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1 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心不够,措施不力。
1.2 现阶段,一些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强,追求升学率,对学校工作的评估,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对“好学生”的评定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和方法,从而使社会、学校、家长甚至教育管理部门都是以“升学率”来评价教育单位的优劣和教育工作者的成绩.
1.3 家庭教育薄弱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进行教育或教育不力,教育不当。有的家中无温暖,使孩子总想到社会上寻找代替家庭温暖的场所,过早步入社会,上当受骗,最终害人害己。有的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从小形成狭隘的思想意识,任何事都以我为中心。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引发了孩子抵触和怨恨情绪,有些孩子甚至逃离家庭,浪迹社会。
2 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应当从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抓起
2.1 重视预防教育。学生可塑性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他们观察事物是表象的,看问题比较孤立和片面,抵制不良风气、防止上当受骗的意识薄弱,道德观念不明确。有些人对不良的诱惑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会陷入泥潭。因此,我们要经常对学生讲革命传统和英雄模范事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组织课外活动,开展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同时联系司法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典型案例,帮助他们提高辨别力,形成一定自我保护意识。
2.2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调动社会、家庭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应责无旁贷地担起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责,社会和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网络体系。因为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会冲淡甚至抵消学校的教育效果。
2.3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整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不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和所在地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密切联系,加强学生校外生活的管理。
“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这是多少所学校的校训不敢肯定,可一点可以承认,肯定有许多学校的墙上、醒目的地方都写有这几个字。各级领导讲话中对学生的重视也是洋洋洒洒、掷地有声。落实到行动上的又有多少?“以人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尊严为本。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的做法确实差强人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10-01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服务类专业基础科目之一,并且在各类升学和就业考试中均要涉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要讲道德、守礼仪,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但对于一大部分学生来说,该课程中的有关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和家庭美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这些内容记忆难度较大――易错、易混、易漏,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德育课教学中,笔者对这些问题总结出了一条生活化记忆方法――缩字记忆法和谐音记忆法相结合,即取某些内容的一个或几个关键字形成一句生活化的句子,有些字利用谐音来代替,取其精干,以点带面。以此帮助学生记忆,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找到自己的记忆技巧和方法,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本文就针对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以供大家参考。
一、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点: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2、记忆方法:
(1)我平时交往注重交友。解析:①平代表的是平等互尊;②时,谐音实,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③交往代表的是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④注,谐音助,代表的是互利互助;⑤友代表的是团结友爱。
(2)朋友平时交往要竭心尽力。解析:①平代表的是平等互尊;②时,谐音实,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③交往代表的是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④竭,谐音结,代表的是团结友爱;⑤力,谐音利,代表的是互利互助。
二、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2、记忆方法:
(1)职业人爱进城,但尤其注意语言的标准。解析:①职业人代表的是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②爱代表的是爱岗敬业;③进,谐音尽,代表的是尽职尽责;④城,谐音诚,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⑤尤,谐音优,代表的是优质服务;⑥意,谐音仪,代表的是仪容端庄;⑦语言代表的是语言文明。
(2)职业人爱成语,敬友谊,彰显职业风采。解析:①职业人代表的是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②爱代表的是爱岗敬业;③成,谐音诚,代表的是诚实守信;④语代表的是语言文明;⑤敬,谐音尽,代表的是尽职尽责;⑥友,谐音优,代表的是优质服务;⑦谊,谐音仪,代表的是仪容端庄。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答案要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记忆方法:
(1)我国公民爱名,善于抢先。解析:①我国公民代表的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②爱代表的是爱国守法;③名,谐音明,代表的是明礼诚信;④善代表的是团结友善;⑤抢,谐音强,代表的是勤俭自强;⑥先,谐音献,代表的是敬业奉献。
(2)我国公民有爱心,敬亲友。解析:①我国公民代表的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②爱代表的是爱国守法;③心,谐音信,代表的是明礼诚信;④敬代表的是敬业奉献;⑤亲,谐音勤,代表的是勤俭自强;⑥友代表的是团结友善。
四、家庭美德规范
1、答案要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记忆方法:
(1)每个家庭爱平等和清洁。解析:①家庭代表的是家庭美德规范;②爱代表的是尊老爱幼;③平等代表的是男女平等;④和代表的是夫妻和睦;⑤清,谐音勤,代表的是勤俭持家;⑥洁,谐音结,代表的是邻里团结。
(2)老夫家中有难,亲邻帮。解析:①家代表的是家庭美德规范;②老代表的是尊老爱幼;③夫代表的是夫妻和睦;④难,谐音男,代表的是男女平等;⑤亲,谐音勤,代表的是勤俭持家;⑥邻代表的是邻里团结。
五、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
1、答案要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记忆方法:
(1)社会名人爱保守。解析:①社会代表的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②名,谐音明,代表的是文明礼貌;③人代表的是助人为乐;④爱代表的是爱护公物;⑤保的是保护环境;⑥守的是遵纪守法。
(2)社会文人爱保法。解析:①社会代表的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②文代表的是文明礼貌;③人代表的是助人为乐;④爱代表的是爱护公物;⑤保的是保护环境;⑥法的是遵纪守法。
六、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1、答案要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新《守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是每个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新《守则》以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为核心,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而提出。如“爱党爱国爱人民”是“爱国”的基本要求;“好学多问肯钻研”是“敬业”的基本要求;“孝亲尊师善待人”是“友善”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有担当”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此外,《守则》中的“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坚决远离”“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热心志愿服务”等也反映了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法治”“和谐”等对中小学生行为的要求。
新《守则》以中小学生生活为载体,体现着生活德肓的理念。新《守则》是中小学生生活的基本行为规则,因此,它必须直面中小学生的生活,发挥对中小学生生活的价值引领作用。班级、课堂、学校、家庭、社会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域,《守则》对这些场域的生活都提出了道德要求。如在班级集体生活中,要“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在课堂学习生活中,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在学校生活中,要“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在家庭生活中,要“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不比吃喝穿戴”;在社会生活中,要“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等。新《守则》突出中小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如面对生命的漠视,新《守则》提出“自强自律健身心”“珍爱生命保安全”。面对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新《守则》提出“文明绿色上网”;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新《守则》提出“低碳环保生活”。这既是时代对中小学生生活的新要求,也是当前中小学生生活遇到的新问题。新《守则》对此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使得对中小学生行为的指导更具针对性,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
新《守则》强调通过践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不是知识,而是生命的持续活动。生活德育要求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行动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新《守则》把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以行动动词的形式表达出来,转变为学生的行为实践,增加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新《守则》的每一条首先是原则性要求,然后是原则性要求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把原则性要求在行动中具体化,如“爱党爱国爱人民”具体化为“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诚实守信有担当”具体化为“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明礼守法讲美德”具体化为“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等。新《守则》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改变了以往教师“假大空”的道德说教,使《守则》真正变成学生生活的行动指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使道德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教育,通过有效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
一、什么是养成教育及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是指“素养”,是指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简单地说,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养成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如何加强养成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段话指出了加强青少年基本行为准则培养,对青少年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青少年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任务在学校,因为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所阐明的“八荣八耻”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当然也是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学生,我们还应当始终长期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他们的道德素质养成必须从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的培养抓起,要求他们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将这些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着眼于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实际,从切实可行处抓起,才能逐渐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层次和水平。
(2)道德规范、准则的要求要有可操作性。
道德规范、准则要求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这是养成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青少年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知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品质。因此,我们应着重进行道德行为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使得青少年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3)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寓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为此,应注意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青少年普遍参与,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应该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层次青少年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明确具体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在自觉参与中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4)家庭、学校和社会凝成合力,共同做好养成教育工作。
在对青少年进行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形成其品德发展特别是学会做人的主观基础和出发点,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血缘上的联系决定了家庭德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久远的。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校德育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德育具有德育内容系统性、途径方法综合性、德育管理规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德育活动中使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内容理论化;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识别、抵制和消除社会、家庭中不良因素的能力。学校道德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素质养成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不懈地把养成教育放在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抓紧抓好。
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和单位德育的延伸、补充和拓展,而且因其德育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青少年道德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青少年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时刻注意社会不良环境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副作用,花大力气整治道德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5)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并辅以必要的法律手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养成靠教育,也要靠制度、纪律和法制。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规范、守则等在实践中的落实,为整个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青少年道德养成还必须始终注意利用法律对其行为的调节和规范作用,因为法制是推进道德建设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证,而青少年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约束是绝对必要的。
三、我院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七大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院始终围绕“学生的养成教育”这个中心,目标明确、常抓不懈,为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人格+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1)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引入养成教育。
从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进行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在为期近十天的入学教育和军训期间,学生要学习学院专门编订的《学生手册》、《学生安全手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试纪律、宿舍管理、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绷紧养成教育这根弦,同时参加队列训练、内务整理、野外拉练等军事训练项目,从行动中落实养成教育,养成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良好作风,上好入学第一课。
(2)以一日常规为抓手,融合养成教育。
系对班级的考核以及班级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一日常规为抓手,内容涉及遵守作息时间、遵守课堂纪律、爱护环境(教室、宿舍、保洁区)卫生、文明礼貌用语、爱护公共财物、团结互助等多方面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利用班会、周记、个别谈心、亲手做示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在他们的示范作用下,学生们很快就适应了学院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维护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激活养成教育。
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深化养成教育。平时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网站、橱窗、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报道校内先进人物的光荣事迹,请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等。还举行一些专题活动,如举行“宿舍文化艺术节”,活动对宿舍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干净整洁,而是要突出宿舍布置的文化品位和宿舍成员的文化素质,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逐步达到这个要求,同学们就在创建的过程中,无形地提高了自身养成教育的要求。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更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他们通过书画、美术、摄影、演讲、朗诵、文艺汇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文艺才能,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以“三自”服务为契机,深化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综合竞争力。学院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力量来服务大家,以自己的高素质来感染大家,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滋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学生会来协助搞好学生管理;通过学生评议会等组织来帮助大家解决矛盾,促进团结等等。
养成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素养和人格的教育,是关怀学生一生的教育。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我们不应把养成教育仅仅理解为贯彻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而应把它提高到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校德育的核心就是养成教育,学校德育的根本出路在于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张树臣.本能教育论.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
一、以教材为出发点,发挥德育功效
伴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思想品德课逐步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把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意义提到了突出的地位。例如:六至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编写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道德规范、基本法律规范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初步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初步学会通过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资料和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或调查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体验,自觉遵守公民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振新中华、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教育应该以“德”为首,尤其是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是为形成今后良好的德育观铺设的基础阶段,而学校应该始终强调永远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德”必须纳入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体系之中。中小学校教师则通过思想品德(政治)课的施教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如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学生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这些组织去团结、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用自身之长克服自身之短;要充分发挥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典型。坚持以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良好社会道德规范作为德育的终极目标来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这一点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二、结合实际找好思想品德课与学校德育的最佳结合点
由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以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蓝本,所以,中小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因而,我们在教学及学校德育工作中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让中小学生在学到相关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即智与德的教育同步进行,两手都要硬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以德为先,学校工作师生为先,德育工作,即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育人灵魂工程的主要手段,作为思想政治的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投入到德育工作的探究工作中去,思考如何以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促进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发展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学校的德育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鉴于中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学生家庭结构的日益变化也不同程度导致学生性格缺陷,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学校开展德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家庭美德教育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家长相互沟通,便于家庭、学校之间相互了解,共同担当对中小学进行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应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小学、中学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地规划各个教育阶段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小学以培养“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五自”(自学、自理、自强、自护、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品德行为及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初中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为重点;中学以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法制观念和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想方法为重点;大学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上的自律能力为重点,让广大中小学生在学校、学生和家庭共同构建的良好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起来。
三、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挖掘德育教育教学
陶行知先生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他教学、做人的准则。学校是培养人才、进行德育的主阵地。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之间关系的认识,摆正关系,要让二者协调显得十分必要,“生以成才为志,师以育人为本”。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从事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
造成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
“德育为先”的提法无疑是在强调高校教育必须将德育摆在第一位,学生的成才必须以品德的养成作为先决条件。为此,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该课程性质是公共必修课,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修学这门课,由此可见学校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但大学的普遍做法是仅从理论上进行说教,与时展、社会实际相脱节,缺乏实际操作性。这容易使学生感觉德育教育过度理想化,对德育教育的印象是“高、大、空、远”,加之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与校园里所宣讲的思想教育背道而驰,让学生感觉思想政治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即一周五天的在校教育,二天假期过后,学校教育归于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没有跟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日后形成的道德观尤为重要。但在升学教育的重压下,家长往往更注重对孩子的智育培养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养成,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其他的无所谓。再加上社会公益宣传的不到位,让学生从小就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道德观,以至于到了大学阶段,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时候,还会做出违背道德最底线的事情。高校法律课的开设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普通高等院校,普法课程的开设仅仅是依靠大学生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课,而法律基础是排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后的,即一学期下来只有后半段会讲些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而这门课大多数高校只是每周上一次,课堂上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法多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至于这些知识该如何运用到实际所发生的情况中,学生就不甚了解了。这样就会造成大一学习的法律概念等理论知识,由于平时用得少,到了大二、大三也忘得差不多了。更别提如何学会运用这些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这就容易导致高校倡导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所谓“底线”,即指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最基本的理论教育和行为引导,能够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有益活动,尤其是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通过贴近生活的德育来感染学生,把德育从书本上和课堂上的教化引导到具体的实践体验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曾指出:“教育忽视了教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生活、热爱生活并从事工作的基本职责;而人们必须创造这个社会,作为他们理想的体现。”这也是今天德育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德育在于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本身就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规范,就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人际关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触摸生活,才能真正认识生活。做好底线伦理教育的基本是做好法律教育底线伦理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学会遵纪守法,因为法律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成员普遍认同、接受并通过一定程序法定化了的道德标准,它是维持一个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道德准则。法律是为社会普遍成员制定的行动准则,它照顾和反映了普遍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要求。在高校里开展法制教育,首先要从课堂上下工夫,教师应从纯理论的教学中转变成实操模拟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把相关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法律是有用的,法律是能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侵权现象的,这样学生才会信法,才会在脑海里逐渐培育起法律意识。其次,高校的法律教育课应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大一阶段,每个阶段制订的法律课程应有所侧重,尽量把社会中常用的法律知识,在大学里进行普及。最后,学校应定期在校园里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学生的法律意识。家庭、社会教育对大学生底线伦理的教育不可忽视父母应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培育良好的道德意识,并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社会的公益宣传,也要全面开花,在视觉、听觉上全面宣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树立道德楷模,让普通大众有学习的榜样,逐步消除与国家宣传的主流思想不一致的现象,让家庭、社会教育达到与学校教育的统一。
作者:聂杜艳 单位: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进而促进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这是一次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德育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了一个大的变迁,其中最大的变迁就是中国德育正从“天国”德育向“人间”德育转变,即学校德育生活化。这种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尽管如此,德育的实践却仍然未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教育者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过程产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隔离,难以产生合力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因此,一味地把大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当前高校德育漠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学过程的单向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德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大学生所受的道德影响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大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4.德育教学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学,一般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教材,从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话题,围绕教材演绎、归纳、感受、感知和练习,并提纲式地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板书,然后借助纸笔考试,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的道德层面上,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优良的品德要求并没有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真实生成。
上述原因归结于一点,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这是因为,从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说,道德的产生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要从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而不是从规范价值出发。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从德育的价值层面看,“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不仅是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却无法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在先性或独立自存性,至于道德价值,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其整个存在和本质,都是由生活所规定的”。从社会学层面看,德育工作必须担负起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功能,而个人道德社会化必须包含着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怀,“因为在人与社会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动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诸领域才得以发展;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会道德的客体,同时也是进行道德行为活动、创造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来要求人、要求德育,从长远的客观结果看还是为了人及其发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层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门槛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个体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道德思维能力与方式也有差异。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允许发展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这正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要义与特征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学的组织、内容、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义包含四个方面:(1)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2)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应以生活行动为依托,教学过程是对生活的解说,既是对生活过程的重现,但又应该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内容应当是引导大学生追求深刻的、不确定的人生知识,这种人生知识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4)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讲究师生间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不是封闭性的灌输,而是开放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性。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大学生对德性的接受将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特征将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3)个性化。个性化就是要从大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三、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1.从德育教学理念看,要转变德育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理想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走出德育教学的困境,必须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发展,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调动大学生的意念,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树立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理念。道德教育应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这就要求给予大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或陈述生活中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悦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大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性的发展,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从德育教学内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关注大学生自身以及他们与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德育因灌输性而备受指责,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过于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灌输”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规律来编写内容,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达到教学要求。
(2)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条件。过去的德育教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导致日后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人格畸形,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笔者认为,德育教学要突出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品质,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3)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合作化的社会,学习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这方面的主题内容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珍惜友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
(4)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看,主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生、收入与支出、娱乐与学习、时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避免教条化、说教化。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拓展德育内容
不同于内地,德育工作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内地的做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摆在前面,这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为此,我校首先强化了“五观”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有针对性地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其次有针对性地展开民族认同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认识本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德育活动的吸引力
在教育方式上,我校采取反复抓、全员抓、抓典型的方式。在教育形式上,我校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在感动中接受教育。我校德育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如召开主题班队活动;开展节日纪念活动(如“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23日和平解放纪念日、“—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都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进行社会调查等)。
常规德育课程升旗教育和快乐大课间,给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仅仅是个程序,更是通过鲜活实例来实现教育的功能载体。国旗下讲话基本采用学生稿件,对国旗班和校园之星的介绍,又吹响了激励先进、感召他人的号角。“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更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带进了学生心里。课间操上学生们踏歌而行,慢跑、韵律操及太极拳锻炼等,实现了强体和育人的统一。
爱国主义教育从唱国歌、校歌抓起;责任教育从担当责任和学会感恩抓起;行为教育从“让一切物品排起队来”和“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抓起;生命教育从认识安全警示标志和严守规则抓起;理想信念教育从设计自己的座右铭抓起……“低起点、小坡度、成序列”是该区实施德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让德育课程融入了学生生活。
“四节联动”搭建德育“大舞台”
“读书塑造人格心灵,体育培养向上精神,艺术成就美好人生,科技成就创新情怀。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使罗庄区德育教育因走出了‘陈旧说教’而更加精彩。”区教育局局长周广军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该区“四节联动”的德育实践活动载体。
该区每年春季举办全区性的中小学“读书节”,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展示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设立“读书角”,组织“读书沙龙”,评选表彰“学生读书明星”、“书香班级”等形式,引导师生主动将读书作为启迪智慧的钥匙,作为生活需要和精神追求,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实现了“与大师的对话”。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年一度的“体育节”,既有竞技运动,也有趣味运动,学生参与者众,体现了体育培养学生向上精神的价值。“校校有展示、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艺术节上,班班都是舞台、校校都是演艺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又无不彰显着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精神追求。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区学校普遍开展,去年首度设立的科技节让学生与发明创造“零距离”,为学生插上了创新的翅膀。
“主题推动”培植德育“生长点”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两个习惯”养成教育和“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是该区德育教育的两个“生长点”。
在“好习惯就是好人生”理念下,罗庄区把良好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两个习惯”培养作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按照“低重心、抓基础”的思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每学期都确定几个培养重点,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并用“情景测试法”来考查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到班级暗中抽查一列学生,观察他们在站起来的自然状态下能否自觉把凳子放到桌子下面;学生进办公室时,注意其是否自觉喊报告。课堂提问时,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回答;座谈结束后,教师说“谢谢同学们”,看学生是否有回应等,细微之处察言观色,及时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立足让学生在“担当中生活,做事中成长”,培养“勇于担当的人”,全区学校开展了“有担当的新生活教育”活动。部分学校取消了班干部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管理、卫生管理等事务的担当者和志愿者。
“家校互动”架起德育“连心桥”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罗庄区依托“家长学校”和“素质教育家校行”,实现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
在罗庄,所有学校均设立了“家长学校”,建立了包括家长学校章程、家长考勤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配备了电视机、DVD播放机、移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使家长学校名副其实。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书"就是要给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获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本领。"育人"就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把所学本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祖国。怎样抓好小学德育工作?
要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有的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有的从培养道德情感开始,也有的从锻炼意志开始或训练行为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但无论从哪个因素开始,都要以养成完美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
在德育工作中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进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生由于道德认识的局限,情感不稳定,控制自己道德行为的能力不强,这就更需要教育者的严格管理,但这种管理不是动辄训斥,不是把学生思想填街塞巷"死",而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学生的思想管"活",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将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搞好德育工作。
由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结果。因此,德育工作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小学生行为常规训练谈点看法:
1、把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确定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可分以下步骤:具体安排学生,讲行为规范;比行为规范;查行为规范;促行为规范。要反复要求,加强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宣传教育,激发动机,用思想支配行动。
教育者既要对教育对象进行组织学习,讨论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领会地接受,提高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营造教育氛围,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例如:学生都能认训到打架、骂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但偏有人犯,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还未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
3、提出要求,制订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
要有计划,联系本校实际、学生实际,制定出德育工作的目标。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看采取什么教育方式,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为达到培养目标而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就是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学校和班集体可结合学校的学生实际制订学生一日(包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行为常规细则,使学生行为有章可循,知道怎么做,提出时时、处处以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养成思考自己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的习惯。
4、实施和检查。虽然实施和检查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但不应单纯地把学生只看成是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要充分信任学生。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教师不可能整天守着学生,班主任不可能有分身法,监督每个学生,所以,实施和检查要依靠学生,要形成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生互相监督管理的氛围。那么,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既有生气,又有好的结果。
德育和教学一样,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机制。
5、随时注意观察实施效果。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学生行为不规范的原因。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不良习惯的影响无处不在,不是积极的影响占上风,就是消极的影响占上风。因此,教师应注意协调学校与家庭及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学校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知道社会上一切歪风邪气都是错误的,以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
6、巩固行为,形成习惯。
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发展势态,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就成为一种积极定势。它将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要坚持做到时时处处对学生德育反复抓,抓反复。对良好的行为有意识的提供肯定机会,进行表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持续发展。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目标和方向的规定。在差异与多元化课程背景下,课程目标呈现多维度的特征。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总体培养目标框架下,学校结合学情、校情,制定学校目标、年级目标;根据学科课程的总目标,制定年级段目标、单元目标;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不同学科、不同活动的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课程目标时体现差异化的特征。
课程目标要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来制定,要联系学生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来制定。也就是说,课程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要适合学生的需要,其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学校层面,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实施,学生要达到以下五个方面的目标。
1.思想品质方面。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
2.行为习惯方面。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3.知识能力方面。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健康素养方面。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
5.审美情趣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的情趣。
二、构建层级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以建设可供学生选择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目标,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来满足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需要。
1.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必须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才能得以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具体包括以下三个策略。
一是学科拓展。我们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性较强的科目,在国家课程校本化过程中,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知识内化规律以及知识生成规律,创设学习情境、增加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范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是专项延伸。我们针对音乐、美术、体育等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在国家课程校本化过程中,除完成学科规定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两项专项技能。
三是德育统整。我们针对德育工作无序、零散“碎片化”现状,有效整合品德课程、学科德育、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家庭教育、学生评价等各方面,通过内容整合、活动整合,形成横向融合贯通、纵向循序渐进的德育课程。
2.校本课程特色化。
校本课程特色化,是学校根据发展学生特长的需要,利用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的课程资源,开设选修课程,以社团、专业队等形式定时开展活动,成为发展学生个性潜能的重要途径。
3.学校课程体系多元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是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重新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压缩材教学时数,增加学科拓展、专项化教学等内容,教学时间在本学科课时中调剂。
统整德育课程,将德育与品德与生活(社会)、班队会课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做统一设计安排,使用好德育校本教材及实验小学《学生管理手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手册》《家庭教育手册》等。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是依托天津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天津市游泳学校北辰分校、北辰区实验小学少年科学院等基地建设和学校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设置科技、体艺类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科技、体艺社团,教学时间为校本课程时间。同时,由国家课程拓展、延伸出的学校自主研发的学科类校本课程,虽是必须课程,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级别的评价标准,也体现学生的不同特点。这样,初步形成了北辰区实验小学的课程体系。
三、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如果说课程分类更有利于实现不同类型课程的功能,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同,同一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同,课程评价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1.学科课程采取多维度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有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评价,如语文学科设置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交流表达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评价,而笔试成绩只占50%;有学习过程与行为表现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交流合作、语文实践和完成作业五个方面,以等级形式评价。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既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通过形成性全面评价,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
深化艺体学科考法改革,完善音乐、体育、美术等体艺学科学业考核办法和操作细则。音乐学科对班级特色、合唱和个人演唱效果进行评价;美术学科至少考查学生10幅作业作品,对优秀学生作品采用发放收藏卡的方式予以奖励;体育学科对每班学生乒乓技能的考核,学校从考核中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