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3 10:07: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篇(1)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即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规律的理论,对指导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开始为经济学奠定基础,到如今形成体系完整、分类详细的经济学理论,其间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过程,凝聚了无数经济学专家学者的努力成果,也为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经济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产生的一门社会科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更是被高校列为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教授好这一门课程,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是高校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专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经济学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要求教授这一门学科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教材上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本质规律及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归纳,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质进行讲述和展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预设目标很难达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教育方针方面。由于历史方面的诸多原因,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更多地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有许多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容充斥其中,例如“公有制不如私有制”“私有制无剥削”“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等观点俯拾皆是。这样的观点无疑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悖的,若是不加辨别地全盘吸收,对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会造成极大的打击。因此,很有必要就此对经济学的教育方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教材内容方面。第一,理论体系庞大,内容多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问题的不断解决而日渐充实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逐渐扩大,且内容大多抽象,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很多经济学方面的专业术语虽然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其深层含义还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第二,理论脱离实际。经济学方面的教材大多是引用一些经典的经济学著作,而这些专著大多创作年代较早,与实际生活中日新月异的经济学状况相隔甚远,所以很难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现象严重,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教材内容与中国国情不符。经济学教材大多来源于西方,是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学者针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所做出的分析和解释,事实上并不与我国国情相符合,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很难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师方面。第一,教学方式单一。在经济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配套设施的相对落后和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听到的和记到本子上的东西不少,真正掌握的东西却不多,无形中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从长远角度来讲,这是不利于经济学教育健康发展的。第二,考核方式单一。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一直以来沿用的都是闭卷考试的方式,并且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忽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方面的引导和考查。知识不能得到运用就只能是死知识,如何让知识活起来,是当前经济学教育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四)学生方面。由于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对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等知识点应用得比较多。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难以接受,更不容易将其与枯燥的经济学文字描述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这些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他们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由于学生本身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有限,很难将经济学中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针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明确教育方针。首先在教育方针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明确的教育方针,对经济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要求教师坚持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吸收和归纳中外经济思想的合理成分,摒弃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成分,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全面掌握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二)解决经济学教材及内容方面问题的措施第一,加强教材管理。在经济学教材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避免直接引入西方原版教材,而应该选择国内学者编写的经济学教材。因为西方原版教材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研究问题的视角也不尽相同,应该予以适当采用而不应该全盘吸收。而我国学者编写的教材立足点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对各国经济思想进行了适当的吸收和采用,有利于学生全面看待经济学思想,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第二,调整学科设置。高校在设立经济学课程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发和设立经济学的相关课程,如经济实践学、经济思想史、方法论等相关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还可以使学生从宏观角度全面地掌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三)解决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第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改进经济学教学工作的关键。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爱国精神教育和国情教育,强化爱国意识;其次,加强对经济学从教教师的审查和培训,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后,建立高标准的教师培训基地,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第二,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查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但是一味地考查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吸收和借鉴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知识的分组讨论来完成如经济学小论文、经济事件辩论会、班级经济学手抄报、黑板报等任务,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学科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组织、辩论、合作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四)解决学生学习方面问题的措施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经济学的同时,也可以自学数学方面的图表、公式、证明等经济学相关知识来对经济学进行辅学习。同时还要多关注社会上的经济事件,并关注知名学者、教授对该事件的专业性评论,自己也要善于分让研究生尽早养成团队合作的能力,尽早融入团队、适应团队协作,为将来的研究和就业打下基础。再次,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取得。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本身就属于研究热点,大到国家的重大项目,小到研究生的学科竞赛都有交叉学科的影子。因此,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可以实现研究生的优势互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研究的热点领域创造更多的研究成果。(二)导师方面。研究生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因此,导师既要了解研究生在前期学习阶段所学的专业,又要发现他们的特长与兴趣,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织和融合在一起,因材施教地发掘研究生的潜能,引导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导师的知识结构、学识水平、科研背景及能力、专业视野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6]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师也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取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掌握本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并将其融入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中。但这仍不能提供多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成立导师组,一般由2~4名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导师之间应能够密切交流,研究方向具有可交叉性,全程指导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引导研究生将各自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作用于同一目标,增强他们从多个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养成。同时,导师应根据实际需求,请“外援”帮助指导创新团队研究中内部不能解决的难题,这样可以确保研究生的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导师组应根据研究课题需要对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度,对创新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和发表,并建立合理的奖励和激励机制,以鼓励研究生更好地进行创新研究。(三)培养环境方面。培养环境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2]在日常加强研究生理论知识学习,设立多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营造交流的氛围十分重要。导师应该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展示研究成果;也应该定期通过文献交流的方式,关注各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建立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气氛,打开研究生视野,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协同创新团队。导师应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竞赛、研究生创新项目、学术交流会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从交流和实践中拓展知识面、提升科研水平,为协同创新研究打下基础。

四、展望与结语

多学科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学科之间优势互补的明智之举,这有利于学科之间理论的融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研究并解决复杂的科学难题;将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应用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中,有助于在科研中协作解决科学问题,实现科学研究的突破创新,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通过协同创新培养高水平人才。

作者:玛衣拉•吐尔逊 单位: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琴,叶明.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72-73.

[2]王宁可.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观察,2015(9):40-41.

[3]辛敏英,姚远,黄金.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与探索[J].求知导刊,2016(1):55-56.

篇(2)

一、中医药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卫生健康服务遇到的问题,并解释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卫生服务中的经济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卫生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和中医药相结合形成的学科,运用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中医药服务,中医药资源分配、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强调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阐释中医药行业中经济发展规律。国内关于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不过卫生经济学毕竟是从国外引进的理论,主要还是适用于现代医药学,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中医药领域,中医药行业的卫生经济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少专业的、适合中医药的卫生经济理论的支撑。

二、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没有充分挖掘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研究方法与其他行业的卫生经济研究相同,这会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研究思路也是借鉴西方现代医学的思路,未能注重中医药本身的优势和特点,不利于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知,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是必要的。

(一)突出强调中医药特色

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有其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卫生经济学,要充分挖掘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的传统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利用中医药经济学理论知识,重点关注中医药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形成适合中医药发展的卫生经济学。

(二)符合中医药领域的发展需求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撑,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有助于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能够在中医药服务、管理、评价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产生新的研究方法,解决中医药发展方面的专业理论指导问题。

(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就目前来说,我国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体系尚不完善,帮助建设科学完善的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体系,弥补以往探究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产生更多关于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方面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四)提高中医药领域的管理

深入研究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为中医药卫生服务领域提供对策,完善中医药卫生管理。整合中医药行业的卫生经济方面的数据,建立健全覆盖全国众多中医医院的大型经济数据库,有助于对中医药经济数据的掌握,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对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分配,掌握中医药行业的服务状况,从而提高中医药卫生服务水平和经济决策水平,更好地实现对中医药领域的管理。

三、思考与建议

(一)学科定位

中医药卫生经济学并不是单一的学科,其融合了中医药、经济学及管理学。中医药理论应紧扣中医药的特殊优势,顺应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经济学理论要注重与中医药的结合,并不仅仅是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管理学理论重视医院经济管理方式,再结合中医医疗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二)学科建设

任何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支撑,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也是如此,建设中医药卫生经济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研体系,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三)建设数据库

篇(3)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体系全面、内容极其复杂的学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综合运用实践教学的不同方式和特色充分带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扎实掌握这些基本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是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本文就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具体涉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两方面具体的改革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究。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教学大纲为总体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论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如何改革,其具体的内容一定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分析教学大纲的具体规定,将微观经济学的全部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的内容,包括基本的经济常识,是用来培养学生经济观的推力;第二部分是需要掌握的内容,是学生学完微观经济学以后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第三部分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要用到的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在教学的时候采取的方法不一样,学生接受掌握的方式也会不一样。所以,教师在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要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实践教学中创造模拟环境

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教材情况来看,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以国内学者编写的为主。国内学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很容易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西方经济学而省掉大部分典型的案例及其分析。“囚徒困境”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模型,但是在具体的微观经济学软件开发的实践教学中,并没能模拟还原真实的案例场景,学生只能聆听事情的发展而不能参与其中从而深切地领悟实践的整个过程。理解这个案例可以举生活中相似的例子:对于两个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甲和乙,如果双方就同一个项目进行竞争,那么甲和乙在处理与政府公职人员的关系上都有两个选择,A行贿或者B不行贿。学生可以现场模拟公司甲和乙进行自我选择。在实践教学中创作模拟环境,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更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相长。

2.在实践教学中模拟公司运营,给学生创造逼真的操作环境

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应该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独立判断来分析、处理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模拟公司运营的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在某个市场的内部或者是公司的内部。现场模拟一个公司的完整信息出来,包括背景资料、运行要求等。学生就需要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具体的公司经营和运作。小到市场调查、目标人群、目标市场的分析,大到企业内部营销策略的制定、人力资源的管理、市场结构和绩效确定等一系列的决策性重大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完成。教师应该负责好模拟结束后对学生具体操作流程优缺点的分析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改正意见,以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更好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知识。

3.充分依靠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高校已经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的推动下,实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我们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教师教学特点的特性,在教学方法、备课方法等内容上寻求突破。互联网普及也可以成为带动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邮箱、网盘等都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此途径提出相关问题,

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整理出来的资料等放到上面供学生课下巩固具体知识,为学生授业解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同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经济方面的基本概念、定理等扎实掌握,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中面临的经济问题,为学生经济学方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和广大学生共同努力,协同带动,只有这样,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具体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郑健壮,王石河.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篇(4)

二、高校进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当前高等院校开展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高校的大学生能够通过接受相关经济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掌握关于经济学知识信息索取的方式,如可以依托互联网以及图书馆等途径,从而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二是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同时还应当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引证社会中所出现的经济事实,阐述相应的经济模式;三是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的经济学领域的知识进行专业论文的撰写,如拟定相关课题进行经济类文章的写作,从而在论文中阐述经济学原理以及概念的实际运用等;四是高校大学生能够做到通过对于专业经济理论的学习,对政府部门的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可分析其中的利弊;最后就是高校大学生能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同当前社会中的经济事实相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到现实问题中去,通过分析、探索从而能够发现新的经济原理与知识。这五个不同方面的目标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且逐步升华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学计划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逐步进行掌握与运用,从而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中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实现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构建同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教学应当首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该学科的教学应当注重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时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由于现代经济学这门学科是源于西方,因此西方经济学自然就会被视为主流经济学,但是在对于主流经济学的教育教学进行借鉴吸收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同我国经济体制与国情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在对于国外先进的经验理论进行借鉴的时候避免照抄照搬,而是在理解其教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从而整合出一套先进的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体制。在实现经济学教学体系本土化的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学教育教育也应当实现其国际化,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学应当走向世界,而世界的经济学也要融入中国。正是在这种学术交流过程中实现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构建了与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二)适应市场需求,改进教材与教学方法

由于我国当前部分高校中在经济学的教学上普遍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对高校在学科教材的选取上所存在的问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材的选择应当同时展的需求相适应,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在内容上具备理论全面且新颖的特点,并且对于国外优秀的经济学教材也应当纳入到高校经济学科教材领域中;其次,选取的教学方法应当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于经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次,高校经济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注重知识的学习领会,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将知识经验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构建相对合理的教学考评制度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与观念的影响,高校中对于学生的考评往往是通过单纯的考试成绩,特别是期末考试成绩来开展的,然而这种考评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就是学生对经济学领域知识真正理解掌握以及学生对于所学经济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都难以检测出来,因此,当前高校应当转变考评观念,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如综合性考评,即将学生平时成绩作为考评的参考依据,融入到最终的考评中;另外,还可以开展实践性考评模式,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再就是可以让学生撰写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提升学生对于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科研能力。通过采用多种考评方式,从而建构起高校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考评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篇(5)

1前言

商务英语是英语众多用途中的一种,主要应用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展的关于投资、贸易的各种公务、经济以及社会活动中。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将培养既具有扎实英语知识功底,又具有高超专业技能,同时还能熟练掌握管理、经济等相关学科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而语言经济学则是一门新兴科学,其涵盖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语言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和其他类型的资源相同,语言也有着一定的经济属性。站在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探讨,对该学科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语言经济学的概述

2.1语言是人力资本

在语言经济学中,语言是最核心的一种思想,同时其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简单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其所掌握的母语或者第二种外语,均属于资本的一种。站在个人层面上看,掌握一种甚至多种语言有着极大的益处。一方面,其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语言不断的完善自身语言知识以及技能,将语言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例如,可以从事翻译、编辑等与语言有着直接关系的工作,进而获得经济方面的收益;另一方面,借助语言交流也可以学习其他方面的技能,进而增强个体的综合技能水平,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经济收益。站在集体的层面上看,一个综合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或者集体,其能够产生的效益越高。这种现状说明,某种程度上相比于语言的稀缺性,语言的普遍性的更能体现出语言应有的价值。

2.2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体现着经济价值

一般情况下,若站在社会市场的层面上看,劳动力所掌握的技能种类越多、技能水平越高,则其相对资本就越高。同样,语言技能也是劳动力应该掌握的主要技能,其对劳动力自身的资本价值以及经济收益均有着较大的影响。经过相关学者专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劳动者是否掌握第二外语以及掌握的程度与其自身的收入呈正比关系。因此,英语教学自身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而对劳动力自身而言,学习英语便是对其自身的一种资本投入。而且,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以及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着这种经济价值的高低,某种角度上说,这也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

3商务英语教学中语言经济学的探讨

将语言经济学融入到商务英语教学中,能够为其实践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商务英语属于英语用途的一个特殊分支,商务英语教学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国际贸易人才。而对于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而言,语言经济学不仅为其提供了基础理论方面的支撑,同时也为其提供的新的研究角度。

3.1语言经济学的指导性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经历了多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学位定位、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时至今日,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以及社会文化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上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初的数量需求演变成了现如今的质量需求。具体来说,企业不仅要求商务英语人才有着极强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英语语言知识,还要求其具有高超的商务沟通能力以及实际技能操作能力。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同等求职条件下,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更大,同时其也能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综上所述,语言经济学对于商务英语教学而言,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3.2语言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必须建立起合理的、科学的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不同,商务英语旨在培养有着较强实践能力的跨文化商务人才。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之前,首先要对当下市场对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其与学校的客观条件综合到一起考虑,明确商务人才的培养层次,进而针对性的开设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高校必须要对商务人才市场进行定期的调研,力求做到教学目标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改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经济性以及有效性。

4结语

本文主要从语言是人力资本以及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体现着经济价值这两方面,对语言经济学进行了概述。同时,基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了探讨:语言经济学的指导性以及语言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应用。总而言之,商务英语不仅是英语文学知识的教学,还要包括商务学科知识的教学。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增强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为社会输送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高超实践技能的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洪,周红.任务体验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J].嘉兴学院学报,2015(01):138~143.

篇(6)

经济学课程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在分析的时候要通过数学公式、图表和曲线等工具,而且部分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分析的时候需要借助大量的数理实证和图形,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但实际上,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却恰恰相反,人文知识比较丰富,而数学的基础却很薄弱,导致了学生更倾向于学习经济学的定性分析,而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却不感冒,不愿意深入研究定量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不习惯利用数学公式、图表和曲线等工具来分析经济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以及理论。因此很多经济学学生在学习方面觉得有难度,认为经济学课程枯燥、抽象,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1]

1.2因为国内外差别,学生学用脱节

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产生以及发展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的历史背景相差很大,与我国的国情也有很大的差别,很多经济学理论以及观点如果站在中国,根据中国的国情去分析的话,很难理解透彻。因此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常常出现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学习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无法运用到社会经济实践之中。往往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对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一些经济问题没有办法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即是所谓的学用脱节,也是目前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2]

1.3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不足

高校本科的经济学课程一般都是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开设,学生还处在本科的低年级,由于进入高校的时间并不长,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并未完全消除,因此在学习上还处在一个较被动的地位,而且高等院校的学生也没有工作经验,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也比较少,因此经济学的素养不足,对很多经济学知识点的理解都不透彻。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点,但是因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也没有感性的认识,甚至存在一些经济学的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不了解或者只是掌握一些皮毛。

2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进行创新教学的对策

2.1应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经济学老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效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如下几种:(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很多门学科都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经济学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经济学老师根据经济法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通过引用一些典型的经济案例,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案例中的材料和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通过判断给出决策,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运用教材知识或者所掌握知识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讲经济学中某一个基本原理的时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强了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3](2)讨论教学法。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尤其是高校本科的学生,更应该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作为课堂上的指导者,经济学老师也应当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坚持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经济学课堂上开展经济学活动,并且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和谈论,学生之间的观点不同,这些观点相互补充和修正,强化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且还能指导学生去发现和探讨经济学教材中知识的规律,深化研究的力度,思维得到了开发。在讨论交流活动的最后环节,经济学老师可以就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以及加深学生的记忆。(3)综合案例讨论教学。知识点相互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因此经济学老师在经济学的讲学过程中,也不能只对某一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通过巩固和复习前面的知识点,来引进新的知识点。

2.2良好把握课程教学的核心

高校的经济学课程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微观经济学,还有一个是宏观经济学。前者重视资源的配置问题,“价格理论”是主要的核心理论。而后者重视资源的利用问题,“国民收入”是主要的核心理论。很多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导致学习吃力。[4]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经济学老师应当为学生分别理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线,让学生在掌握这两条主线的基础上再将全部的经济学内容串联起来,继而全面掌握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例如宏观经济学含有较多的理论派系,经济学老师可以根据经济学中的三大模型,给学生详细阐述各个模型的内涵,并且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模型内涵的基础上掌握模型与模型之间的联系。

2.3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也就有了巨大的学习动力,会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学的学习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经济学老师首先要有课程意识,并且要有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和教材观念,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并将其完全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培养模式制定上,要根据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将其与学生的素养紧密结合起来,再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经济学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积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经济学老师要通过多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经济学产生创新欲望,情感得到培养,思维得到激活,在此基础上,经济学老师除了要有课程意识,还要有目标意识,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三个方面充分结合起来,缺一不可,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教育效益,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经济学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主动能力。[5]

2.4全面结合我国国情

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产生以及发展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相差很大,如果从中国的国情角度去分析的话,很难做到透彻理解,经济理论脱离了生活实际,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如今本科经济学的教材内容撰写背景都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主,而我国的经济生活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国可以利用“洋为中用”这一方式,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的经济学课程和案例,将中国的实际经济和系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6]例如经济学教材中在分析三大货币政策时,主要强调与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相比,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取得最佳的效果,一般来说使用较少。但是在中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次数就比较多,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威胁以及抑制经济的过热现象,这样与国外的行情则大不相同,中国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多疑问,经济学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当前开放的经济背景,从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金融环境以及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来给学生解释。

2.5落实技能培训

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并且是纯理论,除了介绍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就是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点,但是经济学的教学则不一样,如果经济学老师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没有办法将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解决,这样的经济学课程教学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经济学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要落实学生的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应用到专业化能力,并且经济学老师要掌握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态,了解到当前社会经济行业的规范和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用技能,对感性认识进行深入研究,将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7]

3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本科的经济学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化需求,培养经济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当前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经济学老师应当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并且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经济人才。

作者:唐丽君 单位: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

参考文献

[1]弓瑞琼,谷满意,胡德春.重思数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性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6):12-15.

[2]李明桥.关于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3(12):04-06.

[3]周科理.让经济学课程堪以实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9):06-09.

[4]刘晓静,刘京丽.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2):13-15.

篇(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125―02

1引言

信息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列于中国应用经济学专业目录下。自此,国内许多高校的经济类、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信息经济学课程。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逐渐凸显出来,已引起一线专业教师和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信息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改善有所裨益。

2信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2.1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松散、理论抽象

信息经济学自产生至今,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在西方一开始就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一是以马尔萨克、施蒂格勒和阿罗为最早研究者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又称理论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和理论的角度,研究市场信息及其特性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后果,从信息分布的不完全、不对称出发,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其要旨在于考察运用信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种种机制,包括不确定性与风险、委托关系、逆向选择、信号传递、道德风险模型以及激励机制设计等。二是以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为创始人的宏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又称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从宏观和应用的角度,研究国家和世界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作用等。这两个研究领域,虽然都与“信息”一词相关,但“内容上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逻辑体系上的相对松散。

在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学者们的努力产生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国内学者来自经济学界和信息科学界,其研究角度不同,对信息经济学学科理解不同,使得其研究范围和领域很难统一,导致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差异较大、内容庞杂。

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松散,给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将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一一讲述,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如果每个部分只介绍最主要的理论,课堂教学缺乏连贯性;如果只侧重于某些理论的详细讲授,又使得学科体系缺乏完整性。

信息经济学内容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使得教学方法难以把握。在信息经济学中,不确定性分析、博弈论和委托人理论方面的内容,“运用的数学知识较多”,“侧重于把经济现象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刻画”,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以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讲授吃力,而且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甚至造成一些学生的畏学情绪;而关于信息资源、信息商品、信息系统、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及其测度理论等内容,相对枯燥,“可讲性较差”,如果照本宣科,会使课堂变得无趣,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

2.2教学参与主体专业背景的局限

信息经济学既是一门经济学,“同时又是信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高校开设该课程的主要是经济类和信息管理类专业,许多授课教师在讲授该课程之前,并没有对相关理论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而且不同专业的授课教师,只拥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样,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拥有的相关背景知识是不同的。如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缺乏信息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使得信息经济学课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着困难,尤其是“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区别教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信息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3信息经济学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3.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从学校和院系层面上,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要符合教学规律,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参与主体知识掌握的渐进性,来安排有关选修课和后继课,确定各门专业课的授课顺序。具体来说,就是将先修基础课放在低年级阶段,后继专业课放在高年级阶段,这样先修课的学习就为后继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如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信息资源配置和博弈论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信息经济学课程时,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相关知识。

3.2精选教材

信息经济学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宽泛,学者们关注的领域不尽相同,这直接导致以“信息经济学”命名的著作内容差异较大。综观国内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著作,在非对称信息经济学方面,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最具权威,在宏观信息经济学方面,马费成的《信息经济学》较具代表性,二者适合研究生层次的教学;陈禹的《信息经济学教程》是横贯微观与宏观整个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国内成果,理论体系较完善、内容全面,比较适合本科层次的教学。所以,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要看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学生(本科或研究生,经济类或信息管理类),需要向他们讲授信息经济学哪方面的知识;其次,选用的教材内容既要反映这门学科的前沿性,又要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符合培养目标。综合考虑选择相适应的教材,才能实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效用的最大化,也会使信息经济学教学更为有效。

3.3重组教学内容

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具体为: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主干教学内容。如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信息经济学的主干教学内容应确定为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商品、信息系统、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等。第二,分析章节教学任务,确定重点和难点。第三,优化课程内容。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补充一些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新知识,少讲那些陈旧过时的内容。

3.4多元化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课时安排、学生接受能力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由于教学课时少、课堂人数较多等原因,目前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法,但应对这种方法进行优化,即课堂教学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重视知识的简约化、结构化,让学生着重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术语和理论,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尽可能的多举些案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教学内容的适中性,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经济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许多学科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多方位启发学生思索。在信息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信息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经济活动中的现实案例,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适用性和启发性。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或称现场教学法),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与现实经验关系密切的条件下进行学习,以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有意识地联系起来,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应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讲授阿克洛夫旧汽车市场模型时,可以带学生到二手车市场,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我国二手车市场的现状,在实践中直观生动的理解抽象的“柠檬理论”,关键是要通过实践教学“把隐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4)研讨教学法。一种教与学互动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方法,是指在每一章内容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对本章的某一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的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是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研究,其学科内容和理论体系有待充实和完善;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三是引发学生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讨论,形成师生互动和形式多样的共同参与的研究型学习,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总之,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教师所讲的课程知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5提高教师素质

高素质的师资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信息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其理论知识和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信息科学相关知识,同时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做到深入浅出的讲授,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给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把教学和教研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教学水平。

总之,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其内容和理论体系尚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在尊重学科理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可达到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5.

[2]王高山,李国锋.信息管理类专业《信息经济学》本科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06,(3):2131.

[3]曹文文,路剑,王印华,刘妍.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5):794793.

[4]尤江东,丛敬军.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5):4955.

[5]马本江.信息经济学教学改进的新思路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17119.

篇(8)

中图分类号:FO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7-0011-09

一、前言

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倾向于把经济学视为纯技术性的、无关乎价值观的科学,它只关心方法手段而不关心基本目的。为此,现代主流经济学将人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被抽象为“一般均衡”这一概念,而个人选择则被约化为以谋私利为目标的极大化原理。不过,这种观点是将本来非常复杂的社会事实过于简化了。由人类互动形成的经济现象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选择问题,因而这种分析注定是要脱离实际的。事实上,即使从增进福利水平这一狭义经济目的上理解,经济学也必须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即工程学和伦理学是经济学研究中必须关涉到的两个内容。正如森指出:“经济学与伦理学、政治学中有关伦理观念的联系,为经济学规定了不能逃避的任务。”。把伦理学内容包含在经济学对象之内,就意味着对经济学的特性应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理解:它不仅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且包含了人类在社会持久方面的动机和批判的问题。

其实,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强调经济学的实证性质,并主张舍弃经济学中的伦理因素,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做到的。正如哈丁指出:“伦理学就是对资源分配的研究。”而且,对于现代主流经济学本身,它也会不由自主地由“是什么”的命题滑向“应该是什么”的命题。譬如,作为经济学三大研究内容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其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应然性内容:一方面,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为谁生产。而为谁生产,则已经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另一方面,决定生产什么的因素是人的效用,而效用是主观、不可比的,因而也必然会涉及到效用的取舍问题。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显然,由于经济学所内含的这两方面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所对应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中,主要涉及财富应该如何分配以及贫困、异化等问题,它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因而更偏向于规范的分析,需要考虑具体的社会关系;在研究生产力的技术关系方面,主要涉及资源如何更好地配置,它更偏好于基于效率的实证研究,从而比较适合抽象研究。

一般地,我们可以把不涉及价值判断的资源配置问题看成是依赖于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而涉及价值判断的分配等问题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目的。显然,工具的使用往往离不开目的的设定,因而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譬如,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信条认为,公司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但实际上,这个信条本身也是一个关于商业活动应该如何行事的规范性命题,它规定了企业治理的基本方式。尽管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却刻意地要把这两方面内容割裂开来,并将其研究内容内缩于工程学这一个方面,以便采取抽象的逻辑处理分析:在一种十分简单的行为假设下,探寻最有效的达到外界给定目标的手段。然而,无论是在解释、预测,还是指导社会实践方面,现代主流经济学都产生了相当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影响经济现象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人类行为的动机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包括个体心理因素、社会历史因素、国家政治因素、文化伦理因素,乃至自然地理因素等。因此,基于抽象的理性分析,根本无法揭示真实的世界;相反,它依赖于研究者非常广博的知识素养。

二、经济学研究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经济学要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而这又是服务于提高人类福利这一根本目的。显然,经济学要探究如何实现福利增进的途径,其研究就必须包含这样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即技术关系方面。主要是探究如何更有效地配置稀缺性资源,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它关涉到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问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即社会关系方面。主要是探究如何更有效地分配创造出来的财富,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它关涉到特定个体福利的提高问题。

关于经济学的这两方面研究内容,实际上在经济学出现之初就有学者提出了,并一直受到经济学大师们的强调。例如,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马歇尔就曾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也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活动的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而早期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康芒斯,则把这两方面的内容区分得更为明确:“制度学是人和人的关系,而工程学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工程师关于财富的概念派生出了所有有关所有权经济的东西,而所有权经济是关于各种权力、义务、自由以及承受风险的演化之历史和制度的经济。”

正因如此,雷斯曼曾指出,经济学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研究,但也是关于人和人的研究;两者一起,而不只是绝对的配置,划定了可以被经济学家正确地称为自己的领域。事实上,基于这两个方面内容的考虑,博学的经济学大师森将经济学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伦理学,二是工程学。关于经济学内涵的这两方面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任何经济学分支都不能舍弃伦理学内容

事实上,尽管现代学科已经高度分裂了,但是,无论哪一个具体学科分支都不能完全忽视这两方面内容的任何一方的。尤其是,经济学要探究人的经济行为以及衍生的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容。按照白暴力等人的看法,整个世界可以区分为自然世界和人本位世界,其中,自然科学所探究的世界是自然世界,这里没有“主体”,一切都是物质及其运动的形式;相反,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所面对的世界是人本位世界,即在人类看来,这个世界中的人是主体,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人之外的物则是客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研究人类生存为目的的经济学所无法回避的,这一点也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例如,生物学家哈丁强调:“伦理学就是对资源分配的研究。”而布隆克则指出:“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在道德上可接受的那些方法的限制下来促进目标的设定。”

显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判断就是

伦理问题,如梁漱溟所说:“是关系,皆伦理。”事实上,《说文》中就写道:“伦,辈也。”也就是伦理关系,古代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就反映了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因此,既然人类的经济行为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一定的伦理价值,那么,经济学也必然包含了伦理学内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的学科的一个部分”是更重要的方面。

(二)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包含了伦理学内容

虽然现代主流经济学专注于自然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主张撇开伦理因素而强调所谓的价值中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只不过是实证经济学胜过规范经济学的老生常谈的主张。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它也仅仅是一种天真的主张”。布伦南和布坎南就指出,主流经济学喜欢拿鲁滨逊的故事切入他们所要讨论的主题。因为,鲁滨逊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决定在各种竞争性的用途中如何分配自己稀缺性资源(包括时间)。但是,这种分析思路用到社会问题上时,就忽略了构成社会的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现实中的人所要面临的各种制度的约束要比自然界的物质约束重要得多。

另外,现代主流经济学家几乎都不否认,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它的应用。尽管一些学者把应用政策经济学视为实证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是,根本上就没有纯粹的实证分析和纯客观的应用研究。因为,纯粹的实证分析仅仅告诉“是什么”,而根本无法提供政策建议。相反,任何政策建议都是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的产物,都渗透了研究者的价值观。如,“那些主张特殊的经济政策(例如,私有化、解除管制,等等)的人,就是在主张并宣扬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用政策经济学本质上更倾向于属于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例如,科兰德就强调,应用政策经济学家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公开他的“社会目标、现存制度的价值以及政府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些目标的判断”。因此,经济学的实践性也离不开价值判断。正如森指出:“这些事实是判断经济学本质的传统实例。”

(三)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

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该书将经济学科和人类行为的目的联系起来了。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经济学科被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甚至直到亚当・斯密时代,经济学还是剑桥大学道德科学荣誉考试中的一门课程。例如,亚当・斯密就从没有学习过经济学课程,也没有教过经济学课程;相反,他是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所写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道德情操论》。大河内一男就写道:“当斯密执笔时,必有人在社会上从事各种活动,如果不以这种社会人和由他们构成的人类社会为前提,经济理论的形成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经济理论与经济伦理――虽然斯密本人使用这一概念――二者是不可分的,对于斯密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经济理论离开经济伦理不可能得以形成,而经济伦理离开经济理论所指示的方向,则根本不能产生任何力量。”

此外,以后的经济学说发展史也明确无误地表明,工程学和伦理学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那些经济学大师所长期关注的。哈耶克就指出:“在英国这个经济学长期领先的国家,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而且至少在过去,所有伟大的哲学家也是经济学家。”当然,哈耶克把李嘉图和马歇尔视为仅有的两个例外,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能算是例外:第一,尽管李嘉图开创了经济学抽象分析的路径,但他也非常关注分配问题,因而在他的学术中也暗含了对人的关注,这体现在他的制度改良主义态度上。第二,马歇尔本人也是非常关注人的福利,其理论也是与实践密切相关,并一直强调生物学是经济学的麦加。因此,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崛起及其演变,现代经济学家才最终把自己的精力限制在理论的精炼上,以致现代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已经越来越狭窄,经济学家的视野也越来越狭隘。但是,这既非经济学的原本特色,也非经济学的发展趋势,而是特定阶段的一种异化状态。如森所说,与经济学家相关的事物,其范围十分狭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针对当代经济学家的。

(四)伦理学与工程学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尽管基于个人的理论素养、偏好,以及社会环境的要求的差异,那些伟大经济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往往各有不同。如亚当・斯密、施穆勒、约翰・穆勒、马克思等比较重视经济学中的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魁奈、李嘉图、瓦尔拉斯、古诺等则更重视经济学中的逻辑和工程问题,但是,他们几乎都同时关注伦理学和工程学两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他们的理论体系。究其原因,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经济学毕竟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类的现实经济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

另外,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又不断地推动制度的变迁。因此,人类的社会制度无不包含伦理的因素。事实上,制度反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正因如此,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组织取决于它的伦理观念,而经济制度甚至比其他人类制度更多地受制于惊人的文化多样性。显然,这种文化多样性也就是伦理的差异性。而且,自斯密率先探究内化了社会伦理的人类行为之后,尽管继承了李嘉图路线的主流经济学家逐渐撇开了行为中的伦理关系,但是,仍然有其他经济学家或流派不断地对经济伦理的重要性加以强调。例如,施穆勒就指出:我们称作“经济”的是指由相互联属的个人所构成的或大或小的集体,构成这种联属的因素是心理的、道德的或者是法律的因素,其中,尤其是伦理道德因素应该成为经济学的基础。其实,在历史学派看来,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等都不仅是技术范畴,而且也是道德范畴;经济组织不过是为伦理道德规范所制约的一种秩序,经济问题也只有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到说明和解决,如工资就是一种体现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

可见,无论是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来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都包含了伦理学和工程学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那些试图割裂两者的努力本身是不现实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事实上,如果淡化了经济学中工程领域的研究,往往就会造成在实际问题处理上的无能,而使经济学理论流于道德的说教;相反,如果忽视经济学中的伦理因素,常常会使得工程技术的实际效果低下,甚至出现诸多无效和反效的结果,从而造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背离。斯密德曾指出,任何一种市场价格体系都体现着人们对某一伦理关系的起码认同,改变流行的伦理价值,将有可能带来价格结构的变化;缺少了伦理价值,交换不是变坏,而是无交换可言。同样,陈惠雄也指出:“经济学如果离开其他学科,尤其是有关人类行为问题科学的帮助,把人情、伦理统统疏忽,于自身的经济天地,或仅仅借助于数学逻辑而使自己变得更加‘经济’,它将被事实证实是最不经济的。”因此,正如卢兹和勒克斯所说:“只进行纯客观的描述听起来令人敬佩,在物理学这样

的学科也许是可能的,但是研究人的科学与研究事物的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两者混淆起来,就往往会把人看成物,而这实际上就成了第一个价值判断。如果社会科学真的离不开价值判断的话,那么潜在的危险就不是来自于价值判断,而是来自于对那些真正发挥作用的价值观的忽略。”

三、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知识要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全面的,不仅包括如何更理智地利用自然以满足物质的、生理的需求,而且包括如何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满足精神的需求。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就不仅仅在于解释“客观”经济现象,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促成经济现象发生的人类行动;不仅仅要解释行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揭示人类行为的内在机理。奥地利学派就一直强调,经济理论就应当以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为基础,只有基于真实人性进行逻辑演绎所得出的经济理论,才是可信的。而且,这一点在古典经济学家中得到了高度的认同,如经济学之父斯密就特别指出,任何市场经济只有在共享的道德观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运行。正是由于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伦理学和工程学这两个方面,因此,它对研究者也提出了非常高的知识要求。例如,科兰德就指出,在把经济学应用到实际中时,“经济学家必须考虑模型的所有假设,这些假设是在模型被提出时做出的……应用政策经济学关注的问题是:怎样把实证经济学理论的认识转化成能够实现社会目标的真实世界的政策,并考虑到真实世界的制度因素,以及政策的社会学和政治学层面”。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社会科学的知识要求要远高于自然科学

任何学科所要求的知识类型往往与其研究对象有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两者的要求也很不一样。一般地,自然科学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多,从而要求更扎实和严格的训练;相反,社会科学需要更广泛而全面的知识,这不是仅仅从课堂上学习就能获得的,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需要建立在自身博学所形成的个别知识之上。正如哈耶克指出:“自然科学家的兴趣是集中在一般规律上,而我们(社会科学者)所感兴趣的,说到底主要是那些特殊的、个别的和独特的事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理论距现实更加遥远――我们的理论在能够应用于具体的事例之前,需要更多额外的知识”,而“在把我们的知识应用于几乎任何具体事例时,我们能够用来研究这一题目的某一门学科中的知识,甚至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仅仅是我们思想基础的很小一部分。”这意味着,社会科学注重充分地利用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显然,这体现了知识之间互补和协调的要求,要求不能局限于狭隘的“已知”知识领域。哈耶克写道:“科学家们喜欢强调我们知道的东西,这只是在自然领域,而在社会领域,经常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更重要,若继续强调我们知道的东西,便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

(二)经济学的知识要求尤其广博

尽管政治学、法学、人类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广博的知识,但经济学对其理论研究者本身所具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往往有更高的要求。究其原因,经济学是一门涉及人类根本利益――物质利益的学科,它与社会实践更为密切相关,经济政策会引发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哈耶克就强调:“经济学家发现,如果他试图从其技术性的知识中推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公共事务相关的一般性结论,他就必须试图去理解许多经济学无法提供答案的问题。”而且,如果缺乏渊博的知识而热衷于现实分析,甚至开出治疗药方,那么,往往会带来或反道德的结果。哈耶克特地告诫说:“化学家和生理学家大可断定,如果他牺牲自己的一般教育,专注于自己的学科,他会成为更出色的化学家或生理学家。但是在社会研究中,专注于一个专业却会造成特别有害的后果:它不仅妨碍我们成为有吸引力的伙伴或良好的公民,并且可能有损于我们在自己领域中的能力。一名物理学家即使仅仅是物理学家,仍然可以是一流的物理学家和社会最有价值的成员,但是如果一个经济学家仅仅是经济学家,他即使算不上个危险人物,也很可能是个非常令人讨厌的家伙。”同样,主流经济学的提倡者罗宾斯也强调:“经济学家若仅仅是经济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碰巧不是天才(谁要是认为自己是天才,那才愚蠢呢),便是个可怜虫……仅仅包含经济学的教育是很不完善的教育。”

(三)经济学大师大都具有渊博的知识

纵观经济思想发展史,凡是对人类社会的关怀倾注很大热情的大师,无不具有广泛的知识。例如,哈耶克就指出:“今天我所接触的大多数问题,既表现为经济学问题,也表现为哲学问题”,而且,“只提到那些最重要的名字:洛克、贝克莱、休谟、斯密和边沁、贝利和穆勒父子、热旺斯和西季威克,最后还有凯恩斯父子,这份名单在哲学家看来会是一份重要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名单,而经济学家也会把它看作是一份主要经济学家的名单。”同样,熊彼特也指出:“亚里士多德与经院哲学家们的社会科学是一个单元……自然法哲学的情况也是如此。休谟、斯密、杜尔阁、贝卡里亚等人将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其他一些学科熔于一炉是很自然的。”事实上,这些经济学大师不但广泛吸收当时盛行的理论,而且从思想发展史中吸收营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往往建基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与特定的社会伦理联系在一起。例如,经济学方法论大师布劳格就指出:“当代的理论解决了过去遗留的问题、更正了过去的错误。如果没有继承过去的理论,当代的理论将是不可能被完全理解的。”究其原因,这些经济学大师大多数都关注现实问题,希望将经济理论付诸社会实践,积极为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提供有效思路和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学者都是“知行合一”的哲人王。这不仅体现在西方的哲人身上,而且中国古代的“博士们”也必须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渊博知识。

(四)知识的狭隘严重伤害了现代经济学

约翰・穆勒很早就指出:“对其他事物一窍不通的人多半不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各种社会现象都在彼此交互作用着,如孤立起来,则不能加以正确地理解。”但是,由于现代经济学为追求所谓的客观和科学而逐渐把自己当成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从而越来越抛弃了其他人文社科的知识,反而抑制了现代经济学的生命力。关于这一点,在当前国内经济学界可以找到了明显的证据。例如,一些经济学者机械地照搬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思维和相应理论,在市场机制非常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肆鼓吹由供求决定的社会现象的合理性,甚至把已经到达危险界限的收入差距扩大也视为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从而都是合理的。但殊不知,在现实生活中,财富分配本身仅仅是特定分配制度以及相关法律规章的产物,而根本不是体现贡献的分配正义。

一般地,尽管任何法律往往都反映了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但特定时期的具体法律条文往往是由社会强势者的意志决定,法律体现了他们的利益和意志,

从而规定了有利于他们利益的分配制度。正因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权力越集中,那么,社会成员的应得权利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之间的偏差就越大。显然,国内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也正是由于权力日益集中的结果。又如,基于工资不断上升这类数据的简单统计,一些经济学者热衷于为曾被定性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翻案,甚至重新把它称为农业革命。但殊不知,即使工资有了提高,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活水平得到相应改善。原因为这些工人失去了传统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即以前有很多不需要购买的生活资料,而现在一切都需要支付货币了。正是因为生活的恶化,当时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信奉“工资基金说”或“最低生活费说”。

可见,由于影响经济现象的因素如此复杂又联系在一起,经济学研究内容远不止是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往往需要非常广博的知识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仅仅把经济学当作一门工程学的经济学家,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杰出的经济学家。例如,哈耶克写道:“在理想世界里,难以想象会有不了解法学的经济学家、不了解经济学的人类学家、不懂哲学的心理学家或对其他课题一无所知的史学家。”事实上,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来看,为经济学的发展打下深刻烙印的经济学大师无不具有渊博的知识,如亚里士多德、斯密、穆勒、西斯蒙第、马克思、霍布森、马歇尔、加尔布雷斯、凡勃伦、哈耶克、森等。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学术界都只是把经济学当成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例如,孔德及其追随者就坚持认为,社会现象作为一切现象中最为复杂的现象,其主题的不同方面在科学上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因而任何把经济科学从一般社会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经济学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科学的重新契合,尤其是在对社会科学其他分支领域所积累知识的借鉴和吸收方面。

四、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狭隘性

上面的分析指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伦理学和工程学两个方面。但遗憾的是,现代主流经济学家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作品是对已经逻辑性的问题进行思维加工的产物。例如,人们的真实行为中总是掺杂着这样或那样的伦理因素和价值观,但是,现代主流经济学却逐渐无视人性中的社会性以及行为中的利他心,并偏重于从自然和技术的观点来研究经济。这样,不但逐渐忽略了经济现象中的伦理因素,而且还进一步地将两者割裂开来。为此,早期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切尔就叹息道:“他们很少意识到:他们成长的环境塑造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以及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无法超越他们所处的环境。”那么,现代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倾向呢?

首先,从思维基础上看,工程学与伦理学相分离是与“事实和价值相分离”的二元论相适应的。正是基于这种二元论,现代主流经济学强调:“经济学涉及的是可以确定的事实;伦理学涉及的是估价和义务。这两个领域风马牛不相及。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法则之间有一条明确无误的逻辑鸿沟,任何聪明才智都无法掩盖它,任何空间或时间上的并列也无法跨越它。”例如,基于这种二元论,主流经济学认为,只要不违法,企业任何的逐利行为都是无可厚非的,而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行伦理道德的考虑则是不合时宜的。例如,弗里德曼就曾宣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是在现行游戏规则内提高其利润,而对于其行为给社会带来的不良作用和弊端,则最终由法律和法院来负责解决。事实上,在他看来,法律构成了自由企业行为的前提与限制,而经济和伦理往往被当作人类生活中两个根本不相干的领域。然而,正是由于工程学和伦理学之间的割裂,现代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学内容,从而走上了畸型的发展道路:一是它妨碍了经济理论的实质性进展。如新古典经济学就将其研究对象内缩在稀缺性资源配置这一工程学内容,从而导致它越来越难以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二是它所指导的社会实践也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困境,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企业诚信危机就是一个证据,它不但损害了单个企业的利益,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其次,从社会环境上看,工程学与伦理学相分离是与西方学术的革命性转折相适应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引发的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转向,使得研究内容局限于工程学一隅。二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影响使得数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增量分析、统计方法和均衡概念等逐渐被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中,从而使研究方法日益形式化。其结果是,经济学的发展被打上了明显的“印记”:一是由于这些复杂的技术日益代替了以前那种简单的技术,经济学家日益专注于狭窄的技术性工作,以致经济学日益成为一种专门的、为一般读者所不易懂的学问,而从斯密到穆勒的经济学则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需要经过特别训练就可以掌握的。二是研究范围的扩展与工作质量的提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探究诸如社会自身问题的作者以及追寻诸如社会结构因素这一类问题的学者,与研究诸如货币、利息、就业之类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分道扬镳了。这意味着从今以后,经济学和其他学科越来越分离了。所以,由于这种趋势的持续演变,现代主流经济学越来越倾向于对“工程学”的研究,越来越忽视了伦理学的内容。这种“工程学”的特点就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这里,人类的目标被直接假定,接下来的任务只是寻求实现这些假设目标的最适手段。较为典型的假设是,人类行为动机总是被看作简单的和易于描述的”。

显然,由于研究对象的内缩,现代主流经济学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也逐渐单一化,并最终蜕化为一个我向思考的逻辑游戏。因此,一方面,它割裂了与过去思想的联系,把过去的思想都看成是错误的、天真的、无知的、甚至是愚蠢的,而自认为只有当代经济学才发现了真理。例如,萨伊就质疑:“研究那些很久以前已经被并且应该被的荒谬的观点和教条有何用途?只有那些迂腐的人才会尝试去复活它们。一门科学越完美,其历史也就短暂。”另一方面,它越来越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把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看成是纯粹逻辑的产物,把对尚未解决的悖论的发现和解释视为理论进步的主要原因。例如,斯蒂格勒就宣称:“环境对经济理论的发展仅起微乎其微的、甚至是偶然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学术共识。即使在某些情形下,最初的环境因素对特定理论具有明显的激发作用,如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但很快专业化的重新表述方式使之远离了当时的情况,直到最后最初情形与理论的本质或使用已经没有任何明显的关系。”其实,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宣称,为了建立一个普适性的经济理论,就应该与历史和社会环境相脱离。显然,这恰恰是源于这些学者狭隘的知识结构所致。关于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经济思想发展史中那些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与其知识背景就明白了。

目前基于高度专业化的主流经济学往往局限于非

常狭窄的工程学领域,绝大多数的主流经济学家也缺少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深知对经济学本身的作用和意义的了解也越来越模糊不清。然而,他们却往往不愿承认其研究的有限性。究其原因,如阿克洛夫所说:“经济学家们倾向于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他们认为,经济学能涵盖所有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狂妄的意识,主流经济学往往以社会科学的“皇后”自居。布鲁金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查尔斯・舒尔茨就指出:“如果你仔细研究,你会发现经济学家最怕变成社会学家。”而且,正是基于这种狂妄的意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学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而很少强调它与哲学、法律、历史学的关系,而仅仅赋予了数学以决定性的角色。更有甚者,经济学教育也抛弃了自身的历史,或至多将思想史作为较进步理论的前身而提供在教学上的意义,以致阿克洛夫所说,目前“事实上已经找不到通读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学生了”。正因如此,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偏向就是:越来越强调数理模型的构建,而越来越忽视了经济理论的真正目的。同时,那些偏重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经济学家则越来越被视为异端而为主流所抛弃。所以,科斯感慨说:“一种对真实世界中发生具体事件的蔑视态度,已成为经济学家们的习惯,且他们自己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主流经济学向来重理论而轻事实。”

事实上,科斯之所以能够跳出教条主义的窠臼而独辟蹊径地提出交易费用学说,就在于他的学术背景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凡是有志于学问的真正追求者,都应该努力从经济学以及其他更为广泛领域的学习中挖掘到真正有价值的思想,而不是把自己异化成为了获得别人“认可”而陷入狭小的模型摆弄之中。一般说,社会科学的研究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不同于自然科学及自然现象,它需要不断积累起丰富的知识;相应地,社会科学中成就的取得也往往比较漫长。但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却是,越来越多的成果主要来自年轻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所建立的数理模型,如阿罗、萨缪尔森、贝克尔、乔根森、克莱茵、卢卡斯、斯彭斯、格罗斯曼、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曼昆等都不到“不惑之年”就名扬寰宇了。显然,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充满了嘲讽。一百多年前,经济学家在反对历史学的“帝国主义”,当时经济学著作如果不讨论历史问题就要遭受非议。但现在,一些人文学科都在反对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著作如果没有模型和数据,就不成为真正的经济学著作了。在以前,斯密因为博大精深,拥有广泛的伦理学、历史学的知识而备受尊重;相反,李嘉图由于知识短浅,他的抽象演绎法也就广受攻击。但现在,那些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不再称为正统主流经济学家,而那些毕生在搞几个模型的人被吹捧为大经济学家。显然,在某种程度上,现代主流经济学之所以盛行数理模型化的研究方式,也正反映了现代学者自身知识素养的狭窄性。

可见,要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这必然不是一个基于几个数理模型的理性计算就可以的;相反,它需要用到非常广泛的社会的、心理的、伦理的以及政治的等学科知识。但不幸的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由于日益局限于工程学一隅而热衷于数理模型的构建,从而忽视了其他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等因素,因而导致理论与现实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脱节。关于这一点,阿克洛夫就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理论的不幸之处就在于,只有少数结果能使用各种有意思的数学研究。我早先提到的增长理论是另一个例子。出于某种原因,人们竟然写出了上百万篇关于增长理论的文章。其中写得最好的当然很有意思。现在,理性与其理论的情况也有些类似,研究这些东西你几乎用不着数学。这里面惟一有一点点意思的地方主要是它可以作为练习之用。然而,重要的研究和有意思的习作恐怕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事实上,即使是应用政策研究,也不能局限于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科兰德就对应用经济学和注重检验的实证经济学进行了区分:“应用政策经济学不是对一个理论的检验,而是将对该理论的认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当中”,这就涉及到理性的个人对具体事例的不同判断;而“为了使学生掌握一般化的模型,从形式上对一般化的模型进行修整以适合特殊的案例,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个有益的练习,但是对于从事应用政策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学家来说,它不是一个好方法。同样地,一旦一般化的模型被发展了,对该模型的具体含义进行检验就几乎没有什么意义了,还不如把它当作教学的练习”。

五、简短结语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及其产生的经济现象,根本上就与伦理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凯恩斯甚至指出:

“我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门道德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这也就是说,它必须运用内省和价值判断。”但不幸的是,在功能主义和科学至上主义的支配下,现代主流经济学却逐渐将伦理排斥在经济活动的分析之外,以致越来越无法回答自身的问题。古莱曾写道:“当今的经济学说在工作方式与产品分类方面并不像遥远的过去那样,几乎总是与道德准则密切相关;相反,在所有的社会科学之中,经济学已变成了最抽象的数理科学以及最实际的应用学科。在方式与方法上,它的成就最大,但在评估目标与理想方面,它却显得无能为力。然而,不管怎样,由发展所带来的新目的问题唤醒了经济学家,使他们又重新注意到已经被遗忘的与道德哲学家之间的血缘联系。”特别是,随着数学开始在经济学中大行其道,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越来越被抛弃在一旁,以致经济学说越来越不能整体性地考虑社会问题,甚至不能抓住问题的症结,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越来越下降。斯蒂格勒写道:“随着专业经济学变得越来越复杂,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令人畏惧的数学技术,结果,经济学家与其他知识分子进行交流的能力,似乎还不如以前的。”显然,这种状况使得经济学的思想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窒息。如阿克洛夫指出:“对最大化的研究引出了一些不足道的习作,当人们用数学等方法来表述这种习作时,它看起来是那样简洁明了,但它不会使人更加聪明,我们总想在分析中有某种能让人稍稍聪明一点的东西。”

正因如此,要求改革经济学思维和纠正经济学发展方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卢兹和勒克斯就写道:价值观“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与大多数人发生着联系,因而最不该忽略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家竟然把它排斥在该学科之外达一个世纪之久……如果社会科学真的离不开价值判断的话,那么潜在的危险就不是来自价值判断,而是来自于对那些真正发挥作用的价值观的忽略”。显然,重新将伦理因素纳入考虑,就是经济学健康发展的合理方向。事实上,巴斯夏很早就指出:“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存在着难以胜数的接触点。鉴于两个真理不可互相对立,因而如果政治经济学家认为某个现象将产生可怕的后果,而伦理学家却认为效果将会更好,这时我们可以肯定,他们二位

之中必有一位错了。各门科学就是这样互为印证。”同样,亚瑟・里奇在其2卷本《经济伦理学》中就指出:“经济上不合理的东西不可能真正是人道主义的,而与人类正义相冲突的东西也不可能真正是经济上合理的。”

在实践中,当前美国凡是想要得到正式认可的商学院,即想要从AACSB(美国批准、认可大学教学大纲的机构)获得合法性的学院,都必须把经济伦理学列入它们的课程;而“经济伦理学首先必须努力面对的问题是作为(未来的)雇员和经理人我们应做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才能‘认识世界’。”关于两者的重新结合,凯恩斯在70年前(1930年)就有了深刻的预言:“我认为,我们将自由地回到和传统美德的那些最确切的原则上来――贪婪是一种罪恶,高利盘剥是一种不端行为……我们将再次把目的看得高于手段,宁愿取善而不为实用。”参考文献:

[1体经济学和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雷斯曼,保守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白暴力,杨云霞,论价值理论的构成及内容『JJ_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

[6]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布伦南,布坎南规则的理由:的政治经济学[A],经济学[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朱富强,实证经济学中的“致命的自负”:实证分析的合理性、可信性及有用性质疑叨,社会科学战线,2008,(7)。

[10]朱富强,实证经济学是否是一门客观性学科――实证分析中主观性和规范性探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1)。

[11]科兰德,通过数字建立的经济学的艺术[A],巴克豪斯,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2]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3]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4]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唐纳森,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6]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7]陈惠雄人本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8]卢兹,勒克斯,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9]哈耶克,自由l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1]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2]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3]施泰因曼,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4]繁人都重,制度经济学回顾与反思[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5]克洛尔,豪伊特,经济学的基础[A],多迪默,卡尔特里耶,经济学正在成为硬科学吗[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6]科斯,新制度经济学[A],梅纳尔制度、契约与组织[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7]J・梅纳德-凯恩斯,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和计量经济学[A],豪斯曼经济学的哲学[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8]古莱,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9]斯蒂格勒,知识分子与市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0]巴斯夏,和谐经济论[MI,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篇(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5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改革相继推出,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普招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多已参加工作,且年龄较大,其已是市场经济、家庭、社会的有效参与者,而是否具备良好的经济素养则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变革,承担起现代公民的责任。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能合理地规划人生,从容、理性地面对金钱和金融问题;一位具有良好经济素养的成人学生也是一个有见识的消费者,知道如何通过储蓄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并明智地使用信用卡,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做准备,从而避免陷入财务危机。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符合成人教育更重视目的性、应用性这一教育特点。

说到经济学,狭义的是指西方经济学,它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科学,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其具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工具及可与自然科学相媲美的理论结构。经济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经济思维和经济素养,但西方经济学是一种舶来品,在针对成人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结合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则成为经济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原则

经济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是用经济学的立场、态度、观点和方法去处理个人生活、经济管理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很少或没有关注思维方法在提高学生经济素养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一些照本宣科的教师往往将经济学教学置于枯燥的结构演绎、呆板的数学推理之中,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且扼制了学生经济潜能的发展。就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培养这一经济学教学关键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发展性原则。经济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经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要重视其经济思维、经济感觉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成人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要为成人学生财商、经济素养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2.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念的体现。教师若想提高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就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人学生必须自觉地、主动地并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放性原则。经济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涉及面广,要求相应的广阔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与之相适应。特别是经济素养所包含的经济思维、经济感觉具有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经济学的效率意识、风险意识贯穿始终,并训练学生从微观与宏观、东西方文化、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分析案例、积极思维,使其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

二、在经济学教学中培养成人学生经济素养的途径

经济素养的培养并非是抽象的。在经济学教学中,它是具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而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传统经济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教材所涵盖的基本经济理论以及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为有效地培养成人学生的经济素养,教师应在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调整经济学教学思路,优化经济学教学目标,要在传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素养培养内容的目标体系。其主要包括:一是树立经济学以成本收益法、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为中心的效率观念以及不确定性为主的风险意识。二是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与原理知识,如,均衡的概念、供求论、消费理论、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收入论、市场失灵及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等,为培养成人学生日常生活、经济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经济素养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三是能熟练运用基本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认识、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微观和宏观的经济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的教学意识,主动地引入一些与当前市场经济改革、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应用实例,提高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成人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经济素养。

2.转变单一讲授方式,变“注入式”教学方式为“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成教学院普遍一学期开54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大部分教师采用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处于双向互动地位。“互动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大胆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是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的有效途径。要采用这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养成课下自学的习惯,讲课要少而精,尽量多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不要只重视“我讲了多少”,更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不能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更要注重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经济素养这一宗旨适时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经济学的学习及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教师在“互动式”学习活动中要起到组织引导作用。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成具体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而学生可在课后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予以必要的补充和纠正。

篇(10)

一、课程背景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政府管制与产业政策的新兴学科。在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产业经济学列入应用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自此,产业经济学引起教学界参与和重视。目前,产业经济学这门课,全国各高校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比较普遍,但并没有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提到同等重要地位,产业经济学学时数是48学时,相对来说,课时较少,内容较多,仍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而社会需要的、学生毕业后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实实际际的经济学,是能够应用所学经济学理论知识解释、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人才。因此,本文结合本人《产业经济学》本科、研究生教学实际,提出产业经济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改进,培养社会实际需要人才。

二、《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

东西方对于产业经济学的认识有所区别,欧美经济学学界把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而中国、日本等国经济学界研究的产业经济学内容要宽泛的多。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密不可分,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管理的桥梁。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微观经济学研究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及后果,而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在产业层面研究经济学,研究产业内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等。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更贴近实际,是对所学宏观、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的应用。如产业经济学研究和解释现实现象,如: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按照微观经济学所学知识,属于完全垄断市场,应制定垄断价格,但事实上,该厂商并未将价格定在垄断价格水平;信息不对称问题广泛存在,那么如何解决?旅游区的产品比其他地方的价格要高很多,即使旅游区有众多厂商,也不会形成竞争性价格。

三、教学方法改进

经过本科、研究生《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认为产业经济学在教学方法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首先,注重案例教学。就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而言,产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应用,采取更贴近、更现实的观察,使用微观经济学模型,解释现实中企业的行为以及现实中的市场结构等。采用案例教学,一方面,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书本上的知识理解、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处处是经济学”。

其次,考虑学生的长远收益。大学生不像小学、初中、高中一样,教师教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重要转变,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教师的职责不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达学习方法,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学为习,为学生踏入社会、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教学效果上,大学教师要采取恩威并施、刚柔并济的态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出席率、学生学习成绩等教学效果衡量指标上要秉持着统一的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威”和“刚”。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心慈手软”,即使出现挂科现象,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学生的“痛哭流涕”而“心慈手软”,这是对学生自己负责,对其他同学而言,也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在出题原则上,要把握好基础和拔高的比重,基础题应该在卷面上占一定比重,而不是在考试上一味的追求“偏、怪、难”,考试主要是为了衡量学生是否对所学科目有了全面的把握,而不是为了突出老师所讲内容有多高深、有多难,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第四,教师要在实践中领悟、逐步提高。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合理、准确。而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课下要付出比50分钟高十倍、甚至百倍的辛苦,并不是老师学会了就完成任务了,最重要的是,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所授内容,而且要把自己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掌握自学的能力。应探索容易让学生接受、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在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上做到平衡。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别,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实效。也印证了一句古语“人前一分钟,人后十年功”。

篇(11)

微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经济学说,其理论体系和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微观经济学中的众多学派,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些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一些经济理论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对微观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要有分析、有鉴别的加以学习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

微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有抽象化、数学化的特点。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微积分、求导,几何图形,图表等,但是学生习惯于以普通语言逻辑来分析问题。但是我们说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说明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所以说如果只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它会使经济学流于形式主义;必须把数学与其他说明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等。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鉴性。

1.3 研究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

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微观经济学来源于西方,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展理论分析的空间,懂得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

1.4 教学表现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门派很多,有的观点针锋相对,这种理论体系上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要求我们要有所鉴别、博采众家之长。二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割裂它们的历史性。在应用上是如此,在理解上也是如此。大多数理论在教科书中都缺乏充足的介绍,这是每本教材无法避免的特点。但学习过程中不了解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有关的学术背景,则不可能准确把握理论的渊源,对理论的认识就是不全面的。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关键术语,如边际效用,我们最初是难于接受的,如果我们知道了边际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边际主义者的实用哲学主义的由来,边际量的理解就不如现在那么生硬了。再如经济学中的各流派的观点,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没有对这些理论体系的研究,就不能了解理论的基础。

2.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未来的职业经理人的主要成员,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这个任务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不仅要培养他们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不仅要介绍具体的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方法、知识,也要研究公司运营中的战略问题、生产问题、激励员工问题,更重视实际应用性,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知识性教育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接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所处的知识氛围、校园文化及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未来就业方向与其他类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不同,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对讲好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有十分重要。总的来讲,这些学生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财经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更希望把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这些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虽然读过或听说过一些经济理论,但经济学知识不够完善,没有一条贯穿于经济知识的主线,也不能形成体系。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微积分课程,但由于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财经类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与工科专业的要求不同,他们只需学习“经济数学”。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2.2 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

教学中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之处就在于它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对许多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这正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理性化的东西给感性化。

2.3 学生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

微观经济学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大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实践活动却很少,有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现在的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必然选择。

2.4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题不及时完成,在上课时有些同学才赶作业,更有甚者有一部分同学直接就是抄别人的作业答案。

3.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3.1 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这点学生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在遇到问题以后不知如何使用头脑中的知识,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学习过程中他们关心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结果是他们难以将知识点串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把握它的基本框架更易于掌握它包含的知识点。我在讲完这门课时进行复习时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需求的均衡)生产者均衡(供给的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定理):比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恩格尔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科斯定理等。四是要掌握二个失灵: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也就是说市场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缺陷,需要政府调节;同时政府有时也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改革完善。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另外要区分政治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它和宏观经济学构成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之前,许多同学已学过政治经济学,学习微观经济学,要注意不能把这两门课混淆起来。虽然他们都属于经济学,但它们的理论体系与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主,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及将来灭亡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制度本身,只研究具体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属于实证经济学,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所以,它们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都完全不同。

3.2 着重讲清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很多。学生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内容是有困难的。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时就要务求精而不求多,抓住重点,讲清讲透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其概念,决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侧重于理解。对于理论要注意它本身的推理逻辑,不要以个别现象来否定或批评一种理论。

3.3 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并用

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取知识,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微观经济学内容较多,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的含量比较大。对于大堂课主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小班课,也就是学生人数30—60人之间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了解众多企业的营运状况,培养了自己独立处理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组织案例教学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收集信息、数据、案例,组织学生围绕着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有理有据的论证,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发挥财经院校学生能言善辩的特长。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并用能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课前,教师布置一个案例或阅读材料让学生准备,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布置的案例或阅读材料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析;课堂上,通过提问、记录,促使学生讨论及提供可能有益于班上思考和学习的数据、理论或见解来引导案例讨论;最后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评价,根据原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和其他材料进行评价并更新教案。在这里要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时先小组讨论,再由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最后总结。另外案例讨论也必须在讲解了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进行。

3.4 传统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紧密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板书,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3.5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考试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一次客观的评价。科学的考试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包括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等,目前我院这一部分可占到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我们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而不至于只在考试之前突击几天,临时记忆以应付考试,使学生能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