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3 09:46: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和历史的关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和历史的关系

篇(1)

0.引言

气候影响文化景观,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其文化景观也不同。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河南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自然单元的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比较温和,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全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河南的文化景观与河南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1.地理环境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夏代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之中,历史上河南又有“中州”、“中原”之称。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

2.自然景观

河南境内有奇峰耸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迭嶂、气势磅礴的伏牛山,岗峦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大别山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间不乏许多名山奇观,如气魄宏伟、古迹棋布的中岳嵩山,怪石嶙峋、风景幽奇的鸡公山,景色秀丽的云台山,异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河南河流如网,水库棋布,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游览胜地。远眺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黄河,长天无垠、天水一色,给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之感。山水楼台交相辉映的百泉湖,烟波浩渺、富有南国旖旎风光的南湾湖,吐珠喷玉、各具特色的珍珠泉、喷玉泉,千姿百态、神奇曼妙的自然溶洞,都独具特色、情趣各异。目前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31个,总面积达0.17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岳嵩山、龙门山、鸡公山、云台山和王屋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个;森林公园55处。

3.气候概观

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9.5℃,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2~2°C。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6~8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45~67%,年均日照1140.1~2525.5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和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南北两个气候带的优点兼而有之,具有南北之长,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此线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此线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加上南北所处的纬度不同,东西地形的差异,使河南的热量资源南部和东部多,北部和西部少,降水量南部和东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气候的地区差异性明显。河南西靠广阔的欧亚大陆,东近浩瀚的太平洋,冬夏海陆温差显著,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季风气候对农业有利的方面是主导的,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60%。

4.历史、文化景观

除了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河南还有很多丰富的人文景观。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多如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吴道子等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留下的大量的遗迹遗物等,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鉴史、可以育人,可以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大作用。

5.结论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为后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平均年总辐射量456~511KJ/c㎡,日照时数在2200h以上,≥10℃的活动积温4300~4700℃,年降雨量600~800mm,无霜期大多在200~220d,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由于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界的边缘地区,所以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贯穿河南省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的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河南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的美称,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因为河南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河南在历史上和现在社会上都占着重要的社会地位。河南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景观,与其当地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周克前.河南历史气候研究.气象出版社,1990,07,04.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l).

篇(2)

现在很多中专学校在如何处理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关系这个问题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把“就业导向”简单总结为“毕业上岗”,一切教学活动和课程设置均以“就业”为核心,唯“上岗”为第一要务,而往往忽视了个人继续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基石-----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出现了许多学校“师傅带徒弟”般的职业培训式极端做法。

职教是平民教育,是面向广大劳动者的教育,是以谋生为职业的教育。如何提高我国广大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阶段,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生源素质相对较低,基础知识薄弱是不争的事实。但众所周知,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人以后发展的基石和根本,尤其是当今信息社会,时展一日千里,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是无法跟上时展步伐的,所以在职业教育教育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绝对不能轻易放弃的,不能把文化课的学习简单理解为“为专业课服务”。

同时,我个人认为,职业性首先不是技能培训问题,而是职业素质问题,职业教育也不等同职业培训。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说高素质人才,没有高素质当然就谈不上是人才。因此,我更认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因其文化知识相对匮乏,文化知识的积累就显得更加重要。文化知识水平越高,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就会越强。在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就更容易融会贯通,学半而功倍。在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才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在中职教育活动中是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共同发展提高的关系,二者的作用目标具有同一性。

那么如何处理好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第一任职岗位技能,这是我们培养目标定位当中最基础的层次;二是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在所学专业的岗位群中有较强的转换适应能力;三是要培养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根据行业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模式,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平台,使学生具备平台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学任务要由培养“认知能力”为主向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的转变。

其次,工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教学制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及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伏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联系实际、贴近经济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要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到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继续教育和不断发展的需要,是未来就业、从业的需要。

篇(3)

关键词 三种意识 SIPOC原则 长效机制

一、背景

随着市场的发展,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作为国有企业,顺应市场变化,满足顾客需求,打造高精尖制造企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西控公司近年来提出以“危机意识 责任意识 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三种意识”价值观,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规范标准制造企业。作为精密壳体组合件加工为主的60分厂,践行“三种意识”目的即为平准运行,顺畅产出,落实到具体工作宗旨则是履职尽责,凸显问题,快速解决,以确保标准高效运行。

近年来,60分厂结合自身特色,全面开展精益制造模式体系建设,引入多种管理创新工具,各领域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现已初显成效。但随着管理的深入,各管理工具虽应用良好,但整体效能的发挥不够,且协同性不足。为全面提升分厂产能,建立规范标准管理体系,60分厂结合“三种意识”,明确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管理体系,以平衡计分卡落地作为体系框架,结合管理创新工具包,辅以班组建设等民主管理手段,将各项管理工具明确解决目标和路径,使管理方法目标统一化、体系化、系统化、整体化和协同化,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

二、内涵

通过平衡计分卡落地牵引,贯通上下;生产计划能力平衡模型自下而上,反映问题;班组建设搭建平台,落实工作;SQCDP系统全员参与,凸显问题;分层例会逐层上报,快速响应;精益管控平台显现问题,实时监控;QCD会议持续改进,监督落实;标准作业监督检查,规范指导;流程梳理完善体系,标准管理;薪酬改革激发热情,提升士气…管理创新工具的全面应用,以快速响应解决问题为目标,利用长效化的可持续改进机制,借力可量化的班组建设民主管理模式,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对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的搭建,构建以精益思想和精细管理为核心的高效制造企业,促进分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精益化生产现场的目标。

三、做法

(一)践行文化,三种意识指明方向,思想引领保证体系

深入贯彻理解公司提出的“三种意识”文化理念的核心和内涵,将“问题”作为一线机加分厂落实“三种意识”的根基,以问题解决践行责任,以问题消除挑战危机。明确指导思想和目的,通过企业文化宣贯,使全员明白其内涵和意义,明确长存“三种意识”,直面危机和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即为建立一套长效保证的发现问题、消除问题的管理体系,即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机加分厂管理体系。用“软实力”凝心聚力,达到“上下同欲”的效果,确保体系建设得到认可,全员参与,有效落实。

(二)自上而下,明确四级管理层级,促进管理体系落地

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是现代企业的要求,纵观分厂组织机构,明确分厂级、工段级、班组级、工位级四级管理层级,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选择平衡计分卡及生产计划作为贯通上下,细化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内容的有效工具,通过建立分厂内外部计分卡,贯彻落实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各工段(室)指标责任书,明确管理基线,将问题点前移,及时发现纠偏;细致分解分厂级计划,紧抓重点长线任务,平衡瓶颈资源,作准做实做细周计划日班产,严管控细考核,实现以指标承接联动上下,以任务牵引暴露问题的管理模式。

(三)自下而上,凸显问题及时纠偏,确保问题快速解决

企业的管理体系搭建是从上而下的,而问题的发现和反馈却是自下而上。通过平衡计分卡落地分解,建立可量化的四级考核制度,特别是作为关键控制过程的“班组”,通过承接重点任务指标,量化考核要求,以“班组达标”来确保“分厂指标结果”有效完成。同时明确问题关注点,梳理可造成任务拖期的各类过程指标,按照指标类别分为SQCDP五类,借助SQCDP系统可视开发,分层例会,精益管控平台,QCD持续改善这些工具,规范问题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机制,将扫清“暗礁”的道路理通顺,从而确保“平准”、“顺畅”。

(四)上层带动,规范标准管理模式,保障体系有序运行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新的管理模式的实行,必须要从顶层策划,顶层贯彻。在分厂各级管理者包括班组大员及重点岗位中全面实行管理者标准作业,确保任务明确,检查规范,考核到位;建立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分析机制,按规定周期总结,及时暴漏问题,实时纠正偏差;建立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将领导业务域划分至班组、工段,亲自参与其中,并鼓励班组、工段自主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

(五)持续改善,梳理流程薪酬改革,建立长效改进机制

企业的发展和体系的搭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初步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后,需不断持续改进,点滴改善才能形成长效机制。认真梳理分厂各级作业流程,明确流程清单,识别重点流程,以SIPOC原则对流程进行逐一评审,优化,以流程显性化,执行表单化,行动规范化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同时辅以薪酬改革,适应新形势,激发员工积极主动性。

四、成效

自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分厂各项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总工时较上年度增加2.2%,工人完成工时增长6%,在制品占用下降21.13%,关键生产指标完成率提升39%。同时规范、标准了管理体系,有效有何各项管理创新工具并快速见效,建立了问题快速反映机制,持续改进机制,分厂产能得到较大提升。

篇(4)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2

1前言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也是人类的立命之本。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新开垦的难度逐步加大,人地矛盾也更为明显,因此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而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并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探索,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政策改变,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致使我国耕地质量逐渐降低。而在当前耕地质量已逐渐成为制约粮食和食品安全、农业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的情形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方能逐步提升耕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力。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目前已经将提高耕地质量作为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存粮于地”的战略举措来抓,在大规模实施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同时,对耕地质量管理提也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以此来全面落实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在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2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明确大目标的前提下,理清思路,逐步完成具体的目标和相关的要求。耕地质量的信息化管理涉及到大量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处理、统计和分析计算。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如今,我国在耕地保护以及管理工作中取得一定进步,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的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地方参与、上下级相互联动、部门之间与地方之间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节约成本并增产增效的显著成就。我国各地方通过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现代制图等先进科学技术,运用标准规范化的工具,确实进行耕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实现了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当然,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生产生活中农业活动的比例不断降低,工业活动的比例不断升高,这种经济结构的革新导致了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这样也使得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城镇靠拢,城镇化程度加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强耕地信息化管理的工程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通过讨论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3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城镇化进程下,对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既有正面的效应,又有负面的影响。当城镇化进程较慢时,城市发展的模式是以扩大城市土地面积的外延式发展为主要方向,这时,城市化建设用地外延增长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而城镇化发展对耕地资源的正面效应则表现在城镇化能有利于使耕地资源保持动态平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伟大的中国劳动人民仅用占世界不到百分之十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凡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长期以来都受到了来自人口不断增长、农产品需求增长、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多重压力。如今,在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形下,耕地质量也不断下降,如果耕地质量下降势头又无法遏制,将给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当前,我国耕地质量化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没有对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全面加强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慎重对待。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要按照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统筹安排、落实部署,真正实现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全面保护、建设与管理。这些措施手段,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耕地保护的内涵,另一方面形成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建设与管理的抓手。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一些弊端与不足也逐步显现,比如一些地方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思想还不统一、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再如各项有关政策措施相对独立,没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整体合力。国土资源部关于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条例的颁布,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方面的疏漏,从总体上绘就了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美好蓝图,同时也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将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做到精益求精,然而,重视力度不够以及由此导致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所产生的的弊端依然十分明显。政府应当将规划等土地管理的手段,纳入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体系之中。其次是相关体制和机制亟待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做出整理并修订。其次,政府应当承担起监管的职责,切实将保护、管控、建设、监测等工作全面落实,真正做到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实际。

3.2信息化起步晚

相比国外科学技术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我国许多高新信息化技术,诸如GPS、GS等技术均处于起步阶段。这样也造成了我国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因此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均存在许多弊病,有待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

3.3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由于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农业、发改委、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的各种专业人才。然而,参与到当前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工程中的人员多没有相关行业经验,不仅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甚至对整个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也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也间接导致了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较多可以避免的问题。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要重视耕地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监管机构,按照事权统一协调原则,适当增加编制,壮大和充实队伍,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更好地承担起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

此外,我国耕地资源还面临了高产稳产田面积下降、中低产田比重扩大、土壤退化严重、水利设施老化、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比较严重、耕地污染加剧、田间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减弱以及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等问题。

4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合理措施

4.1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政府要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对耕地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的意识;提高广大人发群众对耕地质量的保护意识,提高广大农民对耕地用养的保养意识,提高农业行政部门对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意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有关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建议:一是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衡阳市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以统筹全市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各项工作。二是在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耕作质量保护宣传活动,以提高全民耕地质量意识。近几年来,我市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与地力建设实用技术,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有所加强。但由于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对耕地使用上的不合理,耕地质量建设过程中的不科学,耕地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到位等三个方面。

4.2设定统一标准

利用当前耕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结合以往的耕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本耕地基础资料,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统一的标准,建设基础数据库,以行政村或者镇为单位进行单位设片,按照国家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结合现有的耕地资源利用现状数据,制备成套合图以作工作底图,收集基本耕地资源信息利用情况,做好各项技术以及资料的准备工序,落实责任人制度。要完成基本耕地管理系统的统一化建立,实现能将耕地利用现状、标准耕地、耕地利用规划等多种数据在国土资源部门进行汇总并备案,方便统一管理以及查询,为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从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着手。由于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运用的多种先进信息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指导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节。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还能减少因为在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操作误差,进一步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5小结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最为直接的影响将会是城市空间随之扩大,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也将逐渐加大。因此,我们必须合理的控制城镇用地的规模,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来方便协调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各项关系,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在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棘手的难题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来解决,共同为构建安定祥和的城市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术平等、结构开放、格物致知的文化理念,强调公平的、开放的、探究的学习文化形态。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影响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决定着该课程的推进状态,影响着培养智慧创造型人才的课程功能与价值的实际彰显。课程管理在于明确课程角色分配,强调课程执行时的角色分工和责任管理。从学习论视域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校本化指导学生高层次学习的特征,要求教师依据学生认知经验,提供大量学习工具和信息,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活动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社团活动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6年在其研究报告中归结了三种教育研究类型:一是倾向性研究,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二是因果研究,重在建立因果效应;三是机制研究,需要探寻X因素造成Y因素的机制和过程。在实践中,三类问题是紧密联系的[1]。本文所进行的机制分析,侧重点并不在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个体大脑内部的认知机制,而更多关注自然场境中,个体在整个文化境脉中与人之间的互动学习机制,是一种对课堂生态整体关系的研究,一种需要从个体、课堂共同体、情境活动多方面整合人的认知和环境互动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经验型课程,是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学生尝试、经历、思考、总结为学习形态的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课程,强调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强化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方面的基本责任和权力,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求。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顺应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特色课程。

一、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文化”有许多定义,但是大家一致认为,每个社会个体都在学习他们自己的文化,并将复杂的价值观和行为系统加以内化。布鲁纳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文化是描述、理解课程的一面镜子。他在《教育文化》一书中写道:学校课程和课堂氛围总是受一些明确的计划和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这些价值观和关于社会阶段、性别以及社会权利的考虑之间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程是反映文化信念和社会价值观的一面镜子。

1.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的内核。要孤立课程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有意识地坚持某一种特定的哲学理论,保持一种特定的办学理念,课程文化才会凸现。从学习视角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究的课程文化。学校校长对课程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教师在学校课程文化的大背景下,把理念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一种将探究的课程文化坚持落实的课程执行力。

国家制定的学校课程标准,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年段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约瑟夫把课程取向概括为六种文化:工作和生存训练;承接圣典;发展自我;建构理解;思考民主;正视主导秩序。[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建构理解、发展自我为总的价值取向,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于经验自主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考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让学生的经验在重组过程中,获得兴趣、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综合性、实践性、活动体验性等课程特征以外,还要强化课程民主性的文化特征,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生态环境中,学生处在心理安全、自由畅想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创新和创造发明。大家一致困惑于中国学生知识考试排位世界前列但创造性人才缺失,主要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缺乏一种课程民主的文化。教师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权威,书本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法典。从幼儿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学生是在考试分数的指挥下学习,直接导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损伤。国家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目前,部分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团队活动或者传统的班级主题活动,这是一种误区。虽然两者都是经验性活动课程,但是课程目标、功能、形式却是完全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直觉体验——图像建构——概念抽象”的认知建构过程,并不仅仅是参与和体验,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整合成新的认知结构,其中包含着方法、策略、态度等默会性知识的习得。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校,学校文化就是办学理念、教育信仰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师生一致性行为。信仰决定理念,理念产生语言,语言变为行为,这是学校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较多学校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文化行为缺失。教育要平等,学校要民主,教学要互动,学生要自觉,教师要终身学习……这些理想单靠学科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学科课程有其特征和具体学习任务,结构性、知识体系性比较强,教师的指导地位就相对突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活动课程,在人际关系方面,师生的参与角色平等,互动交流、主动学习比较学科课程而言有很大的开放空间。纵观中国历史上许多名校,如南开中学,格致中学,西南联大等,没有一所学校不倡导手脑结合、学术民主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不好的学校,绝不可能是一所品牌学校。

3.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要从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必须依靠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执行。专业教师是实现课程的主体,然而,在课程改革前期,教师思想准备不足和缺乏技术支撑的弊病极为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目标难以真正凸显。而今,新课程改革经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正在逐步进入成型阶段,一定要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落实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对课程文化的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唤醒教师课程意识、激活教师课程执行力的能力。教师课程执行力指教师在学习视域下设计、组织、调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课程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研究基于学习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把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开放性、活动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永恒的主题。传统的管理重点放在组织制度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人事考核系统三方面,很少考察学生进行的有效性、高层次的学习行为,直接导致教学和学习效率低,师生学业负担重。在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就是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本”,即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高效能的课程管理就要杜绝教育功利主义的泛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本投入,重视隐性长效学习成果的产出,避免产生学生厌学、学习情感缺失的恶果。

1.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分工与责任管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管理单位是学校,这种非同寻常的管理性质增强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的自主性,也提升了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为营造一个办学特色鲜明、有丰富多彩环境文化的品牌特色学校提供了一个发展性平台。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它不是“国家课程”,事实是,落实该课程的本质在于校本化地实施。所谓“校本课程”,则是另一个视野中的课程分类名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校长是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校长必须在深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参与或者授权参与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其中包括课程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实施细则等等,在战略宏观层面为学校的课程发展指明方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选配适合学生认知经验的有效内容和方法,从微观层面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要求灵活、开放,便于调控和生成。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年级越高,学生的认知经验越丰富,高层次学习效果和要求也就越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讲究元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习得,要不断深化学生的默会性知识,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学校和教师并不是以考核的方式去督促学生和考查学生。主要是学生对课程计划和课时方案适应性的元评价;课程学习的达成度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或者老师参与的师生共同评议的操作模式,使用“质”的形成评价方式,淡化“量”的等级考核。

2.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资源管理。从管理学角度看,资源管理主要包含人、财、物、时、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管理重点是学习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资源的管理。

学习生态环境又分物质环境和精神、心理环境,它跟课程文化紧密相连。有的学者也把学习生态环境管理表述为课程文化管理,这是不同视野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关于学习生态环境在“课程文化解读”部分讲得比较多,这里不再重复。

学生学习资源包括室场、图书、网络、实验器材、学习工具、成人指导、实践基地、学习实践等等。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因此,许多学者把学生也视作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使用和优化现有的资源,二是开发和利用隐性的学习资源。例如学习时间,到底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综合实践能否与其他学科学习时间相叠加?……许多课题不是靠统一的行政命令或硬性的制度规定所能解决的,这要靠教师的协调技巧。资源管理必须做到:为所有学生提供必要的、公平的学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需求,做到利用和开发并举,讲究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资源衰竭的周期。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组织一些学材。学材并不等于教材,教材一般指学科类教科书,学材一般指操作手册、工具使用说明、学习单、视频资料等等。组织学材,例如提供网址、实习场地、劳动安全说明等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专业跨度大,综合技术性强,在知识、技能跨领域的复杂条件下,建议学校建立教师合作团队,或者制定教辅人员制度,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建设。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流性学习方式,跟“听中学”的传授性学习方式相比较,有耗时多,效果慢的弊病。在工业社会效率至上的理念下,研究性学习不是主流方式。客观说,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靠课内的几个教时,是不能完成课程目标的,因此,社团活动就是主要的渠道。目前,很多学校把社团活动等同于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是以前传统的第二课堂,实际上这是穿新鞋走老路。社团活动并不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社团也不是兴趣小组。社团是一种自组织,是一种学生自治性的学习共同体。参加社团必须是自愿的,组织领导是民主海选的,教师和学生的所有人际和事际关系都是平等的。所有社团的组织机构、章程和管理并不是学校制度,而是在社团活动过程中由学生自我完善的。课题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以及方法的选配完全由社团民主决议,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当然,小学生自治能力弱,教师的引导要多一点,中学要注意把握道德标准和政治方向。社团活动的校本化是衡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推进,课程理念已经比较普及,但是,从理念转化为操作性行为,尚需一个过程。从学习论视域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能帮助我们感悟到新课程的真谛,同时,也为“十二五”阶段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寻找到一条“文化塑校”的创新之路。

篇(6)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6年在其研究报告中归结了三种教育研究类型:一是倾向性研究,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二是因果研究,重在建立因果效应;三是机制研究,需要探寻X因素造成Y因素的机制和过程。在实践中,三类问题是紧密联系的[1]。本文所进行的机制分析,侧重点并不在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个体大脑内部的认知机制,而更多关注自然场境中,个体在整个文化境脉中与人之间的互动学习机制,是一种对课堂生态整体关系的研究,一种需要从个体、课堂共同体、情境活动多方面整合人的认知和环境互动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经验型课程,是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学生尝试、经历、思考、总结为学习形态的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课程,强调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强化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方面的基本责任和权力,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求。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顺应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特色课程。

一、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文化”有许多定义,但是大家一致认为,每个社会个体都在学习他们自己的文化,并将复杂的价值观和行为系统加以内化。布鲁纳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文化是描述、理解课程的一面镜子。他在《教育文化》一书中写道:学校课程和课堂氛围总是受一些明确的计划和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这些价值观和关于社会阶段、性别以及社会权利的考虑之间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程是反映文化信念和社会价值观的一面镜子。

1.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的内核。要孤立课程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有意识地坚持某一种特定的哲学理论,保持一种特定的办学理念,课程文化才会凸现。从学习视角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究的课程文化。学校校长对课程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教师在学校课程文化的大背景下,把理念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一种将探究的课程文化坚持落实的课程执行力。

国家制定的学校课程标准,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年段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约瑟夫把课程取向概括为六种文化:工作和生存训练;承接圣典;发展自我;建构理解;思考民主;正视主导秩序。[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建构理解、发展自我为总的价值取向,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于经验自主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考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让学生的经验在重组过程中,获得兴趣、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综合性、实践性、活动体验性等课程特征以外,还要强化课程民主性的文化特征,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生态环境中,学生处在心理安全、自由畅想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创新和创造发明。大家一致困惑于中国学生知识考试排位世界前列但创造性人才缺失,主要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缺乏一种课程民主的文化。教师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权威,书本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法典。从幼儿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学生是在考试分数的指挥下学习,直接导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损伤。国家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目前,部分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团队活动或者传统的班级主题活动,这是一种误区。虽然两者都是经验性活动课程,但是课程目标、功能、形式却是完全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直觉体验——图像建构——概念抽象”的认知建构过程,并不仅仅是参与和体验,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整合成新的认知结构,其中包含着方法、策略、态度等默会性知识的习得。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校,学校文化就是办学理念、教育信仰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师生一致。信仰决定理念,理念产生语言,语言变为行为,这是学校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较多学校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文化行为缺失。教育要平等,学校要民主,教学要互动,学生要自觉,教师要终身学习……这些理想单靠学科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学科课程有其特征和具体学习任务,结构性、知识体系性比较强,教师的指导地位就相对突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活动课程,在人际关系方面,师生的参与角色平等,互动交流、主动学习比较学科课程而言有很大的开放空间。纵观中国历史上许多名校,如南开中学,格致中学,西南联大等,没有一所学校不倡导手脑结合、学术民主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不好的学校,绝不可能是一所品牌学校。

3.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要从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必须依靠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执行。专业教师是实现课程的主体,然而,在课程改革前期,教师思想准备不足和缺乏技术支撑的弊病极为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目标难以真正凸显。而今,新课程改革经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正在逐步进入成型阶段,一定要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落实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对课程文化的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唤醒教师课程意识、激活教师课程执行力的能力。教师课程执行力指教师在学习视域下设计、组织、调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课程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研究基于学习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把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开放性、活动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永恒的主题。传统的管理重点放在组织制度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人事考核系统三方面,很少考察学生进行的有效性、高层次的学习行为,直接导致教学和学习效率低,师生学业负担重。在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就是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本”,即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高效能的课程管理就要杜绝教育功利主义的泛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本投入,重视隐性长效学习成果的产出,避免产生学生厌学、学习情感缺失的恶果。

1.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分工与责任管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管理单位是学校,这种非同寻常的管理性质增强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的自主性,也提升了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为营造一个办学特色鲜明、有丰富多彩环境文化的品牌特色学校提供了一个发展性平台。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它不是“国家课程”,事实是,落实该课程的本质在于校本化地实施。所谓“校本课程”,则是另一个视野中的课程分类名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校长是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校长必须在深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参与或者授权参与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其中包括课程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实施细则等等,在战略宏观层面为学校的课程发展指明方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选配适合学生认知经验的有效内容和方法,从微观层面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要求灵活、开放,便于调控和生成。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年级越高,学生的认知经验越丰富,高层次学习效果和要求也就越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讲究元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习得,要不断深化学生的默会性知识,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学校和教师并不是以考核的方式去督促学生和考查学生。主要是学生对课程计划和课时方案适应性的元评价;课程学习的达成度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或者老师参与的师生共同评议的操作模式,使用“质”的形成评价方式,淡化“量”的等级考核。

2.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资源管理。从管理学角度看,资源管理主要包含人、财、物、时、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管理重点是学习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资源的管理。

学习生态环境又分物质环境和精神、心理环境,它跟课程文化紧密相连。有的学者也把学习生态环境管理表述为课程文化管理,这是不同视野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关于学习生态环境在“课程文化解读”部分讲得比较多,这里不再重复。

学生学习资源包括室场、图书、网络、实验器材、学习工具、成人指导、实践基地、学习实践等等。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因此,许多学者把学生也视作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使用和优化现有的资源,二是开发和利用隐性的学习资源。例如学习时间,到底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综合实践能否与其他学科学习时间相叠加?……许多课题不是靠统一的行政命令或硬性的制度规定所能解决的,这要靠教师的协调技巧。资源管理必须做到:为所有学生提供必要的、公平的学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需求,做到利用和开发并举,讲究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资源衰竭的周期。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组织一些学材。学材并不等于教材,教材一般指学科类教科书,学材一般指操作手册、工具使用说明、学习单、视频资料等等。组织学材,例如提供网址、实习场地、劳动安全说明等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专业跨度大,综合技术性强,在知识、技能跨领域的复杂条件下,建议学校建立教师合作团队,或者制定教辅人员制度,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建设。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流性学习方式,跟“听中学”的传授性学习方式相比较,有耗时多,效果慢的弊病。在工业社会效率至上的理念下,研究性学习不是主流方式。客观说,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靠课内的几个教时,是不能完成课程目标的,因此,社团活动就是主要的渠道。目前,很多学校把社团活动等同于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是以前传统的第二课堂,实际上这是穿新鞋走老路。社团活动并不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社团也不是兴趣小组。社团是一种自组织,是一种学生自治性的学习共同体。参加社团必须是自愿的,组织领导是民主海选的,教师和学生的所有人际和事际关系都是平等的。所有社团的组织机构、章程和管理并不是学校制度,而是在社团活动过程中由学生自我完善的。课题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以及方法的选配完全由社团民主决议,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当然,小学生自治能力弱,教师的引导要多一点,中学要注意把握道德标准和政治方向。社团活动的校本化是衡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推进,课程理念已经比较普及,但是,从理念转化为操作,尚需一个过程。从学习论视域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能帮助我们感悟到新课程的真谛,同时,也为“十二五”阶段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寻找到一条“文化塑校”的创新之路。

篇(7)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ccording to policy in one share process, involve a wid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experience each phas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my personal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st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sugges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为了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具备一个完整科学的工作流程是保证造价管理高质量、高效率、低损耗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之一。一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从发生伊始至结束阶段都需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逐步实施,其总体流程应该是固定的。但是,由于总流程下的各分流程总会因为区域不同、客观条件不同或施工情况不同而略有差别。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设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总流程及各个分流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1.1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不严谨

我国在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中一般都会将管理与控制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和竣工结算两个阶段,如此的造价管理模式存在的缺失是未能将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纳入到整个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管控体系中而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模式漏洞

就我国造价管理模式的现状而言,关于造价管理建立相关监理模式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不小。我国的监理机构是以优化安排设计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和加重设计单位负担为工作重心,可研报告中所列项目的设计应有计划分步实施,上级领导部门下达设计任务时可同时下拨分部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现场安全及工程实施进展情况等,而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造价控制与管理却少关注,尤其是工程变更项。

(三)施工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实质性的联系不多

建设单位派任的现场监理通常对工程管理技术及造价管理业务的熟悉程度不足,而工程投资成本控制则主要是以建设单位派任的监理人员把握为主。监理人员的素质将决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成本管理的综合业务水平,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联系单和工程设计变更极具增加的问题。施工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实质性的联系不多则间而之地给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造成成本浪费。

1.2 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优化措施

(一)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上级管理部门主要掌握项目投资的最终决定权。在进行可行性报告的审查工作时必需要重视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这对于我国对水利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展开有效工作是十分有利的。而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的优化措施主要还是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加强审核。依据具体的施工状况选择配套的设备及技术。在对工程建设项目初步熟悉程度如建设工程的规模性质、用工人数、施工周期、运输保证及材料设备供应等等。然后对项目所参与的对象进行优化选择,对施工组织计划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最后选定最为合理的“人、材、机”资源配置计划方案,并做好每一项施工准备工作。同时,还需要正确处理造价控制管理与工期、质量及进度的辩证统一关系,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投资决策阶段还需要加强图纸的会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遵循严格签证的审核制度,确保签证质量保证以通过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签证方式来规范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成本管理,并配合现行造价管理的规范保持一致性。另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对市场材料的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时刻了解市场动态,进行有效地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如若在签证过程中出现变更情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具签证变更证明,杜绝非人力抗拒的窝工、返工现象发生,不致影响水利建设工程的工期和进度。

(二)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阶段开始之前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造价成本清单编制。保证在阶段设计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尽量避免大量的设计变更。因此,在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共同协作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设计质量关,保证递交工程设计文本具有高质量,明确各方权利及职责,可据条件实施奖惩制度以发挥必要的绩效作用。同时相关设计单位要做好长远计划,从基层抓起培养苗子的工作,通过精明专家来指导教育,并配合实践参观、定期参与设计评比等活动加强培养工程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

(三)施工阶段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核心是进行目标分解落实,在施工承包合同中一般会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和节点,然后将工期进度和投资成本都分解到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中去。实现在施工阶段可随时进行投资成本的偏差分析与控制纠偏,保证造价过程的动态管理,使得投资造价成本始终能够处于可控与在控的范围之内。同时,优化技术措施与合理组织施工和在承包施工单位进场之后还需要对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及措施认真组织审查工作,并帮助施工单位尽量紧缩“人、材、机”的投入成本,以控制避免窝工及设备闲置带来的损失,使之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实际的需要。

(四)竣工阶段

水利工程竣工决算阶段通过加强结算管理工作,审核到位具体。而针对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出现的偷工减料问题必须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谨、认真和真实地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工作。

二、水利工程优化造价管理的建议

2.1投资决策阶段

(一)确定项目合理规模

当项目单位产品的报酬为一定时,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生产规模成正比。效益规模的客观存在对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意义重大而深远,可以充分利用规模效益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规模合理化受三方面的因素制约,即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建设标准水平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因此,建设标准水平应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合理确定。

(二)设计阶段

目前水利行业也有大量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与科技成果纳入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加以实施,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根据工程的地形及地址条件,能套用标准设计的尽量套用,并且按标准规范施工,使质量达到规范标准,工程费用达到最低。推行限额设计、实行工程设计招投标标准化、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等。

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流程图

(三)施工阶段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这期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购买工程用地、购买工程设备、支付工程施工费用上。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以杜绝投资浪费,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采取“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方式。通过“限额设计管理”严格控制初步设计“工程量”,编制“项目管理预算”,使工程建设静态投资严格控制在审批的初步设计概算静态总投资之内。控制项目索赔的关键是要细化项目设计,减少项目变更,预防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将索赔事件降低到最小。

(四)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竣工决算是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建设成本。竣工决算是建设项目重要的经济档案,内容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项目法人应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竣工结算可以通过竣工决算与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技术经济方面的基础资料,提高未来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减少投资造价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通过阐述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常见问题,并对如何优化管理提出工程全过程的优化措施及建议,望能够在今后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寻求更多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秦;浅谈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2] 黄文迪;简述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推进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0)

篇(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及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通过校内实训以及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艺术品鉴定基础、市场营销分析、文化市场管理、艺术品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拍卖行业第一线从事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它关乎学生的就业以及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适应程度,而实训基地则是实现就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优化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掌握职业技能,胜任岗位工作,是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提出的另一缘由。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作了探讨。

一、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

(一)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强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和软件先进程度及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目前本校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已建成5个专业实训室:陶瓷、书画艺术品鉴定实训室、杂项艺术品鉴定实训室、书画摹写实训室、书画装裱实训室、艺术品经营与管理模拟实训室,占地面积约71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教学。实训室内有陶瓷、书画、金银器、玉石等专业资料和教学设施共计千余件,总价值约28万元。为进一步拓展专业群建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实训基地将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陶艺实训室,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

1.新建人文艺术实训室。新建的人文艺术实训室,将购置一批先进的设计专用设备,满足新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实训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就业岗位展开实训,重点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电脑设计能力和动手绘制能力,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设计技术,拓展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可以全面满足教学、培训、社会生产、技术开发等需要,实训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一次满足30-60人实习实训,可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180名学生实训教学需要。

2.新建陶艺实训室。陶瓷品鉴教学和实训是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陶瓷品鉴课程的主讲教师为省内古陶瓷专家任世龙老师。陶艺设计实训室的建成将发挥我院陶瓷艺术教学原有的优势,形成我院职业教育富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亦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产项目和产品研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扩建艺术品鉴定实训室。艺术品鉴定实训室将继续购置一批古代和当代艺术品作为教学资源。这是对原来书画、陶瓷、杂项艺术品实训基地教学资料的有力补充。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革,不仅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而且面向全院师生开放,新建设备中将购置多媒体触摸机多台,分别放置于校园人文部、办公楼、信息搂等场所,师生可以随时点击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学院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艺术品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进一步凸显本院人文兴学的办学特色。

(二)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训练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它能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了企业技术应用的过程和生产、管理的具体运作,而且积累了从业经验,提高了综合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方面:

1.巩固与已建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为了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现已与杭州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杭州收藏品市场、浙江嘉诚拍卖有限公司、六和文化会馆、文物商店、浙江省博物馆等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了校外合作协议,我们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

2.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注重追踪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相吻合的文化单位,不断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如已与浙江省拍卖协会取得合作,与上海古今通宝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这些均充实了文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训练,熟悉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情况,全方位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条件,使学生真实体会艺术品拍卖的整个过程。我们充分利用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拍卖会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艺术品的收集、整理,预展以及拍卖,并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学生现场讲解有关的流程。学生通过参与真正地感受到了拍卖过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技巧性,普遍反映受益良多,这样的实践机会,是校内实训无法提供的。

(三)坚持围绕“工学结合”模式,打造教学团队:校企师资人才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求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在目前学校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要有企业的鼎力支持,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互为补充。

1.专职教师深入实践进行学习。对专职教师而言需经常化、制度化地到企业对口实践,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2.对于企业的兼职教师,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很难一学期都在学校上课。可以采取在学校上几节实践课的方式。这样既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又能使学生接受具体实践的指导。

3.企业的专家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我们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邀请浙江嘉泰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金少俊以及杭州二百大市场部经理蔡秋声等人来为学生做相关主题的讲座,学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二、工学结合的文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

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需实践教学实物多为艺术品,其价格一般较高,特别是高质量的艺术藏品价格更是不菲。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实训基地已相继购买了一批包括玉石、金银器、陶瓷、书画在内的藏品,但是在目前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此类藏品的价格和质量多半不高,特别是对于书画艺术品,我们还只能购入高质量的仿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学生创造更多近距离接触真品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之一。

篇(9)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21-02

信息时代,文件作为社会组织活动原始记录,被公认为组织核心资产和信息资源。社会组织发展愈来呈现出对文件管理的重度依赖性特征,对其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社会组织理应积极构建切合自身需求的文件管理模式并做持续优化,以促其结构和功能上的动态优化和静态最优,尽可能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文件管理。

1 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的基本战略框架

这里所谓文件管理模式,是指社会组织内文件管理的整体表现形式,也是文件管理的理论架构、制度架构、功能架构、技术架构等组成的完整结构。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欧美发达国家虽重视文件管理,较深入探讨了有关细节,尤为关注电子文件管理,却仍然较少直接且系统地讨论类似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些许类似,但除冯惠玲、安小米等以外,更鲜有涉及。

本文认为,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社会组织相对最佳的文件管理模式可表述为充分采用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借鉴应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根据社会组织类型文件管理需求特点,应用高水平标准,具体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内容3个方面着手构建高水平的文件管理系统,并与组织内其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协同,以确保组织利益最优化实现。

2 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的核心要素

2.1 核心要素界定

如上所述,文件管理模式是一个完整结构体系,涉及到所有要素。然而,却始终围绕着管理内容这一核心要素,即具体的文件管理实际工作。分析社会组织类型在于确知特定文件管理功能需求;管理标准是用于参考构建高质量的文件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是文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管理手段是文件管理的实施工具。这些都是为核心要素直接服务的,也是社会组织文件管理模式构建和优化的终极目标。

2.2 核心要素的三种视角表述

文件管理实际工作这一核心要素可以分别以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3种理论视角进行阐释和操作。简言之,从系统科学角度,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从管理科学角度,包括文件生成、登记、保存、利用、处置等所有环节;从信息科学角度,包括文件信息的产生、编码、传递、利用等完整运动过程。

2.3 三种视角阐述的因由

第一,包括各类社会工作在内的所有事物皆可运用多种视角予以审视。因为任何事物和工作同时具有多重属性,人们可根据自身特定需要和现实条件以一种或几种视角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深度认识和多维应用,文件管理亦是如此。

第二,目前,人们日渐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3类,即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相互交叉和借鉴应用。由此也产生了3种获益,一是能对同一事物在某种视角下的更深入认识和应用;二是能从多种视角带来对同一事物的多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多种应用;三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衍生新的事物或学科。对于本文提出采取3种视角探讨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来说,主要追求前2种获益。

现代科学研究日益重视跨学科研究,各学科理论研究的界限渐趋模糊,一是基于任何事物同时附含多种属性这个基本因由;二是为了以上的获益目的。鉴于此,学科交叉对于各项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越显极为必要。

2.4 着重采取系统视角研讨核心要素

本文虽认为需采取3种视角对文件管理工作这一核心要素开展研究,然而主要采用系统科学视角进行具体讨论,也即将其看成为文件管理系统的构建优化和实际运作。以下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角度就核心要素展开探讨,却同时适用于传统纸质文件管理,仅在技术层面需做一定程度的区别而已,因为纸质文件管理同样可看作是系统运作。

采取系统科学视角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系统科学提供的是一种全景式视角,将某种事物或工作看作一个完整系统予以审视。这在整体性研究文件管理工作方面比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视角更显直接、有效;二是信息时代,文件管理工作主要将表现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运作。虽然纸质文件管理将依然存在,但电子文件管理无疑将占据主导地位;三是从更高层系统的视角来看,文件管理系统同时又是社会组织整套系统的有机部分,着重运用系统科学来构建和优化文件系统,对于促进文件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协同运作,共同服务于组织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 系统视角下核心要素具体阐述

3.1 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系统设计需完成以下子任务:A. 调研组织文件管理的功能需求,进而形成系统设计的总则指南;B.确定系统功能、结构和内容以及予以技术实现的整体架构;C.采用合适的系统开发平台工具和编程语言,配以其他可靠的相关信息技术,将系统设计予以完整实现。

上述每一方面的失误都将直接导致系统设计的失败。设计工作可谓是对整个系统的立法,是对整个系统包括结构和功能等在内的所有层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参数设置。故此,系统设计工作对于文件管理模式构建与优化最为重要。

系统设计可遵循以下途径逐次展开:

第一,做好前期调研分析,重在准确获得以下信息:

A.完整准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B.主要业务范围和发展愿景;C.具体的业务流程;D.组织内信息流程体系;E.现行各类系统的现状和主要功能(包括现行文件管理系统及其后续的评估报告资料等);F.总体的财政状况;G.组织在同行业领域内的相对绩效表现。

需对这些资料展开深层次多维分析,将主要形成各种分析报告,得出设计工作所需的关键性信息要点,主要是形成组织在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业务发展对于文件管理的功能需求体系,以及相应的元数据体系等。功能需求体系是指文件管理整个流程的有效实现对于系统所提出的功能要求及其完整体系。

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元数据体系对于文件管理功能的可靠实现尤其关键。因为,作为文件的背景信息、内容信息和结构信息标识的各类元数据,是有效实现文件管理全流程功能的关键因素。

第二,在调研基础上,着手系统设计工作。

系统设计将综合运用系统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依据前期调研分析结果,设计出完整的文件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的总体架构,其中包括元数据体系、功能体系、协同运作功能、升级和改进空间等构成的技术实现方式完整架构。管理机制是指文件管理的总体原则体系,主要包括如管理层次及相应职责的配置、管理规则体系。因此,管理机制更多地体现为各种原则和规范的体系。

设计工作也可视作为系统搭建一个理想模型,该模型应强调在理念上足够先进、在功能上足够强大、在整体架构上足够优化,且具备较好的协同功能以及足够的升级空间,等等。

第三,对系统模型予以程序和技术实现。

建立模型后,仅需根据既定的技术实现方案完成系统设计。技术实现方案主要包括系统程序开发工作规划、相关的网络通信技术方案、其他软硬件设施配置,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系统程序开发。

系统设计需在理念上积极借鉴系统科学理论。文件系统符合系统的一般特性和运行规律。宏观层面上,文件系统主要表现为常规线性系统的高度结构化运行。因此,系统设计中有必要从各方面予以优化,以便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发挥预期的理想效果。

文件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信息系统,且文件信息蕴含着知识属性等,都使得系统在微观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软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文件利用工作中,人的因素和信息的知识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由此导致系统呈现非完全可控的复杂现象。此外,由于文件系统一般会与组织内其他系统实施协同,必然导致极为复杂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当与专家系统等典型非线性系统协同运行时,必然对自身系统产生整体反馈,其影响是非完全可控的。故此,文件系统同样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可能对文件管理甚至整个组织管理产生难以估计的优劣影响。然而,作为开放系统, 文件系统在非线性运作中一般会自动适应于环境、自动趋优。这就是为何强调子系统之间应该协同以产生协同效应,其获益往往超出预期。

3.2 文件管理系统的实施与优化

文件系统实施是系统设计开发的直接目标和具体实现。从实施步骤来说,又可分为调试运行、正式全面启用2大阶段。调试运行对于真实验证系统工作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严格的调试运行将对系统设计工作提供完整报告,真实反映出系统设计工作质量,并具有以下价值:一是调试运行将直接得知已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胜任既定目标;二是若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系统设计所应用的理念和技术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拓展需要,同时在功能架构这一主要方面存在重大硬伤等等重大问题,将直接导致设计失败,需做大幅度修改,甚至需要推倒主要架构重新设计,这都将导致系统开发工作超过预定期限。在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更将直接导致组织可能无法负担二次开发的高昂支出,将不得不终止开发工作。

系统调试运行并基本解决了所有关键性问题和主要的细节问题之后,可选择可行方式正式启用。可行方式主要包括如:A.一次性全面启用;B.分段启用方式;C.将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待新系统实现了稳定运行之后适时撤除旧系统。每种方式各具优缺点,后两种尤其是最后一种方式的突出优点是稳妥,缺点在于组织必须为此承担双系统并行运作的较高成本。

从系统工作视角,实施工作就是通过充分应用系统预置的所有功能,促使系统得到最高效的运作,尽可能获得最佳效果。换言之,也即充分挖掘文件系统的综合潜力,并且促其与组织其他系统的协同,促使系统出现非线性作用下的更趋优化的整体效应。

系统实施过程中还需做好培训。系统开发小组应编制详尽的系统操作手册及相关培训资料。一般是在系统正式启用的前后提供集中培训,也可视具体需要适时提供各类后续咨询或零散培训。总之,培训目的在于促使组织内相关职员全面深入了解文件系统,使职员能够开展标准化、流程化的系统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作用,促进组织业务发展。

另外,还应鼓励(或在系统设计构建中制定相关激励制度)职员在系统日常操作过程中,根据组织业务发展潜在的文件需求,以及系统实际运行状况等,形成相关报告乃至建议等,将为系统的改进升级乃至换代提供直接依据。

3.3 文件管理系统的维护与优化

系统维护也即后续评估和升级对于文件系统同样重要。一是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来说,后期维护是极重要的。刚开发完成的系统虽在当时基本满足组织发展对系统的功能需求,但随着组织业务的发展,功能需求必然发生变化。同时,系统在长期运作中,也很可能会显现出各种深层问题。当综合评估认为这些需求变化和问题并不对文件系统的功能架构和技术水平等构成致命威胁时,则完全可在现有系统框架下予以持续性升级,这样不仅能较好地解决问题,成本也较低,对于组织绩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二是若现行系统的功能架构和技术水平等关键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组织发展需求时,最好开发全新系统。

详尽评估是对系统实施过程的直接展示,将为新系统开发工作提供翔实资料,甚至可作为设计工作前期调研分析的直接参考资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高质量评估工具,制定可行方案,采用成熟的评估方法具体开展系统实施的评估工作。评估需从“文件管理功能需求的有效实现”以及“系统的安全高效运作”2个方面综合审视文件系统的实际表现,同时评估文件管理对于组织发展实际发挥的作用。总之,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评估获得原始数据,综合考察系统运作的整体情况,做出相关研判。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做好文件系统评估工作,为系统最终处置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当评估认为只需对系统做持续升级时,只需在不触动主体功能架构的情况下,对系统各方面进行改进。当评估认为需要开发新系统时,则需积极准备。然而,在新系统尚未投入使用之前,仍需做好现行系统的维护工作,以满足日常业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斌.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3] 杜栋.协同管理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吴今培,李学伟.系统科学发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美]路易斯・戈麦斯―梅西亚 等著,詹正茂 主译.管理学:原理、案例与实践(第3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 杨霞.中美文件管理之比较[J].山西档案,1997(02).

[7] 安小米,焦红艳. 文件管理国际标准ISO 15489:技术指南[J].城建档案,2002(03).

[8] David O Stephens.Megatrends in international records management[J].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2001(35)-04.

篇(10)

 

一、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视、听、说为主的英语教学将逐步取代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语音室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推广和使用,使得英语教学的内容、手段乃至一些传统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字化网络语音室所具备的强大功能,不仅使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自我测试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转变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加强网络语音室的管理,充分发挥语音室的基本功能,深化网络语音室的隐性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功能 

 

数字化网络语音室操作系统,是把声频、视频、计算机题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融为一体,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数据分散处理和串行传送技术,全显示和鼠标操作控制方式,适用于外语教学的一个平台。它使用先进的多媒体电脑技术,有机地将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融合在一起,使语言学习意境生动,使教学丰富多彩。 

1.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基本功能 

(1)听力训练。学生可以聆听到来自各种多媒体设备的上的教材、服务器上的数字式教材等。另外,学生还可以点播服务器上的教材,进行听力的自主练习与学习。听力训练是语音室的一项主要功能;语音的速度对于听力的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语音室都开发了具有语音速度调节的功能。学生可根据自己当前的语言能力水平,自行调节语音速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特别是在可以改变语速的同时,并不改变音调,完全以自然的音调再现原始的声音。 

(2)口语训练。口语训练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字化网络语音室具备呼叫、呼叫应答、全通话、通知、示范和小组会话练习等丰富的通话功能。运用这些功能,就可以充分进行外语中“说”的能力训练与学习,使口语训练更加真实化、立体化。 

(3)数字化网络语音室还具备其它丰富多彩的功能 

①考试分析功能;②学生学习评价、情报管理功能;③出席缺勤管理功能;④授课班级管理功能;⑤简单易用的教材编辑功能。 

2.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隐性功能 

(1)阅读理解能力训练。教师可在声音教材中,加入超链接的静止画面、文本、问题提问等可用web浏览的新型教材。也可将教师的电子文档课件,分发下传到学生。通过将阅读理解与听力练习的有机结合,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表现力更加丰富,有利于阅读理解力和听力能力的两方面促进提高。 

(2)写作技能的训练。数字化网络语音室还为外文写作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利用电脑网络集成系统平台的优势,进行写作、交流、学习。 

 

三、数字化网络语音室应用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1.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后,使得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基本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隐性功能利用率较低 

数字网络语音室的控制平台多以按健式的操作为主,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外语教师要掌握其使用技能并不难。但是,目前的许多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只满足于用数字化网络语音室播放教学课件、听力材料。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一种“大教育”的观念,没有形成“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个别化教学”意识。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角色的调整转换,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2.缺乏大量的系统教学课件的支持,阻碍了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功能的发挥 

课件是现代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重要支柱,没有足够的系统教学课件支持,就难以利用语音室的教学系统来增大教学信息量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因此,首先,我们应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组建适合本学科、本学校教学需要的数字化语言学习资源。其次,鼓励并资助外语教师根据本学校的教学特点、文化特征、人文理念、学生情况等,制作体现个人风格和理念的教学课件。 

3.学生自主学习缺乏监控,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自主学习功能,是数字化网络语音室有别于模拟式语音室的重要特征。自主学习是让学生自主点播节目,进行文件跟读、循环复听及录音;课余时间学生可自主查询、点播资料库中任意资料,进行自我学习并可根据需要利用复听、跟读、快进、快倒等操作辅助学习。但教师对其缺少应有的控制,难以处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统一授课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教学计划,整体把握学生的进度,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该系统的使用效率。 

4.网络安全问题,是困扰管理人员的一个主要问题 

数字化网络语音室实际运行中病毒感染常使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无法正常工作。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维护:(1)采用系统安全性的预防措施。对rom bios进行保护,给rom bios设置管理者口令,使一般的上机者无法进入设置画面、修改有关设置参数。(2)给电脑配备保护卡。通常将硬盘分成若干区,将装有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分区保护起来,并设置成自动还原状态,每次开机后,都会自动恢复到保护时的状态。(3)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 

使用正版软件,在安装新软件之前先查毒,再安装。 

5.只有管理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作用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室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突破知识结构上的制约。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语音系统操作是提高语音室使用效率的重要保证。管理人员精于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熟练掌握上网技能,才能保障语音室的正常运行。要建设、管理好语音室,必须有一支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实验技术精湛、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这是科学管理语言实验室的根本保证。 

 

四、结束语 

 

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应用,不仅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功能和特性,才能为语言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熟练掌握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操作方法,才能指导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知识技能不断更新,才能随机应变地处理偶发故障。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化网络语音室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篇(11)

一、小产权房的界定。

小产权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用语。小产权房,是相对大产权房而言的。“大产权房是国有土地上建造的、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房,其流通不受限制;而小产权房是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主要是出让给城市居民的房屋,其流通受到法律限制或禁止。”若作具体区分,又可以分为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小产权房、宅基地上的小产权房和农用地上的小产权房。本文探讨的是前两种形式的小产权房,统称为集体非农用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小产权房与大产权房相比存在诸多“不合法”:第一,用地不合法。小产权房直接在集体土地上开发建设,未经过国家征地程序,未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并未按规定上缴给国家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属于非法用地。第二,开发建设程序不合法。开发建设和出售商品房,需要具备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开工证、预售许可证、销售许可证齐全。而小产权房的开发建设均无相关手续。第三,产权不合法。在我国只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才有权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而小产权房实质上是无产权。

二、利益分析角度下论证合法化。

在立法层面,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的严格管制,而在政策下,小产权房是亦被禁止,这也正是“合法化”的前提。

(一)小产权房的利益及利益主体。

利益是人类个别地或在集团社会中谋求得到满足的一种欲望或要求,因此人们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安排人类行为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欲望或要求。追求利益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利益是多元的,社会关系是纷繁而丰富的,不同的社会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利益倾向;同时,不同的社会主体又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因而,利益冲突是客观不可避免的,这正是法律介入的动力。法律必须在这些冲突的利益之间进行选择调整,而不能一视同仁。利益又是有主次之分的。并非所有的利益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以社会主体的地位不同和社会矛盾的主次之分,相互冲突的利益也表现出主次性。要调整好各种不同利益,就要了解和认识利益,而认识利益必须区分有哪些利益主体。有学者将小产权房中涉及的利益细分为:“居住生存利益、不动产财产利益、集体经济组织级差地租利益、农业利益、农村社会保障利益、房地产企业商业利益、国家建设用地利益、国家土地级差地租利益等”。本文将其中的主要利益归纳概括为:购房者利益、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和房地产开发商利益四大类。相应的利益主体为:购房者、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四类。

(二)法学视野中的利益衡量分析。

利益总是与利益衡量相关联着。“法律不仅是一个逻辑结构,而且是各种利益的平衡。作为利益法学出发点的一个根本的真理是法的每个命令都决定着一种利益的冲突。法起源于对立利益的斗争。法的最高任务是平衡利益”。因此,通过对各方利益的衡量最终确定应保护的相关利益者,这是法律的最终目标。利益衡量的内容,是对各利益重要性之评价及利益的选择和取舍。庞德认为,利益可以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对利益进行评价和平衡的时候,需要在同一平面上对各种利益进行比较和衡量。即是说,只能是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进行比较,社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进行比较,而个人利益绝不可直接与社会利益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庞德提出了各种不同利益的比较方法,就是将就是将各种利益“化约为最一般的形式”,也就是社会利益的形式进行比较。他认为:“当我们正考虑要确认什么样的主张或要求、在何种限度内确认、什么时候去试着调整那些在某个新方面和新情况下冲突交错的主张和要求时,将个人利益归人社会利益,并这样去权衡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产权房的开发建设中,上述主体的利益都是庞德所讲的个人利益。因此,如果需要衡量各方利益而作出做后的利益选择的话,必须将他们“化约”为一般的社会利益之中。从利益主体上讲,如果小产权房合法化,则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农民利益、购房者利益得到了保护,而地方政府利益和房地产商利益受损。如果小产权房被禁止,则出现相反的结果。住房问题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大事,从社会利益的高度考虑,商业利益等个人利益因该让位。显然,农民集体利益和购房者利益与政府利益和开发商的商业利益相比,前者更值得保护。

小产权房合法化也符合法律的终极价值目的——公平正义。罗尔斯认为,正义的一个原则是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尽管这可能损害某些人在经济利益和财富分配方面的权利。利益衡量的价值选择目标与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是保持一致的。法律的目的是平衡个人和社会利益,实现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结合,从而建立个人与社会的伙伴关系。为了维护参与其中的多方主体的利益,肯定有利益的牺牲者,站在社会利益的高度,通过比较衡量,购房者、农民集体的利益更有保护的必要。也就是说,小产权房合法化是自然理性的选择。

三、小产权房的解决途径。

(一)对现有小产权房的解决。

小产权房不仅牵涉到相关主体的利益,更关系到巨大的社会利益。在处理现有小产权房时,应当坚持在维护农民利益、考虑购房者利益和尽量不拆除、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解决。从保障民生角度提出如下解决办法:

第一,转变为正规商品房。建议经政府批准,开发商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有关税费,住户补交有关交易税费后,进行房屋登记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第二,转变为保障性住房。参照保障性住房的规定,购买者在补办相关手续后,可以发放房屋产权证,使其享有类似经济适用房购买者的有限产权;第三,以“共有产权”模式改造。由于小产权房的致命弱点在于没有向政府交纳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因此在改造已有的小产权房时,政府可以以欠缴的土地出让金等税费补作为共有份额。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享有房屋产权,即形成购房者与政府按份共有的产权模式。

(二)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制度出路,即改革集体非农用地使用权制度。

小产权房的问题不单是“房”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土地”的问题,是是否允许集体非农用地流转自由的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还有待于集体土地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现行的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归还集体土地所有权应有的完整权能。建议在增订《物权法》、《土地管理法》时,增加“允许集体非农用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条文。同时颁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解决集体土地在流转的根本性问题。

本文仅仅针对法律问题进行思考,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配套制度与之相结合,才能真正弥补现行法律法规的空白,规范集体非农用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流转,才能最终改变我国“小产权房”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