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现代特色农业概念和发展情况
现代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将区域内特有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代特色商品的农业经营方式。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区和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共有各类农作物46种,其中23项优势农业资源占据陕西省第一位。随着榆林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带等“四区一带”产业布局的逐步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已呈现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仅仅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而没有配套政策措施和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仅仅是一句空话。近年来,中省市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专题规划等政策保障措施促进榆林特色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此外,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榆林市鼓励和协助本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榆林已扶持三家特色农业企业在上海股交所挂牌。
(二)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现状和特征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农牧交错区域,不仅有广袤的黄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沙地资源,非常适合现代农业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正在成为继八百里秦川之后陕西第二大粮仓,农业产能和农民人均收入稳居全省前列。2014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476.40公顷,其色产业规模覆盖面积达到80%;2014年榆林实现农业总产值134.78亿元,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2014年榆林农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其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50%以上。
1.现代农业主体不断壮大,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作为现代特色农业主体的主力军,榆林市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70个,农业经营主体居全省第一。此外,榆林还是全国唯一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整市推进的地级市,目前纳入追溯系统管理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123家,占全省总数的80%。从最初的示范带动到集中推广,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在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末共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8个,其中省、市、县级分别为40个、56个和91个,基本实现了县区全覆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也于2013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于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各类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35家,形成基地45万亩,实现总产值23.9亿元。
2.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势头强劲,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凸显
依托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榆林已打造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名优农副产品,初步形成了榆林山地苹果、榆林羊肉、榆林红枣、大漠蔬菜、榆林马铃薯、榆林小杂粮等六大公共区域品牌,27个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晋档。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份额明显,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大,其中红枣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羊绒初加工产品占全省市场份额的4/5,羊肉占全省市场份额的3/4,“大明绿豆”占日本绿豆市场份额的1/3,现代特色农业逐步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3.农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由单一化的政府投入向多元化社会融资转变
在“三农”投入方面,榆林政府每年将新增财力的30%用于“三农”发展,从2009年开始,省市共筹集3亿元设立了现代农业专项资金,促进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和产业集群的建设。2014年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深化金融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框架协议,授信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此外,随着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榆林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在非农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市场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园建设、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上敢于大手笔投入,多元化社会资本的注入有效助推榆林现代农产业发展。
二、支持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继续强化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为本土金融机构,一直是“三农”信贷投入的主力军,截至2014年末,榆林涉农贷款余额1001.72亿元,其中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达444.45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44.36%,主要投向农林牧渔、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等,有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二是加强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准金融机构支持。自2008年榆林成立首家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的民间信用中介平台-神木惠民小额贷款公司以来,全市已经陆续成立65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64.52亿元,其中支农、支小贷款约占全部贷款的2/3,有力满足了“三农”和“小微”的贷款需求。
(二)逐步完善农业投融资体系,助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随着近期国际能源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榆林积极转变原有能源经济一枝独秀的发展方式,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始从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撤出,转向投资现代特色农业,建立了以各级财政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投入机制。例如:府谷煤炭行业巨头高乃则投资兴建了高庄则现代农业园区,靖边县石油老板投资建设了10万头生猪场,知名企业羊老大公司也开始投资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在多元化社会融资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协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融资,逐步设立园区中小企业特殊联保贷款体系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解决由于农业企业弱质性面临的资金难题。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带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1998年,米脂县的“孟岔模式”开启了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序幕。通过多年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特点、可供借鉴的典型模式,例如定边县西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榆阳土地细碎化整合模式”、神木县尔林兔镇农户耕地互换规模经营模式等等,使“条条地”变成“整装田”,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榆林市农村土地流转从最初的互换和转包逐步发展为转让、出租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92万亩,占全省流转面积的32%,占据土地流转面积全省第一,主要流向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特色农业化发展。
(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建设,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着力打造现代农业“500强”———重点建设“百强现代农业园区”、“百强龙头企业”、“百强家庭农场”、“百强专业合作社”和“百强一村一品示范村”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园区引领、推动和示范效应,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加强金融支持现代特色农业的政策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区域资金集聚力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型经济的资金积累优势,引导政府财政和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品种开发等用途的投入,拓宽对农业产业投资的渠道,提高对农业产业的投资比例,为引导其他资金进入农业树立导向。二是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平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将涉农信贷业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行专项监测。此外,还要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加大对信用优良农村经济主体的授信额度和支持力度,通过改善当地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解除金融机构信贷的后顾之忧,增强区域信贷资金集聚力。
(二)加强融资渠道建设,增强融资选择的多样性
首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在信贷、担保、审批、防控等环节,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其次,要引导、规范和管理工商业资本和民间借贷行为,通过正确引导工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向现代特色农业投资,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推广、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服务。最后,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建立,同时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设立中小金融机构,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
(三)财政金融合力设立专营机构,提升投资现代农业的信心
农村金融投资公司是立足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将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相结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新型金融组织。通过农村金融投资公司的平台,既能够引领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向现代特色农业,又可将财政支农资金集中运作,通过资本投资和运营平台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助“杠杆效应”,实现财政资金、金融融资和产业投资的良性互动,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健全保险体系,解除现代农业的后顾之忧
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区别于传统的商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村产业主体支付小额保费为基础,实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一方面能及时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村产业主体损失;另一方面有效解决商业保险趋利性强、覆盖面窄的问题。此外,以农村关联主体间互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农业担保基金,并向上逐级建立再担保机构,通过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为区域内以乡镇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村产业主体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业融资中无担保和担保不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锐,杨鹏亮,盛瑞.榆林市农业产出增长动力来源寻找[J].榆林学院学报,2015(5):66—70.
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加大引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走出一条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新路。如今,全区农业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分散走向集中、从粗放走向集约、从自给走向市场的精彩嬗变。
园区聚力:
铸造农业发展火车头
六枝特区的农业园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
2011年,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批准建设,属市级农业产业园区。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3月,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被贵州省列为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属全省“5个100工程”建设项目。
2014年,六枝特区新增3个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即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北部库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月亮河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2015年1月,生态高效茶叶示范园区(区级)、新华高山生态茶叶经济示范园区(区级)、江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市级)晋升为省级一般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六枝特区内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增加至7个。
近日,笔者走进郎岱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在阿乐村蔬菜基地所在地郎岱阿乐村,尽管天气寒冷,仍见已吐绿的蔬菜在“张嘴”呼吸新鲜空气,绿油油的一片惹人喜爱。
在宜枝魔芋加工厂,工人们戴着口罩、手套不停地分捡刚生产出来的魔芋胶……
在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花卉品种琳琅满目,各种颜色把寒冷的冬天装扮得分外妖娆,还有一株株果树在寒风中茁壮成长。园区在一年时间里种植车厘子1.6万亩、玛瑙红樱桃4000亩……当地干部说:“随着园区发展,六枝特区四季水果、蔬菜的供给将继续不断,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输送基地。”
大用园区管委会主任张远斌介绍道:“大用园区建成后,可带动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带动4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宜枝”魔芋、精品水果、蔬菜是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仍是六枝特区农业发展的重头戏。预计到2018年,六枝特区养殖业将实现年出栏商品猪30万头、肉牛20万头、肉羊10万只、家禽500万羽。
在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及六盘水“3155”工程的指引下,六枝特区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从量和质上打造特色农产品。目前,全区园区建设已形成“三足鼎立”态势,囊括全区18个乡(镇)、4个社区,基本形成“一园区一特色”、“一园区一模式”、“一园区一市场”。
据统计,2014年,六枝特区内现有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完成投资31.7195亿元,占任务数16亿元的198.25%。其中,六盘水郎岱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11.52亿元,占任务数5亿元的230.4%;大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完成投资7.888亿元,占任务数4亿元的197.2%;北部库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7.177亿元,占任务数5亿元的143.54%;月亮河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5.1345亿元,占任务数2亿元的256.73%。
园区建设的齐聚发力,有力地拉动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向前推进。
龙头链接:
形成农业发展加油泵
如果说园区是拉动农业发展的火车头,那么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形成农业发展的加油泵。
在六枝特区堕却乡朗树根村,村民龙云海正在为太子参锄草。龙云海指着不到三分的土地说:“去年这块地挖了三百多斤太子参,收入3600多块钱,比种庄稼划算多了。”
种中药材能致富,这是当地村民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村民们不敢想的事现在却因为六枝特区道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变成了现实。
六枝特区道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大户领办、流转土地、聘请农民务工的运行模式,通过订单种植、技术保障、保价回收,让利农户,扶持农户,确保农户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很多村民积极土地流转“退粮种药”,促进了收入的增加。
2014年,六枝特区有19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第十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8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省级8家、市级30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25个。
在农业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如核桃产业以圣核公司为龙头,在箐口、堕却、梭戛等乡镇发展核桃种植近万亩;猕猴桃产业以天地人和公司为龙头,在郎岱现代农业园区种植猕猴桃0.7万亩;特色经果产业以大禹王公司为龙头,在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种植车厘子1.6万亩;茶叶协会带动茶叶种植3.8万亩……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有力地提升了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数量,极大地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步伐。据统计,2014年,全区共流转土地29.81万亩,建成产业基地39.07万亩,发展规模养殖场87个。
市场撬动:
打通高速发展大通道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关键的是发挥市场的撬动作用。
岩脚面是六枝特区知名特产,如今在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与岩脚面一样的,还有富硒茶、牛场辣椒、绿壳鸭蛋等,这些产品每一样都是现在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毛口乡,已建成的4个绿壳蛋鸡养殖场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买绿壳蛋。江码头柏记农家乐的老板娘陆志兰笑说,“很多外地游客专程要来店里品尝‘炒绿壳蛋’这道菜,连带着饭馆的生意都越做越好。”
岩脚面、富硒茶、牛场辣椒、绿壳鸭蛋等每一件绿色产品,都是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不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还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截至目前,全区获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个,省著名商标11件。
六枝特区农业产品凭着“绿色生态”知名品牌,除通过各大超市进行销售外,还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落实
近年来,贵州认真落实中央农机补助政策措施,连续三年在85个县(市、区、特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推进1431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严格落实实施购机补贴,三年新增购置各类机具72.2万台套,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2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19.8%。依托阳光工程等技能培训,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良种良法和技术推广为抓手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实施1200万亩粮食增产工程、265个粮油高产创建、马铃薯专项等重大项目,因地制宜发展酒用高粱、薏仁米等特色杂粮,提高粮油生产科技水平和综合效益。“两杂”良种普及率达到100%,水稻两段育秧、玉米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达到100%。大力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建设,抓好“菜篮子”产品项目实施,加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增强供给能力。
(二)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各地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各项工作组织有序,稳步开展。一是春耕农资储备充足。农资储备除农药外均快于上年同期,杂交玉米种、化肥、农膜销售快于上年同期,杂交水稻种、脱毒马铃薯种薯、农药销售慢于上年同期。杂交水稻种、杂交玉米种、脱毒马铃薯种薯、化肥、农膜和农药储备量占需求量的86.5%、88.2%、91.1%、72.1%、78.6%和55.5%。二是春耕春播进度较快。犁田同比快4.3%,犁土同比持平,春播除烤烟育苗可栽大田比上年同期慢外,其他作物种植均快于上年同期,其中马铃薯、玉米和蔬菜比上年同期快8.1%、6.6%和2.6%。
(三)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贵州省碧江区、松桃县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雷山、瓮安、遵义县选择在部分乡村点探索经验,贵阳市所辖十个县(市、区)均已开展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已突破500万亩,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分别为24个、390个,村级服务站(员)约2600个,为规范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
(四)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贵州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规模生产为基础,以农业园区为辐射,促进产业联动发展,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化道路。扩大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面积稳定增长,在“突出发展牛羊,稳定生猪生产,积极发展家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思路引领下,生态畜牧业不断壮大。大方的辣椒、中药材,罗甸的火龙果、库区鱼,兴仁的薏米,湄潭的茶叶,都成为声誉卓著、势头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2013年,全省茶园面积610万亩,规模全国第一;果园面积500万亩,火龙果面积全国第一;薏仁米产量全国第一,辣椒生产、加工规模和油辣椒制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五)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
贵州省加强全省各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统筹管理,以巩固提高为重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招商引资,深化银企对接,多渠道化解园区投入瓶颈。加快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投融资、科技、人才、信息、土地流转等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园区主导产业和经营主体。目前,已有1253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74家,规模以上企业549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家,园区从业农民194.5万人;园区招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签约项目644个,到位资金132.5亿元;建成种植基地354万亩,完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等“三品一标”产品认证271个,认证面积240万亩。
二、贵州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做法
全省各地紧密结合产业基础、资源特点和市场条件,在推进山地特色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探索了许多新路子,形成了不少好做法。
(一)实施“5个100”工程
为了全力打造重点发展平台,培育加速发展、转型发展的增长极,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集中打造“5个100工程”,具体内容包括: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2013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5个100工程”建设政策措施的意见》(黔府发〔2013〕15号),从土地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环保政策、人才政策等多方面支持“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为全省发展集聚更多要素、积蓄更多能量。
(二)推进185工程
185工程是贵州省黔南州在2009年提出的一项助民增收工程,基本思路是鼓励各地采取各种措施,使不同质量的耕地在一个生产年度内产值分别达到1万元、8000元和5000元以上。经过5年来的探索实践,该工程在提高单位产出,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产生积极成效;经过几年的发展,“185工程”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拓展和提升,在内涵方面,单位面积产值逐步向单位面积效益转变,从亩产值1万元、8000元、5000元向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8000元、5000元转变;在外延方面,由最初的耕地扩展到坡地、林地、水面、棚架等。这一做法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试行“双带”创业活动
“双带”创业活动是贵州罗甸县2013年启动的一项促“三农”发展的举措,主要是鼓励干部群众带资金、带技术深入农村,发展农业,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一年的实践证明,“双带”活动吸纳了农业人才,参与创业人数已达104名,其中机关干部84人,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等20人,共领办了75个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500多名农民就业。聚集了发展资金,“双带”人员投入农业的资金少则5万元,多则30万元,总额已超过1000万元。集中了生产用地,新建了一批种养殖基地,其中艾纳香、水果、中药材、蔬菜新增种植面积分别为11000多亩,3000多亩、1500多亩和350多亩;猪羊存栏新增1955头,禽6万羽。“双带”活动有效提升了罗甸农业的发展规模、标准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了专业合作社数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经营效益。
(四)狠抓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大方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一是科学谋划,力推品种优质化。通过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主推甘蓝京丰一号、番茄中杂9号等优势品种,确立了一年三熟的高效种植模式。二是强化管理,狠抓生产规范化。制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范,免费为农民提供秧苗、复合肥和配置好的农药,建立了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和田间生产档案制度。三是培育主体,实现经营规模化。整合“三江源”建设等多渠道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推进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四是紧盯市场,力促营销品牌化。引导农民强化品牌意识,集中打造蔬菜知名品牌,努力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经过多年努力,大方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0.2万亩,总产量90.6万吨,亩均蔬菜收入不低于8000元。
(五)探索向山要地的突围之路
在人多地少及石漠化严重的双重制约下,贵州省大方县坚持“三少一无”(耕地少、林地少、房屋拆迁少,无基本农田)理念,提出向山要地、削峰填谷、依山就势,在山地丘陵和石漠化地带建设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毕节试验区同心食品药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44km2,其中,丘陵、石山、沟壑面积980公顷,约占70%。通过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解决了“地从哪里来”的难题,在山区创造出了“梯田产业”和“梯田园区”的经典神话。同时建园时,把平整场地得到的石头进行砂石加工,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收入。向山要地缓解了征地矛盾,降低了拆迁成本,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建立了重视土地利用效率的理念,把环境低污染和土地资源低消耗作为企业准入门槛。这一做法不仅破解了用地难题,还降低了建设成本,实现了园区建设的生态化发展。
三、调研中发现问题
(一)农业生产资金短缺情况普遍
一是水产养殖户缺少生产资金。由于饲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一个养殖季,每户渔民用于购买饲料的资金少则50万元,多则过百万元。很多渔民的房屋和土地属集体土地使用权无法进行抵押,由于贷不到款,没钱买饲料,很多渔民不得不将尚未养大的鱼脱手贱卖,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这些渔民迫切的需要短期贷款(年初贷款年底还)支持。
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缺少原料收购资金。鲜辣椒每斤1.4元,干辣椒每斤8元,如收购1000吨就需要近2000万元,从农民手里收购又不能打白条;加工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小,贷款抵押额度有限,流动资金短缺就成了加工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二)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有待加强
大方县政府出台政策,对获得省级名牌的企业,分别由县政府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大方县琼芳食品有限公司已获得两个省级名牌产品,但申请奖励资金始终得不到落实。遵义县龙泉食品工业园招商引资时,明确提出入园企业在南白镇的,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按4.0元征收,在龙坑镇的按2.4元征收,但到了2014年,县政府提出要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将南白镇和龙坑镇的土地使用税统一提高到10元/平方米,企业难以承受。
(三)农产品加工水平亟待提升
贵州大方、遵义等辣椒主产区,由于缺少烘干设施设备,收获后很难及时晾干,辣椒霉变腐烂现象严重,产后损失率高达20%以上。罗甸、大方等水果、蔬菜主产区,由于缺少预冷、冷藏等设施,果蔬收获后农民只能低价贱卖,否则时间长了,可能全部烂掉;蔬菜常温运输途中,内部温度常常达到40~50℃,到达目的地就损失1/3,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污染。辣椒加工制品仅有辣椒干、辣椒面、油辣椒、糟辣椒、泡椒等几类产品,产品类型单一、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突出,企业间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现象十分普遍。
四、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农业资金短缺、政策落实困难等问题
一是针对养殖业生产周期长,饲料等生产资料投入大的特点,推行以饲料加工企业为担保人的贷款模式,养殖户贷款拿到的是饲料,饲料企业拿到的是银行贷款,养殖户和饲料企业双赢互惠。
二是针对农产品集中上市,收储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的特点,推行货物抵押贷款模式,加工或流通企业把已收储的货物作为抵押物,一批押一批,分批贷款,逐步解决抵押物不足、流动资金需求量大的问题。
三是建立项目、政策后评价制度,定期考核项目执行和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调整不合理、可操作性差的项目内容和政策条款,实现科学决策、持续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一是发展加工专用品种和生产加工专用原料,以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是研究推广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加工增值水平。比如,通过改进和推广技术装备,挖掘农产品开发利用潜力,改变低水平加工的状况。以辣椒为例,仅辣椒红色素一个产品,我国每年需求量就高达2000吨以上,国际市场需求量8000吨以上,每吨售价高达150万元人民币,比单纯生产辣椒末、油辣椒增值数十倍以上。
三是推行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以油菜籽加工为例,1万吨菜籽粕可以提取浓缩蛋白400吨,天然植物酸200吨,多酚和多糖各300吨,无毒菜籽饼粕饲料3800吨,累计加工产值可达到6亿元,是原料的50倍。我国每年有2亿吨的加工副产物没有“吃干榨净”,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三)培育发展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区域公共品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产业优势。昌邑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挥各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带动作用,在项目、资金支持上向合作社倾斜,立足“特色”抓“产业”,并逐步引导主导产业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方向发展,促进优势产业集群。2012年全区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100公顷,超级稻种植面积达到了5400公顷,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6万公顷,全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达到了16户。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昌邑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实力。加工能力不断提升。以东福米业、国泰米业、雄霸米业为主的全区粮食加工企业年加工水稻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以吉得利公司、元泰公司为主的全区甜粘玉米种植企业年加工甜粘玉米5000万棒以上;龙头企业不断升级。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及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工作,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户、市级龙头企业2户。
加大项目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生产,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全区已开工建设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共有12项,计划总投资5.4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项,3000万元以上项目10项,目前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
围绕区域资源科学布局,全力打造昌邑区特色产业。昌邑区主导产业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领域,逐步向畜禽产品、农业旅游观光、水产品、食用菌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大农业领域拓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使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2.粮食高产创建有声有色
2012年,全区建立5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田。其中:孤店子镇孤店子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0022亩,桦皮厂镇东胜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0650亩,桦皮厂镇崔屯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1731亩,桦皮厂镇漂洋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2031亩,土城子乡油坊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1115亩,全区落实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田总面积55549亩。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带领农民进行品种结构调整、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昌邑区农水局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2012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全区累计达到79家。
4.农村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农村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2012年5个乡镇主要开展了以乡路绿化、村屯亮化、村屯净化、庭院美化为主题的环境整治活动。全年植树40万株,绿化乡路100公里,共栽植花苗85000株,美化庭院100户,农村主要道路两侧和重点村屯农户房舍周围栽植了花草,环境得到了美化。全区乡镇、村共清运垃圾、残土1000余吨,清理边沟2.4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场3处,扩建农贸市场2处,新修围墙、围栏23000延长米,改造排水设施15000延长米。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4-0030-02
1 岷县农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1 特色产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岷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岷县当归”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建设特色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初步建成了梅川、北路以红黄芪为主的优势产业带,西川以当归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南川、东三区以马铃薯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区域布局明显凸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岷县已发展为年种植中药材1.67万hm2药材专业生产县,其中岷县当归总面积占全国的25 %、全省的40 %、全市的60 %,外销出口量占全国的70 %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岷县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大县。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
1.2.1 标准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通过政府引导建基地,龙头企业建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建基地等多种方式,全县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0.67万hm2;优质商品薯和优质种薯繁育种植基地0.33万hm2,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种植基地0.67万hm2,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企业、农民利益双赢。2006年岷县当归生产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岷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品种为当归。
1.2.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岷县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优化和提升地方特色产业的主攻方向,集中抓好中药材、草畜、马铃薯三大产业的深度开发和加工,延长特色产业链条,培育地方工业体系,重点扶持了岷海制药公司、岷归中药材科技公司、岷当生物工程公司、天容公司、康达公司、岷山方正草业公司、瑞丰公司、金大地精淀粉公司等30多家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
1.2.3 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健全 建成了“中国当归城”和梅川中药材市场两个专业市场,完善了梅川镇马铃薯市场,中寨、西江、茶埠、西寨、闾井等农贸市场。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7个,市场的带动服务功能不断显现,有效解决了生产与市场、产品与销售之间的突出矛盾。
1.2.4 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 2004年,省质监局颁发了岷县当归质量安全,当归生产技术,当归种子、种苗质量三个当归方面的标准。“岷归”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当归GAP基地通过国家认证,岷县蕨麻猪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1.2.5 品牌意营销成效显著 岷县在以“岷归”为主的品牌认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色之乡推荐委员会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岷县当归”、“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岷县蕨麻猪”证明商标,打响了“岷归”、“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蕨麻猪”四大品牌。
1.3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岷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政府扶持、部门指导、乡镇组织、农民(企业)实施的推动机制,从资金扶持、承包用地、协调贷款,帮扶解决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珍稀食用菌栽培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生产片带4个,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5.87 hm2,塑料大棚185.07 hm2,食用菌棚5 hm2,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岷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三是优势产业规模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四是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农民增收困难。
3 岷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对策
3.1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岷县当归”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结构,优化布局,向产业化推进,全面提升中药材、草畜、马铃薯三大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部署,按照“把岷县建设成全国较大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子基地、种苗基地,甘肃南部较大的药源基地”的目标定位,在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建设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示范基地,抓好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和仓储设施建设等工作,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规范生产加工和商贸流通,加快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草畜产业方面,要以实施退牧还草项目为依托,推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全面落实,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积极与科研院校开展科技合作,解决制约全县草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成方正公司岷山红三叶异黄酮提取生产线,提高草产业附加值;按照建设全省养牛大县的目标,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舍饲养殖,着力打造岷县高原牦牛肉、岷县蕨麻猪肉、岷县黑裘皮羊肉等高原有机绿色品牌。马铃薯产业方面,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目标,按照“以马铃薯一级良种繁育和菜用型商品薯生产为主”的定位,在稳定菜用型商品薯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快马铃薯良种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户用马铃薯贮藏窖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马铃薯良种扩繁。
3.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3.2.1 抓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生产 要把基地建设作为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
3.2.2 扶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要制定优惠政策,以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来岷县合资兴办药材和马铃薯加工企业,并扶持当地药材营销大户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大户加快自我积累,扩大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两大产业生产由原料出售型向就地加工增值型的转变。
3.2.3 抓市场、拓渠道 以市场供求态势指导产业开发,以市场营销促进产业成长,加大市场信息建设力度,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信息,提高农业参与市场和抗衡风险的双重能力。
3.2.4 抓标准、创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 借助“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岷县当归”证明商标、原产地标记认证和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在全国各大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大规模、多方位、立体式地进行“打品牌,树形象”活动。
3.2.5 抓服务、促提高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搞行政干预,变直接参与为引导、支持和扶持;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将技术指导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3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1、食用菌。2013年,全县共发展反季节高温香菇5000万袋,黑木耳2000万袋,白灵菇100万袋,鸡腿菇53万平方米,小姬菇200万袋,小平菇150万袋,平菇400万袋,毛木耳60万袋,金针菇50万袋,形成了以香菇为主,多品种发展的生产局面,总产值近13亿元。2、畜牧。2013年,全县牛存栏达37.44万头,其中“夏南牛”存栏28.05万头;生猪存栏42.89万头;山绵羊存栏27.71万只;禽存栏387.47万只;全县牛出栏20.34万头,生猪75万头,羊25万只,禽243.82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达9.5亿千克,实现畜牧业产值3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3、油料。2013年,全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6亿平方米,总产达到1.2亿千克。4、烟叶。2013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3666.7万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总产值达9670万元,实现税收2127万元,形成了以高店、泰山庙、王店、花园、双庙、赊湾等7个烟叶种植大乡。5、蔬菜。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860万平方米,总产量达2.4亿千克,总产值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84%。6、林果业。目前全县林地面积10.1亿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3%,全县林业年产值9.6亿元,林果产值2.5亿元,形成了以马谷田、王店、高邑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梨基地,以贾楼、付庄等乡镇为主的优质桃及小杂果基地,以象河、春水等乡镇为主的大枣基地等10多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林果基地。 7、茶叶。全县已建茶园1178万平方米,改造老茶园206.7万平方米,种植茶苗2000万株,实现茶叶总产0.7万千克,其中绿茶0.2万千克、红茶0.5万千克,实现产值20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近年来,我县为巩固现代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成立了七大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蔬菜生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夏南牛品牌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并抓好落实。截止2013年底,我县农业金融贷款34.5亿元,全县涉农资金总额46263万元,县本级投入6362万元,占涉农资金总额的13.75%。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特色农业发展
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了河南恒都食品、懿丰油脂、三明食品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将建成2-3个国家级大型龙头企业,并形成产业化集群。二是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加生产基地建设,走“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之路。目前泌阳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1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97家。
(三)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特色农业市场影响力
泌阳县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强力打造特色农业。目前培育的有“泌阳花菇”、“夏南牛”、“金铜山”烟叶、“白云毛峰”茶叶、“悦生和”食用油等一系列品牌,品牌战略的实施为规范标准化生产、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特色农业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存在问题
一是特色农业规模偏小。多数特色农业产业仍以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为主,批量小、集中度低。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品牌培育不够。目前培育的品牌少,大多数只限于地方性品牌,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品牌效益没有完全凸显。四是农产品销售市场狭窄。泌阳县生产的农产品,由于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绝大部分仅在县内及周边地区流通,少数进入省内外市场,除食用菌外,缺乏出口创汇的强势农产品。五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状态进入流通领域,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四、下步打算
1、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能力。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万亩人员包万村活动”等项目平台,组织农技人员分包乡镇,进村入户,开展特色农业技术培训。
永仁县在广泛调研、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全县87.98万亩的可用土地”的目标,实现年出栏肉牛2.5万头、黑山羊15万只、肉猪20万头、家禽50万只养殖规模,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
围绕这一目标,永仁县规划了高原特色农业“一园十片区”产业示范区建设。
“一园”是指永仁县高原特色高效节水农业种植园。按照因地制宜、分片布局、适度集中的原则,依托现有产业规模,选择优势特色品种,建设高原特色高效节水农业种植园。
“十片区”包括:
莲宜(莲池、宜就)油橄榄种植示范片区。依托现有林地、土地资源,在莲池、宜就开发种植2万亩高标准油橄榄示范基地,建设莲池油橄榄种植示范片区。
小哨高原晚熟芒果和万永(万马、永兴)早熟芒果种植示范片区。依托国有林场、集体林地招商引资和万马、永兴干热河谷气候,大力发展高标准芒果示范基地,建设小哨高原晚熟芒果和万永(万马、永兴)早熟芒果种植示范片区。
莲猛(莲池、猛虎)葡萄种植示范片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建设莲池、猛虎低丘平坝葡萄种植示范片区。
高海拔干果水果种植示范片区。依托高海拔山区自然气候,大力种植发展核桃、樱桃、冬桃等干果水果,建设高海拔干果水果种植示范片区。
维的板栗种植示范片区。依托现有板栗规模,辐射带动更多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建设维的板栗种植示范片区。
沿河蔬菜及繁制种种植示范片区。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在永定河、羊旧乍河、万马河沿岸大力发展蔬菜及繁制种种植示范片区。
云龙生猪养殖循环经济示范片区。依托现有生猪养殖循环经济,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建设云龙生猪养殖循环经济示范片区。
黑山羊、生态畜禽养殖加工示范片区。依托草场资源和养殖习惯,在全县建设20个以上黑山羊标准化养殖场和生态畜禽养殖示范片区。
蚕桑生产示范片区。依托羊旧乍、格红、麦拉山蚕桑专业示范村基地,建设蚕桑生产片区。
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片区。依托高寒山区气候优势,大力种植发展青笋、马铃薯等高山反季节蔬菜,建设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片区。
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财政支持现状
(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现状。
一是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农民合作社141个,成员4752户。专业大户茁壮成长,2013年末,全县各类种养大户达189户。家庭农场悄然兴起,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家庭农场45个。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共有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个,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2家。
二是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永仁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合作社+经纪人”、“好品种+订单”、“农村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做好州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和评审认定工作,争取产业化项目扶持;采取项目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对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有品牌的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和培育,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二)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政策及规划。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永仁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并制发了考核量化方案,在资金、税收、水电、土地、登记管理等方面,对扶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制定了优惠政策。
二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按照成熟型、成长型、培植型专业村组三种类型,分类制定财政补助标准。例如,对培植型专业村组新增的特色种植经县级验收合格后,每亩补助资金500元,同时积极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采取直接补助或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三)当前政策的主要成效。
一是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明显扩大。2013年,全县新增板栗、芒果、油橄榄等果蔬和畜牧特色优势产业种养殖面积25415亩,农产品产量14027吨,产值9372万元。
二是特色农业招商明显见效。到成都、海南、广西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入成都恩威等知名企业落户永仁开发农业产业,促进了永仁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猛虎乡为了解决观音岩水电站建设部分搬迁移民后续发展的问题,引进浙江台州客商到猛虎坪子采取租赁土地的方式发展人工食用菌种植等,对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工作进行了尝试。
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必须以成片上规模的土地供应为前提。但相当一部分农民抱着“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思想,害怕失地失权,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在流转过程中也存在“四难”问题:农村人口频繁流动导致空巢农户增多,流转找人难;农户情况千差万别、众口难调,成片流转难;部分农民法制意识淡漠,规范流转难;田块面积账实不符、四至不清,流转面积确认难。
(二)资金筹措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前期资金的持续注入是个硬条件。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招商引资。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感到束手无策,主要是因为信贷融资困难。银行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主要是2―5万元的小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无疑是杯水车薪。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部分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设施配套难。机耕条件差,机耕道的缺失和落后,使得农业机械“进村不下田”,空有一身装备却只能“望田兴叹”。水利条件差,持续干旱及水利设施常年失修,农村水库可供农用水的能力逐年下降,山塘随塘泥累积水层逐年变浅,灌溉渠道受杂草和淤泥影响逐年梗塞,堰坝毁损,导致稻田缺水问题日益凸显。连续数小时下雨则涝,连续几天未雨则旱。
(四)服务到位难。保险服务缺位,虽然开展了水稻、油菜、甘蔗、玉米、生猪等种类的农业保险,但是由于保险覆盖面、保险种类、防灾避灾机制和赔付水平的局限,难以形成对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公益性技术服务缺位,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人员断层、经费不足、设施落后、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难以全面落实到位。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服务组织又没有及时补充,造成农业技术服务与生产需求不对称。
四、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要按照“维护家庭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规避土地权属纠纷,让农民可以放心流转土地。探索赋予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由农户将承包地向村委集中,再统一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
(二)创新方式提高融资能力。要创新信贷支持方式,银行要制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配套政策和具体举措,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尽快形成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贷款办法。要创新保险方式,保险机构应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自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积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优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其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各类财政支农资金,优先扶持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改革农业补贴发放方式,按照“谁种田,谁受益”的原则,变“普惠制”为“特惠制”,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实行以奖代补,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奖励。
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是产业培植。没有一批有特色、成规模、高质量的产业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放眼全国,地方优势产业在各地正强势崛起,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比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小肥羊”等品牌饮誉全国;河南面制品、肉制品产能居全国之首,主导着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90%的主要半成品原料,“”、“双汇”等品牌产品几乎成了河南的代名词……相比之下,重庆几乎还没有在全国乃至西部地区叫得响的品牌产业和拳头产品。
产业培植,重点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农业产业“135+X”的导向进行优化布局。
“1”,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珍惜、保护和利用好耕地,守住3256万亩耕地这条底线。发展粮食生产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产业培植的资源基础。要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既端稳自己的“饭碗”,又为全国粮食安全作贡献。同时,在这个资源基础上做好文章后,培植主导产业。
“3”,就是要突出抓好生猪、蔬菜、柑橘三大优势产业,其中,以荣昌为核心,依托23个优势产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含量,打造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以潼南、铜梁、璧山、武隆为重点,积极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改善品质,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三峡库区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忠县、奉节等10个区县为重点,以年均12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柑橘标准化果园建设,到2012年,使柑橘总面积达到260万亩、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形成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使之成为替代中国橙汁进口的核心基地。
“5”,就是大力发展竹木、中药材、草食牲畜、花卉和蚕桑五大特色产业,其中,打造以渝西地区为主体的12个竹林生产基地县,培育发展中药材龙头企业30家,建设以云阳、璧山、江北等11个区县为重点的草食牲畜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基地30万亩,加快形成年产鲜茧100万担、5万吨的生产格局。
“X”,就是以区县为主,大力推进“一县一品”,深度开发地方特色产业,力争通过5年时间,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小巨人”遍布全市。
■ 基础:以规模和设施“健体强身”
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进程的重要标志。从重庆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看,提高“三率”,潜力在规模,根基在设施。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是重庆现代农业面临的瓶颈。目前,全市人均耕地1.03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0.18亩。这样的条件,不仅有碍于农业规模经营,而且影响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农田灌溉等规模中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久不变的基础上,要下大力气引导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大户补贴力度,逐步将补贴范围扩大到农业各产业。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失地农民“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制度,鼓励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和住所的进城务工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让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接转。进一步创新流转机制,统一对农村土地定级定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以地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形式、宽领域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和经济条件的流转方式。
基础设施落后是重庆农业之“痛”。目前,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0%,标准化畜禽圈舍、鱼塘设施等极不完善,农村道路特别是田间作业便道畅通率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信息设施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对此,要统筹推进城市、农村、通道、水系和苗圃森林“五大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刺激内需的十项政策措施,下苦功夫打牢以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为重点的发展基础,加快“泽渝”工程建设步伐,建成中型水利工程15座,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整治,加快推进乡村公路和田间便道建设,使农村公路畅通率达到60%以上。统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及耕地质量、农村生态环保建设,研发推广适合重庆特色的农业机械,大力发展机耕、机播、机收,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路径:三种型态凸显重庆特色
从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看,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发展道路不尽一致。重庆农业资源丰富、分布较广、类型多样,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上,要区分不同情况,坚持分类指导,各取所长、各有侧重地全面协调推进。
在主城8个农业区及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郊区,要着力发展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是依托城市的带动,大力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在发展农业基础产业的同时,着力发展会展农业、休闲农业、超市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努力为城市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创造优美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场所和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在渝西以及梁平、垫江、长寿等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县,要着力发展丘陵高效型现代农业。主要是发挥区位优势,建设一批现代粮油、畜牧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产品流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大户,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和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
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型现代农业。主要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探索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努力将三峡库区的柑橘包装成为中国柑橘第一品牌,将渝东南地区建设成为西部最大的绿色有机农业示范走廊,将武隆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山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将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建设成为全国油茶基地县,将涪陵、万州主产区的青菜头打造成重庆蔬菜的第一品牌,将城口、巫溪、巫山建成板栗、核桃等干果基地,既保障产品供给,又服务库区发展。
■ 保障:四策并举助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齐抓共管,合力而为,现阶段尤其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科技、人才和信息四大支撑,加快形成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要始终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引导支农资金和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现代农业建设;引入风险投资、补偿、贴息、收购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社会力量投入,争取金融、税收、保险支持,扩大一般领域的社会参与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二、做法
(一)科学制定规划,理清特色农业发展思路。立足温泉的发展定位,高标准、高起点的编制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充分利用沿途的山地、林地资源,以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提高效益为出发点,形成整体规模产业链,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宣传动员,调动农民建设园区积极性。园区建设以来先后多次组织领导干部、群众代表到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多次组织养殖大户现身说法,对比算账,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吸引带动农民参与园区建设。两年来,共有3000多农户参与园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成为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主力军。
(三)引进龙头企业,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园区建设坚持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吸引科技含量高、展示性强、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入园建设。引进龙头企业3个:一是重庆众邦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旭晖牧业有限公司、重庆馗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龙头企业强力带动下园区农户积极投入参加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养殖规模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四)推进机制创新,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一是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大产业资金扶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对在园区内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羊场达到200平米以上的户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4万元。同时为园区养殖大户积极争取到国家贴息贷款。
三、效果
(一)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园区山羊产业采取“龙头公司+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促销售,基本形成了从技术、生产、加工到物流的产业链条,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重庆旭辉牧业有限公司万头种羊基地推行“核心区+辐射?^+带动区”的连接机制,辐射带动金龙、金霞村周边农民发展标准化山羊养殖场20户,总产值5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00多万元。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办公室,邀请大批专家全程参与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生产,并在园区建立实验示范基地。重庆馗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野生动物的仿生态人工训养,先后成功实现了大鲵仿生态繁殖,野香猪、竹狸、豪猪、藏獒等野生动物的人工繁殖和商品化饲养技术的突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特种养殖行业的技术领导者。目前,已研发出大鲵超高压冰冻干粉、化装品“美鲵蔻”和大鲵胶原蛋白口服液等系列产品。开县“三峡大鲵”品牌大鲵食品成为2016年“神十一”宇航员食品。
(三)示范带动效应日益增强。随着园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温泉镇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2014年该镇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被提升为重庆市级农业示范园区。
(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一是以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宝清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科学技术成为助推宝清农业腾飞的重要引擎,显著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
二是以合作理念推动农业,增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业生产的作用,扶持壮大农机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延伸合作组织职能,大力发展社办经济实体,加快合作组织功能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从组织生产向开拓市场延伸。
三是以品牌建设提升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识农产品保护力度,拓展产品品类,扩大优势品牌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培育新的农业品牌。鼓励和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包装设计档次,统一品牌标识、落实品牌管理主体,构筑高端品牌和明星产品,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提升区域产地品牌价值。
四是以调整结构振兴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水平。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创建优质高产种植示范小区,带动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林果种植、林下经济等,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实现了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效益提升、农民收入增加。
五是以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农村建设主力军。根据农业需求和农民需要,大力实施“专业农民培训”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引导和鼓励各村屯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形成文明的民风民俗,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村进步的主力。
(二)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创新发展现代文明
一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挖掘利用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和乡村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积极积聚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展文化事业,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二是坚持突出地方特色,保护传承特色农耕文明。积极发挥黑土地规模生产文化和独特东北乡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特色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传承为目的,保护和发展本地特色的农耕文明,成为宝清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业产业形态、建设现代乡村文明的重要基础。
三是融合自然人文资源,着力创新培育现代农业文明。着力发挥现代规模化农业生产、一二三次产业融合、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的成果,促进培育现代农耕文化、现代农村风貌、现代社区文明。密切现代农耕文明与农业发展的联系,不断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文明。
(三)在农业功能拓展中,实现产业快速融合
一是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打造生态产业新模式。立足“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完成《宝清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凝练产业发展新抓手。一抓生产基地,二抓重点产业,三抓龙头企业。以基地为基础,以企业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产业”的作用,建立一批规模大、质量高、专业化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形成大豆、玉米、水稻等十大农业重点产业;培育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大的做强,强的做优,优的做精,精的做出品牌。
三是坚持拓展农业功能,增强农业发展新动力。依托农业生产基础优势,持续拓展农业功能,快速推进产业融合。一是实施农业与关联工业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转型;二是实施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大力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四)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彰显农民主体地位
一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和谐乡村。宝清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民生为根本的理念,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不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增进广大农民的科学技能、经营本领;大力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各项权益,大大增进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维护乡村环境的积极性,改进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二是加大多方投入力度,重视乡村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宝清县把乡村的社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村镇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队伍建设,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了生动和谐、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生活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俗,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在三化同步发展中,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一是坚持挖掘利用资源,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实施以工补农。立足区域的丰富煤炭、油气等自然资源,加速工业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持续显著增强。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保障了以工补农战略的顺利实施,确保了宝清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持续增加,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二是紧抓中心村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实施以城带乡。以中心镇村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加速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中心镇村的建设加速了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了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口不断集聚,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一体化显著推进。
三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实施以业兴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心镇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现代农业企业和园区不断聚集。产业基础的不断发展,为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创造了新岗位,加速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村镇聚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持续巩固。
(六)在资源有序利用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坚持立足资源条件,发挥环境优势,突出人文特色的思路,“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合理有序利用资源潜力,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到资本、资本到利润的转变。
二是坚持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齐头并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依托生态优势,加大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生态、立体农业。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宝清模式”的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地方品牌意识,加速品牌农业发展
宝清对品牌农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以县情为基础的品牌农业路上,宝清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一是强化区域品牌意识,建设保护农产品公用品牌。宝清县有资源富集的优势,但大品牌的理念还需深入和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待突破。
二是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丰富农产品品牌内涵。应大力开发农业文化功能,提升农业产品品牌为地域文化标志品牌,推动农产品品牌保持长久活力。
三是优化利用品牌资源,融合农业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应将品牌农产品有效融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之中,实现农产品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的有效融合。
(二)进一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休闲农业升级
宝清县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体系、发展规模、发展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急需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为前提,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北大荒休闲农业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二是因地制宜,总体布局。北部以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打造湿地生态乡村旅游区;东部开展和农场的区域合作,打造北大荒知青文化农场体验区;南部依托森林和水库资源,打造森林滨水生态旅游度假区;西部依托炮台山古城遗址,开展古文化游。
三是依托文化,培育品牌。应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打造北大荒文化产品,树立“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的区域品牌形象;以生态、农耕、红色文化等为主题,分别打造生态、农耕、红色旅游等品牌。
四是丰富业态,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发展功能齐全、环境亮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园;挖掘包装民俗乡土文化,推进民俗村发展。全面提升农事节庆内涵,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通过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就业富民功能。
(三)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拓展农业功能
宝清农业要坚持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持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加速“三次产业”融合。
一是与产业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形成三次产业紧密结合,产业链条顺畅衔接,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大幅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与科技化融合,进一步推进科技兴农。将高新技术和装备不断融入到粮食主产区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之中,向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渗透和扩散,改良现有农业产业,培育形成新兴农业产业。
三是与服务化融合,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保障能力。应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建设一支全能型、高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服务业队伍,实现农业服务的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四是与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信息平台。以整合资源、实施共享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建起覆盖全县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区域文化、特色产品、农业品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完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构建农业信息管理体系,推进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平台服农、支农、强农力度。
五是与品牌化融合,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品牌体系。要继续加大文化创意投入,实施品牌创意战略,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将“打造知名品牌,培育知名企业”作为宝清农业发展的着力点。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强县”的良性品牌发展之路。
六是与生态化融合,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积极探索宝清县农业主体功能分区,科学规范农业资源开发。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建立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镇,开发多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四)进一步突出差异多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坚持乡村建设多样化。宝清县新农村建设应该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体现多样性的统一,避免单一模式的趋同现象,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
二是坚持社区文化本土化。依托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文化实践,积极引导和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融合,推动乡土文化、社区文化创新发展,避免把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简单地移植到乡村。
三是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围绕“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目标,协调推进文化建设,以“大湿地”、“大森林”、“大冰雪”为特色的生态文化;以“大粮仓”和黑土地规模经营为特色的农耕文化;以地方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抗联和珍宝岛等战争遗址为标志的革命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名人效应的知青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现代农业示范价值的农场文化;以挹娄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全民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文化。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文明,服务新农村建设。
宝清县新农村建设愿景
一是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硕果累累。农业资源得到利用保护,清洁生产得到大力推广,循环、低碳、生态农业成为现代农业重要形式;乡村环境更加洁净、清洁能源普遍应用,农村生态环境面貌一新,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呈现出“林茂谷香,水绿天蓝”的秀美景观,“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成为北大荒原生态文明的传承发扬地。
二是立足完善基础设施,经济区位优势卓越。未来国家将持续加大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宝清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支线机场为主的立体、便捷交通网络体系将陆续建成,形成“立足宝清县,辐射黑龙江,放眼东北亚”的优越区位,宝清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将成为我国东极旅游重要目的地和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是立足推进“三化同步”,“三农”基础扎实稳固。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推进,整体经济持续反哺“三农”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突破,中心村镇带动“三农”更为强劲;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全面形成“产业化依托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产业化”的新格局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新态势。
四是立足农业功能拓展,产业融合更加高效。绿色农业保障力强,加工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多点开花,科技农业动力强劲,景观农业独特优美,创意农业内涵丰富。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宝清农业功能拓展将更加高效,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基础更加巩固。
五是立足全面推进原则,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各项设施更加完善,设备更加齐全,形成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交织、教育科技与文化卫生全面发展的局面。宝清县乡村文明蒸蒸日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村风民俗谱和谐,乡容村貌树新风”科学发展态势。
六是立足提升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人才济济。农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合力强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成为宝清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宝清县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关键词: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 思考
在今年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中,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准备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我省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弱县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县,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科学规划和指导现代特色农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让我省民族地区农业迈上一个新台阶。虽然近年来我省民族县域特色农业经济成为了推动综合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纵观全省,民族县域农业经济仍处于全省末端,绝大多数县仍是农业弱县、财政穷县,整体呈现出“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弱、区域差距大”等特点,没有形成农业特色支柱产业,没有很好的为县域综合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支持。
1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以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过程中理清思路。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由于受地域、经济基础、观念等条件限制的影响,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含量低、发展方式粗放、装备水平滞后,这就急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很多地方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不高,特色农产品品质上不来;其次是农业生产存在污染和浪费,据相关部门长期统计和测量得知,我省民族地区农业每亩平均消耗水量、农药、化肥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乡村都面临着农业污染问题,农民群众和牲畜的饮水安全受到影响;第三是由于人多地少,加上农业产量低,导致农民收入少,所以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开垦林地,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变得贫瘠,形成了一种“越穷越恳,越恳越穷”的恶性循环;第四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尚未开发利用的耕地很少,并且很多都分布在交通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无形之中增加了开发成本。所以纵观全局,要想更好的壮大综合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2 四川民族地区现代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使得我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民族地区农业特色农业经济仍处于全国后列,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农村现代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层干部和农科人员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经济的内涵认识不足,简单地把现代特色农业理解为设施农业、机械农业,所以观念较落后。
2.2 地方政府对发展对现代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由于我省民族地区大多数县是贫困县,所以县财政资金严重缺乏,导致农村的很多水利设施已年久失修,加上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所以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市场发育仍处在初始阶段,体系不健全,交易方式落后,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户经营规模很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2.3 由于科技文化水平低,导致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和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
2.4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滞后,科研、教育机构培训服务能力弱,导致了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滞后,难以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3 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经济的几项举措
3.1 政府对培育特色农业品牌要政策适当倾斜,加大资金投入,找准主导产业,并把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壮大产业规模,并把既让农民增收又促进生态保护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按照“一一乡一园”(一个乡镇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 “一村一品”(一个村子培育一个现代特色农业精品)来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夯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3.2 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扶持、扶强、扶大”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并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求,大力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海拔高,阳光充足等条件发展包括名贵中草药、优质水果、油菜、脱毒马铃薯、花卉、荞麦、特色蔬菜、毛牛羊肉等富有特色的商品化生产,促进特色农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努力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不断提高其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3.3 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推进农业科技化。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升特色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 “公司+农户+基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推进特色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并使其经营品牌化,面向国际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3.4 构筑现代特色农业体系,根据每个县资源的具体情况和各自特点,按照一、二、三产业的各个环节来打造优势产业,构建特色农产品的供应链。其主要是把我省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从粗放型向高产、安全、高效、优质、生态的效益型转变,推进农业生产从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流通、储藏、市场、质量标准、信息、等服务体系,发挥服务功能。要立足技术创新,大面积推广优质农作物规模化生产技术和区域性特色农产品高效生产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睿 张瑜 宋菁县域经济发展要破“五种现象” 「J.价格与市场 2010.10
[2] 欧阳万坤 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J.政策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