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族文化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1 10:05: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族文化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族文化特点

篇(1)

关键词: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特点;文化发展

西域少数民族在传统意义上是指从西汉至清朝年间世代居住在吐鲁番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的各少数民族。由于地处中西方文化交流要冲,借由丝绸之路,不仅实现了中西方经济交流,西域少数民族也深受中原文化、中亚文化、游牧文化等文化浸染,形成特色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化。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建立在独特地域环境和民族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文化特点及历史轨迹进行探究,可窥视其深层次的核心价值取向,对现行的和谐社会研究及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文化发展衍变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盛衰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丝绸之路繁荣期间也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最为丰盈璀璨的时期。在丝绸之路畅通后,传统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吸收不同外来文化后逐步走向繁荣,而其中外来文化中,对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演化变迁产生主要影响的有中原文化、中亚文化以及游牧文化:

1.中原文化的影响

一个国家如果的经济实力强盛,其文化实力自然会溢出国外,对周边民族和国家产生辐射式的影响。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高度发展的农耕文化,文化软实力不断溢出。从汉朝开始,中原先进的文化成就,包括技术、制度等以及构成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儒家文化不断传入西域,刺激了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从出土的文物、遗址以及壁画,表明中原的道教也曾在西域盛传。

2.中亚文化的影响

从西方传入的物质文化包括香料、器物等,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西域人民的生活,然而西方传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从西方传入的宗教包括袄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等,若谈及其影响深度,莫过于佛教和伊斯兰教。从佛教寺塔、古窟遗址等不难发现佛教传入给西域留下的深刻印记,而伊斯兰教,主要始于喀喇汉王朝时期,统治者定伊斯兰教为国教,突厥语部族出现伊斯兰化,从而出现新的文化———伊斯兰突厥文化。

3.游牧文化的影响

游牧文化由于其自身经济形态单一、生活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特点,产生了向农耕文化交流的需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游牧文化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相生相克。在风调雨顺的时期,游牧和绿洲交流、互市;而当一方实力明显强于另一方,尤其是游牧民族,便会出现征服需要;同时当天灾人祸、游牧民族生存困难时,也会出现南下掠夺的情况。在长时间的战争中,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相互影响,之后,大量突厥人、回鹘人定居加入农耕行列,改变生活方式,游牧文化也给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总之,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衍变的过程中,始终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内部呈现大同与小异并存的形态,并持续保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特点

研究西域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得不考虑其特殊的地域环境。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是由扎根西域且历史底蕴丰富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元的民族结构造就了封闭与开放并存、包容与和谐兼具,同时又颇具民族性、土著性、多层次性、共享性的特色文化。

1.封闭与开放并存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就封闭性来讲。首先,封闭性是传统农耕文化一大特点,传统农耕文化下,以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为基础,人们从事依照自然规律调节的重复性的农业生产活动。循环轮回的春耕秋种、秋收冬藏的生产实践与血缘、宗法关系等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自然秩序,在这种自然秩序下,人们逐渐形成安土重迁、安于现状、保守、封闭的思想。其次,彼此分散、各自封闭的自然条件使文化封闭性更为突出。就文化生态环境来看,绿洲被沙漠和戈壁划分成一个个不相连的小块儿,犹如点缀在沙漠和盆地边缘的绿宝石,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各自区域内进行活动,并自给自足,使得各自区域相对独立,缺乏联系,而这彼此孤立的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地理前提。然而,没有封闭是绝对的封闭,封闭性恰恰成为了其开放性诉求的来源。首先,人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能动个体,为突破封闭性的限制,人们不断向四周拓展生存空间,寻求与外部联系,加之传统农耕的单一性局限,也使得人们更加积极寻求外界的补偿或互易。其次,西域所处的特殊政治地缘环境,使得开放性成为必然。在海洋尚未被人类征服的时代,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的西域,战略地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繁荣后,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将一块块绿洲串联,由此,西方文明东来,东方文明西去,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也在这块交界地上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2.包容与和谐兼具

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承认其他民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并允许其他民族充分展现自身民族特色。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大度包容东西方文化、农耕和游牧文化、多种宗教等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民族种族的多样性,各种族人民在共同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彼此尊重、互相借鉴的人文环境,包容彼此生活习惯、价值信仰;另一方面,包容性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得以绵延千年的支撑,西域民族特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要不断受到异域、异质文化的冲击,在这种频繁的文化冲击下,西域文化不断吸收外来精髓,保留并发扬原有民族特色,才能一直保有文化的繁荣。“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不可否认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内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在文化生成中彼此存在矛盾和冲突,然而就历史进程的最终文化状态来看,“和谐”仍是其表层体征和深层肌理】。从文化表层来看,在内部各民族和谐相处、不排斥异族文化;在外部,对外部文化进行吸收,包括中原的先进技术、制度,也包括西方的宗教、器物。从文化深层来看,长期和谐兼容的文化样态,形成了西域各民族人民大气、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人们逐渐适应多元文化共存的现状,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和为贵,多元发展。

3.民族性与土著性

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指各民族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生活样式,即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特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不同的风土人情,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活样式,是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解决自身存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是特殊的文化状态。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得以留存,一方面归功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文化的巨大惯性。一旦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的需求上存在了差异,那么在观念和信仰上也会同样出现差异,同时,根植于物质文明基础上的精神文明,如传说、宗教、历史、礼仪等又反过来塑造了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民族认同感。所以,只要文化所处的生态环境没有改变,民族依然保持特殊的生存方式,民族文化心理更不易改变,尽管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震荡,依然能在吸收的基础上保存原有的民族特色不断发展下去。因此,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西域广阔的土地上根植,尽管在历史上不断遭到各类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在对不同文化的消化、吸收后,依然以极具西域绿洲特色的姿态散发自身的魅力。

4.文化形态多层次性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明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官方文化显现中原化特征。官方文化指一个地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化,而西域少数民族的官方文化主要受中原文化影响。一方面原因是,自汉朝统一西域后,中央采取委派、册封等形式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另一方面原因是,政治体制在西域各绿洲国的推行,使得西域普遍接受中原统治思想,同时,一些来自中原的政治家亦产生不小影响。其二,精英文化体现内外文化兼收。精英文化指的是有较高教育程度或文化背景的人所品位的文化,其中以知识分子、商人阶层为主。由于地处中西文化交界,西域知识分子、商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接收中外文化,借助本身具有较高的知识能力或对于文化的敏锐感知,他们将不同文化融合,各取其长,各避其短,从而使精英文化呈现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局面。其三,大众文化展现土著性特点。这里的大众,指的是远离城市中心,远离经济中心,依然过着传统农耕生活的普通劳动人民,他们相对于前两个阶层更加保守和封闭,然而正是由于保守才使得大众文化更加古朴和原生态,展现出更多的土著性和本土性。

5.族际文化共享性

族际文化共享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民族共同享有某一类文化的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聚居地的交叉、经济文化交流等因素,不同的文化单位经过碰撞,可能出现分裂、消亡,也可能出现互渗、融合,西域的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通过不断共享某些文化特征,形成西域独有的特色文化氛围。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交叉,在不同时期的文化交叉,使得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广泛复杂的文化网络,并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局面。

篇(2)

一、对自然属性的认识

(一)自然属性的概念

自然属性是人脑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属性的反应和认识。自然界中的存在物都是人们模仿灵感的来源和依据,也是给人适应自然的理由,自然带给人类创造的灵感,人类又用创造适应和挑战着自然,从而创造出具有自然属性的文化艺术。

人类对自然的模仿是一种天生的行为,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模仿存在于人类文化发源之初,存在于漫长的人生过程的每时每刻,人从出生就模仿动物四脚爬行,模仿身边的语言和声音,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就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反应了早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模仿和融合,人类效法天地,并顺应自然,融合自然,形成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

(二)民族与自然的关系

民族孕育于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中一切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其在特定区域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和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民族作为自然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对自然的变化发挥着作用;自然作为民族生存的载体,为民族的形成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条件,自然的变化影响着民族的产生和灭亡,影响着民族的发展。

民族对自然的模仿行为具有合理、不合理的两面性。合理的行为能促进其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各民族交流,从而促使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滇中的彝族学习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形式,同时压缩庭院面积,减去正房两边的漏阁,从而显得格外灵巧和秀丽 ;不合理的行为,小则损伤,大则灭亡,甚至影响到其他民族的失调,导致全面消失。自然对民族这一影响其发展的动因给以反应和启示,让一个有各责任的民族去思索影响自然发展的合理方式,融合于自然,创造出璀璨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特点

(一)功能性

任何自然的模仿行为都脱离不了其功能性,这种功能性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早期,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天然的洞穴是人们最早的选择和直接利用,但由于人类的繁衍,天然洞穴具有其局限性,于是人们又受到自然的启示,如仿喜鹊造窝等,原始先民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建造出穴居空间,从而满足人类繁衍和躲避自然灾害物质功能的需求,同时人们精神上安全感得到提升,满足了人类的精神功能的需求。

云南少数民族在其特定区域更是具有其所需的功能性。由于云南地理环境复杂,独特的气候特点,民族特点,信仰不同,也有着对功能性特殊需求,如傣族干栏建筑,其对自然的模仿满足了当地雨季多雨,防洪水和野兽袭击的功能,同时模仿狗倾斜的脊背,建造前后高低两面坡的房子,称作“杜玛些”,满足当地防雨的需求。

(二)神话性

云南许多民族的民族文化中流传着关于其民族起源的神话,苗族流传着始祖姜央出生于枫树干上的传说,因此枫树成为其民族崇拜的图腾;布朗、佤、拉祜、怒等民族都有祖先是生于葫芦诞之中的神话;德昂族、阿昌族有当地茶叶是其阿祖的传说,;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纳西、傈僳等族认为自己是黑虎的后裔;傣族神话中充满了对水、大象和孔雀等的崇拜。彝族、白族、哈尼族、侗族、苗族、水族、瑶族等许多民族中,他们普遍有对树崇拜的文化,认为树木春繁夏茂,秋落冬眠,其根延伸至地狱,其冠直上云霄,是自然界的神灵化身和沟通者。可以说云南云南少数民族的精神崇拜很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者是自然中事物的演变,正是这种对自然敬畏和崇拜,合理正确的引导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模仿和融合行为,自然生态得到了保护,在云南不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至今人们还能看到大量的原生态森林、湖泊、河流资源等,造福着自己的子孙后代。

(三)原始性和原生态性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区,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相当对低下,交通条件不便,一部分民族甚至刚刚步出原始社会或者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的习性,如纳西族的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社会走婚的习俗,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的基诺族1949年前仍处于原始社会等等,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模仿比较原始,主要是对自然界困惑的事物和事物形态的直接模仿,同时由于对自然有着无限的崇拜、敬畏和感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基本维持了原生状态,许多树木树龄在上百年以上,至今依然主干粗壮、枝叶旺盛。

(四)多样性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多样性特征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云南各少数民族因地制宜,选择其所在自然区域环境中事物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不同民族建筑样式,不同的民族服饰纹样,不同的民族神灵崇拜文化。即使同一民族,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居住在丽江坝子的纳西族,因为周围土多石少,墙体多为夯土墙;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纳西族,则恰好相反,其周围石多土少,因而墙体大多采用石头砌成;居住在森林茂密的山区的纳西族则全用木材建造出井干式建筑。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里有着不同的自然事物,因此人们对自然的模仿对象是不同的,产生的文化艺术也各具民族特色,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造就了其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多样性。

(五)不平衡性

篇(3)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心理的特点

1.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产物的总和,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中从事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产物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人类适应特定的环境的产物。

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形态多样性。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质。少数民族文化以其多样性的特征闻名于世。以宗教文化为例,几乎世界上的各大宗教以及各大宗教的主要流派都有中国少数民族在信仰,宗教文化多样性的特征非常显著。另外,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文化亦以多样性而著称于世。二是环境适应性。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三是传承的神秘性。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往往带有神秘的色彩。比较典型是讲述本民族历史渊源的神话史诗,其传承过程中伴随有传统的宗教祭祀,或神圣礼仪。四是认同的全民性。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就难以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2.少数民族心理的概念及特点

少数民族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构成少数民族的人们通过共同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形式表现出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的自然环境特点在该民族成员心理上形成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它和风俗习惯有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稳定性。由于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等是该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状况等诸多因素的自发的、综合的反映,因此,它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一方面,它成为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有力地维系着本民族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使外来心理、精神难以渗入,起着因循守旧的作用。民族心理也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只是在很多情况下它是缓慢的一个过程。二是两面性。人的心理中存在积极内容,也有消极成分。同样,少数民族心理也具有这一特点,存在两面性。三是全民性。少数民族心理是同一民族人们认同自己属于这个共同体民族一员的心理,因此共同心理特点作为民族的基本特征,表现于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然而,这种特点也从另一方面增大了民族心理中消极的力量。

3.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发展职业教育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骨干职业学校,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据有关调查和数据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不容乐观。到目前为止,我国西部大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低于50%,总体数量、规模相对较小;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民族地区忽视职业教育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其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办学效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到省外就业的学生只有10%,边疆地区职业中学的学生就更少。这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很不利,因为很多专业在省内需求很有限,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二、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心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旧的传统观念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和存在的。传统的、旧的观念束缚着少数民族的头脑。因此,要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及心理,必须克服闭关自守的思想,打破封闭局面,促进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交流、汇合,这对于消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必须进行民族意识的启蒙,使之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本民族所处的历史地位,从而改变对传统盲目依赖的心态,吸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新成就、新思想,推动观念更新,激励各民族的时代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树立起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和观念。同时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观念,从自身来寻求力量,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扶持,打好基础,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发展。

2.利用民族文化促进民族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精神结晶。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对自己民族的各类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如果在教育中,注意引入各自民族文化的内容,势必会极大地调动起各民族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比如,将各民族民间工艺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既适应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能使学生的学习被社会认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有不少著名的民间艺术,如白族的扎染,苗族的蜡染,壮、傣族的织锦,阿昌族的刀具、银饰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将这些工艺作为民族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既能发扬民族文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学到一门技术,极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挑花刺绣是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著名的手工工艺,又是衡量一个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很多女童为了成为一个世俗公认的能干的人,在学习的黄金年龄由于世俗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去学习挑花刺绣。如果挑花刺绣能成为女童的手工课内容,图案纹饰能成为图画课的内容,那么,女童的入学率就自然会提高。将民族文化引入民族教育的其他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之上,如果注意民族教育内部的结构调整,使民族教育真正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民族教育肯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加大职业教育宣传的力度

由于长期的地区性封闭,少数民族地区中,尤其是西部地区,很多人不了解先进技术,一些地方还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所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非常必要。首先,把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宣传到每个角落,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真正了解职业教育,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使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做好本地区职业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把学校规模、特色、招生就业等情况经常通过媒体向群众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牌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成果,并让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现身说法,增强宣传报道的实效性和说服力。这样用事实说话, 可以吸引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还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举行技能展示和招生咨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全面深入报道和宣传职业教育。

4.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发达和因人口分散等带来受教育成本高的现状,需要教育投入优于全国的其他地方。教育的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是不适宜的。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的贫穷,很难承担教育任务,必须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才能彻底改变“穷地方办穷教育”的现状。另外,要沟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横向联系,使社会能够直接参与教育过程,将社会外部需求与学校内部改革结合起来。学校还可以向使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收取适当的培养费;还要发挥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创收中提取部分经费作为办学之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并重。首先,领导要了解教师的需求结构,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心理特点,创造条件满足其合理需要,如青年教师需要进修提高,中老年教师需要适当减轻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等。学校领导者要对青年教师学习上培养、工作上信任;要改善中老年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及心理环境,保持其工作热情。

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最直接的一个方面是要增加职业学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职工和少数民族专任教师的数量也应有所增加。因为在艰苦的西部少数民族山区,这些人才是最愿意留在家乡贡献才能的。

参考文献:

[1]王玉玲.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经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马丽华.民族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滕星,哈经雄.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篇(4)

自电影诞生以来,现实主义就成为了电影的―个重要分支。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也成为了电影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纵观当下中国影坛,尽管众多电影人做着种种努力,可是具有社会影响的现实主义电影却风毛瞵角。在为数不多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体现着对于社会的深刻观照,表现出了浓郁的人文关怀,更从美学品格上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特征,这些特征源于自身所独有民族文化。具体来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的社会伦理化叙事和凝练的现实影像风格三个层面。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在引入中国后不久便也是更多的把目光聚焦于社会现实和历史史实,拍摄了一批具有深刻影响的电影作品,体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20世纪90年代,具有开拓精神的“第六代”,凭借自身独特的社会体验,着眼于普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着重于原生态的写实,因此现实主义精神更为强烈。纵观中国电影,体现着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主要有两类:

一是反映普通人社会生活的传统现实主义电影。由于受历史条件和时代的影响,这类影片往往着重于描写现实社会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承载着“改良社会”的教化功能和“文以载道。的民族文化传统。这在早期的郑正秋、张石川到中国电影第五代,他们往往以褒贬之意贯穿影片主旨,不仅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使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逐渐拓展并成为中国电影中重要的范畴。

二是展现边缘人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生代导演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核心理念就就是关注^的生存状态,尤其是被主流社会文化所忽视甚至排斥的边缘人物。通过对边缘人物的观照和“典型化”,反映了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被寓言化和传奇化所遮蔽的个体生命的真实生活和心理状态。

二、深刻的社会伦理叙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构成了严密的社会组织和伦理体系,尤其封建社会更是以三纲五常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现实主义电影中,自然对于社会伦理的彰显有着着重的笔墨。

一是家庭伦理的凸显。在传统现实主义电影中,所有人物的伦理关系几乎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在传统道德、家庭关系也都符合伦理要求,影片中大多父母慈爱、子女孝顺,主题上也多惩恶扬善。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一些军旅影片中,家庭伦理则常常居于次要地位,而政治伦理则占据主导。谢晋的政治伦理剧更是凸显建立在家庭伦理基础上的政治伦理叙事,现实取材和叙述风格颇具感染力。

二是自由伦理的表达。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伦理,尤其是中国电影第六代电影导演通常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宏大的社会洪流或变革中,通过讲述个体故事的方式,呈现出边缘人物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所遭遇到的道德困境,让观众在极具真实感的底层个体的社会生活中去体会电影中的道德伦理,并从中摸索伦理选择的依据,从而根据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凝练的现实影像风格

篇(5)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20-03

世界各民族都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数千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相对来说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久而久之促成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

首饰本指人们头上的饰物,后随着发展其含义不断扩展,逐渐包括有发饰、耳饰、项饰、手饰等佩戴在人身上的饰物。首饰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凝聚着人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首饰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一方面体现着物质文化创造,一方面渗透着精神文明的精髓。首饰的发展深受文化的影响,就首饰和文化而言,如果首饰是流,文化则是源,两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同生共荣。中国文化网络、体量庞大,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与民族众多所造成的必然,中国文化不仅有着各异的体系化理论,也广泛地存在于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方式、生活形态、民俗风情、审美情趣等非理论形态之中,其中就包括丰美华丽、美轮美奂的首饰艺术。同样,各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特质也广泛地存在于其首饰艺术中,使少数民族首饰有着历史积淀美、宗教意蕴美、独特的佩戴美和材质工艺美等美学特点。

一、历史积淀美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文明到来之前,首饰就已经出现,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过程。少数民族首饰艺术与汉族首饰艺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发现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饰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如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物有耳坠、i、珩、璜等首饰,其中仅耳饰就有六十余件。西双版纳景洪县曼运遗址发现有几件贝壳,上有人工磨制的小孔,表明这里的古人已经有了佩戴饰贝的习俗。

历史上形成地域文化的重要原因是文化隔离现象,而造成文化隔离的很大一个原因是自然地理的因素,少数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其文化的发展受外界文化的影响较少,地域性的文化特点表现在少数民族的首饰艺术中,则是更多地保留着本民族区域古老的图案造型,有着较多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讲述本民族历史渊源的神话史诗,很多少数民族的首饰在图案、纹样、佩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历史来源,形象而含蓄地承载着本民族的历史,有人将民族服饰称为“穿在身上的书本、戴在身上的传说”,这一说法在无文字或少文字的民族中更贴切,首饰上的图案就是一个远古的神话,就是一段历史的记载。如苗族银冠上的“骏马飞渡”图案,由十几匹马和骑士排列组成,横贯在象征浑水河的带饰上,记载着苗族先民悲壮的迁徙史[1]。藏族的头饰,经常在骨角、金银中镶嵌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头戴珊瑚玉石可以使乌黑的头发闪烁着红绿色的光芒,据说这是当年文成公主遗留下来的发式,在藏民的心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文成公主联系在一起。少数民族首饰传承着历史、积淀着文化,形成了一种历史的积淀美、淳朴厚重的美,委婉悠长的美,有意味的美。

二、宗教意蕴美

在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中,往往带有浓厚的传统宗教色彩,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中,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各大宗教以及各大宗教的主要流派,有原始宗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萨满教、基督教、小乘佛教等等,通常是不同的民族区域有着不同的,仅以佛教来说,云南白族等少数民族,信奉汉地佛教,汉地佛教的寺院遍布城乡村社;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傣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小乘佛教,显示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特点。少数民族的首饰较多地带有的烙印,这就使少数民族首饰具有着一种宗教意蕴美。如藏族是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嘎乌”是其特有的宗教性首饰,通常是在精致的佛盒或珍贵的呢革包中,装有佛像、经咒、舍利、金刚结等,将“嘎乌”佩于腰间或系于颈上,以求随时得到佛的护佑,禳灾祈福;水族人普遍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水族的银饰中,出现有很多鱼纹、鸟纹、种子纹等自然界生灵的图案与造型;高山族人有用猛兽牙做项饰的习惯;拉祜族哺乳期的妇女要佩戴海贝胸饰和腰饰;壮族儿童身佩狗牙项饰和脚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用野猪牙和獐牙作项饰;珞巴族用熊牙做腕饰和腰饰。这些都体现出了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意识,他们相信牙、骨、角、贝等灵物暗示着某些巫术的愿望,佩戴它们可以辟邪护身,消灾祈福[2]。

图腾崇拜是少数民族原始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氏族源于某一动物、植物或自然物,这种假设构成了图腾崇拜观念的核心,图腾是神话了的祖先,是氏族的保护者,具体的图腾形象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为了表示与图腾同化,或者是得到图腾的保护,少数民族人民经常将图腾形象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是织绣在衣服上、或是描绘于自己的身体上、或是制成首饰佩戴在身上。如苗族是蚩尤的后代,因蚩尤爱牛敬牛,在苗族发饰中就有以银角冠为代表的牛图腾造型,在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左右,加以两支长长的牛角状银片,高高扬起的两弯牛角,既是美丽至尊的象征,也具有明显的牛图腾崇拜的色彩。畲族妇女的凤凰冠则是一种凤凰崇拜的遗迹,冠身和尾饰意味着凤凰的冠和尾,再穿上饰有五彩花边的凤凰装,便是一只完整生动的凤鸟形象,充分显示了畲族浓厚的崇拜凤凰的观念。少数民族人们对某一宗教的信仰或某一图腾的崇拜,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民族情感的深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少数民族首饰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着该民族区域的,使少数民族首饰具有或崇高、或神圣、或威武、或吉祥的意蕴美。

三、独特的佩戴美

首饰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装饰性是首饰艺术的重要特点,但对于少数民族人们来说,佩戴首饰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而是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的色彩和特征。首先是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北方民族的居住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生产方式主要以狩猎、游牧为主,他们有着粗犷豪放的性格,这就使他们的首饰以粗大厚重为主要特点,另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流动性大,他们的首饰非常注重实用性,装饰比较朴实;南方地区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气候温润,人们以农耕经济为主,穿着打扮轻便轻巧,表现在首饰艺术上则纹饰精美,工艺精湛。不同少数民族的首饰标志其最准确的文化归属,几乎没有哪两个民族的首饰是完全相同的,首饰可以作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标识。如苗族的银梳、银冠,景颇族的银泡衣,藏族妇女的巴珠,居住在澜沧江畔阿佤山区佤族妇女的半月形发箍,傈僳族用珊瑚、贝壳、料珠编织的“俄勒”等都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首饰。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首饰的佩戴也能表现出区域性差异。以苗族为例,贵州凯里地区苗族注重头部的装饰,佩戴的是形如水牛角的大小银角帽,而贵州从江县苗族则主要以颈部来展示自己的美,佩戴的是银项圈和银项链。藏族妇女佩戴的巴珠形状也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以拉萨地区为中心的前藏流行状似三角形的巴珠,以日喀则地区为中心的后藏则流行以弓形为主体的式样。首饰佩戴的地域性,反映了不同地域间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不同,审美的差异。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首饰以其特有的珍贵性而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一种标志,在一些等级森严的民族中,对服装首饰的穿戴都有严格的规定,少数民族区域性的等级观念影响着少数民族的首饰佩戴。过去,藏族妇女佩戴巴珠时只有世袭贵夫人才能佩戴全部用珍珠制成的“珍珠巴珠”,非世袭的贵夫人只能饰用由珊瑚做成的“珊瑚巴珠”,至于普通妇女戴的巴珠,只在上面象征性地点缀着几颗珊瑚。高山族各族群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其中排湾族的首饰只有其贵族才有权佩戴,贵族男子可以头戴由鹿角、豹牙和羽毛制成的头冠,而平民男子却无权享用[3]。在傈僳族,如果男子左耳上挂有一串大的红珊瑚珠,说明他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和尊严。正是由于珠宝的稀有,才使首饰如此珍贵,正是由于首饰的珍贵,才使它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由于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才使少数民族的首饰形成了一种高贵、典雅的美。

少数民族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不同的文化物质,表现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迥异的色彩,仅仅在显示财富的方式上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佩戴首饰是少数民族人们显示财富的一种方式,首饰的多寡与好坏被视为是财富多少的标志。苗家人偏爱银饰,用银饰将全身装扮得银光闪闪、熠熠生辉,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们视银或银饰为财富的标志,一个成年的姑娘如果还没有几件银饰,不仅她自己而且家人也会感到脸上无光。藏族的盛装首饰常常遮头、掩胸、覆背、缠腰、绕腕,且粗大厚重,重可达一二十斤,价值数万,是最重要的家庭财产[4]。在侗族,不管多贫穷的人家也会有几件银饰品,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勤劳、没本事。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用首饰来显示财富,也是一种爱美的表现。普列汉诺夫就曾指出:“贵重的就见得美,为什么呢?因为这联系着富有的观念[5]”。

少数民族人们对美有着独特的见解,在首饰的佩戴中蕴含了对美的体验。非常讲求首饰与人体、服装的整体性搭配,首饰一般大而突出,其色彩在整体搭配中常常起到强调与对比的作用。如苗族十分重视服饰的色彩和装饰,喜欢在领襟、环肩、袖口和裙子等处绣满五颜六色的花纹图案,而头、颈、胸前、手腕上的各种各样的银饰,使服饰在整体上艳丽而有凝重,服装与首饰的完美搭配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服中有饰、饰可成服”是少数民族首饰佩戴的重要美学特点,苗族的银冠、银角、银耳环、银项圈、银压领、银腰链、银手镯、银衣,从头、发、耳、颈,到胸、臂、腕、指,完全可以用“披挂全身”来形容,如果说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配饰,那在这里首饰不再是点缀,而是美的主角。少数民族的首饰佩戴以多为美、以重为美。传达出了少数民族人们豁达、爽朗的性格,显示出了一种大气磅礴、圆浑沉雄之美。藏族妇女通常用粗大的珊瑚、玛瑙、密蜡等穿成串珠挂于胸前,青海藏族姑娘佩戴的马尔顿发套,上面整齐排列着大大小小的银盾、珊瑚,有的上面缀着的银盾竟多达30多个,雍容华贵、美不胜收。在重大的节日或活动中,少数民族的人们身着盛装,佩戴尽可能多的首饰,来展示自己富有、美丽的一面。

四、材质工艺美

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以及偏远的边疆地区,但仍不遗余力的装饰自己,首饰材质的运用并不仅限于珍贵的珠宝玉石,而是取材广泛灵活,既有金、银、珍珠、玛瑙、珊瑚、蜜蜡、绿松石、翡翠、琥珀等珍贵的宝玉石,也有铜、铁、兽骨、贝壳、料珠、竹篾、藤条、棉麻、织锦等普通材料,只要是美的东西,都可以做成首饰来佩戴。南北方的区域性差异在少数民族首饰的材质上也有所体现。如北方地区相对盛产玛瑙、玉石等,南方地区自古则盛产白银,具体表现在少数民族的首饰艺术中,蒙古族妇女喜欢用珊瑚、玛瑙、琥珀、翡翠等装饰头部,藏族男女通常在发辫上饰以绿松石、蜜蜡、珍珠等,而壮族、傣族等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有佩戴银梳、银簪、银项链、银镯的习俗,德昂族则用藤篾编成“腰箍”佩戴于腰间,基诺族用竹管和木塞制作成耳饰悬于耳际,佤族妇女用竹篾和细藤做成装饰圈戴在颈、臂、腿、腰,门巴族男子将孔雀羽毛插在帽子上作为装饰。少数民族的首饰制作打破了材质的束缚,充分利用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各种财富,通常是红、黄、蓝、绿,五光十色、色彩鲜明;珠、宝、玉、石,晶莹璀璨、耀人心目;骨、贝、竹、木,自然拙朴、趣味盎然。

北方少数民族疆域辽阔,地势平坦,民族团结意识、民族扩张意识很强,他们更多地是向汉民族学习并尽可能模仿和运用,如藏族首饰的制作工艺与汉族很相近,通常用金银铜、宝玉石、动物骨角等材料进行雕琢,且经常在其上镶嵌绿松石、珊瑚、珍珠之类;南方多山、丘陵、河道,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较分散,社会生活也较稳定,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对首饰精雕细琢,很多首饰都是制作精巧、技艺精湛。如苗族的银饰以纹饰精美、造型生动、工艺讲究而闻名。制作银饰一般都要经过铸、炼、锤打、编结、洗涤等几个过程,细丝有抽丝、编丝、穿丝、搓丝等工艺,雕琢有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技法。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将苗族的银饰分为粗件和细件,粗件是用粗银条制成手镯、项圈等实心首饰,表面无纹饰或是偶有纹饰,自然、简洁、大方;细件则是做工繁复而精细,纹饰精美、构思巧妙,令人赞叹不绝、众口称誉。

五、结语

少数民族首饰作为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表象,有着与现代时尚首饰不同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能让人感受到古老的风韵和独特的民族气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特别是在“回归自然、怀古复旧”的潮流中和追求首饰文化内涵的趋势下,少数民族首饰所拥有的原始艺术魅力、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被越来越多的时尚者和文化人士所喜爱。少数民族首饰以美的内蕴感动着我们,以美的形式征服着我们,它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渗入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之中,我们需要结合此种艺术形式出现的综合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等诸多因素,研究和认识这种美的特点,并充分地利用它,以期对现代首饰设计、服装设计、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源.头上的艺术――少数民族头饰初探[J].饰,1995(1):17-20.

[2]唐绪祥.中国少数民族身体装饰[J].装饰,1997(1):63-66

篇(6)

引言

云南迪庆高原藏族居住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有关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昌都卡若遗址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云南迪庆高原藏区民居建筑也摆脱不了这种“地区屋皆平顶”的特点,一直延续了藏区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变迁以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有所变化与差异。

一、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形式与结构

(一)迪庆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

迪庆藏族民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大体可分为两种形式与结构: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和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主要分布在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大都是二三层的碉楼式平顶房或者一层的平顶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的藏式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从有关史料可知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旧唐书•吐蕃传》称逻些城“屋皆平头高数十尺”。《新唐书•吐蕃传》亦云“屋皆平上,高至数丈”,因此可知吐蕃时期民居的建筑面貌。时过一千余年成书的《志》记述当时的房舍:“自炉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履以土石,名曰碉房。有二三层至七八层者。凡稍大房屋中堂必雕刻彩画,装饰堂外,壁上必绘一寿星图像;凡乡居之民多傍山坡而住。”这些记述不仅与腹心地区的民居情况相符,也与云南迪庆的德钦县各地和香格里拉市的东旺峡谷、尼西等干热河谷地区基本相符。

(二)云南迪庆高原坝区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民居——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

在云南迪庆高原坝区海拔3300多米以上的香格里拉市建塘镇、格咱乡、小中甸镇为例,这里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其建筑形式则因地制宜地形成以土木结构板屋面闪片房为主的形式,在藏族传统的土木结构碉楼式建筑“屋皆平顶”的基础上,房顶部加盖了一层人字形闪片木板房顶。藏族民居建筑无论平房还是楼房,在楼房屋顶楼楞上面密铺直径6~8厘米的圆木、半圆木(椽子),或盖木板作承重层,再用当地比较广泛生长的刺丛枝条铺垫后(以防老鼠做窝)加盖拌好的黏土夯筑平顶,并在夯筑的平顶上面架上纵横交错的人字形木架构后加盖宽约13厘米、长约80厘米四五千块闪片木板,形成人字形屋顶。

二、迪庆高原坝区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民居建筑结构和功能特点

迪庆高原坝区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民居建筑是藏族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地域特性的民居。由于该地高原坝区藏族民居二层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建筑,在用途上形成第一层为牲畜圈和杂物间,第二层为住房,房顶人字形屋顶下堆放草料和杂物等以半农半牧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层住房大多数为面阔三开间(部分为四开间),以柱子为隔间,即由顺深(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组成,正房最前面为前廊部分,设置开敞的走廊,由几根高大粗壮的木柱和精巧的木构架构而成,其上雕刻精美而威严的龙头和卷莲纹图案,墙壁上绘制鲜艳的壁画彩绘。一般从右至左第一间由进深两隔间合为经堂部分,这是藏族民居建筑最为重要和神圣的部分,绝大部分家庭将家中大部分积蓄投在了经堂装修和设置上,经堂内雕梁画栋,里边内壁设有佛龛,采用精雕细做工艺讲究的雕花板构成龛柜,雕刻装饰富丽堂皇,主要用于供奉藏传佛教菩萨如三世佛、度母、观世音、金刚手等,有泥塑、银质、铜质和唐卡,还有供奉藏传佛教经书等,左右墙壁绘画有藏传佛教壁画内容和挂有唐卡。从此意义而言,滇西北高原藏族民居主要受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较深,这种装饰不同程度地受藏族早期的装饰艺术与藏族先民的原始宗教(苯教)信仰观念影响。其中包括:动物崇拜、自然崇拜等。藏传佛教象征性质的实物和图纹在这种民居装饰艺术中比比皆是,这些装饰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抚慰着神灵,寄托着希望,在满足功利、实用的同时又给人以美感。从这个意义而言,民居不仅是单纯居住的场所,也成为了敬神的地方。经堂后面最里边一隔间为仓房;顺深第二间第一隔为门厅,走过门厅间,进入堂屋,这是整个房屋的中心或客厅部分,由四格空间围绕粗大的中柱组成宽敞的堂屋间(主室),里面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方为客人和长者座榻,火塘旁东面设置橱柜,橱柜旁为主妇座榻,橱柜后面为一间卧房,火塘下方为妇女和儿媳座位。火塘对面进门处左边设有隔断,地方藏族称“覇幽”,意为“遮藏”的意思,右边墙壁设有水亭(又名水龛),藏族民居中对于水亭精美的雕刻装饰效果和程度来看不亚于如经堂一般的重视程度。堂屋正中直径70厘米左右的粗大中柱(又称神柱)上方两边雕刻一对龙纹透雕精美的吊耳,在高原坝区藏民心中中柱有神圣的地位,它体现了这个家庭的富有与威望,从而形成外形端庄稳固,内部格局风格古朴粗犷,因此,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中柱越大越好的习俗。而火塘上方的墙壁上一般都绘画有藏传佛教中的吉祥八宝图样,火塘西面宽敞的空格间称为“仓巴格尼”藏语意为“仓巴喇嘛的格间”,即仓巴喇嘛祭祀祈福和家庭重大节庆、婚庆等活动的地方。从“仓巴格尼”的称谓上不难看出,藏族民居深受藏族古老宗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深远。

三、藏族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文化对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影响

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在装饰和内部设置上受藏族古老宗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深远,但也有一部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者都经历了本土化及多元文化的吸纳和交融,最后形成本民族特有的建筑装饰。由于地域不同,每一个区域内藏族民居在其建筑造型、空间布局和建筑装饰上均有不同。但一些基本的宗教和民族性元素还是相同的,比如藏族民居火塘上方墙壁上的吉祥八宝图案都是藏族民居都普遍使用的建筑装饰。藏族民居建筑受宗教文化影响大体上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建筑的装饰上。无论是火塘主屋板壁上绘画装饰还是家庭经堂内佛龛雕刻装饰和板壁绘画装饰都无一不呈现出藏族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艺术的元素和内涵;二是表现在建筑的内部设置上。在火塘主屋内不但设置有具有原始宗教性质意义的“仓巴格尼”藏语意为“仓巴喇嘛的格间”,仓巴喇嘛是藏族宗教中最古老的教派之一,在迪庆香格里拉的原始宗教“苯教”中也有把苯教的喇嘛称作“仓巴”的;而在整个住房重要位置的西北方位有专门用于和尚及家人用来做佛事活动的家庭经堂房间和佛龛设置。另外,在进入主房堂屋的门口旁设置用来遮藏火塘避免入门就看见火塘的“覇幽”(藏语意为遮藏)的隔断立柜和火塘的对面门口右边设置的水亭(又名水龛),从这些装饰和内部设置中可以窥见藏族古老的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中所信奉的对山神、火神、水神、树神等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以及宗教文化在藏族地区人们居住和生活环境中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且更体现出这些设置和装饰不但有审美功能,同时还有民族、地域、宗教、伦理、习俗、心态及情态意向等多重功能和含义。

四、结语

从藏族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中可以看出,其装饰和内部设置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与当地民族的原始宗教文化相融合,最终演变成了具有浓厚宗教象征意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正是建筑艺术所具有的象征性,使其能够以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绝对精神)呈现于意识形态中,并给予藏族民居建筑艺术于生命内涵和象征意义。藏传佛教影响下的迪庆高原藏族民居装饰艺术和布局的根本性质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而是作为一种在宗教文化影响下具有实际意义的标记和象征,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和实用意义,实用意义指的是形式中固有的某种思想内容。因此,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和内部设置最主要的还是在体现一种宗教文化艺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文献:

[1]陈耀东著.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2]迪庆文艺家协会编.迪庆文化探寻[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8):1.

篇(7)

一个民族的传统民居及室内空间的特点在其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是与直接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朝鲜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19世纪中叶后陆续从朝鲜半岛迁入到我国东北地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其民族传统文化在吸收了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创造发展了极具特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1 鸡林概况

1.1 自然情况

鸡林朝鲜族乡隶属鸡西市鸡东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穆棱河南岸,西临鸡东镇,境属穆棱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盛产水稻的“鱼米之乡”。

1.2 历史背景

鸡林乡名来源于驻地鸡林村名。因地居鸡冠山附近,又是一片林地,故称“鸡林”。鸡林一带在中华民国时期,由朝鲜和延吉等地流入的朝鲜难民开垦种殖,逐渐成为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属密山县管辖。80年代撤销鸡林公社,设置鸡林朝鲜族乡。

1.3 鸡林乡现状

鸡林朝鲜族乡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全乡设6个行政村,10个自然屯。共有1.02万人口,其中99.8%人口为朝鲜族。 可以得知鸡林乡是朝鲜族聚集地,这为朝鲜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的人文环境。鸡林乡朝鲜族人的生活受到了汉族人的很多影响,但是朝鲜民族的很多传统还是保留的很好,比如朝鲜族人民生活简朴,极其干净,不管是草屋房还是瓦顶房室内和院内都打扫的干净整洁。

2 民居建筑特征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鸡林乡定居的多是不愿做亡国奴,奋起抗日的朝鲜人们。他们加入朝鲜独立军,转战到北间岛和苏联沿海川一带。后来变为农民,逐渐流入到鸡林。也有少部分是从朝鲜北部逃荒来的灾民。在鸡林当地的汉族和满族人民的帮助下定居了下来并种上了水稻。开始居住的大都是茅草棚茅草屋。解放初期到70年代,鸡林乡民居文化的发展已经结合了鸡林地区的环境气候和当地汉族的文化特点。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女别”[1]。大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并且根据所用建筑材料、屋顶形状、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2.1 外观特征

在鸡林朝鲜族乡的田野乡间,仍可以看到许多灰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灰瓦和白墙相映。朝鲜族民居的外观都很美,传统屋顶主要有草屋顶和瓦屋顶两大类。草房一直都是朝鲜民间最常见的房屋,虽然是由草屋顶和泥墙所构成的,但朝鲜族民居区别与汉族房屋的是可以居住50年之久依然质量完好,屋内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草屋顶有两坡和四坡之分鸡林乡当地以后者居多。由于鸡林乡位于我国东北部,冬天时间长,所以屋顶较厚大,房屋较低矮,利于冬季室内保温,降低了室内散热的速度。草顶的材料初期主要是茅草、蒿子等,随着谷子、水稻、高粱等农作物的发展,稻草成为草顶的主要材料,稻草取材方便,重量轻,保温好又便于施工和维护,见图2-1。瓦顶的材料一般是灰色或红色的瓦片,屋顶坡度较缓和,中间平缓,两头翘立。瓦屋顶的形式主要是歇山式,见图2-2。

2.2 光照及取暖特点

我国东北地区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相对较短,房屋之间需留够距离,吸收日照。朝鲜族民居大多散居在自然环境之中,一座座独立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乡路的两侧,前后留有大片的菜地。院落方正,空间宽敞,前后建筑间距大,有利于减少阴影。

从朝鲜半岛迁居到我国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善于因地制宜,着眼于实用作了某些改变,但鸡林乡当地的朝鲜族人依然承袭民族传统,保留了建造传统式炕屋的风习,采用了满铺地炕的取暖方式。这样,在寒冷的冬天便可以在温暖的火炕上取暖,即便在夏天的时候也在需要做饭的时候生火。较之汉族火炕不同的是,朝鲜族地炕面积大,低矮,位于室内空间中的最低处,使室内热能充分发挥。加之,朝鲜族民居的空间分隔没有那么严格,甚至是锅台连着炕。由于是进门就上炕所以进屋时需把鞋脱在门口。

2.3 室内空间的特点

朝鲜族民居室内空间是由天棚、大面积地炕、少量的地面及墙体所围合而成的。其内部又可以划分为门厅、与灶相连的房间以及大小不等居室。门厅一般不单独另设,通常在灶的左侧,与主入口相连的位置留有一个1.5 左右的空间,其地面标高低于炕面(灶台面)0.2~0.3 m,主要作为脱鞋处[2]。与灶台相连的炕面通常设两个想通的开间,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空间。白天可以作为用餐、会客、读书、做饭,甚至洗漱地方;夜间通常由家里的长辈和儿童居住。住室与厨房之间靠一扇推拉门与相通,房间之间则用推拉门隔开。白天时则把推拉门全部推开使之成为大房间,使其空间变得宽敞明亮。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鸡林朝鲜族乡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影响,民居及室内空间都发生了变化,传统朝鲜族民居风格和特点已基本消失,只有室内平面构成和取暖方式上仍保留和继承了传统方式。不过,在东北地区的朝鲜民居建筑当中 ,地方建材的充分运用 ,具有经济上和环保上的优势,体现了东北地区居民对建筑与地区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朴素认知。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宣扬朝鲜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在未来得到继承,保护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赫忠仁 吉林朝鲜族矮屋生态文化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8)

瑶族民间舞蹈很丰富,据调查统计,广西瑶族民间舞蹈遍及广西六十多个县的瑶族聚居村寨,共有舞种二十多种,节目百余个。从瑶族民间舞蹈的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纪念和敬奉祖先的舞蹈;二是宗教祭祀的舞蹈;三是节令习俗的舞蹈。

这些舞蹈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意识,具有明显的民俗特征,是瑶族民俗文化孕育、催生和哺育的结果。考察瑶族传统舞蹈所具有的民俗性特点,除了在内容上具有上文所述的与生产民俗、节日民俗和信仰民俗互相依存、关系密切的特点外,在形式上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舞蹈动作上看,瑶族舞蹈具有民俗文化的原始特点。瑶族传统舞蹈一般动作古朴,风格粗犷,舞姿娇健,开朗豪放,舞至酣处,围观者高声吹叫并介入,气氛异常热烈。如《长鼓舞》的表演,一般都以各自的表演性动作和程式性动作互相连贯一体,构成别具一格的表演程式,在动作上,矮、稳、颤是其共同的特点。

矮,指腿部下蹲。人们评价长鼓舞跳得好不好,就看打得矮不矮。稳,指舞步要平稳有力。颤,指膝部的上下颤动。颤动时,强拍向下而弱拍向上,颤动必须有力,有弹性感。在舞步上,多走三步罡、七星罡,形态是屈膝弯腰,动律稳重,显示出宗教舞蹈的固有特点。从瑶族民间舞蹈动作中我们看到,瑶族民间舞蹈特点与瑶族民俗宗教祭祀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从瑶族民俗宗教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民俗文化的再现。

第二,从舞蹈道具来看,具有民俗文化的古朴性特点。民间谚语有瑶不离鼓之说法,说明了鼓在瑶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瑶族舞蹈代表长鼓舞和铜鼓舞,都是以鼓为主要道具,而鼓本身就是祭祀瑶族始祖盘瓠(盘王)的工具。

《赶羊做鼓长鼓舞》舞蹈就表现了这一传说内容:瑶族始祖盘瓠(盘王)有一次进山打猎,在追赶山羊时,不幸被山羊抵落山崖身亡。盘瓠的儿女们(六男六女)入山寻找父亲,发现盘瓠的尸体挂在悬崖的泡桐树上,儿女们便砍倒泡桐树,挖空树干做长鼓。射杀山羊,剥山羊皮蒙鼓面,击长鼓以祭奠盘瓠。很显然,长鼓是瑶族民俗祭祀活动中的工具,亦是瑶族的崇拜物,是瑶族祖先崇拜的残余。以它作为舞蹈的道具正是借助于民间舞蹈这一形式来体现瑶族民俗文化。

第三,从舞蹈表演者来看,具有民俗文化的基层性特点。先前,瑶族民间舞蹈的表演者都是由师公扮演,或由师公为主,配备歌娘、歌师、奏乐的艺人组成。

这些师公、歌娘、歌师平时均生活于瑶族民间基层,与瑶族广大民众有着鱼水关系。瑶族盘王节中的《师公舞》、《甘王舞》就是由师公表演的典型。表现度戒仪式更是由师公主持。

篇(9)

民族文化旅游是依据一种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具有很好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进化以及长时间的积聚,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与民族底蕴的一种综合体,民族文化常常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一个民族人民群众的特点,通过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够发现民族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民族信仰、民族节日等等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点方方面面的反映,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我们就能够认为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歌曲、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手工艺等诸多民族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项目的开发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使一个民族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使一个民族更具有影响力。此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复苏与重振,提升民族信心。

(二)有利于改善民族生活,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项目的发展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的建设,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改善民族的生活水平,提升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进行一些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旅游常常包含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在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将会很好的促进该地区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了,自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升。另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将会促进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游客前来游玩,这也将大大的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了,使更多地人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游客的前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输入,这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一项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明确发展思路,这样旅游项目才能够更好地被旅游所接受与认可,同时也能为旅游资源的长期发展带来生机。同样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前,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要想进行科学的发展与规划,就离不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避免盲目性的开发与过渡性的开发,使民族文化资源更具有特色,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长期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二)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在旅游中只有新颖,只有独特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因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需要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民族文化具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根据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开发出具有独特色彩的旅游开发资源,这样的旅游项目一方面能够显示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也能适合当今社会的许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一)近期

为基础开发建设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支柱产业来培育,建立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三大主要特色方向之一来抓(塞上江南自然L光、回族穆斯林风情、西夏文化)。理顺关系,选准主导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加强民俗村建设,加快开发国内客源市场,稳步发展海外客源市场,大规模开展宣传促销,大力度整治旅游环境,尽快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旅游热点。

(二)中远期

为重点建设开发期。通过内联外引,广辟财源,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创出系列化的民族特色旅游精品和全国乃至国际意义的观光、修学、科学考察、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构建文化旅游名牌景点,全区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得到开发,建设南北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初步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重要民族文化旅游基地。使旅游业的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篇(10)

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它不仅是设计者用来突出旅游特色的媒介,也是加强消费者与旅游地情感的桥梁。然而,诸多的旅游开发者,诸多的旅游产品的设计者却都忽略了民族文化元素的参与。所以,在此以“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为题,对其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逐一的解读。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问题的阐释:民族文化元素的特点、民族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民族文化元素参与产品设计的特点

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对构成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按照客源市场需求和一定的旅游路线而设计的产品。根据对“旅游产品”内涵这样的界定,可知以下的诸多民族文化元素参与其设计过程表现出来的特点:1、多维性根据上述界定可知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包含着多维的民族文化信息。它可以通过参与的多维性途径表现出自己多维性内涵的特点。首先,民族文化元素可以融入到旅游资源中。也可以融入到旅游活动的构成中。无论是衣、食、住,还是与之相关的行、游、购、娱等,都可以融入民族文化的固有因素。其次,在设计的具体实践中,民族文化元素还可以通过宏观或微观的方式参与具体的产品设计。例如,民族文化元素可以与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参与旅游路线的开发。因此,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的设计实践中,都可以寻觅到民族文化的踪影。2、地域性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固有的生活区域。因此,反映某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都会有与其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即所谓的地域性。例如,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与生活在山区的彝族肯定有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参与下,不同地区的旅游产品一定会体现出地域上的不同性。3、传承性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参与的旅游产品设计都会表现出传承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参与者———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传承性与旅游产品设计自身的传承性决定的。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自身传承性的挖掘可以丰富旅游产品设计的内容,拓展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旅游产品设计自身的传承性,既可以完善旅游产品的设计,也可以突出旅游地的民族特色。4、独特性旅游产品的设计具有独特性的特点。所谓的独特性是指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众不同特色的充分体现。无论是对其多维性的展示,还是对其地域性、传承性、独特性的彰显,都会实现对某一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揭示。例如,青岩古镇的古街上,随处可见当地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如牛肉干、鸡、辣椒、玫瑰糖、各种苗族特有的银饰和服装等。在这则相关产品的设计例证中,这些特色的小吃和手式艺品就是文化元素参与多维化的表现;而那些独有制作方法的牛肉干、玫瑰糖等食品又使其具有了与其他少数民族饮食不同的地域性特征。

二、民族文化元素参与设计的原则

在了解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参与设计特点的基础上,设计者还应该明确民族文化参与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设计原则包括:1、借鉴性原则民族旅游虽然受到了诸多开发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但全国各地少数民族旅游的发展却处于一个不平衡的发展现状之中。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具有如何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元素,但是因为旅游开发及其产品设计中存在的不平衡性,各民族文化参与的旅游产品开发应该首先坚持借鉴性原则。在微观的层面上,借鉴性原则还表现在同一民族文化各种不同元素参与产品设计的实践中。众所周知,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由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构成,而这些同一文化中不同的构成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参与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平衡各种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设计者也应该坚持借鉴的原则。例如,对新疆喀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定量研究,有助于识别喀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喀什民族文化真实性评价指标体系由建筑及遗迹、服饰、饮食、工具及工艺品、语言及口承文化、节庆和习俗等6个方面共28个指标构成。在此虽然不是对其定量研究的延续,但其定量研究的结论却彰显一个这样的结果,即6个方面的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设计的程度是彼此不同的。2、创新性原则借鉴的目的是创新。因此,既然有借鉴原则,那么创新原则也势必会参与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之中。所谓的创新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有两个层面的表现:在第一个层面上,创新是指借鉴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参与产品设计的经验,运用本地特有的民族元素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在第二个层面上,它是指运用其它的地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经验,开发具有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参与特色的旅游产品。3、典型性原则每一个民族文化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体系,因此,为了突出本地少数民族旅游特色,设计者应该坚持典型性的原则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即,通过典型的文化元素实现旅游产品的典型性。从而实现宣传本地旅游的目的。

三、民族文化元素参与设计的形式

根据上边的设计原则可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设计的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文化元素参与的产品设计,另一种是多种文化元素参与的旅游产品设计,即,组合性的运用。1、单一性与组合性选取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就是大多数产品设计者的最爱。而所谓的组合性却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它是指同属于特写民族的某一文化元素与另一文化元素共同出现在同一旅游产品的设计之中;在第二个层面上,它是指同一文化元素与不同旅游产品的组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虽然研究上有如此的区分,但是在具体的旅游产品设计中,组合性的运用往往多于单一性的元素参与。因为,它更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2、个案分析在理县桃坪羌寨开设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拉开全寨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建设的序幕。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面积可为50-100平方米,主要销售包括食品、用品、工艺品三大类的数百种以羌族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当游客来到这里旅游时,不仅可以感受到桃坪羌寨的美景及羌民农家小流体闲娱乐,还可以逛逛新建成的桃坪羌寨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尽情挑选各种特色纪念品。这是一段有关桃坪羌寨旅游产品开发的描述,从中可以获知这样的事实:在食品、用品、工艺品三大类旅游产品的设计中,羌族特有的“索桥”、碉楼标志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食品、用品包装上的“索桥”图案,工艺品中的索桥模型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民族文化元素参与设计现状中的问题

1、品牌化的缺失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的运用中存在着品牌化缺失问题。所谓品牌化缺失是指缺少品牌化的设计。例如,上边提到的牛肉干,青岩古镇的牛肉干与内蒙古地域的牛肉干,虽然都具有同样的名称,但其制作方法却不同。如果不能以品牌进行区别,那么就会使青岩古镇的旅游特色不能充分的展示在旅游者的面前。2、宣传性的缺失民族文化元素之所以要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其核心目的就是宣传不同地域文化旅游。可惜的是设计者虽然关注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中的存在,但却缺少对其宣传功能的思考。综观各地旅游产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唯独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的旅游产品能够起到宣传旅游的目的。刘三姐是壮族的一位民间歌手,通过对其实景演出,既可以使旅游者感受到壮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又可以使参与这个活动的旅游者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刘三姐来宣传壮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一般需要关注三个问题:民族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设计的特点、民族文化元素参与旅游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和目前相关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个案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参考文献:

[1]林明靖.论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81.

[2]张艳敏,焦世泰.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124-129.

篇(11)

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仿佛就是一切事物最好又最简单的代名词,而美术就是记录这一切好的事物并加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美术的发展也提升了文明的层次。科学、思想和艺术三者大抵构成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些素养是任何一个现代化的文明人都应具备的。[1]民族院校的人文性质决定了民族院校的美术教学不仅是传授给学生应有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更能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自豪,更加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许多考验与挑战,生活物质和精神文化在现代人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压力下有时候无法做到均等和兼顾,民族文化现有的为数不多传承工作很多时候也难以做到位,要么是鲜为人传,要么呈现出文化不足、商业有余的局面。重视民族院校的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美育方法带动民族文化传承显得至关重要。此外还应在教学策略上学习借鉴海外美术教育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海外的校内校外都有很好的艺术氛围,教学不仅是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事,其倡导艺术应该融入社会和生活,同时强调创作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的整体过程和艺术创作的思维助力。正如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其人民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多元化的。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对艺术教育内容有许多横向和纵向的扩充,一方面是增强艺术史、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等知识,一方面是将艺术和历史文化等学科互交互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逐渐实现艺术的各方面渗透。

一、民族院校美术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一)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美术它不是单纯的绘画,而是在绘画的过程以及用美丽画作的呈现来陶冶情操与沟通心灵。先生曾经说“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有着美好、自由、进步的特点,还有着普惠世人的特点。[2]美术与人们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民族院校,我国的美术教学都是偏向于西式方法,我国传统民族美术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有时被忽略,传统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还没有极为适合的方法在美术课程中来进行考核,使得许多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还没有那么深刻,民族院校中的美术课堂正是通过增加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艺术创作手法教学,增加民族艺术创作的人文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作兼顾民族文化中的实用与审美,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进一步的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民族文化修养,更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除了绘画,美术还包括雕塑、建筑、书法、篆刻、设计和摄影等类型。美术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加上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以及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趋势,我国的美术和民族文化都有着不同的变革和内涵。美术的理念是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建立适应我国的民族院校美术教学体系,是帮助发展当地民族艺术不可或缺的支撑,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恰恰也是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美术和美术教学就是凭借民族院校的特殊属性,依托民族院校的丰富资源,充分带动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传承让学生们在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尊重美术自身的特点,启迪艺术创作思维,更善于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巧和情感意向相结合,进而推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发扬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能经历时间与历史的洗礼而流传至今的民族美术作品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包含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民族院校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刚好可以运用民族院校、民族地域的多种特色资源条件,在巧妙地把民族文化当作民族院校美术教学工具的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以及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生在民族院校的氛围与引导下学习美术创作的过程,更能感受到民族文化深层次的精神与内涵,更能促使学生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二、民族院校美术教学助力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民族文化通过民族院校美术教学来传承是实现其发展和弘扬的极佳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让美术教学在一种自然和空灵的状态下散发出它的艺术光芒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们通过有效的美术学习将美术的人文价值和民族文化相互联系,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各行各业中都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坚持下去。要想更有效发挥民族院校美术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需探索多种方法。

(一)重视民族文化的教学地位

民族文化崇高的地位确立了,民族文化的艺术特点及价值的充分认识才能提高,通过美术教学的民族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对民族文化各方面领域的专业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强。对不同的民族院校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各院校根据自身地域民族文化优势资源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专业。教育部门可以多进行教学宣传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和民众对民族文化的重要和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肯定。学校是直接影响学生对人才培养概念认识的场所,高校要做到人才培养观念的及时更新,提高其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意识的方面力求做到与时俱进。美术教学同民族院校一样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特殊的也是平常的,所以在加强民族院校美术教学来促使大家更尊重民族文化地位的同时,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美术的资料必须要有系统化的认识与整理,尽量确保教师学生都对学科本身和教学内容都给予充分的高度重视。

(二)开展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方式

人类的文明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文明给人不同的文化体验,文化与文化之间既是不同的,又是类似的;既是独立的,又是相融的;既是普通的,又是特别的;既是触手可及的,又是敬畏仰视的。美术教学本来就应该像美术本身的性质特征一样有多种多样的色彩、多种多样的形式。民族院校学科之间通常是密切关联的,例如去参观一下博物馆或者民族文化之类的一些展馆,用心发现历史、建筑、民族特色等等很多文化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美术作品在那一刻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也用一颗宽广的心感受其中的美术符号,领悟其中美的表达。生活当中处处都有美术,美术的来源本来也是生活,多元化的美育方法是美术与生俱来的特点。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

美术教师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生存、发展和理想与高校密切相关,他们的身份不仅仅是权威的聘任、市场的雇佣,更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学生的教学思考者和实践者。[3]教师首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活动性质要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的思考与进步。首先应在平时的教学情况中,设置监督考察制度,确保教师们的专业水平有保障,然后可以鼓励教师们参与有组织的培训,一是要形成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二是专业化的能力掌握,三是培养教师艺术创作的人文素养。还可以通过组织设立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的研讨会来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也可以号召有关教育部门成立“少数民族美术研究所”,在交流中可以总结出更多的美育方法。美术教师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帮住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内涵。

(四)学习方法上模式创新与实践结合

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民族院校美术教育的灵魂。民族院校美术课程的教学要适应美育专业的发展需求,符合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民族地域性办学特色。人们既被艺术文化所引导,也引导着艺术文化;民族文化要靠传承来发展,民族文化在发展的同时本身也是一种传承。在教育改革的新思潮下,民族院校可以通过多种创新方式的美术教学让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具有生命力。可以将美育和旅游相结合,学校开始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特色民族地区写生,进而用自己所学所感以及自己的美术视角为当地旅游景区开发造型和叠加内容进行设计、创作和建设,用更专业的艺术角度带给人们更适合、更具独特魅力的民族体验感,既是将美术教学付与实践,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学校还可以联合外界企业,给学生提供美术创作的机会,对一些企业的外在显性设计,如广告包装、室内外装修等,还有一些内涵隐性设计,例如品牌文化、品牌理念等,都可以提供很多民族文化极具美感的创新思路。

三、结语

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艺术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民族文化艺术是历史和祖先带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民族院校美术教学让当代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所蕴含的魅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再经由更多的方法创新实践,把视为自己责任与义务的民族文化传承及传播进一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青生.如是我闻---大学教育四札[J].美术研究,2007(03):52-57.

[2]康海生.高校美术教学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贡献、意义探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1).

[3]王怀儒.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7).

[4]王艳艳.略论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0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