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投资的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金融市场开放的基本含义应该是着眼于国际市场,建立金融资源自由流动和全球配置的市场机制。直接地说,加入WTO,承诺履行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那么相关国家的金融市场基本上就是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
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其金融发展模式转向货币政策独立与资本自由流动相结合型,中国的金融业、金融市场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金融冲击。从以往各国的经验来看,不难找出使外部因素发生重大作用的内部缺陷,这种缺陷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及金融的“结构性问题”。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内部缺陷的表现方面目前仍然较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要把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融入现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并在强大的外部冲击下,不至于使可能的系统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中国就必须分析和研究现存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稳健而有力度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应对。本文则主要就金融结构中较为重要的投融资结构部分进行探讨。
一、金融市场开放对我国投融资结构的基本影响及调整的目标
(一)金融市场开放的基本影响
首先,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投融资主体结构,投融资主体将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金融市场开放以后,受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对外国资本进入管制放松的影响,我国的投资主体必然会从国家财政为主体的单一体系向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多元化体制转变;在融资活动中,四大国有独资银行仍占有绝大比例,他们是信贷资金的最主要的提供者,是融资活动的主体。金融市场开放以后,随着外资银行以同等国民待遇身份的介入以及投资融资方式的改变,这些国有独资银行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赋予的分配资金职能将逐步丧失;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介入使国内企业的融资范围扩大,以市场原则选择融资的比例增加。
其次,金融市场开放将会对我国投融资的方向和流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资银行的介入不仅仅使我国银行增加了竞争对手,而且也为我国银行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外资银行在确定投资和贷款方向时一般均以利润和效益为目标。因此,现阶段经营状况较差、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大中企业一般不会成为他们的投融资对象,经营效果较好的非国有经济更能受到外资银行的青睐。而国有银行,其国有信贷资产占总量近70%。这里,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也许还是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国有经济经过改造尚未摆脱经营效益较差的困境,国有银行因贷款、融资对象产出效益低下而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市场法则的引导,国有银行在融资与贷款的方向上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将重点逐步转向产出率较高的行业和部门。第三,金融市场开放将影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直接金融比例会适当增加。
(二)投融资结构调整的基本取向
投融资结构的调整的方向应以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面向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为基本原则。
1.建立以企业为基本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等因素,使得居民个人不可能成为社会投资的主体,而政府部门由于其处于监督者、调控者及政策、规则制定者的特殊地位,从而决定了政府部门也不可能成为基本的投资主体,特别是不能成为竞争性行业或经营性行业的投融资主体。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专业化分工的主体,政府和私人的绝大部分市场和实质性投资都是通过企业实现的。
因此,我国多元化投资体系中只能是以企业作为基本的投资主体。为了发挥企业在社会投融资活动中的作用,提高投融资的效益,就必须赋予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独立的法人主体应该拥有的自主权以及较为直接的投融资权力。同时,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结构的调整,不仅要建立以企业为基本主体的多元化体系,而且还要注重企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确定非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功能,带动投融资的市场化,形成竞争、有序、高效的市场氛围。
2.投融资方式多元化
投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是现代金融运作的基本内容,投融资主体为追求高效益低风险的资产组合,客观上需要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在现代国际投资理论中,无论是马尔柯维茨两参数投资组合理论还是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都明确地阐述了这样的一个基本道理:投资者只有在能够掌握足够多的投资工具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资产组合。因此,在金融市场开放的推动下,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实现投融资方式多元化和较高的金融效率是必然的方向。
3.投融资结构的调整应当间接化
一个国家对其投融资结构的调整是采取政府直接控制还是采取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来进行,是由其经济、政治体制决定的。在我国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投融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对社会投融资活动的效益、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社会投融资活动中过多的政府干预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发挥市场机制对投融资活动的基本调节作用。尽管金融资源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但政府对其实施的调控也只能建立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政策手段对社会投融资活动进行弹性调控,尽量避免和减少行政干预、计划调控。
二、我国投融资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为适应GATS及WTO的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针对投融资结构不合理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速投融资结构的调整,以适应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
(一)发挥市场机制在投融资过程中的基本作用,拓宽非国有经济投融资领域及其与市场的投融资通道
金融市场开放以后,从参与市场的主体构成来看,既有外资机构也有中资机构,既有国有经济又有非国有经济,他们之间存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投融资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我国的投融资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可以是:首先应当把政府投资的范围基本确定在非竞争性的公益项目上,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在缩小政府投资范围的同时还应转变政府对社会投融资活动的调控方式,减少直接控制和行政干预,使企业成为真正投资主体;再有,在投资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方面,应当扩大非国有经济的投资范围,拓宽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在政策上积极引导、鼓励非国有经济参与竞争性项目和一些基础项目的投资,以促进有效竞争,降低金融风险,推动国有经济的存量重组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逐步增加直接融资的市场份额,提高间接融资效率,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行发展,创造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同时存在为交易双方提供了较多的投融资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最佳的交易策略,同时也有利于改善金融资源的交易条件。在我国具体的来说就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通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信息完整性、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等途径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金融效率。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这一进程: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积极培育能够适应开放型金融市场要求的微观交易主体;进一步明确金融监管的效率目标,继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落实监管措施;加快金融中介机构的建设,规范中介行为,提高中介效率;改变现行的以计划为主要特点的利率体系,通过利率市场化来提高利率对经济运行调整的杠杆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主体,尤其是确定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抑制恶性投机,提高投资效率。
在培育和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提高我国间接融资的效率亦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情况下,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当前,提高我国间接融资效率的途径应当是:深化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国有银行的产权关系,明确产权主体;加强和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现代业务素质;积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增强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业务竞争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直接干预,为银行的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提高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降低国有经济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
(三)改善政府对投融资的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
即便在金融市场放开的条件下,政府仍有必要采取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投融资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但这种调控必须保证市场机制的基本调节作用,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的。
在整体宏观调控体系中,政府应当以预测性、指导性的投资总量计划引导各类企业的投融资行为,通过货币政策、手段调节社会的信用总量。政府在退出竞争性项目投资的同时要加快培育为投融资主体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促进信息的公开传播,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投融资行为符合市场需要和产业发展规律,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四)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建立能够适应金融市场开放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体系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恢复增长,企业投资活动重趋活跃,特别是各地纷纷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更是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但当前经济的好转,政府的鼓励,并不意味着投资风险的降低。相反,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仍然很高。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投资的新趋势
1、跨国投资越来越多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日趋活跃,投资涉及的企业家数不断增多,投资的国家范围不断扩大,投资额度不断增加。200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仅176.3亿美元,2007年为187.2亿美元,但2008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增速达到63.6%,投资额度达到406.5亿美元。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数达到590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36.3%。投资的对象国增加到129个,投资的对象企业达到3125家。如表1所示,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为日趋活跃。
2、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不断增大
当前,不仅国家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各省(区、市)也纷纷举起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旗,纷纷掀起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如“十二五”时期福建、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增长目标都定在20%,如此快的增速,必然会催生企业大量的投资于新兴产业领域。与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快速成长相对应的是,我国的风险投资也日渐兴起。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创立,90年代的起步之后,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风险投资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7年底,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已经达到400家,部分企业也参与到风险投资这一阵容中。
3、并购参股等投资活动更趋活跃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的并购参股活动更趋活跃。2009年,我国并购市场共发生并购案例发294件,披露了并购金额的235家并购案例共涉及金额33147亿美元。2010年,国内并购市场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2010年上半年国内共发生194件并购案例,涉及金额达到4809.63亿美元。与这种国内并购兴起相伴随的是,国外并购也风生水起,2009年,海外并购数38起,涉及的金额达到160.99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发生海外并购案30起,涉及金额达到66.77亿美元(见表2)。由此可见,我国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的方式进行投资已经非常活跃。
4、微型企业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数量日益兴起
随着市场的更加完善,以及国家的鼓励,目前我国微型企业个人投资企业的投资活动日渐兴起。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超过一千万户,超过企业总数的99%,其中大量的微型企业。特别是随着《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的颁布,国家鼓励创业投资,以及淘宝等网络销售的兴起,目前我国个人投资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投资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利率汇率风险、信用风险、要素价格上涨风险以及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风险等方面。
1、政策风险加大
政策风险加大,主要是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性、针对性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当前为控制通胀压力,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从宏观上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投资于新兴产业领域自身缺乏技术优势,投资于传统产业领域资金压力异常强大,这就使得其投资面临抉择的难题。并且,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选择变得更小,甚至部分农民企业家会出现有资金没有项目的情形。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政策调整给投资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
2、利率汇率风险日趋增大
利率汇率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2010年,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2次,2011年也还没有停止运营利率工具的步伐。这种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流动性减小,从而会给企业带来资金的压力,不利于货款的回收,也会增加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较大,升值的速度也在加快,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也较大,这就使得企业特别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面临相当大的财务风险,即使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也需增加购买衍生工具的成本。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利率汇率风险日趋增大。
3、市场信息不完善带来的信用风险加大
信用销售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一种常态,但信用销售需要完备的市场信息作为交易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当前,我国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还较为落后,大量的信息掌握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但由于商业秘密等现实因素的存在,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取这类信息。而要通过自身的市场调研来获取这类信息,企业需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并且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即使有限度的进行调查,也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而言,即使对其进行调查,也难以获取真实的信息。这就会企业的信用销售以及财务政策的制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4、要素价格的上涨给投资带来的风险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劳动力成本出现了较大的上升势头,能源等要素的供给也日趋紧张。特别是沿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等现象。在这种情形下,企业要聘用到足够的劳动力资源,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这可能相对于既定的投资预算而言,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投资的盈利能力。此外,国内能源等要素的价格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企业进行投资时必须考虑这些风险。
5、国际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加大
当前,国际经济社会环境变化速度较快,部分国家内部局势不平稳,并且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这些国家进行投资,或者投资的产品主要销往这些国家,则一旦发生社会问题,企业可能面临重大损失。如日本地震,阿尔及利亚、埃及的国内局势变化等,都给我国企业的投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国际局势的变化,还会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会使得企业的投资成本出现较大的波动,甚至使得企业单笔投资出现亏损的情形。此外,目前国际贸易中绿色化倾向明显,贸易壁垒时有出现,这也会对进出口贸易有关企业的投资带来影响。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控制投资风险,可以从加强对宏观政策的研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投资的跟踪管理等方面着手。
1、加强对宏观政策的研究
加强对宏观政策的研究,首先,要加强对国际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国际贸易中有关的贸易条件的变化,如对进出口商品的技术标准做出新的规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紧跟这些政策的变动,进行投资。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政策的研究。要积极研究国家鼓励发展哪些产业,未来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并有计划、有选择的对自身的投资进行调整,以便不会被政策的门槛所限制。再次,要加强对区域政策的研究。除中央外,各地为促进经济发展,也制定了各种鼓励政策,企业要加强对区域政策进行研究,积极获取政府政策的支持。
2、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要有严格的可行性分析,并经过管理层充分讨论,再对投资行为做出决定。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要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形式,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减小可能的投资风险。其次,要进一步严格企业的财务制度。对于涉及企业投资所有的财务行为,包括调研费用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财务审批,以规范投资行为,减小投资成本。
3、加强对投资的跟踪管理
加强对投资的跟踪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投资监督体系,要对投资的流向,投资后资金的运用等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各类风险。其次,要建立起应急体系,一旦投资出现失败,或者出现其他情形,企业应启动紧急程序防止损失的扩大。
参考文献
[1]陶表红.浅析企业投资的风险与控制[J].商业时代.2010(1):53-54
[2]刘难.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8):86-90
关键词:融资担保 地方政府 创业投资 政府引导基金
融资担保模式是指根据信贷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在创业投资企业债项信用评级良好、资产负债率不高的情况下,引导基金以融资担保方式支持其通过负债增强投资能力。融资担保的具体做法是,创业投资企业通过公开市场发行证券或者从特定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由引导基金对其融入资金的还本付息予以担保。在创业投资机构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时,由引导基金代为偿付。为补偿所承担的风险,引导基金向创业投资机构收取一定比率的担保管理费。目前我国各地方政府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普遍没有采取融资担保模式,本文试从引导基金实施融资担保模式的意义与条件入手,分析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实施融资担保模式的适用性。
地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融资担保模式的意义
地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用融资担保模式,对提高引导基金的放大倍数、控制投资风险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放大倍数且增加园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供给
在参股子基金或跟进投资的运作模式下,由于引导基金需直接向创业投资企业或创业投资企业支持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受引导基金自身的资本规模限制,流入地方政府科技园区的民间资本放大倍数有限。如中关村引导基金在过去六年中投入资金5328万元,带动合作机构投资额为22448万元,放大倍数为4.2倍。而融资担保模式不需要直接占用引导基金的资金,这样引导基金就能够为更多的创业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使流入地方政府科技园区的创业资本以更大的倍数扩张。美国SBIC项目自1994年开始实施融资担保模式到2002年止,财政共拨款2.285亿美元,并自2002年开始财政不再对SBIC项目投入资金。但仅在2002财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就批准了313家小企业投资公司的注册申请,引入私人直接投资61.66亿美元,为小企业投资公司担保债务资金82.791亿美元,使当年可用于小企业投资的资金高达144.451亿美元,是累计财政拨款总额的63.22倍。
(二)可以有效提高引导基金的使用效率
在参股子基金的运作模式下,对于创业投资企业来说,引导基金的资金为无成本资金,因此个别子基金在引导基金完成出资后迟迟不进行项目投资,导致资金闲置。在融资担保模式下,创业投资企业对引导基金提供的债务担保承诺要支付承诺费,对已发生的担保债务要支付利息、担保费及管理年费等成本,这就会迫使合作的创业投资企业重视投资项目的选择及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从而提高引导基金的整体使用效率。
(三)可以降低引导基金的投资风险且解决投资收益与风险不匹配问题
在参股子基金的运作模式下,为吸引参与合作的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基金采取较强的让利政策,在承担高的股权投资风险的同时只分享相当于同期国债收益率的回报率。这种低回报率与高风险的严重不匹配不利于引导基金的持续运行。在融资担保模式下,引导基金不直接承担投资风险,仅在创业投资企业因经营困难不能按期偿付担保债务时才出资代为偿付。担保(债权)人的身份使引导基金能够优先处置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从而降低了投资风险。而在创业投资企业发生违约偿付之前收取的承诺费、担保费等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抵补了代为偿付担保债务所发生的损失。
(四)可以解决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资本规模偏小问题
目前我国设立的地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在1亿元到20亿元之间,其中由地方政府独资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多为5亿元人民币,这些引导基金多采取参股子基金的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就会显得资本规模不足,难以持续运行。如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当初设计的总规模为5亿元,到2008年末时已累计投入了3.75亿元,离当初设计的5亿元总规模仅剩1.25亿元。而园区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在单个创业投资基金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下,这些资金如果还采取参股子基金的方式的话,将远不能实现引入民间资本解决园区内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目标。但在融资担保模式下,由于引导基金可以在不直接向创业投资企业提供资金的情况下极大地扩大引入资本的倍数,这些资金作为提供融资担保的保证,就能满足引导基金持续运行的要求,并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实施融资担保模式已具备的条件与不足
(一)目前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实施融资担保模式已具备的条件
首先,法律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对创业投资企业实施融资担保。《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引导基金“根据信贷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对历史信用记录良好的创业投资企业,可采取提供融资担保方式,支持其通过债权融资增强投资能力”,这为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采取融资担保模式提供了制度依据。
其次,融资担保模式给创业投资企业带来较高的杠杆收益,提高了其与引导基金的合作积极性。利用引导基金提供的融资担保,创业投资企业能够较快地获得比引导基金提供参股资金更多的管理资本规模,并且在资金筹集规模及使用上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因而融资担保模式将会比参股子基金模式更受创业投资企业的欢迎。目前,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创业投资企业的融资环境恶化也为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采取融资担保模式提供了有利机会。
再次,地方政府所在地区有众多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多与地方政府机构及中小企业已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这为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采取融资担保模式时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担保资金的融通问题。
最后,部分地方政府早在20世纪末就建立了政府担保机构,这些担保机构在贷款担保、票据担保、融资信托计划担保、公司债券担保等业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采取融资担保模式实施融资担保管理储备了人才。
(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采取融资担保模式存在的不足
在操作层面上,地方政府可以债券融资担保和贷款融资担保两种方式向创业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但如果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采取向合作创业投资机构提供贷款担保的模式,就要考虑贷款资金的获得与使用问题。我国《贷款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而对于创业投资机构而言,其获得担保性贷款的目的就是要扩大对创业企业的股权投资,这与我国《贷款通则》中的规定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基金可能难以找到能够提供贷款的合作金融机构,或在取得贷款后不能向创业企业提供股本性资金支持。这是融资担保模式能否得以实施的根本性问题,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还需要取得政策的突破点。
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采取融资担保模式吸引民间资本从事创业投资能否取得成功还会受到自身信用级别的限制。目前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多以国有企业的身份存在,资本规模有限,担保信用级别并不高,对拟发行债券融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吸引力不足。而在提供贷款担保时,由于我国相关政策规定担保机构可以提供保证金贷款倍数为其注册资本的5-10倍,且银行提供的贷款额度与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挂钩,这就使政府引导基金的放大倍数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如何确定担保费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引导基金融资担保模式的成功运行。由于我国担保市场起步晚,相关数据积累少,已形成的数据代表性较低。又因国情差异较大,借鉴其它国家(美国SBIC)的相关费率可能会出现偏误。这些都加大了引导基金确定担保费率的难度。如果在融资担保模式的实施早期收取过低的相关费率,引导基金融资担保项目就可能在运行一定时期后难以实现收支的自我平衡;而收取的相关费率过高,又会缺乏对创业投资机构的吸引力,难以实现引导民间资本从事创业投资的目的。
综上所述,当前实施融资担保模式对政府引导基金的持续运行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但是各地方政府在采取决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突破政策上对贷款资金使用方向的限制,并科学论证我国当前对创业投资机构提供融资担保的适宜费率。
一、引言
在19世纪中后期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投资信托基金首次在英国出现。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投资基金在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上蓬勃发展,目前美国共同基金总规模已增长近1000倍。基金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显著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也开始进行投资基金的尝试,逐渐形成了投资基金市场的雏形。截止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60家基金公司掌管了纳入统计的464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共计18864.60亿元,份额规模共计24638.56亿份(不含QDII,以下数据均不含QDII)[①]。其中31只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共计685.52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3.63%投资基金,份额规模共计768.10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3.12%。其中433只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共计18179.08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96.37%,份额规模共计23870.46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96.88%。[②]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主要包括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和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等。下面对各种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详细阐述:第一,证券投资风险。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风险,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如果企业出现盲目投资或者制定错误的决策,会降低回报率,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当企业出现证券投资风险时,会加大企业金融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容易制定错误的决策。另外,当证券价格不断下降,造成企业收入减少,有时企业会出现亏损现象。如果证券价格上下波动,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如,当证券价格上浮时,企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不会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企业投资比较随意、盲目,所以,在证券投资过程中,不能采取这种投资方式。
第二,基金投资风险。基金投资方式是我国企业比较青睐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小额资金先集中在专家手中,专家再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投资。全部基金投资是由多个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的,安全级别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企业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大量资金,为基金投资设置了一些安全问题,但是没有配置专业水平较高的投资专家。有的企业进行基金投资的目的是储备资产,在购买基金过程中,忽视基金类别,过分关注收益高的基金,但投资风险较高,这种投资方式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风险。
第三,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衍生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对传统金融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基金投资和证券投资方式相比,衍生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性更高。这种投资方式需要控制企业大量现金,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如果企业采取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方式,会引起资产的波动,增加企业财务管理难度。比如,期权债券投资,如果操作正确,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如果操作错误,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如果选择这种投资方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规则交易风险、价格风险以及被控制风险等。企业如果想选择这种投资方式,应该采取谨慎态度。
金融投资风险成因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利率变动。投资利率直接影响着金融投资收益,下调利率能增加金融投资资产收益,上调能减少金融投资资产收益。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合理调整投资货币和资产间的关系,关注利率差变化情况,做好应对利率变动准备。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汇率变动。国家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增加金融投资风险。有的国家汇率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的国外投资者面临着更大投资风险,即汇率风险。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市场变动。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考虑投资商品可能面对的风险,关注投资过程中市场变动情况。金融市场是金融投资商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变化,了解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如下:对部分商品的投资和商品的投资者产生风险;对金融投资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和管理市场风险。
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
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必须合理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虽然不可能消除金融投资风险,但是合理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当风险发生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了加强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合理评估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是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制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投资者至关重要。通过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投资者可以了解不利于金融投资的一些因素,并事先做好准备,从而有效地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决策依据。风险是不断变化的,风险评估应该根据风险具体情况及时更新,从而不断降低投资风险对金融产品的不利影响。
如果企业在规划投资方案、制定风险反应机制时,完全按照金融投资风险进行操作,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市场情况。深入了解要投资的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制定科学有效的金融投资组合,将投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提高获利可能性,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根据制定的风险收益组合,对所要投资的金融商品进行合理评估,并检验所制定的风险收益投资组合是否科学,从而为后续的投资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在投资过程中,如果遇到投资风险,投资者能够马上做出反应,并制定有效的的应对措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经验。
控制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分类。金融市场在种类和性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每个商品面临的风险也不同。金融风险种类多样,即使面对同一风险,不同商品所做出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想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与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需要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合理预测金融投资过程中商品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根据金融投资风险类别,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即对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进行分类控制。实际上,由于金融市场复杂多变,且投资者投资态度不谨慎,许多投资者在投资之前,没有对深入分析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就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单一金融商品中。这种错误行为,不仅增加了投资者投资商品的投资风险,也增加了投资者的受损概率。选择多样化的金融商品,形成合理的投资组合,再进行投资。另外,需要考虑投资过程中汇率和利率的变化,科学预测和评估投资组合中各种金融商品可能面临的风险,对金融商品进行合理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规划和策略,这样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金融投资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实现个人金融资金的灵活管理,同样可以为企业资金运转,实现现代金融资金规划的计划而科学的进行投资,是推进现代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的途径,基于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的推出方式进行分析,降低风险投资IPO投资的风险,实现现代金融投资协调发展呢。
二、影响风险投资IPO的组成部分
1.市场运行价值
风险投资IPO企业发展的主要来源,也是一种个人理财方式。结合社会经济投资管理实际,对风险投资IPO的运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风险投资IPO的市场经济运行因素进行分析,风险投资IPO的投资比重大小,金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受到企业经济的市场价值影响,当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高,社会价值高,风险投资IPO的金融运行稳定;反之,如果企业的市场运行效果较差,经济受益稳定性低,将会导致风险投资IPO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投资者将会在此时进行风险与测。
2.投资者自身金融需求
对风险投资IPO的影响因素中,也包括投资者自身的金融需求,如果投资者需要在长期的金融投资,则会出现风险投资IPO持续性发展,那么,企业经济发展的经济来源则会出现持续稳定的金融投资,即使企业的经济投资运行结构存在暂时性的问题,长期投资者会减少风险投资IPO,而不会完全推出;瑞如果投资者的、金融投资是想通过风险投资IPO,获得短期的金融收益,投资者会在企业金融运行较低的时候,将股票转让,将风险投资变成一种稳定的经济收益,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但无论哪一种金融投资心理,前提都是对金融投资股票的风险性综合预测,从而合适的时机进行金融投资。
3.投资风险的预测能力
风险投资IPO是一种金融理财投资形式,对风险投资IPO的金融投资具有影响的艺因素中,风险预测的准确性,也是对金融投资者金融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投资者对企业的金融预测能力较高,对市场金融投资风险的预测能力较高,则会对金融投资的把握性强,金融投资的稳健性高,反之,金融投资稳定较低。
三、基于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的验证
1.市场资产波动分析
于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的投资,可以实现现代金融投资评估能力得到提升。依据VAR模型的金融管理模式,对现代风险投资中公开募股投资进行分析。VAR模型可以结合市场金融运行,现市场波动投资,即善于将股票的运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并将风险股票运行投资变成可靠地数据模型,合理进行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当公开募股金融投资的出现投资风险,VAR模型将通过直观数据实现市场数据资产波动,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金融投资,从而实现了基于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退出的时间进行预测。
2.资本风险价值法
基于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的应用,在于VAR模型可以及时进行资本风险价值法的判定,所谓资本风险价值法,是从不同的金融投资结构进行金融投资,结合企业的金融分析,可以依据VAR模型函数模型,建立企业金融公开募股的资本价值评估,例如:某企业实施社会公开募股,投资者实施资本风险价值法,得到企业股票运行的最高风险点大,当企业金融在后期运行中大到这一数据点下,金融投资者可以采取股票转让或者降低金融投资比重的形式,保障自身的金融投资资金损失最低,大大提升金融投资者的风险预测能力。
3.信用风险评估
信用风险评估,也是现代VAR模型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信用风险评估,逐步在企风险投资中的应用,大部分是实现现代金融投资管理与金融企业的信用建立风险联系。一方面,被投资企业的信用评价,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进行评估,例如:某企业的短期金融投资偿还能力,长期负债的偿还循环性等等方面,都可以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另一方面,VAR模型的风险投资预测,可以从投资者自身的利益角度进行分析,包括股票分红的准确度,股票运行的账目公开晨读等方面,都是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进行选择的重要部分,当金融投资者从企业的信用中发现信用风险,可以依据自身金融投资的比重,进行信用风险的金融损益核算,掌控金融投资的最佳风险低点,从而进行风险投资IPO投资退出。
4.风险控制模型
此外,风险控制模型,也是基于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的主要形式,金融投资者在企业投资中,善于结合金融市场的投资IPO进行投资前预测,可以合理进行金融风险投资的初步风险评预测,建立金融投资风险控制模型,当企业的投资IPO出现金融运行风险,可以提出有效的应对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金融投资者的金融收益。例如:将某企业的投资IPO风险归结为A、B、C三个等级,提出不同的风险控制方案。
四、结论
VAR模型是现代金融投资的风险管理模型,能够对金融的运行,推出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基于VAR模型对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减少金融投资的经济损失,稳定金融收益,促进现代金融管理结构科学分配,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李瑞.基于VAR模型风险投资IPO退出投资回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张波,裴海英.影响风险投资IPO退出方式的重要因素及实证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8,01:56-58.
[3]余汶芨.私募股权基金IPO退出与被投企业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张相福.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IPO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实物投资指的是企业将资金或技术设备等直接投放于企业或合资、合作等关联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从定义可以看出,实业投资注重的是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实物二字很好的说明了该投资方式是直接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存在的物品进行投资。不同于资产投资的是,实物投资因为直接进行对实际物体的投资,所以它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外延显得更为广泛。该投资方式是一种有形投资,所以相对于金融资产投资而言,该投资的投资方式更稳定且风险性比较低。但是因为是一种有形资产投资,物品的实际价值就是那么大,所以投资方所获得的利润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但这毕竟是一种保守的投资方式,所以被大多数人沿用着。
金融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得未来收益,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将资金投入在货币、证券和信用及与之相联系的金融市场活动中的经济行为。金融投资是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产生的投资方式。相对于实物投资而言,金融资产投资的间接性和非实物性特点更加突出。从定义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无形资产投资,注重的是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因为它是一种虚拟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所以金融投资并不能直接与生产经营相互联系。相对于实物投资而言,金融投资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是它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金融投资更多的是考验投资者的胆量和眼力的投资方式。由于金融投资更多的是依赖于现代技术进行投资并且能够在短期创造巨大的看利润,所以这种投资方式被广大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所喜爱。金融资产投资也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区别从对定义的分析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二者在投资收益、投资对象、投资风险、投资目的以及收益时间长短上都具有不同点。投资方在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进行投资时都应考虑到这几个方面,因为他们直接影响着投资方的投资收益。无论是哪种投资都具有它的优点所在,依照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观点,有时候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二者相互结合的投资方式能够为投资方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分析实物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特点
对实物投资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物投资与实际的物品和生产经营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简言之,实物投资是投资方对实际物品的潜在价值进行考量之后进行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它是通过实物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谋取投资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投资方在进行投资活动之前,要对实物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避免由于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
2.实物投资的利润回报期长。实物投资在进行投资时,是与生产关系进行密切联系的,所以投资方进行投资之后要等到物品生产出来并销售出去之后才能获得收益,这个时间是很漫长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方可能还要追加投资。在生产的过程中,整个资金链的流动是非常慢的。这种投资方式考量着投资方的耐心,如果中间出现意外收回投资成本,无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3.实物投资具有广泛的投资区域。在现代社会,即使出现了以金融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但是由于实物投资涉及到人民大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品,所以实物投资依旧覆盖到社会中的所有事业的经济活动。由于实物活动覆盖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对于国家经济部门而言,对于实物投资的监测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实物投资在国家投资方式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投资方式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国家经济部门要通过立法等各种手段来时刻监测着社会中实物投资的动态,对于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对于金融资产投资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金融投资在市场上进行投资的时候依靠的是金融资产,依赖于金融资产进行的一种间接性的投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将自己的资金投放到股票、证劵和货币等上面,通过多种金融投资的方式来为自己谋取利润。依托于金融市场的投资是投资方的一种资金战和速度战,投资者会随时关注这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旦出现机会时就会将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来占有公司的一定股份。时机到的时候进行抛售来赚取巨额的价格差。
2.金融投资在运行过程中要求资本要有一定的偿还期限。金融投资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虽然不像实物投资的收益期限那么长,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资金在进行升值的时间。资本的偿还期限指的就是这个时间。投资方进行金融资本投资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在偿还期限内,只要自己的资本在不断升值,投资者就可以一直进行投资,但是要时刻关注并分析偿还期限内的被投资标的物的价格变化,在投资收益开始下降的时候要及时收回自己的资本以避免连本带利赔光的状况发生。一般情况下,金融投资的偿还期限都非常短,这和金融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是相关的。时间越久,对于投资回报的风险就越大,出现各种突况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失败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3.金融投资具有巨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金融投资考查的是投资者对于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在当今社会,经济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同样的,公司经营状况发生改变的机率也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对于某些特殊行业而言,譬如石油等,他们的风险变化性小,投资者选择投资的难度也不大,但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对他们进行投资时要抓住机遇进行投资并在偿还期内进行迅速收回成本和利润,因为对这类行业的预测是很难的,并且这种行业的动态变化大,容易出现资金套死的现象,所以投资者在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将要投资的企业的各类经济指标的变化程度,避免造成投资失败。
三、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联系
1.两者的投资媒介和投资手段相同。无论是实物投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还是金融投资与资本运作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与对资金的运用,虽然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区别,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进行投资的依托对象不同罢了,一个是生产经营,另一个是证劵和资金。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都是社会资金运作的一种依托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
2.金融投资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实物投资为金融投资创造利润。从对金融分析来看,金融分析像是一种资金的聚集,并没有为实物投资进行资金援助,实则不然,金融投资对企业资本进行投资,将资金短期内汇集到企业,这是维持企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笔资金,公司的实物投资的生产经营才能够正常运转,即使投资者收回了资金,但是还会有下一个金融投资者进行输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短期帮助,是企业在进行大量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而实物投资的成功也为金融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虽然投资对象不同,但是两者依旧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总结
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都是当下主要的投资方式。目前,金融投资多为发达国家所采用,我国的不少投资家也开始着手进行资本投资,因为资本投资具有收益大,期限短的优点,即使具有一定的风险,但能够带来的利润更加诱人。虽然全球经济投资向金融投资进行转变,但实物投资始终覆盖整个社会经济的状况却不会被改变,因为实物投资的投资对象是人们的生活用品,无论是高档的还是基本的,都是人们必须的。投资家在对这两种投资方式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所具备的优缺点和特殊性,同时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投资家而言,进行投资就是为了更好的获利,所以在进行投资方式选择时不如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资金套死的现象。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希望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的投资,为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金融指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载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是目前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之一,相较于以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的经济活动,金融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大量社会财富并使这些资源得到二次利用,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对金融活动进行注资,并从金融活动所形成的经济价值中获得分红形式的利润,就是金融投资理财。我国社会的金融大盘是由各大上市公司、企业、政府和市场经济的自然变化决定的,但是,普通家庭的投资理财也涵盖在社会金融理财范围之内,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投入在金融活动中的货币虽然不多,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笔财富;并且,许多家庭的金融投资理财都是分阶段性的,比起企业和社会金融活动,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目的更明确,甚至连理财收益的处理都是比较固定的。从以上对金融投资理财和家庭理财的分析,我们得到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范畴,即,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是以不具有经济组织性质的家庭为单位的金融投资理财行为,这种理财行为目标指向为低风险高收益,并且理财的途径和模式选择以家庭需要为主要原则。
(二)我国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方法
金融投资理财以货币活动为主,因此,一切与固有资产有关的理财行为和理财方法都不属于金融投资理财,也就是说,家庭买卖房地产的行为不是金融投资理财行为,但是家庭购买住房公积金或者住房保险,就是金融投资理财。明确了这个意义之后,我们很容易发现,我国普通家庭的金融投资理财方法其实是比较简单的。按照最基本的金融投资理财风险排列次序,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方法分为以下几种:风险最高的是股票和期货,股票是所有家庭理财当中收益率最高的一种方式,但也是风险最高的一种,其优点是比较容易操作,但需要专业知识,期货投资与股票投资的原理几近相同;风险中等的是基金和国债。基金是专门收集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再次投资的一种金融活动,也就是说,所有购买基金的家庭相当于同时将资金委托给一个小型金融投资组织,成为组织的共同股东,承担分红和风险。基金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收益率不如股票和期货,国债则与基金的金融活动模式基本相同;风险最小的是储蓄和购买保险,这两者的投资与收益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长,虽然投资的风险几乎为零,并且可以使家庭始终持有可用资金(或在某些风险中有所保障),但其收益率是最低的。
(三)探讨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意义
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也是社会金融活动的一种形式,只不过相较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来说,家庭的金融活动与其说是使用能够资金,还不如说是管理资金,因此,家庭金融活动多用“理财”来描述,而不是直接用“投资”。普通家庭金融理财的最终目的是使家庭持有的货币量不断增长,以满足家庭消费需要,对此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我国大多数参与金融活动的家庭提供更好的理财建议,使家庭理财的最终目的能够实现,即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家庭理财一旦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就能故事我国居民的购买力提高,从而拉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此外,家庭理财能力的提高能够使我国金融活动中这部分散户的金融行为科学性增强,有助于家里较好的金融投资秩序,死我们金融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重视普通股家庭作为金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探讨家庭理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宏观和围观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现状
(一)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事务
家庭理财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勤俭节约”、“紧紧手,年年有”和“积谷防饥”的家庭财务管理意识,实际上就是家庭理财的缩影。现代社会的家庭拥有更多的生育资源,摆脱贫困已经不再是家庭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而大多数家庭都必须要负担老人养老、子女读书上学、结婚生育和自身养老的责任,这意味着小康之家也不得不考虑到这些经济问题,家庭经济压力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受众的资金并不足以开创一份额外的事业,那么,只有选择投资理财一条道路;另外,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货币以一种缓慢的方式一步一步走向通胀,虽然国家经济并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还是十分明显的,家庭要使手中的货币价值能够包吃住,就必须依靠家庭理财实现家庭资金的增值。基于这两点原因,家庭理财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普通家庭中最重要的事务之一。据可靠资料统计,我国有80%以上的家庭都在参与金融投资理财,尽管所采用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家庭资金确实以不同的方式流向金融市场,并创造了相应的价值。
(二)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形式具有时代性特征
普通家庭在金融投资理财中所选择的理财方式极具时代性特点,这与家庭理财对金融市场活动的影响力有限的特征是相吻合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主要的理财方式是储蓄和购买国债,到如今演变成了储蓄和购买一系列保险。采用这种理财方式的大多数中老年人,他们的理财观念相对柏寿,对风险的规避心理较强;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真正活跃起来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的,从那以后,各种类型的理财方式纷纷出现,股票一度成为家庭理财中的热门方法;股票大盘的动荡和储蓄、国债的低收益率使热衷于家庭理财的人们将目光投向基金。如今,购买基金已经成为家庭理财总应用最多的一种模式,并且深受80、90后一代青年人所推崇。家庭理财在不停的时代展现出不同的特征以及成为此种金融活动的重要发展成果,而这个成果,还将随着家庭理财的发展延续下去。
(三)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家庭理财已经成为我国普通家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金融活动形式,很多理财爱好则也对股票、期货、基金等理财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深刻的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参与家庭理财的人们都能够对有限的财产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使得家庭理财的实际作用减弱,有时候甚至影响到家庭经济状况的稳定性,例如,200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使得很多家庭陷入股票危机当中,导致家产荡然无存。对风险规避的能力较差,甚至对风险缺乏预测能力,是大多数家庭理财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家庭理财的金融投资者对“理财”活动本身存在着认知偏差。流行于网络的家庭理财辅APP“她理财”联手好规划网进行了一次家庭理财理念调查,发现家庭理财中存在着五大误区:第一,大多数理财者认为家庭理财行为存在着一夜暴富的可能;第二,大多数理财者认为家庭理财就是家庭金融投资;第三,大多数家庭并没有符合家庭实际需要并且规划长远的理财目标,很多家庭理财行为实际上是在随波逐流;第四,家庭理财者对理财收益存在明显偏好而忽视了理财风险;第六,理财者认为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挣钱的过程。家庭理财中这五大误区的存在,实际上是由于理财者并没有对家庭金融投资理财本身形成清楚的认知,将投资理财当成一种单独的金融的活动而并没有对家庭的财务进行整体的管理,一味追求利益忽视风险,或者不能重视到理财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三、我国普通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金融投资理财将成为普通家庭最主要的理财方式
社会财富总量的累积增长并不会平摊到每一个大众家庭并使之受益,而是根据市场参与和投入分得相应的利益,而普通百姓分得社会效益增长的成果除了劳动收入外,就是资本投资收益了。但资本投资是有风险的,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获利;而如果你不参与投资的话,那你就干脆没有得利的机会了。根据美国当前社会家庭收益增长分析,基本上是每个美国家庭每年约有50%以上的收益增长部分来自资本利得。在这样可观的资本增值环境下,不参与资本投资,无论你现在有多少财富,在市场经济变化中都可能被财富边缘化。而普通大众不被边缘掉的最可行措施,就是参与资本市场运作了。我国未来的经济以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为主,社会生产力过剩已经使我国青年一代遭受着比较大的就压力,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分配的越来越不平均,普通家庭的成员在未来能够通过自身工作满足高质量生活需要的可能性越来越弱,家庭需要以理财为主要方式,合理分配家庭资源,保证家庭生活质量;另外,在家庭能够选择的理财方式之中,金融投资理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伴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理财产品也日益丰富。如银行存款,以前相对比较单一,而近几年各大银行推出的各种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又有准储蓄型产品,能够稳获高于同期存款的收益,还有与股票收益挂钩的产品,通过买人民币理财产品间接投资股票,此外其他各种理财品种也极大丰富,基金的热卖就是人们信任并且积极投入金融投资理财的一种表现;相反固定资产投入对家庭理财的帮助作用越来越小,以房地产投资为例,10年前的这种固定资产的收益率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房地产的收益率陡然提高,然后又随着政府的一系列房屋购买限制令和银行贷款的约束,使房地产进入了一种低迷状态。一旦家庭将资产投入到房地产上,则其收益效果救很难确定。相较之下,金融投资的收益更加灵活,并且因为收益周期较短,对家庭的不良影响仍是可以规避的,这使得金融投资理财成为未来家庭理财的主要方式
(二)普通家庭金融理财对金融风险的对抗力加强
由于金融投资理财将会成为普通家庭理财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家庭资金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中将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金融投资理财的重视长度提高,家庭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在全球性出现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之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许多不稳定状况,再加上金融中介机构和投资方式和投资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增长,这就给普通家庭投资构成了极大的风险环境。普通家庭受限于专业金融知识的储备量,从而不能有效地对金融市场进行准确的判断,大多数家庭的投资方向甚至是出于对周围邻居、亲朋好友的跟风,这就给百姓家庭的资产安全埋下了隐患。普通家庭的投资一般具有投资规模较小、投资方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投资质量不高等特点。这些因素都是家庭金融投资潜在的风险。那些热衷于家庭理财的金融投资“散户”开始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力求从根本上巩固自身对金融投资环境的认知,从根源上弥补自身的不足,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去判断瞬息万变的市场投资环境。还有些家庭型金融投资者通过金融书籍、报纸、电台、网络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金融知识的学习,金融知识的储备是一个精细、漫长、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里,投资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投资意识,摒弃以前的投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缺点,提升自己的市场判断力,进而提高投资质量,保障家庭资产的安全,从根源上面降低家庭投资的风险。
(三)普通家庭金融理财将呈现出目标统一下的多元化模式
目前金融市场提供给将普通家庭的金融投资方式是比较多样化的,但是,受到理财者个人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理财方式都比较单一,并不能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金融投资理财成为家庭最主要的理财方式已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家庭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将会有所提高,这一切都与理财者个人对金融市场的判断力提升和对家庭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关。一个成功的家庭理财者必然不会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既要追求收益、又要规避风险,还要兼顾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理财要求下,普通家庭金融理财必然呈现出一个目标统一下的多元化理财模式。从理财者的身份和责任来看,家庭中只要是能够胜任理财责任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能参与理财互动,这必然使家庭理财的模式发生变化;从科学理财对风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来看,最有效地处理金融危机、度过风险的方式就是购买不同层次饿种类的理财产品,获得多样化的收益,或者,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至少保证某一个或某几个理财产品还能够发挥作用;第三,金融市场提供给家庭理财者的理财产品形式多样,家庭理财者有必要根据家庭的需要去选择这些理财产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理财模式,例如,对“零花钱”的投资以短期利润率高的为主;对“读书基金”和“养老金”的投资来说,应当一较长年限的、稳定性较强的理财产品为主。
四、对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建议
(一)树立良好的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观念
为了实现家庭收入的保值与增值,应该培养对理财知识和技巧的认知,并将之转换为理性的处理投资项目和规避风险的技巧上。理念作为一种理性的观念,在理财方面就是通过理财者不断遭受的挫折和损失而完善和成熟起来的。
(二)善于利用投资收益
在满足了基本的财产保全以后,在仍有富余的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上提供的诸如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形形的金融投资理财工具,进行增值计划。这些工具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资产积累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如何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规避风险,赚取最大利益,成了个人经济生活中新的时尚。
(三)重视理财中的家庭个体差异
当今时代是个市场市场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进行不断变革,这也就促使了企业必须改革其管理方式。正是这一连串变更,直接促进了企业的融资方式和金融投资管理的不断变化。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直接看出企业的融资方式已经得到发展完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更多的是进行实物投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利用股票和债券来进行融资。这种金融投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性,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今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金融投资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利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怎样对金融投资进行管理,是现代企业必须研究和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在金融投资上所投入力度的大小,选择何种方式投资,是否正确的选择了投资方向,这些都有可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所以企业对金融投资的管理要格外重视,还要谨慎判断。目前,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 企业金融投资及管理含义
企业的金融投资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概念,它不同于实物投资,金融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和债券等。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的含义,其实就是对企业投资的资金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投资公司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投资,怎样管理投资程序,怎样合理分配投资资金等内容,通过金融投资企业可以获取相应的市场回报率,也就是利润。企业金融投资方式还可以选择扩大再生产,这也是一种投资方式,或者是采取购买债权和股票的方式进行投资,不管企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投资,企业都应该提前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首先就要对市场方面进行调查,其次要分析和对比看看哪种投资方式的性价比最高,然后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最后选择出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投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利润。
通常情况下,没有统一固定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方式,由于各企业特点不同其管理方式也各异。这里基本上可以把企业的投资管理分为传统投资管理和现资管理,这两种管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的投资资产类型的不一样。
二、金融投资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投资回报率可观
企业进行正确的金融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率,使企业取得一定的收入。这也是金融投资管理最直接的作用。所以,通过金融投资企业可以有效地达到融资的目的。例如,07年我国的上市公司雅戈尔在1至9月仅仅依靠金融投资这一种方法就能够获利2亿多美元,此项利润是企业总收入的98.5%,甚至还被一些知名的报刊杂志点名批评,说雅戈尔公司不把重点放在本职工作上,而是通过“投机取巧”来获利。我们先不去评论雅戈尔公司选择金融投资这种发展战略好不好,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雅戈尔公司确实通过金融投资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这也的确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完善企业运行机制
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帮助完善企业运行机制。有效的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经济运行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把控,同时促进了企业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进而保证企业平稳快速发展。但是,要想使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真正发挥上述作用,就必须要做到一个前提,即企业自己必须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决策能力,才能真正发挥金融投资管理作用。众所周知,企业的金融投资是有风险的,而且这些风险会产生重大影响,关乎企业投资的成败。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旦投资出现差错,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小小错误,都极有可能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使企业资不抵债,最终只能走向破产倒闭。所以在做金融投资操作时,企业需要具备高度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使做出正确的投资管理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3.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离不开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努力,要想做好该项工作,就必须从企业的资金、投资项目和企业的人才基础出发。只有综合了全面的可靠的可投资因素,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才能获取可观的收益。所以,企业加强对这些方面工作的管理力度,可以为企业构建良性的发展环境。
三、 企业做好金融投资管理的方法
1.提高防范风险意识
进行金融投资管理,主要可以从下述5个步骤进行:1.制定合理可行的投资计划。2.要仔细分析这项投资。3.组建投资组合。4.是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5.对其业绩进行评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即确定投资政策,这是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只有先做出了正确的投资决策,才能保证后面的步骤正常进行。只有做好了每一项步骤,才能使企业真正获利,企业也就做出了正确的投资。但是这第一步投资政策的确定并不好做,而且还很困难,一旦投资政策选择错误,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在确定金融投资政策时,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结合本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进行深刻分析,还要有金融投资的风险意识,不可盲目投资,必须要仔细分析、慎重思考,谨慎投资。企业还要建立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才能完善企业的金融管理体系。
2.加强投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当今时代下,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也就对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在进入投资市场时,企业自身必须要有专门的投资分析人才。只有拥有了专业的高技能的人才,企业才能做好金融投资工作。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更多的投资管理人员,企业应该采取各种能够吸纳人才的方式来招揽人才。例如,提高薪酬,提高福利待遇,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公司还要对现有的投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软实力,促使企业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分析能力。
3.加强企业预算管理
企业预算是一种管理手段,它运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之中。预算管理是帮助企业正确处理责、权、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一般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及相关职员的合理分工,运用一套管理规则和措施,科学合理的对年度收入与支出、成本与费用进行预测,并且还能预测出未来的发展的蓝图。
企业预算工作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预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一切运营活动,所以说,企业预算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我们要重点主意以下几点:
(1)无论是单位领导、财务部门领导或者是负责编制单位预算的财务人员都要在意识上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一套全面的预算管理是完善的财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则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量有所增加,财务管理内容更加多样化,预算管理渗透到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2)完善单位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个环节,预算编制应遵循合规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原则,并且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鱼位采用先进的编制方法。
(3)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依法理财观念,通过《会计法》、《预算法》等的学习进一步充实理论知识,每年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该方面的培训与再教育。
(5)建立预算管理责任制。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制,充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负责人身上,单位领导对于预算管理负有领导责任,财务主管在预算管理承担重要的任务和责任。还要将责任与奖惩升迁挂钩,从而促进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四、结束语
就目前的市场环境,我们不难看出,企业金融投资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一个重要方面,加强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可以为帮助企业构建良性的、健康的发展环境,同时促进企业自身建设的不断加强,不断完善自身,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站稳住脚提供保障。目前,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在日常的工作运行中对金融投资的管理加大了力度,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发展。管理好金融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强化自身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已成为现代企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洋.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J].商业经济.2010(20)
关键词:
新时期;金融投资;管理策略;创新
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技加强经济体制变革,而当前的企业金融管理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当前的企业融资方式和投资管理方式均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金融投资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也是当前金融投资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完善金融管理体系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设计的内容较多,管理的体系较为复杂,企业的金融管理体系的步骤主要是先确定投资的策略,然后进行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建,随后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最后管理投资组合业绩。其中,确定投资投资策略是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首要任务。企业金融投资策略的确定必须要在把握市场情形的基础上,并对企鹅也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显著作用。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金融风险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资管理机制,并不断改善自身对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合理制定金融投资计划
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建立金融投资计划,是投资管理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如果企业的金融投资计划或政策选择不当,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对企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实进行综合考虑。当前,证券、基金以及衍生金融资产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均存在风险。因此,需要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之前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通过风险的保留、转移、消除以及损失控制等方面的措施,减少金融投资风险。切记不可盲目投资,对于投资的计划应作出全面认真的分析。
三、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的金融预算管理涉及到内部管理工作的各个阶段。明确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各部门、员工进行合理分工,遵循企业金融管理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年度收支状况、成本或费用对金融投资的的利益进行预测。在金融投资进行管理的同时,预测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金融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他各项企业活动,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企业领导、从事预算编制财会人员都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以应对不增加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同时,做好企业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坚持预算管理的可靠性、合规性、统一性以及完整性原则,并做好预算的监督工作。预算的制定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并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实际进行独创性的设置。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预算制定人员的额法制观念应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例如《会计法》、《预算法》。通过知识培训完善工作人员金融投资与预算法律理论知识体系步完善。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责任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把预算管理责任落实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促进责任制的完善与落实。
四、加强对金融投资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所取得的利益与人才有着紧密的联系。高素质的企业金融管理人才在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要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企业良好的金融投资管理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确保企业金融投资的正确方向。可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金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不断强化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提高金融投资分析的准确性。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金融投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帮助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提高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通过招聘等方式引进优秀的金融管理人才,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方式,完善企业人才发展和晋升制度,给优秀的人才创建充足的发展空间。可以采取提高薪酬水平、增加福利待遇的方式增强企业对优秀金融投资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人才培养提高金融管理工作的软实力,最终实现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小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管理工作体系,制定合理的金融投资计划、加强金融预算和人才培养,从而全面提高金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俊波.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策略之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中旬),2015,(9):124,126.
[作者简介] 聂勇,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 南宁,530003;黄秋惠,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陆艳莎,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李灿恒,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李维婷,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苏 博,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覃燕媚,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1-0024-0004
一、前 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学生投资和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金融投资活动中,金融专业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金融投资行为应该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全面了解大学生投资状况,提倡健康合理的投资观,对大学生养成良好投资习惯和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深远意义。本次调查中,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学生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52份,回收率达97.7%。
二、金融投资现状分析
(一)有无金融投资经验
调研显示,该院学生有无金融投资经验比例分别为29%和71%。各年级学生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0%、15%、23%、41%,无金融投资经验比例分别为70%、74%、77%、53%。结果表明,各年级无金融投资经验学生比例均高于有金融投资经验学生比例,并且大二年级学生有无金融投资经验学生结构占比差异最大,大四年级学生差异最小。
(二)有金融投资经验学生金融投资资金来源情况
“父母支持赞助”和“积攒零用钱”是该院学生进行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打工赚来的钱”和“金融投资赚来的钱”,较少部分学生依赖“奖学金”和“借款等其他方式”(见图1)。从图1来看,大一学生金融投资资金主要来自父母,采用借款等方式较少;大二学生对各种资金来源途径期望都比较高,但该阶段的学生几乎没有通过借款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投资需求;大三学生对各种资金来源途径期望差异明显;大四学生主要资金来源途径较集中于父母、自攒和打工,这跟该阶段学生面临就业形势等有相关性;“父母支持赞助”和“积攒零用钱”两种资金来源途径在各个年级表现差异不是很明显,其他四种资金来源途径差异较明显。
(三)如果进行金融投资,有关金融投资工具选择情况
该院学生对金融投资方式的选择与其专业所学课程内容安排先后和深浅度有关,主要以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期货、黄金等投资工具为主,但对于信托、外汇等投资工具,由于学生进入该市场的局限性和自身经济能力等问题,对其选择学生比例相对小(见图2)。
年级越高,对专业知识学习就越深入,其对金融投资方式的选择就越向所学专业领域靠拢。从大一到大四,选择储蓄投资方式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而选择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期货、黄金等投资方式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说明了金融专业大学生会根据自身条件的不断成熟而拓宽其金融投资工具。
三、影响大学生金融投资行为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选择金融投资工具的因素分析
1.金融投资工具本身的特性
调研显示,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因素主要是本金安全和收益等,交易门槛和手续费等对其金融投资行为影响也比较突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保本的硬性需求程度越降低,相反更注重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而既想保本又希望利用较低风险实现基本收益的学生比例在各年级表现几乎无差异化,但风险因素在大二阶段表现得较敏感。
2.投资理念
调研显示,该院学生稳健型、保守型、风险偏好型、风险中性型投资者所占比重分别为52%、18%、16%和14%。越往高年级,保守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稳健型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大一阶段,风险中性型与风险偏好型所占比重持平;大二阶段,有一部分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过渡为风险中性型投资者;大三阶段,一部分风险中性型投资者转变成了风险偏好型投资;大四阶段,风险中性型和偏好型投资者所占比重达到持平。表明其投资理念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等而做出改变。
3.金融投资心理诉求
该院有28%的学生以实现本金收益最大化为目的,46%的学生以不亏本为前提,26%的学生以获取投资经验为首选因素,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他们还没有毕业前事先体验自己毕业后的投资生活,比别人更早获得其中的经验。但是,大部分学生把金融投资当作赚钱的途径,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影响大学生金融投资决策与业绩的因素分析
调研显示,该院有6%的学生期望投资年报酬率为2%~6%,34%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6%~10%之间,29%的学生期望年报酬率为10%~13%,20%的学生表明其期望年报酬率为13%以上,只有11%的学生表示不明确其金融投资年报酬率(见图3)。
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其金融知识面越宽广,金融投资技能也越高,因此对金融投资期望年报酬率越趋明确。
(三)影响金融投资结果因素分析
影响该院学生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其次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但受幕后交易和虚假信息等因素影响较少。调研结果反映出金融类专业学生能比较理性看待自身金融投资决策和业绩与自己内在因素息息相关,但对国家政策、市场信息、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了解欠缺主动性。调查数据表明投资经验和知识不足一直是制约该院学生金融投资的主要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幕后交易、市场环境等因素对大一、大二学生表现得不是很敏感,但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影响则比较突出,反映了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学生对金融投资市场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与程度会加深。
(四)投资计划分析
该院43%的学生表示未来投资计划主要视工作情况而定,明确将增加投资的学生有32%,表示“维持现状”、“减少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6%、5%和4%。从大一到大四,表示“增加投资”和“逐步撤出”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达到预期收益的学生不断增加投资,达不到自己预期收益的学生则减少投资;表示“维持现状”、“视工作情况而定”和“减少投资”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小。表明金融专业学生随投资经验的成熟而不断增加投资,部分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而逐步撤出,说明金融专业学生进行金融投资决策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理性化。
四、大学生金融投资实践中存在问题
(一)金融投资风险认识能力不高
该院53%的学生将炒股作为金融投资的首选工具。作为学生,即使是本专业类学生,其主观意识仍不够成熟健全,客观方面资力经验不足。他们凭借自身一些专业知识及高昂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欣然跃入市场,他们的资金来源多由父母支持,他们金融投资决策受羊群效应、个人偏好、专业推动、满足欲望等因素影响,并且期望投资年报酬率高。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高风险投资工具,甚至不惜采取借款、拖交学费等方式满足其投资需求。投资失败的结果不仅给学习生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还会滋生不良思想等。
(二)金融投资行为缺乏理性
74%的学生明确其进行金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赢利,这样的投资观念容易使他们形成投机的心理,时刻让投资市场的变动左右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只有少数表明赚钱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实践化,并获取一定的金融投资经验。为了追逐利益,40%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金融投资结果,认为导致自己投资失败的不是自身专业技能不足、投资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而是受政策、市场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投资失败的学生容易促其产生赌博的心理,投资成功的学生则容易表现出自大的心理。
(三)对自身权益相关信息了解的主动性不强
22%的学生表示,如果金融投资过程遇到权益受损则不会进行维权,42%的学生表示对与维权相关信息完全不了解。从一定程度上讲,即使金融专业学生,也并非能充分利用自身对该市场的基本了解进行自我权益的维护,甚至有部分学生采取默许的态度。这种被动式维权表现不利于学生自我观念的发展。
(四)学校、培训机构有关金融投资的指导更多停留在理论上
30%的学生表示,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一些与金融投资有关的讲座,更多地是停留在金融投资理论层面上,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真正的心理诉求是提高金融投资技能和实践能力。
五、相关政策性建议
(一)以学业为主,强化自身专业知识
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注重培养经济意识,提高理财能力,合理调配学习和参与投资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金融投资大厦的根基。
(二)培养理性的金融投资思维
金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制定理性金融投资计划的能力,在掌握金融投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各种金融产品,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注重自身投资技巧、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虚心求教于经验丰富、投资技能高的投资者,逐步培养主动的投资意识,确立理性的金融投资理念。
(三)提高自身获取投资资金的能力
调查发现,67%的学生金融投资资金来源于父母的资助,但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双休日和寒暑假求职、社会兼职等方法进行资金积累,在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
通过参加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的有关讲座与活动,实现金融投资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避险能力。在拓展自身金融投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投资能力,减轻金融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
(五)主动了解与金融投资有关的市场信息
作为金融类专业学生,应该养成时刻关注财经时事的习惯,提高对影响金融投资市场变动相关信息的嗅觉力。例如,提高自身对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环境与幕后交易、市场虚假信息等因素的分析辨别能力,有助于提高自身金融投资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斌,郭迎欣,李晖.大学生投资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6).
[2]刘靓.对大学生炒股的理性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