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管理类专科专业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5 11:06: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管理类专科专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管理类专科专业

篇(1)

一、企业行为模拟系统建设的意义

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往往希望招揽的是有工作经验、能马上上岗、独立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使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就必须给毕业生较多的工作体验。而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以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获取工作经验的机会越来越少。为此,有必要在高校经管类专业开设一门综合性课程,使学生不出校门也能获取工作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行为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和处理,模拟完成企业各项任务,并提供对企业行为进行管理、分析、决策有效信息的综合性的管理实务与实践教学系统――企业行为模拟系统应运而生,企业行为模拟系统建设的意义就在于:

(一)使毕业生实现零培训上岗,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利用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组建的经营团队将经营一家新创立的公司,在公司经营之初,团队将拥有一笔来自于股东的500万元的创业资金,用以组建各自的虚拟公司。虚拟公司将经历若干个经营周期,每个经营周期包含了若干被分解的决策任务,这些任务涉及信息研究、产品研发、投资融资、采购、生产、营销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模拟公司的经营管理实践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就可以积累起一定的工作经验,毕业后实现零培训上岗。

(二)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企业行为模拟系统体现以“做”为主,做中求“悟”,“悟”中至学,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系统将企业经营理论与实际模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让每个参与的学生置身于商业实战场景,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模拟产品设计认证、销售网点布设、财务、会计、物流管理、生产、营销(贸易)等企业行为,根据参与者实践操作的数据,动态地分析企业成败的原因和关键因素。可以让参与者在游戏般的比赛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体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企业行为模拟系统将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相关数据、制订运营规则、确定考核标准。系统包括教学数据采集、教学内容编排、教学场景布置、教学手段应用、行为模拟指导、教学效果评定等,要求教师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可以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二、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组成

企业行为模拟系统按其技术手段可以分为企业行为手工模拟系统和企业行为计算机模拟系统;按模拟内容可以分为单一行为(如会计、物流、国贸、人力资源、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模拟系统和综合行为(如ERP应用)模拟系统;按参与模拟的对象可以分为会计、财务管理、物流、金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贸易等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综合而言,企业行为模拟系统至少应该包括运行环境(硬件和软件)、运行数据、系统人员和运行规则四大要素。

(一)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运行环境

1.计算机房(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房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各类教学软件的实践性教学(分项实践教学),即提供各类教学软件的运行环境。计算机软件的运行环境由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共同组成。

(1)硬件环境。以我院经管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房为例(下同)。

①学生机,共60台/室。联想B305-欢速型。

②教师机,在学生机配置的基础上加装BENQ Combo光驱一个即可。

③服务器:联想万全T168 G5 S3220 2G/500S。

④背投-长城GWD61C。以背投代替投影仪,初始投入成本会比较大但后续维持成本较低。在建立了电子教室的实验室,如果教师端和学生端运行内容保持一致,背投的意义不大。如果教师端和学生端运行内容不能保持一致,则必须配置背投或投影仪。

⑤一体化课桌(800*600*800mm)。

⑥交换机3台(华为/24口)。

⑦双绞线(AMP或AVAYA/超五类)若干,用于网络延伸。

⑧打印机(HP LaserJet 1022)。

(2)软件环境。主要包括:

①操作系统。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工作站(包括学生机和教师机)使用多重操作系统,包括Win98/Win2k/Win XP/Win2003。

②基础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或WPS Office 2007,Microsoft SQL Server2k中文版。

③专业软件。目前国内外ERP软件产品较多,有面对大中型企业的用友ERP、金蝶ERP,有专注中小型企业的金算盘ERP、广州东信达ERP等。

④工具软件。极域电子教室/红蜘蛛软件/凌波电子教室,瑞星杀毒软件/江民杀毒软件,WinRAR/WinZip,飞鸽传书等。

2.手工实训场。手工实训场建设相较于计算机房建设,重点在于场景设计,要给学生一个全真模拟实训场境。通常是选取一个专业,在满足其实训要求的基础上兼顾相近专业的实训要求。比如,会计手工实训室,需要有工作场景――办公桌、档案柜、办公设施、办公用品;有沟通场景――银行、工商、税务、审计;多媒体电教设施-用于播放实验流程、实验参照物、现场讲解等。

3.企业行为体验室。企业行为主要流程包括企业完整的物流:原料到货入库销售;企业完整的资金流: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销售资金货币资金等。在企业行为模拟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企业。在一个企业中主要职能分别定位为:公司总裁(企业经营决策,每年制定全年计划。所有人任其调用)、生产总监(企业为订单而生产,制定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计划,设备更新计划)、财务总监(关系到企业的血液,所有费用开支,合理运用资金)、营销总监、市场总监(每年的广告计划,参加广告订单,为企业争取足够的订单)。每个小组都拥有相同的资金、设备和固定资产。通过从市场上赢得订单用现金购买原材料入库投入生产完工交货从客户手中获得现金用现金为企业打广告,用现金开发新的产品,用现金支付员工工资及福利,用现金支付国家税收等。当资金短缺时可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变卖固定资产。以相同的资金遵循相同的规则,通过不同的手段,几个企业运营之后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最终根据每个企业的利润、资产、资金运用等结果评出优胜企业。

(二)企业行为模拟系统运行数据

企业行为模拟需要提供完整的企业状态、企业特征、行业信息、企业行为数据和企业绩效数据,使实验模拟效果真实,实训教学成果显著,解决学生下企业实习组织困难、只能够了解企业局部业务、只能够当配角成不了主人翁等问题。企业行为模拟数据的设计关键在于数据的代表性,数据的代表性则可以体现在行业特性、经济组织所有制特性、企业经营规模特性等诸方面。实践中我们考虑的主要是中小型装备制造(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资料。

(三)企业行为模拟系统人员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

1.系统设计人员。系统设计人员负责系统的开发,负责教学数据采集、教学内容编排、教学场景布置,通常由教师及教辅人员课前完成。

2.系统管理人员。负责协调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系统管理通常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担任。

3.系统操作人员。教师端由教学及教辅人员负责教学手段应用、教学效果评定;学生端由学生分工负责输入企业行为发生后产生的业务数据,输出数据处理结果,通常由组建虚拟公司的经营团队成员组成。

4.系统维护人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业务数据(特别是课后数据备份),由任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担任。

(四)企业行为模拟系统规则

企业行为模拟系统模拟运营数据规则因为模拟内容的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单项企业行为模拟多以其使用的软件规定为准,运营数据录入后可以预计其结果,比如财务行为模拟中体现业务对货币资金的影响、对现金流的影响等等。综合企业行为模拟中运营数据分组录入后,结果会因为他组数据因素变得不可预知。因此在综合企业行为模拟中既要明确基本数据,更要不断动态信息。以ERP电子对抗为例:

1.基本规则(表述如下表)。

2.产品研发。每个季度均有一次研发投入的机会,未完成研发的产品将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针对不同目标群体(青少年、中老年和商务人士)设定每期投入成本、目标总周期和目标总成本。

3.资格认证。部分市场对企业的资质有准入要求,不能达到要求的企业将无法进入这类市场。针对ISO9000 ISO14000认证分别设定其每期投入成本、目标总周期和目标总成本。

4.市场开发。对于未完成开发的市场区域,将不能参加该类区域在稍后进行的定价活动,不能设立下级销售网点。针对不同的市场区域(如华南、华东、华北、东北、西北等)设定每期投入、开发总周期和开发总成本。

5.销售网点建设。市场区域需要一定的开发周期,开发周期完成后方可设立销售网点;销售网点的多少将影响特定产品在特定市场区域最终定购量的获取;销售网点不需要时可撤销,撤销当季需要支付网点的人力成本。

6.原料采购。包括原料类别、购买价格、采购款应付账期以及成品运输费。

7.生产制造。厂房可购买或租用,购买当期不折旧,第二期开始按直线法每期计提折旧;厂房可出售,出售前需先卖出厂房内的生产线,出售时价格为设备净值,出售当季要计提折旧;生产线只能购买,购买当期不折旧,第二期开始按直线法每期计提折旧;生产线可出售,出售时价格为设备净值,出售当季要计提折旧;生产线购买当期开始每期需要支付设备维修费;部分生产线购买后有一定安装期,安装期内不能生产,安装完成后方可投入生产;部分生产线只能生产特定一种产品,但可以通过变更设备以生产其他产品,变更需要一定时间与费用;所有生产线生产的产品都当期生产,当期下线。

8.模拟运营中现金收入及支出的时间。短期借款可随时去银行办理,现金实时到账,同时扣除借款利息。应收账款贴现可随时去财务管理中心办理,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贴现利息。

三、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应用成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应用成果

企业行为模拟能够让学生全面检验自己的决策能力。无论成功与失败,在模拟演练中犯错不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任何伤害,“从错误中学习”的真谛在企业行为模拟中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企业行为模拟过程中虚拟公司的成员能够充分合作,各尽所能,合力完成艰辛的经营任务,体会到企业经营中的复杂与艰辛。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并不理想,但恰恰是因为不理想,才能感受得更多、体会得更多、掌握得更多。

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应用对象除在校学生以外,也可以包括企业在职员工,用以企业员工培训。如果将学生与企业员工混合编组,小组成员取长补短,效果会更好。

(二)企业行为模拟系统运行环境的整合

受财力(资金)、物力(场地)、人力(授课教师及授课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各校实验室规模会不一样,但其所需要配置的资源大体相同。认识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运行环境的整合,做好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运行环境的整合是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的关键所在。企业行为模拟系统的运行环境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场室家具选择及其布局。学生用电脑桌使用内嵌式一体化课桌,采6张一组布局。使其既可以成为计算机房承担ERP等专业软件的实践性教学,又可以成为企业行为体验室解决企业行为模拟演练问题,还可以方便学生做课堂笔记。如果场地足够大,配上档案橱柜,布置起银行、工商、税务、审计等沟通场景,便可以成为企业行为模拟手工实训场。实现企业行为模拟实验三室合一,缓解实验场地不足问题。

2.硬件配置。考虑到计算机专业软件,特别是大型ERP软件的运行需要。服务器的主机配置要尽量高些,运行速度要足够快、存储容量要足够大。考虑到硬件维护,学生机的基本配置应该一致,特别是硬盘规格应该相同,以方便硬盘数据对拷节约系统数据维护时间。考虑前沿软件(高新版本软件)的推介,教师机的配置要高于学生机的配置。考虑到费效比、演示效果及占地大小,公用展示硬件拟使用大屏幕投影仪器。

3.软件组合。(1)服务器软件组合。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中文版,外加ERP专业软件。考虑不同品牌ERP软件的冲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多台服务器,A软件安装在甲服务器,B软件安装在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的选择调用所需要的ERP软件。资金受限的学校可以采用在一台服务器上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大容量硬盘,把操作系统、基础软件装入各个硬盘,使其均具备主盘功能,再把不能兼容的专业软件装入不同的硬盘。(2)工作站软件组合。安装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 Professional以及Windows 2000 Server2003等多重操作系统,把低版本的专业软件装入Windows 98,把高版本的相冲突的专业软件分别装入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Windows 2000 Server2003。

(三)企业行为模拟系统人员的整合

篇(2)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67-04

近期,教育部为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经明确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独立学院如何以新一轮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为契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内部加强国际商法课程建设,加快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对于独立学院加快教学转型,提升自身办学优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关于社会对国际商法的需求及教学目标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输出社会需求的人才。与法理学等基础理论法学课程不同,国际商法课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当更加注重回应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外贸企业的需求为例,我国外贸企业需要的专业法律服务包括:进行经营管理、业务运作方面的法律筹划;协助设计企业各种贸易安排,提供企业对外贸易谈判、签约及履行的全程法律服务,提供我国对外贸易法律、政策的咨询解答,出具法律意见书;企业对已经出现的国际商务纠纷提出解决方案,出具律师函,参与听证、复议、仲裁、诉讼事务等等。其中,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服务又是企业需求的重点所在。国际货物买卖相对于国内货物买卖而言有两项突出特点。第一,交易对象和交易内容更为复杂。一方面,外贸企业面对的客户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境内主体(国内工厂、货代物流、外管银行、海关港务、质检工商、外贸保险、展会展览等),还包括境外主体(外贸企业、航运企业)。另一方面,国际货物买卖并不是单一的合同关系,而是一个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主干的合同体系,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运输合同、货运合同、信用证及其他银行支付工具、保险合同等分支。第二,法律风险更为凶险。现行的国际买卖规则是英美等贸易强国建立、完善起来的,现今的国际贸易规则通常以英美法律来解释,争议也往往是在英美法院管辖或仲裁。我国企业大规模地参与国际贸易的时间相对短暂,企业从业人员对国际贸易领域、航运领域被广泛采用的“游戏规则”掌握不够。受到用人成本的制约,很少有企业设专职律师(或兼职法律顾问)进行法律把关和风险预防,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屡屡陷入吃亏上当的被动地位。第三,法律争议的处理更为棘手。在国际货物买卖领域,解决国际争议的成本和代价远远高于国内争议。这是因为涉外仲裁或诉讼不仅耗时长、费用高昂,胜诉后的执行难度也远大于国内判决或仲裁裁决的执行。有时候,各种费用甚至已经高出贸易企业从诉讼或仲裁中可得的预期利益,因而迫使贸易企业放弃索赔,甘愿利益受损。跨法域管辖和不可避免的法律冲突,以及法律适用不同导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认定的不同,都增加了国际货物买卖纠纷的处理难度。这些都需要熟稔国际贸易实务规则、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的专业法律人才。

(二)法律教育的层次性及国际商法的教学目标

有研究表明,社会对法律教育的需要是存在层次性的,即法制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1]笔者认为,结合法律教育的层次性理论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独立学院国际商法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来看,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学院)针对法学专业开设的国际商法课程应当属于法学教育的层次,这一层次教育的优势是明显的,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但是就法律的现实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而言,“正统”的法学教育输出的法律人才似乎并不具有先天的优势。虽然很多院校的法学教育目标中也含有“通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的表述,但是,从其教学实践来看,多数法学院校的国际商法课程沿袭的仍然是大陆法系成文法概念法学、解释法学的模式,以立法文本为纲而非以案例为线索展开。其案例教学也多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讲授为主,介绍案情、分析案情并给出答案都由教师完成。陈旧的教学模式加上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分析和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普遍薄弱,以至于许多法律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仍然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训或者训练后才能从事法律职业活动。

我国当前的法律职业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指向的法律职业资格教育。司法考试不仅要求考生了解、理解法律知识,还要考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或者评价法律问题和社会现象。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决定了我国的法律职业教育比法学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法律能力(或技能)的培养,更符合国际商法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近年来,各高等学校在国际商法课程中进行了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都是基于法律职业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法律思维的有益尝试。当然,就国际司法考试中所涉及的国际商法的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而言,对于不具备任何法学基础知识且未来不以法律为主要职业背景的学生而言是不必要也不现实的。

从表面上看,现今独立本科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的国际商法课程通常都是由所在院校的法学院或法律系开设,由法学专职教师承担,在培养计划中,它也多以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面貌出现。实际上,就其性质而言,这些院校的国际商法课程仍旧是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的性质。当然,这种法制教育课程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和各专业专业教育的关系是松散的,普及的是最基础的法律常识和知识。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国际商法课程是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进行的一种辅助型的普法教育或者称之为法律素质教育,它普及的是国际商事方面的有关法律、惯例和判例,突出的是国际商法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融合,因而系统性和理论性较之法学教育偏弱。

笔者认为,鉴于国际商法课程本身专业性强,知识点覆盖面广的特点,仅仅将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为法制教育还不够,而应当是以法制教育为主要目标,同时融入一定的法律职业教育特色。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理解和运用法律条文,在自身专业领域具备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这个意义来说,相对于传统的政法院校而言,独立学院的国际商法课程具有目标明确,与学生未来工作需求对口衔接更加紧密等先天优势;相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生源、师资,还是在配套的法学课程设置、职业实训平台基础方面更有利于国际商法教学改革的开展。

二、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国际商法学科独立性的争论及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于国际商法的地位这一理论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2]否认国际商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的观点认为,国际商法与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的调整对象多有交叉重合之处,因而国际商法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理论上的争议直接影响到国际商法课程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际商法课程包不包括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和制度?笔者认为,在“私法的公法化”趋势日渐明显的当代,为了解决发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除了有平等主体之间的商务行为以外,还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管理监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之后更强调政府提供的服务。这就意味着,涉外贸易法律领域中也一直存在着公私法的融合。第二,国际商法课程是否涵盖国际服务贸易关系、国际技术贸易关系和国际投资贸易关系?这三块内容多为传统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3]教学指涉。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的两大重要支柱。另一方面,许多企业通过到服务所在地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子公司或以合营的形式,以自然人流动的方式提供服务,从而造成企业的流动,导致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界限日益模糊。[4]现今法律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导致法律部门亦不再像以往那样泾渭分明。独立本科非法学专业在没有其他国际法课程可供学生选择的情况下,不必过多地关注法学学科之间的“地盘之争”,而应当在国际商法课程中尽量全面地展现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新发展。在学时充足的前提下,国际商法课程应当尽量完整地涵盖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和技术贸易法。其国别法教学不仅应当包括国际商事组织和国际商事行为法,还应当包括与此相关的政府管理经济、服务于经济的公法内容。如果学时不充足,教学也应至少涵盖国际商事组织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保险法、国际贸易支付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等核心部分。

(二)国际商法课程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结合

从教学内容来看,当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国际商法课程,与专业结合得并不紧密。从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虽然教材的名称会冠以“经管类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的字样,但从内容看,这些教材的体例编排和章节内容仍然沿袭的是法学专业理论教材,侧重于国际商事法律理论知识、概念的传授和对各国商法的异同比较。能大量列举当今国际贸易和商务仲裁实务的,能体现国际商法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国际结算课程)之间的融通的教材并不多见。这使得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本已远离社会生活的国际商法课程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和排斥感。从课堂实施的过程上看,由于承担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法学专业教师,课堂教学多采用的是概念讲解、理论介绍、法律解释等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此外,法学专业教师往往不具备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很难将学生学过的专业课程与国际商法课程衔接起来,在比较各门课程异同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特色教学。缺乏现实性和融通性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置身于现实发生的国际商事涉法环境之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实际上,国际商法课程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国际市场营销、报关实务等)在教学内容上是存在重合之处的。以国际商法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国际商法是在国际贸易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现实中,国际商法课程的内容也是以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环节而展开的。特别是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磋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履约环节,不仅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谈判技巧和履约技巧等实务操作知识,还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依据、合同条款的内容、合同订立和履约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范等国际商法的知识。只不过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而国际商法着眼于各贸易环节法律依据的学习和法律风险的防范。此外,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课程中的一系列操作标准都是以众多国际商事公约、国际商事惯例为依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法课程是完全有可能与经济管理类成熟的专业课程进行融通后实施教学的。

(三)国际商法课程与其他法律类课程的结合和分工

目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除国际商法以外,还普遍开设了经济法、国际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学等法律类课程。其中,国际商法国际税法、国际金融法和国际投资法学均为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因此国际商法与其他几门法律类课程是并列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交叉重合之处,而经济法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就存在着某些教学内容的重合与交叉。如国际商事组织法和经济法中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重合,国际货物买卖法和经济法中的合同法、物权法、票据法重合,国际商事仲裁法和经济法中的仲裁与诉讼重合。总体而言,经济法和国际商法课程肩负的使命不同,经济法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我国国家政府干预、调控和协调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各项法律规范,其重点是普及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而国际商法在于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过程中的交易规则和法律规范。经济法主要讲授的是我国国内的法律规范,而在国际商法则需要进行各国商法的比较法教学,尤其是比较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国际商事上的交易规则和法律规范,包括比较各国国内法、国际公约和国际商事惯例。在独立本科学院的教学安排上,经济法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大多开设在国际商法课程之前;而国际商法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是对经济法课程内容的深化和视野的拓展。可见,独立本科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内的法律课程之间应当是互为补充、各有侧重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做到有机结合和合理分工。

三、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法的开展对国际商法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融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些独立本科学院已经具备了开展网络教学的良好基础。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这些学校已经针对部分核心专业课程与专业教学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仿真实训平台,比较典型的如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项目、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SimForwarder国际货代实训平台等。相对于传统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以及由各高校自主研发或教师自己创建的网络学堂而言,这些专业实训平台的优势显著。第一,适用面更加广泛,不仅可供校内学生各自单独使用,还可供校内甚至校际间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技能竞赛时使用;第二,功能更加强大,不仅有理论教学课程系统支持教师的日常教学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有可供人机交互的角色仿真模拟实务教学系统提高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还有考务管理系统支持教师测评教学效果或学生自测反馈。笔者认为,这些专业实训项目或平台不仅为国际商法教学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也提供了国际商法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的现实基础。国际商法课程的有关内容完全可以穿插补充在上述实训平台的各个模块之中。具体而言,就是在国际商法网络教学实施的初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实训平台中的内容进行备课,也可以在讲课时灵活结合平台提供的各项功能,让学生意识到国际商法与其他专业课的相关性。在网络教学实施比较成熟之后,可以把国际商法教学中实施的比较成熟的内容逐渐添加到实训平台的相关环节中,实现专业技能和法律技能的一体化实训。专业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基本应用技能、基本业务技能的实训融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国际商法涉法环境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际商法教师课程群意识,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它对培养学生尤其是非法律专业学生理解法律、分析法律问题和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商法教学中,大力发展和推广案例教学法是市场提出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还应当与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而有所区别。

1.案例的选择

首先,案例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关法律关系内容和形式。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原理、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等。而典型案例的选择首先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国际商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应当始终围绕着深化学生对基本法律条文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这一基本的教学目的进行。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甄别案例是否能准确反映本课程的各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与概念、法理、法条等理论知识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是否对于成文法具有补充作用。此外,在进行比较商法教学时,应当尽可能避免直接对比法条。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选取一个典型案例,综合不同国家(特别是不同法系)的商法规定推导出不同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和本质。

其次,案例需要经过适当剪裁。国际商法课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所选案例的体量要大小合适,要避免案例中的法律事实太过复杂。特别是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的案件容易造成学生过多关注案例的枝节,同时又找不到关键问题。教师在准备教学案例时有必要对真实案例进行适度加工和剪裁,将与关键法律理论无关的细节全部剔除。这项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抓住案例的本质,快速深化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当然,教师在改编案例基本事实时也要注意保持核心法律事实的完整和真实,不能无原则的篡改而使案例失去其真实性。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根据学生参与程度和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案例教学法可划分为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视听演示、网络教学、庭审观摩、模拟法庭、诊所教学、实习教学几种基本模式。由于各国法在形式上的特点及法律文化历史传统方面的差异,案例教学方法在英美判例法国家更为成熟,能更多地更娴熟地采取网络教学、庭审观摩、诊所教学和实习教学等模式。我国法学教育沿袭的是成文法国家的传统,进行案例教学时也是以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案情、讲解、评述案例为主。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从案情的介绍到问题的提炼甚至问题的回答均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参与案例准备和深入思考、讨论的机会较少。这在国际商法教学中体现得尤其突出。笔者认为,受到师生资源和教学条件等的限制,独立学院为国际商法课程单独开展模拟法庭、诊所教学并不现实。但是,依托经济管理专业实训平台等校内、外网络资源开展案例教学却是这部分独立学院的优势所在。由于实训平台的相关模块是为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的,学生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具体的做法是,在某门专业课程实训平台的相关模块中就国际商法课程每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事先一个或者两个典型案例的基本案情(该案例可以由教师拟定,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课程的主题自选)。案例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关联与对比,也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了解案情,整理案例的法律争点,组织学生站在各方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和讨论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课前自学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供课堂学习交流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案例教学法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应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为主,同时,应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的知识传授,两者必须结合进行。这也是国际商法课程融入法律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 注 释 ]

[1] 黄晓亮.论法律教育的层次性[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46-0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着眼于培养面向行业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济法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也应紧密契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征,决定了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影响

正如引言部分所描述的,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凸显“应用”的价值指向,这同样体现在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上。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和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经济法课程既不能像“一本”、“二本”院校那样偏重于理论阐述,也不能像法学专业那样有严密的课程体系和多而全的课程内容。其课程目标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既引导学生了解今后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1]。

(二)生源特质的影响

独立学院当前的生源主要来自“三本”层次,存在以下特质。(1)学习能力较为欠缺。与“一本”、“二本”相比,大部分“三本”学生对于高深理论缺乏有效的认知能力,在面对抽象的经济法理论知识时,不能很好地理解。(2)思维较为活跃,乐于实践。尽管“三本”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但是,当老师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被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地提高。例如,笔者曾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选取《合同法》中的案例分析开展课业展示。在此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能走上讲台,用精美的PPT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台下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案例互动讨论中,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3)更愿意学习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笔者在给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讲授票据法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知识和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与注册会计师、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联系非常紧密;与此同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就非常低。

基于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和专业特性,笔者认为,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不能单纯注重精深的理论教学,而是应该在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学时的基础上,用更多的课时来开展实践教学。同时,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也不能一味求全,而应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取舍,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偏离

经济法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但现实的课程教学往往偏离了这一目标。具体表现为:教师过于注重经济法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教学。认为只要把经济法基本理论框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将经济法概念、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实际工作中。然而,经济法理论与经济法的具体适用之间还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而实际课程教学在转化方面做得不够[2]。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首先,经济法课程缺乏先行性法学基础课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阶段,在此之前,没有开设诸如法理学、民法学等基础课程,这使得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非常欠缺,在学习经济法课程时比较吃力。例如,因为没有学习过《民法》中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等基本知识,所以学生很难理解经济法课程中合同的效力问题。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专业针对性。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涵盖面较宽,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管系就开设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个专业。经济法作为这些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往往存在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一份教学大纲行天下的问题。没有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做针对性的取舍,导致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3]。

(三)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经济法课程的学时一般为48节左右,而庞杂的经济法课程内容涉及的法律至少有10部,也就是说教师平均4个课时就要介绍完一部部门法。一方面,教师要面对专业各异、法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得不疲于匆匆讲授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原则。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理论内容繁多,在课时较少的背景下无法引入足够的案例教学,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即使偶尔有一两次案例讨论,也因学生法学知识结构不完善,很难用法学理论展开分析,最终又陷入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经济法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辅之以平时成绩。但是,经济法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闭卷考试只能考察学生对基础法律概念、法条等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至于运用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很难通过闭卷考试反映;平时成绩也主要由出勤和书面作业构成。故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经济法知识能力的高低。笔者曾经在某届学生的期末考试中全部以案例的题型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考试结果为能够及格的学生寥寥无几。相比之下,在其他历届的传统闭卷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

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的主讲教师应牢固树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程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求理论知识的精深和全面,主要讲授核心知识点,保证学生对今后工作中常用的法学知识能懂、会用即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不需要过于强调学生的法学研究能力,而应更多地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经济法课程应采用广义经济法概念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法概念,不同的学术流派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应采用广义经济法概念开展教学。广义经济法就是调整与经济有关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民法、商法和部门经济法。采取广义经济法概念界定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掌握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知识,其不仅包括部门经济法知识,而且包括民法、商法等知识。同时,民法的基本原理是商法、部门经济法入门的必备知识。教学实践证明,给经管类专业学生讲授经济法课程,如果仅局限于部门经济法的具体内容,往往会使法律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理解,导致老师的教学设计难以实现,课程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经济法课程体系应加强专业融合度

在课时有限的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应将课程体系分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经济法专门理论两个部分:

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法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以及民法、商法、部门经济法的一些基础理论。该部分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经济法原理,为将来结合本专业学习经济法专题打下理论基础。

经济法专门理论部分主要讲授专门领域的经济法知识,以《合同法》和《公司法》为基本内容,其他内容则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要有所侧重。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可引入票据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等内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引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等内容;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引入现代竞争法律制度和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等内容。此外,在经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方面,在做到符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应侧重于每一专题的实用性内容。

(三)改进教学模式

1.引入贯穿式案例教学

现有的案例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分开进行。受“三本”学生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这样的案例教学效果往往不稳定。笔者认为,应适时引入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即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精选案例,课前将案例展示给学生,随后开展理论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适时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与具体的理论知识点相联系;待理论讲授结束后,案例所涉及相关问题的答案也一目了然,教师只需做一个简短的点评即可。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一个案例始终贯穿于整个理论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置身于边听故事边听经济法知识的环境中,既可以避免课程的枯燥,也可以随时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要求更高,既强调案例案情与知识点的紧密性,又强调案例的新颖性和实时性,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团队式课堂讨论

经济法课程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往往采用大班教学。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班规模都在100人以上。在这样的课堂规模下,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存在较大困难。笔者曾在课堂上开展团队式课堂讨论,将学生以每组10人左右的规模分为若干团队,各团队在内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推选发言人向全班阐述本团队的观点;老师最终视发言情况给团队成员集体计分。分数这个学生心目中的“胡萝卜”不仅可以激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形成精彩的团队发言,还可以在团队之间形成有益的竞争。

3.开展学生课业展示

要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局面,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台下发言外,还要鼓励他们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笔者在讲授知识产权法的时候曾开展名为“精彩一课”的课业展示。具体过程是:首先,老师用2个课时梳理与提示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其次,组织学生在课下自由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要求分析过程用PPT展示;再次,遴选出PPT制作精美、案例分析充分的同学,安排他们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案例分析,参与同学都将视情况给予平时成绩。实践证明,课业展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学收效较好。

4.播放经典案例视频

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经济与法、今日说法和法制在线等著名法制栏目中的案例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经典案例视频,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和形象的感受,从而加深对经济法学理论的理解。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1.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以总结性为中心、注重结果式的教育评价,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批评。斯塔费尔比姆也强调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它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重视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了监测发展,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经济法教学不能以一份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知识理解与运用的状况,并将这一状况用平时成绩的形式记录。老师应把自己掌握的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完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2.改革考核方式

经济法实践性强,所以应更多地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建议,在考试方式上采用开卷考试;在试题内容上主要关注案例;在试题类型上,简单的案例可出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复杂的案例可出为综合性案例分析题,摒弃死记硬背型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总之,经济法课程应结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质,充分考虑课程的固有特点,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手段开展教学改革,以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应采取何种模式?教学环节又要注意什么问题?本文将作初步的探讨。

    二、统计学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经济数据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作为一门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论的学科,统计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中国现阶段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材内容偏重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过多地偏重于理论研究对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讨论,沉溺于概念的翻新和创新,使过时的观点和陈旧的例子在反复重复着,缺乏新鲜感和实用性,失去了应用学科的特色。第二,教学方式死板,学生能理解的内容少。上课仍然是教师讲和写,学生听和记,学生真正理解的内容不多,应用更谈不上。例如“假设检验”,学生知道使用过程和步骤,但并没有掌握“小概率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再如“正态分布”让学生记住曲线的形状和数字特征,但很少有学生能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和普遍存在性,更谈不上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结构、个人条件等现实问题。第三,教学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和培养能力不够。主要针对SAS、SPSS等大型专业软件,学生接触的往往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WORD、EXCEL等软件的统计运算功能,统计课几乎不介绍,不少学生不会使用甚至根本不知道大多数普通函数计算器都具备的求和、平均、方差和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功能键。第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动手能力差。很多学生不会运用统计学的思维和方法去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决策时,只考虑到某种情况的可能性,不知道根据期望收益去作出判断;在进行调查时,不会选用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资料。第五,考核方式内容单一。学生往往机械性的记忆一些抽象的统计名词以及烦琐的计算公式,而随着考试通过,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也荡然无存,违背了统计学的教学目的。

    二、统计学教学模式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学生对统计专业的知识接受较弱,为了加强实际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各个环节做好充足的工作,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兼顾,统计教学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一)教学前

    1.教材的选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普遍数学能力较差,仅仅是把统计当成一种工具,不需要作深入的研究。所以,针对此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教程应妥善处理理论的比重,不应过于注重理论,同时选取的例子也应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来设计。

    在计算机统计软件方面,由于SPSS等大型专业软件往往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才适用,与之相比,选择EXCEL适用性更强,已基本满足经管类学生的需要。如贾俊平的《统计学》编排较合理,比较适应管理类学生。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即备课。而备课环节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取舍,“什么都讲,等于什么都没讲”,应注意重点突出。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寻找和获取数据以及选择正确的检验与推断方法,而且会考虑数据的重要性、有效性和可得性;重点讲授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拓宽教学范围,增加国家统计机构的组成及政府统计的性质等内容。

    (二)教学中

    1.教学方法的选择。结合采取案例教学方法、提问式教学方法和模拟教学法。

    案例教学:可选取一些紧密结合实际,并具有一定代表性且生动有趣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阐述统计方法运用的条件、背景及其分析研究过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实施提问式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引领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问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在课堂上提问、由学生即席回答的传统形式,也可以采用把问题布置下去,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后,再以书面结果回答的形式。

    模拟教学:组织一些模拟式的统计调查活动,展开课堂讨论,教师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而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

    2.教学手段的运用。可把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利用校园网,制作课件和网页,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有机会把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再从网上加以复习和巩固。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的计算,有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一贯注重学生的统计实践活动,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支出连续调查一个月,并对自己的支出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写出统计分析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后

    1.加强实践教学。如果说案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则实践教学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教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课内实验课教学和课外项目教学。

    课内实验课的训练,要求学生达到完成一个以学生有关问题调查问卷的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掌握Excel软件的实际操作,对采集的信息录入、整理、分析(包括综合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量表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统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由任课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独立地去做一个项目, 并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个项目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全过程。

篇(5)

(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没有针对性

在高职院校中财经管理类专业中,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是培养贴近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课程。现有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是对学生进行学。然而由于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高低不均,利用此种方式会使得部分学生理解不了课堂内容。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越落越多,从而使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内容难以顺利地成为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这与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出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符。

(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差

由于学生们接受计算机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力有限,使得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形式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计算机技术在实际财经管理类行业中的应用,仅实现了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与专业课内容结合不起来,让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三)计算机课程实用性不高

学生们在对计算机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与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衔接性。这就使得学生们学习知识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们吸收计算机知识的难度。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在高职教学内容接近尾声时,学生们在对计算机了解的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走向社会进行实习。许多进行完校外实习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计算机课程教授的计算机知识在实习的过程中都没有得到应用。其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软件学习的时效性。随着财经管理行业中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高职院校所学的软件版本跟不上社会中行业软件更新的速度,这就使得学生们在进入社会的初期很难快速的投入工作状态。

二、对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从小学阶段就已经陆陆续进入到学生们的教育体系中。这就使得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有着一定的储备量。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根据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储备情况来分阶段进行授课。例如,先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储备进行一次考核,以考核结果来分班。这样就可以针对计算机学习能力不一的同学,制定相应的计算计知识难度、教材内容,进而由浅入深的使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们。计算机教师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们要以向导型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对“十进制”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将教学内容导入实际,充分的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体现出来。然而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不断掌握和了解财经行业的走势,并将其以计算机的形式带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新鲜的资讯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止于向学生传授教育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高职院校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不定期的开展一些计算机领域方面的知识讲座以及计算机技术最新动态,开展的一系列各式各样了解计算机行业的活动,能强化学生们对计算机使用的认知程度。

(二)创新计算机课堂的授课方式

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对计算机课堂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多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然而财经行业发展迅速,书本上学习的内容根本做不到时效性,这使得学生对财经管理类专业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内容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学生们对计算机技术不同的应用能力,选择相对应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机课是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工作核心,在此类课堂上由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提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这种授课方式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锻炼了他们自行解决困难的能力。但在学生进行上机实践课程之前,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寻求答案的方式。真正做到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力,以案例为教学主导的教育模式。

例如在对C语言(数据库)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可以以增加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此过程中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上机实验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带着问题以小组成员互相讨论的模式设计出一定数目的编程题库。其课题的完成时间灵活,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这两部分的学习环节,都将纳入到学生们对计算机课堂的成绩考核范畴。这样的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此外,还应建设计算机教学的专用课堂,使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一边学习一边操作的计算机教育设施。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施,给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提供学习场所,这种授课方式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使计算机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人才资源投入社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技术类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证书是影响因素之一。而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是现阶段社会紧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要专业知识过硬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内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证书等方式,来为自身的求职简历增加砝码。高职院校对于这一市场需求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并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

另外,可以对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这种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就业率。这是因为学生是根据社会财经行业对计算机知识需求的程度来进行学习的,可以说实现了供与求的双赢。

篇(6)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142-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卢明名(1982-),女,黑龙江富锦人,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HGJXHC110245)。

一、引言

目前,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视。关于创业教育的界定,美国学者HILLS认为,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过程的认知与了解是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并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培养创业能力,让学生对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心理状态及各种能力有所了解和掌握。我国学者彭钢指出:作为现代教育理念的创业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提升和深化。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各种才能的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的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从而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只靠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务必要改变这种状况,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引入创业教育,深入改革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管理制度、教育环境、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从而使经管类人才适应市场需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行创业教育培养的可行性

首先,在创业活动中所应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如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等,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大学期间都系统地进行了学习,而这些基础知识又是创业所必须掌握的,为创办公司和管理公司奠定基础。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经管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例如财务管理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资金筹集方式以及投资理财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账款核算和税务登记等基本能力并掌握一般的经营管理和员工招聘等常识性理论。

其次,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结构的日益完善,经济管理领域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很多行业发展,自主创业的机会逐渐增多,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脱节

首先,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很少将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即使纳入规划中也仅是开设一些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具有随意性。其次,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虽然也开始重视起来,但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第三,在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都没有体现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尽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对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理念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但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理念导致创业教育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有限,这是因为缺少创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而且大多数教师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阶层缺少实际的了解,对企业的实际运行和具体操作不熟悉,很难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此外,专业教师很难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在教学中,这也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中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项。很多高校将创业教育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热衷于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大学生在校内打工、兼职、设立创业中心等。但实践证明,由于实践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加上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差距,致使这样的创业教育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

三、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重构经管类课程体系,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开创性的人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趋同的,都是要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培养出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业也多是在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因此创业教育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设置如下:一年级培养创业意识,如管理和创业的基本知识;二年级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三年级传授创业知识,如创业企业融资、管理等;四年级进行创业实践的模拟训练。

为了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经管类人才,必须重构经管类课程体系,在既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创业类课程的比例,使创业课程的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使专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高校应在制度层面上支持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全部纳入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中。

(二)改革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课堂教授式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改革,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创业能力。承担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必要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思想上具有从事创业活动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高校应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给予一定的创业实践机会,允许他们在企业从事适当的兼职工作,提倡专业教师具备“双师型”标准,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创业教育。

(三)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1重视校企合作

产学研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地方本科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培养出对社会有用和企业所需的人才。同时可以利用专题讲座等形式邀请著名业内人士为学生传授实际经验,让学生们真正了解企业所需。

2以实验室为载体,增强创业意识

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可以通过实验室以专业为依托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实验室的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丰富实验室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建设多层级创业教育实验课程体系,每一部分均设置若干相关课程。

3提高创业逆商系数

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称为逆商,即摆脱困难的能力。许多毕业生在刚开始创业时信心满满,但在实际过程中面对困难时最终丧失斗志,低逆商是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可以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逆商的含义、所必需的知识和技巧等,从而提高创业逆商系数。

卢明名: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初探

卢明名: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初探

[参考文献]

[1]刘文杰,王杜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1(1):124-126

[2]桂黄宝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我国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155-156

[3]陈兰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和保障体系探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40-41

篇(7)

1.全面性与真实性

传统的教学案例普遍存在不真实、不生动、背景材料少、案例过时片面等不足之处。而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是在学生充分了解、直观感受下形成的,具有全面、直观、真实等优点。学生可参观实习基地,跟进案例全过程,自主学习。

2.实践性与实验性

高校借助企业先进的理念、设备、技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化,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是一种通过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任务,企业人员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项目、教学案例等,实现互利多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因此,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开发和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相对于传统的案例教学,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对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挑战,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亦是一个实验性的过程。

3.动态性和系统性

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若干阶段和环节。各阶段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整合。实习基地企业的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对同一问题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与传统教学案例相比较,伴随实习基地企业的发展,教学案例面临着动态更新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的某一个阶段的输出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环环相扣,校企合作的过程就是这些阶段或环节的系统的嵌套体系。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可以制作成系列化,彼此相关联,以此反映实习基地企业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全貌,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和逻辑思维。

4.互动性强与收益性高

案例教学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因此必须与实习基地企业建立密切的互动性的的伙伴关系。无论从实习基地企业教学案例资料的收集、讨论、撰写、授权使用等,还是课堂或企业现场上教学案例研讨和分享,都需要实习基地企业人员的支持以及师生的亲身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实习基地企业也可能从参与教学案例研讨和分享,获得相应的收益(如厘清认识,促进思考和行动)。

二、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实施步骤

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如下4个实施步骤:

1.建立实习基地

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各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强化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部分高校建立了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的机制,与企业共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利用企业的技术与设备完成实践教学。这种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赢,企业获得了紧缺人才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学校实现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

2.撰写教学案例

在实习基地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合作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案例要注意几点:1.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案例。案例撰写要针对经管类学生现有的能力、知识结构和专业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在得到乐趣和肯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素养。2.教学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它可能反映实习基地企业的典型和关键事件、成功经验、优秀的管理实践。3.教学案例要及时更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经管类专业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案例应跟上时代要求,根据实习基地的发展及时更新,反映当前实际。

3.实施教学

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先期参观和了解案例企业。基于实习基地的教学案例的使用,最好的办法是高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互配合,企业兼职教师或主要当事人分享案例,引导案例讨论,高校教师参与讨论。假如企业兼职教师或当事人无法到场,可采用录音、视频资料丰富和充实案例,增加其直观的感受。

4.总结改进

为了保证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的效果良好,在实施教学之后,还应进行后期的总结,对教学成果有利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继续发扬,有悖于教学目的的内容与形式就需要改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资料的充实和更新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基于实习基地的案例教学的实施存在如下3个主要问题:

1.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和操作规范,专业集群效应很难体现出来

当前的校企合作案例教学还处于一种自发、散漫的初级阶段,大多数都是依靠个人关系来联系企业,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稳定、成熟的机制。当前,我国虽有相关文件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地位,但并没有专门的法规来进行约束,也没有对其具体操作提出指导性办法。校企合作案例教学是许多经管类专业课程中都会用到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但现实中,许多高校和实习基地企业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专业群案例资源共享体系,目前的情况通常仍是一个院系、专业与实习基地企业对接。

2.缺乏有效的案例教学组织与运作体系

完整的案例教学需要一个有效的案例教学体系,包括案例教学的主导者、主体以及组织运作。首先,从案例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来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历和案例教学组织能力。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仍缺乏真正的企业管理经历,因此案例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其次,从案例教学的主体来看,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较难形成师生的互动。再次,从案例的组织运作来看,完整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学习、研究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提出方案或建议。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很难完成:1.完整的案例教学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使得教师缺乏足够的激励;2.完整的案例教学需要花费较长的教学时间,而正常的教学时间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3.案例资料要真实全面,但现实中企业会因为某些原因隐藏部分资料。4.企业兼职教师和当事人因为工作任务和业务很难安排时间参与案例教学,时间经常冲突,难以配合案例教学。

3.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缺乏

高校通过组织、实施实习基地有效运行的实践研究,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实习基地建设、案例教学、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与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保证双方有效合作亦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拨出不足以维持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教师撰写案例、带学生参观、企业兼职教师来访等,均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14-02

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改革,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主讲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着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在此,笔者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谈谈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思想改革

1.领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着力体现人才的个性和特长。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的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和服务领域,突出人才的实用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目前,独立学院基本上将办学类型界定为教学型,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型,这种定位明确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任务,就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厚、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只有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标,才能更好地把握如何培养人才问题。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只有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社会经济领域,才能够发挥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

2.从“教师本位”改为“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现在高校,几乎全部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思想下,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说教为主,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灌输的对象。这种现代“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不仅缺乏创意、缺乏师生互动交流,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容易使学生“消化不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摒弃“教师本位”的观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辅学”的新型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使统计学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内容改革

1.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因此,在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意与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修正统计学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实际性和够用性。如在给经管类专业学生讲授统计学课程时可以联系到市场调查、企业生产产品质量评级、对外进出口业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等问题。

2.重视统计软件的介绍与应用。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统计图表的绘制与繁杂的计算过程,这些内容通过统计软件处理就很容易得到解决,同时也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因此,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统计分析与统计软件相结合,介绍常用统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了应用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目前,市场上提供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有SPSS、SAS、STATISTICA、EVIEWS、BMDP、SYSTAT等等。笔者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了电子表格软件EXCEL。EXCEL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操作简单、易学易用;而且EXCEL的统计函数与统计宏软件包,已经覆盖了统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完全能够满足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内容的需要。

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统计学的理论知识点多、应用领域广,仅靠课堂教学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而且要当好知识的中介者,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第一堂课上,笔者就给学生推荐相关的统计学专业教材、统计相关网址,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等广泛充实自己的统计知识,了解统计在相关领域里的运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通俗实用的教学方法将课程重点难点简易化,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方法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大因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目前,高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条件、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学生实际特点,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针对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结合统计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笔者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启发法、项目驱动法与实验实践法等创新启发式教学方法。

1.案例启发法。统计学中不乏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会因为难以掌握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启发法,将枯燥的统计学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实践案例中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分析讨论方式总结得出的一般规律性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许多实际案例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如大学图书馆使用状况分析、某4S店服务质量分析、我国网民人数增长趋势分析等。

2.项目驱动法。项目驱动法,即结合统计学理论知识与教学进度,设计项目任务,通过项目实施过程的合理设计与过程控制,使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使下积极主动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将知识应用到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将项目驱动法引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将统计学课程分散在各教学章节的零星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到综合性的“项目”中,有利于实践教学功能的系统发挥,有利于学生实际调研能力和统计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化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

2009-2010学年的第一学期,笔者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08级财管专业4个班级的统计学教学中,进行了项目驱动法的尝试,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

(1)划分项目小组。在统计学课程开课之初,笔者就让学生分组,每组人员8~10人,一个班级大概5~6组。学生分组的依据:在遵从学生自愿原则下,照顾同寝室(方便课后交流讨论)、考虑性别搭配(方便分工合作)等细节问题。各组推荐一位“项目经理”(组长),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2)选定统计调研项目。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结合统计学课程知识点的需要,笔者提出了若干贴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生活的调研项目供学生参考,如: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大学生时间分配状况调查、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等等。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讨论自拟感兴趣的可行的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也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选择项目。

(3)明确项目实施任务。具体做法是:笔者在各组学生选定统计调研项目后,给出每组学生总体的任务要求;然后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每上完一章节内容,就会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提醒督促学生按照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在具体的任务要求中,注意既要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又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如在介绍完第二章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内容后,笔者就提供范例,并且让各组制定相应的调查方案。而整个项目实施的流程按照统计工作的四个环节展开,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最后成果表现为统计调查报告。

(4)辅助学生完成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组织管理,针对本组项目任务随时召集项目组成员开展研究讨论,明确组内分工,同时注意成员间协同学习、共同攻克项目“难题”。这期间,笔者注意辅助各组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实施,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度,适时适度给以提示指导。具体方式途径可以选用EMAIL、QQ等通讯方式,做到学生有“难”、及时指导。

(5)项目成果展示。在学期末的时候,选取一个课时,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进行收获交流,笔者将和学生共同评定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通过交流对比,让学生对自己参与完成的项目有更深刻的认识,寻找优势与不足,同时进一步激发创造激情。

目前,项目驱动法已经开展了四个学期,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学生表示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既巩固了课堂知识,也通过项目实践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自身能力。

3.实验实践法。为了能让学生更好掌握统计软件,笔者将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由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转型,将原先54课时的理论课时改为36理论课时,18实验课时。在实验实践中,向学生提供实验指导手册,该手册包括了附有详细操作步骤的实验案例,以及根据统计基本理论、方法和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的资料编成的单项或综合实践作业。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利用EXCEL软件,通过教师演示或者自学案例,进行基本概念的辨析、统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写出实验报告。实验实践法,为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论知识,用统计方法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条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开展统计实践研究,引导学生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参加相关竞赛活动,以科研与竞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四、考核方式改革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统计学考核方式中,除了强调期末笔试考试外,更要注重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统计学教学目的,结合统计学教学方法,笔者在院级重点课程建设中,提出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目前统计学成绩主要包含三项: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末成绩60%,而课程中的项目调研作业包含在平时成绩里。随着实践教学环节的逐渐完善与成熟,可以在期末考核时,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将课程项目作业的分值提到与上机实践一样,而课程项目作业最后要以统计调查报告与课件(用于成果交流)的形式提交。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应着眼于“应用”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应用实践,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从而更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9)

从1999年开始,东华大学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科生的招生数量不断扩大,目前每年达到3700名左右,其中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就达到每年600名,差不多占了全校的六分之一。如此多的学生在入学后给学校的培养任务带来了许多挑战,在全校各级领导的妥善指导下,培养过程一直平稳有序,培养质量方面始终常抓不懈。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就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可控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因此全校各级部门审时度势,不断寻找应对之策。

2006年3月6日,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上海要大力推进“四个中心”的建设。“四个中心”分别是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06年3月31日《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公布,上海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亚太研发中心之一。

根据这样的形势,对照东华大学目前拥有的十一个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我们发现这些专业都是不可或缺的热门专业。东华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从2004年开始实行大类培养,入学后的第二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实行了这一制度后,有些专业的学生人数起伏不定,就业情况也千差万别。

如何应对这些情况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棘手问题。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东华大学没有简单实行关停专业或者视而不见,而是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一方面高举内涵建设大旗,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软环境建设上多下功夫,同时在办学过程中采取了动态调整的方法,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东华大学于2009年4月出台了“东华大学关于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设置的意见”的“东华教〔2009〕8号”文件,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态调整措施,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这些措施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 调整办学资格

东华大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管理科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在实行了大类培养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决定权,无形中对各个专业的教师带来了压力,也促使教师更多地关心自己专业的生存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约60%的学生有自己的主见,选择专业时一般依据专业实力和就业前景来作出判断,另外大约40%的学生并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根据关系密切的同学或同寝室同学的选择来做决定。对于专业实力情况和就业前景,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一般不全面,因此教师宣传也非常重要,如果宣传比较精彩和到位,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会计学专业,由于教师在历年的宣传中做了很好的准备,尽管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是所有专业中最好的,但总是能在工商大类中吸引最多的学生。

从2009年起,管理学院做出了所选人数少于20人的专业将暂停并进行整改的决定。在同年2008级学生的专业分流中,由于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的人数少于20人,管理学院组织教师和辅导员对有关学生做好思想工作,把选择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妥善地安排到其他专业。与此同时,有少数学生对这种做法也表示不理解,学院有关领导也多次进行思想沟通,并承诺如果确实对暂停专业的某些课程感兴趣,学院也可以在其选择其他专业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和强化学习,逐步化解了该项工作中各种大小矛盾。

调整专业办学资格是一项容易引发学生和教师抵触情绪的事情,必须事先进行详细介绍、事后进行耐心安抚。同时,作为领导也必须站稳自己的立场,不能在遇到阻力时就退缩不前,否则改革就容易搁浅。

在随后的2009级分流中,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数回升到20人以上,工商管理的人数仍然低于20人,我们就激活了电子商务专业,而工商管理专业继续处于暂停状态。

在单个年级暂停后,与该专业有关的教师并没有完全一放了之,而是全面考查不足之处,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例如从课堂教学、实习安排、实验建设等方面认真整改。

3 调整大类归属

个别专业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定位模糊,在原属大类中难以为继,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第一届招生,文理兼收,将其划归工商管理大类,与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四个专业一起进行大类培养。

第一届分流时,学生多达78人,但随后的三届学生分流时,学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是39人、27人、21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2006年时物流管理在社会上属于热门的新名词,但对于具体要学习哪些课程,许多学生并不了解。物流管理是实务操作较强的专业,许多在高中阶段选读文科的学生在学习物流管理的课程时遇到很大的学习障碍,这一信息立即传染到低年级的学生,导致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不断下降,也极大地影响了该专业的教师们的积极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管理学院果断地从2008级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调整到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只招收理科生,将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调整,与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起进行大类培养。动员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组织进行调研,建设了一批以物流实务为主的课程。情况立即得到扭转,2008级分流时物流管理的学生人数回升到78人,2009级分流时达到84人。

实践证明,将个别原先大类划分有偏差的专业调整到其他大类,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不失为明智之举。

4 调整课程设置

2008级学生分流时,选择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数少于20人,我们决定暂停该专业的办学,将选择了该专业的学生引导到其他专业上去。

事后该专业的教师进行了反思,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清晰,是重 “电子” 还是重 “商务” 争论之声始终未停,这样的争论导致后续培养过程中许多关键性的重要措施无法落实。二是课程设置广而不精,电子商务所包含的知识面如此之广, 课程大纲在设置的时候变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在学习重点的把握上无所适从。三是课程设置受制于教材,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更新非常之快,要选择高质量的教材非常困难。例如网络营销课程,教材内容偏旧,而且理论也偏重于传统的营销。

经过反思,采取了一些举措。一是抛开电子与商务之争, 把着眼点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把这个目标与全国及上海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充分结合,凸现了地区性就业的特色。二是课程设置上突出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广泛开设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这些课程以后能够在电子商务大行业、 大环境下找到不同的岗位。三是组织资源结合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了教材开发,凸现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四是充分利用与课程结合的竞赛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竞赛可以成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动力,近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及全国性“三创杯”电子商务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竞赛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看到优秀的作品,可以带来积极的鼓励作用, 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推动了后一个阶段的学习。

5 调整实验内容

相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经管类实验教学一般比较滞后,普遍存在过于依附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不断调整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套成功经验。

从2005年开始中心加快步伐进行建设。以专业流程实验室的模式进行运行。让学生在熟悉自己专业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实验教学过程学习,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各种实验内容和验证实验结果。截止2007年,建成了专业实验模拟仿真流程实验区,其中包含十个专业实验流程实验室。因建设成绩显著,获得了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称号。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强调,应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要求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及时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融合。在现有实验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元素,将创业知识嵌入到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提高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人力资源模拟》、《证券模拟投资》等实验课程中,更多地介绍如何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相关知识,强化了学生创业的基本技能。广泛采用角色模拟、案例分析、问题决策、研讨式教学、博弈对抗、项目驱动、游戏竞赛等多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调整实验考核方式,改变那种“按部就班”撰写实验报告的方法,采用撰写分析报告、PPT汇报、小组答辩、按团队计分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建设和调整,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不再是人才培养的辅助平台,而是和院系一样发挥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6 调整基层组织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96-0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管类专业在高职院校里成为热门,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构建合理的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彰显经管类职业的特色要求,使有限的职业基础课课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的无缝对接,对于提高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现状分析

1.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专业特色基础课多、杂、乱。

根据我们的调查,高职经管类的专业开设门类多,专业方向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不尽相同。当前各院校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等。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其职业基础课一般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经济法、数据库应用、财政与金融、概率统计、信息管理导论、财务会计、消费者行为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旅游业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现代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力学基础与电工基础、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概论、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与建筑机械、工程建设定额原理、经济法与建筑法规等。包括了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两类,对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少数院校开设专业时,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对专业特色基础课没有认真精选,多、杂、乱。使得有的专业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剩1~2门,有的专业又多达6~7门以上,造成同属经管类的不同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的构成、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与职业特色基础课之间的比例都存在很大差距。考虑教学条件和教学时数的制约,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没有形成经管类专业应具有的职业基础通识系列课程。如某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会计、信管、营销等专业分别开设了4~6门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学时占相应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73.2%、 86.6%、 76.9%;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仅开设了2~3门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占该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21.5%和27.9%。各专业都开设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有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两门。从课程门数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方面看,所设课程远没有形成系列化,无法达到经管类职业要求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2.从课程的课时设置来看,在开出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中同一门课程学时设置上,各专业差距较大,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真正体现高职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要求的全面含义。

所开出的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等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同一门课程各专业的学时设置上不统一,甚至存在很大差异。以经济学课程为例,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为60学时;营销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5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旅游管理专业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为36学时。职业基础课学习是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基础的,与职业技能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职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删减,课时设置过多没有体现“够用”的原则,课时设置过少也达不到“必须”的要求。“必须、够用”就是要以经管类职业技能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经管类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来组织教学,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合理的课时设置做保障。因此,各专业在同一门课程的课时设置上应该合理的设置,差距不能太大。

3.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来看,拘泥于某一本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该学科理论内容的浓缩,缺乏相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

教学大纲的编写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拘泥于某一、二本教材,教师的教学服从于教材,照本宣科,针对性不强,没有因专业、因时间、因学生施教,对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不足。

在教材选用上,为力求统一,大部分课程选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者本科专业规划教材,但教学内容上改革力度不够大,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基本上还是维持该学科主要理论内容的浓缩,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教学目的不明,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

4.从教学方法、手段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高职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受教学条件的制约,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足,尽管增加了一定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但没有规范的实训基地,仍然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操作;要开展实践教学,任课教师除了做专业知识上的大量贮备、专业训练的前期准备外,还要联系实习单位,等等。几乎与整个实践教学相关联的所有工作完全由教师承担,使得部分教师存在畏难情绪,加上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量计的较少,使得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实践教学环节。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构建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既要使高职经济管理各专业类群的职业基础课课程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又要体现各专业的特点。所设课程的内容既要具有应用性,又要体现针对性,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内容,并使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适中,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得到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同时,应使各门职业基础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与各该专业其他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在实现专业基础课系列课程自身整体优化的同时,也使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其他课程实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三、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1.课程体系的模式

将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模式设置为:平台课程+模块课程,平台课程是各个专业要求通识的职业基础课程,即《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等;模块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如旅游专业的《旅游学概论》等,信管专业的《信息管理导论》,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建管专业的《建筑概论》等。

2.平台课程的组装

建立通识职业基础课平台,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综合,构建成新的统一的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群,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职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经济管理类职业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与各方面接触频繁的特点,要求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所以,此类专业课程模式,要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平台式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适应性,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群。

平台课程的设置应不受专业方向限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类职业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建议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应用文写作、统计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

3.模块课程的组装

建立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一个体现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模块,由学生根据其专业方向选学其中的1组,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以后能够深入地理解职业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专业方向和特色,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知识储备。每个模块以2―3门课程组成。要考虑知识点组合和知识的链接,充分考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4.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比例关系

根据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目的,笔者认为,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课时比例大约为7:3。在职业基础课体系中,通识职业基础课为主体,应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70%左右。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对通识职业基础课的有意义的、必要的补充,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30%左右。

四、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

1.教材建设

一是要精选教材。教材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易懂;现在的高职高专教材很多,要选择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也可结合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二是以基本教材为依托,建立辅助教材。建立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库、案例库、实验库、资料库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学内容的整合

职业基础课学时较少,如何使有限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产生理想的效益,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高职的职业基础课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好基础,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实用性、专业性。一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要强调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分析工具、基本的分析方法,删除掉过深的理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等,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要求的“必需性”,删除可有可无的;在知识量上,突出专业能力的“够用性”,减少延伸性知识。二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所学的知识、技能对经管类岗位很实用。三是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服务于专业教学,实现与专业技能课无缝对接。

3.教学方法的优化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由“单一式”教学转变为“多样式”教学、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一是课堂教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要熟练运用启发性的传授式教学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对比式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二是增强教学实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现实环境中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雪申.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 严新华,李静,王晋.高职高专教育经济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动因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许秀林,董杨琴,黄伟.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Thinking about the course system in vocational-base lesson optimization as a whole

in the vo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LI li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293-03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化要求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掌握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盛。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但是,由于MIS是一门介于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在对没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MIS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感觉该课程概念性强、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还有不少同学认为该课程与自身专业知识距离太远,将来不去从事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工作,用处不大,缺乏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MIS课程教学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如此反差,让从事经济管理类专业MIS课程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对MIS课程教学现状感到担忧,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MIS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不足。由于MIS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方面初步的知识技能以及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基础。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功底比较深厚,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某些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计算机方面的前导课,远不能支撑该环节课程的学习。为此,在MIS课程的学习时,不得不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对本课程涉及到的某些知识点加以讲解和回顾,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显得重点不突出,且很难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进度。

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不合理。目前,MIS的教学内容大多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介绍信息、系统和MIS的概念以及MIS的结构、分类、发展过程等内容;二是介绍MIS相关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内容;三是从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介绍MIS的开发过程,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维护等几个过程,这是MIS的核心内容;四是介绍MIS的管理,包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等。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的知识缺乏,并且对于实际工作部门的业务流程了解较少,使得学生对于以MIS系统开发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觉得学习起来抽象、枯燥无味,逐步丧失了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形式单一。目前,MIS课程的教学安排包括两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完成之后,才安排实践教学,而不是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理论教学后,立即安排实验,这就导致前面理论的讲授和后面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正确应用。同时,由于学时有限,在完成理论教学后,留给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就不多了,有时可能还因为理论学时不够而占用实践学时,造成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的现象比较普遍。

MIS理论教学大多以讲授理论为主,结合案例对理论的讲解较少涉及,且在案例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案例为主,学生参与不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不利于学生把握MIS相关知识,更不能深入地去理解知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案例教学时,所选用的案例大部分是国外企业的案例,且案例发生时间严重滞后、内容也比较抽象,难以适合中国国情,使学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相关理论的分析应用了。在实验教学方面,狭义的认为MIS的实验就是编程,只要程序开发工具应用熟练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实验内容,如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流程重组与优化、管理模型的确定、数据字典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程序设计说明书等内容。

4.教师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教学需要。MIS课程教师应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兴趣和比较完善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运营管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知识,而实际担任MIS课程的教师多是计算机知识较为深厚,而经济管理知识较为薄弱,难以适应MIS 课程教学的需要,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MIS课程上成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情况。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1.合理定位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学会利用MIS来为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是他们学习MIS 根本目的所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经济管理类专业MIS教学的重点。基于此,我们认为MIS课程的教学中应偏向于“管”,偏向于讨论如何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与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讨论如何进行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因此,MIS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具有在信息环境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充分认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里的战略性作用;能密切关注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发现其内在的商业价值,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2)掌握系统科学思想和MIS战略规划、分析、设计的技术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3)理解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作方式和竞争战略的改变,并能利用MIS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4)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事业单位在应用MIS中出现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2.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为了能够体现经济管理类专业MIS课程教学的目标,应避免将MIS作为计算机课程看待,而应该将MIS课程作为一门管理类课程看待。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有所侧重,在规划和设计MIS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对MIS的基本概念、结构的掌握和理解,MIS开发的组织管理、维护和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分类、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在解决管理问题的作用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过这些方面内容的重点讲授,不仅是学生获得了他们所应该掌握的MIS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对MIS的理解,了解自身在MIS开发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应发挥的作用以及怎样与他人合作沟通。通过对MIS开发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学生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MIS的实际应用问题,可以应用MIS提升企业竞争力,培养了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通过上述课程内容安排,学生会意识到MIS课程对于他们今后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由于MIS 课程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MIS的教学要求,应根据教学内容各部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组织课堂讨论。经常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题目,并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布置下次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例如,在讲到MRPⅡ时,先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组织讨论,这样学生进行充足的资料准备,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逐渐形成主动收集整理信息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要适时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激活学生的讨论热情,让大多数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并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2)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案例教学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决策分析,建立真实的事件感受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选择时要注意几点:要有趣味性、理论难度不宜过大;案例不要与理论、实际脱节;案例不要过于复杂。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培养,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的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将合作学习引入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将自己的经验和才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享,共同解决案例分析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更牢固地掌握知识。(3)重视实践教学。MIS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实践环节教学安排也是经济管理专业MIS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切忌将MIS实践教学变成MIS开发课,应该通过加强MIS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管理业务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操作、运用MIS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MIS实践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MIS上机操作演示。通过一些演示系统让学生对MIS有一个感性认识,结合理论学习,了解MIS的基本结构、功能,掌握运用MIS处理管理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第二,实地参观调研。通过组织学生到已建立MIS的企事业单位的参观交流,实地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如何在MIS中实现,了解MIS的实际构成、运行特点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维护。第三,课程设计。通过选择一个企业为背景进行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让学生进入信息系统的各个开发生命周期,正确理解相关阶段的任务,该环节要求学生将前一阶段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考虑到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要注意掌握试验的难度,该环节应以系统分析为主、系统设计为辅的思想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的管理业务和管理数据的流程分析与设计,重点考查学生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企业管理需求的,信息技术如何与企业的战略层、战术层、执行层的业务结合,考查学生对管理需求的调查分析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系统建模能力,而不是片面的考查学生的编程能力。

4.建立科学透明的考核方式。设置有效的考核标准,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惰性,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客观部分,即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二是主观部分,即平时成绩。对于客观部分的考核,在试卷题目上应倾向于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上,试题要紧扣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知识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敢于质疑和探索。

由于主观部分的考核是平时教学中进行,就需要在课程开始时明确告知学生考核标准,并且在设施中做到奖惩分明,才能取信于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案例讨论中,如果给表现好的学习以鼓励,给参与的学生以肯定,久而久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同时,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只有学生参与制定并认可的考核标准才有执行力。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95-97.

[2]郭捷,张秀萍.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育管理,2010,(3):122-125.

[3]吕新民,张金诚.经济管理类《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88-90.

[4]孔继利.《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10,(10):120-124.

[5]孔德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0,(1):65-67.

[6]李怡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357-359.

[7]陈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4):210-211.

[8]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E Jing-rong,LI Qing,RAN Jia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