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前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着人民生活,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企业的长远发展。施工产品是工程企业的品牌,它直接影响着工程企业的信誉,影响着其市场地位。在项目管理模式盛行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工程的质量是每个工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挥项目管理模式中的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作用、提高职工对施工产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
二、工程质量控制阶段
工程的质量受各阶段施工质量的影响,为此,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应切实加强工程施工每个环节上的质量 管理,确保各个环节上的施工质量
三、目前项目管理模式下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注重定性评价
在以往的工程质量监控过程中,质量监控人员往往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直观的方式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往往将个人经验作为管理控制工程质量的标准,以至于在工程质量检查与评定上缺乏科学依据。这种过分注重定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将会导致工程质量控制的随机性增大,降低了工程质量控制的科学性、稳定性。
2.缺乏量化管理
长期以来,项目管理模式缺乏量化管理,工程施工的责任分工不能具体到个人,这不仅影响了问题工程的责任追究,而且不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职工的责任意识。
3.缺乏科学评价方法
如今的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工程施工的具体环境也较为复杂,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质量评价时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
四、加强项目管理模式下质量管理的措施
1.提高项目经理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职工的施工积极性,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首先,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与敏捷的思维。其次,项目经理需具备较强的施工技术,他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工程各个环节上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对工程的总体施工进行合理规划并有效监督,同时,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能够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便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以确保工程质量。第三,应树立全局意识。项目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主管部门、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项目经理应树立全局意识,与上述单位搞好关系,共同维护彼此的利益关系,在相互合作中提高工程质量。
2.加强职工培训力度,提高其质量意识
工程建设职工的质量意识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首先,各项目部应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议。通过专题会议向职工讲解有关工程质量的知识,让每个职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让“工程质量无小事”的观念深入到每个职工的内心,让职工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切实树立质量意识。第二,各项目部应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力度。让职工通过培训及时了解、掌握工程建设信息,提高施工技术,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打下基础。第三,及时开展作业质量研讨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针对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开展作业质量研讨会。例如,针对焊接技术达不到相关施工设计要求的问题,项目部应及时开展焊接质量研讨会,邀请具有丰富焊接经验的电焊工对具体施工过程中的焊接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就焊接技术、焊接材料、防护措施等方面展开交流,促进职工在相互交流中提高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第四,严格要求工程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各项目部应要求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尤其是那些需要特殊技术、高空作业的岗位,务必要求有资质者上岗,这不仅是满足工程技术上的需要,而且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施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管理模式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施工产品质量检验程序,遵循职工自检——彼此互检——专业检查的程序,鼓励职工对自己每日完成的工作主动进行检查,确保自身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及施工合同要求,同时做好详细记录,以供日后检查、参考使用。在此基础上,各项目部应组织从事相同作业的职工对彼此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吸取对方的优势,并就产品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促进共同进步。最后,在完成自检、互检程序后,专门负责质量检查的项目质量监管人员应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及施工合同要求对施工产品进行质量检查,严把产品质量关,切实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4.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工作
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产品的质量,为此,各项目部门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按照相关标准、通过正当渠道采购施工材料。首先,应按照企业采购标准、规定,工程施工合同,工程设计方案等要求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相关采购人员应严格审查产品说明书、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质量鉴定书、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报告等,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其次,重要材料应先进行取样试验,而且样本的选取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三,尤其要注重新材料的使用,在其投入使用前,应先对其进行质量鉴定与试验,并将鉴定试验报告呈送给项目设计部门批准,经项目设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采使用。
5.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
施工设备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它对施工产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各项目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就是严格控制施工设备的类型、性能参数与施工的具体要求相匹配。首先,应选用符合规定的施工设备,确保设备质量。其次,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设定合理的性能参数,保证施工质量。第三,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这不仅有利于确保施工质量,而且有利于维护职工人身安全。
6.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质量管理
施工产品的质量保证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建设,各项目部门应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促进质量管理的规范化。首先,项目部门应建立严格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与部门生产纪律,规范职工的作业活动,提高部门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其次,各部门应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符合施工要求的职工进行一定的奖励,对违背施工标准、破坏施工质量的员工进行惩罚,通过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切实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职工的质量责任意识。
五、结语
工程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企业的切身利益,提高项目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水平是目前工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各项目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切实加强质量管理,通过提高项目经理素质、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职工质量意识等方法加强工程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为提高工程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施工项目自一九八七年国家五部委在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提出后,正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越来越广泛地为全国各施工企业所接受和推广,很多公司是在这方而起步较晚的单位,还没有完全步入真正含义上的施工项目管理的轨道。现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施工项目管理的体会。
一、提高施工项目管理认识,增强施工项目管理意识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了使施工项目取得成功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因此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的职能同有管理的职能均是相同的。需要指出的是,施工项目的一次性,要求施工项目管理体制的程序和全面性,也需要有科学性,主要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施工项目管理体制的目标是施工项目目标。该目标界定了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讲施工项目管理正是摄取了施工管理的精髓,变“大兵团”作战为“小分队”出击,这样不但调动了施工项目班子和职工的积极性,也为我们这些大中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开辟了一条寻生存、求发展的一条充满生机的道路。在市场经济中,不能说我们的企业是一个新兵,但就我们的体制来讲,还有“脱俗”,我们的大部分施工项目管理,实质上是分片管理,项目经理正没有完全起到实质上项目经理的作用。我们的这种体制和操作方式已远远落在了同行业的后面,也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我们必须面对企业的现实,要确实认识到施工项目管理之路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在全体职工中加强项目管理的意识,要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施工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支柱,是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改革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眼点,是建筑企业的能量和竞争实力的体现,也是一门管理科学,将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济的发展而发展。正要使职工认清这样一个客观规律,施工项管理之路迟早要走的,迟走不如早走,早走企业早受益,职工早得到。
二、理顺现场上的运行体制,完善环节上的综合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开创了施工企业的新型管理机制,集约了施工企业管理上的优势。通过对其他施工企业成功运用项目管理经验的分析和自己的学习体会,笔者认为项目管理其有别于传统的现场管理在于以下四点:
1、是突出了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施工的全权责任和企业法人在该项工程上的全权人的地位。这远比传统的行政层次上的工厂主任(队长)在项目施工上的责权突出明确的多。
2、是项目管理强调对施工全过程的施工综合效益的管理。在施工阶段是为实现项目工程质量、工期、安全、造价等项目施工目标,按施工内在规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综合性管理的一个系统工程。通俗讲是项目经理代表企业经理管工程。他要追求的目标和自始至终方方面面所应担的责任,可进行的管理是横向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这不同于过去行政条条施之于工地上的某些专业管理。是在管理组织上,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是围绕着项目经理的项目施工经营管理保证体系,是一个完善的管理层,这也不同于过去按个工程、有工长、有计划、材料、设备就能干的了的事。
3、是管理手段,施工项目管理是采取经济手段的合同“法制” 管理,一切施工过程经济活动都用合同约束,这是施工项目管理原则于过去工程行政手段为主的“人治”管理之处。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施工项目管理实质上就是以个人负全责成体系的一班人,用合同经济管理,这就消除了过去各专业环节脱节,衔接不紧的弊端。施工项目管理的这种职能同我们传统的工地管理职能有显然是有很大区别的。职能的转换关键在于机制的变革,我们生产产品的固定性和作业的流动性,决定了生产力诸要素结合在工程项目上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产“单元”的基本规律,把经营、竞争、机制引到现场上来,通过合同的约束和科学的管理,使施工的直接组织者和作业者,在施工过程各个环节上渗透着服务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等市场经济的观念,来提高和改善我们施工管理的素质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工期、质量、消耗、效益等问题,。在项目管理中加速内部机制的转换,组合工种配套精干的施工队伍,打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集思广益、克服了重重困难。工地机制的这种变革,是我们推行项目管理内涵和把握关键,也是我们施工企业进行改革的重要环节。
三、赋予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确立管理行为约束机制
在项目管理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把“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都要运用到施工项目管理之中,这们才能真正调动职工积极性,为企业采信誉、创效益。笔者认为要真正把“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引用到施工项目管理中,要抓好以下几点:
1、承包范围不留活口,在承包前具体承包内容要按项目管理体制的要求,签订承包合同。对合同的关系项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变化,不宜定的过细,但对承包范围和各项经济指标要包死。不留活口。辟如:质量、强调一订合同就定质量等级要求和变付使用后再修理费用自负的规定。工期、定交验撤点交付使用时间为合同工期限。成本、则规定直接费成本的工地能以自控的部分费用为其责任成本。对于各种停工、窝工等一些施工中不能见的费用,要用加系数的办法一揽子包死。
2、承包奖罚要兑现。项目承包各项指标的奖罚问题,是“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施工项目管理各项具体内容上的具体体现。在承包之前要分别对各项指标进行反复测算,实践修正力求定量准确,适度。奖、要奖得别人羡慕、罚、也要罚得当事人心疼。这们才能真正体现项目管理的优越性。
3、承包分配留后手。每月奖金按职务定额预支,竣工后算总帐,把分配“大头”放在“后手”。既有吸引力,也加强了项目承包负盈又负亏和自我约束力。想多收入,平时就得多努力,反之赔了,企业受损失,个人损失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4、承包办法加风险。承包引进风险机制是提高承包负亏和自我约束力的好办法。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在承包项目管理时要交风险抵押金。项目经理应按规定享受岗位效益工资和月度奖金(奖金暂时不发),年终各项指标和整个工程项目一次性兑现,其年度奖励可以为风险抵押金额的二至三倍。项目终审盈余时间可按利润额比例提成予以奖励。
如果承包指标不按合同要求完成,可根据年度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奖罚条款和扣减风险抵押金,直至月度奖金全部免除。如个人直接责任,致使工程项目质量粗糙,工期拖延,成本亏损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除全部没收抵押金和扣发奖金外,还要处发一次性罚款,并下浮档案工资,性质严重者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一、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考试组织原理分析
(一)在考试组织中引入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安排学员考试是指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员参与的教学活动,也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而组织学员参加的一次性工作。结合项目的要素,我总结了学员考试安排对比项目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一次性特点。任何一场考试的安排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尾。考试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是事先确定的。第二,产品或服务事先不可见的特点。在项目前期只能粗略地进行项目定义,随着项目的进行才能逐渐完善和精确。任何一场考试的组织过程也都体现为一个向目标推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该项目可交付成果的逐步完善,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渐进性。第三,不确定性特点。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在探索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其中的不确定性困难会给项目带来风险。这种风险放在学校工作中,可以指班级或教师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学校活动冲突,大部分学员因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而不能参加考试等等。
(二)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考试组织理论框架
企业发展中的项目管理首先必须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在到达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在每一个阶段中的工作中,可以分解出无数个分目标或短期目标,即把总体目标分成为不同的工作包,接着以可实现的原则对各个工作包进行层次化分解,最后把这些的工作包交给不同的分管人员去执行。同样,学员考试安排中应用项目管理,就是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各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以及学科之间的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整合管理,有效实施和控制考试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提高考试的影响力。
按照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我们可以把组织学员考试的项目管理划分为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等五个阶段,并立足这种划分办法来研究其基本规则,探索考试中所要运用的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体系由以下三个方面理论构成:一是组织考试的项目策划理论,包括项目创意策划理论和项目范围理论、项目时间理论和项目成本理论;二是组织考试的项目实施理论,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和项目控制(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理论;三是考试项目的收尾(评价)理论。
(三)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考试组织关键链分析
关键链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项目满足进度与预算约束的能力。关键链管理理论,即在管理中着眼于项目的关键链,加强对其的管理,便于抓住重点以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项目管理目标可简化为:在资源约束下,用最短时间完成项目。此种简化决定了项目进程中的瓶颈就是该项目的各条路径中,时间最短的那条路径,即关键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项目实施和控制设定为组织学员考试的项目管理的关键链。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由图1中五个步骤(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来配合说明。
其一,启动和收尾在组织一场考试中的作用不显著。启动主要承担项目的立项过程(开始阶段),对一次考试怎样开展进行策划,然后决定是否启动;收尾主要承担结项过程(结束阶段)。
其二,保证考试项目可行的关键因素是实施和控制。任何一次考试的成功开展都必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控制。计划作为实施的参照;控制过程获取实施的实际状态,对比计划阶段来判断是否存在偏差;当存在偏差时,或者纠正实施过程,或者变更计划。
其三,实施和控制能明确地体现整个考试项目的关键路径。只有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纠偏、变更才能找到时间最短的活动路径。
二、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考试各个阶段的组织
(一)项目启动阶段(Project startup):项目的启动阶段是指批准一个项目,并有意向下进行的过程,包括项目的构思与选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筹集等几个重要环节。项目负责人在活动开始筹备之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各校统考需要教育委员会担任项目负责人,学校内部考试由教务处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申请的内容应该包括:考试名称(如期中考试,期末统考);主、承办单位及主要负责人;考试的出发点;可能遇到的问题、难点及相应对策;考试日程安排;考试课程计划,可以包括对参加考试的学校和学员有无奖惩手段;主考与协办单位之间、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考试费用的预算等。
学校的考试一般分三种情况:一是常规考试,也就是任课教师随堂测试;二是上级布置的考试,学校每学期都必须开展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三是新开展的考试,如学校同年级不同班级的竞赛,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赛。前两类考试类型占绝大多数,是可以直接启动的。但对于第三类考试,其构思和可行性必须均得到论证,由主办方决定启动,承办方只需考虑是否有能力实施,若答案是肯定的,就进行下一步项目的计划阶段。
(二)项目计划阶段(Project Planning):项目计划是为完成项目全部工作而科学预测,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的各项活动作出周密的安排,并确定未来行动的方案。一份学员考试的项目计划,通常也称为策划。一般要解决以下问题:项目做什么(what),这次项目应完成的工作有哪些;如何做(how),这些工作如何去完成;谁去做(who),确定承担工作分解结构中各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何时做(when),确定各项工作大致需要的时间,以及何时开始,确定每项工作需要哪些资源等;何地做(where),确定各项工作在什么地方进行;花费多少(howmuch),确定每项工作需要多少经费及项目的总花费。
(三)项目实施阶段(Project Production):项目实施是按照计划开展项目活动,是通过实施项目计划,协调管理所有项目资源,完成整个项目任务,进而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项目的各项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大量的资源和主要预算在这一过程中被消耗和使用,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在这一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也最多。项目的实施准备是在参加考试的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动员,营造有利于实施考试项目计划的气氛和环境。召开考前教育是有必要的,目的是向全体考试学员宣布考试项目的负责人,以及考试纪律和注意事项;解释考试的项目实施程序,实施中成员之间如何进行沟通和协调;明确向首先动工的项目成员解释有关工作事项。
考前教育一般放在第一场考试活动前,一旦确定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可以举行。要做到:邀请主办方和承办方的领导参加;组织学生参加;向领导、教师和学生介绍考试项目的目的、意义、使命和目标,确保大家明白考试进程;项目负责人应宣传本项目的好处和前景,要让大家看到经过努力,项目计划已经制定出来,现在只要将其付诸实践,项目就会变成现实,激发大家的热情和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按照计划,对整个项目的进程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同时每一阶段要召开班委会,有助于及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也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项目的进展程度。
(四)项目控制阶段(Project contr01):项目控制是指在项目按计划朝着最终目标挺进的过程中,由于前期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实施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干扰,项目的实施可能会偏离预期轨道。项目管理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然后纠正偏差。变更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能实行有效的项目控制,是对实施情况与计划间存在的差异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在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更:全程变化变更、范围变化变更、进度变更、成本变更、质量变更和风险对策实施变更等,所以对以上的变更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应实施控制。结合学生考试这一特殊的项目管理的特点,我认为也有以上几个方面的变更,但在控制上各有侧重。也既是说,有些变更可以不用改变计划,直接在过程实施中进行纠正;有些变更则必须改变计划,如“外部请求变更”必须改变计划。大致包括:全程变化变更、范围变化变更等。这类变更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实施,必须变更计划。
(五)项目收尾阶段(Project ending):验收总结项目收尾是项目全过程的最后阶段,即所有活动均已完成而做的收尾工作。这种工作往往不被重视,有时候因为下一阶段新的教学安排任务繁重,项目组就把此项工作给忽略了。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试卷不能按质按量完成阅卷,或者该有的奖惩一直没有实现。这就说明项目的收尾工作没有很好的完成。
学生考试项目管理的收尾工作是对考试进行统一阅卷、统分,按各年级成绩分班级名次,最后进行评价,各科教师写试卷小结,最后进行统计。此次项目管理工作是否顺利完成,还要包括是否达到主办方预定的目标;召开总结大会;说明经费开支情况;对获奖学生和班级进行奖励,对项目团队成员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根据需要选择庆祝方式。
参考文献:
[1]房西苑,周蓉翌.项目管理融会贯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李涛,张莉.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5.
前 言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要求需要转化为可用定性或定量的规范表示的质量特性, 以便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 要排除这些环节的技术、活动偏离有关规范的现象, 使其恢复正常, 达到控制的目的。质量控制的内容是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确定控制对象, 例如一道工序、设计过程、制造过程等; 规定控制标准, 即详细说明控制对象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 例如工艺规程; 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 包括检验手段; 实际进行检验; 说明实际与标准之间有差异的原因; 为了解决差异而采取的行动。市政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有区别也有联系,企业质量管理是以组织性宏观管理为主导。项目质量管理是以控制性微观管理为主导。项目管理克服了传统的企业管理存在的弊端, 使各生产要索得以优化配置, 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涵义更明确地阐明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因此,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 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进行管理都是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手段。
1 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市政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可以依据 TQC中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管理的理论和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 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工作质量的控制。在项目质量控制中, 人、机、料、法、环这五大要素, 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 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 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 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 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 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工程所用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所用原材物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 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物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 三把关, 四检验的制度, 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 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 检规格, 检验品种, 检验质量, 检验数量。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 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 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 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 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带有计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 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4、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制约因素, 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 而不确定性是指市政工程施工不象工业产品的工序那样可以事先确定。市政工程施工工程量大, 共同操作的人员之多及交叉施工的存在, 使市政施工的工序具有连续的相互搭接的特征, 控制好工序质量, 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 每个工作全面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方法。
5、产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控制。施工周期长和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存在, 决定丁市政丁程施工产成品保护的重要性。分项工程的完成对单位工程来说仅仅是产品完成过程中的一个工序, 对已完成分项工程的保护养护对整个工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要严格按照规范及操作要求保护养护好已完成的分项工程。
2 项目质量控制的要求
控制是一定的主体, 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对所控制的对质量检验与控制采取的计划、监督、检查、引导和纠正, 使其处于稳定状态的连续管理行为。所以对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
本要求有: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一建筑施工人员资质的管控
(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门槛较低,对工人文化要求不高,大多数中小企业也不重视对工人文化素质、操作技能的培训,从而造成了工人素质过低,对机器设备的性能以及现代新型建筑材料不了解不熟悉;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劳动工人流动性非常强,现场管理者急于赶工,对新手往往稍加培训就安排上岗,导致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并不了解,经常是不按顺序、不照规程、不做必要的测试即匆忙操作施工,这样势必会影响到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如此一来,整个工程的质量很难保证。管控:业主或承建方应尽量与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施工企业合作,因为一般大型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措施,各种奖惩制度健全,施工人员岗位责任明确,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另一方面,业主或承建方应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辅导或培训,对于专业技术或是新机器设备的操作更要聘请专业人员加以讲解,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会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科学统筹、科学组织,对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比如人工调配、机械设备操作养护、建筑原材料堆放保管,甚至于内外人事关系进行计划、管理、控制、协调、激励等等,以保证建筑工程优质、高效完成,同时兼顾低耗、安全、文明生产。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高超的现场协调能力,可以随时随机处理现场产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由于建筑行业本身固有的劳动强度大、工期长、福利待遇一般化等特点,优秀的管理人员很容易流失到其他行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则经验欠缺,所学不能很快致用,对于现场管理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磨练。从建筑行业现状来看,优秀的现场管理人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管控:承建方或施工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及保留,可以从施工人员中选拨一批有文化基础且好学上进的青年工人作为后备管理人员来培养,为其提供一定的培训课程和现场调控机会;对于现有的管理人员可以用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探亲假、奖励旅游、创造充电学习机会等方法来留住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人员。须知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重点环节的管控
(1)合理编制进度计划 作为施工企业,在进行一项工程建设初始,就要选派经验充足的技术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所指定的工期,结合企业本身的资源和优势,以及施工的外部环境、季节特点等等,编制一个合理的进度计划。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可测的因素,经常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一些施工企业据此不重视进度计划,甚至以为进度计划只是用来应付业主或者承建单位的一纸空文,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必须得以纠正。业内常见的做法是通过与业主或承建方沟通,延长工期或增加人工,并适时调整进度计划,使之适应施工过程实际情况。另外要注意的是,计划编制应尽量细化,并适时进行监控,比如以每周或每十天为单位总结工程进度,如果与计划有偏差,应当寻找原因,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人工或者延长施工时间赶工。
(2)科学分解质量目标 施工企业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等,制定明确合理的质量目标,并将质量目标细化量化、合理分解,使其具备可行性、可控性。值得注意的是,不但要制订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还要制订每个施工阶段甚至每道工序的质量目标,并将质量目标与施工责任挂钩,落实到每个部门、班组直到施工者本人。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对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以确定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控制;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对施工者素质水平的考察过程,对于培训后尚不能达到质量目标的施工者应予以清退,以减轻质量控制负担:更重要的是:施工者及验收监理人员对于质量标准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了人人心中有数,道道工序可控。
(3)建筑材料严格把关 建筑材料入场之际,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查验厂方提供的质量保证文件如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等,并进行必要的抽样检验。对于在现场拌制的材料如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在施工前先行试配,检测其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经现场管理人员检验试配合格以后,才能正式用于建筑工程。工程中新型建材的应用,必须通过试验和有关部门的鉴定。材料认证不合格绝不允许用于工程中,否则由此引起的建筑质量问题将追究个人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明晰,就能很好地杜绝不合格建材的入场及使用。
(4)切实遵守操作规范 违规操作不但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更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而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施工人员切实遵守操作规范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在进场前对工人进行施工安全以及技术操作方面的常规培训,并将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下发到每个施工班组,再由班组管理人员下达到每个施工人员。为了保证规范施工,施工企业可以制定奖惩措施来激励工人安全施工、规范操作。除了用制度约束工人规范操作,现场管理及工程监理方面也应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起到指导、管理、监督作用。
三、人的因素
建筑施工中“人”的因素主要指参与施工的工人和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人员,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施工的技术人员,他们负责参照施工图纸对施工工艺进行解析,然后编写施工组织计划,将具体的施工步骤、方法传达给施工中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即技术负责人)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在施工前能够参照图纸对施工工艺有明确的规划、安排,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突发事件,临时应急事件作出合理的反应和整改措施,事后能够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经验,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做出正确的规避。其次,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有非常高的工作责任心,随时注意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影响质量的隐患问题,将质量风险控制在最小,避免一切事后修补处理的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人员”指的是工地的工人,工长等工程直接实施人。对于他们的要求,是要严格按照管理人员下达的施工指令,不违规操作,尤其严禁不按照施工图纸施工。
四、施工机械设备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特性、参数等特点进行选型、确定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和操作使用的要求。1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应选择适应生产的、技术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操作方便的及使用安全可靠的。2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机械设备主要性能参数的指标,必须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和安全,确定正确的机械设备性能指标,才可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行,才能避免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3机械设备操作要求。应执行“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操作管理制度。为保证施工质量,操作人员应熟知机械设备的操作步骤,合理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并应经常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下,以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五、材料的因素
材料是指建设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构配件等的统称。在材料的采购、进场、加工制造、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时,均应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1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在组织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应预先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供应计划,优选供应商,选择信誉高、对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供货厂家。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在材料进场24小时前,施工单位应通知监理,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等,监理方均应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生产许可证等,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查检验、试验,经监理方审查认可后,签署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验收单。对于新型或进口的材料、设备的检查、验收,应会同相关专家或商检部门进行。2材料储存的质量控制。材料从进场到使用,均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在此段时间内,如对材料储存不当或储存时间过长,超过了材料的合理使用时间,就有可能导致材料质量的恶化,由质量合格变为质量不合格。因此,应依据材料的特性和质量说明,在材料储存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通风、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措施。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应分别编号,易燃易爆物品不得与其他材料堆放在同一储存室内,应单独存放。
六、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会很危险,也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 邵发扬.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4)
[2] 裴贞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 企业导报. 2011(06)
[3] 姜耀坤,贾丹丹.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华章. 2009(10)
On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Lin Jin Yi
Yangxi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onnel, materials, machinery, etc.,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municipal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ersonnel; materials; mechanical
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市政工程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作为项目管理者,只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就能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加强市政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1加强人员的管理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户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人为控制核心。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控制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包括业主方面、政府方面和承建商方面等。所以,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人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所以人应作为控制的核心。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2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在工程施工中,对材料质量控制应着重于充分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检查验收、眼把材料质量关、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材料的质量控制要依据材料的质量标准,明确材料的质量性能。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如水泥的标准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等,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质量如水泥的颗粒越细,水化作用就越充分,强度就越高;初凝时间过短,不能满足施工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初凝时间过长,又影响施工进度;安定性不良,会引起水泥石开裂,造成质量事故;强度达不到标号要求,直接危害结构的安全。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
3加强施工机械的控制
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参与承包单位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出发,着重从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例如,阳江市某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均采用大型水泥混凝土拌和楼,一般配套l―2台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实际生产力不小于7 0―100M3/h,以满足水泥混凝土和易性及现场摊铺施工速度的需要。大型拌和楼的强制式拌和,避免了采用小型自落式拌和机,混凝土坍落度难以控制,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欠均匀等问题,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与此同时,拌和楼均配备有自动计量设备,拌和用水量基本采用重量法方式控制,使投入料更加准确。
4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使质量管理行为有章可循
实践告诉我们,质量控制必须走出粗放管理的旧框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一套质量控制制度,制定管理程序,用制度去管理,按程序去操作。(1)审批制度。材料设备进场、工序交接等必须经监理审批同意,否则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步工作。(2)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式,市政工程中的许多结构,在工程结束后不再在外面。因此这部分工程必须在其被覆盖前进行检查验收。隐蔽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在自检的基础上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由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质监站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凡是未经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隐蔽。(3)工程变更处理申报制度。凡是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必须将有关变更申请提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派驻工地的项目管理工程师审核,再经设计单位核定后方可实施。(4)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对一般质量问题,由监理工程师发出整改指令;对质量事故,由监理工程师提出事故原因、责任分析及事故处理方案,报业主批准执行。(5)工程计量质量否决制度。对施工单位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中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予以否决。利用计量杠杆,调节工程施工质量。(6)工程质量动态报告制度:每月一次月报,内容包括质量分析、进度分析、投资分析,施工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等;重大质量事故或有关质量的重大事宜,随时报告;日常不定期地向业主驻工地管理工程师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5制定质量控制的要点,抓住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管理过程中,工程部制定了质量控制要点,按照施工进程,由现场管理工程师不定期进行现场抽检或检测。经常检查、监督监理工程师对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情况。授权监理工程师,如发现不符合设计及操作规程的工序,立即令其暂停施工,返工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停止使用。(1)原材料。工程所用原材料、预制构件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复试报告,且与使用单位和工程名称相一致。骨料、钢材和水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材料,严格检查验收。(2)桥涵工程。桥涵是市政工程中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位于市区的桥涵既要求质量上安全可靠,外观上又必须美观实用。(3)市政道路工程。道路的土路基、基层工序作为重要隐蔽工程验收。在施工单位按验收标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业主、质监单位、监理、设计单位共同验收。平整度是道路的重要使用功能,路幅内各种检查井(雨、污水井、自来水井、煤气井、供电井等)高程及方向应服从道路,井周应分层夯实防止下沉。(4)市政排水工程。现场管理工程师重点检查管道基础、窖井、外观质量、污水管道闭水试验。覆土前管道作为隐蔽工程验收。管道的外观质量检查内容:管材、安管、接口、管座:窖井外观质量检查内容:井壁平整度、垂直度、光洁度、形状,管口与井壁是否齐平,井座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井框盖是否稳定等。
参考文献:
[1]江伟荣.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6,(2).
[2]倪员建.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 [J].中国科技信息,2009,(9).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卫基础设施是城市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公用设施,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形象。为用足用好环卫建设专项资金,保质按时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尤为重要。笔者多年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体会到要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不仅要对建成设施的运行进行监管,还要引导和规范环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充分掌握规划项目的落实情况、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建成项目的运行情况,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管理信息支撑。
一、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程序
(一)审核工程开工报告
在工程开工之前,监理人员要求承包人提交工程开工报告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含施工技术方案、进度计划等)并进行审批。工程开工报告应表明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理人员、其它施工条件等准备情况,并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工艺图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二)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旁站监理
监理人员必须通过旁站监理对承包人各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有效的控制。
1.检查用于工程的材料、设备、现场施工人员及其它施工条件,核对其与批准的单项工程开工报告是否符合。
2.采用全过程旁站、部分时间旁站和巡视等方法,检查承包人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对违反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行为,及时发出警告并作出现场指令。
3.进行每道工序或单项工程完工后的检查验收。
(三)工程自检报告及中间检验
承包人的自检人员按照专业监理人员批准的工艺流程和提出的工序检查程序,在每道工序(工艺)完工后自检。自检合格后,申报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二、重点把握三个环节
(一)前期的引导控制工作要准备好
1.质量监督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质监水平。因此,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和把握成为重中之重,将强制性要求落实到工程质量监管的各个阶段。
2。注重工程参与各方的质量意识培养。本着“执法要严,帮助在先”的原则,工程正式开工前,就要依据相关法规,组织实施监督会议,明确告之其职责,提出具体要求,使工程参与各方职责分明,目标明确。
3.针对不同工程制定相应方案,做到预控在先。环卫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在城市人群集居地,受自然环境限制,工程的施工场地、操作工艺等需要适时调整,为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应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督方案。如新建环卫垃圾中转站等地下工程,应加强基础围护及开挖工程的监督力度;公厕改造装修工程应加强对装饰材料的质量抽检等。对设计方没有考虑周到的问题,监理要把好关。施工过程是动态的,实际情况往往与设计有出入,监理人员要依工程实际情况,作出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决定。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环节要把握好
1.拓展质监职能,提升环卫设施质量水平。(1)严格依法治理。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加大《建筑法》等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2)以达标为抓手,促进施工队伍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为环卫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夯实基础。(3)在保证环卫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主动组织工程参与各方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追求超标准建设,加重社会经济负担,阻碍环卫设施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施工巡查,确保基础、主体结构的质量。建设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往往发生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控制好这两个阶段,工程质量隐患就可以基本消除。特别应对地基验槽、基坑围护、管线监测、基坑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模板支撑系统、钢筋绑扎、电位联结等工程中所涉及的计量、检测设备,要加强检查,对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试块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等,要坚持重点抽查。
3.创优与查劣结合,服务与监督结合。对工程参与各方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认真地协调处理。质监工作要做到只设路标,不设路障,服务多方。同时,要严格按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消除质量隐患和安全使用功能缺陷。积极倡导工程创优,对创优单位在政策、技术、具体实施上给予实质性帮助,加大对劣、差工程的查处力度,探索严格监督与主动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三)后期竣工验收工作要检查好
在石化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里面,通常会出现几个专业队伍同时交叉施工的现象,这对石化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正常实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石化企业生产具备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易中毒等特点,导致石化工程项目要达到高要求、高标准。因此,石化工程项目在其建设的初始阶段就应当重视质量管理,整体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为石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一、明确石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
石化企业要想加强自身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主要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在进一步的细化以及量化实话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当中,主要是以WBS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将质量管理从石化工程项目设计的角度进行考虑,其是可以分解的,而其中主要是包含了设计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设计出来的成品的优良程度能够达到哪一高度的步伐;在材料的采购当中,材料设备的合格率、交付率等等都关系到了质量管理的目标;考虑到施工过程,土建工程的质量事故发生的频率以及优良率等也于质量管理的目标有着重要的联系;而考虑到工程竣工之后的验收,那么一次性调试的成功率、设备正常使用的比例等都将成为质量管理目标的参考参数。
其二,考虑到对于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针对性的制定目标制度,就需要在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推进当中将质量目标作为其基础。而这一项内容主要包含了管理目标的设置、实施以及评价这单个方面。业主主要是需要将项目质量管理目标设定出来,然后再通过分级的分解以及细化,从而将质量管理的目标图绘制出来;在质量管理目标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按照事先就已经制定完善的依据进行,在期间也需要做好不定期的修改于检查。
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明确石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职责
为将业主定位带来的虚拟化的弊端有效的规避掉,作为石化工程项目就需要在质量管理的组织的设定当中将业主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加以明确,从而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将质量管理职责加以明确,从而为了石化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首先,业主所拥有的主体地位需要树立出来。其一,在企业内部,业主需要树立出质量管理的主体意识,并且对于业主质量管理的主体地位,石化工程建设的参与方需要给予肯定与成人;其二,对于质量管理有关制度的完善也离不开业主,为了控制并且有效的管理好工程质量,业主就需要针对性的设立质量部门,从而对整个工程当中的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规范;其三,在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业主也需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将每一条的规范与制度加以落实。
其次,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的过程中成立起质量管理的专门工作小组,负责控制存在于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质量工作,并实施监督职能,有效解决石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防调问题,促进石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合理的控制。
最后,明确石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职责。业主有必要跟一些专业的咨询工程公司合作,要求他们监督石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使设计阶段会面临的设计审查问题所带来的质量问题以及项目可能蒙受的损失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业主要明确并规范监理公司发生在石化工程项目过程里面的每一个质量管理行为,对其进行必要的约束;针对设计单位推进第三方监督检查制度,审查设计方案的使用要求以及它的功能价值;对项目采购实施第三方检测制度,加强招标采购环节的公开、透明,完善招标采购体制,加强对设备及材料的监督;完善石化工程项目现有的承包管理体系,明确承包方的质量管理地位,通过验收强化监督承包商的质量管理。
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重视控制石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
根据石化企业需求、石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石化工程项目的特征等内容,石化工程项目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完善石化工程项目实体项目得以形成这一目标,从而促使生产运营正常、持续。
另外,针对质量管理的过程,石化工程项目也需要注重控制。第一,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之初,作为业主就需要让设计单位明确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建立健全,并且将可靠、真实的项目资料提供给设计单位,并且对设计单位说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跟踪;对于采购环节也需要做到严格的把关,对于工程当中所需的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发现设备与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严厉禁止其进入施工场地;第三,对于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管理的控制,则需要从具体的施工工序着手,并且采用质量控制点的方式来进行质量的控制管理,并且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的工艺过程,则需要做好防腐与隐蔽;第四,控制验收阶段的质量,认真检查设计完成的现状,抓好漏项工作,监督存在于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隐患,并针对问题责令承包商限期整改,最后完成评定质量的工作。
四、结语
科学的、高水平的石化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是保障石化工程项目施工顺利、安全的基础,因而加强石化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项不得不行的工作,它体现着石油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水平,是企业立足于国内市场并成功迈进国际市场的依据。
前言:
工程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要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目标。
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落实与控制:
要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对工程建设进程中各个阶段质量严格控制。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论述:
1.1、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阶段
(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2)项目决策阶段。
(3)工程设计阶段。
(4)工程施工阶段。
(5)工程竣工阶段。
1.2、 工程质量控制主要任务
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的优劣,对工程能否正常运作关系重大。不仅严重影响承包商的信誉,也将影响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方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直接反映出监理工作的好坏。因此,工程质量问题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利益之所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参与工程建设各方所处位置不同,各自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施工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施工质量目标,控制要点,控制方法、质量措施,及时做好施工班组和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任务书)》指导施工,特别注重质量标准、注意事项和强制性条文等对工程监督实施;严格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及查对是否按设计图、施工规范、验评标准实施;严格执行“三查四检”制度,按质量计划履行。建设单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质量控制为纽带,协调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三者关系,加强对监理、设计、施工的质量控制,监督合同履行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1.3、工程质量控制基本内容
为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会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控制:(1)预测工程建设期和使用期对质量影响的全部因素,做好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规划;(2)选择资质等级、经验、信誉合格的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必须涉及质量条款并明确质量责任;(3)做好对重大技术方案、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4)做好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如: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施工准备、材料机具供应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5)做好质量信息反馈,通过组织与协调手段,进行合同的履行、强制性标准的执行及全面的质量管理。
1.4、对监理、设计、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各阶段,建设单位要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来实现最终完成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1)对监理的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对监理的监督控制,主要通过监理工作月报和进行现场监督。监理工作月报主要反映内容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控制情况,包括: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旁站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优良率统计;施工试验情况;质量事故;暂停施工指令;本期工程质量分析(包括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质量对策一览表)等。根据监理月报反映的质量情况,并通过现场勘察来督促监理和施工单位对有关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搞好质量控制。
(2)对设计的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及时准确地提供设计图纸、处理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单位对设计总要求是:应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做到适用、经济、美观、合理、防灾、抗灾、安全、节约用地,环境协调,低价高质。为达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根据项目建设有关批文、资料要求,编制出规划设计大纲,明确设计的质量标准,组织设计招标或方案竞赛,评定设计方案;进行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查,优选勘察、设计单位并签订合同、明确质量责任和按合同实施,并加强对合同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控制设计质量,审查设计方案,以保证项目设计符合设计大纲要求,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现行设计规范、标准,符合国情,工艺合理,技术先进;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的成果,又是施工的直接依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最终要体现在设计图纸的审查上;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配合施工,解决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提出的质量问题,设计变更和处理预算修改。
(3)对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开工前,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招标,选定与工程建设任务相适应的承包商,并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建设单位对施工的具体质量控制主要是委托监理进行的。监理依据项目建设单位与承包商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监理,使承包商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在监理的控制之中,有效地开展质量控制。
在项目施工中,质量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总结与探讨。近几年来,大批建设项目立项、建设与投产,加快缓和社会(开发商)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但对工程建设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材料、设备供应订单多、人手少、任务紧等,使材料设备供不应求,供货材料设备制造质量有所下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承接项目过多,人手少、人员调整不合理,人员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工程进度节点超常发挥,为满足市场需求,加快施工进度,过度压缩工期,使施工质量有所下降等等。为此,建议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主管人员应根据上述现象,根据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同时,根据现有的工程建设特点,及时把握好质量与进度的矛盾。当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质量必须放在首位。同时,应在进度节点被调整确定之前,预先组织对进度节点实施阶段做好哪些施工质量会受到影响作一次分析与评估,并提出这一进度节点实施阶段的质量分析评估意见与建议书,作为提供决策部门和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
2、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提高工程质量,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已成为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从管理者做起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创施工质量“零缺陷”工程。
企业管理者对工程质量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即:
a客户的要求是确定业务质量的标准;
b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在于预防;
c工作的最高标准就是“零缺陷”;
d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用返工而发生的额外成本增加。
2.2、从工程实际出发做好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按“零缺陷”团队管理、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中要求依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单项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并以技术交底形式向有关施工人员详细交底。交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技术交底。一般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内容:
(1)结合具体操作部位,贯彻落实施工的各项技术要求。
(2)落实对关键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
(3)必须注意的尺寸、轴线、标高以及预留孔洞和预埋件位置、规格、数量等。
(4)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等级、质量要求以及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的配比。
(5)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工种配合、搭接、安全操作要求及注意的事项。
(6)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和实际措施。
(7)设计变更情况
(8)必须保证技术交底的质量,使操作工人、专业工长等基层人员能按设计意图和规范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必要时还需示范操作方法,先做工程样板等。
2.3、从源头抓起把住进场材料的质量关,确保进场材料“零缺陷”。
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原材料的好坏是关系到工程能否优质完工的重要前提。为此,要求质检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为利所动。对每一批进场材料均遵循严格的报验制度,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对关系到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材料,必须采取抽样和普检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用材质量。
2.4、严格质量控制打造工程质量“零缺陷”。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则是单项、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控制工程质量,必须从以下5个环节抓起。
(1)增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中某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因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而造成人为失误,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精密度和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序施工过程等,应严格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能力的考察着手,采取适当手段,加强技术交底、特提醒操作要点、注意质量标准并严格监督检查等。
(2)加强技术复核。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或关系整个工程的技术工作,必须加强复核,避免发生重大的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正常使用。除按质量标准的规定复核、检查外,还要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对标高、验线、模板、钢筋、混凝土和砂浆、结构吊装、装饰、屋面等工序,严格检查复核,保证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尺寸得到有效控制,使主体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同时,避免由于主体结构的方正、平整或几何尺寸控制不到位,造成装饰材料的浪费,影响经济效益。
1 引言
汕头市金叶岛是韩江支流新津河出海口处的一个小岛,属于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较差。金叶岛国际花园十一区住宅楼工程,其建筑物由一层地下室及四栋八至十五层的小高层住宅楼组成,建筑面积s193,,39 a。本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完全按照我单位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进行了适时培训和有效地激励,共同致力于此优良建筑项目的落成。
2 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金叶岛国际花园十一区住宅楼施工项目管理按我单位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全面质量保证体系。首先成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其次制订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然后实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2.1项目部由主持过多项大中型建筑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设项目总工、工程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等部门,配备高级工程师及多名技术人员作为专职质检人员。
2.2制订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放行制度,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制订三级检验制度,实施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部和监理终检制度。每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进入第二道工序,保证施工质量。
2.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3.1首先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技术措施方案”,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2.3.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按我单位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写质量手册,制订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职能分工、质量控制点和措施,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监测性。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该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依次展开。事前控制是项目部预先进行周密的施工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事中控制是项目部通过技术作业和管理活动行为的自我约束和他人监控,来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事后控制是项目部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2.3.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金叶岛是河流出海口处的一个小岛,屑于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较差。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重点在于护壁桩、桩基础、防水层的施工和地下水位控制,因此,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3 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激励
建筑工程建筑质量是牵涉每个人的生命安危的大事,因此,施工队伍的个人技术素质和实际技术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各项培训,实际水平没有确实的考核,使得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员工培训体系及开发在短期内是很难见效的,施工单位只有通过长期的、有计划的培训,才能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每个建设项目对具体的施32"1"艺都有不同的要求。在组织施工过程中。要求一定比例的具有一定水平的工人技师,另一部分则可以是具有初步操作技能的基建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要指导施工方合理分配工作,使工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熟练一些基础工种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挑选人员进行培训,使之熟悉新的施工技术工艺,成为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骨干力量。然后让他们在工作中有计划地向其他施工人员传授技术。这方面,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安排。有了合理的培训考核机制,施工人员才能明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并且有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动力。从长远来看,这对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1.1编制施工进度总计划
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在制定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务实性,进度计划一定要和现场情况紧密结合。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理顺土建与安装的配合。
1.2编制各个阶段的详细进度计划
为了按期完成项目的全部合同内容,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用周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年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一定的余地,以免在施工时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期无法按时交工,影响了工期和成本。
1.3实有效的动态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及时进行修正、调整。使整个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按照工期和合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的要求,对工程施工及时调整。
1.4材料供应要有计划
无论是甲方供料买还是施工单位自己供料,在进行下一施工工序前,现场的材料员一定要提前向计划采购部门提交一份详细的下一阶段材料计划表。材料采购部门要根据材料员所提交的用料表及时备料,避免由于材料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缺料窝工,严重时影响工程质量。
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
2.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就是在施工之前就要有计划的做好质量控制的安排,首先是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开工前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对一些重点部位、重点工序以及一些新工艺、新措施做详细的交底,指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对那些环节加以特别注意。通过有事前的计划,有效的避免一些质量通病的发生。
2.2事中控制
质量的事中控制人的因素是首要的。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违纪违章等。
(1)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2)材料因素。材料因素(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掌握材料信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5%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材料的进场把关,使一些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材料用到了工程施工中去,从而给工程质量埋下了永久的隐患。
(3)施工工艺因素。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工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是否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工艺、技术、操作、组织、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机械没备因素。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地形条件、项目结构形式、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合理确定施工机械的数量。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污染规定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会影响到施工成本,所以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加控制,积极消除不利因素。此外,冬雨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如是钢筋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等,拟定冬雨季施工方案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2.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验。如发生一些规范允许的质量偏差,就应该及时进行纠偏处理,避免由于处理不及时发生更大的质量事故。纠偏处理完以后要认真总结,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项目成本管理
(1)通常要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而不影响其他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对成本的措施必须与工期、质量、功能通盘考虑。一般只有当给出的措施比原计划已选定的措施更为有利,或使工程范围减少,或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才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