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老年护理基础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5 09:30: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老年护理基础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老年护理基础

篇(1)

1. 2 方法从心理状态、舒适程度、饮食、药物治疗、活动度、排泄情况以及安全防护等七个方面对患者实施周到、细致的护理措施。

1. 2. 1 舒适度 适当调整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 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将病床的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合理摆放屋内物品,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床单, 保持床单洁净, 每隔2~3天洗头及擦浴1次, 每天洗脚, 定时为患者翻身及口腔护理。

1. 2. 2 饮食 嘱咐患者多饮水, 选择高纤维素、高蛋白的食物, 不可食用过多的水果, 不可使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确保均衡营养。进食原则为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不可过饱, 不可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糖尿病患者主要使用初制米面和杂粮食物, 所食用的蔬菜特点为含糖量少, 具体为白菜、油菜、萝卜、空心菜等等, 所用的油应为植物油, 并依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生活习惯, 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所选择的药物来制定治疗方案, 均衡进食, 合理调配三大营养物质所占的比例进餐。对于需要辅助进餐的患者, 在喂食过程中, 要注意温度和速度, 以免患者出现呛咳。

1. 2. 3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对患者合理用药, 注意用药的准确性, 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 出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 及时对症处理。

1. 2. 4 活动度 如患者的病情允许, 应鼓励患者每天步行30 min, 坚持2次/d, 如在户外活动, 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减衣物[1]。如患者需要长期卧床, 则应对其肢体功能进行锻炼, 鼓励患者自行对四肢进行活动, 如无活动能力, 可由护士或者家属对其进行按摩, 进行伸展肢体的动作。

1. 2. 5 心理 由于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疾病, 病程相对较长, 患者由于无法与家庭成员共处, 容易出现孤独感、悲观失望、心情焦虑紧张, 害怕死亡等不良心理特点。患者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神经内分析系统的功能出现紊乱, 这对患者的疾病及康复非常不利, 作为一名临床医护人员, 应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了解,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使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的疾病, 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 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让患者感到足够的安全, 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性治疗。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 要对其实施精神支持治疗, 放松治疗等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2]。

1. 2. 6 排泄 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均有所降低, 当然包括消化系统, 不仅要关注饮食及活动方面, 同时还应对大便情况进行分析, 如大便的形状、颜色以及无费力感。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还需根据情况进行肺部体疗, 这样有利于促进痰液排出。

1. 2. 7 安全防护 通过对护理进行教育, 提升每个护士的责任感, 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患者可能出现跌倒情况的患者进行评估, 通过筛选出非常可能出现跌倒情况的患者, 在病床上粘贴颜色鲜艳的标志, 使患者及其家属注意, 同时也对医护人员做出提醒。

2 结果

本文所选的492例患者未见有出现护理并发症现象, 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诊治, 情绪良好。

篇(2)

【关键词】老年病人;生理心理变化;护理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也随之延长,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攀升,有分析甚至认为我国将在不久后出现老龄化社会这一社会问题,因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就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当然老年人的体质在不断下降,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自然也就增大,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关注这一群体需要,不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要给他们以最好的照顾,以使他们能够减轻患病的痛苦,促进他们的康复以至于安享晚年。针对当前医护人员在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但这首先要认真分析老年病人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好这一难题。

1 老年病人的生理变化

1.1 循环机能的变化:老年人最容易出现的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是指血液循环方面,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内脏器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器质性病变,比如心脏极易出现供血量不足,心室心房瓣膜受损,心率不齐甚至早搏的现象,血管老化,内壁增厚,极易发生心梗等严重威胁生命的突发性疾病。

1.2 呼吸功能的改变: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由于常规性的病变和一些个人因素,比如吸烟会导致肺泡肿大,弹性变弱甚至会变硬,相应的肺活量就会不同程度的减小,在气候变化较大以及寒冷的季节就会出现咳嗽或哮喘的症状,加之他们的抵抗力较弱极易发生呼吸衰竭的严重后果。

1.3 消化机能的改变:老年人的肠胃功能减弱会直接导致消化疾病的发生,肠胃消化减弱主要是由于分泌机能紊乱造成的,三餐的不规律是造成分泌机能下降的“元凶”,肠胃疾病一旦形成,很难根治,尽量要保证三餐的规律性和荤素搭配的合理性。

1.4 泌尿系统功能改变:老年人的肾脏功能降低会导致各种泌尿系统疾病,这是由肾小球数量减小引起的,还经常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

1.5 免疫系统功能:年龄的增加会伴随着细胞代谢能力的降低,免疫系统功能依赖于适量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细胞代谢能力下降就会使这些免疫细胞大大减少,造成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严重下降。

1.6 运动系统: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身体锻炼和补充钙质,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老年病,一旦摔伤难以恢复,甚至会造成骨折的严重后果。

1.7 其它:人体是一台复杂的机器,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工作,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人体某个方面功能的减弱或者丧失,老年人更是如此,某个不起眼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其它并发症,所以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

老年人由于身体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机能减退会伴随着心理产生很大变化,比如自己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影响等等都大不如从前,所以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加之身体又每况愈下,很容易和医护人员无形中形成一种对立,不愿配合治疗康复,还有由于和年轻人存在代沟而造成沟通方面的困难,极易产生悲观厌世的不健康心理。

3 老年病人的护理

3.1 精神护理: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只有他们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护理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这个过程首先需要有耐心,不要让老年病人感到不被尊重的感觉,其次还要做好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

3.2 临床护理

⑴饮食与营养:老年人的消化机能下降,肠胃分泌功能紊乱要求饮食要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同时要照顾到老人的个人饮食习惯,要多以清淡、爽口的饭菜为主,对咀嚼有困难的老年病人要多吃流食,营养搭配方面要多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脂肪要适量摄入,高脂、多油、高盐的食物避免摄入,每餐不要过饱,烟酒等尽力戒除。

⑵睡眠与休息: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尽量给老年病人制造一个安静、舒服的睡眠环境,病房中的温度、湿度都要控制到位,光照也要充足,要在老人方便触摸的位置设置灯具开关,防止夜间起床发生意外,还要准备一大杯白开水在案头,供夜间口渴饮用,减少下地活动引发意外事故,探视老年病人要多和他们说一些开心、温暖的事情,避免刺激他们的心情,不利于病情恢复。

⑶个人卫生: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以至皮肤干燥,失去弹性,易于千裂,要保持床褥干燥整洁,避免褥疮发生。要督促、协助病人更衣、洗澡,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

⑷运功:运动和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防止肌肉萎缩,但要针对个人体质和不同情况进行,对卧床病人要坚持给予被动运动,如更换卧位,活动肢体.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和肺部呼吸通畅,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⑸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加强对病人翻身、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让病人多食水果、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医护人员在病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都要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告诉他们老年病人的健康注意事项,教育病人家属督促老人养成有规律的起居生活,减少疾病的发生。

4 结语

近年来,老年护理医学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老年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熟练的护理技术,有着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并且还要熟悉老年病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正确的、有效的进行护理,以全面提高老年病人的基础护理水平,尽力使每位老年病人都能安享一个愉快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020-02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起源于现有的护理和生物、心理、社会以及健康政策等学科理论。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年护理教学涉及老年护理学的诸多相关知识和技能,如何使护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自豪感是关键的第一步。笔者在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并在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后,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职业自豪感,以此为导向增强护生学习兴趣,唤起护生对护理职业发展的追求和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进而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一 营造关怀的职业氛围,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它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来体现。因此,基于职业关怀的学生素养培养尤为重要。学校是护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教师要结合老年护理专业教学的特点,在班级和学校环境中以全方位、多渠道的各种方式塑造起关怀护生的形象。一是以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录像等手段,使丰富多彩的关爱护生的文化教育活动成为校园常态。二是以南丁格尔形象为主题,举办富有新时代护理职业特征的“天使文化节”,开展诗歌朗诵会、文艺汇演、职业场景摄影图片展览等多种活动,并将职业精神贯穿于护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陶冶护生情操,形成关怀的氛围,使护生爱集体、爱校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把做好老年护理作为一项关爱人类及自身健康的伟大事业。

二 职业自豪感唤起护生学好老年护理学的坚定信念

现代经济社会中,未来的就业工作环境、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都是护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工作待遇等问题特别关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护生明白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权威分析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1%,而北京市老年人口的比例将接近全市人口的30%,大大超过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因此,老年护理工作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未来相关岗位的就业前景也被普遍看好,做好这项工作就是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学好这门课程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许多国家的护理院校将老年护理纳入大学护理课程设置,并且设有老年护理学硕士和博士等。其次要向护生讲解老年护理工作者在一些发达国家所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高额的工薪等,如澳大利亚,在各行业的技术移民排列中,护士排在第一位,而且有各项优惠政策。如护士有额外加分;在圣诞节期间,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工资以每小时50~70澳元计算。以实例让护生了解老年护理工作在国外待遇的优越性,唤起护生对职业的自豪感,使她们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是与她们息息相关的,要获得这些优越待遇就必须学好这门课,并领悟到学好老年护理课程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 采用多媒体教学,活跃护生学习气氛

护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教学中要以护生乐学、乐看为基础,进而开展素质教育。采用多媒体方式,以声、文、图及视频合理应用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护生学习欲望,结合国外老年护理的实际情况,制作幻灯片或录像。如澳大利亚圣乔治医院(SGH)护士站有这样的服务格言:“爱我多一点吧,爱我多一点,说不定哪一天您也可能变得像我一样。(Love me more,love me more,one day might be you like me.)”与我国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异曲同工。在情景化的多媒体教学中,使护生认识到衰老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学好老年护理学是关爱老年人的基础,也与自己未来衰老时的知识利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紧密相关。

四 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动力。激发和培养护生对老年护理学习的兴趣,并给予正确引导,将护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保持对老年护理学习持久不衰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专业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例如,在讲授老年人便秘护理的内容前,教师先设疑: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便秘的病程中对大便失禁如何护理?两者之间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有何异同?这两个问题引起护生的好奇,她们不理解同一个患者在便秘病程中如何又引起了大便失禁。护生有了好奇心和疑问点后,再听课时就非常认真,总想尽早解除自己心中的疑点,因此,教师所讲授的每个细节护生都会认真听,记得牢。护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 实验教学延伸到临床第一线,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

以往的压疮实验常在人体模型上操作,看不到压疮的各期表现,无法观察到压疮的护理效果,护生照搬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进行操作,记忆不深刻。现在到医院或老年护理院观察病人的各期压疮表现及不同的护理措施,使她们看到,即使同期压疮但护理措施并非完全相同,如Ⅰ期压疮患者,体质好的,翻身后保持皮肤干燥不再受压,很快皮肤色泽就会转为正常;而体质差的,营养不良或伴有周围神经及血管病的患者,翻身后还要接受皮肤按摩、红外线照射及加强营养饮食。但是教科书中Ⅰ期压疮的护理步骤及方法都相同,经过临床实践,护生既看到了压疮护理实际操作后的护理效果及不同的操作方法,又学到了与患者交流的技巧,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六 效果评价

课程考核进行闭卷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其中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无记名形式填写,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等6个项目评价及自习课学习老年护理内容的时间。评价采用四级评分(1分为差、2分为一般、3分为满意、4分为非常满意),学习时间以每周自习课时间计算。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102份,回收率为100%。闭卷知识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60%,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40%。将资料运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1、表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等护理教育特别是实践技能教学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这些问题,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综合型护理人才的需要。老年护理既要掌握护理技能又要与患者交流,这非常重要,麦克唐纳德认为,课程并不在于提供全套的客观知识,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考的批评性的、有意义的认知活动,主张课程设计应关注人的需要、兴趣、过去的经验和能力。老年护理实验课延伸到临床实践中去,使护生求知欲大增,求职兴趣被激活,个体能力被开发。在重点、工作点方面恰当设疑则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护理实验课在临床实践中使护生体验到了职业自豪感及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进而转变成学习动力及对未来事业的追求向往,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护理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萍.老年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5-02

2012年春季,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简称“NMIT”)在南京开展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给予资助的澳大利亚三级护理证书培训,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养老护理先进技术与经验。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是澳大利亚在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领域(TAFE)中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在课程设计、资深教师和高质量项目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以开放的办学模式、高质量的教学、灵活的学制闻名澳大利亚,具有澳大利亚政府授权的三级护理证书培训与授予资质。本次开展的三级护理证书培训(Certificate III in Aged Care),是澳大利亚养老护理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根据澳大利亚的职业标准与中国学员特点开展双语教学与技能实训,并对受训者进行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澳大利亚通用、英联邦国家认可的证书,经NMIT注册可与全澳院校互相认可教育资历和学分。

一、证书培训内容概况

培训分为前5周理论实践与培训和后3周技能训练与评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培训由澳方派出具有丰富的国际学生培训经验的教师,每周25节课时,通过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训相结合,示教示范与小组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中方派出翻译老师全程协助,并每周开设6节课用于语言方面的指导与帮助。现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顺利结束,学生们反映良好。

二、培训的评价与分析

(一)评价

根据参加首期培训班30名钟山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10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见表1)可得知。

(二)分析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让我们老师很清楚的看到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外教丰富的肢体语言,形象的教具,技能展示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国外老年护理方面的前沿知识,编写相关教材,力求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老年护理人才。注意双语化的推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养老护理专业英语的开设是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先决条件,教师也需要从自身出发,查漏补缺,拓展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三、想法

(一)国际化需求日益扩大,就业前景广泛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护理人员的严重短缺成为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十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急需200万以上的护理人才,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尤为明显。中国的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新青年一代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容易接受新想法新理念,对于赡养老人方面,更愿意接受高质量的养老护理服务,这就更给老年服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英语学习的行业化趋势明显

教育部于2009年1月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明确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行业英语以行业文化和工作场景为依据,进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语言技能的训练。如果提前进行护理行业英语的学习,此次培训过程中突显的专业词汇不足,口语表达欠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夯实培训基础,巩固已有成果

经过5周的理论实践与培训,澳方培训课程安排了15个Online Tasks(在线课程任务),其中包括9个Quizzes(测试),4个Assessments(评估),通过个个突破,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培训的核心内容。在Online task中,外方老师还向学生展示了澳洲以及许多西方国家与老年服务相关的网站,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回答问题,找出难点,通过邮件反馈给老师的方法,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很多国外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操作技能,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之后还有3周的技能训练与评估,在这之前,我们理应巩固已学知识,定期组织学生复习,测评,尤其对于一些关键的医学词汇和实际操作中频繁使用到的口语表达进行滚轮式复习,加深记忆,为之后的培训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仍旧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观念的亟待改变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事实上一旦老人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或是重病缠身的时候,这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养老院无疑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普通养老院可以很好的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高端养老院还能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如今老年服务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是集康复师,心理咨询师,护士,护工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人员。“老吾老及人之老”,从事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理应得到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老年护理人员的薪金待遇理应得到提高。

(二)师资力量提升的迫切

护理专业英语属于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范畴。在公共英语学习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的护理专业英语课仍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问题逐渐突显。首先,公共英语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无法结合实用性,在教法上延续传统的任务型教学法,单从应对考试的角度浅显的讲授语言本身。专业词汇量的严重缺乏,造成备课负担增大,使得一些老师不愿意涉足新领域,形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培养专业英语教师迫在眉睫。老年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一个专项性分支,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就更加具有导向性,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养老护理方面的知识,学以致教。

(三)养老护理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养老护理机构人员管理评估体系,早在1977年就出台了Aged Care Act(老年护理法规),1985年出台了Home and Community Care Act(居家社区养老法规),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laws(职业健康与安全法),privacy laws(隐私法)等等,用来规范养老机构和养老护理人员的义务,保障他们应有的权利。养老事业在中国被称为夕阳红的朝阳产业,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或商议试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界定养老机构纠纷和养老人员权益保障的难度,因此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立法界定养老机构的责任,推行强制保险制度,保障养老机构和人员的权益。

五、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加之西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突显,对于高端国际化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老年护理专业的国际化培养更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占领市场先机。首期澳洲养老护理三级证书培训的顺利开展,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坚定了老年护理专业高端化国际化培养的路线。通过此次总结反思,也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合作培训奠定基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老年护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建.初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行业英语的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89.

篇(5)

1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年龄70~80岁,平均74.5岁,其中桥脑出血2例(1.5%),丘脑出血41例(30.1%),小脑出血8例(59%),内囊出血57例(41.9%),其他出血28例(205%);死亡42例(30.8%)。

2早期观察与护理

2.1正确观察瞳孔和眼球活动变化瞳孔是受交感神经和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当脑出血或脑疝时动眼神经受压可使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发生改变[1~3]。例如:(1)桥脑出血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及眼球固定。(2)丘脑出血时两眼球向下方或内下方注视,亦可出现病灶对侧或同侧凝视麻痹,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3)内囊出血时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症”和“三偏症”,即偏瘫、偏感觉障碍和偏盲。(4)小脑出血时眼球震颤或瞳孔往往缩小,两眼球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5)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病灶侧一过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如病情加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6)枕大孔疝瞳孔缩小后散大。如果有脑疝发生瞳孔变化最早、最快。因此必须认真观察,大约5~10min观察1次瞳孔及眼球活动的变化,为抢救争得时间,但须注意老年患者有青光眼、白内障者可影响观察须注意鉴别。

2.2早期观察意识变化意识变化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如小脑幕裂孔疝可表现为清醒躁动嗜睡朦胧昏迷,而枕大孔疝很快进入昏迷。在脑出血急性期意识的变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70岁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且有一定的缓冲空间相对延长一定的抢救时间,但是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低下,应激状态的耐受性降低,对老年患者更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

2.3准确记录血压变化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压,血压越高越会加重脑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性,必须及时观察血压,也不可忽视低血压。一般监测血压1次/2h,并做好记录。

2.4注意呼吸改变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呼吸发生改变,病情危重时常常出现潮式呼吸、库氏呼吸、双吸气、叹气样下颌呼吸。尤其应注意脑干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2.5观察体温丘脑下部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丘脑大量出血时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如果老年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预后更差,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高热的护理。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不明显,物理降温效果较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肢体活动不灵活、末梢循环不良,用冰袋、冰帽时须防止发生冻伤。

3急性期的护理要点

3.1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

3.1.1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输入20%甘露醇和其他脱水药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

3.1.2静脉补液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都有意识障碍,均应禁食水,给予静脉输液,但是高龄患者多具有多种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肾功不全等),如果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会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动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

3.2保持呼吸道通畅

3.2.1取出义齿70岁以上患者多装有义齿,当意识有改变时,易松动、脱落而使呼吸道阻塞,因此首先要把义齿取出。

3.2.2吸氧吸氧能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但应注意掌握吸氧的浓度,防止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

3.2.3吸痰老年患者痰较多不易咳出,为防止痰阻塞呼吸道应及时吸痰,这对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吸痰时动作要轻,吸痰管一定要插到位,做到有效吸痰,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3.3镇静和抗惊厥脑出血急性期可伴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对预后是不利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安定和苯巴比妥,但静脉给安定时速度一定要慢,因安定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高龄患者反应迟钝,用药更应慎重。

3.4卧位在急性期一定要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本身机体的抵抗力弱、耐受力差,加之卧床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很易发生褥疮。所以在急性期也要做好皮肤护理。

综上所述,老年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得到及时治疗、做好早期护理及观察、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对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老年人;拔牙;出血;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60

Analysis and nursing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cause of hemorrhage after tooth extraction

LI Hong-mei,LI Ying-chao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100853)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lderly extraction and extraction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12 cases of senile tooth reason,bleeding time,bleeding and other clinical factors,summarized the nursing methods.

Results: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lderly′s tooth were periodontal loosened teeth,residual root,restoration and trauma after tooth extraction,tooth extraction most bleeding occurred in 12 hours,through the local and systemic treatment were effectively.

Conclusion:Both local and systemic factors causing hemorrhage after tooth extraction,preoperative detailed history, using minimally invasive exodontia,operation easy,clear the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tak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can reduce bleeding after tooth extraction.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Tooth extraction;Hemorrhage;Nursing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拔牙术后出血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老年人基础病多,常伴有心血管病、血液病、糖尿病等,如不及时处理常常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恐惧,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心脑血管意外危及患者生命[2]。笔者观察我院老年口腔科就诊的112例拔牙术后出血病例,总结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老年口腔科拔牙术后出血就诊的患者112例,其中男98例,女14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5.2±10.3)岁。

1.2方法将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性别、全身健康状况、拔牙原因、出血及止血情况,分别进行列表登记。分析出血原因,采用局部压迫止血、缝合止血、搔刮牙槽窝残留肉芽组织、局部采用云南白药、拔牙创用明胶海绵或碘仿纱条填塞,对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液病等全身疾病的老年患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共同处理。

1.3拔牙术后出血判断拔牙术40 min取出棉球伤口有明显渗血或出血,拔牙术12 h后唾液中仍含有血丝,伤口出现活动性渗血或伤口四周有大的血凝块,须经医师再次处理后方可止血者。

2结果

老年人拔牙主要原因为牙周病松动牙,修复需要拔除牙和创伤后拔除牙。拔牙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局部因素占64.29%,其次是全身疾病因素占35.71%,见表1。

3原因分析

表1显示,老年人拔牙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因素,其中牙龈损伤居出血首位,其次是牙槽窝血管损伤及牙槽窝残留肉芽组织和异物,这与口腔颌面外科学所述相吻合[3]。造成牙龈损伤,牙槽窝血管损伤主要是牙龈分离器使用不当所致,插入过浅,牙龈分离不充分,插入过深易造成龈瓣撕裂,其

次是牙钳的挤压。表1显示,老年人拔牙的原因为牙周病松动牙、病灶残根牙、修复需要拔除牙、创伤拔除牙,由于老年人基础病多,病灶残根牙与牙龈组织粘连,牙齿长期炎症生成肉芽,拔牙后没彻底搔刮使肉芽组织残留,这些因素都可导致术后出血。导致拔牙术后出血的原因还有全身疾病因素,占35.71%,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治疗新技术发展较快,如血管支架、心脏搭桥等,治疗后需长期服用血管抗凝药物防治疾病复发[4],这样给老年人拔牙术后出血带来了隐患。

4护理对策

仔细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对局部因素导致的出血,去除局部因素如清除牙槽窝内炎性肉芽组织,缝合撕裂牙龈,局部压迫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止血。由于老年人拔牙术后出血原因与全身疾病因素密切相关,术前的护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心血管病史、服用药物史、病灶牙炎症情况、必要的化验检查、出凝血时间、白细胞计数等。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在对局部伤口止血处理的同时,对原发疾病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请内科医师会诊。术中严格遵循微创理念[5],选择对心脏、血压影响小的麻醉药物,操作宜轻巧,禁止使用骨凿、骨锤,应用微创器械,对伤口较大和预先评估可能出血的病例进行伤口缝合防止术后出血。嘱患者注意饮食,术后2 h最好不要进食,术后当天吃软食,不宜过冷、过热。同时做好术后健康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震康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10-111.

[2]邹永.拔牙后出血125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12,43(2):44-46.

[3]刘保树.387例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9,22(1):10-11.

[4]鲁萧.抗凝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23(27):147-149.

篇(7)

【中图分类号】 R575.6+1 ;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11-01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胆囊炎病患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患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部分患者给予综合围术期护理,取得了确切的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患工作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以右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B超诊断下提示患者胆囊伴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按照计算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在62~80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70.5±1.6)岁;观察组40例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60~78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72.3±1.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性围术期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方法为:(1)术前基础护理:常规留置胃管,紧张无法睡眠的患者需给予地西洋(5.0mg/口服),保障术前睡眠。常规备皮,并作胃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4h内禁水[1];(2)术中护理:配合手术医师展开手术,控制环境温度湿度适宜,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3)术后护理:术后麻醉尚未清醒的阶段,应当引导患者以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畅通。对手术切口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常规给予抗生素支持治疗(3d),预防感染;早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加速血液循环;术后要求患者遵循清淡饮食的基本原则[2],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食物,减少腹胀,忌食用辛辣食物,防止出现刺激性反应。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治疗。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治疗之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1)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术前老年患者易出现的焦虑、紧张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引导,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本手术的优缺点,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2)术后并发症护理:胆漏、切口感染、以及肺部感染是本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对引流液色泽、性质、以及量进行观察,尽早判断是否存在胆漏问题。为预防肺部感染发生,术后需要及时为病患叩背,协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自主咳痰。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肺通气量。而为预防切口感染,除需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外,患者在卧床活动时,还应当注意不得压迫切口,注意操作无菌,尽量避免切口暴露。同时,切口的包扎也应当松紧适宜;(3)术后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积极展开健康宣教,除监督患者严格按照清淡饮食原则摄入新鲜蔬菜与水果以外,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当 P

2 结果

8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00%(80/80),术中无1例患者中转开腹。患者住院时间在5~10d范围之内,平均住院时间为(6.3±0.5)d。

观察组4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围术期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传统开腹手术虽可治愈本病,但患者预后质量不高,普及性有待考证[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病人多愿意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由于本病患者多年龄较高,自身免疫水平不足,导致术中危险性因素众多。为改善本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水平,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术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除自身机体损伤以外,还潜在孤独、紧张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对于引导患者自我调节,缓解焦虑情绪有重要价值;术中护理中主动积极的配合各项治疗,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术后护理中同步实施了对各类并发症的护理,从而显著提高了术后护理的针对性。同时,由于术后结合老年患者的自身机能恢复情况,给予了针对性的营养支持,从而对于提高术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加速切口预后,改善预后水平均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综合围术期护理方法的实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保证,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而言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114-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60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临床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情况尤为严重[1]。高血压后脑出血是临床较为严重的一类临床合并症状,发生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由于临床护理环节较为薄弱,因此多数患者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比例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和临床治疗[2-3]。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采用集束化护理作为护理模式,探讨其临床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护理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89例。其中男91例,女98例,年龄59~72岁,平均(66.2±4.4)岁;高血压病程9个月~11年,平均(5.3±4.2)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其中护理组94例,对照组9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自愿参与。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内容参考临床常规护理内容,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内容,具体如下。 

1.2.1 成立护理干预小组 护理人员在参与一线护理工作的同时,查阅文献,以2011年中华护理联合会制定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制定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和标准,以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4]。定期参加护理培训课程,提高自身护理操作技术和水平;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患者可能发生的肺部感染情况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根本原因,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1.2.2 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 本次研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等内容,制定以下内容:(1)调整患者卧姿,可取平卧。部分执行手术的患者,血压达到稳定后,可将头部抬高30°左右;对部分清醒的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等护理。(2)呼吸道护理:本次研究针对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及时处理,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3)合理用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感染[5]。 

1.2.3 健康教育 由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后多数患者出现器官功能衰退等合并症状,日常活动等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可能产生负面情绪或抵触治疗。针对上述情况,医护人员对患者应进行健康教育,采用案例介绍、图文讲解等方式对患者说明后期并发症治疗的作用和医疗重要性,提高患者自身意识。同时引导患者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其自身护理能力。部分患者病情治疗及恢复情况较好,医护人员应鼓励其多下床活动,避免下肢运动功能发生退化,亦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6]。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根据临床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恢复的相关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1)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消失,肺部感染相关检测基本恢复正常;(2)好转: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相关体征消失,肺部感染相关检测好转;(3)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无明显变化。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58,P<0.01),见表1。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一种新的护理策略,主要是联合护理人员,针对临床常发生的某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制定有循证理论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7]。该方案于许多国家均发展较好且广泛应用。我国由于历史重医轻护的遗留问题,初期实施情况较差。而近年来引进后主要在ICU进行实施。除口腔、呼吸道、精神稳定等常规护理以外,对患者日常生活护理等亦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调整[8-9]。 

此次针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内容,实施过程中结合笔者所在医院ICU实际情况及患者自身特点,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集体分析临床问题为主要模式,采用护理措施对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进行缓解和预防,同时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临床执行效果。结果显示,护理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策略是一种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该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国华,哈立新.集束化管理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8(13):140-142. 

[2]李振燕.集束化干预在ICU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护理管理,2014,7(z1):132-133. 

[3]江方正,叶向红,李维勤,等.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9-21. 

[4]周彩虹,郑瑞双,李乐之,等.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08-5210. 

[5] Zhao H M,Wang H L,Xiang Y U,et al.Risk factors for pulmo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ostoperative coma patients complicated by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tracheotomy[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2,22(8):1580-1582. 

[6]李娟,秦德广,黄文勇,等.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5):76-77. 

篇(9)

【关键词】老年患者 ICU 精神症状 预防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患者的就医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尤其在入住ICU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已经接近50%,由于老年患者在入住ICU后,因对自身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愈后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术后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如疼痛,睡眠障碍,语言表达不全等等,从而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谵妄等一系列精神症状。

通过对2009年9月-2010年6月期间,入住我科ICU的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诱发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了2010年7月至今我科ICU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发病率。

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0年6月期间入住本科ICU的老年患者(大于65岁)56人中,出现精神症状的为14人,其中14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表现为情绪高涨的为6人,表现为烦躁不安甚至幻听,幻视的为4人,表现为胡言乱语,不配合治疗的为3人,1人表现为沉默抑郁。

2、分析原因

1)环境因素:入住ICU的病人多处于不自由的特殊环境,24小时受到监护,被各种陌生的仪器,导线,管道所包围,从而引起老年患者的紧张焦虑感;其次是噪音刺激,ICU各类仪器运转的声音,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声音,抢救危重病人的声音,以及工作人员的交谈都是ICU噪音的来源,ICU的噪音水平一般白天50-75分贝,晚上为40-55分贝,根据有关研究显示,每天至少有6H的噪音大于60分贝时,就会导致病人烦躁不安,刺激病人的交感神经,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从而引起头痛,睡眠障碍,以至产生幻觉等症状;此外,ICU内常使用24小时人工照明,多数老年患者不习惯在有光亮的环境中入睡,从而更加重了老年患者休息差的问题。

2)病人自身因素:有些老年患者因年龄大,原本性格内向或脾气急躁易怒,知识缺乏等,入住ICU后因气管插管,无陪护,限制探视,使用约束器具限制其活动等原因,会使患者因表达沟通不畅,护士不能很好的理解其意思或护士未及时发现其不适更进一步诱发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

3)病情因素:入住我科ICU的老年患者多为术后患者,因术中使用了一定剂量的麻醉剂和镇静剂,术后因老年患者自身代谢较年轻人慢,可能仍有少量药物残留体内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躁动等。

3、预防护理措施

1)术前访视护理:做好术前宣教,专设术前访视人员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2H内到患者床前做好访视并进行心理护理,内容可包括:介绍科室成员及ICU护士,介绍ICU监护设备的功能以及使用各类仪器的目的,介绍术后进入ICU后应如何配合护士进行操作和手术后的功能恢复锻炼。通过术前访视,加深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加了熟悉感,在与患者交流的同时得到患者初步的信任,并使之对ICU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加强术前访视宣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术后防止出现精神症状以及术后恢复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2)规范ICU的环境 :将ICU的各类仪器分类放置整齐,将抢救和监护的仪器放在不容易引起患者注意的地方,老年患者在术后返回ICU时,要告知其使用各类监护仪器的目的,以及身上各类管道的作用,嘱咐其不要随意拔除管道,以防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谈话及走路时,动作要轻柔,要及时巡视病房,尽量减少心电监护仪器,呼吸机,输液泵,电话,呼叫器所产生的报警声音,医护人员工作时避免谈及与工作无关的事宜。应鼓励老年患者白天少睡,以利于形成规律的睡眠,夜间条件允许时,可尽量减少照明,只开工作台附近的灯。如遇到抢救病人时,应注意使用床与床之间的布帘遮挡,以防给其它患者照成压力。

3)对疼痛的及时处理:术后的老年患者,往往对疼痛部位表达不清,或者因气管插管无法正常沟通,插尿管等引起疼痛,如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可根据病情,给予一定剂量的止痛药,以减少因疼痛引起的休息差,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4)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巡视: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关心及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所需。护士应学习和运用各类沟通技巧,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文字表达等方式获取患者的心理需求信息。对于有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护士要表现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认真倾听患者要表达的意思。在ICU里,由于患者往往是一个人而没有亲属的陪护,而有时ICU护士配备又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护士就会过多的关注监护和治疗,而忽略了患者本身,因此这就要求护士在做各项治疗前要更多的患者沟通,尽量得到患者的配合,平时也要多巡视病人,及时发现病人的各种生活需要,如喝水、吃饭、大小便等问题,不要等到这些不良因素变成刺激老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生气等情绪时才发现。

5)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由于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危重、昏迷、高热、手术、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因无法自主变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常常引起患者身体疲惫、虚弱、大汗淋漓、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并发其它疾病。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做好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床上擦浴等,以保证患者的清洁,舒适,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不适和焦虑情绪。

6)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在监护工作时,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老年患者突然出现话多,情绪高涨,行为动作反常等情况,要积极寻找原因并正确处理,要及时发现精神症状的先兆,做到早期治疗,不要等到病情恶化时才引起重视。

小结 根据以上几点的分析,在采用了上述预防护理措施后,我科ICU老年患者发生精神症状的比例较前明显下降,此方法行之有效,关心护理老年患者时,更体现出我们要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篇(10)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①严格掌握手术前适应证。术前应全面了解病史,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电图、胸片等。对于心功能差、血压血糖过高、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待血压血糖稳定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后方可手术。②心理护理:术前1天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做好相关解释工作,态度和蔼。老年人普遍存在耳聋、反应慢、接受力差等特点,术前访视时需耐心细致,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方法及优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医务人员建立信任感,减轻或消除紧张心理。③应保持正常生活起居,避免因激动出现并发症如糖尿病的患者,尿糖应保持阴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慢性气管炎的患者无咳嗽症状,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并发症。④术前1天内滴用抗菌眼液,控制眼的局部感染病灶:术前不宜用阿托品扩瞳,会影响手术时人工晶体的放置。泪道炎患者应行治疗并做结膜囊细菌培养,提示无菌生长后方能手术。⑤术前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通便药或行肥皂灌肠,防止术后因便秘引起眼部充血、止血。⑥术前作眼部局部皮肤清洁处理,结膜囊用硫酸庆大霉素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⑦术前要进行眼部B超检查,了解眼底及眼轴的情况,便于计算人工晶体的度数。

术中处理:①将患者平卧手术台上,术前再次核对姓名、患眼及人工晶体度数。②严密观察病情:术中观察患者心率、脉搏、呼吸等反应,对于心电监护的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脉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保证手术安全性。

篇(11)

脑出血(intracerebrai hemorrhage,ICH)亦称脑溢血或中风、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绝大多数脑出血病人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老年人脑出血的正确护理是降低脑出血病死率和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特别是老年脑出血在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应加强老年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为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信息。我们对10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 年龄60~80 岁, 平均68.5岁, 其中桥脑出血6例( 5.5% ), 丘脑出血25 例 ( 22.3% ) , 小脑出血22 例( 22.3% ), 内囊出血41 例( 44.4% ), 其他出血6例( 5.5% )。

2 早期观察与护理

2.1 正确观察瞳孔的变化 瞳孔是受交感神经和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当脑出血或脑疝时动眼神经受压可使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发生改变[1~3]。(1)桥脑出血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及眼球固定。(2)丘脑出血时两眼球向下方或内下方注视,亦可出现病灶对侧或同侧凝视麻痹,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3)内囊出血时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症”和“三偏症”,即偏瘫、偏感觉障碍和偏盲。(4)小脑出血时眼球震颤或瞳孔往往缩小,两眼球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5)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病灶侧一过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如病情加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6)枕大孔疝瞳孔缩小后散大。如果有脑疝发生瞳孔变化最早、最快。因此必须认真观察,大约5~10min观察1次瞳孔及眼球活动的变化,为抢救争得时间,但须注意老年患者有青光眼、白内障者可影响观察须注意鉴别。

2.2 早期观察意识变化 意识变化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意识状态可分为意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迷。脑出血急性期意识的变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70岁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且有一定的缓冲空间相对延长一定的抢救时间,但是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低下,应激状态的耐受性降低,对老年患者更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

2.3注意呼吸改变 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呼吸发生改变,病情危重时常常出现潮式呼吸、库氏呼吸、双吸气、叹气样呼吸。尤其应注意脑干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2.4 观察体温 丘脑下部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丘脑大量出血时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病情变化。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不明显,物理降温效果较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肢体活动不灵活、末梢循环不良,用冰袋、冰帽时须防止发生冻伤。

2.5 准确记录血压变化 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压,血压越高越会加重脑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性,必须及时观察血压,也不可忽视低血压。一般监测血压1次/2h,并做好记录。

2.6及时记录脉搏变化 正常脉搏是60-100次/分 ,如出现异常(脉搏缓慢),及时告知医生立即抢救。

3 急性期的护理要点

3.1 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

3.1.1 迅速降低颅内压 快速输入20%甘露醇和其他脱水药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

3.1.2 静脉补液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都有意识障碍,均应禁食水,给予静脉输液,但是高龄患者多具有多种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肾功不全等),如果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会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动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2.1 取出义齿 70岁以上患者多装有义齿,当意识有改变时,易松动、脱落而使呼吸道阻塞,因此首先要把义齿取出。

3.2.2 吸氧 吸氧能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但应注意掌握吸氧的浓度,防止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

3.2.3 吸痰 老年患者痰较多不易咳出,为防止痰阻塞呼吸道应及时吸痰,这对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吸痰时动作要轻,吸痰管一定要插到位,做到有效吸痰,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3.3 镇静和抗惊厥 脑出血急性期可伴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对预后是不利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安定和苯巴比妥,但静脉给安定时速度一定要慢,因安定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高龄患者反应迟钝,用药更应慎重。

3.4 卧位 在急性期一定要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本身机体的抵抗力弱、耐受力差,加之卧床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很易发生褥疮。所以在急性期也要做好皮肤护理。

3.5心里护理 护士应根据其不同的心里特点给予热情、细致、耐心的服务。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里疏导,消除不良情绪。详细介绍本病的特点,使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和恒心。

4、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护理配合,85例好转出院,有效率85%。15例高龄患者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5 讨论

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发病突然、迅速, 症状通常较重, 严重者迅速昏迷, 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其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出血的量和部位。通常有肢体运动障碍、失语、褥疮、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如得不到妥善处理, 可能加重病情, 造成再出血, 甚至死亡。对于血压波动大或血压过高者, 应适当给予药物治疗, 控制血压。对于肢体运动障碍者, 病后的康复锻炼十分重要,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尽可能早地进行肢体被动活动, 保持正常生理。对于失语患者, 应进行很好的精神护理, 尤其

综上所述,老年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得到及时治疗、做好早期护理及观察、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对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