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术设计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10-26 09:53: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美术设计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美术设计学

篇(1)

设计是1门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之1。这种与传统文化的连带关系,决定了设计活动必然会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记。尽管设计的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呈1种动态的趋势,但它始终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土壤,不能脱离民族心理的共识。设计的受众永远是针对具体的,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人群。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的,“最具民族性的也是最具世界性的”。求新扮酷、构思怪异、造型离奇的作品可以取悦人的感官,满足猎奇的心理,但是没有文化内涵。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是不能慰藉观者的心灵的,更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1、将民间美术融入设计教学

数字时代的优秀作品对于载体有着更多的选择,而其是否能打动人,是否能成为设计亮点,就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衡量。然而,快餐文化的盛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不能体会设计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民间美术的样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在多种艺术语言的交叉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过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投射,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绚烂的1页,是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反映。民间美术将吉祥的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1体,表现了喜庆、乐观、吉祥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的完美境界。其质朴、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卓越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并且涵盖着广博的传统文化精髓。民间美术与人类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合性,能够在瞬间扣人心弦,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美的共鸣,使人的心灵获得激荡和铸造。它所产生的愉悦和美感,能使形式的审美因素超越时空,震撼人们的心灵,它沟通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共同的感觉经验,必然导致人们具有共同的审美基础,使处于不同目标与不同角度的人,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民间美术就像1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

教师应在对民间美术溯本求源的解读中,帮助学生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找到突破,要将民间美术中的文化精髓通过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转化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视觉语言,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和新意。要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使传统与现实互动,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创新,才能在竞争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2、教学方法、步骤

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构成形式美的角度、从设计方法论的观点,把握民间美术及其文化内涵的拓展与应用。从感知、理解、再现的潜层面着手,进而利用所掌握的现代设计观念、方法与民族化的民间本土艺术语汇对比、映衬、沟通,最后实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从而完成对本土化审美形象的心理体验、升华和对现代设计理念的消化超越。

1.解读民间美术样式

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构成的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摹整理,分析记录民间美术的装饰状态。研究各种纹样的称谓及特殊含义和传统,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制造特色,即附着于何物之上,客观分析记录原因。

2.挖掘文化内涵

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1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1个民族都是统1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1”“阴阳5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1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3.设计与运用

在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将民间美术的素材通过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以自己已掌握的设计技巧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

直接运用(冒号):直接把民间美术的构成形式或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或工艺制作方法,借用到设计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的图案、造型样式作为1种创作的素材,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借题发挥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图,设计出的作品与民间美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特性。这1阶段的重点是掌握民间美术样式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语言,掌握好民间美术词汇的运用。

间接运用(冒号):总结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语言,如强烈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融合、消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民间美术作为1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创作的作品与原始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篇(2)

在当今这个高科技信息时代,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层出不穷。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各种数码输入、输出设备的应用,使得学生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越来越倚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进步,依赖于工具、手段的提高。设计作品中充斥着1些图案与色彩的简单拼凑、大同小异的电脑特效,这种左抄右搬的现象时有出现。学生关注的是如何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去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忽略了用艺术审美打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背后是设计元素的匮乏、传统文化的缺失。

学生设计作品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激起其自身内在的情感,没有民族文化作为根基。电脑是1个高效的设计语言工具,但不是万能的,把电脑作为设计的全部内容是错误的。电脑只是1个工具,它需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需要我们的观念,需要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在设计中的体现,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完备的文化修养相结合。熟练地使用各种软、硬件只是从事设计创作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中去。

设计是1门涉及到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之1。这种与传统文化的连带关系,决定了设计活动必然会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记。尽管设计的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呈1种动态的趋势,但它始终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土壤,不能脱离民族心理的共识。设计的受众永远是针对具体的,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人群。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的,“最具民族性的也是最具世界性的”。求新扮酷、构思怪异、造型离奇的作品可以取悦人的感官,满足猎奇的心理,但是没有文化内涵。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是不能慰藉观者的心灵的,更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1、将民间美术融入设计教学

数字时代的优秀作品对于载体有着更多的选择,而其是否能打动人,是否能成为设计亮点,就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衡量。然而,快餐文化的盛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不能体会设计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民间美术的样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在多种艺术语言的交叉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过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投射,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绚烂的1页,是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反映。民间美术将吉祥的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1体,表现了喜庆、乐观、吉祥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的完美境界。其质朴、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卓越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并且涵盖着广博的传统文化精髓。民间美术与人类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合性,能够在瞬间扣人心弦,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美的共鸣,使人的心灵获得激荡和铸造。它所产生的愉悦和美感,能使形式的审美因素超越时空,震撼人们的心灵,它沟通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共同的感觉经验,必然导致人们具有共同的审美基础,使处于不同目标与不同角度的人,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民间美术就像1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

教师应在对民间美术溯本求源的解读中,帮助学生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找到突破,要将民间美术中的文化精髓通过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转化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视觉语言,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和新意。要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使传统与现实互动,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创新,才能在竞争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2、教学方法、步骤

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构成形式美的角度、从设计方法论的观点,把握民间美术及其文化内涵的拓展与应用。从感知、理解、再现的潜层面着手,进而利用所掌握的现代设计观念、方法与民族化的民间本土艺术语汇对比、映衬、沟通,最后实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从而完成对本土化审美形象的心理体验、升华和对现代设计理念的消化超越。

1.解读民间美术样式

通过民间采风、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文字、图片,从形态学角度研究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了解民间美术样式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其前景、危机和潜力。对构成的特点、形式法则和配色规律进行临摹整理,分析记录民间美术的装饰状态。研究各种纹样的称谓及特殊含义和传统,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及工艺制造特色,即附着于何物之上,客观分析记录原因。

2.挖掘文化内涵

在熟悉民间美术样式的基础上,以文化背景为前提,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涵。将民间美术放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背景中去,在对其本质和美学特征的探求中,求得规律,吸取有价值的成果。文化是1个民族、历史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所在。它是设计的文化积淀和永恒动力,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任何1个民族都是统1的文化共同体。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1”“阴阳5行”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1哲学观、美学观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只有把握民间文化的本质,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激发民间文化的力量,才能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3.设计与运用

在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将民间美术的素材通过直接、间接、再创造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并以自己已掌握的设计技巧再现出来,从而使设计作品在信息飞速更替的今天更具时代性和永久性。

直接运用(冒号):直接把民间美术的构成形式或色彩以及某些表现方法或工艺制作方法,借用到设计之中。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的图案、造型样式作为1种创作的素材,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借题发挥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图,设计出的作品与民间美术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使现代的艺术设计更具有民族特性。这1阶段的重点是掌握民间美术样式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语言,掌握好民间美术词汇的运用。

间接运用(冒号):总结民间美术造型的形式法则,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语言,如强烈的色彩、特殊的寓意,经过融合、消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民间美术作为1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修养。创作的作品与原始素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深化与再创造(冒号):再创造是借助民间美术的装饰语言创作出有新意的图形、样式,但又不失民族风格。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的体现与继承。在这1阶段主要是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酝酿设计的创作灵感,寻找能够抓住自己视线的并能激发自己设计欲望、创作热情的兴奋点。借助对民间美术样式的感受引发自己的联想,以民间美术的独特语言和视觉图像表达自己的创意,使得作品在融合时代特征的同时,保持浓郁的东方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结语

篇(3)

一、素描的发展

素描是西方美术用以研究表现客观物象的主要方法。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后,整个西方艺术摆脱了中世纪的宗教束缚,步入了科学与现实的结合之中,尽管其内容没有全部走出宗教题材,却采用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为模特,具有各种真实动态和情感的人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主体。素描在此时拉开帷幕,它是创作的草图和素材。而到十七、十八世纪,素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工具上多样化,时间上加长,并且被美术院校纳入教学。与此同时,素描也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和画种,素描风格走向细腻和繁琐。十八世纪素描技法又有了较大变化,被正式列为美术院校的练习课程。其写实性更强,画面严谨而近于呆板,热衷于浮华的细节描绘。到十九世纪末,素描和绘画一样向两极分化,一方面学院派增强力量固守阵地,素描越来越规范化、模式化。我国自五十年代以来,美术院校素描教学采用俄国的契斯恰柯夫体系便是如此;另一方面,自印象派起,轻视形重视色光变化,强调情感的交流,进而夸张变形,抽象表现对现代素描起了奠基和推动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描也在前进和更新。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空间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的思维也从三维到多维空间,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这种时空观念的强化,使素描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发展速度之快也是以前不能比拟的,出现了品种繁多的新的素描材料,素描工具,极大地丰富了素描的表现力、表现风格和表现形式。

二、素描的造型因素

素描成为学校美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素描基础训练是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讲明它的重要性,无论新的科技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没有基础训练就没有艺术发展的后劲。采取近似强化手段使学生认识到素描过程对一个走艺术道路的跋涉者来讲,是一个思维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就不可能领会和掌握造型艺术的创作规律。尽管在考前学生经过了一定的基础学习,但素描的基本功并非很好,更缺乏对素描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因此在素描教学之初,让学生对素描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一个开放的理解是必要的。

造型因素应该说是最原始,也是最趋向符号化的表达形式,在素描表现中,它是对自然和事物的观察表现和进行提炼的结果,它的依据首先是客观事物的结构和形态,然后是人的发现和根据这种发现所进行的概括。

所谓形体,即形状与体积,物体的外部形状是具有表达力的,它可显示方向,暗示运动其不同的变化与处理都会在视觉和心理上造成不同的效应,由形体分割后的空间它们作为另一种形体,其形状与实体的外形一样,左右着画面图形的力量。

素描中的结构,一是指形体的、自然的、生理的构成,即形体结构;二是指画面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即形式结构。后者体现为画面的平面分割和画面的安排与处理,可以通过结构分析的方法及物象结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画面造型美与画面布局章法美的统一。为此往往需要对自然形态进行改造,夸张与提炼。画中的一切物象并非对客观物象的摹写再现,而是作为画面结构中的一环,在整体构成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只有强化对物象结构的理解及相互关系的洞悉,才能使画面的形式因素成为具有定性的独特实体,使其具有形式美感与精神感化力。

空间是有绘画以来所有实践活动所探讨的基本问题。西方写实体系的素描有它基本的以立体造型和焦点透视为基础和出发点的空间表达方式。中国绘画则有它区别于西方的、既强调“三远”,又精心于整合和平面的形式认可,由此所得来的散点透视。素描绘画中的空间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空间,是经由形与色组织所产生的空间幻象,画面的各种要素及其运用都在维持和强化这种艺术空间,它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由此画面上所呈现的形体结构和空间也获得了另一种生命,作为一种视觉审美系统传递给观者。一幅完美的素描体现为一种有控制的视觉能量的聚合与循环,作为素描的基本表现形式――线条和明暗都各有其特别的作用与美感,可以据其需要灵活运用。线条不仅是轮廓与结构的替代物,更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体现着节律美的轨迹。而通过明暗可以表现不同的状态与情绪,同时它又是一种深层上调整构图的手段。通过其在明暗值上的比例、形状对比重叠等来组织和统一画面形象与渲染某种气氛。画中所有线条,明暗形状质地都与其反作用力相互牵引排斥和依存,从而形成一个有着多种对立关系、统一关系的有机整体。

鉴于对造型艺术和空间结构的理解,对素描基本表现方式的运用,各种素描教学法纷呈出现。归纳起来,目前院校美术专业是以三种教学体系进行的:一种是以块面作为表现手段的造型体系,也即传统的契氏明暗造型法;一种是以线条作为表现手段的造型体系即结构素描;另一种是以线面结合的表现手段的造型方法,这种造型方法是目前最为普及的一种教学体系。

三、素描教学中的教与学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体系在素描基本训练中教与学双方的配合都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本人起引导作用,其教学态度、教学方式、自身素质三个环节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对待初涉美术之门的青少年学生,教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为他们指点迷津,培养兴趣。必须因材施教,谆谆善导。如果教师本人缺乏高的素质修养,又何以教人?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主体没有主动意识和创造意识,教学的教便是失败的。我们今天的教学任务,绝不是单单教一种技术,而是要对学生个性加以引导,启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其能适应巨变的社会,在将来的社会环境中应变自如,游刃有余。

在素描基本训练中以吸收新事物而论,学生是可变因素,教师则保持相对的稳定。就教和学的主动性而言,教师应该是相对可变的因素。就每一阶段而言,学生的绘画水平及作画方式可能是稳定的。在急需教师指导求进求变的情况下,教师自身的审美意识、教学观念及造型方法将直接对学生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素描方面的造诣显得特别重要。同样是一组作业,由于教师在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上的区别,会使学生在画面直接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除坚持自己的教学主导思想外,应尽可能的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尽可能比较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各种艺术现象,尽可能提供大量的优秀的不同风格的示范作品(包括教师本人的),要因势利导,以学生个性特点为主,诱导其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J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6-0-02

一、引言

舞台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生说过:“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这一通俗又辩证的语言界定了美术和戏剧之间的关系。舞台美术的创作,与人物造型、布景、灯光、音响等共同搭建了舞台的艺术大厦。

二、设计心理学与舞台美术设计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和边缘性均非常显著的崭新学科,其主要内容来自学科和实践经验,包括了心理学、生理学、艺术学、美学、信息科学、人机工程学等,这些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在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审美、意味、符号等因素,以及实用和情感这种双重心理现象与过程,形成了复杂的设计心理学体系,其基本的设计规律和设计法则,也被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进行现代设计的指导。设计心理学中的感受可以分为三类:内受、外受和本受。内受是人对自己身体内部变化的感受,外受是指通过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受身体外的事物变化,本受是人对自身运动的感受。

我国的舞台演出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的戏曲和歌舞表演并没有固定场所,只能迁就地势演出。时代的发展促进了舞台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呈现,在数千年的时光中,舞台美术一直与戏剧表演共同进步、交相辉映。舞台美术设计是通过图像画面引发观众感受器神经末梢发生兴奋冲动,结合听觉感受通道傳入神经中枢,通过情绪和情感调节着观众的认知。舞台美术是一门相对冷门的学科,从来没有如火如荼地盛开绽放,但是又以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见证了戏剧、话剧、音乐剧等剧场艺术的沉寂与发展,它属于舞台,又有着艺术和设计的属性,是综合性和整体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近年来,舞台美术设计成为一场视觉盛宴,大制作、景观化和贵族化成为需求主流,与先进的声光技术相结合后,豪华的舞台阵容反而破坏了作品本身的艺术表达。

三、实景舞台美术的在场性设计

近年来的实景演出成为新兴的产业,自2003年张艺谋主创的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正式公演,各地纷纷也将实景演出作为旅游和文化业最好的名片加以推广。其独特的舞台空间视觉形态构成和视觉认知之间的关系,正是设计心理学中观众对于视觉形态图像解码形成的认知,中国人自古就有把寄情山水的情怀,山水间的实景演出可以体现中国人的思维与世界观。空间中的舞台类型、舞台道具、舞台服装和舞台灯光共同组成了形态秩序丰富的表现形式,形成实景舞台特有的定义和形态。实景演出的舞台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山水的真实性赋予其一种艺术“在场性”,在设计心理学中,这是观众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追求,自然景观体现相应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演出节目的意义,也承载着视觉形态的文化符号。但是近年来各个景区急切地打造大型实景演出项目,侧重于舞台的构建模式和发展空间及舞台艺术表现力探索创新方面,在艺术性及文化性体现在环境空间的延展与视觉流程中的导向方面较弱,也削弱了实景演出的艺术感染力。

四、舞台剧中舞台美术设计的色彩与质感

舞台剧的形式种类繁多,由歌剧、舞剧、话剧、诗剧、木偶剧等组成。一场精彩成功的舞台剧,除演员的表演艺术之外,剧本、音乐、造型、灯光和舞台美术也是必备的条件。舞台美术的功能和配套设施可以为演出增彩加分,演出空间的层次轻重要充分展现表演主题,表达主题的舞台空间感、具有穿透力的视觉效果,舞台整体效果的透视、色彩的冷暖、装置的虚实等,让观众在真实感中体会的身临其境能更好导入剧目的故事情节。近年来,设计已经把舞台剧目中的精神内涵上升到新的境界,舞台剧的空间运用已经远远超过舞台背景的画面效果。在《阿Q正传》中,设计师薛殿杰创造性的在五大块打着补丁的麻布上描绘了绍兴水乡建筑的白描画,布景交交代了剧情的地点,虽然观众隔着一段距离才能看到舞台,却加强了舞台空间与剧情及人物心理变化之间的联系,舞台背景中破麻布的质感在一直强化给观众一种河山残破的现状感受,与轻盈明快的绘画线条形成反差,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剧表达的含蓄内敛。

五、新技术多元化设计元素创造的舞台空间

新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丰富了数字时代的舞台美术。

一是三维装置和视频元素,舞台美术中增加背景视频元素,声、光和动态画面打破了传统舞台设计的空间影像限制,传统单一的二维画面被三维立体装置取代,装置中多块LED屏影像视频中动感的画面,以新的表意空间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挑战着观众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感受。

二是全息技术的应用,无论在明星的演唱会上,还是服装秀台上,一种真假相融的奇幻视觉体验,把观众带入魔幻空间。如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已经连续两年运用全息技术,当明星在演唱时,地板突然变成深邃的海洋,并从海面蹦出一条海豚与歌者互动,画面鲜活逼真,动态空间和舞台表演结合,平衡了景与人的空间关系,令人耳目一新。另外全息技术也被应用于大型的运动会开幕式及大型庆典节目中,如十一届全运会中的全息瀑布,立体的水滴轻盈晶亮,光与体育场跑道和光波涟漪组成了新鲜的视觉冲击。

三是交互技术的应用。交互式视频的背景带来戏剧性表现方式的改变,观众与视频背景之间进行互动,观众对外界信息的输入通过加工处理输出完成信息的时长记忆,增加了舞台美术的审美感应。

六、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空灵与留白

戏曲的舞台美术设计具有非常大的难度,戏曲舞台的美术创作中,舞台布景设计要围绕着演出内容设置,演出内容又会反作用于舞台形式,要完成审美的内容和形式统一,需要结合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做好舞台空间的设计表达舞台美术的创作中。在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商业社会,设计心理学中信息的注意指向表明,由于人们的注意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信息超出个人处理能力达到信息超载时,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在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上。因此近年的舞台美术设计即很好应用了这一设计原理,更加重视演出剧情与舞台设计之间形态的相互作用,以东方审美的禅意调和舞台与演出。

2015年中国的《牡丹亭》《天下归心》两剧均获得第十三届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与剧场建筑展的最佳演出金奖,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设计的审美得到西方主流设计界的承认与推崇的进步,两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均以中国美学的“空灵”和“留白”为舞台视觉布局的主要风格,以凝练与简洁的“空靈”作为沟通符号,帮助表演进行主题表达。在京剧《天下归心》的舞台设计中,设计师高广健使用水墨简雅的多媒体影像创作出宫殿和亭台等景象,舞台中仅用传统的一桌二椅,最大程度梳理并均衡了景与人的关系,突出了戏剧表演中人的艺术形象,提升了戏剧舞台表演的精神和审美品质。

篇(5)

电脑美术设计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对应用软件性能非常了解,和熟练的操作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配备难易程度相当的教材。一般要求让学生除软件工具书外,在准备一本以上的实例操作类书籍。其次,准备充分的素材、如多媒体课件、图片、经典案例等等。再次,教师必须对课程精心设置、安排,确保教学进度顺利有序。

学好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造型基础、对色彩感受力和表现力。所以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如校前就进行过专业测试,并且在入学后,通过素描、色彩基础课程,能有针对性的专门技能训练。

那么设计基础课程对学好电脑美术有那些影响呢?

三大构成是设计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其主要是培养艺术生的视觉造型、色彩感觉的创造力,以及形象思维与审美创造力,并且掌握好形式美法则、原理,能很好的将构成原理应用到设计当中去。

在构成课程中,主要由教师课堂理论讲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按要求以作业形式完成,达到一定数量的手工训练,来吸收、消化章节知识,并掌握好一定的表现技法、技巧和熟练的工具运用。在实践训练中固然会遇到的困难,要求学生应该克服惰性,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设计态度。这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电脑美术设计是否能深入、能提高。电脑软件的应用始终是辅助设计的工具,学生要掌握这门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完全依赖电脑软件,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会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在形式感上单一、内容上的空洞。所以教师们应该严格保证构成课程中实践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电脑美术设计教学与构成教学相比,有时在于速度快、便于大面积的修改、存储。但是它不能替代构成课程当中对创造性思维、敏锐观察力与造型的塑造能力的培养,所以学好构成课程对学生提高设计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电脑美术设计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眼高手低的情况。设计过程中,很多学生有很多想法,由于软件操作生疏,表现力差,故造成设计作品无法完成,或完成了却大不到预期目的的情况。

那么怎么克服眼高手低的情况呢?首先,学习几套平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是一套具有强大图形绘制、图片处理功能的平面设计软件之一。除此之外coreldraw也是矢量图形设计,平面设计中很重要的应用软件。它们可以使设计速度提高、形式丰富、手段多变,并且可以绘制出手工绘制很难达到的画面效果。从造型上来看,学生可以通过两个软件当中工具箱里的画笔工具、菜单里的命令和浮动面板命令对对象进行复制、旋转、任意变形(包括放大、缩小、透视)、位移等等。重复、变换组合方式能绘制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色彩上来看,学生已具备一定色彩感受力和系统的色彩理论知识,可通过软件当中的拾色器、颜色调板和色彩调整菜单,使得设计作品色彩丰富,即达到色彩上统一,又具有变化的效果。如果,对软件操作不熟练,甚至很多工具不会使用,找不到命令在哪里,那就更谈不上如何去表现和组织画面。所以在电脑美术教学中,应重视软件操作的学习。

在电脑美术设计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进行设计中过于依赖网络上的图片和设计素材,造成画面混乱、形式上的单一,片面认为,设计即等于图片和文字的叠加,这样是设计不出优秀作品的。应该学会在素材的选用上要使得画面形式和色彩上的统一,选择适当和像素高的图片,而不是依素材去设计图片。最后造成设计内容和概念上的偏离,画面不分主次,设计效果不突出,不协调。所以尽量鼓励学生根据需要,结合摄影课所学知识,自己拍出效果好的图片做素材,或以手绘的形式绘制出要表现的主体物,增强画面整体、协调感。

篇(6)

二、计算机美术设计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美术设计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普及程度的提高,一些应用软件得到大量的应用,形成了主流趋势,这使得美术设计教学中关于制作手段的内容偏向于采用专业的应用软件;另一方面,许多非美术设计专业大量开设计算机美术相关课程,教学的对象是美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软件技术教学和设计能力教学之间难以寻找平衡点。

非艺术类的学生由于没有受过正式、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形象思维能力不强,创意表达能力不足,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这导致在美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侧重掌握平面设计制作工具,而忽视对设计理论以及创意思维的锻炼。一般非艺术类的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很少考虑构图、色彩等形式美感的因素,所以设计作品普遍存在生硬化以及形式化的问题。

针对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课程学时较少,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十分紧凑,通常学生刚理解和练习完一个案例,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缺少时间巩固以及延展设计学习;第二,由于不少学生美术基础较弱,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深入地进行创意思维的引导。在非美术设计类专业的计算机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比较侧重设计工具讲解,以及单个案例的操作示范。如何改善这种教学状态,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设计技法,同时培养其独立的创意思维能力,是广大高职高专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计算机美术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篇(7)

随着商业美术设计在商品生产、流通和营销上的应用,通过充分应用各种手段实现了美术以及工艺美术等设计手段的使用,有效实现了艺术的创作和创新的设计,同时根据美术作品的设计实现了艺术的展现,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极大提高。美术设计专业是由传统美术和工艺美术转型而来,从而具备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初步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商业美术设计的发展应基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而商业美术专业应建立持续创新和改革的教育模式。

一、提高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性,形成有特色的美术设计专业

1、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优化设置

随着经济发展对美术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逐步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商业美术设计专业应对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进一步优化。首先应确定教学课程的结构,从而为专业人才和综合发展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美术设计专业的公共和基础理论上,应开设与美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人文以及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并且在讲课之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课堂的延伸教育,如讲座、素质教育拓展等。其次还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还应优化美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对传统课程的优化整合实现了教学课程与学生培养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课程体系。美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应从国际艺术设计教学中吸取经验,从而建立创新的美术设计教学课程设置。

2、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特色的设置

要培养出优秀且突出的商业美术设计人才,必须构建自身的专业特色,而商业美术专业特色的设定应根据具体地区的情形进行设计,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要、产业特色、产业背景进行对美术设计专业的特色进行确定,结合本校美术设计专业开设优势,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美术设计专业,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程度的优势。商业美术专业特色设计的优势将成为毕业生的一大竞争优势,从而对商业美术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二、优化商业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

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商业美术的教学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因此,其教学和培养目标必须明确,通过对贴近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的明确,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文化修养素质基础之上,实现对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培养,并通过专业的学习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相联系,从而构建具有创新力和发展实力的商业美术的设计人才。

2、优化商业美术的教学实施方案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应根据本校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制定优化的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对其他院校教学实施的成功经验的获取和调整制定了适应本校商业美术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建立灵活的商业美术的教学。还可通过对社会各方面意见以及毕业生感受的征集实现对本专业教学的调整和优化,从根本上制定长期而宏观的商业美术设计教学实施规划,为实际的教学提供依据。

3、建立创新的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创新的教学,从而能切实保障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的承担能力。设计专业应建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种设计教育的考验实现了对学生设计观念、设计行为以及设计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和有效提高。各类院校的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相应教学和培养的普遍技能教育较为相似,但在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上大为不同。设计专业的设置和对学生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生在设计中易出现照搬照抄的现象,模仿的痕迹明显,缺乏创新的意识。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并不能提升为自身的创新能力。由于社会对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急功近利,从而造成了大量类似专业的出现,模仿痕迹较重,并且难以形成自身的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过程中,专业教师应综合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风格,通过内容丰富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4、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基础。商业美术设计教学应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从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上实现对商业美术教学的改革。例如商业广告作品的设计制作,在未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之前只能打印成A4小样。然而海报、工艺广告的设计难以看出实际的效果,由此影响了学生设计的发挥。在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后,学生在海报设计完成后可通过多种形式对设计出来的作品进行实际的展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美术设计作品的经验和信心。对商业广告设计的把握是商业美术设计教学中的难点,学生难以从品面的稿件中得出深刻的体会,通过计算机教学系统中的相关软件能直观呈现相关的作品,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为学生的课外扩展和经验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实现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

商业美术设计的教学一体化设计的专业理论与教学一体化设计应从系统的专业课程讲解出发,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现场教学为辅的系统专业教学体系。

首先,应在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通过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分解,实现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设计开发的有机结合,从而能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专业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理论,具体的学习中可通过考核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应用情形进行考察,在考核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增加实践经验。

其次,还应确立明确的设计项目的课题,通过设计课题与实际设计项目的结合,在基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扩展学生的设计视野。商业美术的设计教学还应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综合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研究的能力,通过对企业的设计需求以及设计现状的调研,充分了解到市场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能力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的差距,从而能有针对地提高自身能力。在调研完成后应提高设计项目的调查报告和调查总结,从而也能对商业美术设计的教学提供调整和改善的基础。

最后,在学生对相应的企业进行调查后独立完成商业美术作品的设计。在商业美术作品设计的初步阶段,应通过启发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大量设计创意的草图联系实现学生潜在创造能力的挖掘,从而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作品完成后,应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从而由理论进入到实践。在商业美术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教学中,使用考核的形式对学生的设计和表现予以评价,使学生在各种评价中得到切实中肯的意见以实现较快的进步。

总之,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建立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对自身教学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切实培养适合市场以及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鸣. 商业美术设计教学探新[J]. 硅谷,2008,(15) .

[2] 陈希.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07,(11)

[3] 关俊良,刘国生,陈希.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08) .

篇(8)

美术设计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组织问题。目前我国美术设计课教学普遍存在过于注重对设计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和传授,对于与美术设计课专业理论相关知识的传授关注度较少,导致很多学生对于美术设计课专业的起源、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对专业技巧和方法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没有领悟到美术设计的灵魂和意义,创作的美术作品自然缺乏更深层次的艺术感染力。

2.并没有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传统的美术设计课教学过于重视讲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设计技巧和方法的培养,对于学生体验所学知识的过程关注度较少。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给予学生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很多教学内容也根本没有配套相应的实践环节,仅仅依靠书本上的教材照本宣科,导致课堂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当前社会岗位需要出现偏差。

3.美术设计课师资队队伍综合水平较差。纵观当前我国美术设计课教学现状而言,大多数院校开设美术设计课教学的历史较短,除了传统的艺术院校或者师范院校外,一般的办学年龄最长不会超过10年,最短的办学年龄也只有3-4年时间。因此很多院校关于美术设计课教学的相关经验和研究不足,该课程的师资也严重匮乏,基本上都是一些高校艺术专业或者与该领域相关的本科毕业生来担当,虽然这些毕业生具有年龄、活力,但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实战经验严重匮乏,对于日新月异的新设计风格、新材料、新市场等缺乏理解,无法为学生搭建起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

优化美术设计课教学的方法

教育受制于并服务于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教育已经进入适应全球社会进程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形式、方法、内容等诸多方面也应该随之做出必要的更新和调整。美术设计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也应该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路径。

1.明确育人方向,打破传统观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格局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以及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单一教育模式,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打造一大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实用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调整课堂组织教学结构,首先应确保美术设计课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应到位,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美术设计课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感受到美术设计课独特魅力。同时应要求掌握深厚扎实的美术设计课理论知识,只有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功底,才可以灵活应用于实际,大胆创新,因此笔者认为美术设计课基础理论知识应占到本课程的1/4-1/3左右,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2.应加强美术设计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

美术设计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社会提供一大批真正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设计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联系人们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比如在学习“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的相关内容时,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阐述,这些难懂、负责、抽象的知识,学生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的吸收、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亲临施工现场,自己亲身感受一下室内装饰的各种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增加学生对实物的直观形象记忆,有利于学生又好、又快的理解、记忆。想要认真落实美术设计课实践教学,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加强与校外社会企业的合作,实现“教、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学校应积极创新教育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像“分段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美术设计课教学分成理论和实践教学单元,相互交替、穿插、更替教学;也可以实施“教学车间”教学,在校园中积极引入校外企业,模仿真实公司的工作运行模式,建立模拟式的实习车间,让学生能够一边生产,一边学习;还可以进行“弹性安排”实践教学,比如企业可以按照季节性订单情况以及实际生产任务,组织安排实践。

3.以美术欣赏作为药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美术设计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每一节课上,教师应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形象、生动的美术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首先讲解与该作品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分析该作品的色彩、形象、生活、内容等,指导学生关于该作品中相关设计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不仅接收到美术作品相关概念知识,同时也学会掌握一些作品设计技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欣赏、校外参观欣赏、校内展览欣赏、专题欣赏、随堂欣赏等美术欣赏途径。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在美术设计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再设计”教学,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范画并不是唯一的设计标准,应引导学生自己去找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比如教师在讲授《材料美感――装饰画》这一节设计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展开“谈创作设想”、“我是设计者”的专题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材料的美感主动去再设计、再创造,设计出极具自我个性和想法的作品。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形成求新、求异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解“面具选材”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鼓励学生在面具的线条、色彩以及造型等多方面大胆创新,尽可能突出面具造型以及材料的特色。

篇(9)

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规定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新修订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怎样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进行认真地思考与探讨。

一、新时期对美术设计教学的理解

美术设计教学领域十分广泛,CI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美术设计不仅是一门实用性的艺术,而且也是美化生活的艺术。美术设计已成为我国美术教育的一个主要领域。

美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不具备公式化、无统一的创作答案是美术设计专业的根本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针对其专业特色,根据社会的需要,在重视美术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开展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阔创作思维和灵感。在社会实践上多下工夫,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实用性强、技术性强的专业美术人才。

二、美术设计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美术设计的本质与核心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物质材料和艺术手段进行“造物”的创造活动。设计者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设计的任务,是创造物质的功能和使物质的外在形式能够科学、合理地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要是视觉所触到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都是设计所服务的造型领域。它关系到人们衣、食、住、行、用诸多方面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同时要设计、创作生活中不曾存在的物品。从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空间以及生活环境。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所设计物质的功能、技术、材料、工艺等经济的、心理的美学的、实用的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经过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和想象思维的创造,来对作品进行构思定位设计。通过运用所选择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表现手段、表现方式,来达到所设计的作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美术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其中,有平面设计,如图案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画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策划等;立体设计,如包装设计、展示设计、雕塑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从广义上讲,美术设计还可以引申到空间设计如园林设计、建筑空间设计、照明气氛设计等。此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还不断给美术设计注入新的概念,如传播设计从几年前的平面广告设计很快转变到网络设计传播、多媒体传播这样的概念。而这些设计,无不与创新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美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国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美术设计教学的重点课题。

第一,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设计学科有许多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如《装饰设计》,既要求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比如,色彩原理、创意构图等,又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去使用新材料、开发新工艺。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知识的迁移。在作业布置的时候,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在作业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力求教学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积极联系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现在,教育出现了学与用的脱节,许多专业学生没有实习场地,而走向社会后现在的工作岗位又不允许用实践学习的方式来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以“专业设计制作人员”的身份到产学合作单位参与具体的设计、制作和管理,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自己创作的设计作品,以实际成果来完成毕业实践、毕业设计。

第三,倡导协作,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某项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美术设计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和竟争能力,同时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上《室内设计》单元时,正巧学校教工餐厅需要装修,我便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让学生参与装修方案的设计及施工。在得到许可后,我们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第一步,根据计划布置命题作业,课题为《学校教工餐厅装修方案》。第二步,要求学生在各自小组内进行分工,包括实地测量,平面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材料的设计等都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第三步,市场调研、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信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并学会处理和利用。第四步,初步交流,草拟方案,要求小组之间进行充分讨论,设计出草案。第五步,在充分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之后确定方案,交付施工。第六步,跟踪观察,完善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工人师傅交流、研讨,不仅检验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同时亲身参与施工实践,逐步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认识自我并逐步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篇(10)

在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教学中,不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高、精神内涵严重缺失,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等情况都存在,影响了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效果,影响对中职学生高尚情操和科学的人生观、审美观的培养。因此,在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进中职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认知能力的提高,以便让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人文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在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赏析、创作出饱含人类美好情感的作品,可以触动到中职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美术作品进行充分沟通、交流,这样很好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互动。在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平等、民主地对待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并且适时给予激励、肯定。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在美术设计学习活动中的个性、思考,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来指导、感染学生,营造出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中职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

中职美术教材中含有大量蕴含着人类真、善、美的优秀内容,是教师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人文内涵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创作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对真挚情感的审美能力。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有一部分中职学生精神不振,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淡薄,缺乏集体主人翁意识,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处于对教师、同学表现冷漠的情感缺失状态。在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中的精神内涵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有足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促进学生人格魅力的不断提高。

二、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要树立榜样,以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情感。因此,在教学中,作为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自己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质修养,给中职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学生,以自身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自身优秀的专业素养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设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品质修养的不断提高。

(二)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新时期的中职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平等对话者。因此,在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展示自己的创作,陈述自己在学习活动的收获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适时引导,教师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宽容、理解和尊重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心灵上的交流、沟通,促进师生在教学和生活上共同提高、不断进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学生

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所教学生的美术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美术设计课程中饱含情感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环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美术作品欣赏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作品欣赏,参与美术创作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敢于大胆地进行创新,并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总之,在中职美术设计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教师要树立榜样,以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同时根据所教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学生参与美术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专业素养、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11)

其一,美术设计软件的版本更新换代速度快。追“新”本身就是设计思维的卖点,在绝大多数的设计专业领域中,新产品的生成,几乎都是以追“新”为原动力的。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下,为了不被设计市场所淘汰,美术设计软件的版本不断的提高。如常用的动画设计软件3DMax已经从原来3.0版本发展到9.0版本,中间经历了多次的版本升级,平面设计软件和排版软件也在不停的改朝换代。

其二,在相同的设计领域,设计功能相似但又具有各自特色的设计软件精彩纷呈。如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PageMake、Coreldraw、Firework都较好地能运用于书帧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等平面设计领域,但PhotoShop的优势在图像处理,PageMake的优势在图文编排,Coreldraw的优势在矢量图形的设计,而Firework的优势在网页设计中图像的处理。

其三,美术设计软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随着美术设计软件新特性的不断发展,软件设计功能的兼容性在大幅增长,通常一个设计软件主攻某方面的设计外,还可以协助许多软件进行设计。如设计软件PhotoShop主要功能在于平面设计,而它在网页设计中可以制作动态的GIF文件,也可以协助三维软件为室内外设计和动画设计制作精美的材质贴图。

二、把握好美术设计软件其特点,革新传统美术教学模式

其一,精选新版本和新技法的美术设计软件教材。

美术教学中传统的制定教材模式是 本教材沿用多年,有的专业还由国家制定出规范性的教材,如素描、美术字等。而对于对于美术设计软件这一门新型学科能沿袭一贯的传统吗?首先美术设计软件的版本更新速度之快,致使其不断地增加新特性,需要人们不断的转换新的设计思维,创造和接受新的设计技法,故电脑绘画设计书籍一般在出版2至3年后,书中的知识就会冗繁和落后,根本不适应社会的要求,这样的书籍如果重复性地作为教材,学生毕业后的处境可想而知,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同设计软件时,也应该根据专业分类在选择教材上也要有所分别。所以选择美术设计软件教材一定要屏除传统的制定教材模式,选择新版本和有新设计技法的书籍作为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更好地启发学生应用电脑的图形语言开拓新的视觉领域。

其二,经常更新美术设计软件教学中的软件版本和素材库。

在美术设计软件教学中,要经常性给学生的计算机的更新新版本的设计软件。这需要耗费一定工作量和资金支出,但能最大程度的配合新教材,吸收最新的设计软件知识,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设计阵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建立规模较大的数码素材库,源源不断地将最新的素材收集到素材库中,目前电脑市场上的数码素材也比较齐备,有图片、音乐、视频、FLASh素材等等,或时尚或高雅。利用各式各样丰富的素材资源,透露流行趋势、激发学生的设计情感、释放艺术的想象力。

其三,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随着时展,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走入了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扫描仪、绘图板进行示范性教学,还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视频多媒体教程进行系统性的教学。视频多媒体教程可以是教师自己用flash等软件制作的课件,也可以是购买的教学碟,还可以选择性的下载网络媒介上视频多媒体教程。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把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趣,把抽象的动作通过三维动画变得生动具体,把复杂的动作分解为简单易学的分部动作,把快的动作变慢甚至使其中途停顿,使学生们对全部动作一目了然,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四,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把握好美术设计软件教学中的侧重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