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 自负高傲心理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心理状态的表现就是自负心理。这种心理最特征的表现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将自己定义为是高级知识分子,与一般的劳动力不相同。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总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臆断当下的,没有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①这些学生择业时总期望能够找到自己理想中完美的职业,尤其是薪资水平更是高于平均,对于得要求则是希望在工作环境良好的沿海大城市,但是这样的高要求往往不如意。
1.2 依赖心理
择业时的主动性主要表现根基自身的意愿以及期望来制定计划、实施行动,但不受到外部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以主观判断为主。这需要个体清楚明确自己的所想所求,有极强的执行操作能力,明确自己所需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是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然而,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表现过于被动,一味听从父母、师长的意见和建议,完全不顾自己的意愿,没有责任意识和求进意识。身处严峻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中,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单位举荐自己,而是依靠关系和捷径 “开后门”“走偏道”,“得过且过”必定坐吃山空。②要知道没有机会会白白送上门来,只有积极主动地争取,而不是在关键时刻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才能够抓住机会,一击制胜。
1.3 焦虑迷茫心理
焦虑主要来源于对于求职的结果未知感,怕会得到自己不满意的结果。具体表现形式为脾气暴躁、莫名的焦虑、不自觉的紧张。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多样化的选择,在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就会焦躁不安。尤其是在当下如此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之下,很多学生仅仅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考研。更多的则是在考研或就业之间踌躇徘徊,不知所措。
1.4 盲目从众心理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多地应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性格特长,而不是毫无主见、跟随大流,受他人影响,追捧热门职业。这些学生往往缺乏主见,随波逐流,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和目标,没有进行缜密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2.1 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毕业生数量持续上升,使得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同时,“入世”之后我国就业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就业的难度也剧增。面对这样残酷的就业竞争,高校毕业生很容易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由于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的心理思潮,身处在经济社会之中,更加显示出功利心,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
2.2 高等教育体制弊端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已经挥舞了几十年,但是传统的教育体制仍然根深蒂固,其弊端也日益凸现出来。由于长期接受封闭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只是体系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和实践需求脱轨,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再加上高校扩张,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学校在师资、设备、条件上更加紧缺,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使学生的培养质量大大降低。
2.3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 (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22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就业责任主体从国家到个人的转变,使大学生的就业地位不断提升。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国家所指定的就业方针、政策的形式下,没有了往日的 “统”、“包”的分配制度,而是变为当下“自主选择” “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免不了出现了慌张、失措的心理问题。③此外,社会上不良的就业之风,成为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来源。
3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3.1 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就基本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建立健全健康的职业心理,面对挫折不惧怕、不退缩,调整好心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迎接挑战,而不适盲目的跟随大流,迷失自我。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失败在所难免,要学会越挫越勇,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提炼失败的经验,改正不足,屡败屡战,最终获得成功的钥匙。对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就业心理辅导讲座、模拟面试、职场达人比赛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就业择业观,坦然面对就业择业过程,能够正确、客观的评判自身的优缺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④
3.2 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为大学生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道路,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以便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所要走的方向,提前做准备,充实、完善自身,对内外环境的优势和条件的限制做一个全面地分析和评估,进而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在求职过程中,既要针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也要关注到行业的发展方向,准确认识和判断自己的职业坐标,树立积极开放的职业观。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后,就要根据这一目标来塑造自己,充实自我,增强自信心,为未来的职业竞争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政府提出我国经济已经步入发展新常态阶段。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首先要从基础上认识和理解新常态,而要理解新常态及新一轮的战略部署,则需要正本清源。新常态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在就业领域,也存在就业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服务业就业人数上升
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到2015年,服务业占比已经达到46.6%,还有持续上升趋势。新常态下,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呈现出递增趋势,长期来看,服务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员也会持续增加,成为新常态下就业形势的突出特点。
(二)创新和创业成为就业的新突破口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关键因素。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简政放权政策的实施,融资难、审批手续繁琐等长期困扰创业者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创业者有了更为宽松的创新和创业环境,这位缓解就业压力有巨大的作用。
(三)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加剧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主要的失业类型表现为供需不平衡的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一方面,大学生供大于求,大学生供给超过了社会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出现大量岗位空缺,大学生也不能适应新兴岗位的就业要求,导致大学生失业率的上升。
二、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分析
(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分析
1.毕业生流向与地区人才需求矛盾突出。我国中东部经济发展较快,是每年毕业生最期望就业的地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城市聚集了大量优秀、高层次的人才,而相对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西部地区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现在正值国家政策大力发展的时机,急需大量优秀、专业的人才,却很少有毕业生问津,毕业生流向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
2.用人单位的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脱节。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应聘大学生最看重的学术素质标准中,表达及演讲能力占比最高,约占56.85%。其次是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外语水平,这反映了目前企业更需要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工作人员。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们越发的感觉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校培养模式多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造成许多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在沟通和交流中存有一定障碍。
3.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幅度过快。过快的大学扩招,使市场出现了高校人才供应大于需求的现象。最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量不断加大,2014年的高校毕业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更是达到了749万,加上历年来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近千万。目前,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而毕业生的增长远大于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竞争一个职位,得到了工作的就解决了个人需求,而竞争失败的又去竞争其他岗位,总而言之就是大学生失业人数久居高峰。
(二)大学生自身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多扎堆选择朝阳产业。毕业生简历扎堆在IT、环保、能源、信息产业等朝阳产业,传统医药、制造、加工行业遇冷。从百度指数2013年12月毕业生搜索最热门公司来看,TOP20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然后就是IT、信息、电子等行业。人才自我追求导致朝阳产业就业人数严重过剩,而传统产业面临人才枯竭,存在较大用人缺口。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合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应该对大学四年学习做出明确的目标计划,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中,上了大学的很多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没有“生涯”的概念,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
3.信息不足导致求职渠道较窄。在我们进行的求职渠道选择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是选择“招聘会”这种形式,只有很少的人期望通过网络及其他媒体求职,求职渠道的选择上比较狭窄,这显然是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极不相称的。诚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各种虚假信息,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正规网站及其他媒体上的信息都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大学生求职应该积极采用各种手段,开发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一)高校层面
1.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自己对未来从事职业的期望。职业意识是一个人未来择业的目标,也是个人发展的理想,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对于择业的盲目性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此,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作出具体的计划。另外学校应该及时地将就业信息和人才市场动态通过校园网络等宣传媒介出去,加强宣传,以便于学生在就业意向上作出适当调整。
2.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校的专业调整应着眼于社会需求,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要继续加强外语,国际业务方面内容的课程教学。其次,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需要充分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相结合,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要努力改变学生忽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倾向,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兴趣。
3.与社会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企业实训。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将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就业的主要困难。因而在大学期间学校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并将实训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考量的主要标准,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就业打下基础。
4.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个人定位。积极的心态造就积极的人生,一个人的就业心态对其成功就业是有很大影响的,自信带来成功,自卑招致失败。学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合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积极乐观地面对就业,从容地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二)大学生层面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以及课余时间,加强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进行有针对性地能力提升。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会使自己的人生更顺利。
2.对自我能力素质有明确的定位。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能力素质有明确的认识,结合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放宽就业区域和行业范围,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避免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主动承担艰苦的工作,加强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3.放宽就业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4.树立从等待就业向自主创业转变的就业观。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自主创业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挑战。大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勇敢的去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努力加强创业教育和实践,注意积累社会经验,努力做一名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另外,大学生还要正确对待自主创业的成功和失败,要树立信心,争取成功。
参考文献
[1]白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3.5.
[2]胡莹月.经济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
[3]王颖.中国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6).
[4]邵际珍.对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6.
[5]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就业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一、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背景下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1.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规模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突破2500万,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2%,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是212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到2010年将达到630万左右。尤其是当前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我国经济的周期性调整压力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严重影响,造成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相应减少,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大。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对大学生就业无异于雪上加霜。
2.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
生命科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因此,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总会受到世人关注,这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读生物学专业。由于过度宣传,生物专业受到热捧,引发“生物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设置生物学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几万人,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再加上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没有发展到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的规模,造成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暂时性过剩,就业形式更加严峻。相对于有些专业,生物专业大学生就业面狭窄,可供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少。
二、生物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知识广而不专
从就业方向来看,生物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进入科研机构或中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但其中相关每一个职位,都基本上有对应的专业存在,你会受到生物制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挑战,也会受到园艺园林、植保等专业的冲击。当去竞争同一岗位时,很难占到优势。
2.地区性差异造成中小城市就业率偏低
生物技术行业基本属于高科技行业,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新需求不断增加,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可能性。中小城市在这个方面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一些。据统计数据显示,生物类专业在就业求职的学生中,有80%以上的人选择在北京、上海及重要的省会城市工作,认为留在大城市对本专业及个人以后的发展都能提供更多的机会。以衡水市为例,衡水市就业市场对生物类大学生的需求不大,仅集中在教育行业以及为数很少的酒类、乳品等食品行业,生物制品公司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
3.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生物类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作为理工科的生物类大学生,虽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具备一些专业方面的技术,但是综合素质方面尚有欠缺,如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营销理念、人文素质、应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在现代企业中,对求职者除了要求专业知识扎实,更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而这些综合素质的锻炼正是被生物类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许多企业将招聘的重心转向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物类人才甚至其它专业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物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解决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1.根据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未雨绸缪
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生应克服困难,顺利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怨天尤人、丧失信心。应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做好初步的职业规划,沿着制定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比如对于有志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在校期间争取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努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其次,要积极关注学科发展动向,广泛阅读专业相关文献,为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将来准备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来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良好的教师基本功是在大学期间必须着重培养的;如果对生物产品营销管理有兴趣,除了要学好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外,还应锻炼自己的工作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适当地增加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将来的求职中才有可能争取更多更好的机会。
2.考研深造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途径
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选择继续深造对于以后从事专业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若要进入本专业的科研院所或生物领域的企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而这是大学生在四年本科生涯后根本无法具备的素质,所以,考研也成了生物专业专业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基本上每所大学的生物类专业学生至少80%选择考研深造,考研率都在30%以上。
3.未来的展望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人口、环境、食物、资源与健康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些问题要依赖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目标在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潜力专业,生物学专业的前景还是很令人期待的,生物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随着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生物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激增,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赵楠.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134-136.
[2]高琼,赵海燕.生物科学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就业指导[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33-36.
[9] 人社部首次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EB/OL].(2013-02-05).http:///fortune/2013-02/05/c_124324160.htm.
[10] 梁妙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72-74.
[11] 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3(4):67.
随着我国高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就业人数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找工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的重头戏。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及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本课题组面向天津市多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和在校生展开了问卷调查。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等多家天津市高职学院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400名高职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与就业形势。同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及毕业生进行了访谈,以深入探讨高职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及生活情况。
一、高职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迈入大众化,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学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
1.高校毕业生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毕业生不再是人才“精英”,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宠儿”。就业模式也由“毕业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
从统计结果来看,通过扩招形式进行的大众化教育,使得日益增加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37.63%的毕业生认为“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需求结构性失衡,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需求总体呈平衡状态。但是,从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性别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的失衡问题。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时也面临供大于求的困境,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存在较低的认可度,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3.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就业压力增大。计划经济调控时期,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对于毕业生来说可谓“卖方市场”。然而,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来临,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社会需求的增加数量有限,导致毕业面临着“买方市场”的困境。
4.高技能、复合型高职毕业生受欢迎。用人单位青睐于高技能、复合型的高职毕业生。看重学生的政治身心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就业率的思考
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就业、毕业生创业等就业体制正逐步建立起来。
1.明确就业方针。党和国家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针是: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面向基层,适应和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应不断明确和完善就业政策和措施,积极拓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对所在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满意度如下表所示:
对本校提供的职来生涯规划表示“满意”的学生只有26.32%。可见,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力度,改变过去就业指导重心只放在就业信息、就业自荐材料制作和面试技能技巧这些普遍性问题解决方面,就业指导除了集中授课、开办讲座、报告等,还应职业测评、职业咨询辅导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
3.鼓励自主创业,提供宽松环境。政府应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出台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的政策,提高政府对高职教育及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列如免除创办企业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进一步完善贷款资助政策等措施。
4.不断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应注重从专业课教师中选拔合适的教师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以弥补一般的就业指导教师对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悉的不足。通过与企业合作,通过分层、分段培训,使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走进人才市场,走进用人单位,了解社会用人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等信息,使之能较好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学与科研,提高职业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4]。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实施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学生择业观念,从社会、学校、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刘洋.当前高职教育招生与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党报,2006.1
[2]于琳琳.高职生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经济形势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高校必须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意义
1. 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素质。这两个方面虽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直接影响和瞬间转变的,但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和就业形势分析;可以向大学生介绍求职面试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展现自我的能力;还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
2. 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
择业是人生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因此,职业的选择既是对未来发展成才道路的选择,更是对人生幸福的选择。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容易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犹豫不定,走弯路,甚至找不准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大学生就业指导恰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帮助。
3. 有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就业指导通过对行业形势进行分析、对就业趋势进行预测,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就业风向标。同时保持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使得供需信息畅通,解决了供需不相匹配的问题。
二、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1、加强就业政策指导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及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的就业规定和学校的具体实施意见。以克服学生择业时思想上的随意性、盲目性、片面性,走出择业的误区,消除择业时的困惑、幻想,从而增强择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2、加强就业信息指导
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预测就业动态,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时信息,让所有的毕业生都知晓国家有关政策和人才的需求情况。要将毕业生的表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奖惩情况等录入计算机和制成表格,随时供用人单位查阅,向用人单位推荐。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场所,配备相关设备;建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和就业资料阅览室。
3、加强就业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伴随就业指导全过程,要贴近学生就业实际,力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还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知识框架、就业方向、岗位特质、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等等,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
4、加强就业心理教育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急躁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依靠等待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的这些心理进行调适,就会妨碍正常的就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择业和今后的发展。要结合实际,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观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传授就业技巧、调整择业观念、分析就业形势等各种方式来疏通思想疙瘩,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定位,找到满意工作。
5、加强就业技巧指导
通过技术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择业目标,以便在不同需求形式下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帮助毕业生掌握自我推荐的方式、应聘和面试的技巧,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避免走弯路;再次,帮助毕业生树立竞争意识,以便在求职择业中保持主动。
6、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得广大学子更加感性的认识社会,提高了社会认知度,包括对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这对于青年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引作用。
7、加强创业指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则是就业之源。通过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在夯实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大学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这样,毕业后就具有了更强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生也要开阔思路,善于学习,寻求多种形式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表面上是个人行为,其实,它与学校的发展、声誉和稳定密切相关,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关心的大事。高等学校是国家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工作者们应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贯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以“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推荐”为原则,通过“双向选择”,不断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于晓光.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2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2.1政府方面
2.1.1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作用依然明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得依靠经济的发展拉动就业,就业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将得到直接拉动和促进。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2.1.2.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总书记、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程,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1.3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例如规定最低薪酬,并且针对金融风暴的影响,更要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而且要平衡中小城市与珠三角的人才竞争政府积极为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
2.2 学校机构方面。
2.2.1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给予指导与培训。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领导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加强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设置大学生就业课程,并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与培训,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评估当中,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是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2.2 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和多样化,作为反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活动的档案材料,在就业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高校档案工作者应顺应当前形势,强化学生档案的就业服务功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2.2.2.1 学生档案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档案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今后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高校学生档案在就业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依据和凭证作用。
2.2.2.2 影响学生档案就业作用发挥的因素
近年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从整体情况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部分领导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2.2.2.3 加强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为高校学生就业服务能力的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诚信度等的呼吁越来越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学生档案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建章立制、增强档案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不断规范和提高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为大学生的及时就业、更好地服务社会作出贡献。
高校档案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学生档案的就业服务功能,更新观念,积极配合学生、学校及有关部门,把就业工作放在显著位置,有超前的服务意识,以用人单位和学生为对象,以自身及馆藏档案为条件,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的,与毕业生、用人单位积极沟通,了解需求,认真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使之更利于大学生就业,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工作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
2.3 大学生自身方面
2.3.1 审时度势,做好职业规划。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就业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所以,准确把握社会需要,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就业方向是每个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2.3.2 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2.3.3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大学生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2.3.4 充分做好准备,适时选择工作。对于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可以把眼光投向社会上许多空闲岗位上,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营企业还有大量的用人要求;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对于手中有几个工作,但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的学生,也许奇迹会在明天出现,但机遇很有可能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抓住机遇先就业后择业。
参考文献: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1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而有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70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讲,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市场实际需求及职业规划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毕业生人数和市场需求之间是供大于求的关系,而已经就业的人群也面临着专业和职位是否匹配及职业发展空间是否充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的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越发丰富,早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选拔过渡到了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并存的大众时代。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只要服从分配,就不会出现没有工作的问题,那时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考虑发展空间与专业匹配等问题,而市场经济下的毕业生就业则要看市场的“脸色”,扩招后的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与用人单位展开了双向选择的博弈。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等就业配套改革方面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2.2 我国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完善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方面的滞后,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是市场化,就需要行业监管和行业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着组织缺失,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中的供需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规范,其中存在不少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在大学生就业需求保证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
2.3 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供需渠道不畅
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过于简单,而且目前的供需渠道还导致了供需信息的不畅通。所谓供需渠道简单主要是指形式的单一,表面上看,各种琳琅满目的招聘会铺天盖地,但形式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有中介的形式参与其中,这些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部分供需渠道的建立者由于利益的驱动往往把供需信息故意隐藏,使供需双方不能够获取十分有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招聘与就业成本。
2.4 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较高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浮躁,把目标锁定在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甚至有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普通岗位出现了博士生的身影,这就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浮躁心理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基础差,不能学以致用,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二是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及工作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精神;三是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出校门便有了“官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使部分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毫无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又不认真,一心只想着“跳槽”。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及效率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30页)让部分想创业和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这样就能从供需两方面减少严峻的就业形势。这里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除了资金及政策的保障外,还要重视相关部门注册及审批的效率,尽量减少审批的环节和程序,此外,还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指导力度。
其次,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规范市场秩序,作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应该做到人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匹配,政府要对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人才的配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供需渠道的整合和开发,探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模式与有效交流平台。政府要对未来产业与就业发展趋势做出及时预测,收集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分析就业市场变动趋。
3.2 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虽然眼下政府制订了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但还需加大这部分毕业生的相关补偿力度,并且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的可执行性。同时,针对国防科技建设人才不足的现状,还应该鼓励优秀毕业生去部队寻找发展空间,这样即能解决部队科技人才及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有同时分流和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实施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为国家西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3.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住脚,通过踏实工作和优异表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先工作,后工资”的观念,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金要求;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观念,勇于到基础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4 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办学及学科建设不能只求大而全,要真正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通过扩招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实现了规模上的量的突破,未来各高校应该在办学的“质”上多下功夫,不能满足于教材的系统性,要正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做法和经验。不但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了他们合作协调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腊文.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一、引言
在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毕业生更好的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找到合适的工作,加强有效的就业指导十分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快速发展壮大,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以提高知识和技能、开拓专业视野为主要职能的大学生专业社团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大学生社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专业社团对渴望成才的在校大学生更有吸引力,在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实践技能、树立创新意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由于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学生就业社团应用而生。专业学生社团是在共同的志趣、爱好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学生组织。大学生社团作为活跃在大学校园的学生群体,拥有着庞大的学生基础。它不仅能够为大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供平台,更能够为锻炼其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机会。
1.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表现在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沟通能力缺失,社会适应能力差;知识拓展能力差;实践能力差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低下。而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社团发展有利于改善青年学生成长环境,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在学生社团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社团经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专业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更加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同时,在专业社团活动中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乃至个人胆量都会得到锻炼,这也是令用人单位看重的综合能力。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
专业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第二课程活动的重要形式,拥有着庞大的学生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现实践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社团文化建设和实践锻炼,有助于他们进行自我认识与定位,通过参与或者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检验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从而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有了直接的体验,从而为自己的生涯规划指明了方向。就业创业类社团,尤其是其中侧重于职业规划的社团,由一批对职业规划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并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有很强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3.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各类高职院校都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在开展科技转化和服务的基础上,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通过实践,学校和院系为企业和专业社团牵线搭桥,以专业社团为单位,开展校外的实践实训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4.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 以便毕业生能够在择业过程中把握机会、把握自己。
为使毕业生对当年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专业社团给毕业生做就业形势分析专场报告会,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并且要求学生重视学校就业网上个人基本信息的填写。
5.专业学生社团可拉近大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人才过剩。一方面企业急需有知识、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又普遍感到就业压力,这种局面由多种原因造成,但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造成供需脱节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通过专业社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起企业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使企业和大学生在毕业前相互接触,相互了解。专业学生社团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了解了生产管理过程,培养了创业意识,激发了创业冲动,有利于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通过学校、各院系及专业学生社团的共同努力,学校每个专业社团均和多个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企业招聘时,对专业社团的同学更加关注,某些企业甚至把专业社团作为自己长期的后备人才基地,不定期招聘专业社团同学,也使专业社团更具吸引力,促使更多在校生积极加入专业协会,使专业社团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模式进入良性循环。
总之,专业学生社团是带动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之一,它在配合学校实施能力本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营造职业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如果说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是终点,那么学生社团是载体,课程是方向盘,社团干部是稳压器,特色活动是发动机,实践基地是持续进行的燃料,只有四个方面通力配合,学生社团这个载体才能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