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化和商业的关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3 10:03: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和商业的关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和商业的关系

篇(1)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92-01

商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商品经济活动产生的特有文化现象,它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与商业实践相始终,迄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特色的商业文化,如精神文化,商品文化,品牌文化,商号,商标文化,市场营销,伦理文化,商业道德和商业精神,营销的文化,商业环境的文化。

一、古代的商业文化

长期以来,学术上普遍认为,商业文化并不属于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也不存在商业文化。由于华夏文明从诞生的时候就被定义为农业文明,因此中国并没有商业文化,也不存在商业文明。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是商业文化确实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观点也是无庸质疑的。用农业文明来代替整个商业文化必然是以偏概全的,完全忽略了商业文明,这严重违背了中国商业文明历史悠久的客观事实。王孝通先生曾经提出过:我国早在“神农、黄帝之间,商业规模已备。综计世界诸国,惟埃及开国,较我为先;他若希伯来、腓尼基、巴比伦等,世所称为商业发达最早者,犹俱在我国之后;至如近世著名商业国之欧、美诸邦,当时商业,尚未萌芽。”

最早在秦朝以前,当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商人,他们交易着最简单的商品,甚至采取以物换物的方式,同时在战国时期出现了邯郸、洛阳等一批著名的古代商业城市。慢慢的到了唐宋,我国商业进入了古代商业向近代商业的过渡时期,其重要标志是纸币的流通和对外贸易的崛起。在上述中国古代的商业文明下产生的城市中,其都代表着当时社会商业的最高水平。其中,两汉时期的西安和洛阳就是世界上商业城市最发达的城市。唐宋之后的苏州、成都以及扬州的城市的繁华程度,也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然而,无论是在千百年来的经营实践中,还是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的同时,我们的人民形成的商业文化的民族特色,如爱国守法,重义轻利,诚实,勤奋和节俭,高远见,重人才,随时间变化的乐观的商业道德和业务战略思维的经典意义。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和奚施经营长途贸易,路遇秦军偷袭郑国。弦高急国家之所急,一面叫奚施火速回郑国告急,同时自己冒充郑国使臣,以私有的玉璧和十二头牛去搞劳秦军。郑国接报后有了充分准备,秦国只好撤兵。明朝著名徽商汪平生,“正德年间,岁大歉饥,蓄储谷粟可乘时射倍利”,但他“不困人于厄,悉贷诸贫,不责其息,远匠德之”。《太平广记》则记录了一个反面的事实:某年大旱,数月无雨,庐陵商人龙昌裔囤米千斛,待价而沽,又撰祷文,求神一个月内不要下雨。这个没良心的奸商在回家的路上就被雷电击死,人们还发现了他的祷文。龙氏不但自身死有余辜,成为千夫所指,而且连儿孙的功名也被革除。诸如上述事例,史不绝书,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商业道德、文化的生动写照。

二、今天的商业文化

我们今天的商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商业文化,也正是我国历代商业人士对于千人的商业文化的总结与继承。上世界80年代,随着国际范围内现代市场经济的加速繁荣和竞争,西方经济学家首先注意到必须从文化层面来寻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动力,提出了建立企业文化的历史性命题。当今的商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了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科学,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精神文化

商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体现在公司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个性鲜明的风格,体现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是企业集团意识的集中反应。也由此,商业精神文化被每一个经营者首先考虑。

(二)商品文化

商品文化是人类在创造社会生存必需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创造、设计、生产、管理和消费品的实践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结果。狭义的商品文化可以被认为是商品在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以及由此文化像别的文化进行的拓展。商品除了具有物质的属性之外,还具有文化的属性,正是因为具有了文化属性,商品的价值也由此增加了。也就是说商品产生了商品文化,而商品文化又促进了商品的价值。

(三)营销文化

作为一种营销理念的企业营销文化,必须落实到员工的行为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使员工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通过市场营销达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企业营销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企业慢慢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企业营销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正确的思想和精神支柱,这种理念和精神,在长期的工作被大家所接受,作为行动的指南。通过营销文化的形成,不仅可以鼓励员工,同时提升了企业形象,增强凝聚力和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将跃上一个更高的境界。

(四)商业伦理文化

商业活动中,放在第一位置的是员工和顾客之间的业务关系,而人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则是次要的。因此,伦理文化也被称为公共关系文化。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社会主义企业,人们一定要重视企业的忠诚度,关心和尊重,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更迎来更大的商业利润。

(五)商业环境文化

商业的环境文化就是指整个商业的流程所要涉及到的环境氛围,如何处理好商业在所处环境中的利害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商业的环境文化。

我国的商业文化科学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并日趋完善,标志着我国商业建设从技术中心、商品中心、利润中心向文化中心的转轨。我们有理由预料,这一转轨的结果,将使我国商业形态及其理论发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

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黄骅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勇军.近代汉口商业文化的变迁[J].江汉论坛,2006,12.

[2]周俊敏.商业文化的经济学发掘[J].湖南社会科学,2000,06.

篇(2)

商业插画是一种功能性的绘画,使用的范畴被限定在相关书籍、出版物甚至更广泛的艺术设计各门类中,插画更多的是对书籍或期刊内容的形象阐释与表现与文字的配合编排,实现以图释文、以图称文的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按插画的承载媒介来分,可以分三类:印刷传播媒体,影视传播媒体和网络传播媒体。通过上述插画形式,可以看出视觉传达中的一部分就是商业插画,在视觉传达中拥有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商业、艺术、及社会赋予的。它不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传播信息、服务社会的一种商业化的视觉传达分子。

一、插画艺术给商业注入文化内涵

插画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同样可以运用在商业领域,注入文化内涵的同时得到商业利润。插画具有自己的发展史,曾经的艺术家比亚兹莱曾为《阿瑟王之死》及《莎乐美》等多部红极一时的作品画过插图,有很好的观众群,甚至其优美的插画设计影响了那各时代的设计风格,其插画作品中的服饰、服装带来了现实生活中的追捧与痴迷。可见插画艺术通过设计师的创作与设计在保留了独特的艺术语境的同时,又给商业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插画艺术的丰富表现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层分析。

1.商业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商业插画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充满了艺术魅力。

传统的商业插画以平面绘制的形式出现。例如过去家喻户晓的小人书,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用传统中国画中的白描手法进行绘制,线条优雅,形体流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视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当然还有一些手法,例如国画中的晕染与水墨效果,时而粗狂写意,时而活灵活现,整整影响着一个时代人的审美趣味,陪伴着众多孩子的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领域的艺术形式开始影响插画的表现语言。例如,插画采用写实的效果,甚至采用摄影手段;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环画《机器猫》就将电视剧中的影像截取下来作为插画的表现语言。还有一些具象的形式表现语言,例如,有些插画采用些是素描的手法,充满艺术表现力,同时又给人以现实意义的审美享受。

总之,插画为迎合商业市场的前景与需要,写实与抽象相互协调,相互结合,在视觉表现有所改变以摄影写实为重的表现方法。

2.插画艺术成功融入商业市场

商业插画应该算是插画艺术中最商业的一种。同时也是最大众、最实用的一种。插画艺术若想成功融入商业市场为商家所运用,为消费者所青睐,就必须在艺术表现力与商业销售寻求平衡,既要保持插画艺术的艺术本色又要满足商业的实用目的,是商品广告活动的辅助,参与商业的而又不是商业。

一般商业插画可分为广告商业插画、卡通吉祥物设计、出版物插图与影视游戏美术设计四类。从古至今都活跃在我们身边不乏它的身影,这让商业插画的形式在群众中得到普及以及大量使用,并且得到群众的认可,成功的融入了商业市场。商业插画已经从插画艺术中成长起来,并逐步形成的自己的风格及特点,即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商业模式中插画艺术的发展

插画艺术近两年在我国发展的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如今的商业大环境中,各方面的条件都在推动插画艺术的发展。商业插画也不是只以画面的形式出现了,而是往多元化发展。很多家居饰品的原型就是插画角色。如现在瓷杯子很多上面都印着插画人物,有的更甚之直接做成插画角色的外形来吸引消费者。具有装饰作用的餐具,可爱的存钱罐,笔筒,储物盒,男士的烟灰缸,台灯等等等等的设计都可以在插画中找到原型。插画已经涉及越来越多的方面,在商业模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1.商业大环境成就了一些前沿工作室及插画师

目前我国的商大打环境还不足于开大型的插画公司,如果是工作室性质的话会更有利可图。1999年,王东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英雄门商业插画工作室”。后来,他们又开创了“中国插画师联盟”,一个插画从业者与爱好者的交流平台。现在我国开始加强了对版权的重视,商业插画的需求也会大幅度的提升。商业插画师应该会成为自由而富足的职业并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业。

2.商业插画的现状展望未来

和商业插画大国相比,本土插画的现状是:(1)文化和商业的转换太慢。(2)社会认知度不够。(3)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虽然我们现在还有不足之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我们的插画业会逐步发展的更加规范,更加专业,也会有很多专业的队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要有成熟的插画市场,其次要有完善的运作机制,再次要有一套符合商业插画发展的商业规范。使插画有广泛使用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商业互动关系既可以谋取高额的经济利润,又可以成为更好的理解艺术的视域。艺术与商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业插画中表现为相辅相承,的。商业插画有别与绘画艺术,但他们确产生着同样的结果。商业插画从绘画艺术分支而来,它有着绘画艺术的某些特征,却又比绘画艺术更有实用价值。商业插画是商业与艺术找寻到的结合点,当实质性的商业行为注入了艺术性的文化元素它就产生的高额的经济利润。商业使艺术有了经济价值,艺术令商业有了文化内涵。在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社会中,这种互动关系下的商业插画刺激了人们的审美视觉,更刺激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所以商业插画中,艺术与商业的互动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注释:① 匿名:《关于插画市场的一个行业准则!》,《13CG插画家》,2007-4-15 0:19:50

参考文献:

[1]匿名:《商业插画:一个未来的职业》,《新闻周刊》,2003年06月20日

篇(3)

商业插画是一种功能性的绘画,使用的范畴被限定在相关书籍、出版物甚至更广泛的艺术设计各门类中,插画更多的是对书籍或期刊内容的形象阐释与表现与文字的配合编排,实现以图释文、以图称文的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按插画的承载媒介来分,可以分三类:印刷传播媒体,影视传播媒体和网络传播媒体。通过上述插画形式,可以看出视觉传达中的一部分就是商业插画,在视觉传达中拥有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商业、艺术、及社会赋予的。它不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传播信息、服务社会的一种商业化的视觉传达分子。

一、插画艺术给商业注入文化内涵

插画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同样可以运用在商业领域,注入文化内涵的同时得到商业利润。插画具有自己的发展史,曾经的艺术家比亚兹莱曾为《阿瑟王之死》及《莎乐美》等多部红极一时的作品画过插图,有很好的观众群,甚至其优美的插画设计影响了那各时代的设计风格,其插画作品中的服饰、服装带来了现实生活中的追捧与痴迷。可见插画艺术通过设计师的创作与设计在保留了独特的艺术语境的同时,又给商业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插画艺术的丰富表现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层分析。

1.商业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商业插画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充满了艺术魅力。

传统的商业插画以平面绘制的形式出现。例如过去家喻户晓的小人书,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用传统中国画中的白描手法进行绘制,线条优雅,形体流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视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当然还有一些手法,例如国画中的晕染与水墨效果,时而粗狂写意,时而活灵活现,整整影响着一个时代人的审美趣味,陪伴着众多孩子的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领域的艺术形式开始影响插画的表现语言。例如,插画采用写实的效果,甚至采用摄影手段;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环画《机器猫》就将电视剧中的影像截取下来作为插画的表现语言。还有一些具象的形式表现语言,例如,有些插画采用些是素描的手法,充满艺术表现力,同时又给人以现实意义的审美享受。

总之,插画为迎合商业市场的前景与需要,写实与抽象相互协调,相互结合,在视觉表现有所改变以摄影写实为重的表现方法。

2.插画艺术成功融入商业市场

商业插画应该算是插画艺术中最商业的一种。同时也是最大众、最实用的一种。插画艺术若想成功融入商业市场为商家所运用,为消费者所青睐,就必须在艺术表现力与商业销售寻求平衡,既要保持插画艺术的艺术本色又要满足商业的实用目的,是商品广告活动的辅助,参与商业的而又不是商业。

一般商业插画可分为广告商业插画、卡通吉祥物设计、出版物插图与影视游戏美术设计四类。从古至今都活跃在我们身边不乏它的身影,这让商业插画的形式在群众中得到普及以及大量使用,并且得到群众的认可,成功的融入了商业市场。商业插画已经从插画艺术中成长起来,并逐步形成的自己的风格及特点,即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商业模式中插画艺术的发展

插画艺术近两年在我国发展的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如今的商业大环境中,各方面的条件都在推动插画艺术的发展。商业插画也不是只以画面的形式出现了,而是往多元化发展。很多家居饰品的原型就是插画角色。如现在瓷杯子很多上面都印着插画人物,有的更甚之直接做成插画角色的外形来吸引消费者。具有装饰作用的餐具,可爱的存钱罐,笔筒,储物盒,男士的烟灰缸,台灯等等等等的设计都可以在插画中找到原型。插画已经涉及越来越多的方面,在商业模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1.商业大环境成就了一些前沿工作室及插画师

目前我国的商大打环境还不足于开大型的插画公司,如果是工作室性质的话会更有利可图。1999年,王东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英雄门商业插画工作室”。后来,他们又开创了“中国插画师联盟”,一个插画从业者与爱好者的交流平台。现在我国开始加强了对版权的重视,商业插画的需求也会大幅度的提升。商业插画师应该会成为自由而富足的职业并逐步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业。

2.商业插画的现状展望未来

和商业插画大国相比,本土插画的现状是:(1)文化和商业的转换太慢。(2)社会认知度不够。(3)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虽然我们现在还有不足之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我们的插画业会逐步发展的更加规范,更加专业,也会有很多专业的队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要有成熟的插画市场,其次要有完善的运作机制,再次要有一套符合商业插画发展的商业规范。使插画有广泛使用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商业互动关系既可以谋取高额的经济利润,又可以成为更好的理解艺术的视域。艺术与商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业插画中表现为相辅相承,的。商业插画有别与绘画艺术,但他们确产生着同样的结果。商业插画从绘画艺术分支而来,它有着绘画艺术的某些特征,却又比绘画艺术更有实用价值。商业插画是商业与艺术找寻到的结合点,当实质性的商业行为注入了艺术性的文化元素它就产生的高额的经济利润。商业使艺术有了经济价值,艺术令商业有了文化内涵。在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社会中,这种互动关系下的商业插画刺激了人们的审美视觉,更刺激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所以商业插画中,艺术与商业的互动关系就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注释:① 匿名:《关于插画市场的一个行业准则!》,《13CG插画家》,2007-4-15 0:19:50

参考文献:

[1]匿名:《商业插画:一个未来的职业》,《新闻周刊》,2003年06月20日

篇(4)

中图分类号: 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4 (a)-0000-00

明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转型,新旧过渡的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从顶峰到被;文化上从异端思想产生到西方文化的传入;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明清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异常活跃,商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地域商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著名的徽商、晋商、陕商、江右商、龙游商、宁波商、洞庭商、临清商、闽商、粤商“十大商帮”。随着商业和商帮的发展,商人文化也发生了改变。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地位极低。但明清之际,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经商成风,商人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提高。所有这些变化本该预示着社会经济的美好前景,但传统商业最终没有使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学者一直在找寻这其中的原因所在。与这些变化对立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固,于是学者们大多把阻碍商业发展的原因归罪于传统思想的束缚。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对商业的影响不能笼统的归结为阻碍,应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体分析他们的关系。

一 、明清时期的传统思想

要探讨传统文化和商人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变化。中国古代社会是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社会鄙视从商者,商人的地位极低,商人也因此有很低卑的自我认同。但明清之际,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商人文化发生了整合,促进了商人价值观的改变。

明清社会理学占文化主流,商人从理欲之辩出发,整合理学,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以提高自我认同和社会地位。在朱熹的哲学里,“存天理,灭人欲”中的人欲有两重含义,《朱子语类》中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可见朱熹所谓的人欲分为正当和不正当。正当的生命欲望是符合天理的,可以说“人欲中自有天理”。明清商人从此出发提出经商是为了生存,是正当的生命诉求。他们还进一步把理欲相通引申为士商关系,提出贾儒相通的新观念。并从不同角度证明这一观点,认为士商名与利相通,“儒为名高,贾为厚利” 实质是一样的;士商义与利相通,认为士商只是职业的不同,商人也多义行,如歙商黄玄赐在山东经商,他“临财廉,取与义”得到齐鲁人的好评“非惟良贾,且为良士” ;为贾为儒在在事道上相通。习贾有利于为政,习儒有利于为贾;士商追求一致,商求利与士求功名,都是为了实现“大振家声”的目的。

商人甚至从理欲对立的含义上整合理学。出于商业经营的需要,他们在某些场合又肯定朱熹的理欲对立。强调理欲对立以此积累财富,控制从商族众,也是控制妇女,维护家庭稳定的需要。

徽商在对理学的改铸中形成了自己价值观和社会观,针对传统的商为四民之末,不仅提出了“贾何负于耕” “良贾何负于鸿儒” 的四民平等的新的社会观,而且还充满自信的提出了新的价值观,对自身价值有了新估量。山西商人王来聘诫子孙:“四民之业,惟士最尊,然不成不若农贾。” 农贾是个现成名词,事实上他是说士而不成反不如贾。嘉靖年间,商业在徽州的地位已经改变“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山西《五台新志》称:晋俗以商贾为重。

后,面对外国侵略,商人资本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看到西方国家“以商立国”,于是主张商战,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加以重新诠释,提出商为“四民之纲”的价值观。如王韬提出“商本论”,对“重本抑末”观念进行了尖锐批判。

虽然商人文化和价值观从四民之末到四民平等再到四民之纲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明清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历经几千年的深化,根深蒂固。《大清会典》所明确记载的,“崇本抑末,载诸会典,若为常经,由来已久” 。商人文化的改变使得社会揭起了一股拜金风潮,但同时也兴起了一股咒金思潮,反对者借孔子之名咒骂金钱“孔圣人怒气冲,骂钱财,狗畜生!朝廷王法被你弄,纲常伦理被你坏……” 。由此可见鄙视商人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仍然是官方和社会心理的主流,人们没有从心底里认同商人的平等地位。以上就是是明清时期传统思想的状况,正是这种发生了改变但却不彻底的思想使得传统文化与商业的关系错综复杂。

二、 商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

了解了传统思想在明清时期的状况后,再来看看商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

(1)商人与传统伦理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居于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主张尊卑有序、忠孝伦常,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除此之外,儒家伦理思想与商人文化有着相通的一面。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注重“义”字,商业追求利润,两者看似矛盾对立,但明清商人利用传统伦理思想来整合商业文化,要求经营中要重承诺,讲诚信。吴中孚的《商贾便览・工商切要》开篇强调,“习商贾者,其仁、义、礼、智、信,皆当教之焉,则及成自然生财有道矣。苟不教焉,而又纵之其性,必改其心,则不可问矣。虽能生财,断无从道而来,君子不足尚也。” 明末山西绛州商人赵沈“贾西宁,尝收木棉数万斤,膏于市,仆潜轻其衡,沈侦觉,折衡逐仆” 。商人把儒家伦理道德引入商业经营,诚信经营,利于自身商业竞争,促进商业发展。

传统思想提倡戒奢宁俭,反对奢侈享乐,这与商人艰苦创业,节省资本的要求一致,“勤俭治家之要道,勤则有功,俭可持久”。商人汪岩福说:“余族祖先素以勤俭传家,为之后者,诅可不遵祖训耶?自此以后,愿吾族子孙,士勤读,农勤耕,商贾勤贾易,妇勤纺织。” 不光创业中需要以节俭为本,在有了一定家业后,商人仍该注重自身修养,除了正常的交往应酬外,不该贪图奢侈享乐留恋于风月场所,这才能维持家业繁盛。程春宇的《商贾便览・工商切要》指出,“赌二事,好者无不败家倾本,甚至丧命……二害非小,当自知之”。

总之,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戒奢崇俭的思想,与现代的职业道德本来就有相容之处,只是前人还没有完全成熟独立的商业思想,不能归结出这样专业的商业术语。历史学家把前者称作传统思想,但凡传统似乎都是冥顽不灵,不开化的,于是很多人一刀切的把阻碍明清商业发展的原因归罪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没错,传统思想中确实有不利于商业的独立发展的一面,但明清之际,商人吸收传统思想中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开展商业经营,促进商业发展,这些是不容否定的。

(2)商人与传统宗族势力

宗族是指血缘关系明确、存在经济联系并通常同居一地的父系组织。宗族血缘圈是家庭的扩大,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在中国传统社会宗族势力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借助宗族势力经商,能大大增强商人的竞争力。

借助宗族势力,获取支持。商人经商的原始资本,大多与宗族有关。凡“官有余禄”或“商有余资”者,往往资助族人业贾。如歙商江国政业贾淮阴,“亲友见公谨厚,附本数千金于公” 。商人所雇佣的伙计,大多为信任的族人,如歙人吴良友在外业贾,“宗人从叔贾,历年滋多” 。由于宗族势力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使商人顺利从商并经久不衰。

借助宗族势力,展开商业经营与竞争。商人的利润是商品的贱买贵卖造成的价格差以及剥削运输工人所得的利润组成。商人利用宗族情谊和宗族共同利益可以从各地族人收集商业信息,从而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判断和预测。行商为了提高利润,利用强盛的宗族势力尽可能压低运输工人的工资,他们勾结官府镇压工人,工人势单力薄,无力反抗。商人外出经商落脚后,其族人乡党,也随之而来,行业规模扩大,利于商业垄断。以典商为例。典商大多休宁人,他们的竞争策略是族人乡党从事同一行业,凭借雄厚的资本,采取一致行动,降低典利,挤垮本薄利高的异邦商人。

借助宗法制度,控制从商伙计。如徽州人多聚族居,最重宗法。徽商致富后多建祠堂,修族谱族规,严格的宗法制度可以使得族人以宗族利益为重,以忠信为本,听命于商人。商人还利用宗法制度加强对佃仆的控制,《儒林外史》中提到徽商程明卿的书童万雪斋因为经商发了财,而程却因破产回了老家。就在万娶翰林女儿为媳的婚礼上,程恰巧来到。万不由自主的跪地迎接,花了一万两银子才把主子打发走。这虽然是小说,却是社会现实的反应。

借助宗族势力,投靠封建政权。明清时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专榷制度。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避免封建政治势力的欺凌,商人十分注重投靠封建政权。商人投靠封建政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宗族势力与封建政权本来就有天然的联系。如徽州巨族大多源于“中原衣冠”,徽商本身就有许多人是儒士出身,他们从商致富后仍然通过往来和联姻等方式结交政客,而且徽商也十分重视培养子弟读书做官,并把这一条列为族规“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膏火,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此是族党之望,实祖宗之光,其关系匪小。”

三 、传统文化与商业资本

虽然传统文化有利于商人开展商业经营、促进竞争的因素,但在经商致富后它对商业的扩大却起着抑制的作用。“他们经营商业积累起来的资金,很少投资手工业,除少部分用于商业再扩大外,大部分为传统体制所吸收。” 传统文化吸收商业资本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由于传统重农抑商的思想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商人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思想,他们在致富后不是继续致力于扩大商业规模,而是用于买田置产、投资农业。江苏吴兴人慎元庆十八岁离乡经商致富,已而叹曰:‘行贾。丈夫贱行也。吾闻末业贫者之资,吾其力本乎?’乃归受田耕于苕之间。其地当五湖之表,沃衍饶稼,有山泽之利,丝添苇蒲,通于四方。君勤力其中,益树桑,劭农振业,播以时。时以赊贷收息,以取羡赢。居数年,竟以富称。” 在慎元庆看来,商业仍是贱业,所以他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就抽回资金从事农业生产,仅仅偶尔放贷,赢取额外收入。

商人出于提高自身形象的考虑经常出资从事公益事业。如扬州商人汪应庚在扬州郡邑学宫倾纪后,捐五百金重修学宫,并以二千金置祭田、祭器,以一万金购置学田。明清之际的浙江商人卓禺,斥千金,整修坍塌的桥梁,使得粮食得以顺利运入,救活了众多灾民。

宗族势力的强大与商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兴族观念下,许多商人“家得业,不独一家得食”,往往扶助亲族,“其大者能养活千家,下亦至数十家’ ,这浪费了许多资金。他们经常会出资修建族里祠堂和族谱等,以此壮大宗族势力。除此之外,还出钱资助族人子弟读书,不希望族中有资质的子弟像他们一样从事商业。

由于社会主流心态仍然是轻视商人的,这使得商人心理不平衡无法抹去,为了宣泄这种苦闷,利用雄厚财力的支持,摹仿仕宦官僚的豪侈生活,尽情挥霍享受,妻妾成群,华屋美食。李梦阳《空同集》卷五十九《贾论》中说:“泰者则押,弹鸣瑟,即肥甘绮丽,车马珍玩诸属与诸大贵人等矣。”这种心理浪费了众多财富,进一步分散了商业资本。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人们认为只有进入仕途才能真正的光耀门第,苏州人陈见山,以经营药材起家,开有青芝堂药材,为扬城第一铺,后来出钱捐得同知衔, ,进入缙绅行列,每逢喜庆宴会,就穿着天青褂五品补服,堂而皇之的参加。明清的社会环境使得商人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认同,于是不少商人热衷于仕途,虽然这样仍然遭到别的官员和学人的耻笑,但这是他们致富后改变职业找到心理安慰的途径。

明清时期的商人很多是迫于生计或者为赡养亲人而弃儒从商的,在“仁义”观念影响下,不少商人在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对财富追求的欲望急剧下降,他们不仅放弃扩大经营,通过置办田产等分散资产,更有甚者干脆将财产分于父母兄友,然后归隐于市,彻底远离商海。

总之,受传统思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商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商人在致富后却把资本用于买田置业、投资农业、扶助公益和宗族、发泄享乐、捐资仕途、甚至弃商归隐。这些做法对于商业资本的积累十分不利,严重分散了资金,不利于商业规模的扩大和商业的持久发展。

总结

明清时期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新旧过渡的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从商成风,社会文化发生了变化,商人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提高。但由于几千年重农抑商的思想更深蒂固,社会风俗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传统文化中鄙视从商者的思想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人一方面吸收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商业经营的因素,利用宗族势力开展商业竞争;另一方面,在商人经商致富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致力于扩大规模,而是通过买田置业、扶助乡里等做法使得资本分散,制约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总之,传统文化对于明清时期的商业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具体分析其作用。

参考文献: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张海鹏 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赵毅 张明富:《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张明富:《论清商人商业观的二重性》,史学集刊 ,1999年第3期.

张明富 朱文学:《明清商人的经营方式及特点》,松辽学刊,1998年第l期.

张明富:《论明清商人文化的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1月.

朱英:《浅谈近代中国商人的义利观》,《光明日报》,2000年11月17日.

篇(5)

我们的文化圈向来不乏文化热点事件,譬如各种形式的名人故里之争、申遗、为凸显文化底蕴争相改地名、历史街区大规模改造、文化创意产业纷纷上马等等;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价值剧烈嬗变,快速更新,但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式的文化现象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种种文化的混乱现象,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文化的作用异化为功利的手段,商业的技术手段,赚钱的工具。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迅猛发展,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这是一件好事情,但还要看到另外一种现象,在有些地方,发展文化基本上是商业的眼光,商业的指标,这就有些问题了,问题在于文化并不仅仅是商业。譬如,从名城名镇名街,到名人名居名墓,乃至各类文化遗产等,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成了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还有,从面子工程到城市审美,也充斥着拜金主义的风气,“土豪文化”、“土豪”审美趣味风行泛滥,这样的文化已经变成了赚钱的工具……

可见,如今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我们出现了令人忧虑和值得警惕的文化倾向――文化正在越来越趋向于商业化、金钱化。

还有文娱圈中的经典翻拍,或者名著改编,这是文娱圈中常见的文艺样式,被称作是“文化啃老”,即在利益的驱动之下,文化没有创造力表现,只靠稀释或颠覆经典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其泛娱乐化的精神,商业化的炒作,市场化的倾向,已受到人们严重诟病。这与当下文化圈、文娱圈中流行的文化赚钱的观念,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文化是非功利性的探求,是对高雅、深刻和创造性的追求;文化崇拜真善美,对心灵的培养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文化的基本要义。但是,当我们的文化艺术产品,把市场、商业利益放在首位,怎会期望那些具有时代标记和注释的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出现?更遑论能有让我们看到思想烛照、闪电划破夜空般穿透人们心灵的力作了!

篇(6)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对城市生活具有多重意义,主要体现商业服务、社会交往、社区文化环境行为场所体系方面。对于城市生活而言,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本层次,社区商业是社区和城市的中介空间,更是沟通社区邻里和城市生活的纽带。社区商业按开发角度分别有:内向型和外向型;按照规模分为:邻里社区商业、住区社区商业、区域社区商业;按照业态分为:底商、商业街、商业中心。本文从城市生活的视角出发研究社区商业,是对社区商业建筑的设计提供一种理性思考的可能依据。

2.社区商业的布局规划原则

社区商业的布局规划需要以整体的视角审视城市的商业网络建设和商圈发展,提出综合规划布局,以此为基础协调区域社区整体关系,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在社区商业配置的主导因素方面,《住宅区的千人指标》可以满足住宅区的基本配置需求,但是更应着眼商业的服务能力,注意区位和场所性,综合地分析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城市商圈是商业配置的重点考量因素。社区商业与社区的空间关系,基于社区的不同规模、住宅建筑特点可以大致分为叠合、延伸、并列、交互和自治一共五种关系。

3.社区商业建筑设计策略

社区商业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品质、社区邻里关系、城市公共生活关系的维系和创造,在于如何制造城市生活。把社区商业看做社区和城市的纽带,应对“人—社区—城市”的三者关系,社区商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当基于地区和社区居民整体的特点,并结合城市的商圈和公共生活体系条件,设计出以人为本、邻里和谐并融入城市空间体系的社区商业建筑。在这整个作用的过程中,对于城市生活的主体——人的关注是从始至终的重点。

4.案例分析

4.1新社区活力的营造

广州雅居乐的风情400米商业长廊系JERDE公司杰作,设计注重社区,为平凡的住宅项目注入新生。该项目通过32栋住宅塔楼和一条设有商业零售设施的主街道,让居民及访客可以用餐、购物、步行,以及感受现代都市的气氛。跟主街并列的是一条充满活力的滨水走廊,当中设有餐厅、剧院以及湖边散步径。此外为丰富居民的生活,雅居乐花园的大型会所内加入了咖啡店、图书馆、贵宾专属休憩区、运动用品专门店、室内游泳池、水疗中心、健身房、长者中心以及保龄球、桌球、攀岩的设施。商业街突破了“一条街道”的概念,购物、人工湖休闲、林荫小道、表演舞台、特色雕塑,将购物、娱乐和休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华南板块还属于一个“居住常态化,商业度假化”的阶段,如何争取更多的常在消费群是华南板块商业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社区商业建设一个突出的问题各住宅区的建设各自为政,社区物业形态单一,政府规划和管理滞后,而政府牵头规划建设一系列配套项目,对提高整体社区适居性将有很大益补。

4.2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

邻里中心是在3000至6000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邻里中心摈弃了沿街为市的传统商业形态的弊端,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邻里中心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满意度,改变了传统社区服务业“小而散”、沿街为市的传统底商模式,既解决了沿街底商与小区居民的矛盾,又为小区内外的居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是这种商业业态尚处在摸索阶段,还不成熟、不成规模,并没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完整配置。另外应看到邻里中心作为单一商业业态还无法担当社区商业应具的功能。

4.3开放式社区商业街

位于深圳“布龙区域中心”坂雪岗的万科·城风情步行街提出livingmall理念,并打出“泛万科城”概念(万科城+第五园+四季花城)。建筑洋溢浓厚西班牙风情,哑铃型社区商业动线连接两个主要交通节点,以主力店大商铺带动小商铺,定位方面针对周围IT精英、高档住宅业主、私人老板、白领阶层,建筑设计方面超大社区广场和双层商业街概念,美丽的风情将吸引更多游人光临,人气更加旺盛成就了社区精神场所。整个步行街的设计,考虑到高标准的道路体系、步行线路、充足的停车位设置,宜人的街道空间、开阔的水体、广场空间结合优美的绿化景观。与万科城小学等配套公建形成社区最具活力的消费、休闲、娱乐空间,开放的街区更吸引了周边的无数居民,成为坂雪岗地区大社区中心。

4.4城市综合体模式

建外SOHO被媒体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由20栋塔楼、4栋别墅,l6条小街组成。建外SOHO是开放社区,16条小街在占地约17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中流动,制造出充满人情味的小街文化,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化精致生活的时尚人群在此消费。建外SOHO作为新社区建筑代表影响了中国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的商业文化活动选择在建外SOHO亮相,每年持续4个月的夏日狂欢节引来众多明星在此举办露天演唱会,诗人在广场举办诗歌朗诵会,艺术家在街头展示当代先锋艺术,时尚品牌在这里新产品,文化人群在这里做主题沙龙……建外SOHO平均每年举办四十多场极具风格的各类活动,吸引了众多时尚精英人士在此流连。

三里屯SOHO由5个购物中心、5幢写字楼和4幢公寓楼组成,蜿蜒溪水贯穿下沉花园广场以及旱冰场将购物中心串联起来,功能丰富,46万平方的建筑像浓缩了的城市景观,三里屯SOHO设计的重要目标就是营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场所”,成为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场。开放式设计3层特色商业街是其最大特色,“社区+商圈”综合式发展模式综合式发展概念令其成为一个全天候充满活力的城市综合体。

5.结论

社区商业基于社区,同时又是城市日常体系网络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社区——城市”的关系中,社区商业建筑作为过渡而具有中介空间的作用,在城市的活力创造上担当者活力的触媒,在维系着城市生活公共性的方面是它是个人同社区以及城市公共生活的纽带。综合上文的几个案例,作者认为社区商业建筑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对于社区商业的设计重点已经转变到社区文化特色打造上来,对于空间形态和细节的人性化营造以及如何制场所感,是社区商业设计的关注的重中之重。

2、设计的着眼点应面向城市社区、城市商圈,适度的开放和融入城市空间系统是必需的,而如何引入人流、激发地区活力是商业能否健康运作的关键。

3、新社区大盘开发的商业有向更为集中发展的区域商业街、购物中心发展趋势。而在城市中心地带如何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打造城市综合体,注重多种元素互为益补、互相促进也越发显得重要。

4、在城市区域的资源协调上,政府应该发挥宏观协调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

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商业空间布局模式,按照坐落形态主要分为沿街线性、组团式和混合式三种。本文从三种模式的布局形态和空间取位以及在运作中的利弊作比较。同时,展示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现实典型。

一、沿街线性社区商业

(一) 沿街线性社区商业的布局

所谓沿街线形指,商业店铺顺应居住社区的主要人流方向,将商业服务设施结合街道、住宅布置形式密集排列,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展开,整体空间形态呈现出沿街线形水平延伸的生长趋势。由于这种布局便于处理居民住宅与商业设施的关系,便于处理人流、车流、物流的关系;并且在设计、规划、建设的实务操作中简单、明确、易行。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大部分社区商业布局均取这种形式。它被视为常规、实用而传统的布局形式。比较典型的案例如位于深圳宝安区的桃源居,其社区商业空间沿着社区道路呈线形布置,居住区周边步行半径内拥有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居住区内部的场所设计可把人们的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无处不在的社区邻里关系。

(二)沿街线性社区商业布局的优缺点

(1)优点

由于线性社区商业主要是利用住宅底层,可以有效利用城市建设用地、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特别是在住宅底层安排商铺的方式,可以提高建筑的层数和容积率。线性式布局店铺沿街聚拢,沿街展示面大,空间秩序感强,能起到吸引和引导人流进入的效果。线性商业设施顺应道路走向布置并与小区入口广场结合,或者在小区临近干道的地方单独辟地独立建设,商业店面立面连续,可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立面,有利于丰富和美化城市环境面貌;同时,沿街线性社区商业一般空间较小,划分灵活,其整体形态具有很强的规模适应性,从街坊、小区到大型居住区都可根据规模灵活配置,特别符合社区商业要求的便利、人性化的经营特征。

(2)缺点

因受限于建筑空间、楼梯位置、结构形式等方面因素,对空间和规模有要求的商业功能,如综合超市、银行等,就不适合设置在“线性”商业空间中。线性社区商业形态规模不适宜过大,大尺度的建筑容易破坏空间界面的连续。线性商业无法形成放大节点式公共空间聚集人流,向更大的商业规模发展,对商业业态的复合式发展不适宜。

线性空间的特点就是“长”,街道由连续的商业店面排列组成,商业平面布置较呆板,社区商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因而形成单调的商业空间;单一的线形空间很难让居民在此停留,且社区商业空间中供居民休憩、休闲的设施较少,对社区氛围的营造效果不佳。

二、组团式社区商业

(一)组团式社区商业的布局

组团式是指一定居住社区范围内,社区商业设施选择交通设施和环境条件都良好的独立地段向街区内纵深方向辐射和渗透,结合社区公共空间集中布置零售业和服务业,形成一定规模,形成居住区中心商业组团。中心商业组团的业态较为综合,具有相对完整的功能形式,有一定的商业辐射范围。此外在居住组团中布置少量的必需型商业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以此在社区中形成若干组团排列的空间形态模式。中心商业组团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规模达到6000―1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以内的社区购物中心以及由两组以上的线形商业所组成的团组式社区商业街。

组团式一般是在大型新建社区中统一设计建设的,或是在老社区中根据需求对一个商业楼的扩大改建。“组团式”布局模式最典型的例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邻里中心规划,在 70 平方公里的整个工业园区内按住宅区的规划建成 17 个邻里中心,1公里左右的半径辐射范围拥有一个邻里中心,每个邻里中心建设成一个综合性商贸大厦,组团内一般不设或只设极少的商业服务设施,每个邻里中心服务 6000 至 8000 户,2 至 3 万人口。

(二)组团式社区商业布局的优缺点

(1)优点

中心组团商业通常位于社区商圈的中心位置,它的规模大,功能综合,辐射范围广,空间向心性强,能够形成中央核心带动效应;聚集人流甚至吸引相邻多个社区的居民;空间渗透能力较好,以高度集中的商业运作模式服务社区中各个组团。

中心商业组团由一组商业建筑在独立地段围合而成,独立空间的设计使得社区商业有了内街和内广场,商业空间新颖,因此有可能充分满足各类商业服务设施布置的功能要求,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住区商业“小而散”的形态,解决了沿街底商与住区居民的矛盾,另外一方面创造了轻松休闲的购物环境,成为社区居民交流娱乐的场所。

(2)缺点

组团式社区商业的建筑尺度和街区规模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建筑尺度的失控和街区商业效益的不均衡发展。中心商业组团一般集中于一组建筑中,其开发建设面积较大,在社区建设前期阶段,由于消费者数量有限,经营效果欠佳,容易形成闲置,造成浪费。

组团式社区商业虽然核心组团商业地内部所达空间范围有所扩大,一定范围内商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仍是相对分散状态,与消费市场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不够,未形成规模效应;各商业空间的互通性仍较薄弱,商品流向仍呈单向性。

三、混合式社区商业

(一)混合式社区商业的布局

混合式是指社区商业空间在规划之初就有合理的定位,根据居民需要在业态设置、形式上复合化,是各种布置形式的组合。这类模式包涵一个居于社区中心的主导空间,多条线性轴线以这个“面”状的主导空间组织并向外延伸,共同构成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其特征是多种业态、形态复合,购物、休闲、娱乐、交往功能空间都有合理的安排,且常常与公园、水体、学校、运动等其它功能空间一体布置。

混合式社区商业业态产生丰富的购物空间,混合式的社区商业形态使社区和城市之间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典型案例如重庆鲁能新城社区,总体规划采取街区式规划设计理念,商业规划首创中国 BLOCK 商业街区,规划布局有两大集中 BLOCK 商业中心,三条 BLOCK 商业带,形成 2 点 3 带的商业规划格局, 形成 “混合型”布局模式。

(二)混合式社区商业布局的优缺点

(1)优点

由于一些大型社区向城市近郊扩展,区域商业配套设施没有全面规划,因而为社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混合式”社区商业改变了传统社区商业的领域边界与中心感,商业布局表现在空间组合上提供单面底商、商业内街与团组式商业的结合,有利于形成明确的商业服务中心,且不同布局形式业态有所侧重,在商业功能、居民的需求互动中寻求最佳商业发展方式。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多种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邻里交往场所,可以成为居住社区文化和特色的重要体现。同时与城市关系空间界面环境景观渗透融合,使得城市与社区的关系更加协调。社区居民的交流比较频繁,提高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关键性因素。

(2)缺点

混合型社区商业空间多位于城市新区的社区,首先面对的是人气不够、入住率低所带来的生活氛围不是很浓郁,冷清有余热闹不足; 在规划定位上,常因为过于强调引入业态的特色和高档,不能满足居民对基本生活用品的实际需求;同时,由于不受用地的限制,商业广场、停车场地和绿化草坪的尺度过大,不仅显得空旷,而且浪费用地,不利于社区容积率的提高,用地显得不经济。

根据现有各类模式的运营实践和未来城市商业分工与布局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街区式、组团式社区商业是未来社区商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今天网络时代的商业,正在发生与十年前不同的变化。变化之一,舞台变大了。网络时代的商业,其生存的空间和发挥的作用正在变化,向着商业与社会互动的方面发展。忽视这种变化,就可能失去话语权。变化之二,观众变多了。网民越来越成为网络时代商业的基础(如果不直接称为“基础设施”或基础环境的话)。网民―而不光是网上顾客―与商业的互动,决定着商业的未来。这两种变化都指向同一个主题词―社会。我们需要面对网络时代的商业社会,在商业社会语境下谈论商业。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在今天,离开商业社会,就没有网络时代的商业可言。大买卖取决于大背景。过去的成功不等于现在的成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时代的商业,我们需要与之共同成长。

商业社会是什么意思?商业社会是相对于官家社会、精英社会而言的。在今日中国,官家社会与精英社会,都不应成为商业的可持续的主背景。所谓官家社会,就是官本位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反对官本位,就是反对全能主义。以人为本要求政府将管不好、管不了、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去管。其本意,当然不是交还给官家去垄断。那么,政府管不好、管不了、不该管的事,会交给精英社会吗?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中国的精英同企业家比较起来,一方面缺乏理性和建设性,具有左右两个方向走极端的危险;一方面具有自我中心倾向,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商业社会的角色突显出来。商业为人民服务,决定了企业家的服务本质;商业自身利益,决定了企业家的理性和建设性。香港发展表明,商业社会在政府、社会和民众关系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稳定作用。如果商业社会不能在政府转型中发挥填补空白的作用,最坏的情况下,国有、权贵垄断与民营式微的两极分化就有可能出现。

为什么是“网络时代的商业社会”呢?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社会。是一般商业社会的增量部分,这种增量在商业上包括三大版块,一是新产业,信息产业、网络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增长、出口和就业的主力军,推动产业升级;二是新方式,各行各业信息化,转变了发展方式;三是新需求,2亿网民拓展了新市场和新社区。这种增量上的商业社会,与传统民营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可以在新的增量空间,通过增量改革建立起来。回顾“激荡的三十年”,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存量空间分蛋糕,总是不如在增量空间把蛋糕做大,双赢的机会更多。直观的比较更能说明问题:一部《激荡的三十年》之所以变成了一部“政治”经济学史,盖因民营企业家在存量空间中,摆脱不了权力的左右。相反,互联网“激荡的十年”,却是民营企业家阳光致富的传奇。原因很简单,因为互联网是新的,网络时代的商业也是新的。

然而,网络时代的商业正走在十字路口上。制约网络时代商业发展的深层因素,也在不断暴露出来,新的机遇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quickening of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city, in a lot of city commercial center and regional business center emerg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community development business is restrained, due to the planning and market both failed to learn the business community has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 lead to community business construction sank into a "marginal" troubl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tw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enters on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market, make the community business in realiz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the consensus in dire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business community to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munity business; Edge;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1 引言

城市社区商业是方便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不可或缺的配套服务设施,在城市商业体系中承担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品的供应和服务职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对日常生活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城市社区商业普遍存在设施数量不足、网点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其服务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居民基本消费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许多原本应有的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却无法在社区商业中实现,更多居民宁愿选择地区级或以上的商业购物中心消费。与此同时,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地产的兴起,大量的城市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中心涌现,其建设更进一步抑制了社区商业的发展。种种阻力作用之下,城市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陷入“边缘化”的困境。

长期以来,社区商业的建设一直处于难堪的局面。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市场视之为“鸡肋”,这使得社区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商业发展过程中被遗忘的死角。近几年来,该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中央部委也相继出台一系列发展社区商业的相关措施。2005年,商务部的《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在此前提下,如何有效地解决社区商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尤其是社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学者仅从市场投资的角度对社区商业进行研究,城市规划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城市社区商业设施建设的“边缘化”现象及其成因,并尝试结合城市规划探讨解决对策,为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城市社区商业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

2 我国社区商业的发展状况

2.1 “社区商业”的定义

关于“社区商业”的定义,社会上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缘于对“社区”的定义不同所致。一般来说,社区商业可以概括为: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形态,是以一定地域的居住区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提供的商业活动,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 - ] 基于本文所提出的“社区商业”,主要结合规划和经济两方面进行考虑,故此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002年版)中提到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有点、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将社区商业看作为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进行研究分析。

2.2 社区商业的业态及类型

社区商业业态呈多样性,以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一般包括社区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类型。在我国,常见的建筑方式有临街或小区内的商业街形式,住宅楼下的商业裙房形式,独立的商业围合式建筑形式等。尽管各社区的商业设施会因不同的区位条件、消费力水平、生活特点等方面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无论其业态或者形式如何变化,其服务的功能和基础是始终不变的。按照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可将社区商业的经营商品归纳为三大类:传统便利性商品、提升消费性商品、策略服务性商品。

表1 社区商业经营商品类型分类及定义

经营商品类型 定义 业态类型

传统零售商品 供应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商品,是组成社区商业的基本零售业态 便利店、粮油店、肉菜市场、中小型超市、五金、电料等

提升消费商品 视居民社区入住家庭的收入、人员组成、消费力及消费结构而定 网吧、咖啡厅、茶室、SPA、美容、餐饮等

策略服务商品 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中劳务,不提供实质性商品、以服务为主 洗衣店、理发店、家电维修、中介等

资料来源:根据文献[ ] [ ]整理

2.3 我国社区商业发展背景与现状

我国社区商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上世纪80年代前)、市场经济初期(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和自由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社区商业属于国家计划设置的国有公共设施,从组织、实施到管理均由政府包揽,这也是计划经济下独有的商业发展形式。改革开放后,社区商业逐渐通过承包、转让等方式进入市场,这个时期社区商业的经营主体大多为个体户。随着国营企业从城市商业中全面退出,我国的社区商业开始进入自由发展时期,社区商业由从以个体户经营的杂货店为中心的核心零售业态,逐渐转变为社区购物中心和大卖场为中心。然而社区商业在市场上的角色转换仅仅对社区的发展起到了活跃的作用,社区商业本身发展的整体形象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缺乏有效的行业规制下,自由竞争机制衍生的各种城市问题开始充斥着社区的每个角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商业布局等问题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

3 社区商业的“边缘化”

3.1 “边缘化”的现象

所谓“边缘化”,意味着因缺乏影响力而被忽略,面临被淘汰的状况。而本文主要从作为社区商业的服务对象的社区居民以及作为社区商业建设经营的主体的企业投资者两个角度,提出社区商业“边缘化”的概念。

如今,若以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类似“大家觉得我们小区最缺哪些商业”等的讨论到处可见。这种现象分别从上述的两个角度反映了不同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其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居民越来越注重自身所在社区的商业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实际参与社区商业建设的企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放任其自由发展,而居民的意愿和想法诉之无门,政府对社区商业建设也缺乏监管力度。

城市社区商业“边缘化”的现象最先出现在郊区。改革开放后,各大城市陆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郊区化,在人口的外迁驱动之下,商业网点开始往城市郊区拓展。然而,由于商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拓展需要,但更多的是依靠开分店或者连锁店等形式来体现。而总店或者总部作为形象和地位的需要一般仍停留在商业中心地区,很少会从商业中心地区撤出,因此商业未与人口一样实现真正的郊区化。[ ] 一方面,这些社区商业未能得到商家的重视,导致大部分的社区商业设施建设简陋、安全隐患多、服务业态不全;另一方面,在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与居住环境形成正比的同时,与消费环境却形成强烈的反差。

以广州市为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市已经进入了以洛溪板块和华南板块的形成为标志的郊区化的发展阶段。然而据统计番禺区、花都区等郊区的商品销售总额远远低于以北京路和天河路两个商业中心为代表的越秀区和天河区,数据显示出大量从郊区回流的通勤和消费人口,反映了一种很不充分的城市郊区化。[ ] 正因为社区商业与城市中心商业和区域中心商业在发展水平上存在强烈的落差,使得许多原本可以在社区商业中实现的基本日常生活消费无奈流回到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从而更进一步阻碍了社区商业的正常发展。这种现象可以说是“边缘化”的雏形。随着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的高度集中建设,“边缘化”的现象也逐渐蔓延至中心城区并呈普遍趋势。

3.2 “边缘化”的成因

(1)从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

a.产生扰民与便民的矛盾。一些容易引起卫生问题、产生噪音的传统居住区商业业态会对居住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如餐饮、娱乐和汽车维修服务业等,同时分散布局的商业发展模式使社区商业分散布置,扰民的问题尤为严重。

b.商业网点规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传统的社区商业发展不均衡,空间布局分散,社区商业空间不足,单个店铺的经营面积较小;即使在旧城改造的过程,新开发的集中式社区商业也相对较少,住宅底商相比独栋纯商业或综合商业建筑仍然占大多数。

c.社区商业业态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城市旧区现有的社区零售商业仍然以传统业态为主,以日杂店、小型连锁便利店和小型超市居多,社区步行街、社区大型综合超市和社区购物中心等新的社区商业业态尚未普及,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在城市新区中,更多是因为开发商的经营不妥而未能保证基本的社区商业业态在社区中生存发展。

(2)从市场投资的角度出发

a.对社区商业不重视。开发商更愿意先建设利润高、见钱快的项目,导致了超市、菜场、医院、书店这些基本生活所需的社区商业明显不足。

b.盲目追求商业面积最大化。由于商铺价值远高于住宅价,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尽可能地划分街头铺销售,但是却高估了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一些社区出现底商过剩、大量空置的问题。

c.后期经营管理比较混乱。商户各自为政。社区商业的商铺分割销售后,大多数由业主各自招商,普遍存在“谁愿租,就租谁”的现象,对业态定位没有统一要求和专门的管理。

(3)小结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社区商业“边缘化”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规划和市场分别对社区商业的利益导向上存在错位,以致社区商业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低水平”和“高落差”的状况。利益导向是指从特定群体的自身利益出发,对某事物在其发展方向上制定使该群体更容易获得这种利益的政策或者计划。由于社区商业既是城市商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区商业除了具有商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外,还具备其他商业不能取缔的社会效益。这意味着,社区商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体现出其社会效益。而在建设社区商业的过程中,市场无疑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进行建设,而规划更多的是注重社区商业的社会效益。

诚然,市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社会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一定区域内,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消费取向和需要决定了该区域社区商业的主要业态构成的发展趋向。然而单靠市场自我调节去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必然存在自由无序、盲目竞争、低端重复的过程,这在无形中也加大了社区商业运行中的无效负担。而在规划上,往往对社区商业仅仅是结合环保、消防、卫生等要求考虑其布局、规模、服务人口等方面的合理性,使社区商业更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至于如何配置业态能够使社区商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则交由市场,并通过商业之间自由竞争的方式进行判断和实现。

正因为社区商业具有双重效益的特殊属性,在规划与市场在不同的利益导向下,使得社区商业的建设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发展状态。若过度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则会导致规模失调、经营混乱的局面;相反,只依靠规划的规模、布局,而缺少社区商业业态的自我调节,市场的积极性和活跃性受挫,最终不能得益的也是社区居民与投资者。如此恶性循环,才会导致社区商业逐渐被“边缘化”。

4解决对策

综上所述,社区商业建设之所以陷入“边缘化”困境,主要是因为规划与市场两者未能兼顾好社区商业本身的双重效益,而其导致的结果却直接由当地居民承担;而居民的需求直接反作用于市场,最后使社区居民与市场直接或间接抑制了社区商业的发展。因此,解决社区商业建设问题的关键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为前提,在规划与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调整两者对社区商业的功能定位,使其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方向上形成共识。

4.1规划编制方面

第一,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基础,遵循市场规律编制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业态组合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在保证社区商业的良性发展的前提下,从社区的建设特点和发展方向为出发点,除对社区商业的环保、消防等方面作强制性要求外,根据街道社区商业需求对其空间布局及业态组合作弹性指引,预留适应其发展的弹性空间,同时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和盲目建设。使社区商业规模、业态、形式的发展形成一种竞争的、动态的格局,使社区商业能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的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二,规划应根据各街道社区的发展需要和人口需求适度布局社区商业。社区商业主要是为所在街道社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和就业人员服务,因而其布局应以各街道、社区的建设特点和发展方向为出发点,根据地区本身的商业需求适度发展。为保证社区商业的良性发展,规划应保留适应其发展的弹性空间。但社区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噪音、废气等影响,各个商业网点能否在特定地段营业,必须以环保、卫生、消防、工商、规划、房管等部门的审批为前提。

第三,从空间上划分适宜发展、选择发展、过渡发展、禁止发展四种政策分区,提出鼓励、适宜、限制等社区商业业态指引。

a. 适宜发展地段:对位于居住区、对居民生活干扰较小,且符合有关部门审批条件的零售类、餐饮类、居民服务类等社区商业进行集中布局。积极发展先进的商业业态。同时,对传统的商业业态进行适当的改造,强化社区商业的文化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中类的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巩固和发展与社区居民的良好关系。

b. 选择发展地段:规划划定有社区商业需求,但需要对商业业态有所选择进行发展的地段。在符合有关部门审批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发展零售类、居民服务类等社区商业,烹饪、蒸煮、烘烤、排放噪音、废水、烟尘和气味达不到环保部门要求的餐饮类网点不适宜发展。

c. 过渡发展地段:对于不在适宜发展地段和选择发展地段内的现状社区商业网点,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予以保留,并制定相关措施指引,逐步引导其向街道适宜发展和选择发展地段搬迁。

d. 禁止发展地段:具体来看,是限制在社区商业网点内设置消费品专业市场、娱乐网点、大型餐饮网点、百货店和仓储式商场;禁止在居住区内设置危险性、污染环境和影响居民生活的商业网点,包括产生噪音、废水、烟尘和气味污染的商业网点。

4.2 管理制度方面

第一,建立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由社区居民、经营企业、物业主管部门等共同组成工作委员会,协助政府进行社区商业建设工作和管理,主动向政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积极反映居民和企业的愿望和需求。定期开展社区行业调查,总结经验,推动社区商业工作理论研究,促进行业进步和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为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咨询等服务,提高社区商业的专业化水平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第二,实行公众参与制度。在社区商业进行规划前,对目前社区内的配套商业需求进行调查,将社区居民对不同配套设施的需求强度差异作为业态配置的规划依据,务求完善商业的配套服务,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商业的满意度,强化居民对社区商业的依存度。[ ] 在制定规划方案和招商过程中,组织居民和投资企业参加听证会,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实施方案更符合各方的意愿和需求,更具操作性。

第三,加强对开发主体的培育。鼓励更多的有开发能力的主体参与社区商业的建设,特别是应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社区商业开发的房产开发商。[ ]在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社区商业的社会效益,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务。

篇(10)

商业地产是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商业地产的开发,远远大于工业和住宅业。因为商业地产带动的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较大的区域,住宅和工业建筑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居住的需要和生产的需求,商业地产带动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城市化进程。商业地产是城市商业重要的商务环境,比如北京CBD建设、中关村商务环境的营造均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酒店、写字楼、商场等商业地产项目的建设。其质量、数量、分布、使用效率影响城市的商业功能的充分发挥。

按照西方商业业态的发展规律与人均GDP的关系,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GDP在1100美金以下,城市化水平在25%以下时,商业处于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原始状态;当人均GDP从1100美金到2000美金,城市化在45%以下时,商业形态出现第一次升级,百货商场、商业街、批发市场等传统商业取代了农业时代的庙会、地摊、集贸市场,商品为工业化下的城市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当人均GDP从2000美金到4400美金时,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商业形态开始出现质的飞跃,多样化、规模化的现代商业应运而生,如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精品店等;当人均GDP在4400美金以上,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时,超越商业范畴的广义商业如SHOPPINGMALL、旅游地产、商务地产、物流等综合商业开始涌现,这一代商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进步的新动力。通过对传统商业地产的改造, 提升了商业业态等级,城市的配套功能得到了完善,通过对旧城商业的改造和商业业态的重组,商业网点的布局也得以优化。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创造出更多的城市消费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综合商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更使其配套的农副产业、加工业、运输业、包装业、广告业等得以产业化发展,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反向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商业地产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城市的商业规划实际上是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规划城市商业发展的总量和布局,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发展和布局问题。必须要有好的商业网点规划,并且加强执行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38个重点城市已全部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241个地级城市中已有161个城市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完成率达71.3%,政府营造的商业投资环境的逐步规范,商业网点布局更加趋于合理,从而也在很大程度对城市布局产生影响。

过去我国的商业地产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建设管理相对混乱,由此引发很多问题,比如交通主干道旁边出现不合理的商业设施,造成主干道拥堵,给城市总体经济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商业物业所能带来的收益。本文认为,商业网点规划对城市发展布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商业形态对城市市政的支持和要求不一样。比如,大城市近年来在布局上呈现多中心化的趋势,商业地产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形成,如在北京,2006年随着新项目的完工,未来望京、中关村、亚运村等区域板块将形成多个总面积超过西单的新商业中心,北京原有商业相对集中的态势将得到改变,商业“多中心”的格局将正式形成。

商业的多中心和城市多中心过程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城市居住区域的变迁,城市传统的商业中心已经无法满足新兴居住区的消费和购物需求。新建小区规模的扩大、交通的大幅改善、服务人群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及商业竞争环境相对平缓,均为一定规模的商业物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使服务于城市副中心区域的商业中心逐步形成。2005年至2007年初两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培育出近700个国家级和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在政府推进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力量下,社区商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多中心布局。

另一方面,只有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大前提之下,才能制定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的商业网点规划,才能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商业地产建设。有专家认为,大型购物中心的规划不能仅仅列入商业网点规划,而必须纳入城市中心规划。有些规划没有起作用,主要是因为政府工作不到位,商业和规划部门的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商业部门懂规划,但是没有调动资源的权力,而政府规划部门则相反,有权力调动资源,却没有认识到商业地产的重要性。综合城市总体规划资源,进行商业网点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并要有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要与城市规划衔接起来,提供周围交通和人口的支持,另外要考虑到竞争的合理性,如果不加限制的发展,会产生扰民、影响环境等诸多问题。例如北京后海的无限发展,导致了经营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形象和经营。

商业地产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城市商业竞争力是考量城市商业的新视角。城市的竞争力,包括生产力、流动力、活力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商业的整体规模、整体素质有直接关系。城市的流通率是构成城市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流通的规模、结构和营销理念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目前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在城市定位,高科技产业、高级人才、金融中心、国际会展等许多领域都展开了激烈争锋,所以城市竞争力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

商业及商业地产是发挥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主要载体。商业地产是城市商业的一个关键环节,所有的商业的房地产环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产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产业,商业地产能直接给城市带来利润和财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商业地产相对价格高低决定城市的商业成本,直接影响商业企业的收益,影响城市创富能力和竞争力。无论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是什么,如何布局,商业流通业都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都承担着人流、商流、物质流、资金流交换的重要职能。中心商业、商务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枢,是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和城市经济实力的象征,他们影响和改变现代城市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聚集效应,并对城市空间结构要素,起主导或核心作用,为提升吸引力而形成的现代化商业建筑群,往往能够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景观。

当前在商业地产开发领域中,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连锁零售企业联手,打造 “强强联合”的模式进行共同开拓市场的深度合作,在近几年中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如万达集团采用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订单地产”模式,通过和沃尔玛、时代华纳等12家跨国商业连锁企业签订了联合发展协议,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投资建设万达商业广场项目;2006年百联集团与绿地房地产在南京、合肥展开合作;世茂房地产相继与法国欧尚、英国百安居、韩国CJCGV株式会社、法国迪卡侬体育用品公司、美国麦当劳、马来西亚百盛商业集团、台湾星巴克咖啡等结成战略同盟等。而随着商业地产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今后继续向深度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城市的投资规模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商业地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投资规模,从而带动城市建设。数据显示,1999-2006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占整个房地产投资额的11%以上,并且投资增速在现代化城市中的速度远大于房地产整体。如北京2006年完成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为225.96亿元,增长100.1%,远高于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12.5%的平均增幅;上海2005年完成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5.07亿元,增长51.1%,也远高于上海2.3%的房地产市场平均增幅。

商业地产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除了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外,商业地产的建设还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是提高城市形象、品位以及表现城市文化底蕴的载体,是城市的名片和品牌。很多城市的商业形态,比如香港的太古广场、铜锣湾,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都是这个城市的重要象征元素。城市的商业地产虽然也有传统与历史之分,如北京的王府井、秀水街,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太原的柳巷、海子边是历史悠久的商业地产;而北京的金源、东莞的华南、太原的国贸、铜锣湾广场则是新的商业地产典范。但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旧有的还是新建的,这些商业地产无不成为一个城市文化与文明的窗口。

商业地产对城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城市对商业地产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某些方面,城市对商业地产的发展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商业地产。应该看到,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城市化始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和资金不断向中心城市集聚,由此而带来的城市产业升级和功能拓展,城市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中心城市辐射半径的不断扩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所有这一切,都注定了新型的商业地产形态及开发模式将越来越适应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形势。

篇(11)

商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群现象,对现代都市、商品集散地、产业园区的成长与繁荣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正因如此,学者往往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商业集群的本质是“区位”。也有学者突破传统经济学的藩篱,认为商业集群不应仅是企业为节约交易费用集聚形成的“区位”,更是所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利益相关者竞合关系的集合。综合商业集群发展理论的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商业集群具有“区位―中间组织”合一的两重属性,是在专业分工、协调程度高和资源共享或互补的条件下,由商业经营主体共同参与,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方式,形成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消费中心以及支撑这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行业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上的集聚。

一、催生商业集群产生的外部因素

1.自然区位条件

区位与空间因素是影响商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商业集群在地缘上的接近性是商业集群的一大特征。从区位条件看,商业集群在地理位置上要么是接近居民区,要么有便捷的交通。一个强有吸引力的商业集群必是现代商业发展和历史文化沉淀的双重作用的结果,才能形成一个特色的商业集群的文化。如山东临沂商贸城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为每日大量的人流、物流、车流及信息流的交换和扩散提供了可能,导致商业企业的集聚。正是这种集聚推动了临沂商业经济的发展,如各种商品批发市场、汽摩配城、板材市场、物流城等专业市场的集聚,提升了临沂市整体的知名度,独特的商贸商品批发城为临沂市吸引了大量的购物群体和商业企业,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商业企业聚集的发展。

2.消费行为的影响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商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会对商品进行比较选择,这客观上要求商业企业在空间上进行集聚。消费者往往在小范围内对使用频率高、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进行比较选择,最终形成购买行为。消费者逛街购物的刺激,促使商业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进行集聚。此外,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由于商业集群的目标对象是消费者,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因此消费者是最终购买的决策者。如果某一集群知名度、美誉度比较高,即使其他硬件条件相同,消费者也会首先选择知名度较高的集群实现购买行为,从而为集群内企业节省了宣传费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3.政府规划的推动

产业集聚的发展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商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行为。商业集群所在地是满足消费者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的场所,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商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当一些商业企业在一个城市或某一地点开始集聚的时候,政府通过行政规划,进一步促进商业企业在该地点的集聚,使得商业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迅速的扩张,商业集群形成以后,政府会制定相关的政策,为商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保证商业网点集群的发展。

4.城市化的影响

生产力的革新推动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城市功能也随之由生产型转向服务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商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发展史也是商业的发展史。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商业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样城市化的发展也会推动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城市化的发展对商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英国借助的商贸开拓市场,一跃成为“世界工厂”。据统计,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占了世界的一半,发达的商贸使英国的商业城市迅速增多和扩张,到192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7%,最先完成城市化。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美国的商贸发展达到一个,城市化比重逐步上升,1890年城市化比率为35.1%,1920年为51.12%,到1970年达到了73.16%。由此可见,商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促进商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之一。

二、推动商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1.成本动力机制

企业通常在商品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寻求最小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便利的角度来看,商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空间布局,分布密度比较高。为了提高集群的竞争力,可以共同建造集群内的休闲设施、停车场等,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不仅节省了环境改造的费用,还改善了集群的服务环境,降低了单个企业的环境建设的分摊费用,利于集群竞争力的提高。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商业集群大量商业企业的存在,在集群内部,企业是同质的,经营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商业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导致信息流通速度的加快,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顾客的隐性成本,为商业集群集聚人气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商业企业的进一步集聚。

2.社会动力机制

商业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当商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政府会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规划和改造,力图从整体上为商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便利,克服种种弊端,努力解决集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集聚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政府对集聚区内的环境进行规划和改造,为方便消费者购物与休闲,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为引进资金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对商业集群进行综合管理,营造商业集群的良好氛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群内存在大量的同质企业,经营的业态、商品的种类相同或相似,商业企业个体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会采用价格策略。每逢五一、十一或元旦等节假日,各大商场、专卖店纷纷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折扣策略,面向新老顾客或给予价格优惠,或马上购买赠送礼品,或购买即时参加抽奖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刺激其购买欲望。临沂的金鹰家电商场、九州宜家佳卖场和各大手机卖场等会在这期间开展如火如荼的促销策略,卖场的黄金销售时间就是这些节假日,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金九银十”。据统计,多数商业企业在此期间的销售额要占到全年销售额的24%。集群内商业企业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趋势,利用集群整体优势,同大商场展开竞争和合作。同一业态的商业企业越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促使更多的商业企业到此聚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集群的发展。为了防止企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政府从整体上把握商业网点的扩张速度,引导和控制商业的有节、有量、有质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基础设施建造成本、环境维护成本、提升经济外部性等直接干预措施营建良好的氛围。因此政府的调控手段也是商业集群形成的动力之一。

3.集聚动力机制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商业企业进行集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综合商品的价格、性能、外观以及生产厂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进行比较,如果某一家商店的商品达到消费者的预期,就会产生购买行为。正是消费者的这种行为,决定了企业集聚的有益性,同时也为商业集聚提供了必要。

从商业的特性来看,存在“店多成市”产生的集聚效应。根据波特的定义,商业企业簇群更符合产业簇群的特性,为了取得规模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零售商要致力于以适当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有吸引力的商品组合与服务,通过集聚不仅可以提供“一站式”购物,还可以便于消费者进行价格和性能的比较,零售商之间需要协调合作,创造良好的零售环境,提高商业集聚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在商业集群内部,商业经营的品种,相对于一家企业经营来说,种类更加齐全,同种商品的价格由于集群内企业存在横向的竞争关系,企业和高校、科研、金融等机构有优势互补的关系,政府则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各种资源在市场的推动下进行融合。如商城临沂摩配城、汽配城以及类似于解放路和启阳路中段的精品店及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建立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与之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此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优势,促进商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

4.创新机制

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使用创新(Innovation)一词。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为获取利润所实行的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并不一定意味着产生新的技术,它更强调对技术的运用,强调技术研究开发之后的商业行为。

在商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地缘上的接近性和经营的同种性,导致在集群内部存在激烈的竞争,而激烈的竞争在集群内形成了“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这些创新布局是在经营产品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经营环境、品牌等方面的创新,创新作为商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商业集群形成、发展并具有内在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之一。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继增.国内外商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启示[J].理论探讨,2007,(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