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4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农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特殊区域,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1]。但是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加速外流,制约传统农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如何种地”等问题愈发突出[2]。在这样的背景下,客观评价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找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缩短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研究以黄淮平原的黄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为例,定量分析评价传统农区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框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综合的体系和过程[3]。通过对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趋势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发现影响协调发展的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因而,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使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向着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的原则,结合传统农区自身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4-7],建立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是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层包括6个方面:经济发展城镇化、社会发展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农业投入和装备的现代化、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城镇化指标体系中[8,9],经济城镇化反映的是经济结构演变的非农化过程,用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表示;社会城镇化反映的是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用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人口城镇化表现为城乡人口空间的分布结构,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用城镇常驻人口比率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10,11],投入装备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手段和投入的水平,用单位耕地机械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来表示;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考虑到传统农区的实际特点,用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和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以上城镇化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均为正向指标。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所谓指标的标准化就是将所有的指标都转换为无单位、取值范围在0~1之间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数据直接进行核算。由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核算方法、量纲不同,因而不能进行直接综合计算,必须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去除量纲的影响。由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Rij=1,Vij>Vijmax(Vij-Vimin)/(Vijmax-Vijmin),Vijmax>Vij>Vijmin0,Vij
Rij是标准化指标,Vij是原始指标,Vijmax、Vijmin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是对于标准化之后的数据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所谓熵值法就是通过指标信息熵对于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作出判断,信息熵越小,指标的权重越大。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使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镇化子系统与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为协调系数,P为调节系数,P≥2,取P=2。协调系数反映了在城镇化子系统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综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 l(x)和m(y)之和一定的时候,为了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复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最大,也就是l(x)和m(y)最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效益或者发展水平进行组合的数量程度。C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最大值1就是最佳协调状态,最小值0就是最差协调状态,也就是协调系数越大,系统之间越是协调。
尽管协调系数能够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相互协调的程度,这对于约束二者的发展行为,促进二者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系数却不能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效益的高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协调系数的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会出现高低不平。按照协调发展的内涵,将衡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定义为协调度,公式为:
式中,D代表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系数;T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琢和?茁为待定权数,本研究认为二者的重要性相同,所以选择?琢和?茁都是0.5。一般T的取值范围是(0,1),这样可以保证D的取值范围也是(0,1),便于比较分析。
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河南省以及黄淮4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个别缺失数据采取线性差值方法进行弥补,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3-2012年共10年的数据,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对水平变动趋势,评价4个农业大市相对于河南省以及全国来说,其协调发展的水平。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指标体系中与价格有关的指标数据,比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990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数进行价格处理,这样就可以消除物价因素带来的影响。然后对于原始数据的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不同单位的指标就可以消除单位带来的影响,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城镇化,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影响较为显著。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GDP。农业现代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体现在农业投入和农业装备方面,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更多的受到投入和装备的影响。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都是乡村人均用电量,其次是乡村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乡村人均肉类产量、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
2.2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协调度得分
在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之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全国、河南省和黄淮4市2003-2012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和协调度相对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如表2~表5所示。
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结果与评价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作为传统农区的黄淮4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发展水平提升很快,协调状况一直在好转。但是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省来看,该区域的4个农业大市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发展依然相对较慢,尤其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方面,与河南省以及全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从城镇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2)可以看出,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但是与河南省、全国同期水平相比,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的相对速度却越来越慢,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如2012年城镇化综合水平最高的商丘市为0.457 1,最低的周口市只有0.341 9,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0.772 5,而全国城镇化的水平为0.993 5,这说明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相当明显。
2)从农业现代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3)可以看出,黄淮4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甚至在个别时期与全国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河南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12年发展水平最高的商丘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0.674 4,略高于河南省0.661 8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全国0.735 2的水平。
3)从协调度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河南省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协调度虽然在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在2012年最高的商丘市才达到0.524 8,最低的周口市仅为0.393 2,这说明相对于河南省与全国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很不协调,同时发展的水平也是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3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较弱,因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岗位转移,结果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为缓慢,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甚至不协调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不协调或者协调性差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农区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区域,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定位,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良好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坚决避免工业的发展造成农区环境的破坏和恶化[12]。
3.1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这需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助[13];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通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拓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农企结合、产销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通过土地的适度流转,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14]。
3.2 以产业城镇融化为基础,推动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非农产业带动的过程。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只有产业兴旺发达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就地发展小城镇,可以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这需要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产业积聚能力、人口集中能力。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和非农产业滞后,必须合理地引导部分农业劳动力异地城镇化,尤其是引导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群来实现异地的城镇化。这就要求通过制度的改革,真正地为外来人口解决就业、入学、就医等问题,使其真正地享受市民化待遇。
3.3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加快的实际,逐步放开城乡户籍制度,为农民进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扫清障碍;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现实,尤其是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同权同利”。通过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实现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同步均衡发展,让农村和城镇都成为农民安居乐业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3.
[2]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3] 魏厚凯.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J].经济经纬,2012(1):1-2.
[4] 夏春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18-23.
[5] 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54-61.
[6] 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17):42-47.
[7] LIN G. Chinese 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294-306.
[8] 欧向军,甄 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9):24-30.
[9] 宣国富,徐建刚,赵 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47-51.
[10] 辛 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46-50.
[11] 曾福生,吴雄周,刘 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9-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54);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nwnu-kjcxgc-03-50)。
[作者简介]周鹏(1988-),男,陕西横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区域管理;通讯作者:白永平(1961-),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区域管理。
[摘要] 文章基于熵值法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31省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重心转移和ESDA探讨其空间偏移和空间相关性,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间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从东部向西部梯度递减的趋势,同时,空间差异呈收敛态势;(2)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划分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心轨迹整体上向西南方向偏移;(3)Moran's I值显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计量模型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收敛情况,在对条件收敛存在的检验中发现不同因变量在不同区域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不同,其中,财政支农和交通区位对收敛的促进最显著。
[
关键词 ] 农业现代化;空间格局;ESDA;β收敛;中国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4年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的头号文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因此,2014年中央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已成为经济地理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及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启示 [1-3 ];(2)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发展水平测算 [4-6 ];(3)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性的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土地变化、经济增长等关系 [7-11 ];(4)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12-13 ];(5)农业现代化水平类型划分 [14-15 ]。研究尺度从省域到地方,研究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收敛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不同地区的研究对象在研究期内的趋同和发散情况[16 ],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经济差异 [17 ]、金融发展 [18 ]、碳排放 [19 ]、城镇化 [20 ]等众多领域,这对探究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近年来为了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国家采取了取消农业税、财政支农、农业补贴、利益补偿机制等诸多有利政策,那么到目前为止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存在收敛以及收敛的情况和机制如何?此方面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了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空间格局演变及相关性,最后实证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性特征,以期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战略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数据来源、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本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3)、《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2-2013),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4 ] [12-14 ],从四个方面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二)分析方法
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将统计学原理同图形、图表相结合对空间信息的性质进行分析、鉴别,以引导模型的结构和解法 [21 ],包括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具体计算方法见文献 [22 ]。
2. 空间计量模型收敛性分析。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β收敛进行分析,其中,β收敛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绝对β收敛是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的地区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地区,条件β收敛是在绝对β收敛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其他影响因素,如果考虑了这些影响因素后,增长速度与初始水平仍存在负相关性,则表明该地区增长速度存在条件β收敛,可以用条件β收敛来检验绝对β收敛的稳健性。
(1)空间滞后模型
(1)
式中:yi,t为i省第t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值;yi,T+t为i省第T+t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值,T为时间跨度;α、β为待估参数,若β为负数,表明研究区域存在收敛, W为空间权重矩阵,p为空间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
(2)空间误差模型
(2)
式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λ为空间误差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根据表1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出31个省域2001-2012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有了很大提升,由2001年的0.2608增长到2012年的0.4987,增长了近2倍。历年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此外,新疆也高于平均水平。由图1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梯度递减的趋势。图2显示,变异系数从2001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全国、东中部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西部地区空间差异呈先下降(2001-2006)、后上升(2006-2008)、再下降(2008-2009)、又上升(2009-2010),最后一直下降的过程(2010-2012),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呈现出收敛趋势。
变异系数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特征 1. 类型研究。利用ArcGis9.3空间统计工具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分别将2001年、2006年和2012年中国各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高到低划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低水平4类,得到空间格局特征(图略)。
以2001年为基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格局,处于高水平的有北京、上海、浙江和福建,处于较高水平的有黑龙江、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广东。以上地区除黑龙江外,基本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水热和灌溉条件好,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处于中等水平的有吉林、内蒙古、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四川、重庆、宁夏、新疆,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商品率高,是中国众多商品粮基地所在地。处于低水平的有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耕地数量有限和低产田较多;青藏高原热量条件差、降水少、交通不便;甘肃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与2001年相比,2006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省域类型转换的不多,只有新疆和重庆分别由中等水平转换为较高水平和低水平。与2006年相比,2012年的江苏由较高水平转换为高水平,陕西、河南、湖南、湖北转换为较高水平,重庆由低水平转换为中等水平,其余的保持不变。与2001年相比,2012年江苏由较高水平转换为高水平,新疆由中等水平转换为较高水平,陕西、河南、湖南、湖北转换为较高水平。
综上分析可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变化较大,整体水平有所上升,区域差异明显,这也验证了前文的结论。
(三)重心演化轨迹分析
为了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重心时空演变规律,运用ArcGis9.3计算和绘制出2001-201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重心移动轨迹(见图3)。2001-201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重心有向西南偏移的态势,这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密切相关。2001年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重心位于河南省许昌县北部;2002年向南移动了4.718千米;2003年朝西南方移动了14.337千米;2004年向西北方移动了5.688千米;2005年向东移动3千米到达禹州市;2006年向西南移动了26.048千米,到达郏县,移动距离较远,移动幅度较大;2007年向西北移动了4.053千米;2008年向东南移动了9.714千米;2009年到达宝丰县,向西南移动了27.377千米,移动距离较远,幅度较大;2010年向西南移动了4.901千米;2011和2012年均向西北方向分别移动了13.863千米、5.324千米。
综上分析可知,农业现代化水平重心的移动方向基本以2年为周期,表现为2002-2003年、2009-2010年向西南方向移动,2004-2005年、2011-2012年向西北方向移动,出现大幅度的偏移分别为2006年和2009年,且向西南移动,这一方面可能与2006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进行财政、粮种、农机补贴等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从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收敛性计量分析
1. 收敛模型分析
本文测度了2001-2006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 Moran's I(表3),2001-2012年Moran's I值全为正,且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该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性,其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200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该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关性在增强;第二阶段从2006-2012年呈波动下降,但集聚效果依旧明显。
Moran's I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如果忽略空间效应,估计有偏 [23 ]。因此,需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见表4。表4中,SLM和SEM模型的a1系数分别为-0.4167和-0.4112,显著性通过了检验,说明全国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性明显,这与重心转移轨迹分析的结果相似。SLM和SEM模型收敛速度分别为0.0490、0.0481,半衰期分别为14.1462、14.3973,依据Log-Likelihood(越大越好)、AIC(越小越好)和SC(越小越好)值来判断模型的选择,发现SLM优于SEM,所以选择SLM模型。综上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β收敛,说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的省份增长速度要快于水平高的省份,长远来看,地区间的差异会继续缩小。
2. β收敛模型检验
(1)β绝对收敛存在性检验。β绝对收敛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增长速度与其初始水平呈负相关,长时期内都将收敛于相同水平。通过计算各省2001-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从而反映出农业现代化水平β绝对收敛的存在性。其中,高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的云南、贵州、西藏、青海,中增长区域包括广大中西部省份及中部的海南、山东、江苏,低增长区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包括周围省份,充分说明作为一线城市对周围省份具有显著辐射带动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距离衰减,影响范围有限。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山东、江苏将进入低增长区域,整个东部地区基本连成一条带,中西部高增长区域省份也将增多,届时收敛性将进一步加强。
(2)β条件收敛。β条件收敛是在指绝对β收敛基础上增加一些变量,使各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于各自平衡状态。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有: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人均教育财政支出)、财政支农(农业财政支出占比)、交通区位(公路密度)、工业化水平(工业产值占比)、农业结构(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些变量取自2001-2012年平均数的对数。同样也采用SLM,得到的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β系数都为负数,表明全国及三大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存在条件收敛,东部地区的收敛性相对较弱,三大区域间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将逐渐缩小。各个地区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显著性不尽相同,从全国来看,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呈正相关,但显著性并没有通过检验,表明机械化水平虽然对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各地区机械化使用不平衡 [24 ]。东、中部地区的收敛性较显著,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收敛具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受地形影响,农业机械化使用率低,未来一定时期还需加大推广机械化使用率,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地区,加强对农用劳动工具进行补贴,提高劳动生产率。
全国及三大地区的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而促进收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系数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并不显著。农业现代化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本尤其是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对农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未来一定时期应该继续加强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就财政支出而言,其对农业现代化收敛的促进作用最大,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收敛性都显著,这是因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国家的财政支持,可以为农用生产资料、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等提供支持,缩小区域间差距,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对中西部地区政策的倾斜,从多方面融资,发展特色农业、生态节水农业,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就交通区位而言,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的影响是积极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便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拉近与市场间的距离。
就工业化水平而言,全国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呈负相关,这与预期不符,这表明工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散。而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收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较协调。所以中西部地区应该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就农业结构而言,全国和西部地区的系数为正,这表明其对农业现代化收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东中部地区的系数为负,说明其导致了区域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的扩大。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粮食安全,国家应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保障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来测度2001-2012年全国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克服了已往一些研究指标体系不健全及权重赋值主观性。运用重心转移和ESDA探讨其空间偏移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情况。
2001-2012年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间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梯度递减的趋势,同时,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呈现出收敛态势。从类型划分来看,东中西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变化较大,处于高水平的有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处于较高水平的有黑龙江、辽宁、天津、河北、山东、广东、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新疆;处于中等水平的有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四川、重庆、海南、广西;处于低水平的有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
从重心转移演变轨迹来看,重心有向西南偏移的态势,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全局Moran's I值显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收敛情况,发现存在β收敛,从而检验β绝对收敛的存在性和β条件收敛,发现条件收敛中各个地区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显著性不尽相同,从全国及三大区域层面来说,农业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财政支农、交通区位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呈正相关性,特别是财政支出和交通区位对收敛促进作用最大,而工业化水平和农业结构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有正有负。
为此,中央需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重点投向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创新。同时,各地区需要因地制宜,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生态、节水农业,注重同农业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依托科学技术对农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注重区域间合作,协调各地区农业发展,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水平,优化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高照军,崔成镇, 郝运鹏. 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9):80-81.
[2]谭国雄.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1):62-65.
[3]殷晓岚.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及其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3(2):82-91.
[4]倪惠.新时期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5]雷玲,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杨凌:西部农林科技大学,2012.
[6]万忠,梁俊芬,康艺之,等.广东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641-645.
[7]赵颖智.我国“三化”发展的内在关系与协调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8]张东旭.城镇化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流域的实证[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9]李裕瑞,王婧,刘彦随,等.中国“四化” 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议[J]地理学报,2014,69(2):199-212.
[10]Brown C,Waldron S. Agrarian chang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modelling of agricultural households in Tibet[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13, 115: 83-94.
[11]Yang D T, Zhu X D,Modernizationof agriculture and long-term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3,60(3):367-382.
[12]于正松,李同昇,龙冬平,等.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4,34(4):411-419.
[13]周迪,程慧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25-35.
[14]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69(2):213-226.
[15]陆相林.山东省17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类及区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403-406.
[16]张子龙,薛冰,陈兴鹏,等.中国工业环境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的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30-38.
[17]安祖责.浙江省市域经济差异及收敛性分析——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18]梁宗德.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与溢出性分析[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19]陈志建,王铮,孙翊.中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及俱乐部收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4):24-29.
[20]马 卫,白永平,张雍华,等.2002—2011年中国新型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收敛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2):62-70.
[21]李建豹,张志强.曲建升,等.中国省域CO2排放时空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9):158-165.
[22]陈博文,白永平,吴常艳.基于“时空接近”的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和潜力研究——以呼包鄂榆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27-34.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28
农业机械化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的具体做法。
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农业生产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劳动力,用机械化替代大量的劳动力和畜力,不但解放了劳动力,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使大规模、高效率生产成为现实,大大加快了我国农业发展步伐。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保证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避免了传统的人力开展农业生产,由于多人多次操作带来的不标准问题,而人力开展的农事活动无法达到农业机械的标准,因此农业机械化不但可以保证操作快捷、标准,还有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
2 农业机械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2.1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现代农业发展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改变,尤其是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域和季节限制的问题,使农业生产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也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开发特色农产品。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运用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正是科技不断发展的表现,农业机械化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同时科技的发展及创新也促进和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2.3 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新的历史时期对农民有了新的要求,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新的历史时期土地要交到会种田、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手中,而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农民懂得新型农机具的操作,保养及维修,这就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并且要经过培训和操练,在整个过程当中给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造良好条件,在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农机专业人才,造就高素质农民,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助力。
3 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1 加强政策引领,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得到更多的重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逐渐高涨。政策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还应针对农机具抵押贷款、财政贴息、重点环节作业费用补贴、信贷优惠、用地支持、投资补助、用油保供、免费上牌、免费年检等出台一些鼓励技术政策。农业机械化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以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3.2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机科技水平
要大力推广成熟、实用的农机化新技术,保证这些技术为农民所用,农民有所收益。例如深松整地技术、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收获技术及秸秆还田技术等。以技术推广促进农机推广,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更大的效益;要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抓好特色产业机械化的推广示范工作,要重视示范工作,示范作用会让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直观地意识到先进农业机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大大地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以增加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规模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平台,积极创建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开展适应性试验和机具配套化研究,集成和融合机具、品种、栽培等农机农艺技术,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让农民对农机化工程技术看得见、信得过、学得会,并迅速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使之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农机技术人才培训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科技人才项目承包机制,努力提高农机科技示范水平。
4 结语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就要加强政策引领,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机科技水平。同时社会各界可以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给予帮助与支持,共同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二、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1.指标选取要点面结合
建立干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干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效果。在选取时,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取指标。重点体现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突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产手段、生产条件、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数量既不能太少,也不能不分轻重的罗列指标;指标涵盖范围不能太小,但要突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和重点,不同指标之间不能相互涵盖,而应当相互补充[1]。
2.选取指标具有综合性
指标体系应能够系统、完整、多角度、多层次反映干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流程的各个方面。既要有反映有干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在整体发展状况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出生态系统环境下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指标;既要有绝对指标,又要有相对指标;还要注意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即应按照指标的隶属管理将指标分为不同层次,指标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可比性;每个指标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内的指标不应该有包含关系,以免指标间信息的重叠。这样才可能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评价控制。
3.指标选取要具有区域代表性
我国干旱区分布分散,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不尽相同、生产手段也有所不同;同一地域的不同地区,期系统结构和功能都存在差异。故而评价指标选取要适合所要评价地区的特点,才能准确评价出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
4.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干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既能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的实际状况和特征,简单适用、便于操作。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分析与综合评价,找出问题所在,使其成为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以及第三方管理的有利手段和得力工具[2]。新疆土地面积大,生态系统类型丰富,不同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不同,因此指标体系要具有动态性、符合生态学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进行有效的调控。
5.指标体系规范、简明,易于理解,代表性强
指标体系必须以一定的统计、调查资料为基础。指标的名称、表述应规范,便于理解;不是资料、数据的简单堆砌,而是对资料的归纳、总结和抽象,体现干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中的新概念、新特点、新原理。指标的设置要能反映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本着全面准确和简明扼要相结合的原则,一个指标已经反映的内容,原则上不再设置另外指标。
6.有效发挥各个级别的生态定位站以及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功能,以便长期、连续、系统地搜集数据
由于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系统评估不是一次性的,它具有长期性与连续性的特点,需要在未来的不同时期重复开展,所以需要发挥新疆各个级别的生态定位站以及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功能。此外,评估要用到多方面,多地域,长时间的监测数据。因此,就要发挥重点地区典型生态系统定位站的作用,这些站点积累的资料比较全面,而且多为常年积累,应该是评估的主要资料来源。长期的、连续的、间隔的监测数据是高旱区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估的基础[3]。
7.阶段性
这里借用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作为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目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多数划分为尚未实现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完全实现阶段,各阶段范围分别为[0,0.5]、[0.5,0.75]、[0.75,0.9]和[0.9,1]。这样的划分不仅符合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便于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分段实施和重点突破[4]。
三、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思路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不断向更高水平的阶段迈进。发展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农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一个持续、健康、稳定的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系统要求作用于这个系统的人以及环境、经济、社会这四者之间在这个系统中能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互利共存,最终使在这个系统中的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优化、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因此,建立四个综合指标,十个主体指标以及三十九个群体指标来评价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水平。
(1)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现代农业较高的产出水平主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工业化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结果。因此,对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经营管理以及劳动者素质的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是生农业现代化评价的首要和基本内容,也是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的重要内容。
(2)农民生活水平评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使生活质量得到优化。从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和农民生活条件两个方面来展现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所处的阶段。
(3)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短缺,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生态环境较差,农业持续发展的压力很大。加之我国在农业生产中的粗放经营、短期行为以及缺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机制,不断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农业生产资源急剧减少,又给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威胁。因此,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纳入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和长远意义。
(4)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繁荣农村社会经济,进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水平,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环境条件,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实际效果,因此,这是评价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评价干旱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的干旱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见表1。
2.干旱区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1)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分析就是对各层次指标依据其在干旱绿洲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中的大小,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分别给予赋值,即权重值。指标权重值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是否接近于实际情况。在此,我们应用层次分析法(AHF)进行权重值计算,并对所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形成各项指标的最终权重值。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用结合综合分析法来平衡各项指标重新对各项权重值进行调整[5]。层次分析法是用来处理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决定问题的一种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层次,按一定的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相互判别,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人们的判断,给出决策因素重要性的总排序。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和整理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研究方法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2]。从协同性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及其协调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的走向,即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因此,本研究构建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耦合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2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影响的程度,最后通过协调度函数计算2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
1.1耦合度模型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Capacitivecoupling)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得到n维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原始模型。定义C2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由公式(2)可知,C2介于0和1之间。当C2趋向于0时,则认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系统处于耦合失谐状态,即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当C2趋向于1时,则认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系统处于高效耦合状态,即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二者高度耦合。
1.2权重确定计算权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但这2种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往往会使评价的结果发生偏差。本研究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熵权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信息熵是指事物属性及标识的集合或反映事物信息量的集合。一般来说,若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小,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相反,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大,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小,其权重也就越小。
1.3协调度函数根据前述模型可计算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程度,它对于判断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作用的强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耦合度并不能反映2个子系统之间的整体协同发展情况。因此,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函数,通过计算2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真实反映2个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情况。耦合协调度函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调和指数,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协同效应;a,b为待定系数,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同等重要,因此,a,b同取0.5。参照相关研究成果,根据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D以及2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将耦合系统按照协调度的高低划分为4个一级分类层次和12个二级分类层次(表1)。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川西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历年的相关统计资料,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多层次、连续性、独立性、系统性等原则,兼顾方便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效益、区域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共计11个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U1),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共计11个指标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U2)。具体指标体系列于表2。
3结果与分析
根据信息熵理论,求得指标体系的权重(表3)。再根据耦合度函数、协调度函数求得2个系统耦合度(C)、综合调和指数(T)、耦合匹配度(D)(表4)。将2009—2013年川西4个市(州)的耦合协调度导入ArcGIS,分析5a来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图1)。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川西地区的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雅安市2009—2013年中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跨越了几个类别,可以从地区及时间跨度2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地区上来看,雅安市、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同发展的程度要明显好于甘孜州与阿坝州。2012年以后,雅安市与凉山州的耦合协同发展的水平达到了优质协调发展的程度。从具体协调类型上可以看出,凉山州除2012年外,其他年份的数据表明,经济发展要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而雅安市正好相反,5a间农业现代化建设都要略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说明雅安市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凉山州、甘孜州和阿坝州。甘孜州与阿坝州截止到2013年,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从具体协调类型上来看,都是经济发展严重超前,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从时间跨度上来看,2009—2013年5a间,耦合协调度上升最快的是雅安市,凉山州略有上升,甘孜州与阿坝州则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雅安市在2009年处于失调发展阶段,经过5a的发展2013年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凉山州虽然上升幅度较缓,但除2009年处于勉强调和阶段外,其他年份都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甘孜州与阿坝州5a来基本维持在同一阶段,耦合协调程度并未有明显的改善。
中图分类号:F320.1;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423-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4.084
Abstract: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for reference, by using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78 to 2012, and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nd then the VAR model was built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labor transfer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long run, labor transfer positively promoted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ccordingly counter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abor transfer; empirical research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现代化又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基础。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报告2012》,200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现代化水平低10%。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必然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不能协调有序发展。马克思认为“超过劳动者个人所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中国现代化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而劳动力的转移又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所在。因此,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分析其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卓有成效。国外对现代农业的研究由来已久,最具代表性的是舒尔茨对改造传统农业的研究,提出要把传统农业部门改造成一个高生产率的部门,其后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及其合作者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不断深入。首先关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评判法、数据包络法(DEA)和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如徐星明等[1]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水平两个子体系对农业现代化进行测评;辛岭等[2]通过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评;孙燕[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产出;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生态化发展程度;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投资等6个方面,利用30个统计变量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就目前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来说,存在较为繁琐、过多、过细,指标不突出等问题。近几年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率方面结合研究农业生产的文献还较少,郭熙保[4]通过生产率的对比研究发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最为重要。汪小平[5]利用1952 ― 2003年的有关数据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特点和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高帆[6]采用逻辑分析方法推演出结构转化与资本深化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方式。然而,众多学者在分析农业时只是针对与农业的某个方面来分析,很少有学者分析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的影响。
拟通过构建一个科学测定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且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提高路径。
1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关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指标的系统性。所选取的指标最好全面地反映农业系统的各个方面。②指标的综合性。典型性指标与关联性指标兼顾。③指标的重点性。重点选取能够反映所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侧重点。④指标的可比性。指标设置要符合各地实际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⑤科学性原则。所选指标要有经济学和数学意义,保证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⑥易操作性。数据来源应该权威、易得。各种统计年鉴和其他统计资料具有权威性并且较易获取。
1.2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原则,借鉴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参照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投入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5个一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又包括12个二级指标,数据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数据均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农业生产水平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X1),以GDP中第一产业总值作为农业产值(GDP1),第一产业从业人数(L1)作为农业就业人数,X1=GDP1/L1;土地生产率(X2),耕地面积(A),X2=GDP1/A。
农业投入水平指标:人均农机总动力(X3),单位播种面积施肥量(X4),有效灌溉率(X5)。
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X6)、林牧副渔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X7)、农业从业人员比重(X8)、城镇化水平(X9)。
农民生活质量指标:农村恩格尔系数(X10)、农民人均纯收入(X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农业成灾率(X12)是度量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指标。农业成灾率(X12)=农业成灾面积/农业受灾面积×100%。
2 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测算
主成分分析法主要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转化为相互独立的几个综合变量。彼此相互独立的多个变量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一般为80%以上),极大地简化了原本复杂的评价问题。进行提取后的综合指标就被成为主成分。
首先,利用SPASS 17.0对样本数据进行Bartlett球体检验,KMO为0.766>0.7,Sig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适合作为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简化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根据1960年Kaiser提出的Kaiser准则,提取出2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已达95.167%(表1),且特征值均大于1。主成分1主要载荷X1-X11一共11个指标,主成分2主要在X12指标上载荷较大(表2)。根据SPASS 17.0得出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3)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如下:
在主成分分析中出现了负数情况,由于在后面的动态计量分析中需要正数作为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利用廖进中等[7]的处理方法对结果F根据统计学中的3σ原则进行非负化处理。
3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动态计量分析
3.1 变量和数据的选择
劳动力转移数据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X(%)来表示,比重越高代表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农业现代化水平采用非负化后的综合指数Y来表示。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和异方差的存在,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均采用了对数化处理数据。
3.2 单位根的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可能存在非平稳性问题而产生伪回归现象,因此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中国采用ADF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水平。
由表5可知,LNY、LNX时间序列在1%的水平上均是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非平稳的原假设,说明DLNY、DLNX是平稳的,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1),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3.3 基于Johansen检验的协整检验
Johansen检验是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的,首先建立VAR模型。综合考虑AIC、SC和LR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3。中国采用Johansen的“迹”检验确定模型的协整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下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选择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对数形式(LNY)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为:
LNY=1.547 662LNX (1)
由式(1)可知,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因此,通过方程可知劳动力转移在长期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正向的影响。劳动力转移每提高1个百分点,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带动作用为1.547 662%。这种情况符合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关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众多学者的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蔡P[8]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使农业减产,而且对缓解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陈吉元等[9]认为劳动力流动有利用农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降低农业生产。李琴等[10]指出农村家庭成员的流出不仅使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参与率发生变化,而且参与农业劳动的时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中西部的劳动力跨省流动显著增加了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时间。这种农业劳动力年龄的老化不利于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夏莉艳[11]认为劳动力的大量流动使得农民兼业化严重,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无人解决,威胁农业的发展。盖庆恩等[12]通过对2004-2010年全国固定调查点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男性和壮年女性的转移会降低农业产出增长率,已经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推断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结合协整方程和众多学者的分析,劳动力转移尽管可能短期内对农业生产的某一方面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对整个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起促进作用的。
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因为已经通过单位根的平稳性检验,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表6)。
由表6可知,X是Y的格兰杰原因,即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可以认为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变化的原因。
3.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协整分析只是显示了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是反映一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VAR模型中其他内生变量的影响。图1为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转移的响应路径。可以看出,在初期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是基本没有影响的,证明中国存在边际劳动生产率为0的剩余劳动力,随后劳动力转移开始对农业现代化起促进作用,在第四期达到峰值,随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影响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释放了多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使中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趋于稳定。
从图2可以看出,不管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转移都具有正向作用,并且逐年提高,在第五期左右达到峰值,之后趋于平稳。这说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不断释放出多余的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趋于稳定。
方差分解方法就是衡量VAR系统中的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从表7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刚开始就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且影响为100%,随后所受影响逐渐下降,最后稳定在91.365%;农业现代化水平受劳动力转移波动的影响逐渐增加,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值12.766 71%,最后稳定在8.635 00%。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随后建立VA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转移在长期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4.1 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2013年中国第一产业总值为56 957亿元,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0%,然而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24 171万人,占整个就业人口的31.4%。农民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 59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高达12 239.4元,占整个收入的62.5%,然而收入最低的甘肃省农民工资性收入仅为上海的18%。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依然需要不断地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一产业人员的转移,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4.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土地的流转和集中是实现中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首先还需要农村人口的转移和流动。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动大多数朝着“散户-散户”的方向流动,而不是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为目的的“散户-大户”的土地流转。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全面的养老保障体系,削弱土地对转移劳动力的基本保障功能,促进以规模经营为目的的土地流转形式。
4.3 推进新型城镇进程
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以城镇人口衡量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然而中国的城镇化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中国非正式转移的农民工总量为2.63亿,他们更多处在一种边缘化状态,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镇生活。高质量的城镇化必然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也是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徐星明,杨万江.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5):276-282.
[2] 辛 岭,蒋和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
[3] 孙 燕.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3(22):14-17.
[4] 郭熙保. 农业剩余劳动问题探讨[J]. 经济学家,1995(3):63-69.
[5] 汪小平.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特点与路径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14-25.
[6] 高 帆. 结构转化、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上海为例的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66-73.
[7] 廖进中,韩 峰,张文静,等. 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30-36.
[8] 蔡 P.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 社会学研究,2001(4):44-51.
[9] 陈吉元,胡必亮. 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 经济纵横,1995(11):4-13.
2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将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参考农业部课题组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多指标综合指数的评价体系及方法,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通过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定量比较,分析判断内蒙古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全国与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及其代码如表3)。
2.12003~2008年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以2003年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为参照,2008年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指数值进行计算的公式和计算结果为:R内蒙古03/08=5.73%Y1,08/Y1,03+6.91%Y2,08/Y2,03+4.69%Y3,08/Y3,03+3.31%Y4,08/Y4,03+3.94%Y5,08/Y5,03+2%Y6,08/Y6,03+1.57%Y7,08/Y7,03+7.88%Y8,08/Y8,03+10.03%Y9,08/Y9,03+9.04%Y10,08/Y10,03+9.57%Y11,08/Y11,03+6%Y12,08/Y12,03+5%Y13,08/Y13,03+6.34%Y14,08/Y14,03+6.23%(1-Y15,08/Y15,03)+4%Y16,08/Y16,03]+[3.2%(1-Y17,08/Y17,03)+3.63%Y18,08/Y18,03+0.93%Y19,08/Y19,03]=1.6034以2003年全国农业发展水平为参照,2008年全国农业发展水平指数值进行计算的公式和计算结果为:R全国03/08=5.73%X1,08/X1,03+6.91%X2,08/X2,03+4.69%X3,08/X3,03+3.31%X4,08/X4,03+3.94%X5,08/X5,03+2%X6,08/X6,03+1.57%X7,08/X7,03+7.88%X8,08/X8,03+10.03%X9,08/X9,03+9.04%X10,08/X10,03+9.57%X11,08/X11,03+6%X12,08/X12,03+5%X13,08/X13,03+[6.34%X14,08/X14,03+6.23%(1-X15,08/X15,03)+4%X16,08/X16,03]+[3.2%(1-X17,08/X17,03)+3.63%X18,08/X18,03+0.93%X19,08/X19,03]=1.49882003~2008年全国农业综合发展速度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为:(1﹢a全国,03-08)5=R全国03/08=1.4988,a全国,03-08=8.43%2003~2008年内蒙古农业综合发展速度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为:(1﹢a内蒙古,03-08)5=R内蒙古03/08=1.6034,a内蒙古,03-08=9.9%2003~2008年内蒙古农业综合发展速度与全国农业综合发展速度之差:a内蒙古,03-08-a全国,03-08=9.9%-8.43%=1.47%即2003~2008年内蒙古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快1.47个百分点。
2003年内蒙古农业发展开始进入现代农业加快建设期。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意见》(内党发[2003]23号),指出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最根本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近年来,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自治区创造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对“三农三牧”的支持由应急扶持、框架构建转向稳定支持、完善体系,逐步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农业发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注重传统要素和资本、技术等现代要素相结合,由传统农业的粗放增长方式向现代农业的集约发展方式转变。从2004年粮食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以来,至2008年连续5年丰收,粮食产量增幅大多年份高于国家平均增幅(见表4);牲畜总头数从2005年开始至2008年连续4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主要农产品生产已逐步由频繁周期性波动转向较长时期基本稳定,农业生产能力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农民纯收入从200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后,至2008年以每年实际增长10%左右的速度已连续5年实现增长,每年净增收超过300元,是历史上增速最快的时期,在全国各省市区农牧民收入的排序由2002年的第22位上升至第14位(见表5)。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现代化具有生产手段现代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产服务社会化、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态环境现代化、劳动者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等重要特征。
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普遍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准备阶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有一些现代的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系统;起步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进入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现代化应具有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初步实现阶段,又称快速发展阶段,是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个阶段已经初步具备农业现代化特征;基本实现阶段,又称初步农业现代化阶段,该阶段的农业现代化特征十分明显;发达阶段,又称全面农业现代化阶段,该阶段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了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定位、评价,需要重点考察农业现代化的几个基本要素,即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等。
二、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定位
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96~2050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中制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阶段的主要指标和各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阶段的主要指标设定为5项: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总数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值。依据这5项指标数据比较分析显示:2002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准备阶段;2003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处于准备阶段与起步阶段的过渡期;2004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处于起步阶段与快速发展阶段的过渡期;2010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5项指标值对比分析看:人均GDP指标完成度较好,2011年已达到初步农业现代化阶段指标标准,这主要得益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内蒙古经济增长迅速,整体经济形势良好;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标值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基本符合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指标值的数值一直较高,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均水平,距离快速发展阶段标准值有较大差距,反映了内蒙古农业劳动生产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过大,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道远;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值远远低于初步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标准值,城乡收入差距大、农业发展自身积累有限是制约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
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包括政策支撑体系、金融与保险支撑体系、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物质装备支撑体系和资源环境支撑体系等七大分支系统在内的支撑体系。考察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要综合全面地考察农业生产的内部、外部因素。从投入水平、产出效益、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4个方面评价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以得出:一是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投入指标和产出效益指标整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资源环境型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人均)优势,内蒙古的人均耕地面积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12年内蒙古土地产出率为每公顷20291元,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2%。这两项指标的对比反映了内蒙古农业发展中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弱、机械动力不足等因素是制约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2012年内蒙古农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为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反映了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滞后、县域的小城镇化建设滞后,城镇化建设滞后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空间转移的障碍。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800-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65
Abstract:The article expanded the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wuli”,“shili”,“renli” which was based on“Wuli-shili-renli” systemetical methodology. Then the author establishes the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will be obtained by comprehensive scoring method.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basic role of physical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human factors throughou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The article also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too much emphasis on physical factors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ree aspects.
Key words: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Wuli-shili-renli”(WSR) systemetical methodology;the evaluation of index system
“三农”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农业现代化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早在1949年总理就提出发展现代农业,1961年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做出了初步界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1]。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全省人均占有耕地0.063 hm2,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江苏省水资源十分丰富且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品种齐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经过三次扩大,已将江苏省大部分城市纳入其中。因此,研究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指导意义[2]。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是指狭义的农业领域,然而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并不应局限于此。本研究讨论的是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视角的广义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物理”)、农业现代化(“事理”)以及农民现代化(“人理”)。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的概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统筹协调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否则农业现代化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分别按三部分在农业现代化运行机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分析。从现有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得知,指标设计偏重于“事理”方面,即农业的生产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对于农村现代化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农民的现代化仅仅侧重于收入指标,关注范围存在局限性。因此,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视角对广义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突出了三方面发展缺一不可,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准确地监测农业现代化水平,需要一套兼具合理性与全局性的指标体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关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徐星明等[3]认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应涵盖现代农业生产子系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子系统以及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子系统三个层面的内容。辛岭等[4]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农民收入、农田水利化、操作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经营主体现代化、生态良性化等方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张淑英等[5]在《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根据五个原则构建了由农业产出效益、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经营、农业支持保障等组成的指标体系。就目前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来说,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指标数量偏多;部分指标数据获取困难,部分量化指标不能直接从相关统计资料里获得,只能通过复杂的计算过程得到;指标大多关注的是农业的生产发展水平,对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关注较少。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研究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建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使其更能体现全局性和合理性的特征。
1 WSR系统方法论基本原理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是一种东方传统的哲学方法论,当时的系统方法论只包含“物理”和“事理”两个方面[6]。此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许多问题都存在人的干扰因素,于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李耀滋提出建议,加上第三个方面“人理”[7]。WSR方法论的理论核心在于分析问题时,对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应通盘思考,首先考虑“物理”方面,即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以及可以作为硬件为系统服务的基础设施;其次考虑“事理”方面,即怎样合理运用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现有的外部条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为人类服务,具体表现为现代科技的运用、提高效率的方法以及现代化经营理念等;而最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理”方面,人类对于社会问题的影响贯穿于社会经济的始终,人类作用于客观事物以及运行机制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人与人的沟通协调,也包括人与事物的协调机制。
2 基于WSR视角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过去人们普遍认同的农业现代化指的仅是“三农”中农业方面的现代化,是狭义的农业现代化,而非本研究的广义的农业现代化[8]。基于WSR视角将广义的农业现代化进行三个维度的划分。
2.1 物理―农村现代化
首先,农村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耕地、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需要对土壤、水资源等进行保护,同时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农村的交通、通讯、住房、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指标[9]。再次,农村的社区环境以及村委会的服务效率是农村是否适宜居住的充分条件。最后,生活以及生产污染需要及时处理,以便农业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生产需要农村的现代化。
2.2 事理―农业现代化
狭义的农业现代化,是将现代工业产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于农业生产,辅之以科学的管理办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农业产出最大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等。
2.3 人理―农民现代化
人是最积极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系统管理方法运用于农业的生产实践,需要劳动者具备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素质、专业技能、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及法律道德积累[10]。除了关注农民在生产方面的素质,农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提升也是农民现代化的体现(图1)。
本研究将基于WSR三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表1)。
3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3.1.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在深入分析广义农业现代化内涵之后,基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建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江苏省农业现代化U;维度层――“物理”Y1、“事理”Y2、“人理”维度Y3;准则层――主体指标U1至U7;方案层――群体指标u11至u74。
3.1.2 构造判断矩阵 邀请多位专家将主体指标中的群体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标度采用常用的“1~9”标度法[11]。基于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共形成7个准则层相对于方案层的判断矩阵,1个目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判断矩阵,1个维度层相对于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3.1.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根据矩阵理论对矩阵求特征根,利用判断矩阵特征根的变化来检验判断的一致性程度。
1)用CI=检查决策者思维的一致性。CI值越大,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程度越大,CI越小(接近于0),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
2)利用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CR=
经计算可知矩阵特征根?姿max=3.038 5,经一致性检验可得CI=0.019 3,CR=0.033 2
W2=(0.117 8 0.055 0 0.563 8 0.263 4)
W3=(0.75 0.25)
W4=(0.3 0.3 0.3 0.1)
W5=(0.166 7 0.833 3)
W6=(0.637 0 0.104 7 0.258 3)
W7=(0.125 0.125 0.125 0.625)
W=(W1,W2,W3,W4,W5,W6,W7)
=(0.072 5 0.072 5 0.317 1 0.317 1 0.155 4 0.032 7 0.032 7)
Y1=(y1,y2)=(0.166 7 0.833 3)
Y2=(y3,y4,y5)=(0.428 6 0.428 6 0.142 8)
Y3=(y6,y7)=(0.25 0.75)
3.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指标量纲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数据便于分析比较。对于数值越高越好的正向指标,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式中,Vki表示标准化后数值;Xi表示第k个主体指标中第i个群体指标的实现值;Ui表示第k个主体指标中第i个群体指标的目标值。
对于一些越低越好的逆向指标,其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3.3 评价指标综合得分法
1)每个主体指标的综合得分为:
式中,A为每个主体指标的综合得分;Wki为第k个主体指标下的第i个群体指标的权重;Vki为第k个主体指标下的第i个群体指标的标准化数值,mk为第k个主体指标里的群体指标个数。
2)指标体系总得分为:
式中,Y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总得分;Wk为主体指标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Ak为每个主体指标的综合得分。经上述模型计算后,得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结果(表3)。
3.4 评价结果分析
江苏省2013年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值为0.847 5,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标准参考值,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已基本具备全面推进现代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从表3可以看到,“人理”指标的分值最低,只达到了“物理”指标和“事理”指标的35.8%,处于严重落后状态。此类指标分值低的原因在于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专业素质均与农业现代化目标有很大差距。其中在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农民人均收入达标比例仅有10.2%。该指标较低的原因有多方面,耕地面积有限,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较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若想获得高额的利润,仅出售原料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民专业素质方面,农技人员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实际值仅达到目标值的5%,数量和质量均严重不足。农民属于风险规避者,尤其在单户农民自主经营的情况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存在巨大障碍。此外,由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于农业技术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农业技术需求不足,因此当前农业技术的推广仍然依靠基层农技人员。
“物理”指标分值高于“人理”指标,与“事理”指标不相上下。农村生活环境指标中,达标率最低的是农村信息化覆盖率。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农村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落后,这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其次有关部门本身对于农业信息的采集能力及数据加工处理能力存在问题,这不仅降低了信息实用价值,也影响了运行效率;最后农民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对于信息的需求程度不高,信息意识淡薄。在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中,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其施用量已经超过安全上限的1.93倍[12]。
“事理”指标分值较高。说明“三农”现代化中农业的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然而此类指标中,粮食收储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只达到了53.7%。提高粮食收储水平包括提高粮食收购能力、储备水平、仓储水平、物联网粮库建设水平以及粮油质量监管能力。此外,单位农用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达标率低于90%。
4 结论
本研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的广义农业现代化内涵,并基于WSR视角从三个维度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对江苏省2013年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事理”指标实现程度最高,“物理”指标次之,“人理”指标最低。从“人理”角度,为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农业加工产业,增加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要利用生物技术增加单产以压低不断上升的成本;最后鼓励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二、三产业流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2]。在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同时,也会使农村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农民幸福感上升。为增加农技人员数量,必须解决他们的工作经费以及医疗待遇问题,以使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在质量方面,政府也应将人才培训和知识更新纳入预算范围,健全培训机制,更新管理模式,打破重学历、轻贡献的传统观念,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从“物理”角度,为提高农村信息化覆盖率,首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实现“村村通”;其次要加强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建立信息化系统平台,引进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带领农民学网用网,推动互联网在农村的直接应用。此外,应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有机肥料利用率,力争在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从“事理”角度,需要在提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同时减少中间消耗,而增加总产值的途径包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以及提高单产等。减少中间消耗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依靠政府的减税增补等。为解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的问题,首先要对农机的技术升级换代,同时加快生产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大型机械。此外可建立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引导广大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集约化水平。
为做到“三农”现代化齐头并进,必须努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建设,早日实现真正的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蒋和平,崔 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及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1(6):646-651.
[2] 刘显清,李世民.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J].现代化农业,2013,34(4):42-44.
[3] 徐星明,杨万江.沿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15(1):26-34.
[4] 辛 岭,蒋和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9,27(6):19-25.
[5] 张淑英,夏心F.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调研世界,2012,24(7):41-47.
[6] 王先甲,张 熠.基于AHP和DEA的非均一化灰色关联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0(7):1222-1229.
[7] 姜长云.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8,23(9):4-12.
[8] 周雪松,刘 颖.中国农民收入结构演变及其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210-213.
[9] 刘润秋.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农村住房产权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6,23(2):114-118.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30-2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20100614)的部分研究成果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自然资源条件优越,但长期以来自然资源优势并没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经营粗放、各地区间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因此,亟需立足吉林省农业发展实际,分析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寻找差距和问题,这对于推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徐更生(1993)认为“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根据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并参考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吉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效果三方面的20个具体指标。
2 目标值、权重的确定与评价方法
2.1 目标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指标目标值的确定,是根据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国情,结合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及专家的意见来确定的。本文利用专家咨询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各项指标的权重和目标值见表1。
2.2 数值标准化处理
在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之前,要将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标准值法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设三级指标值为Xi,标准值为Xi0 ,标准化结果为Zi,
对于正向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为:Zi=100 ,如果Xi≥Xi0,则假定Zi=100;
对于逆向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为:Zi=100 ,如果Xi ≤Xi0,则假定Zi=100。
在进行农业现代化评价时,各个指标的目标值即为标准值,如果指标值达到了标准值,则可以认为该项指标达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2.3 综合价值系数法评价
本文采用综合价值系数法对吉林省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评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二级指标测评模型基本结构:
其中,Bl为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Wli为Bl层第i个指标的权重,Cli为Bl层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指数,Bl层包括m个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测评模型的基本结构:
其中,Ak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数,Vkj为Ak层第j个指标的权重,Bkj为Ak层第j个指标的评价指数,Ak层包括n个二级指标。
总目标的综合测评模型机构:
其中,A是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指数,Uk是第K个一级指标的权重,Ak为第K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数。
3 评价结果及其综合分析
3.1 评价结果
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0年)及实际调研的数据,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得出吉林省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数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吉林省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64.67、65.96、57.88。可见,中部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
3.2 综合分析
3.2.1 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部的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的评价指数最高,为61.09。在生产手段中,中部化肥施用量比其他两个区域高出将近20%左右,导致生产手段指数最高,东部农业生产手段评价指数最低。农业经济结构评价指数最高的是中部,为76.22,其中畜牧业比重达到了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并且农业劳动力比重最低,所以中部的农业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合理。西部劳动力比重达到了79%,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8.66%,是三个区域中最高的,导致西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东部和西部需要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东部的农业信息化水平最高,评价指数为44.67,其中每百户农户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最多,拓宽了农民了解信息的渠道,中部和西部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3.2.2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吉林省中部的农业生产条件最好,评价指数为73.41。资金技术条件在农业生产条件中占有较大比重,中部地区在农业技术人员方面占有优势,科技院校和农业企业较多,中部和东部的农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已达到农业现代化水平,西部要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西部财政支出用于农业方面的比重为21.41%,是三个区域中最高的,东部和中部地区要加大财政支出用于农业生产的比重。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东部生态环境条件最好,评价指数为71.83,森林覆盖率较高,达到50%以上。西部生态环境最差,评价指数为38.18,西部大都是平原和草场,导致森林覆盖率较低,仅为13.55%,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质量。
3.2.3 农业生产效果分析 吉林省东部的农业生产效果最好,主要受农业产出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三方面影响。在农业产出水平上,最高的是西部,比中部高出31%,由于中部人口较多,农业人口占有较大比重,几乎是西部的三倍和中部的四倍,使得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产值最低,为4717元/人。农民生活水平最高的是中部,中部经济发展较快,农业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农民收入渠道多,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三个区域中最高的,达到了5483元/人。西部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58元/人,并且恩格尔系数最高,为43.45%,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东部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最高,主要是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但需要加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受教育水平。西部地区要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农业人口比重,提高城镇化水平。
4 对策建议
4.1 改善农业经济结构
吉林省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待于优化,尤其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和西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政府的惠农政策和当地的资源优势,调整农林牧渔业比例,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其中,西部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东部地区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业养殖业和园艺特产业;中部地区则可以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粮食种植和畜禽养殖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农业生产的保障,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耕地灌溉率,尤其是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逐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4.3 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科技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出。政府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增派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进行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使其掌握更多的生产技术,并将技术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使农民及时掌握先进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
4.4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要降低农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的比重,农业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必然会出现剩余劳动力,要将这一部分人转移出去,农民不仅要学习农业技术,还要掌握其他产业的生产技术,使农民能够在农业内部和其他产业间转移,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使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 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9):9-14.
[2] 郭强,李荣喜.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1):97-100.
[3] 杨秀艳.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机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机技术推广所面临的形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机推广工作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农机推广工作只有适应新情况下的发展要求,并通过转变工作方式和改革创新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建设。
一、农机技术推广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机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所以,要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就必须要加强农机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农机技术推广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农机推广体系做为我国政府鼓励促进农民使用先进农机技术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启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机技术推广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科学有效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效的促使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在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方面启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发展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长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所以,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要努力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二、农机技术推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地方上的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经费匮乏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推广工作的发展。随着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对购置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强,不过投入到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的资金却很是缺乏。相关项目的工作开展很困难,也对农机技术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地方上观念的不重视还造成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的资金被挪用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投入严重的不足。
(二)推广工作的方式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农机技术推广大多采取宣传示范的方式,而且其推广内容也大多集中在粮食作物的生产服务上。不过这样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必将会走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由投入型增长逐渐转变为效益型增长,而农业生产机械化将是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技术保障。所以当前新形势下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必然会面临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必须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方式与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人员素质能力达不到发展的需要
由于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在地方政府中不受重视,经费缺乏。所以在地方基层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中存在着人员不足、老龄化严重和素质偏低等问题,而在一线工作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和发展水平。所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广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
(四)硬件设备不足
经费投入的不足自然会导致很多地方推广部门在工作时缺少检测设备与仪器等硬件,再加上很多设备都已经老化且陈旧落后等原因,已经严重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正可以带动很多新技术和新装备应用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所以,技术装备的缺乏必将影响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长远的发展。
三、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和发展的措施
(一)各级政府必须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经费的投入,从思想观念上重视起来,要努力改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的条件与环境,这样才能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扩大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域
我国把农业现代化做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施行,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十分广阔,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级部门必须要转变观念并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而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也不应该还是只关注农业生产的产中环节,要向产前和产后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关领域推进,努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三)联系相关机构开展联合推广
为了有效的促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农机技术推广单位应该与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加强联系,以促使科学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最终要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提高农机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
首先就是要重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吸纳人才和留住人才;其次就是要为在职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的条件,以充实和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水平。要加强管理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
总结
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的重要力量。它对促进新技术和新机具有效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努力促进农业的机械化以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最终实现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参考文献
[1]郭春华.论农机技术推广的创新[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0):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