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6 10:02: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

篇(1)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篇(2)

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艺术与设计传统,但受社会体制、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各自发展的道路却不尽相同。从哲学思想上来看,中国偏向于感悟,习惯将自身的思想融入创作之中;西方则更注重理性,充满了对现有事物的思考与批判。 

2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广告设计中的表现 

广告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创新的结果,每个优秀的广告都在展示着当前条件下社会、经济和文化巨大发展。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广告就必然要受到的它所依附的文化背景及社会思想的影响。 

2.1 文化理念差异对广告影响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时至今日仍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奠基。“儒家”思想主要作用于人与人相处之间,重国、重家、重感情,把集体主义价值观深深的植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因此中国很多饮料、食品广告经常是一群人在一起快乐的分享,或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品评讨论。而西方人则不然,西方崇尚个体自由、个性张扬,广告中也是以个体需求的满足来表现。在东方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重视与要求,是要远远高于西方人的。这其中“孝”是整个道德思想的原点,所以自古中国人的观念中孝敬老人依旧是中国人评判道德的标准。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尤其是在保健品广告中,大都以孝敬父母为题材,较为典型的就是“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而在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一种类似朋友的相对平等的关系,西方父母把对儿女的抚养和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也就不要求太多的回报。也正是基于如此,西方广告中很少出现孝敬父母的场景与语言,更多的是孩子与父母一起的快乐时光,慢慢的长大、慢慢的衰老。 

2.2 思维模式差异对广告的影响 

由于西方文化是由多種民族及地域文化汇合而成,故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人们通过不断地思考、甄别其中的一般规律与本质。因此西方人更加注重思维的理性。而中国自古便受到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则更加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习惯通过感悟,重新认识与发展其中的联系与经验。 

百事在中国新年投放的《把乐带回家》系列广告中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年迈失偶的老人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询问孩子们是否回家过年,儿女却因事业要求纷纷表示无法回家陪伴,老人对着早已准备好的儿女们喜爱的饮料零食心中充满惆怅。化身为孤独路人被老人带回家的百事大使古天乐看到这样的情景,分别找到其儿女递上他们喜爱的食品并用老人曾经的话唤起儿女们的共鸣,大年夜当老人独自一人黯然神伤时,儿女们却陆续回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儿女祝福老人“心想事成(橙)、百事可乐、天天有乐事”。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把产品与广告宣传融入于回家过年这一情境之中,前半段通过场景的展现与几位主人公的对话,在传递浓浓的父爱的同时隐喻人们对产品的喜爱,后半段又利用语言上的双关性,把祝福语与品牌宣传融合在一起,在甜蜜的家庭氛围中加强产品品牌认知。 

而同样是百事广告,在西方国家则不同:一个小男孩站在一台饮料自动贩卖机前,他先掏出了两枚硬币买了两瓶可口可乐,然后把可口可乐放在地上站上去,再掏出一枚硬币在较高的窗口买了一瓶百事可乐打开并喝着离开,可口可乐则被原封不动遗弃在原地。广告全篇没有文字说明,只是用买百事可乐够不到先买两瓶可口可乐来垫脚这个小事,引发人们的思考并传递“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好”这一宣传主题。 

2.3 表达方式差异对广告的影响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在中国人的生活与相处之中可谓无处不在,因此中国人在事物的表达上往往是含蓄的、委婉的。这便导致中国广告往往不是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先通过画面或一系列的陈述作为铺垫,再讲出广告的中心。就如同王老吉凉茶广告,先出现朋友欢聚,麻辣火锅沸腾翻滚的画面,然后再引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而西方由于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开放式文化,西方人性格也较为直率,在表达方式上则更为直接。西方广告更多的是一系列有寓意的画面或场景之后用一句精炼的语言直指广告的主题;这也导致中西方广告在突出重点的方式上也存在不同。中国广告大多是通过对产品特点的反复述说,用语言的传达来建立广告的宣传效果。而西方则更加注重运用广告的创意性、故事性以及画面与语言的联系性,通过强烈的冲击感和足够的想象空间,来激发用户的兴趣与关注,从而达到宣传目的。 

3 关于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设计影响的思考 

3.1 正视和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广告在跨国传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广告能否被当地用户接受与认可的关键。要想尽量避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的影响,就必须首先正视和尊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法律及思维与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告设计之初便尽可能的规避误区和雷区;也只有这样,广告设计才能真正符合当地、当国及民族人民的口味与需求,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 

3.2 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广告设计中既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又要保留部分本国的特色,在迎合用户口味、习惯及需求,让用户接受产品信息的同时,利用本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等元素形成广告自身独有的个性与魅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 “海尔”公司,它在国际上提出的口号就是“中国造”,这不仅仅只是反映一种爱国情绪,更在向世界传达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满怀信心,奋斗向前的精神。而其商标“海尔兄弟”中,一个中国小孩与一个外国小孩相拥在一起体现了海尔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海尔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国际广告中合理的运用文化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非常有效的。 

4 结语 

广告作为经济和文化的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随着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及中国品牌的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势必会遇到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与影,这也正是中国广告业必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首先应深刻认识不同地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尊重各地方、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深入了解其文化及差异性,再结合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沉淀,,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适应目标人群文化思想、生活习惯、审美需求,让广告被受众目标认可与接受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开展全方位思维与创新,构建广告独特的文化特征,形成广告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吸引力,中国的广告文化才能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 

篇(3)

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就要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实际上是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在实际的交流中可以发现经常会出现文化冲突,这说明仅仅有语言交流是不可以的。综合以上来看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1 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1.1地域性的问题使得文化存在差异

地球分为了不同的地域,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差异是很大的。中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也使得双方在交往时礼节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中西方文化相比来看,中方文化讲究的是谦和礼让,而西方文化相比之下则显得个性张扬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英语中很多的东西就不能用东方的文化思想去理解。如果用我国的文化思想去理解西方的文化思想就会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所要表达的含义,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中的现实意义,这样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了。

1.2民族方面存在差异

不同地域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的人民又有着不同的。在我国,信仰佛教,而在西方国家则信仰基督教,佛教在我国较为盛行,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流传较为广泛,不同的必然会使得中西方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习俗方面也会差异较大。初中生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其对和民族文化理解不是很深入,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更应该很好地渗透相关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

1.3风俗习惯方面存在差异

文化和风俗习惯是紧密相连的,并且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发生改变。因为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性使得中西方的风俗习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同时必然里面会有西方文化的加入,由于这个差异性就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西方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所以,在初中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是要及时为学生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对西方文化多些了解,只有对文化了解深入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意思,才更有助于初中英语的教学。

2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的具体方法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这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就要不断地渗入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不只会说还得会做。在英语教学中渗入跨文化交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同的国家词汇差别也是很大的。词汇教学教师应提供具体的情境和语境,通过情景来猜测词汇的含义,这样通过语境来教学则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词汇,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力的提高。比如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狗”这个词汇,“狗”在我国有很多关于“狗”的成语,比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但是在西方人们却将“狗”视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常会听到“lucky dog(幸运儿)”,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将词汇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去理解,这样学生会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内涵以及句子的意思,也有助于英语的学习。

2.2在句型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

中西方文化在打电话用语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在我国接通电话后一般会说“小李在吗?”,但是在西方人们接通电话后首先会说自己的姓名或者是报一遍自己的号码,所以教师在讲述中西方文化打电话这一章节时,要学生自己编电话对话,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用法。

2.3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

在初中生用的英语教材中,文章的选择也很具有代表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文章时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还要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比如教师在讲到中西方过年庆祝的不同时,可以分别比较中西方在过年时的食物,在中国春节会吃饺子、年糕、鸡、鱼等食物象征着全家团圆和幸福安康,而在西方过节人们在圣诞节时吃圣诞火鸡,象征着幸运和快乐。通过这一比较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方在节日庆祝时的不同,也知道了文化的差异,还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4在课外活动中渗透英语文化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是学习英语中的文化的大好时机。比如可以开设“英语角”,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综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让学生多听些外国的广播,多读些外国杂志,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让学生多接触地道的英语。组织这些活动不仅会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还会使得学生更加了解英语中蕴含的文化,从而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总结

初中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使得中西文化很好地结合。要想实现这个愿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讲述英语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告诉学生文化的差异,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多接触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跨文化交际真正渗入到初中的英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徐艳.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初中英语教学[J].中学生英语(高三版),2014(7):22-23.

篇(4)

英语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按照英译汉的方式和方法,准确的分析民族长期标准的方式,对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历史、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思维状态等信息进行充分合理的分析,从思维状态中分析文化差异的不同和英语学习中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状态。高中生需要按照实际所学知识,对英语与语文之间的不同,充分认识英语汉译过程中的转化方式,提高汉译英的准确性,更好的完善语言表达的完善性和合理性。按照准确的汉译英规化标准,对实际的异化现象进行策略分析,明确有效提升高中生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减少翻译意思的偏差性。

一、学习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

(一)思维差异

每一个人在实际的思维学习过程中往往受职业、教育、自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便是生活在同样的思维空间中,往往也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按照中西文化的相关背景状态,对人们的思维角度进行分析,中国人重视儒家文化思想,西方重视自然本质的内容。按照地理自然文化的思维,加强中国儒家文化的思想拓展,分析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范围。通过学习分析西方人对知识结构,实证要点的认识过程,确定英语学习中的相关翻译差异问题。

(二)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思维积淀下,逐步形成不同的文化思想。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直接影响国家地理、地貌特征的发展,对人们产生不同的感知。在英语学习中,高中生需要认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同问题,历史文化发展特点,准确的分析英语翻译句式的表达效果。按照多种习惯用语的标准内容,准确的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原因。西方文化中往往存在很多特定的习惯用语,一般出自《圣经》,中国文化将农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对多种形式习惯用语的准确分析,明确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中西方文化价值存在的特点。按照中西方文化崇尚的特点,对实际的思想意识进行情景再现的分析,明确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性和独立特征。按照句式结构,分析字里行间的意思表示,确定实际翻译字的具体含义。

二、翻译分析的归化与异化作用

语言是链接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合理的翻译,实现不同程度语言的沟通。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性意义,需要对语言进行转换,防止复杂信息无法整合的过程。尤其是英语与汉语,二者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别体系,需要对汉语的语言进行规范,完善英语语言的翻译过程,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进行处理分析,对语言的载体进行表达分析,尽可能的提升文章信息翻译的效果。灵活的分析语言翻译的规范性,对相关的语言翻译弹性进行判断,明确实际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运用效果。

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翻译内容进行策略方式的分析,按照归化与异化标准,准确的分析实际有效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归化异同标准,对实际异化的策略方式进行准确的判断,明确分析习惯用语翻译中的归化方式,确定实际分支标准策略办法。

(一)异化归化的概念

异化是对英语与汉语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价值意思不同,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性。按照实际程度标准,合理的分析实际文化中存在的异同性意义,对目标化语言存在的常规性翻译问题进行判断,明确实际归化过程和翻译标准。归化是实现翻译内容风格的流畅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完善存在翻译问题的策略标准过程。

(二)习惯用语分析的异化策略分析过程

异化的常用翻译方式是直译,通过对中英习惯用语的分析,采用直接方式对相关意思进行翻译,确定实际语言的形象作用,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按照实际标准,逐步提升读者的文化传播效果。在习惯用语策略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读者的词汇量进行拓展分析,明确实际读者传播文化的异同性特点。根据直抒胸臆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表示分析,如果直接分析无法准确的表达实际意思,就需要采用翻译策略标准分析的方式,尽可能的提升例句的翻译效果。按照汉语的翻译标准,准确的分析实际可以采取的策略方式,尽可能的对语句进行模仿,改善翻译的标准解释意识。翻译后需要根据句式大意进行策略分析,明确大体策略意思。英语翻译的过程往往需要与读者有一定信息的共鸣根据。

(三)习惯用语的归化作用

习惯用语的归化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语句翻译策略,通过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分析,明确其中保留的情况,对其中存在的深层含义进行判断,改善中西文化的差异,实现对英语汉译过程的可行性水平的提高。归化策略分析过程中常常使用同义习惯用语进行代替,省略了还原的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汉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过程是以翻译为前提,通过有效的翻译,实现对相关翻译要求和目标的有效分析,提升读者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翻译策略的协调标准,更好的实现对翻译过程的适应。按照异化归化的过程,对习惯用语的翻译方式进行研究,提升高中生对于翻译归化和异化的意识,更好的保证英译汉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异化与归化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具有最大效果的翻译标准,尽可能的完善实际理论之间的有效结合,提升语言文化的特色性,改善文化意识的表达效果,创造适合高中生学习的语言翻译对策方案。

参考文献:

篇(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成为我国主流的教学科目。一直以来,翻译都是英语老师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说完英语通常会用中文解释一下,便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点。学习其实就是一种以已知推未知的过程,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首先要把它翻译成中文,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但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要想正确掌握英语词句的含义,就必须要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在其文化语境中领悟其含义,做出正确的翻译。

一、文化语境与翻译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过是一个骨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方是血肉,学生应该通过英语的学习去了解西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并且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其语境下进行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障碍,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语素质,深入地与外国友人交流。

所谓文化语境,是指语言所使用的环境,指语言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民族,由于地域的差异和文化的演变,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在相同的场合所说出的话都是不同的,比如说在中国,朋友见面寒暄,会说“你吃了吗?”但是在西方国家,则不会采用这样的问候方式,而是会说“Howareyou?”或者聊聊天气和近况。在问候语上,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截然不同。

二、文化语境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制约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决定了语言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能否准确把握语言的内涵和语境,与学生是否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相關联。具体来说,文化语境对于翻译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方式。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在句式结构、修辞手法乃至词语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其实,这与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及思维方式有关。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人是社会的根本,因此一直以来都会以人作为主语,在主谓宾句式中人通常处于主语的位置。而在西方文化中,辩证唯物主义盛行,事物客观规律才是主体,因此进程会以“It”作为形式主语,常见句式有“Itisverykindofyoutogivemeahandintime”、“Itsohappenedthattheticketsweresoldout”。

2.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中,其实中西方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人一般信仰佛教,因此在逢年过节通常会上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而且产生了一些以“天”为主语的俚语,比如说“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而在西方国家,则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信徒每日要进行祷告,并且到教堂做礼拜,婚礼也是在教堂进行,在表达自己的祈愿时,通常会说“Godblessyou!”这类话语,这类词句在翻译时有着特定的意义,就是祝你好运的意思。

3.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判定、辨别事物的一种思维取向,在不同地域,人们由于文化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教育观念、生死观念、经商理念都存在着差异性。其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阶层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经历的差异性,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性,结合其文化语境进行翻译,同时,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尊重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4.地理文化。地理文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前者是由地域差异决定的,而后者则反映出了历史文化的差异。很多语言习惯的形成,其实都与语言背后的地理文化有关,比如说,在形容一件事毫无秩序、混乱时,我们会使用“乱七八糟”这个词,这与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有关;而在英语中,可以用“atsixesandsevens”来形容,该词语来源于西方国家中世纪的一种名为“hazard”的投掷游戏有关。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文化语境中去理解相关词句,才能够提升翻译的准确性,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阻碍。

三、结语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我国的高素质人才来说,是提高自己发展空间的一种必备能力。在大学阶段,翻译教学是一种基础教学手段,而翻译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项目,但是要想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翻译,必须注重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西方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乃至是思维方式,充分尊重其价值观念,在相应的文化语境下进行翻译,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及理解能力,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成新亮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正是在东西方文化需要更深层次交流的背景下的产物。中国是东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而在不同民族、环境、宗教等因素形成下的体育文化也和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对中西方的体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可以找出结合点和规律,为更好地促进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做出努力。

1.中西方体育文化历史渊源的比较

“体育”一词虽然是近代由日本传入我国的,而且当时内容都是以德、日体操为主的,因此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的色彩,但这并不能说明在我国历史上就没有体育。早在黄帝时期就有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当中已经有了体育的因素,但这些还只是以狩猎为主的肢体活动。为了满足狩猎、祭祀和战争的需要,射箭、摔跤、蹴鞠等初期的体育活动开始流行。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稍后青铜器的铭文,出现了击、斗、射、骑、跑等运动形式的记载。《诗经》中也有不少关于古代体育活动的描述。以上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体育和体育文化存在的有力证据。

西方的体育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是地中海沿岸一个拥有众多岛屿的岛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民族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冒险性格与抗争意识。就是在这样的民族特性和多种因素影响下,体育逐步形成。《荷马史诗》当中就记载了阿喀琉斯好友的葬礼中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典奥运会的举行标志着体育的正式形成。

所以从以上来看,中西方都是在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时期,以生存为目的而进行的狩猎、祭祀等活动中形成的以娱乐、健身活动为主的体育。但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因而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及其内涵。

2.中西方体育观念的比较

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体育文化与西方的体育文化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我国古代以个体农业为经济基础,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核心,所以体育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和“修身养性”等思想。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术、气功、武术中就充满着这种“天人合一,阴阳之道”的思想。人们认为体育或诸如此类的活动应该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的结合,而非具有竞争性,认为那些活动是野蛮和愚昧的表现。正是因为中国文化统一性、连续性、封闭性的特点,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产生了一些体现内外兼修的体育项目,例如气功、围棋、龙舟等,而这些项目恰恰体现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

西方体育由于起源和各种因素影响,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竞争性。这是与古希腊时期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长时期形成的民族性格分不开的。西方体育崇尚力量、速度,追求超越自己、超越别人,古希腊保留下来的很多雕塑就是以运动员的塑像为主的,这显示了一种相对于东方体育的不同认识。况且西方体育由于其政治体制的发展,很早便出现了“立法”。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就专门论述过古希腊和奥运会。他认为古希腊人之所以在公元前7世纪就能举办奥运会,重要的条件就是古希腊已经废除了“血缘关系”,这为以后梭伦的法律改革创造了条件,这说明在这之前古希腊就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法律体系,这种体制也影响到了奥运会,以至于西方体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拥有严格的法则。所以从以上来看西方体育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其竞争性和拥有严格的法则。

中西方因为文化上的差异,所以对体育的认识也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但它们都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特点,并深深受到了其影响。因为我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身心兼修,天人合一,主张修身养性,体育项目因此就不具有竞争性,所以我们没有产生那些具有身体对抗性和极具竞争性的运动。而西方体育受西方人提倡个性张扬和竞争的思想影响,突出人的自然性,追求个体的满足,所有的体育项目和我国大有不同。这种差异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中西方对体育的认识和观念上的不同。

3.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本质和发展方向虽有不同,但由于它们具有的这些不同特点,我们可以从它们之间发现互补性。中国传统的体育讲究修身养性,动静结合,把体育的目的更多地体现在人的协调发展及其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的是人的整体观。而西方体育则以运动技术为主,依据力学和西方医学,追求的是人类向运动极限挑战。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这种优势恰好就是西方体育的缺陷所在。相反,西方体育也具有中国传统体育所不具备的特点。它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医学知识从而提出相对科学和完善的训练手段,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这样可以充分弥补中国传统体育竞技性不强和科学性缺失的弱点。

另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更需要找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和差异性,根据它们之间相同的特性去逐渐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而通过对这些差异性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因为全球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吞噬和同化,人类社会需要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文化的共同发展,而在和平、发展的主题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看到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真正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和而不同”,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更加灿烂和辉煌。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

篇(7)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81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Rebellious Women in Literary Works

――Taking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as an example

CHENG Bingqian, ZHANG Jieqiong, WU Manting, ZHAO Yu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is a famous female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they a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ut have similar fate, showing the same strong rebellious spirit. Through comparing two rebellious female ima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ough a rebellious reasons, process and outcome, through the rebellious appearance to trace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for the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women)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make correct cultur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selection.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rebellious women; Lin Daiyu; Jane Eyr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1 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张中伟①指出,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环境、爱情观及理想观是导致两位女性走向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许绮②认为,“林黛玉”和“简・爱”身上都具有独立与叛逆的性格特点,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独立与叛逆”。赵莉③主要分析了两个人物在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方面的不同点,叛逆体现较少,并未做出总结。

1.2 国外研究现状

阿根廷著名汉学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④认为《红楼梦》全书充斥绝望的。因为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这是在做梦,而且直到梦醒,我们都认为那是现实。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康丹(Daniel Kane)在《论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解读〈简・爱〉中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⑤中认为,作者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妇女自我觉醒意识可以解读小说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二者差异的研究多集中于二者的思想观念及生活环境,而从中西方文化入手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简・爱与林黛玉不同的性格及命运,以及影响这种差异的中西方文化因素。

2 文本分析

2.1 著作概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

2.2 人物简介

林黛玉,《红楼梦》女主角之一。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因母亲早亡,寄住贾府,后父亲病故,从此寄人篱下。林黛玉容貌倾城,兼有旷世诗才,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简・爱,《简・爱》女主角,一位性格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代表了当今新女性形象:自尊、自立、自强。两位有着不同经历的女性,却有相似的叛逆情结,暗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烙印。

3 差异分析

3.1 叛逆原因

(1)外部原因。“林黛玉”处在清朝末期,正是封建社会没落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封建传统礼教依然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许多新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爱情与人格独立,希望摆脱封建腐朽思想的摧残。“简・爱”处在19世纪初期,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壮大,自由平等的思想广泛传播,西方女权运动兴起,女性开始“反叛”地追求自由生活和自主爱情,渴望人格独立。“林黛玉”即使成为“孤女”,入贾府后,寄人篱下,因中国封建社会重伦理亲情,仍倍受尊重,物质生活丰富。可这无法满足“林黛玉”对自主爱情的精神追求,她用叛逆去追求理想。“简・爱”被舅母收养后,因没有价值而被蔑视嫌恶,可她没有堕落,努力让自己在经济上独立,进而追求人格和爱情上的独立。她用叛逆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格。

(2)自身原因。“林黛玉”叛逆是为了爱情,但封建礼教也深深影响摧残着她,她痛恨“金玉良缘”,却不敢表达,只能用自己侧面的叛逆去反抗着。“简・爱”面对阶级差异明显和社会地位不同的“罗切斯特”,没有自卑或放弃,而是勇敢表达自己的爱,她用正面的叛逆反抗着。对待理想,“林黛玉”的理想是成就与“宝玉”的“木石之缘”。因此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思想先进的“黛玉”必须反叛。“简・爱”的理想更加丰富,她向往一种独立自尊、受人敬重的生活和平等自由的爱情。因此在当时等级鲜明的西方社会,“简・爱”用叛逆去追求理想。

3.2 叛逆过程

(1)面对寄人篱下的生活。“林黛玉”用敏感多疑和高傲的侧面叛逆来维持尊严。“简・爱”不与环境和命运相妥协,她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她的叛逆更加直接彻底。(2)面对不被认可的爱情。“林黛玉”从来不敢公开表示她对“宝玉”的感情,说明她未能摆脱封建性的精神负担,她的反叛中有妥协性和懦弱性,也导致了她最后的悲剧。“简・爱”虽然很爱“罗切斯特”,但她在追求自主爱情的同时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平等自尊。(3)面对爱情的背叛。对“林黛玉”来说,爱情是她生命的支柱和反叛的原动力,当爱情失败时,她也只能反叛地用死亡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爱情。对“简・爱”而言,自由的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在爱情遭到欺骗时,必须用反叛声明自我价值。

3.3 叛逆结局

“林黛玉”最终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郁郁而终。而无论时人今人,多认为这是“黛玉”自身的柔弱倔拗使然,对封建束缚却很少提及。“简・爱”最终得到了一份在社会地位及外表情感都彻底平等的爱情。“简・爱”作为女性意识觉醒以及新独立自由女性的典型代表,质朴率真、敢爱敢恨,代表了当时西方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望,因而多数人尤其女性同情、支持甚至渴望成为“简・爱”。

将两位叛逆女性角色的不同结局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知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任何叛逆与追求都是被禁止的。而西方社会却不同,他们更能接受女性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进而尊重她们的选择并和她们分享社会财富。

由上述对“林黛玉”和“简・爱”两位文学作品中典型叛逆女性形象叛逆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所在:

(1)就叛逆原因,可以看出“林黛玉”所处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对女性的压迫是极其深重的,而“简・爱”所处的西方社会则推崇自由平等,因此“林黛玉”默默反抗而“简・爱”多次出走寻求自我。(2)就叛逆过程,以“林黛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更倾向于一种委曲求全的自我表达。而“简・爱”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想观念则选用了更加痛快明了的表达方式。(3)就叛逆结局,“林黛玉”最终也没能跳出“贾宝玉”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社会幻想,将希望寄托于外界,终被失望重伤致死。而“简・爱”则勇敢地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把命运改变的希望放在自己身上,起而抗争,最终获得了真正的平等。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1)在传统观念方面,中国深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影响,思想相对封闭保守,文化依赖性强。而西方发端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思想开放,文化独立。(2)在文化表达方面,中国人相对内敛含蓄,习惯用一种温和妥协不伤人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而西方人则率直洒脱,喜欢以一种直接干脆有实效的方式和外界交流。(3)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国注重规则与权威,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社会的附庸,将个人命运寄托于外界的不可控力。西方则重视创新与突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能力,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在看待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时,不应该以一个旁观者、评论者的态度先入为主,而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包容学习的态度来探究,“、兼收并蓄”;以开放进取的心态来发展,“熔铸百家、推陈出新”。

具体到本文中即在观念上要摒弃封闭保守,学会开放灵活;培养独立自主精神的同时仍要重视集体力量。在表达情感方面,要大方坦诚、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不能一味妥协让步。在价值观念方面,要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规则意识与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与平等理念相结合。

4.2 研究意义和局限

(1)研究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此次研究,旨在通过两个典型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探寻掩藏在“叛逆”表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为我们日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做出正确文化选择提供帮助。(2)研究局限。现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所以本文仅反映了《红楼梦》和《简・爱》各自所处时代的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现状,这是我们此次研究最大的局限。

4.3 研究展望

从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来解读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者喜用善用的手法。文学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生活的浓缩,其人物形象的特点往往具有当时社会大众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烙印,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的绝佳对象。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学者从这个角度来剖析不同社会文化,为我们奉献更多精品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张中伟.东西文化差异下的“叛逆”――关于“林黛玉”和“简・爱”两个孤女的对比[J].名作欣赏,2012(27).

② 许绮.独立与叛逆――简・爱与林黛玉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篇(8)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所描绘的是四个家庭四对母女之间的不同的故事。“喜福会”是一个移居在美国的中国母亲打麻将的聚会,四个母亲在打麻将的同时分别讲述自己在中国的遭遇和来美国后对异国文化的迷茫以及对已经美国化的女儿们的失望和她们之间代沟的故事。这四位母亲在中国曾历尽婚姻或生活上的苦难,后来移居美国之后仍然恪守刻骨铭心的封建男权的思想。当这些母亲满怀希望地准备实现她们的“美国梦”时,却面临着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各种困境。失望之余,她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们身上,希望女儿们能够实现她们的心愿。然而,她们与在美国文化影响下的女儿们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影片勾勒出生长在美国、深受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念影响的女儿们,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移民母亲们之间不可避免的隔阂与冲突,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中美文化差异。电影通过四对中国母女之间的恩怨故事刻画了在双重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女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分析她们性格的双重性,既具有浓厚的美国文化影响的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个性化的发展思想,同时也具有深深刻在她们骨子里的中国式妇女们具有的美德——善良、服从和忍让。她们身上根深蒂固的美国文化的影响使她们叛逆,反抗自己中国式思维的母亲,我们因此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同时她们深受中国文化的母亲的影响,拥有中国式的传统妇女的美德,她们由从前和母亲作对到最后母女之间的矛盾和解以及她们在婚姻中的一味退缩忍耐说明她们性格的双重性,从她们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文化从冲突到最后走向融合。本文从她们双重性格产生的文化冲突现象和融合现象来着重分析她们双重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最后的解决方式。

一、影片中在美国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女儿们

我们先看吴素云和吴精美这对母女,在影片中,吴素云为了把女儿吴精美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童星和钢琴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为了女儿自己吃了很多苦,找资料,做零工,给女儿做各种测试,然而女儿却对母亲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对母亲本人以及她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她一味反抗母亲的意志、母权的统治。她憧憬着西方的自由生活方式,做一个平常的人,应该得到民主与平等,就像其他白人孩子一样。她不但不配合学琴,还认为自己是母亲的奴隶,不想再听母亲摆布。在一次华人社区举办的少年天才表演比赛上,精美却没有能够演奏成功,争强好胜的母亲觉得自己被蒙羞。再看另一对母女,龚琳达希望女儿能够一生完美,她为了能把女儿薇弗莱培养成象棋大师也是没少花费心血。但是适得其反,母亲们对女儿们的严格教育与管束,让叛逆的女儿们异常反感。中国母亲们这种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宣扬“个性与自由”的西方文化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冲突。薇弗莱讨厌母亲在众人面前炫耀她的棋艺,完全不理解那是母亲对女儿的强烈自豪感,她认为那完全是她自己个人的本领。中国母亲们希望女儿们保留孝顺、服从、忍耐、守礼的美德,而巴望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女儿们喜欢美国的民主、法律与自由,完全忽视母亲们的东方文化,根本不懂得中国母亲“望女成凤”的苦心,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与母亲们进行对抗,甚至认为反抗母亲的意志是她们的乐趣。在美国文化影响下的女儿们叛逆,自我,排斥东方的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排斥和误解导致了她们母女关系的僵化与感情的疏远。在这些女孩的心中,只有西方文化才是理性与正确的。在影片中母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际上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冲突。

二、影片中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女儿们

在电影中这些女儿们出生在美国,没有受到正规的中国传统教育,但母亲们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思想还是影响着她们,长期的耳濡目染,在西方文化直接作用在她们身上的同时,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思想及婚姻。尽管她们是土生土长在美国,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她们的潜意识中有着天生的中国式的谦虚、温顺。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吴精美加入了母亲曾聚会的“喜福会”,她在玩麻将的过程中从中国阿姨们那开始接触中国的文化,并且对母亲有了更深的了解,她最后理解了母亲为她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体会了中国母亲对自己孩子那种真挚的爱,最后她带着母亲的心愿回到了中国,找到了自己的孪生姐姐,和她们团聚在一起,实现了母亲的夙愿,从这里我们看到母女们之间那堵无形的文化高墙被推倒,她们之间的代沟已经被填平,影片的最后也是影片的部分,看到了精美和她的妹妹拥抱在一起,画面很感人,这时的她已完全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并且已深刻了解并融入了浓浓的中国文化里。另外一个例子是丽娜,她与她的自私丈夫婚前婚后在用餐时都是平分账单,就是所谓的美国式的AA制,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她一方面具有美国式的思维,接受AA制,但她越来越发现她逐渐讨厌自己的美国丈夫的做事方式,讨厌纯美国式的家庭生活方式,对丈夫的不大气和斤斤计较感到迷惑不已,但是她又无可奈何,一味地忍让,这说明她身上还是有根深蒂固的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与忍耐。后来丽娜的母亲点拨她,让她认识到他们这夫妻账目均摊的实质,丽娜醒悟了,她不再唯唯诺诺,不再一味地服从与忍让,最后她鼓起勇气勇敢地走出婚姻的困境。影片中的露丝嫁给了英俊富有的美国人,由于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德思想的影响,婚后一直失去自我,事事听从丈夫的安排,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这导致了她丈夫对她的嫌弃。她的中国母亲许安梅给她讲述自己以前的经历,并且鼓励女儿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要满怀信心地生活,找回女孩应该拥有的自尊和平等的权利。最后露丝终于站起来,挺起胸来生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美国丈夫和婚姻。最后我们再看另一个例子,薇弗莱结束了一次婚姻想再婚时,尽管她排斥中国母亲的做事方式,对母亲心存怨恨,但还是尽力去取得母亲的同意,而她并没有像许多的美国家庭的子女一样我行我素,不顾父母的意见,随心所欲地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些现象都说明这些中国女儿们一方面受着美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潜移默化地熏染着她们,使她们的思想具有双重性。随着时光的流逝,在两种文化之间生存的女儿们开始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默默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后来她们都尽力试图与母亲和好,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种了解不仅仅是孩子们压抑在心底的对母亲的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融入,母女两代人终于从她们的对立走向融合,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这种融合其实就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融合。

三、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原因及走向文化融合的途径

电影《喜福会》以其独特的方式再现了双重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华裔的女儿们,她们的美国化和骨子里的中国化。两种文化导致了她们双重的性格,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她们与自己中国思维的母亲产生了很大的文化差异,引起了她们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又使她们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和了解了中国文化,使中西方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现在来分析美国人的家庭观和价值观,美国文化主张个人本位,美国人大家庭观念十分淡漠,他们崇尚个人的独立自主,个人奋斗,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西方文明是一种“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发展而来的。这两种文明决定了人要往外走,到外边去发展。因此,他们的行为模式是“离散型”。他们的地理环境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族纽带功能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也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任何事情要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相对来讲,中国的家庭家族观念是一种“聚合型”行为模式,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例如影片中四位女儿和四位母亲之间的冲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冲突。母亲们都恪守中国的生活准则;女儿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国生活方式,她们忽略排斥中国文化,因此我们看到了母女之间的对抗和冲突。

那么如何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呢?我在这里简单地谈几点。首先,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文化本身没有贵贱及对错之分。如果你发自内心地尊重另一种文化,冲突自然会钝化一些。其次,以尽可能平和、诚恳的态度让对方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再次,给彼此一些空间坚持自己所信仰的文化。没有必要必须有一方妥协。最好的方式是,各方都做出一些让步,在彼此包容和妥协中力求和谐。

四、结 语

电影《喜福会》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沉思。美国—— 一个移民文化的大熔炉,中国的移民怎样在它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承续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吸收美国文化的精髓,这是我们所关注的。在西方文明面前,在美国成长的华裔后代不清楚来自传统家庭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约束力、影响力对他们来说远不如对他们的父母那样强烈。但是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我们都关注并且重视的问题,我们希望每一个去美国实现“美国梦”的华裔后代都能采取“扬弃”的精神,在吸收中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能抛弃两种文化中的糟粕,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 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严映薇,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2] Amy Tan.The Joy Luck[M].Galantine Books Copyright,1989.

[3] 汤亭亭.中国佬[M].北京:中国译林出版社,2000.

[4] [JP3]李雪梅.母女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评《喜福会》[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5] 王小红.从《喜福会》的母女关系看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融合[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篇(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前人们把英语当做一门工具性课程,而现在的新课标中,在强调它是一门工具性课程的同时,还强调它是一门人文性课程。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强调文化教育的目的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生活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是一种信息载体,这种信息主要包括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文化又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价值观层面。对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形态学生可能容易理解并接受,但是对于制度和价值层面的文化形态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在价值观层面,我们强调集体主义,通常把国与家联系起来,国就是家,家就是国,而西方人则认为country是country,nation就是nation,更不用说国和家的关系,他们对于国家概念的价值取向与我们有本质上的差异。因此,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得体的重要条件。

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树立世界意识。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掌握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英语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词语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因此,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必须学习语言。

二、英语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常见的一些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常常发生下列一些情况: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即使所讲的话准确无误,也有可能使对方产生误会;一句毫无恶意的话有可能使对方不高兴甚至愤怒。

还有“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大相径庭。在中国,“知识分子”通常意义上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等其他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甚至中小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的一些偏僻的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此外,在美国intellectual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用于贬义。再如,在“The Merchant of Venice”课文中,大部分教师都从我们本族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出发,把Shylock单纯看做是一个贪得无厌、唯利是图的奸商代表,否认了西方人对金钱所持的肯定的价值观念,以及西方国家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显然有失偏颇。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比较的方式是我们经常采用的。

三、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的策略

中西方文化由于历史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要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差异并不代表优劣,各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土壤,有其不同的特色。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时,还要以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是一种羡慕的态度,也不是一种批判的或抵制的态度,学习西方文化主要是理解、包容,进而来完善我们自身的文化,因为文化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既要注意文化的差异,又要注意它的共同性。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如何把西方国家的文化恰当地介绍给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文化教学中,需要通过和西方文化的对比来强化学生的祖国意识。如在谈到中西方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问题时,不能完全绝对地说西方国家学生的课业有多么的轻松,中国学生学习任务有多繁重;当我们感叹西方宗教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赞叹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以和为贵、和为美的和谐文化思想。我们应在引导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正确了解、比较差异来达到对西方文化态度的正确认识。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祖国意识,这就是一种跨文化的态度、跨文化的意识,而不是一味地认同某一种文化。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性来开展文化教育。

文化教学要通过两个层面来开展,第一个层面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文化,课文本身对于文化教学是一个素材,我们可以就此而展开。但不要刻意去讨论某一种文化现象,而是把某种文化现象的学习贯穿在课文的学习中。第二个层面就是通过课外阅读、看电视、英语国家的电影、网络资源等来开展。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主渠道为课堂教学,在课文教学中挖掘文化素材,再去捕捉各种重要的资源。利用不同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教学,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形成自己的文化体验。但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才进行文化教学,而并不是针对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文化教学,很多文化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通过体验建构起来的文化意识要更强一些,尤其是情感层面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文化感知者,我们的文化意识必须是合理的,不能出现不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

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更多地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自觉意识,让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逐渐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兴趣,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曲爱娟,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科教文汇,2009(9).

篇(10)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由于文化思想构架体系的差异,东西方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东方重组群,西方重单体;东方重布局,西方重造型(这从米开郎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可见一斑);东方重意念,西方重情感;在环境、空间的把握与创造上,东方传统建筑较封闭,西方则较开敞(公共意识较强);建筑界面处理及轮廓线方面,东方较柔和,西方较直硬;东方重平面视觉艺术在建筑上的表达(如紫禁城等),西方则重空间艺术(如雕塑、绘画、曲面、壳体等)。

越是地方的、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贵祥.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见:王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 黄国红. 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 1997(1)

篇(11)

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思想大交融、观念大碰撞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中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仍旧在潜移默

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此,我们将一一加以解读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

(一)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饮食注重"味",虽然中国饮食注重色香味俱佳,但其真正魅力就在于它的味。寓形于外,寓味于内

;西方的饮食观念则凸显着理性,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保证。

2.饮食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无论是大宴席还是小聚会,形式只有一种——团团围坐,共享一席。气氛和谐、浓烈、热情,

典型的代表就是火锅,热气腾腾、好不热闹;西式宴会则注重人与人的自由交流,典型代表就是自助餐

。大家各取所需,行动自由,方便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建筑文化差异

1.从建筑布局上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整体、群体,讲究中轴对称。如故宫、阿房宫等,体现出一种大气、气势磅礴之势;

西方古典建筑则多注重个体,空间上讲究突兀高耸,如典型的科隆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

2.从建筑理念上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具有敦实、平缓、温和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态度,故称为"人本主义建筑"

;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具有突兀、冷硬等特征,体现的是宗教神灵的出世精神,故称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三)医学文化差异

1.思维方式不同

传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了辩证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相互包容。西医学方法论则是事

物单一性,体现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相互对立,不容混淆。

2.系统论

中医在研究人体时,一方面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另一方面,把人自身也看作为一

个整体;西医则主要是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原子论是西方医学的立论基础,即西医学把人体分割为

小系统,把整体分为部分,一段一段的切分,彼此不连通。所以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

此外,中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绘画、体育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差异。综合而言,中国重整体、综合

,西方重个体、分析,其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也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从总体上看,中西方在各自的历史进程

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整体性思维与个体、分析性思维

在思维的方法上,中国人长于辩证、整体思维。古人世间万物"现象"中发现事物都有对称性,如阴阳、

男女、天地等,因此要认识、洞察、改变世界就需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看待对立;西方人则

长于个体、分析思维。相对中国人所关注的"现象",西方人自古以来更加关注万物的"本质"。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先哲们就主张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宇宙观使西方人重视个体,强调由一到多

的思想,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尽力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搞得清楚透彻,从而形

成了其个体或者说是分析思维模式。

(二)迂回、曲线式思维与直线式思维

在思维运行线路上,中国人通常表现为迂回式、曲折式、圆式,西方则表现为直线式。中国人重视圆融

、舒缓、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遵循上下有序、长幼有别的人伦秩序,形成了有

序思维定势。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注重团结,他们一般不健谈,尽力避免与人对立,说话喜欢绕弯子

。向别人提要求时,一般先是陈述背景、原因、时间的来龙去脉,以便引起对方理解和同情或者使对方

有个思想准备,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即使如此,也会提的非常含蓄、婉转,给双方都留足面子。

"由于西方文化的分析性特点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渊源,一般认为西方人的思维呈线性方式展开

,在一个方向上向前运行,是一种由点到线,以线为主体的直线式思维方式。强调世界的统一性、非矛

盾性和排中性,认为一个命题要么是对,要么是错,没有中间的选择。" 他们追求自由、开放与民主,

注重表达个人意见,待人诚恳、直截了当,不绕弯子,习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陈述看法或观点,然

后再交待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等,以引起听者的注意和重视。他们公私分明,按规章办事,遵循游

戏规则,不徇私情。不讲究客套,言行也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在交往过程中如发生意见相左、相悖甚

至发生冲突时,敢于直抒胸臆,遵循事实的是非曲直,不受太多感情的驾驭,养成了直截面对和解决冲

突的个性。

(三)具象、感性直觉思维与抽象、理性逻辑思维

中西方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上,汉民族重体悟、重直觉,即注重切身体会和直观的感受和思考。

汉民族擅长具象思维,善于把握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后发展成"随体诘屈、画成其物

转贴于

"的象形文字,达到"见形知意"的效果。综合运用比喻、联想、象征、类比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意

义,从而使其变得具体、直观、立体可感。使用象形文字促进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的锻炼,提高了中国

人的归纳、综合的能力。

西方人则擅长抽象与逻辑思维。古希腊的众多哲学家大多也同时是自然科学家,他们追求的是探索事物

的本质。因此,他们注重理性的观察和思维,注重"以事实、假设、试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思考、缜密

的分析、推理、论证,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而形象往往是无足轻重的,因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

成为认识事物和把握真理的最基本手段。" 另外,西方人的拉丁字母语言属于拼音文字,词义与字形相

分离,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两者主要依靠特定的语法逻辑关系。因此,这种推理、演进的习惯就促

进了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原因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这种差异,绝不是东西方人在大脑生理机能上有所不同,而是因各自的历史文化、经

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

(一)历史文化演进过程的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年,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主宰的是儒道传统文化。在古代,认为天是最高权威

,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由天来决定。在集体和个人、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上,中国历来注重个人服从集体、

局部服务与大局。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来自天的规定与安排,依赖的是道德、伦理力量的维护,这

就形成了中国人重人事、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则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时期,在社会生活中强调的是人的个性与自由,后经过文艺复兴

运动和法国的启蒙运动,不仅仅得到了复兴和继承,并且有了极大的发挥。同时,西方社会注重人与人

之间的契约,重公平、法治,注重对个人意愿的保护,从而使西方成为一种以强调个人主义为主要特征

的社会。

(二)东西方不同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经济模式是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在这种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先民们意识到庄稼

的丰收需要风调雨顺,离不开大自然的甘风玉露,进而悟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道理,庄子的《

齐物论》即体现了此种思想。所以中国的传统思维是重心术、向内求,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是也。封建专制下的政治制度是"家国同构",是通过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来推定国家统治秩序,典型

的"人治"。"这种以家庭伦理为重的观念使人们在群体行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不喜欢坚持个人

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以求同求稳为处世原则。"

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半岛,其经济主要以商业、航海业、手工业为主,由于它们的发展从而引起了古

希腊哲学家对几何、物理、数学和天文气象的兴趣,并逐步形成了西方注重实践、注重揭秘、注重探索

自然、注重实验的传统。后发展到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相对应的理

性、逻辑思维方式便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工业大革命以后,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组织性、严密性

特点都大大促进了西方民主性、科学性的发展,"竞争精神"、"自我实现理论"、"自由主义"、"公平理论

"已发展成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塑造了西方人自觉维护个人利益的法律意识

和较强的斗争、抗争精神,并且形成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处世原则。

(三)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东临大海、西靠高原山脉,是典型的封闭大陆型地理环境,受到大自然的外在压力较少,人们处事

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并认为"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统一和融合的。同时,近一千万平方

公里的广袤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超然的胸怀,表现出超人的忍让与隐忍性格。但是,在这种封闭的

转贴于

大陆环境下居住的人们,缺乏交流和竞争,保守内向,眼界相对狭窄,形成了文化独尊意识和狭隘的民

族中心主义,使中国人的思维成为局限在本土之内的内向型思维。

而西方国家多岛国或半岛国家,地处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这种环境促进了当地航海业、工商业的发

展。同时,海洋是多变的、波动的、不稳定的,其动荡不安、山风海啸的环境也造就了西方人注重武力

征服和空间拓展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与外界的交流和竞争相对较多,锻炼了其外向、扩散

、发散式的思维模式,思维的视野偏向于空间的延展,不受地域与边界的束缚。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

言,濒临河海的民族"精神勇猛",有"活气",敢"进取"。 外向型思维使他们具有求新、求变、好动的性

格。

正如卡尔·普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所指出的:"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

所以受到阻碍,不仅是由于文化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