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言是文化载体,对于英语而言也是如此,它承载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如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这些对于学生学好英语有很大帮助,可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强学生鉴别能力,增强文化意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穿插文化知识,以渗透文化意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渗透文化意识,笔者从如下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指导广泛阅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在英语阅读中,语言知识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语言也需放于一定文化环境中,才可真正理解其内涵。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一定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历史文化、传统风俗、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以充分把握篇章内涵。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适机渗透文化意识。同时,也需指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如阅读英语报刊杂志、英美优秀文学作品,并指导学生积累阅读中的各种文化知识,以拓宽知识面,使其了解英语词汇内涵与外延,理解西方价值观、情感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1.1阅读过程中,把握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学习Christmas这一词汇时,需进一步了解其背景知识,可将其与中国的春节加以对比,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1.2在词汇中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例如动物词汇:sheep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善良、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sheep有着较差的隐喻形象,比喻愚蠢之人,胆小之人,害羞之人,如a lost sheep,意为“误入歧途之人”;a black sheep,意为“害群之马”。
1.3由称呼、称谓、禁忌方面把握文化、民俗内涵
在英语中,一些称呼词汇是比较笼统而模糊的。如aunt,这一词汇在汉语中其称谓是“伯母”、“舅妈”、“姑妈”、“姨妈”等;其次,在英语交谈中,注重个人隐私,如年龄、家庭收入、婚姻、等,在交谈中是需要避免的。另外,西方人也非常忌讳数字“13”,这与其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二、强化教学活动,增强文化内涵体验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渗透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涵,把握其中隐含的文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展开巧妙渗透。在英语教材中,其内容十分丰富,选材也较为广泛,许多文章包含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教学,适当穿插文化知识,如饮食习惯、历史文化等,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英美国家,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2.1课堂讨论
通过交流、讨论,可以进行信息互通,知识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书本中的文化内容或者最新的中西文化现象展开自由表达或者小组讨论。例如:学习Unit 5 Going shopping一文时,教师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比较中西方的不同购物习惯、不同寒暄方式等,让学生理解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2角色扮演法
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体验英语文化,并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如教学Unit 4 Food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场景对话表演、角色扮演。如西方就餐情景,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教室看作西方餐厅,然后让学生展开就餐时的系列表演,如餐桌服务、点菜、付款等。当学生表演后,教师可适时点评,补充与改正学生不足之处,让学生明白中西方的用餐文化差异。这样,通过模拟表演,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西方文化,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三、多途径渗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电影电视、广播、英语角等,从而活跃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3.1在课堂内外引入英语故事、英文歌曲、英语短诗等
例如:学习Unit 6 Detective stories时,教师可以适当穿插英语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如教学Unit 4 TV programmers,教师可介绍电视产生的背景,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电视节目折射出来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积极性。
3.2构建英语学习园地
在制作与编写板报、宣传栏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英语优美语句,英语小故事、英语俚语、习惯语等,通过这些学习园地来介绍英语文化,渗透文化意识。
3.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让学生观看英语电影、英语动画片
例如:《Harry Potter》(哈利波特)《Forrest Gump》(阿甘正传)、《Garfield’s Fun Fest》(加菲猫的狂欢节),让学生了解地道的英语语言,了解西方的语言思维模式与表达习惯。同时,为了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教师还可适当提问思考,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论语・子路》所记载的孔子的一句话“和而不同”“以和为贵”。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跟随而至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文化和经济出现了加快融合的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即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内心世界是用艺术、文化价值观和宗教表达精神目标的世界。外部世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那些装置、技术、机械和手段综合表达物质目标的世界。无论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内心世界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必须面对共同生活的物质世界。”因此,在这个世界人民共同生活的地球村里,不同文化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这其中最受关注的、交融过程受到冲击最强的莫过于中西方价值观了。
所谓文化交融是“指不同种族或民族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纳彼此的文化传统的趋势”。中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别是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独特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社会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决定的。首先,“从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国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则是多元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或‘大同’的观念。而西方欧美人士注意变化、多样性或多元论。其次,中国文化重视伦理,而西方文化则偏重法律。“在传统上,中国人所重视的是礼或伦理。礼是敬的表现,敬是礼的内在精神。而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所以就必须制定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因为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碍到别人的自由。”中国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集体主义,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由此而产生的技术和科技手段。另外中西方的家族本位和个人本位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核心所在。其主要表现是在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社会活动皆以家族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也由家族关系扩大而成。而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一切活动必须服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尊严、他人的权力都不可侵犯。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堂上,老师们经常讲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所国际公寓里住的有美国人、中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当这所公寓起火的时候,美国人先抱出自己的妻子,中国人先背出他的老母亲,法国人先救出的是他的情人,而犹太人最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这个有趣的例子反映的是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而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手段的迅猛发展,加上我国与世界各地经济贸易的增多,必然会在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文化间的矛盾和碰撞,到最终融合的情况。从而导致这种不同文化间的彼此接纳、相互交融、舍异趋同的趋势愈演愈烈。
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加入,必然会给我们原有的文化生态注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向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出严峻的挑战。这种以民族国家为基本板块的文化价值观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堡垒被攻克。随着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不断深入,必然很多人会产生失落感,其认同归属感也会更加强烈。“那种狭隘的阶级、民族、国家界限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要超越和克服长期以来的现代人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中心意识超越形形的‘中心论’,其别是‘西方中心主义’主张重新认识边缘价值观,倡导一种全球平等的普世伦理。”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曾经一度由西方的逻辑主导和控制。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予以攻击。
我们知道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牢固地把一个民族国家标识出来。它具有稳定性、浓缩性和粘联性。忽略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存在,而一味地提倡和宣传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的优势,遭来的必然是一片哗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不是淡化或消灭某种文化,恰恰相反的是它是沿着民族认同的积极方向发展,与中西方民族之间互补,没有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跨文化的交流也就失去了根基。在当今的世界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可否认,美国文化成为了主导文化,例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遍布世界各地,好莱坞电影占据世界文化市场的80%。它的受欢迎程度和它在全球热播程度从这个数字来看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也就是说文化融合作为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绝对的,是与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密不可分的。这是经济乃至政治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正如萨莫瓦所说:“首先,不断变化的世界已经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次,这些变化今后还会加剧不会有任何削弱。”任何人不可能离开一个群体,完全独立地生活在真空中。世界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不论你来自东方还是西方,也不可能离开世界这个大家庭而独立发展得很好。长期闭关自守,与世隔绝,只能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虽然说这种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交融是绝对的,但是所谓的交融绝不是说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文化。
所谓趋同和交融只是相对的概念。统一和融合只是相对的。而且大千世界,变化莫测,想要整个世界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完全统一那也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世界语(Esperanto)于1887年创立,其定位是国际辅助语言,而不是代替世界上已经存在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在全世界的推广程度比起称霸全世界的英语的地位来说相去甚远。这个例子说明要想用一种文化价值观或一种语言来代替其他的文化价值观或语言的话,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英语虽然具有一种名副其实的文化霸权地位,但是,随着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它也会遭遇挑战,单位符号信息量更大的汉语更有可能代替英语的霸权地位。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文化间的了解、认可和接纳会不断深化和加强。
先生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处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这十六个字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以求“和而不同”为座右铭。树立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文化价值观的交融是变动不定的,它随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奇事物,而且其涉及内容和范围毕竟很广,我们只要取我所用,利我所利。我们更要客观地看到我们民族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做到知己知彼,不以大国自居,但求切合实际。最终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处于上升趋势。进一步促进中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彼此交流与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元梓,薛晓源.编者的话.全球化与中国:理论与发展趋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闫文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M] .科学出版社,2007.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一)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往往使用间接地、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相反,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有:美国,德国和瑞士。而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中国文化是一个高语境文化,很多时候表达含蓄,用字隐晦,要他人根据讲话时的环境,以及其他非言语的线索去揣测文字背后或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同时强调心领神会。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恰恰相反,是低语境文化国家,他们在沟通的时候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所有的要沟通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经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不需“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二)中西方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首先,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在中西方价值观上也有着突出的体现。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他们在国际商务谈判时强调“把人和事区分开来”,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而在中国“把人和事区分开来”这一观点看成是不可能的。例如,裙带关系,事业的发展往往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基础上建立的。因此,谈判者不仅作为企业代表来参与谈判,其个人品行和实质问题是不可分开的。
其次,中西方文化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中国人通常从伦理道德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法律上考虑,但大多数西方人却相反。西方人的抽象思维方式,讲求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在处事方式上,比如中国的老总可能经常办公室大门常开,欢迎他的员工来沟通,这是平易近人的形象和作风,而在德国等国家,这会被认为是经理浪费时间,因为那不是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就是为公司做决策,有其他方法与员工交流。
(三)中西方文化在决策方面的差异
由于谈判人员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西方文化习惯于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特别是英美人经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和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在他们的合同中,各项条款的认定也比东方人细致明确。东方文化则习惯于采用通盘决策方法,注重对所有问题整体讨论,不存在明显的次序之分,通常要到谈判的最后,才会在所有问题上做出让步和承诺,从而达成一揽子协议。
二、商务谈判的实质是文化对话和跨文化交际
经济利益是最现实和最基本的利益,经贸关系无疑是各种国家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在当今这个无比开放的时代里,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活动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频繁、活跃。并且,它们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扩大。同时,国际商贸谈判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在讨论国家之间的磋商和谈判时,我们姑且可以认同“在国家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的说法。然而,不同文化对利益和价值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凯特奥拉说过:“文化影响、造就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对生活的全面设计。”对国际文化环境了解得充分就能比较顺利地开展国际市场营销业务,反之则可能功败垂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文化、社会结构、教育制度、审美观、语言文字、宗教信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影响企业的营销效果。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倾向、购买态度、使用物品种类、产品设计、色彩及文字语言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都会决定他们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是进行市场营销和商贸谈判时都应考虑的。把文化背景、公司特点、个人性格、谈判技巧、谈判时机、谈判方式由下向上像金字塔一样做了排列。处于金字塔最底层就是文化背景,它决定着上面的一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贸谈判就是文化对话,是跨文化交际。
三、如何有效的进行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谈判
(一)原则与细节问题
按照中国文化特点,在谈判时,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比较注重“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这种差异常常导致中西方交流中的困难。中国人喜欢在处理麻烦的细节问题之前先就双方关系的一般原则取得一致意见,把具体问题安排到以后的谈判中去解决。这种思维定势在多数情况下,可使我方在以后的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西方人由于对中国人的这种谈判方式不够适应,结果谈判的结局往往是比较地有利于中国人。西方人通常认为细节是问题的本质,因而他们比较愿意在细节问题上多动脑筋,而对于原则性问题的讨论则显得比较松懈。很多事实表明,先谈原则必然会对后面的细节讨论产生制约作用。例如:我国政府在中美建交、、等一系列重大涉外谈判中,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前提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总揽下,已预先确立了细节谈判的基调,成为控制谈判范围的框架,这就赢得了细节谈判的优势。正是我国政府这一谈判策略的成功应用,使上述外交谈判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良好声誉。
(二)集体与个人问题
应当说,中西方在谈判过程中,都是既重集体又重个人的。但相比较而言,西方人比较侧重于强调集体的权力,强调个人的责任,即"分权"。而中国人则比较强调集体的责任,强调个人的权力,即"集权"。这种差异导致谈判场合中出现这样两种现象:西方人表面看来是一两个人出场,但他们身后却往往有一个高效而灵活的智囊群体或决策机构,决策机构赋予谈判者个体以相应的权限,智囊群体辅助其应对谈判中的复杂问题;中方则是众人谈判,一人拍板。可以想象,如果拍板的人是行家里手倒也还好,但如果“拍板”者是是外行,那么谈判的风险和结果就难以预料了。因此,我们在谈判中,应当科学而恰当地处理好集体与个人、"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以在与西方人的谈判中始终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
总之,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谈判桌上各自的谈判作风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有时谈判桌上的困难甚至完全是由谈判作风的不同而导致的。因此,了解中西方谈判作风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找到建设性的沟通渠道,发现导致彼此误解或对立的真正原因,并且有效地利用我们在谈判作风方面的某些优势,克服某些方面的弱点,积极驾驭谈判过程,把握谈判的方向和进度,这是中国的谈判人员应当予以重视的。
【参考文献】
[1]郭建梅 徐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影响探析[J].中国商贸,2010(04).
[2]王国平.文化差异与跨文化商务沟通[J].理论月刊,2007,(1).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XU S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By analyzing individual family values,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education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difference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auses of the western family value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helping people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culture value; family value;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education
0 引言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融合体,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两个不同的文化实体存在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自上世纪伊始,国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并进一步将文化价值观具体到文化价值取向层面。目前在所有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中, Condon&Yousef(1975)提出的模式最为全面。Condon & Yousef 两位学者从六个领域审视文化价值,即自我,家庭,社会,人性,自然以及超自然。
家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缩影,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ondon&Yousef模式将家庭领域分为关系取向,权威性,角色行为,移动性四个维度,本文基于此,从Condon and Yousef 模式家庭领域出发,对中美家庭价值观进行比较,以促进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
1 个人家庭观念
1.1 中国的个人家庭观念
中国社会重家庭生活,其构造以家庭为本位,借以消融个人和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从我国文化传统来看,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往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社会的家庭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庭是个体完成使命的载体,如同光环普照其中的每个成员。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家庭利益,而事实上个人常常是和家庭合二为一的,两者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国民间流传的许多谚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这一点,如:
If the family lives in harmony, all affairs will prosper.
家和万事兴。
Domestic scandals should not be publicized.
家丑不可外扬。
Five generations live under the same roof.
五世同堂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家庭作为个体获得自身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的来源,仍然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2 西方的个人家庭观念
西方信奉自我中心,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靠宗教维系个体,凝聚社会,从而确立自身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因而西方社会被称为“个体本位”社会。个体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家庭仅作为一种独立制度安排,即居住单位。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往往占居首位,家庭则隐没于个人发展需求之后,居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西方家庭观念十分淡薄,社会行为不需要遵循任何家庭伦理,无需为家庭条条框框所束缚,所有一切均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转移。
1.3 中西方个人家庭观念产生差异的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中西方个体家庭观念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而中国家庭是农业自然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的单位。加之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因此家庭必然深受群体本位思想的影响。同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的形成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文化发源于便于海运的地中海沿岸,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逐步形成重商文化,而重商文化是个体本位的温床。同时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思想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着不可侵犯的权利和独立的人格。因此,家庭、教会和国家都是为个人而存在的。
2 家庭成员关系
2.1 中国家庭成员关系
2.1.1 夫妻关系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稳定,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因此,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权威往往要大于妻子。这种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汉语称谓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在亲属内部称谓中,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而母亲的父母我们却称为外祖父、外祖母。一个“外”字折射出男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在广为熟知的俗语背后也依稀可见其中的玄机,如:
Follow the man you marry, be he a fool or a crook.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The husband sings, the wife accompanies.
夫唱妇随。
A man ‘marries’ a woman. / A woman ‘is being married to’ a man.
“娶”妻,“嫁”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家庭中的伴侣关系正趋于平等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中的地位有了突破性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当前我国某些地区仍然残留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仍然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2.1.2 父母与子女关系
中国家庭里,多数家长都扮演着控制子女命运的角色,很少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在潜意识中往往认为孩子必须依附于大人,受大人保护,显然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一点从亲属称谓中也可以看出,如称呼自己父母时多用 “爸爸、妈妈”,而断然不会直呼其名。
当前父母子女关系日趋民主化、和谐化。父母不再全权干涉子女的生活,开始适度地给予孩子独立处事和思考的空间,学会放手。但是在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一般仍由家长定夺。
2.2 西方家庭成员关系
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基督教义里,夫妻关系先于其他家庭关系。因此,婚姻关系比父母、子女、他人的关系更为重要,同时夫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个性自由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长辈与晚辈之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于家庭事务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权,同时子女成年之后无论成家与否一般都要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人们习惯直接称呼对方名字。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关系融洽。
总体来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家庭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西方家庭在对待家庭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种文化观念各有特色。以家庭为本位的东方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维系长久的婚姻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但是以家长决定为主导的特点使得年轻人缺乏独立意识,过分依赖家庭,造成时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而强调个人自由与独立性的西方家庭,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发展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但是其对个体发展的过分关注容易导致家庭伦理的破坏和亲情关系的淡薄,使年轻人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 家庭教育
3.1 中国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着眼于孩子未来有个好前程。教育目的看重结果,功利性较强。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自身价值的延续。基于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家长自孩子出生起,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物质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创造舒适安逸的成长环境。除了在生活上的过度关心外,中国家长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而忽视孩子在自主能力、创造力、社会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协调均衡发展。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中国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教育片面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弊端。
3.2 西方家庭教育
西方家庭崇尚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看成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把他们摆在与自己平等对话的位置,凡事都尊重子女的意见和需要。与中国家庭相比,西方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自由发展,其家庭教育目的看重过程,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3.3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长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官本位”的成功观以及重读书的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思想中。同时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都无形中在人们身上扣上了沉重的枷锁,逐渐形成“好成绩=好工作=高收入=优生活”的片面思维观念。
而西方社会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崇尚个性全面充分发展,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西方家长多倡导培养孩子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品格健全的社会人。同时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所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西方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分健全,不存在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4 结语
中西方不同的家庭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产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解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磨擦,达到相互尊重的目的。同时我们一方面应发扬传统中国家庭优秀传统的精髓,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观念思想,反思本土文化的弊端,加强中西方交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新闻价值观决定着新闻事实的取舍与报道的不同角度。中西新闻工作者在传播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大致相同的几个新闻价值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然而,中西方以相近价值观指导出的新闻传播实践却表现出巨大差异。中国批评西方媒体报道无视中国国情的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媒体则认为中国媒体报道忽视了对人权、公民知情权与个人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国际传播中的意见分歧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间的沟通交流。本文将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审视分歧的根源所在;把新闻价值观置身于文化传统的大框架下,以此思考全球传播新秩序构建,思考中国软实力建设中新闻传播功能的发挥。
一、“同”――对“人”的共性、新闻事实本体和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
如上所述,中西方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形成了对新闻价值基本一致的看法,这是中西方新闻信息交流和沟通对话的基础。学者赵莉在《从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中统计发现,“2002年美联社和新华社所评的十大国际新闻中,有四条是完全一样的,反映出中美新闻价值观中某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1]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相同性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社会化的人的共通心理与思维习惯。人的生命存在共同性,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也面临着共同的外部环境。这些相同或相似性,使得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形成的心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具有共通性,这必然会影响到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新闻价值选择。
其次,客观发生的事实对新闻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闻事实――其中蕴含着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特定属性。这些特定内涵和属性决定了中西新闻价值观相同的一面。
考察新闻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历史就能证明中西方“同”的一面。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在一份关于报纸的论文中提出,为了在数不胜数的新闻事件中作出选择,应该把那些值得记忆和知晓的事件挑选出来加以公开报道。他列举了他认为值得报道的事件,涉及到了选择新闻的异常性和重要性等标准问题。这是西方新闻史上最早提出的新闻价值观念。后来,德国学者卡斯帕・斯蒂勒又在1695年提出了新闻价值的新鲜性、接近性、显要性和消极性等。[2]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真正形成,伴随着美国政党报刊的逐渐衰落和大众报刊的蓬勃兴起。在19世纪30年代的报业竞争中,西方各报社老板和主编为扩大报纸发行量,十分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20世纪初,美国、日本的一些新闻学者把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统一到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上。1922年,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他明确提到突发事件、地缘接近、个人影响与冲突等新闻价值要素。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再一次掀起探讨新闻价值观念的。其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是约翰・格尔腾(Johan Galtung)和玛丽・鲁基(Mari Ruge)。他们考察了“事件”变成“新闻”的奥秘,并论述了新闻的12个要素。[3]
关于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西方新闻学者少则有5因素说,如麦道格尔;多则有20因素说,如英国汤姆森基金会专为第三世界新闻工作者编写的新闻教科书等。尽管西方新闻界在新闻价值标准的具体表述上有多有少、有轻有重、有先有后,但他们在主要标准的确定上还是相当一致,其中包括: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4]
实践的需要与向外的学习中,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进行了本土化诠释,形成了与西方比较接近的价值观要素。徐宝璜在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中认为,“新闻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并明确提出了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次要之最近事实,仅能引起较少人数与较浅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低之新闻。”“同一新闻,其价值与发生及登载相隔之时间成反比例。此相隔时间愈短,则新闻价值愈大,愈长则愈小也。”“同一新闻,其价值不仅随时而异,又大抵随地而有别也。吾人所注意之事,大抵以己为中心,渐推及于己所熟悉之人及事。故现虽处交通便利之世,所最注意者,大抵仍为本埠之事,及本埠之人。”[5]
邵飘萍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威斯康新大学新闻学教授格兰特・赫德对新闻价值标准的概括:爱读者之数;时机之适当与否;距离远近之关系;性味集中之变迁。格兰特・赫德分析新闻价值减少的原因是:含有广告的意味者;揭发人之阴私者;有害社会之风者。[6]
20世纪40年代,萨空了在其《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新闻价值“两个条件、两个要素”的观点。他把新鲜、真实列为新闻价值要素,而把新闻与人类“有关”、“有益”作为新闻价值的基础,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有益性”原则。这种阐释对新闻价值理论有所突破,回归了新闻价值的本意,但他未对新闻价值的内涵作出详述。[7]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新闻改革的逐步推进,新闻价值理论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西方国家的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被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对西方新闻价值理论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在广泛汲取和积极消化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了关于新闻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8]
对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地区,在人的共通性基础上,形成了大体一致的新闻价值观念。
二、“异”――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审视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不同理解,以及在实践中不同的选择上。
西方新闻价值观尤其是传统新闻观往往强调反常、冲突、矛盾,定位于媒体是社会和政府的监督者,习惯“多报忧少报喜”;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价值观往往注重正面、健康、和谐,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着力于反映光明面,“多报喜少报忧”。西方新闻价值观注重以受众为本位,强调以受众的兴趣与需要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则习惯传者为本位,将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9]由此,在诸多新闻价值要素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更注重“趣味性”,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更强调“重要性”。
为什么在基本要素认同的基础上,中西方仍对新闻价值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在实践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取舍呢?笔者认为,中国特殊的国情、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取舍,是形成分歧的重要原因。同时,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的主体,即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也是造成新闻价值不同的关键因素。
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者心目中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人从出生起就在进行社会化,其中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11]
文化传统是新闻价值观形成的历史渊源。中西方文化传统存在许多不同,在此文化生态环境下生活的“人”的心理、思维和价值观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司马云杰在《文化价值论》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相应地可归纳为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价值取向,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取向和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价值取向。由此,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价值模式可简单地概括为:“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12]
钱兆和先生在《西方文化精讲》一书中阐述西方文化传统的独特性认为,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为求知而不是为实用目的,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热衷于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注重理性思维和对概念进行严格定义,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具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传统,法治传统源远流长,热衷于设计理想社会模式,注重对知识的检验和论证。[13]
从以上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特点的梳理可以看到,中西新闻价值观的不同,是与双方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完全一致。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较多个人主义取向,中国文化较多集体主义取向;西方文化崇尚科学理性,中国文化重人情伦理;西方文化注重对自然的征服,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这些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必定会在新闻传播中有所体现,从而导致了中西方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和选择。
三、文化学阐释下的新闻价值观的意义
由文化的维度看待中西新闻价值观的异同,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1.有的放矢,有效传播。
全球化的今天,闭关锁国肯定行不通。我们既要通过国际传播了解国际动态,以做好准确定位;又要借助国际传播,构筑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一切的前提是国际传播要达到“传通”的效果。分析以往国际新闻传播产生纷争,主要原因就是不同价值观的指导偏向,传播主体往往是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报道新闻事件。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双方都要考虑不同之处,即清晰认识“异”后的深层次文化原因,用“他”的视角报道,分析和了解对外传播对象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做到有的放矢。
2.,和谐传播。
国际传播旧秩序指的是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均衡和不公正现象。此时,信息的流向是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信息的内容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以自己的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发生事件的偏向和误解性的报道。这其中除了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原因外,文化理解分歧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文化的视野看待全球新闻传播,使我们认识到每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其优点和特点,在全球传播中要,互相尊重,以共同致力于全球和谐传播秩序的构建。
3.文化立足,融洽沟通。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4]
这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新闻传媒业发展的最大语境。我们的新闻工作应该从这一语境去思考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努力做好两个方面工作。对内,要发挥凝聚力向心力作用,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思考自己的工作,努力达到“传通”效果。对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充分考虑国外的文化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开展信息传播,有针对性地向外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尊重他国他民族的文化心理,相互理解,融洽沟通。
注释:
[1]赵莉:《从〈今日美国〉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青年记者》[J],2002年第4期
[2][3][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 ,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徐宝璜:《新闻学》[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6]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郑保卫、刘新利:《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今传媒》[J],2010年第8期
[8]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一. 引言
中国从原始的氏族社会开始就有图腾文化,图腾信仰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原始的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龙便是很好的图腾崇拜的代表。但是龙的形象在英语文化中则全然不是这样的象征意义,龙在西方表示邪恶和丑陋的意思,其形象在两部动画—《怪物史莱克》和《花木兰》里就有很好的诠释。
因此“a dragon of woman”是“凶悍的女人”的意思,而不表示“龙女人”。词的人文涵义往往能折射出该民族特定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如妇女的地位和种族歧视等(戴 2001: 1)。英语中的动物类词语用来指女性时,贬义词多于褒义词或中性词,在美国俚语中就更加突出了。如“cat”指“心地恶毒的女人”,“dog”指“”,“pig”指“”等等,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人文性毫不掩饰地透露出了对女性的鄙视,反映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胡 2004:64)。鉴于东西方民族人文心理等各种差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处理,照顾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要翻译成“four tigers”, 而不能翻译成“four dragons”。
二.中英文动物名称的文化内涵比较
(一)文化内涵基本对等
在中西方两种民族文化中,猪都有“脏,丑的”涵义,所以肥的像猪可以翻译成为对应的英语“as fat as a pig”; 而云雀都有快乐活泼的意思,所以有“as happy as a lark”和其完全对应的中文“像百灵鸟一样快乐”;猴子在两种文化中都是调皮的玩物,所以“拿别人当猴耍”可以翻译成“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
(二)不对等现象或文化缺省现象
众所周知的龙在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还有狗等。狗在西方表示“友谊”,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其褒寓意如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ucky dog(幸运儿)等。但是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带有贬义,所以有很多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如“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如果你在中国也用You are a lucky dog就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当汉语的 “走狗”译成running dog,西方人感觉这狗很好而且很可爱,活蹦乱跳的。An old dog likes him never barks in vain. Whenever he barks, he always has some wise course句中的“an old dog”“老狗”,汉语中是骂人的词,而英语中却指“年事已高,却经验丰富的人”,故为“行家老手”之意,对应过来就像汉语中的“老马识途”中的“老马”。故这句英语译成“像他这样的行家老手,从来不会随便发表意见,一旦发表,总有高见”。
三.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翻译中英文有关动物的文化内涵词时,有以下几种情况:1. 甲乙语言中有相同的喻意但是设喻形式或喻体略异。2. 甲乙语言中喻意相同,但是喻体相异,即意合而“形离”。3. 甲语言中喻体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乙语言中只存在与之有相同喻义的表达法(卢 2006:297)。
(一)直译
对于中西方文化对等的动物内涵,我们尽量采用中英文中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翻译, 这样既没有歧义,又易拉近中西方人的距离。如前面提到的中英文基本对等的动物词语天鹅,猪,鸭子等等。天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优美,所以翻译是就直接可以说“as graceful as a swan”, 在形容人的姿态笨拙的时候就可以说“as clumsy as a duck”。
(二)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虽然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相似的表达,文化内涵意义相同的地方也时常碰到,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语系,其大多数的文化内涵是不相似的或者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或者相反的词语,要异译或直接取其比喻意。例如,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动物之王, 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狐假虎威”等都表示虎的权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虎恐怕要退居二线,让位于狮子了。所以在翻译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的调整,如“the lion—king of animals.”翻译成中文则是“老虎—山中霸王”。 “深入虎穴 ”翻译为 “ beard a lion in his den”。有些英语短语在中文中很难找出对应的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动物名称时就要去其动物名称的词语,灵活得取其比喻义,如“as merry as a cricket”,“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要分别翻译成“非常快活”,“十分狡猾”。
四.结论
本论文从比较分析了动物词汇在中英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内涵,结论得出:文化内涵相等或极大相似的文化内涵词可直译;而对于具有相似内涵的动物文化词,翻译时要做相应调整;最后对于中英文化中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词,要意译或取其比喻义。
但是就翻译时是否要考虑受众心理的问题,在我和一位著名的法国作家交谈的时候,他曾经在提到美国作家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时,非常不解甚至是愤慨。他认为杨宪益的译文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而霍克斯预想将中国文化变成西方人的东西,反而弄巧成拙,既失去了中国文化的原有韵味,也不是完全的西方人的红楼一梦。这位法国作家进一步解释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原本的富有文化底蕴的东西,而读书的期望就是要吸收原本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翻译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不要随意篡改原本的东西;即使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心理也不行。所以对待这些不同内涵词,翻译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审慎处理。
参考文献:
[1] 戴水姣.《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J] 外语教学16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胡文仲教授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定义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它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内容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日益增多。胡文仲指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更容易造成交流者之间感情上的不快。” 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而违反说话规则导致的语用错误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语言知识只能帮助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得体。如果我们将汉语的使用习惯带入英语,就容易产生一些交流障碍,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在此交际过程中,我们除了要会使用交际他方语言,还应该了解该国文化,具备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同时,对英语教学的研究表明:牢固的语言知识和出色的语言技能固然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规范以及语言使用规范的了解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行为,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在保持自己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他方文化,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当然这种理解和尊重是必须建立在对对方文化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的。因此,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是在生活或者是工作中都显得尤其重要。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也提到“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中职英语教师要将培养中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中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强化教师的跨文化素养。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英语语言技能,还要传授学生跨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要从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转为语言和文化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决定教学效果,教师拥有良好的跨文化素养,才能有效地培B学生。因此教师要拓展视野,加强跨文化知识的积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达到跨文化教学的要求。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观看一些英文原声影视作品,阅读英文名著以及有关西方风俗习惯、人文地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专著;可以开展以跨文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也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探讨跨文化教学模式,集思广益,以加强自身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2.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将跨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要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融入其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文化双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知识,并进行必要的补充,遵循适用和适度性原则,精心设计课堂,使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增加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现行的中职英语教材中增加了一些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并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适时呈现。现以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为例,讲解西方国家party的相关知识:party是西方常见的社交活动。派对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同时给人提供许多社会交往的机会。人们在派对上可以结交不同的朋友,了解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派对可以在家中举行举办,也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进行。最常见的party有:Christmas party圣诞聚会,birthday party生日庆祝会,dinner party宴会,garden party游园会,welcome party欢迎会,housewarming party乔迁宴会,graduation party毕业晚会,cocktail party鸡尾酒会,costume party化妆舞会,甚至还有hen party女性聚会和stag party男性聚会等。因party 的流行,现在还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职业叫party planner派对策划师。文化知识在课堂的导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提问,可以讨论,可以讲故事,可以用视频等等。
(2)比较文化异同,加深理解。教学中教师可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1 Nice to meet you!中涉及到姓名,称呼和地址的表示法,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显示中英表达习惯的差异。中文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中的表达顺序刚好相反。在称呼方面,汉语的习惯是姓或姓名或名字在前,称谓在后;而英语正好相反,先说称谓再说姓或姓名,而且名字不能直接与称谓连用。再如地址的写法,中文地址是按地点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英文地址的表达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活化文化。现代信息技术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使用文本、图片、音乐、视频、电影等媒介呈现文化知识,让学生多维感受具体形象的西方文化,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Unit 7 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之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是关于悉尼两日游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之前,可以先进行文化铺垫,利用视频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典型动物等,以及悉尼的特点和著名景点,进而引出课文内容:悉尼两日游。如此,语言的学习有了文化背景,文化c语言相结合,充实了课堂内容,丰富了学生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模拟情境,体验文化。情景模拟是指模拟事件发生的真实环境和过程,创设情境,学习者参与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使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体验情境,感受文化魅力,能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发展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例如:在学习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之后,教师可将所学语言知识与西方用餐礼仪结合起来,采用情境模拟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播放一段西餐就餐的视频,并对西餐的用餐礼仪进行介绍和示范;然后,模拟西餐场景,让学生分饰顾客和服务员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充当观察员和评论员。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对表演小组给出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一种比较投入的状态下亲身体验西方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多种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3.课后拓展,用心打造,构建跨文化知识传播第二课堂。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局限于英语课堂教学之内,因为课堂教学受教学进度和时间的限制,无法充分传授跨文化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课外时空,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打造跨文化知识传播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教师可以给学生开书单,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西方文化书籍;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影片,学唱英文歌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宣传西方文化的英语板报、手抄报;可以举办英语晚会、英语角;可以开展有关西方文化的专题讲座;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如:辩论赛,英语故事大赛,英语短剧赛,跨文化知识大赛等。这些课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拓展了文化的渗透空间。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广泛吸纳西方文化,又传播了西方文化,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增强了文化底蕴,提升了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4.正确引导,及时反馈,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评价机制。现行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甚少涉及学生跨文化能力。推行英语语言和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手段,就必须改进原有的评价体制,将对学生文化能力的评价纳入其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甄选西方文化中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将文化教学落到实处,力求学以致用,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恰当的评价。一般来说,中职英语教学现行的评价方式通常是由学生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测试成绩、期末测试成绩三部分组成,主要评价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改进现有评价模式,教师可以在考试中增加跨文化知识内容,可以改变英语考试常用的出题模式,增加不同的题型,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所给的中文材料,制作英文名片。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受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设计方案或组织活动,要求学生汇报成果,将考评结果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另外,教师也可组织相应的文化知识竞赛等等。将文化教学纳入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丰富评价内容和形式,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双增长,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稳步提升。
在当今交际国际化和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培养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中职英语教师要将培养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培养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做一个成功的交际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向宏艳.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宋正芳.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07).
[4]范丽菊.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中的怪物奇形怪状,而在外形的背后隐藏着西方文化思维的根。对于怪物所折射出来的文化象征内涵问题的研究却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又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能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审视古代西方人、自然与社会的微妙关系;其次,可以探索西方文化原型,了解西方人思维观念和文化根源。
一、怪物本质的探究
神话传说反映的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思维方式。它把古代人对于自然社会的原始理解象征性的表达出来。《牛津双语词典》对“怪物”是这样解释的:a monster means an imaginary creature that is very large,ugly and frighting.它强调的是包含丑陋、危险、怪异等等有悖于西方人审美标准的一系列特征。具体来说西方神话怪物与中国一样都经历了“万物有灵―自然崇拜―人本主义”这三个过程。而西方更加注重人本主义,积极认识改造事物,却受到了大自然等外界的阻挠。而美丑主要是由事物与人的关系决定的,于是,在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意志和愿望的基础上就出现了对自然物的丑化现象。从原型理论角度来看,文本中狰狞的怪物本质是人类对于自然等阻碍“人”的发展的事物的集体认知和情感丑化的具象化意象。
在揭示怪物的本质后,我们从怪物的形象建构和谱系系统来探求其背后的文化原型。
二、怪物的形态组合性
怪物最初起源于不同部落融合而产生的的图腾符号。由于对自然态度的变化,人们运用审丑标准在图腾的基础上完成对怪物形象的构建。其基本的组合方式包括杂合、夸张和异化等形式。
杂合即将几种形态组合形成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的方式。其主要形式是“人+动物”和“动物+动物”。蛇、狮、龙的身体部位出现的频率很大。而龙本身也是很多动物的杂合。如喀迈拉是狮头羊身蛇尾,斯库拉全身是海蛇和怪物。这证明了它们是在当时环境中人类征服大自然时遇到的强敌。这些映射的原型是自然界中超出人们自身理解的未知的事物。
夸张指代的是西方先民通过设计数量多少、形状大小的方式来制造奇异的效果的方式。该方法使怪物更为怪异可怖。数目有夸多和夸少两种。水蛇许德拉有9个蛇头。提丰有100个会喷火的龙头。格赖埃三人一体,共用一眼一嘴。形体一般都是巨大的。如:涅墨亚狮子、许德拉都是体形很大。这些都给读者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人类和熟知动物特征的奇特怪物。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艺术地反应了自然的强大和人类征服自然的艰巨性。
异化是事物改变本身的特点和功能而呈现出另一种特征的方式。而异能是进过异化异于人类的能力。怪物都有一项过人的本领,而且普通人类很难抵抗。有的是刀枪不入、长生不死、聪明过人或歌声优美。还有一种是它们具有的奇特的异能。如格莱埃能预知未来,看到墨杜萨会变成石头。这些无法用逻辑去解释的怪物反映的是对自然变幻莫测和当时西方还仍未达成战胜自然的境况。
三、怪物谱系的系统性
怪物谱系以地母盖亚为起点,由盖亚子女再与神、人、物结合派生出怪物系统。它可将80%的怪物都归纳到该系统中。还有几个怪物游离于盖亚氏系统之外,但它们仍然可以归宿到“神人物”的结构系统中。库克罗普斯、哈尔庇埃和哈尔戈斯都是受神派遣完成他们的意志。牛人是神牛和克里特王后的后代。相对于中国神话中的怪物,其谱系系统性远超过中国神话。
怪物系统发源于地母盖亚,在作品创作和传播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新神谱系得到了普遍心理认可,而先前的体系中的事物因有异于他们思想则受到丑化。人神物的结合产生了新的怪物,且怪物不是受神的派遣,就是被英雄所杀。这些都体现了愿望人对自然既依赖又征服的心理和远古人类的理想。另外,神居住在天上,它代表的是人类的理想,怪物生长在地上,代表人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因而受到了丑化。总之,神和英雄是古西方人的理想、意志和愿望,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本我”,而当时环境下的古人则因受到自然的制约处在“自我”的生存状态,怪物则是他们受到挫折和阻挠的具象化外显。
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怪物就很好诠释了西方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征服自然的基本特点。而且怪物一直影响着西方文化,也根深于现当代的影视、文学的审美活动。怪物的原型的开掘对于理解古代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特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吴爱红.永不枯竭的源泉――试论希腊神话原型及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09):60-62
[2]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对外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国内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以自身蕴含着中西方优秀文化的商务礼仪,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经济对手加强了解、减少摩擦、密切合作,为企业提供不竭之力量源泉,成为中国对外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评估一个企业,主要看其业绩的高低,但现在业界却已经普遍认识到,企业跟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一样,没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储备,是不可能使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一个不健康、不健全文化的企业是无法不断创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机遇和挑战的。香港经盛国际执行董事叶生说过一句话:“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企业因为文化而繁荣。”
一、企业文化及商务礼仪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构建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它是企业经营准则、工作作风、企业精神、道德准则、经营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传承着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遵循着新时代的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体现着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企业意识形态,它是由价值观、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信息符号等组成的企业特有的文化形象,它对企业能力的形成、发挥和保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商务礼仪作为企业文化内容的一员,对形成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培育企业优秀精神,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构建企业社会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在促进对外企业文化交流,建立真实的、坦诚的相互关系,使商务交往更有效等企业实践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是企业交往时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道德规范,涵盖商务交往中的方方面面,因此, 从小到见面致礼,大到履行商务契约的各种商务交往活动中,不能因为不了解双方企业文化背景的不同, 使商务礼仪的疏漏导致:小则失去商机,大则损害国家形象。
二、从文化形态看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也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风采面对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为“天人合一”,重视人伦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亲亲为大”,孝悌为人之根本;重视群体与个体的互补,强调群体与个体的同中有异,异中求同,形成了谦虚、忍让、柔中有刚的传统性格;重视以义取利,以道养器。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义取利更是其主流意识形态,在义利发生矛盾时,主张“克己复礼”、“见利思义”,甚至舍生取义。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粹,也应是中国企业文化的精髓。但近代以来,人们对大道取法自然的认识及遵循越来越弱,见财起意,情、理、法, 次序鲜明,做任何事情,法律意识虽有但先要看人情、再讲道理,好大喜功、互相拆台,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 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较难经受住考验,这成为制约中国对外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弊垢。
目前,世界经济秩序以美国为瞻首,西方企业文化也以美国文化为代表,契约文化是其主要特点,这与美国这个新兴的混合型多民族融合,以及简单的社会结构分不开,这种关系链条没有像中国以血缘为基础那样复杂,他们宣扬个人利益至上, 追求个人权益的最大化, 追名逐利是个人的本能, 也是人生存的目的, 在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过程中,不考虑道德不道德。竞争而实用、功利而无情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主导着社会人生。他们相信法律,认为只有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有依靠法律才能保护个人的权利,制裁侵犯人权者。他们擅长抽象逻辑思维,非常注重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 形成率直、豁达、硬朗的文化品格。当然,随着现代经济、科技、交通和各种信息传媒的全球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也发现并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虽不是很得要领,但并不影响其逐步在社会、生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运用,这也为中西方企业文化的接触和交融,推动全球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扬长避短,培育异中有同的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商业活动中参与人员相互尊重而又比必须遵循的礼仪准则。商务礼仪包含的内容繁多, 涉及到商务活动如言行举止、吃喝穿衣、待人接物、礼仪赠品等的各方方面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商务礼仪。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使商务活动交往者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行为方式, 深刻影响着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 对商务礼仪等的相互融合, 构成了潜在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点,并以此做好与西方文化的契合,使两种企业文化得以共荣而又不失各自的风采。在商务交往中,商务礼仪应当遵循三个原则:本于尊重、善于表达、形式规范。对于尊重,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 表达形式也不同。所以, 商务礼仪要考虑环境、氛围、文化背景等因素。比如交换名片,中国人往往比较主动索要名片,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好感和重视;而在西方人的眼里, 向对方索要名片是不礼貌的、冒失的行为, 一般都是等着对方主动提供名片。初次商务交往中, 中国人多表现的较为矜持,礼仪方式含蓄而不太外露,对西方人有时候的那种大大咧咧、直截了当的交流方式感到太露骨, 从心里认为西方文化底蕴浅薄,太没涵养,甚至粗鲁无礼;而西方人的方式较为直接、坦率,他们认为中国人特别狡猾,不直率, 善于猜测别人意图,谈判对手琢摸不透。因此, 在同对外商务交往对方的初次接触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企业文化中的商务礼仪, 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方式, 尽量避免沟通障碍, 要抱着入乡随俗的心态,有礼有节地去适应对方。同时, 增强企业文化意识,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既要理解他国文化、习俗及企业业务惯例有所了解, 又要对其文化等进行消化吸收,去伪存真,除劣用良, 即在某种程度上与自身企业文化取得交融,进而得以超然豁达,不陷于对方文化礼仪的框框之中。同中有异,不失本企业文化之特色;异中有同,不失大同世界之礼仪,以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商务交往环境。
中国人讲究人情味,好面子,这种面子文化渗透于中国人几乎全部的生活, 也体现在了企业文化中。如在商务谈判时, 如果要在“面子”与“利子”这二者中选择的话, 中国人往往会倾向“面子”,而西方人则看重“利子”, 西方人会直接了当地跟你谈利润的问题。商务谈判前的见面寒暄也存在着企业文化的差异。中国商者认为首次见面,得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所以热情地为客人沏上茶,说上一些看似与商务谈判无关的话题,这样一是尽了地主之仪, 二是在问候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西方商人会唔时的礼仪方式较为简单,握个手,报下家门,然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谈判合同的签署是其唯一的目的,他们认为见面漫海空聊是不务正业,是在浪费金钱,长时间的闲谈那是工作以外的事情。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商者多做好事前功,尽量在商务交往中不给对方留下礼仪繁琐等不良影响。
在商务礼仪的语言选择和运用方面, 西方人简洁、明了,表态不含糊,爱辩论,口气硬朗,甚至武断,他们认为个人意见的表述是正当的权利,也有利于解决问题,他们不会去过多地考虑是否有“人情味”。而中国企业文化主张“以和为贵”,注重通过商务礼仪创造和谐的商务活动氛围。也许会为保全双方的脸面,而使用一些模糊的甚至暖昧的语言,对对方存有异议,往往是迁回陈述自己的见解, 尽量避免摩擦,以寻求友谊的建立和长久性合作的可能性。
在签订商务契约礼仪方面,中西方对待商务契约的态度不太一样。西方企业非常重视契约的权威性,契约一旦签署就会严格执行。而在中国企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注重的是信誉这就实际上出现了是重视法制还是重视人情的企业文化差异。美国学者帕伊曾感叹:“许多美国商业者认为,中国人只须用口头约定,或点一点头,就可决定协议或协议生效的可能。”在解决商务契约纠纷礼仪中,中国企业文化习惯从道德上考虑问题,重视“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旦发生纠纷和争端,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周围舆论的支持,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商者人习惯于通过舆论来发挥道德层面的作用。而西方企业、商人却恰恰相反,对于纠纷的处置,他们以契约为标准,惯用法律的手段,从法律上寻找突破,良心和道德的作用暂不考虑,他们会全力发挥律师的作用,由律师出面去处理纠纷。一些中国企业非得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去解决的纠纷,在西方人眼里却不以为然。
作为国际商业经济活动,其蕴含的企业文化交往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 但可以看出,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其作用不只贯穿于商务交往活动的整个过程,其影响力所产生的效应会远远大于一个商务活动具体过程的结果。不拘礼节得看什么时候,有时野外手抓玉米饽饽是一种朴实,但到了厅堂之上手抓馒头也许就是一种粗俗。在具体的商务交往活动中,文化差异的所形成的礼仪更是千差万别,既与交往者本身文化素质有关,也与交往双方企业文化的交合相关。企业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别。国外企业来到中国开展商务活动需要“中国化”。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 中国企业进军全球市场也需要“他国化”,对外商务文化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和习俗,以中西合璧的商务礼仪, 赢得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心,确保商务交往活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庆和《实用商务谈判大全》[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往学概论》[M]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一、引言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呈现出新常态。高职英语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其成功与否影响到高职人才的素质,乃至职业教育的成败。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必须着手处理好文化教学中的以下几个问题。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进行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是文化的写照。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必须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大学英语“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往往满足于对学生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灌输,“秒杀”海量语法词汇习题,却忽视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内容的导入。结果导致有的学生即使掌握了熟练的语言知识技能,却由于缺乏必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而无法与英语native speaker充分交流。这些学生充其量也只是“应试高手”,在职场交际实践中却表现不足。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涉外交际能力,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导入英语国家背景的文化教学。
三、正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兼容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尤其不能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在运用问候、称呼、致谢、致歉、委婉、禁忌、谚语等语言行为,以及语调、声音、手势、体态等非语言行为时,甚至会有迥然不同的表述,如中国人的握手、英美人的拥抱和接吻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有些词汇中文与英文的比喻也会大相径庭。如《职业综合英语1》Unit 4 Industrial Design中关于“令人厌烦的人或事物”就在英语表述为“a pain in the neck”。在英语文化里,人们对有些动物的偏爱也同样令为我国学生难以理解,如“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drink like a fish(牛饮)”;“a lucky dog(幸运儿)”等。在中国文化里,“龙”是瑞兽,人们普遍认为象征着“正义”“吉祥”,而转译为英语“dragon”则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形象凶恶的怪物,是恶魔的象征。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价值观、世界观认识上的变化,甚至产生完全对立的文化概念及文化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必对自己祖国的文化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也不必对西方文化媚俗随行。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常识缺失的现象。在英语交际实践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尽管英语语言及英语文化功底尚且不错,但偏偏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如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历史地理、民俗习惯等)知之甚少,以至于在跟英美人交流谈及中国文化话题时,便一时语塞或言不由衷,令英美人愕然不解。
四、恰当把握文化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导入文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漫无目的地进行文化渗透,甚至在课堂中喧宾夺主,旁征博引地给学生奉上所谓的“文化大餐”,而是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文化导入的广度与深度。要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所侧重,并紧密结合教材对文化导入的内容有所取舍,确保文化导入的内容与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如在讲授《职业综合英语1》Unit 1 Google 时,若授课对象是IT专业的学生,不妨多介绍美国硅谷的创新文化理念及成功案例;讲授Unit 2 Secretaries 与Unit 3 Deals Over Meals时,面向文秘专业的学生时,就可详细导入英语国家的礼仪文化、风俗习惯,包括接听电话、安排约会、赴宴就餐、商务谈判等文化知识。因此,文化教学导入只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理性弘扬文化精华,摒弃文化糟粕
高职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具备将来职场中实现高效得体的语言交际的实用能力,就必须注重英语文化教学中的正能量的传播。比如,英美人交谈时很重视“眼神交流(eye contact)”、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办事绅士风度、乘车主动排队、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等。由于高职学生刚进入大学,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方面仍具可塑性,观念、价值认知难免错位倾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评价西方价值观,弘扬英语文化的精华,摒弃其糟粕;同时,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得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甄别英语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自觉传播正能量。否则,经典文化就得不到传承,反而沾染一些另类的文化糟粕并据为新潮时尚。
六、兼顾课内导入课外拓展文化知识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固然应当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及时导入文化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拓展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和效率。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接受文化输入后文化输出的反馈,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演示或演讲,体验职场实践中的语言交际,从中发现学生交际实践中的文化错误并加以纠正。如在讲授《职业综合英语1》Unit 2 Secretaries时,就可让学生进行模拟接听电话、安排约会、赴宴就餐等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并非一蹴而就,在课堂教学有限时间内的文化导入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拓展自己的英语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借助年轻人钟情的网络多媒体手段,广泛阅读英文报纸杂志、观看经典的英美原版电影或时尚流行的“美剧”,从而潜移默化地积累有关英语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有关的专题文化沙龙讲座;鼓励学生选修《英美国家文化概况》《英美国家地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文化概览》等课程;条件许可时,让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的国际会议展览志愿者活动,以便学生亲临英语交际场景,更全方位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断提高英语涉外交际的能力。
七、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突破传统英语教学的藩篱,坚持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教学的导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