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3 10:57: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概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加大;加之工业迅速的发展带来的全球水污染,使得地球上可用的水资源迅速减少。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在西部和北方极度缺水,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污水处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环境保护之后,开始兴建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入21世纪后,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也在逐年提升。2005 年6 月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708座, 处理能力为4912万立方米/d,是2000年的两倍多;全年城市污水处理量162.8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4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7%。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

2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特点

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上,我国传统使用方法较多的是活性污泥法,它是以活性污泥为主题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再将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这种方法的污水处理效果很好,出水水质较高,但是花费的成本也高,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能源,而且在管理中也比较困难。活性污泥法有以下四个组成部分:曝气池、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状况)、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和供氧系统。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占地广、规模大,整个处理厂的设计较为简单,处理设施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一次性投资大、使用寿命长、结构坚固等特点使得污水处理厂的单位运行成本低,在保护环境上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效果来。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多,处理技术的针对性越来越强,主要技术有分段进水、氧化沟、电解、离子交换、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方法。

除了表格中列出的几种工艺外,目前还有其他工艺,如:一体化池、序批沟、A/O法、A/A/O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等,这些工艺各有特点。AB法的单元构成比较复杂,采用A、B两段在不同的负荷下运行,基础设施较多,对有机底物去除效率高,有较好的脱氮除磷的效果;但是A段运行时如果控制不好容易产生臭气污染环境。另外,AB法适用于高浓度的城市污水处理,所以在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污水地方运用较为广泛。

分段进水和吸附再生都是中等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工艺,这两种工艺在运行时较为简单,基础设施也简单,投入不高;但是这两种工艺的污泥不稳定,所以就需要对设施进行稳定性管理,所以在基础建设中需要加上管理环节,也增加了一定的费用。但是这两种工艺的能耗较低,污泥产生的沼气还可以用来发电,实现循环利用,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经济性的,在国内外的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3环境保护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环保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重点,要边污染边处理,不能为了经济建设而一味的污染环境。环境一旦破坏,要再想恢复如初就非常难了。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城市工业污水还是生活污水都在上升,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环境的良好就必须进行城市污水处理。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在逐年上升,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各种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适用地方。有的适用于高负荷运行,有的适用于低负荷运行,有的适用于中等负荷运行;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高,有的基础设施费用低等,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不同的地方就有了不同的工艺。虽然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还远远不如其他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会越来越高,城市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在城市规划中就要将污水处理考虑进去,要将环境保护考虑进去,由于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广,所以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也是各有优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会不断进步,逐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缺点,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

结束语

城市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城市环境保护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污水处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逐渐扬长避短,给人们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篇(2)

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定位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并与人们和谐相处,在资源紧缺与发展速度相矛盾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建设区域生态文明,就是在某一地区率先实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在特定地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保护本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好生态资源,节能减排,治污防污,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体系。营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基于以下理由:其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使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各地区都发展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其三,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其任务相当艰巨,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其四,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平均年增加达到9.4%,令世人瞩目。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基础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严重缺乏的“新结构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决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天然产物,而是一种短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拼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无以维继,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力抓手。

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破解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要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正如“环境伦理学之父”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所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文化是比自然更重要的影响地球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

二、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公众的环保参与是指社会团体、公民有权参与到影响环境利益的相关决策中,使得该项目或者决策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就是防止决策的盲目性,消除因此会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不受侵犯。据此概念内涵要求,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应该树立“大环境观意识”,即自己做好又关注和参与公众的环境管理。

(一)“大环境意识”更能体现公众的自我参与作用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人。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人是主体,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是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篇(3)

在人口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环境等问题的大背景下,各种综合体的出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商业综合体具有高度集约化的建筑形制已然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这种集办公、购物、餐饮娱乐等一体化的建筑模式,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很好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成为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中心元素,大部分的商业圈带,和综合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这种看似繁荣的大背景下,回到本质问题,由于建筑形式的自身特点,建筑面积过于庞大、人口密度集中,功能繁多等特点,使得所需土地面积庞大,即使在原址改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环保,节约背道而驰,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节约土地同时又可以减少消耗,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土地比我国还要严峻的日本,各种最大化利用土地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作为商业综合体,最著名的莫过于难波公园和波多依运河城,我们就以难波公园为例,看看一个废弃的棒球场,如何改变成为一个集环保和美观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为我国的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1 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心、枢纽中心或者商业中心均出现了象征城市中心圈的商业综合体,可以说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是必然,这种把商业、办公、会所、酒店甚至公园这些形态集中在一起形成耦合关系,各功能分区间成为一种相互依托,成为一种高效多元化的建筑组合。它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彼此间的功能作用,来吸引不同人群,创造出多样化的现代都市消费及生活模式。

大型商业综合体外部特征方面主要包含了高可达性、高密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即需要较为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紧密的与外界相联系,同时这些建筑大部分为城市的标志,人口密度较大,工作日人口与周末人口有着互补关系,建筑风格统一,有着完整工作生活配套体系,互相补充。内部空间主要特征为较大尺度空间、树道型交通体系、现代城市景观和高科技设施。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背景牵涉到几个问题,首先是定位,通过对于商业综合体的了解,加之它的地理位置,我们常见的综合体所在位置有以下几种,交通枢纽、城市CBD、开发区、商业街区、大型交通设施聚集地、会展中心和风景区。这是我们常见的商业综合体的区位选择,也融合了当今城市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交通、人口、环境这些因素。

日本,我们口中常说的岛国,从这里就体现出这个国家的寸土寸金,我们见过很多典型的日式建筑,胶囊旅馆,各种小户型建筑,都是日本土地资源匮乏的标志,如果在市中心建造大型商业综合体,新的土地资源不可拥有,只能在原有得旧的土地资源上进行重新规划,因此,如何在旧有的土地上进行规划,如何在庞大的交通枢纽中建立一个新的建筑,或许难波公园会给我们答案。

2 难波公园概况

2.1 难波公园的建筑设计

难波公园可以称作一个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综合体,难波公园的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临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商业区,开发商为日本NK电器铁道公司,开发商邀请美国捷得设计事务所为其设计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作品,捷得因此将难波定义为城市公园,这样的设计为喧闹的城市带来了城市中的绿洲。难波公园的整体构思为一个斜坡公园,采用空间向上退台的方式,形成高地公园,并且在外部采用暖色石材模拟成为自然峡谷,与大阪城市中的灰色混凝土饰面的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与建筑本身的植被交相呼应,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因为建筑本身具有的高差,绿色植被可以很好地消除高差所带来的心理障碍,使得与周边景观和谐过渡。颠覆了传统建筑的机械僵硬的印象。这种开放的公园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完美的游乐场所,这种所谓“场所制造”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图所示)。

2.2 项目功能构成

难波公园主要由空中花园、商业中心、写字楼及公寓构成。首先入口做岩石覆盖处理,仿佛至于峡谷之中,商业中心与传统商业综合体相仿,2层-8层为商业中心,涵盖了多种购物空间,办公大楼毗邻难波公园,主要作为商铺及写字楼。这种开放空间将商业餐饮娱乐等完美融合,是人们能够享受到公园漫步、参观、娱乐的效果,是消费者置身植物海洋,成为一种特殊经历。

2.3 园林景观

项目的景观规划主要利用了相比与周围环境较少的自然元素,其独具特色的树林、岩石、峭壁草地、溪流、瀑布池塘以及露天花园,这些看似与城市环境几乎没有任何牵连的景观元素,都被一一用在这座商业建筑之中,充满自然气息。使顾客产生一种全新空间体验。首先植被挑选多为耐寒植被,能够适应寒冷冬天同时为了能够丰富植物层次,会有些季节性植被被引入,可以达到变换颜色目的。内部每层景观都有不同主题,包括花卉、林木、剧场、游乐等。为顾客带来不同层次间的感受。这种自然景观的结合与利用,极大地丰富了商业情绪,使人们能够在城市中也能体验和自然的接触。

3 对国内商业综合体的启示

根据上文对于难波公园的建筑形式以及内部空间进行初步探索后不难发现,难波公园的成功并非偶然,设计师对于旧址的利用以及空间的重新规划,让这座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做到既节约用地资源,同时又做到建筑本身的绿色,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筑本身。就建筑本身来说,首先在选址上首先应该考虑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划分空间,最大限度的节约旧建筑的拆除产生的巨额费用。因为相对于在边界的新城区的建造,旧城区中心的建筑选址及建造首先的难题在于如何对于原有建筑物或者原有规划的拆除,但往往旧建筑所占面积或者所占区域面积较为庞大,如果选址条件允许,借鉴外国优秀案例,大部分商业建筑对于原有建筑重新划分,这样既节约了拆除成本,同时又能节省建造成本,做到一举两得。

(2)建筑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的处理上,首先是动线空间的人性化设计,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其内部空间不再仅仅要求基本的功能,同时追求动线上的人性化合理化,甚至趣味化。我们要把内部动线空间纳入设计中,合理进行划分,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路径和节点的方向性,识别性和趣味性。可以加入不同功能的元素,使其满足购物者心理感受,更好的设置公共活动空间。

(3)建筑走向城市。建筑是城市基本单位,建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规划,面对地少人多的窘境,建筑和城市的连接需要站在城市的角度,实现功能化、立体化的效率空间,合理使用综合体内外部交通空间,构造垂直式交通环境,不仅高效的创造出商业娱乐办公空间,同时这种交通流向更好疏导拥挤交通,不仅优化本身交通环境同时也大大优化城市空间。类似于难波公园的立体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很好的做到了人车交通环境的立体式分流,大大节约人车时间,其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成为商业建筑典范。

(4)建筑绿化。以难波公园为例,商业建筑不仅仅应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休闲方式,同时为人们的娱乐休闲提供一个全新的“自然场所”。这里的自然,虽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但是这种场所意境的营造,应该更加接近自然属性。我们应该注重如何把绿色元素引入城市中来,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连贯综合体内外部绿化和动线空间,找到建筑景观和动线空间的平衡点。

(5)建筑文脉。建筑外观形式多种多样,是不能忽略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关系,虽然现代社会综合体内部空间形态都变化多样,但建筑与地域文化结合,建筑文脉的丢失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大量的照搬模式,虽然其形态多样化且与地域结合点较差,丧失原本自己处于地域的文脉特色,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于文字上,建筑的体现或者说建筑文化的体现及传承使我们作为地域设计的必要使命。综合体的规划要注意与当地的风俗、气候、文化、习惯相结合,建筑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空间再到与城市的结合都要参照当地文化特色,当每个不同的城市有了其本身的地域属性,那么我们的商业建筑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笔。

结语

篇(4)

一、引言

在许多亚洲城市中,特别是中国的城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发展,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废物管理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亚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目前还处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中期左右的水平。巨大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已对中国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形成了“瓶颈”障碍。因此,中国急需大力建设和发展城市环境基础设施。

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快速城市化和滞后的处理设施,使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突出。

2.设施短缺和处理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和运营效率不高。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设施,建成了又没有充足资金来维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由于运营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不少运行中的设施,并未发挥出设计的处理能力、效率和质量。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打破政府建设政府运营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建立多元投资主体模式,实行建设与运营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BOT是一种以私营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在提高政府部门效率、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而且也是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方式。

二、BOT融资方式概述

1.BOT的概念及特点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投资方式,是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形式。这一投资方式是指政府以契约方式将通常由政府部门或国内单位承担的为某重大项目进行设计、施工、融资经营和维修的责任让渡给国外投资者,该企业在负责建成此项目后,在协议期内拥有、营运、维护该项目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和服务费来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特许权期满后则将该项目无偿转让给当地政府[1\2]。BOT模式主要用于收费公路、电厂、废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BOT模式将是我国今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

2.BOT融资模式的优点与风险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应用BOT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对政府而言,BOT项目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融通社会资金来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政府对项目的支付不再是一次性巨额财政投入,而是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用污水和垃圾费(以及少量财政预算)分期支付给投资者。

对企业而言,由于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做担保,所以BOT项目具有风险低,投资回报稳定的优势。表面上,BOT项目由于民营企业介入后需要有一定的利润回报而使项目的总成本增加,加大居民和政府的负担,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民营企业的介入,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与政府建设和运营的项目相比,BOT项目实际成本增加与否取决于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OT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隐患。

政府面临的主要风险有:①当政府对环境基础设施的市场潜力和价格趋势把握不清时,可能对投资者盲目承诺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加大居民和政府负担;②如果政府管制不佳,容易造成民营企业的不规范参与和竞争,甚至造成私人的垄断经营,将损害社会公平,并使得政府丧失控制权;③少数不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环保企业,为在建设期获得巨额收入,不顾建设质量和建成后的运行状况,采用不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把设施的运营风险全部留给项目本身,实际上是留给了政府。

项目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①政府不讲信誉和政策不稳定,它是民营企业介入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最大障碍和风险;②项目设计和建设中的风险,包括项目设计缺陷、建设延误、超支和贷款利率的变动;③项目投产后的经营风险,包括项目特有技术风险和价格风险等。

3.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BOT模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据分析,GDP要增长l%,基础设施必须至少增长1%作保证,并应适度超前。我国城市特别是西部城市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步伐,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突出。通过BOT社会融资模式,利用社会资本直接投资和经营环保基础设施产业,可以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主要问题,大大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2)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利用BOT融资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私人资金增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减少项目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影响,使政府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上马一些基建项目。

(3)有利于改善投资结构,加快环境公用事业的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投资体制格局单一,政府指令性投资比重大,资金缺口较大。采用BOT方式,利用国际和国内商业资本直接投资和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我国环保基础设施产业的投资结构,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我国环保产业的生机和活力。

(4)有利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环境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中有许多属于技术密集型项目,而目前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一些单项或成套综合技术还没有过关,一些先进设备还不能制造,在设备引进上又存在资金缺口。采用BOT方式,把私营企业的效率引入公用项目,可以极大地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BOT方式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全部设计、施工和建设,这意味着对先进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技术的取得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积累。

三、我国应用BOT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已有的BOT实践项目来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还远落后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环境设施建设领域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认识、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这些制约因素成为BOT是否适用于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应用速度的基本前提。

1.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正确定位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对二者在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领域中的定位问题,仍缺乏正确理解。目前,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偏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

(1)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和对公共物品理论的片面理解,过分强调政府直接提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作用。这一认识在中国许多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

(2)没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清楚市场机制的实质和风险,片面夸大市场化的作用。与第一种认识偏差相反,一些人被少数成功的市场化案例和媒体报道上的渲染所迷惑,认为市场化方式是发展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主要办法,有的甚至将BOT项目误解为不是由政府和居民而是由投资者最后承担项目成本,有误导政府不发挥主导作用的危险。

2.现有政策还不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1)现有有关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政策仅为部门指导意见,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政策的权威性和力度不够。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法律规范,以应对BOT项目投资数额大、在项目周期内不确定因素多、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我国当前还没对BOT项目专门立法,现有的相关法规各部门之间不协调、权威性差、操作不规范、透明度低,严重制约了BOT模式的应用。

(2)现有政策只是框架性的指导政策,对一些关键问题如企业改制和优惠政策,既缺乏可供操作的实施办法,也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实施的权限,给地方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带来较大困难,往往造成有政策无作为的局面。

(3)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和法规的关系未完全理顺,影响了标准的效力。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率先建立了禁止超标排污的法律规范,规定了超标排污的法律责任,但其他环境法律还没有建立禁止超标排污的法律规范。

3.地方政府应用市场化模式的能力严重不足

(1)缺乏统一有效的环保监管体制,横向部门责权交叉多,职能配置不明晰;缺少有效机制和监督力量,宏观调控能力薄弱,对一些跨区域重大问题协调困难。缺乏环境与发展议事协商机制。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基层环保执法监管手法落后,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问题。处罚力度弱,强制手段缺乏,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难以到位。目前,按我国法律规定,违法排污处罚多为10万元以下,最高额度100万元,与排污企业造成的损失相比微不足道,没有震慑力。

四、稳步推进我国环境基础设施BOT融资模式的几点建议

1.在推进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过程中,必须首先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市场化方式为辅,在中长期法律政策完善以后,可以期望市场化方式发挥较大作用。

2.建立较完善的法律规范,提高BOT投资保障制度,降低投资风险和价格要求水平。法规建设需要包括明确公私各方的责任制、界定产权关系、制定收费和补贴及自有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地方与外国企业的比例、项目的资金流的财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市场以及监管体制等重要因素。

3.切实加强在融资、收益等方面政策调控的力度,提供赢利的政策保障,创造BOT模式应用的基础条件。

4.政府要准确定位,发挥创建市场、规范市场和扶持市场的作用

在推进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三方面作用,即创建市场、规范市场和扶持市场:

(1)创建市场

通过严格执法,将污染治理的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需求;按照“污染者付费”、“投资者受益”的市场经济规则,建立相关收费体系,并尽快将收费标准提高到微利水平;完善产权制度,改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纯公共物品属性,使之变成价格排他的准公共物品。

(2)规范市场

全面制定城市相关设施建设规划,避免市场化过程中设施建设的盲目性;清除行政性壁垒和地区分割障碍,实行项目公告和公开招标制度,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调控收费价格,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设施服务;严格监管,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3)扶持市场

加大政府财政扶植力度,建立污染治理专项基金;通过税收、土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和技术及信息咨询服务,扶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化;建立社会公益行业名录,对包括改制企业在内的所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BOT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BOT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融资、建设、运营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开发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较理想的选择方案。

BOT模式对于利用社会资金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应全面认识BOT模式,通过形成有利于BOT推行的政策、收费和监管环境,积极稳步地推进BOT试点,降低BOT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契机最终形成多种社会资金多种形式地进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局面。

总之,利用BOT方式进入环保建设项目,应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投融资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引入国际先进的投融资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功效。相信它的引入,对于制止一直困扰我国的环境污染严重、重复建设、乱上项目和严重浪费稀缺资源等现象,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篇(5)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043—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0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投资是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随着各级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正在不断完善,政府、企业环境保护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本文所称环境保护投资(简称环保投资,下同),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由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三部分组成,投资渠道主要分为政府投资、金融机构和社会化专业公司投入、企业投资等来源。

1 环保投融资政策

“十一五”期间,环保专项资金、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环境转移支付政策以及排污收费政策已成为政府环保投资的重要渠道及资金保障。继2004年设立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之后,“211环境保护”科目于2007年开始实施,“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中央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相继设立。税收优惠、排污收费、绿色信贷以及脱硫电价等价格政策在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绿色证券政策以及发行企业债券等社会化融资手段逐步建立。

2 投资规模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及任务需求,规划提出了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需要环保投资约为15 3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2.16万亿,相对1.53万亿的投资需求而言,实际投资超出投资需求6 320亿元,超出比例为41.3%。

1981年至今,环保投资总量呈持续递增趋势,从“十五”开始递增趋势较明显,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出现波动,但总体亦呈递增趋势(见图1)。“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总量达21 620亿元,较“十五”增长157.4%;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达1.44%,较“十五”增长0.26个百分点。从“十五”和“十一五”的情况来看,五年计划第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较低;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快速提升,呈现先慢后快的现象(见图2)。

3 环保投资构成

“十一五”期间,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实际投资2 415.1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11.2%,较投资需求(2 500亿元)减少3.4%;建设项目“三同时”实际投资7 885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36.5%,较投资需求(4 400亿元)增加79.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投资11 319.9亿元,占实际环保投资总额的52.3%,较投资需求(8 400亿元)增加34.8%(见图3)。

逯元堂等:“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评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991年至今,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先是持续递增,自1996年开始出现波动,自2008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基本呈持续稳步递增趋势,2009年出现下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呈持续快速递增趋势(见图4)。

1991年至今,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基本呈下降趋势;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先是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自2008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十一五”期间,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较“十五”增长78.76%;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较“十五”增长2650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十五”增长

图1 环保投资总量及占GDP的比重变化

图2 环保投资增长率(%)

“十一五”期间,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为11.2%,较“十五”减少4.9个百分点;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为36.5%,较“十五”增加10.8个百分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量的比重为52.3%,较“十五”减少5.9个百分点(见图5)。

4 环保投资空间分布

“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环保投资分别为11 775.6亿元、3 957.1亿元和3 734.6亿元(不含国家级),占全国环保投资的比例分别为60.5%、20.3%和19.2%,东、中、西部比“十五”分别增加138.4%、159.7%和196.6%。东、中、西部环保投资年均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28.36%、28.16%以及46.49%。东部与中部地区增速基本持平,西

图3 “十一五”环保投资需求与实际投资对比

图4 中国环保投资构成变化

篇(6)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投资

Key words: western development;infrastructure;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065-03

1 绪论

1.1 国家相关政策解读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相关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瓶颈”[1],

从国家层面上讲,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是西部地区的工作重点。

2000-2010年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拟规划、打基础”的十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果足以影响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本文拟以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以下简称“甘、青、新”)为例,总结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措施,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西北地区要发展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必须先行

基础设施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周期长,前期投入很难取得效益,建成后也是直接效益较小而间接效益更大,具有显著的经济外部性特征。已有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GDP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如在“九五”期间,沈阳市每年的GDP增量中,平均约有25%是由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2];基础设施增加投入1%,总产出将增加0.13个百分点[3]。按照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计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边际贡献率,可以得出基础设施投资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率的结论。从而得出,西部地区要发展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必须先行,这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是相吻合的。

2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

2.1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得阶段性进步

2.1.1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变化趋势

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市政工程、电信工程、公共设施和水利环保设施等建设的投资,不同地区所相应的基础设施行业不同。由于西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资本存量数据难以获取,本研究以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参照系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4]。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启动后,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得到不断提升。由图1、2可知,2001-2010年西北“甘、青、新”三省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甘肃省年平均增长率为24%,青海省年平均增长率为20%,新疆自治区年平均增长率为19%。西北三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也逐年增长。

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走势。据分析可知,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般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左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必要作为一项衡量发展的指标进行探讨。参照《中国环境统计年鉴》[5],西北三省近十年来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本呈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要整体优于“十五”期间。

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由图2可知,西北三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从2001年的46.7%上升到2010年69.7%,十年间增长了23个百分点,说明西北三省的固定资产投入逐年加大,城市化建设水平逐年提升。

但是,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并没有同步增长(见图3),在“十五”期间有显著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下降到2006年的0.9%,2007~2010年有小幅回升。这说明在西北三省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旧账未清,又欠新账”,环保投资落后于城市化进程,不能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环保支撑。

2.1.2 西北三省与西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对比

①现状。2010年甘肃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最大,高于西部和全国;新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最小,低于西部和全国;青海水平居中,西北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具体数据见表1。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未来青海、新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还有待加强。

②变化趋势。2001-2010年西部、全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变化曲线基本平行,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西部的投资比重高于全国。西北三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其中,2001-2004年高于西部和全国,2005年低于西部高于全国,2006-2010年低于西部水平,与全国持平,趋势见图4。

2.2 西北三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明显 本文依照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相关环保要求,分别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电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全面分析2001-2010年西北三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本文选择“公路里程”、“邮电业务总量”、“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四个指标,来定量评价2001年、2005年、2010年西北三省、西部和全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情况。

由表2可知,西北三省“十一五”期间的公路建设里程要远高于“十五”期间,这与相应时段内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正相关关系;西北三省这10年间的邮电业务总量上升势头明显,当地的通讯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西北三省这10年间的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增长速度要低于西部和全国,“十一五”期间的差距比“十五”还要大,未来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得到突出和加强;西北三省的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十五”期间提升较快,但到“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低于西部和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未来需要不断提高西北地区的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不断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在交通运输、电网通信、水利、环境四个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交通运输和电网通信类的指标年增长水平比较乐观,水利和环境类的指标未来发展还有待加强。

3 目前尚存问题

3.1 总体规模明显不足 西北三省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2%,公路里程占全国的8%。2010年西北三省的公路网密度为1176公里/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公路网密度的28%;铁路网密度为30公里/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铁路网密度的32%。相对于辽阔的国土面积,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明显不足,路网密度小、连通性与网络性差,对交通运输的速度与效益造成很大影响。

3.2 西北地区的交通设施很不配套,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技术水平也不高 该地区交通设施高等级路段少,低技术等级路段长,总体质量较差。2010年西北三省的公路里程为33.4万公里,其中31%为二级标准以下的等外公路,高等级公路比重比全国低13.4个百分点;2010年内河航道里程为1335公里,仅占到全国的1%,通行能力较差;航空发展起点低,规模有限及经济效益差。

3.3 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更多地利用了社会投资、私人投资与外资,西北地区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低,筹资难度大。2010年西北三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仅占0.8%,低于全国2.4个百分点。缺乏市场化的投资机制,将极大影响西北地区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4 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存在重复建设和环境破坏的风险 重复建设将造成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浪费,同时影响环境、阻碍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面对国家大量投资,如何统筹、一体化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是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发展的关键。

4 探索解决的途径

4.1 联合国提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应达到9%~1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北地区的城市基础设建设投资的比重,虽然在弥补历史欠账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仍然远远没有达到联合国提出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长期处于占全社会固定资投资比重的较低水平上,由此造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长期欠账。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同步或高于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这样才能使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以加快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4.2 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准要适度超前,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必须赶在别的开发项目之前加以实施,而且建设规模和标准要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以满足未来发展要求。

4.3 不断改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动员和引导全社会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创造条件

通过引用BOT等先进融资模式吸引国际优秀企业参与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入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西部基础设施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

4.4 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 西部大开发是在国家财力支持下的一项战略决策,其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十分珍贵。从环境污染和治理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比生产性项目的重复建设危害更大、浪费更大。所以西部地区面对中央、地方巨额投入,要认真做好规划和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给出预判并留有余地,避免盲目上项目、重复上项目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曹翔.运用BOT模式促进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J].当代经济,2011,10,106-109.

[2]马树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测算研究[J].统计研究,2001,(10):30-33.

篇(7)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204-03

奥地利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视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现行资本”,他认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获利能力”[1]。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减少社会收入分配差距[2-5],通过市场扩张、空间集聚和引致创新效应三种影响方式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等[6]。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范畴中的一种,其投资也对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能作用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城乡差距的消除等[7]。农村基础设施中,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大致有资本密集型、资本延长性和制度基础设施三种[8]。也有学者从投资的角度,将农村基础设施分为生产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三种[9];还有学者从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将农村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10]。从研究视角看,农村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需主体的供给模式、需求意愿及相关制度分析,如王春福[11]基于萨缪尔森公共产品理论和奥斯特罗姆多中心理论提出的公私合作的PPP供给模式;二是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筹集以及建设完工后项目管理等出现问题的研究,如温思美等[12]的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而且长期受多头管理影响;三是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工运行后,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农民的满意度研究等,如Antle[13]利用总量生产函数法,针对47个发展中国家和19个发达国家,得到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的农业产出弹性为0.248,张亦工等[14]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发现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国家动员机制弱化和市场运行机制发育不足的问题。

大量学者虽然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但鲜有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每天约产生1.2亿t生活废弃物,化肥年使用量为4 637万t,农药年使用量为120万t以上,并以10%的年速度在增长,农膜及秸秆污染严重[15]。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仅着力于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不顾农村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势必会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抵消农村现有的发展成果。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中国农村地区如何在保持已有的发展水平的前提下,解决现有问题,促进新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攻坚的难题。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必须增加投资量并优先对农村地区进行投资[16,17]。中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8]。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垃圾房和沼气池建设为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试图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生态保护的促进效应,旨在获得有利于国家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依据。

1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实际调查,调查方法为随机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样本容量为涉及四川、甘肃2个省的5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24个镇、48个村的共731个农户家庭。调查内容涉及农户家庭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禀赋情况、家庭生产经营情况、农村生态环境情况、农户政策响应情况以及农户在各种相关问题上的意愿情况等。

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在种植业上,由于使用了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会造成非点源污染。同时,在养殖业上,规模养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畜禽粪便,会造成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二是农民生活。农民在居家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潲水、洗衣水等),如果不加以合理处理而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水源污染;三是农村工业。农村的工业企业由于缺少有效监管,常常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得企业的发展,排放的工业“三废”对农村环境会造成点源污染。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立体、交叉式的污染,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也会有所成效。如垃圾房的建设可以促使农村地区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避免污染土地和破坏农村村容。沼气池的建设可以便于农户处理家庭生活污水以及畜禽粪便,不仅可以循环利用资源,还可以减少污染。

基于以上考虑,结合课题组调研数据,本研究以样本地环境状况(EC)为因变量,因样本地环境状况是一个具有二元选择性质的因变量,如果样本地环境变差,定义因变量y=1;如果样本地环境没有变差,定义因变量y=0。选定生活污水(潲水除外)处理方式(WWD)、潲水处理方式(LWD)、畜禽粪便处理方式(PWD)、农业生产环境意识(PEA)、工业三废(APS)、废旧电池处理方式(WBD)、沼气池(GH)、垃圾房(RH)为自变量。将样本农户分为四类:有垃圾房和沼气池类别、有垃圾房类别、有沼气池类别、无垃圾房和沼气池类别。设y=1的概率为p,则pi服从一个Logistic分布,本研究建立的Logit模型的方程如下式所示。

1)模型一:有垃圾房和沼气池类别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效应分析

根据模型中的变量,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如表2所示。

运用SPSS 19.0对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拟合检验,采用后向逐步剔除Wald法进行运算得到表3的结果。

回归结果表明,垃圾房、沼气池在样本农户中的覆盖比例不高,两者都没有建设的农户占总样本容量的40.36%。在垃圾房、沼气池都同时具有的样本农户类型(模型一)中,回归结果与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一致。APS符号为负的原因是,一方面在自变量的选项设置上,工业三废(APS)是选项值越大,对保护环境越有利,其他变量的设置则相反,选项值越大,对保护环境越不利;另一方面是样本容量中,只有极少地区有农村工业企业排放“三废”在污染环境。潲水处理方式与环境变差呈现同向变化的关系,这是因为养殖业的利润很低,只有少数农民进行养殖,潲水作为废水直接排放到农田或周围的河流中造成污染。在生活中,农户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越科学,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环保意识越强,就越能促使当地农村环境质量不下降。对比具有垃圾房的农户类型(模型二)与具有沼气池的农户类型(模型三)发现,垃圾房更能诱发农民对农村环境的保护意识,即农户看到垃圾房的反应就是应将生活垃圾丢在此处,而改变以前随处乱扔的习惯;相比之下,沼气池却不能引导农民的环保意识,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沼气池的惟一用处就是产生作为燃料的沼气,却不能想到它对生活污水及畜禽粪便的降解净化作用。对比垃圾房、沼气池两者都有的样本农户类型(模型一)和垃圾房、沼气池两者都不具有的样本农户类型(模型四)后发现,由于缺乏处理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等保护农村环境的载体,即使农民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对于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3 结论及建议

回归结果表明,垃圾房和沼气池对农村环境保护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进一步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可行的路径。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以保护农村生态为目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率还比较低,而且种类比较单一;②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认识水平有限,不能分辨一些行为是否会污染环境;③农民对保护农村环境的基础设施的功能认识的水平有限,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已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城市辐射农村、工业技术处理“三废”的方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以农村“三废”为工业企业原料,促进资源循环利用;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设能满足各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在干旱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抗旱排涝的沟渠等;③加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宣教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认知水平。一方面有利于农民从行为源头上认识到恰当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用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WHITTINGTON DALE, VENKATESWARLU SWARNA.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table Water Supply Projects to Household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ADB Economic Staff Paper,1994,53.

[3] 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 Fighting Pover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R]. Manila,1999.

[4] KOMIVES K, WHITTINGTON D, WU X. Infrastructure Coverage and the Poor: A Global Perspective[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Washington,DC.2001.

[5] CALDERON C,CHONG A.Volume and qualit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4,1:87-106.

[6]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3:483-499.

[7] GALE JOHNSON D.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M]. 林毅夫,赵耀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 WHARTON, C. The Infrastructure for Agriculture Growth,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M].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9] 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J].经济学家,2002(5):79-82.

[10] 鞠晴江,庞 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11] 王春福.农村基础设施治理PPP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6):64-67.

[12] 温思美,张乐柱,许能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资金管理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9.

[13] ANTLE J M. Infrastructure and aggrega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3,3:609-619.

[14] 张亦工,胡振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研究——一个农业财政资金整合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0-97.

[15] 叶 进,周宏彬.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微[J].农村经济,2009(3):47-49.

篇(8)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代表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先导性作用。新疆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当前,随着新疆“三化”进程的全力推进,作为重要的支撑要素,加快构建和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促进各种要素快速流动,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是缩小新疆与内地发展差距、拉近新疆与内地时空距离和“三化”推进的基础和关键。本文结合自身实践思考,对基础设施现代化进行内容和范围的定义诠释,旨在进一步明晰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找准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

一、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定义解析

现代化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是发展中社会向发达的工业社会转型升级的变迁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具体可以概括为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文化的人性化等。而基础设施则是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既包括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公共设施,也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社会活动,推动空间布局演变都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定义,新疆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应该是在符合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特点和需求的前提下,以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合理布局为原则,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综合集成。

二、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内涵

(一)基础设施规划的现代化

规划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前提要件,没有富有前瞻性、有效性的高水平规划指导,就不可能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规划的现代化个人认为要在遵循国家重大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新疆实际,不断完善体系、丰富内容、注重衔接协调、适度超前布局。同时,要进一步推进规划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推进规划管理的科学化与制度化,构建全面的基础设施规划体系和项目集群,引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1、完善基础设施规划体系。从全疆基础设施的功能布局分析,作好顶层设计,着力构建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大规划体系。这里要着重谈两点,一是从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综合因素考虑,把县域、农村基础设施纳入规划体系,改变以往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活设施建设缺乏持续性、稳定性的特点,按照节约土地、设施配套、节能环保、突出特色的原则,统筹乡村特别是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规划。进一步丰富城镇化内涵,改变当前城镇化就是农牧民转产进城的单一理念,通过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把公共服务向基层农村、牧区延伸,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牧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二是将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统筹布局,特别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社会管理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等薄弱环节,更要超前谋划、加大投入,以规划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导向,增强新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科学谋划基础设施布局与规模。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基础设施规划要充分考虑人口、城镇、产业、生态、社会发展的需要,未雨绸缪,超前储备。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新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趋势,科学测算、统筹考量,按照超常规的思维进行谋划。对一些国家重大工程积极争取布局新疆;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并对发展产生重大制约的重大交通、水利、能源设施要及早谋划进入规划;对一些即将列入规划尤其是结合新疆优势资源开发和“三基地一通道”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适度扩大规模以满足长远需求;对南疆三地州及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急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优先考虑布局。同时,进一步侧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等基础设施项目规划。

3、加强各类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基础设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涵盖范围广,为避免规划间各自为政,同时增强各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综合性、协调性与全局性。要加强各类基础设施规划之间以及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衔接,促进各规划统筹协调运行。要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规划空间体系,理清规划层级和相互衔接关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相互适应、集约高效的规划系统。例如上海市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将地上、地下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衔接,努力构建交通路网、电力线网、通信线网、供水管网等适度集中的综合性基础设施通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学习。

(二)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的现代化

基础设施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是设施装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要考虑新疆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恶劣性、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服务的强劲需求性以及设施本身智能性、安全性和资源集约性要求,吸收引进国内外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提高装备水平、服务水平,促使基础设施达到技术先进、结构完善、服务高效、生态平衡。这里着重谈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三个趋势和方向。

1、加强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

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消化吸收信息前沿技术,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开放、兼容各具特色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提高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各类基础设施管理和营运效率,增强各类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支持能力。例如,在智能交通建设中,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有效引导集疏运客货流,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依靠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建设物流信息中心、控制中心,实现整体物流网络的中心控制;在水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完善大型水库工程和重要中、小型水库和闸群工程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满足防洪调度、水资源调度和改善水环境的要求。可以说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和装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安全性、快捷性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本构成要件。

2、提升基础设施节能环保集约水平

基础设施是用能与排放的主要单元,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社会构建必然要以节能减排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着眼于生态健康,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均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遵循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节能环保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从项目准入到设施装备的建设与引进,首要考虑节能环保标准,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和建设技术,从基础抓起,构建节能减排基础网络。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切忌贪大图洋,要充分考虑土地不可再生的特点,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3、推进建设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用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际先进技术标准体系相衔接的技术标准体系,保障各类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维护与国内外的顺畅衔接。特别是要制定完善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新疆特点的并能与国际、国家标准相衔接的基础设施标准体系,规范基础设施运行,提高基础设施效率。譬如在新疆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中,物流基础设施从道路、运输工具、仓储装运设施、信息技术都要与国际、国内标准对接,同时,也要符合自身“东联西出”的发展需要,才能形成与外界高效顺畅的物流通道。

(三)基础设施协同运行的现代化

基础设施现代化也体现为基础设施的高度协同运行方面。根据基础设施的范围与运行特征分析,可以将基础设施协同运行现代化分为三个层次和体系,在今后的建设中着力。

1、形成同类基础设施衔接顺畅的运行体系

同类基础设施具有不同层级、不同功能、分散布局的特征,要发挥其最大功效,必须要进行协同运行方式的调整,追求最大化的综合协同效应。以交通为例,目前,新疆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运行方式衔接不紧密呈分散化格局,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和关键环节,缺乏具有高度协调性的衔接紧密一体化客运枢纽和完善的集疏运功能货运枢纽,既浪费了资源,而且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构建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公、铁、空港”各种交通运行方式的综合优势。这方面可以借鉴上海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经验,在乌鲁木齐等重点区域性中心城市,布局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汇集各种交通方式,提升服务功能;水利方面,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在水源工程基本完工后,相应的配套渠系设施包括饲草地田间工程,如果不及时跟进也无法发挥水源工程的功效,同样影响工程总体效益的发挥;再比如说“两居工程”,安居定居住房完成后,相应的水、电、路、气、环保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商业网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滞后,公共服务不配套,农牧民稳定定居、安居也无法根本保障。因此,构建同类基础设施衔接顺畅的运行体系尤为重要。

2、构建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协调体系

基础设施涉及范围广泛,要想把各基础设施建设得水平相当、相互配套、互成体系,必须根据区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建立科学的布局建设协调体系。以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方面为例,交通是最核心的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发达程度,决定了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程度,对水利、能源、信息等其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需求也才会相应而生。因此,选择交通作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发展的切入点,先行建设布局,这样才能为能源、水利、信息的配套跟进与协同发展奠定基础。以此类推,各类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要在统筹区域发展的阶段、趋势和重点的基础上,形成步调统一、时序科学和重点突出的协调体系。

3、实现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协同运行体系

区域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是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形成区域集合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和支撑条件。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东联西出的大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节点,与周边中亚国家和内地在交通、能源等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合作联系,特别是比周边国家形成明显的基础设施比较优势。要充分发挥国家和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及资金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带动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与我国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经贸、人员、科技文化的交流往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率先探索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共管模式,形成基础设施的协同运行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现代化

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是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没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和成熟的投融资模式,基础设施现代化无法实现。要结合新疆地广人稀、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甚至不能回收的特点,根据基础设施类型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形成适应新疆特点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加快发展。

1、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新疆民生保障、社会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其它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仍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这一部分由于具有高度的公益性特点,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家投资的主渠道。但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国家投资的使用方式,强化国家投资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可以以国家投资为引导资金,以政府信用和未来财政税收为担保,积极利用开发性金融、国外金融机构融资贷款、BT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缓解资金不足矛盾。要充分考虑政府持续的债务偿还能力,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速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融资创新。

2、加快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创新

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和方式,利用多种融资工具和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化进程。特别对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城镇或其它基础设施。要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实行有偿使用、合理收费,增强自我筹资能力,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一是要加快各类投融资平台建设,除目前各类城市投融资平台外,要积极发展建立交通、水利等行业投融资平台,通过发行债券募集建设资金;二是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垄断,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各种形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积极探索PPP、BOT、TOT等建设融资模式,改革财政补贴方式,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商品化;三是试点成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通过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集合资金优势,重点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弥补资金;四是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在有条件的地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通过滚动开发,筹集建设资金。总之,基础设施领域今后完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单一资金筹集模式,为新疆基础设施现代化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

3、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完善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加快推行项目代建制,进一步减少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节约国家建设资金。建立和完善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度,逐步减少社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进一步放开社会投资领域。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但要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更要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从项目前期工作到现场施工管理到工程竣工验收,都要科学筹划,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节约建设资金和人力物力成本,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科学化水平。

(五)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的现代化

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运营的现代化。硬件是基础,但软件是硬件功效发挥和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保障。提高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的水平,要依靠完善的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作为支撑,不断改革创新、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基础设施运行的规章制度体系,依靠完备的制度,科学指导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营;要加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资金支持,制订合理的财税收费政策和运行补贴方式,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和人员队伍的稳定;要加快基础设施管护人才培养,不断增强管理维护运营智力支持;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的技术和装备手段,运用先进技术提升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的水平。更要不断探索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的体制机制改革,从管理方式创新、体制完善、资费改革等方面及时针对制约因素,推进改革进程。

篇(9)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产生了质的飞跃。然而经济的增长与人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人类的生存问题也随之产生。工业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悖的因素。比如:空气的严重污染、气候急剧恶化、城市能源危机、交通堵塞、耕地面积骤减等一连串“城市病”的存在。面对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导致“城市病”的蔓延,这样的严重后果就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城市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停滞不前。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趋势和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城市建设中处于基础且核心地位的重要环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仅提供给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各项基础生活设施,保障人们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同时为城市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般是着重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建设规模的扩张,其目的在于经济效益的提升,片面强调城市的外在美,从而忽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的行为本身就是盲目的、片面的、有一定风险性的。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充分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体系,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谐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又尽最大努力照顾下一代人的利益,为下一代人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创造必须的条件,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准确概念界定。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已经拥有了一半以上的全国人口数量。因此,面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部分。如果我们把城市建设比喻为人体,那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人体脉络。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下面笔者从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一下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2.1在城市社会发展层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交通运输、居民水电气热的提供、环境绿化、消防、娱乐设施、通信设备、文化传播、医疗服务、卫生环保、科学技术等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先决条件,并承担着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职责。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始终践行着“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做到无贫富阶级差距的平均占有社会财富。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就是福利及扶助的确立与实施。这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提供给城市居民各种不同方面的社会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部门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并且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目标。比如:卫生环保部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及纯净的水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减少了居民的发病率,保证了人们身心的愉悦。医疗服务设施部门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持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科学技术设施的发展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部门以不同的方式为人们提供着不同层次的社会服务保障,从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意义。

2.2在经济发展层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主要目标一般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国家前列的城市。因此,如果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了,那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从而引起领城市产业链的形成,对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

其次,在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中,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生产成果作为原材料,这种产业模式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加快了城市总体经济发展速度。

此外,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由城市的产品需求量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模式,增大了产品的生产领域,同时使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得到了扩大,进而影响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重大改变。

2.3在生态环境层面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绿化与卫生环保部门为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清洁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般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境绿化与卫生环保部门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整体建设是有双重作用的。一方面,环境绿化部门合理配置园林绿化面积,不仅增大了城市绿地的占有面积,美化了城市环境,同时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愉悦。卫生环保部门清理了城市垃圾,净化过滤了工业生产污水,从而减少了城市水污染的产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饮水质量,同时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往往忽视了对部门之间充分协调与合作的重视。例如:科学技术设施部门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便利城市居民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背离情况的产生,破坏了和谐的环境氛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3. 传统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非可持续发展问题

3.1对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

在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并未占据城市建设的基础位置,从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处于从属地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可有可无的,其实施过程也就不可能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多部门均涉及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等要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恰好组成了城市建设的核心,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产业链的形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2实施数据过于笼统化

以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是以人均指标作为参考数据的。这种情况下数据的产生不仅忽略了地区差异的影响与资源需求量分析的不同,同时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可操作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设施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单一指标的引用不仅会引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局思想确立的偏差,而且如果将其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中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会彻底忽略对工程具体施工条件及环境要求的具体分析。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指导实践进行的,而单一指标的生成是以人均占有量作为衡量标准的,而人均占有量不能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理论,因此,人均指标方法的施行将施工单位局限在了一个小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技术的革新,创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技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接受。因此,只有突破原有人均指标的束缚,在施工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忽略长远利益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方面,而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等有关生态平衡要素的发展。以人们的需求为核心的设施建设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短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且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因此,只有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注重长远利益的发展,才能以环境促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3.4缺乏对项目后期维护工作的正确认识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城市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城市内需的有效拉动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战略意义。一个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为人们带来眼前经济效益,后期连锁效应的产生才是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近几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人们虽然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其在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作用,但人们的主要认识还仅限于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初级阶段,并未对项目后期的维护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一些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长时间的维护才能突显其综合效益,而在项目之初往往达不到人们预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放弃了项目的后期维护工作,进而转向新项目工作的开发。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部门项目的实施是为了弥补城市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面对现阶段生态环境已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严峻形势,短时期的修复工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长时间生态环境的保持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加强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可行性指导意见。

4.1完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民主法治建设

首先,建立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保证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的法律保护范围内进行,同时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其次,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管理部门的社会职能。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在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前提条件下,结合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制定出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及相关保障制度,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协调沟通与统一规划,避免项目之间冲突的产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稳步前进。

4.2打破城市建设政府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的局面限制

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是政府与企业统一制定与决议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管理制度不仅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得到有效实现,同时政府过多干预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行为的严格约束。面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我们迫切需要改变其内部管理结构,努力实现政府与企业管理职权的分离,彻底打破某些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垄断地位,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作用。

4.3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社会项目发展与实施的核心要素。因此,积极响应群众意见,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发挥群众的广泛监督职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生活及生产需求,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项目本身存在的实质性意义。

4.4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方面的革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及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应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着力发挥科学技术先进性的优势,努力通过技术方法的深刻变革来减少项目投资成本,提高项目基本经济效益,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平衡矛盾关系,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完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民主法治建设、打破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管理混为一体的局面限制、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方面的革新,才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修复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阳,周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8(1).

篇(10)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2年是来宾市建设10周年,在总结来宾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2013年来宾市提出了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要任务,尤其注重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城市产业聚集,发展城市工业,引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平台及增长极。

1 当前来宾市工业园基础设施的现状

1.1 园区建设基本完成

自2007年以来,来宾市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速度,市政府在园区交通路网、供水、供电、环境保护、卫生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大部分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完成,初具规模。现已形成凤凰工业园区、迁江工业园区、河南工业园区三大园区版块。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影响着我市工业园区的设施建设级别以及园区融资水平。

1.2 园区建设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园开办工厂,扩大了工业园区的资金投入,现今工业园区所占工业产值已占我市工业产值的很大比例。工业园区内的招商引资工作带动了园区内各类产业的发展,园区尤其注重引进与支柱产业相关的企业项目,培育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可见,工业园区的建设随之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解决城市人员的就业问题。。

2 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匮乏,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2.1.1 园区基础建设资金紧缺

当前,部分工业园区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由于政府财政支出较大,资金紧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存在一定难度。

2.1.2 区内设备滞后,污染物处理系统不完善

我市大部分工业园区在建设初期,园区建设规划滞后、区内设备落后、污染物处理系统不完善等不合理因素,加上资金不足,园区内基础设施不齐全、配套设施落后,严重阻碍了园区的工业发展及招商引资。

另外,我市工业园区排污处理系统不完善,排污使用的专用管道没能及时投入使用,使得前来投资的经营者顾虑重重,并严重影响了园区的长远发展。

2.2 工业园区交通建设未及时跟进,且土地供求不足

一方面,当前通往我市工业园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建设落后,有规划、有建设但进度缓慢,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未完善的交通网络及园区专用通道等交通设施,严重影响了工业园区的原料输入及成品输出,不利于工业园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土地需求大于供求,项目用地紧张,土地资源供求不足,不仅无法满足招商引资的大量需求,而且阻碍园区的经济发展。

3 完善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大建议

3.1 加强对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3.1.1 进一步提高市政府对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识

在进行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任务时,首先应当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识。工业园区是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只要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规划我市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发展。只有政府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高度重视,采取相对应的倾斜、重点措施,才能更好的完善园区的建设工作。

3.1.2 进一步加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文件

来宾市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完善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工作,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文件,对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指导、规范,提高园区建设的质量及效率。

在制定园区建设的规范文件时,应当注重对园区用地、划地问题进行进一步规范,制定明确规划,充分加以利用土地资源。另外,在办理相关费用上,市政府也应当增强已制定明确规范文件的透明度,杜绝出现乱收费、多收费的现象,以免影响我市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3.1.3 充分发挥政府核心领导职能

在进行园区建设工作时,应当注重充分发挥市政府的核心领导职能。市政府应当增设专家顾问组,为建设园区工作出谋划策,切实将完善园区设施建设落实到工作中,避免出现空喊口号的现象。市政府应当积极做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实施工作,并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进行。

另外,政府应当尽快完善、落实有关园区建设的政策,由政府机关部门协调供水、供电部门,落实工业园区的相关优惠政策,尤其要注重对园区内的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做好园区环境的保护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破坏环境。

3.1.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应加大对工业园区的资金投入力度,解决我市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底子薄、资金紧缺、配套服务设施滞后的现象。

一方面,通过市政府及各大银行的支持,加大工业园区的资金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注入到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市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以鼓励民间投资方式,筹集资金,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方式,创建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经济压力,而且可以有效、快速的为工业园区的建设筹集大量资金,加快园区的发展,使我市工业园区健康、快速、长期的发展,从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3.2 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总规划

3.2.1 制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规划

通过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进行总规划,该规划要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工业园区的长远利益,不仅可以使得园区建设更系统化、全面化、合理化,而且可以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只有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总规划,包括规划园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各类必要的配套设施,主要有园区交通网络建设、土地规划建设、供水、供电建设、防污染处理系统建设、基础生活等配套设施。制定全面总规划,使得整个园区建设工作有序、全面的进行,避免造成浪费或者设施建设缺漏。

此外,在对园区进行建设规划工作时,应当注意长远目标,尤其要注重对园区内的排污水系统建设、绿化建设、垃圾处理系统建设、排废气系统等环保设施建设。只有切实保护环境,工业园区才得以长远、持续发展,不断为我市经济发展作贡献。

3.2.2 落实总规划,分步实施

在园区建设的总规划完成之后,市政府部门应当加快实施,严格按照总规划落实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有侧重的开展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将资金用于园区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环保设施与交通网络的建设,确保园区的投资环境良好,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园区内的水电、生活配套设施也应当及时完善,只有园区设施完善、全面,日后进行招商引资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加快园区的发展速度。如2010-2012年期间,来宾市政府先后展开了凤凰中途、末端供水工程、迁江园区供水工程,并将其作为重点工程来监督实施,以保证园区内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充足供应。

3.3 完善污染物处理系统

由于工业本身所带来的污染情况较大,加上园区内防污染、环保设施配套不完善,加大了园区内的防污染工作困难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园区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可见,完善园区的污染物处理系统刻不容缓。在园区管理中,市政府应当制定明确规范文件,强制要求工业园区的污水排放使用专用管道,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流入江河之中,影响群众的生活。其中,如果园区外工厂污染严重,应当将其迁入园区内,统一进行排污处理,降低园区内企业的污染物处理成本。另外,对于工厂的废气排放,应当加大对废气排放处理系统的建设,严格按照相关废气指标标准统一处理,确保废气排放入大气层之前已经过标准处理,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目前,来宾市的凤凰污水处理厂、迁江污水处理厂、河西污水处理厂正在实施当中。

参考文献:

篇(11)

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般包含六大系统:能源系统、水利及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生态环境系统、防灾系统。作为物质生产、人民生活的“共同基础”,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新型城镇化加速的根本,是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对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年底,国家启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率先实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该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本文以片区规划中的六中心城市之一的铜仁市为例,在阐述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机遇与挑战,探索适合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向,以更好的发挥示范效应推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1.铜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电力与能源供应系统建设。铜仁市电网建设在贵州省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全市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7座220千伏变电站和37座110千伏变电站,基本形成了智能电网主网架的骨干网布局。2013年完成电网投资4.25亿元,在建输变电工程项目200多个,有24个110千伏及以上主网项目,盘石风电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形成了水、火、风力互补的供电格局。

水源与给排水系统建设。铜仁市在贵州省率先实行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利扶贫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2013年铜仁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5亿元,快速推进了江口鱼粮溪等6座续建水库和万山小云南等4座新建中型水库,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万亩;解决了3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区县以上日供水能力新增13万方/日。

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随着铁路、高速、航空、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铜仁渐成武陵山区的新兴交通枢纽。铁路建设方面,横贯东西的沪昆客运专线和铜(仁)玉(屏)城际铁路建设正酣,铜仁迈向“高铁时代”;渝怀铁路二线铜仁段和昭黔铁路两条铁路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公路建设方面,杭瑞高速铜仁段、思剑高速已经全线贯通,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56公里,已有8个区县通高速。(瓮)安江(口)、松(桃)铜(仁)、沿(河)至德(江)等3条高速公路在建,建成后将实现全市“县县通高速”的目标。铜仁率先启动国省干道和县乡村公路两年行动计划,截至2013年,全市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22759公里,农村客运线路460条,农村客运招呼站亭1506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8270。航空方面,铜仁市共投入4.29亿元实施了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目前已通过国家民航局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机场已开通了飞往贵阳、广州、北京、长沙等地的航班。水运方面,启动了乌江航道整治工程和沿河、思南水运港口建设项目以及沙沱、思林水电站过船设施工程。

邮电通讯系统建设。2013年完成信息产业投资9.8亿元,新增移动基站411个、通宽带行政村240个、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综合运用示范项目中的旅游、交通项目落户铜仁。截止2013年底,固定电话用户21.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4.64万户,互联网用户18.74万户,电话普及率为部69.67/百人。

环境保护系统和防灾系统。铜仁从2012年开始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实施环保“十件实事”包括污染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饮用水源地环保、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区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已基本建成10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4万吨,垃圾处理设施已初具规模,城市道路日益畅通。

2.铜仁基础设施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挑战)的缩写。其中,SW(Strengths and Weaknesses)是指内部优势和劣势,OT(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是指外部机遇和挑战。

2.1 优势(Strengths)分析

政策优势。2011年11月8日,国务院(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撤地设市使铜仁由省的一个派出机构变为市级行政机构,铜仁在行政区域、法理意义上进入了城市时代。撤地设市有利于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变革,更能促进政府职能职责和利益格局进行良性调整。

铜仁市享受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54条政策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先行先试、同等享受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等叠加政策,处于“政策高地”的有利位置。同时,国家水利部、贵州省政府从2006年在铜仁地区开展的新农村水利扶贫试点工作(现在铜仁市继续第二轮水利扶贫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同意铜仁市按照市场筹集模式发起成立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国家财政部把铜仁市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试验区等,这些全国性的试点试验给铜仁带来的政策效益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财政收入增加显著,对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又能有效地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来,铜仁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撤地设市之后财政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13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大关,全年实现535.22亿元,经济实力的逐渐壮大和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

2.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区位劣势。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凤凰,北接重庆秀山,南连本省黔东南州,西接遵义市,历史上的铜仁曾因水而兴,陆路兴起水运阻隔后,铜仁逐步被边缘化。现在铜仁是贵州省内距离省会城市最远的市,与邻近省市的长沙和重庆距离都在400公里以上,区位明显处于劣势。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公共投资。铜仁市2013年城镇化率是38%,要达到当前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率53.73%,据初步测算资金缺口约为800亿元。然而,铜仁市经济不发达,财税收入少,财政收支缺口大,2013年铜仁市财政总收入77.41亿元,全年财政总支出296.77亿元,财政正常运转大量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显著不足。

2.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支持是当前铜仁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机会。2011年底,国家启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率先出台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铜仁的定位是:“连接贵州、云南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贸、旅游的核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特色食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2012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等方面,对贵州的发展提出了详细的规划。国家层面的《规划》、《意见》的出台对铜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2.4 挑战(Threats)分析

对于后发展地区而言,完善基础设施是地方发达的标志,更是“筑巢引凤”、构筑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手段。《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多中心发展模式形成了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竞争激烈的局面。《规划》明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是与长株潭经济圈、湖南各城市对外联络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品贸易集散地和以民族风情旅游为主导的生态园林城市”;湖南省张家界市是“承担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及长江中游城市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旅游产业高效发展”;湖南省怀化市是“承担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这些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与铜仁有交叉、重合,对铜仁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国发“2号文件”与武陵山片区《规划》带来的重大机遇中,铜仁市加大了在区域内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投资,一些偏远乡村已通路通电,促进了人员和信息的流动,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但由于积贫积弱现象历史久远、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极大地钳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认清本地特点和优劣势,根据发展现状确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着力点,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引进、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使用的低效益和无谓浪费。具体包括如下政策建议:

规划引领。政府制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十分重要,要科学制订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要有现代意识、超前意识、领先意识,既要科学合理,又特色鲜明、精准细致。要强化规划执行力度,长期坚持,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不随意变更,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保持规划的完整性、连续性。

创新开发模式,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完全依靠市场来提供往往会导致供给不足,仍然应当以政府投资为主,积极探索互利、互惠、互动型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模式。引进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