的兴趣和了解知识的乐趣,基于此按以下方式导入。
师:生活中“1”是可以用来创造句子的数字。比如在文学中人们可以这样造句:1个成功=勤奋+经验,1个企业=厂房+经理。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我们试着用自己的知识和想象来分解数字“1”。
学生们引起了兴趣,经过讨论、思考、气氛逐渐活泼。抛开数学中师讲、生练、做题、复习这种被动状态以及传统方式。学生思维可以天马行空,回答形形总总、五花八门。比如:
生1:1个家庭=健康+和谐
生2:1个成功事件=成功的过程+满意的结果
……
笔者看到课堂中气氛活跃,话题一转:“1”作为合理的数字变形,在单纯数学的学习中也广泛地应用。它的变形往往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它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即简单又复杂。例如“1”在中学应用题的解决中可以看作工作总量,而我们今天解决的问题2中,由于左边缺少分母它让我们无法“化弦为切”,那么不妨认为分母就为1,而“1”,这时变1为我们需要的三角函数,左边可以认为是,达到分子、分母都有我们需要的三角函数。这道练习如此引导,虽然感觉刚开始有些脱离数学要求,但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一些特定专业中可尝试去教学。首先它能达到引导学生兴趣,学生乐学。其次,数学的地位在中职学校已淡化为工具学科。对于一些题目学生只相应了解解题思路则可,对于较难逻辑推理可以浅尝辄止。
当相同这节课用上述方式在数控专业上课时,发觉效果并不佳。数控专业学生从学数学角度来论,概括性和抽象性思维优于幼教学生,而且数控专业从数学学习活动中对他们的要求应更具有深度,他们专业的知识更多地来源于数学。数学逻辑思维的锻炼给予他们学专业能取到很大的帮助,也需要他们在学数学中更需要有思维深度的参与。这时很有必要在知识点的讲解中理清知识的来由。教学中,改换另一种方式,在讲解上题之前,先编织相应的问题串,恰当地整合教材内容。
在编织这些问题串过程里,笔者有这些感受:
以上问题串具备了教学的可行性,并没有脱离对中职学生具体要求,问题串并不多,并且问题串能紧密相连,没有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没有脱离教材大纲要求。
对公式结构的深度挖掘在中职学校的一些工科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展开。如本校的传统专业“电子电气”专业,针对此专业特征,对数学学科知识能力掌握的要求相对而言是较高的。这类型专业源于物理、数学等理工类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它更重视教给学生研究的思路,问题的本质。需要他们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么笔者在授课中应有意识地揭示数学知识本质的过程,不仅能和学生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又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浅层中进行挖掘。针对这节课内容,在相应四个问题串的引导后,针对问题四增加了一些思路。把问题四的解决再次回到公式产生的定义中,回顾在单位圆里圆半径为r,取角的终边和圆的交点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完成数学的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针对专业要求有目的性地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应用上他们的专业知识。例如,计网专业学科以学习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学科特点要求他们重视实践性和使用性。能通过系统实践达到应用知识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专业的特征要求学生在知识理解和掌握中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多动手操作和恰当地构思。那么在计网专业的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尽量把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强调专业特征。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比如在本校计网班级中,本年段备课组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的授课中,把教材适当整合,稍作变化,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以下是过程呈现。
大部分版本的教材在介绍指数函数中都有这道引例:一种放射性元素不断衰变为其它元素,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元素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用以下方式和学生一起探索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过程一:从这个具体实例中和学生应用几何画板进行描点画圈,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较弱,教学中应和学生共同完成作图,以图形来帮助教学,合作画图达到学生个体思维和集体思维的相互作用。
过程二:以此例为模本,引导学生应用软件改变底数。从特殊到一般,学生操作时应用上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数学有机地结合了,说明数学无处不在,也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过程三:在几何画板中拖动,观察此图像的变化,让学生重复操作几遍,引导他们展开动态想象,从图像变化中观察相同和不同,促进了学生们在学习中潜意识思维深度的参与。
过程四:学生分组讨论,从图像的相同性和不同性两大方面出发,教师一起和学生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和特征,不刻意对知识难度进行挖掘。这不仅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在教师帮助下对难度把握有了更准确的定位。
过程五:和学生一起完成指数函数性质的总结,把展示得出的问题再次回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层面中来。
通过以上展示完成在一年级计网班的授课,备课组在听课后认为教学效果良好。其一,课堂教学贴近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中能感到自己也能完成上述过程,在交流中情绪受到相互激励,思维激活,少了对数学惧怕的心理,学习上有了兴趣,能力得到拓展。其次,以一道生活中实例作为引例,从问题情绪出发,建立模型,再解释、应用和拓展,避免了多强调理论而让学生陷入复杂的理解和死记硬背,避开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把数学和实际结合,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亲切感。切合了中职教学应针对学生特点,“少理论,重实践”,“学会动手操作和构思创造”的要求。从而也验证了数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行为,而且也是一种建构主义下的数学化活动。再次,结合计网专业学生所熟悉的专业特点并通过动画展示,把“指数函数”中相同与不同的图像演示在他们熟悉的专业知识背景下,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合和交叉应用能力,又体现了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和目的。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高中教育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应试教育主要以教师和知识为本体,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合作探索能力,因此,将高中数学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是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深入研究高中教学的教学特点下,本文针对构建数学教学理论课程以及数学概念学习进行实践研究,不断探讨发现适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1.新课程教学特点
新世纪发展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知识的更新与改革,随着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的综合竞争,“科教兴国”战略在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总结前几次的基础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正式推出新课程标准这一科学理念,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变课堂注重知识传授的形式,由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主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在充分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这一学科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学好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发展人类的智力与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魅力。数学是高中教学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与各科学科有着密切的相关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能力提升。新课程教学标准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三维目标,教师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领导者,是新课程实施与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必须重点研究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其适应性。
2.高中数学教程的问题研究
学生普遍反映数学学科很困难,这在学习思维模式中存在很大的阻碍作用,不能形成“举一反三”的教学模式,而这些错误的根源在于数学理念与概念的不透彻认识。一般地,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较为抽象与系统,学生在初次接受数学概念时会由于自身的错误观念和原有知识结构的模糊性而存在困难,不同的错误类型是由学习者在构造特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本文将其归结为“合理性错误”和“过程性错误”等观点。其中,合理性错误是指由于长期性学习概念形成而出现的障碍分析,具有隐蔽性质的错误理念,尽管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不能承认其正确性,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同时,要打破原有的概念模式,层次分明,建立新的概念学习。比如:将平面平行的概念推广到空间中就存在不合理性,学生往往会把自己所认为的错误理念推广新问题的解决中,要避免此类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性错误是在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形成的错误操作而带来的相反理论,具有通透性、短暂性。,经过教师的引导和纠正,是可以有效预防与避免的,比如,学生在接受一个新概念时往往会加入自己的一些认识,导致术语的不相一致性,比如线面角的概念就不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差,在数学概念运用与联系使用的同时会增加错误的发生率。
3.新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3.1 教学服务于全体学生
高中教学课程的学习要服务于全体学生,这就需要体现课程安排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既能让所有学生在共有基础上提升学习技能,又能奠定基础的学习理念,这对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重要作用。全国高中阶段数学模块主要涉及集合数列、三角函数、空间向量几何与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内容,同时新增算法、程序框图以及推理证明等基本知识,数学知识的覆盖面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数学知识的层次丰富,对于数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教学内容螺旋式发展
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接收新知识的心理规律也逐渐从量变转化为质变。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促进,使得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在编排上具有连续性、层次性以及螺旋式发展的特点,最终达到深入理解的层次。比如高中课程中引入概率这一概念,为以后课程的排列组合内容打下学习的基础,因次这一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高中数学阶段的教材安排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其中很多基本的数学概念都是通过前期铺垫,加强过程的学习和后期跟进的力度,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反复领会和使用。
3.3 弹性选择与个性发展
高中教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多向发展以及弹性选择,高中数学的内容编排会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动手能力,因此,高中教材逐渐引进教学选修系列内容,根据文理科学生或者特长生的不同需要,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课程。新课程的教材编排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多项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对知识进行巩固与认知,加之教师的课堂引导,对于数学定理、概念以及结论的学习历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掌握对知识的分析、选择与更新的能力。
结语:
通过教学调查与分析,在高中教学课程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教学研究十分必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渗透数学建模与概念性学习理念,教师对新课标实施效果的认识、整体感受以及学生可接受能力都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深入研究探索高中数学教育理念,此外,在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新理念下,是否发现一个有效促进概念性学习理念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韩际清,田明泉.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李善良.现代认知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论――走向高效的数学教学理论篇[M].天津:新蕾山版社,
2011.
[4]杨春华,杨玲.素质教育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概念课、定理课教学初探[J].保山师专
学报,2010,(4):19―24.
如果从培养目标上来考虑,特殊教育学校同普通学校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目的是让特教学生可以做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正常人一样共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特教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属于听力有问题,听力障碍则又会导致语言障碍与心理障碍,会极大地抑制儿童智力与潜能发展。通常所说的因聋致哑、因聋而痴便是此意。语文是交流工具,更是是思维发展的基石,只有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语文水平更高,才有可能使其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特殊教育语文课堂同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曾经指出:生活和教育从来都是一而二、二而一、密不可分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新课改也一定要以生活为基础。在新课改观念带动下,我认为需要使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同生活实践相互结合,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及文字本来都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语言是极其讲求内在神韵的,如果失去了生活中的形象感知,是无法得到字句中情感的真实体会的;没有字句中情感的真实体会,学生又如何可以享受好作品带来的阅读,怎么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好文章。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很多聋生因为听力方面的障碍,要依赖视觉、味觉、触觉等其他感知器官实现同外界事物的交流,这就更加强调了生活的学习源泉作用,强调了其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延伸效果。可以得出结果:旧有的讲解与灌输型教学对于特教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很不利的。学习活动必须要因人而异、以人为本,将教科书、课堂、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处,给学生以感知自然、感知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事实、人物、过程的交流中得到更广泛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习得知识。必须使特教语文回归到多彩的现实世界里面去,以现实激发衍生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欲望,与此同时把教学目标内化成学生主体需要,使学生将语文学习自觉地当成一种精神追求。
二、生活实践对于特殊教育语文课堂的影响方略
(一)认真观察生活细节
在特教语文教材里面,很多课文都是基于生活实际而编写的,常常使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为例子,但因为特教学生因为身体原因而未能养成留意观察的习惯,往往无法认识到教材同生活的联系。所以教师需要在平日便关注学生生活积累的问题,认真指引学生留意生活细节、指导其做好观察笔记。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用观察过程与观察笔记来发现生活里面的现象及深层次规律,继而给描述生活现象的能力打下基础。比如在笔者的要求下,学生对下雨之前各类小动物的特殊活动情况加以观察,并对所观察到的细节做以记录,在学习到“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回忆自己所记录的观察内容,大家都可以体验到观察与学习的成就感。这种做法,使学生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能够轻松应对,而且也能养成特别优良的学习习惯,切实提升其观察力与理解力。
(二)进入生活中加强体验感觉
毫无疑问,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发现惊奇与值得自豪的知识内容,在使求知欲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提升欢乐体验,这样教学才能变成一种活力与激情的展演。对于很多特教学生来说,可能在学习能力欠缺的时候,却更富于一种表演精神,而教材里面又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情节平台。在教授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时,可以使特教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改编故事情境、创设故事情节,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三)课堂上的生活经验提醒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词句明显同学生经验有共通之处,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的讲解时,应当有意以各类教学方法实现场景描绘,把课文里面所描绘的情景同现象情景结合起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的程度。当讲到低年级看图学词“春天”这节课时,可以预先做好准备,给学生展现出春天的图画,让图画带动学生的生活化联想,也可以用踏青、郊游并拍照的办法整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到自己活动的现实场景,促进学生在多个角度理解春天来了的内涵。在朗读训练环节,虽然句子不多,但是学生们便依然可以读得很认真,在沉醉表情里面可以发现,学生真正在课堂同生活的结合中感受到了美的意韵。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特殊教育语文课堂的价值
(一)改变普通多媒体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与教学方法毕竟同普通教育有很大差别,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应当重视这种差别,而加以适当的方法转变。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在声音选择、图片衬托、视频补充等方面加以强化,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乌鸦喝水”这部分内容时,除了准备常规课件以外,教师还可以将乌鸦喝水的动画视频引入其中,视频内容越丰富越真实所起到的效果就会越好,如果感觉学生对此有很大兴味,还可以重复播放视频,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二)注意多媒体技术对特教学生理解能力的恢复作用
特教学生存在先天身体机能缺陷,但是却同时拥有正常孩子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视觉缺陷学生,听力一般很强,语言组织能力差的学生,模仿水平较高。按照补偿缺陷的教育理论,当对这些有障碍学生实施教学时,必须充分调动其强项因素,培养其学习情感,使学生可以将生活想象同教材中心思想结合起来,培养理解能力恢复水平,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学习“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在课前给学生播放多媒体动画片。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有的边看边跟说台词,有的则会不自觉地做出相应动作,课堂气氛就这样被调动起来。在欣赏完动画片后,教师可以马上发问:大家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动物们都在什么位置?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反响积极、表现热烈。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先后顺序,将小猫、蝴蝶、蜻蜓、鱼等图片依次粘贴到黑板上面,再在图片旁边标出相应的汉字,教学生认读。学生对于故事情节有了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再继续提问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小猫钓没钓到鱼?小猫对妈妈讲了什么话?猫妈妈怎么告诉小猫的?学生可以按照座位顺序组成小组,对动画片进行欣赏性讨论,并寻求相关问题的答案。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直观展示效果,再加上关系密切的板书设计,可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等系统得到充分激发,继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总结:在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使学生达到动脑、动手、动口、动身的全面协调学习,给学生更加宽广的适应社会的沟通平台,为其继续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教师是神圣的,特教教师的神圣光环下又添加了辛苦两个字,但是只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指导下完成学习、认知生活,教师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杜国胜.多媒体在聋校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
[2]郝良霞.小步子细分课堂,多练习强化巩固:培智语文《寄信》教学案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2(09).
[3]张蔚.低年级趣味课堂培养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11(12).
[4]王春来.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7).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建议;问题;课堂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计算机主宰的时代,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推广,计算机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当下最炽手可热的香饽饽。计算机技能已经是当代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知识技能,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的基础入门课程对于年龄低的很多小学生来说是他们认识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小学计算机教室一定要摸清小学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并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多样化的高效教学方法,从而从多方面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基础性: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位学生都应具备在计算上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等的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社会,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成为每一位生存者的基本和必备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堂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1.2实用性:信息技术是一项以技术学习、运用为主的实用性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在浩渺如海的信息中搜寻、筛选、使用与表达与创新,故实用性很强。
1.3整合性:小学信息技术整合了科学、美术、文学等多种学科,它不能摆脱这些学科而单独存在,故具有整合性。1.4趣味性:趣味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特点,学科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教师教学的趣味性都将促进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趣味性特点要求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兴趣、认知与能力开展趣味教学。
2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建议
2.1重视基础教学,培养基本技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特点要求教师要更加重视基础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技能,以迎合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基础性教育,顾名思义,即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础教育的内容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对基础信息不够了解,如何能灵活使用与处理日常信息呢?因此,教师要强化基础教学。
2.2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师强化实践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疑、析疑和解疑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选取生活实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础知识是服务于生活实践应用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技能之后,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与运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能力。
2.3开展趣味教学,挖掘学习潜能: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性与趣味性要求教师应运用一切可利用的学科资源、教学资源等,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趣味教学,从而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开展趣味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情境创设法、游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化,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3总结
综合而言,小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包括了:实用性;趣味性;整合性;实用性等。小学计算机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几个特点,有的放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让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认同,教学效率才会更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同仁静下心来,投入进去。
参考文献:
[1]肖燕芳.新常态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各类评价指标在LearnSite平台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0)
[2]徐志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8)
[3]孙庆科.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现代社会中小到买衣服大到买房子这些都需要上网搜查资料,所以现在会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了最基本的技能,在学习上,现在小学生更应该具备能够上手操作计算机,查阅学习使用的资料等能力,就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程度而言,其他任何的科目都不能与其相比,信息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社会掌握知识的主导,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备基础性的特点。
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就等于计算机课程,它由原本其他科目的教室讲课,变为多媒体计算机讲课,占有绝对的优势,把原来单一的方式以多种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学习“拼音”时传统的方式老师是进行理论和口诀的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下来,那么用信息技术课就可以用“金山打拼音”这样有趣的游戏来掌握住拼音,通过这种有趣的游戏不仅活跃了信息课的教学氛围,更让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
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多样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科目,是小学科目中唯一一个具有网络搜素功能的科目,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使搜集资料不再单一而是具有多样性,比如,再搜一个课件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图片等形式搜素网站去查询,只要把关键词语和图片放到搜索的框里面,用鼠标点击右边的搜索即可。这样不仅凸显了信息课的多样性,也让学生能够很灵活地去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课。
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建议
1.运用基础性特点,培养基础技能
基础性就是老师教学必须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教育,通过多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课时,基础知识是要对计算机有初步的认识,像按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分类,可以分为超级、大型、小型和微型计算机几类;常见的计算机又分为台式、笔记本和掌上计算机;计算机的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外观组成由显示屏、键盘、鼠标、音响和主机组成;还有其他的cpu和显卡和内存条等这些基本的技能小学生掌握后,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能够有足够的思维去创新,所以培养基础性能便是为以后学习高科技技术奠定基础。
2.运用趣味性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小学生无论学习哪个科目都必须有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所以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制订属于这个阶段小学生学习的方式。比如,在学习《认识键盘》一课时,你用文绉绉的词语给学生讲小学生是听不进去的,必须要结合有趣的游戏,才能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来教小学生认识键盘,老师在大屏幕中调到金山打字母的游戏中,让学生在计算机键盘上和大屏幕上掉落下来的英文字母保持一致,这样练习下来,小学生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更掌握了键盘上每个字母的位置,达到运用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围绕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凸显重点
1 引言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精心安排由浅入深的问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发育的原因,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大部分属于兴趣广泛、活泼好动的类型。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其个性特点,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因势利导,以符合学生个性与认知规律的问题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概述
著名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者布鲁纳有一个观点,即:理想的教学行为,是一种持续的活动,其主要组成要素便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性思维的学科,教师只有不断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其融入到问题的情境之中,增强教学效果。由此可知,恰当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3.1 准确把控提问的时机
小学生个性活跃,但是注意力维持时间却偏短,只有在适当的“火候”来进行发问,才能使其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知识上,激发出创造性的萌芽。随着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一节数学课程的问题设置数量其实没有一定之规,但是提问的时机是很重要的。在哪一个环节抛出问题,问题的内容这样才能循序渐进,都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精心设计的。当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所设置的情境所吸引,教师就应该在此时通过恰当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通常将提问的时机选择在以下一些环节:(1)当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有所感悟,并急于表达的时候;(2)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设定的情境出现疑惑,急于发问的时候;(3)当需要对学生的情绪和课堂的氛围进行调节的时候。在这些实际进行提问,会显著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效率。
例如,笔者在进行“比和比例”的教学时,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将学生带领到操场,提问:如何才能想办法测量教学大楼的高度呢?在学生陷入迟疑和迷惑的时候,笔者将一根一米长的木杆立在地上,并请学生测量木杆的长度与其影子的长度,分别是一米和0.5米。此时学生若有所思,笔者接着结合比例的相关知识提问:测量木杆的影子,知道影子长度是木杆的一半,那如果我们测量大楼的影子,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学生们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便答出“大楼的影子乘以2,就是大楼的高度。”此时笔者进一步发问:谁能用公式来总结我们刚才的发现呢?从而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可见在适当的实际进行提问,能够在学生的认知中产生强烈共鸣,教学效果也有所提升。
3.2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其注意力
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是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因此结合这个个性特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果。研究表明,学习者对于触发其兴趣点的提问,能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是:在包括数学课程在内的逻辑性的学习行为中,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沉浸在问题情境中,能够实现真正的理解和知识的内化。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能够逐渐体验到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并通过抽象与概括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最终达到知识的牢固掌握。
例如当笔者在对一年级的班级进行数学课程讲解时,设置的问题均十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唤起。笔者首先带领全班玩耍“套圈游戏”当学生套住不一样的动物时,就能得到不同的累加分数,学生在游戏中情绪十分高涨,兴趣被唤起,此时笔者抓住时机提问:如果套住老虎得到5分,套住小鹿得到4分,套住小鸭子得到3分,小猫2分,小狗1分的话,有同学一共得了9分,谁知道他套住的是什么动物呢?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涨,都想迫不及待地思考回答问题,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有了答案,学生的逻辑思维被运用在日常游戏中,并使其兴趣点得到激发,形成独特的思维。
3.3注重问题的质量,忽略问题的数量
小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应提升单个问题的含金量,而不应以量取胜。如果教师不停发问,问题的主题设置又比较分散的话,学生就难以静心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索,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假若问题的设计数量过多,很容易使短短的一节课变得杂乱、琐碎,每一个问题都难以讲深讲透,其思考价值大打折扣,也不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力。因此教师应紧密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具体内容,牢牢把握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备课时进行深入的归纳与综合,设计精准、合理的问题,而不应只追求问题的数量。
例如,笔者在讲授“百分数”时,全程只设置了一个连续的问题序列,鼓励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交流来寻求答案:“假若有个班,学生的总数低于五十,在这个班的女孩子是男孩子的百分之八十,谁能告诉我这个班的男女生分别有多少,班里的总人数又是多少呢?”,在学生短暂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后,接下去的课堂上笔者主要围绕这一个问题进行归纳和深入。”有学生指出这个问题中缺乏具体的总数,因此不够完整,笔者抓住这一思路继续提问:“学生的人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呢?”学生回答是整数。笔者进一步引导提问:“女同学的人数既然是男同学的百分之八十,那么转化成分数是多少呢?”学生经过讨论和思考后,很快得到答案:百分之八十既然是五分之四,那么显然班里总共有四十五名同学。笔者紧接着提问:“那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是多少呢?”此时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给出准确的答案。
此外还应注意,小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的及时反馈也十分重要,教师的评价不能仅为对或者错,应该通过丰富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只有学生的心理上体会出教师的肯定与激励,才能维持对数学课程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提升其个性中的自信,杜绝羞怯和抗拒的心理,实现心智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课堂上的提问是其必要的一个要素。在对课堂提问进行设计时,应明确提问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充分把握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课前的备课中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出合理的问题,便能够为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提供支撑与帮助,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1 概 述
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也被称为“文献性评价”或“非专家评价”,因评价方法和结论较为客观真实而得名。它是一种通过SCI、EI、ISTP等检索工具对学术成果进行收录和引证的计量,用来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和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的情报活动,是目前国际学术界通行的学术水准评价手段[1]。
在客观性评价兴起之前,学术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是“同行评议”。这种方法主要依据同行专家的学术能力,对学术成果水准进行评判,因此也称“专家评价”或“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曾一度受到推崇,被称为是学术成果评价的基石[2],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结论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不足。
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避免了同行评议的不足,并且它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权威的衰微与评论的兴起[3]。从此,同行评议一统学术评价“江湖”的时代结束了,以收录和引证计量为特色的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迅速成为一种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2003年5月7日,我国科学技术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出台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建议运用国外四大文摘索引数据库——SCI、ISTP、EI、ISR为数据源对我国的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4]。《决定》成为我国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兴起的重要标志。
《决定》的颁布提高了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参与度,催发了学术引征——检索收录引证工作的飞速发展。换而言之,《决定》的颁布为SCI、ISTP、EI、ISR检索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其走上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第一线”。
表1是对山东省某高校图书馆某学术引征服务人员(以下简称“引征人员”)近年来学术引征工作量的统计。从中不难看出,该引征人员所在图书馆的学术引征工作量逐年直线上升。这成为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飞速发展的明证。
加权数量是以该引征人员实际工作量除以个人在群体工作中所占比例得到的,可以近似地看做该引征人员所在单位的工作量。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在逐年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那么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这些特点,高校图书馆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去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本文就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2 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特点
2.1 优点
2.1.1 参与者人数众多,门槛低,影响力大。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非常大众化,所有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并有文献性评价需要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几乎没有什么门槛。以学术引征为例,和只有少数用户参与、具有浓厚的精英化服务色彩的定题服务相比,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用户可以遍及各个专业、各个行业、各种年龄和各种职称,且参与人数众多。
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显示出了巨大的影响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同。在面对这项服务时,研究者们抱怨和反对的声音正在减小,态度变得越来越平静和客观。
2.1.2 评价模式客观、有效。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是通过检索文献被知名检索工具的收录情况和文献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开展的。不管是文献被知名检索工具的收录情况,还是文献间的相互引证关系,体现的都是学术研究的自然传承关系,是一种客观事实。以文献间的相互引证为例,在引证关系中,施引者和被引文献作者之间常常是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他们可能既互相不认识,又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施引者在思想上是完全自由的,主观上是不受他人支配的。他只是根据主题研究的需要借鉴或评判文献,根据主题研究的需要引证文献。因此,施引者和被引者体现出来的学术印证关系通常是客观的。这种基于客观事实的评价模式,无疑是客观、有效的。
2.1.3 评价结论真实、可靠。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过程中,遵守严格的检索工具选择原则和数据处理原则,这保证了评价结论的真实、可靠。以数据处理为例,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过程中,会严格遵守数据维持原则,即评价过程中取得的文献数据必须是检索工具的原始数据,不对数据做任何修改,维持数据的原始状态。这些未经修改的原始数据具有数据的“活性”,是会“说话”的,能够清楚的表明文献来源、作者、题名甚至全文信息,是真实的,也是可靠的。反之,修改会使原始数据失去“活性”,甚至丧失全部的证明力[5]。
2.2 不足
2.2.1 对检索工具的依赖性较大。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通过SCI、EI、ISTP、CSSCI等检索工具才能够展开,对检索工具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换而言之,检索工具是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最重要的工作条件,评价服务是否能够开展,开展到什么程度都与检索工具的数量和质量息息相关。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如果没有SCI、EI、ISTP、CSSCI等检索工具,就如同战士没有枪。但高度依赖检索工具对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开展显然是不利的,据“学术成果引征(收录引用)行为调查”表明,在高校图书馆中,目前因没有检索工具而无法开展学术引征服务的单位比例是31.58%[6]。检索工具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服务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2.2 数据信息比较滞后。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主要通过SCI、EI、ISTP、CSSCI等检索工具来开展,但这些检索工具都是二次文献,数据信息相对于一次文献一般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滞后期。以被称为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7]为例,其网络版的数据就有长达6个月以上的滞后期。
如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既有用户广、门槛低、影响力大,评价模式客观、有效,评价结论真实、可靠等优点,也有对检索工具依赖程度高、数据信息滞后等不足。针对这种特点,高校图书馆应该制订相应的对策认真应对,以利于这项服务的健康发展。
3 高校图书馆在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中的对策
3.1 保持地位中立,不偏不倚
保持地位中立是由高校图书馆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高校图书馆要保证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模式客观、有效,结论真实、可靠,就要在服务过程中同利益各方保持必要的距离,保持地位中立。高校图书馆是在学术评审机构没有精力和能力对参评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收录和引证计量、同时又不能完全采信被评价者的自证信息的前提下才被引入到学术成果评价过程中的,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身份只能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
高校图书馆作为独立于学术评审机构和受评价者之外的第三方,必须选择用数据说话,不能因自己的好恶而修改原始数据和试图影响检索结论,更不能为前二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理清和评价参与各方的关系;才能保持业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并取得各方的信任;才能不受某些机关、个人的操控倾向性地选择数据;才能保证评价模式客观、有效,评价结论真实、可靠。
3.2 满足用户需求,谨慎处理错误数据
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参与用户数量庞大,并且用户不同,需求也各不相同,高校图书馆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要为用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场所,便于他们顺利地接受服务;不给用户的评价请求预设不必要的条件,让用户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出他的评价需求等。
在开展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时,为满足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方式处理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处理用户所需要的检索记录数据时,要坚持数据维持原则,保持检索得到的原数据不变,错误数据也不能修改,可以在评价报告中对原始数据的错误做出适当说明。这样处理既解决了错误数据的问题,又无须修改原始数据。
3.3 积极关注检索工具的数据更新情况,争取最新数据
检索工具的数据总有一定的更新周期,而用户又总是希望获取最新的数据。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用户的评价请求,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勇于吃苦,积极关注SCI、EI、ISTP等检索工具的数据更新情况,如检索工具源刊的变化、影响因子的变化等,尽最大努力去减少数据信息滞后对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的不良影响。
事实证明,多使用几种检索平台是降低数据滞后不良影响的可行方法,因检索工具的数据进入不同检索平台的时间不一致,在这个检索平台找不到的数据,在另一个平台就有可能找到。以SCI检索为例,在同一时间,有的数据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检索不到,在DIALOG平台却能检索到。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要注意加强与兄弟图书馆的协作,这样,当本单位没有用户需要查询的检索工具时,可以通过馆际合作来满足用户需要。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学术评价体系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任何高校图书馆只有适应这种趋势,对这项服务保持足够的重视,针对其特点采取积极适当的对策,才能保障自己在学术成果客观性评价服务中不落伍、不掉队。
[参考文献]
[1] 刘 明. 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67.
[2] 蒋国华.科学学的起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49—251.
[3] 黄忠顺. 权威的衰微与评论的兴起——关于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机制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99—100,126.
[4] 李修波,韩子军,隋移山.学术引征服务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5):7—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44-02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理论课是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实践技能。然而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枯燥乏味,学生对理论学习感觉单调,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教师应分析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深度挖掘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理论课的特点
(一)理论知识点繁多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涉及的知识面广、点多,有基本的概念、原理,有网络基础知识,有程序设计,等等,信息技术理论课各个知识点相对独立,模块性较为突出。理论知识点看似简单,实则抽象难懂。它虽然不像别的学科那样联系紧密,但各个知识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学生学习完某一个知识点之后,也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在教学时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
(二)理论知识内容抽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概念,教师较难用言语表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计算机病毒、网络协议、开放式系统互联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概念的含义不甚理解,也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些概念、定义较为抽象,因此学生更愿意选择学习操作技术,并对此感兴趣,而不去理会相应的理论知识。
(三)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存在困难
有的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实际上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存在差异,如操作技能的差异、学习经历的差异、学习态度的差异等。教学时,信息技术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一时之间难以完全接受,由此教师感到任务繁重。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觉得所学内容过于浅显,有的甚至是熟悉的知识,因而学习兴趣不大。种种因素导致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难点方面出现困难,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原则
(一)以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考试大纲为参考
首先,课标是教师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它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了规定,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学信息技术理论课时,教师要依据课标的要求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开展评价,掌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其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会考或等级考试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教师要以考试大纲为参考,在备课时重点把握学生考试时需要掌握的理论内容,同时结合信息技术会考或等级考试的内容、试题特点、试卷结构等,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通过考试达到毕业要求。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特点、个性需求等,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多进行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其次,教学抽象难懂的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接触与学习相关的具体形象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新知与旧知建立起联系,从而抽象出相应的知识概念。另外,教师还要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以教材为依据,拓展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程不仅有教材,而且还是相应的辅助教材,如教参、视听材料等。教学前,教师要熟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必要时可对教材里的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由于信息技术教材版本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可多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视听资料或教学网站,整合教学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建议
中国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数量的增加,而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数量的增加又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在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需要大批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面广,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土木学科的其它专业科目、能进行工程事故分析的基础。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讲,所开设的土木工程专业课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应对社会对土木人才的需求,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如何从教学角度思考,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对于这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一、土力学课程特点
从土木工程专业角度看,土力学是土木工程及水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发展我国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事业有很大帮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现代力学就没有翱翔在天空的协和飞机,没有土力学也就不会有城市的天桥和高速公路。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很复杂,土原本是在自然界中长期风化的产物,其物理性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土力学的理论在很大一部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关。所以,土力学的理论繁多、实践性强、内容的连贯性和其它学科相比较差、使用的公式很多,在对公式进一步推理的时候附加的条件多;此外,土力学内容有很多都是一半经验、一半理论的知识内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现实的实际情况常常存在一定差距[1]。
职业学校教师在教授学生这门课程的时候,多数教师过于强调土力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工程应用,忽视了公式的逻辑推理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掌握好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既能够学到基本的土力学知识,又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然后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难题,是每一位土力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2]。
二、土力学学科教学模式构建
1.理清土力学课程的知识脉络
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繁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系统性。我们都知道,土是漫长的地质历史的产物,具有碎散性、多相性和变异性。在土力学这门学科中,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内容:土的三个特性、土的工程问题、土力学内容。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针对土力学的教学内容多且杂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梳理清楚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脉络,运用教学主线把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土力学知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仅在课程的开始部分讲述脉络主线,还要在每一章节的开头都要展示主线,让学生搞清楚各章节之间的关联,在学习每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的时候,在讲述正文之前,一定要介绍本章的基本情况和本章知识脉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快速掌握知识脉络、把握课程的精髓部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总结和分析能力也会得到提高[3]。
2.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理论知识讲解
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其它的专业课相比比较重视基本理论,但是如果学生只是学会了很多理论,在学完了之后不知道怎么样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那么理论的讲解就毫无意义。所以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最好能把抽象的理论和土力学工程的实践结合起来。例如:从大坝的溃坝,冲击了60多万亩的农田,导致上万人受灾,引出土的渗透破坏方面问题;从建筑物的倾斜,引出地基变形问题;从地震灾害中形成的堰塞湖的土的特性问题等来进行探讨。这样学生在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时候比较容易接受,也知道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现实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中职土力学教学能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把工程的应用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在建或已建成工程进行实地参观,再辅以具体工程案例的讲解,这样使教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纯粹理论知识的讲解分析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土力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随处有很多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其中的地基基础工程、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土力学研究的对象,都可以进行分析和思考[4]。
3.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
鉴于土力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采用和传统教学方法不一样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方面,要把握知识的综合脉络,突出分析方法和思路,多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能力。尽量把课堂中的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找到正确答案,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广角度的思考[5]。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关系到专业需求、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各方面内容,是一项较系统的工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最新的土力学教学理论,针对土力学课程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思维,结合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丁树云,毕庆涛.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2]王丽艳,姜朋明.项目教学法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