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公司金融风险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7 11:16: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司金融风险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司金融风险分析

篇(1)

当前很多企业集团为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在其内部设立集团财务公司,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全面集中管理。在集团财务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金融风险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加强金融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是一项必要而关键的任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层应当在了解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基础上,通过有效控制措施加强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从而保证集团财务公司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1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分析

首先,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在服务对象上具有较高集中度。由于集团财务公司的特殊性质,政府相关法律及政策的限制因素,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集团内部相关成员单位,其主要业务是内部信贷以及结算。就服务对象而言,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分布情况相对较集中。其次,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在业务层面上具有较高广泛性。对于集团财务公司而言,其业务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不但能够办理企业之间相关的存款与贷款业务,并且还能够为集团内部单位提供证券投资、保险以及融资等相关金融服务。业务面分布比较广,存在资金短缺、财务欺诈和结算差错等各个方面,导致其金融风险也较广泛。第三,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表现出行业特点以及政策特点。在集团财务公司运行过程中,政府相关法律以及集团行业存在的环境均会对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其特点就是具有行业性和政策性。国家相关法律及相关金融政策会对集团财务公司整体经营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大政策性风险。同时,集团所在行业的经营盈亏情况也会对财务公司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若有行业危机等相关问题出现,比如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且持续亏损,集团财务公司将会出现较严重的金融风险。

2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缺乏健全风险管理机构体系。就目前情况而言,集团财务公司内部的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成员大部分均来自于企业集团内部,对于一些重大决策管理层人员意见基本相同,因而差异性以及制衡机制比较缺乏。另外,在财务公司内部设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监督,但是信贷管理部门、内部稽核部门以及资金管理部门均缺乏权力和能力全面落实风管管理相关职责。第二,风险管理观念缺乏创新。在现代化金融管理理念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理念也从单一的几项逐渐发展成为全面风险管理。就当前集团财务公司实际情况而言,没有能够充分认识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金融风险管理仍处于稽核检查层次,缺乏创新和发展。第三,风险控制缺乏力度。集团财务公司对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业务交易层面,对于公司层面管理相对比较缺乏,并且在交易方面的风险管理缺乏体系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务公司对盈利情况过于重视,长期将大量资金向银行转存或者向其它金融机构拆借套利,有些财务公司还存在违规金融活动。另外,当前财务公司的融资能力比较弱,所能够提供资金在企业集团资金总需求中占据较小比例。很多企业资金缺乏,未能够充分认识到财务公司资金短缺这一点,经常向财务公司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资金需求,财务公司为满足相关单位的需求,也为提高财务公司的盈利,最终造成财务公司内出现违规情况。

3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有效策略分析

3.1扩展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提高风险抵抗能力

在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为能够较好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应当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基础上,合理进行战略规划,战略目标要落实到位,新业务采取新的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发展匹配等,根据集团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及相关资源优势,对企业业务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增加财务公司盈利,并且使其风险抵抗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另外,财务公司与外部金融机构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从而使自身金融创新能力能够得以有效增强,积极研究适应企业集团发展的相关产品,以便在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资金及相关优质金融服务。此外,财务公司与证券公司以及基金之间也能够加强有效合作,有效发展投行及相关中间业务,进而为企业集团对外并购业务奠定良好基础。

3.2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为能够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应当以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为着手点,在集团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中纳入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对于企业集团内部风险管理部门而言,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规划以及风险体系设计。首先,在企业集团内部应当将风险防控组织架构体系建立起来,为进一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奠定较好组织基础。企业集团应当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对于外部投资及战略投资应当积极引进。集团还能够使董事会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使董事会能够发挥领导优势,保证风险管理能够科学民主地一贯执行。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并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同时建立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得以有效执行。此外,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公司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使其能够包含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及各个业务领域,利用先进信息系统平台收集、统计相关风险信息,对其进行整理及分析,从而使风险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3.3培养良好风险管理文化

在集团财务公司运行过程中,金融风险管理与每个员工及每个工作环节之间均存在一定联系,企业集团应当使每个员工对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均能够充分认识,在企业内部对全员风险意识以及风险观念进行宣传,通过不断地教育及培养,使风险管理理念能够真正深入人心,由上及下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风险管理文化,使企业内员工能够形成共同价值观,这一点在风险管理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内部控制方面具有明确标准、在业务层面具备合理系统流程、在操作方面具备详细手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在事后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使企业员工能够对风险管理有切身体会,最终形成自觉意识,自觉进行风险防范。

3.4利用科学管理工具防控

集团金融风险在集团金融风险管理及防范过程中,使用几种科学风险管理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财务公司职员可以将这些工具熟练掌握,能够合理运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将两者有效结合,分类管理财务公司内部相关资产,防范各类风险。另外,构建具体完善的客户评级体系,避免因审贷不严而产生的客户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担保责任增加等风险,从而使财务公司风险量化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在各种不同经营活动中财务公司可以对各种信用衍生工具进行有效应用,比如总收益互换及信用违约互换等,从而使企业集团整体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促进集团财务公司能够得以稳定发展,从而为企业集团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集团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集团财务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管理在现代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必要任务。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有效风险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管理,通过扩展业务范围以增加盈利及风险抵抗能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培养良好风险管理文化,利用科学管理工具防控风险等措施使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提升,从而促进财务公司和集团公司得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梅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4).

[2]刘洋,吴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综述[J].武汉金融,2011,09:36-39.

[3]叶霁.论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及其管理[J].中国商贸,2014(25).

篇(2)

1.关联交易可能会夸大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报告利润和资本水平,使监管资本的计算失真。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类金融机构分别接受相应监管部门资本监管,如果金融机构达不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就会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而金融控股公司为了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则可以通过母公司向子公司拨付资本金、子公司向母公司反向持股或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操作,造成资本金的重复计算。用同一笔资本金来抵御多家公司的风险,使集团资本金的总额虚增。单个来看,每个机构都可能满足该行业的单一监管的要求,但整个集团范围的资本都可能是不充足的。

2.关联交易使得单个子公司发生的风险波及到控股公司内部的其他金融主体。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是多元化经营,金融控股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投资子公司,或通过审查合格的公司为载体从银行融通资金,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市场投机,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投机泡沫。这种风险如果从单个主体的经营操作上看,可能都是合法的,都符合不同监管部门制定的规则,但实际上往往会产生整体层面上的风险。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担保、资金的占用、贷款等形式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信用链条,在这个信用链条中,如果其中的一个子公司出现问题,母公司会极力救援它就可能会把整个公司拖垮,这就导致更大范围的金融风波。如果金融控股公司的某一实体破产,该实体的债权人会要求关联银行偿付其债务,控股公司的问题也会通过逆向交易的形式传递到内部其他成员,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3.利益冲突滥用引发的关联交易风险可能成为控股公司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工具,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操纵着诸多子公司,但母公司关心的是集团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与子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有时为获得集团利益的最大化,母公司就会通过关联交易将不同子公司的利润进行转移,比如关联企业之间在金融商品交易中采取抬高定价,在借贷业务中通过人为地增加或减少贷款利息,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的转让和许可使用过程中采取不收报酬或不按常规作价等方式转移利润。这使监管机构对其真实盈利情况的监管失效,有可能造成对子公司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损害。

二、关联交易的风险控制策略

1.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首先应该明确规定金融集团下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和业务等的比例限制,限定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各子公司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资本金、会计标准、财务核算制度、管理队伍,以防止风险在内部传播。尤其是银行子公司对金融集团成员机构的贷款和其他信用延期方面必须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同时银行从这些成员公司购买证券或其他资产方面也必须有严格限制。防止银行因过度借贷或购买不良资产而直接承担其相关证券部门的风险,导致公众由于证券分支机构出现问题而可能造成对银行存款的挤兑。此外各子公司必须保证决策上的自主性,使得金融控股公司只能通过股权的方式来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机构分离、交易数额限制和业务形式限制等诸多方面的保证。

2.建立规范的强制性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应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实现监管当局和外部利益关联者对其风险的监控。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定期向监管者报告其相关的关联交易,尤其是提高大额关联交易信息的透明度。要求各子公司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完善的内部核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外披露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控股结构的变动。同时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信息的传递应制定严格的规范准则,既能保证公司内部的信息畅通,使一个部门或经营单位的信息可以由其他单位分享;又要能够禁止各子公司间利用信息的非法转移损害客户的行为。用这种法律的强制性来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公平、公正,并把信息披露是否真实作为考察金融控股公司信用等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3.建立健全对金融控股集团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在对其下属各子公司本身的资本充足率进行监管的同时,对金融控股集团整体的资本充足率提出要求。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应是在分别监管的基础上进行并表监管。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剔除集团关联交易后完全合并财务报表,由监管机构对合并后的报表进行监管。并规定金融控股集团最低资本充足率,对此作连续动态的监管。

4.用法律手段明确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其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从属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即要求控股股东行使表决权时必须遵守不得对少数股东进行欺诈的原则。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权利的行使应以不损害他人正当、合法的利益为限。对控股股东授以诚信义务,是防止控股股东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规定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更为迫切。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产生于对其控制权行使,这就相应地要求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必须权衡各个子公司的利益,不能为了某一控股子公司而牺牲另一子公司的利益,从而损害了后者的投资者利益。

【论文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关联交易是金融控股公司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在提升金融控股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给金融控股公司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而这种风险的扩散有可能危害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有效地控制关联交易的潜在风险不仅是金融控股公司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政府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0503

2006年年底,随着我国于1999年所制定的政策性剥离不良资产处置任务的基本完成,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当初为解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而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也被提上了议事旧程。

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与现状

1.1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介

(1)成立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发展的一大隐患。因此,国务院从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借鉴了国际上通行做法,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于1999年先后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近14000亿元,其中包括对601户国有企业4050亿元的债转股。

(2)公司现状。

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资产管理公司,具有浓厚的政策性和特殊的法律地位,迄今为止,运行已超过十年,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剥离后的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平均下降近1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为国有商行改革的深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经过实施债转股后的国有企业2000年资产负债率由73%降至50%以下,减少利息支出200亿元,其中80%的债转股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

1.2 国外同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由于本文将要探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问题及其在转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将国外已完成转型或正在进行转型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探求我们自己的转型渠道,并吸取国外教训,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

作为世界上经济第一强国,美国的金融制度及其运行结构已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而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即RTC的实践确为其后全球金融机构重整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及中期,美国经济出现高通胀、高利率的现象,放贷机构的长期住房抵押贷款多为固定利率,与其不断升高的短期筹资成本不匹配,加上过度竞争、管理失误和受贿、监管能力不足等原因,引发了储贷机构倒闭风潮,酿成“储贷危机”。由于倒闭的贷款机构数目及其资产增长很快,为在法律和行政上对其进行管理,防止出现金融机构集体倒闭以造成金融危机,美国国会于1989 年通过特别立法——《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加强法案》,赋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经营联邦重组基金责任,同时成立RTC,处理储贷危机。

到1995年的11月,RTC手中还持有未售出资产价值约100亿美元,依照规定其于1996年起转归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管理,正式停止运行。

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战略

2.1 转型的前提

(1)为了专门处理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坏账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近乎十年的运行中,积累了宝贵的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并且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团队,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中所形成的坏账或不良资产的解决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2)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实施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但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之间往往有偏离,这是产生不良资产或是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的坏账的主要空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对这些坏账或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处置,减少各金融企业的负债率,帮助其提高盈利能力。

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良资产,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历史使命后仍继续存在,是经济长远平稳发展的保证。

(3)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上看,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不足20年,实际运行不足10年,如果成立后的存续期过短,效益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在裁撤时又会产生新的成本,与其任由成本的叠加,不如让它进行转型和结构改造,成为一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4)参考各国的通行做法,资产管理公司仍是处置不良资产的最佳选择。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资本的国际性流动也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将长期存在。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决定在低谷时期会有很多企业、公司面临巨大的不良资产或者坏账而导致破产,尽管美国的RTC在上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使命,今天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好的国家,但现在全球最大的不良贷款资产处置市场仍在美国,所以,保留具有资产管理处置的公司或职能部门显得很有必要。

2.2 转型的战略

2.2.1 公司的实践探索

从2003年我国的相关部委提出要促进我国AMC改革和转型开始至今,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7 年9 月4 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信达证券正式成立,信达公司还控股了幸福人寿保险公司。2006年7 月,信达公司与澳洲联邦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了信达-奥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占有67%的股权。此外,信达公司旗下还有信达投资有限公司、香港华建国际集团、中润公司、汇达资产托管公司等多家公司。长城公司也加快了战略转型,2007 年控股了新疆金融租赁公司、万州商业银行,将业务模块扩充到了金融租赁业和银行业。此外,作为唯一一家没有托管券商的资产管理公司,长城公司也在积极收购证券公司,力图与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一样,全面扩充金融业务。2007 年1 月16 日,长城公司还与天津市财政投资管理中心合资成立了天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2.2.2 转型的策略

这些公司的实践已经为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重新进行整合。

我国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缘由是针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同业务特点,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股份化改造以后,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已经成为历史,因此,依据市场原则将四家公司进行适时重组,将其合并为一家或两家,集中相对有限人力和物力,形成合力,对不良资产统一收购、管理和处置,避免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2)改变运行机制,重新确立职能。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在保留基本的资产管理、不良资产处置、坏账处理等的职能后,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公司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革,裁减政策性部门和职能,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2.2.3 转型的方向

(1)转型并入原单位。美国的RTC在完成使命后归入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日本在应对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时所设立的AMC本身就是依赖于存款保险机构,因此在完成使命后撤销重新并入原单位。这是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给我国的一个很好的范例。专门为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商行的账务处理、不良资产的追讨、坏账的消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四大行能够成功上市,因此,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转型为商业银行部门,并入四大银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实际上,由于十余年来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打造的专业化团队,使得我国AMC在并入商业银行后,仍然能很好的为银行部门,甚至整个金融系统内各公司服务,变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为商业性收购,成为银行的另一个服务方向和盈利增长点;同时,也增强了商业银行自身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力。

(2)转型为投资银行。在成立之初,我国的AMC事实上就被盖上了投资银行的帽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提到,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实践中,我国的AMC在创立初期,主要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也是许多投资银行常用手段,如企业的收购兼并、重组分拆、上市、证券化、证券承销与买卖、基金发起与管理、财务顾问等等,以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另一方面,我国的投资银行市场也刚刚起步,尚未出现极具竞争力的投资银行。目前市场上的投行主要是中金和我国香港的公司,但中金近几年的发展业绩都不好,我国香港的公司带有太多高盛、摩根等国际大投行的影子,虽然有先进的管理团队和管理经验,却不适宜中国的国情。拥有国家资产的AMC转型成为投资银行,不仅可以弥补我国投资银行缺乏的不足,也可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型投资银行。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开放也已经是迟早的事,本土的投资银行将面临来自国际大投行和财团的激烈竞争,因此,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AMC转型为投资银行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转型为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我国的金融业历经几十年的分业经营,已渐渐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混业经营也是将来金融改革的一个大方向。如平安集团,也逐步进军银行业市场,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目前也在证券市场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典型的如中信集团,截止至2008年年底,总资产为1.631万亿,当年净利润201亿,其中,金融业两大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中信嘉华银行占有总资产80%,中信证券和信诚人寿保险公司也逐步壮大,而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随之建立。因此,我国的AMC大可乘此机会,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拥有专业团队的AMC在金融业开拓自己的天地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同时国家对AMC的政策支持也是一个良好的转型契机。

3 转型的风险防范

3.1 转型前的风险防范

(1)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于整个世界的金融系统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其影响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三大投资银行先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倒下,其原因就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导致流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投行的资金流转。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转型,最有可能的一个方向就是向投资银行进行转变。目前,全球经济环境还不好,人们对于金融类衍生品仍然带有敌意,尤其是中国的金融市场,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的投资渠道都是国债和股票、基金,这对于即将转型的AMC来说意味着市场狭小,开拓成本高等运营风险。在转型之前,AMC应该充分进行考量和细致研究,确定一个更适合当前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专业的转型方向。

(2)来自公司内部的压力。AMC由政策性机构向商业性机构转型,对于内部结构、人事等都是一次大洗牌。就像四大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会遇到诸如人事的调动等的转型阻力,也有可能导致一部分员工的失业。但更大的风险在于,相关人员可能捕风捉影,在公司正式进行转型之前,对公司主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懈怠,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或损失的加大。审计署2004年依法审查四家公司,发现了违规剥离和收购不良资产、违规低价处置不良资产和财务管理混乱等的“三大问题”,导致了财务不明确,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损失。四大AMC在近两年中就此进行了有效整改和严厉处罚,据审计署2006年第一号审计结果公告,四家公司已对191名责任人给予开除、降职、警告、罚款等处分,审计发现的违法犯罪案件线索40起已移交有关部门立案查处。同时,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部门也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监管政策。

3.2 转型后的风险

转型后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公司的商业化运营,归根结底还是AMC的转型方向问题。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郑州办事处总经理刘钟声认为,在全面转入商业化运营后,商业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仍将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主业,但证券、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金融服务领域是未来金融服务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主业之一。同时,信用评级、征信服务、投资咨询、财务顾问及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多项业务,也在经营范围之中。这是当下四大AMC的主要转型的意向,如此一来,公司不仅要面临来自巨额不良资产处置的压力,还要面临资产证券化运作的经营风险,对于AMC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从另一个角度说,建立以资产经营管理为主,以投资银行和金融租赁、担保、信托等金融服务业务为依托的现代金融企业集团也是我国金融企业改革的方向,AMC的转型正符合时代的潮流。

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建议

4.1 法律先行

首先,许多国家通常针对不良资产处置和处置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对处置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目标及职责权限等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有法可依。其次,重视有关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与现有相关法律,如《破产法》 的有效衔接。第三,重视法律的有效实施,确保债权人利益。债权人权利不仅在法律体系中有明确规范,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能充分落实,这有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快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更为重要的是,法律为AMC的转型提供了一条准绳,使得AMC在转型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要依托于法律准绳,不能有逾越法律的行为。

4.2 明确公司的发展定位

明确公司的定位对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转型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根据人民银行的研究,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两种出路:一是作为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主要发挥快速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的职能;二是通过改革和重组实现商业化转型,成为真正的市场化的金融企业。

目前,AMC主流的转型方向转变为商业化金融机构。

4.3 人才的培养和蓄积

AMC在近十年里,通过对不良资产和大量坏账的处理,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化操作经验,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处置不良资产的团队,这是AMC所累积的无形资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转型过程中,AMC应该注意对过往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的总结归纳,对专业化团队的保留,并通过培训使之适应“政策性收购”到“商业性收购”的转变。另一方面,AMC还应注意对转型方向人才的培养和招募。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它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AMC应通过有计划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确保公司转型目标的实现。建立高起点、高质量、分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加大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引进。

4.4 把握历史机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所提出的“要使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我国的AMC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创新,不断扩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范围,尤其需要端正位置,顺应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大局,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情的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张湛.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5):7071.

[2]阎海亭.美国RTC运行机制及中国AMC运行环境分析[J].金融研究,2000,(9):118119.

[3]刘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2223.

[4]曲婷婷 李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金融,2009,(2):40.

篇(4)

一、 数据的选取

我国目前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大约由300家,但是大部分不能算着真正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些公司或是参股金融业,或产融结合,或仅仅混业的交叉经营,尚未达到金融控股公司的标准,为了使实证研究更为精确,所以本文仅仅抽取典型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样本,同时由于公司经营受到行业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统计上的噪音,所以本文抽取典型金融控股公司(包括光大集团、平安集团和中信集团)中的银行子公司(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和我国另外的13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以此分析是否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与其经营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从而探讨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是否会带来风险的增加。研究年度为2008年、2009年、2010年,使用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和各大银行网站年报。在样本选择和模型设计中另外还考虑到三点:(1)三大金融控股公司银行子公司资产占集团公司资产比例分别达到23%,22.7%和47.6%,所以选取银行子公司考察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应属可行。(2)我国典型金融控股公司偏少,非上市公司的数据又不易获得,所以本文只抽取了3家典型金融控股公司和另外13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年度上,由于模型变量指标偏多,数据来源主要依据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目前只能获得样本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完整数据,所以时间跨度上,只选择了三年的数据。(3)为了增加计量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设计了四个模型,全面论证了控股与非控股与公司经营风险的相关性;并且尽量增加控制变量,增强了模型的有效性。

二、 研究变量的选取

银行风险的成因非常广泛,有系统风险,也有非系统风险;有内在风险,也有外在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来源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这是理论界运用最广泛的风险分类方法之一。本文选取了相关指标作为分析依据。针对各种风险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已是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鉴于研究指标的可取得性,本文略去度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var技术模型,选取可以考察银行信用风险的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风险的每股现金流量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一、二。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为客户贷款,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其整体风险预警和控制的重点,并且,银行贷款尤其需要重点检测。不良贷款率反映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中长期风险,每股现金流量则反映了银行短期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的,为了使分析更为准确和全面,本文还选取了表现银行信用风险的指标借款人集中度和信用贷款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三、四。

针对不同的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了相关的控制变量,在控制变量中,还加入了一些反映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以求分析更为全面。解释变量统一为:公司是否为金融控股集团的银行子公司?试图解释金融控股经营模式与风险的相关性,即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是否会带来经营风险的增加。各变量定义如下:

不良贷款率(p1)=(损失+可疑+次级)/期末各项客户贷款余额

成本收入比(cir)=业务及管理费用/总收入

借款人集中度(bocon)=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额度/期末资本净额

信用贷款占比(crloac)=期末信用贷款余额/期末客户贷款余额

公司类存款比例(tpocd)=期末公司存款余额/期末客户存款余额

活期存款比例(tpodd)=期末活期存款余额/期末客户存款余额

国有股比例(tposs)=(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公司总股本

总资产(size):取公司年度期末总资产

资本充足率(car)=(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减扣项)/风险加权资产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lpos)=第一大股东持股数/总股本

非利息收入占比(noinac)=(营业收入-利息净收入)/营业收入

三、 数据验证分析

1. 模型一:p1=b0+b1*kg+b2*cir+b3*bocon+b4* tpocd+b5*tpodd+b6*tposs+e

被解释变量:不良贷款率(p1)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成本收入比(cir);国有股比例(tposs);借款人集中度(bocon);

公司类存款比例(tpocd);活期存款比例(tpodd)。

表2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不良贷款率显著相关(3.940 660),与假设相符。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银行子公司不良贷款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金融控股公司复杂的组织结构带来了风险管理难度的增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尚不成熟,在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上劣势明显,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②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着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有些金融控股公司与其相比在人力资源、优质客户资源和经营手法上存在一定差距。③外部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面临制度约束风险。长期以来,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缺乏有利的法律支持,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较多限制、经营处于混乱状态;另一方面监管主体无法可依,分业监管导致了大量监管盲区的存在,增加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再则,目前的联席会议制度事实上很难形成一致对金融集团的整体风险的正确判断,反而还增加了协调成本;最后,我国金融监管技术和人员素质的落后,是我国的监管绩效与发达国家无法比拟。

(2)国有股比例与不良贷款率负相关(-0.021 919),银行业经营中虽然非国有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强,但其识别偿债能力较差,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3)借款人集中度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0.028 305),这也验证了金融投资的常理:分散投资,在银行贷款结构中,一定要注意贷款客户、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的多样化才能更好分散风险。

2. 模型二:mx=b0+b1*kg+b2*size+b3*tpodd+e

被解释变量:每股现金流量(mx)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总资产(size);活期存款比例(tpodd)

表3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每股现金流量负相关(-0.916 667),这与假设相符,表现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表现流动性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规模较小,在发展和风险管理上尚不成熟,盈利能力不强造成的。

(2)活期存款比例与每股现金流量正相关(0.031 201),这与常理相符,活期存款比例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大。

3. 模型三:bocon=b0+b1*kg+b2*tpodd+b3*car + b4*tposs+b5*tlpos+e

被解释变量:借款人集中度(bocon)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活期存款比例(tpodd);资本充足率 (car);

国有股比例(tposs);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lpos)

表4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借款人集中度显著正相关(32.180 26),这说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贷款客户上过于集中,客户来源不广泛,公司发生信用风险概率增加。

(2)国有股占比与借款人集中度正相关(0.073 768),近年来,我国主要国有银行都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股份持有走向多元化,公司治理日益完善,但是国有股比例较大的银行在产权的明晰程度和公司治理上不如非国有银行,在资产的管理上差一些,同时,一些国有银行同时兼有支持国家经济、产业政策的任务,所以在贷款客户上会集中度高一些。

4. 模型四:crloac=b0+b1*kg+b2*noinac+b3*cir +b4*tpodd+b5*car+b6*tposs+e

被解释变量:信用贷款占比(crloac)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非利息收入占比(noinac);成本收入比(cir);活期存款比例(tpodd);

资本充足率(car);国有股比例(tposs);总资产(size)

表5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信用贷款占比正相关(8.084 819),这说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信贷资产保证度上应加强管理,协调好授信贷款和非授信贷款的比例;增强贷款保全意识,大力推行抵押担保贷款,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应做到严格审查担保单位的可靠性和抵押品的价值和抵押的手续;推行贷款保证保险、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2)资本充足率与信用风险占比正相关(0.405 390),这说明资本充足率越高,风险抵补能力越强,公司风险偏好越大,信用贷款越多。

四、 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金融控股集团银行子公司的风险较非金融控股公司的银行样本偏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质量的指标不良贷款率与控股正相关(模型一3.940 660),流动性的指标每股现金流量与控股负相关(模型二-0.916 667),表现贷款风险的指标借款人集中度和信用贷款占比也与金融控股显著正相关(模型三32.180 26、模型四8.084 819)。因此,对想要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来说,混业经营模式要谨慎,已经混业经营的需要大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当前尽快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

(1)金融控股集团的特有风险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复杂的组织结构,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随之可能会带来的是规模不经济,如管理难度和成本增加、信息阻隔失真、无法形成合力等弊端,因此金融控股集团必须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制度建设。

(2)增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特别是资本监管和防火墙制度的完善。谈及金融集团化的没落,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杜丽虹认为,金融集团走向衰败的两大风险就是:拨备不足和风险串联。资本是银行经营的根本,金融控股集团应加强资本监管,保持适当的杠杆比例。同时,金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效应,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关联交易的共生性又加剧了风险传染,因此,在防火墙制度建设上要加强对人事、业务、共同营销和信息共享的合理限制。

(3)增强外部监管,加强市场约束。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在我国当前混合经营的必然趋势下,通过渐进式改革,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优化内部运行机制,通过适当的内部设置达到金融监管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优势互补,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和目标性监管过度,从而达到金融监管的稳健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结合。同时市场约束是金融机构监管的外部主要力量,当前要完善市场约束要发挥作用必须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晖.金融风险的负外部性与中美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比较.管理世界,2010,(4).

篇(5)

一、引言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一种项目融资管理模式。BOT项目是指私营财团的项目公司(包括内资和外资)与东道国政府以契约方式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传统上由政府部门或国内单位承担的重大公共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对项目拥有所属权、经营权、收益权。通过提品或收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合理利润。特许期满后,则将该项目无偿转让给当地政府。BOT方式作为一种减少国家借款和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的有效手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因其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众多私营财团也愿意将资金用此方式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然而,BOT具有规模较大、资金需要量大、技术要求高、使用期限长的特点,决定了BOT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多,风险高,并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所以,研究BOT项目风险分析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二、VaR简介

VaR(Value at Risk)也被称为在险价值或受险价值,它是指按某一确定的置信度,对某一给定的时间期限内不利的市场变动可能造成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的一种估计。设资产的收益为(v,预期收益为一定值EIV),置信度为x%,则VaR可以由下式定义:

P(V

P(V

其中,VaR取损失的绝对值。

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的区别在于考察损失的参考标准不同。绝对损失的参照物是期初的资产原值或投资额:而相对损失的参照物时期末的预期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一般取绝对损失为准。

VaR是上世纪90年代才被引入的一种度量金融风险的新标准。1994年10月,JP Morgan公开了一个名为Risk Metrics的系统,该系统就是建立在VaR基础之上的。VaR是一种对可能给银行造成困难的坏结果的风险概念,而传统的波动率: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三种风险度量是无法做到的。因此VaR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度量市场风险的工具。1996年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管署、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作出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美国所有银行必须实施VaR风险分析方法,并定期报告评估结果。VaR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1、它用一个单一的数字捕捉了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VaR直接度量损失的数值,比标准差、损失概率等风险度量指标更加直观。

2、它容易理解,应用广泛。VaR是损失的数值。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可以直接相加,询问简单的问题:“情况到底有多糟”。故而容易理解,应用广泛。稍作修正就能应用于其它风险分析系统中。

3、不依赖特等的概率分布假定。VaR的定义不要求研究的情况必须是正态分布。虽然最初JP Morgan的Risk Metrics系统是以正态分布为前提的。所以VaR可以将不对称分布期权纳入其中。

三、BOT项目风险分析应用VaR的必要性

VaR虽然广泛应用于金融风险分析,但数学上简单明了的性质同样可以应用于其它分析领域。BOT项目由于周期长、投资大,市场因素很难把握,而目前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相对陈旧,还没有专门针对BOT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三足鼎立。但是,各自又有诸多不足。盈亏平衡分析,产品价格不变、只生产一种产品假设过于简单,不能充分体现项目面临的风险。犹如应力测试的敏感性分析,只允许一种风险因素发生变化,其它因素不变。没有考虑因素相关性的存在和事件发生的概率。而这些恰恰是现实项目中普遍存在的。概率分析虽然引入了事件发生的概率,但并没有对概率以外其他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此,完全有必要将金融风险分析中的VaR引入到BOT项目风险分析中。

四、计算VaR的方法与步骤

1、确定收益指标

项目经济评价中一般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两个指标,VaR计算的是BOT项目中预期最大损失,故应使用NPV指标。

2、风险因素分析

BOT项目风险众多,按类别可分为政治风险、建造风险、运营风险、市场和收益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等。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从NPV中显示出来。从这点来讲,采用NPV指标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较上述的三种分析方法还是有很大进步。

影响NPV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和收益风险以及资金风险。具体来讲包括通货膨胀、利率、汇率、折现率、原材料价格、产品价格、人均工资等。

(1)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BOT项目的预期收益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项目的资金风险。具体表现为因通货膨胀,银根紧缩,利率上升。致使资金成本加大;同时,价格上升,致使原材料的成本增加,带来资金风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3)蒙特卡罗模拟(SMC)

该方法是使用取自正态分布的随机数来建立将来情景的一个分布。对于这种情景的每一个分布,运用某种定价疗法计算投资组合的价值,然后直接估计它的VaR值。SMC是计算VaR最有效的方法。能说明广泛的风险,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

(4)历史模拟(History Simulation)

该方法对收益率的分布几乎不做任何假定,但假设在样本周期内。收益率分布是不变的。具体应用到BOT项目分析中,历史模拟需要一个足够长且充足的历史数据库。然后。假定项目在该段时间中的某一任意时刻开始,并在该段时间内结束。就算出项目的虚拟收益。重复抽样得到虚拟收益的分布并由此得到Vail值。该方法完全基于历史数据,所以不是最好的办法。

五、VaR在BOT项目分析中的应用领域

NPV和IRR收益指标虽也有风险分析,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风险指标,更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指标,这是不利用项目决策的。而VaR做到了这一点。在此借鉴基于CAMP模型建立的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来构建新的评价指标,如下:

SP=(NPV)/(VaR(NPV))

篇(6)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Macro financial risks refer to the risks to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brought by balance sheet deterioration caused by credit risks and the unusual fluctuation of the debtor - creditor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tors. Financial sectors in Henan province work very well and have large growth space.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e sheet, the capital structure mismatch risk of the financial sectors is not obvious, the term mismatch risk is escalating and currency mismatch may occur. In addition, the equity ratio of enterprises is high and the liquidity is poor. 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setting up a sound warning system for regional financial risks, strengthening credit supervision,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developing financial market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Key words: Henan, macro finance, study of risks, financial risks, balance sheet

宏观金融风险是由于信用风险以及部门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异常波动导致的资产负债表层面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风险,是国民经济金融整体层面的系统性风险。本文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将金融风险与宏观经济密切联系起来,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将金融系统作为联系宏观经济的枢纽,来分析说明金融风险的大小、传导以及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河南金融运行现状

1.农村金融运行情况

2008-2013年,河南省农村新型机构大幅增加,从2008年的2家增加到2013年的187家,资产总额从2008年的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11亿元。与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新型机构增加明显,说明河南省在农村金融方面有较大的发展。2013年村镇银行加快发展,新增12家,实现18市全覆盖。2008年,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15.82亿元,增长12.8%,201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32.12亿元,较年初增长15.9%。显示出河南农村金融资源大幅增长的良好迹象。

2.传统银行业发展状况

2013年全年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净利润1257亿元,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较上年减少13亿元,下降到0.35个百分点。传统银行业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增长幅度为18.8%,比2007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且盈利也有所下降,2009年情况好转,资产增幅回升,增幅达23.9%,说明河南省储蓄存款则大幅回流,说明河南经济出现回暖,城镇居民储蓄被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分流明显,而企业则由于生产运营状况有所改善,使得存款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末全省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591.7亿元,增长17.58%,各项贷款余额23511.41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的总体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3.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河南省的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由2008的61家增加到2013年的95家,股票总市值也由2008年1827.23亿元上涨到2013年2992.47亿元,可见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已经得到较好恢复,这将归结于市场回暖等多种因素,证券公司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利润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的9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行股票97只,募集资金总额达1831.32亿元。年末,境内市场流通股总市值2992.47亿元。2005-2013年河南省的证券化率呈现波动趋势,并且幅度较大。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共有证券营业部208家,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48亿元,净利润80.3亿元,增长9.6%。证券投资人427.52万人,增长6.5%。股票交易总额18586.2亿元,增长46.51%。

二、基于资产负债表法的宏观金融风险实证研究

1.河南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河南金融部门由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等行业组成,银行业包括国家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证券业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编制的河南省金融部门2006-2013年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表1所示

2.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错配分析

根据上文中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我们提取河南省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风险表,如表2所示

对于金融部门而言,若存贷比低可以增加金融部门的风险抵抗能力,但降低了金融部门的盈利水平;若存贷比高可以增加金融部门的盈利,却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引发的挤兑风险甚至危机。从图2-2可以看出2006-2013年河南省银行业存贷款规模均稳定增长,存贷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0.745降至2013年0.625,除2007年以外,均低于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0.75,银行支付能力相对充足,存贷比又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河南金融部门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并不明显。

3.金融部门期限错配风险分析

期限错配风险分析主要研究金融部门资产的流动能力。根据长期贷款收益高、风险高、流动性低的特点和短期贷款收益低、风险低,流动性高的特点,如何合理的设定短期贷款与长期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率,从而控制金融部门的流动性风险一直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如图1所示河南的贷款总额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在2003-2008年间总体上保持着增长,2009年以前,短期贷款多于中长期贷款,2009-2011年短期贷款少于中长期,到2012年以后,短期贷款又多余中长期贷款。然而河南省中长期贷款占比自2006-2011年不断上升,在2011年达到49.6%,而在2012-2013年又有微幅下降,这意味着河南金融部门的资产流动性有所上升但是因为中长期贷款接近50%,所以在面临突发性的经济波动时,仍然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并可能遭受一定损失。

从表2来看,2006-2013年间,河南居民储蓄在总体上呈现强劲增长趋势。其中定期存款占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68%,下降到2013年的52.8%,在2008年略有上升,这是因为在2008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持观望态度,导致定期存款比率回升,居民储蓄较快增长,2009年受经济政策的刺激,资本市场发生回暖,定期存款减少,居民储蓄活期化趋势明显。因此河南省期限错配风险还不是很明显,但是银行的资金来源有偏向短期性的居民储蓄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潜在的期限错配风险。

4.金融部门货币错配风险分析

货币错配风险分析的主要着眼点在于金融部门的本外币存贷结构,看其是否存在货币错配风险,运用相关数据构建如表4所示。

如图2所示,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也增长较快,2006-2013年河南省的外币存款和外币贷款总体上都呈增长趋势,2013年河南省的外币贷款和外币存款增幅较快,这主要归结于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及河南省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从外币存贷比来看,2006-2011年,河南省的存贷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0.76上升到2011年的1.05,在2012年外币存贷比开始下降,到2013年,外币存贷比为0.76,仍然高于国际规定的0.75的安全上限,而过高的外币存贷比会导致河南省金融部门的汇兑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货币错配风险显著。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使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本区域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从而做到事前预防,事发控制,事后弥补。

2.完善金融业自身发展,保持金融稳定

河南区域银行结构单一,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垄断地位,竞争不充分,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资源,要在河南省内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并促进银行业内部的竞争,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3.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河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建立和完善河南场外股票交易市场,在现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改变上市公司行业集中的现状。

4.加强信贷监管,降低货币错配风险

建立货币错配风险预警体系,以达到监测金融机构风险,合理调控河南利用外资的规模,有效保持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保证区域内资源供求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5.完善金融体制建设,优化金融环境

建立并完善适合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加速金融改革、建立与中部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和发展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的迫切要求。

6.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控制风险中求发展

要大力提高产业深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托中部崛起优势,在资源苑⒉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借助产业链延伸,扩大产能。

7.加强民间借贷监管,化解民间借贷内部矛盾

明确不同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保护民间借贷的权益和防范借贷风险,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发挥融资作用,实现对传统民间借贷金融活动的引导、规范、提升和替代。

8.强化支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开发出新金融产品,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规模,增加直接融资。

[参 考 文 献]

[1]纪阳.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17-119

[2]于尚艳.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54-56

[3]傅伯言,李洪,等.江西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1996(4):18-22

篇(7)

中图分类号 F123.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入

电价的异常波动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近年由于用电高峰的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日益加剧,对电力市场金融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采用VaR分析中的历史模拟法方法,对电力市场风险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规避和防范市场风险,促进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

VaR的含义为(市场正常波动条件下),在一定的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可表示为:Prob(P>PVaR)=1-c。公式中,P为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持有期t内的损失;PVaR为置信水平c下处于风险中的价值。

VaR计算主要涉及两个因素:目标时段和置信水平。目标时段是指我们计算的是未来多长时间内组合的VaR,它的确定主要依赖于投资组合中资产的流动性而定,一般取为1天,1周,10天或1月;置信水平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风险管理者的风险态度,一般取90%一99.9%。

二、VaR方法下研究电力市场金融风险

1.历史模拟法的含义

历史模拟法是假定采样周期中收益率的分布不变, 借助于计算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资产组合风险收益的频率分布, 通过找到历史上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益, 以及既定置信水平下的最低收益水平, 推算VaR的值, 其隐含的假定是历史变化在未来可以重现。

考虑一个证券组合VP,其市场因子为F(i)(i=1,2,…,n),计算95%置信度下的日VaR值。首先预测市场因子的日波动性,选取市场因子过去101个交易日的历史价格序列,得到市场因子的100个日变化:

F(i)的历史价格水平向量 观测到的变化向量

假定这100个变化在未来的一天都可能出现。对于每一个市场因子,将其当前值F(i)和观测的变化向量相加。得到市场因子的未来可能价格水平,以向量AF(i)n表示:(见图2)根据相关定价公式,可以计算出市场因子当前价值和未来的可能价值。于是,可求出组合的未来损益:

将损益从大到小排列,得到组合的未来收益分布,根据95%的置信度下的分为数,可以求出PVaR的值。

历史模拟法直观、计算简单、容易接受。他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不需要假定市场因子变化的统计分布,无须估计波动性、相关性等各种参数,避免了模型风险。可以选取101个交易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由此求得100个波动值,那么下一日产生的波动值也应该处于这100个价格波动值的范围内,且该波动值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分别选取电价向上、向下波动率不超过5%的波动值作为电价波动的上、下极值。从而算出次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的上、下极值。结合电力公司的毛利润,算出电力公司的电费支出上、下限。在将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达到电力风险的规避作用。

2.数据分析与实证过程

历史模拟方法在电力市场金融风险评估中首先假定考察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当日某省整个电力市场平均清算电价(按电量加权平均计算得到)为275.23元/(MW.h),希望分析得到次日(即2006年9月21日)电价在某一置信度(95%)下可能出现的上限 和下限值,并估算相应的电费支出和毛利润的上限和下限值。其中电价上限是指次日电价超过该上限的概率为5%的电价值,电价下限是指次日电价超过该下限的概率为95%的电价值。

确定电价的样本区间为2006年6月12日-2006年9月20日的101个交易日,得到这101个交易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计算可能产生的电价波动值:利用所选取得101个交易日的日平均电价序列,可得2006年月12日-2006年9月20日的平均清算电价的100个波动值。那么,在通长情况下可以认为,2006年月20日-2006年月21日电力市场的日平均清算电价所产生的波动值应该处于这100个价格波动值的范围内,该价格波动值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将市场日平均清算电价波动值按大小排序。得到从日下跌289.67元/(MW.h)的电价负波动到日上升249.72元/(MW.h)的电价正波动的排序。

3.用历史模拟方法计算VaR值

A.波动上极限Pup:

选取电价向上波动概率不超过5%(95%置信度下),的波动值作为电价波动上限值,即认为次日日平均清算电价波动一般不会超过该值。可知,电价波动上限值为自小到大第95个波动值,即157.93元/(MW.h)。

B.波动下极限Pdown::

选取电价向下波动概率不超过5%(95%置信度下),的波动值作为电价波动下限值,即认为次日日平均清算电价波动一般不会低于该值。从表可知,电价波动下限值为自大到小第95个波动值,即-162.46元/(MW.h)。

C.次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上限值

PU=P07.9.20+Pup

=275.23元/(MW.h)+159.93元/(MW.h)

=435.16元/(MW.h)

D.次日的日平均清算电价下限值

PL=P07.9.20+ Pdown

=275.23元/(MW.h)+[-162.46元/(MW.h)]

=112.77元/(MW.h)

可知,2007年9月21日的电价处于上、下限[435.16元/(MW.h),112.77元/(MW.h)]

之间的概率为90%

4.利润模型

某市电力市场中,市电力公司起到了单一购买者的作用,假设它的购电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电力市场内的竞价机组,某地区(这里假定为华中地区)售电,市场外的非竞价机组[36,37]。竞价机组的购电电价P1由市场清除电价决定。华中售电和非竞价机组的购电价格则是由市电力公司与对方商定后,以合同形式按某一确定的价格P2 购买,电力公司从电力市场购买电能,然后把所有电量以国家规定的价格约595元/(MW.h)统一向所有用户售电。在忽略网络损耗的情况下,由此,电力公司的毛利润为: M = P0・Q - [(1-k) P1・Q1+k Pc・Q1 +P2・Q2](1)其中: P0为电力公司的售电价格,目前,该市对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采用不同的电价,将各种电价平均后得到的总体平均电价,本文计算中统一取售电价格P0为595元/(MW.h);Q为电力公司通过电力市场购入的总电量,也等于售电量;P1为竞价机组部分电量的市场清除电价(按电量加权平均计算得到);Q1为电力公司通过电力市场购入的竞价部分的电量;P2为非竞价机组和华中售电部分电量的平均电价,一般是每年商定一次,因此可以认为是固定值,这里统一近似取平均电价400元/(MW.h);Pc为竞价机组平均合约电价(近似取350元/(MW.h));Q2为通过非竞价机组和华中售电部分购入的总电量。上式(1)中的项目有关系: Q = Q1 +Q2 (2)

考虑到目前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较高,式(1)中的总用电量Q可以通过负荷预测得到。由于该预测值与次日的实际用电量不会相差太大(一般不大于5%,通常在1%~3%),故公式中的总用电量可以用预测值Q0来表示,设为一固定值。故式(2)表达为: M = P0・Q - [(1-0.8) P1・Q1+0.8・350Q1 +400・Q2](3)式中,Q2是由省电力调度中心统一安排,为某一固定值,于是购入的竞价机组部分电量Q1也是一固定值。通过华中售电和非竞价机组购入的两部分电量,其价格和电量都是固定的,所以它们对于毛利润的影响是相同的。在这里可以将它们合并,均看成通过市场外部购入的电量,其购电总量为Q2,购电平均价格取400元/(MW・h)。 故式(1)又可竞价机组电费支出描述为: M1 = (1-k) P1・Q1+k Pc・Q1(4)竞价机组、非竞价机组和华中售电总电量的电费支出为: M2 = (1-k) P1・Q1+k Pc・Q1 + P2・Q2(5)上式(4)可以计算电力公司的毛利润,将上式中的P1替换为Pup, Pdown 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毛利润的上、下限预测值(在95%置信度下)。同理,由(4),(5)计算出电力公司的电费支出及其上、下限。表1给出2006年9月21日相应的计算结果。

表1预测数据

5.返回检验

为了验证历史模拟方法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对结果进行返回检验。以2006年1月1日的数据为例,当日毛利润的上限、下限分别为4381.07万元和3788.11万元,由当日的电价实际值算得的毛利润的实际值为4047.41万元,这个值落在预测值的上、下限之间。上述预测是在95%的置信度下,所以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实际值超过预测值上限和低于预测值下限的比例各为5%(即为风险出现的概率)。只要风险分析的方法正确,且数据样本足够多,最后的计算统计结果应该与理想情况比较接近。我们取2006年的市场运行数据作为初始历史样本数据,对2006年1月1日-2006年9月20日(共262天)的市场数据进行风险统计校验。由于历史数据还不够多,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数据资源,在校验完一组数据后,就把它也纳入历史数据,计算得到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9月20日共262天的VaR预测值,它们和实际值的校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结果显示,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的2002年1月1日2002年9月21日的预测值,与该电力市场实际运行数据比较一致。在262天中,实际值大于预测值上限的天数为11天,实际值小于预测值下限的天数为13天,所以最后得到的实际值大于上限的天数所占比例为4.20%,实际值小于下限的天数所占比例均为4.96%,很接近理想值5%。由此可见,VaR历史模拟法预测电力市场金融风险是可行的。由此可见,VaR历史模拟法可以实现对电力市场金融风险的定量分析,且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表2结果校验

三、总结

金融市场中的VaR方法可以很好地分析股票市场中的股票价格波动风险,由于电力市场中的金融风险主要源于电价的波动,因此也可以将VaR方法引入电力市场的电价波动分析中,从而实现对电力市场金融风险的分析计算。

历史模拟法概念直观、计算简单、实施方便,容易被风险管理者和监管当局接受。另外,它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不需要假定市场因子变化的统计分布,无须估计波动性、相关性等各种参数。因此,它没有参数估计的风险,从而避免了模型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2

[2].范英.VaR方法及其在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0,9

[3].路杨,黄娜.期板定价理论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6

[4].杨青,殷林森.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多阶段风险投资决策模型[J],科技进步与理论与管理,2004,5

[5]周浩,张权,张富强.考虑期货交易的电力市场金融风险分析[J].电网技术,2004, 28(17):53-57.

[6]曹毅刚,王晓清,沈如刚,张金亮.考虑电力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3):36-41.

[7]张海鱼.VaR:风险价值--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M].中信出版社,2000

[8]周浩,康建伟,陈建华,包松.蒙特卡罗方法在电力市场短期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2):74-77.

篇(8)

3、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

5、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问题研究

6、我国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7、河南省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8、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10、论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危害和对策

11、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

13、保险销售误导现象研究

14、论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渗透、竞争与合作

15、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16、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

17、基于次贷危机启示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18、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19、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探讨

20、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规律研究

22、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思考

2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分析

26、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27、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28、论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0、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31、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研究

32、大小非解禁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33、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模式及运作分析

34、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35、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36、新农村建设下河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研究

37、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调查与分析

38、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39、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40、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41、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42、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探讨

43、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44、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45、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46、我国中小银行竞争力探讨--以××银行为例

47、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48、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初探

49、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50、中国风险投资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1、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52、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启示

5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54、汽车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55、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竞争特点及对策

56、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57、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创新发展

58、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理性选择

59、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60、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61、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

62、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6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64、论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对策

65、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变的效应研究

66、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及对策

67、关于完善农村信用社体系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

68、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70、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71、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扩张问题研究

72、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

7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7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75、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76、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

77、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78、巴菲特投资管理策略研究

79、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80、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81、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与金融危机

8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

83、我国垄断性行业暴利的来源、影响及治理对策

8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风险研究

85、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

86、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87、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88、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89、如何看待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与管制

90、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的认识

91、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

92、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93、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考

94、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9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9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篇(9)

0.引言

风险是由信息缺陷造成的,而信息缺陷产生于私人信息,分工导致了私人信息的形成。因此,风险是以分工作为起点的。现阶段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而金融风险是现代经济风险的主要体现,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金融风险。这两个概念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深入学习认识这两个概念对企业的投资建设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研究这个金融风险和风险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1.风险分析

1.1内生性风险

在经济学中,内在风险主要由于信息分布不集中,不对称造成的。从本质上来讲,信息具有空间分布不对称性,而每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种类和信息储量也是不相同的,这就是私人信息。由于现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个体之间信息含量的差距,使得个人信息分布不对称现象严重,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内生性风险有两种表现形式:逆向风险和道德风险。在合约签订之前,主要的内生性风险是逆向风险,而道德风险主要发生在合约签订之后,人在中间委托人不能够观测监督的地方决定是否要采取措施,从而最终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行为对中间委托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严重威胁了委托人的自身利益[1]。

1.2外生性风险

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风险是外生性风险。人在自然界中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人们获取的信息始终是残缺不全的,所以人们只能够认识真理却永远也达不到真理的境界。在经济学中,信息的不完全性是这样理解的,每个经济体中的各个组成成员对于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信息量掌握比经济体自身的信息储量要小。外生性风险主要产生在微观经济体之外,人们自己的意志不能对外生性风险产生产生影响,所以外生性风险也可以称作客观风险。由于社会信息总含量不变外在性风险不会消失,会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然中存在的信息量的探索越来越多,掌握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外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小[2]。

2.金融风险分析

2.1金融风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点

由于社会中存在着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企业的管理着没有意识到这种信息的缺少现象,无法对目前个未来企业产品价格进行预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决策是否在正确。这是金融风险的主要外在表现。金融机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金融资产价格具有波动倾向、金融危机时时爆发、社会个体金融行为出现投机是四个可观测的经济现象。

对于市场经济来讲,金融风险往往能够导致经济收益和金融损失相互抵消,因此不回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个体信息并不是完整的,金融资产价格往往会由于机会主义模式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对于市场预期的形成具有恶劣的影响,容易造成金融一体经济的混乱现象。金融机构也是微观的金融主体,也会受到内生性风险和外在性风险的影响[3]。

2.2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是经济风险

现阶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以很大程度上金融风险是经济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货币与信用是界定社会中经济活动不确定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4]。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在信息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使得社会商品在交易中能够轻松的实现买与卖,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有了价格,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得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易变为了现实。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生存与发展到重要条件,由此可见,现代经济发展状态和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信息不完全使得价格状况与未来的变化有着同样的不确定性,而外生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来讲外生性风险的演化和发展是金融风险。

3.总结

本文主要对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风险和金融风险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这两个概念,深入了解学习风险和金融风险能够避免投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进一步推动经济学中这两个抽象概念的发展和深化,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修正案的设计原则、定价机制和资金运作模式[J].经济导刊,2011,13(5):101-110.

[2]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减持”课题组. 国有股配送的价格确定与方式创新[J],2011,13(5):113-116.

篇(10)

金融机构究竟面临哪些风险

金融机构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把握住市场和客户,如果采用的手段得力,就可以不断满足客户需求,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者需要足够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制订业务策略,有效地管理风险,扩大客户群,提高利润。简单地说,规避金融风险就是要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之转换成有用的决策信息,再将这些信息用于日常的决策过程。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数据、信息及分析三个关键环节上均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数据质量及完整性存在问题;

数据不集中;

缺乏基本信息的展示能力;

缺乏基本分析能力;

缺乏有效而系统的风险评级机制;

缺乏完整的员工考核体系;

风险控制流程存在漏洞,运作不完 全合理;

监控乏力;

分析对象的合理性(以产品还是以客户为分析对象)。

商业智能化解金融风险

要应对这些风险,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商业发展模式了。面对海量数据和繁复的分析、决策过程,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来规避经营风险。利用商业智能进行风险管理是一种高效的手段。

商业智能的本质是对分散在机构内相对孤立的数据(业务系统,简单分析系统,财会系统,外部数据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获取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揭示机构内的运作和市场情况,帮助管理层做出正确、明智的经营决策。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讲,商业智能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追踪每种工作和方法是否有效。

商业智能涵盖了两个技术层面: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

(一)数据仓库

企业管理者要综合全局做出有理有据的决策,就必须迅速及时地获取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信息。数据仓库就是用来对一个企业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和分支机构里的有用信息进行抽取、整合、清洗、转换、存储的。

数据仓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定义:第一,它是一个以企业整体决策支持和信息利用为目标的数据组织;第二,数据仓库中既包括现时数据,也包括历史数据;第三,它所存放的数据是完整的、统一的、安全的和清洗过的;第四,它是企业用于决策支持和应用的主要信息来源。

管理人员往往希望从不同的角度,例如时间、地域、年龄、教育、职业来看同一类的储蓄以及贷款的总额、余额等来审视业务数据。因此,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多维分析就是数据仓库中必不可少的。

数据仓库对数据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查询、制订报表、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来实现的。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数据转换为有用的决策信息。

通常,一个数据仓库环境可用图1简要说明:

从上面数据仓库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架构可以看出,一个实用的数据仓库环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数据来源;

数据加工(ETCL);

数据仓库实体:它是整个系统结构中,最重要、最值得注意的。数据仓库中包含了集成的、历史的数据,这些数据对整个企业是公用的。此外,数据仓库还包括概括数据和详细数据;

数据集市:数据集市是一个满足特定用户需要的相关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主要来自数据仓库,也可以由外来数据源提供数据,一般是数据仓库的一个子集。这些数据通常是非常概括的,但也可按照特定用户的要求包含细节数据;

终端用户界面:终端用户通过数据查询、制订报表、统计和多维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方法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二)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从数据仓库或数据库的海量数据中获取未知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决策过程。它对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提高客户关系、挖掘业务潜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都会产生极大的作用。

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依据其功能被分成四组:预估模型、分割、链接分析和时间序列预测。为实现数据挖掘的每一项功能,可使用多种不同方法或算法。例如:分类模型可通过使用决策树、神经网络分类、区别分析、逻辑回归或概率回归等统计类或非统计类算法来建立。统计类方法是建立在传统统计理论上的,而非统计类方法则主要基于神经网络技术。

具体到银行业务中,分类模型可被用于建立目标模型、预选模型、风险模型、损耗模型、欺诈探测模型和破产模型。这些模型可用来提高市场销售效率、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和提高客户管理效率。

如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机构最关心的问题无外乎产品、销售、客户和风险管理,在这四个环节上商业智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提高风险管理的目的。

具体地说,在产品分析方面,商业智能能够回答诸如哪些产品有效益,哪些产品没有,哪些产品虽然目前效益不好但却有发展潜力。

在销售方面,商业智能能够解决哪些产品有销售增长趋势,哪类客户喜欢购买这些产品,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销售趋势等难题。

在客户分析方面,商业智能则能回答哪些客户流失的可能性较大,有无必要挽留以及挽留的方法,10%最有价值、最没有价值客户的共同特点,最有价值的客户分布等问题。

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智能能够回答诸如哪些客户可能会有信贷风险,哪些客户可能会破产,出现信贷风险的客户特征是什么,哪些行业或哪些地区的客户是信贷风险的高发区等问题。

风险分析是支持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风险分析系统用于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客户风险、产品风险以及决策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为银行采取必要的风险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使其将经营中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为银行制定风险政策提供信息依据。

风险分析系统的核心是各种风险的识别、判别、预估和预测模型。分析模型要求加工和处理大量的业务数据,对多种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而数据挖掘是模型建立的最为有效方法。虽然,当前国内风险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分析技术的复杂性强,前期数据准备和环境搭建工作量大,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无法保证等问题。但是风险分析成功实施的关键还是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管理体制和工作经验。

具体地说,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建立系统而有效的风险评级机制;

提升风险分析能力:

问题贷款结构分析,其中包括行业结构、品种结构、部门结构、状态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

行业分析:行业分析解决你的借款人运作的环境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该环境是由借款人和放款人无法控制的经济、市场、人口分布等力量决定的。行业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某一行业所有公司面对的主要风险,并对该行业的未来及其对客户的影响进行合理的猜测

地域分析

业绩考核

追贷成本分析

不良贷款的作价

催收人员的分配

授信额度的分配及其产品组合

不良资产的分析,核销时机与数量

风险贷款在贷款5级分类中的级别变化情况分析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其中包括信贷决策模型、逾期模型(30天、60天、90天、120天以上)、坏账模型、破产模型、欺诈检测模型;

建立和完善工作流程;

风险预测;

加强风险监控:风险监控主要是通过数据查询,把重要数据展示出来。对银行比较重要的监控数据有:授信审批监控、重组贷款监控、以物抵债资产处置监控以及对各单位抵债资产的台账内容进行监控;

控制利率风险:利用分析工具进行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根据对利率趋势的预测和判断,对资产和负债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以防范利率风险;

控制操作风险:

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

员工业务操作责权分明,按工作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员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做量化评分,建立奖励机制

对信贷员的考核,除考核其工作量外,还要考核其经手贷款的风险度

风险作价:以风险为基础确定产品 及服务价格

风险与利润的综合管理

篇(11)

商业银行从事金融业务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加剧了上述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之后的破坏程度。2004年以来,我国面临的网络仿冒威胁正在逐渐加大,仿冒对象主要是金融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2005年上半年共收到网络安全事件报告65679件,超过2004年全年案件数,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已成为理论与实践中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大体遵循事件驱动(技术和管理脱节)-逐渐标准化(技术和管理逐渐结合)——安全风险管理(引入了风险分析)的发展路径。

(一)以事件驱动的初级阶段时期

19世纪70年代安全主要是指物理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主要局限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哑终端,安全问题只涉及能访问终端的少数人。安全管理策略处于初级阶段,由事件驱动,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流程。在此阶段的前期,只重视技术手段。后期开始重视管理手段,但是技术和管理之间脱节。许多组织对信息安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和制度,但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基本上还处在一种静态、局部、少数人负责、突击式、事后纠正式的管理方式。

(二)标准化时期

企业开始将安全问题作为整体考虑,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策略,其中包括了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或称运作管理)。几乎所有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安全策略,内容也包括了技术手段、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教育等等,基本上形成体系,技术和管理手段综合统一,但是安全风险分析还存在不足之处。

(三)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时期

随着电子商务安全管理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安全管理策略也演进到安全风险管理阶段。主要特点如下:

1.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主流趋势;在安全管理策略的演进过程中,技术和管理手段综合统

一、又融入了风险管理的分析、防范策略,从而安全管理进入了安全风险管理时期。西方商业银行已对安全风险管理形成共识。如安氏公司(is—One),认为信息安全问题最终将归结为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方法是建立良性的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的依据和基础。

2.安全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和各国的规范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国际上关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英国标准协会制订的BS7799等。各国也日益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制定了许多规范。例如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电子银行最终规则》、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电子银行服务的安全风险管理》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也于2006年颁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对国内企业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给出了指导意见。

3.利用外部专业化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安全性评估已成为大部分国家的选择。电子银行面临的安全和技术风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系统的设计开发水平,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及其供应商的选择等;银行依靠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已很难识别、监测、控制和管理相关风险。同样,监管机构也难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准确评价和监控。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依靠外部专业化机构定期对电子银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办法,加强对电子银行安全性和技术风险的管理和监管。

4.在许多国家信息系统审计(IsAudit)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服务被广泛提供,许多知名的咨询公司都提供类似的信息审计服务。业界的IT风险分析师也成为一种职业,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工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风险,充分衡量保持安全的代价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寻求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效用,在风险分析中也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

二、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薄弱点

(一)系统管理思想缺乏

目前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在全局上缺乏系统论理论的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多种多样的安全攻击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漏洞,无法形成一张全面有序的安全网络。

实践中被采用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作为指导意见的规则规范,如《信息安全管理实务准则》(IS017799)、《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18336.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尽管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层次上也比较清晰,但是还不足以作为一个风险防范系统。实践中,电子商务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组织,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过程也是个复杂的系统。系统论、控制论的思想在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风险分析的模型与方法不成熟,定量分析不足

电子商务模式自身的发展历史也不过20几年,在风险分析的定量技术上并不成熟;如BS7799中推荐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时,往往将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定性划分为几个级别,将威胁所造成的影响也定性划分为1~5级,实质上是将一些按照概率发生的事件定义为不连续的几个级别,在操作上易行,但造成了度量的不精确。在进行监控和审计之后,也存在无法量化、对比的问题。

(三)忽视与原有的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结合

本质上,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无非是新兴的商业模式对传统的风险的改变,以及产生的在传统风险控制领域暂时无法明晰的新风险;现有管理策略只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或者从偏重技术的角度看待问题,站在金融领域本身来分析研究较少。这种状况导致了对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无法立足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忽略了风险的整体性,只进行偏信息和技术的研究,导致了现有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与金融机构原有的传统业务风险管理策略存在差距。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传统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控制,两个方面存在脱节,同样属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存在着不同的管理策略,导致多头管理、资源浪费、机构之间的扯皮,乃至缺位管理。

(四)风险管理策略无法依赖外部的信息安全管理行业

在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审计(IsAudit)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服务被广泛提供,许多知名的咨询公司都提供类似的信息审计服务。IT风险分析师也成为一种职业,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工作。商业银行采用依靠外部专业化机构定期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办法,提高对电子银行安全性和技术风险的管理和监管。而国内初步建立了国家信息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引进了一批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工作得到了一定重视,但与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外部信息安全管理行业仍有很大差距。

(五)风险管理策略中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均建立起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但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能、权限与花旗银行等体制较为先进的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风险控制实质上仍然分散在各个子部门;风险的评估、防范与控制实质上完全依靠商业银行的电子交易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稽核部门实质上无法控制电子商务安全风险。例如,风险管理部门接受了电子交易部的风险控制报告,表面上履行的内控审核的流程,但审核作用有限,无法完成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的监控与审计环节。

三、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改进建议

(一)基于系统的思想构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框架

利用系统理论作为总体的指导思想,将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本身当作一个开放的自适应系统。将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组成循环上升的系统。

在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控制的流程中,经过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资产识别和选择、实施控制降低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后进行监控和审计;尤其重要的是把监控和审计所得到的内容作为新一轮风险分析输入,从而开始新一轮的风险管理过程。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为动态的循环系统。每完成一个循环,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上一个台阶,商业银行的安全管理水平变得到了提高。新晨

(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定量分析中的改进思路

商业银行可以借鉴成熟的传统金融风险度量中的一些方法来改变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对资产进行粗略的优先级别排序的方法。实践中,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与对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有其相似之处。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内部计量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内部估计风险敞口指标、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风险损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资本要求的转换系数;在度量损失的分布时,主要利用统计和精算技术。商业银行应通过数据库将威胁发生的频率、威胁所造成的影响等精确记录下来,利用现有的度量方法进行精确的风险定量分析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