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食品企业的安全隐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包装印刷中有毒或限量添加剂直接影响包装食物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的多数生产企业还在使用以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为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致癌物质的苯类,目前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合剂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食品包装过程中渗透到食品中,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2. 包装材料不合格影响食物安全
塑料用作包装材料是现代包装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塑料包装材料中,特别是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的软塑复合包装数量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由于它对食品、药品的保质期,卫生安全性,存储、运输、使用的方便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近期国内各地对塑料包装袋进行的抽检调查显示,总体合格率仅为50%~60%。造成包装袋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选用的原材料不当,不符合中国食品法规定的要求;二是加入添加剂存在问题,如使用一些非食品级的增塑剂、稳定剂等,具有很大的毒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
包装材料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塑料总用量约为1 800万吨以上,不能回收利用的最终废弃塑料约120万吨~160万吨,大部分是因为无法正确分类而导致回收再利用的困难。
4. 消费者无法监督存漏洞
现在绝大多数食品企业不允许包装企业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这使消费者无法辨识包装的出处。也因为消费者无法监督,食品企业多以成本是否低廉来决定购买某种包装,加上相关的检测费用问题,令不少厂家对原材料、助剂、工艺的安全控制意识较弱。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而明知故犯,造成了无数的食品安全隐患。
5.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滞后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级构成,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突出,存在不健全、水平低、不科学合理的问题,与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使得通过国内质量检查和安全认证的出口食品常常止步于国外的“绿色壁垒”。
中图分类号: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81-01
1.前言
食品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食品或相关服务的经济组织。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追求食品的美味和健康。中国人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追求食品的色、香、味俱全,这些都对中国的食品企业提出了要求,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食品企业要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追求利润与提供安全、美味和健康的食品之间如何统一呢?食品企业如何在不影响利润的前提下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能从中给出答案。
2.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食品企业提供与食品商品和相关服务,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和其他企业一样,食品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即企业的经济效益。食品企业的营利来自与耗费与成果的对比,一般用生产经营总值减去生产成本来计算。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食品企业的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经济效益,企业就不会生存下去,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社会效益指企业对社会、环境、居民等带来的综合效益,是对就业、增加经济财政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环境等社会福利方面所作出贡献的总称。企业的社会效益好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市场规则的制定和市场秩序也越来越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提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食品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狠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食品企业的社会效益甚至对食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决定作用,所以食品企业要重视社会效益,改变传统企业经营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情况,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食品企业的企业管理
3.1 食品企业的企业管理的特殊性
食品企业作为企业类型的一种,企业管理特点具备一般企业管理的共性,同时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具有特别的要求。食品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首先考虑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食品企业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食品企业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愈来愈频繁,更多的世界美食更多呈现在普通消费者的餐桌上,消费者们的饮食结构因此越来越多元,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的饮食文化,更乐意接受健康、美味的不同民族饮食文化,这些趋势对食品企业的管理提出要求:食品企业要善于与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食品企业交流,在抓好质量安全和立足于本民族饮食特色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健康和营养的全面角度考虑,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
3.2 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食品企业的管理
如前文所述,食品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毋庸置疑的,食品企业的管理对食品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企业管理能帮助食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食品企业追求的目标,科学的企业管理是食品企业必须运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4.食品企业科学管理的实现途径
4.1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食品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即使在人工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人都是最核心的劳动要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食品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食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抓好员工的选聘。因为食品企业事关人身安全,提供食品原材料的食品企业在选聘员工时要考察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提供食品加工和服务的食品企业在选聘员工时要考察员工的职业道德,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一些传染病的检查。食品企业如果发现员工感染某些传染病,也不必恐慌,以提供条件帮助治疗为主,对员工加以正确引导,并做好各种补救措施。
4.2 特殊环节的严格管控
食品企业的特殊性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和加工环节进行严格管控。至关重要的是食品安全检测环节,食品企业要严格遵守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允许进入市场的商品、对不规范的食品服务进行严格管控,不给食品安全事故留有余地。对提供食品加工和食品服务的企业来说,要严格把关食品供应环节,从源头切断不安全隐患,并且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例如餐饮企业要做好餐具的消毒工作和就餐场所的消毒工作;食品销售企业要严格把关食品的有效期,切断污染源。
4.3 技术环节的严格管控
技术管理是食品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食品企业的技术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食品企业的技术管理要求食品企业的技术创新。食品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的举措很好地吸引了消费群体。在现代人们日益关注企业服务的前提下,食品要企业要能够认识到服务创新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做好服务创新就是加强技术管理。
5.结论
总之,食品企业作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食品或相关服务,一方面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食品企业需要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食品企业需要加强科学的管理。食品企业的科学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多个内容,除了人力资源管理、特殊环节的严格控制和技术管理之外,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本文从这些方面进行了探究,也为食品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专著:[1]吴琼.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M].苏州大学:苏州大学,2010.
[2] 施蕾.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研究[M].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2010.
[3] 张晨博.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王晓丽.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山东经济学院,2010.
前言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更加具有实质性,发展方向更加全面化、科学化。其中,食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其发展速度与日俱增。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食品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质量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并且具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食品企业要在积极创新食品种类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现实情况,针对现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潜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提供基本保障,以此提高食品企业的信誉度,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食品行业向着更高、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就我国现阶段情况而言,食品供应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通过增加食品数量而实现的,没有具体详细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导致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最终使得食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在极大程度上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食品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原材料种植或者养殖的过程中对农药、兽药等的乱用或者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且有害物质超标。其次,针对动物而言,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防疫机构,防疫手段相对落后,试验检验设备不完善,一旦发生重大的动物疫情等严重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护和解决,因此会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再次,在农产品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通常生产规模较小,需要实行分散经营,这样就会导致农产品分级及包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管理困难。另外,一些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不具备合格生产的必备条件,也没有合格的生产设备,致使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在食品生产之后的流通销售环节中,由于食品包装、密封储存、运输设备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落后、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会导致食品出现二次污染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对于目前实际状况来说,我国大部分食品标准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严密性和标准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使得食品监督执行困难,没有明确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供消费者进行判断和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食品标准缺乏严谨性,属于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相融合的混合型食品标准,导致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缺乏完善性,其中一部分食品标准与国际食品标准相去甚远。此外,在检测体系以及认证体系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我国食品在检验的时,多头检验以及重复检验等问题异常突出,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大大增加了生产企业的负担。食品认证体系的多方管理、多重管理、重复认证,以及重复收费等现象比比皆是,是目前我国食品验证体系中存在的最大同时也是最多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发挥食品认证体系应用的职能和效果。总而言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解决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食品种类越来越多样化,食品数量不断增加,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尽相同的口味和喜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食品行业在种类迅速发展的同时,食品质量安全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阻碍,导致食品质量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重要的是,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造成了相关食品生产部门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与完善相关食品法律法规,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日常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提升其严密性,不断补充相关食品规章制度,对现有的不完善的食品卫生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严谨的食品卫生标准,根据我国食品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最后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以此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的事物。另外,由于药物残留且超标问题在食品质量安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要重视食品加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断制定新的食品卫生标准,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食品质量。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也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内容,统一现有的不同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消除多方检测、重复检测等问题,有效发挥食品检测体系的作用。还要针对食品认证体系中的多方管理、重复认证、重复收费等不利现象进行管理和制止,制定标准且一致的食品认证制度体系,加快食品安全流通体系的建设,从而从本质上解决食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因素。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群众的力量监督食品质量安全是否合格,一经发现,要及时将不合格食品主动召回,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人们提供放心、绿色、美味的食品而奋斗。
3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食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保障人们正常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食品质量,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就我国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而言,无论是食品原材料上还是生产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大地降低了食品质量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目前我国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找解决对策是相关人员需要研究的首要工作内容,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检测体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有法可循,有据可依,发挥其应有的体系作用和效果,从而从根本上为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性提供法律体系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辉.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对策[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7.
社区成立了以总支书记刘丁民同志为组长,主任向绪英同志为副组长,满莉、肖爱元、詹桂兰、石银平、张霞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和人员内部分工,落实了各自工作责任及工作考评办法。
二、摸清业主底子,完善各类台账
在实施这项工作时,社区首先对辖区范围内的各食品经营户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摸底调查,并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建立了《中渡社区餐饮业台账》、《中渡社区食品加工企业台账》、《中渡社区药店门诊台账》、《中渡社区日用超市门店台账》、《中渡社区肉品经营台账》、《中渡社区娱乐业台账》、《中渡社区集体伙食单位台账》、《中渡社区无公害蔬菜台账》、《上级资料》、《本级资料》、《中渡社区辖区范围内门店责任状》、《中渡社区辖区范围赈酒备案台账》等多项台账。做到了门店底子清、情况清。
三、争创特色,促进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建设
为促进我社区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加强我社区无公害蔬菜示范园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确保无公害蔬菜的质量,我们从强化基地建设管理入手,建立和完善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园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成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小组由主任刘丁民任组长,副主任喻明银任副组长,技术小组组长由喻明银同志担任,示范园部分种植能手为成员。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负责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全面管理,种植计划的制定,生产技术的指导,以及监督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等工作。到目前为止,我社区已达到无公害蔬菜面积102亩。
四、狠抓宣传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社区加强了宣传力度,半年来,社区先后多次召开了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工作专项会议,每逢重大节日,社区都组织了一次辖区范围内门店督导,认真贯彻了上级关于食品安全及消费维权工作的指示精神,学习了《食品安全知识》、《农村消费者投诉指南》、《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多项相关政策,并逐户到门店进行宣传,共印发食品卫生及消费维权宣传资料150份。另外,我们精心组织,专门制作了以“疾病与健康”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告知居民食品安全的常识,并针对不同季节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食源性疾患及时向居民预警公告,对全国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通报等,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从而在全社区营造出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
五、加强监管,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食品企业“第一责任”,落实食品安全承诺制度,与社区6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消费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并明确了这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督促、指导食品企业依法生产经营、规范经营行为,掌握和了解本社区食品生产和经营动态,完善了食品监管网络体系,掌握信息,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六、精心组织,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平时检查的基础上,又精心组织了五一、端午两次全社区性的食品安全大检查活动,由社区相关领导联合社区民警采取现场检查与听取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社区无证食品生产加工点以及各食品企业、学校、工地食堂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包括对小超市、小商店内过期变质食品的检查(包括“qs”标志的规范检查)和对熟食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工作人员健康证的检查,确保我社区的食品安全。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的单位,我们要求限期整改,到期复查,目前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
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定义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系统方法和手段,通过这一系统能对问题产品快速定位并准确隔离,最后实施快速召回,降低质量安全的风险,保护公众健康。本文从应用前景研究视角,探索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推广与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理论研究状
(一)国外理论研究状况
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较早,因此食品可追溯技术的理论也较为丰富,研究也较为全面。认知和支付意愿是影响该体系推广的重要原因,理论研究显示不同的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有概念的差异。社会最优供给的可追溯食品所额外增加的成本与生产者出于收益考虑所能够承担的额外成本间存在着差异。
(二)国内理论研究状况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也较少。国内很多学者也借鉴国外的研究方式,对国内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进行了研究。为了百姓饮食安全,国家积极鼓励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然而,我国食品可追溯开展较晚,普及面较窄,现在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食品安全观念落后,生产规模小,技术兼容性差,操作成本高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限制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广和建立。
二、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食品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一)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在食品市场上,很多食品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不注重食品安全、无视消费者的健康,致使消费者对有害食品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购买行为。部分生产单位申报安全证书时,一般能较好地执行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但是在获得证书后,在利益驱使下,往往会生产低质量的产品。信息不对称,使得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进而占领整个市场。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内容比较单薄,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较为笼统,不具体明确,责任主体也不明确,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也不能应对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消费者食品安全可追溯的态度
(一)食品安全性是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饮食不再仅仅关注温饱问题,而更多的是安全健康问题。食品的价格不再是影响人们消费的主要因素,食品是否安全则是人们首要考虑的。
(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愿意为某种消费支付的资金,可追溯商品的价格会随着成本的上升而上涨,由此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食品可追溯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生产地和加工流程等信息,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与流向,成为食品供应链系统中各个主体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由此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
四、企业战略选择
(一)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影响
食品企业的形象最主要的就是安全,一旦食品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品牌价值和股票的价格,甚至致使企业倒闭破产。
(二)食品企业建立追溯体系的理论依据
我们知道市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信息不对称。在食品供应链中,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由于客观的原因必然有着信息不对称,这严重损害消费者和生产高质量食品企业的利益。食品安全可追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和品牌战略。
(三)企业的长远利益分析
(1)实现企业差异化战略。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弹性小、替代品多。因此,食品企业要想在食品行业长远发展,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基本要求,还要有着创意,有着自己特色,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地位。因此,企业应用新的科技实现差异化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较好途径。可追溯体系能成功传递消费者所需的各种信息,满足消费者安全需要,实现产品特性、实现差异化。(2)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能力。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也在发生改变,正由量到质的飞跃。因此,食品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而食品可追溯体系正好符合这个质量控制的总体思路,它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万一发生安全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追溯到问题责任方,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召回成本。(3)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食品可追溯体系为食品生产商、加工商、物流商和销售商等构建了一个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各个企业能了解到各个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单为消费者提供,也为食品企业提供了了解产品的渠道,各个厂商不但能清楚了解本环节的信息,还能清楚了解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的信息,他们能更有计划的安排生产,生产更有市场的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产品库存,所以必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五、对政府建议
第一,支持建立个民间的食品安全基金,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旦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基金就减少该企业的基金收益,减少的部分用于奖励给安全性好的食品企业。第二,使用有安全等级的企业标识,各类食品企业名字后面必须加上等级标识,由权威机构对国内的食品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等级评级,安全系数最高的企业定为A级,然后依次是B、C、D、E。该标识随着企业的安全性而改变,每年对食品企业做一次食品安全等级评估,若企业的产品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其安全等级会相应下降,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第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企业严惩不贷。借鉴国外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应急处理机制、信用制度和信息制度,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加大处罚力度,明确责任主体,依法从重从严惩罚。
六、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推出,我国国内食品安全发展要求,顺应国际发展潮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有着较好的前景。我们企业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也必须广泛的建立起信息可追溯体系。然后,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成本不断地下降,便宜且方便的追溯方式将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综合上述探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能够为消费者、食品企业、国家带来很大效益,将会在食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为贵州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57038),国家级,项目编号:贵大国创字(2013)002,项目负责人:裴伟康(1991―),男,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
二是推进农业园区化、产业化发展。今年以来,积极利用好各类政策扶持项目平台,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园区提升,同时加强项目管理,认真督查推进项目进展,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各农业园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题特色挖掘,九龙湾农业生态园、龙寺生态园完成了丘陵山区改造建设;红沙湾农业生态园完成了1.3公里湖边栈道的一期建设工程以及会务中心建设;特别是,雪浪山生态景观园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以薰衣草为主题的香草园,已成为休闲农业一道亮丽风景。另一方面,今年新增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市灵山食品有限公司2家省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共有5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马山牛奶公司与香港知名乳品公司九龙维记牛奶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市水产批发市场与市华晟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合同,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推进。
三是推进高科技新兴农业建设。今年以来,申报各类农林科技项目6个,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新品种引进推广、农产品机械化深加工等方面,切实加强农林实用科技推广应用。同时生物农业稳步发展,目前全区共有23家生物农业企业,涉及生物育种、生物病虫害防治、生物食品(添加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5个技术类别,其中10家130项目单位为重点扶持对象。今年以来,积极做好农业人才工作,瑞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詹晓北获选省级“双创”(创新创业)人才,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徐德良入围省第一期“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培育对象。
(二)配合湖滨城市规划,全力推动生态建设
一是推进造林绿化工作。重点配合推进了雪浪山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二期建设。雪浪山公园今年计划建设9个项目,其中8个项目已完成;长广溪公园二期道路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建成老湖滨路游园和五湖大道—清源路西北角游园,完成年度游园建设任务;申报市级森林镇1个(胡埭镇),森林村8个(夏渎村、鸿翔村、龙延村、桃坞社区、耿湾社区、和平社区、檀溪社区、嶂青社区)。
二是抓好护林防火工作。2012-2013年度,全区发生森林火灾12起,过火面积1262平方米(1.89亩),远低于省、市下达的林火控制指标,较好完成了护林防火任务。今年以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十条防火隔离带,5组防火蓄水池以及12公里防火通道;不断加强护林防火队伍建设,成立了区森林防火分队,胡埭镇新组建镇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火灾扑救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应用高新科技,完成了湖景林区试点护林员实时监测系统,将有效提高火情监控、扑救实效,目前在我区的护林防火工作中已累计应用了3项物联网技术。
三是推进治太保源工作。认真做好太湖水治理工作,8个三期省级治太项目和3个市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通过验收,成功申报1个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项目。继续做好推广生物、物理防虫和商品有机肥工作,禁止使用碳胺,控制尿素等化肥的使用量,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禁止秸秆焚烧,推广秸秆还田。切实抓好辖区水域长效管理,完成对沿湖住家船、畜禽养殖回潮现象调查摸底;查处各类渔业违法案件105起;收缴地笼网623条,丝网23000米,清理渔簖5幢,标志物150根;3月15日,配合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农业委员会组织好、宣传好第五届太湖放鱼节放流活动。
正如18世纪末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工业革命、20世纪初弗莱明发明电子管引发微电子技术革命一样,在人类历史上,每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服务于全社会、影响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的众多领域时,毫无疑问,该项技术将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促使社会经济启动一轮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将又一次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它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1.1网络营销概述
食品网络营销是指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子支付技术,实现食品销售和提供相关服务,完成交易的方式.网络营销模式可以分为C2C和B2C两种主要模式.C2C模式是指提供个人对个人的网络购物、宣传、支付交易等电子商务形式的网络营销模式,例如,淘宝网所提供的个人开设的网店销售食品就是典型的C2C模式.B2C模式是指提供企业对个人的网络购物、营销宣传、支付交易等形式的网络营销模式.例如,中粮集团我买网等一些大中型企业开设的网络商店所提供的针对终端消费者进行食品销售的行为,也包括一些其他B2B电子交易平台(如当当网)所提供的企业对个人的网络营销形式,都属于B2C模式.此外,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团购也属于B2C模式.网络营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选择,消费者使用网络搜索信息、购买商品与服务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依靠网络点击分析市场和获得利润已成为常态[4].新营销方式带来的变革与发展受到了众多学者和企业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网络营销已开始进入追求精准营销的新阶段,食品行业也纷纷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和食品企业在考虑如何利用网络实现有效营销、推动营销业绩增长等核心问题,一个善于运用网络营销的企业,无疑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1.2网络营销的价值
网络营销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原因是,其一,网络营销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信息受众非常广泛;其二,网络营销可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网络的使用者和终端用户数非常庞大,网络的信息传播与数据采集等已非常成熟;此外,电子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为网络营销提供了支持和坚实的基础.相对传统销售,网络营销更直观、更有效率,不仅企业拥有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平台,也使经销商和消费者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选择.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了年度互联网统计信息,截止到2011年,我国网民已达5.13亿,手机网民达3.56亿.其中,中青年占绝大多数,而且商务类应用呈上升趋势.受互联网巨大消费人群和消费潜力吸引,一些有远见卓识的食品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网址直达功能,注册食品名进行网络营销.网络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新方法,完全可以作为企业新的赢利手段,一些企业已经很好地运用了这个方法并尝到了甜头.以北京为例,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了“庄园酒”、“庄园葡萄酒”两个通用网址.网民只要在地址栏输入中文关键词,网址栏便会显示该公司的相关信息,而且是唯一出现在网页上的公司.据称,80%的经销商是通过在地址栏输入“庄园酒”或点击搜索页面才找到锦绣大地,该公司开通庄园酒、庄园葡萄酒通用网址之后,其网站访问量急剧上升.国内着名企业五粮液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五粮液集团全资子公司)已经成功地与国内最大的跨平台博客传播网(BOLAA网)进行了战略合作,采用网络营销方式对红酒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这是知名食品企业利用网络进行的一次营销突破,并已经获得丰厚的回报.由此可知,食品网络营销最大的优点是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营销费用甚至零费用进行信息查询、市场调研、完成交易全过程.网络营销给食品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商业成本下降[5].在美国,每笔传统交易的平均成本达到1.08美元,而通过网络,每笔交易的成本能减少到0.1美元,节约90%的成本.网络营销对于食品行业已具战略意义,和传统营销一样,网络营销也可以实现精准营销,准确地锁定目标消费者,使营销更具实效.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营销在经营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无论是食品企业还是其他企业,敢于革新观念、整合资源、应用新技术的企业往往能更快速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墨守成规,不能接受新事物和应用新技术的企业则容易原地踏步,失去发展良机.现代食品企业要发展和壮大,网络营销是必由之路.而网络营销的开展,需要一个好的平台和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2食品网络营销安全状况
据CNNIC统计,在美国,使用网购的人群已经超过70%,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选择网络购物的人群分别达到了53.6%和57%,而我国网络购物率仅26%[3].因此,我国在食品网络营销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目前质量监督、工商和卫生监督部门暂时无法有效地对网络所销售食品的进货渠道、储存卫生、销售渠道等进行全面监管,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食品网络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销售假冒劣质食品
网络营销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少数不良厂家提供了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构成了危害,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对于食品网络营销而言,目前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销售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这些食品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甚至无任何标签,更无从了解所销售食品的配料表、食品添加剂等其他信息.众所周知,食品、尤其是熟食产品的安全与食品加工工人的健康状况有着紧密关系.这些因素表明,食品网络营销对消费安全是一种巨大威胁,因此,网络营销对生产厂家、监管者和消费者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传统食品销售企业相比,网络营销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实体商店.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买食品时,既不能直接看到所购买的商品,也无法接触到食品,不能实际查看所购买食品的外包装及其应标注的相关信息,只能通过网络根据商家提供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了解商品,因而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渠道的束缚,一部分消费者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因此可能会出现某一食品因为被查出存在安全隐患而被各大超市、集贸市场等实体店全面下架,而在部分网店依然销售无阻的情况,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2违法销售食品
网络营销还存在违法销售进口食品等现象.低成本是网络营销的重要特点之一[3].在网络上销售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比传统实体店更具成本优势,以网络销售进口食品为例,其价格一般比实体店销售同类商品的价格低10%~25%,因此,造成少数消费者选择网络平台选购进口食品.于是,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提供进口食品销售或提供代购服务.然而,由于网络营销缩短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容易造成监管缺失.一些通过网络销售的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识或中文说明书,消费者无法获知食品的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甚至一些网络平台对产品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从而造成消费者误购、误食,危害消费者健康.
3食品网络营销安全监管难点
虽然网络营销给食品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公平的市场,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但作为新兴的营销手段,网络营销的游戏规则与传统销售的规则不尽相同.
3.1法律依据和监管缺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建了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股,配备专职食品稽查人员,明确由局长亲自主管食品安全工作,一名副局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通过党组会和监管区工作人员会议,统一监管人员思想,要以对质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各自岗位职责,做到监管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二)强化日常监管、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
按照区域监管工作要求部署,结合县的产业特点,县局将全县划分为七个监管区,重新确定监管人员、监管职责,要求每个人在做好各自业务工作的同时,承担区域监管工作任务。每个区域明确2-4名监管责任人,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巡查人员根据企业提供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和《自查报告》情况,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填写《核查表》。对企业轻微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对严重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依靠政府彻底关闭取缔,实行高压打击态势。
(三)规范企业生产行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为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县局进一步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生产工艺过程,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真正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县局制定了规范食品生产企业产前、产中、售后生产经营行为的十八项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二是详细记录生产过程。在所有食品企业建立了统一格式、统一印制的食品原辅料购进台帐、食品生产加工台帐、食品销售台帐、食品添加剂备案台帐、关键控制点记录等共26个台帐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三是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在对所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建立纸制档案的基础上,又按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要求,将全县所有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录入计算机,更好地实现动态管理,为质监部门分析信息、监管巡查、重点整治、帮扶指导等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是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培训工作。帮助42家食品企业积极改建、扩建,提供合理工艺布局流程设计和相关知识咨询等服务。同时组织全县企业化验员参加省食品化验理论培训160人,取得上岗证,并由县食品中心开展实验操作培训。帮助食品企业制作了130块公开承诺牌,分发给企业,悬挂在厂区明显位置。
(四)广泛调研制定详细整治方案
县质监局根据我全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和生产许可工作的相关要求,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全县食品整治意见草案。县政府经过常务会议研究,本着“扩建改造、整合重组、扶优扶强、淘汰落后、壮大产业、强农惠民、严格标准、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从投资要求、规模要求、其他要求三方面,对蜜饯企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为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推进园区化建设,引导食品企业改造提升
按照政府方案要求,县质监局把北区工业园区内的51家企业整合重组做为重点难点,把其他乡镇的70家企业改造提升做为重点。本着突破重点、攻克难点的原则,把整治工作由向园区推进。
在企业的扩建改造过程中,一是以县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动员会议,将政府的行动方案印发到每个企业;二是先后两次组织企业代表30余人到怡达等四家食品企业参观学习,促使企业更新观念,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整治的主动性;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21家企业予以关闭,对个别拒绝检查整改的企业向政府报告,予以断电;四是对积极改造提升的企业,由县局派出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帮扶,加快改造进度。
在镇北区工业园区蜜饯企业整合重组中,本着推动蜜饯园区化建设,做好规范指导履职尽责的原则,积极努力,发挥应有作用。县质监局、镇政府、北区村三家组成两个工作组,多次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针对园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将现有企业整合为29家的可行规划,目前已有14家企业牵头整合。
(六)不断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
今年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904人次,通过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食品加工单位668家次,查处食品案件68个,移交公安部门食品案件2个,对企业粘贴接受检查告知函15份,向有关单位发协查函45件,下达整改通知书55份,下达停产处罚决定书68份,申请政府强制停产企业9家。全县正在改造提升企业44家,整合重组30家,已关闭取缔企业21家。
(七)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全年开展了乳制品清缴销毁、食品添加剂“打非治滥”、“瘦肉精”、“地沟油”、饮料、白酒等专项整治检查活动。检查可能使用含乳原料的糕点加工小作坊16家,可能加工使用“地沟油”加工小作坊5家,生产加工企业442家次(其中工业企业14家),没有发现问题乳粉,没发现食品质量违法行为。县内一家肉制品生产企业、3家白酒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一家面粉生产企业因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已注销。
严查特种设备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一)做好特种设备日常监管。严格对263家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检查509台特种设备、查看台账、档案及时掌握在用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实现对特种设备的有效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发现纠正安全隐患116起,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2份,设备注册登记率96.99%,检验率70.77%,重大隐患整改督查率达到100%,立案查处特种设备案件15起。
(二)开展气瓶充装专项治理。组织召开全县液化气站和检验站经营人员综合治理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治理目的和要求,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关于15年报废气瓶及禁止使用“螺丝瓶”的温馨提示,向社会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对液化气充装站进行隐患排查,对存在问题企业责令整改。查处两起充装“螺丝瓶”案件,报废14672只不合格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液化石油气钢瓶5099只。
(三)加强宣传培训,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今年,从确保特种设备使用操作规范的目的出发,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举办了36家企业、67名特种设备人员参加的两期培训班,并分别召开电梯维保单位、气瓶充装站单位负责人培训会议,围绕“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操作规程”的主题,宣贯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通过对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相关法规的解读,培养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年内还分别举办了客运索道、电梯、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急演练,通过实际演练,增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忧患意识,达到有效防范遏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训练及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做好质监基础工作,服务全县经济建设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按照承质监函[2011]55号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标准的清理工作,完成县千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组织申报工作,上报省局立项。目前共办理业务2115个,其中新办291个,年检581个,换证195个,证面变更167个,挂失10个,废置18个,其他业务853个。新办条码注册4个,续展46个,续展率95%以上。
(二)依法检定计量器具,确保量值传递准确
1、“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工作,已免费为各乡镇级医疗机构检定血压计80多台,市场贸易结算使用的电子计价秤200多台。检定计量器具2500多台件。
2、积极协调市计量所对民用“水表、电能表、热量表、煤气表使用前进行首次检定工作。检定热量表1850套。
3、为3家公正计量站重新申报准备材料。
(三)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对全县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组织了区域性经销建材市场和建筑工程单位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经销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600余人次,检查生产经销企业700余家(次),查处案件85件,结案率100%,无复议、诉讼案件。共销毁不合格果丹皮800KG。
(四)重视质量管理工作
1、积极帮扶2家企业做好名牌产品复评审资料准备工作。
2、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制定了《2011年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并按要求将《2011年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上报政府及相关承检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全县共列入检验计划的企业145家,154个产品,497个检验批次。共完成质量抽检399批次,合格率98%。
3、严格生产许可制度。全县获工业生产许可证企业8家,参加年审企业6家,其中两眼镜店企业正在申请换证。全县获证食品企业143家,许可证年审28家,换证审核6家,5家顺利通过验收,1家验收未通过,现正积极组织整改。共巡查企业861家次、巡查人次1754人次、立案查处企业14家、案件14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68份,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4、体系认证摸底工作。检查县内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GMP、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摸底建立获证企业信息档案、获证企业共12家。
加强技术机构建设,提升检验检测水平
(一)完成实验室复评审。通过加大投入,充实和更新技术机构装备、改进环境设施,配齐配强技术人员。5月完成了实验室复评审,确保全县蜜饯果脯、果蔬类罐头、糕点、饮料、白酒等114种产品的全项检验。
(二)适应需要,谋划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已向省局申报了“开展山楂制品风险检测,建立山楂制品独立新标准”的科研计划书。上半年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微波消解仪、生物安全柜、生化培养箱、真空干燥箱、拍打式均质器、脂肪测定仪等仪器设备。使检验大型仪器设备增至58台(套),设备资产达200余万元。通过增加、更新检验设备装置,改进了检验工作流程,增加了技术含量,提高了承检能力。现在能承担监督抽样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新产品的鉴定检验、地方和企业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产品检验、风险监测等类别的检验业务,为全县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加大对计量实验室改造提升力度。根据省局《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达标验收细则》要求,我们责成专门人员进行计量实验室标准化改造提升。
一是重新调整办公用房,增加计量实验室面积至290平方米,投资18万多元,按照《县级法定计量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验收细则》标准,建设成独立封闭式的计量实验室,保证实验室噪音、震动、温湿度等环境符合检定规程要求;二是更新计量检定标准装置。投资81万元,新上一台大型检衡车和相应的标准砝码、压力表、氧气表、真空表检定标准装置以及高精度天平和检定工具。增加了温室检定项目、压力检测项目,使原来各检定项目符合国家法规要求,汽车衡检定可由原来的0—100吨增加到0—150吨。
通过大投入,改变了计量实验室不足,检测设备缺乏的现状,基本满足全县计量检定工作需要,计量检定项目将增加至13项,为计量检定工作的发展蓄足了后劲。
加强机关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按着各股室职能,确定质量目标,责任到部门,定岗定责,细化责权,明确各项工作流程、严格按工作流程办事,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要求职工将每天工作情况记录在工作日志中,严禁工作日饮酒,上班时间乱串办公室、聊天、上网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迟到早退,各股所每月将职工考勤情况,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办公室存档。从年初开始每周六、日和每天晚上都安排专人值班,与门卫人员形成24小时双岗值班制度,确保应急情况及时处理。
2、营造文化氛围,培育质监精神
努力将机关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与营造质监文化氛围相结合。继续在全局开展“一言一行树形象活动”,树立职工“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意识,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使无私奉献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规范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用语,做到首问负责,服务热情,和谐工作。在局门口书写“和谐奋进、履职尽责”激励职工,在办公大楼大厅设立监督台,悬挂文明用语及忌语,在二、三、四楼设立格言警句文化走廊,悬挂名言、廉政警句、格言牌匾70余块;在大小会议室将质监精神、质监形象、职业道德、奋斗目标等张贴上墙,时刻警示职工不忘自己是质监人,要树好形象,明确每名职工岗位职责和“十个严禁”要求,工作时间每名职工必须佩戴胸牌上岗,接受办事人员监督,初步形成工作文化环境。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积极做好所包贫困村、后进党支部、文明生态村、新民居示范村的帮扶、支持工作。帮扶镇龙窝村现金20000元,北区村20000元,水泥10吨,双林村水泥50吨,杨树湾村水泥10吨,六道河镇小关门村水泥20吨,南天门乡牛圈子村水泥20吨,平安堡镇克梨木村水泥10吨,大杖子乡东化鱼沟村水泥15吨,合计帮扶资金40000元,水泥135吨。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成立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把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逐级落到实处。各股所长与主管领导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并公开。
局领导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严以律己,廉洁从政。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局党组充分发扬民主,大事集体研究决定,对人事、劳资、财务等项政务工作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监督,建立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等级防范措施目录。规范了行政执法收费处罚、许可行为。
推行阳光政务。将行政权力项目,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局机关利用电子显示屏、固定展板进行公开,让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权力运行程序一目了然。每个房间门口设置工作人员的监督牌,公开电话及出勤情况,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方便。工作人员经常放弃休息,随叫随到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和为企业及时检定计量器具,检验产品。
存在问题
(一)两个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全县食品企业多,在用特种设备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多,监管人员少,工作有时疲于应付。
(二)监管装备亟待加强。监管车辆、通讯手段、照相、录像等办案装备亟待配置加强。
(三)抽检经费严重缺乏。据不完全测算,每年需要生产领域正常监管、抽检经费189.9756万元。因为检验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有效监管整治。
2012年工作谋划
2012年继续围绕全局年度工作要点,真抓实干、履职尽责、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全县食品质量安全
1、加大对食品企业整改力度,力争提升改造目标任务完成
按照《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联合镇政府、北区管委会、北区村委会继续深入北区食品加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整合事宜座谈,帮扶企业解决整合工作中的质量技术方面的问题,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力争北区工业园区整合工作有实质性地推进。与此同时指导好全县其他食品企业改造提升工作,确保通过上级考核评估。
2、加大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
(1)严格按市场准入要求检查企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准生产,消灭无证生产。
(2)加大对企业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食品添加剂登记注册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标准宣贯培训。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肃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该向公安机关移交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做好移交工作。
(3)继续开展“打非治滥”专项工作
开展一次对全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专项检查。
(4)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活动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全县食品加工企业用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按企业排查,建立档案。对发现问题的企业严厉打击。
(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1、继续加大对全县特种设备日常监管力度
重点对雾灵山客运索道,县城及周边宾馆、饭店、学校、医院等特种设备检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2、深化气瓶充装站和检验站治理
督促落实气瓶“两站”安全主体责任,对违规充装、检验以及各项安全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的单位加大惩治力度,一律依法限期整改,对不能整改的一律关闭取缔,督促企业完成液化石油气“螺丝瓶”的报废工作。
(三)继续加强标准计量认证等基础工作
1、加大“质量兴县”工作力度。准备制定《县质量兴县工作实施方案》,报政府审批。
2、加大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完成对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对有关企业实施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查。
3、继续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名牌、优质产品的申报工作。
4、加强3C认证企业和9000体系认证企业的管理工作。
5、加强车检线监管工作。
6、继续实施计量惠民和节能减排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民用水表、电能表、热量表、煤气表的强制检定工作。
7、建立市场计量诚信,加强市场贸易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
8、加强计量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增加计量检定标准装置。计划更新压力(真空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检定标准装置。
计划新建立温场校准标准装置(用于校准试验用干燥箱、恒温培养箱、水浴锅、水泥养护箱、高温炉等),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四)加强技术机构建设,为依法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购置美国进口的液相色谱仪
为加强省山楂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建设,提升全县食品检验能力,2012年准备投资200万元(省、县多方筹资)购进美国生产的液相色谱仪,使全县蜜饯果脯、果蔬类罐头、糕点、饮料、白酒等114种产品能够达到全项检验,提高检验质量和水平。同时向县政府争取每年最低将78.5万元(县财政局核算数额)食品抽检经费和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整治经费。
2、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建北区食品检验中心
为更好地推动全县蜜饯企业园区化建设,促进北区果品加工企业改造提升,发扬光大蜜饯传统产业,提高蜜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建北区食品检验中心,并准备为这一项目提供150万元的检验检测设备。
一、计划阶段
1.审前调查。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对企业被审计年度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企业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财务状况、经营方向、高层管理人员异动、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内部控制制度等,重点关注管理层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及风险防范机制的设立与运行。
2.经初步分析,出具审前调查报告。内部审计人员找出审前调查的信息中不符合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环境性的行为,出具审前调查报告,并确定审计重点、难点等重要审计事项。
3.组成内部绩效审计小组。确定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和难点后,按照审计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和期限,由董事会牵头组织,内部审计经理负责选择合适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绩效审计小组,并且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制订审计实施方案。对审计依据、目标、对象、内容及重点、绩效审计方法、步骤和时间、审计人员分工、工作要求等内部绩效审计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拟定。
二、实施阶段
1.内部控制制度测试。运用询问、审阅资料或问卷调查,对被审计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试。
2.收集审计证据。由于企业绩效审计需要的资料内容复杂详细,因而常采用一定的证据收集方法减少取证工作量,例如适当抽取样本量等。
3.审计评价。(1)收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可结合平衡计分卡思想收集六大指标的信息:①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等四方面状况;②消费者指标,包括市场份额、顾客满意度、顾客参与度等三方面状况;③内部流程指标,包括设计合理性、流程执行力、部门协调力、技术创新力等四方面状况;④学习成长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人才流失度、领导力发展、信息系统效率等四方面状况;⑤食品安全成本指标,包括单位原材料成本质量、单位产品添加剂成本、单位产品质量检测成本、质量管理成本等四方面状况;⑥食品安全环境指标,包括品牌信誉及企业员工素质、法律法规健全度和执行力、销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专业安全检测技术等四方面状况。同时审计人员还需收集同行业的平均数据以作基准分析。(2)消费者导向型食品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对于上述的六大指标23组数据进行权重分配,可以看到消费者导向型食品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食品安全指标的权重最大,并且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成本、法律法规及健全度和执行度,以及销质量管理控制水平这4个二级指标,是23个二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见表1、图1及图2),我们将收集到的信息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最后得到的分值就是审计报告的依据。
4.对审计工作的复核。复核包括审计程序、目标、证据、工作底稿等事项。
5.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审计人员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初步结论。如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不到位,需给予建议:(1)安全生产方面,为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公司需制定《安全手册》,加大对员工安全理念、安全文化的培育,持续对设备进行检修,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2)食品安全方面,实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要求更加严格,公司要贯彻安全理念,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考核方案或质量关键点管理规范等,确保食品安全。
三、报告阶段
根据人员调动情况,适时调整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配齐配强镇食品联络监督员,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村、居委会、学校、医院以及相关单位,明确各单位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工作职责和要求。进一步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食品安全报告制度,修订食品安全举报和奖励办法,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打假治劣活动,实行群防群治。安委会要经常召开会议,分析食品安全形势,查找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解决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
二、加强监管,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食品生产加工业、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食品流通秩序,深化食品放心工程,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管理,大力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渔药和无污染添加剂等,规范种植、养殖行为,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2、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业管理。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监督检查工作,积极配合县技监局、县卫生局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整治,进一步改善我镇的食品加工业卫生状况。
3、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管理。要切实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食品经营主体自律制度建设,规范食品企业经营行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制售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等违法行为。做好对连锁超市、放心店示范商店的管理,农村放心店配送率不低于70%。
4、加强餐饮消费环节管理。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饭店、小吃店等卫生监督力度,重点加强对企业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检查。认真实施“企业食堂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强化对餐饮业、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检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三、抓好专项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使得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满足食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靠的质量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在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对食品企业的利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所以建立一套高质量的食品质量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食品企业就必须在所生产的食品质量方面有着良好的保证,这就使得食品的安全性与良好的服务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必备法宝。而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来说,这变得尤其重要,所以要求其在食品的安全方面下大力气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同时降低食品生产成本的目的。ISO9000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利用它可以很方便的为企业制度一套适应其可持续方针的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管理现状的实例分析
为了介绍当前中小型食品企业的管理现状,这里我们以某具体的酱腌菜食品企业作为例子,该企业是一家中小型私营食品企业,建立之初员工人数仅15人,但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家拥有160人的中小型企业。虽然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规模获得了扩大,但企业的管理方式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当前,市场中很多中小型食品企业仍然与上述某酱腌菜食品企业一样,在管理体系一直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各个部门设置不全,所以必须为中小型食品企业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与监督部门,严格控制食品的各个生产流程,并控制其生产质量的安全问题。
三、剖析中小型企业中所存在的质量管问题
当前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为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现分析如下:
1.中小型质量管理的目标没有具体量化
企业产品的质量是一个企业赢得客户与市场份额的不二法宝,而在食品行业,企业产品的质量可以说是关系到了企业的命脉。所以食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得格外的重要。而当我们在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中小型食品企业应该用具体详细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来控制食品的生产与出厂。而不应该像上述上述企业那样,缺乏具体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更没有将食品的质量安全指标进行具体量化,这就使得企业和工厂在生产和制作食品的过程中没有了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具体衡量标准,这会给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带来非常大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产品没有严格的出厂检测
上述食品企业没有给定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制定具体量化的检测标准,对食品中所添加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等没有具体的标准与要求,同时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企业提供给顾客的食品出厂报告只包含外观、净含量与水分。并没有对食品安全所要求的各个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且也没有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相应的逐批检测。
3.企业车间不合理的管理
由于上述企业的部门设置不是很完善,从而导致很多事情都是企业老总直接进行安排,这对于企业规模较小时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使得企业具有快速灵活的优点。但企业的任何问题都由企业的高层来决定的话,这样会导致在某些问题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即时地解决。所以企业应该在各个层面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企业高层可以对其进行管理与监督。对于车间的管理是食品质量把握的一个重点。没有专门的车间管理部门会导致车间管理的混乱,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食品生产的质量问题。
四、怎样构建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引言、上文中对当前中小型食品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需要把握企业食品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质量安全检测的具体情况。一下是为中小型食品企业制度的具体措施,可以作为中小食品型企业构建可靠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参考。
1.为企业食品制度量化的质量安全检测标准
为了保证中小型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不但要从其他方面努力,而且应该用具体的质量安全检测标准来衡量食品在整个生产与出厂过程中在质量安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是企业在食品行成的整个过程严格把握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这也是企业在生成产品时在安全等方面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定期查看企业在该段时间内所整合的食品质量安全情况,以便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方针。
2.企业各部门的设置
企业是一个整体,必须设置相应的部门进行化整为零的管理,没有一个完善的部门设置机制,什么事都是由企业老总一人决定是一项不明智的做法。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对企业设置如下部门机构:总经理下设立产品生产厂长、办公室主任;而在厂长以下可以设立产品生产部门、质量检测部门、采购部门以及食品的销售部门,上述的各个部门设立相应的管理人员,并需要对各个所辖的部门负责。只有采取这样责任具体到人的方式,方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合格率。
3.形成文件化管理
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所产生的结果应该形成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控制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流程的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同时可以记录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与出厂时的质量安全检测情况,并为企业在生产与出厂过程中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否得到贯彻与执行提供永久性的参考。相应的文件应该包括如下类容: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指标、食品生产的各个流程控制文件以及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情况文件。
4.产品质量的评审
定期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评审,对出现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于企业做相应的改进。
结束语:
本文将某酱腌菜食品企业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剖析了该食品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上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ISO9000标准,并针对该企业的特点,给出了建立与改进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同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到的各个核心过程,对中小型食品企业构建可靠的管理体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武,李亨著,实战ISO9000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