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从“”或“”以来,东西方文化(此处主要指中国与西方欧美之文化)的相互冲击、碰撞异常激烈。在将近百年的历史中,东西文化在中国时空领域里各自发展又相互“残杀”,其间关系难解难分,以致似乎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在消失,西方文化在不健全地突起,致使新时代中国大众受到了根本文化信仰缺失的严重挑战。
更不幸的是,现在更多地会发现,一些人极端钟情于西方文化的种种(具体说是西方文化中的某些具体的不成系统的构成因素),更喜谈一些基督教的神圣,西方种种物质创造的发达,文化哲学的伟大,精神上的高尚等等,并以之为风尚。此时,如果去谈一些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不自觉地感到一种压力,好像“中国传统文化’’已成过去,新时代再谈它就显得古板、守旧,而俨然是一“古董”――这问题就严重了!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撞,我们终究应作何处理方为恰当,方能使中国更好的发展?
有人说,现在中国谈西方文化是好现象,中国的不发达就是因为缺乏西方的东西,西方的发达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优于我们的文化。
当然,此刻我不能绝对地说谈西方文化是一种坏现象。现在,中国在某些方面的确比不上西方,物质创造、器械发明不甚发达,精神生活亦有不及某些西方国家之处。但由此就能推究出西方文化就是好的、正确的,东方文化就是劣质的、错误的吗?实际上,文化是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没有孰好孰坏之分的,而只有合宜与否的问题。
在此,我需有意识地让大家感觉到一种必要性,对于所提问题不能再马虎拖延,不得不对此问题来一个解决。如果有人说这一问题须后人慢慢解决,须容事态的发展去决定应作何处理――这只能成为一个并不成立的借口而已。对此问题解决的思考,在许久之前就已再容不得马虎拖延了!
二、人类文化发展的三种状态与态度
在现在可观察、预见的范围内,人类文化的发展可大体归纳为三种状态,或是三种态度。
第一种为个性的发展、向前的态度之文化。如对大自然的改造、器械的创造发明、利害的计算、个利的注重及相关制度的萌生建立等等,像科学、民主的萌发。此种状态是西方文化的倾向,其主要偏向对“物”的研究。第二种为具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尚情尚理精神之文化。如“仁者爱人”、“天地合一”、“孝”“忠”文化、伦理常德等等,以致物质创造发明不甚发达,无所谓科学、民主精神的诞生发展。这是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倾向,其主要偏向对“人事”(“入世”)的研究。第三种为超脱现世生活而别有所求之文化。这种文化倾向的根本点在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意图从根本上取消问题的存在。如“禁欲”思想、“超世”思想,很容易引出宗教,它偏于对“心念”(“出世”)的研究,具有宗教倾向,像印度的传统文化色彩。
按梁先生的观点,人类文化本应有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即人类文化在第一种状态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过渡到第二种文化发展状态中,在第二种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类文化会自然偏向对人“心”的研究――此处梁先生不主张所谓的宗教神秘生活――但中国的文化却是一个“早熟”文化,即在第一种文化没有好好发展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第二种文化状态。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的个性不够伸展、器械创造发明不甚发达、社会制度不够健全的原因。
中国文化是第二种文化状态,西方文化是第一种文化状态。也就是说,东西方之所以形成现时代东西方文化、东西方历史之间如此巨大的差异,其根本源动力即在于各自文化的根本之态度方向不同。东西文化的差异远远不只在于表象的东西(如有无科学、民主精神),而更在于文化精髓的不同、文化根本精神态度的差异,这才是东西文化、东西历史发展轨迹之所以不同的症结所在。
三、问题的回归及其解决
面对东西文化的冲撞,中国将作何处理,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在何方?在未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之前,谁也不能作一个回答。经过以上简单的介绍及力所能及的阅读、学习之后,在此我不自量力地坚持一种方法。此方法虽然至少是我此刻赞同的一种方法,但万万不敢说此种方法即是解决所提问题的最佳方法。在此,我只是试图通过这一方法引导朋友们对此问题再作深入思考,而得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此处主张的方法,或是其他更妥善的方法。
我不赞同所谓的全盘“西方化”或是“东方化”。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浑厚文化底蕴的国度,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不间断、不消失、传统不更而持续发展的文明区域,成熟而自成一体系的文明深深地浸染了这一国度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人的心灵,即使此刻还未感受到已被此文化所深深熏陶的伟大力量。如果试图清洗中国人的头脑,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即所谓的“西方化”,不知怎样才能对根深蒂固的文化熏染来一个彻底清洗?这种做法除了使中国人丧失根本的人生态度、文化信仰之外,不知还会有什么其他的结果!
对于排斥西方文化的“东方化”,当然亦是不可取的。当今世界千变万化,科技与民主日益发展进步,世界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中国必须应时代之要求,同国际接轨,这就不得不对中国传统的做事规则与做事方式提出挑战,倘若一味的保持方式的传统,未免也不太合时宜了。
但是,全球化的今天,这两条东西方文明的平行线却有了交叉,有了向彼此靠拢的向心力,即走向融合。笔者认为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交通等资源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经快速变小,文明内部个体之间的交流加剧,导致两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用孟德斯鸠、拉采尔等学者们提出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能解释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这一客观现实存在上,东西方趋同。无论是东方的北京、孟买,还是西方的伦敦、纽约,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城市”,在这个“城市”中,没有了当海盗与种地的区别,也因为空调、加湿器等现代化科技,缩短了地球纬度热带和寒带的距离,模糊了海洋与内陆的界限。即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东方和西方有了相似的环境背景因素,所以其文化呈现靠拢趋势。再加上具有文化言说话语权的学者们大部分生活于城市中,更缩小了视角差异。
近些年,在这两条平行线彼此靠拢的过程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叶舒宪先生所讲的“东方转向”。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
但是,全球化的今天,这两条东西方文明的平行线却有了交叉,有了向彼此靠拢的向心力,即走向融合。笔者认为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交通等资源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经快速变小,文明内部个体之间的交流加剧,导致两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用孟德斯鸠、拉采尔等学者们提出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也能解释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这一客观现实存在上,东西方趋同。无论是东方的北京、孟买,还是西方的伦敦、纽约,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城市”,在这个“城市”中,没有了当海盗与种地的区别,也因为空调、加湿器等现代化科技,缩短了地球纬度热带和寒带的距离,模糊了海洋与内陆的界限。即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东方和西方有了相似的环境背景因素,所以其文化呈现靠拢趋势。再加上具有文化言说话语权的学者们大部分生活于城市中,更缩小了视角差异。
近些年,在这两条平行线彼此靠拢的过程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叶舒宪先生所讲的“东方转向”。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
语言学,把人类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传统的语言学是把文献和书面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现代的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礼貌用语。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主要分为东、西两大类别,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欧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本文从小处着手,从当代语言学是视角,比较中、英当代语言和口语中的礼貌用语存在的区别和联系,为读者学习不同的语言,理解东西方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中英礼貌内涵的差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在现代汉语中,“礼貌”一词来源于“礼”或“礼仪”。“礼”在中国古代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且其与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紧密相连。孔子较早地提出了用“札”来管制人,即把一切人按高低贵贱来划分等级.然后各人的言行必须符合其社会身份和地位。到了西汉,“礼”已发展成了贬低自己和尊重别人的一种社会行为准则了。随着时代车轮的缓缓向前,西汉时期的“礼”的内涵逐渐成为现代文化中“礼貌”的核心。
而英语中“礼貌”这个词与法律和城市等词汇关系密切,其同义词有法庭、城市、文明等。可见,“礼貌”在西方文化中与守法、文明是密不可分的。这或许能很好的诠释虽然西方国家是具有狼性、侵略性的民族构成,但其法律制度建设的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发展,不得不让东方民族赞叹。
二、中英礼貌语原则的差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后,提出了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五种礼貌准则:其一,贬己尊人准则(The self-denigration maxim);其二,称呼准则(The address maxim);其三,文雅准则(Refinement maxim);其四,求同准则(The balance maxim),指应当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其五,德、言、行准则(The generosity &Tact maxim)。
而在西方文化中,Lakoff(1973)较早地提出了关于礼貌用语的三个要求:其一,不要强加于人(formality: don’t impose/remain aloof),即使当交际的双方地位不平等时,也应该平等对待;其二,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hesitancy: give the addressee his options);其三,增进双方的友情(equality:act as though you and the addressee were equal/make him feel good)。但其提出的这三个规则在范围上比较笼统,且缺乏系统性,并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但在此基础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礼貌用语的准则不断被完善,越来越多的衍生出的礼貌用语应运而生。
三、中英礼貌语用法的差异
(1)称谓的差异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对他人和自己的称呼是不可避免的。在中文当中,称呼别人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他人的职务、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通过综合考量才能找出最适合的称呼语。比如,李医生、李女士、李小姐等等,往往可能是不同场合下对同一个人的敬称。而在英美文化中,称谓主要是基本的称谓词(Miss/Mr/Mrs等)+姓,如Miss Li,或者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而在中国,非相同辈分的人之间直呼姓名似乎不太礼貌,尤其是晚辈对长辈应当使用尊称,以表示尊敬和自身的教养。另外,中国人将亲戚有堂、表之分,还有姐妹兄弟之分,而在英语中仅使用sister、brother、uncle、ant、cousin概括。
(2)问候语不同
当人与人见面,尤其是认识的人见到时,一般都需要打招呼,有点头示意的形式,有简单握手或深情拥抱的形式,更多的还是选择运用语言交流。在西方国家,大家见面常用“Hi””Hello”,稍微久一点没见面的用“How are you?”或者“What is up?”或者“How is it going?”等询问近况。如果是两个不太熟的人交流,一般选择天气或者足球等相同爱好引发话题,继续交流。而在中国,通常见面用“你好”或者熟悉一些的用“吃了么?”问候对方。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侧重和内涵存在差异。但依据一份权威的调查研究指出,相比较而言,西方问候的话语更会使人产生郁闷,当人心情不好时听到如此“揭伤疤”式“最近怎么样的问候”会产生危险的后果。而东方式问候,体现出人们的简单和“民以食为天”的本性,更容易产生乐观的正面效应。
四、语言学习的启示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简单积累过程,更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理解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内涵的过程。在学习不同的语言,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之时,应当适当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为了建立良好的个人甚至民族形象为了避免交流中尴尬或冲突的发生,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山东半岛地处黄河中下游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是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里的部落善骑射并创造了绚丽的古代文化。学者们将这支部族的文化归于东夷文化。有认为在这里存在一个连续不断的文化序列,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齐文化从时间上划分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先齐文化和齐文化,看齐文化的形成要追溯它的源头。齐文化因疆域的区别划分为三个文化区域:鲁北腹心地区、鲁东半岛、胶东半岛。各区自成体系又相互影响。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显示,胶东半岛、潍河流域和鲁西北平原组成的齐文化区域中学界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鲁北腹心地区。这里有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遗迹,便于揭示文化序列。目前学术界对该区文化序列有一个共识,即按照时间的早晚该区先齐的文化序列分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张光明先生对此作了详细的研究。①在鲁西北平原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始于淄博市临淄区后李壮发现的后李文化②。到岳石文化晚期中原文化由西向东推进,尤其是商文化,在海岱地区与东夷文化频繁的交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商代中晚期东渐势力渐渐加强③。
目前对齐文化渊源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观点:1、以王志民先生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它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他指出“齐文化深厚博大,它的形成,一言以蔽之,是百川汇海的融合,是多种文化的多元复合体。”④2、以王阁森、唐致卿为代表认为是以单一东夷文化为主源又在后期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进而形成了齐文化。在《齐国史》中提出“东夷文化是齐文化的最早源头…..这样东夷文化、商文化、中原炎帝一系列文化和周文化四源合流,便成了齐初的文化格局。”并且进一步指出“总的来看,商以前的齐地文化是单纯的东夷文化,独立的发展,商兴起以后,遇上接近的西部、西南部受到商文化日益增大的影响。齐文化曾加了新的内容⑤。3、宣兆琦、李金海为代表,认为“齐文化是由当时中国东西部两大文化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碰撞、交流、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文化”⑥。多学派的争论说明了对于齐文化的形成认识中存在着疑点。所谓的齐文化的形成应在先齐文化中找寻依据。齐文化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文化多元复合体,齐文化是基于齐地土著东夷族文化并吸收商文化、夏文化、莱以文化、周文化发展而来的⑦。张光明先生认为“先齐地域内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为后李文化—后李文化二期—大汶口文化五村类型—龙山文化城子崖类型—岳石文化郝家庄类型。这一系列当为齐文化形成之源头。”
后李文化指山东临淄后李遗址为代表的一类文化遗存⑧。文化因素分析表明,后李文化早晚两期分别与裴李岗文化中晚期相当,但二者的文化面貌迥然不同,“两者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⑨但在后李文化中也发现一些与裴李岗相似的文化因素,我认为二者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了部分的文化交流,后李文化吸收了部分裴李岗的文化因素又加以改造融入了自己的成分如:小口壶、侈口矮圈足罐,唇沿下部的指甲纹、环形耳等。这一阶段两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以裴李岗文化影响后李文化为主,在文化交流格局中,裴李岗文化居主导地位,后李文化居从属地位。
北辛文化是在后李文化基础上吸收大量裴李岗文化发展而来的。得名于山东藤县北辛遗址的发掘。北辛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阶段相当,北辛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第一期基本同时,中晚期与仰韶文化第二期相当。这一时期海岱地区和河洛地区的文化交流比前一阶段增多,在各自的文化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对方的文化因素。分析了双方的陶器、纹饰、器形等,可知在河洛地区仰韶早期文化与海岱地区北辛文化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交流,就现有资料分析,双方文化交流的趋势,是以河洛地区对东方的影响为主,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较为微薄⑩。
大汶口文化是直接在北辛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这一阶段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上,东方文化不再是单一的接收方,渐渐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输出作用。东方文化较少的吸收西方文化因素,西方文化则开始越来越多的吸收东方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与仰韶文化中期阶段同期,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与仰韶文化晚期阶段相当。这一阶段河洛和海岱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段两地区间的交流相对于仰韶时代中期有所减少,这时期的文化交流是河洛对海岱的影响为主;后段随着仰韶文化的衰落和大汶口文化的崛起,两地区间发生了明显逆转,大汶口对仰韶文化的影响增加并占主导地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后段大汶口文化对仰韶文化的影响不仅有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和交流而且还拉开了大汶口人大举西迁的序幕B11。
龙山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与西方文化的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造律台文化、三里桥文化同期。龙山时代早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明显是以海岱地区对河洛地区的文化传播为主并按时间呈现增强态势,同期河洛地区所见的典型大汶口文化因素在地域上也有了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
岳石文化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后继文化,也是夏代山东地区的方国文化。这一时期河洛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与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明显有文化上的往来,双方的文化交流趋向是由东向西,即岳石文化影响二里头文化。到了夏代的中晚期河洛地区的另一种文化(先商文化)与岳石文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流,并呈现由早及晚逐步加强的趋势。
齐文化通过内部、机制的合理运作,在同外部文明的冲撞中适时调整中进而发展壮大,摆脱了单一的方国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海开放型文化。河洛文明和海岱文明的碰撞对于先齐文化至关重要。先齐文化在形成的每个阶段中受不同的文化因素影响,但总体而言,先齐文化的形成是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一个过程。齐文化最终形成于周朝分封诸侯王之后,姜尚创造性的把周文化、东夷文化、商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文化。使得齐文化具有兼容性、时变性、务实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使得齐文化经济上农商并重、政治上尊贤尚功、文化上兼容并包。(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注释
①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②王永波《后李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管子学刊》1994年1期
③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④王志民主编《齐文化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⑤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17页详论
⑥宣兆琦、李金海《齐文化通论(上、下)》新华出版社2000年
⑦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2.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英国学者巴格比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内在行为规则是指人内在的思想方式,外在行为规则是指人外在的行为方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于彼此看待内在和外在行为规则的关系上持有不同的态度。内在和外在行为规则的关系在建筑中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是中西方建筑师在思考问题时所秉持的不同态度。
3.东西方内外在行为规则的差异性中国的传统思想主要建立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基本观念之上,辩证的分析得出结论“形式为内容服务”,中国注重“神”和“情”而不在于“象”和“形”。通过对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国在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辩证论述中隐含着这样一条总纲:“内容是首要的,形式是次要的,中国建筑是内容的建筑”。然而,西方美学中的“形式”的概念常区别于中国美学中“形”的意义,具有更加宽泛和宏大的含义,它被提升至宇宙的运行和美的本质起源层面。在柏拉图的世界中,形式是万物生长的规律;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形式是万物起源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在康德的世界中,形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形式”在西方美学中的含义丰富且极其复杂,玄妙而深不可测,是中国美学中“形”的意义所望尘莫及的。整个西方的美学就是以“形式”为核心的美学,即“形式美学”。双方不同的文化起源,引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理念,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形式。从东西方古代建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模式,产生了异样的心理体验和审美享受。
二、东西方文化观下建筑方式的差异性
1.东西方建造方式的差异性中国建筑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观念有一定的思想联系;西方则强调神灵的权威性,崇尚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建筑史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史书,宗教建筑已然成为西方人的精神寄托,这点也是东西方建筑发展区别的首要原因。东西方对待建筑的意识形态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东方一贯注重的是“人本位”,西方始终秉持的是“神本位”,一个是短暂的,一个是永恒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必然会产生不用的建构体系。中国古代选择建造和使用木构建筑,一座木构建筑。在中国量体裁衣的建构体系下,可能只需要几个月,几年的时间,但是一座石筑教堂或神庙,在西方神权至上的思想体系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如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构筑行为,用几代人的心血去完成一件建筑艺术品,恐怕只有神灵的力量才能促使人们乐此不疲的与石头经年累月的打交道。
2.东西方建造方式发展的差异性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促使西方人也摒弃了原先的建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梁板柱和钢筋混凝土。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和基本风格。建筑的差异性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也基本上无人敢于创新和挑战,西方则截然相反。文艺复兴运动为了反对中世纪神权的通知和约束,以人性为终极理想,向实现古希腊文明的自由和浪漫而不懈努力。启蒙运动为了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心声而向中世纪的黑暗挑战。随着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逐渐消退,古典主义再一次重登传统的历史舞台。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一次次向现代文明社会迈进。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人岂相同?
三、东西方文化观差异下建筑的实践行为
对于CCTV大楼所引起的功能与形式的争论与批评,库哈斯解释说:“对CCTV大楼的批评可能是两个方向,老一辈建筑师从功能角度看待,新一代建筑师主要从社会意义出发,我们被置于中间并且在媒体中不断披露,同时中国式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他认为:“这是一个理性的建筑;它是有创造性的建筑;它是连续的、整合的创造;它要揭示惊人的美”。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这一口号成了国际性的建筑贫瘠和单调的通行证,其契合了中国社会的心理需求和建筑市场的发展需要,不断愈演愈烈,但在西方国家中并不完全依赖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赖特认为这是一个被国际建筑界的形式主义为了标榜和炫耀贴标签式大量滥用的口号,实际毫无意义。当人的意识、社会的文化、建筑的功能在共同发展、形式不断被超越并加强功能的情况下,“形式追随功能”才是一句有意义的口号。
实际上,建筑的实践行为可分为两个部分:程式化的批量生产,以商业为目的;号称独立自主的创造性,以个人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为前提。似乎后者冠以修饰性的说辞后显得格外高尚且富有意义。说辞的背后还要贴上一系列的标签,如解构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方面的记载其实并不是关于建筑本身的,大多数是关于人文哲学方面的,但是人们在寻求一切主张和行为的根据时反复引用经典,久而久之似乎也就成了中国建筑的一套理论依据。其实不然,“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其实老子在告诉我们虚和实的关系,做人的原则和虚化若谷的哲学道理。西方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以坚固、适用、美观作为建筑学三大原则,其根本性目的在于指导建筑的实践运用,是为了成就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维尼奥拉简化归纳的古典柱式,是便于人们模式化运用和简单的操作;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一定不是为了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而是带着一种普世的观点来恩泽那些普通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二者密不可执因此,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自觉、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中领悟文化内涵、接受文化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其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积极吸收异族文化的优秀成果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度,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原则
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易事。教师在语言教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中,既不能过于夸大,也不能浅尝辄止,要把握好尺度,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在学习异族文化时,应该遵循平等原则一一~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其文化亦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就认为学习英、美国家文化具有优越性。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从而了解、吸收异族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学外语更要注重以我为主,学会用外语介绍和传播我国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外语学习者要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各种文化都具有合理性和独特性,都能为人类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源,都应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吸收营养,取长补短,充实和更新自我,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兀化的新形势。我们重视学习西方文化,但不应“唯西方文化是从、西方文化是尊”。东西方文化应本着彼此尊重的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相互撞击、摩擦、吸收与融合,在比较中鉴别,在互动中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地推崇某种文化或一味地贬低某种文化,应引导学生形成文化平等意识。
2.同步原则
同步原则是指教师在利用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素材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时应与教材的内容保持一致。在讲解英语文化知识时,教师会将东西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但两者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教师不可能在一节或几节课的时间内解决诸多问题,更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全都讲解文化的差异性,或者把体现文化背景的文章都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而应有所侧重和有所针对。比如,教材中如果涉及餐桌礼仪,教师应该把要讲解的文化定位于中、西餐餐桌上的文化习俗的异同比较,而不能把所有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都一股脑儿地抖搂出来。否则,教师讲得杂乱无章,学生学得也含混不清。当然,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得越多、越广越深就越好,但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条件及时间等多种因素。
3.兴趣原则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索的原动力。教师在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探索的浓厚兴趣。通过精心设计从课文语言知识导人文化知识的过程,创设文化知识的交际实践和环境,让学生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有趣的真实交际环境中,从而产生并保持对它的兴趣,并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得到实践和锻炼。很多经典英文歌曲、影视节目、时装、发型、运动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建英语角、英语沙龙,开展经典英文电影赏析、英语才艺展示,庆祝英语国家传统节日等都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异族文化的氛围中,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培养其英语文化意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匕的文化素材,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异族文化的敏感度。
1.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方法。
首先,从东西方文化对称呼称谓、致谢答谢、招呼问候、担心关切等方面的习俗进行比较。例如:在中国,人们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关心会说:
A:Hello, you look sick today.
B:Yes, I’ ve got a bad cold.
A:You’ 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youcan.
这样的关心和建议在中国非常普遍并且广为接受。然而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英美国家,如此的关切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因而冷人反感。按西方文化习惯,A只需说"I do hope you’llbe feeling better soon"孽"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话语以示关心即可。
又如,在英语中“teacher”仅表示职业名称,而非称呼语,更不是尊称。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用“Mr/Miss/Mrs+姓”来称呼老师,在大学则用学术职称或学位+姓来称呼教师,也有的教师甚至喜欢学生直呼其名,以融洽气氛。但绝对不会有"Teacher+姓”这类称n乳而汉语中的称谓比较严格,对长辈一般不可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认为对长辈不尊,而西方则显得随意一些。
其次,比较相同的词汇概念和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无不在词汇上得以体现。词汇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其语义和搭配都深深烙上了该语言文化的印迹。英语中有些词的意义与中文一致,但文化含义迥异。比如,中国人历来把“龙”视为权力、地位、尊严和吉祥的象征,被制成图腾顶礼膜拜。皇帝的身体被尊称为“龙体”,中华民族亦被称为“龙的传火,。逢年过节,人们有舞龙的习俗,以示喜庆,还有“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颇具吉祥和褒奖的成语,这些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与崇敬。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却是一种口喷毒火、身长双翼、凶残暴虐的怪兽,在俗语中还被用来指“凶狠的尤’。由此可见,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因此,教师应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词汇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找出异同,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提高。
2.讲解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一些能够集中反映英美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的典型语言材料进行讲解与分析,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感受异域文化的神奇魅力。
此外,详细讲解语言材料在语法概念、句法、篇章结构上的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句法及篇章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在语法概念方面,英语中的性、数、人称、时、体、态等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在句法方面,英语常常以核心句或词为中心层层展开,结构严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汉语句子大多结构松散、随意,没有特别明显的形式标记词,以意合为主。汉语句子被动句较少,反映了中国人以人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而英语中被动句较多,体现出英语国家人们重客观、重逻辑的思维方式。在篇章结构方面,英语国家人们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趋向于线性的直接表达方式。文章中一般开头都有主题段,每段有主题句,结尾得出结论。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因此,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讲解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英语文化意识。
3.观察法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外国文化修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中蕴藏的西方文化元素很多,教师应该从单词、短语、短文中进行挖掘。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学生感兴趣的西方寓言故事或名著,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西方的节日或其他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和文化背景,如介绍感恩节、圣诞节的由来,复活节、万圣节的风俗等,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了解西方文化。
(二)营造文化氛围,体验语言环境
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在没有具体的语境,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学设备的配置工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绘画、图片等,或以外国电影、影像资料等来烘托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文化信息量,通过营造适宜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讲解文化差异,培养语言能力
汉语和英语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与东西方间的文化差异息息相关。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学生在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也有基本的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从西方的餐饮文化入手,将中西方的餐饮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西方的餐饮礼仪有所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想通过更多的方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
(一)依托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是进行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平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英语教材的内容丰富,很多知识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资源,将中西方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比如,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dollar”一词,教师便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讲解西方国家的货币与中国货币之间的差别,通过汇率、单位和单复数形式的区别等,使学生加深对商店购物的认识,增强文化意识。因此,英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引导学生搜集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拓展信息渠道,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
文化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单单依靠课堂教学还不够,需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要收集相关英语文化的报纸、电影、小说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文化传统等。英语教学一定要以文化为基础,不能单纯依靠教材,要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的语言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了解正宗的西方文化。
自日本电影《入殓师》上映后就备受大众好评,且获得很多奖项,由此可见该电影的影响力。这部电影对日本电影风格进行了继承与弘扬,叙事情感细腻,而且节奏也比较缓慢,最能打动观影人的是漫长的电影抒情内容。《入殓师》所关注的关键点一方面是对传统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关注个人情感诉求,人和社会、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这明显有别于以往的东方电影。《入殓师》主要传达的是集体化与个人主义的矛盾与冲突,其中集体化是日本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虽然在二战后改观比较明显,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家”文化的集体特性。在这部电影中,小林大悟的身份是单独个体,重点对个人情感上的传递进行追求。而且《入殓》还对罪文化、耻文化进行着传达。在西方电影创作方面,成长的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常见,其实就是主人公自我认识、价值等环节的成长与蜕变,而该电影内部所彰显的亲情与自我情感则比较倾向于西方文化。《入殓师》最后是解读亲情,其核心依旧是弘扬日本“家”文化,同时也将电影创作者的矛盾心理显示出来。
一、《入殓师》重新解读家庭观念
(一)影片所蕴含的日本家庭观
人到中年的一个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是《入殓师》电影的主人公,因为乐队的解散,小林大悟失去了工作,所以就和妻子居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中,同时阴差阳错地从事入殓师这一职业。该工作内容和尸体搬运有关,尽管有着非常可观的薪资收入,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唯一坚持的是小林大悟,故事情节随之升华,小林大悟戏剧性为父亲入殓,而且在入殓期间与因情人而出走的父亲达成单方面谅解。电影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与家庭观念不同于日本传统社会观念,以往的日本社会与电影相对较为保守,且比较倾向于被社会同化,此为日本文化中的集体意识、父权意识以及家庭意识。然而,《入殓师》所传达出来的父亲抛弃家庭,母亲离世,从表面上看没有家庭价值与观念,然而,影片中的社长其实就是父亲的角色,他在小林大悟失业时为他提供工作,并扮演其工作导师的角色,严厉指导因首次接触尸体而恐惧的小林,举手投足间都彰显着同情与认真果敢。虽然小林缺乏父爱与母爱,但是观众同样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小林绝对服从的家庭信仰,因此社长在《入殓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关心小林的同时,又给予其入殓师的工作,暗喻父权社会下日本子承父业的观念。
(二)影片颠覆传统家庭观念
《入殓师》在解读家庭观念上并非传统单一的,也是在对与传统相违背的故事进行描述,而主人公故事就是对传统的反叛。比方说,小林大悟父亲与家庭观念相违背,所以遭到精神与物质方面的惩罚,沦落到孤老终生的下场,迫于压力,想念妻儿又没有回家的勇气。而小林的角色也极为反叛亲情,通过分析小林对家庭与亲情的态度发现,小林与传统日本人不同,他像一个失去猎枪与快马的牛仔,从城市辗转至农村,从事入殓师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开始谅解父亲。该影片的根本和西部电影中发现金矿最终获得人性救赎的情节相同,主人公主要传达人性化故事,且不被家庭所制约与束缚,主要彰显西方敢作敢为与特立独行的一种精神,与日本传统家文化集体精神相背离。
二、《入殓师》中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冲撞
(一)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概念
所谓耻感文化,其实就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收集与整理大量二手资料,将耻感文化当成日本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关键是基于有别于西方罪感文化所总结出来。而且耻感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对耻感心理感受充分发掘与升华后,确保其变成文化积淀的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文化与国人行为,同时也对国家体制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是国家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影片所传达的耻感文化
通过分析影片中主人公小林大悟社会活动范围与特点发现,小林大悟的角色是与西方文化相偏向的。事实上,人类的羞耻感来源于对集体归属感的不解与迷茫,此为日本社会主要特征,因此可将小林大悟罪恶感的来源推断出来,电影中很多情节对该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在小林大悟开始从事入殓师工作时就承受着社会认同压力,其原因是入殓师的工作不被社会所认同与接受,是缺乏集体归属感的一份工作,事实上这也是小林大悟内心世界的冲突与矛盾,其所产生的羞耻感导致小林被迫承受源于社会与家庭的指责,然而,在影片中观众还会看到一个具有西方特色的小林大悟。从根本上说,罪感文化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劝人为善,此为以西方基督文化为基础的一种自我救赎文化,电影《入殓师》中,虽然小林遭受亲友的反对与指责,然而,最终小林坚持下来从事该项工作,小林认为自己是对的,并表示这是比较规范的一个职业,同时也是救赎与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份工作,对自我认识与自身职业认同感非常强烈。
(三)影片所传达的罪感文化
《入殓师》同样从社长视角解读了两种文化。九年前社长妻子去世,其入殓工作由社长承担,《入殓师》即刻向“吃”的话题转换。在社长的观念中,有些人既然为生存而谋生,为何不找一份压力小的工作,其实多数烦恼都是外界给予的。《入殓师》后期给出很多镜头,将小林大悟在工作期间手法越来越娴熟的特性彰显出来,体现出小林大悟对自我的认可与对工作的热爱。此外,还有一个镜头是入殓一个孩子,该镜头暗示非常明显,那就是孩子自杀的真实原因与活着的时候热衷于化女装等,这明显和现实社会有着格格不入的特征,然而,其共同点在于服从自己内心,虽然也会产生耻感,然而,均有其存在的道理与价值,是自我认同与价值方面的追求,在该过程中,主人公小林也发生着意识与观念的转变,慢慢与耻感的外部影响相脱离,坚信自己从事的职业并不丢脸,也不觉得羞耻,甚至重视内心世界救赎,基于罪恶的视角看待问题,而该罪感文化明显靠拢西方文化,该行为也很少在现实社会中出现,无法在社会中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个常规方式。
到目前为止,在东西方文化差异根源问题上,相关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观点,很多学者表示此为东西方教育环境与家庭结构不同所导致。其中西方资产阶级的家庭重视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孩子在家庭反抗与斗争中慢慢成长。然而,相比于西方家庭自主、独立的家庭观念,东方家庭对其子女斗争意识有着非常明显的弱化作用,主要偏向于同化与服从,孩子在儿童时期就缺乏独立场所。而两者中的公私分明立场是东西方文化主要区别,还有一个就是父权社会的协同。所以,在《入师》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方面屈服罪感文化、另一方面存在耻感文化属性的主人公小林,可以将该文化差异转变隐晦传达出来是电影的高明之处,而小林大悟的成长道路其实就是文化认同的彻底转变。
三、《入殓师》解读父爱
(一)影片中传统父亲形象
上文中我们提到小林这个人物身上的西方文化特点,就个人的认同和情感诉求来说,他的确是一个敢爱敢恨、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人,但同时这个人物身上又有着强烈的日本文化印记。而故事情节也正是在这种日本文化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并悄悄地为人物的转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仅从故事的主线来看,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但是人物成长中的内核其实是一个关乎亲情以及家庭的故事,故事的结尾小林彻底地理解了自己的父亲,真正地实现了家庭以及亲情的回归,而电影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故事设定获得了电影主体表达上的升华。
(二)影片基于西方文化剖析父亲形象
(一)《入殓师》中包含的日本传统家庭观
《入殓师》的主角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由于乐队解散丢掉了工作,并和妻子来到母亲留给自己的房子中居住,因为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而工作的内容自然是和尸体有关,尽管收入不错,但是还是遭到了妻子以及朋友们的反对,但是小林却坚持了下来,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小林戏剧性地给自己的父亲入殓,并在入殓的过程中谅解了因情人离家出走的父亲,也获得了个人情感上的升华。影片中传达出来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显然和传统社会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传统的日本电影和日本社会相对来说是保守的,更加喜欢被社会同化和妥协,这就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父权意识、家庭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家庭观念其实是被削弱甚至是剥夺的。尽管主人公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家庭,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人世,影片在表面上是不存在家庭观念和价值的,但是电影中的“社长”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父亲的位置。在小林失业的时候给了他工作,同时也成为他工作上的导师,在小林第一次面对尸体的时候给予了严厉的指导,而且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果敢认真,同时也富有同情心。尽管小林没有父亲的陪伴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主人公无限服从的家庭观念,所以在影片中社长这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是作为小林父亲的形象来塑造的,并给予了小林足够的父爱和关心,最后小林甘愿并接受了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也暗喻着日本父权社会下的“子承父业”理念。
(二)《入殓师》中传统家庭观的颠覆
影片对于家庭观念的解读也不是单一的、传统的,同样描述了一个有违传统的故事,主角的故事也暗示了一个反叛传统的故事。例如主角的父亲违背了家庭观念,因此也遭受到了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惩罚,最后沦落到一个地方自己孤独终老,想念自己的妻儿但是又迫于伦理和压力不敢回来。同时小林这个人物对于亲情也有着一定的反叛特点,从小林对待亲情以及家庭的态度来看,小林不像是一个传统的日本人,反而更像是一个没有了快马和猎枪的牛仔,他从城市来到反差极大的乡村,接触了入殓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而且从职业中化解了与父亲之间的仇恨,从故事的本质上来看和西部片中发现金矿并且最后获得人性上的救赎是一样的。从故事来看,主人公所传达的更多的是一个个人化的故事,而且这个人不会强烈地依托在家庭的束缚中,更多的是西方文化立独行以及敢作敢当的精神,而且已经逐渐地偏离了日本传统文化中家的集体精神。
二、《入殓师》中“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碰撞
(一)“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内涵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耻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对国人的行为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国家制度的设计,所以标志着一个国家性的文化。
(二)《入殓师》中的耻感文化
从这部电影中小林的社会活动范围以及特点来看,小林这个人物其实是偏向于西方文化的。一个人羞耻感的来源更多的是对于集体归属感的迷茫,这是日本社会的基本特点,所以我们大致也可以推断小林的罪恶感从何而来。影片中有大量的情节描述了这一点,当小林获得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的时候就面临着与社会认同的矛盾,他之所以感受羞耻是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显然是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是一份没有“集体归属感”的工作,与其说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不如说是小林这个角色内心世界的矛盾。小林的这种羞耻感让他不得不去承受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指责和压力,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西方化的小林,“罪感文化”的核心是劝人向善的,是在西方基督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文化,一个人的错误都是来源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片中的小林尽管受到了亲友们的指责,但是最后的小林没有放弃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有错误的,反而坚定地认为这样一个非常规的职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救赎的职业,对于自己职业以及对于自我的认识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而且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三)《入殓师》中的罪感文化
影片中也从社长的角度对两种文化给予了另一种解读,社长的妻子在9年前去世了,自然入殓的工作也是社长完成的,影片立即转入了关于吃的话题上,他们烤着吃的是一种特殊的食物———河豚,社长给出的解读是为了生存会选择更好吃的。另一种意识就是在说,既然有的人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压力不大的工作,而放弃入殓师这样一个工作呢?小林也就此顿悟,更多时候所谓的烦恼就是别人给的,影片后来给出了一系列镜头来显示出小林工作的娴熟,当然也体现了小林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以及对自我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还有一个关于孩子的入殓过程,显然也有着明显的暗示,孩子自杀的原因以及生前喜欢化女妆的行为等,显然都是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但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服从自己的内心的,尽管同样会产生所谓的“耻感”,但都有他们自然存在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认同上的追求。而在这个过程中,小林同样也在观念和意识上发生转变,逐渐地脱离了“耻”的外部影响,并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是羞耻和丢脸的,反而开始注重内心世界的救赎,从“罪”的角度全面考虑问题,并没有被外部压力所压倒,而这种“罪感文化”也显示着对西方文化的靠拢和倾斜,而这种行为习惯在现实社会中自然是并不多见的,并不能在社会中作为一个解决事物的常规方式。当然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根源学术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有的认为是东西方不同的家庭结构和教育环境造成的,欧美的资产阶级家庭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通过和家庭的斗争反抗中不断地成长。但是相对于欧美家庭的独立和自主来说,东方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孩子的斗争意识是被弱化的,更多的是服从和同化,孩子从小就没有一个所谓独立的场所。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之中一个是有所谓的公私分明的立场,而另一个更多的是父权社会的协同。因此我们就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既要服从罪感文化同时也有着耻感文化属性的小林,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隐晦地传达出这种文化差异上的转变,小林的成长之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认同上的转变,他靠着超乎寻常的自我认识以及抵抗能力获得了思想层面上的升华,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在人物刻画中发掘出小林的西方属性。
三、《入殓师》对父爱的宏大解读
(一)《入殓师》中传统的父亲形象
故事中的亲情有多方面的表达,例如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爱与恨,而关乎亲情的解读显然是东方化的,集中体现了日本的家庭矛盾。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就展现出了小林对父爱的渴望,主人公拿出了年少时期使用过的大提琴的时候,装着大提琴的琴袋中还有着儿时和父亲在河边玩耍时候捡到的石头,就是这么一块父亲给的白色的石头,让小林时时刻刻想念着父亲给出的约定。但是父亲显然没有遵守这个约定,父亲对于亲情的背叛给小林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因此当妻子问小林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的话会不会想要见他,小林的回答却是“想要揍那个糟老头子”,就算是时隔30年小林仍然无法理解父亲在亲情上的背叛。但是这个父亲其实是符号化的父亲,影片其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塑造社长这样一个长辈的角色,社长不仅解决了小林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开导小林,解决了小林精神世界的困惑,让小林重新认识了生命以及爱的尊严,而且他教导小林重新认识死亡和生活的意义。最后小林爱上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这种继承和传递也显示出日本文化的精髓。
(二)《入殓师》基于西方文化的父亲形象剖析
为了突出社长这个角色的存在,片子也刻意地注重社长和小林之间的情感描写,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社长与小林的亲生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在对比中形成了延续和传承。尤其当小林看到死去的父亲时,当他看到父亲的遗物时他惊讶了,小林感慨地说道“这就是人生吗……”显然这个时候我们也理解了小林自己在亲情中的执拗,当小林在居无定所的时候,即使选择流浪也没有到自己的父亲这边来,意识到这一点的小林同时也理解了父亲的想法,这位陌生的而且有着缺点的父亲形象也在这个时候获得救赎。因为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父亲的庇护以及儿子的奉献应该是对等的,然而在小林的家庭中这种对等显然是被打破了的,当小林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临死前还紧紧地握着童年时代的石头,小林第一次哭了,其实父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这个时候原有的父亲形象也被彻底填满了,并在影片的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一个获得儿子认同和理解的父亲形象,影片的最后以小林成为父亲作为结束,一方面显示着本片中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解读,另一个方面也显示着对于父亲形象的解读以及继承。尽管父亲背叛这个家庭,但是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父爱其实与西方文化有着一定差别的,来自亲情上的背叛和弗洛伊德解读的背叛还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亲子关系上的重建并不是对“权利”的重新分配和获取,而是东方文化中的温情和传递,因此我们也可以认定故事中所传达的日本传统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西方文化如果不借鉴东方文化,那会变成瞎子;而东方文化如果不借鉴西方文化,那会变成瘸子。”不得不佩服爱因斯坦的洞察力,一个深谙宇宙发展规律的科学家,同样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和不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虽然至今仍有许多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要素,但毕竟也有许多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甚至是文化糟粕的东西,有些人盲目的乐观,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不但不能发扬传统文化,反而会让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产生错误认识,这样的危害很大。
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化有没有问题,我们的价值信仰是什么?我们的方向是什么?价值信仰与企业经营管理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传统文化为什么难以融入企业管理
世界在渐渐变平,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是渐进的但却日益深入,“麦当劳、可口可乐、耐克、NBA”这些典型的美国文化元素离中国的普通百姓越来越近,看一看很多中小城市肯德基的红火,我们在惊叹的同时,也有一丝担心,不能简单的用文化入侵来理解这种现象,如果真的是优秀的文化,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呢?但关键的是,我们很多人无法区别西方文化哪些是先进的,是适合中国社会的,哪些又是落后和不适合的。同样的,很多人说要捍卫传统文化,现在也的确兴起了一股学《易经》《论语》《庄子》的热潮,积极的因素是有的,但也有很多人看《易经》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占卜吉凶,而且说得神乎其神;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我们的企业家,如果真的能读懂《论语》,那真是一大幸事,但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
中国的烟草系统目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企业文化塑造运动,国家烟草局要求所有的地市级烟草公司要在这2年内建立起富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这也是国资委2005年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山东省烟草局来说,有17家地市级公司,整个山东以齐鲁文化、儒家文化闻名,相对来说,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最好的地方,从山东的风土人情、待人接物就可以感觉出来。我们在与这些烟草公司的合作中,他们的普遍要求就是个性化、有特色、体现企业的独特内涵,而且要求将儒家文化的一些精髓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就引出一个令企业管理者都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说传统文化很好,但感觉无法融入企业的管理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看:
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假设不同。
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内和外谐”的人生境界,当然,从表现形式上,这三家又各有偏重,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从实现方法上来看,儒家的方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是“静虚、养生、遁世、穷万物”,佛家是“明心、见性、救世、通万有”。
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进能退,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了人的“道德性”,人是道德的主体,人需要终其一生去达到“至善”的境界;而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很深,救赎观念根深蒂固,人生而有罪,所以需要不断的努力来赢得上帝的恩惠。中国文化讲社会与群体意识,以道德来维系人与人的关系;西方文化讲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来维系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当然,西方管理思想也经历了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其价值信仰并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人是个体的,“上帝”之下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处世哲学,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根深蒂固,调整起来非常困难。中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几乎都是在学习西方企业,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基于西方价值观的管理方法能否适应甚至是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文化受中国近代社会运动的影响,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最初的“道德人”转向“集体人”,改革开放后成了“经济人”,现在甚至是“自由人”,就是思想不受束缚,缺乏信仰约束,这与西方社会不同,西方社会的基础是宗教,虽然是世俗的宗教,但人之上有“神”,中国是彻底的无“神”社会,但也同时失去了对“神”的景仰、敬畏,让中国社会缺乏道德约束。虽然我们是最谈道德的一个民族,但道德观却最缺乏信仰支持体系,这才是最可怕的。
其次,文化贫瘠——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郑重地告诉世人“我不是大师、国宝、泰斗”,一时传为佳话,叫做“大师三辞”。中国这个社会很有意思,季羡林先生是真的想辞,可媒体越这样越硬要把“大师、国宝”这样的美誉加给老先生。我相信季羡林先生说得并非客套话,而是肺腑之言,季先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句话更进一步解释了他是如何理解做学问的,那就是保持一个自由的“身”与“心”,一旦身心被物质、权力、名誉所左右,那他的思想就不再自由,而成为一种工具。所以,中国目前的状况难出大师,连季羡林这样的学者都不敢妄称大师,大家就可知外面的众多“大师”基本上都是打着大师的旗号从事商业活动而已了。真正可悲、危险莫过于斯!
真正的大师,必然是保持一颗独立的、自由的心去做学问、搞研究,而且要有争论,要容许不同的思想。目前中国的学术土壤似乎是差了一些。缺少真正的国学大师,也就没有人是真正地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有人讲管理是实践,但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作为指导,管理也只是瞎子摸象而已。
第三,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模糊化。
看到这个标题,一定有人不认同,说“多元化”没问题,但“模糊化”对吗?我经常在一些公开培训课上问在座的管理者,请问你们认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结果要么回答不出来,要么回答得千差万别。继而我又问,请问中国社会有信仰吗?回答要么是没有,要么是不知道。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历史潮流,无法阻挡,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正在慢慢改变着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可我们还在这里迷迷糊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经济化大潮的大力推进下,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被舍弃。许多地方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名修庙建佛,但却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方面毫无作为,甚至是无情践踏。而共同处在儒教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在传承儒教文化方面比中国都要尽心尽力。以日本和韩国为例,日本的文字和韩国的节日都是中国的舶来品,但他们对此万分珍视,历经千年从不轻易简化和更改。与之对照,中国人的做法往往让人疑惑不解。比如说,许多人反日、反美情绪高涨,但却热衷于消费日美的商品。一方面对日本的教科书事件极端愤慨,另一方面却是很多个人大量毁坏日本侵华历史遗迹。这样的心态表现在今天,就是很多中国人喜欢和周边国家争夺传统文化遗产,但又从不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节日。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马上要将传统节日列为正式节日,这也算一种实实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吧。
从各国价值信仰的不同探求中国文化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说过:“21世纪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也有西方学者预言,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因为西方文化已经走到头了。所以很多人开始鼓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东方文化,认为这是一剂灵丹妙药,可以解决目前整个西方社会存在的文化冲突和个人价值的膨胀。事实真的如此吗?美国经济虽然经历了911重创,但并未改变其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思维,美国总统也坦言,美国最富竞争力的是其先进的价值观和治理机制,而这是不可能动摇的。恐怖袭击的确打击了美国经济,客观上也改变了美国的一些国家行为,但是美国经济的那种创新机制和思维模式并未发生改变,所以美国仍然能够领跑世界,虽然它也存在“校园枪击案”这样的问题,但那时其强调个人自由文化下必然要结的“毒瘤”,无法避免。但如果我们转念想一下,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枪支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似乎美国的治安不象有些人想的那么坏。
中西方文化价值信仰的原点不同。季羡林先生认为,整个世界包括四个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再扩而大之,全人类文化又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体系: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根源是东西方思维模式和哲学基础的异同。一个是“以物观物”,一个是“以人观物”。“以物观物”就是把人降同于万物中的一种去理解万物,并与万物融为一体,所以才有一些“天人合一”,才有“田园牧歌”,才有文学作品中永远的大团圆结局;而“以人观物”,则夸大人对大自然的挑战能力,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无限扩大,于是才有用“个性”去挑战“共性”,人的个性充分膨胀,艺术上才有浪漫主义、人本主义、人权主义等众多奇观。东西方文化互补,东西方文化各超越自己,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免各处的短处,有一个更理想、更美妙的融合。
东西方各国的价值信仰不同,这也导致了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差异很大:
从以上的分析对比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判断:
1. 宗教力量不强导致中国人什么都不怕
世界上主流的宗教基本都是教导人要行善,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佛教讲行善积德,基督教讲感恩博爱。法律只能让人不去做什么,能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却无法抑制一个人恶的念头。举个例子来讲,一个人捡了别人的东西而没有主动归还,从法律上没有问题,但从道义上来讲就已经犯了罪。这就是宗教的力量,“神”是在自己的心里,时刻都离不开,只有有了对“神”的敬畏,一个人才能真正地管住自己私欲的碰撞。
中国现在有点名的寺院香火都很好,但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寺院越来越象个大的公司,真正潜心向佛的人少,求功名利禄的倒是不少,可悲!
当然,我们强调宗教的力量,但不能夸大宗教的力量,宗教也需要引导和管理,不能恣意发展,缺乏约束,那样反而会出大问题。
2. 儒家文化的影响广泛但在中国只停留在表面
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但却不是保留最好、传承最好的国家。每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体系,并加以宣传推广。
不可否认儒家文化至今仍然有很多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思想,但目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没有人去探讨儒家文化如何融入社会生活、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的问题,所以导致我们每年都在“祭孔”,但实际上是形式大于内容。
3. 中国的企业要大力推行价值观教育
中国企业的落后首先是文化的落后,精神的落后和价值观的落后,而非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落后,因为管理方法易学,而改变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观念是非常难的。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价值观作为支撑,这个企业基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