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计算机程序开发培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的计算机系统,通俗地讲,就是具有智能处理功能的电子产品。如今,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智能仪表、通信设备等众多领域,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嵌入式系统。
如今,社会对掌握嵌入式技术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近几年高校中的自动化类、电子类以及计算机类专业均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课程,社会上也有一些培训机构开始开展嵌入式工程师的培训。然而,由于面向对象、培养目标以及基础知识的不同,高校中各专业以及培训机构培养出的嵌入式人才的能力也不尽不同。本文结合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探讨,指出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分为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因此,大体上讲,嵌入式工程师可以分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和嵌入式硬件工程师。但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嵌入式工程师应该既要懂软件,又要懂硬件,软件和硬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嵌入式软件包含应用程序开发、驱动程序开发、操作系统的移植和裁减三个主要方面。然而,并非所有的嵌入式系统都需要进行驱动程序的开发以及操作系统的移植和裁减,如果使用的单片机较为简单,或者开发的程序较为简单,那么就没有必要基于操作系统来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但是,如果基于操作系统来开发应用程序,那么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和普通的软件开发几乎没有区别。
嵌入式硬件主要包含PCB设计和原理图设计两个方面。在原理图设计阶段,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图;而PCB设计主要是指PCB的布局和布线。对于高频电路,在布线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PCB电路图的电磁兼容仿真和分析,以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能够正常工作。
由此可见,嵌入式系统开发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多,这对相应的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要称为一名合格的嵌入式工程师必须对上述所有方面都有所了解,并精通其中若干个方面。
2. 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
如今,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除公共课外,可以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指电子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信息安全、图像处理、网络程序开发、嵌入式系统等。
从课程结构上,我们不难发现,该专业学生在学习嵌入式系统时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对电路、数电和模电三门课程的掌握不牢固上。要想学好嵌入式系统,首先必须学好上述三门课程。而事实上,通常计算机专业将上述三门课程合成一门课程来进行讲授,并且学时较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只能对这三门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不能达到较为灵活应用的程度。
3. 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现状上,如今高校在讲授嵌入式系统时,往往是一个教师会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在人数较多时,授课质量会下降。事实上,社会培训机构在进行嵌入式系统培训时,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数量。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一些基本概念为主,如单片机结构,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移植,Linux嵌入式驱动程序的开发,以及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方法等。事实上,对于刚接触嵌入式系统的学生来说,讲授这些空洞的基本概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根据学生的反映,由于他们没有任何嵌入式方面的基础知识,讲授上述内容使得他们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除了强迫性记住一些概念之外,其它什么都没有学到。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生接受了大量的概念,却没有办法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尽管学生也会做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实验,但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往往是根据实验手册上的说明,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进行下去,最终除了能看到一些实验结果外,几乎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
4. 解决方案
为此,我们认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改变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不应讲授空洞的基本概念,不应以复杂的单片机,如ARM为例进行讲授,不应讲授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移植操作,也不应讲授驱动程序开发,这些内容都不适合初学者。而应该以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如C51为例进行讲授。同时,在讲授C51时,应从一个应用者的角度,而不是一个设计者的角度来进行授课,这一点往往是一些教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他们往往过于强调单片机的内部原理,而忽略了单片机的应用方法。
第二,应以教师教课为辅,学生动手为主的教学方法。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这类课程,过多的教学是无益的,往往会让学生对嵌入式失去兴趣。而如果能够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则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嵌入式的魅力。
第三,在动手实践上,应以一个小型项目为主,基于开发板实验为辅的方法。事实上,基于开发板进行实验,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对他人的程序进行编译和下载,并观看开发板上的运行效果,并不能主动地研究其中的原理,也无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果让学生开发一个小型项目,如温度显示器等,那么学生不仅能够真正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能够获得开发成功后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乐趣。
5. 结语
本论文在分析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出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以适应社会对嵌入式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蒋伟杰.计算机专业本科嵌入式系统方向可见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0(5):61~64
他是一位咨询师;
他是一位专业作家;
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1997年,美国计算机博物馆成立了自己的计算机名人堂,并且选出5 位在计算机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作为名人堂的首批成员。因为在软件领域的杰出贡献,杰拉尔德・温伯格(Gerald M. Weinberg)成为首批入选的5位之一。
美国计算机博物馆的名人堂至今只有20名成员,在杰拉尔德・温伯格之后,还有微软的比尔・盖茨和戴尔公司的迈克尔・戴尔也入选了这个名人堂。
从1956到1969年的13年间,杰拉尔德・温伯格先后担任过软件开发员、系统设计师、软件项目经理、大学教授、以及IBM公司软件课程的设计者。之后,他和他的人类学家妻子丹妮・温伯格(Dani Weinberg)成立了Weinberg & Weinberg 咨询公司,来帮助软件工程组织以更彻底的人性的方式管理软件过程。
关注软件的人性
杰拉尔德・温伯格,这位曾经自嘲一生还从来没上过任何计算机课的人,却能入选计算机名人堂,有人认为得益于他在软件界40多年的杰出贡献。也承认后期杰拉尔德・温伯格的思想转变也是不可忽视的入选理由。
后期的杰拉尔德・温伯格更多地关注软件的人性化,致力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软件开发工作。而这一思想上的转变,虽然绝大部分来源于他自己的经验,但他妻子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正如前人所言,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在支持和影响着他。作为知名的人类学家,丹妮拉・温伯格在杰拉尔德・温伯格的转变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且两人还通力合作写了《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一书。
也许,由于妻子潜心于研究人类学,这给后期的杰拉尔德・温伯格更多的灵感。有人说,随着软件业的不断发展,今后最难开发同时也最有潜力的软件其实就是人,所以,作为软件界的泰斗,杰拉尔德・温伯格利用他敏锐的洞察力,著书立说,开始了他自己最大的软件创作。
杰拉尔德・温伯格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编写了大量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图书;但是,随着经验的增长,我发现如果我们在技术应用和构建之时对于其人文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技术就变得毫无价值―甚至是危险的了。于是,我决定在我的作品中加入人文领域的内容,并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这方面的思考和重视。”
就这样,身为软件界泰斗巨葩的老先生对软件的人性给予不一般关注。他甚至把软件的人性看成是今后技术应用和构建的最重要部分。
思考,软件的未来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最终的软件将会与人脑越来越趋近。就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一样,未来的软件必将是人“软”合二为一。所以,软件界需要的不再是纯粹的制造者,转而需要的是软件开发者更多的思考。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思考,才是软件的最好未来。
杰拉尔德・温伯格非常倡导思考,他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的人。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对‘人们如何思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世界上仅有的计算机常常被人称为‘巨型大脑’。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搞清楚了这些巨型大脑的‘思想’,我或许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们是如何思考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做一个计算机程序员,而后又与计算机打了40多年的交道;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人们思考的知识,但是目前所知的还远远不够。”
杰拉尔德・温伯格的思考还在更深层次获得体现,他从个体心理、组织行为和企业文化角度研究软件管理和软件工程的权威和代表人物。可是他却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在获得巨大成绩和众多荣誉之后,却依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说:“经过了将近40年的计算机工作,我学会了一些东西, 但对于这个领域的大多数东西仍然是知之甚少。首先,我发现人几乎是所有问题的基本―其实在我还小的时候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而后在生命旅程的某个地方把它说了出来。我努力地重新体会这一道理的含义,并学习怎么去做一些与之相关的事情。通过自学,我还学会了第二个原理:我是我大多数问题的基本。”
软件意在解决问题
时光总是催人老,转眼,杰拉尔德・温伯格已经在他的理想世界软件领域中遨游了40多年,其间,撰写了30多本令人生畏却又十分有趣的著作和数以百计的论文,为人类了解这个神秘世界架起了最佳桥梁。
作为一个早期并不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杰拉尔德・温伯格的这些成绩十分的不容易,这些成绩部得益于他不同寻常的学习方式。喜欢和学生们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个人关上门解决,只要当他认为某个问题很有趣、需要解决时,他就会开设一门课程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它,这些课程大多是十来个人的研讨会,然后就可以成为能解决问题的惊人著作。它们涉猎广泛,可能谈到软件代码、人类学、心理学、管理,但直指核心―解决问题。而管理、领导艺术、激励、团队、心理学等等在经过智者的贯通思考、软件开发这个独特系统处理之后,价值倍增。
与许多著书立说的人不一样,杰拉尔德・温伯格的书很多都关注大众化的问题,并不太关心宏大而空洞的话题。相对于理论,杰拉尔德・温伯格的书更多的是关心那些解决问题的实践。
杰拉尔德・温伯格认为,软件是以技术呈现的人类思维,意在解决问题。
著 作
在西方国家乃至全球,杰拉尔德・温伯格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群,这些读者几乎阅读了他的每本重要著作,甚至建设有专门的组织和网站,来讨论和交流他的重要思想。他的主要著作包括:
1960年代,精通各种编程语言和工具的杰拉尔德・温伯格意识到,“如果我们在技术应用和构建之时对其人文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技术就变得毫无价值―甚至是危险的。”他因此写作了《程序开发心理学》(1971年),意图“启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人类行为的程序开发”,研究软件开发、测试和维护中的关于人的过程。他讨论的优秀程序的要素、积极性、培训及经验等等,从软件技术本身看,现在几乎不再适用,但他对人的阐述依然具有价值,特别是对于软件行业之外试图借鉴的人。
在《咨询的奥秘:成功提出和获得建议的指南》这本书中,杰拉尔德・温伯格讲述了他一次的经历。
杰拉尔德・温伯格说他有一次为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该公司总是要求用计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而他“就地取材”,竟然用起了办公桌上的一盒别针来统计数据,结果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的“如果要从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找出你所需的内容,那么它将远远比使用计算机程序容易得多”。
《探索需求》是杰拉尔德・温伯格 和丹妮・温伯格的合作作品,该书奠定了现代需求技术的基石。
自我评价
作为一个在软件界有着杰出贡献的软件思想家,杰拉尔德・温伯格对自己有着很多不一样的认识和评价。现摘录如下:
“我是一个喜欢发现那些能够给人们带来帮助的新鲜事物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最满意的是创造学习现实生活经验的环境―学校、培训基地、大学、研讨会或是其他种类的团体。”
“我想我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社会建筑师。如果我不是在发起一种新社会体系,那么我总是在修理旧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我是组织的临床医生。”
计算机专业主要分为网络方向和程序设计等方向。在程序设计方向,主要融合了NIIT软件培训,此类软件培训主
要是建立在.NET平台上的程序设计。那么,如何做才能很好地完成此类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呢?
一、兴趣驱动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自身素质不是很高,主要表现为认知、理解能力不突出,学习钻研精神不够。一开始接触程序设计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抱怨太难、太枯燥,认为程序设计离自己很遥远,会使用别人的软件就行了,编程是别人的事,对自己来说没什么实用价值,因此积极性不高。如何消除学生对程序设计抱有的畏惧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从简单的软件使用中走出来,真正全面地积极的接触程序设计,是上好程序设计课的关键所在。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知识产生兴趣和爱好时,就会从内心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那时,学习过程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了,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也就是说,不管教师讲得多好,如果学生对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感觉没用,他就不会努力学习这门课程,教学注定无法取得成功。
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打破先理后实的传统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去体验程序设计的成果,了解所学程序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在专业岗位上的应用。例如教师可让学生玩一些由所学程序开发设计的五子棋、俄罗斯方块等游戏,向学生演示相关语言开发的银行自动取款机界面、仿制的画图程序界面、评语系统、计算器、学生管理系统,等等。通过这样的一些教学法,学生的兴趣就培养起来了。然后教师可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验证运行程序,可以找一些小游戏、小应用软件等相关的原代码,让学生自己调试,体验。程度可以很简单,但一定要让学生调试成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产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这对教师来说,就成功了一半。
二、因“需”施教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的技能。实施程序设计的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材很重要,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按照教材的章节按部就班地讲授,极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因为再好的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它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在知识点的安排上,都要按功能等分类介绍。但我们在讲授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增强课堂内容的实用性、生动性,一般会以一个项目或一个实例来进行讲学。这样的课堂模式,势必就会与教材各章节安排的内容产生冲突。比如,教师讲前面的内容时,可能会涉及后面的知识点,或者教材中没有介绍到的知识点等。这就要求教师按讲授内容的“需”来打破课程界限,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加以整合,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是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也给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程序设计是设计与实践并用的工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实践。只有通过编写调试大量的程序,才能使学生从中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积累程序调试的经验,体会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实验环节应该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验证型实验外,教师还有必要增加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为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要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上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教法多样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教材中前几个章节的内容大都是介绍相关的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语句、语法、算法等。对这些理论型的内容,如果教师干巴巴地给学生讲,学生第一不感兴趣,第二可能半天也接受不了。我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从简单有趣的事例入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知识点。例如,在讲解if语句的语法时,我以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开篇的一首诗来演示讲解它的语法结构:“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我也没办法飞。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大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促使学生容易理解。
四、思维创新
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提出知识点―解释知识点―举例说明知识点”的模式。教师在介绍了个知识点后,再通过举一些例子来详细讲解,操作示范。学生在操作中,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按教师的讲解“依葫芦画瓢”。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对语法、结构等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一旦碰到老师没有讲演过的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创新思维的自由空间,由学生自己设计内容,自己选择创作的方法和步骤。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十个学生可能会写出十种不同的程序代码。作为动手实践的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法正是从这几个方面教会学生,使之能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从而真正学以致用。例如,我在讲授循环的语法时,就设计了一个体育彩票七位数号码随机生成的这样一个小项目。我先将项目的功能向学生讲述清楚,为了引导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个项目,并把这个项目分成三个子项目:1.产生一位随机数2.产生一个随机七位数号码3.产生多个随机七位数号码。第一个子项目引导学生要先解决一位随机数生成,第二个子项目是在第一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生成七位随机数,也就是一个完整的七位数号码,从而引入循环知识点的应用。第三个子项目是在第二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生成多个七位数号码,从而引入循环的嵌套知识点的应用。课堂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这三个子项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与学习,教师进行辅导,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新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同学生一同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他们从实践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实用技术,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学习了问题和故障的判断、分析、排除和预防,有效提高了中职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16-01
单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培养的软件人才是最多的,但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并不与人才的数量成正比,而且能够在软件产业里走得更远的人很少,多数都转行了,即便留在软件行业发展的也很多都是做些基础的开发或者重复的开发,我国产的软件很少有在世界独占鳌头的,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软件开发人员缺少创新意识,在软件这一行里,总是先来的吃肉,后来的喝汤,没有创新意识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喝汤。除了创新外,还有软件企业对人才的再培训和各种激励机制的不到位,也直接导致人才的流失。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当然也包括培养创新意识,但培养创新意识是很复杂也很漫长的过程,我认为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程序开发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竞赛、认证以及课外的程序设计等实践行动,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动力,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开阔思路,才能不断地培养创新意识。
如今计算机技术呈大爆炸式的发展速度,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没有多少人会一直使用一种语言的一个版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意识。
教育的中心目标就是教会人们思考,运用他们的理性,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现行的中国教育体系中,也强调培养问题求解能力,但实际中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已知问题的能力。这种思路应用在中学教育还情有可原,但对高职教育来说,创造新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因为高职院校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程序设计》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处于思维非常活跃时期,虽然知识比较薄弱,但他们充满了激情,能不受束缚地去迎接挑战,开拓创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构思,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程序设计的创新能力。
一、精讲多练
课堂教学应该以讲解、练习、指导综合运用为主,练习为重。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精讲多练,以自学为主,辅以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挥,才能有创新的能力。
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可前期采用固定题目的练习,因为方法很多,在练习过程中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在总结过程中让学生相互体会新的方法;中期做一些技巧练习,锻炼学生用最简单的编程方法实现同样的功能;后期可以采用不定题目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编程,从而更好的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在应用
现在各行业与计算机之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程序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出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的软件,将复杂的或者简单重复的操作过程解放出来,从而减少劳力。如何将这一目的体现到教学中呢,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教学,不但在程序设计上学习,还要学习各行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融合与创新。这就要求相关的教师在自己教学范围内提出相应的要求,给学生提供程序设计的方向和标准,在扩大视野的同时,选择各自感兴趣的方向,毕竟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习中扩展,在扩展中创新,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创造性思维才会出现,才会达到在无意识中创新的创新意识最高境界。
三、加强程序设计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加强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在程序设计中着重体现创新,改变以往只注重编程不注重创新的观念,尽量引导学生在程序设计时注重开发性,做别人没做过的或别人做得不完善的程序。适当的增加体现创新能力的考核分数,让学生在被动的“创新”中创新。
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企业的软件项目开发
实训是高职院校很重要的环节,是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理论与实践最快相结合的最有效的过程,也是学生适应企业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会参与企业的活动,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以创造性为主。
参加企业的软件项目开发,不但增强对理论的理解,但主要的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最终转化为企业的利益,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能更早的从校园生活转变为社会生活,从中体会到一成不变是不行的,创新才是生存之道。
创新意识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能、个性的灵感等各种因素做基础,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锻炼出来的。
在程序设计人才培养过种中,不但要培养创新精神,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但同时受个性的束缚,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动性,团队才能更快的发展,个人才能体现出在团队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信息素养;大工程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中指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第三次研讨会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不可缺少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我校与很多地方高校一样已建立了较完善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但缺少变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1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1.1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现状调查
我们对茂名学院今年入学新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见表1。
参加有效调查的总人数共842人(文科257人,理科585人),来自理工科、文科共12个专业,其中生源来自乡镇占75%,一般学校占71%。调查数据显示:
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但由于各种原因,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乡镇学校。有超两成学生“都没学过”或“完全不会”,超七成学生处于“一般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中还要保留及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中,大部分对网络知识兴趣较大,而对Office和编程感兴趣的都不足三成;这说明多数学生都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主)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学生一般对Office操作已有较好的掌握,而对编程则了解不深。
有超九成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说明他们都非常认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也愿意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因此,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要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眼,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认证、资源建设等都应进行深入的整改。
1.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技能需求分析
根据“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接收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或专科生在入职阶段所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满意度”中选择“一般”的占52%,这表明现状与他们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相关计算机认证的真实度”中选择“一般”的占75%,显示普遍认为这并不能真实体现实际水平。同时,55.2%的用人单位对新职员不提供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而是希望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好,内容包括:文字编辑、数据管理、演示文稿、网络应用、安全防范等,同时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及再学习能力。调查报告显示:
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用人单位期望求职的毕业生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工作结合专业岗位有效地开展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需求促使计算机课程必须改革。由于应用需求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有脱离现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校期间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开展多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在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础上,要多设置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计算机选修课程。
同时,还要完善认证与考核,使其成为促进学习的平台,并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2地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宗旨
计算机技能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求变得更加具体。“大工程观”要求: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而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核心。高校(特别地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因应发展要求,要了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岗位的具体需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宗旨要以学生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大限度缩小毕业生的出校技能与就业岗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减少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成本,使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时要注意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用人的不同要求,设置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学习要求。
3构建计算机公共课程动态体系
3.1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计划
我们设置“三层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如表2),并且纳入学校“三大层次”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中,作为基础课程与技术基础课程共同建设。
3.2 基本课程设置
据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我们设计如下几类核心课程或课程包,作为各专业类别选择的依据,见表3。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如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不同要求选择不同语言,如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同时程序设计课程从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和工具级程序设计。不论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4)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5)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6) 网络技术与应用。
3.3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及“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要求,循序渐进建设立体化三级课程资源:一是根据本校实际,按照“课程目标章节目标问题(任务)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知识扩展”的建设思路,编写有针对性的校本特色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二是构建包括有“广东省计算机公共课程共享中心”课程库等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三是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开放性实验环境,并实现分层次开放。第一层次为基础教学实验,对一二年级开放,其中包括组装和维修电脑、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无纸化测试系统,企业用人单位模拟环境等,把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联系起来;第二层次为综合性教学实验,以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为主,突出内容的前沿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实现构思,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第三层次为参与各种竞赛的学生提供场地和指导,积极配合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第四层次为课题研究开发、系统设计等实验项目,由老师申请课题,吸引那些感兴趣又有能力的学生加入课题研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综合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3.4评价方式与实施建议
评价目标:变考试为能力认证,体现真实的计算机技能水平,让学生抛开考试的恐惧。
评价方式:通过教考分离,促进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建设无纸化考核平台,把一次性考试变为多次的通过性考核,真正以“考”促学。
评价内容: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一般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新生有七成。因此我们可在新生入学后进行“通过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测试进行分流,通过者自动获得该课程学分,不通过者可选择参加自学(学校提供充足的立体化学习资源),或者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课程;对已通过考核的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丰富的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并开设专题讲座,形式可模拟用人单位的办公环境,让学生真正置身到岗位的实际操作中,如模拟策划与推广岗位,让学生排版和设计;如模拟金融与财务岗位,让他们学习一些财务管理软件,使他们能真正去处理财务管理问题,如计税、纳税等等。这些都能体现“大工程观”建设中关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并推出一系列比赛和奖励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课程设置采取“1+X”方案,即计算机应用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当然必修与选修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不同专业有不同设置。如科学计算类专业,其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建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4结束语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出现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些变化,提高教学效率,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平台,该平台的构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岗位的需要、学生发展与专业要求等,建立动态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采取动态的教学方式和多种形式评价方法与考核认证,最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论文与资料汇编[R].2008.
[2]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R].计算机教育,2008,(3).
[3]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e of computer’s public courses at local universities
CHEN Yi-ming
上述双方协商同意,特签订本协议书,以此为证。
鉴于许可方开发并拥有一个取名为“万能”的计算机系统,一个集成数据库办公室管理和财务控制系统的所有权,并且鉴于被许可方希望获得上述系统并在其总部加以使用,许可方愿意向被许可方提供上述系统并发给使用许可证。因此,双方同意签订本协议,协议书条文如下:
第一条 定义
本协议书所用的有关术语,特定义如下:
1-1 “协议书”是指本协议书及根据本协议书所签定的所有附件和所有修正书。
1-2 “cpu”是指某台中央处理机。
1-3 “计算机程序”是指控制cpu运行的任何源码或目标码指令。
1-4 “指定cpu”是指安装于被许可方的办公室的一台“10的6次方型超不可想象计算机”(superunbelivable computer model 10的6次方)及其升级机。
1-5 “许可程序”是指可执行于指定cpu的许可信息处理程序,它由许可方的“万能”计算机软件系统中若干模块组成,该软件系统列于附件i,它附属于本协议书并作为其一部分,所有进一步的说明均定义于附件i.
1-6 “许可资料”是指与许可程序有关的任何资料,它由许可方所有并随同许可程序许可给被许可方使用,该资料包括附件i中所指明的那些文件及以书面形式特别说明的其他文件-输入形式、用户手册、接口格式及输入/输出格式,上述资料均作为保密内容或许可方的专属产权,交付被许可方使用。
1-7 “许可软件”是指许可程序和许可资料。
1-8 “被授权人员”是指被许可方的雇员和根据直接或间接与被许可方订立合同为被许可方工作的其他方的人员,其他方包括,但又不仅限于,许可方和指定cpu的卖主或根据本协议书由被许可方再指定可使用许可软件的cpu卖主。
1-9 “改进”是指许可软件的任何修订、精化或修改,或者是增加该软件的使用范围、功能或其他有用特性所进行的任何工作。
第二条 授予使用许可权
2-1 根据本协议的条款及条件,许可方同意授予,被许可方同意接受一个不可转让的非独占的使用许可,准许被授权人员在指定cpu上使用该许可软件,上述使用仅限于被许可方内部使用和为其子公司或附属公司提供信息服务。除上述规定外的任何第三方无权使用该许可软件或其中任何一部分。任何人无权将该许可软件或其中任何一部分向他人出售、出租、转让权利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让或提供利用。
2-2 本协议书第2条所作的限制适用于将本许可软件作为其中一部分的任何软件系统,除非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另外达成了书面协议。
2-3 每个将要使用许可软件的cpu,都要求分别签订使用许可,以作为本协议书的补充。当指定cpu(或根据补充许可而授权的cpu)不能操作或因故不能使用,则被许可方根据本协议书而获得的指定cpu的使用许可或者根据补充协议而获得的任何一台cpu的补充许可均可转移到一台备份cpu上,但被许可方必须尽最大努力尽可能迅速地克服这种情况。
2-4 被许可方可以预先征得许可方的书面批准,为该许可软件重新指定另一台cpu,对此,许可方不得无故拒绝。重新指定cpu不另外再收费。
第三条 许可方提供的服务
3-1 许可程序和许可资料
许可方将以源码和目标码二种形式向被许可方提供各一份许可程序,并提供不少于二份的许可资料。
3-2 安装、初级培训及调整
许可方应根据附件二向被许可方提供安装和初级培训。如果需要的话还应提供初始调整服务,附件二附属于本协议书并作为其一部分。为此目的,被许可方应在正常上班时间向许可方提供使用指定cpu的合理机时。
3-3 附加培训
除了附件二第b节规定的最大培训时间外,如果被许可方以书面形式向许可方提出附加的培训要求,许可方应按被许可方的要求尽最大努力及时地提供这种培训服务,培训地点可设在指定cpu的所在地或双方可接受的其他适当地方。
3-4 交付
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应就上述所规定的提供许可软件和许可资料以及许可方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协商,并作出双方都一致同意的安排。
3-5 其他顾问
3-5-1 除了根据上述第3-2款,第3-3款及附件二a-1段所规定的培训服务外,根据被许可方的书面要求,许可方还应该向被许可方提供有关许可软件的顾问。
3-5-2 在开始提供任何附加服务之前,许可方应与被许可方共同制定一个满足许可软件要求和(或)其他特殊服务要求的附加的许可软件调整清单。
3-5-3 被许可方应指明这些附加服务的优先次序及何时要利用这些服务。
3-5-4 此后,许可方应向被许可方报告上述服务的各项收费并根据这些收费估算出总体开支,同时,它还必须确认上述时间安排是否可以接受。
3-5-5 在收到被许可方对上述收费及时间安排被接受的书面答复之前,
许可方将不着手进行这种服务工作。
3-6 维护
3-6-1 在可应用的许可软件安装完备之日起6个月的初始期,许可方将改正许可软件中的错误和(或)故障,如果在此期间许可方还开发出该许可软件的更新版本,则将提供给许可方。维护服务的时间从星期一至星期五,东部标准时间或夏令时早上8:00到下午5:00,但国家节日除外。
3-6-2 在上述6个月时间之后,许可方还将继续向被许可方提供同样水准的维护许可软件的服务,但被许可人必须按第5-2款的规定支付服务费。在3-6-1项规定的初始期届满前,被许可方可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许可方,在初始期届满后将不再需要许可方的上述维护服务。在初始期之后,被许可方可以提前6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许可方,终止许可方提供的维护服务,在上述情况下,被许可方预先付给许可方的维护费,因终止服务而未能履行那部分服务,许可方将不再返还其剩余的费用。
3-6-3 任何时候,当被许可方拖欠许可方的维护费时,许可方将停止向被许可方提供上述维护服务。无论因何种原因而中止维护服务,均不影响本协议书的其他部分。
第四条 期限;试用期;终止;终止前的权利及义务
4-1 本协议书从最后一个签字的日期起生效。从许可程序在指定cpu上最后安装完备起,开始计算本协议书所规定的许可期并永久有效,除非根据本条如下的规定而发生终止。
4-2 从许可程序最后安装完备次日起的90天为试用期。在试用期内,被许可方将决定是否终止许可软件的使用许可,同时还相应地决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地终止本协议书。如果没有发生上述终止,则在此后的任何时间,在向许可方发出书面通知后的60天,被许可方将有权终止本协议和由此发放给被许可方的使用许可。
4-2-1 在试用期内,被许可方如果决定终止本协议书和许可软件的使用许可,则它应以挂号信的方式向许可方发出书面通知,挂号信上的邮戳日期应不尽于试用期的最后一天。
4-2-2 对上述的终止,除了被许可方必须返还该许可软件并根据本协议书第6条对该软件不加泄漏外,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均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4-3 如果被许可方违反了本协议所规定的任何义务,则许可方除了采取任何可采取的补救措施之外,如果认为有必要,它还可以终止本协议书中许可给被许可方的所有权利,只要它以书面形式提前2个月通知对方,说明其违反的有关规定。除非在此通知规定的期间同被许可方就上述违约行为提供了许可方认为是满意的补救,如果补救期限要求多于2个月,则被许可方必须在此期间开始并不断努力改正其违约行为。
4-4 本款受约于4-5款。本协议发生上述终止后,许可方不承担任何义务返还被许可方根据本协议所支付的费用。被许可方该支付的款项应立即支付,并且,在终止之后30天内,被许可方应将提供给它或由它改作的与许可软件有关的所有文件交给许可方,同时,被许可方应列出置于任何存储器和记入任何介质中的所有未用的许可软件。被许可方可以保留一份许可软件拷贝,但是,它只能用于存档的目的。在正常的时间,许可方应获得合理的机会来了解该软件的情况,以征实被许可方是否遵守上述义务。
4-5 一旦当事人就被许可方实际是否违反本协议产生争议,在该争议获得最后的司法决定而不再提出上诉之前,将不应要求被许可方放弃对该软件或其任何一部分的控制权。
第五条 费用及支付
5-1 由于许可方向被许可方授予使用许可,提供该许可软件,以及根据上述第3-2款和3-3款提供有关的服务,作为报酬,被许可方应向许可方支付如下费用:
5-1-1 一次总付费为若干美元;
5-1-2 若许可方提供的培训费超过30人小时,则对超过部分将按每个许可方的专家每小时若干美元支付服务费;
5-1-3 对于许可方依上述3-5款提供的附加咨询服务,服务费用由双方另行商定的小时费计算。
5-1-4 对于许可方依本协议第3条提供的服务,被许可方要合理地负担许可方人员除零花钱外的其他实际费用,其中包括服务人员从原工作地到被许可方工作所在地的机票(二等票)、食宿及地方交通费,同时,被许可方还应负责预定必要的机票及旅馆客房。
5-2 从许可程序在指定cpu安装后第7个月开始,被许可方还应向许可方支付每月为上述第5-1-1项所述许可费的一定百分比的维护费。
5-2-1 若被许可方终止方的某些维护服务,则月维护费也应相应降低。
5-2-2 当被许可方依第3-6款规定终止所有维护服务,则不再支付终止后的维护费。
5-3 上述第5-1-1项所规定的费用按下列期限支付:
(a)在许可软件按要求安装完备后20天内,应向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美元。
(b)在试用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应向许可方支付剩余部分的美元。如果在试用期结束之前,被许可方依上述第4-2款规定通知许可方,它决定终止本协议,则许可方应按比例返还被许可方已支付的部分费用,返还比例按该通知发出后试用期所剩天数计算。
5-4 对于依5-1-2项和5-1-3项所规定的人时费和依5-1-4项所规定的差旅费,当被许可方收到许可方的清单后30天内应立即支付,清单要附上人时费恰当的时间表和差旅费开支证明文件。
5-5 如果在最初6个月期限结束后,被许可方不提出终止维护服务,则在第7个月的头20天内,被许可方应提前向许可方支付半年的月维护费,此后,只要被许可方不提出终止该维护服务,则每6个月就要付费一次。
5-6 如果被许可方依第2-3款规定准备获得一个或多个补充许可,以便将该许可软件用于另外的cpu,则有关的许可费和维护费的数量、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将另行商定,但无论如何,上述许可费将不会超过原来将该许可软件用于指pu上的许可费,维护费也不会超过用于原指定cpu上的维护费。
5-7 该付而又未按期支付的费用应按一般作法支付1%自然增长率的利息,其为纽约州纽约市citibank n.a.银行公布的基本利率,日期计算从应付之日起或从在此之前的最后一个银行工作日起。
5-8 被许可方将补偿许可方的所有税收,其中包括个人财产税(但不包括基于许可方纯收入或总收入的专营税或者是州和地方特许权税)和由于许可方的疏忽或未能设法减税而遭致的各种收费,同时也包括任何政府机关由于本协议书而征收的各种费用。依该许可软件所在州或执行报务所在州的不同,销售及使用税将按州分开提供有关文件或列表。被许可方对由此而产生的任何税收及各种收费有权提出异议。
第六条 保护与保密
6-1 许可方在此申明,该许可软件是许可方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的,它包含了若干专有的公式、计算及商业秘密,它一般地也就成为许可方的专有产品。相应地,被许可方同意,没有得到许可方书面明确准许,将不实施以下行为:
(a)除被授权人员外,将许可软件全部或部分地向他人提供或以其他形式供他人利用;
(b)除一份备用许可程序和若干份供被许可方人员获准接受培训及获准使用许可软件所必需的许可资料外,制作、指使制作或许可制作该许可软件的拷贝;
(c)除准于使用该软件而需向其揭示的被授权人员外,向其他人泄漏或允许这种泄漏。上述这些限制将适用于包含有许可软件的任何软件系统,尽管这样的系统可能包含有属于被许可方产权的软件。
6-2 如果被许可方决定终止本协议有其许可软件的使用权,则被许可方应将该许可程序从指定cpu中卸出,并随同提供给被许可方的或由被许可方复制的所有拷贝原原本本返还许可方。
6-3 第6条中各款的规定不适用于公有领域中的信息、当许可方向被许可方进行揭示时被许可方通过正常方式已经掌握的信息、或者被许可方以正当的方式,从第三方直接或间接获得信息,该信息是由第三方独立开发并有权向被许可方揭示,此种揭示并不直接或间接违反向许可方承担的保密义务,同样,第6条各款的规定也不适用于这样的信息,即由被许可方接受了该信息之后,该信息成为公有领域中的信息,但不是因为被许可方的过失所致。
6-4 由被许可方复制的所有许可软件的所有拷贝和其介质包含有许可软件程序或其任何部分的所有拷贝,都应该按照许可方提供的说明附上如下提示,在无法登载这种提示的场合,也应在适当的地方以适当的形式注明其内容。“版权所有1987,‘拥有’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美国版权法,本资料为未出版的作品。在本资料中还包含有属于‘拥有’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商业秘密的某些思想和概念。未经许可对本资料进行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加以揭示必将受到严厉处罚。”
6-5 第6条的各项规定不因本协议的终止而终止,当向被许可人发放的使用许可全部或部分终止并依第6-2款规定返还有关资料后6年内,本条的各项规定将继续有效。
第七条 改进的权利
服从或代表被许可方的利益并由其投资,由被授权的人员单独进行的或与其他被授权的人员共同进行的任何改进,其成果将属于被许可方,但是:
(a)如果这种改进包含有许可方的信息,而对其揭示或使用在未经许可方批准的情况下将会导致许可方对这种信息的权利的丧失或受到侵害,则除被授权人员外,将这种改进向任何人进行揭示及提供使用应得到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共同同意;
(b)如果被许可方所进行的这种改进涉及到许可软件,则许可方将有对该改进进行再发展的非独占权,以及将其产品投放市场或许可给第三方的优先取舍权。
第八条 性能保证
许可方保证该许可软件安装到指定cpu上将符合许可方出版的说明书的指标。但是,除许可方的雇用承包人和人之外,如果其他任何人对该软件作任何方式的修改,其中包括,但又不限于对该许可软件进行改制,本性能保证将无效。
第九条 责任限制
9-1 本协议书上的明示担保是许可方就该许可软件所作的唯一担保,它将取代其他明示或默示的担保,其他的担保包括,但又不限于销售性及适应特别目的的担保。
9-2 除本协议第10条所规定者外,被许可方就许可方提供的许可软件及服务,由于对方违反担保,疏忽或违背其他责任所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其所能获得的全部而唯一的补偿是维修或用一个功能相当的系统取代许可软件,或者是索回原先被许可方为该许可软件或服务而支付的而又有问题的那部分费用,上述补偿办法的选择权在于许可方。如果由于该许可软件的某部分出错,许可方决定返还费用,则被许可方在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后,有权终止本协定,并根据第5-1-1项的规定索回原来支付的许可费。
9-3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只是由于许可方根据协议书在向被许可方提供信息、资料或服务时严重的疏忽大意或有意出错,则许可方将就任何性质的间接的、特别的或后果性的损害向被许可方或其他任何人承担责任,它包括,但又不限于,良好旨意的丧失、工作中断、计算机失效、利益丧失、其他人由此向被许可方提出的主张或要求、故障造成的损失、其他方面的所有商业损害或损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许可方将依本协议向被许可方承担责任,不管它是否超过被许可方向许可方支付的使用费。但违反下面第10条规定的担保则不在此列。
9-4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只是由于被许可方严重的疏忽大意或有意出错而造成许可软件的揭示或未经授权的利用,而它又不属于被许可方依本协议第6-1款所承担的不揭示义务的例外,则被许可方将承担许可方任何性质的间接的、特别的或后果性的损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被许可方将向许可方承担由于许可软件的上述揭示和未经授权而使用所产生的责任,而不管其是否超过第5-1-1项所规定的该许可软件的使用许可费。
第十条 原创性担保
10-1 许可方担保,许可软件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版权、专利权或商标权,同时也不违犯任何第三方的信息专有权。
10-2 当有人就被许可方在本协议许可的范围内使用该许可软件或是任何一部分向被许可方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在美国的版权、商业秘密权或专利权,许可方将以自己的费用应诉。
10-3 他人向被许可人提起的诉讼直接归因于上述权利要求时,许可方将支付被许可方的任何有关的开支、损失和最后判归被许可方的诉讼处理费及律师费,倘若
(a)被许可方以书面形式迅速地将该权利要求通知许可方;
(b)被许可方给予许可方全面完整的授权、信息及帮助以对该权利要求进行应诉;
(c)许可方对该权利要求进行应诉以及对此案了结或和解的谈判均拥有全面的控制权。
10-4 如果该许可软件成为或依许可方的判断很可能要成为侵犯他人在权利要求中所称的版权、商业秘密权或专利权时,许可方有权采取措施以使被许可方得以继续使用该许可软件或者其替代或修改软件,在使用替代或修改软件时,许可方保证其功能相等且不侵权。
10-5 不论本协议书有什么样的条款,许可方对下列情况所提出的侵犯版权、商业秘密权及专利权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a)当最新版本的许可软件免费不加改变地向被许可方提供利用,而使用这种最新版本的软件又能避免上述侵权,但被许可方还采用其他版本;
(b)本协议的许可软件的程序或数据是经过认真研究才提供使用的,但被许可方将该许可软件与其他的程序或数据一起使用,如果不将该许可软件与上述其他程序或数据一起使用就可避免上述侵权,但被许可方没有这样做;
(c)在指定cpu操作系统之外使用许可软件。
第十一条 其他
11-1 被许可方同意在所有的提到该许可软件或许可方的文字出版物上都附上产品名称及短语-本许可软件是许可方专有的软件产品。
11-2 本协议书的标题仅作为参考,它不影响本协议书的含义及其解释。
11-3 本协议书所要求的所有通知,支付或其他方面的通讯均要求以书面形式,如果是当面递交,则实际收到时才视为交付。通知书采用邮寄时应使用挂号方式或保证递送的方式,邮件必须付足邮费,地址按本协议书第一段所写,但任何一方只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它可随时修改其通讯地址。
11-4 本协议书没有任何条款或表述可被视为放弃权利,也没有任何违约被同意可免除责任,除非有上述权利的一方以书面的形式签字确认这种放弃或同意。任何一方不论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同意或放弃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决不意味同意、放弃或免除对方在其他方面或后续的违约责任。
11-5 在本协议书生效后3年之内,任何一方在提前征得受影响的对方的书面同意之前,都不得雇用或企图雇用另一方的雇员,也不得裁减或企图裁减其雇员到其他单位去。
11-6 经双方签字的本协议书及其附件构成所涉及事项的一个完整协议,它将取代以前双方就所涉及事项作出的口头或书面的协议或许诺。本协议书的任何修改都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本协议书双方授权的代表正式签字才能生效。本协议书受纽约州法律管辖。如果本协议书的任何条款被主管法院的法官判为违法,则该条款应被删除或修改成有效的,只要这种删除或修改与双方在本协议中的一般目的明显地是一致的话,上述不论哪种情况,本协议书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拥有”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签字:____
姓名:____
职务:____
地点:____
日期:____
“需要”制造公司
签字:____
姓名:____
职务:____
地点:____
日期:____
附件一
许可软件的描述及说明
“许可软件”一词进一步定义如下:
“万能”系统是一个全集成化的系统,它包括交互文字系统,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它几乎可以满足任何信息管理的要求。它允许用户在自己特殊系统中对数据进行采集、维持及处理报表。它提供联机“帮助”指令和使用超不可想象计算机关键字规范。
“万能”系统允许全文本检索并提供将文字处理文件和数据处理文件装入“万能”数据库的能力。在进入数据库之前,所有的数据都自动进行有效性检验。“万能”系统还包括报表格式化的能力和在应用实现后扩大数据场的能力。由许可方提供的许可软件包括下列文件与许可程序:
1.“万能”计算机软件系统指引
2.操作手册
3.用户指南及有关文档
4.系统文档
同时还包括以下“万能”计算机程序模块:
a 办公室管理模块
文件维护
材料维护
文字处理
计时及列表
人事记录
图书及档案支付
专利、商标及版权
付款记帐
电话调配
日历
电子邮件
邮资及拷贝者调整
报表产生
b 财务控制模块
总分类帐
支付记帐
收入记帐
顾客帐单
固定资产记帐
商务计算
税收计划及控制
雇员工资
保险记录
支票签字
报表管理
c 库存控制
零部件编码
零部件使用
使用地点
实时库存状况
再订购表
价格表
d 系统支持
20操作系统(已列)
e 硬件兼容
(已列)
附件二
许可方初始提供的范围
a.安装及初始改制
许可方意识到它已被告知:
(1)将要使用该软件的指定cpu及被许可方有关硬件系统的属性及配置;
(2)被许可方对初步使用许可软件所提出的要求。对许可方来说,上述情况足以确定安装许可软件所需要的服务范围以及为被许可方初步使用所需要的软件改制。基于上述情况,许可方表示并同意:
1.依第3-1款规定交付的许可软件将运行在指定的cpu上并适应被许可方对许可软件的初步使用而无需再定制软件,上述情况已向许可方作了说明,如果为这种初步使用的目的而需再改制软件的话,则此改制软件将合并到该许可软件,因此,这种改制软件的费用将作为第5-1-1项规定的费用的一部分。
2.该许可软件的安装,包括该软件的装入、资料定位、文件定位及其他有关的活动将由许可方的专家来完成,其费用将作为第5-1-1项规定的费用的一部分。被许可方估计,许可方专家为此项服务的工时将达若干人小时,但此数字并不作为一种限制。
b.初始培训服务
作为第5-1-1项所要求费用的一部分,许可方将在指定cpu所在地对被许可方指定的被授权人员进行如下培训:由许可方的合格人员提供达若干人小时的培训,根据不同的许可软件模块联机的情况,培训时间将安排2至3段评述一个“计算机系统”是设备(硬件)与程序(软件)的组合,程序是指示或指挥硬件执行以下操作:
(1)接收信息;
(2)根据软件所提供的特殊指令处理输入的信息;
(3)根据操作者所要求的形式和内容产生输出信息。
计算机软件程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称为“系统”程序或“操作”程序,它用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一般而不专门涉及操作者的特殊使用目的。第二类称为“应用”程序,它由操作者选择并为系统执行特殊功能要求提供所需的命令。中央处理机(cpu)是系统操作的中心,它解释所有输入的指令,并依相应顺序指挥硬件操作。“程序设计”是程序开发的一种过程,它要写出每条指令的类型及其执行次序。这样,当计算机系统按照程序所规定的顺序执行这些指令时,它就会产生所要的结果。程序的编写(编码)是由经过训练从事这种智力劳动的“程序员”来完成。原始书写的程序叫“源码”。源码必须转换(编译)成“机器可读”的形式,即计算机能够认识的并能够执行的形式,这后一种形式叫“目标码”。在cpu中,数据位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称之为“字节”。有关其分组及其“地址”编码,以及系统中数据传送的速率的各种标准,都随不同厂家所制造的不同型号的cpu而出版,这些厂家或cpu的供应商一般都提供控制cpu的操作程序。但是近几年,大量增加的计算机软件许可主要是应用软件许可,硬件厂商虽然也可以供应某些这类程序,但由于可应用领域的广阔,所以提供这种程序的供应源就大量增加。本协议书实例就是一种应用程序许可。计算机软件的属性是它很容易被复制和未经授权的行销及使用,而价钱又很便宜。因此,从许可方的观点来看,计算机程序许可的“核心”是保护程序免受这种未经授权行为的侵害。在软件许可的早期,唯一可用来保护软件的是保密。而今天,在许多国家,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国家,计算机程序也可以获得版权保护。即使可利用版权保护,保密的方法对程序保护仍然是很重要的。被许可方主要感兴趣的是获得能执行所需任务的软件。在许多情况下,被许可方的商务主要是依靠该许可软件能正确地不中断运作。与被许可方所指望的这种性能相比,保证书虽然有用,但其重要性毕竟稍逊一筹。因此,正如大多数谨慎的被许可人那样,合同实例中的被许可方也得到了在试用期内使用该许可软件的权利,以便实示观察它是否能胜任工作,如果达不到要求,则可以终止此项许可(第4-2款)。任何被许可方也都想获得许可方帮助的保证,这种帮助是必须的,它确保该软件在被许可方的环境中功能正常,工作运转顺利,如果需要的话,还能提供帮助以更换该软件。大多数程序开发者都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他们可向被许可方提供这种安装及维护服务。维护是根据另外的合同来提供。在本合同实例中,维护费是按许可费的百分比来提取。流行程序的许可方通常是不断地改进这些程序,并向其被许可方提供这种改进版本。这种改进版本是根据维护合同提供的。此外,被许可方还可能对自行修改该许可软件感兴趣,或者是把该软件与其他软件合并感兴趣。应用程序的大多数被许可方改正或修改程序的能力都比程序开发者弱。如果被许可方无法接触到源码,那情况更是这样。原来在编写程序时,程序的改正或修改都是以源码的形式进行的。从根本上说,在不知道源码的情况下是可以设法将目标码再转换成源码,但要碰到一些麻烦。因此,对修改程序或将它与其他程序合并使用来说,接触源码是很重要的,对维护、改进和以其他方式改变许可软件属性及使用感兴趣或有能力的被许可方因而也就极力想得到源码。一方面,拒绝提供源码也是一种方法,这样,许可方就可以对其许可程序实行保密。下面的作法也不少见,如果提供源码不包括在许可之列,则在合同中就要包括某些特殊的防范措施,以使许可方无论由于何种原因在改正及修改许可程序方面未能提供所需的帮助时,被许可方能够使用源码。例如,源码可以被寄存在信托公司或寄存事务所,授权它在许可合同规定的某些条件下向被许可方提供利用。在本许可实例中,被许可方获得源码是作为许可内容的一部分(第3-1款)。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第7条中,被许可方还获得对许可软件进行修正和提高(改进)的权利,并对这种改进拥有所有权。获取这些权利是要与许可方进行一番艰苦地讨价还价,它取决于特殊的谈判环境。很多的程序许可方都想自己保持有修改其程序的权利,以便更好地对程序加以控制。同时还要注意,对被许可方利用这种改进权利的限制是要遵守许可方关于保密信息的要求。这种限制在大多数软件许可上都可以见到。
在早期的计算机程序开发中用的比较多的方法即是结构化程序设计,因此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语言,如C语言、Pascal等。但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的程序设计方法出现的弊端:结构化方法开发的软件,其稳定性、可修改性和可重用性都比较差,这是因为结构化方法的本质是功能分解,从代表目标系统整体功能的单个处理着手,自顶向下不断把复杂的处理分解为子模块,这样一层一层的分解下去,直到仅剩下若干个容易实现的子模块功能为止,然后用相应的工具来描述各个最低层的处理。因此,结构化方法是围绕实现处理功能的整个过程来构造系统的,我们又称其为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由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势必有一个新的程序设计思路来完善,这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出现和发展的必然。
一、结构化程序设计存在的问题
1.软件的重用性差
重用性是指同一事物不经修改或稍加修改就可多次重复使用的性质。软件重用性是软件工程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果软件的重用性较差那么软件的造价就相对高。
2.软件的可维护性差
软件工程强调软件的可维护性,强调文档资料的重要性,规定最终的软件产品应该由完整、一致的配置成分组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始终强调软件的可读性、可修改性和可测试性是软件的重要的质量指标。实践证明,用传统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维护时其费用和成本仍然很高,其原因是可修改性差,维护困难,导致可维护性差。
3.开发出的软件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要
结构化方法开发大型软件系统涉及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开发需求模糊或需求动态变化的系统时,所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往往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
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我们称为对象)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强调直接以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根据这些事物的本质特点,把它们抽象地表示为系统中的对象,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这可以使系统直接地映射问题域,保持问题域中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貌。
面向对象方法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用对象来理解和分析问题空间,并设计和开发出由对象构成的软件系统的方法。简言之,面向对象就是面向事情本身,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面向对象方法从对象出发,发展出对象,类,消息,继承等概念。 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符合人们通常的思维方式,从分析到设计再到编码采用一致的模型表示具有高度连续性,软件重用性好。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必须有描述对象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语言成分。这些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系统中一切皆为对象;对象是属性及其操作的封装体;对象可按其性质划分为类,对象成为类的实例;实例关系和继承关系是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消息传递是对象之间动态联系的唯一形式,也是计算的唯一形式;方法是消息的序列。现在用的比较多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有Java,C#等。
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实现过程
1.选择面向对象语言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的基本目的和主要优点是通过重用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因此,应该优先选用能够最完善、最准确地表达问题域语义的面向对象语言。
在选择编程语言时,应该考虑的其他因素还有:对用户学习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编码技术所能提供的培训操作;在使用这个面向对象语言期间能提供的技术支持;能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的开发工具、开发平台,对机器性能和内存的需求,集成已有软件的容易程度。
2.类的实现
在开发过程中,类的实现是核心问题。在用面向对象风格所写的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被封装在类的实例中。而整个程序则被封装在一个更高级的类中。在使用既存部件的面向对象系统中,可以只花费少量时间和工作量来实现软件。只要增加类的实例,开发少量的新类和实现各个对象之间互相通信的操作,就能建立需要的软件。
一种方案是先开发一个比较小、比较简单的来,作为开发比较大、比较复杂的类的基础。
3.应用系统的实现
应用系统的实现是在所有的类都被实现之后的事。实现一个系统是一个比用过程性方法更简单、更简短的过程。有些实例将在其他类的初始化过程中使用。而其余的则必须用某种主过程显式地加以说明,或者当作系统最高层的类的表示的一部分。
4.面向对象测试
把各个子系统组装成完整的面向对象软件系统,在组装过程中同时进行测试。
从事面向对象编程的人按照分工来说,可以分为“类库的创建者”和“类库的使用者”。使用类库的人并不都是具备了面向对象思想的人,通常知道如何继承和派生新对象就可以使用类库了,然而我们的思维并没有真正的转过来,使用类库只是在形式上是面向对象,而实质上只是库函数的一种扩展。
面向对象是一种思想,是我们考虑事情的方法,通常表现为我们是将问题的解决按照过程方式来解决呢,还是将问题抽象为一个对象来解决它。很多情况下,我们会不知不觉的按照过程方式来解决它,而不是考虑将要解决问题抽象为对象去解决它。
由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还是有待发展和改进的,我们势必对它有一个期待,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我们也不是全部都要丢弃,因为面向对象里面也有过程的东西,不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路是程序开发的一个主流的方面,也是对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个发展的新思路。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脱轨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比较传统,大多还是模仿高等院校,过度强调学生理论功底的培养,忽视了职业技术院校的岗位针对特色,从而影响了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往届计算机毕业生大多从事计算机销售、办公室文职等工作,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从事技术开发、网络维护等工作。另一方面,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计算机教学课堂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忽视了难点知识剖析和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教学工作缺乏实效性,无法体现计算机应用价值。
(二)教学资源匮乏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社会教学需求。对于当前职业院校而言,无论是教学设备设施、师资力量,还是实践教学场所资源都比较缺乏,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影响了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此外,计算机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原文是“科学”,改为“学科”较妥),部分新入职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不能有效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也比较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生源差异较大
从生源质量的角度来看,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虽然不断增加,但是生源质量是处于劣势的,所以教学难度也比较大。通常来讲,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是由于中考失败而选择职业院校,因而学生生源在学习能力、学习素养方面差异较大。同时,部分学生在选择就读专业,缺乏深思熟虑或是对计算机专业理解不够透彻,认为计算机是与游戏相关的专业。在正式开始计算机学习时,会发现根本与想象不同,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改革策略
(一)基于就业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
为了提升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质量,教师需要将就业目标作为教学导向,强调“精理论,重实践”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计算机行业的社会需求,培养社会紧缺的计算机人才。在制定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工作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社会调研工作,鼓励教师进入公司考察,让教师掌握当前计算机人才市场趋势,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在这样的调查工作中,教师会接受时代新思想,可以对传统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然后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掌握社会人才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职业院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教学,为学生提供定向培训,在强化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的同时,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二)加强计算机教学资源建设
首先:师资资源。为了保障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质量,职业院校可以为新入职的教师开展教学培训工作,鼓励在职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促进新思想和旧思想的融合,树立符合时展的教学理念,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提供保障。其次:加强计算机教学设备设施建设,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需求,职业院校可以加大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资金融入,更换年久失修的计算机设备,创建计算机程序编译、运行以及测试环境,为学生实践应用活动奠定基础。最后:鼓励教师学业深造。教师资源是计算机应用教育的基础保障,职业院校可以为计算机教室提供学业深造、出国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优化自我,逐渐实现教学能力的发展,为计算机应用教育奠定基础。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职业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时,不能延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打造学校的教学特色,构建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对于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而言,需要更加注重计算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化,更加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锻炼。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程序开发课堂、实验课堂、就业专题课堂,改善传统理论为主的课堂格局,丰富计算机教学方法。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打造竞赛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就业工作衔接起来,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构建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构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后期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改革深化的环境下,职业院校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改革工作非常重要,对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意义非凡。通过分析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总结出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方法以及明确教学目标等措施,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教学改革意见,有利于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会计电子化 企业 计算机
网络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对很多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会计也不例外。计算机信息化对会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会计已经依托计算机技术进入了电算化时代。 会计电算化就是基于互连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人机结合,来进行会计统筹工作。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一、企业内部施行会计电算化的形式变更
施行会计电算化得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会计工作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原则是:职务相分离,职权不相容,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各自确定的工作领域内工作各司其职,各级主管依照相应的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授权控制是最主要的组织原则。工作人员利用授权程序所提供的文件和口令,获得相应的权利,在会计电算化系统里处理授权范围内的业务。内部控制的形式已经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和程序软件控制。这就意味着在新的会计工作环境下,加强财务软件的系统权限控制、口令管理程序控制、修改程序控制、网络系统权限控制等工作成为内部控制的又一项重要的工作。
传统会计工作中,数据的来源于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借贷试算平衡以及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后进行的人工汇总计算,这样的数据处理形式迫使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同时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水平,否则计算出来的数据很容易出现错误。但是会计电算化会计环境下,财务人员只需要会操作相关的软件。录入原始数据或通过外部系统转入机制凭证并在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指导下进行会计分录,通过凭证的审核、修改、确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打印输出,科目汇总、借贷平衡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这样极大的提高的财会工作的效率而且最好得到的数据也更具有参考价值。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结算对象、企业内部控制范围、审计内容、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等的改变,对财会人员素质的更高要求。不懂得计算机的财会人员,会因为数据处理形式改变而无法实施跟踪核算,会因为不懂得电子化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审查和评价其内部控制,会因为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而无法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审计。实现会计电子化以后,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基于一定的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完备的核算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这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企业内部进行计电算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将向着更加深广的方向发展,将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会计电算化系统取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将是一种趋势。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财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操控能力问题
尽管计算机准确性高而且运行速度快,但同时也使系统失去人类所具有的对不合理、不合逻辑以及例外事项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因此需要要求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增加多种检查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的工作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也会有相对的变更。除了会计、财务专业人员外、还需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参与到会计统计工作中来。对于会计部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要求更高了。需要财会人员不仅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容控制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加广泛。另外传统的会计工作只需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既可。而会计电算化增加了许多内容,不仅需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还需要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计算机操作的管理、会计信息建立妥善的保管措施。
(二)会计的数据安全隐患
会计电算化中的数据大量集中存储于光、磁介质中。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财务数据是及其重要的内部资料。这些数据一旦被被盗、或者因为一些外在不可避免的原因造成数据毁损或者丢失。那么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光、磁介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这样保存数据的介质具有脆弱性的特点。在手工系统会计中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分散于各个人员和各个部门,而计算机处理的特点就是和存储的集中化,因此会对数据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威胁。一旦未经授权的人员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浏览其他部门数据和文件,就容易使得机密数据泄漏。
三、就当前企业内部电算化控制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和维护控制
对于会计电子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监督和审批制度。对会计数据设置不同的操作权。如果修改凭证,不管是冲销,还是重做,要有相应权限。要对修改部分留有痕迹,如操作员名称,修改内容,何时修改等,以便做到有据可查。2、对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采取严格的安全保密的措施。企业的财务人员建立数据备份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安全性的有效保障,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可以随时使用备份恢复系统。3、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财务人员的计算机系统,确保计算机可以正常的运行。4、企业需要派遣专人管理机房,保证机房设备安全。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执行主体的控制
在新的形式下建立新的授权的控制制度和职能分割制度是财务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重点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与程序开发、输人数据的控制、计算机操作,在可行的情况应该给予分离。2、建立以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素质为目的的控制措施,组织网络安全方面及高级程序语言的培训,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既懂审计和财会又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员。3、会计人员应该确定是否制定了有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传送、数据文件输入和输出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该项检查应该不仅涉及服务器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计算机终端、通讯设施及其他设备。
(三)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档案管理
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由下面几个方面构成:1,科学规定会计档案的有关权限。第五,保证会计档案安全与完整。2,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视同会计文档保管,保管期限截止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后的三年。3,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以计算机打印的书面形式保存,保存的有关规定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4,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或其他介质的措施。
目前计算机类岗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课程教学适合岗位需求,为了计算机专业的长远发展,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网络人才。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如何通过广泛应用互联网,并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现代化改造,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已经接入互联网,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企业网上的应用重点却处于较低的层面,主要是集中企业新闻和产品服务信息的、客户信息的收集等方面。网络应用人才的普遍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中有占八成的企业,其信息化发展,面临着网络应用人才缺乏的困境。网络技术人才的大量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潜在的就业方向及从事岗位
经统计表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的计算机网络的测试、维护、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企业内部网(Intranet)、小型局域网的规划设计、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与维护等
面向的岗位群有:计算机网络组建,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安装与维修,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图形图像处理等岗位。
计算机网络岗位能力所应具备的技术:
1、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
2、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能力:
3、网站规划设计与开发能力
4、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
三、某高职院校2009级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2009级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共98人,其中60%的毕业生就职于IT业,从事与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岗位,40%从事其它行业,岗位内容与计算机网络无关。
在就职于IT业的毕业生中,从事网络组建与维护的占25%,从事网站规划设计与开发的占28%,从事网络安全的占7%,从事网络应用软件的占5%,其它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
四、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高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缺乏系统知识结构,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差异太大,难以确定毕业生的能力特点。
(6)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差;
(7)市场适用能力较差,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缺乏对计算机最新技术的了解。
五、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反应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实用技能的训练的相对不足。一方面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未得到全面的实施。导致专业的部分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强调具有较中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因此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六、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专业培养计划是根据对网络技术体系和对企业网络技术岗位所需技术知识与实际技能的深入研究设计开发的。通过以上行业和岗位分析,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编程、网络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其专业特色既区别于研究生、本科教育培养的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师、网络系统集成师,更不同于中技类学校培养的网络操作员、网络维护员,而是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络安全与维护员,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开发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将成为面向应用领域的网络工程师。
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通过岗位的分析,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配置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以及往网站建设与管理的网络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网络及其相关产品的安装、调试工作;计算机局域网的系统维护、综合布线、施工、技术指导和管理,互联网应用等工作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设置行业的针对性
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领域是:计算机网络公司、通讯企业、大型网站、银行和证券公司、大型企业、电子商务类公司、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以网络管理与维护类、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类、网络工程类为主,以网络编程类、网络产品开发与营销类等为辅。
(三)专业设置岗位的针对性
网络工程重在网络技术原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产品与技术的销售、培训、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工程设计与实施等知识的应用;网站建设重在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站管理与安全、信息等知识的应用;网络编程重在程序的阅读、程序调试与简单程序开发等知识的运用。
(四)专业设置的适应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适用于以IT行业领域的网络工程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为主的职业岗位群,增强了学生择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适应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岗位:
(1)主要工作岗位: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网络工程公司从事网络系统方案的设计、网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从事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
(2)次要就业岗位: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软件公司网络协议层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小型电子商务项目的开发和维护和信息工程监理。
(3)其他就业岗位:网络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网络应用软件的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从事计算机的培训、服务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维修维护等工作。
(五)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我们应重视对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把握,对就业信息充分掌握,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结语
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使得各行业都迫切需要懂技术开发、会管理、能维护的复合型网络技术人才。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量几年来一直位居各类人才需求排行榜前列。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从业人员的变动,即使原来已经不缺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单位,也会产生新的人才需求。只要我们继续围绕网络策划、网站建设、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的应用与开发、网络产品的营销、网络安全等实用技术,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多规格的网络人才,我们的毕业生就一定能够更为社会所接受,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空间,具有连接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容易受到病毒、木马、间谍软件等恶意代码的攻击。利用计算机犯罪很难留下犯罪的证据,这大大刺激了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发生,使计算机犯罪迅速地增加,这就使网络系统面临很大的威胁,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本身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对网络本身的威胁包括对网络设备和网络软件系统平台的威胁;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除了包括对网络中数据的威胁外,还包括对处理这些数据的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威胁。
1.人为的无意失误
人为的无意失误是造成网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管理员在这方面不但肩负重任,还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网络管理员稍有考虑不周,安全配置不当,就会造成安全漏洞。另外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不按照安全规定操作,一些无意的行为,如:丢失口令、非法操作、资源访问控制不合理、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以及疏忽大意允许不应进入网络的人上网,或将自己的账户随意转借他人与别人共享等,这些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人为的恶意攻击
人为的恶意攻击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人为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系统和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和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网络瘫痪或机密泄漏。
3.病毒感染
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它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精确拷贝或者以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计算机病毒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计算机病毒的花样不断翻新,编程手段越来越高,其蔓延范围广泛,增长速度惊人,损失难以估计。它像灰色的幽灵附在其他程序上,防不胜防。特别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病毒的空前活跃,网络蠕虫病毒传播更快更广,Windows病毒更加复杂,带有黑客性质的病毒和特洛伊木马等有害代码大量涌现。
4.系统的漏洞及“后门”
计算机系统漏洞是程序在设计、实现或运行操作上存在的错误,被黑客用来获取信息,取得用户权限、取得系统管理权限或破坏系统。操作系统及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无漏洞的。编程人员为自身的方便在软件中留有“后门”,一旦“漏洞”及“后门”为外人所知,就会成为整个网络系统受攻击的首选目标和薄弱环节,大部分的黑客入侵网络事件就是由系统的“漏洞”和“后门”所造成的。曾经出现过的黑客攻击网络内部的事件,这些事件大部分是安全措施不完善所招致的苦果。
根据网络漏洞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位置和利用漏洞攻击的原理,漏洞可以分为系统漏洞和人为漏洞两类。系统漏洞是指硬件或软件因为设计或制作生产时产生的能被利用的漏洞,这些漏洞有很多都是由于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员对网络环境的不熟悉、工作失误造成的,无论是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还是单机应用软件都广泛隐藏着漏洞。人为的漏洞也有两类,一类是故意留下来的,网络管理员或程序开发者为更好地控制网络,往往预留秘密通道,以保持对网络的绝对控制;另一类是因为管理员的疏忽而产生的。
二、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没有一个安全的管理体系作保障,就谈不上网络的安全。管理是多方面的,有信息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机构的管理等,它的作用是最广泛的,是网络安全的灵魂。
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主要是从技术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强保密管理的力度,使管理成为信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泄密隐患的技术检查,对安全产品、系统的技术测评;制度管理主要是指各种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制定、监督执行与落实。光依靠技术不能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因为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先进的技术可能就过时了,应该积极培养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对广大的一般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统一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网络治理员和终端操作员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选择不同的口令,对应用程序数据进行合法操作,防止用户越权访问数据和使用网络资源,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和及时备份数据。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Firewall)一词来源于早期欧式建筑中为了防止火灾的蔓延而在建筑物之间修建的矮墙。计算机网络中的防火墙是指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是这一类防范措施的总称。防火墙主要用于逻辑隔离外部网络与受保护的内部网络。在互联网上防火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模型,通过它可以隔离风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连接,同时不会妨碍人们对风险区域的访问。防火墙可以监控进出网络的通信量,仅让安全、核准的信息进入。目前的防火墙主要有包过滤防火墙、防火墙和双穴主机防火墙三种类型,并在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套完整的防火墙系统通常是由屏蔽路由器和服务器组成。屏蔽路由器是一个多端口的IP路由器,它通过对每一个到来的IP包依据组规则进行检查来判断是否对之进行转发。屏蔽路由器从包头取得信息,例如协议号、收发报文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标志以至另外一些IP选项,对IP包进行过滤。服务器是防火墙中的一个服务器进程,它能够代替网络用户完成特定的TCP/TP功能。
由于防火墙是一种被动技术,它假设了网络边界和服务,对内部的非法访问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因此,防火墙适合于相对独立的网络。虽然防火墙技术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实施安全防范的最佳选择,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防范外部刻意的人为攻击;不能防范内部用户攻击;不能防止内部用户因误操作而造成口令失密受到的攻击;很难防止病毒或者受病毒感染的文件的传输等。
3.数据加密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信息加密技术是其他安全技术的基础。加密技术是指通过使用代码或密码将某些重要信息和数据从一个可以理解的明文形式变换成一种复杂错乱的不可理解的密文形式(即加密),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阻止信息泄露或盗取,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的方法很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开发表的各种加密算法多达百种,常用的算法有简单加密方法、对称算法、公钥算法等。简单的加密方法有:换位和置换。换位和置换是两种主要的编码方法,是组成最简单的密码的基础。换位很像是一种字母游戏,打乱字母的顺序,并设法用这些打乱的字母组成一个单词。在换位密码中,数据本身并没有改变,它只是被安排成另一种不同的格式,有许多种不同的置换密码,有一种是用凯撒大帝的名字命名的,即凯撒密码。它的原理是每一个字母都用其前面的第三个字母代替,如果到了最后那个字母,则又从头开始算。字母可以被在它前面的第n个字母所代替,在凯撒的密码中n就是3。基于密钥的密码算法,这种算法通常有两类:对称算法和公开密钥算法。对称算法,就是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大多数对称算法中,加、解密的密钥是相同的,它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个密钥。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钥就必须保密。这一类算法的优点是有很强的保密强度,且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和攻击,但其密钥必须通过安全的途径传送。因此,其密钥管理成为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
4.防病毒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上,即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他资源传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病毒主要由数据破坏和删除、后门攻击、拒绝服务、垃圾邮件传播几种方式对网络进行传播和破坏,造成线路堵塞和数据丢失损毁,建立统一的整体网络病毒防范体系是对计算机网络整体有效防护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