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装饰材料的理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0
一、高职“装饰材料”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装饰设计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根本任务在于运用物质材料技术和艺术手段创造适应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室内环境,通过室内装饰表达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建筑装饰材料是具体艺术表现形式的物质基础,亦即建筑装饰材料也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其材料本身的纹理、色彩、光泽、质感、质地、形状和物理性能等都直接影响着设计风格和装饰效果,优秀的室内设计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装饰材料和施工去完成和体现。另一方面,在建筑装饰工程中,装饰材料的成本占建筑装饰工程总造价的50%-70%。因此,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室内设计师完成一项设计项目所必须细致把握的一项工作。
建筑装饰材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本专业选择的教材来看,其主要内容是以介绍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化学组成为主,对材料的视觉效果和对空间的创造能力、艺术表现和对人的心理反应等涉及的内容较少,这对高职院校为培养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的设计师来讲,是极其匮乏的。同时,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毕业生调研反馈,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的装饰设计工作过程中对装饰材料的材质感观与视觉感观的转换,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一般学生对装饰材料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视,但无从入手,经常在毕业后的半年间大部分时间泡在材料市场。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优化装饰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材料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和调研中发现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材料的传统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所述内容是装饰装饰装修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内容繁多,经验性、实践性强;而现行教材内容较为驳杂,且整体性、逻辑性、各章节间的连贯性较差,多为理论性内容,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学习过程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也会因内容较多难于记忆而产生畏惧情绪,这些显然是高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不利因素,也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课堂上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课外带学生去材料市场调查收集装饰材料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多,教师的数量有限,加之材料市场场地分散,装饰材料的种类繁多,另外商家的商业化模式,很多材料市场和材料商若知道是学生考察实习,都不太欢迎,甚至对考察学习的同学进行恶意驱赶,直接打击了同学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同学们的材料认知学习。
第三,尽管绝大多数同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优秀,但是在课外动手进行各类材料饰品的制作和真实的工程设计案例时常常无从下手,他们对装饰材料的真正理解和实际运用呈现红灯一片,造成大批毕业生会讲,在校的三年学习不如在企业呆半年更有成效。
第四,部分学校实训实习场地内的工具和操作平台数量相对较少,展示的材料样品陈旧,很多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展示手法单一,新旧材料缺少更新,材料实训室实际成为材料样品的摆设区。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特点及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基于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教学要由室内走向室外,由课堂理论教学走向施工现场教学。基于我校优越的实训条件,在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多年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具体包括:针对课程特点,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多种的学习实践。
(一)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装饰材料的学习特点,课程内容从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先进性和经济性原则考虑,课程内容优化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课程内容要具有实用性。任何知识都应学以致用,特别是装饰材料与实际设计案例联系尤为紧密。课程内容的空洞、乏味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实用性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根据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的运用特征,重点以培养学生熟悉各装饰部位装饰材料的类型、特点、性能及价位档次,擅长于在各类工程和使用环境下,合理、正确、艺术地选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装饰材料类型的更新不仅受到当前建筑装饰设计的趋势影响,还受到当时的各种工艺技术发展的制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多样化的趋势与新工艺新技术的成熟推动着装饰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以至于影响到学生在装饰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生存机会。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适应学生在装饰材料课程基础知识和认知过程薄弱的特点,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方法:
1“案例式”教学法。是以一个单项装修工程的施工案例为主线,结合每种构造做法的特点,对装饰材料的性能要求,装饰材料与装饰构造的结合特点,以及装饰构造的表示方法,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变分散为集中,变模糊为清晰。即针对不同的施工实践在施工过程中的相似性原则,通过记录不同工种在现场施工的视频案例,结合实际施工案例进行有步骤的、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方式,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完整性、连贯性,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目的。
2对比法教学。对于同一部位可以有不同种类材料使用的情况,将这几种材料采用对比法进行展示,譬如:作为吊顶的骨架材料,可以有四种材料——木骨架、轻钢龙骨架、铝合金骨架和型钢骨架。针对这四种材料的性能、特点、价位及使用条件对比讲解,并结合实训室的吊顶工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几种材料并运用。
3“工学结合”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摆脱了“填鸭式”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贯穿于完成建筑装饰材料的调查研究这一主线,从课前的准备、项目设计、检验与评价,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充分体现;学生接受课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总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合一,保证了极佳的教学效果,其意义体现在:对各类装饰材料的质地、性能、特点和使用情况亲身感知,提高学生对各式各样装饰材料的认知效果;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工学结合教学,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4“案例评述”教学法。针对某一真实(或仿真)工程设计案例的装饰材料分析布置课题,要求学生分组,每小组成员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案例针对性地了解各类材料的质地、性能、特点、价位和装饰效果,讨论合作完成完整的装饰设计材料分析报告。
5“情景式”教学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装饰材料课程,感性认识是学生认识材料的重点。把教室里讲解的内容放在材料实验室、施工现场或材料市场等现场情景中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加深学生对材料本身的记忆。
(三)教学实践改革
虽然我校已有条件较完善的配套实训室,但材料市场与实际施工案例的考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材料陈列室所陈列的材料均是材料的样品,大规格材料的真实体验更能提高他们对材料的印象,而材料剖析实训室尽管能呈现工程构造,但它是静态的,学生进入动态的施工场景,现场体验材料的分割与肌理的组合,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审美教育,而且要求他们课后对参观的场地进行实地材料总结,这对学生毕业以后掌握现场是非常有益的。
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是作为装饰材料课程必须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学生作为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装饰材料市场类型多样,有综合型市场、有建材超市如全国连锁百安居建材超市以及一些分布在社区的小型建材五金店。通过市场调查,学生直接面对产品,了解产品的品种、规格、价格、性能等丰富信息。
四、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改革的绩效和促进
首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装饰材料课程改革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如何选择适合装饰工程项目需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除了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外,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程改革基于材料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有利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渗透。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能够独立、完整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传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工程案例来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案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如要解决问题,需要本专业相关课程的衔接渗透,综合运用各类知识,从而既是对先导课程延续又可为后续课程学习进行铺垫。
五、结语
结合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教学特点,优化装饰材料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及它与其他专业课程存在的必然联系,使学生学习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积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面,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职业素养的培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二、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体会
(一)建筑装饰材料课程
任何一个室内设计工程的实现都离不开装饰材料,装饰材料以其自身的纹理、色彩、质感和形态等直接影响着室内空间的装饰风格及艺术效果。因此,建筑装饰材料是任何一个室内设计的从业者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然而很多高校设置的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往往是学生最为头疼的。课程理论性太强、过多的材料生产工艺及物理性能、材料种类的繁多、无法亲身体会材料质感、孤立于设计实践课程之外等情况的存在,使学生觉得难学、难懂,从而产生学习抵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无法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中的原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该类问题存在的诟病,树立了“学会应用”才是装饰材料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的原则,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革新。
1.针对理论性强及传统对于材料生产工艺与物理属性的讲解问题。
艺术类学生对于此类理论过强的知识,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为室内设计服务,并不需要了解太多材料的原料、生产工艺、物理及化学性能,因此笔者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将这些理论知识做了简化处理,仅讲解必要的材料性能,更多的是关注材料所营造和表现的空间效果,即材料在空间中的具体应用。
2.针对材料种类繁多的问题。
学生往往觉的材料多而杂,很难形成系统知识。因此笔者摒弃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而是将材料归纳、整理和重新分类。如按照装饰材料的适用部位进行分类,适用地面的装饰材料有瓷砖、木地板、石材、塑胶地板、地毯等;适用墙面装饰材料有涂料、壁纸等;适用于顶面装饰材料;适用于门窗工程材料;以此类推。这种讲授顺序能够帮助学生较好的形成知识树,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3.针对无法亲身体会材料质感的问题。
除了给学生展示大量的材料图片、空间设计的实景照片之外,还到工地搜寻了主要材料的样块,将样块带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在课程授课过程中安排材料市场的实训环节,将学生带到建材家居市场进行场地授课,将课堂讲解的知识与实物联系起来,不仅使学生对材料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增加了学生对于材料在空间中具体应用的把握。
4.针对建筑装饰材料与设计实践存在孤立的问题。
笔者尝试给学生提供一个空间,让学生辅助3dmax制图软件,进行材料应用的练习。在考虑可实施及协调美观的前提下,进行材料赋予,并分析材料的主要特性及制作该空间中造型的具体施工工艺做法,使学生对于装饰材料的应用形成更为具象的认识。同时,结合各种空间设计类课程,如商业展示空间设计等进行系统的应用学习。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革新,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有更大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课程教学反响良好。
(二)工程经济分析与概预算课程
工程经济分析与概预算课程对于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要求均较高,是室内设计及环境艺术设计的必修课程。很多学生在提到工程预算课程时,往往会觉得学习难度很大,而且因为在高校学习期间,工程预算与具体的室内设计实践项目的联系性较小,因此这门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很多学生往往是课堂上听的就一知半解,课后又没有进行理解掌握,最终在毕业踏入工作之后,对室内设计工程预算完全无从下手。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笔者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授课时主要有这么几点教学改革。
1.使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在课程开始之初,笔者便举了“采买布料—量体—裁衣”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建筑装饰材料、施工工艺与工程预算的内在联系和工程预算的重要性。同时,举一些因工程预算出现纰漏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的案例,使学生对该课程树立重要性的意识。
2.想办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是很难学好一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课程授课时,笔者尝试与学生就业后的预算工作性质相结合,除了定额预算之外,将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清单计价预算形式作为重点讲述内容,以目前装饰装修市场先行预算形式为依托,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工程预算书的编制的讲述。同时加大实训课程,让学生针对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工程预算书的编制,增加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和参与性,使学生对学习工程预算不再畏惧和抵触。
3.增加工程预算课程与其他关联课程的融合学习部分。
笔者在讲解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法则时,将装饰材料和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引进课程的学习中,这样学生对于分部分项工程的理解更为具体,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三、技术理论课程的考试改革探索
理论课程的考试模式,大多是传统的笔试形式。尤其像装饰材料和工程预算这类课程,往往是一张卷子定分数,学生只能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分数高,只能代表其有较强的记忆力,并不代表真正学会了应用。甚至在之后的设计实践时,根本不懂与材料和预算的关联,也就没办法实现真正的理解应用。因此笔者在两门课程的考试形式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调整。摒弃了过去的笔试模式,更多的是对于材料、预算的实际应用方面的考量。下面笔者将阐述一下对于这两门课程考试形式改革的具体举措。
1.建筑装饰材料课程。
装饰材料课程的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学生收集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空间应用的案例,分析空间中所用材料的品类、特点、美学质感、适宜的空间部位及营造的装饰风格,并要求至少针对10类建筑装饰材料进行分析。分析汇报时根据分析结果制作PPT汇报文件,在课堂上进行为时5分钟的分析报告。这样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收集空间案例资料、分析材料并汇报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的学习和记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材料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法则。其次,针对既定空间进行设计或是在并联的设计类课程中所做的设计方案,对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自己的设计方案,既能使学生更好的将理论技术联系实际设计实践,增加各课程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同时也能使学生体系化的感知装饰材料与设计的关联,更好的使装饰材料服务于设计。
2.工程经济分析与概预算课程。
工程经济分析与概预算是室内设计的组成部分,而过去的考试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这种考核形式,极不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因此在工程预算考试形式上笔者做了以下调整:第一,要求学生在列项准确、工程量计算方法及数据金额准确、工程预算书格式无误的前提下,结合室内设计课程所做的室内空间设计方案,运用目前装饰装修市场的计价形式及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制作出装饰施工半包形式的工程量清单预算书。第二,结合学生自己所做的室内设计方案中所需的主材,做出主材工程量统计,并搜寻材料单价,制定主材统计估算表。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真正的完成一整套室内设计方案,并形成完整的设计文本。同时,因为考试运用的预算形式是与市场现状完全接轨的,因此,学生在就业时,有了学校阶段的学习积累,就能更为快速的融入和适应自己的设计工作,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装饰材料与构造》是建筑装饰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装饰材料的应用、性能、工艺以及装饰构造作法,课程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材料特性,能合理选用材料进行装饰装修,并绘制构造施工图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系列改革的探讨,提出加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传统教学是死记硬背、重复抄图,导致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师对课程无所适从。
(2)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往往是“考试得高分,设计不会用”,课堂教学一度陷于“闭门造车”的尴尬境地。
(3)学生在学完该课程之后,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实施到实践过程中去,更不会将各个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哪怕是一些想学习的学生也是如此,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对材料的质感与视觉感受的转换,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同时构造设计的能力需要工作一年左右才能得以提高。
(4)在教学方法上,很多学校以及教师还是侧重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照着教材讲授,缺乏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枯燥,难以理解。
(5)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弱,体现在遇到具体项目选材时无从下手,有的甚至连材料的名称都没有记住。
2.原因分析
(1)图片的堆积使学生削弱了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在学习某种材料时目的性不强,没有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去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导致所学知识点松散、容易忘却。
(3)教学过程以理论知识的传输为切入点,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的训练,实训内容没有与岗位职业活动进行有效联系,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
二、《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1.教材改革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早期教学基本是延续长久以来建立的学科体系,所用教材侧重讲述材料的生产、理化性能,概念、意义非常多,而实际操作少,并且实际应用性不突出、不明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认为装饰材料课程枯燥,难以理解,并且由于当时的多媒体技术不太成熟,学生对真实材料的质感、纹理、色彩等装饰特征的理解十分匮乏。就教材内容的现状,可做一系列的改革。如教材内容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删除机械的数据、枯燥的表格、不实用的理论,重点突出应用性,增加实践部分内容,重组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体系。
教材内容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来编写,符合“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学生在学完相应的知识板块后,马上进入单元项目的训练,通过教师的引导,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装饰材料与构造》教材改革后分为三大板块、两条主线。三大板块是顶棚装饰材料、地面装饰材料、墙面装饰材料。两条主线是装饰材料的设计选用与装饰构造的设计。其中这两条主线又依托具体实践项目来进行设计,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分为5个实践项目(具体安排见表1)。
2.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我们在课堂上已广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这对于建筑装饰专业十分必要,但是教学实践后发现,对于像《装饰材料与构造》这样的课程以图教学收效甚微。基于这种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方式十分必要,可通过案例动态演示的教学方式弥补这一不足。所谓案例式教学,既教学中提供大量装饰工程实例的资料,进行典型的建筑装饰工程如住宅、办公室、餐厅等实用性强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建筑装饰工程实践密切联系。实践证明,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了学以致用,是一种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比如在学习地面材料这一板块时,通过居住空间的工程项目,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材料表及材料图片说明,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既能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了解常见工程项目当中不同装饰材料的选用。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就教师而言,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资料,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说,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它实际上是为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场景做准备,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岗位设置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这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学习领域内容,运用新型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在于: ①在《装饰材料与构造》课堂教学中,以真实的项目案例为载体,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有步骤、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方式,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完整性、连贯性,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③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还要在实践中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师。如何缩短毕业生的实践时间乃至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设计师岗位是目前室内设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点课题。
3.教学方法改革
(1)项目教学法。在“五大主题空间装饰材料资源库制作”的实践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完成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管理和发展自我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共处能力、交流的能力、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设计的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2)引导文教学法。在综合性学习情境中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要求学生借助引导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按照导言、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等七个步骤,通过不同学生的实践不断地改进。引导文教学中,学生主要借助引导文,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新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并由此建立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在更高的程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教学手段的优化。本课程以三种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理论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训练,始终贯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材料运用能力的培养中,材料特性的理论学习多进行装饰材料市场的考察任务;构造设计与绘制能力的培养中,构造原理的理论学习多进行构造设计与绘图的专题设计任务。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
4.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实施考核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考核方式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采取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考核方法注重过程、多层次、多方位实行,力求全面真实。
本课程针对设计案例的材料分析布置课题,要求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针对案例了解材料的性能和装饰效果,并完成完整的设计分析报告。再次上课时即是自我评述阶段,此时教师仅仅作为一名听者,把课程和讲台留给学生各抒己见,评述对案例不同的认知,最后教师结合不同评价进行总结,这样使原来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下面以顶棚装饰材料板块为例,详解具体考核方案(见表3)的实施。
三、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1.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实行教改后,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厌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改革就是换个方式让学生喜欢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
2.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显著提高
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在专业核心课程《室内设计》的学习中,对装饰材料的选用得心应手,大样图的绘制也规范准确。另外,由于采取小组教学,使得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个人及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首先,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直接改善和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教学的效率和成就感提升。其次,由于教学中引进实际的企业项目,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知识结构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装饰材料与构造是具体艺术表现形式的物质基础,其材料本身的纹理、色彩及物理性能等都直接影响着设计风格和装饰效果,优秀的室内设计项目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不同装饰材料和构造设计去完成和体现。通过以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的课程改革,学生不仅在设计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层次上有大的收获,在沟通能力、理论水平、协调能力几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为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何善亮.有效教学的整体建构[M].北京:高等建筑教育出版社,2008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室内生活环境的设计,装饰材料的选取与搭配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对其艺术特征的掌握更是一种直接体现设计者创新能力与设计能力的方法。如何根据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设计出具有艺术气息的室内作品,是每一个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只有熟练地了解其艺术内涵,才能对室内设计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更加有效地表达装饰材料的艺术气息。
1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
1.1装饰材料的色彩特征。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装饰材料的颜色选取。不同的颜色往往会体现出不同的效果。不可否认,材料自身的色彩直接体现了颜色的独特性。一般而言,深色系的颜色会给人一种深沉、压抑的感觉,而浅色系的颜色会使人感到轻松愉悦。除此之外,不同的色彩也会影响人们的空间既视感。比如,白色的材料会给人一种空间变大的感觉,而黑色的材料则会使人在视觉上产生空间缩小聚焦的错觉。由此可见,装饰材料的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征。1.2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人们对材料最初的感觉由材料肌理的视觉特征主观影响。关于材料的肌理,专业上将其划分为自然性肌理和人工性肌理。自然性肌理一般指材料天然形成的花纹、木材的纹理、石纹等;人工性肌理从字面解释,就是通过后天的改变体现的特性,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和不确定性。肌理感的存在需要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通过对比突出体现,如新旧的对比、粗细的对比等。由此不难看出,选取装饰材料时,其肌理特征同样具有明显的艺术特性。1.3装饰材料的质感特征。不同的装饰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特性,不同地区的同种材料质感也不会完全相同。装饰材料的质地是指材料自身的分子结构和组织,属于材料的自然属性。人们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对其质感也非常看重。人们对装饰材料的质感,由自身的触觉直观体现。装饰材料的质感具有内在的张力和视觉与触觉间的传达力。其粗糙与光滑、坚硬与软弱等都是人们对于质感的直接划分,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唤醒人们的心灵感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2室内设计中结合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进行的创新应用
如何结合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将其充分体现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中,是每一位设计者孜孜不倦思考的重点。只有合理创新,才能表达审美的不同形态,发觉美的特性,表达空间氛围与情感,满足当代人个性化的审美需求。2.1废旧物品的循环创新应用。面对废旧的物品,可以当垃圾扔掉,也可以当作废品卖掉,但在崇尚物质再循环的节能型社会,将废旧物品用于室内设计中,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艺术气息。在时间的沉淀中,众多的废旧物品中掺杂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其是蕴含在时间的长河中集聚的文化底蕴。那些废旧的物品,往往具有不可磨灭的色彩分布,合理的对其加以利用,必将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比如,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废旧的彩色毛线可以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毯,堆积的书籍可以制作具有文艺气息的茶几,陈旧的衣架可以用作餐具支架等。设计者利用废旧材料的现有形状,结合其独特的色彩、肌理、质感等艺术特征,进行简单的改造,给予这些物品新的生命,并将其用于室内设计中,可以让这些物品重新被人们认同和重视。2.2装饰材料色彩搭配的创新应用。在传统的认知中,进行室内设计时,对装饰材料的选取普遍比较低调,具有大众型的特点,但随着人们对美的深入理解,逐渐开始追求具有特色的装饰设计。因此,逐渐将设计的个性通过色彩展示出来,是设计者的必然选择。装饰材料的色彩本就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如何利用颜色搭配,创新人们在视觉上的认知,建立新型的色彩设计,值得人们去思考、去改变。比如,在进行室内餐厅的设计时,就可以通过改变传统餐厅的色彩搭配,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用餐心情。主色调用红色或者橙色,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食欲;在一些自助类餐厅,适当增加一些蓝色可以将降低人们的食欲;快餐店以高明度、高饱和度的暖色为主色调,利用视觉上的膨胀感,可以从心理上拓宽空间,减少客人数量过多时的拥挤感。由此可见,不管是设计居住环境,还是商业场所,通过在装饰材料的色彩方面进行研究,不仅能在视觉上展现个性化的美感,还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情。2.3装饰材料形状的创新应用。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也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不竭源泉。通过观察自然形态的元素物质,经过第二次设计、加工、创作等途径,完成自然形态的真实再现,是室内设计在装饰材料运用创新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古至今,人们都不能否认,一切美的描绘,最初都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有很多让人们惊艳的创作。如果仔细观察一些著名的建筑就能发现,许多建筑就是大自然中独特事物的永久呈现。例如,北京的鸟巢就是建筑师根据鸟类的巢穴,进行实物再现后设计的独特建筑;美国的密尔沃基美术馆则是根据大鸟巨大的展翅设计出的兼具洁白色外观和别致造型的建筑;基于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的独特的蜂窝构造,墨西哥建造了著名的“蜂巢”大厦等。无一例外,那些呈现大自然美景的建筑都成为了这个世界上被人们称赞的象征着美感的代表建筑,在室内的设计中,结合大自然天然的创作进行设计,必将是室内设计创新应用的直观体现。
3结语
室内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寻求美感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美的逐步重视,室内设计也将逐渐受到世界的不断探究与创新。设计离不开装饰材料的选取。在众多的装饰材料中,要想选择最合适的那种,就要求设计者了解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并利用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传统的设计中不断思考,增加一些创新点。只有不断创新设计,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和使用权限需求,进而才能营造出合适、和谐、舒适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曹光辉.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艺术科技,2015(01):181-182.
[2]徐彬.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艺术教育,2015(10):278.
1.前言
建筑装饰的材料在内容、性质及质感上都多种多样,将其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不管是在经济实用方面还是在审美欣赏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因此,近年来许多建筑材料经过精妙的设计后在室内装潢中得以应用,并且这种应用非常常见。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在室内设计当中通过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与质地,运用施工工艺对建筑材料经过巧妙构思后可进行更好的利用[1]。可知,装饰材料创新性运用,不但对设计整体效果产生影响,还可以塑造出崭新灵活的室内形象。本文主要对建筑装饰材料创新性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望给同行提供借鉴。
2.建筑与装饰材料发展的趋势
在建筑与装饰材料中,除了产品的规格、种类及花色的一般技术之外,其在发展中的趋势大致可体现在环保化、复合化、成品化及智能化中。其中,环保化就是在生产与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时淘汰一些无法达到环保要求的材料,广泛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使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得意缓解,运用环保装饰材料,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比如使用水性环保油漆等;复合化就是建筑与装饰材料在外观上与物理性能上并非可以同时达到设计的要求,通过新工艺手段把几种材料有机组合起来,研究出符合各类特定需求的复合型材料,将各个材料的性能优势发挥出来,使其具备更为功能,比如多功能型涂料与铝塑板等[2];成品化就是以往室内装饰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现场制作与安装,不仅耗费的人工量大,还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难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而目前许多建筑与装饰材料基本都是在工厂先加工完善,到现场只需要安装便可,比如吊顶所使用的轻钢龙骨和一些配套装饰材料等;智能化不但体现在装饰材料的本身与原始材料脱离呈现出现的高复合化与高技术化,还涵盖了实现对产品与材料功能性能的可操作可调控性。
3.挖掘材料的运用潜力,使材料结合方式有效创新
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材料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与装饰功能,在传统设计当中,因材料所具有的局限性造成室内设计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但随着新装饰材料出现与新型工艺发展,创新性发展在室内设计中产生更多可能性,需要建筑师去充分的挖掘与了解材料使用潜力,善于运用新的使用技巧去使用老旧材料,比如对老旧材料中的质感、图案及色彩通过巧妙灵活的设计,让其重新组合重新利用,使老旧材料展现出焕然一新的一面[3]。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与装饰材料的得到不断的创新,相关的室内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最新材料信息,掌握新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属性,充分了解材料的审美与性能潜力,了解现代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需求,从而把握住室内设计的大方向与思想精髓,并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力与创造力,巧妙地运用各种灵活的设计构思与装饰手段对建筑装饰材料加以运用。比如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用装饰材料巧妙的代替常规结构材料,这样也许能让人获取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在许多商店的装饰中,将竹条利用起来作为装饰的材料,通过竹条特有的质感与韧度去全面诠释竹条特有的造型审美感觉,让人耳目一新。
4.巧妙利用普通材料,使装饰效果焕然一新
对室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巧妙运用建筑材料,创新材料所具有的装饰效果,对其创新并非是怪异与不符合现实,而是在理解室内设计与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加以应用。在对建筑与装饰材料进行创新运用的过程中,即使面对的是最为普通的材料,也能够在运用不同方式与手段将其视觉效果展现出来。要求设计人员在室内设计时要对现代巨大的材料市场加以了解,正确把握好相关材料的属性与特性,通过巧妙设计把材料经过装饰后,在体现设计意图与设计理念的同时展现出出众的外在形式,比如对卫生间的潮湿问题,在其潮湿区域棚面装饰当中,用防水的石膏板可以确保设计整体性与连贯性[4]。而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感性感情投入与理性分析后,可以创造出更具新鲜感觉的设计造型,比如现代书架的设计,设计人员利用书本与树木的相连关系,把书架设计成为抽象形象的树木形态,对于传统方形书架来说其在室内所造成的风格更加的独特。这些创新的表现效果,就是在普通的材料中融入生命与情感,让其表现出更加人性化的艺术效果,同时将室内进行一次创新设计。
5.使建筑装饰材料和光、色等有机结合
对建筑与装饰材料加以创新应用,并非是一种孤立表现,而是在对环境进行融合与塑造,将光和影、色与彩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共同的作用下,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视觉效果[5]。在作为未来环境总设计的室内设计中,建筑材料是其最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光、影、色等结合起来,可以使实用性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好的体现出其审美特性与文化内涵。并且在运用建筑与装饰材料的过程中,不同的建筑装饰材料和光影相结合,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与质感,因为建筑与装饰材料的本身就有着不同的纹理、光泽、冷暖及粗细等特性,比如建筑材料中的玻璃,其有着色彩与透明等特征,它的这些特征决定其即便是最为简单的玻璃材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效果。此外,在室内设计当中,色彩对其有着极其重要的营造作用,在建筑与装饰材料运用的过程中,将色彩与光、影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展示空间与展示效果[6]。通常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重视的是空间的整体色调是否统一,并且在统一的同时寻找出差异性,例如在运用新型材料中的液体壁纸时,因其比传统的壁纸抗潮性更为显著,并且不容易老化,所以得到更多室内设计人员与客户的青睐,但在选择壁纸的过程中,因可以自己选择所偏爱色彩,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与室内用途与光线相结合,创造出和谐舒适的室内环境。
6.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建筑与装饰材料进行创新性运用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根据材料属性与特性对其加以利用,结合材料的特性巧妙的展示其表现利,从而提高建筑与装饰材料于室内设计当中的运用价值。并且对于建筑与装饰材料在进行创新性运用时,需要设计人员在充分的了解材料的特性前提下,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发挥更大的创造能力,融入自我情感,把材料与光、影、色以及环境等相结合,从感情表现与视觉效果上提高设计品位。由此可知,对于建筑与装饰材料进行创新性运用的过程中,不但要依赖设计人员的感性创造与理性思维眼光,还要求设计人员掌握与理解材料的理性技术,把建筑与装饰材料的运用潜能更好的发挥出来,从而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室内风格。
【参考文献】
[1]郏庆才.浅谈建筑装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1,14(05):36-37.
[2]张辉.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2011,02(06):542-543.
[3]朱文丽,吴秀松.传统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及艺术特点[J].砖瓦.2011,23(09):621-623.
目前,设计行业愈来愈重视设计的艺术性、环保性、实用性及应用性,在环境艺术设计学专业中,应用性及环保性愈来愈重要。所谓的环保性,不仅仅只在装修过程中运用绿色环保的可回收材料,还包括在设计施工中尽量节约材料及良好的利用材料,在整个设计实现过程中达到不浪费,不污染,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环保。这就要求设计师设计的作品要在实用的基础上具有相当水平的艺术性还要能够实现尽快实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施工成本及材料成本,不仅在完成的作品中体现绿色环保的概念,在施工前阶段及施工过程中也同时要体现绿色环保的概念。那么,我们现有的以设计为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就远远不够了。怎样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的作品具有相应的环保性及应用性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加大学生对装饰材料的认识和理解,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认识和了解装饰材料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现在的艺术类学生以城市生活为主,对材料尤其是各类建筑及装饰材料在入学前的认知几乎为零。加之社会科技发展速度飞快,新材料层出不穷,各类替代材料也不断涌现,这更增加了教学难度。比如,现代的瓷砖生产工艺已经将瓷砖的触感及视觉效果提升到了和布及皮革几乎相同的地步,使瓷砖不仅具有自身材料的优良的使用性能,还拥有了布艺及皮革的良好外观装饰效果。这种装饰瓷砖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在触感上,学生在未经专业讲解之前辨别起来都十分困难。这更加大了学生对装饰材料认知的难度。另外,材料的多样性也是难点之一,如单就墙面装饰材料而言,从木质饰面板到石材板材各种装饰材料有上千种之多,还有饰面材料和基层材料之分,结合施工工艺的各种变化更加剧了学生了解和掌握的难度。所以,为了加大学生对装饰材料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教学力度就成为必要环节。将各种材料及其施工过程制作成视频,通过直观的影像,图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通过讲解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以通过视频及图片资料对装饰材料及其施工工艺有一个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认识和了解。
二、加深学生对装饰施工工艺的理解和体会,建立模型实验室
我们曾经尝试着将学生带入工地实地学习了解建筑装饰施工工艺及流程,但施工现场实习也有其自身和大的缺陷:1.施工工地工期长。以最为简单的家居装饰工程为例,一般的施工工期都在一个月左右,加上理论课时,课程讲授时间会非常长,从而占用专业设计课学时,浪费时间。2.工期时间不固定。装饰施工工程自身特点决定各工种施工程序及时间经常变动,学生在几周的学习时间里往往只能掌握一到两种工艺手段,效率低下。3.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学生在施工现场给施工单位造成不便,在施工的组织与管理上要做出很大的调整,加上工地现场经常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也对学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所以,施工现场实习对于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兴建教学模型实验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将社会上常用的及应用范围较广的工艺方法收集起来,按照一定原则分类整理并在实验室中以施工成品及施工成品切面的形式实物展现,辅以多媒体手段及教师现场讲解,让学生掌握最直观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如在实验室中建立若干演示单元,针对不同材料以及他们针对的不同装饰部位进行现场实地演示。模型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学生乐于接受并自主学习的好方式。
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该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现有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课本为主,通过多媒体教学,而对于材料规格、纹路、颜色、质感等特征,学生缺少更深入更直接的感触。材料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以这种单一枯燥的讲课方式,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也非常局限,仅凭借书本上的案例无法拓展设计思维,更无法深入的结合装饰设计运用好材料。使得学生在住宅谁内设计、公建室内设计等课程上,材料的表达往往缺少创造性以及合理性。材料作为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如何搭配好室内空间各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合理性、创造性的应用材料成为建筑装饰材料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该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设计基于工作岗位的项目化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装饰专业的特点, 我们制定了《建筑装饰材料》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规格、品种、价格等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用途和质量标准,掌握建筑装饰构造工艺基本知识及常用案例分析。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几个相辅相成、循环渐进的教学模块,分阶段进行教学工作。第一阶段,设计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模块,对市面上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进行分类,根据材料特性可归类为石材、板材、涂料、玻璃等等十来个类别,再依次展开细化各种类别材料的特征,让学生对材料的认知有个初步的视觉印象;第二阶段可设计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案例分析模块,该阶段可以根据室内装饰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分项讲解,可分为厨房、餐厅、卫生间、客厅、卧室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区块展开,根据装饰风格、造价档次对各功能区所使用材料进行分解,让学生对各种材料表达的效果有个直观感受;第三阶段,设计建筑装饰材料的运用模块,该阶段可依据实际的工程案例,摸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以装饰工程项目划分教学专题,下发任务书,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最终完成一套带有详细材料表达的综合性施工图纸。教学工程中让学生围绕装饰工程项目的空间特点、功能要求、设计主题、装饰风格等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并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详解材料的特点、施工工艺,并以此绘制节点大样详图,加强学生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运用,从而能最大程度的与今后的工作岗位相衔接。
二、创造教学条件,更新实训教学内容
室内材料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获得对于材料的肌理、质感、颜色等感官上的体验与认知,才能对材料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创造性的使用材料提供可能性。为了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更好的做到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要求更新实训教学内容, 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训, 建立建筑装饰材料实训基地,为教学增加一个直观的、现场参观的实践场所,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地参与材料的特性研究以及材料的再创造设计。
在实训基地中对各种不同特性的材料进行归类展示,在每一类别的材料栏附带标签,详细记录材料的规格、硬度、造价、适用范围等信息。在实训基地中可设计样板空间以等比例施工成品进行展示,各样板区可考虑空间的不同特点、功能要求、设计风格等运用不同的装饰材料,并在不同界面间或不同材料间切割剖切面,暴露施工构造,以供学生观摩,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材料特性的同时,也能对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
建筑装饰材料的课程内容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市场的发展,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是作为装饰材料课程必须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学生作为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加强与当地材料市场以及知名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参观实训。在参观实训时,可请项目经理、装修工人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授课讲解,让学生见识到更真实的装饰材料知识以及实际工程构造,加深印象。学生从参观施工现场、调查专业装饰材料市场等实训活动中了解行业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开拓设计视野。
四、与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知识不是孤立的,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更应该与其他相关课程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好该门课程。学习建筑材料课程主要目的是合理用材、准确表达空间的设计理念,控制好造价并把握施工现场的管理,所以,对装饰材料的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材料的运用必须要结合设计案例,表达设计图纸。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建筑装饰构造知识,有一定的空间设计基础。所以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可与建筑装饰构造课程、专项设计课程并列穿插性的进行授课。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87-01
引言
建筑装饰材料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当前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装饰材料“节能”和“低碳”是当代设计师首当其冲的责任。装饰材料的低碳性是不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合适的经济发展为基础,良好的社会背景为前提,生态技术作指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的全新设计理念。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要将这个全新的观念与自然与人和人造物一起作为设计理念加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在装饰材料设计中做到低碳和节能。
一、低碳与节能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探讨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生产模式、新能源开发与运用,即低碳经济。减少高污染、高耗能资源的使用,做到经济与绿色的一体化。低碳经济于2003年在英国法案《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经济》中被提出,指出了英国在未来的50年内对于低碳经济做出的一系列措施。
节能就需要设计者掌握大量的社会学、生态学、建筑材料学与人文学等知识,平衡社会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不破坏自然,减少污染。建筑材料应是高效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给建筑材料赋以生命,使它成为一个能与环境互动、智能可调节的系统枢纽。
在人类生产规模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自然资源几乎被人类消耗殆尽,最重要的原因是旧的生产模式耗能、效率低下,污染自净系统薄弱,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进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与节能的重要性。
二、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是英国最先提出法律规范的,2006年的《气候变化法草案》是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法国把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低碳经济政策重点。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而美国则选择了开发新的能源,并且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
我国对低碳经济的实践则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改革与新建中,我们称之为“创建低碳城市”。“创建低碳城市”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中实施,像新能源运用、各种新技术(清洁技术等)、绿色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绿色化和人们的绿色消费行为等。
三、装饰材料的低碳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设计探析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进入低碳时代,而装饰材料的低碳设计非常符合这一理念。
在装饰材料设计中,低碳环保材料的选择,低碳能源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材料的合理利用、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低碳设计思维的产生,是低碳装饰理念的核心内容。低碳设计的概念在装饰材料设计中,即从设计细节做起,每一个细节上都争取达到低耗、环保的要求。低碳设计的实质是运用其前沿性,在装饰材料中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来实现以节能、节材和节水为目的低碳室内装饰设计。
我国是能耗大国,据相关统计,装饰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28%左右,且装饰材料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比率已经达到了25%。而装饰材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装饰材料低碳,将有助于减少建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在走向“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上,保护生态平衡、使用低碳性的建筑材料将是人类首选。
四、结束语
做到“低碳”装饰材料设计其实很简单。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设计名言也符合了当下“低碳”的设计理念,“少即是低碳”。我们可以把“低碳”狭隘地理解为花最少钱做最多事。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把装饰材料“低碳”化设计反映的正是设计师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感。“低碳”在设计界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但愿“低碳”设计能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回头,而不是像一阵时尚风一样一吹而过。
【参考文献】
[1]崔淑娜.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0年06期.
[2]樊孟维.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室内设计原则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
传统、单纯的纸质书籍往往只在书籍的“外套”上下功夫,很难在大量书籍中被发现和注意。装饰材料,如塑料、羽毛、金属、特殊涂料等,能够很好地在众多平淡的纸质书中脱颖而出,表现出独有的个性。另外,装饰材料的特殊触觉感受也能带给读者独特的感受,比如塑料的光滑、金属的冰冷、布帛的柔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了不同装饰材料的书籍可以使读者有面对新鲜事物的惊奇感觉,增强了其阅读的。
2.装饰性材料的运用能够促进和帮助书籍内容的信息传达。
书籍设计要考虑的要素很多,装饰材料能够运用和发挥的空间也很大,且可以为书籍的信息传达提供更好的方式。内容固然是第一位的,好的材料使用无疑也是帮助书籍传达信息的有力武器。设计者要在书中敏锐地捕捉各类要素,与设计结合起来,从文字排布到色彩使用,当然也包括各类装饰材料的使用,都可以进行提炼和契合,呈烘托气氛、传达信息的良好载体。之所以强调装饰材料在信息传达中的作用,是因为仅仅从版式创意上对书籍内容进行表达传递,还不足以使读者从书籍的外在形式上获得更丰富、更立体的感受。而使用装饰材料材质却可以独辟蹊径。不同材质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感受也不同。深刻地理解、合理地使用装饰性材料,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向读者传达书内的信息。当然,相对于普通纸材质,装饰材料可能会影响书籍的成本和便携性,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的量已经不是最主要目的。如果只追求效率,电脑、手机等所承载的信息量绝非书籍所能比拟的,但电子书绝对没有纸质书的质感和独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装饰性材料在书籍中的应用亦是如此。装饰材料从视觉本身的意识形态进行改变,突出书籍的内涵与特性,使视觉上的直观认识与视觉中的推理认识形成高度的统一,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要求。
3.装饰性材料能够增强书的功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90后”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高职学生本身的特点也让我们必须去考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装饰材料选配与应用课程的学习目标
装饰材料选配与应用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必修课程,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没有材料的设计只能是无米之炊,材料是建造的基础,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建造的可能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用途,掌握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深度特性和美学特征,同时善于在不同的建筑装饰工程、不同的使用条件和部位正确选配建筑装饰材料,并具备一定的装饰材料综合搭配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二、装饰材料选配与应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装饰材料课程包括上百种材料,如建筑涂料、建筑装饰木材制品、金属装饰材料、建筑装饰石膏制品、装饰石材、建筑装饰陶瓷、建筑玻璃、建筑装饰塑料、建筑装饰织物与制品、胶粘剂、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墙体材料等,内容非常多,而且每类材料都有各自的体系,各类材料间的关联也不多。装饰材料课程不像数学、力学等课程具有逻辑性,学生在学习中易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学习兴趣。其主要内容为各类材料的概念、组成材料、生产过程、分类、规格、等级、标记、技术要求、性能、应用等,概念多、术语多、经验性内容多,内容相对比较枯燥。
传统装饰材料教材基本为文字、图表,使人觉得比较松散,难记、难学,而且高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学习的兴趣不大、自控能力差,在学习的时候找不到要领,慢慢就会失去对装饰材料课程学习的信心,有的干脆放弃学习。
对于装饰材料课程,认识各类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大多数材料教材上没有附带图片,只有相应的文字介绍,例如,对于“吸热玻璃”的介绍为,“是一种能控制阳光中热能透过的玻璃,它可以显著地吸收阳光中热作用较强的红外线、近红外线,而又能保持良好的透明度”。学生很难通过这段文字描述在脑海中形成该材料的图像,即使记住概念,走出校门走上工地,见到该材料,还是不认识。少部分材料在教材中附有图片,但也存在数量少、尺寸小、清晰度不高的问题,学生很难真正认识该材料,而如果采用全彩印刷的教材,势必提高教材价格,加重学生的负担。
认识材料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知道这类材料能用在什么地方,不能用在什么地方,装饰完工以后会呈现什么样的效果。目前的建筑装饰材料教材只关注了材料本身,对于该材料用在什么地方通常只是用文字简单地说明,学生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该材料所能形成的艺术效果更是没有提及,对于学生来说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所以装饰材料选配与应用这门课程对传统的材料课程进行了改革,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对于一些纯理论知识或者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进行了删减,这部分内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同时增加了材料质量辨别、材料艺术表现力和材料搭配等内容,更加适应学生以后的工作。增加的内容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可以看到、学习到。
三、解决方法――虚拟材料展厅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本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虚拟材料展厅,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虚拟材料展厅进行教学,虚拟材料展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满足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对于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电脑是必备品,而且学生宿舍网络全覆盖,上网不是难题,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进入虚拟材料展厅进行浏览。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习惯。图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信息量大、浅显易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接受和记忆。虚拟材料展厅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服务完全基于互联网,浏览者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甚至插件,仅需要通过点击一个网页链接,便可通过IE浏览器进入畅游虚拟材料展厅(图1),查找自己想了解的材料。
虚拟材料展厅配有材料图片、动画模拟以及工程案例等内容。其信息量是传统教学信息量的几倍,使学生坐在教室就可以感受到施工现场的一切。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通过材料图片、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使教学过程变得直接、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材料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接的材料图片、材料在工程现场的应用或构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装饰材料课程的教学效果。网络技术使学生即使在课后也能查阅到这些材料,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更加注重研究材料的表现性,对于装饰材料艺术特征的研究和分析也很重要。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室内设计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造成心理影响,形成一些有寓意、能够引起联想的特征。材料自身存在着柔软、坚硬、光滑、粗糙、光泽、色彩等特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运用,可以充分展现室内设计的氛围、主题,促使室内设计空间具有明显的特征,从而传递出不同的信息。装饰材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装饰材料的色彩特征、装饰材料的规格特征、装饰材料的机理特征及装饰材料的质感特征。
二、装饰材料艺术特征的创新应用
创新实际上是描述新发明和新思维的过程,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及改变三方面的含义。艺术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思维和创新意义上。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规格及机理等特征,来体现不同的艺术形态,达到创新设计的标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图形的创新组合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想很好地体现设计的视觉效果,应该将装饰材料作为主要媒介。色彩是表现材料的基础,人们在欣赏设计作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图形和色彩的组合,尤其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图形和色彩的组合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充分体现设计的创新性,需要特殊组合创新设计材料的图形,因为材料自身的机理、色彩等具有较明显的特点,非常容易从中发现图形元素,从而形成不同的表面材料图形。在对材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材料图形进行不同的设计,遵循一定的规律来进行适当的组合,或者把多个图形进行一定的重复结合,从而构成不同的效果。此外,设计师还可以依据不同材料的机理,适当地重新组合图形,如在镶嵌石条的时候,合理地设计成具有方向感的线条,可以适当改变平衡感,产生一种运动感,使设计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二)质感转换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质感可以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从而使人们更加理解材料的意义,这是材料的一种再现性艺术特征。在运用再现性特征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材料的表现性,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瓦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材料,具有坚硬、冰冷的质感,要想创新性地利用瓦片,需要让其体现出一定的温暖和柔软,适当地打破传统的约束,击碎过去的触觉感知框架,形成现代的、全新的审美观。例如可以适当增加瓦片的排列范围,形成曲线排列,用集合的方式合理表现出瓦片的柔软性。因此,可以不断创新材料的变化和排列,改变质感,使其形成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从而增加材料的艺术特征,更加强烈地展现空间情感和环境。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可以适当保留材料的原始属性,改变某一种属性,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如在表现竹子特性的时候,适当地变换质感,不需要改变竹子的形态或者色彩,用金属来替代竹子,利用金属质感来代替竹子的木材质感,既增加了竹子的艺术特性,又保留了其自然的属性,表现出竹子的自然魅力。
(三)模拟自然形态
视觉艺术需要充分利用自然,人们最开始的艺术设计都是来自于大自然,通过感受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来进行艺术设计,因此,室内艺术设计与自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设计师在享受自然的时候,应该找到自然的独有特性,对其进行一定的模仿,经过不断的加工、设计及创新来展现一定的自然形态,还原原始自然。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是最典型的室内设计创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就是模拟自然形态、融合自然元素的典型设计;再如乌克兰的龙卷风餐厅,在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了龙卷风的特性,模仿和再现出龙卷风的情境。因此,合理地使用装饰材料,结合自然特性进行自然形态的创新模拟,从而让室内设计体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打破原有的设计方式,展现设计的创新性,让使用人员充分体会自然、好似身处自然中,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