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指的是政府公共组织为了避免危机或者尽可能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而开展的危机预防以及处理工作。但是危机管理必须符合我国建立起的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的建立主要是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总体服务。针对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管理,我国存在许多学术界观点,但是,笔者认为,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危机管理,这其中包括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我们可将公共管理视角的危机管理管理分为危机预防、危机处理、效果评估等。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中国危机管理体系缺陷分析
1、预警机制缺陷分析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预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部门色彩非常浓,缺少统一的国家级紧急事务管理机构,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则无法做出全面的预警分析,最终影响到整个危机的处理。我国虽然先后制定过多部应对社会动乱的法律,但是这些法律的独立性非常强,部门管理色彩很浓,针对出现的社会危机,很难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去处理,进而导致危机问题处理得不彻底。
2、快速反应机制缺陷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还无法做到协调一致,我国在面对有一些紧急事件是,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还非常不完善,无法真正达到危机处理效果。如,我国虽然在遇到单件紧急事件时,其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但是,面对复合型危机事件时,其处理效果就会大幅下降。再者,我国政府在应对一些复合型灾害是,既无法快速组织起一支统一的力量,也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分布在不同部门的救灾资源进行有效分配。
3、信息披露机制缺陷分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信息多元化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就导致我国政府对信息来源渠道的控制在不断减弱。随着互联网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各类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的危机管理中,由于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媒体活动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在应对一些社会灾难,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推脱责任,而多方面阻止媒体介入报道。
四、完善中国危机管理策略分析
1、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为了有效的应对各类危机,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首先要对公共危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危机发生时,要明确这是属于那一类别的危机,如经济危机、自然危机等,然后要对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判断,之后要对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2、建立高效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为了有效应对各类危机,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在这一机构中,必须能被统一领导,而且针,对不同部门的部门,要做到分工明确而又可以相互协调。具体而言,可以在我国中央政府设立一个危机处理综合机构,负责统一的领导、指挥和协调。这一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提供关于危机和风险的准确信息,然后根据所发生的危机制定应急预案,然后通过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使下设机构或地方政府相互配合,最终使危机事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处理掉。
3、健全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借助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顺利传达出去,地方政府的反馈信心也能够及时上传,这样,对于制定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以及整个危机的应急处理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的过程中,要对互联网络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而且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应该加大各类媒体的政策宣传力度和披露制度,制定规范的信息公开报道制度。
4、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机制
通过长期的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将危机管理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有利于保证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正当性和高效性。针对我国的危机处理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部纲领性的法律文件,然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形成一套统一协调具有可操作性的危机管理法律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我国各部门和机构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处理依据。当然,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从而保证危机管理工作始终依法运作和管理。
公共危机对人民、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预估的,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不仅会造成人民群众出现生命财产损失,更可能导致地区混乱、社会动荡,给经济发展形成桎梏。面对公共危机,政府必须发挥自身职能,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尽可能将公共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伦理的内容
(一)预警责任
所谓预警责任,主要是指在发生公共危机之前,政府部门所承担的道德权利义务和预防工作。对于公共危机管理而言,危机预警是第一道防线,其实阻止危机发生或是降低危机影响的根本。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危机预警是其一项重要职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全面落实,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公共危机事件进行事先预估,提前设计应急预案,并选择最佳方案作为主要应急方案,同时设计备用应急方案。预警责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对公共危机相关理论加强研究,明确公共危机的诱发原因、危机特点、演变形式、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二是需要构建预警组织,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专项开展危机预警工作。三是应该完善法律体系,对公共危机中政府职权作出详细规定,为危机事件和紧急状态的应对提供法律保障。
(二)问责责任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而言,问责只是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强化责任。政府部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实行问责制,能够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加强监督和控制,使其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岗位职责。问责可以确保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不会出现责权差异过大的情况。在发生公共危机事件之后,只有通过问责,才能够端正政府形象,维持社会稳定,保持社会道德水平,确保社会发展和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相符。
(三)救助责任
救助责任是在出现公共危机之后,政府部门应该承担其救助伦理责任,对公众生命、财产进行救助和保护。在救助过程中,政府所表现出的道德水平对救助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出现公共危机之后,人类道德主体的利益关系会出现剧烈变化,此时政府具有极大的引导作用,人民群众的行为都会受到政府救助行为的影响。救助责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拯救生命。在出现公共危机时,人民群众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不论地震还是恐袭,政府都应该第一时间拯救遭受危机的人类生命。二是最小化损失,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可大可小,政府救助及时,就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和财产,救助不及时或是救助不力,就可能导致大量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政府救助必须遵从损失最小化的基本原则。最后是生态责任伦理,即人与自然协调统一,所有生命不分贵贱,政府救助行为需要保持生态协调。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伦理的实现
(一)加强政府责任能力
加强政府的责任能力,是实现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伦理的重要手段,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提升政府总揽全局的能力。危机管理是一项庞杂而系统的工作,其涉及到诸多方面,给政府的全局意识提出了要求。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对自身总览全局的能力进行提升,协调组织内部关系,实现政令畅通;加强和群众的联系,通过人民群众构建危机预警体系;协调政府与第三方组织,加强合作深化危机管理。
其次,提升政府伦理责任导向能力,在出现公共危机事件时,给予人民群众正确的导向,规范其各种行为。不仅如此,还需坚持科学的价值导向,在危机管理中体现出责任伦理目标和责任伦理原则。
最后,提升政府责任伦理凝聚力,以自身坚持和倡导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将各职能部门、第三方组织、人民群众等团结起来,共同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当中。不仅如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自身责任伦理行为,对群众形成影响和感召,从而提升道德水平,加强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二)培养伦理责任意识
培养政府的危机管理伦理责任意识,可以实现责任伦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渗透。
首先,政府应该对道德责任形成正确的认识。道德责任和法律界定的责任存在一定区别,其可能和法律存在违背,但是却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对道德责任加强认识,正确理解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问责与救助。
其次,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责任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隔阂,在危机事件中道德责任的出发点并不一样。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对道德责任情感加强培养,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加强问题的考量。
最后,政府需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责任意志,并且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表现出道德意志,如此才能对人民群众形成感染。若是道德责任意志缺失,就会导致公共危机管理成效低下,人民群众遭受重大损失,导致其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出现质疑。
(三)完善政府伦理责任制度
制度是保证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因此,需要对政府伦理责任制度进行完善。
一是应该对政府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加快责任政府的建设。只有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理念上实现了更新,才能推动相关工作更新发展,如此才能够对政府责任制度的建立起到保障。
二是需要引入问责制度,健全追究责任的机制,确保在出现公共危机管理的时候,能够快速追查危机的引发原因,明确各方责任,给人群民众正确的引导。
三是应该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构建公共危机责任管理监督体系,将各项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各项工作均能接受全面监督,将公共危机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结束语
政府责任伦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要予以体现,其在内容上涉及到预警责任、问责责任和救助责任。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应该对政府责任能力进行提升、强化责任伦理意识和健全伦理责任制度,如此就可以有效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实现政府责任伦理。(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政府公信力的涵义与现状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展示政府的目的和通过实际作为赢得公民的普遍性信任而拥有的一种权威性资源。近年来, 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 政府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确处理公共危机事件能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并不理想,这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减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联性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的效能。公共危机管理实施的绩效也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在公共危机爆发后,政府通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号召和影响公众,使政府和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政府部门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运用合理的危机管理机制来维护公众利益。
三、公共危机管理下政府公信力出现的问题
(一) 危机管理理念的缺失
危机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以长远的、战略的眼光出发,考虑好各种可能出现的困境,以防危机爆发出来束手无策。危机管理理念的落后,对危机认识不足,会导致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不当,从而影响政府公信力。
(二)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管理机制的建立是维系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在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建设不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设不健全、社会参与程度不广泛、公众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危机管理状态下,这严重阻碍了政府公信力建设。
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方法研究
由于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我国的政府部门应当改变传统的危机管理理念,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建设,从而有效的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最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一)以人为本,深化政府服务理念
政府的行为必须以人民至上的理念为先导, 要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在危机管理状态下,政府各部门应当明确自己的基本职责,转变公共危机管理的传统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真心实意的听取民众的意见。在危机管理状态下,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来,通过和公众合作的方式来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二)健全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1、完善政府危机预警制度建设。在危机爆发前政府部门应加强预警和预防。首先,要建立完备、有效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 、咨询系统、决策系统。其次,要完善危机指挥系统和应急机制。再次,政府可以加强对公众进行反危机宣传和训练。
2、完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建设。由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建立危机管理决策机制能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效能。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包括了危机信息处理机制和决策支持机制。在危机管理决策中,通过运用危机信息处理模型、危机信息知识储备仓库、信息技术平台、决策模拟运行系统来改变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危机管理状态下,要正确的处理危机,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及时准确的做出决策,快速的采取措施。只有完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建设,才能有效遏制危机的快速蔓延并及时处理危机。
3、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在公共危机状态下,透明的政府信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应当及时公布公共信息,从而减少公众在危机中及时获得信息的成本。在信息发达的现代,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微博政务并积极的开展和公众的信息沟通,使信息公开机制更加的规范和合法,使政府在危机管理状态下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有助于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同时能确保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全面性,也有利于形成政府和公民对公共应对危机的合作管理格局。
4、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设。在公共危机状态下,公众的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在危机过程中,公众会产生抵触情绪,让公众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有利于危机的合理的应对和处置。危机管理的完善需要政府部门提高危机管理中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公众团体、企业、媒体等的广泛参与。在危机管理状态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政府必须以公共导向为前提、以主导实施公众介入为手段,致力于多方协作、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5、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建设。政府应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危机管理监督过程中来,提高公众预防危机的意识和增加应对危机的能力。完善公众监督教育机制,保证公众监督渠道的畅通,使公众的监督信息得到及时的沟通。公众监督机制的完善应当改变传统危机管理的理念,健全危机管理应急系统,通过整合政府优势资源,从而扩大公众参与的力度和范围,最终遏制和消除危机。
总之, 公共危机管理状态下政府公信力, 要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为导向,逐步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最终实现政府公信力的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 邓旭峰.公共危机多主体参与治理的结构与制度保障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1(3):51-55.
[2] 王慧,洪瑾.公共危机管理与公信力关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95-97.
[3] 周红.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危机事件的需要,清晰界定了研究对象,明确了研究重点,正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框架。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导致了部分人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这些不满情绪在一定突发事件的“导火索”作用下,就可能生成破坏性的危机事件。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则充分响应了管理这些危机事件的需要,逐步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危机管理网络建设为研究核心,以各行业领域危机专项管理为具体研究对象和危机过程管理为研究重点的研究框架。民族地区的危机管理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模式建构既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单靠外援式或政府强制式推进,而应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发挥民族文化多样性优势,发掘和利用民间传统智慧,让民族地区的危机管理成为内源式的危机管理。
当前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机构,包括高校成立的专门研究中心,隶属于政府的专门研究所和社会的一些风险评估和研究机构等中介组织。如清华大学成立的危机管理学术委员会,创立了“清华大学危机管理论坛”。已经成立的政府应急办公室,不仅是危机发生时最高的权威领导和协调应急力量的机构,更肩负着平时研究危机发生机理的框架研究和信息动态采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艰巨任务。各大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金融业、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保险信托机构、国内外投行纷纷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机构对国内经济和金融运行状况的监控数据和分析看法。市场上专门从事危机公共的企业公关服务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危机公关服务。
第二,实现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应当更加重视国内社会和国际力量的参与,构建以政府为核心的多边合作网络成为共识。
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不仅要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参与,还要对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调度,有秩序地处理各项应急事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危机管理主要是政府危机的管理。然而,在近几年我国共公危机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等许多新特点的新形势下,许多学者认为建立在我国政府统一领导下的,有非政府组织、国际社会组织和他国政府参与的多边合作网络是应然也是必然的选择。
有些学者从我国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管理不足的情况出发,指出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把社会力量作为主体和伙伴,还未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机制,还把我国社会应急的力量划分为: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外部智囊和社会公众,从各方面探讨了他们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危机中的公众参与同样扮演重要角色,有着“自救”、“共救”和“公救”等不同的层次。“自救”的意义在于公民如何在危机中迅速辨明自己的处境和角色,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共救”的意义在于共处于同一危机状态下的公民,如何通过相互体认和帮助,共度难关;而“公救”则需要全社会对于处于危机环境中的公民的帮助与扶持。
由此,基于各类社会组织自身的特点和长处,如何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给予恰当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从而建立统一指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危机管理主体多元结构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现在多元主体协同上研究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微观轻宏观,重横向轻纵向,重静态轻动态,尤其对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薄弱。
第三,在应对危机的过程当中,从中段对危机事件的及时反应和紧急应对向两端延伸,在前段的风险预警信息管理和后段的危机心理救助方面开创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前些年,我国的公共应急管理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危机事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中段,即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反应和紧急应对上。由此,许多学者的笔触更多地集中于对政府和社会组成的应急组织系统,统一指挥、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相互协作、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广泛的应急保障系统和应急管理法规上。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实体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所形成的体统是应急管理中及时反应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来源。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公共危机的频发,事后处理付出的高额成本,使我们意识到必须从总体上转换面前公共危机被动应付的思路。许多危机事件的最终爆发始于某种矛盾的不断积累直至临界点的到达,由此启示在许多危机事件爆发之前留给了我们一定的时间去察觉和感知它。应该把好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关,进行有效地风险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的频率,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机以降低其发生时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地预警防护以降低其造成的损失。于是风险预警信息管理就成为整个危机管理管理的起点。学者们以风险预警研究和危机管理为分析对象,具体探讨了二者渗透与整合的可能性与现实途径,包括概念、理论、方法、议题以及研究力量的整合,企望走出一条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相结合的新路。风险管理依赖于有效地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社会风险是来自于外部的、由传统和自然的不变性和固定性,或由人们的生产活动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原因而导致的社会失序、社会动荡的风险,其主要类型包括制度风险、技术风险和文化风险三种。风险管理与评估的流程主要有五个步骤组成,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和贯穿全过程的风险沟通组成。公共危机的大规模爆发往往伴随着危机信息的逐级传播与扩散。如果政府信息披露滞后导致权威信源出现真空,传媒管制政策的误区造成主流舆论僵化失语,公众急于知情而缺乏回应,就会引发流言产生与传播,网络舆论“把关人”机制的钝化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强度。在网络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加强舆情监测,力争第一时间信息,切实掌握危机信息传播的话语权;主动设置议题,有效控制危机信息传播的主导权;注重危机沟通协调,重建危机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工具和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以迅速有效应对危机。
在危机管理过程的后端即重建和恢复阶段,这不仅意味着回复危机中受损的东西,也意味着恢复和重建危机中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对灾后心理危机进行主动的干预、疏导和救治,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顺利度过精神危机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过程的向两端延伸,实现了从常态向危机状态转换的无缝隙链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公共危机过程理论。也充分体现了要把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的培养整合进政府常态管理中行政能力的提升当中的构想。而后端的危机心理救助则更加突出了政府管理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薛澜.危机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7
[2]梁宏志.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力量参与[J].城市与减灾,2007(1)
[3]乔毅.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J]消费导刊,2007,(8)
[4]杨安华.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研究、现状、意义及思路[J].开发研究,2007,(5)
[5]刘智勇,刘文节.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研究述评[J].2012(5)
[6]童星.社会学风险预警研究与行政学危机管理研究的整合[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6)
一、阐述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就是,因某一个事件的爆发对社会秩序形成巨大冲击,对大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的危险状态。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状态和特殊形式。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
二、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我国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国际政治的方面。“非典”危机让公共危机管理收到了更多重视,陆续有学者出版有关的研究著作,这些著作将公共管理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了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等。一些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机构也不断涌现,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碍于研究时间,研究成果也并未涉及更深层面,这就需要与西方进行学术交流并不断培养本土人才。
三、案例分析――以临沂市治污危机为例
2015年上半年,山东开展全省环保大检查,共检查企业25551家。其中,查处违建项目和违法排污企业1430个、878家。对1299家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处罚,处罚金额达6089余万元。全省环保公安联合执法645次,向公安机关移送环境污染刑事案件99起。2015年1月,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25日环保部公开约谈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新环保法实施之后第一批被约谈的城市,代市长张术平表示绝不会有第二次约谈。重压之下临沂猛药治污,截至2015年7月,163家企业停产,近400家企业限期整改。2015年上半年,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居全省前列,其中,细颗粒物(PM2.5)同比改善24.8%,列全省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比改善11.6%,列全省第二;二氧化硫(SO2)同比改善35.4%,列全省第一;二氧化氮(NO2)同比改善16.9%,列全省第三;“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同比增加了19天,列全省第六;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了19天,列全省第一;获得省级财政发放的生态补偿资金979万元,列全省第一。面对此次临沂铁腕治污,有人给出16字评价:“空气好了,经济差了,民众点赞,企业抱怨”,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各方利益焦灼在一起的局面。
四、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1.发展需要
十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我国的发展劲头十足,目前已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是,社会转型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加上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国际社会复杂的形式,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频发,已经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转变为常态化,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建立一套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政府制度安排,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2.强化政府职能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正在进行积极地职能转变,政府在危急时刻提供关键性援助至关重要,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使得政府与社会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
3.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
我国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相较于西方起步晚,研究程度薄弱,正处在吸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阶段,还没有针对我国国情形成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所以,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将会不断促进对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学术上的意义。
五、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立的主要内容
1.制定长期反公共危机战略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是为了有一个明确的公共危机管理目标,并确切落实有关公共危机管理部门中每个人员的责任和任务,防止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责任不清。而且,正确的战略可以保证组织资源和环境的良好匹配,提高可执行性。
2.因地制宜制定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机制。
健全的法律法规使政府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有利于增强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它是政府进行管理行为的保障。因地制宜,是各地政府根据各地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来制定的既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又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法规。
3.建立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系。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失灵等因素引发的,可能危及公众安全和正常秩序的突发性危机事件。
1.2主要特性
1.2.1隐蔽性、突发性、无序性和紧迫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往往是人们事前没有意识到,不易被察觉,具有很深的隐蔽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临界状态下却突然发生。面对突发危机人们很难把握和预测,难以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了解危机的态势和发展动向,导致危机应对的无序性和危机管理者须在有限时间内及时做出决策的紧迫性。
1.2.2群体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人口众多,人群密度高度集中的地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而危机一旦产生很容易导致场面失去控制,发生拥挤、混乱,甚至引发踩踏事件。
1.2.3破坏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将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价值。可能会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毁灭性的伤害,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海外滩群体性踩踏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仅有行为过失,管理失误等人为因素,还有场地基础设施问题的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和环境等各方面交错的因素。只有找出引发事件的原因,对其分析评估,才能得出在群体性踩踏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1)人流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人群密度超过安全临界值是引发此次踩踏事件的导火索。南开大学城市公共安全中心刘茂等在《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分析及预防控制》中引用国外学者Still的论述,对于静止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4.7人/m2,而对于运动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4人/m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佟瑞鹏指出,当人口密度超过5人/m2时可将其视为连续介质,此时人群中产生的任何扰动,都将以波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当波演变为激波时,就很容易引发拥挤性踩踏[2]。数据显示,事发当日20时至21时,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踩踏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在此期间,人流量一直处于进多出少、持续上升的趋势。事发前外滩人流量短时间剧增,造成人口密度突破了安全密度临界值,此时个体不再受主观意愿支配走动而是“随波逐流”。同时群体中的异向人群引起的相互冲突、阻塞以及群体中个体的差异(老人、儿童、妇女等群体)引起了不同的行进速度,在此种情况下,当有人摔倒或者弯腰捡东西时都会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
(2)场地、通道等设施不合理是产生此次踩踏事件的外在客观原因。外滩风景区相对狭小,还有台阶、狭窄通道等使人容易跌倒的相对复杂环境。事发现场的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的观景平台是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人流量巨大使得群体的速度降低,又因异向人群产生的相向冲力,使得某个个体速度降低或摔倒,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3)主办方活动筹措不严密,责任落实不到位是此次踩踏事件的主要原因。1)活动主办方对活动整体把握失当,活动安排不够严密,没有做到统筹兼顾,风险和责任意识不足。2)活动主办方对活动变更风险未做评估,对于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致使大量游客都集中在了活动变更前的场地。3)活动主办方黄浦区旅游局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联系不够紧密,致使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人员设备配置严重不足。
(4)公众危机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是发生此次踩踏事件的重要原因。1)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在国内,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和应有的公民意识。通常人们不能正确估计和判断隐藏在大型群体性活动中的风险,很多人喜欢盲目跟风,好凑热闹。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和引人注目,有些人甚至起哄和喧哗,却不能预先识别出隐藏在拥挤人群中的风险。2)公众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公众的安全知识和应对危机时自救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缺乏安全知识,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恐慌,这样反而加大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薄弱,在面临危机时不知道如何自救、他救和互救。
(5)政府应急管理中存在的缺位和不足是导致此次群体性踩踏事件的根本原因。在大型集群活动中,政府管理在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管理者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尽早识别出潜藏其中的风险,预测评估,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方案,就能大大降低群体性踩踏等风险发生的概率。1)政府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危机管理经验不足,未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政府部门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薄弱,对此次活动人流量未做充足的风险预测评估,未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预防工作准备不足。任何活动伴随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普遍性、隐藏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特点,而人们受自身知识水平、管理经验的局限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当面临复杂不确定的环境时,若管理者未能高度重视,识别出潜藏在其中的风险,那么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在特定的状态下就会触发危机的产生。2)尚未建立健全统筹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阶段。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就可以根据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及时预测其发展征兆,帮助政府等管理组织及时作出反应,必要时向公众发出警示,发挥其导向功能,由此降低突发事件的风险。3)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机制。在我国各地政府都设有应急领导小组,但其相关职能被分摊在政府各大部门中。也就是说,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来临时还需要去调动相关人员。因此,如何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调动与配合,在突发紧急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改进措施
由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性,任何时候、任何活动都不能把风险排除在外。因此,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极其重要。下文通过分析政府的管理职能,提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监测预防、协调控制和善后处理的“三点一线”的管理模式。
3.1制定政府危机管理的监测预防措施
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将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避免其发生。因此,在危机管理中做好检测预防等工作是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政府需要制订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应急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1.1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中心
通过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中心,引进和培养危机管理人才,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机管理体系。各省市应成立应急管理中心,重视危机管理人才的培养,借鉴公共危机管理比较成熟国家的管理经验,创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如美国成立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加拿大成立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与应急准备办公室,都是专门负责其国内紧急事件与安全的机构。
(1)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形成完整的综合信息系统。创建集信息搜集、加工、决策、警报、咨询等子系统为一体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监测危机现象。通过分析评估搜集到的数据资料信息,预测和判断危机的发展态势,由应急管理中心向政府部门和公众发出准确的警示信号。引进科技人才,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监测预警系统并与通信公司、新闻媒体合作,将发出的预警信号以短信、广播或新闻报道的方式传达给受众,以便决策者和活动参与者及时了解潜在危机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2)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制订科学和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预案。可采用委任的模式,由活动主办方依照活动场地的大小、路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预计能容纳人数的多少,根据检测的信息撰写风险报告书,从人员编组配备、专用物资保障等诸多方面制订活动应急处置预案,交至应急管理中心审核。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外部动态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调整,必要时提前演练。
(3)建立公开透明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信息传播渠道。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危机管理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众及时传播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满足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同时也可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如实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现状,并对危机管理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报道和宣传。
(4)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应急机制,促进各部门间的联防联控,加强各职能部门间应对危机的联合防御控制能力,并以此来提高政府获取信息、快速决策、协调指挥的组织能力及减灾防灾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危机管理中涉及相关职能的部门整合到一起,由应急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当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中心紧急采取联合应急控制措施,要求各联动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根据应急中心危机管理小组指令,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联动处置预案的要求,迅速指挥、调动本单位应急处置队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全面、及时展开应急救援,准确高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5)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管理的具体预防管理措施。提前由应急管理中心的危机管理小组排查活动场地,排除一切隐患。必要时,在事故容易发生场地进行改造,重新设计线路。增加移动摄像头、广播、安全指示箭头和照明工具等公共设备的配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预计人流量和检测情况,配备足够的警力、安保人员和医疗救助人员,在活动场地进行严密的布局和防护;采取严格的交通管制,严控人流量,并提前告知公众。活动当天严格限制私家车辆的通行,事先在活动场所用隔离带划分出区域隔离,将每条隔离带都设置为单向道,并在两条相邻通行道之间设立紧急安全通道。如要举办大型活动,应以广播、视频、网络新闻、通告等形式提前告诫参与者参加活动时尽量做好安全防范准备,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携带,并在活动场地设置出入口,在入场时进行严格安检。
3.1.2完善和建立相关法律体系,加快依法行政建设
虽然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标准,但是关于应急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问责机制,使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趋于科学化和法制化。对政府管理人员的权、责、利进行统一和划分,完善追究公共安全事件责任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者的职权和职责,规范其行为。
3.1.3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培养公共危机管理人才
政府要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创建多角度、宽领域的危机教育体系,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提升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应对危机的各种能力,这是公众面对风险时战胜危机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
(1)重视公众危机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把危机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中,制定突发事件防范手册,每个学期开设一定的课时,从小培养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面对危机时的良好素质并进行必要的演练。
(2)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纳入国家公务员体制中,定期展开培训、学习和研讨,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
(3)设置“公共安全周”和“公共危机日”,制定相应的宣传标语,并在这期间召开针对危机管理的科学研讨会,加大对其宣传和报道的力度。目的是引起社会公众和组织团体对潜伏在身边危机的重视,增强其责任安全意识和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3.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
为了防止群体性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出现,危机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监测、观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纠正各种偏差,使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这就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中的控制。
3.2.1事发前期控制措施
(1)当预警系统监测到人流量达到一定界限时,及时停止通往活动场地的所有交通方式,正常保留并加派疏散人流量所需的交通工具。
(2)应急管理中心的危机管理小组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安全防范,避免随意走动和拥挤。
(3)继续加大监测力度,必要时调配警力和安保人员,应急管理中心要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急救助的准备。
3.2.2事发之后控制措施
(1)若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由警力和安保人员及时找准事件发生源,迅速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其他人员往事件源头拥动。
(2)将危机信号反馈给预警系统中心,由预警系统统一危险警告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安抚人员的情绪,防止危机的扩大和蔓延。
(3)加大安保和救助人员的配置力度,及时、合理有序地对滞留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对伤亡人员医疗救助。
(4)保持信息的畅通,保证大众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知情权,防止谣言的出现,保持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
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后,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对事件做好善后处理。明其事件缘由,追究事件职责,并做好后续保障性工作稳定人心,树立负责任、有担当的政府形象。
3.3.1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评估
事件发生后,首先要迅速成立一个相对独立、负责、精干的事件调查小组。明确参与调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对事件全程分析评估,形成备案,以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
(1)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诱导因子。以此区分事件责任,查处相关负责人,并为后续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2)对事件后果和损失进行评估。以此确定受害人和危害程度,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物质和精神的补偿,同时也依评估结果划分相关人员的责任大小。
(3)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总结,提出工作改进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
(4)追究事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找出那些工作失职、管理不善的相关责任人,按照合法程序给予必要的处分,强化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
3.3.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心理援助
事件发生过后,对受害者本人及家庭、活动参与人员和社会公众心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伤害。为克服参与群体恐慌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安抚公众心理情绪,帮助参与者和幸存者顺利度过心理障碍期。
3.3.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的恢复重建
(1)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事件过后在一定时间和领域范围内对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保证后期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政府及时出面控制,加以规范和引导。
(2)公共政策和相关法律制度的重建。法律制度不健全和公共政策失效等因素与引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有关联。因此,要重建公共政策,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危机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把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体系中。
(3)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危机意识重建。群体性踩踏事件折射出公众还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危机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加强公众的公民意识和危机意识有利于社会良好有序的发展。
(4)政府信誉的重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和权威。因此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做好后续工作,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创新,重塑高效、权威、负责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其中比较引起人们重视的传染病一旦爆发就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大批人员发病甚至死亡。而且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以及环境的恶化,很多新型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各种各样的流感不断侵袭着人们的健康,以2003年著名的“SARS”病情为例,该病种在我国大部分境内流行,造成了5000余人感染,349人因此而死亡。到最近的2013年四川眉山的“6.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386名学生出现腹泻现象,但是救助及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这类突发事件一旦出现,涉及范围就很广,因此一直是国家卫生部门密切监测的事件。
2 危机管理意义和重要性
当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应对处理,那么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2003年,SARS病毒在中国肆虐,当时因为缺乏危机管理体系,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感染以及死亡。从SARS事件和对其处理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危机管理不成功案例。
危机管理的含义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危机监测、预控、决策、处理,以达到避免或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通常把危机管理表述为预防、准备、反应、恢复这4个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可以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还可对人群造成心理恐慌,甚至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产生严重的危害。针对于此,就迫切需要采用快速有效的危机管理对策和行为,来避免或减轻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3 危机管理的作用
3.1 预防。危机管理中的预防主要包括监测和预演。监测是指对区域范围内的人群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卫生监测、对出现疫情地区的疫情报告和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平台等工作。预演是指有针对性对一些有可能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地区的人群进行演习,来考察应急系统的反应能力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应对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动态监测的范围应该尽可能的广泛,能覆盖到有可能出现疫情的各个角落。
在欧美等国,检测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对医院急诊室病人进行监测,还对各大药房进行检测,甚至利用卫星和发达的城市监控设备对街道打喷嚏的人群进行检测。
因此,建立广泛的监测网络,就有很大可能及时获取疫情的最新动态,为及时预防提供充足时间和依据,可以冷静的面对疫情。此外,监测获取的原始数据经过专门的加工和分析,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就比较容易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的隐患。
3.2 准备。危机管理中的准备包括预警、储备。预警是对不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做出由高到低的判断,一般划分为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一般(Ⅳ)4级预警等级,并且用相关的颜色区分。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代表不同级别。
储备的意思是指面对不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历史相关经验而进行的物质资源储备。比如面对毒气污染,就需要准备防毒面具;面对核泄漏,就需要储备大量的碘等。
3.3 反应。危机管理中的反应是指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决策以及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应对、救助、控制、信息、健康教育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各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能和责任已有明确规定。其中信息的及时尤为重要,当疫情来临时,要积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播报相关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正确引导广大群众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危机,消除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同时也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且可以激发群众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对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督促和鼓励。
此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模式上,要统一指挥各个部门的行动,对卫生、军队、警察、消防、交通、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建立合理的沟通和协调渠道。
3.4 恢复。危机管理中的恢复主要包括事件评估、恢复、转危为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科学对事件进行评价,对应急预案的实施程度,做出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做出总结,从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改善工作方式,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56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相关概念
1.1 公共危机界定
公共危机主要是指一个突发型的事件对大范围的民众的工作生活、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威胁的状态。公关危机的内涵主要是3个要点:一是公共性,这是说危机要影响到公共的领域;二是突发性以及紧迫性,这是指如果危机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扩散和升级;三是公共危机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处置不得当将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恐慌和损失。
1.2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管理,它是一种全程的危机管理体系,要求每一个相应的阶段都有对应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准确的预测危机的形势,尽量把公共危机的事态可以控制在某一个特定的区间,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全方位的公共危机管理不但需要在危机管理周期的每个阶段建立对应的管理机制,更主要的是怎样实现机制相互之间的有效运行。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有机结合,在制度、组织、资源等框架内建立一种全过程、整体化的危机管理有机体系。本文主要是阐述危机预警机制对我国现行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2 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2.1 我们国家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预警决策机制面临一定程度的困境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对城市公共危机的处理是单灾种的、孤立的,没有形成一个多部门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这将很难应对目前多发性的城市公共危机。在应对城市公共危机时应尽最大可能高效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的协调,把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目前我们国家的地市级政府部门虽然都在其政府办公厅下设成立了相应的危机应急管理办公室,但从职能分工以及职责的角度看,主要还是本级政府的总值班工作室替本级政府进行危机信息的传达、督促、会务、协调等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全政府、全社会、综合的协调和管理这必将导致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资源配置的不协调,政府很难形成危机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难以实现危机资源整合和协同决策的保障。
2.2 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力量参与不足,预警责任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际盛行的公共危机管理理念是强调“全政府、全社会”的公共危机管理。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实现公民有序的参与是充分发挥公民主体作用,最终战胜危机的保证。但是当前我们国家的公民大都不具有在危机状态下积极参与的意识,也不懂怎样参与到危机处理中。所以,当面对危机的时候,处于危机中的公民就很难做出应对措施,很容易陷于被动和惊慌之中,这将导致危机事态进一恶化。在整个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城市居民和各种社会组织、工商企业,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直接受众,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主体,他们理所当然的参与到公共危机处理的全过程中,与政府一同化解危机。如果危机的处理中能够有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这不但可以塑造这些个人和组织的应急管理文化,而且在危机的预警、应对、以及恢复的整个过程中能够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当前,我国针对各级干部在公共危机预警中的责任规定还存在不足,一方面预警的责任一般在一些政府文件当中并且数量较少;另一方面是责任规定相对模糊,只规定了相关领导干部因过错或渎职而出现重大事故的必须引咎辞职,并没有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在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或预警过程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三是忽视了建立保证责任内容实现的制度。首先,问责主题上随意性较大,相关媒体、社会大众以及其他组织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其次,责任承担的方式上相对单一,引咎辞职是普遍采取的方式,不同级别危机的责任处理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最后,在追责的对象上,大多数都是追究各级党政领导的责任,忽视了追究当事人、相关媒体以及专家组等人的责任。
2.3 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预警信息机制中的困境
城市危机管理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地区、跨时段的综合性系统管理工程,要求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团结合作。但是我国目前的行政组织结构是科层制这就决定了危机信息得层层上报,然后再层层传达决策的信息,所以必将导致信息机制不畅。当前,在我国的各级政府运作体制之间,因为各种因素下级政府会采取虚假治理的行为,经常发生隐报、瞒报。而由于地方政府的分权会造成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地方政府会从局部利益考虑问题,为了自身利益,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把危机信息的传输渠道扭曲,抵制相关应对措施,导致上级政府不能准确把握危机信息,不能对危机做出有效的决策,从而不能把握控制危机的最佳时机。
3 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途径
3.1 完善危机预警机制的法律体系
因为政府在建立公共事务预警机制过程中掌控着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公共权力,而社会组织则没有强制性权力做后盾。因此,社会组织要想在公共事务治理领域谋求与政府组织的平等合作,必须借助法律体系和制度设计明晰双方在公共事务治理领域的权力、责任与义务,即明确各自的治理权限。应该在国家层面上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危机管理预警法制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改变过去立法层次低、侧重登记管理等倾向,逐步向注重依法监督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过渡,在法律上对社会组织公共危机治理的行为加以规范和保障。
3.2 建立危机预警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网络结构
危机预警管理在发达国家大多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应对网络,联合各种力量应对危机除了政府之外,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和媒体都是公共危机预警和治理的参与者。所以我们国家的危机预警和治理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把危机治理体系看作一个整合的系统,包括政府、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公众和媒体等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共同处于社会大环境中,而且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危机网络治理结构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以多元主体相互间的信任与合作为基础,通过建立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进行沟通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危机的协同治理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3 加强危机预警和应急教育,提高公民的应急能力
危机培养教育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是危机治理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部门要通过对危机信息收集、分析、传达,提高公民应对危机的警觉性和灵敏度。其次,要尽快改变目前只局限于纪念日或活动日的“点缀式”应急知识宣传,做到应急教育的常态化,通过专题讲座、媒体宣传、课程培训等途径,对公民进行应急知识教育,使公众了解应对常见突发事件的自救和协防知识。同时要建立危机应对情景仿真教育与演练体系,提高公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应对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应急知识“常态教育”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应急教育体系,从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防护知识,增强公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民危机治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消减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
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公共危机是属于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对国家对人民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就需要对公共存在的危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通俗点说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对城市所面对的危机事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所以说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公理共危机管理能力。
(二)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
国外相当一部分国家在经历了种种危机事件之时,为了使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稳定,从而构建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并设立危机管理机构
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面临公共危机时能够自然有条不紊地管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根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并且在这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管理模式是以总统直接领导、由专门政府部门参与的组织体系,并且美国形成了联邦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建设了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并实行单位一体化指挥,一旦遇到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2.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
在对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之时,需要最迅速的获得事故发生的确切信息,从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采取应急措施,争取救济的宝贵时间,为此建立一套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至关重要。日本在建立信息沟通系统之时还建立了信息管理一体化和危机认识、处理体制,并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向群众传播最新事故状况,从而使中央到危机发生地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相关信息。
3.完备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法律
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
很多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来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在德国宪法中,就直接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直接做出了规定,奠定了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基础;此外还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了如何应对城市公共危机。例如美国就制定了新的《国家应急反应计划》,并依据此计划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土安全行动中心。
4.重视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培训方面,美国和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都特别重视防灾工作,并开展了对预防公共危机发生的各种培训和演练项目,并且施行相关政策和举行各种活动来调动社会对防灾工作方面的积极性。除了在国内重视社会参与,很多国家还积极与国际合作,比如在涉及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活动之时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和破坏,绝大部分原因是世界各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使得危机发生国在面对公共危机发生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二、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对不足部分的建议
(一)我国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模式
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步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各政府部门井然有序地利用自身职能应对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模式只能在一般的危机事故管理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但是,在面临大的危机事故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由于部门间联系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地处理相互之间的职能分配,所以我国可以对每种危机管理分门别类的同时,可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政府再将社会团体、媒体、民众的力量介入其中,使得在总体上不缺乏秩序但是在事故发生之时又能很好地形成活动机制,增强灵活性。
(二)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指导思想之解剖
我国各个城市在应对危机时的指导思想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只着重于直接救灾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发现公共危机时,还是较多以采用行政应急手段为主,依法行政的危机管理理念并不能真正落实,国际上一些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高新技术还没有具体应用到城市的危机管理之中。对此,我国应当在注重应急救灾的同时,积极创新,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以及公众所能接受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三)对公民的危机意识的教育问题
我国政府在对公民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管理过程中,虽然也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有所涉及,或者说也给予了重视,但是在执行力方面,并没有付诸多少力道,因此政府在加强本身防范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同时,也应该多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到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艰难以及个人对整个社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这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的。
(四)城市公共危机处理过程政府责任
首先,政府在公共灾难、危机发生后,现今处理模式是升级发放救灾物资,下级去执行,这其中的监管问题有待加强。很明显,经过一层层的剥削消耗,到了人民手中救助物资可想而知,所以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宏观方面,制定相关监督处理办法,实际执行方面,可以与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强强联合,以便灾民能得到最好的救助。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41—02
1 理论基础
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者登哈特夫妇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①“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强调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服务而非掌舵。
1.2 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政务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GPR)是指政府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自身工作效率为目标,对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并优化人力和设备资源的过程。②政务流程再造主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子政务为平台,对政府政务流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2 电子政务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运用
2.1 政府网站是危机事件公开高效的方式
在众多危机事件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中,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站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抗击非典为例,很多政府政务网站都开设了抗击非典专题,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在抗击非典最艰难的时刻,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非典”的各方面信息,包括疫情发展、政府文件、政府举措、疾病预防知识等,及时有效地宣传了北京市政府抗击“非典”各项举措,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2.2 远程视频促进政府间面对面交流
远程视频会议不仅能够减少大量人群的集聚,而且这种新形式提高了会议效率、大大节省了会议成本,还扩大了信息范围。这些优势是传统会议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包括卫生部和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市的抗击非典指挥机构,都采用了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进行指挥调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移动政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移动政务(Mobile Government),又称移动电子政务,主要是指移动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诸如手机、无线网络、蓝牙等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③2003年SARS期间,我国内地出现了大量关于非典的谣言,并随后传入香港,面对一个个影响非常恶劣的谣言,香港政府向当地居民发送短信予以解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一事件,使得香港成为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短消息大范围发送通告的地方政府。
3 电子政务在危机事件各个阶段发挥主要功能
3.1 电子政务在突发事件预警阶段发挥应急功能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影响。④对于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电子政务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告知公民可能爆发的突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3.2 电子政务在突发事件处理阶段发挥决策与协调功能
面对各种突况,政府决策正确与否,政府综合协调能力的高低,对我们战胜危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⑤电子政务平台具有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确保政府决策的时效性、科学性,并且能够高效调动和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实现政府与公众问的有效沟通。
3.3 电子政务在突发事件善后阶段发挥评估和监督功能
突发事件平息以后,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开展相关的善后评估、监督工作,要对危机事件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同时对日后的重建工作进行监督。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群众得以安抚,危机造成的负面效应得以减轻。
4 基于电子政务视角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
4.1 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危机观
要想科学有效地解决危机,就要对危机有透彻而深入的认识,树立起科学的危机观。⑦科学的危机观,不仅反映了政府的综合素养,也是政府策略化、实效化、艺术化处理危机的保障,超前预防潜在的危机是最好的公关。
4.2 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一个国家的国家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检验。⑧它考察的是政府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运用有效手段集中社会资源解决危机。在危机发生前后,一个科学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是政府能否成功管理危机的关键。
4.3 电子政务环境下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内容框架
(1)预警和监测子系统。
预警和监测子系统,是指对可能发生危机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估的体系,并对监测得来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别和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做出必要的危机处理预案。
(2)危机过程跟踪子系统。
危机过程跟踪子系统是指动态数据监测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信息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传输到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中心数据库,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对采集而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反馈,反向追踪源头数据,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
(3)危机决策与指挥子系统。
危机决策与指挥子系统的构建要体现常规防范与应急处理为一体,政府官员负责制与专家咨询制度相结合,逐级建立政府危机决策中心。⑩为防止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一些相关领域应建立专家数据库,设立决策研究专家委员会,欧美国家在处理疯牛病事件等问题上都有很好的借鉴经验。
在动态的、迅速变化的,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做出危机管理的决策一般经常出现。在电子政务中,危机管理系统受时间(time)、地点(where)和环境形势(situation)的深刻影响。危机管理决策的做出使政府从容应对危机,妥善处理危机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此外,危机管理决策的制定可以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共创共赢的良好局面。因此,在我国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情况下,加强我国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制定处置危机应急的有效决策,对于化解当前在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
注释:
① 丁煌.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② 杨诚,黄萍.电子政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③ 李明升.移动政务扩展政府服务[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31).
④ 黄晓军.从非典事件看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4).
⑤ 陈闽红.论政府危机管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⑥ 叶婧.政府危机管理问题探讨[J].行政与法,2003(1).
⑦ 何骁威,汪涛.电子政务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政务,2007(1).
⑧ 武.危机管理:面对突发事件的抉择[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87—102.
⑨ 覃小旅,朱庆华.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电子政务,2005(3):76—81.
⑩ 刘彬,高福安.政府应对危机的信息资源管理[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41—47.
参考文献:
[1] 方磊,张文卿.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4):45—49.
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D66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092-05
一、 引言
近年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繁爆发,呈“全球化”趋势蔓延。美国“9?11”事件、俄罗斯人质事件、日本核泄漏危机增加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目前,公共危机管理已日益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更容易遭受各种公共危机的威胁。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公共危机事件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SARS”事件、甲型H1N1流感、汶川大地震等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爆发使得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公共危机信息预警是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首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至关重要。总理曾在2005年7月22日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说过:“预防是解决危机最好的方法。”中国危机管理专家薛澜认为,一个反应迅速、运行良好的危机处理机制首先要有危机预警机制[2]。因此,有必要建设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有效预防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且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初能使政府按照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处理,从而减少社会混乱,维护社会秩序。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科学合理的政府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客观地反应各级政府信息预警能力的真实水平,找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相关
环节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引导政府和其他组织改善运作管理,真正提高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笔者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在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指引下,对政府公共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索,以求完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