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采购管理要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1 09:08: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采购管理要点

篇(1)

一、前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力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电力施工企业在获得更大收益的同时,其负担也在不断加重。加之工程投标体制的日益完善,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电力施工企业原来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其获利空间一步步缩小,企业想要继续较好地生存下去,必须增加对成本的控制。

二、电力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特点

和别的性质企业的采购相比,电力施工企业的采购活动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归纳下来其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涉及的物资数量规模巨大,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且每种产品都有不同的型号,整个流程非常复杂;其次,采购的材料专业标准严格,对产品的质量更是需要多次核查,整个程序非常繁琐。因为本类产品一旦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损失甚至难以估计;再次,需求量不均衡,没有一定的标准;最后,对物品的供货时间要求较高,不能出现周期拖延的现象。

三、现阶段电力施工企业采购管理的薄弱之处

1.多头管理造成采购混乱

鉴于电力企业施工企业其涉及的面非常大,不同的企业执行的采购制度有所不同,有的企业集中采购后再下发给分公司,而更多的企业是把采购任务直接划分为下属的分公司或组织部门,此举难免多头管理,没有统一的决策人,无事时谁都可以发表意见,指手画脚;而真正需要负责人的时候,却又没有了管理人,整个采购管理局面异常混乱。

2.成本掌控乏力

现今,我国并没有建立对电力企业施工企业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制,这导致我国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监督处空白状态,造成了成本掌控的乏力。因为其采购的物料种类繁多,采购活动需要投入的工作量非常大,且采购活动异常复杂。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对采购成本的控制,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采购成本掌控变革措施还难以尽数落实,对采购活动的掌控还缺乏力度。

3.采购模式落后,对供应途径缺少必要的管理

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在采购物资的时候,执行的还是“围绕库存而采购”的制度。一方面,企业采购的目的,一是为了使用,二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库存,这将导致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将会被固定在各企业的仓库内,降低了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把管理的重心放在采购物资方面,对于供应途径的管理则有所疏忽,供应商和企业之间并没有构建起稳定合作关系。企业采购,多是临时购买或者随机挑选合作伙伴,这导致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竞争性过于明显,把供求双方放到了对立的两面,引起了供求关系的失衡。

四、电力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管理要点

1.实行归口管理,集中采购权

把下属分公司和各组织部门需要的物资种类和数量统一起来,归纳企业在物资需求方面的信息,整理好需求产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多方面资料,提交总公司审核。审核通过之后,企业采购部门可以采用集中批量订货的方式,统一采购电力企业所需物资。物资采购结束之后,再分别根据各分公司提交的需求单排发它们所需的材料。这样做不但可以明显增加企业采购量,以规模优势在供货商那里获得更加优惠的价格和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而且统一采购,可以减少供货商渠道,方便公司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查询和审核,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更大的保证。

2.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管理

控制采购成本是压缩企业成本最主要的方式。物资招标采购是规范采购活动,确保采购产品质量、降低采购产品成本的主要方式。企业招标采购,先是招标信息,让投标者之间平等竞争,最终质量和价格两者统一者将会中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降低采购产品的价格,而且竞标者之间相互监督,可以为产品的质量增加一个保障。同时,对外公开招标,也可以避免采购活动中营私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因此,电力企业在对采购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根据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制定的物资招标制度,联系本企业的现象情况,制定操作性高的物资招标管理方式。对规定数目之上的物资采购行为,必须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完成。

3.改革供应模式,增加对采购途径地管理

改变现有的供应模式,以即时采购代替库存采购。电力企业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生产需求。假如这些需要可以以可靠的质量、适合的时机为施工企业提供必要的物料,采购活动可以通过订单的形式驱动完成,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而且能够为企业腾出更多的流动资本,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电力企业施工企业还应该增加对供应途径的管理,对供应商做更全面的了解,争取和几家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以共同进步逐渐取代相互竞争,让整个采购途径更加科学。

五、总结

电力企业是我国支柱企业,对我国的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电力企业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购能力的高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有着很大关联。如何对采购管理进行优化,压缩电力企业施工企业的材料成本成为当下本类企业必须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此方面内容的研究,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制定更好的规划。

篇(2)

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有效建议

1.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现状,需要转变原有的理财观念,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医院的领导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严格的管理财务管理机制,为医院选拔和引进业务素质高的财务管理人才。第二,需要重视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会计后续教育。第三,建立财务管理考核制度,对财务管理按照月、年实施考核,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提升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财务基础知识,还需要对经济相关的其他知识进行了解,如税收、金融、法律法规等。另外,财务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财务创新理念,主动学习新知识,增强自身的责任心。

2.改善财务预算工作,提升财务资金利用率

医院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将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财务预算工作中。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做好财务管理中各项预算工作,包括资金收入预算、资金使用预算、分配预算等。在财务收支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上年的收支情况,并与医院整体的工作规划相协调。在制定医疗收费相关事宜过程中,需要以药品市场价格变动、物价变动等作为主要依据。第二,基层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需要积极配合财务预算工作,落实预算制度,财务管理部门对于计划使用资金,需要按照严格的审批制度,提升医院资金的利用率。

3.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如果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完善的制度,不仅会使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医疗机构的发展,甚至会造成管理混乱。这就需要医院不断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另外,实施科学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医疗贡献。

4.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信息化管理进程。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完善的医院收费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医院门诊收费系统以及住院收费系统实施网络连接,实现对每天医院收费信息的及时掌握;第二,建立医患信息平台,病人可以通过平台向医院咨询相关问题,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还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第三,建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工资管理系统、业务收支系统、物资管理等,该系统需要与医院其他经济活动相连接,利用信息化技术,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网络。

篇(3)

所以,管理采购人员,避免他们误入歧途,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建立一支优秀的、经得起考验的采购队伍是卖场的人力部门、采购经理不可推卸的责任。管理好采购人员我们可以考虑一些方式方法。

一、察言观色

观察其平常的生活习惯是否糜烂;上下班是否经常不准时;是否无心工作;是否常借故外出不返,是否讲究穿着名牌服饰、首饰;是否经常与供应商外出、聚餐、消遣、娱乐等;是否经常一掷千金,毫不吝惜;是否经常更换高级手机;是否自备高档交通工具或以出租车代步。这些与其个人收入挂钩的方面很能反映出问题。

二、定期轮岗

俗话说:“滚石不生青苔。”采购工作必需“定期轮岗”,目的有三:(1)让采购人员能接触更多的品类,增长其经验,为日后的升迁打下基础;(2)轮新岗后,一般总会有“新人新作风”,对旧供应商会多要求一些较好的交易条件或促销支持;(3)避免同一职务与供应商打交道太久,产生弊端。

三、激励士气

采购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每天须面对供应商、公司领导、其他同事、甚至顾客的咨询,有做不完的事,难免心浮气燥。管理采购人员不能以高压的方式,动不动威胁走人,如此的管理不可能有好的效益。相反地,我们应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式管理,让采购人员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多奖少罚。工作做不好的,应与他们个别谈话,了解背后真正的原因,给予业务改正的机会。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不能原谅“品德的瑕疵”。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采购人员能全心全力为卖场的业绩拼搏。

四、季度业绩考核

每季度前应至少有一个季度或全年的指标,指标是按照以下的参数制定的:(a)公司的总体指标;(b)公司近期的市场地位与实力;(c)市场或行业的增长率;(d)前一年度的历史数据;(e)采购主管的开发商品与创新能力;(f)来客数与客单价的增长等因素。季度指标应至少包括:(a)月销售额;(b)月毛利额及毛利率;(c)月营业外收入;(d)快讯促销占比。

采购主管应针对采购人员按季度做业绩考核。一个季度“累计总业绩达成率”没有达到80%的,应考虑换岗。有些人可能不适合干采购,但却十分适合干其他业务或行政工作。我们应适才适用,所以换岗对采购人员并非坏事。对现任的采购人员也可形成一种压力。

篇(4)

一、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的作用

1.1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实施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有利于贯彻执行物资采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基要原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1.2降低采购的供应风险

实施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可以促使企业物资采购工作有序进行,并提高各个环节的运作效率,优化部门管理,有利于降低采购供应风险。

1.3保障采购的关键环节

实施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采购行为,防止出现管理漏洞,同时还能杜绝暗箱操作,确保企业效益、预防腐败,大大降低了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率,它是采购关键环节的有力保障。

二、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要点

2.1物资供应体制的监察

关于物资供应体制,常见问题表现为:某些企业集中采购的程度不高,特别是上市非上市分立运作之后,大多企业往往倾向分散采购,非上市部分所需物资委托上市集中采购率比较低,而且没有明确规范上市与非上市部分相关联的交易。监察要点:需要监管“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和统一结算”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

2.2计划管理的监察

关于计划管理,常见问题表现为:许多用料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编报需求计划,而且提报计划存在随意性大、不准确的现象,降低了计划的准确率,从而无法及时供应;另外,大部分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不按照要求编制采购计划,经常陷入超储、积压、浪费等不良状态。监察要点:需要监管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以及计划与采购岗位的分设。

2.3供应商管理的监察

关于供应商管理,常见问题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喜欢办理二级供应商网络,而且这些二级供应商的选择和准入程序都不规范,缺乏不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有的企业甚至继续与总部通报处罚过的供应商进行业务往来,扩大了中间商采购、网络外采购的比例,指定供应商时,往往由设计、使用、技术等形式决定。监察要点:需要监管供应商的预审资格,以及供应商的考核。

2.4采购方案的监察

关于采购方案,常见问题表现为:采购方案操作规程不合理,总部集中采购物资时,大多数企业进行越权自行采购;针对需批量采购的物资,许多企业喜欢分散对外采购,忽视批量采购规模的优势;尽管某些供应商网络已经建立,却没有在网络内进行采购,即中间商选择的比例高;供应商预选中,设计指定、技术指定、使用指定采购的现象层出不穷。监察要点:需要监管采购模式,以及供应商的选择和审批。

2.5网上采购的监察

关于网上采购,常见问题表现为:网上采购的补录现象严重;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采购,常常出现重复审批现象;应当上网采购的物资,即没有真正上网采购;企业已提报网上采购订单,过期而未编制询价方案、询价书、未录入合同等,导致网上垃圾成群。监察要点:需要监管网上采购率、网上业务处理及时率,以及网上业务处理方式。

2.6采购方式的监察

关于采购方式,常见问题表现为:针对总部组织集中采购的物资品种,大多数企业不按协议价格来执行;招标采购时,极易明招暗定、虚假招标;招标程序也不够规范,招标过程趋于形式;招标评分不合理,主观分值偏大;标底价的测算不准确,再加上许多投标供应商存在恶意报价,以及询比价采购预选供应商蓄意串联,不良现象倍出。监察要点:需要监管协议采购、招标采购,及其询比价采购。

三、供电企业物资采购效能监察措施

3.1建章立制,有效监督

3.1.1监督招标投标环节。监督招标投标环节,检查招标对象是否合乎规定,是否严格审查投标人的资质,是否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规避招标、明招暗定等不良现象;检查招标文件有没有标明项目技术、投标要求等,内容是否合法;检查评标专家库的建立及维护是否合乎要求;检查评分标准是否科学,过程是否严谨,选择中标人的选择是否严格按照评标办法。

3.1.2监督物资采购价格。监督物资采购价格,建立物资价格执行情况听证会制度,完善物资价格收集预测和监督管理机制。关于新产品的定价,需要将产品成本作为依据,供应商必须提品成本构成详细信息,从而核定新产品价格。监管采购价格时,需要通过查询定价过程及相关资料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超出采购指导价的现象,采购价格变动要合理,调整的审批程序要规范。

3.1.3监督采购质量管理。监督采购质量管理,检查是否按照技术检验质量,检验标准和办法与规定是否一致,检验报告、记录、报表等资料台帐是否齐全、规范、真实、准确;采购时是否跟踪质量,有没有追究相应的违约责任;遇到质量事故,有没有查明事故原因,是否落实责任;面对质量问题,纪检监察部门需要认真介入调查,并及时处理。

3.1.4监督供应商的管理。监督供应商的管理,检查供货厂家是否是供应商,开展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检查其加入条件是否具备条件,程序是否规范,执照、证件是否齐全,公开物资采购关键部位、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检查是否拥有供应商筛选、考核和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3.2强化效能监察规范操作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优化物资采购效能监察工作,需要强化效能监察的规范和操作。供电企业一定要结合管理实际,科学规范监察流程,并制定一系列便于操作的监控措施。比如:针对效能监察工作的基本内容,像“三重一大”事项,“三重”即重要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一大”即大额度资金使用,或者是营销、物资、财务、人事等,这些重要部门必须列出具有针对性的效能监察项目和相关的监察流程和方法,特别是新开展的供电企业物资采购效能监察项目,即具体的抄核收、业扩报装、表计装接、修校轮换、供电合同等方面比较重要。

3.3提高效能监察人员素质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优化物资采购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提高效能监察人员的素质,加强效能监察队伍建设。要提升效能监察水平,需要结合各地区供电所的特点,比如农村地区的供电所,点多面广、效能监察事项错综复杂。这就要求配备一定的监察专职或兼职人员。首先要选用政治素质较高、业务精通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其次要认真组织监察人员参于业务知识和行业规章等各项企业管理的培训;再次要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全面落实供电企业的物资采购效能监察;最后要加强监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廉洁自律,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禁止,并对监察人员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效能监察可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益,降低物资采购风险,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发现管理缺陷,及时纠正行为偏差,防止违规违纪行为。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效能监察能提高服务质量,带来社会效益,产生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由于供电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正面临着新挑战,急需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即加强物资采购效能监察需要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陈霜萍.浅谈实现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途径[J].时代金融,2011,(4).

篇(5)

物资采购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必须掌握物资采购流程,对物资采购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避免由于物资采购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资金严重流失现象,有效的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现代化物资采购特点,提出有效的物资采购管理对策。

一、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对策

(一)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首先,实行物资比价采购的制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关键点在于对采购价格的控制,因此,采购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必须实行比价的采购方法。比较采购法主要是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对多个厂家物资价格进行比较,以选择物美价廉的物资产品,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物资费用审核制度。在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中,采购费及仓库保管费是控制关键点,对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物资费用审核部分必须对这两项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当这两项费用审核合格后,才能发送至物资采购部门,进行物资采购工作。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现代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管理时,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的定价机制和定价程序,以保证物资定价的合理性。采购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物资的生产地、生产质量、使用功能及特性等作为定价依据,并深入到市场调查,以保证物资定价的合理性,同时实行竞争机制,使得物资采购的定价透明化。例如:对于企业货源充足的物资,可实行公正、公平及公开的招标采购或者比价采购的方式;对于具有重要性及特殊性的物资,则实行质量比较、价格比较、定点供应的采购方式;对于存在价格变动的物资,则可采取保持原价、协调降价、价格比较及招标等采购方式,但是必须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物资定价,以有效降低物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选择信誉度高的供应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资市场供应关系逐渐由“卖方”向“买方”方向发展,企业物资采购也从原本的“计划采购”向“市场采购”方向发展。因此,保证物资供应质量,及时供应物资,价格较为合理,流通环节较少、采购成本较低,物资供应渠道稳定,成为企业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条件。供应商的选择工作同样是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选择物资供应商时,必须对供应商的信誉度和供应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包括企业性质、物资质量、物资价格、供应能力及售后服务等。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进行严密的检测,条件允许下可到物资生产地进行考察。在进行物资供应商招标后,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评估,并编制定点物资供应单位清单。

(四)充分发挥物资采购监督职能

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监督职能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的方法,对物资采购报告进行严密的审核,及时发现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措施,对物资采购工作进行动态的监督和控制:收集有关物资采购的相关数据信息,包括物资定点供应清单、物资价格清单、物资采购方案、物资质量检测文件等等;获取审计反馈意见,分析物资采购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规范物资采购审计程序。对于重要的物资采购审计,必须通过直接观察、现场询问等方法来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对物资采购调整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将物资采购审计报告上交到上级领导层进行再次审核。

(五)优化企业的物资采购队伍

在物资采购管理中,采购人员的素质高低对物资采购管理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物资采购队伍的培训和考核,优化物资采购组织,保证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规范采购人员的聘用制度。企业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招聘的多元性、专业性原则来招聘采购人员,以优化物资采购队伍,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次,按照多元化的原则来分配采购人员,采购人员专业必须多样化,以促进物资采购组织向着多层面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物资采购的长久发展。再者,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采购人员业务能力和采购水平,掌握物资采购的要点,保证企业物资采购效率和质量。

二、结语

现代企业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工作,发挥监督职能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作用,优化物资采购队伍,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以降低企业物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红.浅谈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要点[J].现代商业,2009,8(09):90-92

篇(6)

2、公路工程主要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约束材料采购管理工作,若是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那么必将对材料采购管理工作造成严重阻碍。材料采购工程主要有材料采购部门或人员负责完成,与工程其他部门缺乏紧密联系,若是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就无法有效约束材料采购部门或人员,加上与工程其他部门联系不紧密,确实其他部门的信息支持,这样一来材料采购环节中就极易发生问题,例如材料采购人员以公谋私。2.2材料采购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材料采购管理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工程中的材料采购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需要,甚至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相较于信息化材料采购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成本费用过高,不具备较好实时性和动态性,非常不利于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进行和发展[2]。2.3没有科学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采购计划与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计算出材料采购成本,确定材料采购数量,而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计算的材料采购成本和确定材料采购数量制定出材料采购计划。如果制定的材料采购计划不科学,且采购部门或人员依旧按照该计划执行采购工作,那么必定对材料采购管理工作以及工程成本控制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3、加强公路工程中主要材料采购管理的控制措施

3.1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公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管理工作程序进行具体规范,要求采购管理部门或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禁止在采购管理工作中出现随意性、消极性或是以公谋私、公饱私囊情况。以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责任制度,让材料采购管理人员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对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制约,促使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真正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规范有序、流程清晰。3.2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公路企业应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以此实现材料采购信息管理信息化。材料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子模块系统构成:计划采购系统、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质量跟踪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即落后又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所以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实现材料信息化管理能够具有高实用性、易操作性、可共享性、可升级性等特点。高实用性不仅能适应材料管理工作的实际业务流程,还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材料采购工作效率,从而为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3.3加强提高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的优劣,因此,公路企业应积极展开各种教育培训活动,要求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通过培训着力提高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应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相应的奖罚机制,通过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工作检查和工作效果考评,激励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促使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3]。

篇(7)

中图分类号:TQ170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s: Nuclear power construction and supply problems mainly is divided in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ply applications such as supply again two aspects, including internal supply application again including design omission or relating to increased demand, 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external application to supply including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er supply omissions or add item, field devices for items,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defect cause the defective equipment to fill for the item.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key points for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and supply problems to deal with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per brief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o supply, brief points

1.引言

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海阳项目部负责海阳核电项目1、2#常规岛及BOP设备的招标采购及合同执行工作。根据设备采购合同的要求,项目部代替行使海阳核电项目业主的权利,对供应商合同内各种活动工作进行管理,同时,并和海阳核电项目业主各部门及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建立接口关系。自2007年12月与供应商签订首份设备采购合同至今,共进行了100多个的合同管理工作,而且多个合同设备已顺利交付,进行安装调试阶段,其中,也不乏出现设备再供货问题。

下面参照项目部工作程序,结合本人实际经验,对设备再供货问题处理的要点作简要探讨。

2.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的特点

核电设备有其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其采购不同于常规电厂,更不同于普通设备。在核电设备采购中,首先必须遵照核全法规、导则的要求,其次要基于核电设备的特点和特殊要求,为此需要研究确定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的政策,明确设备采购管理的目标、任务、采购原则。

现有核电设备采购模式主要分为两类,即:项目业主公司自主采购模式和外委总包(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划分不同的采购范围)采购模式,这在秦山二期、岭澳核电站、秦山三期、田湾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海阳核电站一期的项目建设过程中都有体现,虽然采购的模式稍有变化,但都可以归结到这两种模式。

3.设备再供货问题在两种采购模式中的体现

由于设备采购模式的不同,再供货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也会牵系到不同的管理单位。项目业主公司自主采购模式中设备再供货问题主要是项目业主公司内部各部门间的流程管理,如有相关的工程管理或采购管理单位,同时,也会参与流程操作管理,外部再供货申请最终也会归结到项目业主公司内部流程管理,外委总包模式中设备再供货问题主要是项目业主公司与总包管理单位或采购单位、现场施工承包商与总包管理单位或采购单位、现场调试承包商与总包管理单位或采购单位之间的流程管理,不管以何种采购模式,再供货管理都会经过严格的技术参数审查、流程管理、供货阶段设备质量管理等。

4.再供货问题流程的执行

再供货问题的发生主要存在于设计和建造阶段、调试阶段和试运行阶段,而造成再供货问题的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采购物项的补充采购和再供应采购、调试运行或维护需求项、设备厂家供货遗漏或增加项、现场设备缺陷原因补供项、工程施工过程造成设备缺陷补供项等。

4.1项目业主公司自主采购模式下的流程执行

流程的起动

设备供应商(由于损坏/短缺)再供货或修理的流程由下述文件起动

--设备采购管理单位和/或工程管理单位在交货、现场预制及安装过程中提出的NCR

--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大宗材料短缺情况而发出的处理申请;

--项目业主公司要求设备供应商额外供应的材料、再供货或返修

4.1.1安装期间

第一步:当安装承包商发出NCR要求设备供应商追加供应材料,再供应或返修时,无论何方责任,由项目业主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再供货的具体操作流程,填写有关的再供货申请单,再供货申请单后面须附上所有必要的附件,尤其是原始文件或其编号以及一份技术规范书,后提交至项目业主公司采购部门。采购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发起再供货需求,或通过采购管理部门发起再供货需求;

第二步:设备供应商在收到设备采购管理单位分发的再供货申请单后,须在现场规定期限内对再供货申请进行回复,回复的内容包括:设备材料描述,再供货流程涉及的技术、责任问题确认,再供货的处理意见和建议,修理计划或预订再供货交付日期、订单、变更建议、拟定价格以及附加其它意见等信息;

第三步:项目业主公司采购管理部门或采购管理单位在收到设备供应商回复的信息后,组织业主单位、工程管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对设备供应商的处理意见及建议进行分析、评估,并最终达成一致;如果各方就再供货流程中涉及的责任及商务问题上无法暂时达成一致时,双方可以先行协商解决设备材料的修理计划、再供货设备材料订单和供货进度等问题,其它问题可以继续协商解决。

第四步:再供货协议达成后,设备供应商通知设备采购管理单位有关发货信息,预报现场交货日期、货物的详细描述,进行再供货设备的供货。

同时,如果针对某一引发再供货设备/材料申请流程文件的最终处理方案是在现场进行修理,则执行再供货现场处理流程(见下 第五步)

第五步:再供货现场处理流程:

设备供应商根据现场设备实际状态,安排人员赴现场进行操作处理或进行指导处理,指导过程中要对重要监督点进行见证。处理过程中要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案或程序文件。施工承包商要对处理工作提供配合。

第六步:再供货返厂修理/替换流程:

如确认再供货设备需返厂修理/替换,经设备供应商确认后,由设备供应商组织进行相关工作。设备供应商可以提前将需返厂修理/替换的设备进行拆卸/发出,施工承包商参与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在处理过程中,设备供应商需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见证,并提供相关的文件。

第七步:材料设备在现场交付并经验收合格之后,由NCR发起方向设备采购管理单位或工程管理单位申请关闭,NCR报批关闭后,由项目业主公司采购部门关闭再供货申请单。

4.1.2调试和试运行期间

第一步:当项目业主公司要求设备供应商额外供应材料、再供货或返修时,无论何方责任,由项目业主公司需求部门发起流程,填写有关的再供货申请单,再供货申请单后面须附上所有必要的附件,尤其是原始文件或其编号以及一份技术规范书,后提交至项目业主公司采购部门。采购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发起再供货需求,或通过采购管理部门发起再供货需求;。安排供应商进行相关的设备、材料再供货工作。

以下步骤类同于“4.1.1”中的“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第五步:在现场实际交货并验收合格后,项目业主公司采购部门或设备采购管理单位关闭材料申请单。

4.2 外委总包模式下的流程执行

流程的启动

--施工承包商由于总包单位其负责的材料短缺而出现的再供货申请

--施工承包商在接货、现场预制及安装期间发出的不符合项或变更申请单

--总包单位有关部门自行发出的设备再供货需求

--调试期间由于出现意外工作发出的设备再供货需求

--用于安装或调试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申请单

--生产部门在试运行期间出现的意外工作发出的设备在供货需求

流程的执行

第一步:再供货流程申请方(包括施工承包商、总包单位需求部门、调试部门、生产部门)根据以上流程启动的原因和总包单位采购部门进行沟通,由采购部门负责组织会审、判断,是否需要设备再供货。确认再供货需求后,由申请方正式发起再供货流程,填写再供货申请单,申请单内容包括相关的机组的信息、系统、申请人、日期、专业、申请性质、原因、原因相对应的文件资料证明、初步的原因分析、再供货设备的物资编码、设备或材料描述、要求数量、到货日期等,提交至总包单位相关工程部门进行审查;

第二步:总包单位工程部门接到再供货申请后,根据现场库存情况进行审查,若确认需要再供货,则提交至采购部门进行审批,如若不需要,则将再供货申请退回,取消再供货申请;

第三步:采购部门对工程部门提交的再供货申请内容进行审查,确认责任、供货范围以及是否在保修期内等信息,如若不同意,则说明原因,将再供货申请退回,若同意再供货申请意见,则发起内部再供货申请流程,内容与上一再供货申请类似,后提至商务合同部门;

第四步:商务合同部门审查再供货申请后,直接发至设备供应商;

第五步:设备供应商在收到商务合同部门分发的再供货申请单后,须在现场规定期限内对再供货申请进行回复,回复的内容包括:设备材料描述,再供货流程涉及的技术、责任问题确认,再供货的处理意见和建议,修理计划或预订再供货交付日期、订单、变更建议、拟定价格以及附加其它意见等信息;

第六步:商务合同部门在收到设备供应商回复的信息后,组织再供货申请关联部门的相关人员对设备供应商的处理意见及建议进行分析、评估,并最终达成一致;如果各方就再供货流程中涉及的责任及商务问题上无法暂时达成一致时,双方可以先行协商解决设备材料的修理计划、再供货设备材料订单和供货进度等问题,其它问题可以继续协商解决;

同时,如果针对某一引发再供货设备/材料申请流程文件的最终处理方案是在现场进行修理,则执行再供货现场处理流程(见下 第七步)

第七步:再供货现场处理流程:

设备供应商根据现场设备实际状态,安排人员赴现场进行操作处理或进行指导处理,指导过程中要对重要监督点进行见证。处理过程中要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案或程序文件。施工承包商要对处理工作提供配合。

第八步:再供货返厂修理/替换流程:

如确认再供货设备需返厂修理/替换,经设备供应商确认后,由设备供应商组织进行相关工作。设备供应商可以提前将需返厂修理/替换的设备进行拆卸/发出,施工承包商参与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在处理过程中,设备供应商需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见证,并提供相关的文件。

第九步:材料设备在现场交付并经验收合格之后,或现场修理、返厂更换工作完成,由采购管理部门进行确认,并对再供货申请编号记录后,进行关闭、存档,同时,抄送再供货申请审查流程牵系到的其它部门,关闭相关流程。

在外委总包模式下,有可能分别存在工程管理总包方、设计总包方、采购管理总包方、调试管理总包方,但在再供货流程中只是存在单位接口不同,大致流程是一致的。

5.结论和展望

设备供货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制定严格、规范的供货管理流程对后续设备制造、交付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核电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没有核电设备制造背景的企业进入核电领域,这些企业大多对核电的特殊要求并不了解,因此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海阳项目部将加强对核电设备供货管理流程审查、规范工作,使设备招标采购、合同执行更为顺畅。

参考文献:

[1]程东平,孙汉虹,《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龚建备 《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工程咨询,2004 年第 4期,总第 44 期

[3]孙云根,《从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看核电设备国产化》,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经验汇编,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 年 6 月

篇(8)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2-0038-02

目前中国企业正接受着极大的生存挑战,提高社会企业的竞争意识已经成为企业领域的共同认识。对于我国社会的各种类型企业,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水平和完善组织模式的重要一方面是在于对企业采购管理过程的具体控制,使用高效可靠的管理机制优化采购管理模式,是提升企业竞争意识的有效方法。社会上传统模式的企业管理环节中采购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企业实行采购管理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加大了采购部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麻烦性,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充分的监督与控制制度。因为在大多数采购过程中一般都会通过电话达到联系目的,采购的具体信息不能够进行准确的记录,促使采购信息不能实现共享的直接目的,最终使得经营业务的追溯性变差,假如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到具体的采购时间,对于企业经营业务的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1 采购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1 总体业务概述

当前社会企业仍然无法构建适合于采购方与供应商的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一般都是相互封闭的,对于供应商生产的产品情况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导致对供应商的选择与采购工作显得十分被动,直接会导致缺货的现象,或者是库存产品大量堆积,缺少对供应商的事前刷选、实时跟踪与事后验收的全方位系统综合评价机制。目前阶段对于供应商的各种评价通常主要通过相应的采购部门对其具体供货价格、质量状况和供应商的管理机制进行主观的判断,这无法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与针对性,尽管在供应商的审核过程中存在对供应商的各种监督检查环节,这通常都是流于形式,存在弃优择劣与在弃低就高等各种不良状况,从而增加了实际的采购成本。采购产品与供应商之间缺少科学合理的具体分类,仅仅是简单地依据部门职能性质进行分类,忽视产品的可替代性和供应商的数量、可靠性、质量保证、供应风险等种因素对企业运营的重大影响。

1.2 功能性需求

1)采购清单汇总分类。管理员可以把采购清单实行汇总及分类的相关操作,同时能够生成初步形式的采购订单,然后再发送至对应的采购员。

2)取消采购订单。管理员与供应商都可以对采购订单实行取消操作,根据具体的采购合同,有可能会发生一方违约的状况。

3)月对账。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各个月的月底阶段使用账册实行采购账目的核对处理。

4)采购信息。采购员可以把所接收到的采购清单上的各种信息公开,提供给供应商进行查询竞标。

5)竞标。供应商可以查询公开在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上的各方面采购信息,同时允许参与竞标,应当填写本身所能提供的具体产品数量和价格,然后进行确认提交操作。

6)供应商选择。列举出供应商可以提供的具体产品价格,预计到货时间等各种采购信息,采购员利用这些信息来选择具体的供应商。

7)审核与发送订单。系统管理员将采购员提交的初步订单进行相应的审核,生成详细的采购订单,同时可以把采购订单发送给供应商。双方都完成确认之后,开始签订相应的合同,企业一方应当支付一定的订金。

8)催货。如果购置的产品在预期到货时间的前两天仍然没有收到货物时,系统会给采购员相应的提示,采购员需要催促相应的供应商尽快发货。

9)付款。完成订购的产品到货时的金额付款,可以对相应的供应商实行评价处理。

10)统计。系统管理员可以对产品采购业务信息与采购员的业绩信息实行统计处理。

2 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2.1 系统的技术结构框架

采购管理系统使用struts+sPring+Hibemate的结构框架进行设计,近些年以来的系统开发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种多层结构框架的设计模式。Struts+Spring+Hibernate属于其中的一种类型,SSH结构框架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架构体系,大多数大型企业的官方门户网站都是选择这种结构框架作为企业业务管理的支撑架构,其相应的实际开发应用流程己经进入到成熟的发展阶段。由于这个系统对于计算机网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网络通信接口要求标准也相对较高。计算机网络协议需要遵循相应的TCP/IP协议,另外应当确保8080端口处于不被占用的状态,因此这系统的服务器默认形式通信连接端口为8080。

2.2 数据库表的设计原则

1)逻辑结构的设计要点。使用表格的形式进行信息存储处理,主要包含系统管理员的信息表、采购员的采购信息表、供应商的产品信息表、采购清单的信息表、竞标单的信息表与供应单的产品信息表等。

2)物理结构的设计要点。采购管理系统具体使用的数据存储要求为数据库,各个数据选项应当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取操作,存取的单位是表格,存储区域通常是存储在系统的硬盘内部,系统数据应当满足保密性原则,各个系统用户都需要设置各自的权限,只有达到权限标准的系统用户才可以运用某项具体数据,在系统用户输入相应的用户名时需要进行权限判断处理。

3 采购管理系统的实现分析

3.1 管理员模块实现

选择菜单项中的查看预审核采购订单通知,可以看到当前需要进行审核操作的采购订单通知数目和具体列表,选择各个通知右边位置的查看选项,可以查看到其它的具体通知。

进行采购清单的管理时需要选择菜单项中的汇总分配,可以看到当前需要操作的采购清单列表,这部分采购清单一般是对各种不同产品的具体要求。

进行汇总时系统会将产品根据具体的类型进行分类处理,统计具体的总数量同时显示出来。点选择返回按钮可以返回到之前出现的页面。

点击选择按钮以后系统会相应显示确认的提示性操作,选择确定之后将对应的采购订单分配到相应的采购员。

在汇总分配过程中需要同时操作多个数据表:对于采购清单表实行相应的修改操作处理,状态位置为1,对采购订单表实行添加操作处理,对采购员和产品的对应关系表实行查询处理。

3.2 采购员模块实现

输入系统用户名与密码之后假如通过对应的数据库验证则会跳转到对应的采购员功能页面。选择相应的采购订单菜单,则可以进入到采购订单的页面。系统页面显示系统管理员要求采购员需要的采购订单信息,选择按钮则会相应弹出需要确认的窗口。

3.3 供应商模块实现

供应商模块通常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实际功能,其分别为查看系统通知、竞标、竞标单管理与订单管理。系统通知一般包含了两个部分,其分别为查看待签订单通知与取消订单通知,查看取消订单通知通常只能够查看由系统管理员取消的采购订单。

4 结束语

企业采购管理系统的目的一般在于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达到各项工作的执行目标,同时需要保持较高程度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为了可以使采购过程变得更加简洁,有助于企业管理效果的提升,开发应用采购管理系统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趋向于结构化与模块化发展。对于采购管理系统的本身可以将其应用到大、中、小等各种规模的企业采购部门当中,通过采购管理系统采购员能够方便地进行产品采购,工作人员能够迅速了解自身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系统管理员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对产品采购工作实现统计查询操作目的,从而提升企业的实际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积敏.中小企业联合采购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

篇(9)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公路工程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物资供给和工程的实施进度,所以,分析公路工程的物资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非常有必要,这是确保公路工程物资采购效率的前提。

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及目的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内,以保证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其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公路工程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特点

公路工程是线性分布的一种人工构筑物,具有固定性、分散性。其施工具有点多、线长,大部分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结构复杂多样、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同时其投资具有造价高、投资大,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多等特点。因此,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难度大、控制点多,而所占比例最大的物资采购成本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也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成败。

2.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经常是最低价中标,利润非常微薄,这其中物资成本约占施工总成本的60%-70%。假设一个公路建设项目造价为6亿元,那物资成本将占到4亿元,物资成本若降1%,将会节约成本400万。可见,加强物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物资成本,将会有效的降低公路工程施工总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公路工程物资成本主要包括物资采购成本和消耗成本两方面。物资消耗成本可以通过组织内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管理、消耗定额管理等方法实现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成本主要包括:材料价格、运费、订货、收货、仓储保管等费用,受组织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管理,节约物资采购成本,对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中的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材料分类及成本控制要点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材料分类

公路由于其特殊性,项目物资材料种类繁多,一般包括:(1)主要材料:在招投标文件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材料。一般包含金属材料、水泥、砂石料、钢绞线、混凝土外加剂、沥青等;(2)小型机具:工程施工中单人或双人可手持操作的机具或工具。含电焊机、蛙式打夯机、水泵等;(3)机械配件:施工大型机械设备的各种配件及油等;(4)低值易耗品:劳保、小工具等一次性使用不能回收的物资;(5)周转材料:钢模板、脚手架、枕木等能够多次使用并能回收的物资;(6)其它材料:五金、交电及办公后勤日杂材料。

2、公路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特点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决定物资采购具有以下特点:(1)采购的对象复杂。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对象种类多,供应量大。从总体上与工程、服务组成混合型采购,各类采购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在时间、质量要求、价格、合同、工作流程等方面有着极其复杂的内部联系。(2)采购数量和时间不均衡。由于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不均衡性,使得项目的需求和供应不均衡,采购的品种和使用量在实施过程中大幅度地起伏,几乎没有规律可循。(3)采购供应过程复杂。要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必须有复杂的招标过程、合同的实施过程和资源的供应过程。每个环节上都不能出现问题。(4)采购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采购计划是项目总计划的一部分,它随项目的范围、技术要求、总体的实施计划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同于工厂所用物资的采购,也不同于政府采购。需要采购部门与生产部门紧密配合,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用地、资金、机械设备、劳动力等情况详细制定工程进度计划,细化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准确计算各种材料用量及进场时间点,在满足连续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减少订货次数;合理规划确定材物资运输路线和仓储位置,力争降低场外运费和场内二次倒运费用,节约采购成本。

3、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成本控制要点

物资采购管理的重点是目标价格管理,即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控制要点:(1)采购价格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咨询机构,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或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获得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同时应关注国内市场物资价格波动趋势,及时有效采取措施,降低价格波动风险。(2)采购运费控制。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体积、质量大,运输成本高。在材料采购时要合理地组织运输,物资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在材料价格相同时,就近购料,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法,降低运输成本。(3)采购订货、收货成本控制。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合同一般都会约定材料按需供应和最小供货量,即只要项目部需要材料且需求量超过最小供货量就通知供应商,供应商在约定的供货周期内将所需的材料供应到指定的施工现场。供货次数多将增加供应商的运输成本,项目部增加收货、验货成本;供货批量大,将增加项目部的仓储、保管费用,因此要合理确定进货批次和批量,节约采购总成本。(4)仓储、保管费控制。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野外施工无现成仓库,都需建临时仓库。为降低仓储、保管费用,需争取降低物资的库存量,在满足工程连续施工的前提下避免有大量的库存。因此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准确计算物资用量,编制详细的物资进场时间表,即物资采购计划。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确保公路工程的物资采购可以满足公路工程的需要,确保公路工程的物资采购工作能够给公路工程的实施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小兵.公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5.

篇(10)

物资、工程和服务采购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采购活动的管理与监督,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举措。但在实务操作中,采购业务不规范甚至弄虚作假问题普遍存在,既降低采购效率,增加采购成本,还可能引发法律和廉政风险,需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一、企业采购管理现状

采购活动,是指企业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物资、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委托、雇用、租赁等方式。一般而言,采购活动是企业内控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国有企业,要求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做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或主管部门的要求,制订相关采购管理办法,明确操作标准、规程及模版,成立采购管理活动领导决策及执行机构,完善组织架构,固化工作机制,指导督促企业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信原则,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采购活动,约束规范采购过程。同时将采购管理活动以公招率等形式纳入内控或绩效考核的范围。从采购活动开展情况看,企业一般会设立由综合管理、财务、监察、法规等部门组成的采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采购管理的具体业务。采购方式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模式,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5种方式,其中,公开招标以其透明、公正、安全等特征,在企业采购活动中广泛运用,已成为采购的主要方式。以某企业2015年采购计划落实情况为例,剔除未执行项目、集中采购等特殊项目后,公开招标项目已占总采购量的84%。总体而言,目前企业采购管理的规范意识已普遍增强,制度体系已逐步建立,规范执行已成为常态,采购项目从计划提报、审核、分解、变更到采购方式的选取,再到采购运行过程组织及签约履约,大体能够对照制度有序实施、留存记录、可查可溯,但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二、采购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招未招

即将本企业规定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如某企业2015年非公开招标项目共771个,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量16.43%,主要系服务类采购项目,其中50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10-50万元的项目134个,10万元(含)以下的项目609个,占总数79%。(详见图1)抽查发现,部分项目的立项依据与企业采购制度规定不符,未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编造理由或借口来逃避公开招标。有的项目以“来不及招标”为由未实施公开招标,有的项目以“涉及商业机密、服务延续性”等理由采用非公招方式,有的项目在限定地域、品牌后,人为造成“唯一性”而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2、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未公开招标。部分单位在面临安置分流人员、长期用工稳定、照顾原三产等历史遗留问题时,有针对性地选用单一来源方式。3、异常公招流标后转入。一些单位通过限定区域、品牌等方式人为“安排”公招流标,而采用为非公招采购。通过这种方式,使非公招项目理由更充分,操作“更加规范”。4、受市场环境或其他外界因素限制。如网络运营商、书籍采购、广电、纸媒等,虽有多家供应商可供选择,但受地区市场所限及居民消费习惯影响,采购单位的选择余地实际并不大,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有些项目因地方保护、协作单位要求等因素而未实行公开招标。

(二)虚假招标

即采购活动未严格按法律和制度规定的公开招标要求及程序执行。实际采购过程中,有的利用信息盲区,设置倾向性条款、调整评分规则、操控或影响评标过程等,选择预设供应商;有的则通过公开招标选定的定点供应商“中转”开票,提高公招率。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将非公开招标项目包装成公开招标项目。对涉及到垄断市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项目时,部分单位选择承受违规追责风险采取非公开招标方式,而部分单位则选择为预设供应商“包装”公开招标流程,实现形式上的公开招标。2、将直接采购包装成公开招标项目。一些单位在常规项目采购中,或纯粹为提高公招率,或为掩盖实质上的直接采购行为,而包装公招流程。3、利用公开招标供应商“中转”开票。由于中标供应商难以满足采购项目的需求,将业务转由第三方执行,费用发票仍由中标单位开具。4、将不属于采购的费用报销支出“包装”公开招标流程。在采购实务中,采购和报销之间存在模糊地带,如110报警服务年费、防雷检测费、白蚁防治费、特种设备安全监测费等项目,无须通过采购过程即可直接列支,但有的单位为规避道德风险,或为实现采购流程“全覆盖”,进而将上述项目也包装成公开招标流程。

(三)编造采购文档

除为虚假招标编造文档材料外,部分单一来源采购的真实性并无疑异,但由于谈判和采购实施过程流于形式,导致部分文档不符合制度要求。如公安、电力、医院等供应商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往往提供格式化合同,不响应和配合采购单位的谈判、询价等采购程序,部分采购文档只能编造存档。

(四)采购缺乏实效

部分采购项目在前期若干环节出现失误或错误,造成采购质量无法达到预期、采购效率大幅下降或采购成本大幅上升。1、采购文件编制粗糙影响采购成效。如办公用品、车辆维修、零星维修、培训等项目采购文件中,有的对标的物描述不精准,有的在某些与标的属性关联不大的条款上设置分值过大且没有评分细则,采购操作性不强。如某企业办公用品定点库招标,仅标注了标的名称但没有明确品牌、规格、型号、计算单位等,致使5家投标人报价从184元到857元不等,影响采购行为。2、采购控制价未设置或设置不合理。有的项目没有设置采购控制价,致使中标价高于企业财务预算,或高于同期库内供应商报价。有的企业设置的控制价不合理或直接以预算价作为控制价,使控制价严重偏离市场行情,造成高价采购或项目流标。3、采购文件的公示范围有限。有的企业规定采购单位必须在省级以上媒体采购公告,但由于省级以上采购网与多数本地供应商的信息获取渠道存在偏差,采购与供应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部分市县分支机构公开招标项目流标。4、评标或谈判随意,存在失误甚至过错。如评标方式简单粗暴,不考虑数量权重直接加总单价并作为中标依据,落入不平衡报价陷阱,选择的中标人采购总额并不一定最低或最合理;评标人员为减少工作量,评标时实行“分工协作”,一人负责一项,以个人评价代替集体评价,造成对主观性较强的软性指标,其中部分是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时出现重大差错,导致不符合需求的产品中标。上述情况均会对采购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三、原因剖析

采购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普遍在于方式选择、采购文件准备、采购公告、招投标组织、评标谈判、材料存档等过程中,既有程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对采购效率和采购成本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应招未招,甚至编造材料掩盖虚假招标行为,不仅影响采购成本,更可能形成舞弊和利益输送,加大廉政风险。另一方面,对不适合公开招标的项目强行组织公开招标,表面上虽提高了公招率,但会严重降低采购效率,或大幅提高采购成本。从效率上讲,拟定招标文件,到采购公告,到实施招标,履行整个招标程序至少1个多月,如采用人为安排流标再采用非公开招标形式的,则需更长时间,采购效率大大降低;从资金成本上讲,请专业机构编写招标文件、设置招标流程,均要支付费用,特别是对一些通过第三方中转的项目,实际采购成本甚至比直接采购更高。更值得关注的是,采购活动的随意性,表面上看是工作缺乏责任心,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和社会诚信缺失,规矩和法制意识不强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企业效益,也不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对国有企业而言,甚至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鉴此,有必要认真分析采购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真正做到应招尽招、真招实招,提高采购成效。目前而言,问题原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制度不够完善

1、“应招”的范围界限不够明确。现行制度规定了非公招的特定条件,除外,只有公招流标才能采取竞谈,金额小、公招成本高的项目只能采取邀请招标方式。实务中如创新、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咨询类供应商的人合性较强、服务质量事前难预见、难评价,相比公招方式,竞谈能更好的了解供应商。而大量的小、零、散项目,因利润绝对值低,对供应商的吸引力不强,加之应标成本高、卖方市场等因素,历来流标率高。从考虑招标成本,提高采购效果和采购效率的角度出发,选择竞谈等非公方式采购更合理,但显然与制度规定的适用条件不符,致使部分企业“另辟蹊径”,通过公开招标流标证明其非公招的合理性。2、控制价设置相关制度规定缺失。合理设置采购控制价,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实效的关键。由于制度未强制要求设置控制价,因此不设置或未合理设置控制价并不违规,加之确定合理控制价的难度较大,多数单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有意规避。3、采购信息公告的要求不够明确,操作性不强。目前,制度只规定必须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告采购信息,但未明确在本地媒体公告的要求。导致采购单位是否在本地媒体公告,取决于当地政府采购网是否接纳企业采购项目,也取决于采购单位是否重视并愿意付费刊登公告。4、采购与费用报销的边界不明确。采购的要义是以合同方式取得资源和服务,看似明确,但实务中仍存在边界模糊、难以判断的情况。一些开支,如报警系统采购和年费开支、税务金税系统采购、白蚁防治、防雷、高压配电、车辆尾气检测、协会会费等,费用开支的对象大部分不属于政府机构,但不具备选择供应商的条件或议价基础,究竟应走采购流程还是走报销流程,各单位处理方法不一,有的单位甚至将其全部纳入采购,造成低风险采购项目的高成本投入和低效率产出。

(二)认识不够清晰

1、对应招尽招的认识存在误区。采购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落实“应招尽招”,主要目的是防止“应招不招”,但并非全部都招。而公招率是侧面反映采购状况的指标,而不是采购机制的运行目的。但实务操作中,采购工作参与各方,制度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之间,领导和部门之间,对采购方式、程序要件或某些具体节点要求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企业将公开招标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或虽不考核但定期在系统内对采购情况进行公示,部分单位把“应招”理解为“都招”,为应对考核或使公示结果更漂亮,片面追求公招率,将本就不需要公开招标或不适合公开招标的项目,甚至是费用列支项目都“包装”成公招项目,造成公招率的虚高。有的单位甚至利用信息盲区,设置倾向性条款、调整评分规则、操控或影响评标过程等,选择预设供应商,造成虚假招标。2、对采购效益理解不全面。有的单位片面地认为“采购价不高于历史价格才是采购效益的体现”,不主动了解市场状况等基本情况,凭主观臆断设置门槛和条件,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造成采购流标或采购质量下降。

(三)执行不够严格

1、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部分单位采购的前期市场调查方法简单、手段落后、调查取样不够,或询价供应商恶意虚报价格,导致控制价大幅度偏离市场,影响采购成效。2、采购业务能力缺失。采购成效的高低,与经办人员主观态度和客观能力密切相关。实务中,负责采购的部门或人员对采购制度流程和标的物的熟悉程度,采购文件的制作经验,市场调查方法的熟练运用,商业谈判的经验和技巧,对市场博弈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等能力,与采购要求尚有差距,影响采购的实效。3、工作随性不负责任。有的单位对标的物特性未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招标文件只简单设置几个指标,且未进一步设置评分细则,甚至直接拷贝、抄袭其他采购材料,造成招标材料与实际采购要求脱节。如肥皂采购项目中,对关联度不高的服务方案和服务计划分值设置达到25分,绿化采购项目中对苗圃面积的打分只简单设置0-10分。

(四)监督不力

1、现场监督流于形式。现场监督的要点不够明确,部分单位的现场监督人员仅出勤,实际作用发挥有限,却在形式上为不规范的采购活动背书。2、执行与监督职责不明确。执行部门未切实履行采购活动的主体责任,提交审核的采购文件错误较多,而参与采购活动监管的其他成员则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对问题视而不见。

四、加强采购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企业应加强研究与实践,探索符合经济规律与管理发展进程的采购管理模式,有效平衡效益与规范,切实提升采购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有效控制采购风险

目前企业采购活动缺少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等要素,执行、控制、监督“一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应招未招、虚假招标、执行随意等情况较为普遍。对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从规范性与效益性兼顾的角度出发,研究处于不同市场地位时的内部控制要点和控制规范,确保更加全面地适应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如全面推进采购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模板化管理;细化采购目录、明确释义、修订流程,进一步厘清认识,明晰采购边界,有针对性地梳理操作流程,明确操作要点;研究物资和不同类型服务采购的特点,合理界定不同类型项目的评标权重区间,评标更科学、规范;将设置采购控制价作为强制性条款列入相关制度,同时加强对合理确定控制价方法的研究;完善前期调查的相关规定,明确市场调查的要求、方法与手段,增强事前调研力度;利用大数据打通采购信息互通的屏障,确保信息共享;打通政府采购平台,利用政府采购信息提高采购效益和效率。

(二)进一步推进集中采购,有效增强采购实效

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实现程序与业务双集中,用业务集中推动业务流程的趋同,以点带面,形成从业务计划、财务预算、管理流程的联动,全面深入推进采购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完善采购制度、标准与流程,并以模板化的形式,持续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统一标准、提高效率。首先是要立足实际,合理“建模”,经上下协同,充分把脉,明确不同采购方式的操作流程节点、各类招标文件模板及记录表单。其次是要强化常态“用模”,将其作为依规办事、简约管理、弥补短板的有效措施,融入采购全过程;第三是敢于否定,持续“优模”,实时关注模板使用效果,针对操作难点及时解释引导,并能根据采购要求与市场变化,不算优化,确保实效。

(三)进一步理清职能定位,有效实施采购监督

执行与监督分离,明确采购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有益于采购政策的贯彻落实。由于部分单位的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往往都是采购委员会或办公室的成员单位,在角色识别和职能定位上存在混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较为普遍。建议进一步理清监管流程和要点,从制度层面统一操作口径,明确执行与监管部门的责任定位,避免职责推诿与监管“背书”的现象;探索“分层监督”模式,整合优化监督方式,建立现场监管模板及有效的责任落实与追究机制,突出监管实效。

(四)进一步关注系统运行,有效提高数据运用效力

信息化是控制采购流程,规范操作,防范风险的重要抓手。建议要加强对采购数据的常态采集与分析,建立采购基础信息库,从微观数据出发,以宏观视野审视,用“大数据”手段重新挖掘数据价值和内涵;在完善信息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将采购流程完全系统化,逐步取消线下审批流程;以系统项目编号为标记,实现采购报销等业务流程的融合,实现采购行为的硬约束。

篇(11)

1.1成立采购小组、确定采购职责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由采购经理负责,必要时可成立项目采购小组。采购小组成员一般由设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采购小组负责策划招标、评标活动,负责选定供货方名单、发送招标文件、主持评标会议、组织召开设计联络会议;主持设备出厂验收、办理支付手续;设计院财务部门负责与采购过程有关的保函、合同款等财务方面的业务。

1.2编制采购计划和采购进度计划采购计划对项目的采购工作起着指导作用,为采购工作提供质量、进度及费用控制目标等。建设前期根据项目审批、进度计划等具体情况,采购经理应组织编写设备、材料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式、采购范围、费用和时间计划等,并报设计院审查和有关院领导批准。经确定后的采购计划是采购工作的具体的指导性文件。采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展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采购进度计划是在采购总体计划的框架下,确定主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的进度控制目标。采购进度计划也是工程总进度计划中,连接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的桥梁。因此,该计划的制定,还应结合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综合考虑。

1.3采买对于工程的主要设备,一般应做到“货比三家”确定供应商的过程可邀请业主和监理方参与。其他次要设备和材料,总承包方一般可根据EPC总承包方内部的采购程序,自行选择从市场采购。物资采买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采买方式的选择。对主要设备和大宗材料的采购,大多采用邀请招标或直接议标的形式;对次要设备或小型材料,可采用询价议标的方式。(2)重视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的编制。招标文件的编制是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设备采购阶段,必须经过设计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三级校审。招标文件分为技术和商务两部分。技术部分由设计人员负责编制,编制内容包括设计图纸、采购说明书、请购单、设备材料规格书和数据表等。商务部分一般由采购组中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编制,主要内容包括报价表和供货基本合同条款等。商务文件在编制时,特别要明确供货商应具有的企业资质。在编写采购合同时,应注意明确各项关键条款,如设计技术要求、供货时间和方式,以及价款结算方式等,尽量避免因为合同的不明确使供求双方发生不必要的争议。(3)价格及支付方式的确定。采购过程中,总承包方应依据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款来确定设备材料的采购价格,并在合同中约定清楚。切忌盲目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脱离总承包合同条件去确定采购价格。要知道利润越高风险越大,应坚持稳扎稳打。另外,在和采购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时,对于支付条件的约定,应考虑EPC总承包合同对设备和材料的支付方法,将支付条件设定为“一切以业主的支付为前提”,以降低总承包商在采购过程中所承担的相应风险。

1.4催交与检验催交工作是指从签订采购合同开始到所采购的设备和材料抵达工程现场的过程。采购经理应根据工程特点划分催交等级,制定详细的催交计划。催交工作管理人员应根据催交计划,围绕供货商是否能够按时交货、所提供的设备和质量规格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等开展工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纠正,以防止因为交货延期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检验工作是采购过程中重要的质量保证环节,应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负责。对于重要、关键的设备制造更应加强监督,必要时可安排人员驻厂监造。当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时,应安排业主和监理人员参加相关的检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