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劣势,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更复杂一些,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该问题做一些深入回顾和思考,对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技术创新的研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出发,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增长的主要源泉。”从那时期,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外管理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很多,主要的观点有:
索罗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度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搜集了多篇论文,并做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就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的变革。而熊彼特则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卡米恩(Kamien.M);施瓦茨(Schwartz.M)、谢勒尔(Scherer)等提出两个假设:①大企业会促进创新而小企业则会妨碍创新;②不完善竞争的市场比近乎完善竞争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变革。此后,各国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支持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观点,另一种则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即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能最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1967年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纳尔逊(Nelson)也得出同样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实现,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要素的总和。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企业传统的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成四类: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
①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实际上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AbernathyandClark(1985)把企业创新能力分为11项能力,即技术的设计与实施、生产系统与组织、(劳动、管理与技术)技能、供应商关系、资金设备、知识与经验基础、客户关系、市场声誉、销售与服务渠道、用户知识和用户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事前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②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是一种宏观的创新能力,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法为代表(Scheirer,Mansfield,1980;Bound,1982;OECD,1993)。这种方法强调输入和输出指标,而不是创新内部过程的描述,是对企业创新进行宏观绩效分析的较好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③企业创新的过程能力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对象,测量和收集创新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调整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以Chiesa等(1996)为代表,其创新能力模型包括二个维度,即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绩效,其中核心过程有四个: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并通过计分卡和深度审计二个层次进行评估。
④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是集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于一体(陈劲,耿雪松,RichardSmith,1997),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的当前实际能力和绩效。
(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潘旭明(2002)从网络环境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传统条件下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基础、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在网络环境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因素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能力。徐晟(2005)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灰关联的静态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企业资金占经费筹集比重等。
池仁勇(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主要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如企业制度、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创新方式的选择等。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宏观市场环境,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扶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究经费、创新意识、研发人员决策、领导重视等内外因素。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两条:一是文化因素;二是国民收入。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对私有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西方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事物的细节、严谨认真的风格,这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里的有些因素严重阻碍创新思想,比如中庸之道让人平凡;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打击个人创造积极性;不重视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利益受损;不求细节、急功近利导致粗制滥造等。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因素的影响。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前四名,中国名列第48位。这四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民收入都很高、社会福利制度都很好,说明高工资和高社会福利不会阻碍创新和竞争力,相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以及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国家在要素禀赋、需求状况方面都不占优势,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相关行业和公司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解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企业由于用人成本较高,无法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带来的恶果是,一方面导致大量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不愿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就面临困境。今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不利因素,东部沿海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短缺,科技人才匮乏,研发条件简陋,技术薄弱,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只有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李时椿(2001)对美日技术创新机制比较认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礼贸(1999)研究了韩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对R&D的支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硕士论文,2002.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常朝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管理,2002,(9):102-104
[5]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6]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管理,1998.11
[7]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
[8]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60~63
[9]潘旭明: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13):14~16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12-02
1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1.1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数量少,社会化程度低
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很大,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数量少,社会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一种大型企业垄断技术创新的格局。
1.2 技术创新的水平低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不但数量少,而且水平底。就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为例,不少企业只是组装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内涵。
1.3 引进创新和合作创新多,自主创新少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技术人员少,技术水平低,资金困难以及技术装备落后等原因,使得其技术创新的来源主要是引进国外技术或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少。
1.4 工艺创新多,产品创新少
产品创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之所以不占统治地位,未成为主导型的技术创新形式,这首先与我国长期的销售市场格局有关。产品创新是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通过工艺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变得有限时,才离开这一市场,重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的必然选择。而我国长期以来市场竞争不很激烈,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感觉到市场竞争的存在,产品创新缺乏足够的压力。其次,产品创新需要花费更大的“决策成本”,需要更为勇敢的创新精神。
2 SD公司的技术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SD公司技术创新现状
SD公司主要由原来的杭州四康智能设备厂和深圳科润电脑有限公司组成。这两家企业以前均为信息产业部某研究所下属全资子公司。该所是信息产业部直属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国家一类研究所。它同大多数研究所一样,最初主要为国防建设和军工服务的,后来转制为民办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具备较完整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体系。公司在深圳、青岛、常州等地设立办事处,形成地区性的销售辐射网点。SD公司在家用数字智能控制技术方面,积累了较多的技术开发经验和生产管理经验,在行业内培养了一大批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2.2 SD公司技术创新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技术与战略的有效联结企业发展战略不是很明确,缺少对技术战略体系的研究、规划、制定、宣贯以及各个具体任务目标的分解、落实、反馈、评价等具体战略执行工作。企业对行业的认识建立在原有经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没有深入地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容易导致决策的偏差。造成整体研发方向的难以把握,企业研发方向有时不明确。
由于市场能力的薄弱,造成产品开发的滞后。具体表现是在产品的成熟期没有新产品开发的跟进或开发新的用户,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间隔过长,造成企业经营的危机和市场机会的丢失。从事营销的人员缺乏对技术的了解,所谓营销只是围绕售后服务进行,造成技术人员去攻市场的情况,使得公司关键部门力量薄弱。
(2)技术创新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技术部门与生产、营销等其他部门缺少信息上的沟通与反馈,降低了开发效率和效果。同时,由于原有质量体系未将产品开发纳入其中,使得开发部门与生产、采购等部门的工作联接不明确,在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处理。公司在产品技术开发方面缺乏系统的宏观控制和科学的项目管理,没有一个完整的可行性分析论证过程。研发进度不能很好的控制,有时造成市场机遇的丧失。
3 SD公司技术创新战略措施和建议
3.1 建立激励机制
SD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发挥,需要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问的有效协调,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生产人员个体的创新积极性的提高。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就是充分调动企业各个部门、企业各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
(1)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任何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具有技能、智能、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人员。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方法有多种,如提供有竞争力的酬薪,制订完善的医疗保险福利制度,配备能力强、坦诚相待的管理人员,营造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等等。如何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之一。
公司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太粗略,需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对人员挑选、录用的标准和程序,业绩考评的办法,工资奖励制度,职务升迁的方式等。对现有人力资本进行评估,制订人才一使用计划。
给予技术人员与其智力、劳动所付出相对应的报酬,制定至少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工资标准。建立对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的考评体系,根据其在项目工作中的贡献和作用来考核绩效。
考察人员的满意程度,找出主要问题,改善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考察人员流动的情况,防止关键岗位人员和骨干的流失。
(2)技术创新管理。
企业建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并收到直接的效果。企业管理方法在许多方面涉及和影响到人们的创新精神,如知人善用、自、资源利用、课题组、监督鼓励和组织支持。在很多情况下,阻碍创新的做法不是管理人员有意识的个人行动,而是企业的体系和管理思想在起作用。
3.2 强化项目的选择与R&D活动的管理
在确定项目计划时,请技术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建立项目评审制度。从市场、技术、财务的角度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从而选择最佳项目。
利用原来的技术优势,选择重点开发项目。将变频技术和家电网络化控制的技术开发放入开发体系中的超前开发层,加快基础应用技术的预研和关键组件的研究,包括变频器产品开发和信息家电项目。变频器产品开发为中期项目,信息家电为长期项目。根据现在的技术发展趋势,紧跟国际潮流,尽快使空调变频器的技术研究成熟化,再进入电冰箱、洗衣机等难度较大的直流变频器产品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工作。目前在技术方面要完善软件设计的模块化、硬件功能的集成化、驱动部件的强化工作。在降低生产成本、稳定产品质量方面做工作,为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做准备。技术研究的重点放在空调用交流变频器上,直流变频器的研究,重点放在开关电源和功率因数校正器上。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类型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技术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能达到的最终效果等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主要涵盖技术创新项目本身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和创新项目产业化生产能否成功等不确定性。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
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成果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由于许多中小企业主要是在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变化中寻求发展机会的,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产业化的市场实现环节,会遭遇更大的市场不确定性。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创新技术的市场潜在性、市场成长性引起的。对于技术创新项目和产品而言,市场能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的多少,中小企业很难做出准确估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很难把握市场成长的速度与容纳能力的大小,因此难以确定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使得企业蒙受损失。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在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资金预期回报、资金的投入及其持续性和技术创新收益分配等领域均存在较大风险。
(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风险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风险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创新失败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组织风险、意识风险、决策风险等。
(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风险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跨越了企业的界限和控制范围。因此对企业来说,不仅存在着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而且还存在大量的企业不可控制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研究对象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测评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伟星公司”)是一家以中高档纽扣、拉链、金属制品、衣架和塑料制品为核心主营业务的股份公司,是服装辅料行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中国服装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世界最大的纽扣生产企业之一。
针对伟星公司进行的技术创新项目,本文从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三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技术风险主要指伟星公司初始设计的技术方案能否成功;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伟星公司的财政状况能否支持创新资金的持续投入;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市场能否接受伟星公司的创新项目。
以下将针对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构建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技术创新的系统风险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中的数字含义如下:1代表同等重要,3代表较重要,5代表重要,7代表很重要,9代表非常重要。数字2,4,6,8的意义介于上面数字的含义之间。
根据3位专家的意见分别以市场风险为主导、技术风险为主导、财务风险为主导设计了3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三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可以得到三套风险处理的候选方案。根据不同的候选方案,伟星公司能够及时的调整企业的经营、生产、销售、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等,对伟星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规避风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作用。
在此,采用市场风险为主导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专家赋值表,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伟星公司目前的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该分析方法包括:B层对A层的风险、C层对B层的风险以及C层对A层的风险。
下面以A-B层为例,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 采用专家赋值法,对技术风险(B1)、财务风险(B2)、市场风险(B3)三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r。
第二, 将向量标准化,得到:
其中WA-B1=0.1507,WA-B2=0.274和WA-B3
=0.5753分别表示B1,B2和B3对A的影响。
第三,进行一致性检验:
,
λmax=3.0655,,RI
=0.58,
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理可以得到:
B1-C1,C2,C3层的
其中WB1-C1=0.279,WB1-C2=0.6491和WB1-C3=0.0719分别表示C1,C2和C3对B1的影响。
B2-C4,C5,C6层的
其中WB2-C4=0.1884,WB2-C5=0.7306和WB2-C6=0.081分别表示C4,C5和C6对B2的影响。
B3-C7,C8,C9层的
其中WB3-C7=0.1047,WB3-C8=0.2583和WB3-C9=0.6370分别表示C7,C8和C9对B3的影响。
根据上述不同层次间相互作用的W值,可以计算出C层各因素对A层的影响。如C1对A层的影响可以通过公式WB1-C1×WA-B1=0.0421计算得到,详细的结果见表2。
表2中B1、B2、B3下方的数字分别为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技术创新风险中的比重,依次为:15.07%,27.4%,57.53%。层次C的总排序一列中的系数即为各单因素的权重。从表2可以看出,新产品的市场需求(C9)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为36.65%,其次是资金投入的连续性 (C5)为20.02%,再次是新产品的生命周期(C8)和技术的难度及企业技术力量(C2),其影响程度分别为14.86%和9.78%。
从上面的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到,市场风险在技术创新风险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主要是由于市场风险的累积性。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先进的技术必须与其他环节有效的衔接,转换为新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商业价值,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盲目的技术创新往往会导致失败,企业在技术创新前首先应对各种市场因素做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这会大大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研究对象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策略
图1至图5是对上述定量分析的图形显示,根据图形中的显示结果,结合伟星公司的实际情况,本节设计了伟星公司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走技术相关多元化道路,分散市场风险
由图1、图4和图5可知,市场风险B3对伟星公司技术创新风险的影响最大,因此公司应该针对当前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技术创新路线,走技术相关的多元化道路,分散市场风险。
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劣势是产品较为单一及应用领域相对集中。因此,为分散市场风险,公司应实行技术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在研发和经营销售上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时利用公司完善的销售网络,避免单一和应用领域相对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研发投入与对外技术合作力度,分摊风险
由图1和图3可知,财务风险B2对技术创新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公司需要重视对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这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优先投入,使公司掌握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技术。公司需要在发达地区创建技术开发中心,利用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才优势,吸引一批行业专家和技术研发人才到该中心工作,把伟星技术中心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服装辅料专业技术中心。同时公司应该主攻拉链生产的关键技术,使拉链的主要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在最短时间内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出中国著名的拉链品牌。
为保持技术不断创新,公司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技术开发合作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造厂商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比如公司将筹划与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公司合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设计水平和层次,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借助国外服装设计公司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使“伟星”、“翠珠”品牌能更快地成为国际著名品牌。
(三)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由图2可知,评价指标中的技术的难度及企业技术力量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公司除了与员工依法签订用工合同、提供合法的福利条件以外,还需要充分调动和鼓励员工对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公司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公司继续在同类企业中保持领先优势。公司应充分调动各层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形成一种努力工作,锐意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蔡根女,鲁德银.中小企业发展与政府扶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张俊喜,黄荣华,梁立邦主编.中国中小企业成长案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二、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
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群有特定联系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这些企业间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可实现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可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合作关系。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技术创新的网络化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合作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最终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创新网络,从而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
2、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资源整合优势
中小企业集聚后,由于合作需求的存在会迅速形成各种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分工网络不仅降低了创新在技术上的难度,扩大了创新发生的几率和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而且又能共享各种辅助的规模经济,解决了中小企业创新中存在的规模和资金、风险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3、知识的扩散和聚集优势
根植于集群中的知识扩散,因其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将导致集群可持续的技术创新优势,进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集群整体竞争优势的发展,又对外部资源(技术、人才、企业)的吸引力加强,从而引发进一步知识集聚进而又引发更大规模的知识扩散过程,如此循环进行,不断提升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因集群(注:动词)带来的资源优势,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创新的周期,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但集群条件下,市场自然引致的创新水平与社会最优水平还是存在差距的。从而,这些激励手段还是必要的。而“非独占性”在集群经济条件下则更突出:集群技术创新扩散速度较快。因此,针对“非独占性”的政府激励手段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4、优越的学习能力优势
在集群内,信息、知识和创意快速传播,使每一种创新都能迅速普及,并不断完善。集群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也减少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费用负担和压力,有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企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力图用集群所在区域的文化因子来解释经济奇迹。如浙江许多乡镇地区就被誉为充满“创业精神”的区域。另一方面,集群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孕育文化因子的过程。一些学者引入“集群文化”解释这一过程。集群文化指“在区域上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察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含的创新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鼓励冒险和善待失败等因素是集群区域创新活力的深刻注释。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至少已形成三类企业集群: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基地,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基地(例如深圳一东莞,以及上海一苏州地区)。
经过近20年发展,地方企业集群初步形成,部分产业的企业分工配套网络渐成规模,但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
2.在一些智力密集地区(例如北京的中关村)
高新技术企业“扎堆”十分明显,但是其集群的形成机理、区位特征和发展趋势却并没有真正为人们所认识,由于政策不到位和制度性因素,企业“窝里斗”和“内耗”相当严重,同业和相关行业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专业化分工不发达,直接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一些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例如浙江温州,以及河北清河等很多特色产业集聚区域)。
其发展也到了关键的阶段,面临着如何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和区域的管理水平,以及面临企业优
胜劣汰和外资进入等诸多问题。
4.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已经吸引了知名的跨国公司
由于本地化的需求,带来或即将带来一系列配套企业。可能形成较大的企业集群,如何规划这种地区的发展,己经摆在地方政府的面前。
5.一些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域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1、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态模式
在前面对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分析、明晰的基础上,本章主要对集群创新系统要素间的复杂、动态关系进行揭示,即对集群创新系统—知识分配网络的动态机制进行分析。这里从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互动出发,来分析和评价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与瓶颈,进而完善创新的主体结构,并通过完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强调主体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集群创新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明显,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激烈,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比传统产业要短的多,从而造成了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同时,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导致产品尤其是科技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就要求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要缩短技术创新所需的时间,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创新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以及资金技术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外在因素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不仅包括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市场对于此类技术的反映,而且包括市场变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市场需求固然重要,但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生命力。符合市场需求将大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使技术成果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获得较为有利的市场地位。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内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采取动态的模式是较为行之有效的,因此提出了一种动态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行动上的灵活性,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来响应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进行技术创新的调整。根据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考虑到技术创新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并且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而调整技术创新的过程。
4.1.1动态创新第一阶段
从技术创新的动因来看,技术创新的方向主要由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来影响。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下,科技进步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美国马奎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567项技术创新案例中,有20%左右归因于科学技术的推动。这类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大,往往是根本性创新,创新周期长,风险也大。中小企业集群由于与开发投入的限制,由科学技术推力产生的创新较少。技术创新目标形成之后,就要通过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体来实现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体主要是由参与创新的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组成,同时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参与也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在合作初期,技术创新主体应选择建立合理的内部框架,并明确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其他所需资源,同时明确各个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研究,产品转化,技术或产品市场化中的责任,实现技术能力的共享和成本分担。技术创新主体是对参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所有创新资源进行整合的有效力量,他们不仅是将创新资源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小企业集群的统一技术创新目标引导下,将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和合理利用,使中小企业集群拥有具有整体突现性的技术创新能力。
4.1.2动态创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伴随着建立创新型大国战略的提出,如何形成创新驱动的内在冲动便成为学界和业界所关注的问题。作为支撑国家战略的广大企业,仍然面临着上述问题的拷问。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市场需求导向的倒逼机制下,其能在特定程度内实现技术创新冲动。然而,受到企业文化、组织资源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创新冲动将逐渐消失。从而,难以形成具有持久创新创新意愿的能力建构。究其原因可归纳为:(1)项目开发目标模糊;(2)市场需求偏好还未升级;(3)业态环境的恶劣等。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不仅取决于内生解释变量的决定,还受到外生解释变量的作用。为了使本文的问题分析具有收敛性,着重关注内生解释变量的调整。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以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经济学视角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明确指出,同部门内某资本家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利益驱动下,将自觉增进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增进使得单位时间内产品生产数量得到增加,而在劳动强度不变的基础上,单个产品所蕴涵的价值量则较其它企业减少。最后,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确立的价值量为产品售卖基准,则能在同部门内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伴随着该资本家超额剩余价值的实现,又将刺激其他资本家不断提升自有企业的生产效率。由此可见,在资本逐利性驱使下,各同类型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形成了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根据上述经济学视角,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要件:
(一)利益使然
在马克思的眼中资本家本质上是“人格化的资本”,这一点决定了他们唯利是图的本性。然而,抛开阶级意识不论仅就企业管理者的内生偏好而言,必然存在着持续获得经济利润的冲动。伴随着市场需求导向的出现,企业唯有适应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偏好,方能在有限市场份额内获得预期利益。从而也就意味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将决定着“适应性消费”(适应消费者偏好升级)的获取;同时,也决定着创造出“消费适应性”(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消费者的传统偏好)。
(二)竞争使然
技术创新是一项持续不断的活动;借用熊比特的语言结构,即是持续的“创造性毁灭”活动。为此,如何建立起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便决定着企业能否不断地将“潜在创新能力”转换为“现实创新能力”来。关于这一点,非同行市场竞争莫属。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自由竞争时代。正是在竞争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同部门企业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技术创新冲动,并在学习效益的促进下逐步形成了企业内在的创新能力。
本文开篇已经提出,着重关注内生解释变量的调整。因此,在模式构建分析中也主要考察就企业内环境展开讨论。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的经济学分析
马克思在探究“价值决定”时,得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决定因素。内部的利益驱动和外部的竞争压力,构成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源动力。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建设。为此,在形成企业创新能力的模式构建下,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分析
以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时代背景,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为此,可以将其分为经济效益目的、社会效益目的。
1.经济效益目的。作为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天然具有获得经济效益的愿景。在SCP模型下可知:一定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经济行为,而企业的经济行为由决定着市场绩效。同类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垄断竞争形态的市场结构,这就决定着它们唯有不断增强自身产品的技术差异性,才能避免因同质化趋势而导致竞争压力的增大。
2.社会效益目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约束条件,而且资源节约使用也成为企业当前的内在要求。为此,若要形成与社会、自然间的耦合共生性,企业唯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资源替代、资源节约等方式,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手段分析
在经济学说史上,首先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熊比特。他在定义“技术创新”时特意指出,它应在最终的商业活动中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由此可见,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在于创造商业价值。那么,对此应运用怎样的手段呢。当然,建立在“成本—收益”基础上的比较,则是问题解决的归宿。因此,手段的建立应充分限制在企业已有的资源范围内。
1.人力资源。应在学习性企业文化的建设下,实现学习型团队的组建;并在知识外溢特质下,形成企业范围内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
2.物质资源。针对该类型企业的物质资源现状,应着重开展以局部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模式。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分析
上文已经指出,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在于将“潜在能力”持续转换为“现实能力”。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式,便能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效性。
三、在实践中的应用
聚焦于企业内生解释变量的调整,笔者将根据以上经济学分析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实践。
(一)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将有助于形成员工共同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倾向。上文已经分析,若要构建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就须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根据“干中学”的经济学观点:应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在此氛围下促进“队生产”中成员间的知识互补、交流等机制,为技术创新建立起强大的智力支撑;并在知识外溢效应下,扩散到企业的其它生产技术环节。这里需要注意: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出表率。唯有这样,才能在非权利性影响力下形成员工的学习自觉。
(二)建立渐进式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的分类来看,有突变式和渐进式技术创新之分。前者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毁灭”,而后者则在于根据已有成果来开展局部创新活动。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财力资源存量,唯有选择后者才能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在建构创新能力时可以从深化产品线环节入手。伴随着资金存量的增长,以及技术创新知识的累积扩散效应的获得,在从拓宽产品广度上下工夫。
(三)设计“创新”的绩效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唯有在不断激励的条件下才能充分调动起自身的创新潜能。因此,设计“创新”的绩效体系则显得必要。其中,最为关键的应是激励机制的构建。笔者提出,应在激励兼容条件下实施激励机制。具体而言,企业应针对技术创新人员的切实需要,设计出激励内容。一般而言,他们普遍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应为他们的技术创新活动营造起相对宽松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绩效奖金制度。
综上所述,以上 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本文主要从企业内环境出发讨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实则不然,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以及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专利保护制度等,都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的因素。关于这一点,笔者只是最后指出。
四、案例
以上海通用汽车的柔性化生产为例:
在上海通用汽车3年的发展历程中,柔性化管理也已经成为上海通用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工厂都是采用一个车型、一个平台、一条流水线、一个厂房的制造方式。惟有上海通用是另类,上海通用最多可以一条线上共线生产四种不同平台的车型。这种生产方式就是“柔性化”生产方式,它在国内汽车企业里是绝无仅有的。柔性化生产能为厂家和消费者最直接带来的就是时间和金钱。上海通用的别克GS、别克赛欧就是很好的证明。上海通用,以柔性化生产线为基础,严格而规范的采购系统,科学而严密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市场为导向高度柔性化的精益生产系统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共同构成了其柔性化生产管理的支撑体系,使上海通用汽车成为GM(通用公司)全球范围内柔性最强的生产厂家,形成了企业柔性化管理的经典范例。
五、小结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包括利益使然、竞争使然两大要件。即内部的利益驱动和外部的竞争压力,构成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在具体的构建实践中,应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建立渐进式技术创新、设计“创新”的绩效体系。最后,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以及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专利保护制度等,都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的因素。
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提出,企业惟有开展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才能在技术垄断下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技术再创新的驱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亮.产出效益下中小知识先导型企业技术创新竞争战略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35).
[2]李国强.浅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提高途径[J]. 现代商业,2011(36) .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的特点,这与风险投资追求高回报的特性是一致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科技企业的成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高效、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近三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采用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共同参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方式支持企业创业,这与国外政府行为的风险投资做法是一致的。相对而言,国外风险投资资助中小企业研发与创新在方式、资金来源、外部环境上都优于我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我国财政阶段参股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
阶段参股是我国政府主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的资助方式之一,是对少数具有创新内涵、后续创新潜力、预计投产后具有较大市场需求、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项目,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引导基金的参股比例最高不超过创业投资企业实收资本的25%,且不能成为第一大股东。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其他股东或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自引导基金投入后3年内购买的,转让价格为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超过3年的,转让价格为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与按照转让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收益之和。
2009年4月,由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一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股权投资项目承担机构,与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签约,使阶段参股方式得以正式实行。至此,阶段参股方式以引导基金为依托在我国运用开来,2009年融资规模为12.97亿元,引导基金出资额为1.5亿元。
但我国政府主导的股权投资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政府财政出资的引导基金部分占比较高,2009年引导基金出资额平均占募集金额的平均比例为11.6%,有的项目高达20%,引导示范作用不明显;其次,财政资金的投入基本属于无偿性质,并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合理地获取经营收益,财政资金无法保值增值,不利于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投资支持的长期开展,也不利于培养企业的回报意识;最后,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IPO、股份转让、并购、破产清算多元化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我国尚不能有效运行。
二、国外政府行为的风险投资资助中小企业创新的做法
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是一种向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因此各国政府纷纷通过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与研发。
1、加拿大国有发展银行(BDC)的风险投资计划。加拿大国有发展银行是联邦政府全资的银行(皇家法人),由联邦工业部主管。该风险投资计划主要支持早期中小企业,投资设计原型和概念(R),以促进经济发展,安排劳动就业。在资金管理与使用方式上,一般BDC投资比例占30~60%,5~7年后退出;投资额度在100万加元以上,视企业情况可以滚动;企业上市后BDC股份不低于25%,BDC参加董事会,但根据不同案例决定是否做投资牵头人。
2、英国RVCF基金。英国RVCF基金是由英国贸工部小企业服务局(SBS)在英格兰九个区各扶持一个地区性风险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为2.8亿英镑:SBS出资8,000万英镑;欧洲投资基金出资6,000万英镑;将向私营机构投资者募集1.4亿英镑,占50%。RVCF基金主要面向小企业,为其及时有效地提供资金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九个区内竞标产生的合作伙伴,以有限合伙制形式成立;SBS对RVCF要求6%的固定回报,但在退出时,政府资金拥有优先权;在对外募集资金落实后,政府资金才能到位。
3、新加坡技术开发基金。该基金由新加坡国家科技署设立的技术开发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该公司为处于萌芽期和种子期的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本,主要面向私人企业者和具有可观发展前景的技术型企业。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完全由技术开发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决策。
4、德国高技术小企业风险投资计划(BTU)和德国联合投资计划(BJTU)。这两个投资计划均是德国政府由国家银行(KFW)所属技术投资公司(TBG)作为投资主体,并负责具体运作实施的。BTU计划主要向拥有创新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提供资金,主要面向成立10年之内、雇员最多50名、年营业额低于1,000万马克的企业。政府最大投资额为300万马克,最长期限为10年;先决条件是其他投资者必须投资至少同样数额的股权资本;TBG的股权随时可以按30%的溢价卖出。BJTU计划也是由TBG直接作为风险投资进入小企业,以吸引其他投资,政府最大投资额为100万马克。3年内私人投资者有两种期权可以选择:将全部投资按40%折价卖给TBG;按25%的溢价收购TBG的股份。
5、法国种子基金。该基金资金来源如下:法国研技部投入20%基金资本,国内银行为25%,1/3以上必须是私人资本;国家投入的20%来自出售企业中国有成分回收的资金。法国种子基金主要面向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署认定的企业,为创新企业提供启动资金。该基金是以招标方式对企业予以资助,投入的种子资金最长12年要退出,退出方式有:卖给其他基金、上市和大集团收购等。
6、澳大利亚创新投资基金计划。该计划由澳大利亚产业研究与开发委员会负责,立项后再由其他机构(包括一般商业机构)管理,管理费为项目投资的3%~4%;政府直接投资于风险投资基金,基金存续期一般为10年。该计划通过直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向处于发展早期的小企业提供权益性的风险资本,以促进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资金投入方式为股权投资;资金从项目开始赢利起回收,最长不超过10年;基金60%的资金必须在5年内投出。风险投资成功,政府投资和民间私人投资均应予以偿还,政府优先获得本金加定息(即联邦政府长阶段债券的年利率6.15%)及10%的利润,民间投资人和基金管理公司按80∶20的比例分享其余利润。
7、新西兰风险投资基金计划。该计划的资金通过一系列独立投资基金进行投资;基金由政府的投资和私营部门的风险资本构成,并由私营部门的基金管理人管理。该计划主要面向高技术创业企业,对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进行投资,目的是鼓励更多企业走上全球化发展道路,培养一批风险创业人才,促进创新成果的商业化。
8、瑞典ALMI基金。ALMI基金根据议会法案,由中央政府直接安排预算设立;一般存续周期为10~20年,期满后基金结束,评估其效果,再根据需要重新设立。ALMI基金面向早期发展阶段的企业,目的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鼓励新企业产生。资金使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最小贷款额度为5万瑞典克朗,最多可达现金投入的30%;ALMI国家投资公司与其他商业银行按1∶4比例捆绑投资。
综上所述,各国政府行为的风险投资以计划或者基金的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在运作方面各有特色:以北欧国家为主,较多地采用政府财政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新西兰等国则采用国家资金与银行金融机构和私人资本结合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政府不参加管理,主要委托于基金管理人;加拿大等国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特别是国家政策银行开办风险投资业务;另有德国等成立国有或国有资本控股的风险投资公司。运作形式虽然不同,但各国的支持方向和管理方式则大致相同,即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以新建企业、技术创新为主;政府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既体现政策导向又要求一定的收益。
三、国外政府行为的风险投资资助中小企业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与我国财政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阶段参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状况比较,不难发现,国外政府行为的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助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1、资金来源广,方式多。国外的风险投资既有单一的政府财政资金,也有财政资金与银行和私人资本结合及国有政策银行等,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如欧盟建立的“政府导向型”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出资少量的种子基金,基金的主要来源可以是机构投资者、商业银行和个人投资者,政府只发挥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2、风险投资基金大多都按基金或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管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除体现政策的导向作用外,还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经营并合理地获取经营收益。如英国RVCF基金要求资本有6%的固定回报,德国风险投资计划要求其股份按溢价25%~30%出售,澳大利亚创新投资基金计划要求投资成功后获得本金加定息及10%的利润,此类做法对企业有一定的鞭策作用,也有利于基金规模的壮大,能让更多本国的中小企业在创新研发中受益于财政资金的支持。
3、国外资本市场发达,风险投资能及时退出,而且方式多样。如,IPO、股份转让、收购、破产清算等,完善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为政府行为的风险投资撤出提供了多种选择,是风险投资良性循环发展的保障。因此,我国财政参股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同时,财政资金应要求一定的回报,以使其规模不断壮大;还应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并加强风险投资法律法规建设,使其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
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创新日益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和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间的相互作用,集群在决定企业、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绩效以及建构国家创新体系中间的联系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微缩的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集群内的创新也是一个互动学习过程,相互作用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1. 基本概念阐述
1.1产业集聚
从本质上讲, 产业集群是相互依赖性很强的、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隐含知识交流和社会文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产业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集群作为介于企业与市场间的中间组织形式 ,构成了新的竞争单位 ,其竞争优势在于集群的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 ,而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分别是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购买和转移以及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复制和模仿。
1.2区域创新
Benner 等学者根据技术创新与企业现有知识、技术轨迹关系的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模式。March认为探索式创新是寻找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是对全新机会的尝试, 比如开发一种全新产品或进入全新的市场领域。而利用式创新是对现有成分的改进, 是建立在现有技术发展轨迹基础之上的, 比如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关联研究文献综述
作为产业集聚的微观组织表现形式。在国外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直接关注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联与互动,特别是从产业集群网络、集体学习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关注中观区域层面上的产业集聚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化与多样化等集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的焦点主要有企业创新与创新系统视角。在集群创新系统研究中,大量学者对集聚在一个比较狭小地区的大量企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试图分析它们所组成的交互性系统对企业创新可能具有的影响,包括影响的路径和方式。在近几年来国内对集群创新系统,尤其是集群网络的创新功能给予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一些以典型集群或集群内企业案例所进行的研究,拓宽了我们对集群及其网络的创新功能认识。这些研究从一个方面比较深入地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企业或区域创新的影响。
刘友金(2002)跳出“熊彼特假设”的争议圈,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并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求一种在不损失创新行为优势的前提下,充分获得创新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盖文启(2002)在专著中第一次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网络。随着区域内企业的连续诞生与成长或者区外企业的迁入,在区域内实现期初的产业集聚成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分工细化,区内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发展中结成了合作的网络,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并通过网络实现区域内创新的良性循环。
王裙(2002)以不具备内生型与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中小企业簇群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引入、创新组织的公司运作和创新活动的市场化扩散为特征的簇群创新能力动态增强与扩展的理论观点,并以广东省南海市西礁镇和中山市小榄镇企业簇群的创新实践印证这个理论看法。
蔡铂、吉晓莉(2002)分析了成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地缘上聚集,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合作竞争。他还提出了隐含知识的扩散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化是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魏江(2003)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对小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作了界定。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 ,分析了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以及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
汪少华、佳蕾(2003) 研究认为集群成长模式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浙江省企业集群的主流创新模式是,在企业集群平台上,实施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与集群创新的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形成由分步创新逐步到协同创新的复合系统。
蔡铂(2003)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具有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特性,扩大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积累了社会资本。它不仅通过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隐含和敏感信息的传播,提高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来影响创新,而且通过稀疏的网络和弱关系获得最新的信息和知识,,提高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功效,从而促进了创新。
李正卫,吴晓波,郑健壮(2003)研究了企业规模以及集群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无差异曲线模型”。他认为存在一个阀值,以此为转折点,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呈倒“U”型;集群度对于技术创新水平有正向影响,但是边际贡献递减;集群度越高,集群内企业规模阀值就越大;规模和集群度两者共同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呈“无差异曲线”形态。
魏江(2004)明确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集群创新系统是以产业集群中的相关企业集合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网络为基础,并结合规则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之间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关系。他将集群创新系统划分为核心、辅助与三个层次,企业网络为核心层,公共服务机构等属于辅助层,而相关政府机构则属于层。
蔡宁,吴结兵(2005)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将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行为做了自觉性与结构性的划分 。他提出集群的网络创新能力体现在创造性模仿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上,创造性模仿阶段隐性知识扩散程度高,结构性学习发挥作用大。但是自觉性学习作为企业与机构间有意识的行为过程相对于结构性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引导和构建。
蔡铂、聂鸣(2006)运用创新系统方法,着重研究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创新活动起源于互补的、专业化能力和各参与者知识结合,沿着价值链广泛地分布。
汪少华,汪佳蕾(2007)以浙江传统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网络的角度对集群高级化演进的路径与所面临的问题做了探索;并在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并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存在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危机整体生存环境,只有通过区域内集群各要素的有效合作才能协同创新,以至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高级化演进。
蔡宁、潘松挺(2008)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强弱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并结合海正药业50年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关系强度的动态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弱关系由于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度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而强关系需要以信任为基础传递知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
刘友金,刘莉君(2008)借鉴生态学思想,运用非线性混沌理论研究了集群母体企业聚化能力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影响,认为集群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关键在于母体企业。
王晓娟(2008)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他认为,集群中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网络开放度获取知识,保持较弱的关系强度避免信息冗余,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动态选择与成长阶段相匹配的本地协作网络,都有利于持续创新与竞争。
结束语
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而言在区域创新上有其绝对的优势。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分工专业化,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同创新。产业集群是知识创新的理想场所。本地化的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内在的一种优势效应,也是集群企业相对于非集群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
在同一集群内,不同企业也有其创新的差别。集群企业间在学习能力、创新绩效等方面具有的差异性。作为知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 集群企业并非均等地享受到这种产业集群的 公共资源,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占有、获取集群网络资源的能力。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参考文献:
[1]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
[2]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7).
[3]王珺.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工商管理理论论坛[J].管理世界,2002(6).
[4]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2).
[5]汪少华,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科研管理,2003(1).
[6]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科研管理,2005(7).
[7]蔡铂,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2).
[8]蔡铂.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创新研究,2003(7).
[9]蔡铂,吉晓莉.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创新与产业化,2003(2).
[10]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12).
[11]刘友金,刘莉君.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中图分类号:D923.4
在当前信息网络社会,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本身也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高度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本文基于促进技术创新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探讨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若干问题。
一 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对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是由于专利等知识产权信息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以专利信息为例,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和经济信息,具有巨大的经济、技术、法律和情报价值,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专利信息和专利文献密切相关,是对专利文献经信息化处理后的信息。专利信息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专利信息甚至被认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它是企业实施专利信息管理和专利信息战略的基本载体和对象,企业通过实施专利信息管理和专利信息战略,可以有效地指导技术创新活动,防范法律风险,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二 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公益性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例如“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设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没有形成有效的集成和共享机制”、“社会对知识产权信息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够,运用知识产权信息的能力不强”、“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的服务队伍严重不足”、“现有的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和服务网络远不能满足创新活动的需要,公众缺乏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的权威、高效、便捷的手段”。我国公共性质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总体上存在分散而缺乏整体性、缺乏统一制度和规范体系,运作效率不高的弊端。以专利信息数据库为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尽管数量较多,但深度加工不够、数据库资料欠完整和规范,检索技术和手段较为落后,不能有效地支撑企业对技术创新和专利战略实施的需要。
我国企业建立专题性质的专利文献数据库的情况也不够理想。国家知识产权局曾对1245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状况做过调查,关于企业专利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问答中,有效回答1145家,其中建立了专利文献数据库的企业191家,占有效样本的17%,没有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的企业963家,占有效样本的83%。国资委2006年的一项调查则显示,中央企业缺乏专利及其文献检索制度 的 占47.3%。科技部2011年的调查则显示,尽管只有6.4%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开发或者受让技术之前没有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和信息分析,但对专利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程度并不高。
三 加强基于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
战略融合的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的思路与对策针对上述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大力改进和完善。改进的基本思路如:提高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增强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整合现有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公共平台,创建内容全面、资料权威、更新及时、检索方便快捷的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数据库平台。根据相关政策和一些地方的实施经验,为促进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与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方面主要应落实以下措施。
(一)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总体上,我国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以专利信息为例,建立了包括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地方专利信息中心在内的专利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二)在企业层面,建立与其技术创新特色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
1.企业建立与其技术创新特色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的基本内容
这是企业提高其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能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应根据自身技术创新需要,收集、整理相关的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如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家关于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政策与制度、专利文献与信息资料的检索与分析,如国内外产品和技术专利的申请、授权、权利要求、技术方案、技术背景、同族专利情况、专利侵权预警信息、主要竞争对数技术和产品专利、商标动态信息,典型案例、国际市场信息等。
2.企业专题性知识产权数据库的建设
企业建立专题性质的内部专利数据库大有发展空间。企业可以收集相关领域的专利信息和其他相关科技信息,保持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检索的便捷,为企业科技开发人员等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信息文献和信息支持,促进企业在现有技术成果上实现新的突破。这种专题性质的数据库具有个性化特点,能够根据企业技术战略需要量身定制,节省检索时间,直接服务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
3.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情报网络建设
为支撑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建立健全以专利情报信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信息情报网络,建立以知识产权信息情报战略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信息情报体系非常重要。在当代信息化社会,知识产权信息情报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企业也应当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高度融入知识产权信息情报战略。
4.企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建设
企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内容,需要将企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开发与信息平台建设特别是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之产生集合效应,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战略和技术创新工作。
案例1 重庆江北通用机械厂从1995年开始研制生产大型氟里昂机组新产品,其具有兼容功能,并可以用其他冷冻液进行替代。由于银行对新产品二,般不予贷款。重庆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了100万元贷款。两年后,江北通用机械厂新产品销售额达7000万元。
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是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处于构思状态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天使投资虽是风险投资的一种,但两者有着较大差别:天使投资是一种非组织化的创业投资形式,其资金来源大多是民间资本,而非专业的风险投资商;天使投资的门槛较低,有时即便是一个创业构思,只要有发展潜力,就能获得资金,而风险投资一般对这些尚未诞生或嗷嗷待哺的“婴儿”兴趣不大。
在风险投资领域,“天使”这个词指的是企业家的第一批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在公司产品和业务成型之前就把资金投入进来。天使投资人通常是创业企业家的朋友、亲戚或商业伙伴,由于他们对该企业家的能力和创意深信不疑,因而愿意在业务远未开展之前就向该企业家投入大笔资金,一笔典型的天使投资往往只是区区几十万美元,是风险资本家随后可能投入资金的零头。
对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既吃不了银行贷款的“大米饭”,又沾不了风险投资“维生素”的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天使投资的“婴儿奶粉”来吸收营养并茁壮成长。
案例2 牛根生在伊利期间因为订制包装制品时与谢秋旭成为好友,当牛自立门户之时,谢作为一个印刷商人,慷慨地掏出现金注入到初创期的蒙牛,并将其中的大部分(近95%)的股权以“谢氏信托”的方式“无偿”赠与蒙牛的管理层、雇员及其他受益人,而不参与蒙牛的任何管理和发展安排。最终谢秋旭也收获不菲,380万元的投入如今已变成10亿元。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政府也越来越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这些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面临的迫切要求和融资困难的矛盾,也成为政府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鉴于此,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现状,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建立并启动了政府支持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创新基金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可口的“营养餐”。
案例3 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运行一年来,主要进行产品开发,几乎没有收入,虽然技术的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资金的短缺越来越突出。当时正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启动,企业得知后非常振奋,选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铁路车站全电子智能化控制系列模块的研究开发与转化”项目申报创新基金。为此,他们进一步加快了研发的速度,于1999年12月通过了铁道部的技术审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正因为企业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于2000年得到了创新基金100万元的资助,它不仅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且起到了引导资金的作用。同年,该项目又得到了甘肃省科技厅50万元的重大成果转化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2万元的基础研究经费。2001年,针对青藏铁路建设的技术需求,该项目被列入甘肃省重点攻关计划,支持科技三项费用30万元,
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大量企业嗷嗷待哺;一方面银行资金缺乏出路,四处出击,却不愿意贷给中小企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银行认为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风险难以防范。然而,随着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植以及担保贷款数量的激增,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必将成为中小企业另一条有效的融资之路,为创业者“安神补脑”。
案例4 上海一家高科技公司属国内一流艺术灯光景观建设专业企业,开发了数十项产品。在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支持下,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与业务发展相伴而行的则是资金困境。工程类企业的行业特点是资金回笼速度慢,营运资金占用情况严重。但由于公司规模较小,又缺乏与银行合作的信用记录,获得银行融资困难重重。
2005年底,该企业得到中投保的提供保证担保的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由此,该公司近两年取得了快速发展,2007年6~7月,该公司先后中标08北京奥运场馆照明工程合同。
近年来,政府充分意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各省市地方政府,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者优势产业。为此,各级政府相继设立了一些政府基金予以支持。这对于拥有一技之长又有志于创业的诸多科技人员,特别是归国留学人员是一个很好的吃“免费皇粮”的机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20-02
近年来,全球化趋势加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度提升、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转型升级背景,一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冲击着中小企业现有发展模式,迫使其进行管理创新。
一、中小企业管理现状
(一)管理思想陈旧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均发生变化,这要求企业必须更新观念,探索适应于企业实际的发展模式,然而一些中小企业家依然紧抓过去成功经验不放,甚至将大权紧握手中,恪守经营即所有的观念,造成企业决策封闭、管理手段随意、管理决策失误。一些中小企业家虽然认识到内外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将创新重点落在技术引用上,但没有认识到管理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保障,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待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先进技术后,由于缺乏科学化、高质量的管理手段,使得新技术创效低,影响了企业发展。
(二)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品牌意识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而生产是创利的最直接手段,因此,许多中小企业偏向生产投入,而忽视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造成产销失衡、产品过剩。管理战略是很多大企业赢得成功的条件,而中小企业较少采用全局性、长远性的管理战略,而采用“一叶障目”的管理方式,这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绝大数中小企业仍采用粗放化的管理模式,满足以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创利,缺乏品牌意识,技术支持度低,使中小企业长期处于“只加工、零品牌”的产业链低端。
(三)管理制度残缺,基本保障不力
制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维持企业规范化经营、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均认识到制度管理的重要性,均采用了一定的管理制度,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具体到企业制度细化、健全来说,中小企业还存在众多问题,如企业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善、权责不明、部门化管理制度缺失、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具体可行操作制度甚少、参照性制度成分大、企业本土化的管理制度较少等。众多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科学性。
(四)科技投入甚少,信息管理欠缺
技术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尤其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条件下,技术创新已是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适应转型升级要求,调动多种资源、采用多种手段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然而,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可支持技术创新的条件不足,如企业封闭自守,技术创新难以联合高新行业,未与技术中介进行交流;信息化建设落后,如企业信息化管理重视度不足,未全面了解政府相关政策,信息化人才缺失,企业设备、技术难以支持信息化管理等。
(五)管理不佳,忽视企业文化构建
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在于企业工作者发挥力量,因此,要实现管理创新,必须以调动企业员工创新积极性为前提,但由于中小企业传统式管理模式的限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开发、引进、运用等方面缺乏科学性,使得员工处于“被管理”“被制约”状态,很难实现思想的解放、自由民主地发表自己的建议、大胆得进行创造,造成企业缺乏活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象征,指引企业前行,潜移默化员工思想、行为,但很多中小企业忽视企业文化构建,或是借用大企业文化,缺失独具特色的内部文化,使得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气息,影响了管理创新的实现。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一)转变管理观念,构建创新体系
中小企业要全面认识现阶段国内外、行业内外部及企业内外部形势,将创新理念深入到企业管理之中,革新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并以大企业成功管理案例为参照,结合企业实际,对企业生产经营、人事、财务、组织、技术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以制度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一层管一层、一级管一级、监管得力、决策民主”的管理体系。
(二)探索创新模式,创建行业品牌
落后的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要树立“管理推进生产、战略有助发展、技术创就品牌”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于企业发展的新管理模式。探索过程中,首先应积极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将成功管理模式与本企业实际结合,以成功模式为总框架,内化企业本土管理方式,形成一个“外结内实”的管理模式;其次,转变传统浅显化的管理理念,将战略性管理深入到企业管理之中,管理深入到市场、经济动态、内外环境、政策、社会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局管理、长远管理的理念,根据企业基础、发展方向、潜力制定企业规划,指导企业发展;最后,转变被动生产、粗放管理的观念,管理中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进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借助本企业优势,实现产品品牌创建,推动企业转型。
(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各项保障
制度管理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是其他领域创新的引导因素,中小企业必须深入到企业各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以实现制度化管理作用。健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权责统一制度、职业经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等;将企业各方面的管理以制度形式规定下来。中小企业要细化内部制度:制度创新关键在于本土化制度、规范的引入,中小企业应从本企业、本行业出发,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如信息化管理制度中增加技术引进管理制度、对外合作管理制度、技术运用规范等,以指导科技创新的实现。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运营平台
信息时代下,信息化程度是企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因中小企业信息化比率低、投资较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而信息化基础薄弱反过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信息时代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强化信息化建设。首先,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推广平台,如建立企业网站、企业电子邮箱、客户服务网站等,运用即时通信系统、电算化管理技术、CAD系统等,实现员工间、企业与客户间、企业与企业间相互交流;其此,展开全面化的信息建设,建立企业GSP系统、PDM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等,形成网状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最后,实施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在车间与供应链间全面应用信息化软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以促使企业根据市场环境调整策略。
(五)关注人本管理,构建特色文化
在对企业人员进行制度性、刚性管理的同时,积极采用柔性管理方式,关注人本发展,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创新热情。对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革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提升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刺激他们进行岗位、技术、专业创新;深入员工实际,采用激励机制,以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短期奖励与长期奖励相结合、岗位奖励与创新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刺激他们融入到创新管理中;提升管理的民主性,根据企业各部门实际、结合企业发展目标,选择先进性的员工代表,使其参与到企业创新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及落实中,提升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营造一个“管理创新,人人有责;管理创新,人人参与”的大环境。
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员思想、思维及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创新中还应发挥柔性因素作用的发挥,根据企业专业性、服务性及行业性特征,制定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灵动、团结、奋进、特色、创新的企业文化,建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价值观,为管理创新提供一个“以人为本、服务客户、突出特色、敢于创新”的环境氛围。
中小企业要应对当下转型冲击,必须转变其传统的管理观念,从制度、人才、技术、信息、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革新管理,而只有如此,中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新生与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群.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1(10).
[2] 吴群.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11(8).
[3] 夏晓林.试论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2(11).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467046);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指导计划(13B790010);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基金项目(2013CX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杰芳,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河南 新乡,453003;李宁,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河南 新乡,453003
[中图分类号] F27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5-0017-0003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代经济形势下,科学技术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突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创新的高技术及其形成的产业集群是推动国家经济复苏、领跑世界的强劲动力。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许多国家都将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或战略性产业,在各种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数量众多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及特征
(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交集,较之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上有一定差距,然而它又不同于一般的中小企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中小企业。它富于创新,具有灵活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研制机制和经营机制,具有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是整个社会的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
(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于各个国家、地区和行业,并且因为其所处成长阶段、经营方式及产品特征,致使其在企业规模、文化、组织架构及行业特点四个方面各具特色。即便如此,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如:
1.技术性较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比传统的中小企业更注重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它们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地位,它们创建的首要目的就是将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的产品。
2.创新性较高。科技人员知识上的创新首先转化为技术创新,进而通过创办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并以此为载体实现产业创新。他们通过研究适合本企业的各种创新理念,并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同时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后将各种创新理念转化为经济形式的活动。这一点在创业起步较早的企业中得以证明,比如联想和方正。
3.突出学习性。技术创新的基础要靠超强的学习能力。由于存在起步较晚、自身实力不强,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我国大多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以模仿学习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但是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企业在边干边学、渐进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领军企业的案例。例如,深圳华为在1988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做交换机业务,然后通过不断的研究其他企业的交换机业务,进而逐步开发自己的产品,最后全面打通整个通讯设备领域,目前已经是占据我国通讯设备最大市场份额的行业龙头。
4.风险性偏高。由于大多数高新技术的超前特性明显,而这种超前性和技术上存在的一些不成熟因素又会导致企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另外,因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存在规模小、资本金存量不足以及资信度低等问题,使得企业的资金筹措也相对困难。并且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与经济、市场的发展紧密联系,对于市场竞争力不强、持续性弱、破产率高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风险性显得更为明显。
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障碍因素分析
(一)技术因素
技术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至关重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囿于自身实力不足,其发展需要获得外界技术源支持,外部技术供应是否畅通决定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速度。由于体制原因,我国科研成果大都不是出自企业而是来源于科研机构和高校,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导致成果转化困难较大。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仅浪费资源,还减少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技术供给,不利其成长。
(二)人才因素
人才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核心,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需要一流的高质量的人才群体支撑,即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才环境,提供富有创新才能的科研人员,富有创业冲动的创业家,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各类管理人才及既精通专业科技知识又熟悉现代企业管理、金融等多方面知识的风险投资家。
(三)市场因素
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极大,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失败率相当高。高新技术产品初期市场进入障碍高,垄断性强;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必须以较高的速率更新换代,不能像一般产品那样缓慢渡过市场成熟期及衰退期。
(四)政策因素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风险,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降低风险,提高其生存、成长的成功率。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很快,但我国并未建立起适应其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缺失,一些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构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与其他传统企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特色,其成长动力,成长过程也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有许多支持其成长的动力,但是分门别类地划分一下,可以将其成长中重要的动力分为两类,即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企业领导者创新能力;外部动力则主要包括企业集群以及区域创新网络。内外部动力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内部动力主要集中分析企业内部资源的积累及成长,外部动力关注的是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相融合后产生的效益。
(一)内部动力机制
1.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显著特征,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外部作用。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促成生产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同时使高薪工作不断增多。而更多的利润和高薪工作又返过来促进储蓄、投资及R&D的增加,使得整个经济良性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内部贡献。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企业的内生力量。企业作为一个集合体,它拥有整个管理框架内的各项资源。企业的成长主要是对现有未利用资源的充分利用。企业不仅可利用其内部的未利用资源,也可以通过吸纳新的社会资源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利用外部的未利用资源。通过更完全更充分地利用现有未利用资源,企业获得进一步成长,进而发展到新的生长周期,这又为企业带来新的更多的未利用资源。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内外部的未利用资源,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
2.企业领导者创新能力。企业领导者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直接的技术创新上,同时还体现在管理创新上。管理创新主要目的是使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始终保持持续、有效的技术创新,对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领导者在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分析市场需求,界定产品概念,并寻求生产该产品的技术资源。企业领导者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自身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界定市场需求的产品概念,这对于决定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方向、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和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度至关重要。
(2)要结合市场机会,发挥企业现实或潜在优势,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方式。我国企业要摈弃以往“重模仿、轻创新”的发展模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赖以生存的技术来源问题。
(3)以制度创新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通过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使技术创新始终围绕经济发展进行,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4)创造和整合新的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以管理创新拉动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管理创新,一方面,可以改进企业内部各构件的合作关系,以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程序,为技术创新内在化提供动力;另一方面,管理上抓细节,降低资源配置上的不确定性。努力提高现有工作效率,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并且,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可能因企业对新的管理方法、手段的应用而得以实现。
(二)外部动力机制
1.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在企业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外部经济性。虽然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只有通过地域上相对集中的企业集群间高度的分工协作,同时通过企业间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不断加强,使得区域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得以极大提高,最终产品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产品在区域外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从而为整个企业集群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2)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因为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位置邻近,必然更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信誉机制和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可以在集群内企业合作中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另外,通过建立区内专业化的人才库,更容易吸引优秀人才,从而减少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交易成本。
(3)培养创新与学习能力。通过构建企业集群,可以为培养企业的创新和学习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首先是由于企业间彼此相连,无形中会感受来自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竞争的压力。这就迫使企业要不断想办法进行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其次,企业集群突破了知识外溢的局限,所以一个企业知识的创新很容易使群内其他企业普遍受益,因为企业间可以通过经常性的实地参观访问和面对面交流,从而较快地学习到集群内其他企业新的知识和技术。而对于那些难以实现远距离传输的知识,地理位置的接近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企业集群内部有充足的专业人才和信息资源,为群内企业创新奠定了基础。此外,企业集群也会不断刺激新企业的诞生和促进企业管理者领导才能的培养。
(4)提高品牌与广告效应。通过不断扩大整个企业集群的影响力,一个良好的整体品牌形象会逐渐在更多消费者中间形成,从而增强更多消费者对整个企业集群内所有产品的购买欲望。
2.区域创新网络。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中小型高新技术往往要遇到企业发展速度与研发、技术创新速度不协调的难题,而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有业务联系的企业、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或个人,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创新主体,以及相互依赖的集体学习环境。
通过构筑网络系统,区域内各家企业都能从企业间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繁殖中受益,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推动区域内乃至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建立,可以为每个企业提供更多的与区域内其他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渠道,从而使各种信息可以在区域内企业间进行有效沟通,通过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可以促进企业间新观念的传播和创新。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加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中,突破了以往创新活动受到地理空间制约的局限性,更多的创新企业间通过有效的合作,能够充分降低区域网络内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群体内各企业的对外竞争力。从学习的层次看,区域创新网络中的组织间学习体现为两个层次:正式网络中的组织学习和非正式网络中的个人学习。前者是通过组织间的经济关系所链接起来的,是一种组织之间的技术知识共享和交流;后者是通过个人(企业领导者或工程师)的社会关系网络链接起来的。但是,这两个层次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双向互动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王丽娟.文化解码中小企业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张继彤.小企业产业分布与空间扩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龚光明,张柳亮.基于GRA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
[5]汪海凤,赵英.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4).
[6]杨景岩,李凯玉.技术创新――企业成长的动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