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7 09:41: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根据桂教思政[2021]9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全区大中小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2021年中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

二、活动主题

百年党史育新人,奋发图强赋“心”篇

三、活动目的

以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工作为主线,开展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热爱生命、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爱党爱国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

四、组织安排

1.活动组长:

2.活动副组长:

3.活动策划与筹备:

4.活动评委组:

5.活动后勤工作组:

6.摄影组:

五、活动时间

2021年5月25日起至本学期末

六、活动对象

七年级、八年级全体学生

七、活动内容

1.全面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我校结合实际,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通过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对生命意义的体会和成长感悟,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教会学生如何建设和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个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2.制作心理危机应对图文小贴士。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心理危机应对图文小贴士。将优秀作品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等向学生和家长推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危机,提升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营造健康向上、自强不息的校园心理氛围。

3.举办“护蛋行动”活动。以规定的材料制作保护鸡蛋的装置,将其从固定高度自由坠落而使鸡蛋不破碎,以此加强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从中感悟生命的脆弱。

八、活动流程

1.2021年5月25日中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

2.2021年5月25日全面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3.2021年5月25日-6月15日以学校为单位制作心理危机应对图文小贴士。

篇(2)

[作者简介]袁忠霞(1968-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心理教育;张玲(1984- ),女,江苏宿迁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苏 南通 226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190006)、江苏省2012年度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批准号:苏教师[2012]39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02-02

近年来,大学生发生危机事件甚至自杀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报告,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①。大学生危机事件频发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暴露出高校生命教育的诸多问题。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加以研究,为生命教育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使生命教育从“问题”取向转变为发展性取向,为创立积极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意义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鼓励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角度去解读个体的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②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重要的主题: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即满意、幸福、成就、乐观、希望等;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智慧、友好、尊严和慈祥等人格特质;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

2.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第一,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积极心理学主张用更加积极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发展和潜能,关注个体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环境等,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问题或缺陷。因此,在高校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改变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视角,从以前注意减少危机事件和预防危机发生,转向关心大学生积极体验的提升和积极品质的培育。第二,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的呈现也是成长和转变的契机,在问题中可以发现成长的可能以及成长的积极方向,重新解读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从而发现对大学生发展的有利因素,最终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第三,重视积极环境的熏陶作用。积极心理学所指的积极环境包括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和社会环境,认为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促进个体积极经验的形成,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个人得以获得经验和进一步成长的可能。高校的生命教育处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的大系统中,积极心理学倡导构建积极的成长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问题分析

1.生命教育观念滞后。忽视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是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③长期以来,一些教育理念充斥着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追求,这种应试教育与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忽视对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成长困惑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适时的引导,使得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尊重生命,不懂得主动关怀他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缺乏理解生命意义的能力和生存的智慧。而当前诸多高校进行生命教育时,视野总局限在自杀等危机事件上,仅关注危机事件发生率的控制和预防,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

2.生命教育资源匮乏。软环境上,很多高校发现问题时极度重视,问题解决后避而不谈,生命教育在实施中缺乏一支专业科学的师资队伍,部分负责生命教育的教师缺乏相关系统培训,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硬环境上,很多高校没有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硬件保障,如场地和资金保障等,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途径比较单一,致使部分学生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等的影响而陷入迷茫状态。

3.生命教育机制不完善。制度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然而,一些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机制,很少将生命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更缺乏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生命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然而实施过程中,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概而言之,一方面,需要高校行政部门的支持,以健全的生命教育机制作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统整社会、家庭和学校等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科学的网络运作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化生命教育。

4.新的挑战层出不穷。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生活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如失恋、失业、升学、贫穷、疾病等,使生命失去安全感和幸福感;社会生存竞争的加剧,使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父母的高期望、教师的高要求,让成长中的大学生背负压力。同时,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加之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不良思想观念不断入侵高校,致使高校生命教育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三、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

1.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从“观念决定行为”的角度来看,高校生命教育应以教育理念为最根本的突破口,在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重塑教育观念,真正以人为本,构建积极的生命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积极生命教育强调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生命问题”的大学生,指导他们成长与发展,更要帮助更多的普通大学生提高生活和学习的质量。积极生命教育把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纠正问题上,提倡一种新的预防观,强调充分利用自身的积极工具,即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爱心、胜任、乐观、希望和勇敢等),实现完整人格的塑造,真正把生命教育与人的幸福、尊严、自由、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2.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高校首先应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珍惜生命、尊重和热爱生命,善待和爱护生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塞利格曼曾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积极品质的转变。从这一点上说,高校积极生命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通过拓展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发掘与培育个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最终致力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此外,高校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需要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目标,将生命教育的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关注大学生的生命全程。

3.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幸福感、心理弹性、乐观、自我决定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已逐渐融入生命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增加积极体验,发掘和培养积极力量,引导大学生既能珍爱自己,又能关爱他人生命,即积极的生存体验教育;二是通过积极环境的熏陶,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即积极的生命赏识教育;三是通过积极人格的塑造,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形成关注生活积极价值的思维习惯,即积极的生活潜质教育。概而言之,应该让大学生切身感悟到人的生命在伟大而崇高的同时,也会脆弱与无助;不仅了解人类生命的存在价值,更应理解所有生命的存在意义,进而能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④。

4.建构积极型生命课程体系。学校教育中课堂教育是主渠道,因而,建立一套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在课程开设上,可以选择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也可以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渗透,或者整合当前高校已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把生命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第一,整合积极心理学、心理卫生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建构积极的生命课程体系;第二,在高校课程大纲中,增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课程的建设、管理和研究;第三,开展相关的理论培训,组织全校教师深入学习积极生命教育的要义,切实理解生命教育的积极意义,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实施生命教育;第四,在实施方法与形式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积极生命教育课堂,让学生幸福地学习、体验与践行。

5.拓宽积极生命教育途径。要不断创新教育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大学生由经验而进行生命感悟,并能积极践行。生命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需要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直接面向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把学生的快乐体验和幸福感受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生活化。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结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展开,如进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关于生命教育的征文活动和演讲活动、开展“寻找身边的微幸福”摄影展等。通过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体验生存的幸福和生命的快乐,体验生活的关怀与温暖,体验生命的责任和使命。

6.创设积极生命教育氛围。积极生命教育需要高校加强人文校园建设,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校园传媒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报纸、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校园电视及校园网络等设施,实现对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呵护、关注与疏导,营造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环境,以积极渗透的方式净化校园中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使大学生更广泛地接受生命教育。教育者要深度挖掘校园或大学生中存在的积极力量,并进行扩大和培育,使每位大学生的积极力量在积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进而培育大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生命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应该寻求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一方面,家庭教育资源是开展积极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另一方面,其他公共资源,包括科技馆、博物馆、媒体和网络都有生命教育的各种丰富信息,都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场所和教材。

概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积极生命教育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教育,它更加注重教育过程的情境性、实践性、体验性和积极性,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最终实现个体的幸福人生。

[注释]

①汪文,刘尧飞.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人群首位死因[EB/OL].http:///article/20030908/3090522.shtml,2003-09-08.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78-03

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和生命哲学的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命哲学”一词来源于西方,指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它揭示了人的生命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然而,现代教育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盲区:每个人所需要的生命教育,却长期被忽视着。尤其是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形成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真切感受生命的珍贵与美好,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确立人生的目标与方向,促进他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协调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开发个体潜能。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在很多高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与第二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较流行、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教学,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体验兴趣,使学生亲身经历教师所创造的特定情境,通过“观察――思考――反思――实践”的流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及提高相关能力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观念是:强调“做中学”,重视和凸现意志、品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把强化学习者的内在动力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研究发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

二、生命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规则明确指出: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生命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言堂,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体验这一模式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身临其境,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嘴诉说,用手操作,用亲身去经历,用心灵去领悟。

2.积极性原则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灵活、合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要鼓励学生充当课堂里的“主人翁”,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要我学”成功地转变成“我要学”,以利于生命教育知识的渗透。

3.尊重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具有丰富潜能的个体。因此,教师应该平等、真诚对待学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到安全感、自由感和被尊重的感觉,使之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促进积极态度的形成,引发师生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实践性原则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围绕主题,设计特定情境,情境设置方法可以使用图片、音乐、影像、小品、案例、心理剧、主题讨论、社会调查、量表测试,等等,通过“情境――体验――思考――应用”的活动模式,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生情感被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心理体验被唤醒,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探究、感悟和实践。

5.分享性原则

分享是主体与主体互相作用、互相启迪的过程,分享的前提是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交流分享体验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参与者(师生双方)通过发散思维,发掘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交流倾听别人的经验分享,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上述各项原则是密切联系的,在生命教学中,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教学任务、目标、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合理地安排,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显著效果。

三、生命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模式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式教学方式,既包括校外的社会实践体验,也包括创新多元的课堂实践体验。

1.情境体验模式

情境设计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是活动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结合主题,方式多样,手段灵活,生动直观。可以利用图像音乐、教学视频、情景剧、心理剧,甚至学生的生活体会、成长记忆,等等。如在课堂分享环节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时,大多数学生表达了名字是来源于父母以及家中长辈对其的期望、祝愿等,也有学生自觉体会到自己是父母生命的一种延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凝聚了父母长辈的殷切期望。又如介绍生命形成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怀上三胞胎的女性肚皮变化的过程,从一个点来展现女人的怀孕历程。最后,当三个生命从妈妈的肚子里剥离,那个曾经硕大无比的肚子,好像一个被爆气的气球,写满了沧桑、沟壑、贫瘠、凄凉与落寞,使学生充分领悟生命由来的不易,母亲孕育的伟大,明白生命的形成、发育是一个纷繁复杂而神奇的过程,感恩母亲的无条件付出,更好地珍惜生命。

2.案例分析模式

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教授课堂中,通过搜集社会上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实际情景,深入思考社会不同类别案例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学会以理性的思维模式看待客观问题,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危机干预”的章节中,使用案例分析的体验模式是最常见的。教师可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如探讨大学生自杀案例的原因、如何识别自杀危机、自杀危机有何预兆、自杀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等问题,让大学生立足于群体之中,提高警觉,防范未然,及时干预,应对危机,疏导心理,减轻危害,珍爱生命,真正达到防御心理危机的作用。

3.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使学生通过自己创设的情境亲身体验和实践,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人的角色,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学会共情,学会换位思考。如在讲授“尊重生命”章节时,让学生扮演聋哑人、盲人,或者参与互动游戏“瞎子背瘸子”等,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感受残疾人的顽强意志、自强不息,唤醒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心灵。又如让学生排练小品《流浪猫的一天》,由饰演流浪猫的学生向其他观看者分享其角色感受,从经历主人抛弃、路人唾弃、同类欺凌、天灾蹂躏的“流浪猫”角度看待生命的脆弱与可贵,认识到美好的生命和幸福的生活都并非必然,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不懂珍惜当下,就如浪费生命。

4.拓展训练模式

拓展训练是紧密围绕主题,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和拓展训练中获得体验与感悟的团体训练模式。拓展训练模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因为游戏活动能够带给人快乐的体验,在游戏中的领悟是开放的、主动地、触及情感的、富有创造的。使用团体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除了表达某一主题外,多数都加入了团体意识的元素在其中,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在生命教育主题的拓展训练中,大多数会与团体信任相联系,例如游戏“信任后仰”,就是较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因为此游戏有一定的挑战性,成功完成的参与者都会对其产生深刻的体会、难忘的印象。游戏不仅建立了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还让参与者得到自我探索:参与者担任自愿者时,能真正体会到“充分信任”和“绝对依赖”;而担任台下支撑者时,则感受到别人把生命交托到自己手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游戏必须使自愿者和支撑者充分地相信彼此才能完成任务。“信任后仰”启发了学生:在生命中,遇到困难无法独自应付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认识与拥有生命当中的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系统,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财富。

5.测验测评模式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发展迅速,很多大学生都迫切地期待认识自己的一切,而专业的测验与测评量表能客观地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接触真实的自我。现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配备了校园心理测评平台、测评系统等教学硬件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人格、气质、情商、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的自我测评。尤其是揭示个性心理特征的测试,如人格评鉴、气质测验、能力测验,通过测试,学生能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改善自我。从而认识生命的独一无二,为自身的人生规划做好准备。

我国的生命教育开展较晚,而体验式教学模式也是近几年才提出,因此对教师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情境要求较高。体验式教学符合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模式,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如今教育界中流行“寓教于乐”,更多理论知识是融合到了学生主题活动当中的,而生命教育无疑是最适合渗透到第二课堂里的。但在生命教育的课程中选择和运用体验式教学原则和模式,会受到一定的课程时间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优良的师资水平、把握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将是保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最佳效果、得以深化发展的关键。要把生命教育工作变成南风般冷暖有我知,化作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体验式教学模式仍需广大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努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谢文娟.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1).

[3]沙燕.体验式教学应用于辅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2,(3).

[4]涂宏斌,郭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9).

[5]魏建国.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1).

篇(4)

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回答的是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等问题,其基本命题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责任,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时光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思考生命的意义,探寻生命的价值,提高他们对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促使他们勇敢地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生命意志教育

大学是半个社会,进入大学,意味着大学生已经一只脚迈进了社会。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思想比较单纯,面对接踵而来的学业、生活、恋爱、就业等压力,往往产生焦虑、迷惘、困惑等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个别学生可能发生危害生命等极端行为。生命意志教育要求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做好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计划地开展意志品格教育,培育他们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

1.以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搭建生命教育主平台

(1)开设生命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对各类学生加强“生命教育”,因此,开设独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大学生充分领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保护生命的本领和生存的技巧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然选择。

(2)加强生命教育在相关课程中的渗透。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等相关章节中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在大学语文、体育课、人体解剖学、护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管理学等课程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理论。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开拓生命教育主渠道

(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防范高危人群中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心理问题的普查,研究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注意跟踪、化解高危人群的心理障碍,防患于未然。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设立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多层次的网络体系,有效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排查大学生中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启动紧急响应机制,根据生命危机处理预案,第一时间处置自残、自杀等极端事态。

(3)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结合,对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一方面,应持续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另一方面,应对存在经济困难、学业问题、恋爱问题、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切实解决其实际问题。

3.以新媒体教育为基点,拓展生命教育新空间

(1)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辟生命教育网站或专栏。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生命教育网站,通过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丰富的网络资源,借助自学、互动、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指导。以图书馆网站为依托,向大学生推荐《热爱生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优秀的生命教育读物,开设阅读专栏、专题讲座、网络视频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关爱生命,感悟人生,提升生命品质。

(2)加强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设。通过手机短信、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送生命教育的诤言,帮助大学生解读生命的内涵。围绕生命教育中的敏感话题和突出问题,开展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启发他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结合突发的重大新闻事件,及时组织专家点评,帮助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明辨是非,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和生命判断力。

4.以实践锻炼为抓手,强化生命体验教育

(1)加大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例如,开展情境教学,创设“和临终病人交谈”、“与爱滋病人对话”、“我在车祸现场”等生命教育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切身感受生命的珍贵与价值。组织“珍爱生命,美丽人生”的校园心理剧表演,组织“珍爱生命,拒绝”手抄报竞赛,观看《唐山大地震》、《可可西里》等视频资料,组织“脑死亡”、“安乐死”等课堂辩论,推动大学生对生命主题的深度思考。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定期举行消防安全、地震逃生、洪涝灾害防范、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突发事故应对演练,增强大学生危机意识,提高危机应变能力。组织以“青春飞扬”、“我型我秀”、“温馨一家”等为主题的班级、寝室书画、摄影、征文、朗诵和演讲比赛,鼓励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拓展其综合素质。组织生命健康社团,宣传饮食、保健、预防艾滋病等生命科学知识,培养生命情怀,营造温情与仁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3)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走访妇幼医院、敬老院、孤儿院、戒毒所,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的厚重、艰辛与曲折,品味人生的滋味。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大学生探险、露营等活动,引导大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与辛劳。组织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到社区做义工,参加扶贫助学等青年志愿者活动,真切地感受社会脉搏的跳动,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生命责任感,做一个珍爱生命,敢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5.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探索生命教育长效机制

(1)建立生命教育领导机构。各高校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负责人,学工部、宣传部、思政部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领导机构,研讨制定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生命教育方案的实施。统筹学校相关部门和教育资源,从管理制度、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着手,为推进生命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篇(5)

1亟需突破:传统意义生命教育的弊端

当今大学生“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生活方式使传统的教育形态发生了改变,为生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1缺失了的生命意义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无组织性使得网民可以同时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类群的道德伦理文化,因而主流的道德文化很难控制到受教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普遍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走进学生宿舍,首先入眼的杂乱无章的物品摆放,而在宿舍的学生,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就是在桌前打电子游戏,弥漫着一种思想颓废、不思进取的气息。大学中流传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在大学中恋爱,就在大学中变态”、“DOTA穷一生,魔兽毁三代”的俏皮话折射了大学生缺失生命意义,虚度青春年华的现实。

1.2淡薄了的生命意识

打开媒体,大学生校园暴力、自杀和伤害他人等极端恶性事件触目惊心。表现在:①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如药家鑫伤人事件中仅仅是因为他主观上认为农村妇女会比较难缠;②对非己其他生命的漠视,如在校园中每到毕业季,校园被遗弃的小猫小狗随处可见,同时采折花枝、践踏草地等行为也比比皆是;③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异化,严重者甚至分不清楚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直接把虚拟世界中杀人的游戏复制到现实生活中去造成悲剧。

1.3边缘化的生存技能

现在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生活常识都很缺乏,笔者经常接到学生让人哭笑不得的咨询电话,比如电话卡丢了应该怎么办,或者家里寄东西来了应该到哪去收等等。有的学生宿舍被整改,问及原因时,有些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如何打扫卫生,折叠床被。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尚且如此,更别提一些防电防火、保障个人财产、疾病防护、应激状态下的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了。在大学校园里,违规用电引起火灾、游泳溺亡等危及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以上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寻求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并且能够持续性的发挥效能的新的方法,而积极心理学理论无疑是担当此任的理想工具。

2异曲同工: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其理论关注点在于个体本身具有的优势与美德、积极能量和积极潜力等人性积极方面,致力于使个体生命更富于意义和获得幸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其原理,从心理意识层面进行。

2.1两者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引导学生尊重所有生命形态,继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积极心理学同样重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强调个体内在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的激发,两者殊路同归,终极目标一致。

2.2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价值取向必须与当今倡导的和谐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保持高度一致。而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要求发掘人性积极本能,两者价值取向都是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生命力量的激发。

2.3两者的研究内容是一致的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为:认知层面、情意层面、实践层面;积极心理学则将人的心理机构分成三个系统: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层面意在了解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即正确的对生命的认知;情意层面意在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即对生命的情意层面;实践层面在于掌握生存技巧,提高生命质量,这个与积极心理学中的行为相对应……从上分析可见,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无论是从目标方向、价值取向还是研究内容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在积极心理视域下进行生命教育实践探索是完全可行的。

3另辟蹊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培养探索

3.1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优化高校生命教育生态

高校首先要创设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校园文化,以陶冶大学生情操,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可以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筑布局等物质载体,将一些尊师重教、珍爱生命等名言警句或者典型事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于无形中接受感恩他人、珍惜生命等观念的熏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高校应该开展各种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知。如通过组织参观医院里的产科、手术室、太平间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体验生命可能遭遇的喜悦、恐惧和生命的无常,从而懂得敬畏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体验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何判定生命的价值,从而学会热爱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和承担责任,从而知道增强生命的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监狱、看守所、戒毒所或防爱滋病展览等,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

3.2培养积极的生命观,掌握心理危机自救技能

大学生要培养生命存在观、独特观、质量观与超越观,要能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敬畏生命;要理解到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懂得努力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价值的,要积极发展和完善自我,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历程中,难免会遭遇困难与挫折,会给大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要教会大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危机自救技能。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到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首先学会积极的正视现实、正视危机,坚定正确的生存信念。还要学会从逆境中获取积极的意义,认识到正是在不断的克服困难,超越挑战中丰富了生命的意义,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学会用积极的认识来调整心态,培养自己积极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潘明芸,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2]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周巧红.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工广角,2011(10).

[4]范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发展[J].学术交流,2013(6).

[5]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3(11).

篇(6)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25-02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促使其身体健康和安全,促进其身心和谐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生命教育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丰富生命价值,实现生命的整体性发展。

2.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涉及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迷失,缺乏生命责任感和生命健康与安全的科学防范知识,致使他们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不足,意外事故频发。仅2011年2~7月全国大学生登山被困遇险事件就连续发生10余起;或者轻视生命,自杀现象异常严重,据2009年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上海当年大学生自杀死亡人数占非正常死亡人数的80%;或者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甚至践踏生命,一系列校园伤害等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恶性案件接连不断,如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和河北传媒学院“李启铭案”等,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不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背道而驰。痛定思痛,使我们认识到,对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教育的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的失职和不幸。

3.生命教育是对高等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完善和补充

受应试教育和现代社会“科学化、技术化”教育价值观的影响,目前高校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明显。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认为,近现代教育的深刻危机在于它已经抛弃了它的本真性,而成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工具或手段。教育根本不被认为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实践活动,而仅仅被理解为达到现实功用的一种有效手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高校把就业作为学校育人的终极目的,课堂教学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课外的各类活动也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缺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缺乏明晰的、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学生对生命的死亡缺乏认识、理解和接受;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意义思考得少,对“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才能活得更有意义?”等重大问题深感困惑。对此,鲁洁教授也曾进行了深刻剖析与批判,认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在目标,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

4.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社会物质与精神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在现代文明生活的外表下还存在着生存危机和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例如,自然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青少年热衷于“死亡游戏”、吸毒成瘾,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泛滥;由于缺乏健康的性教育和性引导,大学生婚前同居导致人流等随意处置生命的现象频频出现。所有这些都是缺乏生命意识的体现,也是大学生缺乏终极信仰和关爱情怀的体现。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路

叶澜教授指出,人的生命性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1.教育理念人本化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的教育,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要改变以往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教育价值取向,把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二是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其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三是着眼于学生建立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2.教育内容系统化

(1)加强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唤醒生命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进而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加强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教育。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和处理危机的方法,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意识和生命安全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培育“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生命健康观。

(3)加强生命情感教育。要在学生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懂得尊重和珍惜生命,进而提升生命意志力。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生命和谐。

(4)加强生命价值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首先在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升和发展生命;懂得人的存在,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人的生命除了自然性,还具有社会性和超越性。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以此更好地发展生命,不断提高生命的责任感和意义感。

3.教育途径多样化

(1)通过课堂教学强化生命教育。当前,我国大陆多数高校尚未对大学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仅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涉及生命意义、价值、健康和安全的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为基础,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而且还要通过其他课程强化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形成系统的生命认知。如在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讲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哲学中讲解生命的元认知和物质基础;在社会学中讲解生命从属于社会的本质

属性;在心理学中讲解物质生命机体的有限性和精神(心理)成长的无限性;在伦理学中讨论生命存在的伦理(道德)意义与价值存在等,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不断通过课堂教学强化生命教育意识,使学生获得有关生命的知识,深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努力使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内化为实现生命价值的积极行为。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生命教育。大学生渴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并结合其生活经验、成长需要和社会实际,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外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实施生命教育。如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到社区、到边远山区参加扶贫济困、法律知识宣传、义务家教等社会公益活动,到地震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体悟生命、感受生命,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学会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联系学生可能遇到的不良诱惑、潜在危险、非法侵害等,通过逃生、救护演练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护和自救的技能。

(3)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心灵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的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促进高校生命教育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学校要以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美好青春生命的舞台。如组织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既能锻炼大学生的体魄,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生命的和谐,又能使大学生感到身心愉悦,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为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举办一些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讲座,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等主题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增强保护生命的意识,形成对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

4.教育要素综合化

首先,社会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为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提供舞台,是最好的生命教材和生命教育课堂。因此,要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在全社会为学生营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将生命教育融入环境保护、法制宣传、义务服务等社会工作之中,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唤起每位社会成员对个体生命的关注。

篇(7)

新课程改革规则明确指出: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生命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一言堂,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体验这一模式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身临其境,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嘴诉说,用手操作,用亲身去经历,用心灵去领悟。

2.积极性原则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灵活、合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要鼓励学生充当课堂里的“主人翁”,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要我学”成功地转变成“我要学”,以利于生命教育知识的渗透。

3.尊重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具有丰富潜能的个体。因此,教师应该平等、真诚对待学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到安全感、自由感和被尊重的感觉,使之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促进积极态度的形成,引发师生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实践性原则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围绕主题,设计特定情境,情境设置方法可以使用图片、音乐、影像、小品、案例、心理剧、主题讨论、社会调查、量表测试,等等,通过“情境———体验———思考———应用”的活动模式,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生情感被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心理体验被唤醒,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探究、感悟和实践。

5.分享性原则

分享是主体与主体互相作用、互相启迪的过程,分享的前提是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交流分享体验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参与者(师生双方)通过发散思维,发掘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交流倾听别人的经验分享,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述各项原则是密切联系的,在生命教学中,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教学任务、目标、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合理地安排,才能真正发挥出其显著效果。

二、生命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模式

1.情境体验模式

情境设计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是活动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结合主题,方式多样,手段灵活,生动直观。可以利用图像音乐、教学视频、情景剧、心理剧,甚至学生的生活体会、成长记忆,等等。如在课堂分享环节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时,大多数学生表达了名字是来源于父母以及家中长辈对其的期望、祝愿等,也有学生自觉体会到自己是父母生命的一种延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凝聚了父母长辈的殷切期望。又如介绍生命形成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怀上三胞胎的女性肚皮变化的过程,从一个点来展现女人的怀孕历程。最后,当三个生命从妈妈的肚子里剥离,那个曾经硕大无比的肚子,好像一个被爆气的气球,写满了沧桑、沟壑、贫瘠、凄凉与落寞,使学生充分领悟生命由来的不易,母亲孕育的伟大,明白生命的形成、发育是一个纷繁复杂而神奇的过程,感恩母亲的无条件付出,更好地珍惜生命。

2.案例分析模式

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教授课堂中,通过搜集社会上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实际情景,深入思考社会不同类别案例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学会以理性的思维模式看待客观问题,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危机干预”的章节中,使用案例分析的体验模式是最常见的。教师可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如探讨大学生自杀案例的原因、如何识别自杀危机、自杀危机有何预兆、自杀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等问题,让大学生立足于群体之中,提高警觉,防范未然,及时干预,应对危机,疏导心理,减轻危害,珍爱生命,真正达到防御心理危机的作用。

3.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使学生通过自己创设的情境亲身体验和实践,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人的角色,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学会共情,学会换位思考。如在讲授“尊重生命”章节时,让学生扮演聋哑人、盲人,或者参与互动游戏“瞎子背瘸子”等,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感受残疾人的顽强意志、自强不息,唤醒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心灵。又如让学生排练小品《流浪猫的一天》,由饰演流浪猫的学生向其他观看者分享其角色感受,从经历主人抛弃、路人唾弃、同类欺凌、天灾蹂躏的“流浪猫”角度看待生命的脆弱与可贵,认识到美好的生命和幸福的生活都并非必然,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不懂珍惜当下,就如浪费生命。

4.拓展训练模式

拓展训练是紧密围绕主题,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和拓展训练中获得体验与感悟的团体训练模式。拓展训练模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因为游戏活动能够带给人快乐的体验,在游戏中的领悟是开放的、主动地、触及情感的、富有创造的。使用团体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除了表达某一主题外,多数都加入了团体意识的元素在其中,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在生命教育主题的拓展训练中,大多数会与团体信任相联系,例如游戏“信任后仰”,就是较受欢迎的游戏之一,因为此游戏有一定的挑战性,成功完成的参与者都会对其产生深刻的体会、难忘的印象。游戏不仅建立了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还让参与者得到自我探索:参与者担任自愿者时,能真正体会到“充分信任”和“绝对依赖”;而担任台下支撑者时,则感受到别人把生命交托到自己手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游戏必须使自愿者和支撑者充分地相信彼此才能完成任务。“信任后仰”启发了学生:在生命中,遇到困难无法独自应付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认识与拥有生命当中的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系统,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财富。

篇(8)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3-0008-04

.

学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在学校教育中显现出来。现今,我国社会处在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空前凸现,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暴露出的各种“生命问题”也日趋复杂。因此,现阶段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是十分迫切与非常重要的。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把“生命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

一、“生命教育”历史的简要回顾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物欲横流,精神匮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为了应对与解决中小学教育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J.D.Walters)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加州创办了第一所生命教育学校――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他希望通过“生命教育”来整合美国中小学教育,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教育的新元素,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如何生活才有意义,如何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并事先作好准备,等等。之后,美国的中小学开始出现了死亡教育、生计教育、品格教育、挫折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到1976年,美国已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1979年,悉尼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中的一员,其基本的宗旨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目前该机构已在英国、美国、中国香港、新西兰、南非、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此外,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也都开展了丰富多样、卓有成效的生命教育。

二、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缺乏的主要表现

据《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在十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1.6万青少年非正常死亡,意外伤害、自杀等已成为危及青少年生命的重要原因。另外,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中小学“生命教育”缺乏的表现主要有:“生命困顿”现象;自救能力和生存能力弱;青少年生命被漠视;部分青少年沉迷于各种不良网络、影视或暴力游戏等;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必要的应挫知识与抗挫技能;藐视生命,有些青少年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对生命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自杀、他杀等极端暴力行径时有发生;热衷物质追求,缺乏终极关怀,甚至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有些青少年人际交往技能欠缺,不善沟通与交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疏导知识与疏导技能欠缺,心理辅导途径不健全;青春期教育和引导较为缺乏;部分青少年轻视体育锻炼,体质孱弱。 当下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较为缺乏的教育现实,呼唤我们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生命教育”。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中小学“生命教育”并非一门固定的课程,而是一项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对中小学“生命教育”概念的界定远未统一,但其核心思想却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共通性。有研究者指出,生命教育就是指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激发青少年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他们的关爱情怀。也有研究者提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以上对中小学“生命教育”内涵的阐述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基本思想。

四、“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生命教育”的现实性与针对性

无论是“生命教育”在欧美各国的兴起,还是在我国港台地区的发展,都无一例外地是为了解决青少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严重社会问题。“生命教育”产生的原动力即在于拯救失足青少年和解决社会“顽疾”。社会现实中的各种弊端,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不良反映直接催生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必然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其针对性,以及教育方式的适切性等。不同人的生命困惑有不同的具体背景和复杂内容,需要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不能指望用一把钥匙去打开所有的心结心锁。生命教育只有直面生存困惑,才能有效转化为困惑者的自我生命理解和自我生存教育,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产生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社会的“现实缺乏”,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直接地影响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等,但“生命教育”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应对社会现实与社会需要,而是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塑造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

(二)“生命教育”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在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教育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盲目与短视,通过急功近利的教育过程我们不断地“复制”“生产工具”,而不是塑造完美的人性,但人的存在有其内在的价值,人应该成为自己的主宰,教育更应该关注完美人性的培植与滋养。因此,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而言,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完善生命认识,培养生命意识,培育各种生存技能,使个体知晓如何更好地保护、保全自己的生命,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与价值观,提升人生修为,弘扬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等。“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领域,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更是现代中小学教育的深切呼唤。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个体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一个珍惜、热爱自我生命的个体,才可能把同样的爱施与他人,热爱、关心、帮助他人,并与他人和谐相处。更进一步而言,一个珍惜、热爱自我生命、积极向上的个体,才可能把这种对自我生命的挚爱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其他的生命形态。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形态,以及所有的“自然存在”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都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因此,保持一切生命形态和所有“自然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应采取的基本生命态度。

(三)“生命教育”的阶段性与层次性

“生命教育”是伴随个体一生发展的,以应对和解决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实际问题为根本宗旨,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个体需要重点应对与迫切解决的生命问题并不相同,因此,“生命教育”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比如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在内容设计上,尽可能地包含学生人生整体和其全部生活的历程。在选择和设计上,依据生命教育的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日常生活事件,引导关注实际生活。充分考虑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教育的阶段性和针对性。“生命教育”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是由以下基本因素决定的。

第一,“生命教育”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与谱系性。由低到高依次体现为:生命意识、生存技能、生命精神,等等,并由关注自我生命、他人生命,逐渐扩展到关注一切生命形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等等。第二,个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阶段性。不同的个体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遭遇的生命问题与生命困境是不同的,因此,提供相应解决之道的“生命教育”自然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阶段性。第三,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阶段性。“生命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只能根据个体发展需要,以及个体认知水平等适时适度地进行“生命教育”。因为只有真正根植于真实体验,并被个体真正理解的“生命教育”才能内化为个体生命的一部分,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

(四)“生命教育”的渗透性与体验性

生命知识的传授,生命意识的熏陶,生存技能的培育,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积极的生命态度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可能需要一定的“说教”,但光有“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时时、处处渗透“生命教育”。比如通过日常生活,既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平凡与艰辛,也可以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坚韧与伟大。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因子,历史中潜藏着众多的“生命教育”矿藏,数学中也处处闪耀着坚忍不拔的人性光芒与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但由于现今教育过程的急功近利,我们对这些“生命教育”的宝贵素材往往视而不见。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以渗透式为主,很多内容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科目,而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的,比如死亡教育是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的,而环境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也都是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美国中小学以渗透式为主的“生命教育”方式无疑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发意义。“在教育学领域,体验更注重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并产生的情感活动。简单而言,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生命体验的基本特点是:真实性、独特性、深刻性。学校和班级特定的教育情境,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多创造一些适合学生体验“生命教育”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靠近与感悟“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习得和知识体系的建构,更重要的是把它内化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

(五)“生命教育”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灵活而多样的,并没有完全固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可供依循,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需要创造性地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取向是多元的,有情感教育、生存教育、挫折教育、和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死亡教育、终身教育等多种取向。

“生命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美国的“生命教育”以专门的课堂教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为主,并适当结合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台湾地区在通过课程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并实践了阅读指导法、亲身体验法、模拟想象法、欣赏讨论法、随机教学法,等等。通过课程实施“生命教育”,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他们自身的经验,因此,生命教育主题的设计应尽量生活化、具体化,并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和分享为关键。“生命教育”应将体验与思考并重,实践与内化相伴,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突出生命彼此的感染性、带动性和影响性。

(六)“生命教育”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生理与心理等共同发展的复杂过程,因此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生命教育”不应该是片段化的,而应该具有整体功能与系统特征。

首先,“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生命教育”的内容由低到高依次体现为:生命意识、生存技能、生命精神等,并由关注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逐渐扩展到关注一切生命形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等等。其次,“生命教育”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它与一个个生命个体相伴相生,也与整个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再次,“生命教育”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社会生活、学科教育、综合课程、专门课程、主题活动、专题展览,以及参观游览、社会实践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媒介与重要方式。在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并不应囿于某个或某些教学媒介与教学方式,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介与教学方式。最后,“生命教育”的实施力量具有多元性。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凝聚成“生命教育”的巨大能量。政府还可通过建立多级生命教育管理网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加强政府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媒体的紧密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动员各种非政府组织、基金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从而让全社会共同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

(七)“生命教育”的长期性与长效性

“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伴随个体发展的一生。当一个婴儿在襁褓中牙牙学语之际,“生命教育”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当他(她)成为垂垂老者之时,“生命教育”依然在进行。人生在世,不能为活着而活着,而应该从生命的起源、诞生、成长、成熟、衰老以至死亡中探寻生命的真谛,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也更能坦然面对生命的去之匆匆。 单就学校教育而言,“生命教育”也应是时刻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不少教育者对“生命教育”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对“生命教育”的忽视,认为“生命教育”不急于一时,即使今天不进行“生命教育”也不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既体现在学生当下的发展上,比如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否正确,对生命的态度是否积极,学生的生命行为是否可取,是否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否建立了科学的生命观,等等。“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更体现在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上。一个健康乐观、奋发有为的人,其勃勃的生命“正能量”正是长期、正面、积极的“生命教育”的必然结果。而一个消极悲观的人,其黯淡的生命之光,也必然与其长期所受的各种不良影响密切相关。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而言,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的减少,积极向上风气的形成,以及社会状况的改善等无不与有效的“生命教育”密切相关。

(八)“生命教育”的社会性与文化性

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命教育”需要应对与解决的各种问题既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也必然具有更大的差异性。比如,有些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强调生理健康,与青少年吸毒、艾滋病等泛滥有一定关系。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虽然源于预防学生自杀等极端事件,但“生命教育”的推广却并未因此而偏重于“自杀防治”的主题,而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偏重于伦理道德教育。当然,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错综复杂的,“生命教育”的实施取向也不再单一化,而是走向多种取向的综合。 我们应该积极吸取、合理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现阶段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暴露出的亟待解决的生命问题,立足于我们的社会现实与文化传统,不断实践,积极创新“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生命教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潘彦谷,刘衍玲.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08),:4-6.

[2]曹新祥,徐伟强.诠释学校教育应推进“生命教育”[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52-56.

[3]孔艳静.生命教育――教育目的实现的保障[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07):5.

[4]谢艺泉.生命教育:理念与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014(11):79-82.

[5]余丹.青少年生命教育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5):223-224.

[6]刘志春.生命教育: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170-172.

[7]杨乃虹,王丽.论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4):105-108.

[8]王小珍,邓庆平.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生命态度的培育[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3):39-40.

[9]陈盛.关注生命教育提升生命价值――探析生命教育的实施取向[J].现代教育科学,2008(12):54-56.

[10]欧阳康.生命教育应当直面生存困惑[J].广东社会科学,2011(01):59-63.

[11]付进,钟振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8(09):107-108.

[12]陈菲菲,王文.浅谈生命教育课程的体验性[J].新校园(理论版),2011(01):19.

篇(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72-04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成绩斐然。其不仅在全美普遍展开,而且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认同和效仿。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青少年遭遇前所未有的人格、信仰等精神危机,漠视生命的伤害事件不断出现,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总结其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与现实背景

生命教育在美国的诞生和普及绝非偶然,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下面笔者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想渊源丰富,从源于古希腊的尊重个体的生命哲学思想、美国深入人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有着深远影响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都可以觅见生命教育的思想因子。

1.尊重个体价值的生命哲学思想

欧洲生命哲学思想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传承和发展,美国本土的思想家也以新的结构方式阐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单纯地执著于解决和规定生命是什么,而是更加注重探讨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及独特性、生命的超越性。

正是在这种尊重个体价值的生命哲学思想影响下,生命教育在美国得以出现和普及。美国“生命伦理学”倡导者波特(v.R.Potter)提出尊重生命的双重意蕴。第一,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既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这是一切社会价值得以保证的必要条件。第二,讲究生命的质量,既要保持较好的生理功能和形态,又追求健康愉快、有意义的生活。

生命哲学对生命教育的影响还非常鲜明地体现在诺丁斯(N.Noddings)“关心伦理学”的研究中。此外,美国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出现的四原则说、允许原则说以及决疑法等关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讨和争辩,为美国生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张扬生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多种族社会产生的多元文化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契约立国原则根深蒂固。自《独立宣言》以来,美国的个体便以公民的身份地位与国家发生联系,“以个人为本位”成为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美国的法律也是为保护个人自由而存在。法国学者托克维尔(C,Toequeville)在《论美国的民主》中首次提出,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以民主、自由、平等、法制、人权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相对稳固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它强调个性的树立和表达,提倡自我决策和承担责任,并灵活应对环境的变化。

正是基于这种价值取向,美国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立、选择、尊严、自我奋斗等品质,强调个体生命的自我生成,反对外界强制灌输。其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也体现着对儿童生命独特性的理解,对儿童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的尊重,并引导儿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生命的未来充满自信和敢于挑战。

3.追求生命自由的“进步运动”

始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生命教育有着一脉相承的观点。杜威强调“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即生活”“儿童为中心”,其实质是将学生视为生命个体,强调儿童的生命本能,使儿童的生命得到整体的发展。以马斯洛(A.H.Maslow)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C.Rogers)的自我理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它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识等各方面的成长。生命教育的初衷就是尊重孩子的价值和尊严,人本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中小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个体生命的表现力、主动性、创造性、好问态度、向权威挑战的塑造和培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过程,美国学校都保证每个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由、积极、独立、智慧的发展,为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也是应对社会道德危机的策略之一,是为解决青少年中出现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事件,为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而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战后的美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危机,人们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在物欲横流和精神追求的两难选择面前迷失了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青少年犯罪率急剧增长。据统计,1970年,美国有47.3%的高中生吸食大麻至少一次,吸食过可卡因、海洛因、致幻剂的比例分别为9.0%、2.2%和11.3%。1970年的美国青少年自杀案件较1960年增长了3.2倍。1970-1975年间,美国公立学校中杀人犯人数上升了18.5%,犯人数上升了40.1%,抢劫犯人数上升了36.7%,吸毒人数上升了37.5%,对学生的袭击事件上升了85.3%,对教师的袭击事件上升了77.4%,学校中的偷盗事件上升了11.8%。使得美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J.D.Walters)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加州创办了第一所生命教育学校――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他希望能够用“生命教育”来整合中小学教育,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教育的新元素,以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如何活得有意义,如何面对人生各种挑战并事先作好准备,等等。之后,全美的中小学开始出现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关注社会生命的生计教育、对他人生命和社会理解的品格教育、张扬个体生命的个性化教育等,这些都是对青少年生命的关注。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基本普及。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在推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清晰的目标维度和完整的内容体系。其具体目标和内容如下。

(一)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维度

华特士指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这可以看作是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总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正确地体认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目的,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维度。

1.关注死亡,珍惜生命

美国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学者开始探索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他们强调生与死的一体两面关系,主张从生死相联、“由死观生”的角度考察人的生命与死亡。死亡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合意的生死智慧,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消解生命的威胁,进而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

2.体悟人生意义,从生命中学习

生命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鼓励而非强迫孩子发展智慧,它倡导切合大自然内蕴的奖惩系统,不过度保护孩子免于去承受他们所犯错误的自然结果。同时,生命教育还努力让孩子以更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些后果,使他们不致丧失勇气,并能明白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它还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以怀疑的态度审视那些不曾被质疑过而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知识内容。

3.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

生命教育是一种为学生快乐和成功地生活作准备、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为此,华特士生命教育基金会提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在身体、心灵以及精神各层面逐渐进步,成为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

(二)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教育之中,整个学校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生命教育特征。

1.死亡教育

美国中小学进行的死亡教育带有很强的大众化、普及化特征。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到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都有各类死亡教育课程、研习会和讲座。其内容包括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死亡、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对人的心理影响、自杀的原因及其防止、死的权利、丧葬礼仪与开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幸事件等相关知识。系统完整的死亡教育在改变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和防止自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有36个州将健康教育规定为必修课,按幼儿园和低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四个阶段将其内容细化,并确定了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其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点领域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区健康三个方面;中学健康教育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和感情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营养、药品的使用和滥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社区健康、环境健康、家庭生活健康等十个方面。

3.品格教育

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六种“特质”为目标,即可信赖性、尊重、责任、公平、关爱以及公民的职责与权力。在班级、学校或社区,品格教育的策略始终注重对生命的理解、关心、尊重和负责,同时强调教师、学生、学校和社区所有人的积极参与及其社会责任,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

4.个性化教育

美国的中小学非常注重儿童独立意识、自信心、反抗精神与行为的培养。学校强调探求真理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在对教科书的认识上,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本教科书,而应使用多种教材或参考材料,同时要提供多种教学理论,让学生进行比较、选择。

5.环境教育

美国环境教育中渗透着浓郁的生命关怀思想,它对生命教育价值理念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人类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在人与人交往中只有关心他人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才能维持自身利益的长久性。

6.生计教育

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生计教育分为小学和中学两大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无论在哪个阶段,学校都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使之与社会的要求“合拍”;要求学生了解职业的意义,培养其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计教育在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与未来的职业定向之间建立了应有的关联,使个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具备了动力和活力,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意义上理解自身的生命价值。

7.挫折教育

美国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在挫折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和生机,从而使其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同时,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深入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

美国的生命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与美国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重视理论指导是分不开的。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或者是停留在对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引进和诠释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具有影响的著作和学派。在课程和教学领域,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完整的构架思路和方法。我国中小学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操作模式、评价方式等还比较陌生。

在生命教育方面,我国需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对生命感情、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同理解,开展生命教育教材编著、教师培训、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此外,还要成立全国及区域性的生命教育研究组织和学术性的咨询团体;加大对生命教育科研的资助力度,重点支持有实力的科研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形成科研与学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

美国的生命教育并不是一门固定的学科或课程,而是随机的、整合的。在课程设计上,它坚持生命的完整性与统整性,重视各学科的统整以及生活事件的关联性。而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尚未完全脱离早期生物学科的窠臼,囿于思想品德、自然常识、安全知识等领域,或把生命教育视作地震等突发事件后的补救措施,课程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为此,我们应当借鉴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丰富多样的内容,着眼于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从死亡教育、品格教育、生计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形成立体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

生命教育仅靠理论的传授和语言的说教是不能

完成的。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是开放的、多元化的。例如,直接参观有关死亡的场所及其展览;通过观看有关影片和欣赏音乐来加深思考;阅读有关书籍和故事,并进行讨论;等等。鉴于此,我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做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知识传授与亲身实践、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同时,要采用亲身体验法、欣赏与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扩大生命教育实施主体的力量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与积极配合。中小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提供的正规生命教育外,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社区、新闻媒体、家庭等各种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是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要力量,它们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和生计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省市也开始开展生命教育。但是,生命教育的实施渠道还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由中小学自行组织实施。广大的社会机构和团体的参与程度不够,社会组织和家庭的教育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扮演好中小学生命教育辅助力量的角色。借鉴美国的做法,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全国有条件的中小学,除在学校开展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外,还应争取与社区、医院、企事业等单位合作,开展青少年课外生命教育活动;第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增加面向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节目;第三,鼓励社会组织募集生命教育基金,将其用于中小学生命教育,并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基地;第四,引导家长帮助青少年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使父母对儿童自发的、无意识的生命关爱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灵引导,让儿童以完满的精神准备去追求未来的幸福人生。

(四)完善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

制订法律、法规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保障,这是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实施生命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生命教育相关法规、法令的颁布,保证了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

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从国家意志层面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地位。这对促进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健全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生命教育走上法治轨道,仍然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生命教育立法应着眼长远,将生命教育全面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之中,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各项保障以及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等责任予以界定,使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生命关怀的理念还应贯穿于所有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42-02

一、绪论

大学生是社会给予了厚望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近年来大学生轻生事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令家庭感到悲痛,令社会感到痛心,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各高校及社会各级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加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及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点。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准确定位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角色,精准分析危机干预策略有利于维护并构建和谐、安全、稳定的大学校园环境。

二、具体案例

案例一:小华(化名)来自农村,曾就读于江西某大学。该生家庭比较特殊,父亲为三级残废,患有皮肤癌;母亲为家庭妇女,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因近亲结婚,小华两个哥哥均为弱智,无工作能力,且30多岁仍没有结婚。小华为家中唯一智力健全的人且学习成绩突出,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很高,但农村的重男轻女意识使得两个哥哥对其偏见很大。该生在大二上学期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

案例二:小兰(化名)也来自农村,曾就读于江西某大学。小兰家庭较贫困,父母亲为农民,靠在外打零工谋生。该生家庭为组合家庭,父母在40多岁才有了小兰,对其十分偏爱,期望值非常高。正因为如此,小兰的同父异母兄长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该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大三上学期有一门课程没发挥好,同时在是否考研问题上小兰受父母亲的不同意见犹豫不决,其母亲支持继续读书,但父亲要求其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压力,加上较复杂的感情恋爱经历,小兰在大三时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身亡。

案例三:小强(化名),曾是江西某民办高校学生,大三时在宿舍自杀身亡。经了解,小强系“意外”死亡。该生在宿舍1.5米的床栏上体验上吊自杀(该生身高1.75米),并告知宿友若自己无法忍受且不能站起时会挥手示意,室友便可将自己救下,但室友一直没有收到小强发出的信号,待室友将小强放下时,小强已经气绝身亡了。事后警方调查得知,在小强电脑中全是日本有关体验自杀的文件资料,在这之前,小强已体验过割腕、喝药等自杀方式,并称“很享受”这种欲死却不成的感觉。

三、高校辅导员在生命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策略分析

以上三个案例令人非常痛心,痛定思痛,笔者从案例中思考出了辅导员的角色及策略。综观三个案例,我们可发现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家庭关系、经济基础、学习压力、感情、职业规划压力及心理等因素引起的。因此,作为跟学生接触最频繁的高校辅导员,应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并分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首先,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案例一和案例二的主人公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不同的是案例二中的小兰一直名列前茅,但一次考试没有发挥好却成为她走上不归路的诱因之一。由此案例可得出辅导员千万不要忽视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因想不通、钻牛角尖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辅导员应建立学生学习动态档案,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情况,及时跟进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尽可能淡化成绩排名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时开导因成绩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和要强心理,开导并帮助其找出导致成绩起伏的主要原因。

其次,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经纪人。就业或升学是大学生四年学习的最终归宿。同出师门的同学一旦发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如其他人,则有可能会产生心理扭曲感,认为四年学习毫无价值,从而对人生失去向往,导致用自杀来逃避就业压力,用死亡来维护虚幻的自尊。案列二中的小兰因为对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再加上父母亲的意见不一而让她无法选择,并最终选择自杀来逃避选择。对此,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积极帮助学生认清优劣势,帮助他们规划好职业生涯。同时,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再次,辅导员是家庭问题的清障者。家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的自杀倾向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等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1]。小华与小兰家庭环境都很复杂,人口多、经济困难,这些共同特点也成为两者结束自己生命的关键诱因。为了清除家庭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辅导员应摸清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学生家庭档案,重点掌握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人口众多、父母关系不和谐、留守学生等家庭的孩子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因缺少家庭良好环境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此,辅导员应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经常与他们沟通,尽可能打开他们的心扉,营造出和谐关爱的气氛。

此外,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与情感的呵护者。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难中之难。案例二中的小兰感情经历很复杂,她在高中时曾有一个男朋友,大学时又与另一个男生发展了恋爱关系,在遗书中她透露了两者的选择问题是她走上不归路的原因之一。案例三中的小强在对待生命过程中的心理扭曲、心理极度不健康是其“意外自杀”的真正原因。小强“研究”各种自杀方式,“享受”自杀不成带给自己的说明他的心理已扭曲变态。为了呵护学生的感情与心理,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便更好的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甄别心理问题与思想教育问题。在大学生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心理教育让进校新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具备抵抗和化解危机的能力[2]。开展严格的心理健康测评,建立详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特殊群体。对于心理变态的学生,辅导员应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依托权威的心理机构或精神疾病专科做出有效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情感与心理的呵护者,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正确处理情感恋爱关系,积极完善人格,调节好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辅导员还应做好清除轻生事件不良影响的卫生员。笔者在自杀事件的善后处理中发现,逝者已矣,但事件却对其他同学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慌。因此,当轻生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应及时承担起清除不良影响的卫生员角色,做学生恐慌心理的安抚者,家长悲伤情感的慰藉者,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矛盾的沟通者[3],积极做好善后工作,抹除事件的不良影响。召开大学生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身边的案例告知大学生珍爱生命。建立以学院、班主任、班干部、寝室长、心理委员为主的五级安全预警联动机制,在学生中设立“耳目”,一旦发现情绪或心理异常者,立即报告辅导员以及时排除障碍。

四、结语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集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作,需要多部门的联动才能更好的完善。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的角色,根据角色定位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生命教育课题。

参考文献:

篇(11)

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可见,生命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面对人类严重的生存危机和青少年个体生命意识不断失落的现实,迫切要求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以此促进青少年向着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教册包涵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具有实施生命教育特别的优势。近年来,笔者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挖掘生命教育内涵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是中学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情感目标。所以,教师要善于从教册的显性与隐性内容中挖掘生命教育内涵,探求生命教育的素材和切入点,滋养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以及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尚情怀。如在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我没有严格按照教册上的内容去讲,而是播放了人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母亲十月怀胎、分娩后哺育成人的整个艰辛过程的科教片作为辅助资料,让同学们体会自己从无到有,从小逐渐长大的这十几年是极其不易的,这期间又凝聚了母亲多少的辛苦、劳顿和汗水,从而让同学们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而应该倍加珍惜,同时又增强了对母亲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生命教育和母爱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生物教学中,不论是实验课,还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都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爱护和珍惜各种生命,教育学生不攀折花木,遇到受伤动植物时应及时救治和保护,不随意浪费和损害作为实验材料的动植物。如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我让学生充分讨论既要让实验效果明显,又要尽量避免对小鱼造成伤害的最佳实验方案——模拟实验法,从而自然而然地渗透了生命教育,增强了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又如在学习“饲养和观察蚯蚓”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同学们掌握了蚯蚓的生活习性,然后让他们讨论从实验前到实验后(包括采集蚯蚓,进行实验,实验后对蚯蚓的处理等)的全过程中可能对蚯蚓造成伤害有哪些方面,怎样才能避免,最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同学们在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升华了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活化、延展教册内容

生物教册尽管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情感体验和已有的知识,想方设法搭建载体,创设契机去活化和延展教册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生命教育效果。如在学习《血型和输血》一节内容是,我没有直接去讲授人的ABO血型及输血的原则等知识点,而是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播放了“5.12”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生命大救援的纪录片,让学生静静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拯救生命的神圣价值。在长达二十几分钟的影片观看中,绝大多数同学被那痛失亲人和抢救生命的画面感动得热泪盈眶……然后,我引入正课——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唯一不可替代和重新开始的,一个生命的消失,对于家庭、社会、他人带来多大的痛苦,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在突发事件中我们如何应急脱险和自救逃生;当一个人在生命拯救过程需要我们帮助和付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在献血和输血时我们应掌握那些知识……这样,在活化和延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增强了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懂得了相互关爱的意义。又如我在讲授《青春期》一节内容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让学生记住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知识点,而是把我准备的青春期教育读本《少男少女》分发给小组,并根据读本内容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填写“情感直通车”问卷调查表,同学们通过自己答卷、归纳梳理问卷,整理成“我在青春期”的短文进行展评。通过这种方法,使同学们既正确认识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重要变化,又增进了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意识,培养了正确处理同学间关系和沉着应对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的能力,树立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开放教学课堂

生物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科学,生命教育实效的取得,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但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努力将教册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心理体验,才会收到更大的效果。为此,我努力开放教学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实际,走向大自然,在学生亲身体验中感受生命的真谛,领悟生命的伟大,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如在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我和同学们利用几个星期日,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河流的污染情况,调查了学校所在地旅游景点——太白山植被破坏情况,观察了一家淀粉厂的污水排放口,然后让同学们分析造成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写出调查报告,提出个人的建议与对策,并结合“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 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以“我是环保小卫士”和“给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份信”为主题,开展墙报和书信比赛。同学们有的建言献策,倾诉内心对环境破坏的担忧和焦虑,有的以漫画形式警示,告诫人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共同保护身边的环境和各种生物,并立志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地球,保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