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理教学原则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2 15:45: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理教学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理教学原则

篇(1)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程; 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68-02

1 生活性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生活性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激情,使学生步入社会后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学习无用”。因此,学校地理教学应坚持生活性原则,强化教学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及时反映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育不是要培养一批小地理学家,而是以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养及地理技能,以会生活、会学习、会创新为目标,塑造人文精神为主。因此,我们有必要降低理论强度,选择一些接近生活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2 实践性

地理课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结合很紧密的学科。即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却存在重现象描述和事实罗列、轻原理探讨和实践运用的倾向,同时在旧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关在教室里“海阔天空”,在黑板上谈“地”论“理”的现象十分严重,阻碍了地理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使地理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习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以往那种“忽视实践、轻视应用”的地理教学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必须切实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环节,甚至建立“实践与应用”为主导的全新地理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也是千百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离开了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运用于教学实践,为方法而方法的“纸上谈兵”是毫无价值的。因此,教学方法的研究既要注意它的理论性,更应注重它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分类,以及新的地理教学的创立,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能是地理教学实践。

3 主体性

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动体”而不是“受动体”。只有学生积极地投入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活动。如果,一个中学生在地理课上“身在曹营心在汉”,拒绝外界的地理信息输入,那么可以说,地理学习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没有发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在地理学科教与学的一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才是地理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而不是外界因素与条件,正如有的人所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

4 发展性

这次地理课程改革强调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次地理课程改革强调的发展性特点,帮助学生获得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培养地理科学的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和全球意识,培养爱国情感等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应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涉及到的问题不少是重大战略课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师要注意运用好这个优势,在培养学生发展能力方面做出本学科的贡献。

5 活动性

这次地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增强教学活动性的方法很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再如,让学生走上讲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探讨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合作性

合作性与活动性紧密相关。加强合作性是提高活动性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既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的一种学习方法。首先,合作学习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合作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其次,合作学习是强调学生主体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合作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从台前走到幕后,从知识的施与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导演者、学生行为的辅导者。

7 创新性

篇(2)

什么是中学地理之“理”呢?概言之,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基本概念,各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然条件与生产的关系,各生产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产配置等基本理论的初步知识等等。反映在教材内容上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内部的联系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联系,教材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坚持重“理”教学,能使学生正确地宏观把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之“理”是地理知识的筋骨,体现了地理知识严密的内在联系,形成了地理学科的系统性、整体性。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便能从思想认识上奠定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纠正学习地理靠“死记硬背”的偏见。

重“理”教学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战略措施。地理之“理”一般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了重理教学,则突出了重点,扣住了难点。反之,哪怕你将“理”之外的内容讲得如何生动,到头来也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坚持重“理”教学,功夫主要下在“讲”上。我们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文学性、趣味性,深入浅出、条分缕析,从个别到一般,从专题到综合,把“理”讲得形象生动、清晰剔透。做到讲一个问题,突破一个问题,不要弄成“夹生饭”。在教学时间上,要根据需要对章节教时重新安排。另外,讲述时在深度及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方面均要考虑学生能否接受。

二、“导记”原则

任何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记忆。中学地理知识中的理解性内容需要记忆,记忆性内容自不必说。如仅地名一项,前些年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上下册中约有1350个左右的地名,此外附图、表格和注解中有几百个地名。完成如此大量的记忆任务,解决办法就是“导记”。

对理解性知识,“重理”教学已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解记忆的需要,然而除此之外,还需导之以比较记忆、归纳整理记忆、联系地图记忆等方法。比较记忆是指对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等进行对比,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无论是机械记忆内容还是理解记忆的内容都存在遗忘问题。心理学表明:识记之后,遗忘很快就开始,先快后慢。要指导学生根据遗忘规律,把不同知识按遗忘的难易分类,并结合自己的记忆能力,确定好适合自己的复习周期,此谓“重复记忆法”。

在交给学生记忆方法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举例说明哪些是记忆重点,哪些是记忆难点,哪些要详记,哪些可略记。

三、“精炼”原则

“练”是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为着一个“练”字,引来了题山书海。在教学中,我遇到过这样一些同学,他们广集资料,见题就做,而成绩总不太理想,也见过一些老师片面奉行“多练”原则,两天一练、三天一考,效果却不明显。我们应坚持“精练”原则,真正发挥“练”的作用。

应怎样坚持“精炼”原则呢?

1.精选习题。无论是练基础,练专题,还是练小综合、大综合,教师要广泛翻阅资料,在比较之中于相同处确定练习重点,于相异处取练习题型及查漏补缺,结合学生实际,精编代表性强、针对性强的习题进行练习。

2.练重点、练题型。以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作为练习重点。练后及时讲评。研究高考题型及其变化进行题型练习,能使学生临阵不慌。

3.练倾向性薄弱环节。每次考练后,教师应统计分析哪些内容是哪些学生的薄弱环节,以便个别辅导,然后再进行巩固性练习,直至解决问题为止。

4.练审题、答题能力。我们常发现一些同学基础知识学得不错,但成绩难以提高。问题往往出在审题答题上。提高审题、答题能力要靠练习和善于总结。从“练”的方面来说,所选编的习题要注意题目的多角度和迷惑度。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练习,可以削弱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培养学生的多端思维能力,也就提高了审题能力。

四、“常新”原则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大胆创新、开拓前进,“常教常新”,是摆在我们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光荣任务,它代表着教育教学领域的时代精神,是发展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应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应根据不同教材内容、不同要求、不同学生情况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实践也证明:我们有些教师,虽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习惯于以固定的板眼、套路施教,不受学生欢迎。当然,坚持“常新”不能是随心所欲地变换外在形式,而应是在分析研究其所能产生的效果,在充分准备、周密安排的基础上开展的,以达到形式新与效果好的统一。

篇(3)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程教学思维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课程学习发展需要为根本,尊重学生,有效优化课程学习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在教学目标引导下,激发学习思维,提高课程知识技能转化生成能力。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和方法更为丰富。

1.教师心中有学生,激活学习潜能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力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的教学对象。教师根据学生的课程学习需要优化教学设计,就是在尊重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增加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教师关注学生就是对学生课程学习主体价值的尊重。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优化教学结构。其次,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将学生看做是鲜活思想和鲜明个性的朋友,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最后,应该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知识视野和范围,鼓励学生在和谐的人文学习环境中彰显个性和学习才能,增加学习内驱动力。

教师心中有学生,能够真正将因材施教与生本主义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完美的融合,激活学生学习的情感。例如,在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类型》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对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了解不够全面的特点,建议学生利用互联网络查找本地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运用调查报告的形式深入了解探究当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同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予以重视,以张贴展览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探究,更好地激活学习的潜能。教师心中有学生,才能够有助于形成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心中有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心中有了学生,就为增添课程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要依据课程教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优化教学目标,特别是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任务要求。

教师在优化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依据学生的现有学习实情,围绕“夯实基础、突出技能、鼓励创新”的教学设计原则,对课程教学整体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在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整合教材资源,了解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体现层次性,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能够参照学习。最后,注重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师心中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引导。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西亚》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课程教学要求,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1)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了解西亚的基本情况及特色之处。(2)依据教材地图,能够说出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借助地图和资料分析,西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农业政策发展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不仅学生能够了解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还便于依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

3.教师心中有教材,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离不开教材,活化课程教材,对教材做到一目了然,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业务技能。围绕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能够将教材更好地转化为可灵活运用的桥梁。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全面深入了解教材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有计划地丰富教学内容,尤其是注意突出如下几方面:(1)注意对教材的优化组合,根据教学目标整合相似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2)注意突出教材重点和难点,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思维方式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运用。(3)注意教材的前后联系,通过彼此的对比探寻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此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在气候类型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根据在世界气候的差异、亚洲的自然环境、印度气候、中国气候的学习中积累的知识,对季风、季风气候等方面知识进行补充,并要求学生在补充知识的引导下,对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进行概括归纳,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为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在优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学生看成是课程学习的生力军,最大限度地激活其学习内驱动力,满足其学习发展的需要。“三有”教学原则的运用更是体现了生本主义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优化了课程教学结构和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1版.

[2]邱子兴.初中地理的趣味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

篇(4)

本文探讨的传统地理教学媒体,是指教室现有教学资源(如大小黑板、白板等)、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地图册、填图册、练习册等)、教具、学具、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等传统的、身边常见的媒体。当前一些地理教师严重依赖多媒体教学,不熟悉或没有意识到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势。笔者根据实际地理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效利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原则。

一、“1+1+1>3”原则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导学案、传统媒体、多媒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远大于单独反复运用一种教学媒体的效果。因为三类媒体从多个视角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学生不但加深了理解,而且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导学案将学习内容和问题前置,帮助学生自学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黑板呈现信息的时间较长,随写随擦,灵活方便,是课堂上师生板书板图的主要场所。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地理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示和动画,有效突破重难点。例如,对于褶皱的形成原理,学生先根据导学案预习教材上的图示与课文,初步了解相关概念和规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后,再引导学生亲手挤压书本,体会背斜和向斜的形成过程。

二、优先性原则

在多媒体和传统媒体运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优先使用传统媒体。因为相对于前者,传统媒体教学除了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外,还有以下优点。

1.生成性强

多媒体教学预设较多,而现场教学千变万化,传统媒体可以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能够适应教学生成的需要。

2.开放性强

传统媒w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于课堂上师生、生生面对面互动与交流情感。

3.操作性强

学生的最大期盼是在课堂上被师生认可。这种认可是通过自己的表现、表演、表达,或写、或吟、或唱、或论、或辩、或演来获得的。而这些机会和活动,学生一般要依赖传统媒体来展示。因为学生不一定精通多媒体操作技术。

三、创新性原则

学生往往对传统媒体不感兴趣,为此需要对传统媒体承载地理信息的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造,变劣势为优势。

1.设计“地理黑板学案”

黑板是最常用和最主要的传统教学媒体。课堂上利用好黑板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纸质学案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地理教师可以于课前在黑板上板书和板图,将纸上学案精简后搬到黑板上,笔者称之为“黑板学案”。它与电子学案、纸质学案并列,成为三大类型的学案之一,适合各学科教学使用。

2.运用“地理3D记忆法”

笔者将多面体教具称为“3D”记忆工具。其用于记忆的原理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文字内容,都是印在同一纸张平面上的,学生为了能够记住地理概念、规律和图示,常常反复阅读同一平面上的文字,其记忆和思维也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时间长了容易带来枯燥感和机械感,引发记忆疲劳。如果在多面体(例如包装盒)的每一面上,写上不同的地理文字内容,这就把印在纸张平面上的文字变为不同空间、不同平面上的文字内容。比如工业区位因素太多,学生一般只能记住其中一部分,不妨将工业区位因素分别写在一个多面体盒子的每一个面上,呈现在一个“3D”空间里,各因素的立体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就会扩展到不同方向延伸的平面上,再结合谐音记忆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记忆兴趣,其记忆的主动性和各项能力就被激活起来。

四、可视性原则

利用身边的材料,将各类地理图示做成肉眼可见的实物模型,用于做游戏和演示地理变化过程,强化图文转换意识。

1.模式图的模型化

模式图往往被称为地理的“母图”,据此设计的题目往往被称为“母题”。所以重视模式图的教学极其重要。将抽象的模式图做成立体实物模型,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直观、形象,学生在做模型的过程中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2.模式图的拼图化

裁切泡沫塑料、硬纸板、木板,涂上不同颜料,制作六大板块拼图、中国政区拼图、世界政区拼图、地球内部结构拼图、气候和自然带分布拼图、太阳结构拼图等。

3.景观图的模型化

如用米汤和沙土混合,可以做成沙丘、冲积扇、风蚀蘑菇、峡谷等地貌模型。

4.统计图的模型化

统计图较抽象,可以制作成实物模型,从平面走向立体,增加可视性,加深印象。比如制作气候统计图模型的方法是:将众多磁吸吸在黑板上,垂直组合成每月降水柱状图,每月磁吸数量多少可以代表柱图长短;也可以用代表各月气温的数枚磁吸将彩色棉线压在黑板上,表示气温变化曲线。其他如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图、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金字塔统计图、扇形(饼状)图、气候立体统计图、等压面图等,都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实物模型。

5.过程图的动态化

通过改进图示画法和制作教具来演示复杂的、抽象的、难以表达的地理变化规律。比如,用双层等圆硬纸板制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模型:上层硬纸板上画出各重要纬线,下层硬纸板边缘某点上,粘贴用硬纸条做成的红色箭头(表示太阳直射光线)和切线(表示地平面),两者夹角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旋转后者可观察太阳直射点在不同位置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五、资源性原则

1.联系学校地理课程资源设计探究性问题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可以是教室、校园、座位、宿舍、学习用品、师生等,具有真实、直观、具体、便于观察等特点,但有时被一些地理教师所忽略和轻视。如果地理教学充分利用它们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诸如“利用教室空间方位描绘太阳视运动规律”、“观察旗杆影子透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利用课桌、笔、纸、尺子和透进教室的太阳光计算本地太阳高度”等探究性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观念和想象力的建立;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习惯,增强学以致用的地理意识。

2.联系身边的时空资源设计生活问题

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时空资源,深入浅出地阐释抽象的地理原理规律。比如学习新课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热力环流的规律,笔者举出现实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实例,就可轻易解决。如水沸腾时在锅内如何流动,壁挂式致冷空调、暖气片安装位置的原理,水壶口打开热气的流向,冰箱打开冷气运动的方向。而有的老师做实验、放视频,边讲边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花费很多时间,学生可能还不理解。

六、多样性原则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利用多种传统媒体,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1.作业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把读图作业变为填图、绘图和贴图作业,多种作业活动有利于落实图上内容,加深对图示的记忆和理解。

2.传统媒体运用上的多样性

在一堂课里,可以运用板书、板图、板画、自制教具、课本、模型、学校地理课堂资源等多种传统媒体,从多角度呈现地理事物多面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3.实验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背向斜教学,可挤压书本,也可折弯装有水油的塑料管等,让学生体验多种实验活动。

4.设问视角上的多样性

篇(5)

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下,高中地理教学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同时让地理的实用性发挥得更加明显,这些都是当今地理教师所不断思考的课题。

一、内容上贴近生活

如果教师仅仅只是在课堂上按照课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的讲授,那么就算学生在听讲,其听课的效果也不会十分理想,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课堂没有兴趣,就算强迫自己学习,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当通过教学内容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导入。

二、方式上加强引导

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仅仅只是对地理中的知识进行阐述,那么学生就仅仅只是掌握了对应的地理知识,但是对于应该如何去应用这些地理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仍然不是十分擅长,所以,教师应当在方式上对学生加强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不断地进行自我思考和矫正,让学生真正地在地理学习上“开窍”。

三、进行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培养起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可以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研究题目,在题目的设置上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并且帮助学生制订研究方案,在引导中不断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研究能力。

篇(6)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又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地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但在现实的教与学中,教师很难把握一种好的与之配合的教学方法,学生更是无所适从,一见到地理的题目更是“心慌慌”。循序渐进地教学可以克服部分困难。本人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如何把循序渐进的思想融到教学中呢?

一、全面了解学生,系统性进行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首先要关注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还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准确公正的评价。

了解了学生就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编写提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且不说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章节内容应有不同的提纲,就是同一节课的内容都可以编出各种具有不同特色的好提纲,关键在于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讲授提纲的运用也可以灵活掌握,或用演绎法,边板书提纲边讲解,或用归纳法,边进行教学活动边概括出来,也可以两者结合。

本人在复习《荒漠化》的小专题中,备课时认真学习考纲、研读课标,但教后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收之甚少,后经了解原因是学生对西北地区了解很少,对西北这个地区根本就不熟悉,高估了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违反了学生认识的基本规律。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本人作了重新安排,先让学生对中国和世界的分区都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再去备考区域地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循序渐进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也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不可违反。

地理的教学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时段的,而是整体融入到整个教学的环节,重点、难点要心中有数。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注意方法的突破。课堂教学起点要底,教学的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先基础后能力。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体验到“跳一跳,够到桃”的喜悦,进而获得自信,从而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例如“经线纬线”这部分内容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的难度较大。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候,我把它设计成“认识经线和纬线”、“认识经度和纬度”、“巩固练习”三课时的内容去教学。经度的认识是难点中的难点,教学中我先通过地球模型教师演示让学生认识到全球的经度数为360度,认识东、西经后,学习东、西经的判读。东、西经的判断,是学生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这时候就要注意交给学生一定的做题方法,让学生遵循这个方法反复练习。同时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慢慢去消化知识。只有自己感悟出的,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其次全册的教学也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全册的知识往往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每一节课,每一单元,甚至要整册书。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要注意环环相扣。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中学生的关注尤为重要,尤其是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无目的性,从基础补起,对重点内容的题目要重新讲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先看书复习或问同学、老师,直到弄懂为止,成立学习辅导小组,每小组由两个优生为辅导员,每天对所属小组成员进行学习辅导,逐渐减少辅导,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优等生则和后进生群体不同,教师要和优生一起探讨划分学习的战略性阶段任务,并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细化教学目标任务,短期任务一定要明确,容易达到,这样优生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达成自己的学习预期。教师还应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体差异,帮助其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优生间相互借鉴,不断完善。

三、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意因材施教

面对自然地理学习难的现实,那么必须要向学生构造一个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合理的知识体系。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智力发展是不同的。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必然会对部分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和把握区域地理的各种能力。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但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编写提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且不说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章节内容应有不同的提纲,就是同一节课的内容都可以编出各种具有不同特色的好提纲,关键在于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

循序渐进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要严格遵守这个原则,我们的工作才能逐渐进步,达到开阔明朗的峰顶。我们的学生才能最大可能地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他们的理想人生。其实,成就了学生,我们也就成就了自己。教师在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决不能做墨守成规的教育者,要先行出击,主动探索,在教育这条船上做卓越的领航人!

参考文献

篇(7)

课题实验教师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特点,归纳出环境教育的6个原则,在环境教育教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在符合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环境教育方和有效的途径,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原则

1.1客观性原则。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所选择的资料、案例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对现实世界真实的反映。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感情,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符。选择的数据、材料只有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危机切实存在,有了危机感,他们就会油然而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1.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遵循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还要遵循教育学的相关规律。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我们一定要保证在地理课中实施环境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问题要表述准确。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首先要保证内容合理,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从而保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顺利开展。

1. 3指导性原则。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为学生提出一些研究课题可供选择,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调研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定时反馈,以便教师能更好地进行反思和对活动进行合适的调整,从而使环境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防止学生出现盲目性或有一点成绩就骄傲的情况,要让他们及时的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使环境教育活动不断地接近制定的教育目标,最终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4主体探究原则。我国新一轮课改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去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环境教育中,主体探究更为必要,学生只有在对自然不断的探究中,才‘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才会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学生们想去保护环境的意识才会更为强烈。因此,主体探究是推进环境教育的必要措施。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僵乏,他们会不断地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能力在活动中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1.5由浅入深原则。由于学生在初中对地理课并不是很重视,社会实践经验也很少,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都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以采取先讲授相关知识,例如先找一些相关案例进行说明、分析,再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法。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做社会调研,调研的时候也要由浅入深,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的方法,使学生自身的能力逐步的提高,从而自觉地改进学习。

1. 6创新发展原则

在地理课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同,探究方式不同,其学习结果和对知识的掌握必然也会有所不同。但值得欣慰的是,每次社会实践后,学生总会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可以说,这对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对环境问题更为深刻的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看清身边的环境问题,在全面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全新的并且正确有效的举措,推动环境教育的实施。

二、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取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由于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因此环境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2. 1课堂渗透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着丰富的有关环境教育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环境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涉及到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等。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要从地理学科特色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把环境教育落实到实处。课堂渗透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相关知识,教学效率较高.

2.2材料阅读法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非常丰富,几乎每课都有提供给学生可以阅读的资料,并且大都是从学生身边挖掘的素材,因此实用价值很高,如:

阅读资料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当前中国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由此我们必须直视一种潜在的威胁。通过阅读这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的匾乏,真正认识到水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价值,以及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生保护淡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煤炭的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生活在“煤都”抚顺的同学们是十分熟悉的,他们有着切身感受。在讲述煤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时应结合抚顺的实例来加以理解,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现实性、真实性,给学生树立一种“在生活中学地理,在学地理的过程中学会生活”的观念。

2.3案例分析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分析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每单元至少有一个案例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篇(8)

讲评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上好地理讲评课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规范解答思路和熟练技巧。但是,传统的讲评课教学方法是老师凭自己的判断,选出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或自认为较复杂的难题,重点评讲或者从头至尾对整卷逐题分析讲解。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只能被动听,机械地记忆,剥夺了学生参与交流的机会,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大大降低了讲评课的时效。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更多偏重对教材知识体系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研究。为了适应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地理讲评课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目标,从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寻求一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实效性强的讲评课教学方式。

一、地理讲评课课堂教学过程

在新课程下,地理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地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讲评课上,应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组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反思以往的教学实践,改革教学过程,探索和归结出一种较有成效的讲评课基本过程。

1.展示答案,自查讨论。

试卷批阅后立即下发并公布答案,让学生自查、纠正。未能解决的问题先让同学间讨论,若仍有疑难,则留到讲评课上重点研讨。同时,以作业形式填写并回收对试卷的信息反馈表,包括以下内容:(1)试卷中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未能掌握?(2)本卷中最主要的失误在何处?(3)本次试卷上哪些知识是你的难点?(4)试卷中因你的疏忽原因失分多少?(5)你认为此卷的难易程度如何?

2.收集反馈信息,归纳整理。

通过阅卷与反馈信息整理,就考试情况、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向学生作简要介绍,使学生对照自己既看到其所长,又看到其不足,正确树立今后努力的方向。

3.信息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前面的思考、讨论、辨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总结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例如对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分析,可引导学生围绕这样一些问题展开思考、讨论。本题围绕的中心是什么?审题应把握怎样一些关键词?怎样把握答题的范围?怎样使答题规范、条理、清晰?对照评分标准你存在哪些问题,答案有什么欠缺?答题发生偏差和错误的关键在哪里?在试题分析时,分析错误是非常重要的。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比正确更具有教育价值。剖析错误是地理讲评课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辨析,找准错因、错源,探究正确、规范的答案,进行正、误比较,以及优、劣比较。然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评,“讲”的主要内容有试题编制意图和特点、如何审题、如何合理表述、答题的关键和规律,“评”应该评出现知识性错误的原因、出现非知识性错误的原因(侧重于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出现技能和能力不足的原因(解决不是不知道,而是想不到的问题)。

4.跟踪强化,巩固提高。

根据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某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围绕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和能力从多角度、全方位设置一组或几组强化练习题,尤其注意多编制变式题和开放性问题;通过练习不仅提高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技能、方法等的熟练程度,而且由点到面、问题设置的角度不同,诊断学生掌握了没有,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以便及时地全面查缺补漏,拓宽知识,深化理解,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5.反思小结,总结规律。

在讲评课的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答题方法进行提炼,总结规律,由低层次到高层次,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让学生做得、说得尽可能多些,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切记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不要把事情做“满”。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反思与小结,不仅能有效地纠错、防错,而且对于升华其答题能力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地理讲评课课堂教学的原则

地理讲评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地理讲评课应遵循六项原则。

1.及时性原则。

准确及时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及时评讲、及时反馈,效果显著。讲评的好坏依赖于反馈信息是否准确。在讲评之前,教师应统计好试卷的难易比例,对试卷的各知识点归类,分析各知识点的得分率,对有创见的解答及相应的学生,对典型的错误,教师应心中有数。总之,试卷分析越翔实准确,讲评效果越好。

2.针对性原则。

讲评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测试的情况来确定,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即找准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纠正偏差,防范类似错误的发生。在备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犯错误”,从而找出学生在知识、答题方法和思维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正确引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扎实的学风。

3.自主性原则。

讲评课要给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并倡导学生对“评价”作出“反评价”,即便学生的思维有误,也应鼓励他们尽量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清楚地了解其学习中的困难究竟发生在何处。在讲评以后,应布置一些相应作业,让学生自己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4.开放性原则。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二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三是教学结果不能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等。教师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的方法多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多渠道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激起学生领悟、体验、探索、发现、想象、表现的欲望,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

5.激励性原则。

激励应贯穿讲评的始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激励他们保持优势,对进步大的学生要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对分数不高的学生要捕捉其闪光点。教师通过讲评,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勤奋好学的愿望,促进他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6.发展性原则。

要对各层次的学生作出相应的补救、补偿,使地理基础不一的学生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立足于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并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满足学生创新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适应新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9)

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初中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门课程。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笔者就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浅谈如下几点: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地理教学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所造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地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初中地理知识的关键。

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一般情况下总是由地理教师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课堂上向学生描绘,而各人对事物的见解不同,表达能力及表述方法有差异,就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这时,如果我们老师能利用平时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或下载或录下网络或电视里的相关节目,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播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有所体验,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4、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课堂教学要突出重、难点,就应千方百计地将形式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到高度集中的最佳状态。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老师通常采用板书,或加重语气反复强调来予以突出。使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难点更为方便,我们可以采用加大或变化字体;变换字体颜色;设置动画等多种手段突出重、难点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运用多媒体,可以及时反馈,集中交流

地理课中有大量的“图”需要学生记忆,例如大洲大洋图,中国政区图,主要铁路干线图等,训练后需要了解学生完成情况,一节课结束前需要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所以说即时反馈是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环节。利用多媒体可以逐个或一批批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学生回答后,计算机判断其正确情况,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相应反馈,以促进学生掌握某种知识与技能技巧。借助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和快速处理能力,实现大量的训练,可以大大地增加课堂训练的容量,节约为出示训练材料而花费的时间。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1、交互性原则:交互学习是多媒体课件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制作都没体课件是,要设计出尽可能丰富的交互方式,是教学过程实现人机对话,及时得到反馈,从而随时调整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师知道下的交互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来掌握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观摩或与计算机对话来学习,教师应借助于大屏幕对每个教学环节加以控制。同时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配合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

2、循序性原则: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是,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教材的要求。

3、辅原则: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教师教学,不能以课件为主导,不能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课件只能在恰当的时机用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发挥学生主体性,防止课件演播现象,固执喧宾夺主。

4、实用性原则:课件制作和使用要考虑学生情况,教材情境、简单的内容。几句话能讲明的内容,无必要用多媒体展示。在突出重点,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多媒体课件。

5、启发性原则:呈现问题要巧设疑问,同时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或讨论时间。从而利于思维培养。

6、主体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自觉地动起来,增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10)

    图象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1.认识规律原则

    图象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图象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 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 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例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特征, 如果学生只读课文,或只凭教师讲述,是很难形成各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概念的。只有阅读了世界自 然带的分布图以及各带的自然景观彩色图(尤其是典型植被和代表性的动物图)后,学生对自然带的景观和分 布特征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实际性原则

    图象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 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 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3.思想性原则

    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一 特点从图象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象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 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 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 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 ,寓意深刻,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图象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中的图象要认真研究,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智育、德 育功能,融会贯通。这样,讲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图象教学常常采取以下方式:

    图文结合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图象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象 。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 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 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象),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 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图引文 教科书中安排的“读图回答问题”栏目,以图夺人,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把他们的注意力引 入最佳状态,激发求知欲,启发思维。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适当补充、绘制板图,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

    以图替文 教材中有的地方直接用一幅图来表现和说明一个问题,而不用文字叙述。例如,在讲世界人口 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象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三个箭头,分别表示人口由 农村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 点。

篇(11)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围绕学习目标,把教材内容设计成几个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借助教材、资料和地图册进行自学和讨论,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形成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初步认识。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是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而且是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因此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强弱和一节课的成败。问题设计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问题应精,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思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对“问题设计”这一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这四个原则。

一、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之前要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

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进行问题设计时,最初设计的问题为:1.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2.日本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城市地域形态怎样?3.不同时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然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和学习目标。其中第一题“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和第二题“日相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侧重考察城市的区位因素,而不侧重于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重点应该是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而并非是对城市的区位因素。

修改后的设计为:1.株洲和筑波两个城市呈什么形态?为什么会呈这样的形态?说明了什么问题?2.嘉兴在历史时期城市形态经历了哪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修改后的问题设计思路可以看出,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突出重点即: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同时又用一两个核心问题将所有设问统领起来,使学生思维不断线,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二、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

地理新教材一大特点就是图表多,图表能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图表的信息量比较大。在高三的复习备考当中会有教师就图表问题做一个专题来讲,其实工夫在平常,从高一开始就应当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把读图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课堂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例如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节中就有十幅图表,其中坐标系图就有三幅。很显然,如果学生读不懂坐标系图,就可能会影响到对教材的理解,如果读图方法不科学,就可能速度太慢或读错。因此在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中,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读坐标系图的?”或“你读坐标系图的方法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在自学时对图表的重视,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图表时注重对读图方法的总结。通过学生的回答,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读图水平,以便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读图力。

另外,还有区域图、示意图、漫画等都应在平时不断强化,能力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一个专题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

三、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的成果揭示了关于学习的本质。认知学派和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是用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意义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支架的作用、辅助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把学生要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例如在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这个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时,如果设计为“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举例说明”同学就可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例子课本上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把课堂中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见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课本中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距太远,不能激发兴趣。如果改为“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功能区有无明确的分界?”或“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的认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联系已知内容,就可以很快地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来的认知结构当中,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加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去研究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认识老问题。

四、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形式,但本质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思想的自由,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思维――提出有思维力度的问题。

例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设计时,最初的设计为:1.比较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说明地形、交通条件有何不同?2.两图中居民点、商店的分布有何特点?3.分析地形、交通运输对商业网密度的影响。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得问题太细,对学生限制得比较死,使学生失去了思维和探究的空间。另外,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