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看来,网络经济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企业管理层面看来,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的成长方式,促进了企业管理技术的变革。当前,很多企业都还沿用着工业经济条件下的成长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远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对企业的需要。因此,应推动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改变管理模式。
一、企业参与网络经济现状分析
据2010《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介绍,目前我国网购用户超过1亿;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超过50%,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24%;仅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的新增价值就占我国GDP的比重为1.5%,拉动我国GDP增长0.13%。
企业参与网络经济的方式主要有参与网络平台和自建网站。据笔者对廊坊企业参与网络经济方式的调查,发现有两类网站吸引力较大,企业参与度较高:一是依托实体企业建立的网站。廊坊企业网、廊坊市中小企业信息网、廊坊百业网等电子商务网站以实体企业为支柱,以专业产品交易为核心,集信息咨询、技术交流、专业培训、会员联盟于一身,占领了行业网站的制高点,为传统制造企业的产业转型和营销升级以及确保企业持续性优势打造了全新抓手。二是依托优势建立的网站。廊坊有很多的产业集群,产业聚合力非常强,家具、花木、装饰、物流等行业均有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集聚了很多的企业。廊坊家具网、廊坊鲜花网、廊坊装饰网、廊坊物流货运信息网等网络交易服务平台,能够及时提供行业信息服务,有效降低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经营者之间各方的经营成本,开拓了宽广的产品生产、销售渠道。企业自建网站是目前企业从事网络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普遍存在信息量少、内容简单且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二、企业参与网络经济、创新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1.认识层面。由于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普遍存在对网络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的倾向。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成长方式、经营模式、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等都还沿着传统工业企业管理模式,很多企业内部联网都没有建立,远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的需要和要求。
2.政策、监管环境层面。一是缺少专门的政策助动。网络经济还基本处于自我发展演绎的状态中,尚缺少一个针对网络经济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政策意见和做强做大的扶植措施。二是缺少统一的规划部署。目前,网络经济没有像传统行业一样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日常管理缺位,管理部门如通信管理、工商、公安等监管缺乏协同性。三是缺少推动机制。网络经济行业组织尚未牵头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尚未达成共识,网络经济依然处于探索和半自由发展状态,亟待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得到社会的共同帮扶。四是法律、监管制度缺失。目前网络经济的法律法规配套不足,现行监管制度规则建设陷入窘境。
3.网络经济发展要素层面。一是网站建设问题。不少已建网站行业细分不够,导致网站行业特色不明显,影响了网站信息量的专业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对网上交易的吸引力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行业信息优势在网络经营上的放大和传播。二是专业人才问题。在网络经济时代,对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具有高度依赖性,人力资本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本。高级技术人才是企业必要的发展保障。对于参与网络经济的主体民营中小企业而言,普遍存在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小、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三是社会信用问题。网上交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失信行为的产生,如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交易欺诈、货物遗失、延时送货等问题,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严重侵害,虽然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完善制度、修改规则等方法来减少约束交易行为,但社会公众对网上交易失信行为的担忧和顾虑仍然没有消除。
4.企业管理层面。许多企业由于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等原因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与网络经济对接。一是许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管理观念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坚持着固有的管理惯性,在产品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产品的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二是许多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1)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能力,限制了企业管理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使企业陷入规模扩大、效率降低、成本上升、运行困难的怪圈;(2)在营销方面不能和顾客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3)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和分析论证,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4)由于缺乏管理信息对投融过程的分析,企业发展不断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5)由于缺乏与相关企业的信息互通机制,很难形成持久的合作同盟。
三、发展网络经济、助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对发展区域网络经济、造就区域网络经济优势的认识。发展网络经济关键在于发展区域网络经济,区域网络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就是能够造就本区域的网络经济优势。所谓网络经济优势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聚合本区域的优势产业、产品、资源等要素,并通过信息处理技术整合、放大,从而增强本区域经济的营运能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利用行政规划、行业指导、媒体宣传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集群发展。区域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传统方式基础上的升级板,因此,在宏观管理方面,应提高对发展区域网络经济的认识,以造就本区域的网络经济优势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扶持、促进网络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向区域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进而助推企业经营管理与网络经济发展模式对接,实现升级转型。
2.增强网络经济规划、扶持力度,创新监管方式。一是为了强化宏观管理。应设立一个网络经济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政府各部门网络经济管理事务。二是加强网络经济全域数据库建设。建立独立的网络经济统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规划和决策。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在财税、金融、服务、贸易等方面给网站建设和入网企业以政策优惠。四是创新网络经济监管方式。加强网络交易实名制认证,杜绝经营者失信渠道;在降低准入网店门槛的同时,督促和指导相关网站建立完善网络品牌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网络交易安全度和信誉度。
3.推动企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改变管理模式。一是建立与顾客互动的网络营销机制。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与顾客的距离,加强了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互动沟通,具有迅速满足客户需求、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因此,应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在互联网上建立企业网站或在非自建网站上设置网页,建立与顾客互动的网络营销机制,树立服务营销的理念,在与顾客信息互动过程中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增强顾客忠诚度。二是以个性化服务为导向,建立灵活的生产方式。网络时代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频率加快,顾客拥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权,对企业网站或网店产品及服务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消费者满意为目标,不断地加强企业生产方式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结合,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系统,将大批量生产与小批量生产相结合,建立灵活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个性化水平。三是转变企业成长模式。长期以来,传统企业成长模式以资金为中心,通过追加投资和资本运营来获得利润增长。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创新与知识等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首要资源,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信息开发和利用。将以资金为中心的成长模式转变为以信息为中心的成长模式,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新强.浅谈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商场现代
化,2010,(11).
[2] 左惠.论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J].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我国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企业能够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由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大力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而且网络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各种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因此,企业应该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继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一、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由于过去的企业只关心生产加工,而不重视组织管理,使得企业建立了较多的管理机构,形成了多级领导重复管理的问题。不仅使企业管理人员过于繁杂,而且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往往效率低下。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其通讯速度快,可以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可以快速进行组织决策以应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可以进行高效率的管理。因而,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应该使得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分工更加合理,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从而消除大量冗余人员,使管理层次减少,使管理的范围更加明确,使决策可以快速做出,从而抢占市场商机。其次,网络经济要求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使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更加方便与合理,使同行业可以进行业务联合与技术共享。
(二)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过去企业的生产组织往往拥有各自的技术,依靠自身的水平进行生产。但网络经济时代,使得企业之间的技术可以互相了解,企业之间已经没有“私密技术”。由于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相同的技术、可以采用相同的设备,这就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残酷。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对企业生产组织的影响可谓相当的大。所以,企业应该针对当今的情况进行生产组织创新,应应对网络经济不断发展的造成的挑战。
(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网络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极大的竞争与挑战。要想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并不断在竞争中加快发展,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等。创新应该成为企业大力倡导的、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企业不断进行各方面的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才能够使自己得到生存与发展。
二、网络经济带给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经济的出现及发展,给企业的组织、生产及管理等造成了种种影响,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机遇与各种挑战。
(一)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
网络经济要求企业规模较小、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需求。由于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而为了满足这种复杂的消费需求,企业就应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就使得企业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动力,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会带动消费与鼓励私人投资,使得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二)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遇到的挑战
企业在享受网络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技术方面的挑战,由于我国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不是技术密集型的。这就造成我国企业的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竞争力弱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使产品具有更大的附加价值。其次,来自外国企业的挑战。由于我国加入WTO,外国各类企业涌入国内,造成我国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还要应对外国企业带来更严重的挑战。由于外国企业大多是跨国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及人才优势,使我国企业难于与之竞争。
三、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因此,需要企业可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其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进行企业管理创新。通过管理创新,一方面加强对生产的管理使企业可以生产出更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可以简化企业管理组织,从而进行快速决策。
(一)对企业生产管理进行创新
在过去的经济模式下,企业与客户之间是不对等,企业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客户就在这些产品中进行选择,而没有其他选择余地。在网络经济时代,客户对产品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企业要进行生产管理创新。使企业与客户可以有效沟通,使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二)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创新
一、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消费者,网络经济更便利
网络经济,顾名思义,要求企业在管理中更加注重网络的应用,目前来说,一个企业通过网络可以将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更加方便快捷的联系在一起。消费者通过网络可以将自己的需求以及意见建议等反馈给企业,企业通过网络接收到消费者的反馈,然后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进行上传下达,实现问题的快速有效解决,也就是说,网路经济可以使得企业在整体管理中更加快速有效的处理信息管理信息,不断提升为消费者服务的水平。
(二)对于企业品牌,网络经济有利于提升其形象
在传统的企业发展中,一个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需要靠许多实际的宣传手法,例如宣传手册、广告牌等等,而现在网络经济为企业的宣传提供了一个更加新颖便捷有效的宣传途径。通过虚拟的网络,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信息,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塑造是有实际意义的。网络经济可以帮助企业在管理中实现虚拟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三)对于企业创新,网络经济有利于促进其创新
网络经济的最大优点在于其信息传播速度的有效快速。这也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市场竞争也明显增加,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打败,这就意味着面对网络经济,企业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网络经济的优势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网络经济对企业造成的改变
(一)社会环境的改变
社会环境从大的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在国内,网络经济使得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因此必须要牢牢把握国内环境变化的趋势。在国外,市场竞争也因为网络而变得更加激烈。
(二)竞争方式的改变
网络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机遇也要看到挑战。有竞争就会有淘汰,这是市场生存的不变法则。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抉择,是继续原有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还是积极主动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企业,适应新环境。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一个企业竞争方式的改变。
(三)组织结构和营销策略的改变
网络技术在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要跟上,如果管理模式不能够与时俱进,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传统的订单现在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不但节约成本而且更加快速有效,这意味着传统的营销模式需要改变,那么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营销模式都需要根据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革自己,使得自己可以充分发挥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
三、网络经济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一)组织机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传统的组织机构通常是管理层次不够分明,上传下达的效率低下,使得很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而网络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使得整个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层次分明,减少不必要的繁琐手续,让信息可以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企业组织机构的运行效率。在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可以保证管理层次的决策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在企业外部,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以及需求信息也可以快速传达到企业内部,保证企业的服务质量。
(二)生产组织方式
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同行企业之间的原有的秘密都不再是秘密,也就是说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已经“知己知彼”,要想“百战不殆”必须要加快自己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不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必须要进行生产组织方式的进一步改革。
(三)经营方式
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很多需要自己部门的采购人员以及推销人员走出企业去寻找目标客户,或者与客户进行谈判竞标,效率并不是很高,而网络经济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在网上,一个企业可以有更大的潜在市场,在网上进行订单接收与发货,可以大大缩小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让企业的经营效率有一个质的提升。
四、在网络经济中企业管理的创新对策
(一)创新管理理念和网络意识
一个企业的管理理念是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改变,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网络技术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企业在管理理念中要有一定的网络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因网络经济而造成的改变。网络技术可以让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建立沟通的桥梁,可以让消费者与企业建立沟通的桥梁,让信息可以得到有效传递。
(二)建设网络型组织结构
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的虚拟性可以大大节省不必要的冗杂空间。企业依靠网络建立自己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管理层的复杂程度,让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清晰明了,从而可以实现管理层的扁平化,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将企业的组织机构提升为一个速度型机构,让企业的所有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来迅速流通起来,这对于企业的节约成本以及科学决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改革网络营销
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网络营销可以大大为企业节约成本,因为在网上有很多资源以及交易手段都是低成本的,并且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相比之下,传统的营销模式既耗财又耗时,而网络营销模式不但可以克服传统营销模式的缺点,还可以有更加突出的优点。这对于企业以及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最佳的营销方式。
五、结语
一、网络全球经济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被应用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网络经济成为信息网络化时代下衍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作为新兴的一种经济模式有着其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独特特点,其表现如下:(1)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推动型经济,它由技术、组织、市场、制度创新等共同推进的创新型经济。(2)网络经济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中间商的地位,使其顺利实现了市场角色定位,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信誉;同时它还提供了更广范围和更深曾层次的高效率双向沟通,使大规模产品定制成为可能,缓解了供需矛盾。(3)网络经济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削减甚至消除了交易成本,可谓是一种无摩擦经济。(4)网络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实现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5)网络经济地域化约束性小,使远程管理、远程的协同工程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实现了全球一体化。(6)网络经济是一种虚拟型经济。(7)信息技术发达,互联网普及,网络经济具有敏捷性的特征。
二、网络经济对企业创新管理的影响。
1.宏观环境。企业战略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接下来便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研究网络经济对企业战略创新宏观环境的影响。
(1)政治法律(P)。网络经济地域约束性小,这一特性使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是全球化的,通过互联网将全球企业都带进了一个互联网世界,导致传统的法律、法规建设成果滞后。
(2)经济(E)。网络经济的某些特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增进了企业在竞争基础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改变了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再利用全球化机遇的同时,还需及时进行调整适应经济全球的经济战略并积极创新,进而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3)社会(S)。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互联网的普及,在此情况下,一方面使得网络平台上的企业和潜在的消费客户逐渐膨胀,另一方面,网络普及带来的广告、消费时尚等信息快速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生活习惯和水平。网络经济地域约束性小改变了目标消费群体的地域分布。
(4)技术(T)。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前进,网络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激发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创新蕴藏着无限的潜力也经济推动力,各国政府现在对信息技术发展极为重视,不断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关注。
2.微观环境。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的五种力量模型理论,一个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行业利润潜力由五个方面影响和决定,分别是:现有竞争者的抗衡,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1)对现有竞争者抗衡能力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的网络经济平台上的企业之间竞争力度不断增强,在为新进入者设置进入障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竞争程度。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企业获取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或信息提供了便利性的条件,进而可更好的获得竞争对手的竞争情报,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业已存在的竞争激烈程度。
(2)对潜在加入者的影响。网络经济的敏捷性、直接交互性、无摩擦性及地域束缚性低等特征简化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方便了企业对用户需求信息的收集,但其规范和标准性特征为潜在加入的企业设置了障碍。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增加潜在加入者的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其进入难度,对潜在加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大,而潜在加入者的不断增多,使行业竞争力更加激烈,进而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获利能力受到限制。
(3)对替代品威胁的影响。网络经济的敏捷性和地域约束性低等特征使得网络经济可如实充分的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其创新推动性使网络经济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从而加大了产业替代品对企业的威胁。
(4)对购买者与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网络经济特性使消费者与购买者之间的交易行为缩短,无地域限制,提高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能力,同时互联网的存在将零散的购买方聚集在一起形成团购,种种变化压低了企业的产品价格。
3.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
(1)网络经济对企业技术资源的影响。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为确保自身的竞争实力必须加大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度,创新信息技术是企业取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于网络经济的开放性,在企业创新信息技术的同时必须时刻预防对手企业的模仿与超越,这便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信息技术开发创新的要求。
(2)网络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网络经济逐渐成熟,对人才能力与理念的要求愈加明显,加之各经济实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对企业人力资源稳定性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管理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各企业逐渐突出“人才激励管理”。
(3)网络经济对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影响。网络经济的速度性、虚拟性等特征加大了从法律上对企业版权、专利、名誉、品牌等无形资产进行保护的难度。网络经济的开放性和普及性可迅速传播企业文化、树立企业信誉,但这种特点对于企业而言也催在着风险,一些不利于提高企业声誉的信息也会因网络的快速、开放性特点,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极大范围的得到传播。
三、网络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路
1.创新管理的竟优思路。所谓竟优思路,即是竞争优势,竞争思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形成,随之而来的便是消费群体的扩大、消费观念的更新,社会环境的地域空间缩小,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新经济发展迅速。在这样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战略创新优势必须以技术优势为出发点,围绕网络技术的时量特性展开。为了不落后于竞争对手,各企业只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好网络优势,从时间和群量两方面着手进行目标调整,从而实现竞争优势。
2.基于时间特性的目标调整。网络经济的时效性使得企业在响应市场、决策频度、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速度更快,获得市场机会,赢得竞争优势的几率更大。
(1)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当下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取得良好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效益,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并能根据市场或客户需要及时对企业产品或管理等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中分利用网络经济特性,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并搜集世界各地信息,并做出整理和判断,将其转入自己企业内部资源。同时,企业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巩固与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网上预订货物,网络咨询等网络服务平台加快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等之前的联系,进而实现企业对市场的快速适应与调整,这样便在无形之中削减了企业的库存量,缩短了企业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维持并巩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企业财务管理调整及时。网络经济高度共享性通过互联网打破物理距离限制,同时也打破了时间限制,这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及时和迅速。网络经济这种特性消除了财务管理和业务活动上的时间差,时间了财务与企业的协同化,有利于时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实现了财务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业务信息实时转化且自动生成。
(3)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互联网在企业中普遍应用,使得企业管理层和执行层可直接互通,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另外网络经济时代改变了传统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专业分工现象,它以任务为主导,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管理层及各工作科室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联系,这样便让企业多数人员及时了解各自所需的企业内部及外部信息,进而使各自的工作目标更明确,从而避免甚至杜绝了工作出现问题时各科室人员之间的相互推诿现象,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和企业应变能力,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艳芳.全球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企业财务的创新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不同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相应的经营方式,比较常见的就是股份制经营,也就是将企业整体产权分配给不同经营者管理。而管理人员为了得到利益在经营中将目光锁定在生产及销售工作管理中,彻底忽略了财会部门的职能,只是根据自己的经营经验开展管理工作。这就看出来,在这样的企业中财会部门并不是为了给经营管理者提供相关参考数据而存在的,而是一切都听从于经营管理者,这样并没有站在企业整体利益层面思考。一般这种企业内部不可能具备完善的会计制度,即便是有也不科学合理。还有的企业采取传统管理方式实施财务管理,过分重视有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完全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
(二)财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正是由于企业存在着严重的重经济轻管理的现象,导致企业实际发展中只是将所有关注的目光放在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上,完全忽视了对企业财会方面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导致工作人员在能力及经验上欠缺,而且现有的财会人员在观念及方式上满足不了当前时代的需求,不具备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各种问题叠加起来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此外,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依然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而且多数财会及管理人员没有正确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工作中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弃企业利益,这对于企业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偏低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时更多的依靠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种私密文件进行传递、处理和存储,虽然给工作带去了一定的方便,但也增加了企业风险发生的几率。一旦企业财务相关信息泄露或外传,企业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这无疑会给企业带去严重的损失。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无法快速的适应网络经济发展所带去的变革,没有强化自身风险意识,所以给企业的发展制造了层层危机。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网络经济形势下受到的影响
(一)给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带来的影响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出现了各种的转变,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理念与主体。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组织实体其实就是财务管理主体,有着一定的稳定性,是真实存在的,而在网络经济局势下这种主体慢慢变得虚拟化,就拿淘宝网上的店铺来讲吧,他们是没有实体形态的,只要依靠网络连接就可以进行经营,这种虚拟的企业没有严格的企业便捷,将原本实体化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虚拟化。管理对象就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而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商业活动将现实交流便成为通过电子商务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变成了网上支付、电子采购和下单。
(二)给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与内容带来的影响
以往,企业实施财务管理是为了能够保证企业资金链运转流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股东制造更多的财富。通常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主要根据客户的目标及业务情况明确,可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进展,这两方面内容均受到相应的影响,并在本质上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会将知识的更新渗透到每个环节中,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这就需要企业重新针对财务管理进行定位:需要加大对各主体利益之间关系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到企业预期效益的获取;还要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就意味着从多个层面入手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实施多元化的调整。由于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影响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的合作,导致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信息滞后等问题出现,阻碍了企业在信息时代下的发展步伐。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时都能够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的形式快速、准确、实时的进行,彻底突破了空间及时间的局限性,电子商务能够为企业的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等方面的进行提供便捷度,由于互联网使得贸易实现了远程化、虚拟化和实时化,这就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
传统财务管理中主要以有形资产管理为重心,而网络经济的发展将这一局势进行了转变,主要以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为重点。网络经济背景下,科学技术、商标、信息等无形知识资源在企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网络经济彻底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使得企业财务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创新。
(三)给企业财务管理安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带来的影响
虽然网络经济给企业财务管理创造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导致各种财务管理网络安全问题出现。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创造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有着独到的开放性特点,所以很容易发生各种风险袭击事故,例如:黑客攻击、网络犯罪等等现象频繁发生,特别是当前并没有针对网络经济财务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其没有强有力的保障。而且,企业在制作合同及财务报表时都利用网络进行,和纸质文件有很大的不同,这给辨别真伪也带去了一定的困难。所以,网络经济将企业财务管理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层面,但同时也增加了各种风险因素的发展几率。
三、企业在网络经济形势下创新改革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在网络经济形势下企业如果不具备综合性能力超强的人才,那么很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需要培养一批,在专业能力及信息技术操作上有非常大优势的人才,并且注重对其法律法规的教导,不断促进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及创新意识的提升。相关部门还要采取各种措施带动工作人员自身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还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让工作人员能够将自身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及社会的利益有机结合。
(二)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企?I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同时也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速度。互联网的运用为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很大的便利,将数字化的作用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所形成了会计信息是动态化的,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创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一种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将所牵连到的信息内容展示给工作人员,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
(三)设定符合网络经济特点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发展中所树立的财务管理目标实际上与企业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同时,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不断深化。网络经济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知识资本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从客观层面来讲,需要其对财务管理方针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因此,企业需要将原本所指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根本上转变为知识产权最大化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而且,企业也将促进自身信誉度提升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中的其中一个。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普及率逐渐提升,网络营销开始转变传统营销运作模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行为影响非常大。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活力部分,能够吸引就业、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小微企业不仅能够助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积极承担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也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创业平台。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小微企业面临较多困难挑战,市场需求开始转向网络化,互联网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营销渠道。
一、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网络营销逐渐成为新型营销方式,开始出现较多现实问题。网络营销具备传统营销的所有优势,确保不会受到时间、地点限制,便于交易,客户群比较大,投资成本低。然而,网络营销发展期间,也面临较多传统营销没有的困境。
(一)小微企业网络营销意识淡薄
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大中型企业最早实行网络营销,并且产生了大量专门的公司,例如天猫商城、京东与聚美优品等,多数小微企业未占取先机。针对新型营销模式,小微企业的资金不足、经营规模小,因此很少进入到网络市场,只是跟风行动。小微企业优势不足,没有采取网络营销措施,也没有深度分析网络市场的利弊与经营策略,因此并未认识到网络营销的发展机遇,只是利用营销网站,简单地进行了宣传,严重浪费资源。
(二)缺乏网络营销人才
网络平台的普及发展,出现了大量计算机网络人才。然而多数人才优先考虑发展前景好、稳定的大中型企业,针对网络营销的小微企业,缺乏专业团队维护和推广网站,从而导致产品布置与销售不理想。正是由于人才不足,致使企业错过发展机遇,网络营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致使企业发展脱离轨道,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网络营销方式单一
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方式单一,无法及时获得价值信息,网络营销经验缺乏,长期受到传统营销理念影响,无法探索出正确的网络营销途径。现阶段,小微企业所应用的网络营销方式多为社交工具、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平台,没有全面发挥出网络资源的作用,对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发展影响非常大。
(四)缺乏合理的网络营销手段
多数小微企业并未结合产品特点,合理规划网络营销方案。即使具备全套的策略,也没有全面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部分企业制作简单的企业网站,几乎不使用网站产品信息,也不注重更新维护。部分企业的网络营销方案合理,但是缺乏后续跟踪,无法及时恢复客户反馈,售后服务跟不上。部分企业只是采用广告邮件、弹出广告方式开展网络营销,尽管可以降低营销成本,但是却浪费企业资源,还会导致客户方案,营销效果不佳。
二、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小微企业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网络营销,实现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加强市场竞争实力,必须策划科学合理的网络营销方案。
(一)强化网络营销意识
通过相关调查可知,有超过40%的小微企业建立网站,表明小微企业意识到网络营销的价值,能够正确看待网络营销创造的利益。为了加强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意识,必须从企业管理者入手,管理人员应当转变传统营销方式,为企业注入新发展活力,建立网络营销网站,通过网络平台推广和销售企业产品,以此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此外,注重企业员工的网络营销培训,以此转变营销观念,积极鼓励员工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以此促进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二)实行多元化网络营销方式
网络营销方式比较多样,不仅限于社交工具和搜索引擎。不同产品采用的网络营销方式不同。例如,消费类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前期、中期与后期网络市场调研,以此宣传企业,提升影响力。企业之间建立网络贸易合作关系,利用网络促销推广和销售产品。利用微博与明星效应宣传产品。网络营销手段多元化,确保企业通过营销手段全面宣传企业,以此加强企业影响力。
(三)培养专业的营销人才
网络营销的诞生时间非常短,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的困境在于缺乏专业人才。鉴于此种现状,小微企业通过多元化措施,提升网络营销效果。第一,利用高薪酬与福利机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维护企业网站,推广和宣传产品。第二,小微企业建立良好形象,招聘毕业生到企工作。毕业生认可企业文化,长期留存的可能性高,可以减少人才流失。第三,注重培养企业内部人才。与新员工相比,老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较高,因此注重老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加强员工网络营销意识,全面提升网络营销能力。企业实行网络营销时,必须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合理规划资金,通过政府政策优惠与支持,优化完善网络设施建设,以此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
(四)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注重客户反馈
企业为了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管是对待员工还是客户,都必须保证基本利益,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同步发展。第一,企业应当注重客户互动,相比于传统营销模式,网络营销可以及时获得客户评价反馈,通过客户反馈,能够实现优化改进。所以企业必须注重客户感受,注重获取客户优质评价,以此提升企业形象。第二,优化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水平能够代表企业服务质量,注重询问客户对产品的使用感受,这样能够提升客户体验度,及时处理客户存在的问题,还能够联合客户意见,优化改进产品,以此扩大客户群。
三、小微企业基于网络营销的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通过分析小微企业网络营销问题与营销对策,为了全面发挥出网络营销的作用效果,必须做好经济管理,对内部管理进行创新,同时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管理制度,这样才可以提升经济管理效率与质量,对企业经济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加强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目标。
(一)强化经济管理创新意识
通过对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分析可知,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意识不足,所以必须强化经济管理的创新意识,以此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加强经济管理的质量。为了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意识,必须从以下措施入手:第一,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创新思想意识。小微企业管理层能够主导企业发展,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非常大。第二,企业注重加强警惕意识,不能存在安于现状的想法,在面临困难挑战时,企业必须做好思考和质疑,全面加强自身创新意识,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内部管理创新
小微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时,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力度。内部管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效果。因此,小微企业应当确保内部关系和谐,严格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第一,小微企业必须做好预算管理,选择适宜的预算管理目标,保证预算管理目标和经济管理的匹配度,全面发挥预算管理的价值。同时按照自身管理经验与市场变化,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优化整合。第二,企业应当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价值,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当企业遭遇突发性事件时,可以科学处理问题隐患,保证企业活动开展的顺利性,全面提升经济管理质量。
(三)更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影响作用。只有规范管理人力资源,才可以保证企业的发展。第一,小微企业应当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此确保管理理念的科学性,转变员工的传统思想,积极调动员工的热情与主动性,以此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第二,小微企业应当注重绩效考核制度、内部激励制度的完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可以保证企业经济发展。第三,小微企业还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例如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人才培养、输送与意向书,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还能够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四)建立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为了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必须制定现代化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在现有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上,注重细节内容完善。第一,企业应当完善和梳理规章制度,保证企业内部制度形成规范和统一。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措施时,制定制度规范与标准,有助于发挥出制度的导向作用。在梳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时,及时剔除不满足要求的制度,同时按照实际需求补充全面加强制度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展现出制度作用。第二,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时,首先应当确保管理理念的先进性,为创新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在开展经济管理时,小微企业应当将先进管理理念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当基础条件允许时,企业可以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参与培训,也可以到现代化企业中进行参观学习,以此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第三,企业制定经济管理制度后,首先应当加强执行力,同时对内部监督进行规范。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员工建议和意见,保证经济管理制度的开放性与透明度。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全面掌握员工内心想法,才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如何整合利用其各级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技术和能力以加强其竞争优势。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自于整合的价值链: 价值链是从“原料开采- 各级制造商- 批发商- 零售商- 最终用户”的链式价值附加传递过程, 并且它进而连接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过程而实现完整的循环。供应链管理就是试图连接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 协同作业(指计划- 产品开发设计- 采购- 制造加工-合成装配- 运输- 仓储- 分销- 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 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组织” (Virtual Business) 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 产品生产是由客户拉动的, 而不是未形成供应链之前时制造厂商的推式业务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在网络经济下的价值链实质是网络竞争环境中企业与重要供应商的协作关系。
三、通过供应链管理挖掘供应链协同网络的潜能
协同(Collaboration)是指多家企业为了实施关键的业务流程而进行同步化作业,并共同承担责任、确保质量和履行各自的义务。协同是提高效率、改善关系、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经济下,通过重新调整协同,从而实现实时的快速响应,找到一种方法以将多个作业环节合并成统一的无缝作业(Seamless Operation)――这种作业拥有出类拔萃的处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协同能力,并且没有繁琐而多余的业务流程。整个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能够了解的原料特性(例如,工程原料的抗张强度、浓度、粘性),而不仅仅只是毗邻的两个成员之间。他们也能够根据供需变化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调整。通过交易网络中所有成员的协作,就能够实现从原料到产成品整个流程的可视性――包括从原料的获取到产品的完成这一过程中的所有信息数据。这种全新的信息获知能力使交易伙伴避免很多繁琐而多余的作业,并实现规划系统的完全集成化,同时也大量地缩减了销货成本。
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时间与速度。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是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第三是组织精简。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并且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与迅速。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第四、第五媒体,赋予媒体以更加强大的力量,以更迅猛的速度,如惊涛拍岸般地冲击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击荡着人们的心灵。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网络时代,媒体在反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世界。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媒体环境已经发生剧烈的变化,在各类企业危机事件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起作为危机事件信息的采集者、者乃至追踪者,但有些时候,网络却成为了企业危机的放大器、滋生地,网络媒体较之传统媒体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交互共享性强等优势,在企业危机事件处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频繁爆发的网络舆论危机正成为现代企业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
互联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产物,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其信息传播表现出以下特征:
1、全球化
互联网上无国界。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高开放性的、全球化的系统,这是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系统的第一大特点。不管是多大的网站,不管是哪台服务器,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的信息公诸互联网,你的信息就向全球开放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整个世界已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人际信息交流的“地球村”状态变成了现实。网络的普及为世界各个角落的机构和个人获取信息、输出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2、海量化
海量是指网络传播的信息容量几乎无限。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因为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频道、频率资源和时间,不得不对信息进行取舍。而互联网采用了比传统信息处理方式更为先进的数字记录、传输和处理方式,将所有的声音、文字、图像等都转化成了数字形式,经过高密度存储,且可以将不同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分散地存储在与网络互联的数以亿计的电脑终端,每日吞吐无限信息量。这样的容量,在传统媒体是不可想象的。也正因为网络的海量,使得每一位受众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
3、即时性
在网络媒体上,我们往往看不到头版头条新闻在哪儿,新闻内容总在不断滚动更新,借助鼠标、数码摄录设备和手机等现代化影像处理和通讯工具,网络新闻者可以进行事件现场直播,在网络上图文并茂地以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报道出来,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的时间更短暂,更迅速。网络这种即时性的特点,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或某一事件的“距离”。
4、互动性
网络传播与印刷传播、电讯传播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双向交互性,即互动性。有人甚至因此把这个新的传播纪元称为互动传播纪元。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是质的飞跃,具有革命性,网络新媒体对旧媒体的影响,在本质上讲,就是以网络的互动性对长期习惯于单向灌输的传统媒体的深刻改造。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仅可以意义互换,而且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传者。时代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和民主的舆论环境,它颠覆了传统模式下只有正统新闻媒介才具有的社会监督权。新媒体将“信息平台”和“意见市场”融为一体,掀起了“全民监督”的风气,它颠覆了传统信息的生产权,让受众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把这种观点向大众进行传播,这种开放互动的沟通方式更容易引起共鸣。
5、乏理性
包容、开放的网络平台,也决定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真实性、权威性比传统媒体逊色。由于全媒体工具的普及以及技术的兼容性,手机、DV、录音笔等都可以成为记录载体,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博客、即时聊天工具、视频、论坛、手机短信等自己获得的信息。网络环境中由于“把关人”职能的弱化和缺失,虚拟自由的泛滥,加之公众不可能都是集体理性的,一旦流言滋生,在互联网传播特点的推波助澜下,将对企业和社会造成消极影响。
二、企业危机的特征及网络困境
1、企业危机
从字面上讲,企业危机就是企业面临的危险与机遇。其涵义是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打破企业原有的平衡状态,超出了企业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企业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其主要特性如下:
(1)突发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企业危机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在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通常是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事件迅速演变而来的。由于企业危机事件演变迅速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了危机突然发生的概率。
(2)紧迫性。对企业来说,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事态就会急剧恶化,使企业遭受更大损失。危机爆发之后,要求管理者在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利用当前的有限资源来应对危机事件,以降低危机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害,因此具有时间的紧迫性。这正是对决策者最严峻的考验。
(3)聚集性。进入信息时代后,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媒体对危机来说,就是火借风势。信息传播时效的高速化、范围的全球化,使企业危机情境迅速公开化,成为公众聚焦的中心,成为各种媒体热炒的素材。同时作为危机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不仅仅关注危机本身的发展,更关注企业对危机的处理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而社会公众的有关危机的信息来源于各种形式的媒体,媒体对危机报道的内容和对危机报道的态度影响着公众对危机的看法和态度,有些企业在危机爆发后,由于不善于与媒介沟通,导致危机不断升级。
(4)破坏性。危机的产生会导致企业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而且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危机往往具有连带效应,引发一系列的冲击,从而使事态扩大。对于企业来说,危机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经营秩序,更严重的是会破坏企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威胁企业未来的发展。
2、企业危机的“放大器”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力量不断提升,其影响力日益强大,基于新媒体鲜明的信息传播特点,它对企业危机的发生推波助澜,给危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管理面临前有未有的挑战。
(1)网络可能滋生企业危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维权意识的觉醒,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方式给企业埋下了一个又一个“危机炸弹”。“三鹿奶粉事件”、“冠生园陈陷事件”等现代企业危机的发生几乎都是起于网络的青萍之末。特别是在其它正常渠道受到堵塞之际,网络就大大增加了滋生企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网络的冷漠使企业错过了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防患于未然,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危机信息管理完善程度决定着危机预警的效率高低。目前,由于对新媒体重视不够,很多企业没有成立专门组织,建立专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派专人关注网络上涉及企业或有可能引发危机的言论,因此当危机出现苗头时,不能及时预警,不能在危机萌芽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
(3)网络可能激化企业危机。企业危机会通过网络、手机等迅速传递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地域上更是没有界限,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爆发随即扩散到全国乃至全球。另外,其反复传播的特性,扩大了企业危机的影响范围,加速企业危机规模的扩大。同时,企业危机的爆发本来就具有紧急性,而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往往使企业危机信息一夜之间尽人皆知,特别是著名企业或影响重大的危机事件,往往在企业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极速爆发扩散,让企业在危机应对中措手不及。特别是网络的匿名性往往使得建设性的意见掩盖在破坏性的意见之中,从而使企业危机在不负责任和不可控制的传播过程中迅速升级演变,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沉重损失。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的舆情应对
在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认识网络传播特点,积极面对企业危机管理的挑战,从危机的潜在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期等不同阶段调整危机管理策略。
1、网络舆论危机的潜在期策略
在市场竞争中,危机总是与企业如影相随,危机也并非只是突如其来的冲撞与剧烈的变化,企业最大的危机是看不到危机,体会不到各种压力的存在。看得到的现实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缓慢变化中还没有察觉的潜伏危机。美国后现代管理之父汤姆・彼得斯在《冷水中逃生》一书中通过青蛙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做出的迅速反应实验,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注解。一个企业的经营环境,一般是处在缓慢的变化中,剧变式的冲击毕竟是少数。而在这样缓慢的变化中,很容易失去活力,不能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就如同慢慢升温的冷水中的青蛙,是终会被“冷水”烫死。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察觉微妙的变化,管理者必须知道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危机应对素质,可以说,培育和强化企业的非条件反射是企业危机管理必修的第一课。
2、网络舆论危机在突发期的策略
危机出现时,企业能否在第一时间反应是极为关键的。第一时间是指人们对突发事件,认识还处于空白时期,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料性,即便身临现场的人也难以立刻理解危机是怎样爆发的,甚至除了惊愕或恐慌之外,得不出任何结论。如果企业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不但能为企业争取宝贵的时间,而且也能遏制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因此,危机当头,不论是企业决策层还是员工,都要以组织的利益为先,按照自己的职责,第一时间应对。即便自己只是下级,只是分公司的员工,也应该认识到,危机在你所属区域发生的,自己一定要比上级更了解情况,应对措施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员工应该有充分的自信,上级一定会乐意看到一个危机已经顺利平复,处理工作已经完成的报告。
3、网络舆论危机在蔓延期的策略
许多企业管理者在应对危机时,因为公关不力,使得本不大的问题四处扩散,以至于最后深陷危机之中,难以自拔。面对这种局面,企业第一要做的就是诚恳和坦白地面对公众。进一步开放信息,增加透明度。特别是面对公众的质疑时,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者沉默寡言,要知道,任何遮掩都会阻止危机的顺利解决,都会对企业的美誉度造成很大的伤害。危机发生时,如果企业采取新闻的形式,从事件发生开始就新闻,公开向公众说明、解释情况,不仅可以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取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而且还可以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4、网络舆论危机在解决期的策略
许多企业管理者可能认为,在危机处理期和后遗症期,危机风暴已经过去。但是,如果企业危机未能彻底处理好危机各类因子,会使企业危机的残余因素发酵,使危机进入新一轮酝酿期。因此,即使企业成功地处理了危机,也是有必要进行反思的,把好的地方罗列出来,若以后有类似事件发生可以借鉴,把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以推敲,即使是很小的细节。总之不管这次应对处理效果如何,企业都必需对舆论危机进行反思,只有有效的反思才能总结经验,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结语
企业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与媒体的沟通往往居于整个工作的核心地位。铺天盖地的网络是传播的途径,同时也是控制的关键。对于企业来说,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挥舞得好,可以变危险为机遇,挥舞得糟糕,则会使事件陷入危机的泥淖。当前,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已成为了现代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①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②傅开强、张战胜,《全球化时代舆论危机现象探析》[J].《军事记者》,2010
③赖明忠,《论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8-60
④屈云波 主编:《中外危机公关案例启示录》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无线设备的迅猛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上网设备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赋予了媒体更加强大的传播功能,即具备了更广的传播范围,更快速的传播速度。新兴媒体屏蔽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上网更加拓宽了媒体传播的途径。但是,新兴媒体多元化的特征使得网络环境变得异常复杂。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作用的复杂网络环境下,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多媒体信息丰富以及交互性极强的特性。现代企业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这种复杂网络极其可能成为危机的放大器。因此,本文研究在新兴媒体构成的复杂网络环境下,提高企业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的方法,并为企业如何在舆论引导下化解危机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对策,能够从具体的方案、理论以及实践方面为企业的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方面进行借鉴与指导。
二、复杂网络环境的企业危机特征及影响
企业危机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宏观大环境的突然变化(如国家标准、行业问题的暴露)以及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生产运营,未达到客户的要求都会引发的一系列危害企业的行为。企业危机发生时,要采取特殊的错失加以应对这种紧急的状态。企业危机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都具备突发性的特征。企业危机经常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企业危机的发生究其根源,是由一些细小而不为人察觉的事件逐渐积累,并最终爆发的,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企业危机发生后,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假如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事态将会更加恶化,使得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在复杂网络环境下针对企业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一)信息过滤性差,危机发生率高
当前,各种新兴媒体的多元化特征导致了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媒体的一个特征是,热衷于追逐一些具有新颖性、代表性、话题性的公众热点事件。而企业极易成为公众的焦点,成为被媒体挖掘的信息客体。由于无线设备的社交软件的丰富,开启了自媒体时代,使得网络环境更为复杂。企业逐渐遭到个人、社会群体的舆论攻击和指责,使得企业危机爆发的概率更高、传播的速度更快以及范围更大。另外,企业危机可能因为一点失误造成网络上无限的放大,从而对企业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
(二)信息的重复性强,危机时间加长
复杂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存储能力强、传播性强。网络的信息被重复转载,信息被大众共同保存。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让网络用户有了表达观点以及情绪的场所。由于网络监管的不善,对恶意的观点、谣言的散布控制不严格,网络上针对企业不利的言论容易积累很快。这些不负责任、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观点,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信息的重复性会造成公众加深人们对企业负面信息的记忆强度以及理解。另一方面,信息的重复性造成了企业网络舆情危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退。
三、企业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危机特征以及影响,本文针对企业危机的潜伏期、征兆期、发生期建立有效的企业危机的舆情应对策略。
(一)企业危机潜伏期的预警机制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舆情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通过实践证明,在复杂网络环境下,能够影响企业的形象的经常是通过新兴媒体传播的微小消息,但是通过人为的可以放大、篡改,从局部扩散到整体快速成为危害较大的事件,甚至发展成社会公共热点事件。由新兴媒体构成的复杂网络的信息传播充满了不可预测性,直接导致了企业无法预测网络的舆情情况。为了应对企业舆情危机的传播,企业应该组成由专家组成的预警团队,使用专门的系统手机网络信息以及舆情传播特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从而能够分析危机爆发的原因,在危机发生之前及时提出应对策略。
(二)企业危机发生期的应对机制
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性强,覆盖范围广的特性,能够有效减弱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达到企业预期的目的。另外,在企业危机发生期,企业可以选择民众参与度较高的新兴媒体平台进行非官方的信息交流,来扩大两双向对话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进行网络上不受限制的交流。这种方式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搜索引擎进行优化检索。检索危机发生时与企业负面信息相关的文字、网页链接、视频以及新闻进行搜索,并对其进行排序,准备的把握危机的发展态势,用引导的方法分步骤化解危机。其次,要发挥企业网站公关的功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企业进行危机公关,如危机发生时,企业要在网站上给出相关声明以及应对危机的方案,同时要更新危机处理信息,给公众透明的信息态度,从而为解决危机打下基础。
(三)企业危机处理期的媒体整合机制
企业危机处理期,应对舆情可以采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时效性以及便捷性,并且发挥传统媒体对公众心中给的信任性。应该注意的是,在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企业一定重视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因主观的判断因素而导致的信息失实。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高效的资源整合,使其成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整体,从而建立完善机制。
四、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作用的复杂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的特征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从信息过滤性差、危机发生率高和信息的重复性强、危机时间加长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文章从企业危机潜伏期的预警机制、企业危机发生期的应对机制、企业危机处理期的媒体整合机制三个层次详细探讨了复杂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以及舆情应对,为企业如何在舆论引导下化解危机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对策。企业危机以及舆情应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充分借鉴、参考国外的成功大型企业的经验,直到最终能灵活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日常经营中。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企业危机处理方面的人才培养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企业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赖明忠.论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34-35.
[2] 傅开强,张战胜.全球化时代舆论危机现象探析[J].军事记者,2007(07):125-126.
[3] 张新民.危机管理的信息视角――评罗贤春博士《企业危机管理的信息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0):148-149.
[4] 侯长红.企业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策略[J].档案管理,2011(04):334-335.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营销网络,即营销渠道、销售渠道和分销渠道,也被称为是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用户或消费者者的通路。在营销网络中,主要包括制造商、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营销网络增值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营销网络已由原来的物流增值的作用,转变成为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的法宝,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营销网络,必须正视目前的营销网络中的问题,对网络营销有明确的清晰的理解。
二、企业营销网络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营销网络建设管理大多数企业处于粗放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问题非常明显:
1、在当前经济形式下,营销网络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贡献率明显下降,中小企业的营销动力不足,特别是缺乏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其原因是这些企业缺乏有效评估营销网络经济能力,缺乏经验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企业家企业缺乏营销网络能力。企业不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产品营销网络,对渠道的选择只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在渠道选择上,没有根据的产品来设计分销渠道的长度。有些公司试图一劳永逸,试图用一种设计来满足所有的企业营销网络建设。
3、企业忽视了营销网络的持续性管理变化。许多营销网络成员在进行企业的营销网络设计时,对营销策略的理解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训评估,在渠道激励、促销措施等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往往制订的政策不系统。没有选择一套先进的方法,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
4、营销网络营销意识落后,营销手段单一。目前营销界提出的战略思想是“4S”的思想,即满意度、售后服务、速度、真诚。大部分中国的企业营销是不成体系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品牌意识,不以做客户关系的建设,不搞终端维护,对渠道的培训和提高意识不强。
5、营销网络中不同的渠道成员之间不规范促销现象普遍,渠道间冲突不断。有的渠道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户,在本区内按照规定的价格销售,在其他区域低价格竞争。这些最终导致了企业品牌实力被削弱,销售网络铺设受阻。主观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缺乏对销售的管控。
三、科学合理地建设营销网络
采用科学的控制措施,合理建设营销网络是企业是营销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网络营销模型即是对现有在营销网络模型的构建,包括直销模式、模式、特许经营或特许经营模式等。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营销网络模式,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形成企业的优势,可促进企业的快速增长。同时,大中型企业在选择网络营销模式时,必须考虑各种模式对于自身的利弊,做出最佳的选择。
1、直销模式。一般来说,直销模式没有中间环节,厂家直接向终端客户提品,包括:直营专卖店、直销、直邮、网上直销和自动售货机和许多其他形式。直营模式可作为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较好的选择,优势在于可使企业省去不必要的费用,节省营销成本,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其本质是企业降低成本,它可以形成更好的价格,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2、模式。经销、、销售统称为性质的营销网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产的企业本身并不直接向最终消费者和零售市场,而是通过营销成员的中介作用,依靠营销网络成员的实力和丰富的线网络产品推向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网络模型。如今的营销实践中,主要存在三大类的制营销网络模式,即总制,区域制,混合制。
3、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企业已迅速形成了商业模式和企业营销网络模。特许经营是指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经营自己的生意,“复制”业务的经验,推销自己的产品和营销网络的发展模式。特许经营许给别人是一个特定的经营权,特许经营是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收取一定的特许权使用费。虽然特许经营模式在本质上和特许经营是经营同一项业务,即还共用一个品牌和管理系统,并且会向被特许企业收取一定的特许费用。加盟商必须遵守特许经营合同的,要对品牌资产管理系统加以维护。区别仅在于特许经营模式是从许可人的观点的角度来看。从授权方的角度来看,特许经营模式的营销网络模式是特别适合的商业模式明确,但目标客户分散的行业,许多商品和服务,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能够推广到小型和中型市场,并且取得较高的覆盖率。
4、关联营销模式。关联营销网络模式可俗称为“借鸡生蛋”,即借用营销网络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联盟营销网络优势即是在沟通和销售方面,很少或根本没有竞争对手的干扰,短期内不会面临竞争的问题,企业容易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
四、结语
企业要赢得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成长为全国性的大企业甚至是大型的全球性公司,应根据自己的实力、行业的性质及市场竞争情况,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机会,通过衡量,选择适宜的营销网络模式,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市场营销方向)
参考文献:
[1]冯留锋、熊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增刊):254-255.
一、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方式
我国企业具有跨地区、跨行业特点,多元化经营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企业集团的集中管理模式提供根本保障。因此,企业集团应根据其发展特点及组织特点、管理需求等构件IT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软件的优化利用,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在网络时代,企业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主要分为实时集中、定期集中、混合集中三种模式。
1、实时集中管理模式
实施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指基于B/S(专网/公网)技术的财务集中管理平台,在集团总部与各子公司之间建立起网络通讯系统。这种方式只需在总部建立服务器即可,同时各子公司分别将其实时数据传输到总部,实现集团与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各子公司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快预算管理与指标统一化,让集团可通过该系统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并评价各个分公司的员工绩效,实现整个集团的财务集中管理。
2、定期集中管理模式
定期集中管理模式建立在B/S技术或者C/S技术构建的财务集中管理平台中,在集团总部与各子公司分别设置数据库服务器,在日常工作中,各子公司利用自己的服务器处理业务,但是需要定期将报表及账簿数据等传输至集团总部,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对于投资型企业来说,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松散,而集团只有通过报表及财务分析信息等了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
3、混合集中管理模式
混合集中管理模式主要在B/S或C/S+B/S的技术平台基础上,实现定时集中与定期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企业集团中的每个子公司管理软件及数据都存放在本地,由子公司管理人员通过服务器处理业务,并将数据保持在本地服务器中,但是需要定期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集团数据库中,以实现集中管理。对于管理型企业集团来说,其不同的子公司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有些子公司需要集中管理,提高对其控制力度;而有些子公司则适合分散管理。因此,这种企业就需要采取混合集中管理模式,也就是一些成员采取实时集中模式、一些成员采取定期集中模式,在满足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质量优化。
二、网络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实现途径
1、树立全新财务管理观念
传统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侧重财务核算管理。网络时代对财务管理新模式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子公司的员工都应树立基本观念,加快学习全新思想与理论,认识到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树立全新财务管理观念,即财务集中化管理。在网络环境中,实现集中管理主要指对各子公司财务信息、财务政策、经营活动等信息实行集中管理。只有实现了信息资源整合,才能有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才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条件,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在企业集团内部,还应构建一套财务业务的一体化流程,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各成员间的有序合作,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在企业集团外部,也应建立起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价值链条,通过信息链的作用,加强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商务沟通,为整个价值链提高效益。
2、建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长远目标
由于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各不相同,因此财务集中管理的目标也有所区别。企业集团若想实现集中管理科学化,必须认识到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财务管理长远目标。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过“利润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多种转换形式,财务目标的管理是与不断发展的工业经济相适应。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也面临较大变化,知识资本逐渐取代物质资本的重要地位,且不断上升,而不同的资本所有者也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提出不同要求。因此,现代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已逐步实现多元化。现代化企业经济利益不再只属于股东,而更多的归属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在管理体制方面,根据企业集团的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应采取“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模式,利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灵活性、高效性。
3、加快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和导向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可实现各种经济活动的网络开展,例如:在线订货、异地转账、在线调度资金、在线买卖外汇、在线证券投资等。因此,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会计信息呈现动态化发展模式,具有不确定性;另外,随着市场需求的信息公开化,也构建了立体的信息格局。可以说,在网络化时代,谁占领了信息化,谁就占据了市场竞争优势。
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超媒体、超文本技术等,让信息更直观、更形象的展现,提供多样化信息,其中包含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数量信息和质量信息、物质信息和精神信息等,实现网络时代的信息化理财。
4、强化网络技术培训
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与财务管理模式能否顺利实现息息相关。因此,企业集团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财务人员在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应再多学习一些网络知识,可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网络、财务的有机结合,面对金融经济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发展,从社会、经济、法律等多角度进行理财策略的制定。其次,通过网络技术培训,可促进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积极开发潜力信息,并结合网络时财环境的多样变化,对企业的运行状况与业务范围等进行优化与调整,可有效评估并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