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房屋建筑设计要求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1 11:00: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房屋建筑设计要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房屋建筑设计要求

篇(1)

引言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地震的次数接近全球地震总次数的三分之一,而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则高达惊人的50万次,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发生的五级以上地震次数也高达20多次。近些年来,汶川、玉树、于田地区接连发生的大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引起了人们对于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视。在房屋建筑的设计时,更多的考虑到结构抗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震对房屋建筑造成的破坏,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 建筑场地的选择要求

地震会导致地质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对震区范围内的建筑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受损,重则直接坍塌。而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按照要求合理地选择建筑场地,能有效减轻由于地震造成的房屋建筑损坏情况。

首先,鉴于我国复杂的地理条件,房屋建筑的施工场地要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质地坚硬的地方,减少房屋建筑在地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原因而可能发生的沉降、坍塌现象,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房屋建筑场地选择时要避免山体周边、河岸湖畔等容易遭受地震灾害的地区,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危险。此外,房屋建筑场地还需要避开可能发生并发自然灾害的地区,防止在地震灾害发生的同时,泥石流、地陷、滑坡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对房屋建筑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并增加救援工作难度。

2 房屋建筑的地基、屋顶及墙体的抗震设计要求

2.1 地基的抗震设计要求

根据要求合理的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设计,对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增强房屋建筑的刚性有重要意义。在房屋建筑的地基设计时,要严格按照以下几点要求:首先,一个房屋建筑的必须建筑在同一性质的地基上,并且尽量全部选择天然地基或桩基,防止由于地基性质不同,导致房屋损害;其次,对房屋建筑的深度要进行严格控制,房屋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尽量足够深,从而对房屋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能减小地震期间房屋的振幅,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还要做好基槽的回填工作,夯实基础,保障安全;最后,房屋的上层建筑和地基内的基础建筑是一个整体的部分,在上层建筑的圈梁和构造柱钢筋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二者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的稳定巩固程度。

2.2 屋顶、墙体的抗震设计要求

在房屋建筑屋顶和墙体的抗震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质量问题,这是因为房屋建筑在地震期间的受损程度与房屋建筑的质量呈正相关,换句话说,要想减轻房屋建筑的受损程度,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就要相应的减轻房屋建筑的质量。因此,在房屋建筑屋顶和墙体的设计中,要注意减轻这些构造的质量,具体的方法是采用质量较轻的材质、免去不必要的附属物、减少不必要的高度等,防止这些不合理的设计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减轻房屋建筑质量以后,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面对地震灾害的时候,房屋建筑的安全性也得到提升。

3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3.1 房屋建筑结构的高度

除了房屋建筑的质量,房屋建筑结构本身的高宽比也与其在地震中的受害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主要会影响到房屋建筑在地震中的倾斜程度,高宽比越大,相应的倾斜程度也愈发严重。尤其是在当下城镇化大建设时期,部分城市在房屋建设时盲目地追求高层建筑,更需要引起重视。毫无疑问,房屋建筑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那么在地震中遭受的破坏也必然更加严重。因此,我们再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高度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的高度进行合理有效地的控制,尤其是在地质结构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更加严加限制房屋的高度,从而保障房屋建筑达到抗震要求。

3.2 房屋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规则性设计,确保房屋建筑的刚度、质量均匀分布,是提升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方法。这是由于不规则的、复杂的平面或立体结构设计,以及混乱的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刚度分布,有可能使房屋建筑在地震发生时期发生结构扭转,从而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是高层建筑,不规则的设计还可能会引发鞭梢效应,破坏性更加显著。

3.3 房屋建筑结构的防震缝和纵横墙的布置

房屋建筑设计还需要合理设置建筑的防震缝,尤其是在建筑结构不规则的时候,更需要处理好防震缝的设置。设计房屋建筑的防震缝,需要将建筑划分成为规则且相对独立的结构,并保留足够的宽度以保障两边建筑的彻底分开,然后再按照建筑高度布置墙体。

作为房屋建筑的主要承重构造,墙体的数量和刚度是决定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具体来说,如果房屋建筑中的纵横墙体较少,那么墙体之间的间距自然就增大,承重的压力一旦超过限额,那么在地震灾害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倒塌,然后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房屋建筑的坍塌。因此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均匀的分布纵横墙体,并保证一定的数量,共同承受房屋上层建筑的质量,保证房屋建筑的刚度。

3.4 房屋建筑结构的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

无论是地基中圈梁,还是房屋建筑中的圈梁,都可以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减轻地震对房屋建筑造成的损害。这是由于圈梁是连接墙体的关键,可以保障墙体的牢固性,同时增强房屋建筑结构的完整性,阻碍墙体在地震时形成裂缝,减轻由于地基不规则沉降所造成的结构性破坏。

同样,构造柱的使用也能显著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这是由于在墙体交叉的地方设置构造柱可以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增强墙体的变形抗压能力,保障墙体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只会发生小部分范围内的变形,但是却不会破坏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结束语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阴霾还尚未散去,人们的生命财产在地震灾害中遭受到了惨痛的损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于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视程度。地震这类的自然灾害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尽量在损失减少到最小。通过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合理的选址、设计,配合优质的材料和精良的施工,就可以明显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和财产。

参考文献

[1]王成立,谭宁希.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分析[J].城市建筑,2014,2:41.

[2]张志文.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3,14:52.

篇(2)

关键词:房屋基础;上部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Key words: house foundation;design of the superstructure;basic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23-01

1房屋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房屋结构的设计主要是对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进行设计。结构设计是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理论为依据的设计方法。房屋上部结构是在满足结构自身重力恒载、人、家具、设备、雪压力等活载的竖向静力作用和风压力、地震力的水平荷载的动力作用下,结构应有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房屋静载作用一般由上向下传递,地震作用则是通过基础传给上部结构。

基础结构是适应上部结构和下部地基条件而选择的形式,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取其荷载传递最直接和合理的形式,使上部荷载向下传递扩散。基础本身也必须满足强度(抗弯、抗剪、抗冲切要求)、刚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

2房屋结构基础设计

2.1 地基基础基底压力要求

PK=f

式中:Pk――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Fk――基础顶面处上部结构的竖向力值;

Gk――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20kN/m3);

F――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基础底面积(m3)。

①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设计(砌体结构):

B=

②钢筋混凝土筏板和箱形基础底面积设计:

A=

2.2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

①筏形基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其选型应根据工程地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②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水的最大水头与防渗混凝土厚度的比值,按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选用。但不应小于0.6MPa。③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不应小于1/14,且板厚不应小于400mm。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下土反力存在有向墙下集中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双向板的跨中土反力约为墙下平均反力的85%,试验资料表明:筏板裂缝首先出现在角部。高层建筑筏板基础梁,筏板厚度由计算确定。④当地基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筏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筏板的厚跨比不小于1/6时,筏形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筏形基础内力,可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进行计算,计算时基底反力应扣除底板自重及其上填土的自重。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筏基内力应按弹性地基梁板方法进行计算。⑤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其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分析,边跨跨中弯矩以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梁板式筏基的底板和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尚应有1/2~1/3贯通全跨,且其配筋率不应小于0.15%,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⑥筏板底板宜双层双向配筋,每个方向不少于Φ14@200,底板四角宜设置45°斜向不小于5Φ12钢筋。

2.3 箱形基础

①抗震设防区天然土质地基上的箱形基础或筏形基础,其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以保证建筑物的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②箱形基础的高度应满足结构承载力和刚度的要求,其值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的1/20,并不宜小于3m。箱形基础的长度不包括底板悬挑部分。③箱基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④当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在竖向和水平方向较均匀,且上部结构为平立面布置较规则的剪力墙、框架、框架―剪力墙体系时,箱形基础的顶、底板可仅按局部弯曲计算,计算时底板反力应扣除板的自重。顶、底板钢筋配置量除满足局部弯曲的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支座配筋尚应有1/2~1/3贯通全跨,且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5%,0.10%;跨中钢筋应按实际配筋全部连通。⑤顶、底板、内、外墙均为双向双层配筋,顶底板钢筋不少于Φ14@200,墙身不小于Φ10@200。

2.4 箱基刚度形成的分析

篇(3)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需求不断增多,使得建筑的高度不断加高,形态愈加复杂,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也趋于多样化。我国作为一个多震国家,结构设计中应注重抗震设计,良好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措施至关重要。抗震设计中,要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抗震构造措施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针对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要求,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和抗震措施,在结构设计与建筑施工中,应熟悉各种结构设计的抗震构造措施。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地震作用越大,房屋抗震要求越高。不同设防烈度和场地上,结构的实际抗震能力会有差别,结构可能进入弹塑性状态的程度不同。震害表明,未经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7度区只有个别构件破坏,8度、9度破坏增多,因此,对不同设防烈度和场地可以有明显差别。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主、次要抗侧力构件的要求可以有区别。如框架结构中的框架与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应有所不同。房屋越高,地震反应越大,其抗震要求越高。综合考虑地震作用,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划分抗震等级进行抗震设计,可以对同一设防烈度的不同高度的房屋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设计;对同一建筑物中结构部分采用不同抗震等级。

三.影响建筑抗震的因素分析

1.建筑抗震取决于所选取建筑结构形式

为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取消了砖混内框架结构,提高了砖混结构建筑的设计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三种结构形式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最为突出,剪力墙次之。单纯的框架结构造价虽然抗震性能不如前两种,但其造价较低,施工技术成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根据建筑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对于建筑抗震意义重大。

2.建筑抗震取决于适宜的抗震措施

在场地类型不同的情况下,抗震措施主要由建筑的不同等级决定。在确定建筑等级及场地类型之后,将先进的抗震理念和系统的分析计算纳入到抗震措施设计中,即可改善建筑抗震设计,提高建筑抗震效果。

3.影响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

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取决于场地选择、施工质量等其他因素。建筑工程场地选择不当等造成施工质量下降,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重要影响。选择建好的工程场地、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对于提高建筑抗震性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建筑抗震设计具体分析

抗震设计的重要基本要求就是要确保房屋基础构造的延性设计要求得以保证,能够在建筑结构延性问题上设立多道防线,以此才能避免建筑结构脆性过大造成的构造强度失衡、失控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其抗震性能及成果。因此,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把握。

1.周全考虑房屋建筑选址问题在房屋工程项目立项之初,就要周全考虑好能够发挥抗震成果的选址问题,如健全周到考虑好土体结构、地质、地貌等问题,并要预测分析地震活动发生时建筑构造的承受能力,且要记录相关技术资料档案中,待实地考证时能够综合评价。此外,还要避开影响建筑构造抗震效果发挥的不利区域、地段等,当避无可避时应当立足实际采取合理控制措施

2.加强建筑构造规划研究

由于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本身会发生应力过于集中、突破塑性变形弹性极限等的可能,进而形成结构抗震薄弱部分。因此,建筑构造设计应能保证建筑结构延性、安全度、以及选取合适的建筑平面、剖面进行设计,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强度稳定,又能避免建筑脆性过大而延性过小的负面现象发生。

3.保证地基与基础设计要求当房屋项目工程的地基土体为粘性土、软土、液化土、以及不均匀沉降土时,应当评估好地基的基础沉降是否在预控范畴之内,是否发生严重不规则沉降现象,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

4.满足建筑构造体系设计要求

抗震性能价值体现是建筑构造体系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构造设计上就要综合分析、周全考虑、能够统筹把握好各项综合因素。如考虑好抗震防御等级、抗震强度控制指标、项目建设场地、以及基础地基处理、供应材料的质量体系要求、现有技术规模等问题。

5.确保建筑构造的构件要求

(一)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基础构件设计应当满足相关规程标准、要求,如混凝土的圈梁、构造柱、芯柱、或者配筋砌体等的质量建设体系要求就必须能够保证。

(二)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合理设计,在建筑的具体结构构件应能具备尺寸合理、纵向承重钢筋及箍筋的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目的是控制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发生的可能,以及防止钢筋屈服而引起的构件塑性变形遭受破坏发生。

(三)钢结构建筑施工时能够保证其构件尺寸、规格、数量合理,进而才能避免整体构造抗震成果发挥不利、结构失稳的现象发生。最后,还要周全考虑好建筑构造构件之间的链接、衔接性的体现,控制好构件节点的稳定性,保证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塑性破坏能够晚于其他结构构件,进而才能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度。

五.建筑结构设计抗震关键措施和设计方法

1.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点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从建筑的全局出发,全面考虑各种建筑部位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每个部分的构件,保证每个部件之间的契合,促使每个部件或者是若干部件组合起来可以完成某一特定的设计要求,满足一定的现实需求,同时,通过抗震设计,使得每个构件都可以具有相应的承载力,当地震来袭,每个构件都可以有着一定的次序先后破会,整体组合构件将会有着更强大的承载力和柔性,从而延缓地震破坏的速度,消耗爆发的能量。增强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

(二)要严格选择地基选址,地基选址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要科学避开山嘴,山包,陡坡,河流等不利因素,要本着坚硬,牢固,平坦,开阔的选址原则。亲身实地,利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地质勘探,山石水土监测,并取样论证,科学严谨分析。力求使得整个地基牢固可靠,地质稳定无渗漏,无坍塌,无暗河,无熔岩,无火山……从而保证整个地基不会因为承载而发生小范围的坍塌。影响到整体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设计。

(三)采用合理的建筑平立面。建筑物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其建筑布局和结构布置。建筑布局简单合理,结构布置符合抗震原则,通过无数次的实验表明,简单、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强,对延缓地震烈度范围延伸,消耗地震的能量,减少地震对整体结构的破坏,而且,对称结构容易准确计算其地震反应。

(四)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体系的承载力受到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以及建筑材料、施工条件、经济条件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因此房建结构抗震设计要综合考虑,做到科学选择,严谨设计。

(五)结构良好的延性有助于减小地震作用,吸收与耗散地震能量,避免结构倒塌。因此,结构设计应力求避免构件的剪切破坏,争取更多的构件实现弯曲破坏。

六.结束语

因为涉及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把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要求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及财产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国莹.建筑结构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措施初探[J].建筑结构,2011,(08)

[2]吴智,李贵男,段壮志.民房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分析与抗震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2(10).

[3]高利学.浅谈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抗震结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

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on the quality of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requirements gradually increase, sense of security, housing comfort, function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also means that the design unit in the design proces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s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higher housing desig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and measures, to building designers in the design work of some useful reference.

Keywords: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develop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房屋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现代房屋设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进行房屋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师不重视房屋产品与建筑设计之间的配合,我国很多住宅建筑建设还处于分散且自然发展的初级阶段,建筑物的建设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的特点,这就已严重影响到了建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的体现,建筑设计与住宅产品模式之间缺乏协调性,生产配套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住宅建筑设计的质量。

其次,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观念较落后,大多数住宅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居民用户的各种需求考虑不足,过分于考虑建筑开发商的利益,这就导致很多房屋建筑的设计功能不全或者功能性较差,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设计质量的要求。另外,房屋户型设计单调,空间设计缺少灵活性,没有自身特色,后期室内空间改造更新困难,很难满足现代人对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的多样性的需求。

二.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措施

1. 房屋建筑舒适性的提高

房屋建筑设计的首要目的在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为此,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应该除了要充分了解房屋建筑的面积、户型特点外,还应根据房屋建筑用户的自身需要,结合建筑物的自身空间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划分,保证房屋建筑空间的高效合理使用。为了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舒适度,房屋结构设计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确保房屋可以进行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要保证室内各个空间的相对私密性;另一方面,对于房屋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师要保证居民交往空间设计的舒适得当,多种设计方式相结合,私密空间与半私密空间相结合,搭配得当,例如房屋建筑的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广场、走廊、绿化带等元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景观结构,为居民构造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区环境,同时也方便居民之间的日常交往。

2. 房屋建筑使用寿命的增长

现阶段国内的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一般都在50年左右,但是受目前中国房屋价格普遍较高的影响,人们一般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代时间来购买一套住宅,房屋建筑使用寿命达到之后如果进行拆除,人们的正常生活便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我国迫切需要提高房屋建筑是使用寿命,增加建筑物的耐久性。然而,伴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这样就会相应的提高国内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给国家和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稳定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目前,党和政府正在全国倡导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房屋建筑设计而言,也应该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保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之前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周围的风土人情的了解,重视当地的地域特色,保证房屋建筑设计与当地的地域特点相融合;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避免使用各种含有放射性物质或各种有害化学元素的建筑材料,优先选择具有可再生性的建筑材料;另外,要注重完善房屋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尽量减少建筑物的体量,保证房屋建筑物的设计空间还可以根据居住者的不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房屋建筑设计实施阶段,一定要尽量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功能性

受房屋建筑居住者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审美观、家庭结构等的不同,居民对房屋建筑设计功能性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对于同一个居住者来说,受不同时期家庭结构的不同对房屋建筑空间结构的要求也会出现不同。所以设计者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空间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保证房屋建筑的空间结构可以使用各种差异性的改造,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一般而言,按分室标准要求,起居与主卧室分开,食寝分开,工作与学习空间应该相对独立。

对于固定的卫生间、厨房、单元的形状,按照居住者的不同需要,设计者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不同划分,对厨房而言,厨房是居民家务劳动最集中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厨房的适用与否取决于厨房的使用面积,以及厨房的形状和尺寸,厨房的台面一般会设计为H型或者L型,保证有足够充裕的空间来放置各种家电。对于卫生间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随着套型面积的扩大增加相应的洗刷用具,特别是盥洗室分设之后,上部空间一般可以设置吊柜,同时也可以和厨房入口相结合,合理而高效的利用空间。

三.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如何运用节能措施

1.我国房屋建设节能设计的现状

根据相关材料显示: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起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其主要表现为:(1)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只顾外观美观以及奇异性,忽略房屋的合理性,从而增加了能耗。(2)保温结构技术应用不足。

2.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何运用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

(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节能措施。房屋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一般分为建筑形体、建筑维护结构及屋顶的节能设计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其中不得偷工减料也不得以次充好,才能保质保量,初步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

(2)节能房屋设计中空间空气对流设计。在房屋的平面布置设计时需注意:门窗的位置、大小、户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空气对流和穿堂风的组织,避免气流的转折,使气流通畅均匀。自然通风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热舒适、降低气温,为主动的调节措施,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生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保持通风开口面积的平衡。在实际设计中发现,除通风效果外,冬天也有利于集热的效果,北向窗在北方可小些但在南方炎热地区则不宜过小。窗户开启方式(平开窗立轴旋转窗)及活动式侧墙可影响风向提高通风效果。

(3)景观设计在房屋建筑中的节能应用。在多个房屋建筑体中场地景观设计和建筑节能密切相关。景观设计是根据住宅建筑所处的纬度、气候特点、风向类型进行植物配置,在不同的季节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它还可以结合门窗位置设计场地和绿化,借助树木形成的空气流动来提高建筑室内通风效果。譬如:在住宅建筑冬季主导风向布置常绿植物(马尾松、枫杨、榆树、榉树、水杉、台湾相思树等)可达到防风效果;在房屋建筑东西向布置落叶乔灌木起遮荫效果;植物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减弱高层建筑间的强风效果。

(4)节能房屋建筑中遮阳设计。建筑遮阳构件多种多样,如何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也节能?简单介绍一下实际中常用的节能遮阳的基本形式有:①水平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大。从窗户上方照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窗口。②垂直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小。从窗口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北向和西北向窗口。③综合式遮阳遮挡效果较好,能遮挡高度角中等从窗口上方和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南向和西南向窗口。

此外,还有多种多样形式的遮阳系统,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折叠、滑动或介于闭与开之间的百叶窗、能调节叶片角度的百叶窗、遮阳窗帘等可调节式遮阳夏天可遮阳,冬天可减少夜间窗户散热,改善室内热环境,其节能效果显著,是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大因素。

四.结语

房屋建筑设计要想不断满足居民的需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设计安全、适用、美观、经济四大原则,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建筑设计的安全度和节能效果,注重房屋居住者的需求,避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进而不断提高我国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

篇(5)

近年来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体量逐渐增大、对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房屋建筑发展的需要。房屋建筑设计是指房屋建筑物在开始建造以前, 设计者按照房屋建筑任务, 把施工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问题, 事先进行设想, 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方案, 并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这样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 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 统一步调, 顺利进行。

一、房屋建筑设计的原则

1、 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房屋建筑物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各种功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体统性的研究其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体现房屋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2、综合性设计原则。对房屋建筑系统的研究,我们必须从它的功能、结构、要素、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个体分析。每一个个体的分析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和整体分析对比中去,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三种人的利益。一,甲方,即建设单位的利益。房屋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甲方对项目功能及经济性的要求。二,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有时候是甲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使用者的职业各不相同,数量也不同。满足每个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房屋建筑师不可推卸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利益。这里面也包含了对施工企业施工的经济性及便捷性、安全性的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工、设备安装人员甚至包工头的利益及安全。

4、绿色环保原则。现在, 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 我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态, 环保, 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林木稀少, 楼房与人口日益密集以及大气污染, 水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居民的健康与生活。房屋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 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水体、花卉等, 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 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 尽可能的协调绿地, 水体和房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5、循环利用原则。房屋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房屋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利用。再循环主要包括对早期房屋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照明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房屋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 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房屋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6、刚柔相济原则。合理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除了以上原则以外, 还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度过多则可能导致适应变形能力差, 强人的破坏力瞬问袭来时, 需要承受的荷载很大, 容易造成局部受损至最后全部毁坏; 如果刚度过柔的结构则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导致无法运用甚至全体倾覆。

二、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房屋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归纳和总结,运用它能使我们具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去对待房屋建筑设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化简的过程,就是说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繁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运用房屋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通过房屋建筑思想的引导,从而完成具有某种倾向的房屋建筑作品。所以研究房屋建筑设计方法也是分析房屋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必经之路。

1、 平面功能(流线)法。房屋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房屋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房屋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所构想的房屋建筑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房屋建筑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单一谈论一个局部,但是对于房屋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还是有必要单独提出和研究的。平面处理的好坏直接作用于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流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房屋建筑功能来。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房屋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房屋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

2、构图法。现代房屋建筑的基本体量空间或其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矩形正方形等房屋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使用构图法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房屋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进行定位的关于探讨几何关系与构图也并不是到现在才有的,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房屋建筑师们就开始了关于几何关系与构图探讨。而现在这种方法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房屋建筑构想的时候,房屋建筑师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房屋建筑物各要素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主从、对比、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房屋建筑师是对其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进行怎样的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

3、 结构法。结构法主旨是通过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房屋建筑设计,亦称为结构主义的房屋建筑设计方法。结构与房屋建筑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现来诠释房屋建筑物的性质,但那些结构要素本身时不能被其他要素来替代的。

4、符号象征法。符号象征法就是特定符号的或约定成俗的表现形式,运用在房屋建筑的表面或房屋建筑内部的特定装饰部位:或者,房屋建筑的平面以及空间体量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的象征或者模仿。国内外的很多著名的房屋建筑作品,都运用了符号象征法。符号象征法还大量运用在一些对房屋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设计中,如同一开发商开发的房产项目,通过统一的房屋建筑设计和企业符号的结合来标示企业的形象等。

5、房屋建筑沿革法。房屋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房屋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房屋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房屋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房屋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房屋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结束语

房屋建筑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在不断的房屋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对房屋建筑设计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房屋建筑设计风格不断创新的追求,在一次次成功或是失败中总结得失,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房屋建筑观。

篇(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房屋建筑设计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建筑设计已无法适应现代建筑要求。现代化建筑设计是一个文化经济一体化产物。然而,某些房屋建筑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牺牲了质量安全、使用安全。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主要分析房屋建筑设计的问题,探讨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1.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首先,建筑创造一味标新立异。对于建筑设计而言,作为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一位建筑设计者均向自身作品呈独特性、创新性。同时,大多数使用者是以建筑造型,判定建筑方案标准,进而存在错误导向。若片面理解创新,即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片面追求建筑造型的新奇特、新潮色彩与立面形式,未结合周边环境、建筑材料、施工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建筑创作一味追求时尚。目前,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志,部分设计者在建筑设计时,不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功能等因素,而是模式化将部分新建筑造型,当做流行符号,在建筑设计中拼凑,无法理解设计技术背景、内部背景。在我国房屋建筑设计中,不管是什么类型建筑,都生搬硬套建筑风格,使得建筑形式模式化、套路化严重,一味追求时尚,使得建筑设计失去原有风格。

第三,建筑设计奢靡成风。在新时期中,房屋建筑设计提倡节能减排设计,建筑作为大小号行业。在建筑设计中,需具备先进设计理念和正确审美价值观,促使建筑形式新颖性、节能型。然而,我国建筑设计奢靡之风凸显,不能判断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奢靡豪华和奇形怪状,就是高科技设计和现代化设计。另外,在消费观上,现代人群的奢靡心理严重,存在过度包装和夸张设计问题,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资金不能用到实处。

2.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首先,建筑设计朝着可持续设计发展。现阶段,是一个信息化、生态化、文明化时代。在人们发展进程中,利用高科技手段,探讨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原则设计,主要包含如下方面:其一,理解地域性和地方性,注重区域文化脉络,利用技术公众意识,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运用简单化、实用性技术。其二,树立循环使用设计意识。在建材材料设计方面,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防止使用高温、反射性材料,运用可再生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其三,结合区域气候条件,选择别动式能源措施,尽可能运用可再生能源,不断完善空间灵活性,降低建筑体量,使建筑所需资源最小化,降低环境损害率,防止环境被破坏,造成资源、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

其次,建筑设计朝着框架结构设计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采用砖混结构,但砖混结构体系存在诸多缺点,例如施工高度受限,抗震性能较差,施工作业量较大,很难保证施工质量,机械化水平很难提升。房屋建筑选择框架结构设计,有利于推广运用新型墙体材料,提升房屋建筑抗震性能,为住户创造自由分割空间,使立面造型得以丰富,提升面积系数。同时,框架结构单位面积造价,基本等同于砖混结构。

第三,重视功能多样性。由于结构限制、体量限制,传统建筑功能较为单一,缺乏现代智能系统,不具有多元化、综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可明显改变建筑空间,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同时,选择智能化设备,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

第四,循环使用新能源。在传统建筑中,通常由外部能源系统供给能源,不能实现自给自足,若外界动力系统出现故障,建筑体系就会陷入瘫痪状态。针对现代建筑设计,选择新型能源系统设计,依靠可循环能源,选择太阳能、风力进行发电,可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实现多余能源储存。针对水系统设计,利用循环使用、自然采集结合方法,经过过滤、净化,可满足正常用水需求。另外,收集生活废水,经过二次处理后,可实现循环使用。

第五,互通化。城市空间不是容易定义、完全封闭单元,若空间被精确围合,即可称之建筑。而城市空间爱你是一个空间渗透的过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促使建筑空间与自然界的融合。同时,应注重长效性,在建筑设计中,实现城市发展、现代建筑长效化,立足建设实体角度,注重能源耐久性。所以,作为建筑设计者,需考虑城市发展历史,注重自身设计行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长效化维护管理,促进建筑设计的互通化。

第六,运用设计新理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想促进建筑事业长远性、持续性发展,必须运用新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转变传统观念。其一,规范化设计。应用设计新理念,在具体设计中,房屋建筑设计人员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促使设计工作规范化,综合性、全面性考虑建筑节能,确保建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其二,运用先进技术。对于房屋建筑设计,选择先进技术。例如,针对建筑暖通设计,按照不同气候状况,不断调节、控制空气和水流量,即可满足暖通供暖,又可实现能源节约目的,运用流量调节技术,是暖通设计的最佳方案。其三,转变观念。房屋建筑设计,是指从内到外的动态变化过程,若仅依靠建筑外部设计,无法满足生活实际需求,需选择动态技术和动态设计方案,达到人们的建筑内外审美需求和居住需求。设计人员需转变观念,由静态设计逐渐转为动态设计。可以说,动态设计是房屋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房屋建筑设计的质量要求较高,必须符合经济、节能等特点。在传统房屋建筑设计中,必须研究其缺陷、解决问题,提升设计新理念在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为人们创造更为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缺陷,但只要我们合理运用设计新理念,不断研究建筑设计,必定推进建筑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二、新型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

浅析新型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与技术应用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李峰摘要关键词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发商注重对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优势,然后再分析新型建筑节能理念应用的原则,最后再提出新型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节能理念;技术应用;建筑设计

1、合理的建筑朝向在建筑设计节能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置房屋建筑的整体朝向,不但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内始终保持充足的光照,而且还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从而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能耗。其中,通过分析我国的整体情况,当建筑面积相同时,南北朝向的建筑节能作用更为梦想,所以大部分将房屋建筑设计成南北朝向。为了确保整个房屋建筑内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则可以在房屋的东西方面设置相应的窗户。同时,在设计房屋建筑内部结构时,应该将房屋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成大小面积不同的形式,其主要是利用外表面积越小房间冷负荷越小的特点来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降耗目标。

2、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节能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门窗幕墙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功能。其中呼吸式幕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随着门窗幕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满足现代房屋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要求的门窗幕墙逐渐增多。然而,在门窗幕墙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让更多的门窗幕墙满足新型建筑设计节能的理念,则需要人们严格按照日出日落以及阴影和眼光的变化而变化进行。为了能够较好的解决房屋建设大面积玻璃造成较大的损失,便可以应用高科技技术,将一半的玻璃制作成中空玻璃,以及镀膜玻璃、防火玻璃等一些特别材质的玻璃。

(2)保温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房屋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其中保温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合理设计窗框结构和玻璃。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窗框使用的材质不同,玻璃组合设计不同,所达到的保温效果也就不相同。当前房屋建筑门窗框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松木、铝合金和PVC、以及玻璃钢等。一般使用的玻璃类型主要为单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和Low-E中空玻璃等。通过合理利用保温技术,能够更好的满足新型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要求。

3、节能技术在房屋建筑墙体中的设计应用

为了促使房屋建筑墙体符合节能理念,首先则需要选择新的节能环保材料作为房屋建筑墙体结构的材料,以此来提高房屋建筑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其次,还可以根据房屋建筑原有墙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再使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技术,促使整个房屋建筑墙体形成保温隔热层。根据保温材料所使用的位置,可以分为外保温技术、内保温技术和夹心保温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当前新型房屋建筑节能理念应用中非常广泛,其主要通过在外墙上设置导热系统较低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能耗。

4、节能技术在房屋屋顶设计中的应用

屋顶的隔热、保温性能是围护结构节能的关键。在寒冷地带屋顶设置保温层,有效阻碍室内热量的泄露;在高温地区屋顶设隔热降温阻碍太阳的辐射热传到室内里;然而在冬冷夏凉的地区(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建筑节能必须充分考虑到冬天、夏天。保温普遍采用的技术对策是在屋顶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轻质材料来起到保温的作用,例如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等,运用正铺法;也可以在屋顶防水层上面设定聚苯乙烯泡沫,运用倒铺)。在设计屋顶时,为了减少能源耗费量、提高屋顶保温隔热效果,便需要在屋顶铺设中设计符合要求的保温隔热层。按照建筑工程的现状,增加架空通风层,便能够在屋顶种植有关植物、设置阁楼等等,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5、外墙节能技术

针对房屋墙体节能的问题,传统单一的采用建筑材料来增加房屋墙体的厚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环境节能的要求,推动了复合墙体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复合墙体主要采用块体材料和钢筋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结构,采取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的原则,或者在原有房屋框架结构建设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温而作为房屋的墙体。当前房屋建筑保温主要采用岩棉、矿渣棉、加气混凝土等。同时,这些材料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技术,改变传统的制作技术。其中,墙体复合技术主要包括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中。当前,我国一些房屋建筑采用较多的是夹心保温制作法;欧洲一些国家主要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其中德国使用外保温建筑占整个国家建筑总量的80%。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51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arim University, A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From training students design thinking ability, reasonable choice, to guide design, preparation of knowledge, overcome their knowledge advance fully exert his spare time, fully exert his spare time, and increase course design defense reform, establish characteristic, to adapt to our civil engineer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hous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mode, through the practice,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practical skills. Achieve the goal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reform and practice

房屋建筑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也是其主干课程之一。房屋建筑学课程体系主要是由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构成。按建筑性质讲,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主要讲授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两部分内容。虽然房屋建筑学在土木工程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建筑设计这部分内容在土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这部分教学的目的是要是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实践部分包括房屋建筑学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房屋建筑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的全面体现,同时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设计步骤、学习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的工程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1 课程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提高学生建筑设计表达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房屋建筑学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设计技能的培养,但建筑背景知识和建筑文化相关知识配套课程设置欠缺。(2)设计时间短,由于课程学时的压缩,房屋建筑学设计时间也由以往的三周调整到两周,而且为业余时间设计,与其它课程学习及设计互相干扰,致使降低了课程设计效果,有些没有达到课程设计目标要求,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理清设计思路,对建筑设计还没有入门。(3)学生对建筑设计兴趣较低,有些学生仅为应付,为完成作业而了事。(4)学生对知识的储备不足。(5)在教师指导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指导方法与手段灵活性不够,建筑设计的指导脱离实际等。

2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2.1 培养学生设计兴趣,提高学生设计思维能力

建筑设计的内容只占房屋建筑学的一部分,主要讲述建筑功能设计,在以往的土木工程教学体系中,对于必要的建筑背景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建筑鉴赏能力的培养较少,关于这方面课程的安排较少甚至没有,而这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应建议对调整现行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适当地开设一些建筑设计方面的课程,也可以开设一些这方面的选修课。例如“中外建筑史”“建筑概论”或“建筑初步”等等,通过城市历史、形态脉络的寻访,形成对建筑文化的体验,积淀建筑文化背景知识,逐渐形成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建筑创作灵感的形成。其次,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除了在建筑制图中进行基本的训练外,还应提高学生的建筑表达基本能力,如通过 “建筑表达”方面课程的开设,既提高学生的建筑表达能力,同时使建筑设计训练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同时由于我校学生来源不同,文化差异较大,不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建筑风格不一,在授课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进行调查,赏析,并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加强相互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2.2 选题符合实际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范围的大小,难易程度适宜的题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课程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题目既要满足教学要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题目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践的题目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会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以往我校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题目主要以中小学教学楼设计、住宅楼设计、办公楼设计和幼儿园设计为主,这些题目的设计要求一般能够符合教学要求,但这些题目一般为虚拟题目,脱离实际,降低了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今后的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应按照当前的建筑设计市场的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择,并建立与周边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长期合作关系,学生按照设计院的设计任务完成设计。任务书来自设计院的设计的实际设计任务,在一定程度能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在学生设计时,首先教师应仔细分析及讲解课程设计任务书,引导学生形成设计思路,让学生根据任务书搜集相关设计资料,掌握建筑设计方案构思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设计。

2.3 知识准备充分,克服知识预支心理

一般课程设计在课程完成后能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一般一个课程设计应该安排在相关必要的专业课程、在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之后进行,这样学生设计阶段感到水到渠成、设计起来游刃有余。但我校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课程设计随课程安排,这个阶段,相关专业课学生正在接触的初期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直接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往往感觉相关知识储备少,知识处于严重预支状态,因而设计时会出现茫然或想当然的情况,进而影响到设计质量。所以在这个阶段老师应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第一,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书,教师应在任务书上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要求学生收集和查阅资料;第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第三,让学生形成设计前进行调研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列出调研提纲,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学校周边新建和在建的相关建筑类型进行走访和调研。在以上知识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始方案构思。通过设计相关知识搜集与整理,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设计前进行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好习惯。同时,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学生还了解到建筑发展的现状,动态和趋势;了解到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同时通过调查,进一步理解建筑功能对建筑设计影响。建筑与周围建筑、地物地貌等周围环境的协调及融合。同时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到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这样,学生设计的作品就既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同时与周围环境和谐、能反映时代需求及居民生活习惯需要的作品。

2.4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克服时间不足

一般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安排在第16-17教学周,历史时间为2周,时间安排晚,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另外,我校课程设计没有留单独的设计周,对于学生来说,学期末要复习考试,还有其它的设计同时进行,难以保证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上。同时课程设计时间较短,在这样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设计任务书的理解领会、设计资料的查阅及相关调研、进行方案构思、修改及最终方案确定、绘制,达到作图规范,最后完成图纸,要圆满的完成每个阶段任务时间比较紧张。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设计效果,同时有些为了完成任务,出现抄袭现象。

在此建议充分挖掘业余时间,将设计任务书时间及课程设计动员时间提前,一般在房屋建筑学的建筑设计内容授课完成后下发,加大了课程设计的时间跨度,时间拉长后,将设计资料的查阅、实际工程考察、方案的酝酿这些阶段可以放在理论教学的业余时段、分阶段按计划分配任务,在原教学计划的设计时短内再进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图纸绘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甚至有部分同学到规定的设计周时已经完成了设计任务。这样的安排还可促进学生联系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房屋建筑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理论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W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终提高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质量。

2.5 设置课程设计答辩环节,增进学生间设计思想交流

当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课程设计成果做成PPT进行汇报及答辩。由于在前面布置任务时,学生的任务虽然有的相同,但要求每个人的设计方案不同,所以答辩汇报时要求每个同学都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进行汇报及答辩。答辩评委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房屋建筑学课程组老师及本班级其他同学构成。答辩环节由学生陈述及评委提问两部分构成。最后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学生平时表现占20%,指导教师及课程组老师评分占30%,其他同学评分占10%,设计成果占40%。这种评定方式不仅使设计成果的成绩评定更加客观、公正,同时学生通过对听众陈述自己的设计思维和回答他人的问题,提高了自我的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对其自我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培养。同过课题组老师点评,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改革,实践证明,上述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学生对建筑设计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学生课程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了建筑设计的步骤、构思方法及设计方法,增强了学生建筑设计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达到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4(1):50-52.

[2] 钱晓丽,吴国祥,韩雪.房屋建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鸡西大学学报,2002(3):13-14.

[3] 唐敢,赵新铭.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139-141.

[4] 朱启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6):143-144.

篇(9)

在建筑房屋修建中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其首先就需要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合理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筑修建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的经济效益;其次,在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尽量选择新型节能材料,确保材料使用的耐久性,如:钢结构构件等。这些材料的应用过程中具有施工简单、工程时间短、花费成本低的特征;最后,还需要对房屋建筑建设中所使用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了解,充分发挥每种材料的优点,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2、选取绿色建筑材料

在建筑物的修建过程中,其使用的一些建筑材料除了会消耗很多能源之外,而且还会散发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建筑板材在应用过程中容易释放大量的甲醛物质;混凝土会释放一定量的氰气,这些气体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新型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使用较多不合理的建筑材料会增加建筑房屋节能的难度。因此,在建筑房屋选取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源耗用低、并且具有可再利用价值的绿色资源,从而有效实现居住建筑节能的目标。同时,在选择建筑物内部材料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各种材料的性质,尽量选择能耗较低、绿色环保的材料,这样有利于房屋建筑建设后期的维护,有效改善建筑房屋内的空气环境[2]。

3、扩大房屋建筑物空间利用率

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则需要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尤其是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则更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建筑物的空间,最大限度提高房屋建筑的利用效率。其中在一些人口较多、土地面积较少的城市,政府更应该加强对房屋建筑面积的标价实施控制,合理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从而推动建筑领域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建筑房屋的户型时,应该坚持灵活性的原则,全面分析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增加房屋建筑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建筑修建中产生的垃圾,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成本。

二、新型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应用

1、合理的建筑朝向在建筑设计节能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置房屋建筑的整体朝向,不但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内始终保持充足的光照,而且还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从而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能耗。其中,通过分析我国的整体情况,当建筑面积相同时,南北朝向的建筑节能作用更为梦想,所以大部分将房屋建筑设计成南北朝向。为了确保整个房屋建筑内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则可以在房屋的东西方面设置相应的窗户[3]。同时,在设计房屋建筑内部结构时,应该将房屋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成大小面积不同的形式,其主要是利用外表面积越小房间冷负荷越小的特点来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降耗目标。

2、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节能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门窗幕墙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功能。其中呼吸式幕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随着门窗幕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满足现代房屋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要求的门窗幕墙逐渐增多。然而,在门窗幕墙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让更多的门窗幕墙满足新型建筑设计节能的理念,则需要人们严格按照日出日落以及阴影和眼光的变化而变化进行。为了能够较好的解决房屋建设大面积玻璃造成较大的损失,便可以应用高科技技术,将一半的玻璃制作成中空玻璃,以及镀膜玻璃、防火玻璃等一些特别材质的玻璃。

(2)保温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房屋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门窗幕墙的保温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其中保温技术在门窗幕墙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合理设计窗框结构和玻璃。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窗框使用的材质不同,玻璃组合设计不同,所达到的保温效果也就不相同。当前房屋建筑门窗框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松木、铝合金和PVC、以及玻璃钢等。一般使用的玻璃类型主要为单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和Low-E中空玻璃等。通过合理利用保温技术,能够更好的满足新型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要求。

3、节能技术在房屋建筑墙体中的设计应用

为了促使房屋建筑墙体符合节能理念,首先则需要选择新的节能环保材料作为房屋建筑墙体结构的材料,以此来提高房屋建筑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其次,还可以根据房屋建筑原有墙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再使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技术,促使整个房屋建筑墙体形成保温隔热层。根据保温材料所使用的位置,可以分为外保温技术、内保温技术和夹心保温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当前新型房屋建筑节能理念应用中非常广泛,其主要通过在外墙上设置导热系统较低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能耗。

4、节能技术在房屋屋顶设计中的应用

屋顶的隔热、保温性能是围护结构节能的关键。在寒冷地带屋顶设置保温层,有效阻碍室内热量的泄露;在高温地区屋顶设隔热降温阻碍太阳的辐射热传到室内里;然而在冬冷夏凉的地区(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建筑节能必须充分考虑到冬天、夏天。保温普遍采用的技术对策是在屋顶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轻质材料来起到保温的作用,例如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等,运用正铺法;也可以在屋顶防水层上面设定聚苯乙烯泡沫,运用倒铺)。在设计屋顶时,为了减少能源耗费量、提高屋顶保温隔热效果,便需要在屋顶铺设中设计符合要求的保温隔热层。按照建筑工程的现状,增加架空通风层,便能够在屋顶种植有关植物、设置阁楼等等,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5、外墙节能技术

针对房屋墙体节能的问题,传统单一的采用建筑材料来增加房屋墙体的厚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环境节能的要求,推动了复合墙体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复合墙体主要采用块体材料和钢筋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结构,采取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的原则,或者在原有房屋框架结构建设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温而作为房屋的墙体。当前房屋建筑保温主要采用岩棉、矿渣棉、加气混凝土等。同时,这些材料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技术,改变传统的制作技术。其中,墙体复合技术主要包括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中。当前,我国一些房屋建筑采用较多的是夹心保温制作法;欧洲一些国家主要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其中德国使用外保温建筑占整个国家建筑总量的80%。

篇(10)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

1.1建筑能耗的分类

工程行业的原料使用包含使用原料耗用及原料耗用,是工程作业及使用经过中重要的原料耗用因素,实施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要在设计过程中对节能环保的问题进行考虑,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1.1.1建造能源消耗。这部分的能源消耗主要就是针对在房屋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源消耗,例如设备、材料、配件等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安全环保为出发点,选用建筑材料时要保证环保、可持续,尽可能少的使用消耗性能源,从多个方面将建筑的质量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环保的环境[1]。

1.1.2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也就是说在建筑物交工之后,房屋使用者在生活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能源的消费。比如在暖通、电器等领域。在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充分考虑到暖通的需求,采用现代化的环保耗材,并且根据建筑的形态优选最合理的节能设计。

2我国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节能环保发展落后

房屋建筑节能环保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这些年的理论发展和大量的实践应用,使得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整个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受到了很大制约。而且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中对节能环保理念的认识和重视还不是很高,使得该项工作很难推进,不利于节能降耗。

2.2忽略了协调发展

如今,我国的一些房屋虽然在设计理念中加入了一些节能环保方面的内容,但大多都是针对建筑的外观而言的,所以因可行性较差而见效甚微。可以对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水平带来负面影响的原因较多,其中比较主要的有如下两点,即为施工的周边环境以及施工的地质环境。如果想要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将这些负面因素考虑在内,从而让房屋建筑能够得到全面且协调的发展。

2.3缺乏节能环保深度

当今社会,人民的环保观念不断加强,环保理念在工民建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充分的把握和体现。但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未曾设想过的问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应只针对某些特定方面采取措施。这也就体现出目前国内在房屋建设领域的设计过程中环保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表面来说是肯定的,但就整个行业来说,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规划设计,确保其可以实现全方位发展。

3建筑设计节能环保的应用

3.1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在房屋建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关系到房屋的质量,是保证房屋建筑节能环保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建筑材料而言,其在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健康、节能环保等方面,采用更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才能保证设计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确保其对资源的利用足够充分。例如,在房屋建筑中应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照明设备,可以节约资源,提高照明度,实现房屋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和效果。结合新的建筑能源和材料,根据实际的房屋建筑情况,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是进行房屋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的有效途径。

3.2全面实现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

房屋建筑的绿色设计,要秋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房屋建筑多方面的影响,从建筑材料和使用这两方面开展环保设计。在选择建筑材料过程中,可使用倒置式,隔热屋面、保温砂浆及涂料等一系列可以有效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绿色建筑材料,进而有效确保房屋实施的保温功能,通过有效减少施工建设材料的损耗,从而推动整个施工过程绿色、生态、节能。当利用房屋设施时,通过结合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水能等各种新能源,不仅清洁,而且可以在既能保持原有通风采光功能,同时也满足了房屋建设的节能规定。

3.3提高太阳能的使用

太阳能是当前我国利用较多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房屋建筑中,利用太阳能可环节能源短缺的现象。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处于零散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太阳能的利用率,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整体美观。在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保证太阳能装置的合理设计,提前考虑好太阳能安装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实现房屋建筑的美观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相结合,更有助于节能环保观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4实现建筑绿化

房屋建筑的绿化,提高了房屋建筑的使用质量,提供了更加环保、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绿化环境,可以减少房屋建筑的噪音污染,调节房屋建筑中的温度和湿度,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的舒适度。例如,在房屋建筑周围种植一些树木,在夏季的时候,浓郁的树荫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减弱噪音污染,调节生态环境,实现了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2]。因此,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内外空间、地面和立体空间等特点,将建筑环境的绿化方案融入到整体的设计当中,衬托建筑的优美环境,提升建筑的生态和人文价值。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眼前处理好房屋工程策划中的节约环保因素,对作业单位提升经济利益及工程行业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有很大帮助。结合提升房屋建设过程中的节能建设及绿色环保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因工程建设带来的浪费,还能为建设企业节省大量成本,而且使用这一系列新材料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助推该行业迅猛进步。

篇(11)

关键词:

房屋建筑设计;美学规律;策略

在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美,美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它能够使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建筑中所蕴含的美可以说是自古有之的,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就十分的注重使人感受到美,而在西方建筑中也蕴藏有许多美学知识蕴藏在其中。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极为复杂,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详细的论述。

1房屋建筑设计注重美学规律的原因

1.1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房屋建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居住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购置房屋的时候,人们不仅注重房屋的空间、质量和地段,也开始注重起房屋设计的美感,关注房屋建筑设计中所蕴含的美学规律。在生活中一所房屋如果从外形和内部设计等方面使人感受到了美,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往往更容易吸引人,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从精神上感到愉悦,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他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的优美。

1.2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

实际上在房屋建筑设计中所蕴含的美学规律就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在不同地区,房屋建筑工程中所蕴含的美学规律也大不相同,比如说在我国由于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加崇尚含蓄美,这在建筑设计上也有所体现,如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就是展现含蓄美的典型代表[2]。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欣赏简单大方的开放之美,因此,许多教堂设计的都比较具有美感,而且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时候,不同时期和地域也会有明显的差别。比如说,北京的四合院和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等。笔者认为,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时候,注重将美学规模融入到建筑中,不仅仅是为了使人们欣赏到美,享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融入美学规律,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优秀建筑设计文化的传播。

2房屋建筑设计中所蕴含的基本美学规律

2.1统一协调之美

统一性是艺术品所特有的一种特性,对于房屋建筑来说亦是如此,而相较于其他的工艺品而言,房屋建筑的统一性可能又会有所不同。因为,房屋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房屋的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美的认识也会受身边一些事物的影响,但是如果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时候,不注重统一协调之美,设计的时候,不考虑住户的实际需求,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注意遵从统一协调之美,如在将几何元素运用到房屋建筑设计之中时,要注重其于主体建筑的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过分的突出几何元素,反而使原有的房屋建筑失去了美感,这样的话很容易破坏房屋建筑的设计之美。此外,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色彩搭配,建筑的基本架构等方面也要讲求统一协调。

2.2房屋建筑设计的均衡与稳定之美

一幢建筑物并不是由简单的一面墙或者是一块砖构成的,房屋建筑是由许多面墙和砖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而建筑物的不同部位构成材质也不尽相同,比如说有的部位可能会用到钢材,而有的地方则可能会用到铝材,这样就会使房屋建筑表现出不同的轻重感,而要使人们在欣赏和居住房屋的时候感受到其所蕴含的美学规律就必须要注重好建筑的均衡与稳定[3]。在进行建筑房屋设计的时候,所谓的均衡指的就是要注重房屋不同部分的轻重关系,不如说,在设立房屋的时候,设计者要综合的考虑到,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一些材质比较重的物品进行设计,哪些地方则会用到比较轻便的材质进行设计,灵活的搭配,使房屋不管是从外观看,还是在居住的时候,都能使人产生均衡感,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而房屋建筑设计在注重均衡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房屋建筑设计的稳定之美,稳定既是房屋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美的一种表现,试想一下,一座房子如果不够稳定,时时摇晃,必然会给人一种不安全感,连基本的安全都难以做到,更遑论使人感受到房子的美了。

2.3房屋建筑设计的比例韵律之美

所谓的比例指的是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谈到比例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谈到黄金分割法,这个比例可以说是最具美感的一种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房子只是居住这样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说,房子的比例该如何分配,主卧、次卧以及客厅阳台的面积各占多少比例最为合适,这些都是人们需要考虑好的一个问题,而这些问题也都有涉及到比例问题,分配的不合理既影响房屋的美感,也会使住户的居住舒适感大打折扣。韵律相对于比例来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词语,不同人对于韵律的认识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喜欢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加入较多的韵律元素,如房子的门窗形状重复构成韵律,而有的人对于韵律的认识比较浅薄,则可能会较为反感在房屋设计中融入韵律元素。但是笔者认为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时候不论是比例还是韵律可以说是缺一不可的。

3房屋建筑设计融入美学规律应注意的问题

3.1注重房屋建筑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都带有独属于自己的地域特色,如东西方房屋建筑的差异,就是一种极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在我国房屋建筑的地区差异表现更是极为明显,比如说在福建的土楼、陕西的窑洞就带有极为明显的地域色彩,这些建筑中所蕴含的美学规律与地区差异不无关系。此外,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规律还受地区的气候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我国的邻国日本,由于地震频发,房屋建筑的空间往往比较灵活,设计简洁,这样的话一旦发生地震也便于人们逃生。

3.2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俗话说“”近些年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城市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在乡村人们也建起了许多小洋楼,这些房屋建筑是经济水平提升的表现,但是也很容易给人一种同质化的感受,容易使一个城市和地区失去自己的房屋建筑特色,美学规律也在不知不觉间流失,如在北京四合院大面积的拆除就是一种表现[4]。房屋建筑既是人们用来居住的一件物品,也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我国的四合院、土楼、窑洞、竹楼等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果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时候,人们不尊重地区的文化差异,既是一座房屋设计的再漂亮,也难以使人感受到真正的美。

4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是无处不在的,不同的人对于房屋建筑设计的美,不同人的认识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房屋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在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如果一味地照抄照搬其他建筑中所蕴含的美学规律,这样可能人们不但无法感受到房屋建筑之美,可能还会使人产生一种建筑过于呆板的感觉。所以,在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还需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胡静.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2]喻茜.模型教学在房屋建筑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