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10-22 10:28: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篇(1)

不少课堂搞得很热闹,各种活动频频“闪亮登台”。然而,有一些活动与教学明显无关,在教师认为,好像不开展活动就不能突出“学生为中心”。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很少考虑该项活动究竟与该课的教学有多大的关系,而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参与作用。活动不是不搞,要有个量的控制,更要因“课”而异,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或围绕教学目标来科学设计。

2 以本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依然把教材作为“权威”,视教材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错。“有时我们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例子’不等于是法律,不等于是圣经、圣旨,教材更是一个‘引子’,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把教材看作‘引子’,引发你去学习,引发你去陶冶,引发你去思考。”知名教师窦桂梅说得多好啊:把教材看作“引子”,是对“例子”等教材观的超越,能够极好地体现教材的作用和价值。

3 学生分堆坐就是合作

不少教师一上公开课或观摩课,就将几张课桌拉成一堆,让学生分堆而坐,说是好“合作学习”,难道非要这样才能体现“合作”吗?什么是合作?我想作为教师应该首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所谓合作,是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现代汉语词典》)。合作不在于组织形式,而在于合作什么,怎样有效合作。同桌之间,前后同学之间,转一转身就可以做到了的,何必非要把桌椅搬来搬去,劳神费力呢?

4 评价的廉价与单一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但是课堂上,我发现评价少,形式也单一,通常是教师简单地对学生作一模糊性的、随意性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的很少很少。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体态语言也要适当,要富有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从而倍受鼓舞。同时,教师还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评价氛围,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以实现平等对话。

5 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许多教师的课设计得很好,可一上起课来却不那么得心应手,效果差不说,还常常完不成任务。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当属“罪魁祸首”。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甚至想闹就闹……有的教师说,这是为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为中心”,体现“自主”。我想,规矩还是要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发展,以及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98

一、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引入

传统的数学教学引入基本上是“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一统天下,实施新课程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笔者所听的一些新课程数学课中,几乎所有的课都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而不是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似乎新课程有规定:“数学课不能以复习旧知的方式引入新知。”这就导致了如下问题:1. 学生难以体会知识的连续性与连贯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把握;2. 大多数教师虽然积极地创设各种情境,却是为自己更好地提出数学问题服务,而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3. 许多实际问题不实际,生搬硬套,给人以虚假的感觉;4. 忽视了“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通用的模式,并且“问题情境”并不等于“实际问题”。片面地、机械地从实际问题中引入教学,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数学的实际。因为数学问题除了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更多地来自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发展。

由于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完整的数学学习包括学“问”与学“答”两方面。所以,课堂教学之初应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不一定就是上节课的内容)的逻辑发展,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产生活问题以及自然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生数学问题的背景或材料,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会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自然性与必然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受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的熏陶。

自然并恰当的引入,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如“同类项”可从复习旧知――同单位量相加中引入)

二、如何理解和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感受知识的来源与价值。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知识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由学生自主建构的。但许多教师往往片面地把“问题情境”理解为“实际问题”,并且每个概念、公式、法则的引出都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而这在操作上又有很高的难度,因而导致许多应用问题人为拼凑的痕迹很浓,给人以“现实问题”不现实的感觉。这种倾向至少带来了如下两个问题:

1. 是“虚拟现实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容易误导学生的心理;2. 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现实和心理的现实,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其实,数学课的“问题情境”应是一种真实的、自然的学生学习所需要的“问题情境”。它应包含以下四层含义:(1)它是一种民主的、开放的氛围,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想象、思考、探索;(2)它能激发学生产生某种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3)它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或背景材料,是学生学习和探索所需要的载体与平台;(4)它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紧密联系;是学生数学活动的源泉。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情境”可以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数学的真实”。

(例如:一位教师上“平行线”时这样设计“问题情境”)

一位学生做作业时不小心掉下了两支笔,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支笔掉在地上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呢?”笔者听得一头雾水:“笔掉在地上能有哪几种情况呢?”继续往下听才知道教师设计这样的情境是希望学生说出“平行”“相交”两种情况。这里,教师真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出了这样一个情境。但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情境现实吗?两支笔掉在地上,我们所想到的就是马上把它们捡起来,谁还会去想它们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而且,两支笔真正构成“平行”的概率有多少?显然,这样的情境创设未免有点牵强附会,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帮助,简直是浪费时间。

因此,对于情境的创设,不在于问题提问方式是否新颖多样和营造的氛围是否活泼浓郁,而在于生活情境能否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达”的心理境界,能否有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

三、如何看待数学探究,怎样进行数学探究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问题性、自主性、探究性很弱。实施新课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却往往不知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存在为探究而探究、探究效益低等现象。具体表现在:

1. 探究的问题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根本不会探究的地方也要探究(如探究二次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值);2. 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内,学生已经知道的也要探究(如探究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3. 不需要探究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也要探究。如一位教师要学生自己探究整数和分数统称为什么数,结果劳而无功;4. 教师把问题分解得过小、过细,学生不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得出结果,学生探究的空间很小、格调太低,实际上变成了教师指令的执行者;5. 教师往往压缩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制性地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思维的轨道,迫使学生用教师预设的方法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得到与教师预设相一致的结果;6. 没有在探究方法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而当学生真正有困难时,教师不是从思维策略、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而是在学生想过或讨论过后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似乎学生想过了、讨论了就是探究。

事实上,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间不存在谁好谁差的问题,只存在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用接受式学习好、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用探究式学习好的问题,存在如何把握接受与创新的“度”的问题,存在两者如何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教师应该:(1)要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而不是用自己的想象来代替学生的现实;(2)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思维自由,不搞形是实非的“假探究”;(3)要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的难点,使难点成为学生思维的“磨刀石”,提高探究效益。

四、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较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基本上是一支粉笔与一张嘴。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意识和技能明显增强。但多媒体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虽然它可以将静态的文字显示变为声与像、动与静相统一的演示,使课堂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同时还可用来“激趣”与破疑解难,然而它的辅助作用却不能过于夸大。若多媒体使用不当,则会带来以下问题:1. “白板”代替“黑板”――会造成教师板书与例题示范作用的缺失。2. 课件制作过于“花哨”――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学生对数学本质问题的思考。3. 课件展示过多过细――会使学生丧失数学思维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与有效的部分――如教师示范、学生板演、教师纠错、点拨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数学课应该如何“小结”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由教师作一个简单的小结,然后布置作业。实施新课程后,许多教师注意了让学生自我小结、自我评价,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听课时,笔者发现课堂小结存在三个明显的问题:1. “作秀”的味道很浓。例如,许多课小结时学生都会说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或者“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给人以形式化、模式化的感觉。这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也会对学生心理、人格造成不良的影响。2. 许多教师仍习惯于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在课堂上解决,而没有想到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去自己探索。3. 往往从学到了哪些知识角度去小结,而对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关注不够。

篇(3)

1. 为活动而活动 不少课堂搞得很热闹,各种活动频频“闪亮登台”。然而,一些活动与教学明显无关(还有一些活动仍值得商榷),在教师认为,好像不开展活动就不能突出“学生为中心”。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很少考虑该项活动究竟与该课的教学有多大的关系,而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参与作用。活动不是不搞,要有个量的控制,更要因“课”而异,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或围绕教学目标来科学设计。

2. 以本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依然把教材作为“权威”,视教材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错。“有时我们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例子'不等于是法律,不等于是圣经、圣旨,教材更是一个'引子',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把教材看作'引子',引发你去学习,引发你去陶冶,引发你去思考。”知名教师窦桂梅说得多好啊。把教材看作“引子”,是对“例子”等教材观的超越,能够极好地体现教材的作用和价值。

3. 学生分堆坐就是合作 不少教师一上公开课或观摩课,就将几张课桌拉成一堆,让学生分堆而坐,说是好“合作学习”,难道非要这样才能体现“合作”吗?什么是合作?我想作为教师应该首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所谓合作,是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现代汉语词典》)。合作不在于组织形式,而在于合作什么,怎样有效合作。同桌之间,前后同学之间,转一转身就可以做到了的,何必非要把桌椅搬来搬去,劳神费力呢?

4. 评价的廉价与单一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但是课堂上,我发现评价少,形式也单一,通常是教师简单地对学生作一模糊性的、随意性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的很少很少。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体态语言也要适当,要富有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从而倍受鼓舞。同时,教师还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评价氛围,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以实现平等对话。

篇(4)

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对策: (1)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真正树立起“用教材教”的观念。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控制教学的深度和广度。(2)将教学活动恰当地延伸至课外,在对待生成性问题上,教师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对于那些与教学目标关系不是很密切、处理起来又比较复杂的问题,最好让学生先在课外进行研究,或者在课后进行个别解答。(3)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突出重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探究,其他内容让学生自学。要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把握核心概念,然后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 2:学生参与面不广。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着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但是,我也发现,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只是少部分个性张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而且,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越来越严重。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够积极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教学活动设计不连贯,组织不周密,缺乏吸引力。(2)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对其他同学的回答缺乏爱好。没有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也无法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与补充,学生自然无法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3)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明确,以致在一些活动中,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

对此,除了要求我们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要经常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并教会学生如何倾听。比如:在倾听同学的发言时,通过及时记笔记和记要害词等快速、准确地把握同学的观点。教师要对每项活动及时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出评价,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压力,这也是保证学生认真倾听的一种策略。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刺激物或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重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问题 3: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教师在努力实践新理念,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大的变化,他们对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缺乏思考,缺乏反思。部分学生未能摆脱题海战术的泥沼,学习负担仍然沉重,学习压力也没有得到缓解。

篇(5)

美术新教材内容共分五个系列九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内容量大。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为例,全书共有二十课,一至八课为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知识的连贯性很强。学生通过学习对美术鉴赏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九至二十课为鉴赏经典的美术作品,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美术作品的几个主要门类:绘画、雕塑、现代艺术、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每个门类都展示了各时期经典的大师作品。学生通过鉴赏,受到美的熏陶,了解了各类美术作品的特点,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可以说,教科书的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但这个模块的教学仅用18学时,平均学习一课的时间不到1学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如:《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这课的内容共有五个: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国古代山水画及中国古代花鸟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是: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我认为这课书在美术鉴赏模块中是很有分量,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部分,用一两节课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较深入地了解。在实际操作中,这节课我用了2课时:第1课时讲帛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重点介绍敦煌莫高窟壁画;第2课时通过分析中国画的三种题材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所强调的笔墨韵味和书法的表现要求,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以及超越视觉表象的文化精神。为了这节课只得放弃其他一部分内容。由于从中选择部分内容学习,不仅学生学习不完整,知识不连贯,且难于取舍。这样一个鉴赏模块上下来,造成有些内容跳过,有些内容点到即止,有些内容意犹未尽,没有时间拓展,教学完成效果不理想。配套教辅资源缺乏,教科书配套的资料只有一本教学参考用书,就连教学课件和教辅挂图都是教师自己创作的。老师上课只有一本教科书,但备课却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和图片,这需要很多的时间,最后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二、美术教学设备及条件不足,课程受限制

教学设备及条件不足包括几个方面:(1)学校设施不达标。(2)教具缺乏。(3)学具欠缺。(4)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高。

三、策略

(一)、教材整合,开发教辅资源。

进行教材整合,美术课程分五个系列九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应既有独立也有联系,老师上课时注意知识间的融合贯穿,甚至有些可以拆分,不必完全按照教材,能达到教学要求就行。如:《美术鉴赏》模块,前八课为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这应是必讲内容,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非常重要,后面部分可以结合其他模块进行。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和十四课〈〈中国现代美术〉〉的现代绘画部分可以与〈〈绘画〉〉模块中的中国画内容一起进行。第十一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和第十二课〈〈外国雕塑撷英〉〉可以加入到〈〈雕塑〉〉模块中。第十五课〈〈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美术〉〉可以加入到〈〈工艺〉〉模块中。经过整合,教学更流畅,老师不被教材所捆绑,时间的处理游刃有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大力开发教辅资源,出版社应结合教材开发完善教辅资源,使教材成为立体化教材与多种媒体形式的配套教材,并已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全部课程的配套投影片、相关学科录音带,以及新课标教材起始册的配套VCD等多项教材立体化工作。我省高中美术的教学可根据地方特色组织人力开发地方教辅资源,如:广东省本地的瓷雕作品、各类的手工艺品与及绘画、本地的名家介绍,广东的民间艺术作品等等。学校根据校本课程每学期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出校本教辅资源等。重视艺术教育,改善学习条件。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在大凡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好的、注重艺术教育的学校都是些名校,条件差的学校总是遇到种种困难,如:场地、设施、师资等。学校应尽快解决场地问题及软硬件设施,保障美术课所需,改善学习条件,这样美术课就可以顺利开展。

(二)承前启后,推进新课程实验。

(1)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的成败关系到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应该说有很大的收获,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考进高中的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参差不平,这给老师的上课带来困难,必须承前启后,来推进新课程实验。

(2)高中美术新课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这要求老师注重知识的过渡,适当补充基础知识,教学中更注意基础差的学生,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篇(6)

化学新课堂会一扫平时单调、乏味的课堂,使学生更期待化学课程的到来,在课堂上精神焕发,思维活跃。问题情境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思考跟上老师的节奏,加深对化学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灵活的在生活中运用化学。化学本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生硬的讲解,学生难免理解会有所偏差,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重要性

化学本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理解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也有许多的困难,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对于这种情况通常会在原有的情况下加上一些学习技巧,用另一种方式来教学生们学习,就是在课堂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技巧和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快地理解和学习。花最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这种在高中化学课程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策略,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锻炼自己,既将课堂上的知识学好为好成绩做铺垫,又能把所学的用到生活上,完全是一举两得。而且,这种新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产生质的飞跃,由原来的被动探究变为主动学习。

二、高中化学课程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举措

1.教师引领学生结合实践

无论是学什么课程,老师的作用很大,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带领学生们开启学习之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神奇的化学。比如,老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明白的了解《铁、铜的获取和应用》章节,让大家收集身边与铁、铜有关的物品或者资料,了解他们的用途,然后教师在给大家介绍铁、铜的时候拿出抛光铁片、铜片等物品展示给大家,并提出该如何获取生活中的铁、铜,让大家结合实际生活来思考和想象。老师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更直观的去学习化学,并且运用实际展示和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学习,相对没有实践的课堂来说学习的更容易些。

2.实事求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的受众是学生,凡事都是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程度来制定教学方法。学生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所以对许多新事物都充满新奇,有一种对未知的探索的热情,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想象空间,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例如,在学习《氨气》章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给每个学生分发装满氨气的小试管,将小试管口向下插入水槽,观察现象。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亲身操作小实验来感受化学,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具体详细的讲解,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敏锐性。

3.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化学

学习化学不但只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任何的理论都是需要实验的,“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学习复杂的高中化学时,只凭课本上的理论加上自己的猜想是很难把化学学好的,对一些复杂的章节是很难理解的,所以,要想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少不了借助实验来学习。在高中化学课上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此需要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动手实验起来,通过设置实验来帮助学习和理解,同时还能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问题情境创设注意事项

1.情境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高中生当然不及老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高,有时候思维不是很灵活也很正常。在教师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高中生现在接触的事物并不多,对许多生活琐事也没有概念,经验不足,如果问题情境内容超出学生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范围那就是无用功了。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现阶段已有的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周围所处的环境,有针对性的去引导学生学习。比如,高中化学老师为了让学生更简单的理解氧化的含义,拿一个削完皮的苹果放在教室,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苹果表面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以此来告诉学生什么是氧化。

2.问题情境要逐步递进,条理清晰

在复杂的高中化学上,学生肯定对这些知识掌握的不够透彻,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对知识充分的掌握,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来帮助授课。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教学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在创设问题时调理不清晰思维紊乱,将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迷茫。所以,老师在教授高中化学课程时,对每个情境问题都要好好思考后再O置,既不能太简单低估学生的水平,又不能太复杂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时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实验,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开发了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愉快的课堂中学习,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快乐也学到了知识。在学习困难的高中化学时,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内心是满足的,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实验和敢于相信自己。

篇(7)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没有关注或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课改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凸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转变,从“填鸭式”到“放鸭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绝不能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甚者认为: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2.课堂活动的改变,从“少量”到“过量”。新课程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提问越多越好,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忽视了让学生轻松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3.教学观念上从“满堂灌”到“满堂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维护了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的权威。却忽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都是传授知识、应付能力的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因此,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

二、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的性质,理解课程设计的思路,准确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实施,切实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l.正确处理学好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过去,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太重视能力的培养,总是埋怨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差,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的教学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学生知识积累,其结果知识只是贮藏在学生的大脑里,却很少用它来使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知道,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和能力二者密不可分。能力以知识为基础,有了知识才能不断进取,有所前进,有所创造;知识又是以能力为条件,有了能力才能使知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政治课教学,既要讲清概念、原理,使学生理解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和能力不可偏废,否则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政治课教学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培养和人文关怀。新课标闪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浓郁温馨的人文关怀色彩的文字在新课标中比比皆是。例如,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新课标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本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更是史无前例的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样做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上述这些规定和要求,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新课标对人的尊重与关注,因而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

3.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这也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例如,新课标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举例来说,教师在讲“经济常识”价值规律时,由于价值规律比较抽象,教师不应直接讲述概念,而应列举以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下雪了,菜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一路上涨,天晴了价格又回落到正常的水平;禽流感期间,鸡的价格一跌再跌,甚至无人问津,大家谈“鸡”色变。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商品价格会无限制的上涨和下跌吗?学生讨论后就可以得出结论。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采用生活现象和事例导入,学生会感到亲切,新鲜自然,较好地体现政治课中的生活主题。

三、小结

综上所述,新课标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具体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个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所以,要适应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田丽萍.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革新,2010,(02)

篇(8)

1.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动因认识迷糊.目前,以新课程为标准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但是有些教师对改革的认识比较模糊.对于新课程改革,核心动因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主动性、动手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为了改革应试教育的不足,为了减负.其实,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要求教师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数学教师,应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动因,及时解决数学教学改革的阻力与困难.

2.对数学教学目标贯彻不力.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有些教师仍然认为,高考分数是高中数学教学主要目标,不能清楚认识数学新课程的目标.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使学生不能有效把握数学知识、技能等,也不能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3.数学新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研究不到位.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研究不足,仍然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已经调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让教师以不同的形式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模块、专题内容中,也就是把数学文化内容与每个模块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视角开展教学活动,使用代数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因此,教师要对数学新课程的结构、内容、体例、要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应

对策略

1.认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动因.教师应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手段中解脱出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多动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篇(9)

1 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

1.1 强调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改变观念,从以前的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从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兴趣,让其勤于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传统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满堂灌,教师作为主体在讲台上面讲授,学生很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气氛,教师应该把课堂气氛的形成作为自己的责任,让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的得到释放,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教材内容和心理特点,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课堂上面教师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学生感觉老师没有心理差距,这样学生会更加自信,学习态度也会得到转变,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1.2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

新时代,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不单纯是学什么。新课程里明确的要求不要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应该要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在生物教学当中,我们应该要注重生物教学的实验操作,并且要让学生在了解原理知识的情况下,让其自己摸索,不断形成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探究的能力,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2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重点

2.1 新增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新课改要求加强探究性的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真正的了解生物,能够把生物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增加了多个探究性活动,其中生物实验教科书中就有11个探究性的实验。并且有75项各种类型的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都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另外,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设定当中,每一章的第一届都是首先通过问题探究来进行展开,进而通过思考和讨论的形式作为教学的主线,并通过插图的方式让学生加强记忆,进而很好的实现了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加到学习当中去,能够让学生积极培养自身获取新信息和批判段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在生物教学当中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要进行有效性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

2.2 重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标准里面指出:“生物教学中应该要以基本原理和概念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应该要掌握和学习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规律、模型、概念等基础知识。新课程中在普通生物教学中突出了核心概念教学地位,这就要求以往对于零碎概念和知识的记忆向核心概念转变。这里的核心概念是指生物科学当中比较重要和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理论。这些核心概念形成了整个生物学科的主干。与概念性知识对应的是事实性知识。进行事实性知识教学的时候主要是要求学生自身测量和观察进行记忆,并让学生自己推理和总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对教材进行熟练掌握,提取其中的核心概念和事实性知识。

2.3 大大加强了生命科学史的教育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的时候要了解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发生过的重要事件。进行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可以很好的了解生物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能够了解到生物发展史上科学家探寻新东西的献身科学的精神,了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本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生命科学史比较强袭。很好的体现了生物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历程和重大发现。并且其中伴随着科学家访谈和科学史话、科学家故事等进行穿插,介绍了经典的科学实验和方法。

3 加强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基础专业知识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对于高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宽广和更新的知识,而且在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追求也不断加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教师的主页素质,并且要有扎实的生物基础知识。

3.2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要提升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为语言规范和风情幽默的教师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很快的吸收知识。其次,提升教师的板书书写设计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在板书书写过程中,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字迹工整,那么学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老师讲解的脉络很好的接受知识。最后,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础,很多内容单纯靠讲解学生不能理解,需要教师的实际操作来提升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现阶段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生物教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需要,生物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要了解基本的仪器使用和生物标本的制作等,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教学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17.

篇(10)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变化。但是也存在着因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继而引发了课堂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做法,出现了一些盲目模仿,一味作秀,追求形式的低效课堂。

问题一: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是互动的教学方式

从一言堂到满堂问是互动式教学方式吗?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说教者”而是学生的“对话者”“合作者”。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部分学科课堂上,一些老师热衷于穷追不舍地提问,一堂课平均要提20~30个问题,以为只有如此“启发”,才能消除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以此来激活课堂的互动气氛。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对答如流,师生配合得很顺。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不照着书念来作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更不多见。用提问的方式来“灌”,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课堂教学现象。教学满堂灌不对,满堂问肯定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教学。如果这种提问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过去课堂“满堂灌”的翻版,便是走了极端。

问题二:教学应通过活动来进行,但教学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尽管活动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意义,它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课堂里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如在一堂课里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简称“三过”),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在一些学科大型评课活动中,参赛课或获奖课“三过”现象比较突出,执教者往往是新课程的教学骨干,这些课很可能会成为课堂教学推进的“风向标”。这又是我们必须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问题三: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但有的教师往往是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落实合作学习。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成员的构成难以做到优势互补,加之大多数学生不会讨论,面对议题无从开口,或乱谈一通,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对学生思维没有多大触动。这种过于追求“形”上的合作学习方式,它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澄清。合作学习应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应根据学习目标或讨论题,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再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当然与同学的合作要诚恳,不要讲题外话,不议浅显明了的问题,应着重商讨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既要做到各抒己见,又要学会博采众长。

问题四:按教材进行教学与学生阅读、思考、品味教材的关系

在新课程教学中,常会听到这样的课例:教师根据某一框题内容的教学,设计了很多情境,师生共同列举了紧扣知识的典型材料,提出了很多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材料和情境,谈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和深刻的启迪。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教材上非常经典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没利用。从帮助学生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堂好的德育课,但学生还不知道老师讲的是教材上的什么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撑,很难产生持久的效应。当我们纠正以往过于偏重“教教材”的做法时,也应注意不能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不能走向非常随意地处理教材的极端。教材是重要的课堂学习平台。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遇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教学观念的交织和碰撞,这些将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纠偏。要把新课程理念转变成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理念观念教学模式”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最终逐步使课堂教学能全面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及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1)

1课改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凸现的问题

1.1教学方法的转变,从“填鸭式”到“放鸭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绝不能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甚者认为: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1.2课堂活动的改变,从“少量”到“过量”

新课程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提问越多越好,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忽视了让学生轻松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1.3教学观念上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 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维护了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的权威。却忽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都是传授知识、应付能力的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因此,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

2课堂氛围的营造问题

2.1课堂氛围要服务于实际效果

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等理念,但是一些老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也带有片面性,政治课堂上出现了为活动而活动的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的目的性较差,活动结束后学生并不清楚他们学到了什么;过于追求形式化,很多老师滥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参与活动的能力有一定的抑制;所讨论的问题却缺乏可讨论性,不管难易一律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缺乏有效引导,老师没有直正发挥其引导者与参与者的作用,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活动设计等。因此老师在注重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要注意其是否真正的为实际效果而服务,如果仅仅设计几个流于形式的活动却与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关系,那么这种和谐氛围不要也罢。

2.2营造课堂氛围要遵从教学规律

教学原则及教学规律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教学规律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是被大量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的,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及客观性。老师要课堂上固然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但是一些老师在理解“和谐”时不全面、不深入,以后一个“热闹”的课堂就是一个“和谐”的课堂,于是无论何种内容、何种课型或者何种问题,均在课堂上盲目的展开活动,课堂上就出现了一派“虚假繁荣”的景象:学生放任自流,甚至讨论与政治内容不相关的话题,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因此,老师要准确的理解“和谐氛围”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团结、平等与协作,其实现的前提是遵循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老师要彻底贯彻“理联系实际”这一教学方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把科学性与人文性和谐融合,从而创设一个真正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

3促进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

3.1以生活主题为基础

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这也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例如,新课标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如:下雪了,菜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一路上涨,天晴了价格又回落到正常的水平;禽流感期间,鸡的价格一跌再跌,甚至无人问津,大家谈“鸡”色变。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商品价格会无限制的上涨和下跌吗?学生讨论后就可以得出结论。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采用生活现象和事例导入,学生会感到亲切,新鲜自然,较好地体现政治课中的生活主题。

3.2解惑引导,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是很正常的,这说明学生真正去动脑、去钻研了,主动性与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遇到难题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解惑或者和学生共同来解决。合作探究的形式多样,可供教师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一是双方合作探究,即让学生两两组合,针对疑难问题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加以组合,人数从三人到十人不等,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各抒己见,问题会分析得十分透彻,获得的知识也会更清楚、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针对课文中的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全班学生独立发表见解,共同解决难点。

3.3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的能力,这不仅锻炼学生在考试中快速反应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减少思维的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时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思考,运用教材中的专业术语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想,以此来达到德育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就是要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整理与撰写的能力,回答书写要有逻辑,层次分明,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运用时事教育,提升政治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