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10-31 10:56: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篇(1)

一、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

(一)广泛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竞赛性。

乒乓球运动所用器材设备比较简单,容易接受,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受年龄和性别等条件的限制,具有较强广泛适应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很强的竞赛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技术性。

乒乓球小而轻,击球时要有较高的技巧性,通过碰击球的不同部位使球产生上、下、左、右旋转,并控制球的落点。乒乓球项目的专业性比较强,没有其他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可以迁移过来,运动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动作技术,且动作技术的定型时间比较长,运动周期长,一般从少儿开始训练,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及反应能力要求较高。另外,乒乓球比赛对运动者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要高于其他项目。

(三)大脑反映的灵敏性。

据测定,在3米左右距离击球,每次击球的间隔时间是1.4秒左右,最短不到1秒[2]。这就要求击球者大脑反应要灵敏,击球动作要迅速与协调。

二、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的特点

乒乓球专项课在高校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专项课面对的也是广大学生。高校体育课的上课时间为每周一次,学生学习技术的时间较短,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技术动作的掌握与动作的定型。由于高校乒乓球专项课开设的目的不是培养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而是使学生通过乒乓球专项课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掌握一些基本的乒乓球技术,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高校乒乓球课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既侧重与基本动作技术的教学,又要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大致了解和体验乒乓球运动的全过程。

三、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的教学改革

(一)加强基本功动作的教学与练习。

鉴于高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和乒乓球专项课的特点,首先应加强专项课学生基本动作的学习,即侧重于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球的技术学习和掌握。笔者根据多年的乒乓球训练体验与近几年的乒乓球教学经验认为,掌握好推挡与正手攻球技术,对乒乓球技术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推挡与攻球的教学时数应占到40%―50%,这段时期应主要注重推挡与攻球的动作定型。大多数学生掌握推挡技术比较容易,从第一学期期末测试的结果来看,定点推挡球10―30个来回球为及格至满分,从计数和技评两个方面评分,我校06级乒乓球男生班45人进行测试,有76%的学生为80分以上,13%的学生为70分以上,9%的学生为60分以上,2%的学生为不及格。正手攻球的技术学习掌握与动作定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少学生的技术水平较低,以前的攻球动作不规范,形成错误的攻球习惯,在教学中想纠正有一定的难度,但又需要纠正,否则将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进程。开始时教师应详细介绍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与动作发力方向,首先要进行徒手的动作挥拍练习,教师给每个学生辅助做徒手挥拍练习,使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挥拍动作感觉,再上台练习。由于正手攻球需要一定的对球的感觉与动作的配合,所以初学正手攻球时不论打上或打不上球都一定要把正确的动作作出来,教师同时言语督促,指出打不上球错误所在,再找好合理的击球时间和击球点,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形成较正确的正手攻球的动力定型。

(二)乒乓球全面技术的培养教学。

学生掌握了推挡、攻球动作之后,就进入到全面技术的教学中。由定点、定位的练习转到两点或多点移动中推或攻的组合练习,应注意手上的动作与脚下步伐的配合,可先徒手做步伐练习,再配上手上动作挥拍加步伐。之后进入到旋转球的练习,可先教下旋发球,使学生充分体会摩擦球的感觉和手腕的加力抖动,之后可利用下旋球旋转的原理教学生正手位反手位的搓球,应注意要强调触球瞬间拍型应给球一个向下向前的力量。下旋球与搓球练习应占教学时数的10%―15%。当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发下旋球的技术后,可直接教学生接下旋长球的进攻技术――正手拉弧旋球,这项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运用较多的得分手段之一,也是自身整体水平的一个提高技术。练习方法与正手攻球练习方法相似,开始时教师详细介绍正手拉弧旋球的动作要领与动作发力方向和摩擦球的方向,首先要进行徒手的动作挥拍练习,教师给每个学生辅助做徒手挥拍练习,使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挥拍动作感觉,再上台练习。正手拉弧旋球由于需要给球一个向上向前的摩擦才能使球过去,因此动作幅度比正手攻球大,初学时教师一定强调学生要敢于把动作做到位。当学生基本掌握和了解拉球之后,应教学生几种不同旋转类型的发球与接发球(因为乒乓球比赛中发球与接发球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整场比赛的输赢)。可以向学生介绍正手位或反手位的侧上旋与侧下旋球,学生练习时应注意拍型的角度与触球后出手的动作。发球的教学可占教学时数的10%。学生了解掌握正手攻球、反手挡球、正手反手组合练习、发下旋球、正手反手搓球、正手拉弧旋球和接发侧上、下旋发球后,应开始进入到全面技术组合练习。

(三)乒乓球的教学比赛。

乒乓球专项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乒乓球技术、技能,使没打过球的学生会打,会打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进入到实战中,在比赛中找到乐趣,得到锻炼。因此,在后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随堂组织一些教学比赛。这样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并满足学生的心理成就感;二是可以融合以前学过的技术,进行实战的锻炼;三是可以使学生体会比赛的气氛与比赛中的心理因素的考验。另外在组织教学比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一些乒乓球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乒乓球规则与裁判法的知识,在比赛的同时学生可以互换进行裁判实习。

(四)加强乒乓球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人脑的正常生理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可指导人的行为与活动,人的一切行为与活动都是在人大脑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乒乓球意识就是指学生或运动员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显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3][4]。Seve C.通过对3个顶级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性比赛中一连串技术动作,在21分赛制和11分赛制中进行比较研究,新赛制中动作的有机性发生了变化,试探或适应过程比完成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变短,优秀成绩的取得与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各种因素紧密的协调有关[5]。老练的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首先会探测或判断对手来球的方向、性质,随后做出一个有效的判断和动作[6]。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的教学,应根据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任务,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综合、合理地进行乒乓球教学,使有兴趣选择乒乓球课的学生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能基本掌握乒乓球的技术、技能,了解乒乓球组织与比赛的全过程,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提供途径并让学生在兴趣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到乐趣,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郝哲,蔡学玲,郝玉娇等.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柳承敏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58-260.

[2]侯文达.高等学校乒乓球教材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3]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9.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29

一、“90后”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转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巨大影响,“90后”大学生思维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确定性。随着近些年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网络融入了大学生生活,网络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网络虽然给学习带来了便利,但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行为习惯产生着负面影响,危害着“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出现了整体下滑现象。

笔者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思想行为表现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普遍呈现出个性张扬、价值观多元、个体本位突出、崇尚自我、依赖网络、道德观念缺乏、媒介素养欠缺、理想信念淡化、金钱至上、追求外貌等特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比如,前不久网络中曝光了某“90后”女大学生欲借两百万尽孝的新闻: 一名女大学想要不劳而获通过“卖掉”自己的后半生来获得两百万。

社会学家胡光伟就此事指出:“她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挣了3000元钱给她父母,都是孝顺。但是这种想要靠别人来帮忙尽孝道的方法,她父母知道后,心里也会难以接受的。”

育人先育德,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做人,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多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多是在走形式、搞过场,并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大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老思路、老模式当中。教育方法没有紧跟时展进行必要的更新,依然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教育内容更是苍白无力,与现实社会情况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调整。所以某些教学内容很难得到学生认可,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反感情绪。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对学生个体感受的考虑,缺乏对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的把握,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将越来越大。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态,就很难走入社会迎接挑战;在工作中遇到些许困难便会一蹶不振,甚至走上偏激道路。

想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保障教育有效性,各高校必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解决当代学生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展开教育,以保障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篇(3)

关键词 高校网球 教学方法 改革 创新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网球运动以其独特魅力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并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的网球运动起步较晚,所以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这阻碍高校网球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探讨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对提高高校网球教学质量,推广网球运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特点

(一)个性化。在传统网球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得学生对网球运动兴趣索然,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因此,在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方面的发展,依据学生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网球基础水平,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现代化。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教师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网球技术,但是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单纯依靠讲解和示范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才能跟上网球运动发展的步伐。例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强大、视听效果极佳的优势,使学生可以从全新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网球运动,掌握网球运动的各项技术。

(三)开放化。虽然高校网球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但是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秉承开放化的理念,既要在传统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又要做好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实现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从而使教学方法更贴合教学的实际需求,真正发挥其在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二、高校网球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网球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术,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网球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依据网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对网球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将教学内容融入多样化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在高校网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网球运动的基础上掌握网球技术。例如高校网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网球比赛录像,通过视频回放帮助学生将技术动作分解,并依据学生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学生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提高网球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消除机械练习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

(二)因材施教法。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和网球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这些差异,仍然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因此,高校网球教师需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为学生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充分参与到网球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让所有学生从网球教学中学有所得,提高网球教学的质量,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探究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直接告诉学生解决的方法,帮助学生妥善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将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对网球运动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法,为学生布置适当难度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球运动的魅力。

(四)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是指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创设丰富多样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获取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从心底爱上网球运动,主动参与网球教学活动中,实现提高网球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校网球教师需要从两个方面实施情感教学法:一方面,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细腻的情感和教学风格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网球教学中获取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将其体现在网球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网球运动带给自己的变化和体验,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经典的网球比赛和介绍网球史上的传奇人物等,让学生认识到网球运动蕴含的精神,感受到网球传奇人物的人格魅力,并从中汲取学习网球的精神力量。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网球教学方法上,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网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顺利完成高校网球教学任务与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10-01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目标。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音乐教学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但是从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当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影响着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现代化的高校要积极对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应对策略才能提升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从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整体状况来看,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素质较低

高校音乐教师素质较低是造成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许多的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缺乏足够的重视,只进行主观意识教学;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从而造成高校音乐教学枯燥无味;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二)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是影响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应该以实现音乐教学的教学目为依据进行设置,以最合理、科学的设置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目标。但是在现在的高校当中音乐课程往往作为选修来课设置的,这种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都较短,而且还存在人数的限制。这种不科学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严重阻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音乐教学方法单一

音乐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高校音乐教学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音乐理论教学和音乐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在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当中还是较多的运用传统音乐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对音乐创作的技巧进行理论教学;对音乐表演的相关技能进行讲解。

所以现在高校的音乐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只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主学习,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实践能力较弱。

二、高校音乐教学弊端的改革策略

针对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常见弊端,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素质

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作为现代的高校音乐教学,要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素质。第一,高校要对高校的音乐教师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素质;第二,要加强交流学习。高校教师教学素质较低的院校要加强与教师教学素质较高的高校的交流与学习,通过交流与学习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素质;第三,要加强高校音乐教师的队伍建设,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高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进行科学的音乐课程设置

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不合理是影响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各自高校的特点制定合适的音乐课程设置,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科学的高校音乐课程体系。同时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特点设置更为合理的音乐课程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要求。只有建立了更为合理的、科学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才能为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丰富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单一是造成高校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新型的高校音乐教学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方法。丰富的高校音乐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以前传统教学方法中灌输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加强运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与老师进行沟通,从而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同时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小结

高校音乐教学对高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学要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合理设置音乐课程等方面对高校音乐教学进行完善,才能真正的提升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28-01

教学质量是高校根据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水平的体现,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反映。这就集中反映了教学质量的综合性特点。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以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要揭示其规律,更好的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就必须保留和借鉴其历史材料。这就为高校档案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以推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高校教改档案建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2001年9月28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可以说是高校生存发展的时代分水岭。因此,加强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是各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决定各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高校教改档案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不可小觑,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一,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历史性资料。高校教改档案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珍贵资料,一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凭证,二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如实记载。它可以真实地反映各学科人才培养的情况,保存着教学改革工作的得与失,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材料,以调整教学改革的思路,深刻认识教学改革的本质,从而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保证教学改革能够取得实效。

第二,借鉴教学改革成果,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前进。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在推进教学改革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从中总结教学改革的得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的前行。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广泛继承和充分利用前人已有的教改成果。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需要有基础的,是要继承和积累的,而这些有一部分是教师自己可以做的,但有一些是需要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对于后者,教师必须通过档案文献资料以充分掌握前人的成就,了解当前教学发展的新动态、新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减少弯路。多少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

第三,实现教改档案资源共享,体现教改档案价值。

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时代,资源共享已经成为需要。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档案资料共享是档案工作的重要一环,更是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档案馆应该以多种形式快速、准确、完整地档案信息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提供及时的服务,满足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益,实现教改档案的巨大价值,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

二、高校教改档案建设的特点

高校教学改革档案的建设,是真实的记录高校教学改革历程的,真实性就成为高校教学改革档案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教学改革档案就要真实记载高校教学改革的发生、发展、成果取得及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高校教学改革档案建设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涉及面广,有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校的教育理念,科研开发和利用等,其系统性、复杂性、全面性特别突出,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学改革档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教学改革的突出内容就是与传统的不同,因此,高校教学改革档案建设还体现在创造性上。改革就是全新而不是对旧的改良。高校教学改革应该是创造性的,因此高校教学改革就应该不断探索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在高校教学改革档案建设中,收集整理教学改革档案时,就要认真挑选出那些具备创造性的材料,以为促进教学改革工作报务。

三、高校教改档案建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坚持“三纳入”“四同步”的原则。

把档案建设纳入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管理范畴和教师岗位职责;把档案工作与教改项目的申请、立项,检查验收,成果的鉴定、申报同步进行。如前所述,高校教学改革档案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因此,为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确保教学改革档案的建设质量,馆员必须注意教学改革工作的各环节,充分做好“三纳入”“四同步”的相关工作,必须注意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学改革档案建设的衔接,以更好地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真实的材料。

第二要做好高校教学改革档案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因此,高校教学改革档案建设的目标,一是要在科学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以作为教学改革构想的论证性材料。二是要全面收集、科学编纂教学改革信息,为教学改革提供全面科学的服务,进而推进教学改革的科学实施。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师范学院

篇(6)

在大学教育逐渐变成了大众化教育而造成学生良萎不齐、差异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给专业教学带来新挑战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教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桥”和“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始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受到教师教育观念、管理方式以及社会氛围等因素影响,教学方法创新难有实质性推进。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1观念启动—树立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教育的创新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重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方法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科学合理的理解和意识的树立,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创新指的是教学力一法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立足于现有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有教学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在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同时,在培养思维方式上也具有重要的独立价值。目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知行结合等教学原则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方法的改进。高校教学方法创新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相配套,并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真正树立。

2素质撬动—提高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靠于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谦虚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并具备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穿针引线的支持能力。教学改革是社会变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代教师要深刻感知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教师要本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每个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和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掌握创造思维方法,提高管理能力;教师应该拓宽专业知识面,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而且还有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新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当前教育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在教学中,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法,敢于提出和运用新的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使其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把不断学习的新知识及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如果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学会运用自我归纳概括能力并参考有益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冷静正确的处理,以谋求教学理论的发展。

3管理推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目前高校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回报率低;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利;教学方法创新难以获得立项等问题。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及实践尚未形成一种氛围,还处于一种教师个人自行摸索的阶段。高校应营造一个适合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大环境,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与良好的创新环境离不开的。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十分重要。营造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所需要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的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支撑条件问题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教学管理中大学教学应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同样地,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因此高校管理中,在进行职称、业绩评定时,应处理好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关系;理好岗位津贴与课时酬金分配的问题;教学方法创新的资金支持问题;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及活动不健全的等问题,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4硬件促动—应用现代教学技术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42-02

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学生认识活动的组织和控制方法,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系统地学到知识技能的途径。在高校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更切实的提高授课质量,肯定是每一位教师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既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问题,同时还涉及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体现教师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一、要用现代教学观念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导,也是决定教学方法选择的关键。为确保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与合理,教师必须对师生关系、对教学、知识、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必须确立现代的师生观、教学观、知识观和学习观。

(一)师生观

师生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伦理意义上,教师是长者,学生要尊敬教师,教师要爱护学生;人格意义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尊重;知识意义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并不意味着在知识点上教师永远是权威,高校更是这样。因此,高校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是平等意义上的共同探索知识的合作者,在知识的探索中不存在“上下尊卑”的分界线。

(二)教学观

高校课堂教学,除了培养知识和技能,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体味知识的发现过程;要让他们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确立求索知识的正确态度,培养探索知识的进取精神。因此,传递知识不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和反思知识,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保护与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观

人们通过多年改革与探索,已经深刻认识到:书本理论只是知识的一种描述形式,并不代表知识的本来面目。活动和体验、经验与理解、交流与建构都具有知识的意义,甚至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高校本来就是思维聚散碰撞的中心,是解放思想、创新知识的发源地。因而,高校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求知欲望的强烈性,而且还要正视新时展变化给学生思想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高校教师必须要破除权威,要勇于引领学生以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解读和创新大学知识。

(四)学习观

就学习的根本意义而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结果的责任承担者。教学的本质是向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是教学生如何学。根据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解释与研究,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可以通过主体的自身反思和实践体验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社会流来实现。为此,高校课堂教学方法就要多设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多设计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反思与体验。这对于改变高校课堂教学现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二、运用教学方法设计的有关理论,科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应围绕一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手段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要采用的策略、方法及其组合。教学方法设计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内容和规律。教学方法的选择并非完全凭主观意愿、个人嗜好,而是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设计也就不一样。对于教学方法设计直接起导向作用的是由总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分解出来的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既包括传授知识方面内容,也包括发展认识技能、认识策略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教学目标的落实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方法设计。为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目标分类知识,把总的、较为抽象的目标和教学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进行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

(二)要依据教学内容

不同学科和专业,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设计,因为不同学科和专业有其各自特点,学生在掌握这些学科、专业知识时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差别。如理工科课程要求使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及实验、实验作业等方法,而在人文学科中则较多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学科时,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即便是同一专业学科,也应针对每一次授课的不同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方法设计。

(三)要依据学生的特点

教学方法设计会受到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知识条件的制约。相对来说,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自学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心理水平,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求知欲。因而,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考虑不同类型学生智能及特性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

篇(8)

下面我们对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1 任务驱动法的定义

所谓“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具体任务为基础,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巧妙的把教学内容设计在各种任务中,要全程把握整个教学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任务。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2 任务驱动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任务驱动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3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教学中的优点

任务驱动方法是符合高等学校培养方案和培养政策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有着诸多优点。例如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的能够“学以致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去发现,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自己能够针对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学生脱离对教师的依赖性,能够自主的完成任务,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等。

4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教学中的缺点

任务驱动方法在高等学校中实施也有其相应的缺点。例如如果这种教学方法管理不严,会出现某些学生上课不认真,甚至上课打游戏,最终导致什么都没学,反倒不如普通“填鸭式”教学方法吸收掌握的多;如果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会出现发现不了学生操作的亮点,不能对学生进行实时点拨,只注重学生对任务完成的结果,一味的让学生反复寻找一些简单任务的答案等等现象。

5 任务驱动法在高校教学中的难点

任务驱动方法在高等学校中实施还有其固有的难点。目前普遍存在于高校的任务驱动方法有以下两个难点:

篇(9)

关键词 高校 足球教学 自组织功效

作为一项全民性的运动,足球运动的入门要求相对较低,但这种运动的技能提升难度相对较高。由于我国高校以往的足球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需求、教师能力等要素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可以通过自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优化高校足球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一、自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

就高校足球教学而言,为了保证自组织教学方法功效与作用的发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几种原则进行:

(一)学生自组织能力培养原则

从我国部分高校足球教学中自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可知,某些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足球基础较差、对足球不感兴趣等原因,表现出较低的自组织水平。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自组织方法优化足球教学质量作用的发挥。对此,高校需要对学生自组织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1]。

(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原则

教师是影响自组织教学方法应用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加以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学与自组织教学方法、自组织理论相关知识、与其他教交流等方式的应用,提升自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进而促进学生足球技能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教师与学生合作原则

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而言,与自组织教学方法应用有关的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因此,自组织教学方法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常常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为了保证足球教学质量,学生与教师需要进行通力合作,共同解决足球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

二、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自组织功效分析

从整体角度来讲,高校足球教学中的自组织功效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促进学生掌握与应用足球技能功效

高校足球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增加学生掌握的足球技能数量,并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应用水平。从我国目前各大高校的足球教学可知,由于足球技能本身的学习难度较高,因此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常常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足球教学提升了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在这种背景中,分化现象对学生足球技能学习产生的影响被有效削弱,学生能够按照合理的规律逐步完成各类足球技能的学习。由于自组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较强,因此自组织训练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应用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讲,由于学生可以从足球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因此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会发生相应提升。当这种变化作用于后续足球教学活动时,会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热衷学习足球技能的良性循环[3]。

(二)教师职能发挥与观念优化功效

教师是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之一。从我国目前的高校足球教学可知,部分教师存在轻视足球教学的不良观念。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本身的职能并未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发挥。相比之下,自组织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高效足球教学自组织方案的设计和调整,促进了自身教育职能的发挥。从某种程度上讲,自组织教学引发的这种变化会对教师的不合理教学观念产生相应的优化调整作用。

(三)学生主动性、自律性提升功效

在自组织足球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存在感相对较弱。学生对相关足球技能、足球知识的学习通常是按照教师预设的自组织方案独立、合作完成的。由于学生在足球教学中的地位发生显著提升,他们完成学习目标的兴趣、主动性也会发生相应提升。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与自组织教学方法的联合作用会起到提升学生自律性的效果。

(四)促进学生良性发展功效

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而言,大学生在身体素质、足球技能、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极为明显的优势。如果高校足球教学所使用的方法并未契合大学生的上述特点,则会对最终足球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与传统教学方法,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组织教学方法更加尊重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足球基础与学习能力。基于上述要素获得的自组织教学方案与学生学习偏好、需求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水平。因此,在这种足球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自组织的促进学生良性发展功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4]。

三、结论

就高校足球教学而言,自组织教学方法的功效主要包含促进学生良性发展、提升学生主动性与自律性、优化教师不良观念等。为了保证自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质量,应该注重学生自组织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合作等原则的遵循。

参考文献:

[1] 史跃峰.高校足球教学中自组织功效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

篇(10)

引言

基于对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了解,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具有科技含量高、教学内容难度大以及教学针对性强的特点,在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采取混合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为整个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应当结合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及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混合教学方式,使整个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

1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方式的内容

所谓混合教学方式,主要是结合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整个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保证课堂教学在教学氛围、教学全面性和教学效果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通过应用混合教学方式,扭转了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局面,使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有力的支持,在教学针对性和教学全面性方面得到提升[1]。混合方式的应用,对整个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混合教育方式尝试着将多种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教学创新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目前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应用混合教学方式是必然的趋势。结合当前高校教学实际,混合教学方式对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对混合教学方式的了解,混合教学方式既包含教学内容的融合,同时也包含教学方法的融合。混合教学方式的应用反映出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实现了全面创新,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见,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应当对混合教学方式的内容进行细化,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的形式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要保证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在落地实施中能够得到混合教学方式的有力帮助,从而推动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发展,为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方式的实施

2.1课前阶段

在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中,课前阶段是重要的准备阶段,在课前阶段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并设计出教学方式的融合模式,将分组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方式混合在一起,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特点制定教学方式,使整个教学方式能够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融合,在教案当中突出教学方式的融合特点,使混合教学方式能够在全面性和准确性方面达标,能够针对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予以有效实施[2]。基于高校教学的特点,混合教学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按照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做好应用,其中在课前阶段,应当从准备教学内容、编写教案、确定教学方法以及梳理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使混合教学方式能够形成对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课前阶段的有效准备,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准备,使高效多媒体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以满足课堂教育需要。通过完善的准备和细节方面的把控,使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在课前准备阶段能够实现预期目标,提高课前准备的完善性,保证课前准备能够达到教学要求。通过这一方式,使整个混合教学方式在落地实施中能够得到细化,保证混合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实现预期目标,避免混合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内容针对性不强和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

2.2课中阶段

经过课前准备阶段,在课中阶段需要将混合教学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内容重点做好分组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的融合,使这三种教学方式能够通过课堂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形式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检验混合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通过记录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反馈混合教学方式的特点和混合教学方式的不足,对于调整混合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混合教学方式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混合教学方式由于涵盖的教学手段多,在具体实施中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调整,使整个课堂教学能够在宽松的氛围下落实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在教学中能够围绕着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关注点开展教学,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因此,通过混合教学方式,能够保证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在课堂教学阶段获得更多教学方法的支持,在整个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取得积极效果,并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使整个课堂教学能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教学目标落实中满足教学需要。

2.3课后阶段

在课后阶段需要对混合教学方式进行复盘,根据记录的教学信息,检验混合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是否满足教学需要。如果存在瑕疵,需要对混合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将分组教学、探究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划分,以提高混合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满足混合教学方式的应用需要。因此,做好课后阶段的复盘以及课后阶段的调整,是混合教学方式应用当中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对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课后阶段往往被忽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应当对课后时间予以充分利用,应当在课后阶段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制订专项复习计划,对课堂中学习到的内容展开全面复习,并总结课堂知识、掌握教学规律,按照课堂复习要求开展复习工作。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在课后复习阶段熟练掌握课堂知识,并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延伸课堂教学范围以及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在课后阶段有效应用混合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后阶段的复习效果和满足复习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根据课后阶段的特点以及课后阶段的教学实际,推动混合教学方式的应用,使混合教学方式能够成为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和课后阶段复习问题的重要手段。

3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方式的评价

3.1教学效果评价

在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方式应用中,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能够检验混合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和混合教学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对整个教学效果的评价,混合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凸显,整个混合教学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课堂教学需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整个混合教学方式在应用中实现预期目标[3]。基于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教学效果的评价至关重要。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能够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作出评价,同时,也能够对混合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使整个混合教学方式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能够按照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对教学结果的关注,能够使整个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在实施中得到更多的支持,保证混合教学方式能够成为推动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持手段。由此可见,通过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能够掌握混合教学方式的特点以及混合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整个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提供有效的评价手段。

3.2教学创新评价

篇(11)

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正好位于教师和学生中间,是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手段与方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体育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教学任务,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教学工作的更好实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方法越正确,则体育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够在课堂上传递更多的体育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一、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应用一些新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沿用语言法、直观法、预防与纠错法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便是重视教师在现实教学中的地位,认为只有严格教学过程,严密教学设计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教学任务。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可厚非,实际上,新课改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借鉴像发现法、合作法、问题法等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这些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便是注重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来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体与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新课改后新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比较符合时下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虽然这类教学方法尚不能被更多的体育教师所接受,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竞争能力,则需要现实的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下的体育教学。

二、结合游戏,愉快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在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中没有必要加入游戏的成分,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再加入游戏的成分显得较为童稚,不适合学生的需求。但是殊不知这个想法其实并不准确,适当地在锻炼中加入游戏的成分,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练习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将原本被动的体育锻炼变成主动探究,让愉快的感觉催动学生更好地进行锻炼。教师可以将一些锻炼内容添加到较为复杂的游戏中,不要让游戏显得太过于童稚,而要让游戏和体育锻炼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促进集体意识、探究精神等品德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火线穿越”的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一个冲入火线,营救战友的战士,将不同的体育项目设置成各种关卡,看看哪一个学生能够在最快的速度中通过全部障碍;如可以用五十米障碍跑来考验学生的敏捷性和速度,用翻越球网或匍匐前进来考验学生的攀爬能力如何,用挪移一定重量的障碍物来考验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臂力,也可以设置一些需要群体一起完成的练习,如着蒙眼,在战友的帮助下过障碍物等,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设置游戏关卡时要花更多的心思,既要让游戏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快乐的感觉,又要避免过于娱乐化。

三、合理设计,倡导快乐教学

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现实需要。比如篮球,战术内容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如运球技术。至于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相关运球技术,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可以只作为介绍内容。而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必须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利用变化莫测的战术吸引学生。这类教学方法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篮球课。篮球之所以风靡世界,与它多变的战术有直接的关系。在比赛中队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位置的变化、相互之间的配合等等都使比赛瞬息万变。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践行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与方法,需要各级各类高校体育教师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教法革新,主要为: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应用一些新式教学方法;结合游戏,愉快教学;因材施教,成功教学;合理设计,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