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农经济意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6 10:52: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农经济意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农经济意识

篇(1)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08公顷,且因城市建设、水土流失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持续减少。同时,我国拥有九亿多农民,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农业及农产品经济效益是否增加。可见,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经济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调整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1.财政上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1)政府要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国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总量可观、结构合理,而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政府要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就必须考虑对农业的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使其成为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2)健全农业补贴政策。在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是最重要的两项。过去,我国对农业的补贴主要是针对流通领域,农民不能得到全部补贴,不能充分感觉到国家对种粮的鼓励和支持,不利于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2.给予农业税收优惠,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构建新的税制体系。要逐步在农村取消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在增值税方面,尽快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实行免征或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适用农村、农业方面的征税项目实行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产业优化升级。

(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凡是对农业生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上要给予鼓励;对有损于生态资源保护的,开征环境保护税;修订和完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大幅度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而且此项收入要直接通过财政用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3)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税收政策。一是以产业政策为指导,适当降低目前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凡是简单加工的免税,对深加工的要减半征收增值税;二是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要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对农产企业进出口税收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和发展外向型农业。

3.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减少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干预,打造服务管理型政府,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保护和调控作用,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引导:各级政府根据农业资源和农业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重点培养对象,通过规划来引导农民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通过信息引导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政府要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平台;政府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典型要进行总结、宣传、推广,以典型示范引导农户进行生产经营。

(2)保护:主要是对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及整个产业体系的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对基地、农田进行保护,确保其不被随意侵占、变更用途。

(3)调控:政府除了在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上发挥作用外,还要通过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来调控主要农产品价格。政府在重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各种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同时,还要搞好市场流通秩序的建设,对一些大市场进行重点扶持,使其从一般的集散型市场转变为集信息、交易、拍卖以及多项服务为一体的市场中介。

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发展知识经济首先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其次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再次,将科技知识运用于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替代稀缺资源,由此保证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可持续快速地增长;最后,利用创新推动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增长。如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

2.调整经济结构

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面,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藏、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此,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并将方案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项目,真正使其产生强大的生产力,让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3.发展特色农业

特色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小生产农业逐步走向品牌化和规模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比较通过市场得到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市场的变化发展通过价格机制又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拓宽市场,获得更具优势的竞争力,产业分工要更加细化、生产要更加专业化。随着区域品牌的形成,规模优势的获得,促使更多的生产要素向该产业该区域流动,形成区域特色产业持续的竞争活力。当然,在实现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还要沟通生产与流通,解决农业小生产与规模大市场的矛盾,通过市场拉动提升产业竞争力。

4.促进劳动力转移

目前,农业的从业人口饱和,越来越多的农民只有从农业转移到其他产业,剩下的农民才能分享相对增加的资源和农产品市场份额,从而增加农业收入。为此,应加速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此外,政府有责任通过教育培训、劳务派遣、服务维权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推动劳务经济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三、提高资本积累,奠定农业经济发展基础

1.控制人口增长

农业劳动是其它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种植粮食需要耕地,没有充足的耕地,就无法保证人们必须的足够的粮食。然而。急剧增长的人口与不断减少的耕地和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构成了一组人口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在农业生产中,土地和人口是最基本的要素,人口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能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由此可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仍将是未来要落实的基本国策。

2.保持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比例的协调

经济增长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教育得到的,劳动者的受教育过程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资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不平衡,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存量,保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协调发展。

总之,我国农业必须加快市场建设,健全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作为政府部门也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于维会.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J],现代商贸工业, 2007,(10):147-149.

篇(2)

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省人力资本的素质。判断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高低,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因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无不依赖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的支持,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劳动力资本的科技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还应加大对知识技术的投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应用。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人均农业资源十分有限,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5.23亩,且因城市建设、高速公路的修建、水土流失等多种原因,耕地面积还在持续减少。从技术水平上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总体比较低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和知识低投入的生产,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

三、我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流通机制不活,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小,集聚和辐射范围不大,品牌化经营、网络交易尚未推广到农产品的流通领域,农民普遍对市场陌生,并且缺少中介组织,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目前农村初步建立的中介组织,因机制不活、功能不全、服务不利,农民仍然得不到稳定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产品销售速度和质量成了重要问题,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技术的掌握及应用状况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我省农业生产还处在半机械化、半手工的操作阶段,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人才,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难,制约了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合理化、高效化转变,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投入大、产出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四、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1、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著明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依次分为: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和创新技术的发展阶段。与以要素和投资为核心的竞争相比较,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竞争,明显更胜一筹。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这种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便是知识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知识生产与应用的源泉,如农业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交融为基础的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等,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现有农业知识系统蕴藏的生产潜力可以有效地释放出来。促进生产的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1-0026-06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任意两个群体间的歧视行为,西方学者的兴趣集中于歧视对这些群体总收入的影响,并认为歧视行为将会导致歧视双方的零和博弈,即歧视方的总收入因歧视行为而增加,而被歧视方的总收入会等量减少。歧视经济学之父Becker(1957)通过构建歧视经济效应的个人偏见模型,却表明歧视行为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歧视双方各自的收入水平。之后,西方学者继续对劳动力市场歧视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核心内容仍然围绕收益问题,如迄今形成的歧视市场竞争理论、歧视垄断模型、统计性歧视理论和前市场性歧视理论等四大歧视理论,均涉及歧视行为双方的得益损失和社会福利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等问题(Krueger,1963;Thurow,1969;Phelps,1972)。我国学者在梳理国外歧视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歧视现象(典型的是户籍歧视)也展开多维研究,有些学者已开始关注区域歧视现象①,如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歧视(卢周来,1998),但是对“区域歧视”还没有学者作出清晰界定,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也都刚刚起步。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大量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是这一进程的显著特征。然而,这些异地劳动者却受到本地人群和组织(政府、企业或当地居民)不同程度的利益侵蚀②,出于利益最大化经济理性考虑和人格尊严要求,他们越来越趋于流向弱歧视地区,从而引起区域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失衡(张宗和、宋树理,2006),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因为经济发达地区以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依靠制度先发优势,利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发展了大量的传统加工制造业,这种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廉价、低技能劳动力,确实也曾吸引了大量异地农民工的流入即所谓“民工潮”。目前虽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加工制造业仍是其经济增长的引擎,仍然需要大量的廉价低技能劳动力。虽然全国农村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有增无减,但不是必然保持改革初期的流向,已流出的劳动力的流向也会发生改变。

因此,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动趋势表明,农民工区域间流动加速是今后农民工流动的一大特征,异地歧视的负面社会经济影响会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针对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异地歧视经济效应分析

异地歧视是本地人群和组织对外来劳务者的利益侵蚀行为[ZW(]关于异地歧视的内涵界定和形成机理可见:张宗和、宋树理(2007)。[ZW)]。群体间的歧视行为是个体间行为与选择互动过程的集合,因此,个体的视角是研究异地歧视的微观基础和逻辑起点,由点扩至面便构成区域性普遍的异地歧视现象。因而,分析异地歧视的效应应从深入分析个体间的歧视影响入手。

(一)异地歧视效应分析起点的一般规定

(1)异地歧视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自由性扩大而日益凸现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客观存在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2)异地歧视是本地人群与流入该地的农民工两大群体间的行为,它的影响必然体现在个体的行为与选择中。

(3)异地歧视个体有主、客体之分,主体是本地民营企业及本地员工,客体是流入该地的农民工。企业与不同来源地员工的关系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本地员工以当地居民或下岗职工为主,流入外来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他们在新行业中的技术水平相当,可以认为是同质的因而能够相互替代。企业总效益在业主、本地员工和农民工间分配,在利益一定的情况下,其分配是此消彼长的。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农民工主要是为了“糊口”而外出获取经济利益,所以追求的主要是生理满足。由于企业主导利益分配,因而异地歧视个体重点分析企业和农民工。

(4)歧视行为个体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但是限于有限理性[ZW(] 有限理性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石的“天才”式理性,融入了直觉、情感、有限计算能力等因素,更符合社会人行为。虽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洞察了有限理性,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中也论述过有限理性观点,但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以乔治・阿克若夫、卡尼曼和托马斯・谢林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才将有限理性纳入经济学研究的正途。目前,关于有限理性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ZW)],做出的决策是次优选择,与最优选择的差额成为自然决策误差。

(5)歧视农民工要承担无歧视生产条件下的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歧视收益,歧视主体的利益就会受损。

在后文的分析中,不再赘述此一般规定。

(二)模型设计及推论

设定一个企业j,在该企业内有本地员工M人,农民工N人,m是本地员工在总雇工人数中的比重,n是农民工在总雇工人数中的比重,且m+n=1。企业总效益[ZW(] 企业总效益是作为法人主体的企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得到的利益。张维迎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将经济主体活动所得定为支付(payoff),其内涵和本文中针对不同经济主体界定的利益也是相一致的,之所以利益主体区别对待,并赋予特定涵义,是为了分析的便利。[ZW)]为I,企业利润p,本地员工利益mlm和外地农民工利益nln,lm和ln分别代表本地员工和农民工的劳动量。在此,企业总效益作为企业法人利益,可理解为企业各主体经济活动的总体回报,即业主和员工利益之和,则在非歧视条件下,满足:

如果农民工因异地歧视而不能得到与自己边际生产力相等的边际收益,还要支付高昂的生活费用,即使不考虑情感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他们也会流向待遇更好的地区。结果在生产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高于劳动力的供给,雇用本地劳动力的价格就会提高,而且满足新增劳动力同样的利益要求,因而在γ下降的同时,α也下降,β则会提高。可见,业主因异地歧视而收益下降。同理,我们可以推导区域异地歧视对相关群体利益的影响变化。此作用机理过程,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更加简明的方式来探讨,即函数公式

maxI=f(p,m)

其中,I代表业主的利益函数即收益,p代表利润,m代表本地员工在雇工总人数中的比重。

显然,m越大即雇用的本地工人越多,那么,因异地歧视农民工而支付的成本就越高,企业的收益也就越小。因此,p和m是此消彼长的,从而我们可以构造业主收益的凸性无差异曲线图(如图1)。

IC是业主收益的无差异曲线,业主对农民工的异地歧视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变得越陡峭,而水平线P1P1代表着企业的利润总额。假如雇主不存在异地歧视,则IC曲线就是一条水平线,模型中就不存在均衡点,也就是说,均衡要取决于随机性因素,而不取决于模型中的相关系数(大卫・桑普斯福特 等,2000);假如业主存在异地歧视,如IC所示,业主只能逐渐接受雇用清一色本地工人的选择,并承担由此支付的高昂成本。即使雇用本地员工和农民工的工资一样,都是w,但是本地员工的保障和福利水平却高于农民工,且工资与保障和福利是此消彼长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因而,农民工的整体收益也是低于本地员工的。对于业主而言,其收益总额可分为要素(如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得和依赖要素的歧视所得两部分,要素所得可计为i,依赖要素的歧视所得可计为id,其中d为歧视系数Becker(1957)将任意群体间的市场歧视系数定义为他们实际收入之比与不存在歧视时两者收入之比的差值,而我们文中定义的歧视系统d,只是为了分析歧视产生效应变化而设定的衡量歧视程度的指标。,因而,收益总额可表示为i(1+d),当d>0时,表示短期内因歧视农民工而增加的收益;当d=0时,表示无异地歧视;当d<0时,表示长期内因歧视农民工而高额雇用本地员工所承担的成本。而id这个偏差是由农民工在企业中工作引起的。显然,农民工使业主承担的成本是可用货币量化的利益额的等价物。由依据d产生的效应变化可以发现,将异地歧视行为引入经济模型,并探究它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农民工长期因异地歧视造成利益受损而流走他处,那么业主的歧视利益也将随之降低,而且本地员工在雇工人数中的比重越高,利润就越低。其实,本地员工的比重没有达到100%前,企业总效益就已经变成负值了,在图1中,这种关系可以用新的利润曲线P2P2表示,而在这种条件下,业主的均衡点在P0,收益损失等于P2P0的差额。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d越高,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越明显,企业的歧视收益会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而且本地员工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如果农民工与本地员工的利益差距呈递增趋势,那么农民工就会逐渐流走,而企业将会承担越来越高的支付成本,因而,农民工的比重有回升趋向;如果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不是同质的,那么异地歧视影响就会逐渐弱化。

前文中我们已经假定本地员工和农民工是同质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完全的替代性,那么我们从图2还可以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启发。

[TPZ1.tif,9*2。16,Y][TS(][JZ][HT5”H]图2 农民工的收益和就业水平[TS)]

其中,AA斜线就代表着无歧视行为条件下的边际收益产量(也代表着劳动力需求曲线)。如果业主歧视农民工,则农民工需求曲线就会向原点一侧位移,即移至BB,其移动的数额等于(-id),目的是为了冲抵成本id。如果把这种位移理解为纵向下移,则意味着农民工的收益等于Ia时,业主所乐于雇用的农民工人数将与本地员工数持平(即点L1)。如果把这种位移理解为纵向左移,则意味着当本地员工和农民工的收益相等即都为Il时,业主所乐于雇用的农民工人数仅为La。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从长期看,歧视型业主将被非歧视型业主驱逐出市场,因为后者可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为产业升级准备足够的劳动力,并随着人力资本的投资积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Becker,1964);从短期看,在市场的筛选过程还未达到适者生存的程度时,本地员工和农民工的收益和就业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异地歧视经济效应的统计检验

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证实了本地员工与农民工的收益和就业的差距程度。

1.数据来源

由于浙江省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农民工流入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能够代表转型期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一般特征。此次调查包括2003―2004年对浙江杭州、湖州、宁波、温州四个地区11家民营企业2400余名员工以及2005年对杭州450家民营企业业主以及11700名外来劳动力的两次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70%以上,符合有效标准。我们调查的指标是外来劳动力,来源于外地的农村和城市,但是其中农民工占75.4%,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问题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异地歧视问题。

2.指标设计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本地员工与外来劳动力收益和就业差异主要表现在年收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员工对企业解雇人员的认识等三个方面。我们利用指标测度本地员工与外来劳动力收益和就业待遇的差异程度。

其中,d为任意数,L代表本地员工,l代表相应组本地员工人数占本地员工总数的比例,A代表外来劳动力,a代表相应组外来劳动力人数占外来劳动力总数的比例,j为正整数(1≤j≤6)。

3.统计分析

收入歧视是歧视的最重要内容,歧视必然要表现为收入方面的歧视。为此我们对收入的异地歧视专门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

表1统计分析表明,在年收入低于10000元的员工人数中,本地员工人数比重都低于外来劳动力,而年收入高于10000元的员工人数中,本地员工人数比重明显地高于外来劳动力,这说明外来劳动力的年收入普遍处于较低水平。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解雇员工的意向是衡量是否存在异地歧视的另一重要指标。存在异地歧视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必定是培训本地员工和解雇外地员工,调查数据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表2统计分析表明,在企业培训员工的过程中,本地员工是企业培训的重点对象,外来劳动力则处于弱势地位;员工对解雇合理性的感受是反映歧视与否的指数,在对企业解雇员工的认识上,本地员工认为合理的占多数,外来劳动力认为不合理的则占多数,说明外来劳动力在就业待遇上与本地员工相比遭受到明显的歧视。

企业内部存在的不同工种和岗位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差异:一是同样的劳动力支出,获得的收益会不同;二是不同的岗位,获得的支配权会不同,如在管理岗位上和在普通工人岗位上,就存在管和被管的差异。正常情况下,岗位与劳动者的能力或特质是相匹配的,但是我国许多企业是技术水平一般或低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岗位并不需要较高的能力要求,因此,如何配置岗位就存在倾向性问题。

表3统计分析表明,在企业工作性质上,本地员工担任管理工作的占多数,而外来劳动力则多从事技术和一般工作。据调查,本地员工和外来劳动力在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方面差距不大,在经济分析中,一般被认为是同质的,但是在工作性质上却存在明显的区别。如前所述,工作性质或岗位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工作能力的外在标志,在工作能力大致相仿的情况下,管理人员的地位是企业里较上层的,因而本地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显然是高于外地劳动者。

三、简要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异地歧视表象上是一种零和博弈,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个体的根本行为动机。然而,长期动态分析表明,异地歧视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非理,必将对歧视双方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以上分析表明,短期内两类来自不同区域群体的收益和就业还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长期看歧视型业主将被非歧视型业主驱逐出市场,而农民工则成为异地歧视的最大利益受害群体。近年来农民工流向变化,以及企业高工资也难以雇用到适量劳动力等现象可见此一斑。

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弱化异地歧视的负面社会影响刻不容缓。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人口计生委等九部联合发出通知国家清理农民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中国人口网,2004-08-04。[ZW)]值得庆幸的是,农民工异地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需要加大农民工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在吸引和管理农民工方面的经验交流,比如某些地级政府采取的“强化服务外来民工”、“丰富民工娱乐生活”、“解决民工子女教育”等措施,改善了外来劳动者的生活和就业待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值得学习。另外,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引导资源流动为主的今天,应深化政府政策的传导机制改革,加强传导环节的执行力度,保障信息传导的舒畅性。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异地歧视是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受到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绝非易事。诸如文化观念和社会习俗,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博弈才达到如今的稳定均衡(培顿・扬,2004),要打破这种均衡就要克服路径依赖,必须注入新的理念,并能在长时期内加以深化才能产生效益。我们认为,实现农民工本地化才是消除异地歧视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大卫・桑普斯福特 等. 2000.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19-227.

卢周来. 1998.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视[J]. 经济体制改革(3).

培顿・扬. 2004. 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宋晓梧. 2005. 关注劳动报酬与资本收益的失衡[N]. 中国经济时报,-12-22.

张宗和,宋树理. 2006. 中国“民工荒”的制度成因和行为分析[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

BECKER G S. 1957.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ER G S. 1964.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R].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KRUEGER A O.1963.The economic of discrimination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LXXI(5):481-486.

PHELPS E S.1972.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LXII(September): 659-661.

THUROW L. 1969. Poverty and discrimination[M].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48-57,111-138.

参考文献:The Economic Effects of PeasantWorkers Discrimination in New Regions

ZHANG Zonghe1 SONG Shuli2

(1.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2.Zhejiang Education College, Hangzhou 310012)

篇(4)

2青海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效益低下,青海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2.1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近年来,青海省农业产值结构总体变化不大(表2),种植业产值与牧业产值相当,基本都维持在50%上下,而且种植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牧业比重逐渐上升;林业产值较小,比重在1%-5%左右;渔业产值比重最小,不足0.5%,农业生态系统单一。1991年,青海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5.79∶2.69∶46.15∶0.31,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71.45∶3.19∶25.14∶0.21;2011年,青海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4.58∶1.81∶51.7∶0.09,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变为50.79∶3.8∶32.15∶10.45,从以上比较不难发现青海省农业结构不尽合理,调整缓慢,农业的产业链简单,农业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没有合理的发挥出来,缺乏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对农产品的加工基本上处于原始或粗加工状态,没有产前产后产业的增值,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2]。

2.2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虽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渐下降,但其就业人数比重与其产值比重很不相称。2011年,青海省第一、二、三产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为67.63%、17.79%、14.58%,而相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GDP结构为9.3%∶58.4%∶32.3%。三次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别[1],2011年第一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为3.71%,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为61.09%,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为35.2%,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3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聚集了一半以上劳动力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却不到1/10,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力也微不足道。说明第一产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处在最薄弱地位。

2.3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迟,发展速度慢自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青海省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区域性主导性产业逐步确立,但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迟,规模小,竞争力弱,布局分散,还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和带动效应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不高,加工转化率只有31.2%,加工产值不到农业总产值的30%,大多是初级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加工增值;农业标准化生产刚刚起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数量少,名牌优质专用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全省无公害果菜面积比重只有7.9%。

2.4农业成果转化率和农业效益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非常大。青海省严酷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土壤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压力,提升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同时,农业又是弱质产业,经济效益较低,与其他产业相比,市场竞争力弱。1991年青海省农业土地生产率(农业增加值与耕地面积比率)为1202元,仅为同期全国水平的29%。2011年为8600元,也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23%;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与总人口比率)从1991年207.2元/人提高到2011年的1260.33元/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36%和69.66%。这就要求农业发展必须依赖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但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制约和投入不足,导致大量农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青海省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显著提高。

2.5农业生产投入低,生产能力差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加大,速度加快。近年来青海省推进引大济湟、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水源建设、东部城市群综合供水网络四大骨干工程建设并发挥效益。但由于水利建设覆盖面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2011年青海省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为4.88%,2011年下降为2.91%,1991年此指标全国平均水平为10%,2011年为8.23%。1991年青海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42%,2011年为3.34%,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3促进青海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要实现青海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作后盾。只有经济较快、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农业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条件。

3.1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

合理的农业结构是农业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各种农业资源在不同农业部门的重新配置。青海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准确定位农业结构调整主体,选择科学的调整方式,农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为调整主体的原则;其次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可行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青海省农业的主体部分,相关农业科研与推广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应积极进行种植业技术创新,推广养殖业结构调整。

3.1.1结合青海省农区降雨量少、干旱的特点,多发展一些适应干旱地区且抗旱能力强的各类作物和林果品种,研究总结推广相关栽培管理技术;大力推广适合省内农业生产的地膜覆盖。推广多熟制种植和高效农业建设等农业抗旱节水及高产技术,使种植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之路。

3.1.2发展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兼得的畜牧业,大幅度地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同时可使草产业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为实现青海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青海省具有发展草畜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充分利用青海省丰富的草场、草种资源,继续加强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的同时,大力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业,推动畜牧业发展。

3.1.3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生产布局,必须按照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青海省地域广阔,气候差异较大,调整农业区域生产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地既有的农作物结构和自然生产条件,以区域比较优势和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标准,科学合理划分农业区域布局。若把青海省划分为四大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可以定位为(1)东部黄土高原综合农业区:包括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州同仁县和尖扎县、海南州贵德县、海北州门源县。面积3.5×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85%。本区是全省土地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适于作物和牧草生长,为农林牧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应重点发展粮食、蔬菜、水果以及肉奶蛋禽生产及其加工。(2)环青海湖牧农渔林区:本区包括除贵德县以外海南州全境、除门源县以外海北州全境、海西州天峻县。面积9.3×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87%。本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0℃以下,年降水量300-400mm,表现为冷湿的自然环境。以牧业生产为主,是青海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一个地区。(3)柴达木盆地农牧林渔区:本区包括除天峻县以外的海西州全境,土地类型多样,耕地面积占0.15%,林地面积占2.25%,水域面积占0.21%,是国内典型的绿洲农业区,粮食产量高,蔬菜瓜果种植成功。今后应加快蔬菜、果品及肉类副食品加工。(4)青南高原牧林区:本区包括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的泽库县和河南县[3]。面积34.77×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8.21%。畜牧业是本区的支柱产业,应重点发展牛羊肉生产加工、乳皮、毛、以及乳类产品,扩大现有市场规模。

3.2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

篇(5)

项目融资即项目的发起人为经营项目成立一家项目公司,以该项目公司作为借款人筹借贷款,以项目公司本身的现金流量和全部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并以项目公司的资产作为贷款的担保物。融资方式一般应用于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其他投资规模大、具有长期稳定预期收入的建设项目。我国国内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方式BOT就是属于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包含建设—经营—转让三个主要过程。项目融资的优点是融资渠道多,筹集资金的风险比较分散,资金巨大,此外还能享受一定的税务优惠。缺点是需要获得机构贷款,监管严格,融资成本高。

2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属于结构性的融资方式。未来收益的融资需要凭借资金需求者的部分资产来进行,资金需求者的资信能力与资产本身的偿付能力能分割出来,有利于建立一种有效、严谨的交易结构。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资产证券化融资还能盘活现有的农村经济企业的存量资产,将暂时闲置的运营效率不高的设备注入资金投产使用,产生经济效益。可逐步探寻在农业企业中使用资产证券化融资,使农村经济组织发展规模化、产业化。

3.我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任何经济组织融资方式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选择方式也是不同的,同时还受到所在行业特点的限制。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的因素很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仍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3.1农村经济组织自身问题

(1)农村经济组织融资结构较窄。从融资主体和融资中介的角度来看,对经济组织的融资可以分为内源和外源融资两类。内源融资主要是经济组织在经营活动后所产生的资金,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具有原始性、抗风险、低成本和自主性的特点,关系着经济组织的生存发展状况。外源融资是经济组织向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包括如: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卷,现今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也属于外源融资。可以看到,我国多数农村经济组织多采取独资和合伙形式建立,受组织自身发展因素和能力上的限制,对内源融资的依赖性比较大,但是多数农村经济组织的内源融资能力又十分不足,单靠内源融资已经很难满足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所以外源融资在现今显得十分的重要,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组织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我国商业信用和外融经济市场的发展较为缓慢,还认为这是一个新生的事务,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细小,生产经营能力非常有限,生产经营风险较大,企业获利能力偏低,企业所能承担的外部融资成本非常有限。农村经济组织要积极参与当地龙头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寻求相应技术与资金支持。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合作组织,创新融资抵押担保方式。积极创新地方特色农业,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积极扩大融资渠道,谋求多元化的资金支持。(2)农村经济组织缺乏现代管理体制。我国大多数农村经济组织都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所创建的企业信息不明,企业信用度不高。农村经济组织基本上所采取的都是家族式,亲属型的组织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机制,使得信誉度不高。而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上的不健全,使得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银行不能把握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信贷的能力较弱。农村经济组织应当着眼发展,建立科学的可行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理顺关系。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治理结构,不能照搬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要清晰界定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利与义务,并且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经营层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消除或减少内部人控制的现象。(3)农村经济组织缺乏可抵押担保财产。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都比较小,实力微弱,资信度偏低,抵押品的价值有限,很难找到有担保资格的单位、合作组织或个人出面为其担保或相互联保。加之农村土地属于承包经营权,土地性质属于集体性质,所建房产都不能用作抵押,权证不全,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不能作为抵押资产。银行基于防范风险保证贷款的安全,一般只对农村经济组织开房1年期信用或者抵押贷款的窗口,3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十分少。而对于农村经济组织来说,农业产业具有特定的季节性和急需性,贷款的期限太短就可能导致资金运作中出现断裂。此外,银行审批贷款从支行到分行,再由分行审批房贷到支行,时间流程较大,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篇(6)

在农产品的销售中,随着市场的供应不断增加,销售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尤其是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农产品也会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农产品不再仅仅是人们的食品,逐渐的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农产品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档次。这时,需要对市场进行定期的掌握,把产业结构科学化,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市场经济管理,提高农产品贸易的科学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培育效率可以把生产工业化、规模化,使得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益长期处于高水平,在国际中可以立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段。

(二)农产品创新对知识经济的需求性

在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种类在不断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对于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更是激烈的竞争,为了更好的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需要在科技的支持下前进。科技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农产品的质量,通过科技工作人员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好产品将会逐渐的投入到市场中。通过对市场的研究,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中不断的提高产品的声誉,占领农业市场经济的制高点。

二、构筑市场农业经济体系,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一)开发市场,建立市场农业基地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农产品的消费者来讲,它的质量和价钱是人们比较关注的。所以,根据这一需求,可以规划建立一些比较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基地中培养无公害的农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农产品基地中,我们除了培育比较常见的农产品外,还可以把一些由于地域条件不易在室外种植的农产品进行培育。另外,在招商引资方面,可以对于商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与此同时,也帮助周围的人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加工增值,培育龙头企业

不断的发展农业副产品的加工,把农业进行产业化的经营,适时培养一些企业的龙头,运用工业中的发展模式进行农业的发展,不断的推动农村向现代化的道路前进。由于农村工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建立农产品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是不可避免的。在进行龙头企业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特色和规模,把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管理投入到企业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扩大企业的规模,只有拥有了规模才会获得更好的效益。在这些条件都具备时,最关键的就是保证农产品和副产品的品质,只有优质的产品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13

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是县级农机推广培训部门,主要对新技术和新机具的使用进行组织培训。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也是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之一,承担一部分阳光工程的专业技术和职能的培训工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专业技术的重要一部分,通过这项培训,可以将先进技术向农民传达,以达到大面积推广和保护耕地的目的。

1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

2013年8月7日,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承担的阳光培训来到了洼中高村,展开了为期两天的以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为辅的培训。

1.1培训前准备

首先,通过村委会将这次培训的内容、意义及具体安排事先传达给农民,并引导农民主动参加。其次,通过选拔选聘,最后选定包括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在内的9名有高级职称的培训讲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培训教师在培训前深入到农民中间进行调研,了解农民需要了解的科技知识,并组织编写了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膜下滴灌技术等培训资料,并免费发放给农民。最后,培训教师根据选定的培训内容制作课件以及实物挂图等,让农民充分了解科技知识。准备工作做的充分,保证了教学内容和秩序有条不紊。

1.2培训中突出重点

对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培训的是农安县著名农机专家姜新华教授,姜教授主要向农民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几项核心内容,即改变土壤耕翻的传统模式,实现少耕或免耕;耕作后用秸秆进行覆盖并用农作物残留的茬固定土壤;机械播种,复式作业;用农药控制杂草等。从秋季收获后土地的整理到翌年春季的机械播种,到用农药除草并深松追肥,收获后保留高茬等都做了介绍。同时还着重介绍了秸秆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深入松土并配合施肥可以提高耕层为农作物提供养分等。讲授的课程深入浅出,使农民意识到传统耕作对农田的破坏,同时限制粮食增产,只有通过保护耕作技术才能使农业生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让农民更直接的了解讲授知识,利用挂图分析了土壤深松整地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拖拉机功率小,太深拉不动;二是机具不配套,用的不是深耕机器;三是人为导致的浅耕,为了节省成本。此次培训让农民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机械的原因导致深耕不到位,不能起到理论上的作用的不认同甚至抵触情绪完全被化解。

1.3培训后跟踪服务

培训结束后,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将每位培训教师的联系方式都留给农民,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学校也会不定期进行回访。另外,学校制定了培训计划,以巩固之前培训内容。洼中高村党委书记董宝占全程参加培训,并表示培训后,一定要按照培训内容来种好村里的责任田,用事实说话,让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洼中高村生根开花,让理论用于实践。

2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2.1加强领导

要成立由农机推广站、植保站等部门的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推广实施小组,负责宣传技术,并开展技术培训,包括机器使用演示、跟踪服务、技术指导等,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2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可以在每年秋收前结合前几年农作物的免耕播种情况,组织人员编制知识问答,并将问答印刷发放到农机手和农民手中。聘请专家进行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讲座。深入农民家或田间进行现场指导,并解决农民现场遇到的问题。要在电视、网络中加强播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短片,进行多渠道宣传。

2.3做好跟踪服务

要跟踪以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项目实施到位。根据各县、镇、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落实到村、到个人、到地块。与项目示范村和农户签订协议,以确保项目中的任务实施到位。

2.4做好对比实验

由于各村各地块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所以操作工序也不能完全一致。工序不同、地块情况不同都可能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必要在各个重点示范区进行对比试验,主要是进行玉米秸秆还田,不还田直立的情况下免耕播种和传统播种的对比。对比的试验田要采取统一供应种子、统一安排机车作业,并委派专人对试验田进行播种到收获的全程观察,以方便在同样情况下采集第一手资料。可以组织农民对试验田作物的各个生长期进行参观,使农民现场体验,切实体会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

3Y语

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机部门和科研部门联合进行学研产一体化的结果。要想这项技术顺利推广,就要把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做好,让农民充分了解这项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于粮食增产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让农民自觉运用这项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不断扩大应用面积,逐渐形成保护性耕作地带,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地块保护耕作技术的创新研究,形成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推进农机农业服务产业化发展,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297-01

为了探讨农田养分循环技术与参数,形成农田养分循环模式,进行了农田养分循环试验研究,以为更好地推广农田养分循环技术提供参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西省宁都县湖岭村干丘组曾还河的责任田中。试验田土壤为潴育型乌黄泥田,肥力中等,土壤质地为轻粘土,地形部位为丘坡麓,前作为水稻。

1.2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早杂淦鑫203。

供试肥料:干稻草、红花草、猪粪、九化尿素、加拿大产氯化钾、绿佳牌过磷酸钙。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施干稻草3 750 kg/hm2+红花草7 500 kg/hm2、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135 kg/hm2;处理2:施干稻草3 750.0 kg/hm2+湿猪粪15.0 t/hm2、N 75.0 kg/hm2、P2O5 37.5 kg/hm2、K2O 67.5 kg/hm2;对照(CK):无稻草和有机肥还田,只施纯N 150 kg/hm2、K2O 135 kg/hm2、P2O5 75 kg/hm2。小区面积为300 m2,不设重复。小区间设置宽0.3 m、高0.2 m的田埂,田埂用塑料薄膜覆盖,实行单灌单排,以防肥料间相互渗透,成熟后单收计产。

1.4试验过程

水稻于2010年3月25日播种,4月29日抛栽,7月22日收获,抛434孔塑盘975片/hm2,保证抛秧30.0万~31.5万蔸/hm2。

1.4.1水分管理。坚持泥皮水抛栽、寸水返青、浅水勤灌、后期干湿交替、适时晒田的原则[1-4]。于5月18日和6月17日共晒2次田。

1.4.2肥料管理。有机肥、稻草、磷肥全部作基肥施下,氮、钾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5∶3∶2的比例施用[5-6]。①处理1:4月24日施入干稻草、红花草,经切碎后进田,然后三耕三靶;4月28日施尿素163.5 kg/hm2、过磷酸钙625.5 kg/hm2、氯化钾112.5 kg/ hm2作基肥;5月10日施尿素99.0 kg/hm2、氯化钾67.5 kg/hm2作分蘖肥;6月6日施尿素66.0 kg/hm2、氯化钾45.0 kg/hm2作穗肥。②处理2:4月24日施入干稻草、湿猪粪,干稻草经切碎后入田,并三耕三靶;4月28日施尿素81.75 kg/hm2、过磷酸钙312.75 kg/hm2、氯化钾56.25 kg/hm2作基肥;5月10日施尿素49.50 kg/hm2、氯化钾33.75 kg/hm2作分蘖肥;6月6日施尿素33.00 kg/hm2、氯化钾22.50 kg/hm2作穗肥。③对照(CK):4月28日施尿素163.5 kg/hm2、过磷酸钙625.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作基肥;5月10日施尿素99.0 kg/hm2、氯化钾67.5 kg/hm2作分蘖肥;6月6日施尿素66.0 kg/hm2、氯化钾45.0 kg/hm2作穗肥。

1.4.3病虫害防治。整个大田共打药3次:第1次在5月12日,用40%磷1 500 mL/hm2、氨基酸48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1代二化螟和稻象甲;第2次防治二代卷叶虫、稻瘟病、稻飞虱和纹枯病,6月3日用稻门神300 mL/hm2,75%三环唑600 g/hm2,30%噻嗪・异丙威1 500 mL/hm2和3%井冈・嘧甘素3 kg/hm2对水675 kg/hm2喷雾;第3次在6月24日,用稻门神300 mL/hm2,75%三环唑、30%苯甲・丙环唑300 mL/hm2,30%混灭威・噻嗪酮2 250 mL/hm2和中华恒丰素240 mL/hm2对水675 kg/hm2喷雾,防治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

2结果与分析

2.1水稻生育期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2的成熟期较CK分别推迟2、5 d。处理1、2的功能叶比CK的颜色绿,处理2的叶色又比处理1的绿。从稻子收割放在禾架子里来看,处理1、2只见稻穗,几乎看不到禾叶。

2.2水稻农艺性状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都是以处理2最高,分别比处理1增加0.4 cm、2.7粒、4.8粒、2.43个百分点;比对照分别增加0.9 cm、5.5粒、9.7粒、5.01个百分点;而处理2的株高分别比处理1和对照矮2.7 cm、4.4 cm。

2.3水稻产量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2的产量最高,为7 695.0 kg/hm2,比处理1增产501.7 kg/hm2,增幅为6.97%,差异达显著水平;比对照增产815.0 kg/hm2,增幅为11.85%,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比对照增产313.3 kg/hm2,增幅为4.55%。

.4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对照处理的收益最高,分别比处理1、2增加4 488.40、3 195.35元/hm2,增幅分别为36.55%、26.02%,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2和对照的产出投入比分别为2.2∶1、2.4∶1、9.3∶1。

3小结

综上所述,农田采用养分内循环和养分大循环模式,虽然能显著提高产量,但成本过大,投入产出比低。因此,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 崔文华,卢亚东.化肥和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影响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2(6):16-19.

[2] 解美珍,谢为民.赣东北红壤试验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1993,5(2):123-132.

[3] 李翠兰,浅谈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环境问题[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2):17,20.

[4] 谭宏伟,周柳强.广西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0,16 (2):82-86,91.

篇(9)

这项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组织10000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转化100项以上新技术、新成果,覆盖各种农作物1亿亩次,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增效1000亿元,农民增收1000元以上。具体要实现“五个一批”目标。一是攻克一批新课题。瞄准重大农业增产增效技术,进行集中研究和攻关,攻克重大课题20个以上。二是转化一批新成果。搭建农业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提高转化率5个百分点。三是推广一批新技术。主导产业优良品种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重大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5%左右。四是培训一批新农民。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20万名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350万人次以上。五是提升一批新产业。努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大、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

篇(10)

引言

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到2011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1356.43亿美元,其中农产品进口为770.2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为586.17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133.89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作为农产品贸易的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农产品贸易逆差却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致力于合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经济增长对农产品贸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经济增长与贸易相互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可谓层出不穷,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关于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Rybczynski(1955)提出了著名的“Rybczynski定理”,讨论了反映经济增长一个侧面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增长对经济体国内生产格局及贸易条件的影响。Bhagwati(1973)指出,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导致该经济体福利水平的下降,出现“灾难性增长”(梁丹丹等,2005)。

关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从国民收入恒等式出发来考察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用净出口的增量除以GDP的增量来表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如Mc Combie(1985)、王子先(1998)、对外贸易政策研究课题组(1999)和彭福伟(1999)等;二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或联立方程组来分析,如林毅夫和李永军(2003)、等(2005);三是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如吴振宇和沈利军(2004)、刘碧云等(200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等。

关于贸易与增长之间的反馈关系。Helpman and Krugman(1985)指出,由生产率增长而导致的规模经济的实现,促使出口的增加;出口的增加将导致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生产率进一步提升(梁丹丹,2006)。鉴于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实证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农产品贸易带来的影响,并对促进农产品产出及农产品贸易的更好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理论基础

本文讨论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主要借鉴了龚关(2001)提及的分析框架,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的四大贸易效应分别为:消费效应、生产效应、综合效应以及贸易条件效应。

(一)消费效应(CE)

消费效应是在不改变贸易品相对价格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所导致的进口需求的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增长使得该经济体是更多地依赖国内生产,还是更多地依赖贸易进口。即:

(1)

其中,βdY和αdY分别为商品/服务A的边际消费和平均消费,EdY为AD(进口品A的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且EdY =βdY /αdY。如果其值大于0,则说明进口品需求占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效应为顺贸易偏向型(P);若其值小于0,则消费效应为反贸易偏向型(A),即进口品需求占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的增加而减少;若其值等于0,则说明进口品需求占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的增加而保持不变,即消费效应是中性(N)的。

(二)生产效应(PE)

生产效应是反映进口品(商品或服务)的国内生产(产出)的增长与国民收入(或总产出)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即:

(2)

公式(2)中,βsY和αsY分别为商品/服务A的边际供给和平均供给,EsY为AS(为进口品A的国内供给或产出)的收入弹性,且EsY=βsY /αsY。

如果其值大于0,则说明进口品的国内供给占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的增加而增加,生产效应表现为反贸易偏向型(A);若其值小于0,则生产效应为顺贸易偏向型(P),即进口品的国内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增加而减少;若其值等于0,则说明进口品的国内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增加而保持不变,即生产效应为中性(N)的。

(三)综合效应(SE)

经济增长的综合贸易效应或净贸易效应是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

(3)

如果公式(3)为正,表明综合贸易效应为顺贸易偏向型(P)的;如果公式(3)为负,说明综合贸易效应为反贸易偏向型的;如果其值等于0,则说明综合贸易效应是中性(N)的。

(四)贸易条件效应(TE)

一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会使其进口量发生变化,其提供曲线将会移动,从而其贸易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对于大国经济,其贸易量的变化会对其自身贸易条件产生影响。即:

(4)

其中:

(5)

而Q1A和Q2B分别表示经济体1对商品或服务A的过度需求和经济体2对商品或服务B的过度需求。当βdY 0,从而显示经济体的贸易条件是改善的;当βdY >βsY 时,dp/dλ

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的研究的样本时间跨度为2002-2011年,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是以GDP衡量的经济增长、农产品贸易进出口、国内农产品生产等相关指标。对这些数据的选择和处理作以下说明:

关于农产品贸易的统计数据。本文选取的农产贸易的出口额和进口额,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进出口货物分类”,将第一类(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二类(植物产品)、第三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和动、植物蜡)、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等共四类的统计数据加总而得。

本文用GDP来衡量经济增长。考虑到与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单位的一致性,根据2002-2011年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价(中间价),计算出了其相应年份的GDP美元值。

关于国内农产品产出的数据。本文选取的农产品产出值为第一产业(农业)的产值,有关原始数据均从2003-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得到。并根据2002-2011年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价(中间价),计算出了其相应年份的美元值。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相关的数据均为名义值。理论上,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将名义值折算成实际值。对GDP、农业产出值而言,可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价格指数折算为实际值;但对农产品贸易数据来说,需要利用进口和出口的价格指数,而这些指数我国的官方统计部门不提供,故而本文不能将农产品贸易的名义值折实换算成实际值。因此,为保持统计数据的一致性,上述数据均采用名义值。

实证分析

(一)消费效应

由表1可知,在整个时段2002-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经由消费渠道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顺贸易偏向型的,但前后两个时段差异较大,2008-2011年是反贸易偏向型的,而2002-2008年则是顺贸易偏向型的。而在2002-2011年这10年间,顺贸易偏向型增长出现的年份有6年,分别是2003-2004年、2007-2008年、2010-2011年;反贸易偏向型增长出现的年份有4年,分别是2002年、2005-2006年和2009年。这说明,在所考察的样本时期内,以消费效应反映的我国经济增长的农产品贸易效应虽不十分稳定,但总体趋势则是顺贸易偏向型的,即表明农产品进口需求占国内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的增加而增加。

(二)生产效应

根据表1的结果,在整个时段2002-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经由生产渠道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是顺贸易偏向型的。若分年度考察,反贸易偏向型增长出现的年份只有2004年,其余9年均为顺贸易偏向型增长。这说明,在所考察的样本时期内,以生产效应反映的我国经济增长的农产品贸易效应是稳定的,总体趋势则是顺贸易偏向型的,即说明,与农产品进口相竞争的国内农产品产出占国内总产出的比重随着总产出的增加而减少。

(三)综合效应

由表1可知,在整个时间段以及两个分时间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农产品贸易效应都是顺贸易偏向型的。分年度看,顺贸易偏向型出现的年份有9年,分别是2002-2003年、2005-2011年;反贸易偏向型出现的年份只有1年,即2004年。从总体趋势看,我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农产品贸易效应则是顺贸易偏向型的。

(四)贸易条件效应

在整个样本期2002-2011年,βdY-βsY值为负,这一跨期结论与2002-2011各年度的具体表现一致。根据前面的讨论,计算结果似乎可以证明,对我国这个农产品贸易大国而言,入世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条件是趋于改善的。

结论及启示

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经济增长经由消费渠道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顺贸易偏向型的,这说明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国内对农产品存在过度需求,导致农产品进口以更大的幅度趋于增加。我国经济增长经由生产渠道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则是顺贸易偏向型的,这说明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农产品产出不足,导致农产品产出占国内总产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增长而趋于减少。综合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的结果而得出,我国经济增长的综合农产品贸易效应则是顺贸易偏向型的。综合考虑经济的增长、农产品贸易的扩大,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十年间,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条件是趋于改善的。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土地的细碎化经营问题,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促进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探索和发展更加适合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增强农民在交易中的地位;关注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突破农产品贸易的贸易壁垒,积极应对各种农产品贸易摩擦,以扩大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梁丹丹,程大中.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5(10)

篇(11)

一、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将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农村经济组织面临农业生产绿色化、有机化、高效化等新的竞争境况,这种形势下农村经济组织如何利用大学高知识存量特点来提高自身知识,通过产学合作获取农业生产核心竞争力变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学者一致认为,农村经济组织可以通过与高校产学合作获取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知识,进而弥补农村研发能力不足,提高农业竞争优势。高校与农村经济组织产学合作是指高校和农村经济组织利用各自的特有要素,分工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具有知识水平低、知识吸收能力弱、市场经营水平低下、知识转移被动性、依赖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农村经济组织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选择高校认可的产学合作模式将是农村经济组织获得知识转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现有文献对高校产学合作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创新模式研究及产学合作模式分类等方面。例如,张寒(2016)根据知识的学科多样性和可编码程度提出了5种知识交换模型:可编码知识型、问题解决型、开放校园空间型、人员流动促进型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型。王培林(2015)基于RMT的产学研主体间关系总结出交易式转移、互惠式转移、信任式转移三种模式。姚唐(201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提出股权模式和非股权模式两种产学合作模式。宋充(2010)提出知识转让模式和平台合作模式两种模式。公艳(2009)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总结为技术协作模式和契约型合作模式。霍妍(2008)根据高校成果的不同阶段把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基础研究阶段为政府推动型、应用研究阶段为技术转让、开发研究阶段为合作开发、产业化阶段为高校自主产业化。本文结合高校与农村知识转移现状,按照农村经济组织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把产学合作模式分为:成果交易模式和研发合作模式,为了研究方便成果交易模式仅考虑购买式,且研发合作模式仅考虑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首先,成果交易模式中农村经济组织只是向高校购买知识成果,并通过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将其产业化,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以产品为载体进行知识转移可以实现知识倍增式转移。但是,高校需要把知识整理、外化为易于理解和吸收的形式,并且易产生知识吸收应用难,交易成本高。其次,在研发合作模式下,高校投入知识资本,农村经济组织投入土地、人力等资源,双方协作共同将新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该模式中农村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产、转移和应用的过程中来。这种合作模式弊端是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合作成功率不高,农村研发合作意愿低。本文目的是建立大学与农村经济组织知识转移博弈模型,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哪些因素会促成研发合作模式的达成。其次,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高校对农村经济组织提出的产学合作模式的接受程度。最后,成果交易模式中价格对转移成功与否的影响,研发合作模式收益分配比例对转移成功与否的影响。

二、博弈前提与假设

(一)分析前提

1.博弈双方:高校和农村经济组织。首先由农村经济组织向高校提出产学合作模式。其次高校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该模式。

2.产学合作成本:成果交易模式下农村经济组织成本包括知识寻求成本、购买成本,高校成本包括知识显化成本。研发合作模式下农村经济组织成本包括知识吸收消化成本和合作资源投入成本,高校成本包括知识管理成本。

3.产学合作收益:高校收益来源于农村经济组织回报;农村经济组织收益是知识获得和应用。

4.博弈双方对合作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双方对于各自的成本和收益的预期。

(二)基本假设

1.农村经济组织策略:农村经济组织要想获得与高校合作只能通过成果交易模式或者研发合作模式。

2.高校农村经济组织产学合作过程中有效知识转移受高校知识存量、农村经济组织吸收能力影响。假设知识转入方吸收能力为β(0

3.博弈主体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社会关系收益。E1表示经济收益,为有效知识转移量的一次函数,为了方便模型求解设系数为a,则E1=a・β・k。E2表示社会关系收益,根据已有研究可以假设为E2=f・a・β・k,即社会资本增量f与经济收益的乘积。研发合作模式存在协同收益,成果交易模式下不存在。

4.成果交易模式下,双发协商确定购买价格p,农村经济组织寻求成本c1,并支付给高校科研成果的购买价格,收获成果交易的全部收益(1+f)a・β・k。对于高校来说如果选择接受成果交易模式,知识显化成本c0,同时获得成果转让费p・k。如果高校选择拒绝成果交易,则农村经济组织收益为-c1,高校获得知识保留效用h,付出知识生产成本c2。

5.研发合作模式下时,高校合作努力成本为b・e2u,b为常数系数,eu为高校努力水平;农村经济组织的合作努力成本b・e2r,er为农村经济组织努力水平。高校获得研发合作总收益的比例为1-s,农村经济组织为s。此时,高校选择接受研发合作模式可获得利润为(1-s)(1+f)a・β・k,同时农村经济组织获得利润为s(1+f)a・β・k,此外农村经济组织还可以额外获得政府“以奖代补”政策支持资金V。当高校选择拒绝研发合作模式时,农村经济组织收益为-c1,高校获得知识保留效用h。

综上所述,策略组合(成果交易,接受)的支付向量为((1+f)a・β・k-pk-c1,pk-c0-c1),策略组合(成果交易,拒绝)的支付向量为(-c1,h-c2),策略组合(研发合作,接受)的支付向量为((1+f)s・a・β・k+v-b・e2r-c1,(1+f)(1-s)a・β・k-b・e2u),策略(研发合作,拒绝)的支付向量为(-c1,h)。高校与农村经济组织不同产学合作模式博弈关系见图1。

三、模型求解及分析

(一)模型求解

两种模式下,双方都会就科技成果交易价格和研发收益分享比例进行讨价还价,因此可以采用纳什讨价还价模型解决双方因利益分配和价格不合理出现的产学合作失败问题。达成成果交易模式时,农村经济组织支付为:(1+f)a・β・k-p・k-c1,高校支付为:pk-c0-c2;若高校拒绝,农村经济组织的收益函数为:-c1,高校收益函数为:h-c2。于是纳什讨价还价解满足:((1+f)a・β・k-p・k)(p・k-c0-h)(1)

求解一阶条件得:p=(2)

达成研发合作模式时,农村经济组织支付为:(1+f)s・a・β・k+v-b・e2r-c1,高校支付为:(1+f)(1-s)a・β・k-b・e2u;若高校拒绝,农村经济组织支付为:-c1,高校支付为:h。于是纳什讨价还价解满足:

((1+f)s・a・β・k-p・k+v-b・e2r)((1+f)(1-s)a・β・k-b・e2u-h)(3)

求解一阶条件得:

s=(4)

由式(2)、(4)可以将支付向量重新表示为:(成果交易模式,接受)策略组合下农村经济组织和高校的收益分别为:,;(研发合作模式,接受)策略组合下农村经济组织和高校的收益分别为:,。

(二)高校策略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成果交易模式下,当(1+f)a・β・k-c0>h时 (5)

两方支付大小关系为>h-c0,所以农村经济组织提出成果交易模式时,高校接受是拒绝的严格占优策略。由式(5)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组织知识吸收能力越高,知识寻求成本越低,则高校接受成果交易模式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农村经济组织接受外部知识越困难,高校越能接受成果交易模式。另外高校知识存量越高,知识保留效用越低,知识显化成本越高,则高校选择接受成果交易模式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高校自主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能力越弱,高校越能接受成果交易模式。

研发合作模式下,当(1+f)a・β・k+v-b(e2r+e2u)>h时(6)

两方支付大小关系为>h,所以农村经济组织提出研发合作模式时,高校接受是拒绝的严格占优策略。从式(6)可以看出,政府对校农间知识转移“以资代补”政策奖励额度越大,高校接受研发合作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表面上政府奖励归农村经济组织所有,但也影响高校的行动。另外,其它变量一定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组织知识吸收能力越强、高校知识存量越高、科学技术保留效用越小、双方的努力成本越小,高校越能接受研发合作模式。

(三)农村经济组织策略影响因素分析

当b(e2r+e2u)

即农村经济组织与高校选择研发合作的成本小于政府补贴和知识显化成本之和,农村经济组织提出成果交易模式时收益小于研发合作模式,因此农村经济组织选择研发合作模式,反之农村经济组织会提出成果交易模式。由式(7)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奖励,高校科学技术显化成本,研发合作努力成本会影响农村经济组织选择研发合作模式。

四、结论与建议

文章通过建立高校与农村经济组织知识转移模式讨价还价模型,探讨两种模式下农村经济组织和高校的策略选择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其他变量一定的情况下,政府“以资代补”奖励额度越大,农村经济组织越有可能提出研发合作模式,且高校选择接受的可能越大。因此,政府奖励目的就是促进高校服务地方农村发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农村转化,进一步加深高校和农村进行研发合作。在本文所述的机制下,政府的资金对鼓励高校优秀科技成果通过市场交易流向农村并不起作用。

第二,研发合作模式研发双方投入的人力、物力构成的合作努力成本越低,农村经济组织越容易提出研发合作模式,此时高校也越容易接受该模式。这也符合现实,合作双方具有合作经验时,合作所需付出的努力成本就会越低,自然越有可能达成研发合作模式。所以政府更要坚持推动高校与农村经济组织长久合作,当更多的高校与农村经济组织参与到研发合作中,合作成本会随着规模、经验而降低,长期利益远远大于短期利益。

第三,高校与农村经济组织知识转移过程中成果交易价格、研发合作收益分配比例对系数对合作模式的达成并不产生影响。

第四,当农村经济组织吸收能力越强,高校知识存量越高,知识保留效用越低时,高校接受农村经济组织提出的任何合作模式的概率越大。也就是说此种情形下,只要农村经济组织提出与高校合作,高校都会选择接受合作。

参考文献:

[1]郭祥玉,索志林.农村经济组织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理论探讨,2008(01).

[2]张寒,饶凯.大学――产业界科研成果流动模式的演变:从技术转移到知识交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02).

[3]王培林,陈芳.产学研隐性知识转移的 RMT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4).

[4]姚唐,秦海林,席文,等.跨国服务企业对华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 2014(01).

[5]宋充.高校知识转移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

[6]严小兵.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7]公艳,王成军,窦德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软科学,2009(04).

[8]霍妍,王幼芳,姜文达.基于成果转化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9]徐升华,芦亮.校企产学合作模式下的知识转移博弈与仿真分析[J].当代财经,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