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中历史教材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容分册,而且以专题来编排的。古今中外,容纳一体,知识庞杂,纵横交错。对于初学者,可谓一头雾水,不着边际。好多知识可以说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在看完一遍课文后,“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作为预习的方法,显然,只读一次课文是不行的。要边看课文边思考,对于其中的历史知识盲点,要主动地去查阅书籍资料或者网络,或者和老师探讨。总之,光看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可以说是缩写,而其中需要掌握和理解的东西太多了。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扩写的过程,探究的过程。
二、课堂是关键,课后是温习和发展知识的空间
经过课前的预习,带着问题来课堂学习,只要认真听讲和思考,做好课堂笔记,学习效益肯定不错。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积极主动地善于思考探究一些历史问题,因为课前的预习为你的思考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作为学生,应该有信心来驾驭历史问题,即使难度大的问题,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也会解决的。还有,要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价值的笔记一定要做。课后还要及时做好温习和巩固知识,对于理解和记忆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多看多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在基础知识熟练的情况下,还应多看多做一些历史测试题,也包括高考题。这样可以见广识多,思维自然灵活多端。学习成绩肯定会优秀的。
三、养成看历史地图册的好习惯
历史地图册是配合教材编写的。每一节教材内容,凡是用地图册能显示的,地图册上都有。学习历史和地理一样,必须有空间概念,这只有通过地图册给我们刻画印象了。我们通过地图册,不光可以看相关地图,而且也可以掌握一课或者一个专题内容的知识结构,总之,地图册上内容丰富,有地图,有图表,有历史人物介绍,有知识结构,还有习题。很值得我们师生去学习和研究。可以说,地图册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好帮手。经常善于看地图册的同学,历史一定学得不错。可是事实上,不少同学认为地图册无用,早就糟蹋了。如果老师不及早做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地图册就会成为浪费资源的一堆废纸,对学生学习历史无疑是一大损失。
1.教学目标
初、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均包含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注重结果和过程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等方面的理念。但高中历史明显有进一步的提高,增加了“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等理念。同时,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方面,梯度要求差异较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中历史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历史则要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注重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历史要求学生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高中历史侧重于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均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放到了首位。初中历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高中历史突出了对人文精神、世界意识的培养。
2.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侧重于对历史进行感性描述,中国史和世界史各自分块,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讲、听写、识图、阅读、理解和记忆能力等。高中历史则突出理性分析,必修内容以三大学习模块、25个专题的形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更加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均衡性和选择性,要求学生会多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认识历史与现实和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内在联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辅之于多达六个模块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选修内容。选修内容供学生选择,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中教学内容打破了历史学科传统的知识体系,改变了编年史体例,很明显,高中历史中外史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取代了初中历史的通史式基础教学,具有容量大、跳跃性强的鲜明特点。
二、有效衔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教学内容的衔接
对于初中已出现过的重点历史知识,我们在高中教学中既不能简单重复,更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讲,而应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充分利用原有知识,找到突破口,经过启发思考,进行深化和拓展,为高中教学服务。如在讲到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内容时,笔者先设计了一个小专题式问题:1、近代中国的任务是什么?2、完成了哪些民主革命任务?哪些没有完成?3、有哪些教训和启示?4、以后是哪个阶级何时如何完成的?经过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相关内容,初中历史知识灵活迁移到高中教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初中简单地“死记硬背”知识,过渡到高中比较、联系和理解等新要求。
对于初中没有作为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不够的知识,而在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有效的补充,以利于掌握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初中没有涉及到或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高一教学可增加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如相关的电视、电影或科教片等的片段,创设一种具有历史真实感的特定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感知、想象、联想,产生共鸣。当然,如果能提供合适的情景材料,又通过设置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在增进了解新知识的同时,又训练材料解析题的审题答题的方法,提高信息阅读、搜集、概括、分析和论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失为“一箭双雕”的好做法。
根据实际情况,开学时在高一新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通史知识的专题补课,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2.教学方式的衔接
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差异,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水平的经验型抽象阶段,初中历史强调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逐渐趋向成熟,需要我们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而高中历史教师由于会考尤其是高考的压力,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可以说并没有真正突破瓶颈制约。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得知识的条件。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在创设历史情境、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要将能力培养一以贯之,分层次有步骤实施。高中历史教学特别要落实课程改革理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师生关系,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呼声的倾听者,让历史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气氛。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观,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对历史学习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具备“我能学”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一步一步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历史内容较为简单,许多要求局限于理解和记忆的层面,机械记忆的旧方法在初中历史学习方式中还相当大的影响。高中历史内容多,跳跃性大,课时安排较紧,如果仍沿用老一套学习方法,学生倍感困难,无法适应。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回答提问、认真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规范等一系列基本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其次,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开卷考试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教会学生勾划知识重难点、理顺基本的知识网络以及掌握相应的解题答题基本方法。高中历史教学在上述基础上,则进一步深化到学会归纳、分析、论证,学会探究和质疑,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用逐渐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学会阅读,筛选历史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对情景材料的解题答题能力有质的提高。从被动学习的方法到主动学习的方法的积极过度,显得尤为重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24
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建构及其学业进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学史明志”,高中历史所系统呈现的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当下人们社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财富,有利于促成学生形成更健全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析,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出,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具备学习历史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便成为了当下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课题。因此,笔者本次论述,将从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把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效教学策略的采用,以及对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等层面出发,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析。
一、熟悉教材,注重不同知识间的联系
随着新型课程标准的实施,当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以往的“通史”教材变为了当下的“专题史”教材,这种教材结构一方面打破了以往以时间为线索的编排模式,更加注重不同板块知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时间建构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充分探索,注重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建构起知识的时间脉络。当下的“专题史”编排模式,分设了“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几本必修及选修教材,这便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同一主题下的不同知识进行对比联系,还要注重对不同主题下的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比如在美国的革命史中,其“独立战争”和“联邦宪法的制定”本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事件,然而前者被放入到了必修教材,后者被放入到了选修板块,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这二者的联系分析;同样,在必修Ⅰ教材中,“”跳跃了时间跨度紧编在了“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而时间点本位于二者中间的“”则被放入最后一个单元。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对相关知识脉络的梳理,避免学生产生时间顺序的错乱。
二、承认学生主体地位,鼓励探究式学习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多数教师热衷于单向对学生传递知识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即“教师讲课,学生笔记,课下背诵”。在这种课堂当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则成为了无主见、无思想、无反馈的“应试机器”。如此,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实现高中历史本该能够带给学生的价值启发。
因此,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以“学生本位”理念,作为自己的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多加进行自主或合作模式的探究式学习。比如,在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题: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要求的“民主”有何不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时期,我国正处在什么朝代?为什么他们能够在那一时期,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民主”而我们不能?通过此类问题的设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头脑风暴”。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由以往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
三、运用相关策略,调动学生兴趣
根据笔者的教学询问,不少学生都将高中历史与“枯燥”挂上了钩,庞大的知识体系、大量的记忆背诵、单调的课堂讲授,此类要素正消磨着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采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这也是对新课改下“学生本位”理念的一次变现,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帮助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自愿展示父母、祖辈的老照片或者老物件,或者请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分享其所知道的父母祖辈的生活情景;在学习西周的“宗法制”时,可以询问学生:“你们家中有族谱吗?家族成员关系是怎么样的?祭祖时有何传统?”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历史教学增添“故事”色彩,历史学科本身便具备着浓厚的故事性和文学性,相应的典故或者人物传记,皆能调动学生兴趣。
四、重视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意义不在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历史价值观的传递。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重点皆放在了刻板的知识点上,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要传递出历史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全球史观”“近代史观”以及“文明史观”等历史学观点;引导学生体会历史记载过程的“辩证性”“相对真实性”等特质;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史料进行运用和提炼;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历史学科规律和相关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
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基本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面对全新的教材、更高的要求,出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认为历史很难,甚至有同学开始决定要抛弃这门课程,这就比较严重了。为什么会在衔接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高一新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认识,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观原因。这种状况是由功利观念所造成的。功利性使得初中历史所有的教与学都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历史教学中,中考要考的就教,否则就不教,同时,在中考总分中,历史科所占的比重有限,这就在学校部分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历史似乎是“副科”,由此,使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学生态度上的轻视也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中考范围一般只选取中国史、世界史的部分单元进行考核,学生最后只需对较少的零碎的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训练,从而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
第二,初高中课程设置的巨大差异和跨度,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这种差异和跨度主要体现在:
1.课程体系的设置:初中采用通史体例,中国史、世界史分编,基本按照从古至今的时序,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而高中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模块+专题的体例。这种体例跳跃性大,时序颠倒,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2.课程内容的编排: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内容编写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高中课程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占一个模块,三足鼎立;内容偏深、偏难,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可读性不强。这样的差异和跨度,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一新生来说,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一旦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则十分不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高一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二、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要对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中考的范围等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晓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第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针对高一新生历史知识零碎,缺少知识结构的状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尽量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空间中联系。比如在讲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整理一个中国古代史的朝代更替表,接着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三个方面,把必修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构成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全貌。同样,对于某一个单元甚至某一课,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复习,还能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有了全方位的更新,给传统的教学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目前,新课改几乎全面普及,历史作为高中阶段必学科目之一,教师也被要求有更高的教学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转变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理念,需先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要求教师尽快理解新课程,进而快速走进新课程。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从教学内容分析,在新课标理念下历史知识从重视系统性与连续性转变成重视专题性及多样性
为了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与连续性,高中历史教科书遵循了从古至今的顺序,从不同阶段对其进行解读,这样的教材体系更偏向政治史,而对于横向的经济史、科技文化史等方面则比重较少,内容上知识点多而繁琐,使学生学习起来困难,知识理解也不够透彻。
新课标在这方面有所改观,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问题进行分类再整合,使历史科目主体上的内容大致被划分为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思想文化这三个必学板块,在每个模块里编写一些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专题,并对影响深远的历史重大事件进行更细致的讲解。
二、从教学目标分析,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实现了从传授历史知识到授予知识方法与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历史教学大纲目标有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在内容教学目标上需要学生了解历史人物与事件,认识历史现象,理解关键的历史概念,了解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等。另外,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国际的意识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概括来说,传统大纲重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掌握。
新课标具体表现有这些变化:(1)课程教学目标细分为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三个层面,其别强调过程与方法,在过程性内容中强化知识的总结、历史的传承、问题思考与能力的培养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进一步拓展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广域定义上,注重人文科学、综合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了历史与人类的发展教育相结合。(3)与传统大纲相比,每个学习目标更明确。
三、从教学方法分析,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摒弃了传统讲授法,实现了师生之间灵活互动、多变的教学法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以老师为主导,按照老师讲课,学生笔记、记忆与复习的规律进行教育活动,这种方法学生参与较少,几乎少有思考、感悟的空间,确切来说只是一种知识的灌输,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除了课堂教学,还增加了历史小制作、调查活动、历史小剧制作与表演等教学活动,更全面直观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另外,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机会,进而为国家培养科学性、创新性的人才。
四、从教学评价分析,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将单一的考试转变成了方式多样、主体多元、内容综合的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不管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估,还是教育部门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以及学校对老师教学活动的评估,大多都是单一的试卷考试,以最终的成绩做最后的评价依据,其他很多方面往往遭到忽视,比如,创新教学、具体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素质等,缺乏学习能力上的培养和品德的养成,会使学生未来难以适应新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只是考试机器。
新课标坚持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原则,所以采用了有效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1)对学生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性评价,新课标不再是单一的考试评价,而是注重学生内在的兴趣爱好,激发潜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总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2)评价方式上变得多样化,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历史习作、历史调查等。(3)评价主体上实现多元化,可以引导家长、社区、学生以及其他课业老师参与其中,形成交互式作用的评价制度。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的转变,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真正实现了改革,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做到了与时俱进,开启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篇章。
多媒体技术即以数字化为基础,将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载体相整合,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控制与现实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技术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多媒体强大的交互能力以及全面的媒体表现力等优势,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构建起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以起到活跃教学气氛,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呢?
一、引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开展教学前,教师一般先要为学生介绍本册教材教学的内容和含义,概括整体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的线索,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学习与笔记方法,这就称之为导言课,导言课与其他的教学内容不同,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和理论高度,在开展导言课时,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新知识,对于教学目标也不了解,也不明确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这就给导言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如,在开展《中国近代史》上册的导言课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需要向学生介绍大概的近代史知识,学生经过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此时,便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图片和音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等相关的信息,再尝试让学生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大概的复述,并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待学生分析完成后,再利用多媒体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又一目了然。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内堂内容,营造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单一传授知识的课程较少,大多数的课程都是综合性的课程,在整个课程的传授中,教师常常要完成新知识讲解、复习巩固、检查测评等多种教学任务,这种课程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类型。为了优化教学的效果,即可将多媒体课件穿插在教学课堂中,为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尤其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层次差异设计好针对性的课件,这种课件不仅需要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还应用要起到启发思维、设疑激趣、创设情景的作用,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优化多媒体课件。
如,在讲授《中日》一课时,就可以将战火燃烧的动画、具有震撼力的交响音乐、中华民族奋力抗敌的图片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创设出一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勇敢反抗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复习课,强化学生记忆
复习课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内容,开展复习课能够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种课型的分类较多,包括单元总结复习课、考试复习课、单元阶段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等等,复习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复习课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课时,就可以先使用影视资料来向学生展示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待学生观看完材料之后,在展现出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表格图,教师则根据表格图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由师生共同来完成表格,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参与性活动,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各类专题探究活动、制作活动、辩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与社会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开展这类活动,就可以很好的优化活动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寻访自己身边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将其拍摄成图片或者视频,制作为PPT课件,在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言,最后由大家投票选择其中的优胜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达到活动课的开设效果。
当然,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度”,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席云.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05).
从大道理上讲,“读史使人明智”, 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学习历史可以培养爱国心,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更是如此。对学生来说,历史是高中必修课程,同时是每个文科学生的必选课程。即便是理科生,也必须顺利通过高二的小高考。从学科本身而言,历史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它和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学习“新航路开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所谓“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学好历史对于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帮助。
二、学生要对初、高中历史课的不同有所了解
初中历史教材大都比较简单,主要围绕史实本身展开讨论,就事论事的多,很少研究历史规律和史学理论。例如一个历史事件,初中教材往往注重介绍事件的内容,而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不做什么要求。相比较而言,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比初中更加具体而系统。现行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模块”的编排方式。必修有三本教材,必修一是政治史,必修二是经济史,必修三是思想史。这种编排方式更加注重宏观知识之间的完整性和联系,这和如今流行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是紧密联系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这个问题,初中课本侧重于表述的口号和内容,更多的是向学生阐述史实;而高中课本则把分别放在了经济史和思想史两本书中。在经济史中,着重研究所创办的企业,以及它对中国的诱导作用;在思想史中,着重研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思想。因此,高中课本的理论性远远超过初中课本。
三、教师要注意做好科学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科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以达到让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目的。在这里笔者介绍几个思路和做法。
一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在高一开学前的暑假,教师就可以通过校讯通等方式和学生联系,让学生把初中课本按自己喜欢的专题归纳梳理好,以此巩固初中的基础。此外,也有很多和历史相关的影视节目和其他资料,建议学生找来观看。例如央视前几年很火的《大国崛起》、《百家讲坛》,以及北京台的《档案》等等。
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文科类学习,就更需强调平时的积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课前都坚持布置预习作业,即完成《评价手册》上的相关填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上课时提醒学生做好相关笔记,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认真批改作业,特别是二次批改,对个别学生还进行面批。事实证明,长此以往,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告诉学生要熟练掌握历史知识,就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平时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教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例如的时间按节点记忆,分别是1934、1935、1936。如果学生记住了“1934年出发,一年又一年,两次大会师”,就不容易遗忘上述知识点。
一、调查背景与方案
高中历史难学一直是困扰高中生的难题,有的学生甚至大声疾呼“历史历史,真是该死”。事实上,高中历史难就难在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台阶”上。为帮助新入学的高一学生顺利地迈过这一“台阶”,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学习,我们在本校范围内向高二年学生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有100名高二学生参与,其中男女生各50名,这些学生均是从高二年段各班随机抽取,保证了本次调查的科学性。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初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衔接、学生高中历史学习适应能力等方面。
二、调查内容分析
1.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总体上看,学生对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满意度都较高,对初中教科书篇章结构的满意度为85%,对高中教科书篇章结构的满意度为73%,对初中教科书可读性的满意度为83%,对高中教科书可读性的满意度为71%。两组数据显示,与初中相比,学生对高中教科书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在初高中教科书的联系性上,认为有联系的占68%,认为无联系的也多达3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学生习惯于初中以时间为线索的通史学习和按地域国别为划分依据的中国史、世界史学习,对于高中以人类活动领域为划分标准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发展历程的模块学习产生了不适应,因为在模块教学底下,原有的时间顺序、地域界限被打乱,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感性生动的特点,而高中历史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是初中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提高,较侧重于抽象的理性思维,高中教科书可读性下降事实上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时产生不适应的体现。
2.历史教学方法的衔接方面。认为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增多的占65%,这反映出高中历史教师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同时学生认为师生互动时,只有少数优生配合达70%,这可能是由于许多学生习惯于初中历史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升入高中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认为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地图、挂图、录音、视频、多媒体技术次数减少的有68%,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高中历史注重学生抽象思维培养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高中历史教学过多地减少能有助于学生认识形象化的教具、多媒体手段的话,结果只能适得其反。经验告诉我们: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要有个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里,我们要尽可能地将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形象化,这样才能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
3.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方面。初中历史学习时有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只有27%,从其它学科的调查情况来看,这一数据远低于其它学科,这既反映出初中历史“冷门”、“副科”的尴尬地位,又说明学生历史学习的不良习惯。在进入高中后,能保持预习习惯的为25%,也就是说初中有预习习惯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能保持下来。以前不预习进入高中后形成预习习惯的为26%,与前者相加,进入高中后历史学习有预习习惯的为51%。这一方面说明高中历史学科地位有所提高,特别是一些有志于文科学习的学生开始重视这门学科,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中历史学习注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特点。在对教材内容、教师讲解的质疑方面,能大胆质疑并提出的只有19%,有疑问但未深究的有23%,从来没有过疑问的达58%之多,这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学习过分地强调知识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索,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变成仅仅是接受历史,这种过于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摧残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在历史学习的主要方式上,初中阶段以背诵记忆为主的占73%,以理解应用为主的只有27%,进入高中后,以背诵记忆为主的为62%,理解应用为主的为38%,这告诉我们,进入高中后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有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4.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适应能力方面。升入高中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同学有48%,这说明有近半数的同学对高中历史学习怀着一种新奇与紧张同在、希望与畏惧共存的复杂心理。关于高中历史学习的压力,回答压力很大的占35%,回答有一定压力的占51%,认为没有压力的只有14%。在压力的主要来源方面,认为来自内容太难的有34%,认为苦于没有正确方法的有38%,其它占28%,前二者相加达72%。这一组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感受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对于进入高中后什么时候有选择文科或理科的打算,回答一开始的有32%,回答一学期后的占45%,回答一学年后的占23%,后二者相加达68%,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并未马上放弃包括历史在内的文科科目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在一学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让他们适应文科学习的话,或许能发现更多文科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选择理科的同学中仍有60%的同学表示将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历史学习,这既反映出历史的魅力,又说明包括理科生在内的绝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是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
三、调查结论
1.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做,一方面使得双方能了解各自的教学内容,初中教师避免了盲目提高,高中教师也避免了无效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又能相互了解各自教学内容的特点,使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例如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初中历史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扩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循序渐进,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中学生思维活动逐渐走向成熟时期,所以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及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而更加多样化。
3.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由于初中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多是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那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进入高中阶段后,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渡过这个衔接阶段。其次,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利用皮翁效应,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新生对高中学习生活充满期望与憧憬,但他们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高深和艰难,因此又怀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恐惧心理。新奇与紧张、希望与畏惧同在,这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高一新生。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扬长避短,消除畏惧心理,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尽快度过忐忑不安的适应期,步入正常的高中历史学习生活。例如,我们放慢高一历史教学的进度,降低难度和要求,及时用较简单的题目检测,及时给予高度评价。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充满期待的眼神、语言鼓励每一位学生,暗示学生学好高中历史。
参考文献:
2.历史学科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思路与对策
21 加快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大前提
处于课程改革及实际教学的需要,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标准学习仍在积极进行着,但事实上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想象仍然严重且明显,新理念与教学实践并未真正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才能较好地进行初高中的衔接和进一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22 遵照课程特点,大胆打破教材编排,低起点处理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对事物特点的总结是为了研究该事务的本质特性,高中历史学科上述特点是客观的,是实际教学中无法回避的,因此遵照其特点,才能把握其规律。另外由于初中生知识储备上的欠缺和高中新教材专题模式的编排,给实际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对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只是一种重要资源,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有经验教师应根据高中教学实践及课程需要,可以对照高中必修教材的模块和专题结构,对相应的初中教材内容进行了比对、整理,并找出衔接点。
23 注重学法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第一,上好第一印象课,重塑历史学科价值与地位,进而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做好铺垫。初中历史课是以“社会”课或“历史与社会”的角色出现的,历史学科对初中生而言就是个很模糊概念。因此第一堂课,就是实实在在高中历史印象课,有人称其为“洗脑课”,通过第一课一是让学生初步明确高中历史学科的地位,改变其传统观念;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的要求和学好历史的基本方法,为其接下来的历史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指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要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做到预习在先,包括文字、图片、表格,还配有知识连接和资料卡片,预习时都要关注。通过预习让学生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以备听课时特 别关注;同样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听课,要求学生要做到眼、脑、手、口并用,既要认真听课,注意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又是以怎样的思路、方法、步骤来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又要及时作好笔记;必不可少的环节还包括,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所谓“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第一,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很多学生遇到古代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不敢做甚至是不想做,每次月考结束,对于班里的体育生、艺考生和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来说,如果出现的古文材料多些,那就相当于噩梦,很多学生自动放弃,选择题就是直接蒙,看见哪个选项顺眼或是熟悉些就选哪个。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做古文的自信心,和语文古文阅读相比,历史的材料就相当的简单了,篇幅短,而且不必每一个字词都翻译,更不用考虑什么倒装句式等,只要学生能读懂材料大意,抓住段落主旨即可。
例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宗法制度难以维持 D.郡国制度逐渐形成
分析此题干中读懂省略号前面的转折,抓住关键字词“起自布衣”“多亡命”,即可判断此题考查的是君臣的出身打破了原来的血缘体制,对于“封建诸侯”这些词均是历史专业术语,亦是古代史中的重点讲解名词,其他的语句学生只要不畏惧,能够静下心认真地读两遍自然会明白题意。题干中考查的更多的是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贵族政治主干关键是血缘与政治的关系,分封制强调分土地人口是地方的管理体制,宗法制侧重点在血缘同时还有大小宗之分,郡国制度重心是地方的政治制度,即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法。由此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是A。
如果单拿出此题学生做,得分率不会低,可是放在整张试卷中,在考场的压力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下降,会让学生紧张无法抓住关键的字词,如果对于选项的主干名词理解不透的话,错误率就会大大上升。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重点主干知识,古文只是对历史知识点考查的一个障眼法。
第二,学生必须基础知识扎实,能够在繁多的古文中快速提炼出关键性词语,理解出题者的考查点。充分的自信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底气、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如果弄不清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和区别,弄不清贵族政治和宗法制的关系,那么此题就是找到关键字词,依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基础知识牢固,必须记住时间朝代,很多选择题里都有时间提示。
如2014年湖北的高三强化训练题:“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材料反映的是
( )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汉的郡国制
C.唐朝的藩镇 D.元代的行省制
题中有诸侯有郡,基础知识点熟悉,只有汉代和明代出现过郡国并行的制度,笔记扎实的学生上来就能选出B选项。
2015年浙江文综,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此题完全是课本死知识,A选项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B、C为地方二级行政机构,D选项为地方三级行政机构。因此D选项正确。
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督促,一般的艺考生自控力和时间都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勤抓、勤督促。
第三,平时讲课练习中多做相关的训练。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几天突然培养出来的,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在学习古代史中,各专题所用的时间都会相对久些,老师可以多找些古文资料习题练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翻译,不明的字词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字典,甚至可以请学生去求助语文老师,既能加强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要长期坚持,从高一就开始培养,到了高三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定然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下,教育要求不能用单一的手段和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和学习,去除“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单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和文字展现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多媒体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动态的展现给学生,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历史信息,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一、节省板书书写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书写大量的板书来整理历史线索和传递历史信息,这需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但如果简略板书,又可能造成学生不易理解,降低学习效果。而且由于书写的板书容量过大,可能需要重新换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又会造成前版的内容无法再现。同时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也无法更好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些问题都会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教学就可以简单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中的单片播放和即时回放功能能使教师随时可以将内容再现和消失,从大容量的板书中解放出来,时刻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即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想经常开小差,在教室书写板书时不但不认真记笔记,还乘机与其他学生说话、打闹。不仅影响课堂纪律,也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但由于教师不能够前后兼顾,很难发现问题。而多媒体教学只需教师运用遥控指挥,教师一直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和讲解,很好的杜绝这一问题,使课堂能一直处于良好和有效的秩序中。
二、通过多媒体中播放视频、图片功能,使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强化德育教育
历史主要是回顾过去,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即将成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逐步形成和确立。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与多媒体手段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但单依靠教师口头讲述和黑白文字并不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受。而视频、图片是动态的、色彩的、有声的,这可以让许多思维和判断力不是很强的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来学习历史、深入历史,使其产生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深深的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例如在讲解高一上册第三专题中的第三课《伟大的》时,通过播放被日军侵略的场景和的场面时,很多学生义愤填膺,而当看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敢就义的场景时,学生们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这些典型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几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却能引起学生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而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这段历史,总结出这段历史的重点、要点,更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培养学生爱国、向上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是非常有效的。
三、多媒体教学使历史知识和材料更易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更易掌握历史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