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工程质量管理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3 11:26: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程质量管理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程质量管理制

篇(1)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81-0092-02

0 引言

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其使用年限较长,这就需要哦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其为大家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安全问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中的质量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并且质量管理监控工作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很好地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确保水利工程更好的工作。

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政企不分

政企不分主要表现质量的监督及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混乱,有的管理部门为了盈利与一些实体企业联合,强制要求原料的进货地方,并且有的还建立了试验检验的部门,强制要求一些检验必须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检验,这样的行为严重的违反了建筑行业中的质量管理的相应条例,并且这样还不能很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给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1.2 监理公司的只能有待提高

监理单位的职能是协调建筑单位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但是真正生活中监理公司在实行职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监理公司很难协调建筑公司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且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第二,建设单位对监理公司的任务不明确,这就造成监理公司在处理问题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甚至在有的项目上建筑公司及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公司同时派出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督,有时建设公司不经过监理公司直接对施工单位进行安排,这样就造成其中的责任混乱,并引发了他们之间的矛盾;第三,有的监理单位在管理过程中高价聘请一些退休人员进行工程质量的控制,但是这些人员有时因为身体或是其他的原因无法对整个工程进行全程的监督,这就造成了监督的不到位。

1.3 建设单位不负责任

水利工程的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投资进行修建,由于政府部门对这些方面并不是很了解,这样会造成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善的情况,并且有时对一些突发的问题很难解决,这样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及工程的质量。

1.4 施工单位管理不善

随着施工单位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这样使得公司设立了几个分公司,有分公司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及管理,这样总公司对项目的了解并不是很详细,并且施工单位首先注重的是任务的问题,并认为这是公司的经济命脉,只有有了任务才能使得公司更好的运行;其次是关注任务的产值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公司的利益增加;再次公司才会对施工的质量进行关注,施工单位这样的工作方式是本末倒置的,这样给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在施工单位中很多的员工都是农民工,由于他们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这样也给工程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2 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方法

2.1 实行招标及投标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招标及投标在我国已经广泛使用,这也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竞争,但是由于招标及投标的不完善这给工程的实施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为了使得工程更好的建设这就需要规范招标及投标的制度,主要做法是加大其监督力度,并采取公开招标及投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单位的质量,此外还需要做到对评审人员身份的保密,并对招标的程序进行规范化,只有形成良好的招标及竞标氛围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情况。

2.2 抓好人才建设

优秀的人才才能使得工程的建设更加好的进行,这就需要公司能够在人才的引进方面控制好,并且对新来的员工进行专业的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工作,也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水利工程。

2.3 转变领导的观念

对领导思想的转变主要是指将对工程的权力控制领导转变为学习型的领导,并对其中不符合目前我国形势的一些质量管理进行相应的转变,转变那些不符合法律的等一些管理方式,并且领导应该在处理问题上进行仔细思考,只有这样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基础上,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的质量。

2.4 做好监理工作

做好监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并且只有做好了监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并且做好监理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投资的效益,为了做好监理工作这就需要加强监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知识的相关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组织及应变的能力以及符合现实的情况,这也就使得监理工作发挥了更好的效果。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没有经济方面的关系,但是监理单位有监督及管理施工方进行相应的活动的能力,并且这样也可以减小项目承担的风险,并且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且其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5 完善质量管理制

目前我国的一些工程的建设中质量的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是从施工队伍及工程的承包方面考虑,需要建立相应的承包责任制,实行全额承包,责任到人,共受奖罚,共担风险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上去。

3 结论

工程的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问题,这也是我国建设中需要加强控制及管理的地方,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并且在用人方面使用优秀人才,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他们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只有将这些都做好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使得水利工程更好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曾庆玲.当前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篇(2)

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工程质量问题,始终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如何提高工程项目实体质量,这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热点话题。笔者撰写本文,抒之己见。

1.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1)既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无数血和泪实例教训的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拓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需要重新认识建筑产品的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笔者认为建筑产品的质量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如同其他任何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一样,形体设计、装潢的 完美,给人只能是感官上的享受。人们购买、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有设计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施工质量方面原因造成的。水、电、煤气 这些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内在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上水不通,下水不畅;电线短路,煤气泄露;还有窗台、屋面、外墙面渗水等,是人们最不愿意 看到的质量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消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多创优质工程,为业主和用户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既是市场竞争的要 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把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

2. 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生产的组织 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实验和使用的管理,预算、统计、核算管理、施工现场治安治理、消防和卫生管理,分包队伍 的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2)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把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串了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 地达标活动,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创优和达标,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密不可分的。要创优质工程,向施工 现场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创优质工程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贯彻 ISO9002 标准提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深入开展创优达标活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质量 的建筑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3. 抓住质量体系的运行,规范质量管理的行为

贯彻实施 ISO9002 质量体系,运用 ISO9002 国际标准的管理模式、标准方法及其有效的运行,是推动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按 造 ISO90002 标准编制企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汇编》,对第 3 层次支持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建立,明确了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网络;明确了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施工质 量管理的程序和标准,这些对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客观地推动企业内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为企业进行系统的规 范的、科学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一是抓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运行这条主线不放。从年初的质量策划,年度质量指标的分解落实, 《项目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竣工项目的回访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过程控制上。坚持ISO9002 质量体系的月度讲评例会制度,坚持用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来推动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二是抓标准和规范、规程的实施。在已有工作的 基础上,对工程质量、技术方面的管理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增补、印发《企业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汇编》。使企业内部有一部技术质量系统的管理规范、标准 和制度。这对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抓质量奖惩办法的修订和实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标准及要求 的提高,修订企业质量奖惩办法势在必行。逐步修订完善企业质量奖惩办法,从企业内部立法的角度出发,较好地通过制度的形式把创优达标工作引入了持续、有效 运行的轨道。适当的奖励、必要的处罚,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4. 严格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必须与施工材料构 配件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笔者认为: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 关键要抓住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验收、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质量这 3 个环节。

(1)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物质采购人员要选择合格的供方。应初拟 2 家以上供应方待选,经过比较后确定,对经过几次供货考核,确能保证供货质量的供地可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材料构配件价格和费用,交付服务 等标准来评价供应厂家。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指定的供应材料构配件厂家,经审核确有质量保证能力,可按设计和建设部门指定的厂家订货。否则,应同设计和建设 部门协商,另择供方。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不带合格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需用单 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

(2)施工供应材料构配件的质量验收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材料构配件供应验收过程中,对材料构配件质量有异议时,供应部门负 责同供料单位交涉,具体实施按《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异议仲裁办法》处理。材料构配件质量复检后要索取复检报告,对复检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构配件要按《材料构配 件隔离办法》、《原材料构配件退货办法》处理。

(3)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的质量管理。为使库存的施工材料构配件不发生变质,保证物质的完好无损,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 负责验收入库材料构配件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及时上帐上架,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特殊材料跟踪管理,按照类别分类保管,严禁混料。开 展经常性的对库存物质材料构配件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和损失情况,防止发生物质材料霉烂、变质、潮湿、锈蚀、虫鼠害、老化和过期失效。工程 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 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取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进。在对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施工工 艺和操作规程。二是突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受控制状态。三是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 量,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四是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用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办法来保证工序,使之达到良好控制状态。

篇(3)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工作难度较大,致使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

近年来,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为保障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一)、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二)、 施工过程中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三)、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一)、费用较紧:

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二)、 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

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三)、赶工期

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三、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二)、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三)、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四)、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五)、加强技术培训,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

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袁晓红;王君;谭玉伟;;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张明轩;;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篇(4)

一、概况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建行业不断引进外来先进的技术、经验,同时,不断研发适于自身发展的城建工程管理模式,故在近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关于城市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越来越得到行业内各个领域的重视。

城建工程质量管理指的是在以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过程中,从项目的设计规划开始,包括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竣工后验收工作的开展,以及设施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回访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对于一项城建工程项目而言,其工程质量管理过程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高效、合格城建工程管理过程非但可以为建筑物的建设质量提供保障,还可以有效规避城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目前,虽然我国在城建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由于行业中新的材料、新的建设理念等不断涌现,因此相关的管理模式也逐步暴露出许多问题,尚需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二、城建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1.招标过程规范程度

科学有效的城建工程质量管理权授予过程应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各工程管理公司竞标成功后方可获取工程管理权。而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大量招标单位与政府部门或与工程有着密切利益关系,故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权往往直接会被授予这一类的竞标单位,甚至涉及私下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违法行为,这就导致了城建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丧失了平等性。其次,由于监督机制匮乏,许多施工管理单位组织结构十分不规范,甚至出现有业务时临时招凑成员,业务结束后随即解散等现象,工程管理过程水平滞后、效率低下。

加之许多地区地域性保护现象严重,城建工程管理单位的选用权通常由地方相关部门掌控,因而于地方性保护等目的,会在当地形成地方性垄断、市场封锁,外来竞标企业时常遭到排挤。这一现象非但不利于外地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良性竞争的引入,不利于当地城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施工材料监管程度

在城建项目施工的用料控制方面,其在无论在人力还是在物力上都不免会形成较多的开销,特别是用材用量上,时常出现砂石料用量不足,采购量与实际可动用量有差异或者是品质不过关等现象,这是材料掌控过程中颇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实现对用材用量进行及时的跟进,如何提高施工材料的监督力度及监管效率,是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3.城建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城建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既需要建筑专业技术知识储备,相关实践经验,同时又对管理领域、相关法律领域均有所要求的业务工作,故其所需要的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尚没有对于城建项目管理人员的严格审核上岗机制,管理人员来源复杂,既有各科研单位、设计院所以及大专院校获得建筑施工管理注册的专业人员,也有返聘的退休人员,招聘的下岗人员、兼职人员甚至学生,这样形成的城建工程质量管理队伍中,很多人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或实践经验,即便是获取了管理资格的专业人员,也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应有的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很难真正有效的承担起相关工程的管理工作。

三、城建工程质量各影响因素的完善措施

1.完善监理制度

如前文所述,城建工程质量管理授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竞标操作过程不透明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规范严格限制城建工程管理行业中的各项行业行为。首先,应督促有关部门加强立法工作。目前,有关工程管理行为的法律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只有做足立法工作,行业才能实现“有法可依”,这也是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的前提。其次,有必要加强建城建工程管理制度,即城建工程管理部门须对工程管理实施方的管理水平、管理投入、管理措施及管理效果进行定期的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严重时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将责任问责制落到实处,确保城建施工管理过程合法、高效的开展。此外,若发现管理单位有不符合行业规范的行为,需令其改正并依照相关规定处以罚金、责令停工整改等相关处罚,情节严重者强制退出工程管理行业。

2.加强城建工程质量管理市场规范化

在意识到法律在城建工程质量管理行业规范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后,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监理行业进行了规范化要求。但是,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对于城建工程管理市场规范化只能起到一个宏观把控的作用,很难完全适应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各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地方特色进一步制定与所在城建项目施工管理行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地方性城建工程管理市场管理条例。在条例制定过程中,应避免地方性保护所导致的不平等规定,做到以市场利益为先,以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为先,积极引入外地优秀资源;在工程质量管理权的授予过程中,应坚持公开投标机制,让真正有实力、能满足行业要求的工程管理单位来承担管理业务,尚存不足的单位则需积极发现不足之处,实现自我完善,从而全面提高当地城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就施工管理企业自身而言,应积极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依照法律法规,不断实现自身完善的过程。企业要树立起竞争意识,重视人才引入;企业之间要建立彼此协作、彼此竞争的良性行业风气,最终实现我国城建工程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3.提高城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素质

工程管理人员是城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与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接触最为密切,因而他们的素质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极大的。好的施工管理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自己与各方人员接触的优势针对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而若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则易于利用职务之便与其他环节人员互相纵容包庇以获取个人非法利益。这种不法行径严重破坏了行业风气,并对城建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隐患。

因而,应从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对城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养。道德方面,应培养工程管理人员做到不,不向承包方非法索取物质需求,杜绝与承包方相互包庇纵容造假等行为。技术方面,应加强注重工程管理人员培训,严格岗位审查制度。凡是参与城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人员都应提前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在考核合格获取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工程管理人员所持资格项目与其从事管理工种不一致的现象。施工管理人员评价时应跳出“工龄越长技术越高”的惯性思维模式,所有资格证书都应科学设定相应时限标准,超出时限者需重新考核,必要者再次接受培训。

总之,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势头猛劲,相应的城建工程质量管理行业也应随之不断变革、不断进步,虽然目前工程管理领域尚存在不足之处,但应该认识到国内城建工程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城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这一课题,我国城建管理行业发展定能不断前进,为城市建设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文彩.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科技. 2011(06)

【2】李炳东.谈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J].山西建筑. 2010(24)

篇(5)

近年来,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但是也暴露很多问题,管理模式落后、工艺不合理,结合化工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保障化工工程良好使用性能和有效性,加强项目质量管理,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保障化工工程质量管理效益。

1化工工程项目施工特点

1.1工程量大

化工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量较大,包括防腐、暖通空调、给排水、测试仪表、电器、热处理、管道焊接、设备制造安装、钢结构、土建等多个项目,因此需要多个专业、部门和团队进行协调运行。化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往往人流量很大,施工单位在进行管理控制时难度较大。

1.2规模大

化工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种资金密集型产业往往建设规模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运营资金,而一旦化工项目出现问题,不仅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化工工程项目施工对于相关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必须保障化工工程项目质量。

1.3质量要求高

大多数化工装置在高压、高温环境中运行,其内部多装有有毒、易爆、易燃物质,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化工工程建设对于质量、材料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所以化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到化工工程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化工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很多地区的化工工程项目主要是采用阶段化管理模式,针对化工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管理。但是很多化工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对于整个化工工程项目缺少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在具体的项目质量管理中经常忽视一些细节,质量监督和管理落实不到位,在很多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2.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指导化工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建设的基础,也是管理人员对化工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的参照物和基本依据,但是很多化工工程施工单位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化工工程只注重经济效益,规划设计、招投标和施工建设阶段的项目质量管理都不到位,直接影响化工工程项目质量。

2.3管理水平低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攻坚阶段,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人文环境等也不同,和国外化工工程项目相比,我国化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管理水平仍然较低,不仅质量管理理念落后,而且管理模式也存在很多不足。当前,我国化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将重点主要放在各专业的协调、项目结果和责任追究方面,大多数化工工程施工单位都实行集体责任制,而国外发达国家化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将重点放在施工技术和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中,管理模式符合化工工程项目发展要求,实行单一负责制,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化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加强分析和研究,多借鉴、多学习,积极进行完善和优化。

3提高化工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创新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化工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化工工程施工单位应结合化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积极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优化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配置,全面分析影响化工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突出化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仔细分析和深入学习国外先进的项目质量管理经验、理念和模式,加强创新和积极改变完善,强化各个阶段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注意加强技术管理,保障化工工程项目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3.2完善管理体制

化工工程的施工建设离不开规范、系统的质量管理制度,所以化工施工单位必须将完善质量管理体制作为日常工作的一个重点,从化工工程项目实际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积极完善化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制。同时,化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进行落实,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化工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了解一旦质量不达标会产生的安全威胁,规范施工操作,消除风险,保障质量。

3.3加强人员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化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应加强人员管理,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定期进行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强化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独立处理化工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化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作为一项专业化、系统化的重要工作,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控制各个环节,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学习和改进,推动我国化工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工程的建设起到数据参考和指导的作用,任何工程的建设都必须做好工程的测量工作,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

1.质量管理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对象就是质量,要深入研究质量管理就必须准确而全面地了解质量的涵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质量的概念也不断深化,通常来讲,质量不仅包含着结果也包含着质量的形成与实现过程,具有静态质量和动态质量两种特性。而质量管理则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是在20世纪初创设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综合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量检测阶段,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质量控制阶段,主要强调预防性控制和事后控制;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是“三全”管理,涉及到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体工作人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系统质量管理,主要强调了信息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对质量管理的影响,也是质量管理更为先进的阶段。

2.工程质量与工程测量的关系

“质量”可简单的概括为:事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保证、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测量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测量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测量,工程施工将寸步难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3.质量管理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基于质量管理和工程测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以下主要结合在各个施工阶段,做好质量管理对基础施工环节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整个工程质量中做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1工程测量对建筑基础定位及放线中的影响

在质量管理中,在施工之前应当先在施工图纸上通过测量把计划建设的建筑物在实地上进行定位,勾画出其具体的地理坐标,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建设依据。由于工程测量在建筑基础定位及放线中的重要性,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高质量的测量结果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浅谈条件。键入在该环节中出现误差,有可能会造成很大质量责任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除此之外,工程基础作为建筑定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质量。基础的放线及定位对工程测量及质量管理有着明显的影响,建筑的桩基础作为工程结构的主要支撑,其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受力分布及定位。依据建筑施工规范,承台桩位的误差必须非常小,否则,将引起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增加施工成本且影响工程质量,过大的桩位偏差甚至会导致桩位无效,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补桩等,这就大大影响了施工进程,不仅如此,由于改变了原来的受力情况,给工程的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埋下了不可预知的质量隐患。

3.2工程测量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构件的平整度控制、高程控制点的测绘、平面控制网的测绘等。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模施工的平整度要求提供准确的基准点,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混凝土平整程度。一般情况下,为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对下道工序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对已建结构进行审核校准,二是通过放线可以为下道工序做很好的准备。在放线施工前,各个工程都要建立平面控制网,核对红线图和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坐标关系是否衔接紧密,所核对设计的建筑物,要保证不能超出用地红线的范畴,设计坐标要准确无误,确立基点及标高起算点稳固与准确性的文件要完善,在认定之后还要对测量控制网所达得精度进行审阅评定。在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对象,由于它们各自对误差的限定要求不一样,所以在建网时要充分了解、分析它们的限定要求,确认最高建筑限差的要求,结合预测放样的方法和条件等确定控制网的方向、点、边等应达到的精度要求,最终确定网的等级。

3.3工程结构对变形观测的影响

在施工期间,准确的观测成果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谓的变形观测主要包括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和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依据观测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承载力和结构基础载重等情况。明显偏离预测的沉降,一般很容易引起质量管理人员的发觉,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调整施工方案,防止施工问题的继续扩大,避免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的发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3.4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基本上是钢筋、模板、(下转第88页)(上接第84页)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与测量放线有关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墩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墩顶标高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把测量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要加强质量管理,首先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同时要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制度,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控制,来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保证工期,所以工程项目的参加人员要明确责任,做到权责明确,层层严把质量关。在工程项目实施以前对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从工程施工方案分析到实施方案阶段都必须认真的探讨确保方案的落实,项目完成后的质量管理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一检查过程通常分为互检、自检、质管部门检查、项目工程师审查等严密的程序,各阶段的相关负责人要实事求是填写检查检验单据,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测量来说,关键的程序主要是指各阶段的控制测量以及其平差的计算等,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记录和计算的内容要保证真实、准确,在工程项目执行环节中要做好工作记录,质量管理要明确各级责任,相关人员要做好质量和工作记录。

篇(7)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建设服务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发展建设已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势头。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工程质量问题所引发的无数事故屡见不鲜,给个人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公路建设施工行业应结合现场实际需求,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构建健全并逐步走向完善的施工全程质量管理体制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能力、实际施工能力、专业技术水准等的施工条件因素,贯彻科学施工观念,落实合理施工安排,逐步加强公路建设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一、公路工程的特点

公路施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情况,这种情况的特点在于其在建设工程方面具有很多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般存在时间较长,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针对这种情况,公路施工的质量问题主要由施工方的合作性、协作性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

1、协作的要求

公路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很多因素都影响着公路施工的最终结果,而且公路施工的路线一般比较长,而且并非是严格的直线,所以在具体的公路施工过程中常常将一条公路工程分割成多个小段分别进行施工,这样既加快了施工进度,也有利于施工质量,所以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非常常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在管理施工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公路的路况、周围环境、技术人员、公路施工所需材料、所需器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在对公路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分配,这样就能够实现多工种配合、多单位交叉作业,虽然施工难度增加了,但是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

2、干扰因素众多

由于不同是施工项目在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多个方面均存在不同,所以即使总体施工内容类似,但是其施工的具体过程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产生作用之前提前将其排除。尤其是大型施工作业,一个小小的干扰因素,如果长期积累不能及时排除,那么势必会对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最后成为影响施

工的最终因素。

3、场地流动性大

道路工程作为线形工程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不同的施工进度存在着不同的作业点和作业面。人员要与施工设备一起移动,工程的进展由路槽、面层等多个方面决定,由于作业设备和作业点是一同根据施工情况来进行移动的,所以施工人员也要与之随行。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施工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要想真正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施工的技术人员自身就应具备非常高的质量意识。由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涉及方面广、周期性长、易受外界因素的因素导致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监理的过程的要比其它的工程项目更难,所以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质量管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的领导就应当向施工中的所有参与人员树立“质量重于一切”的观点,向施工人员灌输好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使施工人员明白施工的质量才是一个工程的生命。同时施工单位的领导应树立品牌意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关系了施工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的,无论工程项目的大小,施工单位都必须认真的对待,认真的施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创立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每一个工程,同时也能确保施工单位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得以生存。施工准备阶段还应制定质量管理的计划,项目的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确定质量管理的体系并且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确定总体的施工质量目标后,应逐层的将质量目标向下分解,分解至具体的施工人员处,落实到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同时根据质量目标实施严格的奖惩管理办法。

2、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对于公路工程所使用的砂石、生石灰、沥青、水泥、钢材等材料,必须要严格把住使用关、运输保险关、检测关、采购四个“关卡”,要选择优秀的材料保管人员和采购人员,提高质量鉴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要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选择有一定资金和技术保证、国家认证许可的材料厂家。要选择有良好市场口碑、合格证等证件齐全的材料。针对目前建材市场材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同时要对材料的使用、运输保险、检测、采购等加强监督,保证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工地。

3、 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要综合完善管理体制。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严格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细化各个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目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整个工程建设队伍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管理制度的严格化、正规化、标准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的考核评比,将考核结果作为工资、奖励、晋升等方面实行奖优罚劣的依据。定期召开质量分析研究会议,提出存在的问题,讨论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措施工作。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不能拖泥带水,杜绝质量管理人员没有真正否决权以及现场管理中技术与行政分家的现象出现。

施工过程的阶段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部分,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旁站与巡视检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易出现施工缺陷的工程、隐蔽工程以及不易补救的部位必须实行全过程旁站,力求做到工人不收工、技术、监理人员不下班等措施。质量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做正确的操作示范,并同施工人员一同解决质量难题,不能将出现的质量问题责任全部推向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将质量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质量检验获得大量反映质量问题的数据,采用质量管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探究,找出质量缺陷所在,并及时的进行信息反馈,用及时的反馈信息数据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生产、改进工作,防患于未然且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4、严格进行质量检验

(1)明确的提出质量的标准 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

(2)严格进行质量的检验 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一定要严肃对待,要一丝不苟的进行妥善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各级领导,对质量的管理绝不能马虎行事,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不能像以前事后把关,到工程结束后才检查,不注重中间的检查。

总之,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过程,牵扯到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工程质量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同时还必须懂得施工技术,再就是建设法规等其他知识,才能够在质量管理中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与经济成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 孙永平,梁庆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4) .

[2] 白双信.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讨[J]. 河北交通科技, 2007,(02) .

篇(8)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利建设工程如果质量不合乎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会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造成隐患,不仅给单位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甚至给国家带来危害事件。那么,如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呢?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薄弱。虽然国家反复强调“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但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少数施工单位为了避免由于工期延误引起业主提出索赔,不得不向“重进度轻质量”倾向,即在工期与质量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是工期优先。一些工程没能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一些地方与单位行政干预严重,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2、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得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3、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4、技术力量薄弱。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对于某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加之有些人员有着“等、靠、要”的传统思想,进取心不强,因此相对于日益发展的技术水平来讲,他们的水平呈下降趋势。如在施工工程中遇到地质较为复杂的情况,这些人员往往拿不出合理的方案,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途径

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首先,各级领导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质量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即三不放过原则,使工程施工人员真正负起责来。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面上要全力抓规模、抓精品、抓样板。集中资金、捏紧拳头办大事,采取专业化施工,监理质监到位,按项目的施工程序、验收程序和管理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克服水利工程项目零星分散,工程质量不高的问题。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建设程序,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施工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要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

2、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把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高效的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把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把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联系起来,通过信息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制度保证、素质保证,从而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严格施工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挑选。就施工队伍而言:要求人员精良、技术娴熟、作业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就管理人员而言:要求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能胜任长期野外工作。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单项、分部或单元工程施工力量协调均衡。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素质;(2)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应做到如下三点:严把材料进场关。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料场、料源的选择。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认可,对不合格的原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施工现场检查也是对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尽管某一批材料的整体指标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但由于个体材料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劣品,一旦用于工程中,就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控制,对个体材料跟踪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4、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通常是由建设单位一方说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很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有的认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的认为是根本不需要监理,有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迫于建设程序制度的约束;有的把监理仅仅当作是检查质量的工具使用,被认为是“高级质检员”。即使被授予了“三控制”的权力,建设单位也认为“剥夺”了自己的权利,而承包商又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的利益代表,不把监理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篇(9)

水利建设工程如果质量不合乎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会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造成隐患,不仅给单位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甚至给国家带来危害事件。那么,如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呢?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薄弱。虽然国家反复强调“质量第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但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少数施工单位为了避免由于工期延误引起业主提出索赔,不得不向“重进度轻质量”倾向,即在工期与质量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是工期优先。一些工程没能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一些地方与单位行政干预严重,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2、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得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3、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4、技术力量薄弱。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对于某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加之有些人员有着“等、靠、要”的传统思想,进取心不强,因此相对于日益发展的技术水平来讲,他们的水平呈下降趋势。如在施工工程中遇到地质较为复杂的情况,这些人员往往拿不出合理的方案,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途径

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首先,各级领导要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质量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即三不放过原则,使工程施工人员真正负起责来。认真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面上要全力抓规模、抓精品、抓样板。集中资金、捏紧拳头办大事,采取专业化施工,监理质监到位,按项目的施工程序、验收程序和管理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克服水利工程项目零星分散,工程质量不高的问题。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建设程序,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施工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要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

2、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把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高效的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把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把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联系起来,通过信息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制度保证、素质保证,从而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严格施工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挑选。就施工队伍而言:要求人员精良、技术娴熟、作业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就管理人员而言:要求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能胜任长期野外工作。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单项、分部或单元工程施工力量协调均衡。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素质;(2)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材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应做到如下三点:严把材料进场关。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料场、料源的选择。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认可,对不合格的原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控制。施工现场检查也是对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尽管某一批材料的整体指标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但由于个体材料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劣品,一旦用于工程中,就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控制,对个体材料跟踪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4、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通常是由建设单位一方说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很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有的认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的认为是根本不需要监理,有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迫于建设程序制度的约束;有的把监理仅仅当作是检查质量的工具使用,被认为是“高级质检员”。即使被授予了“三控制”的权力,建设单位也认为“剥夺”了自己的权利,而承包商又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的利益代表,不把监理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篇(10)

1.1加强与开发单位、设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工程建设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应该切实结合两者的实际要求制定工程质量标准。按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暖通工程图纸会审除了考虑工程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外,还要关注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机械设备的使用空间、检修情况、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情况等内容。此外,要保证各类图纸设计理念一致,确保管线的布设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大小管混用、压管等问题,且要为通风管道预留足够的位置。开工前,必须组织调度设计、施工等部门人员对设计图和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找出其中的缺陷加以修正,尽量避免在施工阶段发生工程变更。

1.2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科学、全面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整体上的指导,并保障达到最初制定质量标准的重要体制。其建立的重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质量标准的设定须综合考虑设计图纸、工程合同等的要求,若施工合同未明确规定,则一律执行国标或行业标准。开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质量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并在施工中逐项监督落实。其次,为杜绝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出现,对工程按照施工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最后,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监督、评价机制,及时针对施工阶段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调整,查漏补缺,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1.3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采购人员等等数量是比较众多的,作为建造活动、管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能力水平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我们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通过抬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其主要的实施方法有:首先,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有助于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的组织施工人员。其次,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工作效率。最后,定期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以提高他们的作业能力和质量意识。

二、施工阶段

2.1实行全天候现场管理。一是加强工程前期勘察、分析等准备工作,开工前对每一个工程明确安全和质量控制人,细化危险源点分析预控。二是强化执行力建设抓制度落实,严格执行交圈地带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把好“两票”填写、施工“三措”审核关,严格执行许可制度,安措布置力求合理、足数、到位。三是突出过程抓管理,从人员、设备、工器具、方法、环境等方面逐项规范,保证每一个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四是全员参与,靠前指挥,明确要求现场管理负责人令行禁止,严格查处违规操作行为,及时纠正现场违章现象。五是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对全天候现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确保管理实效。

2.2实行工地例会制。各项目分部主要负责对所辖区域的分项项目的建设协调、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造价管理、日常管理等环节管理的现场把控和协调、负责定期向项目部汇报工程开展情况,落实各项流程有效执行。

2.3抓好重点项目和临界项目。根据工程建设规模、技术要求和现场条件锁定重点监控项目或关键部位。量测构件尺寸,对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称计配合材料重等,均属于例行检查项目。装设好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必须经过调试和试运行才能正式用于建筑施工。经过安装调试,管理者可以全面了解设备性能,及时定位故障点,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为日后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不经调试的空调系统,其性能参数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直接用于施工建设,不仅无法发挥通风调节的功效,还可能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另外,通风系统主要用于疏散现场有害气体,如果其性能参数与设计要求不符,必然导致有害气体超标,甚至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排烟和正压送风系统性能参数达不到生产标准,则现场一旦突发火灾,系统便整体瘫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便失去基本保障。调试前,先检查测量仪表是否精确,所设定的精密等级必须高于被测设备。施工期间,现场管理者必须立足本职,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2.4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要定期检查。机械设备是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施工期间,部门负责人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设备检查工作。认真记录设备型号、性能以及各故障点的排查情况。检验部门要做到检验和检测项目符合规定、位置明确、数据可靠、记录可追溯、结论判定准确,做到不漏检,不误判,也不因其他人为因素随意进行处理。

三、验收阶段

3.1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分部、分项工程竣工后,各部门负责人先进行自检,针对其中的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将“中间交工证书”提交给工程师签字确认。工程师接收“中间交工证书”后参考施工合同、设计图和施工规范进行竣工验收,发现缺陷后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整改,需返工的要求返工,直至工程质量达标后签字验收。在根据合同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中间验收的同时,还应按国家相关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提供核查。

3.2组织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管理工程师组织竣工验收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文件资料和竣工图,根据报验项目进行现场初验,会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单位或单项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等。

篇(11)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正常使用与效益发挥,所以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较薄弱。

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较淡薄,只强调施工进度,没有考虑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意识淡薄问题主要体现在,质量与进度发生冲突时,经常以进度为主,质量与费用发生冲突时,常以降低费用为主,这些均对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经费紧张。

施工费用紧张是水利施工过程中时常遇到的困难,由于费用的紧张,常导致使用的设备质量不过关,材料不合格及影响施工质量,加之工作条件也相对艰苦。

3、监理市场缺乏规范性,监理工作不到位。

监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员无证上岗以及缺乏工作责任心:不规范的监理市场及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与广度不够等,缺乏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4、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

有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的不足,规划也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以及缺乏对环境、经济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并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造成方案选择不力,致使新材料和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滞后,使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与质量等均产生直接影响。

5、技术力量较薄弱。

有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设计施工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准较低,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另外相关人员进取心不强,所以相对于当前日益发展的技术水平来讲,其水平呈下降趋势以及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二、加强与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1、要加强工程质量意识。

领导的质量意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关键与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本着对人民、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并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及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与检查。要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与内容。要按照水利规范与技术的要求,若出现质量问题,就要严格追究责任,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与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及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

2、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以保证与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从施工准备以及施工生产再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并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与方法,把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互相协调及互相促进、高效的全方位质量的管理体系,并把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把各阶段的工作质量与工程质量相互联系起来,并通过信息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制度保证及素质保证,进而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及规范化。

3、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要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定期进行培训,对于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及学习相关的科学管理模式,对于施工人员要加强他们的技术水平并要常聘请技术专家进行培训。

(2)管理者与作业者均要持证上岗,真正做到有“资格”的行家里手。

(3)不同单位的相关人员要加强沟通,共同提升共同进步,有利于提升施工水平。

4、要强化监理工作。

依据工程要求来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与料物计划,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及制度与保证体系等。并要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及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与验收程序等均作详细规定。

5、要协调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与进度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进度过快,质量无法保证,过分追求质量的完美,也会影响施工进度。所以就要协调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并在施工过程中,可依据实际的具体情况且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

6、要适当追加水利工程的投资。

要想保障施工的质量水平,就要采用多种新技术,并要确保施工设备的完好,这就无疑造成资金利用率变大,所以为了保证质量,对于一些较特殊的水利施工过程,就要适当的追加水利工程的投资。

7、要保障采购材料的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