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市治理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04-0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要贯彻探究与合作理念,要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高中历史教学亦不例外。历史教师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等阅读理解、吸收积累、拓展应用的过程,进而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真正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历史事件和社会变化。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角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任务,同时也要促进学习主体心理品质的发展。历史课堂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他们不是机械地接收知识与信息的“容器”,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他们要体验学习的快乐,品味成功的滋味,领略合作的价值,进而彰显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角色转变。
课程改革拒绝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上演着体现自己主观意愿的“教案剧”,而要以“导学案”为教学载体,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手段与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交流、讨论的时间,帮助学生搭建展示能力的平台,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执教“必修一”政治模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这一内容,笔者抛出了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从历史渊源、整体类型、权利重心、议院类型、历史影响及当今状况几个方面对比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和表述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满怀热情,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通过能力展示,笔者得知这次探究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学生不仅理解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问题,也解除了对现今各国政治制度存在的一些疑惑;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自主思考与交流分享的快乐,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
二、设置螺旋式上升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尝试探究
学习历史不单单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如果停留于这一肤浅层面,那就失去了历史学习的意义。伟大的哲学家培根早就告诉我们“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也属于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范畴。基于这一思想,历史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的思维发展水平,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原则,来进行教学活动精心预设。要瞄准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围绕教材重点、难点,设置螺旋式上升的问题,引领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探求答案,品味“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满足与快乐。譬如,在“必修三”文化模块“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教学中,民主思想的产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分层设置如下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认识:①根据“必修一”的内容,明清时期在政治上有何特点?②根据“必修二”的内容,明清时期在经济上有何特点?这一时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存在着什么矛盾?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这些矛盾能够得到解决吗?③根据明清时期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你认为他们的思想能否反映这一矛盾?如何反映这些矛盾?
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一步一步地进行自主思考与交流分享,逐步弄清了问题的答案,完善了对这些历史问题的认识。由此可见,处理好教学内容,设计出好的层层递进的问题,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三、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平等交流、合作互助
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开辟了一方天地,学习目标的确定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谐、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是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的保障。合作学习小组确定后,教师必须呈现合作学习的目标,通过多媒体演示、黑板板书或者学案展示都可以。合作学习的目标应该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开放性,应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物理学习的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前概念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错误的、片面的、有缺陷的认识,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束缚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甚至学生在学习了正确的物理概念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潜意识里对学习造成干扰。故此,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化前概念,以能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教学为例,比热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比热容概念涉及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大脑中对“比热容”这一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升高越多”这一认知上。课堂上设计实验,可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定性分析上升为定量理解,继而以此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形成“比热容”这一概念打好基础。
2. 顺应学生思维,把握概念形成的关键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顺应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的设计、探究实验等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思维加工,在新概念的“生长点”上进一步抽象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通过演示实验已让学生明确了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升高的温度间的定量关系,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从而构建出以上的概念框架,继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吸收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比值叫做比热容。
由此可见,概念的学习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的,而是逐步生成的,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层层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进行思维加工和思维训练,从而生成概念,掌握新知识。
3. 深化问题讨论,巩固概念形成的效果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课堂上围绕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加深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在学生形成概念后,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南师大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幼儿园课程就是做事,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适合幼儿天性的事,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幼儿能感受挑战的事,幼儿感受到趣味的事,幼儿能做有思维参与的事。”这要求我们必须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站在儿童立场,与孩子共同感知、体验、操作,获得真实的、有意义的经验。要想做到这些,首先,做事是要有计划的,目标意识不可少;其次,做事要有方法的,这需要我们思考适宜的课程实施策略,包括活动内容、实施方式、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等;再者,做事需要全体参与的,每个人都可以并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需要每个人的认同,让每个人都能在此过程中成长,只有这样才有课程建设的精神动力,进而能逐步积淀形成课程文化;最后,做事是要追求质量的,这需要我们在过程中实践、诊断、思考、学习、调整,再实践,不断地、循环往复地进行。
二、“生活”是课程建设的实习场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我园一直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寻找课程资源,从现生活中让幼儿感受世界的美好和趣味。一方面我们合理、弹性安排一日活动。我园有15个班级、584名幼儿,在人员多、场地少的情况下,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将一日活动部分时间安排自还给老师,采用个别时段固定、零星时段统整的方式,将“时间点”扩展为“时间段”,教师与幼儿自主安排、共同规划的方式。从横向的角度,保证统一的固定时段;从纵向的角度鼓励教师凸显主题活动背景下核心单元的实施,保证一日活动链的完整、连续。另一方面充分发掘每一个环节的发展价值,梳理每一环节幼儿的关键经验,在活动材料、资源、形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通过“主题活动的精细推进”“四季之旅的精彩呈现”“交叉游戏的精致打造”“快乐有约的精心求变”提高一日活动质量。
三、“生长”是课程评价的立足点
幼儿能否获得经验、智慧的成长,教师能否得到专业素养的生长;课程能否获得质量的生长,幼儿园能否获得文化的生长,这些是进行课程评价的重要立足点。我认为好的课程是在实践中能不断催生新的生长点,让孩子、教师、家长能够投入到当前和不断生发的活动中。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不是简单的舍弃,而是通过调查研究,梳理关于园本课程的亮点、不足以及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扬长补短,“继承”“优化”,立足园所已有研究经验、现状等实现课程改革园本化,寻找课程的生长点,满足幼儿生命成长的诉求。
四、“游戏”是课程质量的保证书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具有“游戏精神、游戏态度”,并不断进行、优化“游戏实践”,是课程质量的保证书。在进行课程过程审议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不是要把所有的活动都用游戏来替代,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怎样把游戏精神、态度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
1.儿童立场确立――观察为先,行动在后
教师平时除了常态、随机观察,还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成立不同的观察行动组,有的围绕《指南》进行典型案例的收集、研讨;有的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观察;有在专家引领下的幼儿观察实践研讨等。在此过程强化教师主动观察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观察能力。
2.课程内容梳理――儿童立场,自然融合
参照原晋霞教授指导的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思路,以儿童立场(兴趣与需要、学习方式和特点)将园本课程与朱静怡老师《能力发展课程》进行融合,关注内容、实施方式、关键经验之间的关系。
3.巧用空间设施――灵活机动,便于活动
对班级格局划分、桌椅摆放、空间利用等全面进行调整,在使用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如“巧用屏风和地面、灵活收放空间”等,但也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如何摆放材料便于幼儿取放?怎样方便幼儿操作体验?怎样将丰富的资源融入各个区域中?自主游戏区与自带玩具区的资源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探索发现?”为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提供支持。
4.自主机会保证――发现幼儿,保证自主
一日活动环节中把活动自还给孩子,保证孩子有自主规划内容、选择材料、自由游戏的机会和时间。一方面保证区域活动、角色游戏、户外游戏的实践,同时将游戏精神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其他各类活动。如中大班自助两餐一点的逐步推进、自主游戏区的创建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58-01
1 烹饪“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
烹饪知识是在烹饪生产、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烹饪认知和经验的总和。烹饪知识是学生学习烹饪专业的起点,是开启学生烹饪学习智慧和才能的前提。学生以在烹饪职业学校校园学习有关课程的书本知识为主要获取烹饪知识。
烹饪能力是学生能够胜任某项烹饪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烹饪能力以技能操作能力为主。烹饪能力是学生立足餐饮业获得行业承认的基本条件,以操作技能为主的烹饪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烹饪素质是以培养学生烹饪职业素养为主,包含:烹饪职业道德、烹饪职业行为习惯、和烹饪职业意识等方面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安全卫生意识,团结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烹饪职业素养的教育和生成寓于烹饪知识和烹饪技能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活动之中。
烹饪知识是烹饪能力与烹饪职业素养形成的基础,又是烹饪能力与烹饪职业素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烹饪技能课程的教学中,要重视烹饪知识的回忆、巩固和发展。
烹饪能力是烹饪知识与烹饪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又促动着烹饪知识的更新与烹饪职业素养的完善,在烹饪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应以烹饪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
烹饪素质是包含烹饪知识与烹饪能力在内的综合反映,又制约着烹饪知识的运用与烹饪能力的发展,在烹饪技能课程教学中,必须融入以烹饪职业素养为主的素质教育。
烹饪知识、能力、素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在烹饪教学活动中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同步提升的过程。
2 “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下的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2.1 适应现代餐饮企业需求高素质、高技能员工的需要
现代餐饮企业要求员工不再仅仅地掌握一门烹饪操作技能,而是人格、知识、修养和创新等方面的终合素质要求。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是仿真教学,与餐饮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生在烹饪专业技能表现出来的素质技能就是今后在餐饮企业工作岗位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技能,因此,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为引导进行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素质和烹饪操作技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受餐饮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员工。
2.2 能促使烹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以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技能为本位的传统理念,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是烹饪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对烹饪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影响,能促使烹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2.3 有利于促进烹饪专业课程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职业教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矛盾和压力,然而技术至的传统理念影响着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不少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认为,烹饪技能操作课程就是教学生烹饪技术,烹饪技能课程重视烹饪技能学习,轻视烹饪专业知识和烹饪职业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不符合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影响着烹饪人才的培养质量。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能促使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参与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 “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下的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
以中国名菜《京东板栗鸡》教学为例。
3.1 教学理念
(1)知识。
掌握河北菜特点和京东板栗基础知识、江西名菜三杯鸡、河北名菜烧南北等拓展知识。
(2)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烹饪知识、烹饪原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制作中国名菜技能操作能力,展示盘饰制作能力。
(3)素质。
培养学生热爱烹饪专业、尊敬教师、勤于思考、安全卫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立志成才。
3.2 教学内容
(1)授课章节名称:中国名菜主题二:京鲁风味名菜子课题:京东板栗鸡。
(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制作京东板栗鸡的工艺流程,提升中国名菜制作的烹饪技术能力,知晓河北菜的特点,京东板栗的原料知识、食疗知识,培养学生烹饪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3)教学重点:①烹饪实训课礼仪规范素质养成。②京东板栗鸡的工艺流程。
(4)教学难点:①刀工:鸡的分档。剁块 ②京东板栗鸡的原料知识、食疗知识。③ 烹调方法:红烧。
(5)更新补充:①河北菜的特点。②京东板栗鸡的食疗知识。③鸡类菜肴的盘饰。
(6)课外作业:①完成京东板栗的实习报告。②上网查阅河北传统名菜和创新菜的知识。③以鸡为原料,设计一款创新菜。
3.3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素质)]
(1)礼仪规范、素质养成:烹饪系实训礼仪规范(素质)。
(2)任务1 刀工展示:将光鸡经分档后剁成块(能力)。
(3)任务2 盘饰制作和展示:运用食品雕刻和冷菜拼摆技法进行盘饰制作(能力、素质)。
(4)任务3 演示烹调工艺流程:将切配好的原料烹制成京东板栗鸡成品(能力)。
(5)任务4 烹饪知识演讲:①河北地方风味的特点。②京东板栗的原料知识(知识、素质)。
(6)任务5 烹饪知识抢答(拓展知识):①板栗在食疗上被称为什么?②三杯鸡菜名的历史文化传承?③菜肴盘饰分为哪三种型?④烧南北的烹制工艺流程?(知识、素质)。
(7)活动评价菜品展示:①结分评价(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②京东板栗鸡的成品展示(知识、能力、素质)。
(8)布置作业(拓展知识):①完成京东板栗鸡的实习报告。②上网查阅河北传统名菜和创新菜的知识。③以鸡为原料设计一款创新菜(知识、能力、素质)。
作者简介:欧阳惠平(1966-),女,湖南临武人,湘潭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27-02
对于不同的课程观念,是人们对于多种教学主张的看法,人们在不同观念中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观,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结果与影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实现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一些院校依然存在着阻碍课程改革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于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
一、现代高职院校课程观念的提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于课程的解释是“课程学业的进程”,也就是教师所需要教授的课业内容与教学大纲进度的总和。教育学家石伟平先生对于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的定义是“能够实现师生教学计划的教育环境,并且在这个环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2]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课程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理论与操作技能基础的总和,是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总体的安排。我们教学中,课程是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完成学生的学业,首先是高校教育的改革起始点与终点站。曾经姜大源先生说过,“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必然与课程改革相关联。”其次,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联,并且以载体的角色出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虽然学生入学要选择专业的方向,但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接触的是每一门具体的课程,这是他们能够获得专业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育质量提升的直接体现。第三,它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是学生整体能力建构的奠定者,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课程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岗位的桥梁,它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让自身得到发展。[3]
反观当前课程,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因此课程甚至已经难以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并且有着巨大的矛盾。为此,许多教育专家针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多种看法,虽然形式不一,但是都有着相同的核心,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比如以西方国家为例,高职院校课程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培养出主动性,而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放在次要地位。在美国的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了人文主义的学习课程,认为教学需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尤其对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培养与引导,通过课程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不只是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扩充。由于学习是一件主观性的事情,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因此高职院校课程需要以学生兴趣相联系,通过课程来影响学生的人格与态度的发展,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现代的课程观念,教育学家认为在高职院校中,课程设置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任务与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核心的内涵应该是在高职院校的环境中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课程设置不只是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灌输,而是给予学生能够主观学习的机会,并且是课程资源配置的支配者,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我们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当前的理论成果与社会文化相结合,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素质与操作技能的提升,进而自信地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当前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每个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课改方式与模式,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改进: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协调性较差。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表现出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一些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兴趣不高。学生在进行岗位技能实践的时候,忽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因而减少了一些选修课程的比例,学生在选择方面较窄,缺乏主动权,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方式上,学校一般都是采取基础靠前,专业靠后的授课模式,在最后才施行实践的课程,这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衔接松散,内容脱节。
其次,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不去考虑社会需求,让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工作。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升级转变来的,因此在教学计划与内容上缺乏自身的特色。一些原有的课程都是中职课程简单转变内容继续教授的,比如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机械类的专业就将中专原有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科目合并转变为新的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与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对技能的需求,难以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有些毕业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闹出了笑话。
第三,教师综合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生产一线从业过,而大部分教师也是高校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动手能力较差,在课程教授的内容中缺乏与生产一线的信息内容,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实践得出结论传授给学生,也无法将企业最新的信息与工作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高职院校课程理念改革策略探讨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设置课程。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岗位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可以说教学的基本方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原则就要将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岗位需求相挂钩。首先,职位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着成果验收的职能。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都是靠学生就业来进行验收,对于高职的课程教学改革有着反馈性的作用。其次,就业导向能够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准确的定位引导作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课程改革应当围绕就业情况进行调整,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第三,就业能够对高职课程改革有着调整优化的效果。如果课程改革成功,就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如果改革失败就会影响就业率。因此我们需要对就业状况来对课程进行调整改革。第四,就业岗位的需求能够引领课程改革的特色施行。课程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改革中应当针对岗位的适应性进行调整,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
其次,优化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当注重课程主体改革的多元化。我们对课程转变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开发主体,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企业的领导者的专业指导机构,能够让专家定期来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课程建设之中。在另一方面,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立体化,对专门的职业进行剖析,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实现课程的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就业适应性。
第三,坚持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一般将理论过于偏重,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操作;而有的学校由于认识到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忽视理论的教授,因此我们对于理论教学的度需要重新进行考量。在前不久,教育部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意见中,认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在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理论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只有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多与少都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如果理论所占比例较多,则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操作能力较差;如果理论较为贫乏,则不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形成,因此必须要坚持理论适度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
第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当前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需要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整。在当前的课程观念中,需要融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顺应市场岗位的客观需要。首先,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让学生能通过考试,这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许多教师都认真备课,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多地被灌输专业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需要的,在当前的新型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是由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角色的转变,很容易使得教师难以适应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学校也要及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水准与要求。
在另一方面,学生的角色也有所变换,学生由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以班级进行学习,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但是他们面对的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岗位,因此要不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上要增强自己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在西方国家,教师重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且扩充自己的能力,而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引导与提供教学材料。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然而高职课程的改革又是一项系统而繁冗的工程,它不仅要求转变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注重整体的教学观念转变。我们在改革课程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兴趣,增强他们对于课程的直接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厂网分开”和“主辅分离”取得实质性进展,发电领域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业务,对原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电力公司进行拆分重组,成功组建两家电网公司、5家发电集团和4家辅业集团,实现了产权关系上的“厂网分开”和中央层面的“主辅分离”,发电领域的竞争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2011年,对两家电网公司所属辅业单位成建制剥离,与四家辅业集团进行重组,形成两大新的辅业集团,标志着网省公司层面主辅分离改革基本完成。
对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厂网分开”基础上,相继开展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上网”,大用户与发电商直接交易,一省范围内的多边交易、节能发电调度,发电权交易以及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等试点工作。通过探索,对推进电力交易市场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对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围绕电力市场建设和节能减排,进一步完善了电价政策。上网电价由最初的“一机一价”转变为“标杆电价”;为了引导节能减排,推行了差别电价、峰谷电价、阶梯电价和新能源电价;在电力市场建设的改革试点中,先后在东北区域市场推行两部制定价,在内蒙古市场推行双边交易电价。
行业管理体制得到创新。组建国家电监会,在电力安全、市场秩序、节能减排、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展电力监管,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监管积累了经验。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了国家能源局,政府管理职能逐步明确到位。
农电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西部农网改造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电价格大幅下降。电网改造使农村生活用电价格由1998年的0.756元/千瓦时下降到2009年的0.539元/千瓦时。
二、改革带来的变化和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了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破除了独家办电的体制束缚,大大解放了生产力,2002年以来电力投资快速增长,一直保持能源工业总投资 70% 左右的水平。截止到2010年年底,电力装机达到9.6亿千瓦,比2002年增长2.74倍,大大增强了电力供应的保障能力。20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41999亿千瓦时,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消费国。
二是提升了电力行业生产效率。在发电领域,竞争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不断下降,彻底解决了计划经济时期电站工程造价连年攀升、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2002年以来,在材料、设备价格上涨的条件下,发电工程造价降低40—50%;平均线损率从7.97%下降到为6.94%;全国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从383克/千瓦时下降到335克/千瓦时,已低于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
三是行业活力增强,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在多元主体竞争的格局下,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激发,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10年来,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国产化、风力发电、洁净煤发电、流域型大型水力发电等技术与运营管理已迅速领先于世界前沿发电技术。水电装机、风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均跃居世界首位,2010年底全部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比重达到26.56%,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
10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证明,“5号文”确定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是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关键领域改革未能及时跟进,加之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电力行业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累积,煤电矛盾深度发展,电荒频现,电力企业经营困难,厂网发展不协调,新能源并网消纳困难等,使得计划与市场、垄断与竞争的深层次矛盾表象化,已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新旧矛盾的交错并存,反映出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推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实施输配分开,调整电力产业结构。国际经验表明,打破传统的纵向一体垄断组织结构是电力行业构建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基础,输配分开是实现电力市场有效竞争、电力双边交易、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电力市场化改革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我国2002年开始实行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只是在发电领域实现了竞争,输电、配电、售电环节仍然维持了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形成了电网公司在发电侧和需求侧双边的“独买独卖”格局。由于输配不分和缺乏透明的输配电价,电力市场主体不完善,市场作用难以发挥,阻碍了电力市场化价格机制和煤电价格传导机制的形成,导致煤电矛盾不断加剧,电力市场不公平交易行为层出不穷。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必须继续推进电力产业结构重组,通过输配分开打破电网独买独卖的垄断局面,以确保电网无歧视开放和电力公平交易的电力调度和交易组织体系,为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体制保障。
二是推进电价改革,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破解当前煤电矛盾的重要环节。目前电力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还由政府定价,输配电价尚未明晰,电煤价格到销售电价之间无法建立起市场化传导机制。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工业和商业用电价格在国际上已处于高水平,仅靠继续调高电价疏导煤电矛盾、解决电力企业经营困难的空间有限。电价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属于自然垄断环节的输电价格和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属于竞争环节的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应由市场来决定。应加快推进电价改革,尽快形成能够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电价机制,合理疏导电煤价格上涨因素,有效化解煤电矛盾。
三是放开民营资本准入,实现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电网建设仍然保持国有独资的产权形式,电力行业对民营资本开放的领域仅限于电源建设和发电市场,并且,民营及外资发电企业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也仅为4.82%,国有资本仍然占到95%以上。尽管国务院在2005年和2010年先后出台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旧36条”和“新36条”,但实际上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电力行业的隐形障碍仍然较高。由于电价机制扭曲,投资回报率难以保证,民营资本无法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已进入的民营企业近年来纷纷退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电力供应短缺和促进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发电、配电领域,培育和健全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水平,提高电力行业经营效率。
一、引言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联想。隐喻也正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得以创造并被接受的。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机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从公元前300 年到20 世纪30 年代的2000 多年中,隐喻一直被仅仅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长期以来局限在修辞层次,但近年来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隐喻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他们认为,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的对象包括人类情感这一概念,情感是人类最普遍又最重要的人生体验,由于情感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为了准确理解生动表达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
二、概念合成理论框架
弗科尼尔和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之一。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过程,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和一个能抽象概括的类指空间以及一个复合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进而产生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下文试以此理论对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及理解进行分类研究。
三、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是目标域,说明的领域叫源领域。其意义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英语中的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
(一)空间隐喻
即用诸如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根据good is up ; bad is down 这一隐喻概念,经济中的发展或不景气常用“上”“下”来表示。
(二)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用一个已被高度结构化、清晰描绘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的隐喻称作结构隐喻。例Time is money金钱是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概念,其中蕴含了a limited resource 又蕴含了a valuable commodity。
(三)实体隐喻
即把行为、思想和感情等抽象的事物看作实体或物质的隐喻。分为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即通感隐喻;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1.通感隐喻,某个感知域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转到另一个感知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也称“移觉”。如:汉语中“冷言冷语”赋予言语以温度(冷热)显然是通过各感官之间的沟通,不同感知域的相互投射,产生的隐喻式表达。
2.实体隐喻,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表达理解为“实体”,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1)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如“眉开眼笑”。(2)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实现隐喻化。如“满腹惆怅”。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以激发联想。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最后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它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直立的姿势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则相反。如英语中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为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为下。
(四)容器隐喻,即赋予某种事物以边界,视其为容器,故可以量化。如描述经济现象的概念隐喻“市场是容器”。
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并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作用。不同文化中一件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想意义和文化意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汉语中“鸳鸯”指恩爱夫妻,但按字面意思译成“mandarin duck”,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怎么可能把它与恩爱夫妻联想到一起呢?
情感隐喻在英汉语言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为了更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类有些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将它们隐喻化。如关于爱情就有:“爱情为旅程”,“Love is a journey”等。
四、英语隐喻翻译对策
(一)直译法:
笔者认为:英语隐喻的最佳翻译方法当属直译法。如Low wages are the country’s trump card at this stage ofits economic development.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Trump 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二)意译法:
由于文化、社会、历史和认知环境等的不同,在读者无法理解隐喻涵义时,就只能译出其喻义。例What foreign businessmen find encouraging is that ideology is no longer inthe driver’s seat.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问题不再左右一切了。
(三)换喻法:
对于不同的课程观念,是人们对于多种教学主张的看法,人们在不同观念中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观,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结果与影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实现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一些院校依然存在着阻碍课程改革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于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现代高职院校课程观念的提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于课程的解释是“课程学业的进程”,也就是教师所需要教授的课业内容与教学大纲进度的总和。教育学家石伟平先生对于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的定义是“能够实现师生教学计划的教育环境,并且在这个环境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课程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理论与操作技能基础的总和,是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总体的安排。我们教学中,课程是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完成学生的学业,首先是高校教育的改革起始点与终点站。曾经姜大源先生说过,“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是以课程设置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必然与课程改革相关联。”其次,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联,并且以载体的角色出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虽然学生入学要选择专业的方向,但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要接触的是每一门具体的课程,这是他们能够获得专业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育质量提升的直接体现。第三,它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是学生整体能力建构的奠定者,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课程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岗位的桥梁,它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能够让自身得到发展。
反观当前课程,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因此课程甚至已经难以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并且有着巨大的矛盾。为此,许多教育专家针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多种看法,虽然形式不一,但是都有着相同的核心,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比如以西方国家为例,高职院校课程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培养出主动性,而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放在次要地位。在美国的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了人文主义的学习课程,认为教学需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尤其对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培养与引导,通过课程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不只是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扩充。由于学习是一件主观性的事情,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因此高职院校课程需要以学生兴趣相联系,通过课程来影响学生的人格与态度的发展,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现代的课程观念,教育学家认为在高职院校中,课程设置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任务与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核心的内涵应该是在高职院校的环境中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课程设置不只是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灌输,而是给予学生能够主观学习的机会,并且是课程资源配置的支配者,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我们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当前的理论成果与社会文化相结合,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素质与操作技能的提升,进而自信地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当前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每个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课改方式与模式,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改进: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协调性较差。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表现出文化基础较差的现状,一些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兴趣不高。学生在进行岗位技能实践的时候,忽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因而减少了一些选修课程的比例,学生在选择方面较窄,缺乏主动权,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方式上,学校一般都是采取基础靠前,专业靠后的授课模式,在最后才施行实践的课程,这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衔接松散,内容脱节。
其次,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不符。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不去考虑社会需求,让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工作。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升级转变来的,因此在教学计划与内容上缺乏自身的特色。一些原有的课程都是中职课程简单转变内容继续教授的,比如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机械类的专业就将中专原有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科目合并转变为新的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与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对技能的需求,难以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有些毕业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闹出了笑话。
第三,教师综合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生产一线从业过,而大部分教师也是高校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动手能力较差,在课程教授的内容中缺乏与生产一线的信息内容,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实践得出结论传授给学生,也无法将企业最新的信息与工作方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高职院校课程理念改革策略探讨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设置课程。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岗位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可以说教学的基本方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原则就要将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岗位需求相挂钩。首先,职位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着成果验收的职能。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都是靠学生就业来进行验收,对于高职的课程教学改革有着反馈性的作用。其次,就业导向能够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准确的定位引导作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课程改革应当围绕就业情况进行调整,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第三,就业能够对高职课程改革有着调整优化的效果。如果课程改革成功,就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如果改革失败就会影响就业率。因此我们需要对就业状况来对课程进行调整改革。第四,就业岗位的需求能够引领课程改革的特色施行。课程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在改革中应当针对岗位的适应性进行调整,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
其次,优化教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当注重课程主体改革的多元化。我们对课程转变过程中,要以企业需求为开发主体,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企业的领导者的专业指导机构,能够让专家定期来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课程建设之中。在另一方面,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立体化,对专门的职业进行剖析,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实现课程的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就业适应性。
第三,坚持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一般将理论过于偏重,却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操作;而有的学校由于认识到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忽视理论的教授,因此我们对于理论教学的度需要重新进行考量。在前不久,教育部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的意见中,认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在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适度原则。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理论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只有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多与少都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如果理论所占比例较多,则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操作能力较差;如果理论较为贫乏,则不利于学生文化底蕴的形成,因此必须要坚持理论适度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
第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当前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需要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整。在当前的课程观念中,需要融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顺应市场岗位的客观需要。首先,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让学生能通过考试,这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许多教师都认真备课,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多地被灌输专业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需要的,在当前的新型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是由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角色的转变,很容易使得教师难以适应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学校也要及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水准与要求。
论文关键词:CDIO;文献检索;教学模式
一、CDIO的含义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这四个层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其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如今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除了要牢牢掌握既有的知识,还必须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更新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必须具备对本专业、本行业乃至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大系统的理解、掌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包含在传统的专业培养理念中的。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在培养计划中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同他们的终生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大系统掌控能力一同考虑,使整个培养计划成为一个有机的集成体。
二、工科院校文献检索课程现状
(一)课程性质
当前,全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高职生中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主要讲授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检索理论、搜索引擎、各数据库原理和检索方法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利用文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加强学生情报意识,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情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传统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文检教学存在三点不足,首先,大部分文检课教师在授课时,重点是放在了讲解理论和方法上,教师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再结合学生专业给出一些检索题让学生实践,学生纯粹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而查资料,对各个数据库不能融会贯通,对文献的消化、吸收方法不得要领,到毕业设计查资料时仍然不会利用信息资源,也不知道怎样获得原始文献。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都不理想,预期目的没有达到。其次是实践环节的不足。目前,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文检实习室,手工实习一般安排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进行,用于实习的手工检索工具书数量非常有限,补充更新缓慢,电子资源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平时是作为自由上机的场所,座位不足,机器损坏严重,网络速度较慢,可供检索的数据库、电子资源登录时间较长,影响检索质量,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一道实习题还没完成。第三,该类课程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有很大差异,在指导学生实践上水平不一。一个普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至少也有数十个,而担任文献检索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在图书馆中工作的,学科背景不同,有图书情报专业的,也有其他学科的。图书情报专业的教师对于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检索技巧非常熟悉,但是对于专业方面的知识却存在一定的欠缺,其他学科出身的教师,对于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文献检索的检索理论、检索方法一般是通过课外自学和研究获得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不能将专业和文献检索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美国目录学教育课的总目标被规定为:“学生在完成大学的学习课程之后,应能有效地利用可得到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人员,以便为满足情报需求找到所需的资料”,借鉴这种成功的经验,就要对文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三、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认识
首先要解决领导和教师的认识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文献检索课程与其他基础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将文献检索课程定为专业必修课。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掌握文献信息的获取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文献检索,获取文献资料信息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需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两者缺一不可,在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对教师进行培训,重视教师继续教育
一般高职院校的专业多达上百个,少则数十个,每个教师要讲授几个不同专业的文检课,而从事文检教学的教师一般是由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他们的学科背景不同,要设立专门的文献检索教研室,结合教师的学科背景给一个或几个相对固定的专业的学生授课,并对所有兼职和专职教师进行图书情报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提高他们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文献检索课还应该补充新生力量,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网络环境对高校文献检索教师的要求,也是今后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时要结合检索实例,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课题检索实例, 注意把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给学生,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开展课堂讨论,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巩固加深学生所学内容,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提高自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抓好实践环节,写好检索报告
实践环节是文检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有固定的实践场所,手工检索要有专门的实习室,保证有一个自然班学生所用实习工具书的种类和数量,网络数据库的检索要有专门的电子实习室,要有足够的实习用机,保证机器设备完好,数据库网络连接的畅通;其次要保证学生完成检索报告的质量,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献检索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我们采取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检索,然后根据检索结果编制完整的检索报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设计检索课题,学生可根据学号从教师给定的检索课题中选择,教师给定的检索课题一般与专业相关,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制定检索课题,如果学生是自己制定的检索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指导,以防学生制定的课题范围过宽或过窄。
2.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并记录检索途径和检索结果。学生根据自己选定或设计的检索课题,查找资料,主动学习相关内容。在检索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各自学习的收获,也可以和教师进行探讨,然后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实际检索,在检索过程中反复调整检索策略,记录下检索途径和检索结果,并结合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与理解。
3.整理检索结果,编制检索报告。在一个数据库检索任务完成后,学生根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结果,整理文献并编制一份完整的检索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72-02
历史课程是五年制师范学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在提高学生文化层次、精神生活品位及思想境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因历史学科功能的滞后和在师范课程当中的“陪侍”地位,日益成为师范生心目中的边缘学科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们一般采取考前冲刺、临阵磨枪的应考方法,以求过关获得该课程的学分,这显然失去了开设历史课程的意义。要想提高历史课程应有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提倡以考改促学改,用学改促教改的教学手段,让历史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历史课程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1.历史课程现行考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对教学双方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课程考核应有较高的科学性要求。而传统的历史课程考核,在内容上偏向书本知识、记忆能力和共性知识,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等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主要为闭卷笔试,单一呆板,学生无法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考核制度上以期末考试分数论英雄,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这就使学生养成了呆读死记、应付“应试学习”的不良习惯,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而考核结果也往往缺乏信度,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
2.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急需变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
近年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展,教师利用课堂传递知识与信息的主渠道作用明显降低,学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全程性考核、发展性评价、多元化与综合化的考核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构建历史课程考核新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1.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五化”的考核方式
如何构建历史课程考核新体系,构建什么样的历史课程考核新体系,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可尝试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五化”的考核方式:
(1)全程化。即把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进行连续性考核。把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讨论、问答、测试、课外实践等,以及学生平常出勤情况全都纳入学期总评中,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综合化。即把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专业知识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评价手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3)多元化。即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本分值和加减分值组成,对获得校内外科研奖励和有的学生给予奖励分,而对学风不正的学生依据情节适当减分。在考核方式上,加强过程性考核,平时考核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等。课后作业主要包括思考问题、撰写小论文、社会调查等形式。课程结业考试由单一的全闭卷考试改为开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这样就能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还能检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内容方面,既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又涵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辨能力,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等方面的考核。一般通过笔试、口试来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讨论和作业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通过提问、发言、出勤、科研成果等情况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个性化。即针对基础不一、学力上有差异、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采取因材施考的考核方法。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过程考核;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注重综合素质考核;对个别拔尖的学生实行开卷或完成指定论文的考核方式。
(5)双向化。即建立双向、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教师把学生的课后作业、单元测试、课外实践、结业考试等完成情况或考试结果,即时向学生反馈,共同分析,查找不足,制订对策,不断改进学法和教法。
2.实行“五化”考核模式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课程考核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习惯了呆读死记、善打“突击战”的学生也就不得不改变迎考模式。很多学生平时就会“紧张”起来,不仅课堂表现活跃,主动参与讨论、争相发言,课外也会到图书馆、阅览室里广闻博览。还有很多学生会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到当地一些历史古迹、名人故里、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场所参观调查,撰写一些历史小论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课程考核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也会随之改变。注重对能力的考核、开放性的试题以及教材上很少有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不会只把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背诵上,而会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冲破书本的樊篱,广泛涉猎与教材有关的资料,走出校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实施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将使不同的个性、特长、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还将给学生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他们在课堂内外对问题的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社会实践时的共同参与、配合,在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竞争性。可以说,历史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更好地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
(3)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激发后,因循贯例的传统教学就不再适应学生的要求了。施教者就不得不抛弃习以贯之的做法,对传统教学方法加以改造,不断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这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学改革的深化,又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提升,教学改革将会取得显著成绩。
三、历史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五年制师范学校历史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一定要基于学校的办学个性与发展现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改革特色。鉴于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考核改革要具有目的性
课程考核只是教学评价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时间与空间无论怎么改变,都要以规范和引导教与学的行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所以,施教者必须明确为何要改、为谁而改,防止出现为改而改、舍本逐末的异化现象。
2.课程考核改革要坚持科学性
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并非随心所欲,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体现教育目的,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收到预期的效果。
3.课程考核改革要体现公正性
课程考核者要坚持做到每项考核结果的客观、透明(不是张榜排名),体现公正性。一方面是因为考核结果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考核结果事关学生的“根本利益”。若缺乏客观、公正,既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尊心、自信心,又会助长学习中的不正之风,改革只能前功尽弃。
4.课程考核改革要实现人文性
采取全新的考核方法,习惯于应试学习的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如施教者利用自身的权威和强势地位来“强行入轨”,就会造成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所以,考核改革要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动关怀、及时引导学生,把施教者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真正达到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结束语
从五年制师范学校历史课程内容而言,其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培养合格、优秀社会课师资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必须把历史课程置于重要地位,以强化师范生的历史学习。而历史课程考核无疑是强化学生历史学习、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完善、构建考核新体系,又是五年制师范学校历史课程考核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37
2012年是新课改在广西全面实施的开始,由于广西自身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发展的限制,必须在借鉴优秀省份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课改实施细则,指导课改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有:
首先要构建生物教学组织领导机构。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一个严谨的组织领导机构,对全校的生物教学工作起到指导和管理的作用。所以,在各项工作开始之前,要建立起从学校领导到普通生物教师组成的组织机构。
其次要通过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展队伍建设、课时安排、课程开设、设备改善、制定教研制度等工作。
一、通过与新课程的全面接轨,初步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上的矛盾,努力实现自我转型
新教材的变化固然很好但教师却在仓促间不太适应,学校和生物教师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实现自我转型。
1. 教师储备,积极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1)教师储备,力量充足
学校领导要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加大聘用生物教师的力度。充足的师资力量是学校校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学校必须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放手让一些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从高三走到高一,大力改善高一、高二教师的资源配备,增强新课程改革研究的教师队伍。
(2)积极培训,迎接课改
各种培训可以包括:①校外培训:各种外出学习等;②校内培训:各种组内公开课、校级赛课等;③教研组会议、备课组会议集体备课、学习。
2. 集体备课,统一思想,建立完善的教研制度
集体备课是高一到高三三个备课组的统一思想,备课组要始终做到每上一节课,都要共同备课,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注重与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和生物科学新成果相联系。每一章的重难点都安排专人负责攻关。
3. 多媒体教学,课件入库,逐步加强设备完善
根据学科特点,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借助黑板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构建整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能够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教研组应该要注意通过各备课组资料的收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试题库、课件库、论文库等资源。如果学校教室全部配备电子白板,这对生物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会更有利。
4. 成果交流,课题引领,扩大教学成果
教师们要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各种交流研讨活动,集众家之所长,争取最快速度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教研组应该还要注意用课题引领教学,用课题引领课改的方向,形成良好的文字资料积累习惯,并形成论文扩大教学成果。比如钦州二中生物教研组就负责有自治区B类课题“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研究――以钦州市第二中学为例”,同时与课改相关的市级立项课题还有2个。
二、通过完善教学课时安排,初步解决课时安排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矛盾
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总体的教学计划。
1. 制定总体教学计划,合理制定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教学课时的开设可参考如下:高一上学期内容为必修1《分子与细胞 》的第一至五章,课时为2节/周;高一下学期内容为必修一的第六章和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时3节/周;高二上学期内容为必修3《稳态与环境》和选修模块(选修3),课时为4节/周;高二下学期内容为选修模块(选修3)选修模块(选修1待定),课时为4节/周;高三全面复习。
2. 新旧教材分析,提出积极的解决对策,实现高效课堂。
(1)新旧教材研究分析,找到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同以往教材相比,增加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内容;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三是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联系的内容。课标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理念,要在教学中实际落实。
(2)提高课堂效率,完善课堂探究模式,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
①提高课堂的效率。②探究活动的安排应当追求活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③建立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课前学案、课堂教学和课后测评形成综合评价体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要努力通过编写导学案的校本课程,并在努力编写和构建概念图,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高中生物的资源库。
比如笔者所在学校钦州二中早在2012年初就组织全校老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编写,目前完成导学案(必修1、2、3和选修3)和概念图的构建。
(4)有条件的教研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教学的优势,积极制作课件,丰富教学形式,同时结合黑板设计板书构建概念图,用概念图板书贯穿教学的知识点。
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电子白板,让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以调动学生的兴趣,黑板板书设计、概念图的构建与白板教学的结合,也较有效的找到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点。教师们还应该积极收集各备课组每个学期的各种资料,想逐步建立起学校生物的试题库、课件库、论文库等教学资源,并通过学校网络操作平台,实现资源网络共享。
三、要注意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指明教师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1. 新课程改革的课堂还存在旧教材的痕迹,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放手。希望教师们利用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总结归纳,继续用新课标的理念去指导我们的教学,不断摸索、改进,让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
要用课题引领教学,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精雕细琢每一节高效课堂,构建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的高效课堂系统。
2. 新课程改革对生物实验室的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室的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不断的完善,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逐步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学校必须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以钦州二中为例,学校目前具有生物实验室办公室1间,材料器具室1间,学生操作实验室2间,选修实验室1间(尚在建设中)。学校对新课程改革实验室的建设也非常重视,正在建设的科技馆中规划了98平米的生物模具室。
3. 要不断地尝试和摸索新的评价体系,并逐步与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方式接轨,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评价机制。要根据学情、校情,通过过程性评价(校本课程评价、研究性课题评价、探究活动评价、课时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纸笔考试、学生总结自评、教师总结评价)两大类,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的生物综合评价体系。
比如钦州二中目前正在尝试用五个课堂评价表去评价组内的每一节公开课,并根据校实际情况对该评价机制进行改进,这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听评课的效率。南宁九中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重在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对其他学校评价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