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4 10:15: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

篇(1)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产业,包括影视产业、音像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与数字产业、网络游戏、艺术品市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化博览、文化会展等,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成为近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概念、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文化人力资源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产业经济学、管理学、语言文学、美学与艺术概论、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演艺传播、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文化建设等工作。

推荐院校: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其民族文化产业极具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专业代码:120206;专科专业代码:650204)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专业课程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六个模块而展开。

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组织理论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选聘与测评、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人力资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前景:在企事业单位及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

旅游管理

(本科专业代码:120901K;专科专业代码:64010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

篇(2)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x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篇(3)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尤其是近两年来,路桥建设等相关专业开始升温,这使路桥规划人员变得畅销起来。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2、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3、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传统的美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已经渐渐显露出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传统艺术正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不断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专业,这些专业也相应地成了近年来的热门。目前,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关策划、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专业人才紧缺。

艺术专业正朝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实用艺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懂物理和建筑,就无法搞建筑、装潢设计;不懂计算机就做不出数字化影音作品。文化课严重缺失的“跛脚”毕业生就业压力必然不小。

4、财务金融专业顺应潮流

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就现在来说,金融专业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

5、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前景好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和维护、或网络编辑、网站内容的维护和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专业工作,或从事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

6、民航管理专业薪资待遇好

学民航管理专业薪资较高。近年来,我国民航业迅速发展,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民航总局将投入超过5000亿的资金用于机场建设。

而民航业却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许多民营航空公司为此展开人才大战,高薪挖角。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几十万元人民币,国外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薪资水平更高。就民航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形来看,薪资普遍较高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7、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类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类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it行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类也成为了热门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发展前景相当大。

8、法律类

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法律类因此成为前景最好专业之一。在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从长远来看,法律类作为朝阳学科,其毕业生的就业大有发展前景。

由于政府部门对法学类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法律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9、物流类

物流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伴随着物流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物流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物流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搬运运输、船舶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但是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滞后,造成了现代物流人才严重匮乏,使物流类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所以,物流类将成为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一。

篇(4)

花了数万元接受高等教育,不少人还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但很多人毕业后却发现用工市场好像不需要他们。不仅因为美国经济产生的各种用工岗位很少,而且新增的岗位多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资也比较低。事实上,据政府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工作机会是只有高中文凭或更低文凭的人群取得的,这个事实让人们怀疑这个国家里一直流行的“大学教育是通向美国梦的门票”的信念。

劳动部的数据反映,下一个10年内新增的70%的用工岗位不需要工作者受过大学教育,只需要在上岗前接受一些专门的培训就可以了。这些岗位包括:医疗助理、售后服务代表、厨师和服务员。同时,一些白领行业,如电脑工程师往往是从海外招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系的教授W・诺顿・格拉伯说:“有学士学位却得不到满意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多,越是这样,人们越是追求比岗位本身需要的更高学历。”格拉伯教授说,在1970年有77%的有学士学位的人受聘为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员;到2000年,这个数字就降到了60%。从2010年1月份美国提供的100万个用工岗位来看,很大部分是零售业、餐饮业等临时用工。

篇(5)

包括乌德莫林斯在内的西班牙年轻一代逐渐意识到,在这个国家曾经不成文的黄金定律——努力工作就会比父母生活得更好,已经不复存在。西班牙的失业问题由来已久。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信贷带来的市场繁荣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一度掩盖了这个国家的问题。2007年西班牙的失业率仅为8%,而如今失业率达到了 21.2%,青年人的失业率更高达46.2%,这实在是一个相当令人恐惧的数字。乌德莫林斯说:“我全副武装,却发现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西班牙青年人的高失业率让人震惊,而事实上在很多欧洲发达国家,青年人失业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让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虽然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觉得青年人失业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这些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人可以依靠父母或是继续深造,而且青年人有着大把的青春年华,既无需养家,也不必像大龄工人那样担心医疗保险。但是,有很多证据表明,青年人面临的就业危机,就会给整个欧洲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在过去5年,有“富裕国家俱乐部”之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成员国的青年人的失业率都在攀升。欧盟25岁以下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是20%,在欧洲南部,这个比例更高。美国25岁以下人口的失业率超过了18%。年轻黑人占美国人口的比例是15%,失业率却高达31%,在没有高中文凭的年轻黑人里,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44%(白人则是24%)。至于瑞士、荷兰和墨西哥等国家,虽然年轻人的失业率低于10%,但这一比率也在持续上升。

越来越高的失业成本

经济萧条时,最先遭受打击的总是青年人。他们的工作经验相对匮乏,职业技能相对薄弱,并且在很多国家,比起解雇老员工,炒青年人的鱿鱼更容易。这些原因使得一心节省成本的雇主们把解雇的第一目标放到了青年人身上,因此尽管只需要微薄的薪水就可以雇佣青年人,但OECD大部分成员国的青年人失业率是社会平均失业率的两倍;英国、意大利、挪威和新西兰青年人的失业率甚至超出了社会平均失业率的三倍,瑞典15岁至24岁的居民失业率比25岁至54岁的居民失业率高出了四倍。

目前15岁至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到了OECD自1976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点,欧洲发达国家中对找工作失去信心的青年人人数也达到了顶峰。缓慢的经济增长,大范围的紧缩政策,以及对各项刺激就业措施的停盘清算,都在使得欧洲的青年人失业问题愈演愈烈。

青年人的失业现象通常会在经济复苏期出现一定的反弹:他们总是最早被剔出职场,也总是最早返回的。但现在市场并没有出现快速回暖的现象,这意味着就业市场的“特定反弹”似乎不会很快出现。2007年以来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比上世纪80年代早期经济危机后的复苏慢了近两倍,是近几十年来最糟糕的时期。而且相比于青年人,部分国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方式更青睐在职者,因此即使有新的工作岗位,也很少有青年人的份。

跟所有的失业问题一样,年轻人失业也会给社会带来直接成本:社会保险支出提高,税收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王子信托基金每周要支出1.55亿英镑(合2.47亿美元)用于支付英国74.4万失业青年人的社会福利和弥补因失业而损失的社会生产力。

当失业群体是青年人时,失业导致的间接成本似乎更高。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移民:雄心勃勃的青年人面对国内的黯淡前景,通常会比拖家带口的人更乐意出国寻找机会。葡萄牙青年人的失业率为27%,18岁至30岁的人中有40%表示自己会因为就业因素考虑移民。在意大利等国家,持续的人才外流已经成为经济低迷的又一表征。在爱尔兰,年轻从业者的受挫情绪自2005年以来不断上涨,同时期移民数量翻番,而出国移民的人大部分都在20岁至35岁之间。上世纪60年代,爱尔兰在经济不景气之时,也出现过人才大量外流的情况,在爱尔兰人看来,那是一场“国家悲剧”。随着“凯尔特猛虎”(对爱尔兰在1995年至2007年间经济迅速发展的戏称)的崛起,爱尔兰以为自己已经度过的“人才外流”灾难,似乎又一次卷土重来。

对个人的影响

失业的另一个成本是犯罪率的上升。任何试图把伦敦暴乱完全归咎于青年人失业问题的指责,都显得有些过分。但如果说青年人失业跟犯罪一点关系没有,那也有些过于盲目乐观了。

青年人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容易触犯法律。他们空闲时间多,心气旺盛,容易冲动,他们一无所有,因此也就不怕失去。有研究者称,他们发现日益严峻的青年人失业问题跟愈演愈烈的犯罪活动,尤其是跟财产犯罪(抢劫、盗窃、打砸汽车)和贩卖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失业问题都和犯罪有关联。如果青年人所犯罪行足以使他锒铛入狱,那么他也再无就业前景可言。

除此以外,失业对个人也会造成影响。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劳动经济学家乔纳森·沃兹沃斯称,失业给年轻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济窘迫和情感困扰。研究表明,一个人年轻时的失业状况就可以准确地预言其未来的失业状况。在英国,23岁之前失业过3个月的青年人比起从未失业的同龄人,在28岁至33岁时平均多出1个月零9天的失业期;年轻时失业的越久,后来的失业状况就会越严重。美国和英国的研究者也发现,青年时期失业留下的伤痕,到了中年还会隐隐作痛;年轻时失业的时间越长,影响就越深远。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两个男性接受的教育相同,读写能力和算术能力相当,居住环境相似,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一样,而且彼此的智商也持平,但是如果其中一人在23岁之前有过一年的失业期,那么十年之后他赚的钱会比另一人少23%。如果是两个女性的话,比例则是16%。这种差距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小,但依然存在。到42岁时,女性的比例为12%,男性为15%。到目前为止,欧洲的这场危机还没严重到导致青年人长时间失业的地步,在OECD国家中,80%丢掉工作的青年人都能在1年内重新回到职场。然而形势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上述伤痕效应并不仅仅只发生在失业者身上。美国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于上世纪80年代经济最低迷时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同样背负着挥之不去的薪水伤痕:社会失业率每上升1%,这些不幸的毕业生们的工资就会降低6%至7%。从统计数据上看,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影响在趋向淡化,但即便是在15年后,它仍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经历过一段时期的失业之后,“我能接受任何工作”的意识会变得非常强烈。人们认为失业造成的影响会持续很久,薪水伤痕是影响之一,部分青年失业救助政策造成的副作用或许也是影响之一。比如西班牙制定的延期临时合同方案,本意出于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然而它应该注意到日本的教训。长期失业的青年人被分散到非正式的工作渠道,不仅报酬微薄,也缺乏培训机会和升职空间。而雇主为高质量的工作招聘员工时,通常更青睐应届毕业生(不论是高中毕业生还是大学毕业生),这样一来,那些完全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人,发展的机会就更加渺茫,用OECD最近的一份报告来说,他们成了失落的青年人。于是,他们接触的工作越来越不正式,薪资前景越来越暗淡。在雇主们反映员工有抑郁和沮丧情绪的案例中,日本“迷惘的一代”占了很大一部分。

失业带来的不幸福感还会缩短寿命,增加晚年患心脏病的风险,甚至引发自杀。对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宾夕法尼亚州失业工人的研究表明,失业对寿命长短的影响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经济危机时期进入就业市场的美国工人们,在以后的数十年里普遍表现得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此外失业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影响,比如“回巢综合征”。2008年,欧盟18岁至34岁的人中有46%的人跟父母同住。大部分国家里,跟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往往比独自居住的年轻人更容易失业。这一现象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生育率低下,家庭规模较小的欧洲南部尤其明显。意大利总工会(CGIL)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0万18岁至35岁的意大利人仍然跟父母住在一起。而从2001年起,20多岁的青年男性中有四分之一曾短暂搬回过父母家,青年女性则有六分之一。不论这种现象的好坏,青年人赖在父母家越来越久,多少都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生活。

除了工作岗位,还能提供什么?

对某些国家的政府,尤其是对南欧国家的政府来说,当前的中心任务应当是向青年人开放原本封闭的劳动力市场。而在劳动力市场相对自由的国家,则应该把重点放到青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上。但这还不够。

大学是远离喧嚣世俗的象牙塔,也是提升素质和技能的理想之地,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校园。2008年以来,美国研究生院收到的入学申请增加了20%,但高昂的学费并不能保证一个光明的就业前景。拥有大学学历的确能增加就业砝码,但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美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是自1970年以来最多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样存在风险。今年发表的英国职业教育评论——沃尔夫报告指出,不合适的职业培训将断送就业前程。这项报告表明,16岁至19岁的英国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曾参加过对求职毫无帮助的职业培训课程,研究显示,除非这种一到两年的培训课程跟以雇主需求为基础的学徒制进行对口,否则对人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害无益。

篇(6)

(一)高等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从经济学角度看,信息可以当做商品在市场上交易。信息具有以下特殊的性质:(1)生产信息的固定成本很高,边际成本却很低:(2)信息具有不对称的性质(3)信息本身就具有风险[2]。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主要是因为交易者自身的认知有限,信息的了解渠道不足和存在交易费用等。在高等教育市场中,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高校学生:自我定位和市场需求认知不足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告别高中单一封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临选择时往往自我认知不足。首先,他们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没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其次,他们对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设置的专业仅有表面的了解,对其培养计划和就业前景只有很浅显的了解;另外,他们对市场上企业的产业结构和用人标准也没有关注,不知道社会需求怎样的就业者,从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因此在选择专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大学3年或4年的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与社会的对接还是存在很大问题。有些学生还是沉浸在大学的象牙塔里,不知道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不知道自己希冀的工作需要怎样的技能和经验,并且往往对自我定位过高。而此时,学校和社会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在面临就业时再一次遭遇“瓶颈”。2.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对学生指导欠缺学校为了自身的目标和发展,会设置多学科多种类的专业,但有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却不理想。同时,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于热门的专业会扩大招生规模,从而造成生产过剩,使“热门”变“冷门”。此外,高等教育的周期长,具有滞后性,对社会需求认知具有局限性和滞后性,不能很快地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和改变。例如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为动画,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学校培养的学生达不到标准而成为高失业风险的专业,其他的专业是因为生产相对过剩。而且,学校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学校对社会的就业形势有一定了解,但是不能对学生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交流以获得有利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自我培养具有一定盲目性。

(二)高等教育的高成本和高收益期望值

1.高等教育的高成本成本是指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的价值消耗[3]。高等教育的直接成本从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的高额教育费用可以体现出来。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7级农村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年平均个人直接成本约为10300元[4]。而随着物价普遍上涨和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这个数值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个人间接成本即个人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以及个人为了接受高等教育而投入的资金所损失繁荣利息机会成本和收益机会成本。随着经济转型,劳动力市场价格的普遍上涨,从短期角度而言,外出务工比接受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收益更直接和可观。因此,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毕业生会在工资福利方面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即收益预期值。2.教育的高收益预期值教育是一种投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希冀从中获得一定收益,而且教育具有外部正效应。教育的投入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收益,或许会带来名望,权力,自我实现等非物质性的收益。人往往会在自己的投入和收益间进行比较以此衡量是否公平。在接受高等教育后,高校毕业生一般对自己都有较高的预期值,并且对工作环境,薪酬和福利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二元结构,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差距,为了追求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高校毕业生一般不愿去偏远落后的乡镇和偏远地方工作,倾向于去发达城市工作。如果工作没有达到毕业生的预期回报,他们宁愿选择自愿性失业,即劳动力处于在变换工作岗位,或者是在寻求更好的工作的状态。这种情况是教育高成本引发的高预期回报和二元制劳动市场分割共同促成的。

(三)高等教育的供需不平衡

高等教育的产品是其培养的学生,它的供给情况直接由市场需求反映。而大学生的就业存在两种情况,即滞销和脱销并存[5]。以2011年应届毕业生为例,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但这并不代表高等教育生产能力过剩,很多企业都在为招工而发愁,有的岗位设置了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企业并不是岗位不足,而是找不到对口的人才,因此,供需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学校作为供方,由于扩招,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生源的质量下降,教学资源不足造成的培养质量下降使学生的竞争力也在随之下降。同时,学校教授的多数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的实用技能的习得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在物质化,全球化,多元化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于用人的标准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具有创造性发展性的人才。学校培养的单一的学生往往适应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了供给和需求的错位。另外,有些用人单位却一味追求人才的高档次和高消费,片面强调高学历,无形中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门槛[6]。企业用人的标准对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的就业也存在一定影响。

(四)教育资源分配难以效率和公平兼顾

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在分配时要注重效率和公平。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其次,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最后,随着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优质资源进一步集中,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由于受到教育资源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教育资源还是遵循着“效率优先”的原则,即承认差别教育的合理性,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不同学校之间竞争不公平。还是存在着名校重点学校的的差异。而由于这些学校自身的实力和发展,使得在师资队伍,学校构建,学生培养等方面占有优势。因此在就业时对于学生的选择和企业的抉择都有一定影响。

二.改善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提高高等教育市场的信息的透明度

为提高高等教育市场的信息透明度,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多方面的推进。政府应该推出相应政策强制高等教育卖方提供真实和全面的信息,并通过一定的平台和渠道向社会群体展示出来,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学校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地提供相应的信息,也要及时反馈这些信息。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应该积极主动地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反馈给自身,来进行自我培养。专业设置要合理,取消长期就业率低的专业。

(二)毕业生明确自我定位和追求自我增值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作为主导时,高校毕业生作为稀缺资源,享受学校的分配和用人单位的热捧。而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进一步增大。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在逐渐提高。因此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改变提升自身的能力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不能只考虑现在的发展状况,要注重全局和长远的发展。(三)社会提供多方位的保障制度1.加大投资力度我国发改委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国家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且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助学金等政策,减小个人和家庭的成本分担比例,减轻高等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2.减小户籍壁垒目前中国存在的户籍壁垒,一方面限制了学生接受公平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在各地区各城市的流动就业,各个地区城市的福利,薪酬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第一次就业时慎重选择,宁愿消耗高额的交易费用来获取信息以求得稳定心仪的工作。3.强化保障体系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各区域,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在医疗,保险,就业等公共福利方面存在差异,国家应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使公共服务和福利涉及的面更宽更广。

篇(7)

一、过度教育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过度教育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多度教育的定义也存在各种界说,在本文中,笔者借鉴美国学者曾满超、亨利・列文(Henry Levin)等对过度教育的定义,他们认为,教育发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从表述可以看出,对过度教育的含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本文将主要从微观层面即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对过度教育进行分析。

二、过度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率低下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人数的扩招,高校的毕业生数量猛增,高校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想匹配。《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2011届(90.2%)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2011届(89.6%)略有上升。但是,进一步的关于2013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

(二) 高能低就, 大材小用

过度教育引发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劳动力的高消费。由于具有高学历的人数增多,各个工作岗位自然会追求更高知识层次的人才。接受了各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为了能获得工作只能俯就屈身。高学历者选择一些职业技能要求低的职位正是高能低就的体现, 而如果高学历者不能接受相对低级的工作, 又造成了知识失业。

(三)毕业生学非所用,就业前景堪忧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调查状况》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42%。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对口意识正逐步淡化。然而针对用人单位的一项调查却表明,9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对口是挑选人才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关于毕业生就业时专业是否对口的横向数据比较也受到人们关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红黄绿牌”专业就业前景预测如下:

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等。

2013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2013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以上专业与2012年的绿牌专业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

就业满意度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一项指标。《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5%,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5%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8%,高职高专院校为51%。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2%,非“211”本科院校为57%。

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学,为6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农学,为53%。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56%;最低的为生化与药品大类,为44%。

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9%;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4%;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5%。

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满意度整体偏低,在不同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业岗位层次上的满意度更是参差不齐。

(五)过度教育导致性别之间就业的不平等

由于高等教育过度现象的发生,知识劳动者大量增加。当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供需差异加大,雇主或企业选择余地也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男性劳动力显然更容易受到雇主的青睐,而女性知识劳动力遭遇不平等待遇的机会大大增加。

以上几方面的阐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过度教育情况已经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各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难也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过度教育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一)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

1.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2.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而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有些学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一味地“追风”,盲目地跟着市场的潮流走,开办和扩招所谓热门专业。其结果是,由于人才的供大于求,大量的毕业生只能放弃本专业而选择从事低级的工作。

3.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在时间上的错位

当今的社会瞬息万变,昨日的朝阳产业,今日就可能成为夕阳产业;今日的朝阳产业,明日极有可能是夕阳产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而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构成了社会迅速发展与教育培养周期过长的矛盾。从而导致现在热门的专业,到毕业生毕业时也许就成为了冷门专业。

(二)劳动力市场调节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改革计划经济下按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让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让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竞争、流动的市场。对于城市劳动力市场来说,劳动条件好、工资高、福利待遇高、工作有保障、职业前景好;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差、工资低,福利差,就业无保障,职业前景不太好。

(三)个人对高等教育盲目投资且就业观念不当

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从而使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需的需求,造成过度教育,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几种不恰当的就业观念,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而热衷于行政、事业单位,因而淡化了专业观念;就业地点大多选择沿海一带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而对西部地区、基层、小型企业不感兴趣;不论自己能力大小,追求高工资和好的工作环境。

四、解决过度教育的对策

(一)经济层面上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的有限性,根源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拓展劳动力市场规模、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首先要从经济发展入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掘市场潜力,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使高校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方面是改革高校的学科结构及培养模式。高校应该有目的地针对未来几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数量、结构、特点等情况,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来设置专业,加强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引导。另一方面是重视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在注重灌输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理论思辨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把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具有实际操作型和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三)劳动力市场层面的对策

对于有形就业市场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各级、各类有形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与沟通,形成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在纵向结构上,要加强国家级、地区级、高校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在横向结构上,要加强教育、劳动、人事部门的信息合作与分享。 对于无形的就业市场而言,应尽快建立以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中心、以各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为分支、以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为用户的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四)毕业生要调整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应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学校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可选择二三线城市、小企业就业,以增加自身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也可以响应国家的号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参考文献]

[1]郑健壮,王培才主编.经济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5]蒋国林,王国存.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社会应激及其缓冲干预[J]. 社会科学, 2008(09).

[8]盛世明.过度教育的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 2007(Z1).

[9]武向荣.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1]陈磊.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2]万勇.论我国高校学生充分就业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篇(8)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01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最初,西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是“三位一体”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来自于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而后来极大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分配的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用“均衡价格”分析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在中国,生产要素的萌芽是在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了要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且在收入分配的机制上把居民收入扩大到劳动来源之外。接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第一次提出了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准在我国占有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比重。

二、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增加的因素

我国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分配带来了差距,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一方面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使得非国有部门快速发展,这里的私有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是与国有企业不同的。外资企业的职员收入完全取决于职务的高低,取决于市场效益的高低。同理民营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职务等级之间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对于中国投资环境逐渐完善,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最基础最广泛的人民的收入获得仍然是基本工资,而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基本工资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是否就业,就业前景如何等等。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人力资本自然就低,这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农民愈发生存困难。而高等教育人才一直是国家稀缺资源,教育程度越高,就业行业就越好,知识收益率的增加侧面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农民大都进城打工,因为城市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农村,所以这里也体现了地域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2006年,国家大力改革社会保障机制,希望通过医疗保险和养老金体系减少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但是城乡环境的区别同样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也使得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缺乏有效调节。城市居民的各种基础福利和公共设施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小觑。

最后,行业的不同对收入差距也有影响。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与一些传统的、低技术水平的行业的收入肯定有差距,这种差距既是受正常的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的影响及行政性垄断导致的差距。比如垄断地位的部门,如电力、电信、邮政等可以获取高额利润的部门。

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短期内会拉大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根据按要素分配原理,居民收入取决于个人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要素价格。按要素的不同,居民收入可以分为劳动收入和资产收入。资产收入是指凭借个人财产获得的收入。

资产收入就是土地所有者,股票所有者等通过这些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这些生产要素产生的利息,就是资产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利息因为时间价值等因素会出现累计效应。根据经济学理论,这些单纯凭借所有权获得的资产收入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资产收入与劳动收入相比,由于具有累积效应,它的增长快于劳动收入的增长。因此,资产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在市场中,普通和稀缺资源的价值是不同的,同样,稀缺的生产要素自然而言的产生了很大的价值,此时的资产收入远大于一般的生产要素的收入。在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收入实现是通过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实现的。这样当某种生产要素供给量减少而需求量非常大的时候,均衡价格水平较高,实现的收入也较多,就会拉大收入差距。

现在在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就会有个人通过聚集效应进行投资,导致资产收入增长迅速增加,这种增加与劳动收入的平衡式增长有显著差异。这是直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从长期看可以减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非一定会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因为从长远上看,为了减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分配模式,改革平均主义是非常有必要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企鼓励业及个人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所以是有利于缩小日益拉大的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产生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要求根据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作贡献的大小分配生产成果。这是市场经济对收入分配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按效率分配原则的体现。这样,一方面,劳动者和其他生产要素多有着能合理地分配生产成果,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稀缺程度大的要素增加供给,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带来更大的未来财富总量。

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分配方式,在初期会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李爽.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尹恒.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进展.经济研究,2002(08).

[4]黄泰岩.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目标与措施.经济学动态,2003(07).

[5]张厚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篇(9)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以及当前就业形势对他们的影响,最终得出真实数据为学院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 就业意愿 云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10-03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呈指数增长,凸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2015届毕业生而言,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在毕业季脱颖而出并找到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呢?这是一个现实而又残酷的问题,它不仅考验着毕业生本身的能力,更考验着他们的就业观念和心理。为更好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面临的问题,同时提供给他们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我们通过调查得到真实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 调查内容、对象及方法

1.调查内容

应届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前景、就业影响因素和就业指导四个方面。

2.调查对象

选取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243份,回收问卷239份,回收率98.4%。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

3.调查方法

利用自制的就业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首先对被调查者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意义,然后发放问卷调查表,最后要求当场完成并收回。

4.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前景和形势

很多人认为,有了好的就业前景及个人发展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才有好的前途,也更容易成就事业。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认为“很好”的占15.1%,“一般”的占59.8%,“不好”的占22.6%,选择“不清楚”的占2.5%。结果表明,大部分毕业生对当前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少部分毕业生表现比较消极,有的还是茫然无措。

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统包统分”到现在的“双向选择”,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在此形势下,真实体现了应届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乐观”的占7.5%,“还可以”的占60.3%,“形势不好、非常担忧”的占29.3%,还有2.9%的觉得“无所谓”。由此我们可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有部分学生比较消极、担忧,表现出面对社会竞争的恐惧,特别少部分的“无所谓”态度的毕业生,在今后就业指导中需对其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

2.就业意向

第一,就业去向的选择。在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有79.1%的选择“就业”,10.9%的选择继续“深造”,还有10%的“不确定”毕业之后要做什么。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首选“就业”。少部分毕业生选

择深造,笔者对选择深造的毕业生进行深入调查,有各种原因:其中大多数毕业生选择深造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想增强专业技能知识;部分毕业生继续深造是为了个人理想;还有部分毕业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有少数是迫于家庭方面的压力而选择继续深造。笔者认为,对于就业还是深造这一问题,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与意愿进行全面评估,做好选择。

第二,工作地点的选择。笔者对毕业生们普遍中意的理想工作地进行调查,让其在众多选项中选择最想去的三个并排序,结果如图1所示:七成左右的毕业生都认为理想工作地是生源所在地;半数毕业生认为是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少数毕业生认为是那些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从调查结果可看出,这一结果其实挺符合当今整个社会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特点,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加大了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毕业生们可以向边远地区进发,那些地方竞争相对较小,就业形势不是那么严峻,到那些地方可以有更多机会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工作单位的选择。对毕业生们普遍认为的理想工作单位进行调查,让他们在众多理想工作单位中选择最想去的三个并排序,结果如图2所示。64.9%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国有企业工作,30%的毕业生青睐于党政机关,13.8%选择去基层工作。从简单的调查中也折射出毕业生的普遍思想,大家还是喜欢到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等“体制内”的单位。笔者认为,学院应加强就业引导,鼓励学生重视外出就业;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为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3.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对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让毕业生选出认为影响自己最大的三个因素,统计结果见图3。毕业生考虑最多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薪酬高低与福利”“工作地点”“个人发展空间”,其比例依次为74.5%、61.5%、54.4%,而对于“专业是否对口”“公司规模或名气”“岗位级别”考虑得比较少。结合前文中毕业生对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选择的结果可看出,毕业生最在意的还是舒心的工作环境、优越的物质条件、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笔者还是认为,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应避免盲目自信,清醒评估自己的能力再做出选择。

4.毕业生需要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对毕业生需学院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76.6%、53.6%、46.9%的毕业生分别认为“求职方法与技巧”“职场中为人处世原则的指导”“职业礼仪与形象指导”,这是毕业前所需的三个重要的职业指导;部分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也是比较重要的;少部分毕业生认为“简历制作技巧”更重要。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大都又是集中统一的。因此,学院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应增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为他们的求职助力。

三 结论

通过调查可知: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形势大都比较乐观,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不强,但相信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和学校学院的帮助,一定会成功就业。从调查中也看出,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心理同现今社会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意愿和心理很像,在择业时考虑的重点一般都为薪酬待遇、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体制”内岗位等这些非常实际的因素。笔者认为,应届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通过不断的锻炼和积累经验,最后向更好的岗位过渡,实现人生的追求。

四 建议与对策

1.毕业生应端正就业观,认清形势,全面评估自己,做出正确选择

第一,端正就业观念和认清就业形势。在当今大环境下,就业人数居高不下与“名优”岗位稀缺的矛盾一直存在。在尖锐的矛盾下,必须端正就业观念。“体制内”又在发达地区、工资待遇不错的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等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非常有限,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如暂时退一步,进行自主创业,或是到基层去,那里人才需求正盛,国家出台很多优惠政策进行帮扶和支持,在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历练,等待时机,厚积薄发。

第二,全面客观地评估自己,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正确选择。刚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娴熟的技能,一心想着进好单位,拿过万薪资,这些想法都是不现实的。首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性格特征进行客观的评估,评估自己目前所具备的技能是什么,能为单位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其次,评估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综合多方面考虑,通过客观评估发现自己的优势,获取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2.学院应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01

一、“刘易斯模型”的提出及现下我国背景

“刘易斯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所提出,其模型描述了发展中国家在初始阶段的发展形态,表现为传统部门为现代部门提供“不变制度工资”和“无限供给”的充裕劳动力[1]。在扩展的拉尼斯—费模型中,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很低,劳动力的供给有无限弹性。当现代部门逐渐扩张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吸收,则发展进如下一个阶段,传统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升高,农业劳动力供给下降带来了粮食产量下降,进而传统部门的生产无法满足现代部门的需要。这使得传统部门通过引入现代要素,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增加了劳动生产率,使得传统部门供给能够与现代部门的需要相同,这种协调发展会带来第三阶段,即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一体化阶段。

近些年来,因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出口型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现象。因此我国人口学者引入“刘易斯转折点”以此来解释我国现今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人口流动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学界大多学者对“民工荒”持乐观态度,他们把“民工荒”看成暂时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各位学者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依据。

二、对劳动力供给以及剩余总量的估计

简新华、张建伟对我国农村现下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往年相比保持同比增长。而且城镇等级失业率不断上升,就业前景依然不乐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在短期内不会变化,短缺只是断期现象,用“民工紧”更为合适[1]。钱文荣、谢长青也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依然有较大剩余,如果没有政策性引导,“刘易斯转折点”不会自然出现[3]。

三、基于工资增长的考察

宋世方对我国农业制度工资的决定和变动方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传统部门工资的增加能表示“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到来,但很难代表我国经济已临近一元经济[4]。王德文认为传统部门工资的增长也可能是通货膨胀引发价格水平的增长,或者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倾斜提高了增加了农村最低工资[5]。日本学者南亮进认为可能是经济整体发展看好,带动了工资的增长[6]。周祝平认为“民工荒”与劳动工资增加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以及中国正处在人口转变期而带来的影响共同导致的[7]。姜华东认为,“民工荒”是农民工介于生存环境及子女教育等方面而引发的理。

四、基于基尼系数的判断

国际学者南亮进认为,中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正在恶化,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由0.382(1988年)上升到0.445(2002年)。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恶化侧面八仙了了农村劳动剩余现状的持续存在。仅就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就业比例就行考虑,周祝平认为我国在2007年城市化水平也只达到45%,而农业就业比例是40.8%。从GNP的构成上看,农业的产值比例也只有11.3%,第二,三产业产值比例高达88.7%。这种就业和产值两反面比例严重不对称,也显出农村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远远没有达到第二个“刘易斯转折点”。

五、基于人口红利视角的分析

在对“人口红利”的研究上,刘元春、孙立认为关闭了人口机会窗口不意味着劳动力将会短缺。这反映出的是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与劳动力供小于求没有必然联系。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完成,我国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需要更多有技术或经验的技术性劳动者,仅从劳动力需求数量上看,不能断言我国的发展现状。沈君丽在文章中表明,农村的人口结构与城镇相比更为合理,我国农村正处在人口红利的高峰期,劳动人口数也是不断增加,但由于户口制度等各项政策的限制,使得很多年轻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城镇转移,也侧面限制了农村的人口红利向城镇的过度。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还未到达所谓的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所过度的阶段。当前我国农村还存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抚养成本增加,女性生育愿望降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并不是遥不可及。基于对我国当下经济增长正处向全生产要素转变的情况考虑,我认为我国目前已经渡过了“刘易斯第一拐点”,但尚未到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刘易斯第二拐点”。不过我认为,我国目前总和生育率过低,相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更加是不争的事实,都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剩余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从而加速我国向“刘易斯第二拐点”发展的速度。因此我们应在我国当前人口红利还未消失,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被完全吸收之前,对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使得我国能平稳度过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能否把握好当前这个机会将会决定我国未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WilliamArthurLewi.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J].TheManchesterSchool,1954(22).

[2]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2005(02).

[3]钱文荣,谢长青.从农民工供求关系看“刘易斯拐点”[J].人口研究,2009(02).

[4]宋世方.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与检验[J].经济学家,2009(02).

[5]王德文.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标志与含义[J].人口研究,2009(02).

[6]南亮进.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日本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篇(11)

【英文摘要】the  relation  between  the&nb

现代社会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正由过去的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不断遭遇“困难”,正是这种转变的一种反映。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是促使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的外在根源;而个人对教育的选择、学校办学以及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的特征等是其内在根源。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内在根源作些分析。

一、个人的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解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的根本动机在于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即个人期图通过接受教育,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最佳位置;而社会根据生产需要,期图通过使用教育提供的人才达到社会生产成本最小,利润最大。这样,社会将会把各种熟练劳动力和高级人才的需求信息输入劳动力市场,个人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调整自己对教育的选择,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一致,最终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同时社会生产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需求。亦即个人与社会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各自不断调整需求,使二者达到基本一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正是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时的一些特征,导致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不确定性。

1.个人选择动机的多样性

把个人对教育的选择仅仅看成是他出于理性,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无疑将人的行为决策过于简单化了。首先,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人不具有搜集和整理其对教育选择的所有信息的能力,不可能作出使自己接受的教育对将来就业产生最大化收益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个人只能以“满意”的收益或效用作为自己决策的目标。[1]其次,个人的教育选择受教育资源、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抑制。无论个人拥有的教育资源,还是社会分配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个人的选择而言都是有限的,个人不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愿望对教育进行任意选择。第三,真实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除了自利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一是容易情绪化。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刻板的“计算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选择进行利益或效用等方面的计算。事实上,个人往往是出于对某种教育的喜好、对自己的自负,甚至是为了躲避恐惧等冲动,而作出对教育的选择。二是受知识的限制。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很不相同的,如对教育成本和将来就业收益的估算与比较等。三是初始条件不对称。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在经济条件、风险态度、学习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个人行为是理性的,其行为之间也缺乏可预测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种功能。面对多种教育功能,个人在对教育进行选择的时候,其内部动机往往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构成了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己认识的不断加深,个人可能需求教育为他的才能的发展提供机会。而现实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可能更多地需求应用型人才,迫于现实,个人可能对教育提出更为功利性或实用性的需求。人文的需求与功利的需求在一个人身上难以一致起来,甚至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个人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而放弃对人文价值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是相反。这种个人教育需求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也是常见的。这也说明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可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不一致,其结果就是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人无法确知。

社会学研究表明,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显示了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具有社会表现力。[2]教育,特别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是具有这种符号性,受教育者可以借接受某种教育来表现其个性、品位、社会地位、社会认同和未来价值等。实际上,对某些个人来说,选择接受教育如其说是考虑到教育与将来劳动就业的关系,还不如说就是凡勃伦所言的“炫耀性消费”[3]。

2.个人选择的博弈性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曾经提出“合成推理的谬误”[4],即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于总体或整个社会来说未必总是对的。(注:萨缪尔森以球迷看球为例,球迷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看,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够看得更清楚,认为“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说来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当劳动力市场某一规格或类型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个人的反应往往就是大量涌向这一专业或类型的教育。个人的这种反应是其理性所为,应该说也是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无可厚非。但个人是有限的,他无法知道别人,特别是和他一样年龄和处境的人,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个人也无法在整体上去规划或控制这种选择。这样,当个人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即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发生变化,也会发现其供求矛盾已经面目全非。曾经热门火爆的专业,现在却严重供过于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个人选择教育的专业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之间存在着时差。个人在对教育作出选择时,无法知道将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譬如,现在假定个人面对a、b两个专业,a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报酬较高;b专业是一个常规专业,市场对这类劳动力的供求基本保持不变,但报酬一般(如图1)。根据“合成推理的谬误”,个人如果选择a专业,那么他无法确知自己毕业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可能是供求基本平衡,也可能是供过于求。当劳动力市场对这类人才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时,其就业收益是4;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其就业收益是1(或更低)。个人如果选择b专业,由于这是一个常规专业,就业收益基本保持在恒定的水平2。这样,个人在进行选择时有两种策略,即选择a专业或b专业,但结果却有四种可能。个人究竟该如何决策,最后教育对其就业收益影响的结果又如何呢?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无法预先确定。

附图

图1 个人不同专业选择的得益

退一步说,假定个人知道自己选择接受某种专业教育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一个报酬较高且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概率为90%;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教育证书的概率也是90%;而事实也是如此。那么个人往往就会有足够的根据,满怀希望地选择这种教育,因为失败的概率为19%,对个人来讲实在是不高。但对整体而言,却意味着100名受教育者当中就有19名将不能从这种教育中获益,并存在失业的可能,教育与个人就业的关系势必难以确定。

3.个人选择的不可逆性

与其他投资相比,教育投资的不可逆性更为明显。即教育投资

在时间上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是单维度的,个人在进行教育选择时,不能跳跃式前进,也不大可能停滞不前或后退。一方面,个人一旦选择接受了某种教育之后,往往不大可能再来选择退出,转而选择其他类型的教育。例如,“一个学生即使在看到中等教育比较欠有利,他也不可能再返回初等教育并在那里耗费更多的时间”[5]。另一方面,个人的教育选择受制于一定的先后顺序,个人不可能因为知道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就业价值,而跳过中等教育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假定持有较高教育证书的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才会有较大的优势,个人教育选择的这种不可逆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个人在阶梯结构的教育层级之间前进时受阻,即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那么个人先前的教育投入就形成了“沉没成本”(注:经济学认为,如果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个人或组织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被收回,这种成本就被称为“沉没成本”。),其先前所接受教育的就业价值就只能是忽略不计了。因此,个人对教育进行选择,就如同进入了迷宫(如图2)。在中考与高考两个节点上,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结果会有三种,而获得就业收益只是其中的一种。个人无法确知自己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当个人进了学校的大门,没有人知道结果将会是什么,不可预见性是显然的。

附图

图2 个人教育选择的迷宫

二、学校办学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当个人的教育选择无法导引出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时,传统理论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变革,调整教育结构,使劳动力供给在结构上适应经济结构的需求,从而使得教育能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改善个人的就业状况。然而问题是,学校能够这样去做吗?学校真的愿意这样去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1.多元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个人,而政府的教育投资与个人的教育投资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在物质表现形态上,政府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教学设备等费用和教职员工的工资;个人的教育投资主要表现为学费以及放弃的收入。在行为动机上,政府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提供教育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促进社会公平,弥补个人投资不足,协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个人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服务,其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将来的经济收益。[6][7]不同主体的教育投资,聚集到学校办学上来,构成了教育投资的异质性。

教育投资的这种异质性,使得学校的办学不可能以单一的受教育者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政府所委托的政治价值与人文道德价值常常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宗旨。在更多的情况下,即使学校知道教育规模的扩张,可能导致“教育性失业”,即不利于个人就业问题的解决,但对于社会来说仍然有着正的经济或非经济效益。譬如,政府可能为了协调社会经济发展,防止出现劳动力市场某种类型的劳动力短缺,而宁愿扩大这种类型的劳动力供给,宁愿接受劳动力市场出现一定数量的人才失业,所以愿意扩大教育规模。有时则相反,对于个人来说,即使不得不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个人也不得不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就业收益;而政府则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愿意看到受过教育的人毕业后出现失业的现象,为了防止失业而不主张扩大教育规模。又譬如,假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那么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就比较容易确定“多少人”接受某一级别的教育,因而每个人(包括政府)可能都同意对进入该级别教育的入学人数加以限制,但问题是谁应该享有接受该级别教育的权利?由于毕业后个人可以从事劳动报酬较高的工作,政府有时不得不迫于社会公平的压力,而主张扩大该级别的教育规模,最终导致个人接受该级别教育后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反过来说,如果学校办学纯粹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来决定,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首先,教育活动将全面商品化,学校将成为市场的附庸,教育质量的衡量势必以物质和金钱为尺度;其次,有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学校办学不得不向学生提供具有市场价值的课程,而人文道德教育将大大缩减,学生只关注就业前景,结果知识面势必非常偏狭。这与政府投资教育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因此,学校办学不可能完全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不是学校办学的惟一目标。

2.收益递增性

如果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生产过程,那么学校办学存在着明显的收益递增性质,即生产过程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收益呈递增趋势。(注: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在经济方面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是事实,也应该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设学校办学也有着利己动机。)这主要是由教育生产过程的一些特点决定的。首先,大量的初始投资,小额的生产成本。由于教育生产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学校办学往往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如教学设备、学校建筑、师资配置等。但随着初期办学的确立,其后的办学就类似复制,成本很低,往往仅限于教师工资。譬如,学校新开设一个专业往往要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接受该专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是足够的多,那么平均成本将会很高。其次,随着学习曲线的作用,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需的费用,以及生产成本都将下降。第三,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名誉的获得,有利于学校办学向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延伸,而且初始投资越来越少,进入更加容易。

这种收益递增的性质使得学校缺少进行专业调整的动力,因为开设新的专业,从专业设计、论证到教学设备的购置、师资的引进等,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学校办学宁愿“固守传统”。考虑到教育需求的无弹性,只要有固定的生源,学校更愿意继续原有的办学模式,获得递增的收益。即使迫于市场的压力,学校有时不得不开设一些新的专业或新的课程,但不难看出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

3.信息的私有性

按照委托——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学校、政府、求学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委托人与人的关系,政府和求学者是委托人,学校是人,两者同为怀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其行为目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但作为人的学校与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学校不可能无条件地将委托人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学校办学的真实情况,如教学设备、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甚至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往往构成学校的私有信息,而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求学者并不完全清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学校利己动机的共同作用,使得关系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前者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前,作为人的学校可能借助媒体等手段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如夸大自身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等,来吸引求学者。当作为委托人的政府或求学者不具备识别潜在人禀赋信息时,越是劣质的人越容易成为现实的人,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后果,如求学者可能更愿意去追求时髦的专业,较少考虑或根本不知道某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政府可能更愿意对一些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学科专业进行投资,而对其实际质量水平知之

甚少等。“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后,作为人的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自己最大限度地增进利益或效用,其结果是损害了求学者的利益,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求学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一般会派遣专门机构或专人对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估和监督,并把结果向社会公布,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的出现。因而以上分析是建立在缺少这种评估和监督制度,或这种制度不完善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受政府委托的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也是具有利己动机的经济人,对政府和求学者而言,他们也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即拥有私人信息。这样,这种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之间具有“合谋行动”的可能,即评估和监督机构或专人接受贿赂,并向政府和求学者报告有利于学校的信息。特别是如果这种评估和监督属于内部评估和监督(注:所谓内部评估和监督是指组成评估和监督机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自身或教育系统内部。我国目前对学校办学的评估和监督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模式。),“合谋行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评估与监督机构或专人与学校联手欺骗求学者,并非耸人听闻,至少具有这种可能性。此时学校即使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办学,对自己不但没有多大损失,相反还会获得递增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有着某种确定性的关系是难以指望的。

学校做不到也不愿意自觉地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真实信息来办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搜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学校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求学者,政府的投资是根据入学人数来分配的,这样学校缺少搜集劳动力市场信息、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管毕业生的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形象,但在短期内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入学人数,而不顾及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并且学校无须为此承担责任。此外,与个人进行教育选择时一样,“合成推理的谬误”在学校之间也是存在的。

三、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特征导致的不确定

按照人们的一般认识,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培训越多,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过,当劳动者手持学历文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时,却可能感觉到并不那么容易,遇到的情形也有别于上述认识。

1.求职者的工作搜寻

在更多情况下,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职业一开始时,就会对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即至少必须找到一个工资不能低于某个基数、环境不能差于某个标准的工作,同时对搜寻职业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也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当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超过求职者预定的“价位”时,求职者就会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可能拒绝接受,宁愿暂时失业,继续寻找工作,直至找到理想的工作为止。于是,如果工作环境也可以折合成货币工资的话,这个“心理价位”就被称为“保留工资”(reserved  wage),[8]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因素决定:一是学历程度,学历越高这个保留工资水平就越高,这是由于为获得高学历而预付的直接货币成本和间接机会成本高;二是求职者所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分布情况,比如从亲戚朋友、师兄师姐那里或其他途径知道的某些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状况;三是寻找到超过保留工资水平的职业所需花费的成本,工作搜寻是有成本的,如交通费、邮费、电话费、化妆费等。

这样,假定求职者的保留工资是月薪两千元,现在有单位愿意月薪三千元聘用硕士学位持有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为硕士学位持有者的求职者自然一开始就选择该单位,而没有必要进行工作搜寻。但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充分的,求职者不可能或很难知道究竟是哪一个单位的工资率高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因而遇见第一个有意接收的单位就马上签约显然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明智的行为是继续进行工作搜寻。这意味着如果求职者接受的教育越多,手中的学历越高,预先设定的保留工资就可能越高,从而自己愿意接受的职业或用人单位就可能变得十分有限,选择的范围并没有因接受的教育多、学历高而变得十分广阔,相反无形中变得十分狭小,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的最佳选择是先暂时委身于一个低于自己保留工资的工作单位,但边工作边搜寻合意的工作,一旦找到理想工作就马上离开原单位而跳槽到新的单位去。不过这是没有考虑工作转换成本的。事实上低薪单位招聘录用到一个高学历者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会规定服务期,不准报考更高学历等,否则要交一定的违约金,造成工作转换时的交易成本很高,因而可能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于是求职者可能也会选择忍受失业但全力以赴地搜寻满意职业,或被迫降低保留工资水平。总之,即使求职者拥有高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

2.雇主的员工搜寻

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用人单位一样,用人单位也在搜寻自己将来的雇员。在一个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上,特别是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的情况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学历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求职者不得不面对劳动力市场上高学历的优势逐渐减弱的现实。因为假定相同学历持有者的生产能力也相同,用人单位越来越不需要提高雇佣工资或延长搜寻时间来选择具有一定学历的求职者。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调换已经就业的原有员工和招聘录用新生劳动力,都是要花费成本的:一是支付被解雇员工的补偿工资;二是招聘录用新员工的搜寻成本,包括时间、选择和考核等费用;三是培训成本,原有员工通过在岗位上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要想使新员工与原有员工一样有效率地工作,就必须先投入大量的培训成本。如果还考虑到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用人单位在解聘员工时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那么即使原有员工的学历要远远低于求职者手中的学历文凭,随时解聘原有低学历的员工而招聘录用高学历的新生雇员也是不明智的行为。于是,拥有高学历求职者的职业搜寻范围,实际上被挤压到或者用人单位员工自然新陈代谢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或者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等范围内。就是这样狭小的范围有时也是要打折扣的。由于我国大多数用人单位具有解聘成本高的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约束,除非特别急需而又无法替代,一般不会轻易聘用高学历者,即使有劳动力需求也会选择搜寻成本和解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学历的临时工,甚至是民工。[9]

以上分析表明,教育对个人就业的积极影响只是“存在”而已,它并不是确定性地展示给每个人,无数的偶然,无数的可能,无数的作用方式,都有可能改变这种乐观的积极影响。考虑到教育发展和社会就业状况还要受到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而不确定。不过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走向不确定,本质上是中性的。它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因为对有些人来说就意味着机会。虽然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决定了人们不希

望生活在不确定的世界,但不确定不等于不可知。认识到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不可捉摸,人们对之无能为力。关键是要把这种不确定控制在适度、合理的水平,不能使其泛滥成灾。当前对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实施控制,应该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转移和分散不确定性,防止出现较大规模的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不协调。循此思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引导和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改变依靠国家计划替代个人教育选择的手段。引导是为了避免个人教育选择的盲目性,降低个人教育选择导致的不确定性;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是为了分散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增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增强学校对于劳动力市场自我适应的能力。第三要放松和改进政府的教育管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增强政府教育决策的透明度,以促使个人、学校、劳动力市场对教育和就业形成准确而稳定的预期,避免产生过高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herbert  a.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m].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6.3rd  ed.

[2]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11.

[3]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13.

[5] 马姆久达.新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20.

[6] 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