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和海洋等六大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为突出,这场革命在深度、广度、速度和力度等方面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促进了人类新的社会经济产业和经济形态——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对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行为等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而且还强有力的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社会生产力、竞争力的关键,信息化将为各类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处理、分析等提供全新的技术可能性,促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土资源管理“十五”计划纲要》富有远见的提出,以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带动国民经济和国土资源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省厅要统筹考虑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是一定的,而我县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建设用地指标是很重要的一环,如何争取更多指标只是一个方面,而立足于我县原有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也是保证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本所在。
带着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个小调查。 选择了南楼乡二十二个村庄行政村除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之外的其他建设用地作为调查对象。之所以将范围缩小在一个乡之内,原因有几点:
一是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走马观花;
二是南楼乡作为正定县传统的农业大乡,其占地情况较其他乡来说要少得多,对此分析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能够代表一个县的整体情况;
三是有利于对乡镇总体规划中下一轮修编工作进行探讨。
一、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将南楼乡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情况摸清楚,分析其有没有内涵挖潜的可能性,找出乡镇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讨论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制定的可行性,试图找出一种内涵挖潜的方法,摆脱以大量浪费土地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内容
南楼乡原有建设用地重点是独立工矿,永久性建筑,公共设施,科教文卫,土地利用状况包括用地数量、闲置数量、用地手续的办理;调查每宗地的权属性质、权属单位、以及各权属单位发展情况、经济效益,及涉及矛盾纠纷情况;而不包括农村居民点用地及部分特殊用地的调查。
三、范围
南楼乡二十二个村庄和乡直独立的工矿行政区域内,关于建设用地情况的调查。
四、方法
采用普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内业判读所有目标地块位置,量算面积,外业逐宗一一核实,并纪录闲置土地面积,及问询权属单位、用地性质等情况。重点调查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重点沟通。
将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等工作交由中介组织去做,既不用政府投资,又不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接向土地权利人收费,而土地权利人,也不会因为不熟悉土地手续的办理,而多跑冤枉路,国土资源部门、中介组织和土地权利人各得其所,职能分工清楚、权利义务明确,既提高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又转变了政府职能。
五、步骤
(一)调查的准备阶段。将涉及范围内的图件、文本资料整理好,准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及其它工具。
(二)实施阶段。春节以前,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只做内业工作,判读调查范围内地块的位置,编号,量算面积,设计调查内容表格及调查线路等。
(三)整理阶段。安排上班以后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将调查内容汇总、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如下:
1、在这个工矿行政区内原有建设用地闲置率很高,为43.4%,很多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土地管理混乱,大部分没有正式的用地手续,或是手续不完备、不正规;
3、乡政府对这些地块实际行使着管理权和收益权,土地监察对此是一个真空;
4、砖窑复垦工作进展程度缓慢;
5、由于土地管理的混乱,也一定程度上给该乡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6、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该乡的招商引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有,将原有的建设用地内涵挖潜足可以,用地指标分配并不合理;
对于以上结论,我认为由于调查工作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调查结论只供参考和讨论。
对于本篇主题,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和反映出的问题,我得出的观点是:
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贯穿整个大矛盾体系的主线,是搞好整个农村工作的主动环节。而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相互协调起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二、三产业是主要带动力量,因此二、三产业用地的规划布局是整个建设用地治理的牛鼻子,以此为切入点,确实将农村建设用地的治理和农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宅基地问题,也才能使我县的土地规划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极大的促进我县招商引资工作。
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条,以供讨论。
1、对原有建设用地,特别是独立工矿、公共设施、行政机关等用地,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采用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在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制定和执行工作。
2、对于农业用地,以调整农业结构为出发点,合理利用各类农业用地为原则,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定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3、原则上将各乡镇的建设用地指标降到最低,除留给村镇进行空心村改造的建设用地指标外,其余建设用地应对每个乡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进行详细审批的基础上,在适当分配指标。
渠甲源等(2010)提出,在实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项目的过程中,要保证土地利用规划按照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协调发展、统筹管控、生态保护以及公众参与的原则。
陈荣蓉等(2014)提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要坚持“三遵守和三突破”,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集中遵守耕地保护红线、上级土地利用规划不超标以及集约化利用耕地。而三突破指的是,要有效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突破传统建设模式、突破传统统筹城乡兼顾模式。
郑健(2010)提出,在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深度贯彻落实合理化利用以及深层次保护的原则,确保能顺应国家政策要求,提升利用效率。
赵立强(2013)指出,以浙江省山村试点为例,在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建立过程中,要确保规划的衔接性,提高差异性和特色化。
邓伟(2010)指出,以重庆市乡村试点为例,在相关规划结构研究过程中,对规划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大比例尺数图以及城乡统筹规划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切实维护整体管理项目的实际要求,从而建构规划刚性和弹性的结合框架。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对相关研究项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学者尽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也存在一些疏忽的问题和分歧[2]。
第一,在对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具体内容的讨论方面,相关研究人员就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受到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另一种则会受到相关部门下设行政命令的影响。正是由于总体规划内容存在相左的意见,因此,整体落实情况弹性不足,但是刚度过度[3]。
第二,在对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定位方面,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划分时,将其列入详细规划,将总体规划进行分类细化和落实。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总体规划内容较为相似,需要将市级、县级规划进行整合。
第三,在对实证项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作者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更多的学者还是总政策、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就导致研究内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存在差异[4]。
3 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优化路径
3.1 ??建更加有效的理论研究模型
相关研究部门需要对理论体系进行深度分析和集中管控,特别是村级土地规划利用项目会对整体规划产生影响,甚至发生冲突,因此,村级土地规划项目要结合法定规划要求,建构更加完整的运行体系,顺应政策和法律规范,确保管理模型和运行机制贴合实际需求。
3.2 确保研究结构的连贯完整
在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进行阶段性分析,要对全局性和持续性进行统筹管控,提高规划性和关注度,切实维护编制结构、论证结构、监督维护结构和反馈结构能形成良好的动态研究机制,确保其能对土地利用规划项目进行全面认知和综合理解,从而积累更多的项目运行经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要保证管理项目的全局性和持续性,确保管控要求和管理项目之间能形成协调统一的结构。
3.3 协调相关配套政策和规划
要想深度贯彻落实有效的城镇化运行要求,就要保证政策配套机制和土地利用规划项目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农村建设项目和城乡发展之间的有效性,也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历史文化景观保护问题、农民城镇化利益等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并且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5]。
3.4 高度重视研究中的实践过程
二、龙珠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变化走向
1、农村的城镇化趋向
随着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增加,深刻的改变了传统农村的地域结构。农村的领域逐渐扩展,并形成一定的商业小圈,广大农村地域凝聚起大量的新兴小城镇。此外,原有的城镇街道随之农村规划用地的延伸也得到了拓展,使得城镇、街道与农村新兴小城镇相互接轨,形成片状、条状、带状分布使得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
2、农村村民的非农化转向
在政策背景下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大化,使得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此同时,耕地面积的下降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主要是年轻力壮、较高素质的农业生产力转移。转移朝着外出务工方向发展,并且能够有效的增加农民的个人收入,逐渐的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在住房建设等方面趋向于城镇聚集地发展,引发农民的居住地向城镇推进,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使农民身份发生转变。就从事的生产生活来看,该村的耕地逐渐的开始以规模化耕作,实行土地承包。村民转让出使用权,转向从事工业生产或者从事商业活动,脱离了土地开始以商人和工业生产者的身份谋发展。在农转非的过程中,了解到在一个家庭中由之前的1个人从事商业或者工业生产活动增加到3个人从事此类活动。此外,在居住地上越来越多的村民转向城镇或市区置业,该村30%以上的家庭在城镇或市区拥有自己的用房,农村居民呈现向城镇居民的地域上转变。
3、农村产业的工业化走向
在该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用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上,农村农用地向工业建设地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上。使得该村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变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经济结构,同时推动了农村工农商的发展,间接或直接使农用地转变成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非农形式,大大的推进农村产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进程。通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在此背景下该村的产业布局上出现了块状分布,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并重。农村中涌现出砖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食品加工厂、打火机制造厂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也上出现了文化投资、餐饮服务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三、龙珠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益
1、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效益是指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过程当中形成与自然界生态之间在相互碰撞、相互摩擦之间,以至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与自然界生态逐渐融合和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积极有效影响。该村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中,有效的结合了“清洁乡村,美丽广西”这一有利政策,对村里的绿化用地进行调整规划,从建设用地的美化、绿化到居住地的美化、绿化使得村容村貌变得更加的整洁有序,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由此可见,土地利用规划的变化能够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2、提升了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对人类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在规划的过程所需的成本与所产生的总价值之间的关系,能够衡量出在利用规划中是否体现其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该村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农村向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向工业化发展、农民向非农化转变,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该村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规划所带来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规划成本,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
3、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对当地社会的中长期发展做出积极有利的影响,利用规划理念去引导和鼓励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民诉求。该村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在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的实际利用中建设“十个一”(一室、一会、一队、一网、一景、一长廊、一场地、一基地、一品、一标兵)来引导当地村风民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此外,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程序上,采取民主决议和村规协议等方式,使当地村民的民主权益受到的保障,增强村民参与自治的意识。
四、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
1、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建生态和谐美丽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不协调的问题,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国内学者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高中岗【1】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董祚继【2】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高平、蔡玉梅【3】分析评价土地利用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胡俊【4】从理论与上海市实践上对合一进行了论述,蔡玉梅等【5】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基本概念
城镇总体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功能定位、总体规模、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建设用地和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土地利用,重点在开辟和培育城镇新的发展地区。
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土地利用方面的总量安排,更多关注土地资源节约使用,特别是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 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张,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急剧发展,地方政府在追求城市发展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动力下,对环境保护滞后,出现城市土地浪费、水体污染、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城郊地区的耕地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蚕食,最近几年虽然政府意识到了这点并通过努力改善了这种局面,但人地关系依然紧张。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思想上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类征服自然而是和谐共处,需要认清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并尊重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土地是有一定的承载容量的,无论地基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都有一定的上限,超出了其承载力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
2. 土地利用制度亟需创新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已经建立已有20 余年,核心的内容就是保护耕地和限制建设用地,土地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土地利用制度现状是中央政府从宏观全局出发,关注点在于保护耕地和限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而地方政府的土地规划管理动力在于通过土地财政追求经济发展。这是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在博弈过程中,中央政府监管成本的巨大和复杂性导致地方政府土地违规的机会主义倾向加强。地方政府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源在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制度下,地方政府经常以经济发展为筹码而进行土地违规操作。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创新。
3. 地籍产权制度不完善
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市的规模在急剧的扩大,占用农村土地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近年来,一些强拆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追溯根源,是和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地籍管理。1957年以后至改革开放的非常时期内,由于反科学行为,撤销、销毁了大量地籍资料,造成了地籍不清,对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其次是土地产权制度。我国的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种产权形式,目前国有土地的使用、出让、变更等手续很明晰,而对集体土地的权利缺乏明晰的规定,地方政府以低价征得的集体土地通过简单的手续变更为国有土地,转手以数十倍的价格出售,导致集体土地产权所有人—农民对征地的抵抗。这些现象要得到根本的改变需要产权制度的调整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4、土地利用规划对城镇规划不协调
由于两大规划的编制管理分置于不同部门,导致对一座城市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两规在城乡土地利用上的诸多矛盾,给城市发展战略的落实和日常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均带来了极大困难。
两规之间的差异与矛盾
1. 规划的侧重点不同。
城镇规划主要是为了城镇开发建设,重在开发;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土地供给,重在控制。
2. 工作内容上的“城”与“乡”的差异。
城镇规划的主要范围在于城镇建设区,合理安排城镇的功能布局、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等,土地利用规划重点突出的是对全市域各类用地数量结构的安排与基本农田的保护性布局,形成了前者重“城市建设用地”,后者重广大乡村地区“农用地”的明显差异。
3.空间布局的“近”与“远”的矛盾。
土地管理部门其职责所在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首选在现状优质耕地中进行划定,而这些优质耕地往往分布在城市近郊区,恰恰是城市空间扩展经济学意义上边际效用最好、城市规划布局和新战略拓展区最受欢迎的建设用地选择范围,因此,城市近郊往往成为两个规划争夺的热点地带。基本农田是就“近”简单地依托现状近郊优质耕地不予调整,还是在空间上适当让位城市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而向“远”郊布局转换,是两规在规划布局方面能否达到衔接的关键所在。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260-01
目前我国各地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用地管地观念的转变,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用地,确保重点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的合理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规划实施制度化确保了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得以落到实处。但是,当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规划的实施缺乏效力,甚至有的地方规划形同虚设,不但使土地的利用偏离最优,而且令国家浪费大量用于规划的人力物力。
一、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弊端
1、规划的权威性不够。有人说:“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其实不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列入法律范畴的,一旦形成就应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土地利用计划不与规划配套,二者的指标往往不相吻合,没有遵守“预测―规划―计划”这样一个合理的过程,造成规划架空,难以落实。审批用地不按照规划进行,审批用地的过程中,未坚持在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审批用地,出现了规划跟着项目走,频繁进行规划局部调整的被动局面。
2、规划基础数据和图件不实。基础数据和图件不实,影响了规划的合理性及其实施。如某城市统计的规划基期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相比有较大差距,但该市当时只认可统计面积,结果造成规划用地规模偏小,给目前的规划实施造成了很大困难。还有一个城市,4次调查4个结果,每次相差几万亩。可以说,一些地区规划基础数据不准对规划编制和实施造成了不良影响。
3、规划内容刚性强,实施难度大。规划制定一些刚性指标是必要的,但实施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弹性内容作为补充,这就要求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在内容深度和具体程度上把握适当。上轮规划编制将所有的用地区都落实到具置,在规划图上每块地的用途都完全定死,但实际发展过程难以按照规划设想实施。
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完善
1、建立新的规划理念与理论。充分借鉴国际上的“理性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在编制过程中应由上轮主要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定建设用地规模与速度向控制环境容量、开发时序、控制建设标准转变;并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地图确定城市合理发展边界,从而解决城市无序扩张、优质农地严重流失等问题;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和相邻学科(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的相关理论,特别是空间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2、协调土地利用与生产环境建设。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千差万别,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喜欢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农民对于集中居住也不能完全接受。因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应尊重农民习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做好必要的新农村建设用地预留。过去,有些地方把建设用地指标高度集中在城市,以城市为重点层层预留指标,分到最后,农村这一块就没有多少指标了。这样,阻碍或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违法用地的大量产生。在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要做好必要的新农村建设用地预留。
3、加强相关规划的衔接。当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都在编制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规划,比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都涉及用地。各类用地矛盾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来统筹协调,修编中应主动介入各类相关规划。
4、加强公众参与,开放编制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技术、行政、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又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的认可和协作,公众参与能够集思广益,使规划更为科学。可以采取包括问卷调查、公开征询意见、社会听证、专家论证、公告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在规划修编阶段应设置专门的接待时间,进行规划实施的现场接待或建立规划热线电话、公众信箱等,给公众满意的答复,这样既保障人民群众参与规划编制的权利,开门、开放编制规划,又保证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5、提高规划技术含量。应用地理信息(3S)技术,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DSS)技术引入土地规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阳西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62-02
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日显重要,而且在许多省、市、县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支相产业和新的经济增民点。作为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吸引物,是旅游供给的重要内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景区建设日益提到的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议程。在各种类型的景区中,乡村地区自然生态景区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资源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最持久的资源。
一、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发端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旅游发展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矛盾。为了解决旅游设施用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旅游用地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与研究。目前有关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能查到的最早的关于旅游与土地利用的文献为1988年,截止2007年,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涉及到旅游用地相关问题的论文达50余篇,硕士论文占绝大部分,博士论文不到10篇,充分反映了我国尚未对旅游与土地利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已发表的所以相关硕博论文和期刊可以看出,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案例来看,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的用地研究方面,所占比例达50%以上,其他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较少。就研究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方面,所占比例为30%左右,其他内容较少。而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影响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度假区的研究、旅游用地管理和持续利用、景观房地产、旅游与地价的关系、旅游用地的分区和结构,引景空间的研究、复垦与旅游。等方面。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左冰、梁栋栋、陆林、吴必虎、李江敏、席娅、张凤英等人的研究论文。
左冰(2004)《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该文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剖析了旅游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旅游用地的初步研究》、《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等,主要从旅游用地的特点、原则、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变化,指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吴必虎等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诸文,主要从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李江敏、张立明(2005)在《基于环城游憩带建设的城郊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城郊土地发展利用现状,指出了城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环城游憩带建设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实现环城游憩带建设与城郊土地利用两者良性互动为目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背景下城郊土地永续利用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关系问题的研究,国外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McMurry)在《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年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上发表了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首次讨论了土地利用与消遣娱乐的关系,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从此,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地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克罗森等人(Clowson etal,1960)研究了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的分类方式,根据人们出游距离与休闲需求类型,确立了一种简单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后来,Hammes(1994)研究了旅游度假村的开发与土地市场的关系,明确指出,随着旅游度假村的开发,当地的土地市场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级差地租的空间格局也随之变化。Wesley S.Roehl and Daniel R.Fesenmaier通过对美国旅游地土地利用改变与旅游地的居民态度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消极的。Fache(1995)将北欧的度假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根据设计思想不同,将度假村的空间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土地多样利用国际研究组”(ISGMUL,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 Multiple Use of land)的研究者们则描述了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D.Pearce(2001)从旅游交通的角度对旅游电车轨道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Fossen&Lafferty(2001)以夏威夷与昆士兰作为对比案例来探讨不同的土地管制方式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果。Mccarthy(2004)在探讨马耳他的历史港口城市的旅游导向的滨水区开发时,发现历史港口城市新的旅游导向的土地利用形式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变化。Yalc inKuvan(2005)以土耳其Antalya-Belek作为案例调查以旅游为目的森林的使用情况。发现林地的使用与转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发展在自然资源上的消极环境影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土耳其迅速出现的大众旅游,在没有考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被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与支持,由此造成了森林区域的严重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推进,我国城市土地规划也根据《城市规划法》等相关内容做出了极大的调整,在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时,更加贴近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我国城市土地规划发展还不够完善,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受传统发展理念以及规划思想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在土里利用与发展当中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改进。为此本文针对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发达国家城市土地规划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与发展的继承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单向型城镇化”,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农业与畜牧业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在这一发展阶段,土地利用主要以集聚为主。当城市规划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化发展逐步向农村进行扩散与推移。此时城市土地发展规划主要倾向于扩散政策,在这一发展阶段城市土地城市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发展。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时同步进行的,在城市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加大的推进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城市的工业文明也极大地带动了乡村的发展,城乡发展间的差距被进一步缩小,最终促进了发达过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我外发达国家已经伴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实现了国家的城市化,而城市化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其农业发展水平也非常高,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进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发展充分的考虑了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逐步实现了农村、城市之间的复合型发展,土地的利用与发展也实现了集聚与扩散的协调发展。
2西方发达国家土地规划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冲的体现了城市化进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城市化进程的合理发展预计城市规划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的和谐统一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充分的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发展。
2.1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发展要强调区域观念
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要具有长远眼光,并立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整体考虑,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不能仅从促进城市这一单一的主体进行考虑,需要从促进城市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城乡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编制城市发展规划,通常情况下城市发展规划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立足于城市区域发展特点,结合国家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相关政策,确定土地利用开发的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区域发展各种建设用地布局情况;对城市各个区域发展建设所具有的相对发展优势以及个各种制约性因素进行分析,对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优势条件进行组合,提高城市发展的整体实力;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具体目标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整策略。
2.2土地利用与发展要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紧密结合
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必须进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才能保证其科学性。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要紧密结合宏观区域经济竞争的要求,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战略选择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对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分析,提出构造适应知识经济的未来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新理念,以求在区域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居住适宜性、历史传统保护等方面及相应的土地利用空间重整策略的编制上注重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2.3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状况,应进行城市的合理容量和城镇建设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在建设和保护的地区之间,建立起土地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从而达到控制环境容量小的城市,发展环境容量大的城市的战略目的;同时应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区范围内的用地划分为城市化发展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控制地区及非城市化发展地区,通过生态限制因素的分析,确定不可建设区及控制发展区的范围。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中,必须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结构对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求将土地利用对环境的破环减少到最低限度。
2.4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要重视实施策略的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应对其实施策略进行研究。针对城市的发展和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调整,根据现行的一系列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发展、相关组织机构、资金筹措等的政策,将以往孤立的部门计划,整合为一个相互配套互为前提的战略组合,分别从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系统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措施,增加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操作性。
2.5把握发展机遇
在对我国城市发展情况进行规划时,虽然对城市土地规划利用不进行时间限制,但无论是城市化发展建设还是土地利用与发展都不能忽视各自的时间效率。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与发展建设仍然需要把握住发展契机,只有抓住发展机会,才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建设的速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发展建设的质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作出适合城市土地发展利用的合理化安排。
3结束语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要充分的吸收借鉴国外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对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进行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在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过程中编制出适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正确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科学的指导,在发展过程中还要把握住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契机,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能力,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与优越性,使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更具理性与说服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沣东新城作为西咸新区五大组团的核心区域,东与西安市中心城区相接,西至沣河,北临渭河,南达西汉高速,面积159.36平方千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千米。新城规划定位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西部地区能源中心和体育会展中心,建设具有相当面积以都市农业景观和绿化地带构成的生态功能区,是地处大都市边缘和两大城市连接地带的以城市形态为主导的城乡融合、共荣区域,打造成现代田园城市新标杆。新城的建设将为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模式。新城的建设中需要全面、真实地监测土地利用情况,促使土地利用更趋合理,从而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对土地的利用采用动态监测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实行动态监测落实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是实现新城规划的保障,对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是保证新城按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
图1 沣东新城区位范围(/)
1. 沣东新城土地利用特点
沣东新城在五个新城中起步最早、发展基础最好、配套设施最完善,绝大部分区域位于西安市范围内,属于较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城市与乡村相结合,城市建成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相互连结部位,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的结合交汇区域,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特点的经济地理单元空间,它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异于农村的过渡地带。城乡结合部人口结构复杂,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相互交织,乱占乱用现象较为严重。沣东新城作为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土地利用情况也是非常复杂。
沣东新城土地利用格局分散而混乱,土地管理难度很大。由于目前该区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不足,传统的土地调查更新周期长、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土地利用情况。国家卫片执法监测周期长,精度不够,纠正成本和周期过长,严重影响了新城的建设进度。沣东新城2011年度土地卫片整改查处工作成效分析显示,违法用地情况非常复杂,特别是三桥街道、六村堡街道、王寺街道,乡镇企业和城中村所占土地比例大,违法整改难度非常大。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2011年变更调查图斑分析,沣东新城辖区范围内图斑439个,其中合法图斑108个,违法图斑328个,涉及的耕地面积5804.49亩;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违法用地形势严峻。正因为此,才迫切的需要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运用到实际的土地管理中来。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能更好的实现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提出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打造科技统筹新高地引领田园都市新生活,建造高标准农田的规划。
图2 沣东新城土地利用规划图(/)
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案
为了有效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管理,需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获得及时准确的了解。监测的方式和手段可利用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地理国(省)情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航片、卫片的判读解译,获取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地理国(省)情动态监测结果的研究,及时地对土地利用现状做出分析、引导和调控,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根据地理国(省)情动态监测的特点,综合航测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以及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1∶5000、1∶10000地形图数据为基础,开展沣东新城综合性地理信息普查和专题地理信息普查。首先建立沣东新城地理信息数据库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然后建立沣东新城动态地理国(省)情监测系统,利用不同时段、多源、多尺度的地理信息监测数据,在监测系统中对沣东新城重要地理国(省)情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理国(省)情信息普查和动态监测成果。在完成沣东新城地理国(省)情监测的成果基础上,全面开展西咸新区地理国(省)情监测。根据地理国(省)情动态监测手段,将土地利用信息化、科学化管理,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转
图3 沣东新城项目实施流程
贴于 lwlm.cm
图4 西咸新区动态地理国情监测系统
3. 措施及建议
3.1 建立沣东新城规划实施和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的实现沣东新城的土地规划,必须制定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控制城镇等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展,促进用地方式由外延式粗放利用向集约挖潜的方向转变,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是实现严格、科学的土地管理的主要手段。建立沣东新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保护耕地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沣东新城规划实施和管理系统必须基于国家、省级和地方多级管理体制,通过卫片执法,定期航飞,及时制定或者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监测的管理体制,规定土地利用监测的工作机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等手段,确保监测工作能正常开展。
3.2 引入第三方监管模式
从土地规划方面考虑,为了让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应该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管体制。可以通过社会招标委托形式,确定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第三方单位来进行监测,利用第三方的人才、技术和装备条件通过专业人员运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辅助软件进行测量、判读和变化监测及评价,保障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3.3 全面利用对地观测手段和技术
城乡边缘带,也称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是指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土地的城市和乡村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城乡边缘带是一种全新的地域组织单元,这一地带的出现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为三元结构,即城市、城乡边缘带及乡村[1]。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土地需求日趋旺盛,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空间交错,用地矛盾突出
城乡边缘带邻近大中城市,“具有显著的城乡功能相互渗透的空间结构特征”[2],土地使用性质表现出与城市距离相关的空间过渡性,即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非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农业用地递增。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本有序的梯度推移逐步演化为无序的空间推进,加之城市具有沿通达性较好的道路系统和城市“飞地”的形式扩展,[3]土地的利用结构表现为农业用地不断转换为非农业用地,使得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在城乡边缘带形成犬牙交错的空间布局,引发了突出的用地矛盾。
2.人口流动频繁,耕地迅速减少
我国城市的空间扩张形式主要表现为圈层式的无序蔓延以及沿交通线路的扇型辐射,城市的快速扩张必然带来人口的加速流动。一方面,城市内部的老城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大批城市人口动迁到城乡边缘带;另一方面,大量乡村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因城镇化的推进以及自身对城市的向往而纷纷走向城市,但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地价昂贵,外来人口收入不高,于是在城乡边缘带聚集。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城乡边缘带成为人口增长幅度、人口流量最大的地区,引起非农业用地尤其是住宅用地需求大增,农用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4]。
3.土地乱占乱用,浪费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空间正逐步受到城市蔓延的压缩,是一种“被动式”的增长,国内研究更多的将目光投向城市,片面认为“城市化”就是城市越多越好,越大越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造城运动”,表现在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方面就是城市不断的扩张,鲸吞着乡村的农用土地。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由于管理与规划的滞后,大批的农用土地征而不用,征而乱用,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工农产品巨大的剪刀差,城乡边缘带居民务农积极性不高,大量资金、劳动力开始投向非农产业,引起耕地大面积的闲置荒芜,耕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4.土地利用方式复杂多样,污染严重
城乡边缘带因处于城乡交接的地带,所以一、二、三产业兼而有之,但产业发展又呈现无序的特征,在土地利用方面表现为类型复杂多样,用地方式极不稳定,并且具有较大的自发性。
第一,作为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地,由于长期使用化肥,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影响了土地的长期生产率。
第二,城乡边缘带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导致空间布局上极为分散,规模小而占地量又非常大,多与居民点、畜禽养殖场相互混杂,而且乡镇企业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手段非常落后,污染严重。
第三,城市的生产、生活垃圾由于处理手段的不健全,城乡结合部就成为了这些垃圾的堆放地,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解决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问题的可行途径
1.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指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投入,不断挖掘土地潜力,逐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城乡边缘带的非农用土地大部分是由农用土地转化过来的,因此,为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只有走集约利用的途径,才能为后代留下更多的土地资源。土地的集约利用一方面要求在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在空间上统筹分配、合理安排各项用地,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另一方面还要求遵循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限制对土地的盲目投入,过度的利用,以免用地结构失衡,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
2.运用先进技术,建立动态的土地利用机制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城市的蔓延,城乡边缘带的土地也不断由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旧的城乡边缘带逐渐融入城市,新的城乡边缘带又不断产生。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手段落后,传统的刚性土地利用规划思维已无法满足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土地利用变化中的许多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等综合因素迫切要求编制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土地利用弹性机制,建立起适应城乡边缘带环境变化的应变系统,并不断完善。这就需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定性、定量、定期对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土地规划部门,建立土地利用监控的长效机制[5]。
3.控制人口流量,严格保护耕地
针对城乡边缘带因人口急剧增长而带来的土地超载问题,应采取相关措施,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一方面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城乡边缘带的自然人口增长率,另一方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减少外来人口的数量。同时,对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用法律的手段严格保护耕地,杜绝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以供出租现象。此外,还应对城乡边缘带的居民进行集中化的社区居住管理,加强宣传培养居民保护耕地,珍惜土地的思想意识。
4.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执法监督
城乡边缘带是城市与乡村交汇的区域,在规划利用时,既要考虑到城市发展对用地的需要,也要兼顾乡村耕地的保护需求。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农业用地被部分占用是必然的,应运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城乡边缘带内的市政工程建设、安居工程建设、交通建设的用地需求,但要时刻以粮食安全优先理念进行规划,切实加强耕地的保护,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达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应加强土地的执法监督,严肃处理各类违法占地案件,杜绝对土地的征而不用、征而乱用等现象的再次发生,对于那些长期征而不用的土地应坚决退建还耕,制止土地浪费。
5.明确土地权属,综合整治环境污染
一直以来,城乡边缘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权属不一,城市与乡村的相关管理部门权责不明晰,逐渐沦为“谁都能管谁都不管”的区域,造成了土地管理混乱,土地污染严重的后果。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应联合加大管理力度,明确不同土地地块的权属,运用法律的手段综合整治土地的污染。
第一,针对土地肥力下降的趋势,应倡导合理施肥,减少土地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料。
第二,优先发展无污染项目,对星罗棋布的乡镇企业采取集中化管理,对某些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采取严格的“关、停、并、转”等整改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要从根本上解决来自于城市的污染问题,城市对城乡边缘带必须建立一种补偿机制,“谁污染谁治理”,城市的有关责权部门应变革传统的“挖、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大力倡导“循环经济”,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并变废为宝,不仅可以降低城乡边缘带的污染,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这对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城乡边缘带以及经济区域空间的三元分法[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59.
[2] 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209.
1.城乡统筹规划是城乡一体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多数地区已进入城乡各自独立发展阶段(少数地区正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城乡矛盾日益成为当今社会问题之一。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空间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特点、密切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决不能孤立地编制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必须把城市放在所处的区域之中,通盘考虑,统筹协调,城乡才能和谐发展。
1.1城乡差别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3年继续扩大到3.24∶1,2004年收入差距比为3.2:1。近几年的数据为:2010年为3.23:1,2011年为3.13:1。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畅通对流,缩小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水平、精神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距。
1.2城乡结合部矛盾突出
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界限日益模糊,与城市生产、生活相关的功能和设施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以前的农村地区,于是在城市与乡村交叉地带出现了“城乡结合部”这一特定地域。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最具活力但各种矛盾又非常突出的一个地域。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现有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大大提前,城市建设往往会突破原有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界限,而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样无法控制这些区域的无序发展,从而出现了规划与管理的真空地带。所以要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城乡结合部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1.3城乡建设的无序、生态环境恶化
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乡村土地开发强度明显增加,非农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由于缺乏共同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监控机制,各自为政的村、镇建设从区域整体看已经造成非农建设用地无序扩展、用地布局混乱及各种功能的相互干扰与制肘。这种无序的扩散将导致建设的混乱、基础设施无法共享,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面对这种混乱局面,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将以建设为主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以保护为主的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形成覆盖全市域范围的城乡空间规划。
2.城乡统筹规划的范围界定
因为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不确定范围的区域,因而规划就具有范围不确定、模糊性强的特点,所以规划的首要任务就是界定规划范围。范围的大小应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经济发达、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规划范围就应当扩大。例如深圳市总体规划即将整个市域范围纳入规划范围,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
赵燕菁先生认为规划范围的界定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规划范围应包括并集中在未来经济最活跃、建设最密集的地区;(2)规划应尽量同现有的行政区划界线相重合;(3)尽量同河流、山脊形成的天然地理单元相吻合;(4)规划不仅要包括建设的范围,也包括需要重点保护的范围。
一般认为,规划范围应该包括中心城市建成区、郊区以及市行政管辖的广大乡村地区与小城镇,使城乡人口、土地、空间、水源、能源、信息、景观与基础设施等城乡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控制保护。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规划要求,城乡统筹规划也要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同步进行,以便及时反馈彼此的要求。
3.城乡统筹规划的内容
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条件的评价;(2)城乡社会经济和空间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3)城乡各用地类型的规划;(4)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5)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6)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7)针对性的城乡统筹发展途径与对策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涉及面广,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管理、资源等诸多方面,本文仅对城乡一体化物质空间环境展开讨论。
3.1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城乡统筹规划将规划的重点从规模转向结构,规模成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空间结构的弹性成为规划追求的核心目标。在产业布局结构平衡的基础上,把空间结构调整和空间开发秩序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各级城乡规划的视野,特别是市县级规划更应该向空间规划的方向发展。通过空间规划,整合行政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确需政府履行职责领域的规划,形成一个统一、协调、可操作的更有效的规划。
积极调整城乡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各城镇可作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轴线、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作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地区则为“面”。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资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限的入地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强化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兔子资源的最佳综合效益,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概述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聚集的主要场所,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农村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
农村居民点整理指的是运用工程技术和土地产权调整,对村庄进行改造、合并以及再利用,使得农村建设逐渐走向集中化,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化,并且能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是指对农村居民点数量与布局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内部结构以及布局从微观上进行调整的综合性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当地的土地利用率,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确保粮食的安全性。因此,近些年来,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已经引起了各领导阶层的关注,同时也已经成为了学术界较为重视的项目。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贯彻落实我国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的有效措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资源极为短缺: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土地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人地矛盾也更加突出。我国土地的实际国情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推进土地整理和集约用地。当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已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耕地进行补充的主要路径有有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因为农村居民点具有较为客观的整理潜力数量和相当高的开发再利用价值,所以应该将其作为补充封底的最主要路径。
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去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不仅可以增加使耕地面积增加,集约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同时还可以讲土地资产盘活,并且使村级集体经济更加壮大;结合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村镇进行规划,并且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人口适当集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进而使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原则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居民点整理特点和经济技术水平,农村
居民点整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规划原则。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一定要统一
规划、统一领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长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专项整理转为综合整理,确保居民点整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益,保证土地资源的能够被持续利用。
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狱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
都不相同,农村居民点在整理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待整理区土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进行确定。比如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截然不同的,山区山地丘陵广布整理起来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但综合效益不高,实施起来见效慢,不适合一哄而上,应该分期进行。所以,农村居民点整理一定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一刀切。
第三,三大效益兼顾原则。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这
三种效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土地利用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统一的整体。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的就是能够合理的对土地进行利用,因此,一定要同时兼顾生态-经济-社会这三大效益。
与各类规划相衔接原则。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
部分,一定要跟本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好,并且再起控制之下进行;此外,农村居民点整理还得与城镇体系规划、村镇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保持协调。
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及其对增加耕地数量影响
潜力,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和某种既定的条件下,某一指标可能提高或节约的能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指按照国家相关小城镇建设的规定,立足于自身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的需求之上,通过拆迁和搞糟旧村及土地整理,对闲置土地进行盘活、增强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工程措施而增加的耕地、住宅、商业等各类用地面积的能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有增加有效土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农村聚落优化、土地增值四个方面。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对以上四种潜力的综合,是一个或多个相对的值,其反映的是某一区域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方面与其它区填的差异性及相似性。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空间参评单元,通过得到某个单元一个或多个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值来评价该单元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整理后可能节约出耕地的能力,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对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方向与特征起着决定作用,并且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有很大的影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目标多元性的取向决定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有很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大小,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定要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和权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状况。
增加耕地面积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与意义,指的是通过政策制定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单位占地标准及土地集约利用措施实施以实现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的空间扩展,将节约出的土地整理为耕地。
通常情况下,有三种方法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即政策指标计算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和提高建筑容积率方法。
5、增加耕地面积研究
5.1、补充耕地目标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直接目的,土地利用规划从耕地供需平衡的角度确定了因建设占用耕地的最大规模和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最小规模,以确保从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多方面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然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农村居民点整理自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整理区域空间变化上涉及整理拆迁区、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三类区域,其最终补充耕地的数量可表达如下:
其中,SA为补充耕地面积;SZ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拆迁区面积;α为整理拆迁区新增耕地率;SN为农村居民点置换还建区面积,β为置换还建区占用耕地比例;SG为农村居民点增减挂钩区面积,γ为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比例。
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拆迁区,虽然在规划中多倾向整理拆迁后转化为耕地,然而,其实际的转换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即整理后的新增耕地率受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双重制约。而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的位置和数量也较难明确,原则上规定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的规模应小于整理拆迁区补充耕地规模。从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来看,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都应划入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范围;从农村居民点整理占补耕地的动态变化而言,主要关注整理拆迁区和置换还建区一增一减的耕地变化,即往往不考虑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的情况。
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目标,需要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即以自上而下的土地利用规划补充耕地目标为导向,以自下而上的农村居民点现状特征和潜力调查分析为前提,综合已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率,分期规划、分区确定。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补充耕地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数量的增长上,应同时关注补充耕地的质量高低;既要确定补充耕地的数量目标,更要确定补充耕地的质量目标,结合各地农用地分等成果,对整理中新增的低质量耕地应予以折算。
5.2、增减挂钩目标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释放为盘活城乡建设用地增量提供了空间,通过实施挂钩政策,能够使分散的农村居民点从自然形态转化为规划形态,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引导村庄聚并逐渐将乡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不但可以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还可以改善农户的居住条件。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了建设用地净增量和新增量目标, 净增量是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总量的变化, 新增量是规划期间非建设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净增量与新增量共同控制和引导区域建设用地的发展总量和动态变化。土地利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管制,如图1所示,在城镇用地增量指标用尽的情况下,可根据城乡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通过农村居民点或其他建设用地整理,在有条件建设区安排释放整理潜力规模内的新增城镇用地,当前挂钩试点实施中!过分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用与补充之间重数量平衡、轻质量提高。土地利用规划中均明确了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量,对于增减挂钩区必须满足建新区占用耕地规模小于拆旧区增加耕地规模,并确保拆旧区新增耕地质量不低于建新区占用耕地质量。
(图1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管制)
城乡增减挂钩指标的使用,必须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有序推进,避免盲目乱建与强拆行为。农村居民点增减挂钩区面积SG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SG由两方面的值共同约束,即整理拆迁区(SZ)与置换还建区(SN)的面积差值和农村居民点现状(SX)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目标年农村居民点规模(SJ)的面积差值,前者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缩减总量,后者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缩减目标,即各地城乡增减挂钩量是在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缩减量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的发展需求确定, 同时保证增减挂钩区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
5.3、节约集约目标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同时伴随着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土地结构的复杂化。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低,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远高于《村镇建设用地规划标准(GB 50188-93)》规定的人均150㎡标准,并且伴随着大量的空心村,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有效提高其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优化农村用地布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土地利用规划中并未从人均或户均标准上给出具体的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目标,但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缩减其用地规模是统一的规划方向。因而,作为隶属于土地利用规划之下的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目标上应予以进一步明确,而其目标的设定应切忌“一刀切”的标准,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而确定,即在分区、分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分标准确定。同时,对于节约集约目标不能简单地以数量为目标,应更多地关注空间上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配置,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现阶段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增加耕地数量,以此来确保粮食安全,因此如何将整理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方法体系研究中的焦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